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创造性的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创新思维;合作互动;设置学案;设计问题;改进教法、
【中图分类号】G420
英语新课标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强调学生能用所学英语做事情,在做事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语言学习要从语法讲解和单词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掌握语言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师生合作互动,活化教材图文,有利于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
英语教材,图文并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信息,但教材中的图文都是静态的,内涵具有一定内隐性。让静态的图文“动起来”,那么课堂就会增大容量,变得信息丰富,趣味盎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为进一步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我采取合作互动的方法,与老师们一起认真备好每节课,做了很多精美的课件,然后资源共享,把最好的东西呈现给学生,接着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和动脑,进行演示,从而发挥个人长处,在合作中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最终形成立体交互式思维网络。
课件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学生参与图文再创,既可减轻自己的负担与压力,又能培养他们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训练,同样有益于启发学生思维和开启学生才智。根据插图,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对文章进行介绍,就画面进行问答,自然引入新课,使文章内容清楚明了地显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们上讲台演示他们的合作成果。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目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促进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二、“学用结合”,精心设置学案,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能
英语教学中,立足于“学用结合”,力求学生做到学有发展,学以致用,既学得活,又学得透。强调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要求充分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把掌握知识的重点放在思考力的发掘和培养上,根据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特点,通过各种渠道把知识结构铺垫成学生思维方式,通过提问、探索和点拨,引导学生思维,鼓励多角度思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训练思维方法,用思维方法指导知识学习。
备课组英语教师一起协商,为学生精心设置学案,对每单元的课文阅读采取“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和“运用创新”相结合的方法。实践证明,这样做,学生不是学少了,而是学多学活了。在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时,教师结合目标语言教学,让学生学用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学生自学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明显提高。
三、鼓励领异标新,巧妙适时设问,有利于增进学生创新思维深度
教学中,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不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内容上,而要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探索,创造,增进他们创新思维深度,培养创新能力。语篇教学时,根据语言材料,设置疑点,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维。有些任务要求学生开放性、发散性思维,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合作交流,可以改善学习效果。
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开发创新思维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创造教育,教师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用大量生动有趣的题材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才能激发创造思维。激发创造思维,提高课堂效率,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
1、创造性复述。课文教学中学生在把握原文主题,故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对原文内容和形式加工、整理、归纳、改写后进行复述,这样能促进学生语言知识能力的迅速转化,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开发创造性思维。
2、发挥性演讲。听说课时,尽可能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充分展现自己,争取说话机会。组织学生辩论,学生积极性很高,场面热烈,综上所说,复述和演讲是培养学生各种语言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感觉教师只有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的发展,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会取得进步,同时注意给予积极的评价,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发展,并最终使学生发展成为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新时代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外语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音乐教育心理学;儿童音乐教育;重要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056-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不断升温的热门课题,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加入到了这个研究领域中,在这种新形势下也涌现出了许多新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解决。例如:当儿童参与各种音乐教学活动时,他们如何思维?什么类型的教学对他们最为合适?如何使音乐教学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当音乐教师充分掌握了解音乐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一定知识,并加以充分学习利用这些科学的问题,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才能把这些科学的教育心理理论运用到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提高音乐教学技巧,使音乐教育符合儿童的发展特征。
一、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到一些值得考虑的问题:如何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怎样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掌握儿童的一般心理特征和心理的个别差异?所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音乐教育心理学的问题。因此,要当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仅仅掌握音乐知识、音乐理论和音乐技巧是不够的,正如英国哲学家洛克所说的:“当你教一个学生时,你真正教的,并必须与之接触的东西,是学生的心理。”
(一)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兴趣,就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
对于儿童来说,兴趣的培养则更显重要。儿童的心理发育尚不完全。他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某一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虽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但如果不能及时将好奇心转化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必然对音乐学习产生厌恶情绪。那么儿童对怎样的音乐会产生兴趣呢?一般来说,儿童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和富有情趣的事物,老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儿童喜欢形象思维,教师在示范前最好用形象的语言或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将乐曲的内容、情境讲给孩子;在教授学生视唱时,学生对新出现的附点节奏和休止弱起节奏不容易掌握,教师就可以黑板上写出节奏型,让学生拍着手做节奏游戏,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待学生掌握后再回到视唱练习中,节奏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另外,根据他们爱表现、喜欢得到赞扬的特点,音乐老师尽可能的多让他们看一些音乐会视频、观看实际演出,经常举办一些小型音乐会,让孩子们互相观摩、互相找差距,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又能让他们产生竞争意识。通过上述列举的方法,孩子们会逐渐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并能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同时还会产生较强的自信心,从而对音乐更感兴趣。
(二)在音乐教学中集中儿童的注意力
注意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学生只有注意听教师的讲课,才能学到知识。心理学的实验表明,人的注意力是不会持久的。特别是对儿童来说,他们的注意力更是每时每刻都会被转移、理解教师的指令有困难。即使当他们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仍然无法平静下来做事。
要使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都保持集中是件很难的事情,但经过教师的努力也是可以做到的。一般来说,前半节课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教师应抓紧这段时间,把新课内容和较难理解的内容安排在这段时间,后半节课用来复习、巩固或进行唱歌练习。目前,儿童的音乐教学多采用综合课教学,这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很有好处的,避免了单一课的枯燥乏味。有时,由于教师的授课枯燥乏味,也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既使强打精神,也不行。这种情况下,音乐教师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
(三)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教师的责任是向孩子讲授音乐知识,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鉴赏力。而儿童学习音乐的目的也不仅仅在于学习音乐本身,要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音乐,使孩子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发展,使孩子全面发展,成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人,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在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还能通过丰富想象力充分理解音乐内涵,提高音乐感、节律感等音乐素质。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师本身也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用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例如可以制作一些形象的教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自己去认识各种节奏谱;通过一些画面介绍音乐内容,使学生通过视觉配合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反之,让学生通过听音乐产生联想,让学生将其感受到的音乐形象画出来,也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总之,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再充分表现音乐,激发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学习音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心理个别差异
人的心理个别差异,是人们在各自不同的素质基础上,在各自不同的社会物质生活、文化教育环境中,接受不尽相同的影响,从事不尽相同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我们在教儿童学习音乐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快,有的学生却很难教会,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儿童的认知、心理、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只有分析儿童的心理个别差异,提出改变和发展这些特点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心理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能力方面的差异。一个具有音乐才能的人,他必须具备三方面的基本能力,即:曲调感、听觉表象能力和节奏感。对于儿童来说,很少有人同时具备这三种能力,一般都是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多数学生的曲调感和节奏感较好,而听觉表象能力较差。有时,我们还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似乎没有任何音乐方面的才能,连他们自己也认为没有“音乐细胞”。对于这类学生,我们首先要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去掉自卑感,并且注意观察,发现他们在音乐方面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心。
策二,素质方面的差异。素质是指人们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它是能力形成、发展的自然前提。例如:有些乐器对于学生手指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而声带的条件则是一个学声乐的学生的必要前提。生理是心理的基础,生理的变化,会引起心理的变化。老师应从生理学与心理学的角度,根据学生的物质基础和心理特征,预测他们的音乐前途,为学生 指出发展方向。
第三,性格方面的差异。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人的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如:有的学生热情活泼,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的提问,而有的学生胆小、拘谨,回答问题时十分紧张。了解学生的性格,是做好因材施教的必要前提。如:有的学生好胜心强,喜欢出风头,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但不求甚解。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先肯定他学习的积极性,然后,适当指出他的问题所在,并要求他多用脑子思考,不能没考虑好就急着回答;有的男孩子脑子很聪明,但特别好动,上课时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有的女孩子性格内向,不爱吐露自己的观点,这时教师应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在公众场合下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儿童音乐教学的心理学应用
在现代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家们更重视心理学原则的应用。一些音乐教育家们通过运用教学心理原则,创造了科学的音乐教学法,如奥尔夫、科达伊、铃木等。这些音乐教学法都是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法的基础上,以音乐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得以形成、确立并发展,几乎所有的著名音乐教学法都与心理学不无关系。
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的元素性教学法在国际上影响较大。元素性音乐教学法表现出奥尔夫较全面而深刻地了解音乐教学方面的心理因素。他之所以提倡音乐与语言、舞蹈、乐器等紧密相结合,这是因为如此做法可以启发并引导学生用尽所有的人体感官,而不只是听觉器官或言语器官,还包括其它感官(视觉器官或触觉器官)一同参与音乐的学习,使之对音乐音响有更全面而深刻的声音表象。正如奥尔夫指出的“元素性音乐绝不仅仅是指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种必须由人们自己参与创造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表演者参与到音乐中去。”“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体现出奥尔夫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充分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法:比如,相同的一个节奏型或一段旋律,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强调并鼓励哪怕是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创造学习,其效果更加突出。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在他的音乐教学中突出应用移动性节奏,通过步行和跑步使儿童认识理解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区别,让儿童逐步理解不同音符的时值长度。在音准训练方面,他应用了七种不同的手势来表示七个不同的音高,这种手势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相应的音高知觉。柯达伊音高手势的心理学特点在于,学生根据视觉可获悉手的空间方位,并通过通感联想到相应的音高,这是运用视觉与听觉的通感联系进行音乐教学的具体体现。
日本铃木教学法也是以心理学原则为基础,除了“祖国语言教法”以外,他的提琴教程独具特色,传统的提琴教科书是从没有升降号的枯燥练习曲开始,而他的教程首先从三个升号的乐曲开始,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儿童心理学的原则:儿童的中指与无名指自然地较为靠近,三个升号的曲调恰好最适应这一自然的手型,这是以儿童心理条件为基础,而避免在生理条件达不到的情况下而分散学生的音乐注意力。铃木还经常强调要让学生聆听高水平演奏家的一些录音,以优秀的音响效果来影响孩子,这样孩子们可获得良好的声音直觉和表象。
记者:创新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软肋”,即使在学术界,也有不少人认为:“小学中学重点应学好基础知识,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提出的问题就没有质量,所谓‘创新’也只能是非常浅层次的。”
胡卫平:基础知识扎实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长项,为世界所称道。但是创新人才的素质,不仅要有知识,而且需要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以及创造性人格。而这些品格的形成,中小学是关键期。虽然成年以后也能发展,但关键期错过了,就会事倍功半——这是中外有关创造力研究的共同结果。例如美国现代着名精神分析理论家、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但与创新人格最紧密相关的5种人格,包括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勤奋和自我认同,其发展阶段都在18岁以前。”北师大发展心理学资深教授林崇德的研究成果证明:“初中二年级是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性的逻辑思维过度的关键时期;高中二年级是定型时期。”
我曾做过一项关于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比较研究,国内外很多重要学术刊物对这一研究成果进行了转载。研究结果表明:提出创造性问题的能力、想象能力、对产品进行创造性改进的能力、创造性实验设计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趋势,12岁-17岁的英国青少年均明显高于中国青少年。我和我的团队之所以在最近10年中,投入全部精力,研究中小学生如何通过“学思维”提高创新素质,就是认为创新教育不能错过最佳时期,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基础教育一定要尽快与世界接轨。
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我们的孩子为何形成难
记者:林崇德教授总结了前人对创造性人才的多种定义,提出“创造性人才=创新思维+创造性人格”。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主要障碍在哪里?
衣新发:课业负担过重,考试压力过大,是我国中小学生难以形成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重要原因。不久前,我们刚刚完成一项重要课题,对陕西省3371名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与创新素质培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8年中,代表学生课业负担指数的曲线一路攀升;与此同时,代表创造性人格指数的曲线一路下滑。究其原因,我以为,可以从3方面分析:
首先在时间上,考试压力过大,要投入记忆、背诵的时间就多,用于重复性学习的时间就要增加,用于自由探索的时间就少。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是需要充分的时间作保障的,课业负担过重,自由思考的时间就被挤掉了。其二,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绝大多数学校都会过度训练。而兴趣是创新的最重要的内在动机之一,过度训练,使学生对本来有兴趣的学科变得索然无味。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越学习越不爱学习”就是这个原因。对已经厌倦的、觉得“没意思”的学科,自然也就很难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其三,虽然课程改革后,很多地方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由于班级大,教学内容多,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大部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不鼓励学生表达个人看法,只要求注意听讲,接受和消化知识。而思辨、质疑、表达能力,却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品格。这样的课上的越多,创造性人格自然就会不断遭遇发展的障碍。
胡卫平:教师是营造创造性课堂教学环境的关键。这种环境对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我们做了一项对教师创造性观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师最喜欢的排在前10位的人格素质中,只有“思维清晰”、“自信”这两项与排在前10位的创造性人格特征相重叠。而创造性人格排在前10位的另外8项是“想象力丰富、思维发散、灵活、爱思考、好奇心强、喜欢接受挑战、独立自主、意志坚定,都没有进入老师喜欢的前10位。老师喜欢的前10位的另外8个品质是真诚、有礼貌、负责任、热情、友好、有进取心、正义感、可信赖。
奋起直追:我们有了一流的创新教育软硬件系统
记者:基础教育领域中创新教育的薄弱,早已为我国近年来教育改革和不少重大政策措施所关注。作为985项目之一,2010年,国家启动了教师教育创新平台,请你们谈谈这一平台的建设情况。
胡卫平:作为这个平台的重要载体之一,国家在陕西师大建立了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设有研究性学习实验室、教学观察室、未来教育实验室等25个培训教师专业能力的实训环境;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研究和实训指导团队;开发了教学反思系统等软件系统。已培训教师十几批,专业素质明显提高。来这里考察的教育部领导说,该中心解决了国内多年想解决但又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探索出一条教师专业能力有效发展的途径。一些前来考察的欧美教育家认为,该中心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衣新发:基于课业负担重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中心负责主持了国务院教育体制改革有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项目,提出了比较科学的方案,在试验区的学校,建立了学生课业负担的监测、举报、公告、问责制度,通过“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作业的科学设计,发展性的学生评价体系,培养创新能力的校本课程,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经测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明显提升;学科成绩不仅没降低,而且有提高。
胡卫平:中心专家开发的“学思维”课程,经过几百所实验校20多万名中小学生的实验,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性人格都得到明显提高,研究成果被国际教育心理学地位最高的核心刊物发表,德国一些教育心理学家,计划将我们这套“学思维”课程引入德国,培养德国
教师教学情感有两方面内涵。一方面是教师本身是否喜欢教育教学工作,是否喜欢每一个学生,教学的成功或失败是否得到领导的好评,以及自己的工作是否得到认可等所产生的内心体验。[1]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即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手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释了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重要性。布鲁纳认为,在认知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儿童学习的心理倾向和动机,特别是内在动机。激发学生的动机,要帮助学生设置适当的目标,对他们的学习表现进行合理评价,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运用归因训练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对未来产生积极的期望;然后通过情境引起好奇,使目标任务更有趣,激发认知冲突及适当奖赏使学生看到学习的内在价值和外在效用。[2]Meyer和 Turner通过研究学生和教师的交互活动,发现在对学习动机因素的分析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了情感这个必不可少的因素。[3]当教师把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融入到这些教育教学策略中来,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在学校学习中怎么强调态度的重要性都不过分。”[4]加涅对学生态度的学习,有这样的论述,他认为:学生态度学习的直接方法,是建立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之上的。“强化的相依关系”这一思想为具体的实践操作提供了理论指导(Skinner,1968)。[5]学生态度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间接的方法是:“榜样作用”(Bandura,1969,1977)。 [6-7]加涅认为,“学生能从许多类人物榜样中观察和学习态度,在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的学习时间内,教师成了行为的榜样,榜样必须是受学习者‘尊重’和 ‘认同’的人。”
三、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然而个别教师在课上与学生几乎没有情感交流,只是传递知识,造成学生学习行为呆板,不懂变通。卢家楣教授在教学现场实验,运用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刺激来诱发学生愉快—难过情绪,以探索在教学情境中学生情绪状态对其创造性影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愉快情绪状态下的创造性总体发挥水平显著高于难过情绪状态。[8]可见,轻松快乐的学习情境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土壤。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肯定了教师的态度热忱、作风民主、期待学生进步等个性心理特征,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罗杰斯说,为了引起学生人格演着建设性的方向变化,必要的条件不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咨询技术和wWw.LWlm.com教学技巧,头等重要的是教师对于学生有人性的,移情的受纳态度。[9]
教师教学情感制约着课堂教学气氛。课堂教学气氛是指班集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它是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其中包括了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以及师生彼此间的关系,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之间的关系。[10]课堂教学气氛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本质。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参考文献:
[1]张二庆.教师的教学情感及其作用[J].教育理论研究,2004,(5).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25.
[3]Debra K.Meyer,Julianne C.Turner.Discovering Emotion in Classroom Motivation Research[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37,(2):107.
[4]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84.
[5]Skinner,B.F.The technology of teaching[M].New York:Appleton,1968.
[6]Bandura,A.Principle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M].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69.
[7]Bandura,A.Social learning theory[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77.
[8]卢家楣,刘伟,贺雯,卢盛华.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2,34(4):381-386.
随着国家两期“三年行动计划”的相继颁布和实施,以及新一轮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儿童素质教育”一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备受幼儿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所谓的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体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重点提出“开发潜能、注重个体、主体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创造性地挖掘儿童的潜能、激发儿童自身认知组织功能,从而达到儿童想象力、洞察力、创新力、表现力的形成和提高。然而,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是一种精神律动和感性知觉相结合的抽象活动。更多的需要儿童的想象、联想和创造。这就决定着我们在音乐教育中更应大力推进创造性教育,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落实到具体音乐教育中的创造性教育,就要求教师具备创造性的教学理念、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创造性的课堂活动、创造性的教学氛围情境等。
二、儿童音乐教育中开展创造性教育的措施
《创造心理学》中关于“创造”的定义是,“创造或创造活动,是人在主观观念指导下,以全新独特的方式并付之以艰辛灵性的劳动,改造更新活动的事物,使之成为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有新颖结果的、且特殊性很强的活动。”音乐作为一门对创造性要求极强的艺术活动,在儿童时期就有着高标准的创造需求。
(一)采用新教学媒介,扩展认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新型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介。然而,多媒体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并不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具的固态化、人工化、枯燥化。利用多媒体可制作动画、播放PPT课件、编制动态Flash画面等。可以化静为动,使音乐声形并茂,动态感强,能激发儿童对音乐学习的乐趣,引导儿童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授课的质量和效率,增强课程效果,达到课程目标。例如,教师在教授《小乌鸦爱妈妈》这一音乐课时,传统的手工教育不可能提供两只鲜活的乌鸦作为展示给儿童的视觉教具,而应用多媒体教具,就可以制作并播放故事动画,鲜活地展示小乌鸦和妈妈的故事,从而使枯燥的音乐故得生动起来,更容易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外,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同时调动儿童的视觉、听觉、想象等多种感官。多感官的合作更能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例如,在教授古筝曲《阳春白雪》时,教师可以用课件播放一组有着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表现春去秋来的画面: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百花竟开,候鸟飞回……这些画面给儿童以无限的遐想,感受意境,从而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把具体画面引入到抽象思维,可让学生更快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创造教学艺术情境,激发灵感
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行为是环境影响和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行为。对于音乐教学而言,教学环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物理环境,包括教学场所的色调、灯光、声音等视觉的环境感知;另一种是心理环境,包括心理感知的愉快还是悲伤、放松还是紧张、沉闷还是活跃等,是教师与儿童之间一种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教师对环境艺术性的创造,首先要对视觉感知环境进行创造。根据情境教学模式的教学法来创设与教学内容意境相符的情境,从而能轻松引入教学内容,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毫无拘束的表达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小熊请客》这首音乐时,教师可以用游戏引入的方法,让儿童穿上扮演小熊、小狗、小猫、小鸡的服饰,给儿童一种视觉上的艺术环境引领,让他们能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受,亲身体会《小熊请客》的故事,从而使其转换思维角度,激发思维模式,达到创新目的。除了视觉感知环境外,教师还要更加注重儿童心理环境的艺术创设,是以《小熊请客》的故事为例,可以用问题引入法来激发儿童的思考。比如可以向儿童进行提问,如“小熊过生日还邀请了除小狗、小猫、小鸡之外的其他动物参加,你们可以想一想还可能有哪些动物呢?”这样的问题可以诱发儿童的思考能力,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和想象力,以及对发散思维的发挥和挖掘。
(三)尊重儿童个性思维,挖掘潜能
心理学所说的“个性”,又称之为“人格”。其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个性”和“人格”的含义不同。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举止中。儿童认知发展具有差异性。每个儿童生长于不同的环境,会形成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不同认知发展组织结构。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想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就要重视儿童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挥,给其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儿童能直接参与活动,让思维活动和集体活动能紧密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满足自我认知,又可以让孩子拥有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创造力和表达力的空间。音乐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刀切”的现象,严重扼杀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挫败了儿童对于学习音乐的自信心。例如,在钢琴课上,教师教儿童识记琴谱时往往会问道:“小朋友们,看五线谱上的音符像什么?”孩子有的会回答说“像小蝌蚪”,这个答案会得到表扬;而有的孩子会说“像路灯”“像挂着国旗的旗杆”等答案通常会遭到批评和否定,这就从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在知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心理认知结构理论中,曾有个“三座大山”的实验,就是讲每个人认知结构是不同的,因此对待同一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也就不同,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句所说的道理一样,在儿童音乐教育中要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崇尚个性,重视儿童个性特征的发展。这样才能让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发挥,从而培养音乐学习中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四)运用童话音乐故事,展开联想
儿童音乐教育中离不开童话故事。多数音乐本体都是通过童话故事表现出来的。因此可以说,童话故事是儿童音乐教育的载体。童话故事有着符合儿童音乐教育发展需要的特点,它一般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幻想,运用夸张的手法编写故事。一般故事情节离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采用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有时也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在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的同时让其展开想象与联想。例如,在《白雪公主》音乐教学中,儿童除了能分清音乐剧中的人物是非之外,还会启动联想和想象,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续编一个不一样的故事结局。童话音乐故事除了能激发儿童想象思维、展开联想空间以外,还有助于儿童语言能力与肢体语言的发展。例如,在音乐剧的模仿表演中,儿童能在无意间得到语言的训练,感知语言和音乐韵律之间的律动关系,从而培养更好的音乐表达力。再如,在音乐剧《灰姑娘》的学习中,儿童通过童话剧中灰姑娘跳舞的舞步动作和音乐的配合,锻炼其自身的节奏感知与内心情感自然无碍的交流。这就是通过身体律动对音乐肢体语言的发展。
(五)即兴改编歌曲,展现创造力
知名音乐家萨蒂斯•科尔曼提倡让儿童即兴表演,启发孩子用自己的身体、自己创造的乐器、最简单的节奏以及最基本的动作形式来适应、反应音乐,并从中初步体验到创作的乐趣。但是,对于儿童来说,进行即兴的音乐创作有一定难度,我们可以降低难度,让儿童根据已学的音乐歌曲进行即兴改编。这样既降低了原创难度,又达到了锻炼儿童创造力的目的。对于歌曲的改编大概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对歌曲节奏的改编。要改编歌曲原本的节奏,例如,在教《小鸭子》这首歌曲时,可以让儿童以拍手游戏的方式加快歌曲节奏,将原本的2|4拍节奏改为4|4拍,同时锻炼儿童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力和创造力。二是对歌曲音调的改编。例如,在教授《小小的船》这一歌曲时,可以让儿童把E调的3|4拍改为C调的3|4拍进行演奏,这样既锻炼了儿童对于钢琴键区的熟识度,又锻炼了即兴创新的演奏能力。三是对歌曲的歌词进行改编。例如,在教授《两只老虎》这首歌曲时,可以让儿童以不同的动物为对象对歌词进行即兴改编,并同时描绘出此类动物的自身特点。这样可同时激发儿童的洞察力、表达力和创新力。
三、结语
【关键词】尊重、改革、创新、和谐、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不断前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意识也在渐渐发生变化,逐渐朝“以学生(人)为本”的方向转变。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师的重要任务不在于传输知识,而在于培养一个有激情、有信仰、富有创造力的个体。对音乐教学来说,这种理念意味着在现代条件下教育模式的一种转变,即关注生命、探索音乐教学中的人本原则。
普通中学的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针对学生的个性情感发展需要而建立的,其功能不仅是健康情感的陶冶和熏陶,也是情感的满足与抒发。因为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和教育对象——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音乐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引导学生全程参与,要诚恳地“以人(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胸中升起求知创造的火焰!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音乐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尊重”原则:
一、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个体积极研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因此,在教学中应摒弃落后教学意识和不良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旧模式、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形式。正如夸美纽斯认为的那样,教学应当“燃起学生的求知渴望和学习热情”。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教学中可以以爱美为特征、以情为核心,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的情感唤起,培养兴趣、爱好及特长,激发想象力,强调“趣味性”。使他们主动接近音乐、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探究音乐内涵、积极交流思想、感受音乐内在美,引感共鸣,“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贝多芬语),进而沉浸在音乐带给人的愉悦中,这种愉悦感是一种美感享受。在音乐教育中,这种愉悦性可构成一种审美的本质力量。那些优美的旋律、富有特色的节奏、个性化的音色特征以及丰富的音响效果以特有的艺术魅力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音乐教师的精心设计、得当引导下,把音乐教育的愉悦性从“悦耳”升华到“赏心”的高层次。
二、尊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等情商方面的需求。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面临着新挑战,创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势在必行。我们要崇尚文化、尊师、重教、育人,在教学工作中创建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共生、互助、协商、合作、自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创设的稳定、良好的氛围里,令学生轻松、愉悦的自主学习。教师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而且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因此,教学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尊重更是要付诸于行动,不能演化成“纸上谈兵”。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众生平等。法国的蒙田在其《随笔录》中说:“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我们也可借用这句话为:“教师和学生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师生都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的行为中获得真正的尊重。音乐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饱含丰富情感。情感是艺术的生命,基于此,音乐教育也可称为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不仅自己要饱含热情、充满激情,带着良好的情绪、充沛的感情去感染、教育学生,去影响并陶冶他们的情感,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理解音乐艺术作品的感情、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进而做到在音乐艺术创造活动中能充分表达与表现自己的感情,做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音乐教师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起着表率作用。课堂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转贴于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现代音乐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个性、能力、基础上各有不同。在各年龄阶段音乐能力和素质存在明显差异性,各种能力(如音高、节奏的听辨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音乐的感受能力、音乐的表现能力)更是因人而异。在音乐教学中,应重视共性的存在,允许个性的存在,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育就是使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的发挥。教育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实现人的现代化。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吕叔湘曾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们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最宝贵的礼物。”蒋南翔也曾说:“教师应给学生以猎枪,而不是干粮。”实践证明,人的思维、智商、情商存在差距,这就需要优化学习个性。在宽松、民主、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其“另类”表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让课堂活起来”(叶圣陶语),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创造的空间。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应准确到位,给每个学生以“灿烂的阳光”,提供充足的“养分”,发现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启迪创新意识、提供舞台、鼓励其展现自我、施展才华、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独特创造,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造相交融,为学生的自我意识、个性的多样发展、创造性学习品质的养成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提高,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塑造人的完美人格、高尚情操、健康身心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和意义。正确而良好的音乐教育既可达到教学目的,又能完成育人的重要使命。正如奥地利著名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所说:“思想感情在端正美好的音乐躯体中好象血管中的血一样流动,思想感情不是音乐躯体本身,并且是不见的,但是它们赋予躯体以生命。”
参考文献:
1、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6
2、T.W. 索里:《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3、曹理等著 《音乐学科教育学》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教育学原理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基础,占分比重达到1/3,要想在考研中夺得高分,必须要对教育学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那么这个理解来自哪里呢?对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把握是理解教育学的基础。同时,教育学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都有相应的联系,涉及到了教育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教育学的前提,因此,对教育学原理的把握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原理整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说、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发展历程等。第二部分,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与生产力、政治、文化、科学、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变革的相关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个体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主要理论、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的学制、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四部分,课程和教学。这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的重头戏。主要包括课程的相关定义和类型学说;课程计划、目标以及实施、评价等;还包括教学的相关定义和各种理论流派;教学过程、模式、原则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第五部分是德育和师生关系。这一部分包括德育的概念、过程、原则、方法和德育途径和各种德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以及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师生关系建立等内容。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综合统考重头科目之一。针对中外教育史,重在抓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同时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去把握。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中国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国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现代教育(三、六章);还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分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这两条线索来引领中外教育史的复习。
针对中外教育史,复习方法指导为:
1.从宏观到微观: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历史性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时间发展的顺序,树立回溯历史的整体感。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采用讲解或口述的方法。复习的思路:整部分——各章节——各知识点。
2.理清知识的层次:知识的层次既体现了知识在整个教育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指明了考生复习时应当倾注的关注程度。所以理清知识的层次很重要。按照学习层次的要求我们将其具体分为识记和理解两大类。复习时各个知识点应当把握到什么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3.注重比较和联系:由于是教育史,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也需要考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发现,找到更多的可比较的“点”。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据此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育心理学概述 2、心理发展与教育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4、学习动机 5、知识的建构、技能、品德的学习 6学习策略理论。其中,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习的基本原理(包括联结派、认知派、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策略理论、智力理论与创造性的培养和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是重点章节。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二要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三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并能够运用其来说明和解释有关的教育现象,解决有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算是教育学大综合中较为抽象和难懂的一个部分,在复习时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一些教学案例来体会和理解各种原理。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大家可以采用,即“树形图法”。在复习时,可以选择一本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较的是北师大出版的由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通读全书后,理出主要线索。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每一个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等等。依据这些问题,可以画一个树型图,帮助你理解“树干”与“树枝”、“枝叶”等的内在关系。然后,依据这一树型图,再参考其它书目,对这一图式做作一步的充实完善。
四、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具有1、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彼此独立的特点;2、注重程序性和操作性;3、应用性,强调与实践问题的联系;4、教材的多样性和观点的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学习教育科研方法,需要基本概念有精确把握的基础上,与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案例的来学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找一些教育研究的例子,亲自分析评价,将概念放到一个具体情景中体会。
关键词: 教学手段 教学方式 教师形象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作为人类文化传播者的教师,其社会角色形象的变化也被视为当然。通常人们认为,在传统教育中,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其扮演的角色是“演员”,亦即“道德规范的传播者”、“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问题的解决者”;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其充当的角色是“导演”,亦即“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知识学习的促进者”、“学生问题解决的顾问”。这种认知模式延伸到对教学手段的评判当中,即是所谓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教条式对立区分;或者说,教学手段的发展变化为这一认识提供了貌似合理的佐证。我们认为,这种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甚至误导了教师社会角色形象的塑造。从人类智识发展趋势的长时段角度来看,教学相长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如果我们想在更大范围内去促进创造力,那么就应当在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通过教育体系,给予这方面更多的保证”[1],因此,无论教师应用何种教学手段都理应“为创造力而教”,这才是教师社会形象的基本内涵之一。更确切地说,到底如何来理解、认识和运用教学手段,都应当为塑造教师形象、为实现教育目标和理想而展开,而非人为地区分对立何种认知模式进而遮蔽问题的实质。
一、教学手段:问题在于如何使用
通常认为,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手段是指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其具有一定的时空局限性、物质附属性等特征。与人类科技水平的发展相对应,人们一般认为教学手段历经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发展阶段。在这里,所谓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对而言的。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副挂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则主要指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领域,因利用其声、光、电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辅助教学,又被称为“电化教学”。
随着教学手段的这种变化,产生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从而人为地构筑了所谓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截然对立,进而完全否弃传统教学手段。在这里,我们需要申明的是,我们无意否认教学方式的更迭,而是意在强调使用什么手段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使用。如果对此不意识,那么就会持续地遮蔽教学相长的实质和理应遵循的教学规律。这些观点教条式的强调,依靠传统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即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课堂教学就是填鸭式的灌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包办”了整个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遏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则不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起主导作用,等等。我们承认,传统教学方式往往会产生单向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从教学规律上来看,随着教学手段的变化,教师功能角色理应发生转变。但是,我们不能相当然地认为,教学手段变化了,那么整个教学方式就变化了,因此教师的功能角色社会形象也变化了。在很大程度上,问题就在于如何使用教学手段,尤其是传统教学手段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应当予以适度强调。以板书为例,一个优美良好的板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油然而生的对师长的尊重之谊、对知识的敬畏之情和渴望之心。换言之,传统教学手段在“重道”与“教化”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在针对年轻师资时,我们应予以适度的强化,而不能一味地全然否认传统教学手段。
简而言之,教学手段是外在的、附属的,无论何种课堂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的尺度理应是教师稔熟地驾驭教学手段,在注重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及其表现的同时,也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发展状况。如果我们认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指出的,“轻而易举地掌握教材,甚至胜过教材,这是对优秀教师的起码要求”[2],那么“轻而易举”地使用教学手段,甚至摆脱教学手段的束缚,这对塑造教师社会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教学手段:示范教师形象的最佳途径之一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关注“教什么”、“如何教”,更应关注“如何有效地教”。换言之,教师的教学水平最直接地影响着教学效果。从教师形象展现的角度来看,“如何有效地教”即为如何有效地应用教学手段,或者说这至少是其间重要的一环。然而在理论上,不同的教师由于自身偏好的差异,擅长或偏爱某种教学方式、应用某些教学手段,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又符合教学实际,也契合“教无定法”的教学规律。不过,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教学情境的千变万化要求教师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一般而论,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由教师权威地主宰,这似乎无法适应教学情境的变幻,往往会减损教学效果。实际上,传统教学手段在增强教学效果、示范教师形象上至少在两个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
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应用传统教学手段中得以全面展现。传统教学手段,从本质上讲,主要依赖于教师自身的言说能力、身教能力等。教师的人格魅力恰恰就在这些能力当中得以体现。教师的言说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言语表达能力与书面言语表达能力两个方面。口头言语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媒介,教师能够运用简洁而规范的描述、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富于吸引力的语言,同时保持语言的流畅性并辅以动作表情等,这势必会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增强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感染力,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崇敬感。教师的书面言语表达,常常体现在概念范畴的解释、逻辑结构的解读上,甚至包括其研究成果中等。显而易见,如果能够保持其书面言语表达能力的清晰度与吸引力,就会在整体上满足学生对教师“学识渊博、对问题研究透彻”的心理需求,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师人格魅力的尊敬和信赖。实质上,教师的这些人格魅力,就是教师本人通过教学展现的人格特性而令学生尊重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而示范这种力量的重要途径则是传统教学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在三尺讲堂上,如何依靠生动活泼的语言、落落大方的教态――这些传统的教学媒介来推进教与学。因此,我们认为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被所谓现代化的机器或软件淹没,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的能力恰恰就是示范教师形象的最佳途径之一,即是教师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是教师自身感召力和良师益友形象建立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当中,应用传统教学手段可以合理融贯教师的情感投入或者说情感物化。一般地说,教学工作的重要缺点,不在于没有使学生获得充足的知识,而在于没有提供学生发展情感的机会。通常也认为,教师一般仅仅就知识谈知识,涉及不到情感投入或者说情感物化。事实上,应用传统教学手段,无论是教师自身的言说还是富有个性的板书等,都融贯着教师本人的个性,都是一定意义上的情感投入和情怀展现。加之,富有个性的教学计划安排,如果能够有意识到地做到知、情、意的融通,则会取得完整的教学效果,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扩大知识领域,又能在领略教师个性情怀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自己的情感。这就是说,无论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驾驭教学手段,体现个性情怀,就能够促进整个教学的良性发展;而由于传统教学手段更直观地表现教师教学能力,更直接地面对学生的需求,因此能够更大程度上地提升教师形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如果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能够考虑到自身人格魅力及其教学过程中理应蕴涵个性情怀,那么就势必会重视锤炼自身的传统教学手段。因为传统教学手段,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优势,更能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情感交往,学生更易于从教师那里受到思想、情感、人格、审美方面的熏陶和感染。因此,至少从上述两个方面来看,我们认为传统教学手段是考量、示范、提升教师形象的最佳途径之一。
三、传统教学手段:创造教师形象的合理渊源之一
当下,人们往往批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造性。原因不外乎,我们的人才培养囿于传统教育,而传统教育观念信奉权威和崇尚知识经验的传授,反对怀疑创新。这就迫使教师“教死书,死教书”、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正如杨振教授曾经指出的那样:“在国外,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教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3]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得主朱棣文教授也同样指出,“中国的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很好,但是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4]或者更确切地说,中国大学生都用一个模子去套,都以“机器加工方式”培养,人才“工厂式”出品,严重缺乏个性特长、创新才能。就此而言,从教学过程来看,首先是教师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创造性问题意识等。我们有理由认为,良好地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创造性教学,而且能够创造教师的崭新形象。
在传统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往往以“告诉”的方式传授知识经验的面目示人,而学生以“占有”的方式被动接受学习。由此,人们往往把传统教学的弊病归咎于传统教学手段阻碍了师生交流、限制了学生的探索尝试。事实上,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同样可以开展创造性教学。更准确地说,“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构成了创造性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而这与是否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并无必然联系,一如我们曾论述过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教学手段。
一般认为,创造性教学主要指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借助合理的课程内容及其计划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表现、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发展的教学。创造性教学并不独立于一般教学之外,相反它是随着一般教学的开展而开展的。这就是说,创造性教学即要求教师发挥特定的主观能动性,也要求学生主动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创造性教学具有探究性、个殊性、问题化的特征。从教师应用教学手段的角度来看,教师至少应当具备这样几个方面的创造性[5]:避免独占整个教学时间,要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以板书为例,不能全然是知识点,须提出相关问题创造师生平等对话的环境;避免正面直奔所谓课堂结论,要尽量运用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索,以言语表达为例,不能把课堂搞成一言堂,须多肯定学生发言激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避免墨守陈规,要尽量多选相关教材总结创造出教师本人的观点和问题,不断赋予教学以新意和活力,同时既不回避自己的错误,又不排斥学生探究尝试的失败或错误,等等。概括地说,创造性教学是充满艺术性的教学,不仅仅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应用传统教学手段,还需要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把整个教学安排得有声有色,努力设法形成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情境。而在这样的一种教学中,教师不是以真理的化身或代言人形象出现,而是以自身的知、情、意为基础的创造性人格形象来关注学生的知、情、意为基础的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和成长。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相信,合理地应用传统教学是创造教师新形象的合理渊源之一。
日前,针对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劣,我们开展了问卷调查。这在一定程度上,以实际数据佐证了我们上述的理论分析。调查对象是南京理工大学大一学生,总调查人数为127人,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75人,机械工程专业32人,法学专业20人。问卷设计了12组题目,包括选择题和问答题;内容涉及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意见、对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的个人意见、对教学实验设备的意见、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意见,等等;部分调查对象对个别问题未予回答。其中主要问题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总体来说,学生对目前的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还是相对满意的。但是,对于课堂教学形式甚至考试方式,学生表现出渴望改变的意见较多。从调查问卷情况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因为学生基础不同、学科专业不同,教师整齐划一地采用多媒体方式和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有60%左右的学生希望教师增加课堂板书、增强课堂讨论引导等,所以在现阶段,教师理应注重课堂教学实效,注意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创造性地开展教与学。
总之,传统教学手段并不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简单对应关系。教学实践的推进需要崭新的教师形象,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合理汲取有益的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应用教学手段,特别是所谓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果说“教学法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重视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的话[6],那么我们理应批判地对待和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而不能一味地全然否定其特有功用;作为教师,我们理应自觉地磨砺自身合理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美]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35.
[2]谭顶良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7.
[3][4]谭顶良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8.
[5]张承芳.教育心理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55.
[6][美]史蒂芬森主编.周渝毅,李云译.非常教师:优质教学的精髓.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1.
1激励的方式
激励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的常用手段,常常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激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往往只关注显性的结果,而不关注隐性的学生心理的变化。也就是说,作为优秀的教师应该不仅能够通过激励使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而且还能够引导学生产生对学科的积极的兴趣和态度。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说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活动的强大动力。然而现实是,很多教师依然只是关注自己教学目标的达成,过分或者变向的激励方式往往会使得学生身心疲惫。这些激励方式的目标指向明显偏向了教学目标和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生本位”的概念,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发现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方式的指向性的偏差会导致教学过程中只见物不见人的结果,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意义的存在,违背了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培养动机的价值取向
心理学上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由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外在动机是指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学生处于上面的何种动机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动机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规定着动机的性质、强弱和方向。但是并不能说明外在动机比内在动机更好,因为后现代的社会所体现复杂的多元文化表现出来也是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我们要提出的观点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也许在小学、学前阶段大多数的孩子更适合的是外在动机,他们关注更多的是自己的行为能够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和肯定。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肯定学生所具备的这种价值取向,这也是一种尊重学生和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表现,教师不能强制的要求学生去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动机。其次,教师可以在维持他们自身动机取向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向内在动机的方向发展,可能他们开始不会接受,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积累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会自觉的向教师引导的方向发展,当然也有可能学生坚持自己原有的价值取向,最后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以功利性为目的,所以我们认为教师只是发挥引导的作用,学生主要的发展的主动性都是决定于他们自身。就培养学生学习的价值取向来说,教师的引导方向应该是与社会利益整体相一致,与学生个体发展规律相一致,以个性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去乐于去学习和会学习。②
3调节动机的强弱水平
对于动机的强弱水平是否能够影响到个体行为的结果,许多心理学家都有过研究。正如心理学家耶基斯、多德森的研究成果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种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者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同样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教师的教学不断的强化学习动机能让学生过分的紧张,但是完全忽视了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可能让学生过分的放松,这两种极端都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③也有学者研究表明:动机适中的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好。这是因为学习动机适中的学生不会更多的去关注失败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他们关注更多的是学习任务和学习任务有关的有价值信息。他们通常表现为好奇心强、思维较为灵活、理智反应一直占主导地位。在师生的互动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行为、态度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动机水平,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保持调节学生的动机水平在一个适中的状态。
4注重学生的积极的成就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