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

三农问题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农问题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农问题的认识

第1篇: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人的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一书中断言:“改善人类福利的决定性的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增进。”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潜在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如何把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力资本,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而从长远上来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途径。

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一个国家要想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使其人力资源适应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能够对新趋势、新机遇做出灵活地反应和判断。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公告》指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中国农民的数量为世界各国之最,农民状况制约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只有广大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人力资源得到开发,潜能被充分激发,中国的现代化宏伟目标才能实现;只有实现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整个中国的现代化。

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和产业非均衡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以城乡居民社会地位和城乡社会环境的悬殊差距为突出标志的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素质低,长期以来没有通过有效的途径得以充分开发利用、并及时转化和提升现实的高水平人力资本,致使农业难以实现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及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整体的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也受到人力资本瓶颈约束而不能顺利推进。撇开历史的、制度的根源不谈,仅由于大量低素质农村人力资源没得到充分开发,中国二元经济格局还将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在传统体制下,中国工农业之间一直未能建立一种均衡增长的良性循环关系,导致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工农业没有走上协调发展的轨道。究其深层次原因,是由于农村人力资本贫乏的束缚,产业间的均衡发展失去了应有的农业基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农业结构调整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由单一的高产型农业向多元化的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型农业转变过程,也是一个由低素质的体力型农业向高素质的智力型农业转变过程,更是一个由传统的资源型农业向现代的高科技知识型农业转变的过程。在这些转变过程中,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即农业生产主体――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民作为市场主体,要有较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市场经济知识,农业生产技术与技能。低素质的劳动者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高要求不相适应,必然阻碍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进程。

可以说,产业结构能否升级,并向现代化推进,形成良性循环,人力资本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条件。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不仅表现为静态上的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保持协调一致和相对平衡,而且表现为人力资本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产业结构相适应。因而没有相应素质的人力资本和具有一定弹性的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演进速度必将受到制约。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走产业化之路,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都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人才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只有比较普遍地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才能科学而及时、准确地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有效调整,才能为农业产业链条的每一环节提供高素质的初级产品生产者,加工产品制造者,销售环节经营者,提供技术、物资、信息保障的高素质服务者。因此,实现产业化的基本前提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村城镇化发展对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要求:第一,城镇化既是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也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产业结构演进、生产布局更加合理、经济发展形成新的格局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都离不开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赖于各级各类人才的支撑。第二,人力资源开发是支撑城镇经济的重要基础。城镇化需要生产要素的集聚,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可以使生产诸要素产生最大效益。城镇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支撑。农村劳动力素质不仅决定了中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规模与进程,而且还直接关系城市管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对加快城镇化进程及城镇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以增收为核心的农民问题的解决最终依靠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开发、能否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制约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必将有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要有效实现这种转移,就要依赖于对农村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不论是对哪一种转移,包括乡镇企业、从事服务业以及进入城市各行业,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实践证明,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其就业机会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劳动者具有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劳动技能,可以稳定其就业拓展空间。

据有关资料显示,农民素质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密切的正比关系。⑴农民身体素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身体健康的农民人均年收入比整体人均收入2353元高4.2%,而身体状况一般、差和残的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低整体人均年收入的16.6%,21.6%,39.6%。⑵农民文化素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民文化素质愈高,则其家庭收入愈高。⑶农民科技素质(含劳动技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调查表明,经过自学、拜师和培训,以及掌握2门以上技能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为4758元,比未经拜师和培训的一般农民人均年收入2353元增加2405元,各专业户、私营企业主、车主、店主以及手工业人员,就业再教育程度高,其收入也高于其他农民收入。

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迫切要求

第2篇: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

乡镇干部卻很少为自己辩解,在“众口铄金”的效果下,乡镇干部在三农问题中的“罪魁祸首”身份就这样被确定了。实际情况是怎样呢?作为乡镇干部,我从所了解的农民亲戚家庭情况,来谈一谈三农问题。

农民负担的构成

我没找到对“农民负担”一词的科学解释,目前大家把农民必须向政府交纳的实物或现金,当作农民负担来看待,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农民负担应该理解为,农民在正常生产和生活中所必须支出的资金和实物,包括农民必须向政府交纳的税费、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子女读书的教育费用、日常生活的各项支出、进行生产支付的生产成本、子女结婚所付出的费用、房屋等生活环境改造的费用、参加红白喜事等人情支出,这些支出项目一起构成了农民的负担。即使在税费改革前,每户农民向政府交纳的税费也是在200-500元之间,税费改革后农民所交纳的税费减少了一半。

所以,即使政府不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农民们也只是每年少支出几百元钱,这完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负担问题,而且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远远大于向农民收取的费用。社会大众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把眼光死死盯在农民向政府交的这些税费上,不少人偏激地认为向农民征税大大加重了农民负担,而为了“养活”乡镇干部又不得不向农民征税。所以,他们就得出了乡镇干部“吃”垮了农民,不要乡镇干部农民就会富起来的谬论。

近年来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的。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农民有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以前让农民幸福万分的有田种有房住、能吃饱穿暖的生活,现在只能算作最低生活要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让农民必须付出更多的金钱,才能够很好地进行生产和过上好生活。如今,各项费用都在上涨: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教育费用从以前的中小学每年交几元钱到现在每年交数百元,中专、大学由以前的国家供养到现在每年数千元;农民的医疗费用更是一笔让农民最害怕的支出,一旦生大病便可能倾家荡产;农民参加亲戚邻居的婚丧嫁娶等活动的人情支出,也由以前的几元钱到现在的数十元上百元。

农民的负担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已经在十数年中向上翻了数倍。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缺陷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当时为了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而产生的。以家庭为单位独立进行生产是其主要模式,生产粮食、猪肉、棉花为其主要内容。另外,只有生产没有经营是农业最大特点,农民只是原材料生产者,而获利最大的卻是加工和最终销售者。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可以政策性地提高农产品价格,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卻只能由市场来决定农产品的价格。传统的粮猪型已经供应过剩的农产品,又普遍存在着农药残留等污染重、品种过时、口味差、营养低、无包装等质量低下的特点,其本身在市场上价值就不高。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存在这些缺陷,农业为农民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便非常低。虽然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农民较好地生活和进行生产所必须承担的负担翻了数倍,但是农业卻没有随之发展,反而由于生产资料涨价使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又不断降价而导致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但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提高,反而下降了。这样的矛盾才是形成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而不是人们错误认为的乡镇干部“吃”垮了农民。

需要改革的方面

第3篇: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

一是提出了从创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入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破解困扰我国国民经济深层次发展的“三农问题”,需要有党和政府的足够重视,更需要有明确可行的思路和方案。目前,无论是决策层,还是理论界,普遍认为人地矛盾和城乡矛盾是“三农问题”形成的主要症结,而加快城镇化进程则是同时破解人地矛盾和城乡矛盾的突破口,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的希望和突破口所在!

作者不仅清晰地阐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上述思路,而且在纷杂的视野中找到了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历史和逻辑起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者在全面分析我国城镇化滞后的各种原因的基础上,站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高度,从“以人为本”的政策思想出发,抓住更核心的农民问题,着眼于调整、稳定农民的就业和消费预期,提出了从更深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入手破解“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

根据中国农业和农村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际上农民补贴方式的演变趋势,作者主张通过创新农民补贴方式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即以“产品换保障”的特殊方式,将对农民的直接补贴主要用于启动和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推进农民补贴方式的制度化,以实现多重政策功效。

二是提出了城镇化机制的新理论和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新建议

作者对构建城镇化机制理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研究国内外城镇化特点、城镇化机制与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发达国家和我国城镇化机制进行了历史考察,对国内外城镇化现象特别是我国城镇化转型进程有的一系列现象做出了新的解释和阐述。提出并论证了社会保障制度创新是完善城镇化机制政策选择的理论假设。

作者指出,当前我国城镇化机制缺失和城镇化进程受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城镇封闭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这样的国情条件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重点是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农民逐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化解农民城镇化的市场风险,提高农民的城镇化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化解市场风险,提高城镇化成本收益率的重要途径,而城镇化的效率也越来越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才是成功弥合城镇化机制缺失的关键。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突破口来完善城镇化机制,不仅可以为加快城镇化步伐构造一个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制度平台,而且可以达到变农民这一占2/3人口的最大潜在消费群体变为现实消费群体、完善城镇化机制、加快城镇化进程、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提供制度保障等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基本政策目标,从而为真正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开辟一条现实之路。这样,从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入手推进城镇化,可能成为解决困扰我国国民经济深层次发展问题的最佳政策选择。

三是设计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新方案:实物换保障

在我国人多地少,国力、财力、生产力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都相对较低的特殊国情条件下,要将9亿农民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没有先例的世界性难题。

传统经济学认为,社会保障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形式,这意味着没有收入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似乎固定的货币收入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惟一基础。但作者认为,农产品也是一种收入,不过是实物形式的收入而已。对农民而言,实物形式的农产品虽然面临双重风险,却也是比较固定的收入。实物形式的收入只要转换得当,一样可以进行再分配。“实物换保障”的构想,不是仅仅局限于货币收入的再分配,而是认为货币收入和实物形式的农产品收入、股权转让收入、土地经营权转让收入都可能成为再分配的对象。这样,可用于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资源就非常丰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因此,通过制度创新,以实物换保障的方式,完全可以实现将农产品等潜在的社会保障资源变为现实资源的飞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为可能。实物换保障方案,就是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金融创新来化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中必然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从而为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开辟了一条现实之路。

第4篇: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

一、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

现阶段,发展新农业就是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志的新农业模式,应当具有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内涵及特征。[1]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科技落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社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新农业建设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业发展必须以现代科技体系为支撑

我国新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2]所以,现代新农业建设始终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具体讲就是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全面实现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农业优良品种,积极研制、引进、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还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新技术化特征,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特别是生物、计算机、信息、激光、遥感、原子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并配合科学管理手段与经营方法,很好地推动了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推进新农业和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及创新。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农业建设要求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内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广机器和农业新技术,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扩大农业规模,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使农业生产要素在企业这个制度平台上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3]其次,发展新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正由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甚至成为国际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条件,加速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指标,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再次,发展新农业要求采取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目前农业现代化国家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提供各类服务,很好适应了农业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新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道路,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组织,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

(三)新农业发展应当追求生态化和低碳化模式

现代化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单产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正在兴起的现代生态农业较好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生态农业后,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兴起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也应受到重视。低碳农业是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达到发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4]低碳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农业固碳功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和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5]不论是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发展低碳农业,均要求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广秸秆还田,扩大绿肥、农家肥等有机肥种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链原理防治作物病虫害,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沼气等农业生产新能源,减轻污染,改善农业生态。所以,鉴于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新农业发展目标必然体现其生态化和低碳化,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

(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逐渐演化为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等。[6]因此,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同时,农村是农业信息化的依托,是实施信息农业建设的主阵地,而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实施信息农业的重要主体,我国在发展信息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各类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防治、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村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信息农业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实现新三农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推动新三农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二、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建设

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这一过程包括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一)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我国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农村这块主阵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乃至成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农村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也会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在中国广大农村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大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特征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不但带动了农村服务业兴起,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今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强,农村工业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农民的收入会不断提高,起到以工促农的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又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广大农村地区崛起的新城镇,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现代化奠定基础

新农村建设及其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步伐。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通过完善农村的科技推广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各项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和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其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不但有利于农民群众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农民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消费、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塑造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一代农民队伍。再次,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问题,通过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迅速改变农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为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三、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国新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农业自身的封闭体系,转变的契机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改变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8]81-82那么,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农村向农村现代化转变,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新型农民应当具备多元化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培养大批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经营者确立新的经营理念。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需要的各类知识、技术、信息越来越复杂,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的产业和环节越来越多,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和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经营现代农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及时掌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本领。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成果需要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对其文化、技术、能力等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有20%,接受过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5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这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70%以上受过职业培训的水平相差甚远。[10]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其次,随着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有知识、懂技术,而且还要懂经营管理,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勇于和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产经营及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在市场经营中的盈利能力。总之,为了更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一个落后的国家要转变为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只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必须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11]6-8因此,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广大农民是农村市场活动和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及时进行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提高驾驭市场、利用市场以增加收益的技巧与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时,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农民面临着非农就业的形势和机会,农民的收入逐渐实现多渠道和多元化,农民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还要适时掌握农业经营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也给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转变农村办学理念,创新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尽快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变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青少年各有所学,学有所用,既要满足一部分农村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也要培养大批志在农村就业,承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新型劳动力,引导部分青年在农村创业和就业。事实上,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的过程。

四、协同推进新三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但从本质上说就是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深层次问题。[12]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三农,尽快形成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位一体与协同推进体系。

(一)积极发展新农业,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规模大、素质低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农业现代化,还要追求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反过来,如果没有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不会得到持续发展。[13]经验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因而,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农业顺利发展也是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其他两个现代化。同时,农业现代化目标也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传统农村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农村,这个演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作为农业现代化推动者的广大农民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代新型农民会随之成长。因此,积极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新三农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快新农村、新农民建设事业和实现农村与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成长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早日实现农村现代化,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民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条件,这些同样也是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因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的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日益与城市居民接近,为新型农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其次,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可以直接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和经验等多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再次,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充分发挥产业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应,可以吸收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城镇对周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支持,促进新农业持续发展和新型农民队伍快速成长。

(三)塑造新农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积累人力资本

第5篇: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

㈠县概况

1.1位于省市东部渭河流域。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面积751平方千米。辖1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耕地4.92万公顷。耕地4.92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建成“吨粮田”1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马、骡、驴。“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1.2人口

辖1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民生活相对较困难。

㈡县“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过去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就在县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他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们调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数据。得出三农问题需要再收入的宣传。

2.2关于“三农”的问卷调查。我们自己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能再准确的对以前的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共向过往群众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我们的问卷共有11道题,其中8道是选择题,2道是填空题,1道问答题。8道选择题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调查结果。在回收的109份问卷中,我们抽取其中的有效问卷98份。我们对这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其中的四个问题)问题如下:

1)“三农”问题的“三农”是指:

a农民b农业c农村d农户e农田

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项被取消了:

a农业税b农业特产税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

a看电视b听广播c别人告诉我的d政府宣传的

4)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政策,您支持吗?

a大力支持b支持c我不在意d我不知道这些政策

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

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正确数错误数正确率正确数错误数正确率a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

623663.265%722673.469%561024821452111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县,对于什么是“三农”,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对于哪一项税收被取消了,也只有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们在了解“三农”政策的途径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关注程度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再加上我们调查分析与走访农户,同时结合县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不是很了解“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三农”政策的出台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他们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实惠;农民增收仍然很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县的问题,更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接下来将讨论这个问题。

㈢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3.1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第6篇: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富农 教农 富教兼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一项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三农”问题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自然带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又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努力找到一条适合各地实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作为尝试破解“三农”难题的先行者,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提出并付之实践的“富教兼施”原则可以为我们反思“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参照。

一、“富教兼施”原则的提出

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兴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以挽救农村危机为主旨的“乡村建设运动”。作为“足以代表这个运动的整个方面之较早者”①,中华职业教育社高举“富教兼施”的旗帜,在长三角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试验活动。

中华职业教育社对从事乡村建设试验有着清醒的认识:“乡村是农民所有,乡村的主人,是农民,不是外来的乡村小学教员,外来的农民教育馆馆长,外来的乡村改进会的干事。教员,馆长,干事来到乡村,办理改进事业,是一时的,不是永久的,是过渡的办法,不是长远的办法。办到后来,仍然是要交还农民自办。倘使一般农民不能自动,不能起来接收,不能自尽主人的责任,那么,一切改进事业,仍是空虚,不是实在。”②因此,乡村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以农民为主体,乡村建设重在“启发本地农民自动,扶植农民自主、自立、自治”③。

为了找到促发农民自动的方法,职教社领导黄炎培提出进行乡村改进事业必须首先“识得农民心理”,“懂得农民痛之所在”,并就此下手“做出实实在在的事绩,使农民的确减免痛苦”,“取得农民信任”④。经过分析,职教社认为中国农民有四种病痛:一穷、二愚、三弱、四散,其中穷、愚是最关键。“愚的太厉害,穷的太厉害,既愚且穷,当然身体不能健康,团体不能团结,真正自治事业,还能说得上么?不能得着真正自治,便是农村永无完成建设的希望”⑤。因此,职教社的乡村建设理念紧扣“富”、“教”两大关键,把“富农”与“教农”当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富”是为了救农民的“穷”,为他们脱离“愚”、“弱”、“散”解除后顾之忧。“饭不够吃,生人之趣,已觉索然,还有心去读书求知识么?还有心去组织团体力谋自治么?营养不足,卫生不讲,农童未及成年,即使他任力不能胜的工作,希图省却一个或半个雇工,身体还能强健么?”职教社的乡村建设者们认为穿衣、吃饭是人类生活的要件,当时的中国农村缺衣少食,农民“没有衣穿,没有饭吃,先不能保持他的生活,虽想做人,试问又从何处做起呢?”做人尚难以达成,遑论改进乡村,成为合格公民?他们坚信“对于不识字、不明理的饱食暖衣的一类人,劝导他去读书,勉励他去做公民,这是千应该,万应该,无丝毫疑惑的事;若是对于饮食不饱、衣不完的人,不管他的生活怎样,只一味督责他去读书,去做公民,纵然他勉强答应你,能有效么?”因此,“天下事总要先其所急,务其所本,适应其所需要,换句话说,就是要抓住他最紧要的地方、最根本的地方,着实用力,不可放松。要害既得,其余枝枝节节问题,自可迎刃而解。今日农民的一切病象,既皆是从一个‘穷’字发出,则治病之要,当然要使他富”。⑥

“教”则是为了救农民的“愚”,增进他们摆脱“穷”、“弱”、“散”的能力。中国古有“先富后教”、“富而后教”的说法,但是职教社认为“缺乏相当知识”是导致当时中国农民“陷于穷困境地,对于公私各事,不能发表主见,不具何种兴趣,无一些办事能力”的重要原因⑦,加之挽救农村破产刻不容缓,因此有必要在乡村改进中将“富”与“教”同时并重,“于教他(农民)致富之际,施以适当教育……把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联合起来,打成一片,随富随教,即富即教”,这“是现在解决农村问题最根本、最紧要的方法,也可以说是解决全国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最重要的办法”。⑧职教社所说的“教”并不是单纯的“识字读书”。他们认为中国古代“先富后教”中的“教”就是指“识字读书”仅仅是一种“文字教育”,“是狭义的”。而“富教兼施”的“教”则是广义的教育,不一定要用文字,“实物可以直观,图书可以指示”,“道德训练更可用不言之教,潜移默化于无形”。“富教兼施”的“教”就是要“一方面教给他们(农民)多收几石稻麦豆,生活得以裕如,同时就在教导致富方法上,供给他们许多有用的知识,和合理的道德训练”,从而开启民智,使他们愿意参与到改进工作中来,有能力参与到改进工作中来。

职教社“富教兼施”原则与传统“先富后教”理念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其将教育的含义扩大化,在帮助农民致富的同时有意识地按照改进事业的要求改变农民的观念,在实施教育的同时有意识地将提高农民致富能力作为教育目标。这样,“富农”与“教农”合二为一,协调发展,既调动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又提高了农民的参与素质。在“富教兼施”原则指导下,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乡村改进试验紧密围绕“富农”与“教农”两个方面展开,得到了当地农民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单以徐公桥乡村改进试验区为例,由于职教社坚持“富教兼施”,一开始就满足了农民的需要,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徐公桥的农民对改进会“一事相信,百事相信”,改进会在改进区“要什么,便什么,一切进行,势如破竹”⑨。经过努力,到实验六年期满,徐公桥乡村改进试验区“农民得免高利之贷款,人人终岁温饱,免于饥寒……区内无盗贼,无乞丐,无游民,民得安居乐业”{10},“成绩卓著”{11}。

二、“富教兼施”的当代启示

没有农民的积极参与,一切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都是空中楼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最终要依赖农民的参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富教兼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

首先,必须富农,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促发农民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性。“利之所在,民尽趋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首先使他们富起来,提高生活水平,进而激发他们尝试改革的兴致,逐渐引导他们步入新农村建设的良性轨道。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最大程度地减轻农民负担,切实将解除农业税、免交特产税、粮食直补、减免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等惠农支农政策落实到实处。此外,政府要重视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为农民提供尽可能多的社会公共产品,切实承担起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和现代福利体制的重任。

其次,必须重视教农,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任何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都离不开农民的参与,但是这种参与又不是空有干劲,只凭一腔热血。农民本身必须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练就一身应对“三农”变革的过硬本领。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这就要求在富农的同时重视教农,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教农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既要进一步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使更多的农村学生享受到更新、更优质的现代素质教育,又要树立就业先培训、治穷先治愚的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全面提升农民素质为目标,针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乡统筹发展、劳动力转移等实际情况的需要,大力发展各层次、各类别的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实现“三教统筹”,将农村的人口负担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提高农民自身解决问题的本领。

“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特别是过去的5年,党的“三农”政策不断完善,这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极佳条件。“富教兼施”原则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富”将使农民不再为生计而犯愁,解决了他们积极投身“三农”改革的后顾之忧;“教”将使农民转变观念,提高素质,使他们有意愿也有能力投身到“三农”改革的大潮。在中央大力支持的有利条件下,“富教兼施”原则必将成为引导中国农民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破解中国三农问题的有力推手。

注释:

①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大东书局,1946:27.

②江问渔.理想的乡村中学.教育与职业,1931,(123).

③江恒源.徐公桥.中华职业教育社,1929:11.

④⑨黄炎培.断肠集.生活书店,1936:293,298.

⑤问渔.农村教育与农村改进.教育与职业,1932,(140).

⑥⑧江恒源.“富教合一”主义.教育与职业,1930,(108).

⑦江问渔.关于乡村改进问题的解答.教育与职业,1931,(122).

{10}姚惠泉.中华职业教育社之农村事业.中华职业教育社,1933:32.

{11}姚惠泉,陆叔昂.试验六年期满之徐公桥.中华职业教育社,1934:59.

第7篇: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

课堂教学体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要体现本节课的问题,同时学生的学也离不开教师的设问,所以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尽可能在教学中挖掘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的提问技巧,让这些技巧能贯穿在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在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在提问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一、注意提问的难度

如教学七年级下册《走向自立人生》,教师先设问“什么是自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理解自立的含义,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有哪些自立的表现。学生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议论并回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再如,学习《走近法律》这个框题时,考虑到学生对法律比较陌生,所以在设问时尽可能结合他们身边比较熟悉的规则。如可以设问:(1)我们学校的规章制度有哪些?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规则?(2)请同学们谈谈我们的生活与规则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对学习法律很感兴趣,从而轻易地掌握很难理解的法律知识,同时也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以及法律的魅力。所以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设问的难度。

二、注意提问用语 ,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用语。教师提问用语不同,带来的教学效果也会不一样。如,在学习《唱响自信之歌》时,可以这样提问:“你是一个自信的人吗?你打算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人?我们应该如何唱响自己的自信之歌?”提问用语不同,课堂的气氛也不同,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也不同。如在谈到如何认识自卑和自负的危害时,我提问:“什么是自卑?什么是自负?”请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来概括它们的含义,然后分组写一写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学生人人参与问题的思考以及问题的回答,当教师对问题进一步讲解时,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的过程,感受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成绩,能够不断地为自己喝彩,为自己鼓劲。

三、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效果并给予评价

当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我们教师应该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效果给予恰当的评价。如果学生的回答比较准确或有自己的独特观点,教师不妨直接采纳或给予肯定,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成就感。如果回答得不够准确或完全错误,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千万不能为了赶时间求得正确答案,接二连三地提问其他学生,因为随着学生一个个站起来坐下去,课堂气氛会变得比较紧张。退一步来讲,学生就是回答不出来,教师也应注意给学生留一点余地。如在提问时,也许学生一下子回答不了或者回答不完整,教师可以说:“你先坐下,请再好好想想”“请另外同学帮帮忙”“哪位同学愿意帮忙回答这个问题”……这样既可以消除紧张气氛, 更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尽情地学,同时也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有足够的勇气迎接挑战,迎接每一节课。

四、提问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

在教学中,教师所讲的问题一定要紧扣学生的实际,最好是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学生的家庭和学校的情况等等,让学生真正地在熟悉的环境中去掌握知识。如讲到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一框题《身边的侵害和保护》时,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身边的侵害有哪些?这些身边的侵害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如果碰到这些侵害应该怎么办?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教师和家长经常提醒学生的问题,所以学生平时比较注意和关注。这样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很高,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注意身边的侵害以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五、提问时要注意启发学生

教师提出问题时要善于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如让学生了解“三农问题”,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三农问题?”“为什么要重视三农问题?”“国家重视三农问题体现教材的什么观点?” 这大大启发学生利用课文知识去解决问题。可见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不只是回答“是什么”,而应该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怎么做”,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真正地使自己在课堂中寻找学习的快乐和享受在快乐中获得知识的喜悦。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让学生找到自信,欣赏自己,顺利地解决问题。

六、提问时要注意考试的提问类型

自从中考思想品德课实行开卷考试后,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提问方式上下了好大的工夫,因为在这几年的中考中,非选择题的提问方式多样化,甚至一题多问,答案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特别注意提问方式,既要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又要让学生找出解题方法,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根据考试的要求,结合课本组织答案,尽力让答案答得完整,拿到高分。

七、提问时要顾全大局,面向全体

第8篇: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

刚刚结束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新任务,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更高站位、更宽视角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把"三农"工作摆上"重中之重"位置,全力推进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切实把解决"三农"工作摆上"重中之重"位置,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精神上来。总书记在深入山东、河南农村考察时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卢展工省长从"三农"重要地位不可动摇、不可替代、不可超越等三啊方面对"三农"的重要性作了透彻分析,并对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切实把"三农"工作摆上"重中之重"位置,必须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进收。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面对我市农村三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慢,产业化组织和中介组织带动能力不够强,农村发展受到投入不足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任务越来越紧迫,实现农民增收的压力越来越大等突出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转变观念,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重点,推动农业结构向调高、调优、调强的方向发展,正视存在的问题,增强忧患意识,抓住薄弱环节,落实增收措施,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第9篇:三农问题的认识范文

有关发展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城乡统筹发展经济学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就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务必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继续加大推进力度,力求收到实际效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突出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如果城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并带来诸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差别突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不平衡规律的作用还可能更加凸现。逐步消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积极进行体制机制的探索、创新,特别是我们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该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子。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分析研究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才有可能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城乡统筹才有可能按照正确的轨道前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只注重分析研究城乡二元结构的表象,操作上也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工作措施和思路不得要领的现象,其结果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切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就需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并切实运用理性思维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学作为二战后新兴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经济学科,具体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如何从不发达状态演进到发达状态。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实际上是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三农的矛盾,是发展中的矛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正确认识和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对于结合国情、市情及县情、乡情,制定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措施,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发展经济学来看,改变或者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兼顾,国际上主要有两种理论可资借鉴和研究。

一种是通过劳动力流动,以城市发展带动乡村发展。这种理论认为,起初,在乡村传统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其边际生产力趋近于零。只要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的劳动收益存在差距,乡村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自然会流向城市工业部门,形成劳动力的无限供给。雇用乡村农业部门过剩劳动力所形成的积累不断转为投资,生产日益扩大,从而吸引更多的农业过剩劳动力。随着农业部门的生产率逐步提高,收入不断增加,乡村过剩劳动力的逐步减少乃至消失,城乡二元结构才会转为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另一种是通过增加农业投入,确保城乡平衡发展。这种理论认为,乡村过剩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收入相等,二元结构也不会自然消失,相反,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失业日益严重,并出现众多城市病。这种理论假设:城乡之间劳动力的转移是由城乡之间预期收入的差异引起的,只要城市的就业机会和预期收入大于留在乡村的预期收入,即使城市存在大量失业,乡村劳动力还是会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如果城市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赶不上乡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不仅使城市发展产生严重经济社会问题,也会使农业生产萎缩,粮食等农产品供应缺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为此,这种理论提出,政府要缩小城乡之间就业和收入差距,关键是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公共设施和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事业,就地就近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等问题。以上两种理论,在我们现实工作中都有所体现和反映,并经实践放大,显示出各有其利弊。前一种理论在部分党政领导层面有较大市场,并付诸实践的比较多,因为发展城市经济见效快,在领导频繁调整的情况下,容易在短期内出政绩,其弊端在于不能从根本上建立解决三农问题、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长效机制。后一种理论在理论界和党政领导的施政报告中有较多的体现,由于其投入大、工作周期长等现实问题,理论往往落后于实践,说的多落实的少,有的甚至根本不重视研究三农问题,其投入也是毛多肉少。

对上述两种理论,我们不能盲从,要结合我们的特殊国情、市情、区情、县情,借鉴、吸取发展经济学中的合理因素,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因为城市与农村有着天然的联系,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其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从建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长效机制、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笔者倾向于用后一种理论指导统筹城乡实践,同时兼顾前一种理论,实现城乡结合、城乡互动,不断增强农村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在目前的改革发展中,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这就是盲目发展大城市,企图通过城市扩张和发展,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定居,也就是通过所谓农民变市民的途径,一劳永逸地解决三农问题。实际上,这是一种带有理想色彩的思维方式,容易被一些干部急功近利化。况且,城市的就业压力本身就比较大,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将使就业问题的矛盾更加激化,使城市交通、医疗、教育等问题更加突出。同时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城市与农村、农业、农民职能的错位,导致资源的浪费,大量的城市居民因农民工的涌入,就业更加艰难,而农村大量的土地撂荒或者不能精耕细作,农产品产量下降、质量下滑,市场物价也会因粮油、生猪、蔬菜等农产品供给不足而大幅上涨,城乡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在适度发展城市的同时,更加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切实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的造血功能。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规时,要胸怀大局,统筹考虑城乡规划,统筹推进城乡交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质的公共服务和同等的民主政治权利,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能力,在发展中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有关发展经济学论文范文二:创新发展经济管理论文

一、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弱化。一些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弱化。企业领导对于员工的管理主要依据个人经验,有的领导对员工缺乏人性化关怀,这种随意性的管理让员工无所适从,不适应企业长期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要求,对员工缺乏岗位职业培训。有的企业对员工没有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对员工的奖励还依靠领导对其评价,这样就造成了员工与业绩的偏离,员工薪酬与福利偏低,就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使得企业失去了经营活力。因此,企业经济管理中对人力资源观念滞后,缺乏合理开发人力资源,这样在动态发展的市场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就变得迟缓。

2.企业的网络技术应用水平还比较低。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必须跟上时展的变化。然而,有的企业在经济管理模式上还是生产工艺或服务上,都没有结合互联网的特征进行改善。这样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低,就脱离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互联网能够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也能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企业忽视了对信息技术的提升,就难以实现信息化的办公。还有的企业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与公关,这样就失去了低投入和高产出的效果。还有的企业没有重视网络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与招聘,就难以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的网络技术应用水平,不能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还比较低,这样就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3.企业还没构建知识经济的经济管理模式。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要进行调整,构建健全的知识特征的管理体系,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社会这样的变化趋势,仍然坚持原有的管理模式,这样就不行满足复杂经济环境的管理新要求。对于缺乏知识特征的企业组织来说,就不能进行动态与开放式的经济活动,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不能依据规模效益来获得竞争优势,而是要考虑到消费需求的变化,要以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这样就要使企业重视生产工艺流程,精准把握终端市场的消费者的消费动向。但是,缺乏对知识经济环境的分析的企业,其生产决策与终端市场的消费者消费诉求相分离的格局。此外,知识经济也要求企业员工具有较强的创新力,要求企业技术与员工知识不断更新,但是,一些企业做不到这样的主动变革,就被市场所淘汰。

二、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1.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企业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源作为支撑,因此,企业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采取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构建良好的劳资关系。企业要为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培训,构建学习型的组织,企业要保障员工的各项福利和权益。企业要发挥激励机制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还应建立奖惩制度,这样才能在企业内部创造公平公正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更好地发挥员工的潜在能力,也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应该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通过这样无形的文化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实现以人为本和柔性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增强网络环境下的企业经济管理能力。在信息时代,企业应加强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增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与管理能力,为企业的发展中创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的网络信息管理。企业应培养和引进具有较强信息技术的人才,提升企业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企业管理组织执行力,优化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网络信息化还能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业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构建知识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当前,信息化加快了知识与技术的传递,使产业发展迅速。这样就必须促使企业构建知识型企业,采取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管理模式。企业要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给予员工尊重,通过提升组织团队的知识能力,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以知识经济为导向来改善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改进产品生产工艺和优化企业运营流程的方式来提升企业对终端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增加用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感知价值,企业应当通过建立终生学习式企业的方法来稳步提升员工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