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危机的原因范文

经济危机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危机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危机的原因

第1篇:经济危机的原因范文

1、前车之鉴

金融创新在短期内确实可以积聚大量的财富,会给人以巨大的诱惑,华尔街的神话证实了这一点,但高风险也会与之相伴。假如金融创新不能评估和不可控,假如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逐利,那么,这种创新活动带来的一定是金融市场的泡沫、危机和灾难。本轮始发于美国的金融风暴是次贷危机蔓延的结果,是次贷危机与美国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美国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并通过粉饰包装使其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不断叠加,信用链条拉长,市场泡沫不断吹大,使得市场主体不再去关注资产的质量,而是考虑在购买了衍生产品之后,如何通过打包、分拆和证券化处理,再将衍生出来的新产品卖给下家。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借鉴美国金融危机血的教训,我们有必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重新审视,既要看到其对金融发展起到推进器的作用,又要对其令人防不胜防的放大风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把金融创新的风险置于可控范围内。使我们金融企业发展变得更为健康,融资功能更为强健。

2、盲目创新是风险,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

虽说一国没有强大的金融,就不会有强大的经济。但我们不要忘了当今这场金融游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这场游戏也使我们看到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掠夺他国财富,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它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我们金融产品创新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能为了追求眼前既得利益而创新,它必须要围绕实体经济服务而创新。因为脱离实体的虚拟的金融创新,其信用是难以把握和测控的,它必将为事后积聚大量的风险。譬如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就是为了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当前金融危机情况下,我国许多中小企业是首当其冲受害者,更显其要害是融资困难,并可由此引起诸多问题困扰,将会引起我国失业率大幅上升。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将会起到提纲挈领、正中要的作用。因为中小企业可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员,而就业人员增加就可以增加下游产品消费需求,下游需求旺盛起来必然会引起上游产品消费需求同步增长,从而理顺产业链,使经济活络起来,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所以说金融产品创新必须要与时俱进,与整体经济发展相联系,它不需要空洞的包装,虚幻的赢利,是要与实体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会创造富有生命力的经久不衰的经济增长体系。

3、亚洲金融危机警示之要义

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迅速扩散至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这次金融危机在半年时间之内以席卷国家之多、危害之大、损失之惨令世人瞠目结舌,在事后的总结中,人们认为危机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其外部原因,是国际投资的巨大冲击以及由此引起的外资撤离。据统计,危机期间撤离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高达400亿美元。但是,金融体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动的失控是金融危机的内生要素。正由于此,在当前我国的体制转型中,人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切实搞好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特别要花大力气健全金融体制,大力增强对内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总结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经验,人们对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指出了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从深层次的层面我们可以认为是现代货币信用机制导致危机的爆发。只要现代市场经济存在,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它只发生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国家。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也不例外。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健全金融体制来防范金融危机。但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内部经济的矛盾性。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是近20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这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暴露出日益严重的问题:包括经济结构未作适时有效的调整;国际收支赤字增大,外债增多;银行贷款过分宽松。

亚洲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给民众带来的困苦是众所周知的,也是资本逐利行为所造成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少数金融寡头不计后果地劫掠他国财富所诱发的触目惊心的一幕,而当今源发于美国的全世界金融危机比之上世纪亚洲金融危机是更有甚者而无不及,它们追求暴利,但各有不同谋取方式。同样那些始作俑者也终将逃脱不了玩火自焚、殃及自身的下场。他们席卷了泰国财富,又把目标对准了香港和俄罗斯的时候,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他们,以索罗斯为首的金融大鳄们最后还是败将下来。不过俄罗斯国债信用掉期也应当引起我们关注,当前我国握有大量美国国债会不会同样存在隐忧呢?虽不能同日而语,这种担忧总是存在的。所以说我国财富储备应当多元化,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本文以为收贮大宗商品是最佳选择之一,不仅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且又可以避免经济过热时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影响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溯源探因

1、金融杠杆无限制放大

人们追求财富的梦想始终伴随着社会发展,如果超出现实和不择手段地追求,往往会给别人或自己带来祸害。过去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他们采用各种手段毫不顾市场环境地扩大生产,引起商品相对过剩,结果所生产的产品没办法销售,经营难以为继,最终导致大量失业,社会购买力大量下降,社会形成混乱,造成了恶性循环。这种趋利心理不被理性思维所占据,它就会周而复始地出现经济危机。不过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市场会变得更为理性,产品过剩没有那么严重,对经济破坏程度没有那么强。当人们慢慢醒悟过来的时候(也就是说经济危机所造成的震荡幅度越来越小的时候),社会更高层的危机就出现了,它的杀伤力绝对胜过产品过剩所造成的经济危机,这就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对孪生兄弟,都是逐利求财不择手段的后果,都是造成了社会经济混乱,市场萎缩,流通堵塞,工厂开工不足,失业率急剧上升。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传统上以赚取佣金收入为主、对资本金要求很低的投资银行,大量介入次贷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目前,投资银行从事的业务中很多与衍生品相关,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它起到资本放大作用,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需交少量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大额交易。“钱不够就借”,投资银行实际上悄然变成了追逐高风险、高回报,使用高财务杠杆化的“对冲基金”。高杠杆倍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在市场较为宽松时,尚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来填补交易的资金缺口,而一旦信贷紧缩,自身财务状况恶化,评级公司降低其评级使融资成本上升,便可能造成投资银行无法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著名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倍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美国投资银行平均表内杠杆倍率为30倍,表外杠杆倍率为20倍,总体高达50倍。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杠杆倍率则高达62.5∶1.这种投机取巧的经营作风弥漫了整个华尔街,才导致了今日之后果。

2、信用过度资产化所带来的危害

信用因华尔街的假账而动摇,对财富创造的信仰因CEO的贪婪而堕落。从本质上来讲,次贷危机的根源就是金融企业不顾触犯金融道德风险,非理性放大金融杠杆,令金融风险无限积聚,使泡沫破裂的灾难性后果超出了金融体系所能承受的临界点,进而引发银行危机、信用违约危机、债务危机、美元危机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而这一系列危机的背后凸显的则是美国出现了整体性的信用坍塌。国家信用是金融体制的最后依托。联邦政府多年来对于两房疏于监管,无形中纵容了风险的不断膨胀,而事发后又将“风险社会化”,其所触犯的“道德风险”则从价值层面上对国家信用造成严重冲击。金融危机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信用是建立在金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一旦遭遇金融风暴,很有可能连国家信用一起毁掉。“信用危机”也是人类社会最难防范的危机。其他任何危机无论轻重大小,往往都有“特异性”、“变异性”、“周期性”等蛛丝马迹可寻,人们可以通过采取有“预见性”、“防范性”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而“信用危机”的爆发既无先兆,更无固定的模式和规律,因而也相对难以防范和化解。所以在极度投机氛围的华尔街里,没有什么不可以买卖,包括良心,甚至是灵魂都可以出售,这种早已透支了的信用资产,也已极度证劵化了,它早已潜伏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为金融风暴的到来积累了大量的筹码。

3、集成因素

当今政府关心的是社会有效需求,企业关心的是满足消费者需求,设计师们是要创造新的需求,消费者所关心的是如何获得更多消费的权利。离开消费,世界将找不到重心。消费的概念内涵丰富多彩,包括了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包括实体的,也包括虚拟的。现代人的购物清单似乎不再因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而变得无所不包。“社会中受自利动机支配的行为逻辑,使得人的多样化需要的满足不再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爱情、理想甚至生命这些生活中最可珍贵的事物,都统统受到金钱的支配”。拥有财富,人们才能够有能力选择他想过的生活。拥有更多的财富,才能够有更多的现实权利,而这种权利又多半是一种消费的自由。现实世界的诱惑是那么快速地变化,通过实物经济的积累,财富的增长似乎仍然不能满足人们变化得更快的消费需要。随着经济内在的增长因素的被耗尽,实体经济创造财富的速度在持续下降。泰勒的现代化标准生产、日本的精益生产、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欠发达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供应等使财富在过去的100年中被高速创造出来。进入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廉价资源的过度开发、半导体技术发展渐近极限、重大创新普遍减少,下一个财富制造机器又在哪里呢?在实体经济内生性动力逐渐减弱的过程中,通过投资和膨胀消费的方法来刺激经济发展和财富创造是最简单、最便利的工具。但财富显然将被迫放慢自己的膨胀速度。

金融体系到底创造多少财富是一个大问题。金融体系调动和调制出巨额的资本,它的风险抵押品却主要是社会和国家,而所获得的收益的大部分却流入银行和各类投资机构的腰包。如此,便不难理解金融投资机构内在的扩大信贷款和追逐风险的冲动,重复抵押它并不具有的信誉,创造和包装越来越大的风险,无法遏制地追求更多的超额利润。这就是金融机构最本质的生存法则。随着产业资本的日益萎缩,世界经济越来越为银行和投资机构所左右。实体经济虽是基础,但它却变成俄罗斯套娃中最里面的那一个。

第2篇:经济危机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精神病人;危险行为;因素;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4-3696-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住院精神病人因受精神症状支配,心理功能紊乱及客观因素等影响,常发生危险行为(外走,冲动伤人,毁物或自伤,自杀),给医护人员的安全及病房管理带来困难和威胁,也是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引起广大医护工作者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我院54例发生危险行为的住院精神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2000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时出现危险行为的精神病例,按CCMD-3精神病诊断标准[1]。对病例资料进行诊断,54例均符合诊断标准,排除智能障碍。

1.2 方法:自制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统计表,对54例住院发生危险行为的患者病历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疾病种类与住院时间关系,危险行为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原因等。

2 结果

2.1 性别和年龄:54例病人中,男40例(74.07%),女14例(25.93%)。年龄≤20岁5例(9.26%),21~30岁33例(61.11%),31~40岁10例(18.52%),41~60岁6例(11.11%),可见男性21~40岁为发生危险行为的高年龄占79.6%。

2.2 职业与文化程度:54例病人中农民41例(75.93%),工人8例(14.81%),职工3例(5.56%),学生2例(3.70%)。文化程度:大学2例(3.7%),高中(含中专)18例(33.33%),初中及其以下者34例(62.96%)。以上提示农民及文化程度偏低者所占比例较大。

2.3 病程:病程1年以内者36例(66.67%),1~5年13例(24.07%),5年以上者5例(9.26%),显然病程在1年以内的急性病人比例较多。

2.4 疾病种类:精神分裂症38例(70.37%),情感性精神病14例(25.93%),其它2例(3.7%)。危险行为发生与精神分裂症多见。

2.5 发生危险行为与入院时间的关系:入院1周发生危险行为23例(42.59%),2周以内18例(33.33%),3周以内8例(14.81%),4周以上5例(9.26%)。提示入院1个月内危险行为的发生人数明显居多,与病人入院时间短,病情未有效控制有关。

2.6 危险行为发生的时间:以早8时~下午17时发生冲动伤人行为42例(77.78%),外走行为8例(14.82%),自伤4例(7.4%),自杀行为则发生中午12时~下午14时(中午班)及下午17时~早8时(中夜班)。

2.7 危险行为发生的原因:30%的病人是在精神症状(幻觉、被害妄想)支配下发生攻击行为。环境过度拥挤,缺少独处和闲散无事可能导致暴力行为;医务人员强制手段及工作方式简单,病人某些心理需要或行为得不到满足也是攻击行为诱因之一[2]。此外,因离异、就业或经济问题致悲观失望而发生自伤、自杀。

3 护理对策

3.1 认真做好入院评估:全面准确评估病人情况是防范危险行为的基础[3]。统计资料显示77.78%危险行为发生于早8时~下午17时,发生最多的是冲动攻击行为,其次是外走行为。且多见于患精神分裂症,年龄在21~40岁之间,病程较短的病人。精神症状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与被害妄想、幻听、敌对猜疑、兴奋躁动有关。提示:在病人入院时即应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既往史,精神症状,发病诱因,个性特征,自知力及有无攻击行为。通过评估让医护人员掌握病人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对既往有攻击行为的病人,提前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合理有效的治疗,控制精神症状,可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3.2 多巡视,勤查房,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病人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即时全面掌握病人的精神症状,善于观察病情的细微变化,及早发现自伤自杀的先兆情况。统计资料显示:42.59%病人是在入院1周内发生危险行为,有7.4%患者于下午17时~早8时(中夜班)发生自伤自杀行为。为此,护士应将有自杀病史,情绪低落,自责自罪,藏药行为的病人重点监护,时刻掌握其行动,并将其置于工作人员的视线之中,严禁单独活动,单独居住。并应多巡视,勤查房,床前交班,特别是在开饭时间、治疗时间、午睡和夜间睡眠时间和交接班时间,工作人员较少时应加强巡视,10~15分钟查房1次,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度,高度警惕精神病人利用一切机会发生意外。

3.3 做好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新入院病人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向其介绍病区环境,并介绍其它病员与其认识,减少孤独感、自卑感。应抓住病人心理,个性特点及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前提和保证。对情绪低落,有消极意念的病人应了解病史及自杀的原因,并针对情况区别对待,由精神症状引起的,应结合药物控制其症状,同时告之病人这是病态反应,对这些幻听不要去理睬。应帮助病人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树立正向性人生观,同时引导病人淡漠其矛盾的感觉,有心理困惑应找主管医护谈心询求帮助。此外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应充分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病人的合作,态度和蔼,认真倾听病人叙述,关心体谅他们,尊

重他们,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消除敌意,使病人心理得到宽慰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第三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

[2] 刘克礼.精神科病房内拥挤与攻击行为的关系[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2,19(2):115.

[3] 殷俊凤.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54.

第3篇:经济危机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工作实际上是一个很难的事情,生产和采挖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因素影响,因为采挖环境以及所用设备等等的原因导致采挖的井下工作的安全性特别低,所以应该增强对安全的认识,健全HSE的管理体制等等安全方式,进而保证井下的工作能够安全进行。

1、井下工作中存在的影响安全因素

1.1井下火灾的危害

(1)当井下出现火灾的时候,煤以及坑木等等的物质就会点燃而放出很多的有害人体的气体,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不仅会对井下的工作环境造成影响,更甚者还会造成工作人员的死亡或者中毒。(2)火源和井下的瓦斯有接触就会导致瓦斯爆炸。火灾会造成一些热源,因为火具有干流的功能,造成井下的煤、坑木一些可燃性的物质释放出H2以及碳氢化合物等容易爆炸的气体,进而就发生了爆炸,还会促进灾情恶化,这样也会对人员的生命造成影响。

1.2井下瓦斯的危害

(1)爆炸产生的危害,当瓦斯爆炸的时候会具有特别高的温度,2500℃是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但是如果实在封锁的情况之下,可能爆炸产生的温度就会更加的高了,与此同时,还能够产生巨大的冲击波。(2)气体产生的危害,当空气当中存在的瓦斯有40%的时候,空气当中的氧气含量相应的就会减少,进而使人无法呼吸,假如瓦斯的浓度高达60%的时候,空气中的氧气就会减少到10%之下,人在非常短的时间了就会因为无法呼吸而死亡。

1.3井下水灾的危害

(1)由于井下放置了很多的金属设备,但是水会对这些金属造成腐化,进而使得受用时间大大缩减。(2)井下出现的水灾往往会对隔离的煤柱造成破坏,使得煤炭资源浪费很多。(3)当井下出现水灾的时候,假如水量很大,一些巷道被淹没是比较轻的情况,直接造成一些地方的工作停止,情况严重的时候就会使得整个煤矿淹没,人员严重伤亡。(4)造成生产环境恶劣。水灾会造成井下的巷道积累,顶板也会漏水,就会使得井下工作的环境太恶劣,促进了工作环境进一步恶化,严重的影响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2、井下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2.1井下火灾的预防整治措施

2.1.1内因火灾:(1)使用采挖的技术进行防备。这样可以提升回采的效率,尽最努力减少煤的丢失,用这个办法来消除火灾发生的基础物质;(2)通风进行防备。要对流进井下的空气进行制约,减少井下进入的空气和煤炭接触,这样来降低氧气的提供量,从而降低火灾的发生,可以将漏风的通道封闭和减小漏风的压差这两个方面开始;(3)压防灭火。借助风机、风窗、联通管以及调压气室等等设备,促进漏风地区的风压情况产生变化,用这个办法来减少漏风的压差进而减少漏风,进而得到控制煤体的自身燃烧和在火源头进行熄灭的目的。

2.1.2外因火灾:(1)阻止高温的热源出现和存留。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当中的一些相关规定,针对明火、高温热源和潜在的火源实行有效的管理办法有着明确的规定;(2)尽可能不使用可以燃烧的材料,如果在情况比较特别的时候,一定要将可燃的材料和潜在的火源隔开一定的距离;(3)阻止机电设备引起电火;(4)经过安装防火门,来阻止火势扩展,与此同时,也应该在矿井的地面安置消防的水池,并且在井下安装消防的管路。

2.2井下瓦斯的防治技术措施

(1)当瓦斯浓度处于1%~1.5%的时候,需要进行警戒预防,并且和安检人员对其一起进行检测,这时坚决不能有放炮情况,也要断开电源,增加通风量。(2)当瓦斯的浓度高于1.5%时候,开采的地面应该自己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必须马上离开施工场地,使得瓦斯高效排出去。(3)瓦斯引爆技术的安全性。①尽可能不采用拖延时间的雷管,能够采用电引爆是最好了,禁止利用火花或者塑料导管进行爆破;②打眼、装药以及封泥等步骤一定要严格遵照安全规程实行,放炮的时候一定要使用防爆型起爆器;③当瓦斯的浓度高于1%的时候禁止放炮;④在挖掘前进的时候,如果靠近了具有潮气的煤层,就要求提前钻孔来检测瓦斯的含量情况,并且使用相应的办法进行解决。(4)预防瓦斯引燃法。①禁止任何不是工作用火的火源进入矿井里面;②在生产过程中,针对有可能产生的热源进行严格的监管,阻止它和瓦斯有任何接触;③井下照明使用的电压不能高于110V,运输电的电线一定要是封闭的线缆;④要求使用有防爆功能的灯头开关和灯泡。

2.3井下水灾防治技术措施

(1)水来源要明确。调查清楚井下工作的地方的导致水灾的水源以及导入谁的各路通道,这是预防井下水灾的重要步骤。当前经常应用的是井下物探技术和水化学探测技术。(2)疏水放水。在查明水源的详细状况之后,根据水源的不同类型和特征,使用确定的疏水和放水的方式,准确的将对井下工作安全性有影响的水全部放完,这个办法是预防井下水灾发生的最佳办法中的一个。(3)注入浆来阻止水。这个办法之利用钻孔机将先前预备好的浆液打入井下底层的裂缝之中或者破碎的区域。浆液经过扩张、凝固、和硬化以后,能够有效的将水通道和水源进行有效的堵住和隔开。(4)拦截水路。在查清楚水源以后,因为一些特别因素和条件的制约,造成水不能有效排出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各种设备将水源暂时的或者永远的截住,就像防水墙、防水煤柱、防水闸门等设备对水进行拦截,可以防止水源对其他的区域造成威胁。

第4篇:经济危机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危险品事故;应急调度;弱经济性;经济因素

中图分类号:U492.3+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危险品物流事故应急资源调度概述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危险品的生产量和运输量每年均在快速增长,由此带来的危险品安全事故频发。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救援工作,对于抢救人员、挽回经济损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由于相关信息和软件支持不够,评估主要依靠救援人员经验进行。救援评估的目的主要是确定救援装备的类型、数量等,救援装备经常需要跨区域调度,如何有效调度各类应急资源以达到及时有效救援的目的,是目前的难点。

二、危险品物流事故应急资源调度存在问题

根据项目组对广东省消防总队的调研,现存问题可以概括为:

1.有设备、有资源、无科学的应急资源调度方法。

2.缺乏有效的应急调度联动机制。

3.政府的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

4.应急救援信息化程度不够高。

5.应急救援智囊的缺乏。

三、基于弱经济性的单事故点问题应急资源调度研究

1.单一事故点应急救援问题的系统性分析

区域内只有一个事故点,由于事故规模较大,单一救援点无法满足其应急需求,需要调集周围消防设施点的应急资源予以救援。为了简化研究,本一定假设:假定运输道路是通畅的,不会因为堵车等路况影响应急资源调度时间;所有应急事故所需要的应急资源量是可估计的,即应急资源需求量是确定的,不会出现临时变动情况。危险品应急资源调度的首要目的是尽快救援,保证应急资源调度时间是第一要求;同时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不同于大规模自然灾害的资源调度,全区域内通行的危险品运输车辆数量庞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比较高,所以需要同时考虑其它可能发生的应急救援工作,为再次发生事故预留应急救援空间,需要从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去考虑该问题。综上所述,危险品应急救援工作,需要满足以下目标[2]:

(1)救援时效性:应急资源调度时间最短。

(2) 系统稳定性:出救点最少。

其中为某一调度方案。

学者刘春林[2]针对自然灾害的应急资源调度问题展开了研究,采用近似穷举法的方法,按照各个出救点的资源量进行排列,得到一个调度方案,之后删除原序列中最后一个出救点,重新排列求解,循环直至无解,在所有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2.基于弱经济性的调度方法

关于对于一些有资源冲突或者类似方案,一些学者采用不同方法对救援方案进行调整。应急物流的弱经济性即在进行应急资源调度时不考虑成本因素,只研究应急资源调度时间最短的问题,“不惜一切代价救援”。学者陈达强[3]提出救援成本由运输成本和人员伤亡成本两部分组成,人员伤亡率与应急资源调度时间成一定比例,而运输成本与出救点数量直接相关,所以救援成本与应急时间最早、出救点数目最少两个目标密切结合,利用救援成本调整救援方案,不仅可以使得成本降低,更重要的是可以解决多重方案下寻优问题,该思路具有启发性。

利用文献[2]中提到的循环求解方法得到一系列调度方案,之后采用弱经济性因素对方案进行调整,得到最优方案。

四、基于经济损失程度的多事故点问题应急资源调度研究

第三部分已经讨论了单个事故点的调度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当同一区域内同一时间段出现两场以上事故的应急资源调度问题。对多事故点问题进行资源调度,必然面临着不同事故点对同一资源(即关键资源)的争夺问题,如何有效分配调度关键资源,是多事故点多资源问题应急资源调度的关键。学者王苏生[4]等提出以公平性原则进行资源分配而当两场事故由于发生地点所处经济水平差异而导致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不同,事故产生的影响与损失相差巨大时,本文拟采用基于事故经济损失程度的调度规则。

五、总结

本文在研究危险品物流事故应急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弱经济性与事故经济损失程度等经济因素在危险品物流事故应急资源调度中的应用,提出了针对单个事故点和多事故点问题的简便易行的调度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来军,吴萍,许科.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07):165-170.

[2]刘春林,何建敏,盛昭瀚.应急系统多出救点选择问题的模糊规划方法.管理工程学报,1999,13(04): 21-24.

第5篇:经济危机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失范; 环境保护

一、环境治理中政府行为规范的表现

08年以来我国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

时间地点事件类型事件概述及影响

2008年3月广州白沙村饮用水污染白沙村里一私营小厂使用亚硝酸盐不当,污染了该厂擅自开挖的位于厂区内的水井,而该水井的抽水管和自来水管非法私自接驳,又导致自来水污染。41名村民在饮用了污染水源后出现不同中毒现象,被陆续送入医院救治。

2009年6月江海县有毒物质倾倒该县响水亿达化工有限公司与徐某达成协议,为公司处理有毒化学废弃物,徐某将9吨有毒化工废物倾倒在临近乡村,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7月20日山东沂南县砷化物污染亿鑫化工有限公司未取得生产许可证、工商、环保手续,非法生产阿散酸,20日深夜,将砷含量超标2.7万倍的生产废水排放到涑河中,致使水体严重污染。

8月陕西凤翔县血铅超标该县东岭集团冶炼公司紧邻村庄,06年建成以来,废气废水一直污染邻近村庄居民,两个村庄731名儿童接受血铅检测发现,615人血铅超标。市政府已启动搬迁方案。

8月陕西汉阴县矿库塌陷由于持续降雨的影响,黄龙金矿矿尾矿库排洪涵洞尾部相继发生两处塌陷,导致约8000立方米尾砂泄露,使的附近的青泥河水质收到严重污染,并严重威胁汉阴县自来水的水源。

2010年7月3日福建上杭县铜酸水渗漏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9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严重污染,但紫金矿业却将这起污染事故隐瞒9天才进行公告,并因应急处置不力,导致16日再次发生污水渗透。

2011年全国多地血铅超标1月,安徽怀宁县高河镇新山社区检测出228名儿童血铅超标;3月,浙江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上陶村检测出172人血铅超标,其中儿童53人。浙江湖州市德清新市的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被曝造成332人血铅超标,其中儿童99人;5月,广东省紫金县的三威电池有限公司被曝造成136人血铅超标,其中达到铅中毒判定标准的59人;9月,上海康桥地区25名儿童被测出血铅超标。导致上述血铅超标的污染源,几乎全是蓄电池企业。环境保护部2011年3月对388家铅蓄电池企业进行督察发现,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各种环境违法问题,为此对铅蓄电池企业进行重点整治。

6月5日黑龙江哈尔滨市“三废”污染中央电视台曝光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长期违规排污:工厂周边废气排放严重超标,恶臭难闻;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因检修没有完全启动,污水直排入河,导致河水变色;大量废渣要么不分地点简单焚烧,要么直接倾倒在河沟边上。对药厂相邻区域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显示,硫化氢气体超标1150倍,氨气超标20倍。

7月1日四川什邡市反对钼铜项目什邡市动工建设“宏达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这个项目被曝有极大的负面环境影响,导致大量群众集会游行,以示抗议。什邡市政府当局派出大量警察、武警、特警官兵前来维稳的行动,引起了严重的警民冲突,并导致多人受伤[2],当局已经决定停止建设此项目数据来源:08年以来网络媒体关于环境污染事件的报道

自1996年来以来,环境突发性一直保持年均29%的增速。近年来,大型环境污染问题频频出现,如上表所示,2008年以来,国家环保部门收到的环境事件报告共1080起,重特大事件101起,其中2012年重大事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30%,特别是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和水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环境问题加剧,说明我国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表现存在不足,我们通过对08年以来重大环境事件的归纳整理,发现政府行为失范的具体表现:

(一)环境保护流于形式

尽管国家重大政策中一再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决策往往与国家政策背道而驰,许多困扰地方多年的环境问题总是迟迟不能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环境问题的态度就是“何时污染何时治理”,能拖就拖,得过且过。对于兴建中的环保工程,总是难以持久,最后敷衍了事。

例如近年来频发的儿童血铅事件,2009年时,就在昆明东川区、陕西凤翔县、湖北武冈市、河南济源市等全国多个地方出现,由于媒体关注和民情愤慨,当时各个地方均作出对污染企业停产整顿、政府官员免职、受害儿童及时救治等措施。当这些事件影响暂时离开人们视线后,对这类企业污染行为的规范管制又被抛诸脑后。2010年江苏大丰市、四川内江市、云南大理市均有血铅问题存在,直到2011年,全国7个地区因蓄电池企业违规排污不断出现血铅超标情况,这一问题又被推向风口浪尖。

(二)基层环保部门形同虚设

第6篇:经济危机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企业危机预警 原因 管理意义

危机是指一种处于特别危险的境地或十分紧要的危险关头。企业危机是指企业正在面临着威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事情,处于危险境地。而企业危机预警则是根据整个行业和发展环境及企业的现状,预测企业可能存在的危机,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法,从而帮企业防范危机,规避风险,把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或控制其进一步的发展,以较少危机对企业的损害程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频频发生金融危机,不断发生企业破产危机案。企业危机预警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关注和研究,建立企业预警机制迫在眉睫。

一、企业危机预警产生的原因

要建立企业危机预警机制,首先要分析、研究企业危机预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以更好地促使企业建立企业危机预警机制。

(一)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

经济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出现,是指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等,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有机经济整体。中国自2002年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WTO)之后,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也加入了经济全球化这个行列之中。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我国提供了追赶发达国家的机会,吸引和利用外资,发展高新技术,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但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对我国的民族企业造成严重的冲击,不少企业纷纷破产。另外,经济全球化也增加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如何在竞争激烈、波云诡谲的世界经济市场中求得生存,这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着的最严重的危机。

(二)企业自身转型、可持续发展需要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着许多转折,怎样才能力缆狂澜,做出正确的抉择,是每个企业领导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处理得当,企业就会稳步、持续地发展;但处理不当,“一棋不着满盘皆输”、“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例子也彼彼皆是,严重的甚至面临着生存危机,并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如破产、倒闭等。如2004年大型国有企业河北涞源铜矿破产案件。涞铜是国家一中型铜矿企业,始建于1966年,1972年建成投入生产,经历了30多年,到了2000年,资源枯竭,开始走下坡路。到了2004年,资源缺乏、拖欠员工工资,无法继续运营,最终宣布破产。涞铜的破产并不只是因为资源的枯竭,更重要的是,国有企业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仍采取传统的人工开采技术,没有更新技术,也没有有效合理地开采,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多方面因素冲击的情况下,没有进行及时的转型和改革,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最后只能破产。但是值得安慰的是,涞源县委、县政府在涞铜破产后妥善处理涞铜资产,解决涞铜职工工资问题,对涞铜进行了顺利的改制。由此可见,企业在战略转折点必须加强危机预警管理,抓住机遇,完成转型和改革。

二、企业危机预警的管理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企业领导者的危机意识

缺乏危机意识,危机即将到来却全然不知,这是导致企业危机出现,危机程度扩大的重要原因。古语有云:“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在繁华兴盛的时候,加强企业危机预警的管理,通过宣传、培训,加强企业领导者的危机意识,在危机尚未到来之前就可以根据相关征兆进行判断,预测危机,采取相应措施。如摩托罗拉公司在2003年非典时期,因一个员工患了流感,就立刻启动危机预警系统,采取相应措施,向社会捐赠、实行员工轮班制,随时关注流感动态。抓住机遇,树立了公司的良好形象。危机即是机遇,如何把危机转化为转机,首先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危机意识。

(二)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系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非常重要。良好的危机预警系统有利于企业在危机到来之前就完善自身内部的管理系统。首先,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包括危机应对计划和危机防御机制,从而对企业的各个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其次,针对危机态势,进行内部系统调整,如部门调整、员工调整、技术更新、制度改革等等,以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只有不断地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因此,加强危机预警管理,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完善。

(三)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发展和国家发展一样,也需要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企业无论是在初创期、成长期、壮大期还是衰退期,都要加强企业的预警管理,随时分析行业动态、社会环境,监测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寻找企业发展机遇,及时进行转型和技术更新。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三、结束语

总之,目前的市场经济就像一个巨大蛋糕,分的人很多。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分得一杯羹,企业就要各取法宝。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管理,加强企业领导的危机意识,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系统,才能在危机到来之前,及时做出防范和处理,减少损失;才能未雨绸缪,化危机为机遇,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芳. 论企业危机预警产生的原因及管理意义[J]. 中国商贸, 2010,(28)

第7篇:经济危机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留置胃管;困难;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83-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神经科留置胃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男性,40例女性,年龄范围14-82岁,平均年龄66.5岁;其中昏迷者36例,气管切开者26例,气管插管10例。

1.2 插管方法

首先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向其解释插管的过程及必要性。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有技巧的进行插管。摆好患者的,抬高头部,一人将患者头部固定好,将置管所需长度测量出来;对其鼻腔进行彻底清洁,胃管;插入2-3cm后,稍作停顿,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再缓慢插入;插至预定长度确定胃管插入胃内后再进行固定。

2 结果

108例患者中,71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一次成功率65.74%;多次置入24例,比例为22.22%;用辅助手法置入胃管13例,比例为12.04%;置管失败0例。置管困难原因包括生理通道异常、患者昏迷、机械通气患者卡弗气囊充气压迫食管等,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

3 置管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留置胃管的主要作用是胃肠减压,维持危重昏迷患者的营养等,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神经系统患者通常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胃管留置时存在一定困难,在反复插管的过程中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现分析神经系统患者胃管留置困难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如下:

3.1 生理通道异常

首先,患者后组脑神经麻痹或昏迷后会出现舌根后坠现象,导致口咽部通道被舌根阻塞,患者仰卧时在重力作用下,加重了舌根后坠现象,增加胃管插管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让患者取侧卧位,减轻舌根后坠,如胃管插至口咽部受到阻碍,则可用压舌板向下向外轻压舌根,打开通道即可通过胃管。其次,患者患有鼻腔炎症或鼻中隔畸形。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呋麻滴鼻液进行滴鼻,间隔10min滴一次,每次4滴左右,共3次;滴完后30min即可插管,并口服利多卡因胶浆10ml,胃管,以提高插管一次成功率。呋麻滴鼻液是治疗鼻炎、鼻黏膜肿胀的常用药;而利卡多因胶浆则是腔道表面剂,且其具有较好的穿透性及弥散性,通常用于表面麻醉可取得较好效果,可促使患者松弛咽喉部肌肉,减少插管阻力。鼻中隔畸形患者可采用鼻窥镜辅助插管,尽量避开畸形处。最后,气管切开患者插管阻力较大。气管为“V”形透明软骨环,与其相邻的食管为肌性管道,切开气管后,气囊会对气管内壁产生推压作用,食管壁受到间接压迫,胃管经过气管时会受到一定阻碍。针对这种情况,可先将气囊内的气体排空,将胃管插入18-20cm时,遇到阻力增大则可将气管套轻轻外拔0.5-1cm,再往下插直至通过气管切开处,将气管套管放回原位。

3.2 患者心理因素

胃管插管时会产生一定刺激,患者会由于紧张而不配合。胃管插管过程中,患者的鼻咽、食管等均会受到强烈刺激,对其心理、生理造成较大伤害;插管过程中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心理紧张等现象,加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均会对患者身体产生较大影响;如反复插管多次失败,则上述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增加患者的恐惧心理,以至于其喉肌痉挛,增加胃管的置入难度。针对这种情况,要在插管前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抚,并在插管过程中尽量分散其注意力,操作人员要用自信、安慰的语调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提高其配合度。

3.3 胃管的选择

通常胃管插管多采用一次性硅胶胃管,这种材料会在受到鼻腔狭窄、只喉头水肿等阻力时弯曲,或盘入口腔导致插管失败。针对这种问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胃管,比如吞咽困难、鼻腔畸形、气管切开患者,尽量不采取一次性硅胶胃管,而是选择带有导丝的、材料硬度相对较大的胃管,插入时不易弯曲在口腔中,且不会对消化道黏膜产生损伤。

综上所述,神经系统患者个体差异较大,诸多因素均会对胃管留置产生影响,故要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插管技巧,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凤云.利多卡因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18(4A):655.

第8篇:经济危机的原因范文

摘 要 本文以世界男子篮球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近10年相关文献的检索、参看近10年NBA与奥运会篮球项目的排名与逻辑分析,对当今世界篮球运动格局和特点进行阐述,提出了当今世界男子篮球呈现“欧美抗衡”的特点,对影响世界男子篮球运动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做出分析,总结中国男子篮球应加强身体素质,强调“整体打法”、寻求“位置平衡”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篮球 世界 格局 中国

一、当今世界男子篮球格局状况

纵观近几年国际大赛排名情况,美国男篮卫冕成功展示出他们的世界男子篮球霸主地位,欧洲各强队也更迭交替可以进入三强。呈现“欧美抗衡,一超多强”的盛况。整体水平而言,美国篮球在世界上显然是霸主地位,其技战术风格上注重防守,强调对抗,人技术突出,崇尚个人能力和2-3人的进攻配合[1];而篮球运动是团体项目,毫无疑问制胜的法则在于整体配合的打法。欧洲篮球风格正是以整体配合为主,基本打法趋向粗犷、凶悍,善以整体队型为主体来作战,在技术和战术风格上体现高、狠、准,且队员都富有极强的对抗性力量,球队讲究整体配合。与美国一起引领了世界篮坛的发展趋势。

二、影响世界男子篮球格局变化的原因

(一)体能、专项核心能力、身体素质的差异

不同种族的人具有各自的特点。黑人在力量、弹跳以及爆发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欧洲人则身材高大、身体强壮,速度快,亚洲人在灵敏、协调以及心智等方面较强[2]。中国球员在与对手的身体对抗中处于劣势,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和发挥受限。在与对手同等身高的对位攻、防时,我国球员在身体接触的激烈对抗中通常会变得被动。因此,一方面在篮球后备人材选材、培养方面,应遵循客观规律,运用科学评价指标科学的选拔与科学的训练人才;另一方面要吸取美国篮球的个人技术训练方法,注重体能与专项核心力量训练,强化在高速、强对抗中协调完成技、战术的能力。

(二)篮球运动普及水平及各国职业联赛的开展情况

在中国目前篮球拥有大量篮球运动爱好者、各类型的专业运动队和不同级别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我国的CBA联赛无论从运动员的个人素质、对抗强度还是技战术的运用都与欧美的篮球联赛存在一定差距,然而在国内CBA与CUBA的成功举办,吸引了更多篮球爱好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新闻媒体和网络设置了篮球专栏,有效地扩大了篮球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可见篮球运动在中国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和发展潜力。

(三)篮球规则的改变和整体性的影响

规则的改变促进了技术、战术的发展变化,进一步推动了篮球运动的发展。同时由于各国联赛水平的不同,采用的规则也不一样,对国际性篮球比赛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成为了竞技格局的变化的原因之一[3]。过去NBA赛场上不允许采用“联防”规则,而2000年之后,随着非法防守规则的取消和“3秒违例”规则的产生,各参赛队伍更注重集体配合和利用团队的力量。同时欧洲强队的技战术特点就是运动技术全面,场上位置模糊,很多运动员既可以打内线,也可以从外线进行突破上篮与分球,同时战术组织较为紧密,强调整体,不过分依赖球队内某位运动员的个人作用,这也是欧洲可以和注重防守、对抗激烈的美国篮球队抗衡的原因[4]。

(四)经济对篮球运动的基础性影响

体育作为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它必然受经济的制约。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所提供的人、财、物等各种物基础,经济的发展直接制约着体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

(五)政治因素对篮球发展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体育与政治,特别是竞技体育与政治是密切相关的,体育不可能脱离政治。实行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篮球运动的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比如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篮球运动开展时间早,普及程度高,篮球运动在社会化、职业化、商业化方面十分发达,竞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我国实行“举国体制”集中全国的资源优势优先发展竞技篮球,促使国家篮球竞技水平可以在较短时期内接近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然而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特征的“举国体制”违背竞技运动发展规律的弊端也越来越清晰,原有的政府办体育的体制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尽管因此我国篮球运动有了一定的发展,竞技水平得到了提高,然而也仅跻身于亚洲的篮球强国,和世界篮球强队的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小结

当今世界男子篮球呈现了以美国为主,欧洲诸强纷争的格局。从中国在近几年国际赛事的排名情况来看,中国篮球距离进入一流水平还有一段距离。通过分析当今世界篮球竞赛格局的原因,对中国提出一些相应对策:加强中国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科学选才、从政策上加大篮球的群众基础,鼓励篮球赛事与产业的发展、向“位置全能”方向发展,学习欧洲队员间的整体配合的技战术、加强国际交流机会以提高中国队的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 赖荣亮,郑尚武.从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谈中国男篮亟需解决的问题[J].湖北体育科技.2016.

[2] 王海龙.世界男子篮球运动格局的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大视野.2015.

第9篇:经济危机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心理需求异化;行为监督;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6(12)-0081-04

一、理论综述和问题提出

从词源上追溯,“异化”源于拉丁文alienation,有转让、疏远、差异、让渡等意思。作为哲学的范畴,经过了黑格尔客观精神的异化,费尔巴哈宗教的异化,最终上升到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从哲学意义上看,“异化”主要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而这种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对于异化的根源,美国曾经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精神分析学家,同时也是西方“弗洛伊德主义的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认为:“在马克思看来,也和黑格尔看来一样,异化概念植根于存在和本质的区别之上,植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之上:人的存在与他的本质疏远,人在事实上不是他潜在地那个样子,或者,换句话说,人不是他应当成为的那个样子,而他应当成为他可能成为的那个样子。”也就是说,异化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主要是人作为与客体相分离的主体被动地、接受地体验世界和自身”的现象。

关于心理需求,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后四种需求都属于心理需求。由此延伸,心理需求异化,可以定义为:人在安全、归属与爱、被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层面的心理体验和需要,由于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使其主体能动性发生了变化,当人不能肯定自己,而是顺从屈服于自己本质力量以外的东西时,人的存在就与自己的本质产生了疏远,心理需求异化就出现了。

客观上说,心理需求异化作为人的一种“病态”的心理体验,当人作为社会人,不能做到勤拂尘埃,远离诱惑,就难免被悄悄异化。特别是在市场化经济转型过程中,在文化信仰、监督制度尚不健全的中国,心理需求异化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突出表现为更多地追求物质享受,价值观向唯功名化、唯物质化倾斜。虽然异化不可避免,但如果任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渐分离,必然会造成个体理性的缺失,主体能力和地位的弱化,以及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重构,进而引发现实社会的冲突和矛盾。当前,如何减少基层央行员工由于心理需求异化带来的消极和负面影响,抑制过度异化带来的不和谐或不稳定因素;如何更好地体现员工个体本身履职的前瞻性,充分发挥防范风险、标本兼治的作用,从根源上减少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心理需求异化在基层人民银行的表现

为了解基层人民银行员工心理需求异化表现的特征及程度,课题组设置了《员工心理需求情况调查问卷》,分别在陕西省的商洛、汉中,甘肃省的庆阳、嘉峪关,以及新疆的哈密5个地市中支共选取了100份样本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0份。通过归纳分析,得出基层人民银行员工在社会大环境下,心理需求异化的特征:

(一)安全感缺乏。部分员工出现自我调节能力低,思想和行为无法适应履职环境的变化,缺乏适度的安全感和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会因自身能力低下、身体、家庭等原因,对工作产生“能力恐慌”和抗拒感。加之价值观扭曲,精神空虚,贪图虚荣,热衷物质享受,攀比意识重,不安于现状,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背离,个人追求与生活实际错位,个人需要脱离实际,满足个人需要的能力不足等等导致其安全感差。调查显示,44%的人承受的压力状况是勉强能承受,员工压力和烦恼占比较大的内容是对健康状况的担忧、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与经济收入增速以及赡养父母抚育子女,分别占到56%、52%、36%;接近三分之一的员工对基层行收入与福利不满意,对目前生活状况满意的占比不到两成。

(二)归属感不高。未将个人完全融入集体之中,一切唯领导化、唯权力化,机械工作,职业规划不明确,以自我喜好、安逸程度高低为标准确定职业态度,个人多元发展的空间受到一定局限,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左右,生活工作满意度低;不能正确处理上下级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加重了心理压力,人际关系不顺畅,团队归属感不高。调查显示,65%的人认为单位在对职工的关爱程度方面做的一般,仅有13%的员工对个人的发展有具体规划,23%的员工对基层行人际关系不满意,43%的员工工作态度和原则是坚决按领导意图办。

(三)失衡感较强。一方面,由于自身主观努力不足,行为随意性大,无法按社会规范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是非观念模糊,判断标准错误,从众心理强,不能保持个人独立观点,信仰危机、坚持错误信仰或无信仰,对一些事物观点易出现思想和行为偏执,唯个人好恶生活和工作。另一方面,存在较强的失衡感,易产生抵触情绪、失落感和惰性,也会因诸如同事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事项,致使个人无法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性格脆弱,情绪控制不佳,容易出现缺乏信心、精神萎靡的状态。调查显示,12%的员工没有将主要的心思用在工作上,9%的员工将业余时间主要集中在打麻将和喝酒聊天上。

(四)认知度不足。部分员工对基层央行工作现状不够满意,对自己的理性认知不足,设定目标过高,达不到预期时有严重挫败感。工作动力和激情不断递减,理想迷茫,思想僵化,心态老龄化,缺乏创新意识,特别是当自己的愿望不能满足期望时,无法对自己的进步、成绩产生价值感,进取意识逐渐弱化甚至消失。调查问卷显示,只有21%的员工对工作满意;高达30%的员工工作热情逐年下降,兴趣不高;只有13%的员工对基层行内部管理、职务晋升、绩效考核非常满意。

(四)监督心理需求异化的工作量,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提出挑战。员工行为监督的对象是个人,从分析和判断员工行为,到发现问题后的干预管理,本身就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对集体中个人心理需求异化进行监督时,受到数量、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无疑极大增加了这项工作的复杂程度。随着基层央行内设机构改革,大部分基层央行的纪检监察部门面临着人员老化、人员不足等问题,而从心理需求异化的角度对员工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又需要纪检监察干部了解和掌握行为学、心理学等诸多专业理论知识,这势必对基层央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专业素质、综合能力提出挑战。

五、做好员工行为监督的路径选择

心理需求异化是目前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它直接影响到员工日常行为,如何通过对员工心理需求异化程度进行准确研判,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干预,以防止员工因需求异化程度过高而引发违纪、违法行为发生,是摆在纪检监察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由于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探索,可供选择的路径显得非常有限。在这里,仅尝试性地提出几种思路供参考:

(一)突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一般性、普遍性的廉政教育,对防止因心理需求异化导致员工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效果有限。因此,突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把重点放在员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上,循序渐进,耳濡目染,引导员工自觉自愿的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淡泊各种名利,提高抵制腐败浸染的免疫力。

(二)适度开展心理咨询和干预。对个别心理需求异化程度较高,时常出现恐惧、焦虑、愤怒、沮丧等症状的,可以考虑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医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干预,对员工因心理需求异化而引起的心理障碍及时进行疏导,探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

(三)关注心理需求异化的渐变。心理需求异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可以通过类似心理自我诊断的方式,制作统一格式的心理需求管理手册,由员工对自己心理需求异化渐变情况进行书面记载,自我分析异化原因,当需要心理干预时,由员工自己将手册提供心理咨询师或医生参考。

(四)加强制度执行的力度和准度。制度再好,关键还要看执行。人民银行现有的制度体系比较完善,但在制度执行上仍存在人情因素,如果碍于情面,对不同的对象,制度执行力度不一、准度有失,势必会加剧员工的心理需求异化程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制度没有特权、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使员工敬畏制度非常重要。

(五)提供人文关怀引导职业规划。员工需要在家庭、社会、工作三重角色之间自如转换,才能准确定位和把握自己,当不能做到时,所在单位、部门应及时提供人文关怀,协助员工解决遇到的困难,使其重获归属感,重新合理准确的定位自己,减轻心理需求异化程度,防患于未然。同时,引导员工合理制定职业规划,使其看到希望,对职业未来充满信心,是激励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埃里希・弗洛姆著.陈世夫,张世广译.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2]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43。

[3]苗银家,于松.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行为的关系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6,(7):107-108。

[4]俞晓霞.人性的异化与复归――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解读[J].理界,2011,(11):99-100。

[5]张璐.弗洛姆的人性异化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J].国外理论动态,2009,(8):105-108。

The Path Choice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Grassroots Central Bank Staff’s Behaviors

Research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