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经济学研究范文

环境经济学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经济学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经济学研究

第1篇:环境经济学研究范文

环境心理学是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心理学,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一门跨民族跨学科的科学。它研究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空间环境以及在这些空间环境中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强调环境-行为关系的整体性和相互性。这里所研究的环境包括一般社会环境,但更主要的是指物理环境,包括植物、噪音、温度、空气、建筑颜色、个人空间等。近年来,随着环境心理学的不断发展,部队开始认识到营区环境对战士的心理和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同时,面对社会的日新月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部队生活的单调统一,战士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引起了国家和军队的重视。在全面贯彻落实十关于国防和军队改革以及学习群众路线的大环境下,如何改善战士的居住条件、营造良好的军营环境,成为我军营区建设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从环境心理学出发,深入研究战士宿舍外环境的心理效应,同时引入战士需求,设计战士宿舍外环境,对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融洽、愉悦欢快的部队心理环境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战士健康成长,从而最终提高整个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战士对宿舍外环境的心理需要

1.归属的需要

战士在部队单位,一般都是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同时回家探亲的机会较少,战士要求部队环境要具有强大归属性。战士渴望宿舍外环境是和谐的、人性的,充满关爱、稳定和安全。

2.社交的需要

一方面,战士希望在参与交往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相处的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战士渴望在交往中交朋友、诉说心事、释放压力。因此,战士要求宿舍外环境能有社交的功能。

3.独处的需要

一方面,部队生活基本上是统一性的、集体性的,战士需要培养自己的独立个性和思维,拥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追求。另一方面,战士心情低落时,有时在集体生活里并不能释放压力。因此,战士强烈需要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宿舍外环境要有私密空间。

三、战士宿舍外环境存在问题

1.绿化与景观问题

许多部队单位形式主义思想严重,在战士宿舍外环境绿化和景观的规划中过于注重视觉上的美观,忽略了战士对环境的心理需求。(1)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舍弃适宜当地生长的植物,引进稀有名贵的植物品种,给战士一种只能远观不能亲密接触的距离感。(2)在植物的管理上,不管植物的特性,强行修剪成固定的几何形状,失去了自然美感,仿佛给战士一种“我们跟植物一样没有自由和个性”的心理暗示。(3)热衷人造景观,通常是假山瀑布、假花假草、人工小池塘等,而且人造景观通常选择硬质材料,营造了生硬的环境氛围。

2.安全问题

(1)在休闲区和训练区缺乏过渡,这样容易导致正在训练的战士会伤害到在休闲区休息的战士。(2)休闲区和训练区设置在道路旁、紧贴战士宿舍楼下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道路上来往的车辆、宿舍楼窗户或楼顶坠物对战士的安全产生威胁。(3)选择有毒、有针刺、容易引起虫害的植物花草绿化。战士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常常缺乏安全感。

3.人文精神问题

(1)在战士外环境的设计上,过于凸显部队现代化建设元素,各个单位的战士宿舍外环境设计很少考虑到本单位的历史传承、部队特色的东西。(2)缺乏文化、艺术的熏陶。宿舍外的宣传栏粘贴的通常是各连各排各班的每周表现和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关于部队文化、人文文化等方面的宣传很少。宿舍外环境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整个生活氛围缺乏人文关怀,给战士一种冷漠无助感。

四、基于环境心理学战士宿舍外环境设计分析思考

1.入口

战士宿舍入口包括宿舍门前的台阶、入口小广场、小景观等,它在意识形态里是一种标志和提示,它给战士一种“你到家了”的心理暗示,因此,设计入口时要注意入口的领域感和归属感。例如,在设计台阶时,台阶阶数不能超过七阶,台阶高度要比正常台阶稍低些,超过七阶或台阶过高,战士走进宿舍就会觉得很费力、很辛苦,感受不到一回宿舍心情放松的感觉。台阶宽度要比正常台阶稍宽些,台阶宽全脚就能着地,给战士踏实、平稳的感觉。在入口小广场方面,小广场地面要平,地面若铺砖,颜色要温和。小广场上可设置独特的小景观或路标,提高宿舍辨别度,给战士一种“这是你独一无二的宿舍”的心理感受。

2.空间设计

战士宿舍外环境空间可分为训练区和休息区。训练区用于战士简单的体能训练,训练区应开阔平坦,光线充足,训练器材的质量要高,颜色要稳重。同时,可以在训练区设置小的以运动为主体的雕塑或者标语,从而营造健康、活跃的氛围,使战士充分享受训练的乐趣。休息区用于战士休憩、聊天、观景、娱乐等,休息区应利用绿化、矮墙、长廊等来构造开放、封闭、半封闭的空间,分别满足战士社交和独处的需要,同时在具体设计时应注意提供给战士安宁、自然的感觉。例如,休息区长廊的设计,不能紧贴建筑墙面或草墙,否则会有压迫感,应该空出一段距离,并且随着高度增加,距离也要增加。长廊外侧应布置绿化带,绿化带内侧供战士休息,给战士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交流活动空间。这两个区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训练区和休息区要有过渡,可利用曲线式小道路分离。在训练区可设置提供没有训练的战士观看训练、进行交谈的小场所和设施。在休息区可设置较大的空地,用于战士打拳、联系俯卧撑等健身活动。

3.绿化

绿色象征着生命和力量,勃勃生机的花草树木可以消除战士消极的心理情绪,使战士体会到大自然和生命的乐趣。在战士宿舍外环境绿化设计时,在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的基础上,应注重绿化的人文关怀和艺术美感。例如,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选择无毒、无刺激性、无虫害、易于管理的植物品种,给予战士安全感。同时,选择花色鲜艳、树叶翠绿的花木,在视觉上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心理氛围。在植物的布局上,采用群植、独植、对植等不同方式与宿舍外环境中训练区、休息区和道路的建设相互衬托,构造层次丰富的绿化空间效果。在植物造景时,应将自然形和几何形结合起来构图,使自然美与人工美各显独特的美感,给战士不同的审美感受。

4.景观小品

第2篇:环境经济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周村旱码头;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研究

1. 以周村古大街为中心的古商城以及内部的古建筑

以周村古大街为中心的古商城以及内部的古建筑,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群落遗产,展现了从内到外的古代生活气息的连续空间,从局部到整体,由内向外的展现了古代时期人们对审美,对设计,对设计观感的综合认识,它不仅体现了古代时期人们的活动意向,也显现了古时人们对设计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创造活动,从整体风格上,继承了明清时期的建筑外观特色与街道布局规划,展现了一个民族所具有的形式和特色风格特征,反应了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到现在,我们不仅可以在周村古大街中看到宋元装饰的闲静典雅,清丽怡人,也可以看到明清时期室内的繁缛富丽,纤柔秀美。古商街两旁毗邻相连着几百年光阴的老式建筑,并且风格迥异,有欧式的、山陕的、闽南的不胜枚举,此外周村古商街的选址、布局,契合中国风水理论,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和美学色彩。

2. 环境艺术设计

(1)周村古大街的空间设计引用儒家对等级、秩序的观念,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在建筑和景观的营造方面都深有体现,提倡营造一个“世俗的气氛”,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设计的最高目标就是将个人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找到寄托,这样既获得精神上的支撑,又享受到自然之美。孔子认为“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即从艺术作品看一个社会的状态,主要是从艺术中看反映的人们的道德情感和心理状态。在周村古大街的街路布局与周围环境的设计上,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典建筑与园林设计美学思想,在景观中,许多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大街北面的门牌坊与古树相互衬映,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明清时期对“意”的发挥已经到达了纷繁奇曲的程度。朴质的是砖房,古朴的家具,空间内优雅娴静的环境,典雅的装饰,给人一种由内往外的古代时期繁华与娴静相融之感。

(2)中国的建筑,尤其是北方建筑,往往给人的感觉不是神秘,紧张的感觉,而是提供现实的使用情调,正如中国画所讲,山水画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审美情趣,但“可游”“可居”要胜过“可望”“可行”。在思考传统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抄袭传统的方式,一种是继承非形态的精神方法,传统审美以及传统环境艺术设计表达出来的意境与方式代表着那个时期的历史,我们如果一味的抄袭模仿,在现代人的审美上就永远停留在模仿的层次上,也不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但一味摒弃,全部换成钢筋水泥土的形式,又抛弃了几千年的文化风采,要在古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挖掘更多的表现手法,在造型上、空间布局上,总体规划上,有序曲,有,有尾声,空间变化有层次的特色,来作为中国传统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美学的特色体现。

(3)周村古大街的形态设计运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平衡对称效果,强调中轴线的平面和立面设计,风水学在观念上讲,建筑平面的方与正,形体的均衡对称,环境格局的完备无缺等,都是吉祥的表现形态,对空间位置的对称性设计,是对大自然的有机模仿,也是对传统特色的继承与发展,符合当地人民以及整个国家区域的审美。这一点也恰恰被当地人充分运用,在周村地方政府大楼的建造上,和周村区政府广场绿化设计上,就是呈现规则式方正之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审美价值与政治理论价值的统一,也表现出传统文化透露的人文主义精神。

(4)在现代的城市建筑中,群落高矮不一,参差不齐,有的单体建筑外观奇异风格独特,加上一些纵横交织的电缆和颜色众多,导致了破坏了整体的和谐之美。而周村古大街建筑,整体外观设计紧密,从南到北,由疏而密,整个大街建筑错落有致,数十座建筑物沿着街道排列配合有序,蔚为大观。

(5)在耸拔入云的高大建筑群体现的科技之美的同时,也要让承载历史传承的地域文化特色的周村古大街也同时和谐的存在,是需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性相结合,更好的诠释在周村古大街中所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审美理念,并且运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继承的基础上超越民族性,从而使后期现代建筑与历史遗留遗产更好的和谐共存。设计的美学是关于对欣赏与传承价值的创造,是由当代的科学技术与地方特色材料或新型材料、对经济的认识和地方发展所影响的。我国在不同阶段的艺术设计上,都比较重视外在的形式与给人的审美感觉,随着时间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也更加注重人性化与生态化和利于我们健康化的设计理念,在运用高科技的材料与元素的同时,也加入了时代和地域的个性特色,“宜人,多样化”的设计已经成为时代的设计需求与成果需要。

(6)但在秉承多元化的设计理念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周村古大街旱码头的历史文化特色,尤其是古大街周边环境、建筑、公共设施的改造与变迁,在传承延续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要注重民族的创新意识,在设计方面运用文化这一方向,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越是具有国际性,要对日益丰厚的文化理念进行归纳总结,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抄袭过去的传统,也不苟同于外来的,创造出具有原创的内在体现,具有中国特色式,甚至是北方周村独特的个性。还要了解现代人的需求,研究新派与中国传统历史遗产相共存的桥梁链接,研究古代建筑和空间布局功能上的合理性和优先性,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出发,兼具着与时俱进的审美观念,通过新的形态来表达民族特色,并提高审美情趣,辩证的认识民族文化在建筑、环境、空间布局上的设计应用。

(7)在周村古大街的设计与发展,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许多合理的的部分,至今仍有着实用价值与实际意义,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所蕴含的整体观不孤立的提以人为本,而是将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周村古大街所展现的环境艺术设计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是可以作为区别于其他地方,唤起对一个地方的记忆,有历史的时间层次感,是如西安的唐风、湖北的楚风、四川的蜀地文化是一样具有地方特色的。所以在后期的维护修复和扩张开发中,要依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来创造和布局区域景观,不能因为要推进经济的开发二大肆的改成商业行为,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将商业信息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去,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如果出现的程度不到位,既衰减了城市形象,又降低了该城市的地域历史存在感。处理得当,那样既尽大限度的还原了当时历史的繁荣,又让商业与周围坏境相呼应,让人们感受到自身与特色文化环境融合时的惬意。

3. 美学研究

第3篇:环境经济学研究范文

关键字:准备;创新;激发;倾听;效率

中图分类号:X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18)24-0057-01

1環境的现状

1.1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在地球上一直都存在,近几年的荒漠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了。荒漠化对人类的生存会造成直接的威胁。荒漠化会导致土地丢失,严重影响人类种植的基础。荒漠化现在正以每年5平方公里的面积扩大,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人类将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地球,更谈不上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了。

1.2臭氧层遭到破坏。

臭氧层本身就只占平流层的十万分之一,尽管臭氧层的含量低,但是却在人类生活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臭氧层可以帮助人类吸收紫外线,减少人类紫外线的伤害。只是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也导致了臭氧层的伤害。一旦臭氧层被无休止的破坏下去,人类也将受到紫外线的袭击。因此导致人类的身体出现较多的问题。

1.3淡水资源危机。

全球水资源较丰富,但是淡水资源却不到水资源总量的百分之二。在这区区的百分之二中,我们人类还将大部分淡水都使用于工业、农业。人类的生活用水也严重缺乏,甚至很多地方的人们的生活都成了一大问题。

1.4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主要体现在全球的气温升高上。全球变暖既危害生态环境的平衡,也威胁到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用品的供应。

1.5垃圾成灾。

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垃圾生产速度愈发加快,可是垃圾处理的能力却远远无法赶超垃圾制造的步伐。我国的垃圾问题也非常严重,人们用肉眼也比较常见,垃圾到处堆积如山。这样不仅占用了可以使用的土地外,垃圾排放出来的有害气体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这一问题成为全球无法整治的环境问题。

1.6森林减少。

森林也是我们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当代人类对树木进行过度地砍伐,森林造成严重的损害。

2环境问题来源

2.1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的根本来源是气候的无常变化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土地的行为而导致。

2.2臭氧层。

人类在当今社会,追求更高科技社会的同时,研发使用了空调冰箱等含有氟氯类化合物等的设备。因此臭氧层的破坏的随着人类对这些设备的使用也愈发严重。所以,也有科学家说过,人类永远无法想象臭氧层的破坏程度有多严重。2.3淡水资源。

地球本身就很少的淡水资源,可是在缺水的环境中,水却被人类无情的滥用和污染。加上我国淡水分布不均,有些地区极度缺水。可有些水资源较富余的地方,人们却将水的使用没有节制,有的人常常将水龙头开着,把生命之水无情的抛弃了。工业上,更有人选择把生产垃圾以及生产污水排放于河中,严重影响水的质量。

2.4全球变暖。

引发全球变暖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导致特别多的二氧化碳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大量的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也就会引发全球变暖的后果,同时也会造成降水量的改变,最终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

2.5垃圾成灾。

垃圾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人类不节制的使用塑料制品等难以处理的垃圾。同时,人类为了追求高效和快节奏的生活,大多人喜欢使用一次性的用品。例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牙刷等等。同时人类也追求经济发展,工业上会残留大量且难以处理的工业垃圾。

3小结

3.1总结。

不管是什么事情,出现了相对应的问题。一定是有一方先破坏了另外一方,才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此我希望人类可以做出改变:(1)不能恶意砍伐树木,不随便破坏地球资源。(2)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3)节约纸张,将纸张双面使用。(4)尽量少开空调。(5)不把脏水、垃圾、有毒气体倒入河中。(6)随手关闭电源。(7)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8)不能滥杀野生动植物,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9)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则。

第4篇:环境经济学研究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通过我国与发达国家环境经济核算的比较研究,探索新的国民经济核算模式,在国民经济核算框架的基础上构造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以此作为地方政府科学政绩观的基础。地方政府的科学政绩观,即考核地方政府不是简单的看经济指标,而是建筑在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上,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环境适宜度优化,包括绿色GDP的实现,为可持续发展最终目标奋斗的综合考核,这也是新形势下地方政府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心目中,发展就是简单的经济数量的增长,这种片面的发展观导致了片面的政绩观,片面强调GDP的作用。经济总量和GDP数据历来是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坐标,但这些数据基本不考虑环境经济的投人和改造费用。

1理立环境经济核算的紧迫性

1 .1地方政府注皿经济指标和GDP

引进消耗大,甚至污染严重的企业,只注重最后的经济产出,是地方政府过去的发展思路。因为考核政府官员的指标主要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而即使加人环境质量变化也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变得次要。经济指标是唯一的指挥棒,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官员片面追求经济总量。这种过时的观念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已经被摈弃,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往往在很多发达地区不能上的企业,比如重污染企业,最后很可能在有些地方政府“一路绿灯”的帮助下,很轻易地取得合法运作手续,受害的是地方政府所管辖区域的环境和人民。

1.2修正后的绿色GDP

当然,我国发展经济的大前提没有变,关键是在考核GDP的同时也要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消耗。广义的绿色GDP,既要考察经济增长,同时又要考察环境状况,更要关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见附图)。绿色GDP是比较科学和系统的观念,根据工业化国家的费用与收益分析表明,在没有特别明显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估算一国或区域的水体环境损益是可能的。发展中国家中对环境资源损耗成本研究的最详尽的是印度尼西亚学者Repetto,他的计算结果是大概有4%左右的GDP要重新加以评判,因为经济发展往往造成环境和资源的损耗。

我国的环境经济学家也对我国的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即成本进行了评估。南京农业大学的王舒曼博士、曲福田教授对江苏省的研究表明,以GDP为主要衡量指标的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过高地估计了经济增长水平。他们仅仅计算了江苏省大气污染和地面水的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发现它占到了GDP的8%一13%(王舒曼,2001)所以,修正后的GDP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经济增长,而采取修正的GDP来衡量发展状况是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的首要课题,应作为发展经济的科学指标。

2我国环境经济核算的初步思路

2.1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核算的欠缺

在我国的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上,国民经济核算一直缺乏环境经济核算,因此长期以GDP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最重要指标。这种核算存在的问题是,它仅仅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是片面的,而且没有体现出经济发展中环境要素对经济总量产出的作用,计算中间投人时只限于产品的投人,并不包括环境要素的投人以及环境质量和环境适宜度的变化。问题之二,围绕资产核算,主要还是限于经济资产,既没有将自然环境要素完整纳人核算体系,也没有在核算上直接反映经济发展过程对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实际上,目前我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是环境质量的下降,资源被大量采伐和废弃物被大量排放,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福利。

2.2如何构造我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当然,构建环境经济核算的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框架。1993年,联合国在经济核算基础框架上建立了综合性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简称SEEA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附属账户(又称卫星账户),2000年在1993年的临时版本基础上公布了SEEA操作手册,目前SEEA2002版本也将正式公布。

环境经济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实物型经济核算和资源价值核算,也就是建立环境经济核算的实物账户,并将其与资源价值货币型核算的结果一起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合并起来,对传统宏观经济总量进行修正,从而形成包含各种环境要素实物和资源价值修正后的真实反映国民经济增长的宏观总量,以绿色GDP为指标,这样既涵盖了传统的经济核算,又将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耗的环境资源和环境折旧纳人整体核算,是一种科学而真实反映经济活动的指标。

2.3我国环境经济核算的困难

真正建立我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是一项极其困难的长期性课题。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地方政府所管辖的区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并反过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但经济指标仍旧是一个指挥棒,很少有地方政府主动将环境资源的消耗纳人GDP核算。虽然目前我国已决定启动绿色GDP核算,但只是先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体系,也只在部分省市展开,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及发达国家已实行的旨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提高居民生活福利的全面的环境经济核算。我国目前试点的环境经济核算工作主要完成的是在以前国民经济核算基础上的修正和将污染损失计算出来,初步建立环境经济核算框架,对区域环境污染损失进行计算。

由于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技术上、制度上、观念上的困难,更有许多尚待突破的学术间题,因此先将我国若干重要自然资源和污染物排放的实物量核算纳人现行核算体系,是一种稳健、可行的选择,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现实的管理需求,又可为进一步的环境经济核算探索奠定基础。

3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环境经济核算比较(见附表)

根据德国2000年的环境经济核算报告(GEEA),环境经济核算应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自然资源利用的生产力= GDP/自然资源利用量;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原材料平衡核算;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相关税收。其中,自然资源包括土地面积、能源、原材料、水等。根据笔者的研究,我国2000年的相关环境经济指标核算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巨大差距,很多数据难以进行全国范围的统计,比如年环境保护支出和废纸回收率。

4如何建立环境经济核算基础上的科学政绩观

4.1地方政府环保投入和环境改观的投入核算

以南京市为例,虽然有大量的政府投人和各级部门的严格执法,建邺区的环境质量现状仍不尽如人意。建邺区最近用于南湖改造的资金达2亿元,用于外秦淮河建邺段整治的资金也高达亿元,各开发商建造小区时在各小区投人的污水治理费用从百万元到千万元不等。唯一可以真正处理地方水体环境污染的办法是将污水集中到污水处理厂,所以建设管网是必须的,但建设管网的投人非常高,短视的政府往往无法完成。目前,整个建邺区的管网基本上处于“肠梗阻”状况,分别用于集中雨水和污水的管道还没有完成,现在仍是雨污不分开的“牛奶”混合系统,南湖有时就变成了整个区域的纳污塘,水体的环境质量状况可想而知。环境质量表示的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优劣程度及与社会发展的适宜度,所以很多是可以用具体的指标表示的。比如水体功能环境质量共有30个指标,我国目前监测的因子大多是常见的COD、高锰酸钾指数、离子氨、苯酚或石油类,而专业制造企业废水中的锌、铅、铜等含量就很少监测,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德国目前注重研究的正是莱茵河、内卡河等水体中的金属含量,尤其是锌、铅、铁、铜等的含量。

4.2理立地方政府的科学政级观:

生态+经济+环境质人

德国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各方一致要求进一步加强环保方面的政府级措施。1979年,德国第一个市政污水处理相关总则颁布了BOD、和COD参数的目标值,废水处理的总目标从保护人体健康转向了生态系统的水环境保护。南京河西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建邺区,也应注重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质量的改善以及人们生活的福利改善。

最近五年南京市招商引资的数据表明,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人比例是较低的,理论上地方财政应该预留GDP的3%用于环境保护,但根据已经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调查,一般用于环境投人的比例只有1%一3%。此外,虽然排污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企业乱排乱放的无序状态,但与我国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环境保护投人比例要达到西方国家上世纪末水平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真正计算区域环境经济状况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很多数据难以统计。但可以明确的是,在经济发展中,政府用于改善环境投人的费用在逐年递增。以南京市的污水集中处理为例,投资高达几十亿元的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未来的运行费用十分巨大。政府近两年为改善环境,拆迁工程量也很大。这说明地方政府用于拆迁和环境保护的显性费用是高额的,其中还有一些难以计算的隐形费用,比如拆迁成本和路桥改造成本。

作为地方政府的领导,关心的应该是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而绝不是简单的经济总量和指标化后的GDP数据,但在“发展是党的执政第一要务”的大背景下,很多地方政府官员关心的却是片面的经济总量。由于我国目前是以经济发展业绩来考核政府的,造成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和进行合作开发项目时往往引进的是转移过来的大量消耗资源的企业,造成当地环境的大消耗、大排放。而由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环境自净和承载容量,大量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废渣甚至噪声,往往远远超出地方自然环境所能容纳的极限,造成地方环境生态功能的退化,进而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我国地方政府的干部官员们更要有非常正确和科学的政绩观,而不是简单地以当地产生多少经济效益为目标,关注的应该是环境质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的变化和功能维护。因此,考核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正确而科学的政绩观,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降低自然环境质量和人们享受的环境福利,包括环境质量的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优化和经济生活指标的建设。

4.3地方政府理立科学政细观的保防

4.3.1建立技术为先的支撑体系

我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很多,也有很多先进的环境技术,尤其是大量水和大气等方面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被研发出来,如果加以政策引导和足够的资金投人,就能将有效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我国新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4.3.2建设法制社会

我国涉及环境和资源的法律很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以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环境法律及相关资源法律为专项,已经了28件环境法规和70余件环境规章,地方性环境法规达900余件,初步建立起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环境执法提供了法律基础。遗憾的是很多法律法规在颁布和实施的过程中,一旦涉及地方政府的眼前利益,就往往执行力度不够,甚至出现有法不依的现象。

4.3.3建立地方政府长远的发展观念

我国地方政府发展的长远观念应该建筑在长远的自然环境基础之上,但有些地方政府只注重眼前利益,丢失了未来发展的基石。目前要做的应该是建立地方政府绿色GDP的数据统计,逐级上报。

第5篇:环境经济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自主学习;评价

一、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过程及现状分析

自主学习的系统研究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但其思想在很早之前就被人认识到了。国外自主学习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提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做一名“知识的催产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的帮助引导,学生应具有较大的学习自主性。国外关于自主学习的主要成果大部分集中在自主学习的定义与内涵、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自主学习模式的建构等方面。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内教育界开始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此,对于发展学生学习独立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开始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关于自主学习的系统研究才真正开始,从初始阶段主要对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引进和培养国内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直到今天,国内一些学者出版了很多论著,国内的教育工作者也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深入开展了“自主学习”教改实验。

二、网络环境下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设计

随着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性和大学生学习兴趣个性化的逐渐体现,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自主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由教师主导,在教师的高度组织和规定的教学计划下,由教师制订学习计划,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学生的学习步调一致,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却是一大障碍。面对日益重要的自主学习,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指导策略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身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协作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者是认知主体,应参与到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对自主学习目标进行设置的具体策略如下:

1.学习目标设置策略。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自主学习目标可以分为两部分:基础学习目标和自主学习目标。前者是按照大纲要求,面向整个学生群体的基本学习目标,主体是教师。而后者是学生个体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特点制作的个性化学习目标,主体是学生。

2.学习资源设计策略。学习资源的设计包含基础资源设计和自主学习资源设计两个方面。前者是为了达到基础目标为全体学生学习准备的资源,后者是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扩展。

3.学习活动设计策略。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活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学习者的独立学习活动,与他人进行交互的协作学习活动,成果展示活动。三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4.学习评价设计策略。学生的评价和反思是自主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得到全面准确的评价结果,评价主体需要多元化,包括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

三、应用案例

为了验证这种混合教学模式是否适合日常的课堂教学,在此以Photoshop课程中“图像合成”一节的教学模式为例进行实践教学应用和教学效果分析。

1.确定教学目标。掌握图像合成的基本方法――抠图,学会利用Photoshop来更改图层模式以及学会两幅不同图像的合成。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教学过程。(1)课堂讲授阶段。通过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结合烟火制作的例子,讲解演示关于案例的基本思路:分别找一个烟花图片和夜景图片,利用Photoshop让学生根据操作把烟花投放在夜景图片,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出这个操作是利用Photoshop改变图层模式和蒙板等实现的。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了解如何更改图层模式和添加蒙板。(2)引入任务,提出问题。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了解这个课程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出学习欲望。接着提出问题情境:让每个学生寻找自己喜爱的夜景图片,自己制作烟花,将其合成。最后让作品完成以后上传到教师的作业文件夹,进行评价。(3)自主操作学习和协作学习阶段。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查阅网络资源中的基本知识,也可上网查找图片素材,同学之间也可以通过实际或者网络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在学生中充当答疑解惑的角色,对操作有误的学生给予指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4)教学效果评价。在课堂教学快要结束前,抽取一个学生演示其作品,同时教师在旁边对其演示操作步骤进行点评。学生也可以在观看过程中通过点评讨论完成知识的归纳总结。演示结束后,教师可以对部分作品进行评价,同学之间也可相互进行评价。通过讨论,学生基本完成教学目标,对于有疑问的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进行线上学习,直至完成要求。

参考文献:

第6篇:环境经济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环境化学污染;应急监测;技术与设备

人们的生活与化学物质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境化学污染也备受人们的关注,由于环境化学污染传播速度快、危害大、范围广,严重的威胁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壤、水、空气和生物等。而空气污染、大气污染、生物污染、土壤污染是环境化学污染的主要方面。由于环境化学污染事故具有一定的突发性,要想将环境化学污染进行预防和制止其难度非常的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利用先进的事故应急监测技术与设备可以有效的处理环境化学污染。因此,深入的研究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技术与设备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的作用和特点

在环境化学污染事故中,第一步就是事故的应急监测。无论用任何一种处理污染事故的方法,首要步骤就是进行环境化学污染的应急监测。这一主要环节就是要对污染进行细致的查明和分析,如化学污染物的浓度、危害性、种类、污染范围等。应急监测技术是科学、准确的检测环境化学污染造成事故的基础和前提,确保环境化学污染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减少事故危害、制动恢复的依据,在处理环境化学污染事故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污染事故也有不同的特点,其一,突发性。一旦发生化学污染事故,它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在短时间内是很难被控制的。一旦应急监测技术存在缺陷,那么将很难控制污染造成的危害;其二,严重性。在发生污染事故时,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后果和影响,有的甚至会相当严重。如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周围的居民和工作者都会受到损害,甚至在核电站附近的几千里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三,长期性。化学污染物只要进入到机体内,它的器脏都会受到严重的损伤,恢复起来比较困难,甚至会失去正常的机能。

2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技术内容

2.1事故应急监测项目的选择。应急监测项目的选择,主要是对环境化学污染事故进行确定和分析,并做好相应的应急监测措施。首先,需要以污染事故的特定为判断依据,确定引发事故的原因,如泄漏、火灾、爆炸等。也可以以监测人员对化学污染的气味或颜色做出初步的判断;其次,利用检测试纸、检测仪器等对化学污染进行检测和分析,并采集现场的化学污染物质,在实验室中进一步的检测,通过细致的分析和监测,制作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降低事故发生的伤害。

2.2应急监测方案的确定。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方案的确定,需要根据污染物质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有关污染源的单位进行调查,收集发生污染事故单位的生产材料、产品、生产记录、生产所用的设备进行检测和调查,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后,最终确定事故应急监测措施和方案。

2.3应急监测的要求及方法的选择。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技术和方法都有着不同的选择,如果人、动物、植物发生中毒状况,需要判断其中毒后所反馈的症状来判断,选择动物、植物检测法进行监测处理;如果是流动物质导致化学污染事故,就需要对有关人员进行咨询和调查,并对危险品的来源、单位、数量等调查后,选择仪器检测法进行检测;如果在化学污染事故无法确定的情况下,观察它的颜色、气味、挥发性等,利用化学分析法对有毒物质进行监测。

3应急监测技术与设备

3.1感官检测法。感官检测法是应急监测技术最容易、最简单的监测方法,但它对检测人员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素质的要求很高。人体感官器官,如皮肤、鼻子、耳朵、嘴巴等,在感官检测法中又可以称作人体生物传感器。化学物质通常具有一定的味道和颜色,根据人体生物传感器可以较快的判断出需要检测的化学物质。如有杏仁味道的就可以判断是氰化物;有恶臭味道的可以判断为是含巯基有机磷农药;味道刺鼻的就是二氧化硫;HCI会使人流眼泪等等。同时感官检测法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具有无色无味的化学有害物质就无法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法也会对检测人员造成一定的身体伤害。

3.2化学分析法。侦检片、侦检粉、检测管、侦检粉笔法等都是较为传统的化学分析的方法,这种化学分析的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方便携带等优势。在滤纸上的化学试剂存在较差的稳定性、试剂使用量大、极大的选择性时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监测的结果。风光光度法、目视比色法等都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化学检测方法,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在进行监测时,通常会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来解决化学分析法存在的问题。

3.3动物、植物检测法。在人类感官检测法的相比之下,动物、植物对化学物质的感官更加可靠、准确。如嗅觉非常灵敏的动物狗来说,通过狗的嗅觉可以监测出多种不同的有毒化学试剂,在专业人员的严格训练下,狗可以发出不用的声音对信息进行反馈。雏鸟或金丝鸟大多会被饲养在农药厂的生产车间中,一旦发生有毒气体泄露,这些鸟类会及时做出反馈。而植物检测方法就是根据植物表皮的损害状况来判断大气污染的程度及种类,当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在0.3~0.5pm的时候,敏感植物的表面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伤斑。而经受光化学污染的叶片会变成银白色与古铜色,有的叶片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因此,动物、植物检测法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特性,为环境化学污染提供可靠的依据,并根据不同的判断和反馈及时的进行处理。

3.4便携式仪器检测法。便携式仪器包括色谱仪器、光学式仪器、电学式仪器等。这些仪器有着共同的优势,主要为使用试剂量少、灵敏度高、监测范围广、操作简单、较高的性价比、干扰少,广泛的样品种类、也可以多个仪器连续或同时检测。但是部分仪器也有自身的缺点,如色谱仪器要求较高的专业知识、有的单项仪器只能分单组进行检测、有的仪器在检测时现场需要具备电源和采样设备才能工作。环境化学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的主要设备和技术不是一直不变的,它会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的不同而进行改变。这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从而减小环境化学污染对大自然和人们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陈伟.浅谈环境化学污染事故应急监测[J].化工管理,2015(6):204.

第7篇:环境经济学研究范文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学习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这同样也为学习兴趣团队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浅谈了计算机环境下构建学习兴趣团队的重要性及组建的情况和学习交流形式,展现了计算机环境下学习兴趣团队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计算机环境;学习兴趣;团队精神;构建

一、计算机环境下的学习兴趣团队的定义

计算机环境下的学习兴趣团队是基于共同兴趣爱好的学习者通过计算机组织团队学习,在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下,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的学习型团队。

二、计算机环境下构建学习兴趣团队的重要性

1.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愿不愿意学,是否有积极的学习动力,常常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首要因素,在计算机环境下,网络知识的丰富性、新颖性以及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环境都能有效地引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2.信息时代以网络及其“海量”信息的存储与传递为主要特征,但不可避免的是信息良莠不齐。很多人以网上信息过于杂乱为由,反对学生上网,但这并不能阻碍网络本身的发展及其对人们产生的巨大影响。多方围堵不如因势利导,基于计算机环境下学习兴趣团队的构建,就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把计算机网络充当为资源库、信息处理平台、交流平台、成果平台等多种角色,通过计算机网络加以更为充分的利用,将这些信息与计算机网络可以充当的各种角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开展自主的探究活动,并与学习伙伴积极协作,解决问题。

3.我们知道21世纪是个合作制胜的时代,单枪匹马的英雄已不复存在,想要达到目的就必须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扶助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赢得成功。在学习中,学生难免会受到挫折,结成团队并发扬团队精神可以相互鼓励,克服软弱、懒惰,实现共同进步。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习兴趣团队以共同兴趣为核心,以团队精神为支撑,协同合作,共同努力,从信息的“海洋”中汲取所需的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分析,从而独立地发现、提出潜在的问题,并把自己所提炼出的精华和团队成员相互交流与共享,从而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学习兴趣团队的构建及协调发展

1.学习兴趣团队学习者:是指承担具有共同兴趣的学生承担团队学习任务、实施团队学习活动的主题参与者,是学习兴趣团队学习中知识建构的主题。通过这种人际沟通,学习者能够体验到彼此的接纳和支持,从而增加克服困难和投入学习的动力。比如组建创业兴趣团队:自主创业“万事开头难”,要处理的事情面广、量多,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有效地处理各类情况、而且企业的创办者不可能万事皆通。因此,建立一个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合作班子,对创业风险企业是一个十分必要的。一个平衡的和有能力的班子,应当包括懂管理有技术经验的经理人员和财务、公关、销售、工程以及软件开发、产品设计等其他领域的专家。当然我们还可以组建考研团队、专业实践团队等。

2.学习兴趣团队组织者:是能够组织协调并指导团队学习、安排学习规划,组织在线学习,团队公告,公布学习内容,组织在线学习讨论,协调与解决困惑或人际纠纷等问题的老师或学生。团队精神是团队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学习者安排至合适的位置,充分发挥团队的潜能。

3.学习兴趣团队指导老师:是指承担制定学习计划、辅导团队学习等任务的学科专业教师,是计算机环境下团队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领航者、团队学习目标和计划的制定者。在团队中扮演学习者的情感倾听者、学习“助推器”等角色。每一个学习兴趣团队都有一个相关方面专业知识很强的老师作为指导者。成员在学习或团队协助中遇到的任何困境时能向指导老师倾诉,以缓解学习压力及其他压力,获得情感支持,并及时得到指导老师给予的学习困境分析、策略建议,并与指导老师共同探讨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

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所任班级学生学习情况,按学生兴趣搭配分组,结成团队。每个团队有自己的名字、口号、奋斗目标、共同志趣,有自己的学习活动计划、交流平台等。学习兴趣团队指导老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帮助学生进行团队精神、促使团队成员互助互勉、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另外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学习兴趣团队,并让学生担任团队组织者。

学习是一项枯燥而又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离开学习者、团队组织者、指导老师三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几乎无法得以建成和完成。学习兴趣团队强调了合作、协作、互动以及兴趣的重要性。学习兴趣团队不但强调学习者、组织者、指导老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更强调团队的组织、分工与协调。注重学习兴趣团队文化、团队理念、团队精神、团队纪律建设,有统一的学习规划、学习分工、学习目标、学习理想,从而可实现团队整体成果的最大化。

四、计算机环境下学习兴趣团队学习形式

1.通过网络,学习兴趣团队成员能过进行同步和异步的文字或视频交流,如利用QQ、MSN、Shutter、飞信等软件交流学习体会,进行音频或视频绘画,团队通知的,交换学习资料等。如利用QQ群功能来组织与管理学校兴趣团队。

2.通过计算机,成员可以用U盘、移动硬盘等相互拷贝学习资料、自己搜取的精美视频讲座等,进行资源整合与共享。

五、结束语

综上,学习兴趣团队有利于培养每个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团队意识的增强,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创造学习成果,对学习者个人身心健康与生存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应该说,组建学习兴趣团队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学习,并将会成为未来计算机环境下学习的主流模式之一。但是计算机在提供学习兴趣团队学习交流便利的同时,如何利用计算机促进学习兴趣团队更好的进行学习交流,使之成为促进学生进行兴趣团队学习的有效工具,将会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也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不断研究的主题。

参考文献:

第8篇:环境经济学研究范文

Abstrac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study, expert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teaching environment of competitive gymnastics programs is studied. The study thinks that,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etitive gymnastics program, it has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psychological teaching environment. In gymnastics teaching activities, to form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competitive gymnastics program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models, and create a relaxed and harmonious class atmosphere can better achieve the goal of gymnastics teach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关键词:竞技体操;心理教学环境;发展策略

Key words: competitive gymnastics;psychological teaching environment;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215-02

0 引言

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学环境,且只有与教学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才能构成一系列的教学行为,这些教学行为常常决定着教学效果[1]。同时,许多教学实践案例也充分证明,只有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促进教学行为的发展。因此,建设有利于促进良好教学行为发展的教学环境,既是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良好教学行为的主要主段。但由于相对物理教学环境而言,心理教学环境具有较强内隐性,因此,这决定了其建设的难以操作性,同时,心理教学环境作为教学环境的一部分,其实实在在地融贯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对教学行为时时刻刻都会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促进或阻碍教学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竞技体操课程作为高校体育院校的一门主干课程,但由于该课程是一门较典型的技能性主导课程,其更是具有对心理教学环境依赖性较高的特点,因此,笔者试图对竞技体操课程心理教学环境的建设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具较强的研究意义。

1 竞技体操课程心理教学环境的内涵

在教育学领域,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墨子,西方教育家卢梭、夸美纽斯等都就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过精采的阐述。教学环境作为环境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环境体系,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可追塑到二战以后,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正式被建立,且开始发展,此时主要是对教学的物理环境进行研究,有的学者认为,物理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包括“学校建筑、图书馆、课堂、操场、实验室以及师生在家庭中的工作或学习区域所构成的学习场所”[2]。但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随着教学环境研究的再次蓬勃发展,心理教学环境才正式进入了环境研究学者的视域,研究者认为,由于在学校内部的各种环境因素中,校风班风、师生关系、群体规范、社会信息、课堂气氛、教师期望、班级规模、课堂座位编排方式等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较强影响,因此,其具有心理环境的特征[3]。就目前对教学环境定义研究的现状来看,广义的心理环境是指与个体相关的全部心理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对人的心理将产生实际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并反映出环境及个体构成的整体情境,这种整体情境有别于纯社会、纯自然、纯概念的事实,是纯粹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教学心理环境是属于心理环境概念的范畴,但由于它的出现,产生的作用等都是在教学内发生的,因此,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应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环境。因此,在本研究中的教学心理环境主要是指,竞技体操课程活动中,在师生及教学中介相互影响的教学活动下,对心理所产生作用的一切相关环境因素,并且这种环境因素是潜在的、无形的,而又是确实存在的[4]。

2 心理教学环境对竞技体操课程活动的影响

第9篇:环境经济学研究范文

我国目前的博物馆数量有两千多个,这对于我国仅几百年的博物馆发展历程来说是一个良好的起步,但还远远不够。以我国的庞大人口基数来换算,博物馆的数量明显无法满足如此大量的社会需求。在明显供不应求的市场条件下,可以以提高单独个体的展示质量来平衡它应有的社会作用,因此促使博物馆的观众心理学研究开始逐步发展。 

人的所有行为都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研究,是从参观者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出满足参观者真实需要的博物馆,这是博物馆设计理念的创新。人们发现对于博物馆的受众群体来说,审美疲劳等环境带来的影响对于人们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有着绝对的影响,因此学者们从观众进入博物馆的场馆参观展品开始进行跟踪研究,观察人们的普遍行为:人们停顿的地点,驻足的时间,表情的微反应,视觉盲区等表观反应,和以问卷调查,走访反馈得到的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并总结归纳出一套博物馆观众行为理论。 

博物馆不同于一般的展览会,其更加注重对所展示物的文化属性的诠释。环境心理学是新兴发展的心理学分支,在人们对精神追求愈发提高的今天,将其应用于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中也是一种主流趋势。博物馆场馆内的背景声音、色调搭配、空间视觉、体感温度、路线引导、展品摆放顺序的不同,影响了人们对于博物馆参观的体验,以及人们自身的属性,年龄、阅历、情感、性格等因素,也是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值得分析的要点。 

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主体对客体产生影响,客体对主体产生反馈,相互融合渗透。人类行为不会独立存在,与周遭环境氛围有着紧密的联系。舒适休闲的咖啡厅伴随的是柔和轻快的音乐,这使人放松惬意,而在酒吧里嘈杂动感的音乐则能调动人们的心情,让人情绪高涨,这说明,背景对于整体气氛的烘托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对于周遭的体验受到以往生活经验的影响。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固有的深刻印象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橙色的暖色调,蓝色的冷色调都是基于人们以往的认知所产生的感受。而白色出现在医院里是冰冷的,充满负面情绪的,令人恐惧,而在另一个环境中白色也可以代表着光明和希望。设计师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的改变,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观众的心理和行为,提高博物馆的交互性和体验性。战争类的历史纪念性博物馆,有时会采用一种时间轴的叙述性方式,或是由浅入深的情感体验顺序引领参观者,让其代入到时代的大背景中,身临其境地体验战争的悲惨和痛苦,深刻的感受历史的沉重,以此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人和动物一样,都有一个安全距离,这是动物的领域性本能。在环境设计中,这是考量人们对空间安全度、舒适度、私密度、体验度的标准。一般来说,在大型的室内空间里,人们更倾向于在靠近邊缘的地方停留,脱离中间的人流,边缘可以产生依托感。物品摆放的疏密度,回廊的数量、角度,空间内的柱子、墙壁,都也可以让人产生这种依托感。 

在公共事件中可以发现,人们倾向于盲目从众。如同领头羊和羊群的关系,发生紧急情况时,人们大多会不加思考的依凭直觉跟随领头的人,形成整体的人流流向。而且,人们在移动时,会有一种趋光性,即从相对较暗处,走向相对明亮处。在无人引领时,环境的指引作用便突显了出来。人类还具有社会适应性,这是也从众心理的表现。在剧院等公共场合,宽敞的大空间,庞大的压迫性气势下,人们会不自觉的安静下来,被空间环境所感染,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环境带来的心理暗示。 

博物馆的展览设计要顺应人类的行为模式,符合人们的感觉。多边形的空间带给人新颖现代的感觉,而规矩的方形则给人踏实的体验。设计师通过对光影的把控,空间的布局,颜色的衬托等等,以艺术性的方式从背景中渐渐渗透给参观者,对参观者进行引导,甚至是强迫性地灌输一个思维方式,将更多的隐藏信息传达给对方。所以参观博物馆不仅仅是对展示品本身的阐述,更多的是一些隐藏体验的传达。理解、思考、分析人类行为在环境中的发展模式,也是设计工作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