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活中的化学污染范文

生活中的化学污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活中的化学污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活中的化学污染

第1篇:生活中的化学污染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 文科化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136-01

素质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在没有高考压力背景下的高中文科生化学学科,是不以考试为目的,但又有参加毕业会考的难度。让学生能对化学学科继续产生学习兴趣就是化学学科教学最为关键所在。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人最终是要进入社会的,高中生是学习社会能力的基础阶段,了解生活对他们来说是最为关键所在。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新课程下的化学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新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所以我认为: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化学知识的源头,让学生始终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从以下几点简单作一介绍:

一 创设生活情境,感受化学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充满了化学知识。厨房里、餐桌上、洗衣盆边、建筑工地旁,甚至是在废品回收站,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化学现象,会提出形形的化学问题。例如:菜刀、锄头在潮湿的空气中为什么会生锈?蜡烛燃烧有何现象?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和黑烟分别是什么?如何证明?为什么有的铁制容器(如水龙头)要镀铬?若是镀金会怎么样?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老师还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去看看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在接触和观察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将环保教育融入其中,提倡保护环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积极地开动脑筋去联想并解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化学现象。

二 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化学知识源自于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我们身边的科学、技术、社会、材料、能源、健康、环境都是化学问题。因此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所以化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能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实现化学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三 感受化学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白色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所形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无一不是现在环境中的大问题。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在中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觉悟与认识,让他们意识到,从现在做起,对废物回收利用、少使用塑料制品、多植树、少使用一次性餐具、节约用水等的重要性。逐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人类影响环境的性质和含义,从中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回馈社会,培养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人才是我们中学教育的目标与方向,充分使学生掌握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利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重要的生活化学问题。

第2篇:生活中的化学污染范文

关键词: 初中化学实验 绿色化意识 融入方法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世人瞩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然而,我国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再加上人口众多,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还远未达到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平,自然资源浪费的现象很严重,污染随处可见。

化学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化学知识能够解释生活中的众多污染现象,在化学实验课中融入绿色化意识、绿色化思想,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本文将就此内容展开分析和讨论。

二、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意识融入的必要性

很多人认为,在二十一世纪,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就基本是文盲,而高中教育是大学的学前班,初中教育是高中的学前班。社会普遍认为初中教学的宗旨就在于如何提高中考分数,保证更多的学生成为“尖子生”,从而考入重点高中。笔者以为这种想法是比较幼稚和肤浅的,在初中化学教学除了教授化学知识外,还应该灌输一定的环保理念、绿色化理念,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如下。

1.环境不断恶化的客观要求。

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产业(尤其是化工产业和生物产业)必须进行废物的排放,而排放物的处理又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多企业业主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不经过任何处理,大肆排放废物、废气、废水等,导致全国范围内不同程度产生环境污染。

在初中化学试验中,适当进行废水、废气净化实验,不仅能够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而且能够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特别是化学反应过程)有一个直观的、理性的认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环保理念、绿色化理念。

2.学好化学知识的内在要求。

化学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更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顺利进入高中阶段,乃至于大学阶段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参加化学学科,学好初中化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前,无论是我国初中化学教材的课程设置,还是化学学科教学大纲中都无一例外地融入了“绿色化”思想,在课本的很多知识点及考试过程中的考点中都会涉及绿色问题、环保问题、污水排放问题等。由此可见,初中化学试验中绿色化意识的融入是学好化学知识的内在要求。

3.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

教育的宗旨,在于教人和育人,在教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关系到学生未来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最终确立。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融入绿色化意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哪些行为能够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哪些行为却是在污染环境、破坏家园。

三、如何实现中学化学绿色化意识的融入

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中融入绿色化的思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细化实验过程,感受实验效果。

很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反应形成化学生成物的过程中会有特殊的现象,教师可以细化这一过程,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形成他们在视觉及味觉上的基本认识。如果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原料或者生成物中有化学污染物,那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讲解,并将这些化学现象和现实生活的污染现象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对化学污染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

2.指导学生对生活现象进行观察,寻找污染现象。

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讲述的过程中,可以发动学生在课外时间内对生活中的各类现象进行观察,寻找生活中的污染现象,并让他们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寻找解决的方法。化学老师要对这些化学现象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总结,并对各个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必要的检查。

3.扩大实验影响面,深化绿色化意识。

教师可以在课堂实验环节结束后利用其他渠道将绿色化思想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化学教师可以在学习原电池一节时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即由老师先在网上对于有关电池的发展、原理、污染、回收、发展等各个方面的资料加以收集,做成一个网站,然后通过校园网,组织学生在该网站上浏览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根据自己的收获总结成小论文。最后将经过筛选的优秀小论文放到网站中展示,并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让大家自觉地将废旧电池回收集中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扩大绿色化思想的传播范围。

四、结语

在二十一世纪,污染问题是一个重大问题,生活中污染现象绝大多数和化学反应有关。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会产生污染,在初中化学实验过程中融入绿色化意识能够在讲述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绿色化意识,也能够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形成一个理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锋.中考化学绿色化实验试题研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5.

第3篇:生活中的化学污染范文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到处可见。它们形形、无所不在,使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放眼回顾,我们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五光十色的化学现象[1]。可见,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化学与生活是学生在学习中较感兴趣的部分,通过介绍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促进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地从生活中发现化学,走进化学,应用化学。由于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多,随处可见。

通过化学知识在教学和生活中应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做出判断和解释,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起积极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因此,在备课时,尽量整理出一条较为明晰的教学线索,尽可能把重点、难点知识纳入这一线索中,以保证教学进程的流畅。要突出化学学科特点,体现化学视角,以相关的化学知识作为载体,突出化学科学在促进身心健康、材料科学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便于老师教、利于学生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同时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

一、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把握好化学原理的应用

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生存,而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是满足这个需要的前提。在人体健康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人们考虑更多的是从衣、住、行等多方面提高生活质量。化学原理的应用要适合于身边发生的化学现象,合理、正确的化学原理解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帮助,在教学中也可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化学原理基础,做到有的放矢。

2.注重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布鲁姆曾经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的个性差异往往会影响到其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学生的个性不同往往会使其关注的焦点不相同。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考虑化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化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习[2]。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问题的分析与综合,得出正确的结论。严谨、科学、有效的思考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今后的生活、工作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注意板书安排和把握好教材内容范围

板书在教学中的目的主要是体现教学意图、突出教学重点、揭示教材思路、强化直观形象、便于集中注意和提高教学效率。合理安排板书,把握好教材内容范围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化学与生活是让学生利用化学知识,结合化学现象对身边的现实生活加以解释,不因为联系生活而漫无边际地聊天,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进度。化学与生活知识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化学,热爱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

二、化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1.化学与生活

应用化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如去除水壶中的水垢,对不同成分的衣物使用适宜的洗涤剂等等;注意饮食卫生,认识到食物的合理搭配,使营养更均衡,还可以防范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能够应用化学知识更好的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打破封建迷信,认识科学现象;能够正确的处理突发事件,例如氯气泄漏、煤气泄漏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避免灾祸发生。

2.化学与健康

认识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能列举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通过实例了解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摄入途径。了解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知道常见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通过实例可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3.化学与材料

列举生活中的常用材料,能通过实例认识化学在发展生活用材料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居室装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知道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认识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知道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举例说明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评价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4.化学与环境保护

通过典型的水污染实例认识水污染造成的危害,能说出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知道主要的居室空气污染物,了解其对人体的危害,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根据防治土壤污染、保护环境的要求,举例说明废水处理、垃圾和其他生活废弃物处置的方法。

第4篇:生活中的化学污染范文

关键词:绿色化学;渗透;环境保护

绿色化学的概念最早是美国化学会(ACS)提出[1],其中的核心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消除或减轻在工业生产上所造成的污染。现今的绿色化学指的是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在含有化学品的制造中有效的利用材料,消除或减轻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有毒物质,进而避免有毒物质的排放对环境造成危害。

1绿色化学遵循的原则

根据绿色发展的要求,绿色化学遵守的原则主要有:尽量减少或者不使用易发生危险的化学试剂,最优选择安全、环保的药品;原材料的使用要达到最优化,利用率尽可能达到100%,尽量减少副产物和废料的产生;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原材料,做到循环利用,保护环境[2]。

2绿色化学的特点

绿色化学中原材料纯天然取材,对人、对自然能做到无危害、无污染;反应条件是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的,会有效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向环境中排放;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尽可能使所有原子都作为原材料被产品所消化吸纳,最终实现“零排放”的高效产出;生产出的产品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环境。

3初中化学教程中渗透绿色化学的必要性

在当代的教育教学中,绿色化学是个重要的概念。中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环保问题,经济快速发展着随之而来的就是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初中阶段的化学是初级的化学知识的摄入,在此阶段学生会化学处在一个较新鲜、好奇的阶段,此时对绿色化学概念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教育,会使学生比较容易培养出对绿色化学意识,可以让他们感受和认识到绿色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与地位,进而可以将化学的理念扩大化。所以绿色化学教育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途径

(1)树立绿色化学意识和环保意识人总是在不断学习中进步与发展,通过从外界感知到的事物来获得认识和经验。以讲座的形式来传播绿色化学是很好的途径,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不止是从书本中获取,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是别人的讲述。教师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主题可以是“生活垃圾分类”、“白色污染与环保”等等,通过讲座可以向学生普及和提升他们对绿色化学的认识,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将环保问题加入自己的生活中。

(2)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将绿色化学的理念融入教学课程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学这必备的技能。譬如在讲到空气中的成分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时,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中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烟尘和有害气体,造成了空气污染,导致空气质量的下降。此外可以用图片或视频的讲解方法讲述酸雨的形成过程,酸雨会酸化土壤、腐蚀建筑物、污染水体等等,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那么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工业上应对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减少污染排放量也充分的利用资源。汽车尾气所排出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可利用汽车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将之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通过对这些例子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空气污染的认知和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实验课上,利用实验操作让学生体验绿色化学理念。如实验操作铵盐受热分解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加热NH4CI晶体来做实验,实验时会分解出HCI和NH3,此实验冷却后分解的产物可以重新结合成NH4CI,但是不会百分百的结合,仍有部分NH3会挥发到空气中,所以应加设一个吸收装置,将气体排入水中吸收。有很多实验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有毒气体,不加处理会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健康,应用绿色化学的理念就可避免这种现象产生。

(4)在实际生活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联系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讲述绿色化学的理念。通过例证我国近些年发生的由环境污染所造成的重大污染事件,让学生了解污染的来源,特别是目前尤为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类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快餐行业的发展,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用来盛装食物是一种流行风,但是这些塑料制品被随意丢弃引起了白色污染问题;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塑料的主要成分聚乙烯是有害物质,将其焚烧处理时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和有害气体,所以塑料制品不可所以丢弃与焚烧。进一步让学生思考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做到循环利用、保护环境。

(5)课外活动中的绿色化学渗透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见春游活动去环境保护较好的乡村和有着污染情况的城市(尤其是工业生产较多的城市)进行实地参观对比,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与见解,加深他们对环境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认识;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电影,以后通过写观后感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外可以以“绿色”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认识。

5结语

环保问题是全球人民共同面临的问题,其中绿色化学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绿色化学的倡导会减少环境的污染情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有着引导的作用,不仅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了解绿色化学的意义,并且是学生树立正确的绿色化学意识,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林玲.基于绿色化学视角的初中化学教学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第5篇:生活中的化学污染范文

1.认识白色污染与生活的关系,树立防止白色污染的环保意识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塑料袋一类的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化学老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认识塑料的成分,认识塑料对环境的影响,进而探讨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一是减少使用塑料袋;二是循环利用塑料袋;三是使用布袋、篮子等取代塑料袋进行购物,树立防止白色污染的环保意识。

2.认识沼气的形成原理,树立节能的环保意识

沼气是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能源,可以用来照明、做饭,沼气的利用不仅体现了循环利用秸秆、粪便的节约意识,也体现了使用洁净能源的意识。因此,在讲到沼气时,应详细讲解沼气的形成原理、对生活的影响、利用价值,从而让初中生树立“节能”的环保意识,利用生活中的废物变废为宝,走一条低花费、高效能、节约型、环保型的环保之路。

3.通过学习新能源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使用新能源、开发新能源的意识

使用新能源、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人类探究新的生存方式的重要手段,是走向环保社会的重要一步。因此,在讲到大气污染时,渗透能量转换和新能源知识,应引导学生积极使用新能源,在将来树立开发新能源的远大理想,积极探索新型能源,开创一条低污染、高效能、循环利用的环保之道。

4.通过对H2O的深入学习,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节约用水是每个人的责任,学习化学时,当讲到水的成分时,应渗透水的相关知识,比如水的重要性,地球上水资源的缺乏,以及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一是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二是可以防止水污染。

5.正确认识拼车对生存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一部分,因此,在讲到大气的成分时,化学老师一定要详细讲解汽车尾气的成分,以及这些有害成分对空气的影响。进而认识大气污染和人类健康、生存的关系,并结合相关视频进行熏陶教育。最后,提出拼车这一环保措施,引导学生认识拼车的重要性,不仅节约花费,还有利于保护环境。

6.结合实验教学,加深环保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与社会、环境联系十分密切。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更直观,更现实,更生动,其效果更显著。将化学知识、化学实验与环保知识结合起来,研讨实际生活中的保护环境的措施,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习环保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经常要向学生介绍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这时附带讲授一些环境保护措施,可以使学生理解环境污染的预防方法。在具体实验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制取化学物质时,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质,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并掌握污染物回收知识。如铜和热硫酸反应。尽量控制反应物的用量,只要学生能观察到其物质存在,能得到明显的结果即可。如用硫化亚铁和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未排出的气体要用碱液吸收。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统一处理,一定要指定处倾倒或回收,严禁随意胡乱倾倒。在制取一些有毒物质(气体、液体)时,要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不能任意排放,尽量避免有毒气体和液体泄露乱淌。

7.实施假期课题调研,提高环保意识

课外活?邮强翁媒萄У难由旌筒钩洌?在假期开展课题调研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假期里,根据课题实施方案,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既可以补充课堂上教学因时间限制而造成的不足,又使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更结合生产实际。通过调查研究,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寒暑假前,可以组织学生到现场去教学,参观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制革厂等地,了解工厂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用什么样的设备来转化“三废”,以及尚有哪些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在假期开动脑筋,开展课题研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施课题方案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决定探究方向,组织探究,收集并整理资料,得出结论,采取社会行动。通过自己的研究,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自觉地参与到环保的行列中来。

(1)确立课题研究内容。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选题时,着手从身边细小的方面考虑,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选取一些紧贴日常生活的小课题进行研究,像“贵港水泥厂的污染物处理问题研究”“东湖水质检验与分析”、“关于‘凤凰街’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调查”等等。

(2)课题研究实施过程。有了充分的研究计划和准备之后,同学们就深入学校、家庭、车站、菜场、社区等,发放调查表,收集反馈的信息,然后再进行实地测量,采集标本,调查取样,采访群众,倾听呼声,充分收集研究材料。

第6篇:生活中的化学污染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绿色了理念 应用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用了绿色理念,通过绿色理念的应用,不仅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还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提供了帮助。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绿色理念的应用

1.开创绿色实验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会在课堂上进行各种实验,这些实验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污染物,从而污染周边的空气。因此,为了在不污染空气的前提下开展实验教学,教师应用了绿色理念,开创了绿色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绿色实验,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污染严重的实验。在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的污染比较严重,即使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也只能是降低污染,而不能完全的避免污染,而这样的实验还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鉴于此种情况,可以在实验中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制作画面清晰的视频,将实验中产生的所有现象通过视频清楚的表达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掌握实验的相关知识。例如:教师想要进行硝基苯实验,但这个实验的污染比较严重,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将硝基苯实验产生的反应全部体现出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硝基苯实验的内容,还可以避免苯以及溴对空气的污染①。

第二,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代替实验药品进行实验。进行化学实验,化学药品或者是材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为了节约我国的各种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代替药品或者是材料进行实验。这样不仅可以对废弃物进行重复利用,实现其价值,还可以节约我国的资源,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与此同时,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在利用废弃物进行实验的时候,也是提高自己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一个过程。例如:教师想要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实验的时候,可以将海带作为实验的材料,通过萃取和过滤等操作,从海带中提出碘。海带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不仅成本低,而且没有任何的毒副危害,学生利用海带进行实验,就可以避免实验对空气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2.开展微型化实验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想要降低实验对空气的污染,可以通过开展微型化实验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开展微型化实验,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在实验中,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药品使用。微型化实验与一般的实验步骤是相同的,不同的在于实验器材的使用。在实验中,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是实验的组成部分,在使用器材的时候,可以选取一些微型化的器材,微型化器材主要有点滴板、小试管等,通过这些实验器材的使用,可以控制实验药品的数量,从而实现节约药品,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例如:在进行三价铁离子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滤纸进行实验②。

第二,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降低化学反应中的溶解浓度或者是利用试纸进行实验等方式降低污染物排放。例如:教师在进行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实验的时候,可以将Na2SO3 以及FeS在实验结束后放入实验试管中,然后倒入盐酸,这样实验试管中残留的物质就可以在化学反应中生成没有危害的气体,这样就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③。

3.规范化学实验操作流程

在化学实验中,规范的操作流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若是操作流程不规范,不仅会浪费实验材料,达不到实验目标,还可能会增加实验污染物的排放,危害教师与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在进行实验中,教师和学生必须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操作。规范化学实验操作的方法有两种:第一,明确实验中需要的药品或者是材料数量,这样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就能够避免药品放多的现象;第二,将绿色理念通过实验传达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就会注意污染物排放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7篇:生活中的化学污染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保意识;环保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新路。而化学教学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化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是强化环保意识的主渠道。在目前尚未单独开设环境教学课的情况下,化学教师抓住教材中的环境知识,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专题性的环境保护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径。例如学习《空气》这节内容,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的成分后,引导学生了解江苏省南京市的空气质量日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本市空气的污染状况及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接着讲述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汽车尾气排放、矿物燃料燃烧、工厂废气排放等的影响,然后讲述预防空气污染的措施和方法。另外通过氟利昂、氮的氧化物对臭氧层的破坏,将使地球温度升高和受紫外线的辐射,让学生认识到必须寻找新能源替代这些污染大的能源。在学氧化碳性质时,应强调指出二氧化碳虽不是空气污染物,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因此,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大力开辟新的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核能、潮汐能等。此外还要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在讲解合成材料时,要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尽可能少用塑料袋,不乱扔塑料袋,尽量不用一次性碗筷,以防止“白色污染”。

二、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强化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又一条途径。例如,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测定实验室、教室、校园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测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的pH值,模拟用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的过程,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此外,化学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改进实验装置,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例如,在组织学生做二氧化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指导学生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以防止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环境,使学生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增强环保意识。

三、在化学课外活动中,深化环保教育

(1)组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定所居住小区空气污染物浓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到居民区拾废弃金属、收集废电池、捡废弃塑料袋,等等,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进一步增强环保观念。

(2)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例如,在家里要养成节约用水、节约用气、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时时处处牢记环保使命,同时要敢于同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不良行为作斗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3)通过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聘请环保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环保教育。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定期出环保专栏,办展览和小报,每学期组织一次环保知识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附近工厂污水处理情况,组织学生开展环保知识竞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

总之,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特别是青少年的参与。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只有教师高度重视、精心设计、正确引导,从小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才能引导他们将来为优化我国的环境面貌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Joy A.Palmer.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第8篇:生活中的化学污染范文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环保教育 教师主导作用 科学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作用。要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多彩的化学世界,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等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树立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这些基本理念为新课程的研究与实施提供了可操作依据,面对改版的新教材,如何施教?下面我谈谈体会。

一、通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新教材中介绍了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白色垃圾、土壤及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并将“居室中化学污染及防治”、“生活中常见污染物和防治污染”放在选学教材中。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当讲到涉及环保的相关知识时,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加深印象,拓宽视野。例如:初中教材讲到空气的组成时,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日报,使学生初步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再“纯净”,已受到可吸入颗粒、有毒气体等的污染,再介绍这些污染物大多是化学物质,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不断地接触到。这样,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也为环保教育做好了铺垫。

二、在新环境教学下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削弱

新课标教学,要充分体现教材的教改作用,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境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新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做到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视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动机之一。生活中的化学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如学习煤和石油时,介绍洁净能源的开发、目前各国开发新能源的举措等。如英国农村大面积种植油菜,用植物油代替石油,美国一些科学家开发利用人体能。学习酸的通性、pH时,让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又如,根据生活中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化学知识进行非法活动,教给学生打假识假的经验和常识,如用无水硫酸铜粉末验证市场买回的酒精是否渗有水;为节约成本用洗衣粉和面炸油条油饼等事实,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如学习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后,让学生走出课堂,调查本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河水污染情况,深入社会生活实际获得第一手信息,通过发现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并写出调查报告。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因此,教学中要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并开展自制仪器、自制实验装置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四、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是新教材的重要内容

第9篇:生活中的化学污染范文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这对每位初中化学教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面对新教材我们该如何施教?下面我就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谈几点体会: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

与原有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在教学上强调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均有发展的空间。因此,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一味地被肯定,被表扬,即使是错误的观点也被称为有创意。教师该点拨时不敢点拨,该否定时不敢否定,生怕会破坏学生的主体地位,打击学生的自信。但是,缺少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效果就打了折扣。对于一些学生不知是对是错,模棱两可。我认为要体现新课程改革,只有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即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新教材内容为基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以独立自主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知识,给学生充分自由地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做到师生互动,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新课程教材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不再硬性规定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这就给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例如“测定空气中O2含量的实验”可以提出问题“一定要用红磷做实验吗?”然后启发诱导学生:要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必须将O2除掉,而不引入新的气体或新的气体又能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及时除掉,从而引起被测气体压强的改变。经过点拨,学生的思维空间迅速打开,然后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后设计了一些方案。如(1)用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测定;(2)用硫磺燃烧测定;(3)用注射器和铜丝测定;(4)用镁条燃烧测定;(5)用铁丝燃烧测定。教师此时不必评定方案的优劣、是否可行,而是为学生准备实验药品和仪器,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方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自己体验和领悟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实验,自圆了课本上知识的缺憾,自谋了解决问题的良方,更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团结合作的能力。

我们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但不意味着所有的化学教学内容都要采用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自身的能力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综合灵活地运用科学探究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机会和体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3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

新课程倡导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应用中重要性的认识。如通过学习,可运用知识区分厨房中的纯碱和食盐;通过PH值测定的学习,可以测定肥皂水、洗发剂、牙膏等的酸碱性;通过对金属的学习,知道一些金属在生活中的用途以及如何防锈;根据生活中有些不法商人进行掺假非法活动,教给学生辨别真伪、识假打假的知识,如怎样判断“金项链”是真金还是黄铜做的。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

4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的问题,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新教材中介绍了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白色垃圾、土壤及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选学教材中还介绍了“居室中化学污染及防治”“生活中常见污染物和防治污染”等内容。要将环保意识渗透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使用无磷洗衣粉,不乱扔废旧电池等。当涉及到一些环保知识时,可以用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如(1)电视上每天都有各地区空气质量检测报告,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粉尘和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我们以后都要学到。(2)现在人类患有白血病的几率在不断上升,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装修带来的污染,其污染物之一就是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简单介绍一下甲醛的危害与防治,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更加激励他们学好知识,将来造福于人类,造福于社会。

5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