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范文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第1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范文

>> 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 基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模型研究 成本共担与利益共享 采用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担降低牛鞭效应的研究现状浅析 新型风险共担机制优势凸显 小额农贷风险及其补偿机制研究 共谋发展先要压力共担 资源共享 股份制物流及其利益共享机制分析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的困难及破解思路 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利益补偿及其常态化保障机制建设研究 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机制中的成本补偿制度研究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农业保险风险共担机制研究 农村水利利益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利益相关者责任共担的航海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信息资源共享利益平衡机制之CC模式探讨 风险共担机制视角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构建探讨 民生领衔 探寻中小银行风险共担机制 建立与完善我国煤炭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The Twelfth Plan of Coal Industry Development [EB/OL]. (2012-03-18)[2012-03-22]. http://.cn/policy/txt/2012-03/22/content_24961312.htm.]

[20]British Petroleum.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R/OL].(2015-06). http://.

[21]中国青年报.2007中国能源蓝皮书:煤炭开采20年浪费280亿吨[EB/OL]. [2007-04-20]. http://.[China Youth Daily. The Blue Book for Chinese Energy in 2007: 280 Hundred Million Coal Was Wasted in the 20 Year’s Extraction [EB/OL]. [2007-04-20].http://.]

Study on the Coal Depletion Value and Compensation Mechanism

Characterized as Benefit and Risk Sharing

ZHANG Yanzhi1,2 WEI Xiaoping1 FENG Ying1

(1.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116, China;

2.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of Mining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第2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范文

关键词:煤矿;人力自由;职工思想;融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煤矿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发生质的变化,其资源结构、人员素质和价值取向等方向都体现出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思想模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的发展进程,人力资源的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管理部门,需要在变化的顺应过程中,探索有关职工思想的政治新研究课题,勇于解决各项政治思想问题。

一、 人力资源与职工思想之间的关系

我国传统的煤炭企业工作中,都在开展职工的思想工作,在过去主要是专门的党务部门组织人事负责该项工作,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人力资源由过去单一的劳动人资管理业务逐步走向专职性的管理机构,并且未来将转为具有综合性质的战略发展部门,以便为煤矿职工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1]。

第一,工作对象方面,两者的共同工作对象都是煤矿职工,如果管理中偏离职工,开展任何工作的意义都不大;第二,工作内容方面,都需要贯彻和落实政策性的规定,维护职工的权益,保障职工的利益,比如职工劳动权,成果享受权等。第三,工作目标方面,两者最终的目标都是围绕企业目标实行健康长远发展,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积极性。第四,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做到相辅相成,互为推动,如果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能切实完成,将减少职工的思想问题工作,所以很多问题将容易解决,只有政治思想工作扎实到位,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才能获得更好的保障。

二、当前煤矿企业人力资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机制不完善

当前煤矿企业的管理理念还较为陈旧,停留在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上,依旧把人事管理当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前企业的长远的发展,更不能灵活多变的处理很多问题。另外,由于人力资源的培训、选拔和鼓励机制完不够善度,使决策者管理过程中运用主观思想控制员工,对员工的行为和思想造成束缚,不能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因而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2]。

(二)人力资源管理落实不到位

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强调动态的管理以及控制方式,管理和控制对象是人,这类封闭式的管理方式必然会制约被管理者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人在管理中只是一个工具,或者只是摆布的物件,这类固守的管理方式压制人才的发展,也将导致人才的流失。由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没有在煤炭企业管理中推行,所以与此相关的人力资源制度也不完善,工作完成的形式多以任务性的委派为主,打消员工的工作积极,更不能完善人力资源的框架,整个人资部门在组织、规划和整合等各个环节都比较混乱,不能组建一个专业的人资管理队伍,当然也将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需求。

(三) 职工工作安排不当

煤矿企业因为地域原因都分布在距离城市较远的山区,因而生产和生活环境都异常艰苦,当职工面对艰苦的环境和较大压力的时候,大部分职工会出现消极的思想,但当前各个煤矿企业没有重视这类问题,主要的工作重心集中于煤矿生产的各项事务,所以加强职工思想教育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因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无从谈起,导致管理中缺失人文关怀。

三、 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 定期和不定期的了解员工的基本情况

煤矿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一方面主抓具体的工作实行,另一方面要和员工站在同一角度,了解员工的心理状况和分析具体矛盾、或者员工比较关心的切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真正的做到工作及时有效。此外,和员工日常接触中,了解员工的家庭状况以及活动状况。定期和员工谈心,观察员工的状况和日常的精神状态,为员工思想工作的把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

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员工的具体工作表现,并收集相关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合。了解员工的整体工作状况,奖励工作突出者。这样一方面能够鼓舞员工的工作士气,另一方面调动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能从整体上推动企业的绩效水平。

(三)推行激励机制

企业的工作中如果缺乏员工思想工作这一分支,那么将不能有效的了解到员工当前的需求,也会出现人才大量流失的现象,由于市场环境的千变万化,人才成为各个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企业需要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创新思想,让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相联系,认同企业的管理理念,并遵循企业的精神文化。因而单一的激励方式不能起到促进员工多项发展的作用,激励方式需根据企业的不同而异,因为员工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所以把握好“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 真心解决员工的困难和问题

无论在工作和生活,或者是生理和心理,员工问题的切实解决是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体现,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需要真心实意的听取员工的需求,比如在煤矿区领导发现一位职工工作中深思倦怠,精神恍惚,长此以往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给个人带来伤害的同时,也将给企业带来损失,人资部门经过侧面打听了解到该职工家里爱人身体不好,孩子还较小,他常年在外,每到冬季爱人的很多老毛病就会发作,所以非常担心家里的情况,一则担心爱人身体状况,二则担心孩子能否自己照顾好自己。根据这一情况人资部门组织专人定期去该职工家里家访,主要了解一下家庭的切实情况,另外也提供帮助,并和驻地的办事处沟通,一旦出现突况,先由当地办事处就近处理,然后再通知家属,这样该职工的后顾之忧得到解决,工作状态也迅速调整。

四、结语

在煤矿企业中人力资源工作进程的开展,为企业的思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企业的管理。管理中融入思想建设,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开展人性化为基础的个性管理,提升员工对企业管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渗透价值观和价值理念,引领企业内部的组织行为活动,最终取得双赢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第3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范文

关键词:学校 体育设施 资源共享 机制

一、资源共享的本质特征

资源共享课题在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普遍认为是指互惠互利,它是一种每个成员都拥有一些可以贡献给其他成员的有用事物,并且每个成员都愿意和能够在其他成员需要时提供这些事物的伙伴关系。资源共享也可以看作是资源在拥有者和使用者之间进行流动的过程,资源共享的条件是:资源的拥有者愿意提供资源,使用者也愿意接受资源并且不会损害彼此的利益。资源共享的特点表现为所有成员分担、协作和共同参与,成员之间具有相互融合、一致或者“同舟共济”的关系。资源共享追求的目标是通过各方利益差异的“合作”到共享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融合”,实现资源配置的社会整体效率最高。

二、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面临的问题

在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资源共享过程中,受错误的资源利用观念影响以及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动且缺乏具体操作机制,资源共享给学校带来的设施损耗和管理等共享成本的增加未能得到应有的补偿与保障,特别是在涉及有偿共享时,没有成本核算和收费规则,有时共享双方难以达到共识,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的实施;人们在追求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社会价值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其经济特性,即不论资源拥有者提供资源还是使用者接受资源都是有成本的,对于共享成本人们看法不一,也缺少核算标准。资源能否共享,关键要看这部分成本是否能给供求双方带来预期收益,当收益大于成本,资源共享才具有经济合理性,共享才能实现。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和制定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和原则,以规范资源共享的行为,保障共享双方的权益,切实推动资源共享的实施。

三、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的制度安排

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属于社会产品(或称社会资源)。西方经济学家又将社会产品分为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物品能完全满足公共物品这两个条件,大多数物品只具有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这两种特性中的一种,这些物品通常被称为准公共物品。如果某物品在消费上既具有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则称之为私人物品。据此,将学校体育设施资源作为准公共物品进行分析较为恰当。

四、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的构成

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应包含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建立资源整合机制

1.资源整合机制建立的原则:明晰产权,充分尊重资源拥有方和资源使用方的权利;共享方式及利益分享的确定应遵循公益性共享和盈利性共享相结合的原则。

2.资源整合机制重点解决的问题:围绕产权,确立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共享地位;盘活存量资源,特别是财政投入为主的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开展有偿共享及市场化配置,带动增量资源的投人。

3.资源整合机制包括:一是完善资源产权明晰制度。通过制定相应法规或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明确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产权主体,解决资源的归属问题。二是建立灵活的共享方式及利益分享制度。根据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取得时的不同资金投入渠道和不同的共享服务对象,可分别采用公益性共享和盈利性共享。

(二)建立成本补偿机制

1.成本补偿机制建立的原则:科学核算成本,遵循成本一收益合理原则。

2.成本补偿机制重点解决的问题:要改变人们在资源使用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即学校资源可以无偿使用,资源共享不愿支付成本。政府和社会要遵循经济规律对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向社会开放发生的成本给予相应的补偿。

3.成本补偿机制包括:一是制定学校体育设施折旧与损耗核算办法。根据学校体育设施的设计寿命(使用年限)、设施条件、开放程度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设施折旧与损耗的核算办法,为产权单位获得合理的资金补充和经济补偿提供依据。二是制定设施建设与维护的经费保障措施。依据学校体育设施折旧与损耗的核算结果,编人教育经费投入计划,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适度提高经费投人,确保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的可持续性。三是拓宽共享成本的补偿途径。共享成本包含设施损耗、人力物力的投入、资源共享带来的其它成本等,补偿途径以财政拨款或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主,根据场馆型、开放时间和设施损耗的不同,每年予以相应的补偿,对管理人员也予以相应津贴;还可以通过将体育彩票收入采购的健身器材向开放学校直接配发的方式给予补贴;允许学校适当向受益居民收费。

五、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保障

为了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保证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的持续有效运行,需要国家运用包括行政、经济、法律、舆论等各种手段,并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机构,指导、调整、控制和管理与资源共享相关的工作,即通过不同层级的共享制度对共享行为进行规范。围绕共享机制的内容要求,通常以法律法规、政策、管理办法等三个不同层面的制度形式作用于共享机制的运行。

总之,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是人们追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观念的体现,但资源共享不会建立在无私奉献的基础之上,也不可能建立在外力强迫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合理的、内在的动力之上。因此,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需要依靠法律法规、政策、管理办法等三个不同层面的制度作保障,并通过对各相关主体权利义务的合理界定、对共享成本的科学核定、对共享利益的有效调整、对风险的合理规避,刺激各主体的积极性,增加各方的收益,盘活存量资源,带动增量资源的投人,从而使学校体育设施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实现其社会经济效率最佳化。

参考文献:

第4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范文

关键词:视频资源;共享机制;整合服务;研究

中图分类号:G229.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67

1 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概述

对于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来说,其主要指的是在农业科技领域,一个全面支持农业科技视频信息资源建设、共享、增值应用、增值服务、运营管理以及网络出版的共享体系平台[1]。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作为新时期农业信息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时期下,国内农业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而面临着诸多改变,特别是农民对农业信息服务需求日益增强,同时对农业信息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此,我国加强了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主要表现有:农业信息组织机构体系和信息队伍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农业信息资源采集更加稳定,并且相关分析系统建立健全;建立和完善了功能较强的国家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并且信息服务网络逐步向着基层延伸;农业信息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并且信息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等。

2 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是顺应当前国内农业发展、农村建设以及农民增收现实需求,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2]:受农业部门传统体制影响,各部门间工作缺乏统一协调机制,使得在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协调,造成农业信息采集、资源开发标准不一致,并且信息资源无法充分共享;较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在农业视频信息体系建设方面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农业视频信息采集、处理、与分析等手段相对落后,无法达到当前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当前,农业视频信息采集主要以国内为主,缺乏对国际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导致了视频资源采集面相对较窄,并且在信息资源采集、分析与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此外,由于国内在专业化农业视频资源服务队伍建设方面相对落后,导致农业视频资源体系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因此,建立健全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是当前国内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同时,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紧迫性,主要表现有[3]: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作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体系,其对于处理好农业视频资源体系建设关系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局的关系具有显著效果;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是处理好农业视频资源体系建设关系着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及服务的建设的重要根本保障;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有效的理顺了农业视频资源体系建设与计算机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对于增强视频信息服务实效性具有重要影响。

3 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与整合服务模式分析

建立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与整合服务模式,主要核心工作以强化视频信息服务为目标,通过建立健全应用系统,整合资源,放大窗口,健全制度,完善服务手段,提高农业领域决策管理、生产、经营、科技推广和农产品流通等多环节、多层面的信息化水平,增强信息服务整体功能[4]。

3.1 加强国内涉农科技视频资源数据采集、分析与等系统平台建设

逐步完善信息数据的确认、集成以及工作,以应对当前我国基础薄弱的农业科技视频资源,同时,对农业实用技术等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处理和,使其更好服务号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引导和增强农业技术生产经营能力。

3.2 在开发和整合国内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与整合服务模式逐渐补充和完善国际农业科技相关信息资源,以增强农业科技视频信息的实效性和应用性。不断完善各有关部门涉农科技信息支持协作机制,促进农业科学信息视频交流新通道的开辟与稳定。

3.3 作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

涉农科技视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水平对于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与整合服务模式的建立具有显著影响。应建立健全传统媒体与现代信息网络优势互补的信息服务网络,强化涉农科技视频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促进农民视频信息服务工作的有效推进,以不断适应现代视频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

3.4 针对当前专业化农业视频资源服务队伍建设相对落后情况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队伍的培训,健全和提升农业信息服务队员素质,保障涉农科技视频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的顺利开展,为更好的服务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3.5积极的加强农业视频信息知识教育与宣传工作

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升社会公众对视频信息资源认识的重要性。同时不断强化政府管理部门及生产经营者的视频信息意识及综合利用能力,增强企业与农户间信息沟通,以进一步提升其信息获取、信息使用以及信息利用的意识与能力。

3.6 按照农业科学视频信息中产品种类、产业性质、品牌层次等不同

加强相应的分类指导,并不断增强涉农视频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以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视频信息服务。

此外,为不断完善我国涉农科技视频信息整合与共享服务功能,应不断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对国际农业科技视频信息资源进行引进与借鉴,提升国内农业科技视频信息资源的全面性,保障我国科技视频农业信息体系更加完善。

4 小结

建立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与整合服务模式应需要国家和政府各部门长期不懈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农业信息化工作者对农业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应用。此外,相关研究工作者应加强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与整合服务模式功能化、个性化、全面化的开发与应用,以增强其服务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涉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与整合服务模式主要收集和制作了适合农村农民需求的农业技术类视频信息,内容浅显易懂、声形并茂,同时系统使用简单、扩展性强、维护方便,农民易于接受和使用[5]。可见,农科技视频资源共享机制与整合服务模式的建立,既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转入依靠科技的发展轨道,有对于农业增效、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和农民增收局显著作用。同时,其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姚斐,张俊莹,李哲.农村科技视频数据库建设分析及探讨[J].山东农业科学,2011(04):121-124.

[2] 新农村现代化信息网络工程标准化建设与农业共享服务体系开发文献资源利用及管理系统操作规程实务全书[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 张博,面向农民的农业科技成果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第5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141-02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中心,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完善和推动高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对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以及实现全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功能的开放,增强其信息服务能力,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实现高校乃至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

(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现状

高校数据库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共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建成了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实现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服务和管理。其一,高校把馆藏图书进行了数字化的转化。许多高校把本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数目、经典文献、新到馆的书目进行了数字化的转化,减少了馆藏数目数量的过少或者是原本文献的丢失而导致的拒借现象,提高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多数高校在图书馆网站上建立了本校的硕博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数据库、本校教学参考书库,除此之外,还购买了光盘、视频讲堂论坛、随书光盘等。其二,高校图书馆还进行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高校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基于本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并把其进行数据化的转化。如:好多高校都建立了论文数据库如:学位论文数据库,博硕论文自建库,优秀论文数据库。

(二)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服务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为了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我国成功地建成了CALIS(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是1998年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将高校的信息资源和技术设备结合起来,建成了以高校图书馆为基础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九五期间CALIS建设了文理、工程、农学、医学四个全国文献信息中心,七个地区中心(东北、华东北、华东南、西南、西北、华中、华南)和国防信息中心,发展了152个高校成员馆,其中华东南中心包括了上海地区10所高校成员馆(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大学)。”[1]“十五”期间,完善了CALIS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建设了一批数字图书馆基地,把‘中英文图书馆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命名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现在CADAL项目建设已经普及全国的绝大多数高校,让高校师生能够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因素。共享成本过大和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资源共享的主要经济因素。共享成本过大就意味着信息资源通过共享花费的成本超出图书馆本身资源利用而付出的代价,使得信息资源共享没有办法维持下去。要降低信息资源的共享成本就必须通过完善、改进技术,建立共享机制来实现。资金投入不足也是制约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如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就会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建设。

(二)技术因素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必须是以发达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由于经济因素的限制,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技术支撑比起发达国家来说比较落后,技术因素是制约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因素。网络化和自动化是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各地高校图书馆网络化、自动化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落后地区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设施不完善,信息检索功能不全,用户界面不友好等等都影响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开展和运行。另外,规范化、标准化也是制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管理因素

行之有效的管理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因素可以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以及运行机制三个方面理解。管理体制方面,由于我国高校受制于行政管理体制,高校图书馆都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缺乏相互联系和统一管理,严重地制约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我国的信息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还不完善,不能用规章制度和法律手段对信息资源的共享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得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我国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政府采取强制性的措施,造成了信息资源的共建不平衡,因此,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运用价值规律对高校的信息资源进行配置,给高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注入持久的动力。

(四)人才因素

人是最积极的要素,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水平。图书馆人才对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起着主导性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向着数字化的方向转化,这就形成了对高校图书馆人才的高素质、高标准、全方位的需求。我国高校图书馆要引进一批具备信息技术知识、良好的外语水平、图书专业情报知识的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尤其是信息资源的检索、组织、传递能力等专业方面的素质,建设一个符合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才人储备。

三、加强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举措

(一)建立经费保障体系

高校图书馆的公益性决定了其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的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因此,加大高校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经费保障体系,对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已经刻不容缓。首先,政府应该加大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对高校图书馆经费的拨款数额。其次,经费的配置要合理化。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要合理配置用于文献订购、网络租用、异地检索、购买服务、馆际互借和复制等各种方式获取信息的经费比例,尽量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严格程序进行管理,使经费的预算与分配最大程度地体现其公共性。”[2]最后,应运用市场机制拓宽经费的来源。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要引入市场化的机制,明确资源利用的产权关系和成员馆的权责,克服行政效率低下的缺点。

(二)建立人才保障体系

随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向着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对图书馆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外,还要拥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高的信息技术技能。这就要求通过创新各种各样的途径,建立人才保障体系来满足信息资源共享对人才的需求。首先,要大力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为高素质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如在工资待遇、住房标准、职务聘任和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优厚的待遇。此外,还要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的学术氛围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来图书馆工作。其次,要对图书馆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高校图书馆要不停地对图书馆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对其的要求。最后,要合理制定考核标准,激发图书馆员的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构建完备的机制体系,才能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按规律发展提供根本性的指导。目前我国缺乏对此问题的综合性研究,缺乏系统性共享机制体系的构建。”[3]因此,我们要创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首先,要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协调机制。要实现信息的共享,必须建立一个权威性的资源共享协调机构。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建立资源共享的协调机制。其次,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我国应尽快出台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如图书馆法、共享法规等,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再次,统一标准,实现数据的兼容、交换、转换。制定规章,建立联机编目组织。最后,要保护知识产权。修订著作权法,明确用户的使用权限等,从而避免由知识产权而引起的争端。

(四)健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保障

信息资源的建设是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健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保障,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建设是资源共享的前提,应建立联合目录数据库,实现联机共享编目,使得成员馆可以在编目上直接下载资料,实现资源的共享。馆藏数据库的建设也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项重要工作。应整体规划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发挥各个成员馆的优势和各自的特点,建立一批专门的特色数据库,把自己馆具特色的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内容。另外,在技术上实现信息资源的检索、记录、控制、传递,严格执行编目标准和规范,实现数据格式和信息存储标准化,方便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赵丽辉.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第6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范文

1.国家政策法规支持基础

安全稳定运行共享机制需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网络与国家安全紧密相关,要想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网络共享必定需要国家法律政策的支撑。国家政策的支持表明了国家对高校教育的重视,意味着安全的保障和安定的氛围。高校要坚持以法律政策为基础积极推动协作共享平台的建设。

2.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

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最基础的就是要解决技术问题。网络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教育与网络的融合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上,网络共享平台遵循一定的技术标准,只有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执行,才能实现不同网络之间信息平台的架构,不同高校之间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科技是网络的支撑,反过来网络的发展又促进了科技的进步。教育资源以网络为基础,实现资源共享,反过来也能促进网络技术的发展。发达的技术是网络平台建构的基石,更是资源畅通交流的保障。

3.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保持一定的规范性

不同的高校拥有自己不同独特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多元性彰显了不同高校对教育的不同思考。然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统一性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基本前提。教学内容上具有共同点,教学要求上保持一定的标准,有助于不同院校教师对教育资源进行共享与评价。共享平台要重视评价系统的创建,综合各方的评价意见,聆听最真实的评价声音,不断完善评价指标,实现合作平台资源的最大性优化。各个高校的专家和教师在使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时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但是也不能完全照搬,要合理而科学的结合本校实际教育情况,分析、归纳和总结适合本校的教育资源,恰当处理平台资源与学校特色之间的关系。做到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共享平台,又能充分保持本校的特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本校利用的最大化,以保障高校的竞争实力。基于网络的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创建的初衷并不是让全国所有的高校都保持形式和内容上的大规模一致,而是给大家创设一个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与平台,进而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高校教育教学资源,进而增强全国的高校竞争力,为我国培养具有高素养的全能型人才提供保障。但是高校也要清楚意识到办学特色对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借鉴学习的过程中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对本校传统的特色进行有意识地维护,甚至可以借助教育资源平台做好宣传工作。

二、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建设中遵循的原则

1.突出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忽视高校地域差异性

经济发达的高校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陆续建设了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但是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上,同时在整体布局方面也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暂时无法形成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共同改善教育资源共享现状,借助网络的力量,打破地区之间固有的经济差距,创设教育资源共享氛围,实现教育资源的无界限化。

2.立足完善的法规和政策,确保共享平台顺利运行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方面还有很大改进的空间,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在管理和应用方面仍然采用了传统的管理办法,各自为政的情况非常常见,这在客观上导致了联盟后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无法获得足够的经费,也同样为管理和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的阻碍因素。同时,我国当前阶段在该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还相对之后,为降低管理难度,很多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一直没有完善管理体制,从而制约了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和发展。建设具有针对性的共享机制法规和政策是实现资源共享机制的前提和舆论保障,另外,也能提升共享机制的建设效率,促进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架构的高效性。

3.优化资源平台管理氛围,保障共享机制的实效性

政策缺失在客观上导致了当前大部分参与联盟的高校在教育资源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制度和管理平台,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上非常混乱。上述情况的客观存在,导致了联盟网络教育在监督和管理方面的法理。除此之外,这种情况之下,也同样无法为联盟成员正当的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履行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时,各个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在人员、设备以及管理方式方法上存在广泛的差异,同时对该机制的认知程度上也客观存在一定的误区,这极大的阻碍了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也不利于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作用的发挥。

三、构建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对策建议

1.创新共享机制构建理念,创设共享机制建设的法律保障

当前,在政策依据方面,截至目前,仅有“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这一政策文件。但是在具体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仍然非常缺乏,使得政策不能得到落实,对构建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没有起到有效的支持和保护。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是当前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国党和政府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其顺利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法规保障,从而为构建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提供法律保障,确保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机制有效建立,保证其共享功能的顺利发挥,从而为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应有的智力贡献。

2.制定合理的资源共享制度,完善共享机制管理体系

由于各个高校当前还没有对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工作的具体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在管理模式上仍然采用了传统的管理方案,这就导致了联盟后统一管理的困难。而由于联盟管理体制从本质上来说是保障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顺利发挥作用的基础性体制,因此建立健全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统一管理体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合理的制度调节对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是保障网络教育资源之间顺利共享的基础条件。而且,多种管理机构对于网络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化和细致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共享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合理的联盟制度同样能够在客观上激发高校对构建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积极性,同时相适应的管理能够是实现各个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利益的最大化。

3.加大高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提升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水准

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而共享水平的提升,客观上要求各个网络教育资源之间合作的进一步强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应积极主动的在人力资源,技术含量和信息资源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协作和提高。首先,各个高校网络教育资源联合起来,通过一套统一的管理制度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保证合作的有效性。除了合作外,各个高效的网络教育资源还应该加强自身特色的构建,依据本学校擅长的学科,结合主要课题方向,紧密联系高校的实际信息需求,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信息资源,并逐步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知识结构。其次,应积极主动的为相关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做出努力,一方面要加强对外部优秀人才的吸收和引进,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本身管理人员的大学首先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及时而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企业相关管委和技术标准的变化,来调整专业方向,设置教学课程与内容。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越来越需要技能专门型的人才,北海广播电视大学还与北海出口加工区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学院与企业将同时制定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计划。在北海出口的进程中,对北海出口加工区而言,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高素质人才的缺乏,要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与高等院校合作。企业将学院的相关专业学科优势与企业的需求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城市服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有效的校企合作,不仅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就业的渠道,并使其更畅通,进而促进高校教育转向技能型的教育。校企合作,可以让企业随时招聘到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的人才,使企业在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方面的互利共赢局面。

4.大力培养现代农业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城镇化的基础就是农业现代化,而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因此大力培养现代,进而有效的促进城镇化的进程。北海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在暑期的时候,通过组建“科技实践”的实践服务团队,到北海合浦移动公司,展开了为期七天的“入企业”暑期社会实践。学校的这一举措主要就是为了了解当地的通信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的通讯技术普讲座,同时开始一些通信技能的推广活动,为北海广播电视大学提供实际的生产实践指导。北海广播电视大学利用暑假的时间,通过让学生下企业实践,来培养现代的通讯人才。在深入企业实践的时候,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与技能储备,学校通过这种实践培养方式,在开展相关的通讯技术普讲座的过程中,学生对通讯的兴趣加大了,且充分的调动其对通信技能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现代通讯新技术的学习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四、结语

第7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098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阶层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面临着如下两大问题:一方面教育资源的投入有限,造成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导致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如何使优质而稀缺的高校教育资源尽可能地实现共享,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2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面临的主要问题

2.1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意识淡薄所造成的资源共享内在拉动力不足

受传统高校办学观念的影响以及本位主义、自我封闭、传统陈旧思想的束缚,我国大部分高校只关注自身利益,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意识与规划。这种各自为政会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此外,传统高校固守重学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等观念也禁锢了教育资源共享活动的顺利开展。

2.2我国高校管理体制不完善和行政化干预过多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

目前,虽然我国省级政府承担着占全国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职责,但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仍为中央,由中央采取行政手段遥控各级各类高校,地方政府的这种权利失位严重影响了资源共享决策的制定,制约了资源共享的实现。另外,当前我国高校的“行政化”管理特征明显,内部资源的分配也需要层层审批,且行政过程繁琐复杂,在很大程度上也打消了高校师生对资源共享的积极性。此外,高校内部也是各自为战,相互之间一直缺乏交流与沟通,长期以来都形成了各自的管理模式,因此,在整体上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系统内很难达成协调与合作,导致高校内部资源难以合理利用,资源共享模式难以实现。

2.3共享资源平台的搭建、相关的技术支持以及制度配套已成为高校资源共享问题难以实现的主要障碍

相对充足的高校教育资源和共享平台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缺乏合适有效的共享平台和技术支持会导致资源重复建设严重。目前一直没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导致合作共享迟迟不能实现。长期各自为政、相对封闭的管理建设导致各校内资源的开放性、互连性和共享性极为有限,最终导致各个高校的特色优势资源也因平台问题无法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3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实现的对策思考

3.1树立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理念,彻底打破自我封闭、自我发展的局面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高校要树立开放合作的全局观念,培养善于从其他兄弟院校获得可以促进自身发展的意识,改变传统自我发展的旧观念,既节约了教育资源,又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真正实现了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有重点地培养体现本校办学特色的教育资源,以一切有利于提高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3.2完善统一的管理机制,建立弹性化的资源共享机制

事实证明,政府在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政府应建立有效的行政干预机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使教育资源共享活动有法可依,保障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顺利实施。将科学高效、协调有序、分工明确、公平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引入到教育资源共享中,让制度成为推进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同时,高校教育主管部门也要统一宏观规划,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协调,保障共享资源的顺利实施。

3.3加快机制创新,搭建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要建立一个真正对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便利的平台,不仅要完善和及时更新共享平台的内容,也要实现校际间、校内相应数据库和平台的兼容。使共享平台不仅仅只是一种形式,而是实现资源共享的真正门户;同时还要实现数据库、平台的标准化、统一化,方便不同校际间师生查询,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共享平台的功效。另外,在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中要注重质的开发而不是量的形式,积极探索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4结语

21世纪,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尤其要重视高校资源共享观念的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体系的建设。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资源和发展目标,重新实现自我定位,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这才是进行资源共享的前提。因此,我们希望建立一种政府主导、高校主体、市场导向、社会监督的多方合作共赢的高校资源共享模式,以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范文

關键词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质量;管理机制

前言

科技信息资源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宽泛,要想使其达到合理利用,充分实现资源共享目标,相关管理部门就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并严格约束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和责任意识,使之能够从宏观角度去考虑问题,真正发挥科技信息资源的实效性,使其为社会经济建设和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创造优质的条件。

1资源共享问题分析[1]

1.1管理宏观层面组织协调力度不足

虽然我国科技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对于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有着高度的重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很多解决意见,但是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其对于信息质量管理上仍然欠缺考虑,无论是整体规划,还是技术环节以及管理都存有很多缺陷和不足,不仅缺乏与时俱进的管理思路,而且每个信息资源共享机构都是属于独立的运行状态,相互间的信息质量沟通和协调性完全不足。另外,现阶段我国科技信息文献库及科学数据库仍处于分离状态,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信息管理平台,所以在面对大量科技信息资源整合、集成等多元化问题时,则根本无法对其进行全面处理,相对这就给科技信息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对我国科技创新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2忽视信息质量建设

目前,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大多都是以课题或科研项目开展的方式为主,且相关管理工作也是根据数据积累的多少来进行,从而导致信息质量建设效率明显下降。另外,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信息用户的服务需求,其是通过对相关科技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以及项目创新等来为广大用户提供有偿服务的,若是忽视质量建设工作,势必会对其共享和利用造成严重的困扰,所以,只有保证共享信息的质量,使其管理方法更为科学、更为实效,并能够直接通过采取有效的服务方式传递给相应的用户,这样才能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使其达到理想的共享目标。

1.3缺乏完善的信息质量管理机制

现下,我国科技信息生产方面,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资源共享管理工作上,由于缺乏完善的信息质量管理机制,所以在数据交换标准制定、规范要求明确以及服务体系创建上都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信息资源都是由各级科研部门分层来管理,进而也将其视为部门私有财产,相应的采集和整理工作也都是由各部门自行管理,这就导致信息共享效果与实际标准存在较大的偏差。另外,在进行科技信息资源共享项目过程中,信息用户与信息开发人员和拥有人员缺少统一的认知,相对导致信息质量控制、数据维护、信息质量管理等都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规程,再加上缺乏相应的传播手段,所以,使得信息共享难度大大增加,进而对其合理利用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加强科技信息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2]

2.1加强管理宏观层面组织协调力度

首先,要加强当地政府对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宏观领导力度,因为其是一项与国家命脉息息相关的项目工程,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只有全面确保信息质量,遵循统一、规范的管理原则,才能实现科技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其真正满足广大用户的使用需求。其次,政府要为其制定严格的共享管理措施,加强信息立法的创设,并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提高信息管理标准,这样才能使有关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各项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据。最后,要转变部门质量管理意识,使其做到与时俱进,并做好整体规划工作,引进先进的科技信息管理技术,进而有效实现我国科技信息文献库及科学数据库的有机融合,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信息质量,使其共享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2.2建立完善的信息质量管理机制

由于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属于战略性的项目建设,所以其相应的信息质量管理机制也要尽量从国家层面出发,不仅要重视科技信息质量建设工作,还要合理制定信息资源共享政策,使其整体执行情况达到最佳,进而有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其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升华。另外,还要明确信息质量管理机制的具体调控职能,使每个管理部门在信息采集、整合等方面们可以做到和谐统一、规范合理,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各个系统内信息质量管理工作,增强总体质量策划和组织实施的最终效果,进而使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可以顺利的完成预期目标。

2.3建立健全的信息资源共享制度

为了早日实现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目标,首要任务就是要保证相关管理政策和共享制度的完整性及实效性。因为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具有较高的政策性和战略性,无论是信息收集、质量控制,还是资料存储和管理以及其他分项服务工作,都要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才能实现。因此,建立健全的信息资源共享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其不仅可以规范各项与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相关的管理工作,而且还能有效促进科研创新,加强信息质量宏观控制。此外,还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并将其彻底落实到基层中,进而加大执行监督力度,并对其进行准确的考核及评估,以便可以进一步提升信息质量,使其发挥最好的应用优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技信息资源共享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性、专业性、法律性较高的工作项目,要想使其信息质量和利用效率达到最高标准,关键任务就是要强调宏观调控、微观引导的管理原则,并加大当地政府管理职能,建立完善的信息质量管理机制和共享制度,这样才能真正规范各项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相关的管理工作,进而大大提升科技信息资源信息质量,为其全面共享以及合理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袁雪玲等

参考文献 

第9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范文

关键词: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建议

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与能源、材料资源同等重要,在经济社会资源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的一个重点。由政务部门或者为政务部门采集、加工、使用、处理的政务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背景下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的新理论、新方法,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条件。

全国率先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实施政务信息交换共享系统的上海、广州、杭州等地市的应用成效有力地证实:推进和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减少信息重复采集,充分发挥各部门现有信息系统的效能,避免重复建设,降低行政成本;有利于实现数据一数一源,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开拓决策者的视野,提高政府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推动政府转变职能,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

在深入调研河北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推进河北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河北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

近年来,河北省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管理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随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逐步深入,信息总量不断增加,信息内容逐渐丰富,为信息资源的共享奠定了内容基础。

(一)出台政策 推动信息共享开展

河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2005年出台的《关于加强我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文件中强调:统筹规划和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支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2006年在《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和《关于加强全省“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和政务部门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依托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

(二)建设数据库丰富共享信息内容

各应用数据库和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服务。财政、税务、统计、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建设、海关等一批部门建设实施了支持本部门、本系统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了支撑应用系统的业务数据库。人口与人力资源库、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信息库、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宏观经济数据库等四大数据库已为社保、建设、国土、公安等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量信息,为各级政府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了信息依据。

(三)建设共享平台 完善信息共享设施

河北省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了全省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为省、市两级信息共享提供基础支撑服务,满足各系统、各部门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等方面的需要。目前,工商、地税、国税、质监等部门已经利用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开展了企业基础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促进了部门间的协同监管、财税增收。公安、建设、计生等一批部门即将接入平台,实现数据信息交换与共享。另外,河北省委省政府建设实施了省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系统、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审批系统等一批跨部门的综合、协同信息应用系统。

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领域,环节众多、角色复杂。在具体建设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全局观念 阻碍信息共享实现

部门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受现行体制下的利益分配关系趋使,大多数部门将依据职能采集的信息资源作为独家垄断,将信息资源视为部门所有,认为拥有的信息越多,权力就越大,信息只在部门内部使用,不愿意把信息共享给其他部门。另外,信息资源掌握较多的部门,强调局部利益,缺乏全局观念,担心信息共享后部门利益受损和下降,提供信息资源共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开展。

(二)缺乏法规制度 共享基础环境不完善

目前河北省尚未出台政务信息资源采集、储存、、交换、共享等方面的法规和管理制度。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2008年5月开始实施,河北省也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和措施。而政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没有相应的法规政策,造成信息共享无法可依。各部门对哪一类的信息可以共享给其它部门,共享的范围如何界定等问题没有清晰的概念,操作起来人为因素大。

(三)缺乏数据标准 信息共享难度大

目前,各部门的信息应用系统都是依据各自的具体业务按照系统内、行业内的标准建设实施和管理的,系统大都互相独立,软件系统和数据库各不相同,其应用范围仅在少数应用部门内部或特定区域。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同时,这些数据库之间存在数据重叠、数据矛盾等现象。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致使一些需要共享的信息资源因格式、标准不一致,无法进行有效地比对分析和管理,增加了信息系统互联共享的难度。

(四)缺乏经费保障 共享系统维护成本高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跨部门、跨地区,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系统建设和硬件设备一次性投入虽然不高,但需要持续支付较高的数据提取、规范以及相应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等费用,运营维护成本大。目前,河北省有信息化专项建设资金基本保障各政务部门的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而对于已建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没有专门的拨款。在现有经费保障模式下,运行维护费需各部门自行解决,增加了部门的资金负担。同时,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开发建设中不同部门的投入收益比差异较大,影响了部门提供共享数据的积极性,阻碍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开展。

三、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对策建议

当前,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既有体制、机制、认识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信息资源共享困难,也存在政府着力推进、部门需求迫切的现实。解决这些制约因素,满足各级、各部门的共享需求,就迫切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干部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创新体制、机制,解决影响和制约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河北省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构建有利于资源共享的科学的体制和机制。

(一)强化政务信息资源领导协调力度

政务信息资源是重要的国有资产,要以科学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开发、管理和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牵涉到多个部门的权力和利益,要有一个代表国家利益的强有力的机构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整合,统一开发利用。因此,河北省信息化领导小组要把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大协调、整合各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的力度,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大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使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工作按照统一的规划部署开展工作。按照需求优先,急用先行的原则,对于具体应用项目涉及的问题逐项审议,采用行政手段逐项强力推进。

(二)加快制定政务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

河北省要按照需求导向、统筹管理、无偿提供、保障安全的原则,从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入手,逐步制定完善一系列保障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的相关政策措施,使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规范化、法制化。从信息的采集、提供、交换、使用等环节明确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当遵守的规则和程序,明确信息共享的具体内容和共享的范围,明确信息提供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从管理机制和技术标准等方面提出保障信息在传输、交换、共享过程中安全和畅通具体措施,确保信息资源共享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遏制新的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的产生

在整合现有分散的、独立的信息应用系统的同时,要从管理机制上遏制新的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首先应从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审批开始,统一顶层设计和标准规范。建立由信息化主管部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电子政务项目立项规划办公室,负责所有渠道的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审批。以是否符合电子政务总体规划为原则,以是否符合全局信息共享为依据,以是否能提供共享信息资源、是否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和是否对数据进行标准化为重要指标,避免多渠道投入而形成的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

(四)加强标准规范建设

信息资源的标准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先决条件,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交换与共享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强化信息资源标准化的基础作用。一是严格执行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等标准,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全网共享的原则。二是加强对现有数据库及重要领域信息资源的标准规范编制,特别是对数据交换格式进行规范,最大限度地实现已有信息资源的共享。三是及时已制定的标准规范,以推进标准规范的广泛应用,结合各部门应用数据库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形成《河北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标准》,为共享打下技术基础。

(五)建立科学的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一是建立经济保障机制。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投资的比例,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资金统筹安排,公共部分的建设、维护费用由信息化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统一安排;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的维护费用纳入部门电子政务运行维护费用,由各级财政部门给予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宏仁.《信息革命与信息化》[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汪玉凯. 《电子政务在中国-理念、战略与过程》[M]. 北京: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

[3]周毅.《信息资源宏观配置管理研究》[M]. 北京: 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