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农的意义范文

三农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农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农的意义

第1篇:三农的意义范文

一、充分认识做好“三农”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

“三农”档案,是农业发展历程、农村各项工作和农民生产、生活的真实记录,是做好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资料和基本依据,是农业和农村工作全面持续发展的信息资源,是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权益的重要凭证。“三农”档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内涵,是展示农村文明的重要载体。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涉农部门要牢固树立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思想,围绕“三农”的中心工作,把做好“三农”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认真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二、切实抓好乡镇机关的档案工作

建立和健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和税费改革档案、政务公开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档案、农村信用档案和社会保障体制档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村义务教育档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档案等。2007年全县所有乡镇直机关都要实现规范化建档,乡镇机关档案室均应达到省二级以上目标管理标准。已达到省二级目标管理标准的,今年要做好复查工作的准备。

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级档案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湖北省村民委员会档案工作规范管理指导意见》,抓好村级建档和档案的规范管理工作,按照上级要求,今年90%的行政村要达到“有领导分管、有档案人员、有机关档案、有档案柜架、有管理制度”的档案工作基本要求。50%的行政村按照《湖北省村民委员会档案工作规范管理指导意见》的规定实现规范化建档。各乡镇今年要完成一个行政村的档案示范创建工作。县档案局要及时加强村级规范建档工作的业务指导,涉农部门要积极加以指导与配合。力争用2—3年时间,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的规范化建档工作。

四、大力加强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建档试点工作

要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档案局关于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以民营企业、个体经营者建档为着力点,带动全县民营企业、个体经营者及时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档案工作

按照国家《县乡村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网络试行办法》的要求,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网络和档案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将政务、农业科技、畜牧、水利、水产、土特、气象等档案信息和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产品的技术档案列入三级网络管理,整合各种档案信息资源。继续做好农业产业化板块基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信息开发、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业特色产品、种子工程、沃土工程等档案工作,为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服务。

六、积极开展农业和科技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以农业科技三级档案信息网络建设为重点,以县级农业、林业、水利、土地等主管单位档案部门为中心,以乡镇三农科技单位为纽带,以村及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为基础,三级联通,实行档案、农业科技资料、图书、情报信息一起收集、管理、交换和提供利用,逐步形成科技档案、信息情报平台。通过开展信息咨询、科技讲座、展览、印发科技资料等多种形式,将各类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指导农民解决农产品销路、增加收入,使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七、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开展“三农”档案工作

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档案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创造环境。按照《档案法》和《湖北省档案管理条例》的要求,确定一名领导同志分管档案工作,配备档案人员,解决好档案经费、库房、设备等实际问题。档案、民政和涉农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乡镇要重点加强对各村民委员会的档案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县档案局要进一步加大档案执法监督力度,认真履行监督检查和指导职能,并做好乡镇机关、企业和村级档案人员的培训工作,把“三农”档案工作抓紧抓好抓实,确保“三农”档案工作健康发展。

*县委办公室

第2篇:三农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农业基本法; 基本法农政; 综合农政; 三化同步。

一、问题的提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和城镇化发展时期。就农业和农村而言,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转向越来越多的非农产业。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使农业和农村经历着深刻变化。在农业、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比较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进行、协调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央去年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但三者又是相互伴随、交织发展的统一体。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原动力,工业化和城镇化,能创造农业和农村以外的更多的就业空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工业化、城镇化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积累,搞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协调发展。[2]。

如何才能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笔者认为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建立健全农村 “三化同步” 的支持体系,就能够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日本在 1961 年制订 《农业基本法》,依靠政府指导性政策手段、强有力的法律体系和积极的财政支持,成功地推进了 “三化同步” 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与日本农业基础比较相似,都具有人多地少、小农户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尖锐等特点。正由于此,吸收并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对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日本 《农业基本法》的实施。

战后,日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粮食恐慌和农村衰落等困境,采取了经济自立政策,将发展重点由战前的军事工业和纺织工业转向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在这一阶段,日本的重工业和化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工业的起死回生提供了机会,美国的大量战需品的需要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工业的发展。[3]1960年,日本金属、化学、机械工业产值比 1950 年增长 10 倍。[4]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战争中成为废墟的城市也得到恢复,1960 年城市化率达到了56% ,比战前增加 2 倍。[5]以此同时,日本也采取了积 极 的 农 业 发 展 政 策。1950 年 代 出 台 了《农地法》、 《粮食增产 5 年计划》、 《奶农振兴法》、 《农产品价格稳定法》等政策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是到了 1950 年代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外流严重,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和农业衰退等现象。对此,日本政府 1959 年成立 “农林渔业基本问题调查会”,该机构调查发现,农业生产率低下、价格条件不利、雇佣条件制约等因素导致了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之间不协调发展的局面。因此,日 本 政 府 研 究 制 定 了 《农 业 基 本法》,从 1961 开始正式实施。

《农业基本法》规定,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采取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和农业结构改善等三大措施,[3]达到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来实现的。提高生产率、培养自立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是中心环节。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是针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影响,通过禽蛋肉类产品和蔬果产品的生产扩大,一方面满足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需要,另一方面对抗海外廉价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农业结构改善是以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为基础,大力发展设施园艺农业和蔬果、畜产品等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

颁布 《农业基本法》 之后,日本政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区域综合发展。其主要措施是 “基本法农政” 和 “综合农政”。20 世纪 60—80 年代,日本政府利用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的农业投入,大规模地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了高效现代农业。对于农村发展,在继续加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在农村区域导入工业企业,进行村镇合并,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 一) 基本法农政与农业现代化。

实施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是,在调整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同时保持农产品价格平衡,扩大蔬果、畜产品生产,改善农业结构,培养自立经营生产主体,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日本政府根据 《农业基本法》 有关条例,结合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律,加大农业投资,改善了农业结构,积极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具体措施有如以下三点。

第一,建立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 《农业基本法》制定之后,1961 年颁布 《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实施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该制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农协系统资金,在国家贴息的同时,各地方政府设立农业信用基金协会保证债务偿还。1960—1970 年的 10 年间,农业投资总额达到 13695 亿日元,每年投资平均比例占财政总投资的 9. 3% ( 见表 1) ,农户中长期资金供应量大幅度增加,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购 入,提 高 了 农 业 生 产 率 和 生 产 现 代 化程度。

第二,改善农 业 生 产 结 构。1962 年 开 始,日本政府在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同时,对农业生产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有: 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畜产业等需求增加的农产品,对工艺作物、设施园艺等高效特色农业进行选择性扩大; 组建综合性农协组织; 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和农业机械等共同利用设施; 促进农产品共同加工、共同销售体制; 努力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基地。在这些农业结构改善措施的影响下,1960—1970 年,日本水稻生产农户减少了 50% 。与此相反,工艺作物、设施园艺和畜牧业等设施农业生产农户比例大幅度增长,增长率为 2. 4—9. 1% ,经营现代农业的户数占了近64. 9% ( 见表 2) ,农业经营效率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农村进入了繁荣时期。

第三,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战后日本十分重视土地改良和农地造成事业,基本法农政实施后,1964 年修改 《土地改良法》,加大农业投资,大力发展农田基础建设,按照土地条件的规格化 ( 30a 为标准) 、均质化要求进行田间道路、灌溉排水设施、耕地整平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960—1970 年总投资 2209. 2 亿日元,平均每年占农业预算总额的 24. 8% ( 见表 3) ,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地利用率。

( 二) 综合农政与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

基本法农政实施以来,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进展下农业农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到了 20 世纪60 年代末,基本法农政的弊端逐步呈现出来,如稻谷生产过剩,经营规模扩大进度缓慢,劳动力流出严重,农户兼业经营扩大,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6]因此 1970 年日本政府颁布了 《关于推进综合农政》 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基于农业基本法的综合农政的基本方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育成规模化、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施农产品价格稳定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现代化;[7]通过农村区域引进工业企业扩大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和村镇合并,建设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等覆盖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性政策。其主要措施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农 业 现 代 化 的 加 强。1969 年 制 订《农业振兴区域促进法》,加快了自立农户和兼业农户的收入,消除了与其他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大力发展蔬菜、水果、奶业等大规模、高效率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调整农产品需求关系,稳定农产品价格,积极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加工现代化。1970 年修订 《农地法》、1973 年修订 《农业现代化资金促进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程度。

第二,农村城镇化建设。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急速发展引起了城市周边地区的乱开发、耕地转用等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恶化,日本政府 在 1968 年制定了《都市计划法》,一方面控制城市的无限扩大,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进行了农村区域的城镇化建设。1970 年颁布了 《过疏地区对策紧急措施法》

和 《农业生产者养老金制度》,推进了农村区域生产基础和生活环境综合建设以及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措施,促进了农村城镇化。

第三,农村工业化的推进。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鼓励农村工业化,颁布实施了《低开发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新产业都市建设促进法》 和 《工业建设特别地区促进法》 等法令,进行了工业配置的地方分散政策。1971年颁布了 《农村区域工业引进促进法》、 《工业再配置促进法》 和 《国土利用计划法》 等有关农村工业化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户非农化创造了有利条件;[8]并且对于农村区域转移的工业企业实施长期低利息融资、税收减免、农民工雇佣补助等优惠政策。

三、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的经验。

1961 年实施 《农业基本法 》 之后,日本政府在基本法理念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农村区域引进工业,进入新一轮农村建设。为了确保“三化同步”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和财政支持政策。

( 一) 有效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基本法的理念下,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改善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农地政策、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农村建设等政策措施。

1. 农地调整。

首先是优良农地的确保以及有效利用政策。日本政府 1962 年修订 《农地法》,1969 年制定《农业振兴法》,实行了 “农地转用许可制度”,有力地制止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耕地乱占用现象,确保了优良农地。其次为农地流转和自立农户规模扩大政策。根据 《农地法》,促进土地使用权、转让权等所有权的合理化,重点支持自立农户的规模扩大,设立农协组织、农业团体等法人化农业组织。同时实施农业者养老金制度和农业生产者农地取得资金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了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2. 农业生产。

提高农业生产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为此,日本政府从土地改良着手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政策。首先,根据 《土地改良法》 ( 1964 年修订) ,制定了土地改良中长期计划。同时,大力推进灌溉排水、农业用地开发、水田建设、旱地综合建设、修建田间道路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其次,针对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制定了 “工业引进关联农业基础 建 设 事 业” 和 “农 产 品 专 业 化 生 产 事业”,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次,对选择性扩大对象的畜牧业和蔬果生产采取了 “畜牧业综合发展对策”、“果树农业振兴特别措施”、“蔬菜生产销售稳定法”等一系列生产政策。通过政府融资与金融支持,大力发展肉牛、奶牛等养殖业和水果蔬菜生产。

3. 农村建设。

农村建设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农业基本法实施之前的 1956 年,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基本法农政和综合农政实施期间,日本政府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控制农村区域人口减少,进行了农村综合建设模式、基础设施综合建设 、排水事业、定居促进、高新技术工业集聚开发等项目,对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二) 有力的法律体系。

日本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政策,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些政策措施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些农业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地被修改,为农业政策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其法律体系复杂多支,共有 261 项。主要是围绕 《农业基本法》 这个农业母法而展开,涉及农业、农村、农民以及农产品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主要针对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是应对农业国际化和农业结构调整为目的而设立的法律体系1. 农业现代化法律。

从 1960 年开始日本农政从农业保护逐渐转变为合理主义农政。在此期间,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农业政策的首要任务,为此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法令。其主要针对肉牛、奶牛养殖业、蔬菜、水果种植业和农业现代化资金、农业信用保证、农业生产组织化以及农地所有权法制化和土地改良等方面。为高效现代农业的生产和产业化 经营 提供 了强有 力的保障……2. 农业结构调整法律。

日本加入 GATT ( 1954 年) 后,迎来了农业国际化时代。由于农产品进口税大幅度消减和取消进口限制,海外农产品大量流入国内,对本国农业的冲击很大。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修正和加强 《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 和 《农村区域振兴法》,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初,农业政策从价格政策转移到结构调整,修订农地法、粮食管理法、农业改良补助法、奶农振兴法等法律,促进了农业结构的合理化。

3. 农村综合发展法律。

基本法农政实施之后,使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但是,稻谷生产过剩问题和农业结构调整进度缓慢,失地农户和离农现象日趋严重,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村过疏化等凸现出来。因此,日本政府结合 “综合农政” 颁布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关于农协组织的合并和农村区域引进工业,新农村建设事业,山村、过疏地区对策以及农业生产等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 三) 积极的农业支持体系。

日本成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另一个主要经验是积极的农业投资发挥的关键作用。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来了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日本增强了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的能力。1960 年到 1975 年的 15 年期间农业预算达到了 33695 亿日元,每年农业预算比重占财政预算的近 10% 。

1960 年到 1970 年的农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价格补贴,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投资主要是农业结构改善、自然灾害对策、农村社保建设、技术开发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并且通过工业企业的农村转移,为农村建设吸收了大量的产业资本,加快了农村建设投资。这种积极的财政支持和农外资金投资,对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日本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的启示意义。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遇到的农业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背景与我国现阶段比较相似。总结日本在经济高度增长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有许多启示。

( 一) 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并使这些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适应。从农地政策改革到农业生产政策以及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形成了一个有机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些政策体系对我国目前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二) 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日本在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时遇到了诸多的阻碍,如农地的不断转用和农业劳动力外流、农村过疏化、农工间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对此通过建立 《农业基本法》

为母法的一系列法律体系,在采用立法手段制止农地乱占用的同时鼓励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并对农业现代化进行保驾护航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日本的农业关联法律体系可以看出,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会更好更快地实施有关政策,顺利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 三)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日本农业现代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抓住机遇加大了农业投入。农业投入方面首先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农田建设抓起,然后大力培育农业经营组织,最后投入农村综合建设,使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地建设和农业经营组织的育成,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日本经验还告诉我们,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能够促进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但是必须注意到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青壮年劳动力的离农会导致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和农户兼业经营过度会难保粮食安全等问题。我国一些地方目前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和专业农户的大幅度减少现象,并日趋严重。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头等问题。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力转移,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充满有活力的群体的同时,必须保护和培养专业农户与农业生产组织,提高国民经济中的农业地位,确保粮食安全,这是极为重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简新华。 论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适度同步发展 [J]。 农业经济,1997,( 10) : 80—84.

〔2 〕夏恩君。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偏差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症结 [J]。 农业经济,1995,( 3) : 93—97.

〔3〕〔日〕晖峻众三。 日本农业 150 年—1850—2000 年 [M]。 东京: 有斐阁书房,2003. 15—122、150—216.

〔4〕〔日〕一井昭等。 农业结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 [M]。 东京: 中央大学出版社,1978. 97—116.

〔5〕〔日〕御園稀薄。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再建 [M]。 东京: 日本经济评论社,1985. 6—11.

〔6〕〔日〕犬塚昭治。 松浦利明。 现代兼业 [M]。 东京: 农山渔村文化协会,1988. 77—94.

第3篇:三农的意义范文

村民搬迁补偿款不知去向

村民反映说,为避免地质灾害,2003年,桃映乡溪口村上家坨村民组的25户村民96人,被集中迁移到溪口村。当时,政府补偿每户搬迁费1万元,合计共有100万元的移民搬迁补偿款。可是这25户村民搬迁后,一分钱的补偿款也没有得到。村民意见很大,多次向当地政府部门反映移民搬迁费被侵占的问题,最后每户只得到1000元补偿。自2005年以来,村民先后向江口县、铜仁行署、贵州省行政主管部门多次反映。“可是上面批复的文件内容被政府部门隐瞒,不让我们看,只看到批文封面上有‘秘密’两字,反映的问题不了了之。”当地村民如是说。

据记者调查得知,当时桃映乡政府口头上承诺将给村民从上面争取拨款100万元。最终,乡政府争取到的补偿款额是45万元,但这45万元并未发放给村民。村民多次上访向有关部门举报,当地政府“担心出问题”,才给每户搬迁户1000元补偿,余款不知去向。

1000元补偿款是经过村民3年上访得到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1000元我都不想去领,我是最后一个去领的。在乡政府,侯乡长不让我进门,说我是‘刁民’,朝门外推我。民政所罗某说我为1000元告到‘联合国’。”

据了解,25户搬迁户从上家坨村民组搬到溪口村。搬迁后,有几户村民的房屋仍为危房。搬迁费由村民自己筹集,仍有七八户村民无钱盖房不得不贷款,贷款数额几万元、十余万元不等。一位村民说:“如今,贷款还不上,没有菜地,只好买菜吃。搬迁使我们返贫。”

扑朔迷离的乡村公路补偿款

2002年,桃映村坳坪村民组为了缓解山区交通不畅的困难,村民们自发修建了一条15公里长的乡村公路。通车后,县交通局为鼓励村民,以每公里4万元的标准拨款补助。村民计算补助款有六七十万元,修路用15万元左右,余款哪里去了?村民认为乡政府“坑农、害农、整农”,要求对余款的去向,向投工投劳的村民进行解释。

此外,村民说,这条乡村公路通车后,当地矾矿厂因有车辆通行,也拨了30万元进行补助,这些钱同样不知去向。

退耕还林款蹊跷失踪

按照国家“三农”政策,桃映村4个村民小组从2002年起享受国家退耕护林政策补贴。当年核发该村4个村民小组《退耕护林还草粮食供应证》,并将证书发到每户。2004年,桃映乡林业站以换证为由将证书收回。直到2008年,村民找林业站站长刘应龙说理,刘应龙说这5年的钱领完了。

桃映乡退耕还林,国家补助标准239元/亩,但农民获得的补助费,2006年为175元/亩,每亩少给64元。全乡3000余亩退耕还林款,有20余万元未能发到农民手中。另据统计,桃映村经济果林五六百亩,林业部门没有按照国家政策补偿苗木费。

村民告诉记者:“按国家退耕护林政策,苗木费应该补偿。因为这些经济果林,大部分是村民集资购买幼苗栽种的。如吴家湾村杨国权的经济果林,坪引村张祖清的经济果林,是1997年至1999年贷款购苗栽种的。现在,还有1.7万多元的贷款没还清。”

林业站随意截留国家退耕还林资金,账目管理混乱。如将农户享有2000年的粮食和管护费,列为2002年的指标,不换兑现证。这样,农户2002年的粮食和管护费用自然也就落入了林业站的腰包。除此之外,林业站还将农户的亩份“缩水”。按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规定,几年间发给村民的保护价每亩应为72元,但真正落实到村民手中的也就62元左右。那么,五六百亩经济果树的差价,多余的钱都用在了什么地方?“2003年桃映乡政府组织县人大代表去海南旅游参观,费用是林业站出的。还有招待费,这些钱,都是我们老百姓的。”村民气愤地说。

村民反映退耕还林款不补偿或补偿不到位,在桃映乡绝非个别,其他村也有类似的情况。

矾矿厂占地污染没商量

矾矿厂始建于2005年,是浙江老板投资兴建的。起初占地:水田3.29亩,旱地10.98亩。后来,矾矿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开始一步步侵占周围的耕地,最后占地达50多亩。

翁稿沟及坳坪两个村民小组的田地被矾矿厂侵占。村民告诉记者:“厂子每天烟雾笼罩,环境污染严重,周围的庄稼明显减产。我们向上级环保部门反映,虽已被关停,但不排除随时开工的可能,我们又要遭殃了。”

记者针对矾矿厂占地和污染问题,到江口县土地局、环保局进行采访。

在土地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矾矿厂确实没有土地许可证和矿山开采许可证。”在环保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处罚是铜仁地区环保局处罚的,你可以去地区环保局了解情况。”

矾矿厂占地及污染,村民每亩获得8000元的补偿,但村民意见仍很大。最终补偿款数额提高到每亩17766元,可是政府截留了补偿款。因此,村民代表杨国富、刘国清向贵州政法委、纪委反映,省公安厅下文,杨、刘找地区行署,行署责成江口县纪委、局处理未果。

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来了10多次,最后一次抓5人,关了3人(杨炳富、刘国清、杨桂珍)。68岁的失地村民杨桂珍遭受毒打,杨绝食、跳楼,关押10天后给杨桂珍300元“补助费”。杨炳富、刘国清被行政拘留。“在拘留期间,没有水喝。口渴了,不得不喝冲厕所的水。”杨炳富、刘国清等村民向记者痛苦地说。

弄虚作假套取茶补款

桃映村气候温和湿润,土地为红壤,适宜种植油茶。村民向记者反映:“乡政府以种植油茶为名,向上级瞒报数字,少种多报,套取国家油茶项目款。新寨村茶叶基地实际40余亩,乡政府上报80亩,套取近40亩茶叶项目款。匀都村油茶项目实际为200余亩,而乡政府虚报为500亩,套取了300余亩的项目款。领取的许多茶苗没有栽种,扔了。”

桃映村村民还向记者反映,该村村主任杨国权借机大发其财,私自挖矿,在桃映乡街上自建三层楼房,有门市出租,还有一台挖掘机。“他的那些钱是从哪里来的?乡政府的人都怕他,他掌握了乡政府的证据。”村民们纷纷质疑村主任的钱来路不明:“他在村民中说,‘坚决不公开村财务’。”

第4篇:三农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三农 陶行知 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10-179-02

20世纪20、3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的衰落、农村经济的凋敝和农民生活的恶化,中国农村生死攸关的现状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建设农村的社会浪潮的推动下,乡村教育应运而生。中国当代先进的乡村教育改革者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乡村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作为其中积极地倡导者,对中国的乡村教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三农问题是中国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之首就要从乡村教育改革开始。

1、乡村教育的地位――立国之根本大计

陶行知出身于贫苦的家庭,他深知如果中国农民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不懂科学知识,就会长期处于愚昧的落后状态,国家也无翻身之日。他强调,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人口众多的大国里,农村的教育问题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走向,进而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他明确指出:“教育是立国的根本”,乡村教育则是“立国的根本大计”。为了改变中国当时农村的社会现状,陶行知结合我国的时代特点和改革需求,指出当前的紧迫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去了促进和发展的媒介”。陶行知几度提出,中国历来不重视农村的教育,即使创办了一些乡村学校也走错了道路,指错了方向。因此,陶行知提出教育下乡运动,以建设切合农村实际、适应农民生活的活的农村教育。这种活的乡村教育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脱离贫困,为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发展农村的经济状况和改善农业的生产技术开辟了新道路。

2、乡村教育的内容――生活教育

陶行知在乡村教育改革运动中,本着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的根本大计,从1926年开始积极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之中。他极力批判传统的乡村教育,积极提倡“整个的乡村生活就是乡村教育的内容”。他指出只有活的乡村教育才能开辟新的农村发展道路,他极力主张“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育不仅要依据农村的需要培养农民,还应该将出发点设置在乡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上,成为乡村改造的中心。当时中国农村教育完全脱离了社会现实,让广大农民产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错误的价值取向,使乡村教育陷入危机。

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必须在乡村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开展,才能把握好乡村教育改革的方向,取得良好的效果。整个的乡村生活就是乡村教育的活教育,乡村教育的内容要紧密与生活结合。过去开展的乡村之所以没有实际的效果,就是教育与农业生产严重分离,因此陶行知提出乡村教育要和农业生产“携手”,开展一条教育与农业携手的新道路。教育如果不能为农业生产结合,不能为农业生产服务,那么教育就是无稽之谈。而农业生产没有教育的支持,就不会改变落后的状态,无法脱离贫困。教育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才是活的乡村教育,才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正确道路。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内容都是在他“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的,他所讲的“生活”,是指人民群众改造社会和农村的生产生活实践。因此,乡村教育的实质就应该是以人民群众和乡村社会生产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而人民群众的生活是不断变化的、前进的,所以陶行知也积极主张要对随着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生活而赋予乡村教育新的目标和内涵,在不同的时期按照社会的需要,给予农民不同的教育。

3、乡村教育的方法――教学做合一

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适合乡村教育的发展。为此,陶行知提出了适合乡村教育的教育方法论,即“教学做合一”。在乡村教育的过程中,他认为只有从农业生产经验里产生出来的知识才是适合农村需要的知识,而当时的乡村教育只注重传授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教学在学”。陶行知特别强调“做,是“教”和“学”的基础和中心,教学做要在学生的生活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相互结合,才能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学会本领,才能达到改造乡村生活的目的。可见,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基础,以做为中心,以教会学生学的教育方法,在乡村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乡村教育的实践

4.1乡村幼儿园

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人的一生的重要习惯、态度等大多可以在幼儿时期形成,他认为幼儿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儿教育是最重要的的教育。在乡村教育运动中,他极力主张创办乡村幼儿园,并希望有志于幼教事业的人应该投身到乡村幼教事业的建设中来。早在1926年陶行知发表了《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和《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的文章里,他就明确提出来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出开办幼稚园有利于让广大农村妇女走出家门得到解放,能够让农村的孩子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但是,在当时处于贫困中的乡村中创办幼儿园还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阻碍。陶行知在确立创办幼儿园的目标和方法的同时,也极力建议政府用自身的行政手段去推广和创办乡村幼儿园。在陶行知的努力下,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在1927年11月诞生了――南京燕子矶幼儿园。与此同时,陶行知也亲自创办了几所乡村幼儿园,以推动乡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在陶行知看来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推进阻力,除了费用较高、所收儿童多属贵族之外,还存在仿效国外,不适合我国国情的严重弊病。为此,陶行知提出,我们现在所要创办的幼儿园,要把外国的幼儿园换成中国的幼儿园,把费钱的幼儿园转换成省钱的幼儿园,把贵族的幼儿园转换成平民的幼儿园。他所提出的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就是创办乡村幼儿园的总目标。

4.2乡村师范教育

陶行知坚信:“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他对师范教育认识的见解,不仅注意到师范教育对未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且从我国实情出发,把师范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救济落后的民族,改造旧社会,创立新国家的角度上把师范教育同国家命运和民族存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陶行知要求乡村教师成为学校和乡村的指导者,成为社会改造的领导者,成为真理的传播者。他在《介绍一件大事》一文中,又从小学教师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教师的作用。而且指出教师要靠师范教育的培养,由此可见,师范教育对于民族振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在教育体制上,陶行知主张要从乡村师范教育的实际出发,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建立我国特有的乡村师范教育。陶行知为解决“中国学务不发达”的问题,在1922年《新学制与师范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师范教育的三原则,即教育界要什么人才,就该培养什么人才;教育界各种人才要什么,就该教他什么:谁在那里就教谁。在此基础上,他明确提出了我国师

范教育的体制,包括了初级一中级一高级―研究院的各级师范学校。其中,对乡村女师范教育的建立尤为重视,他认为乡村师范教育是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重点。他提倡大办乡村师范教育,号召开展“师范教育下乡运动”。为了实践他改造乡村师范教育的主张,1927年3月他在南京北郊的小庄(后改晓庄)创办了南京实验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师范无论在招生、课程、考试各方面都打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陶行知把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健全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趣味”、“改造社会的精神”作为全新的培养目标。1932年秋,陶行知先生又在上海宝山创办山海工学团,在办学中提出了著名的“小先生制”,其最重要的方法是“即知即传”,每个小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先生,小先生不但要教人,还要教会人去教人,充分显示了中国普及教育的强大力量。乡村师范教育在迎合农村的生产生活特点之上,深入农村,引导他们不断向前,创造新生活。

5、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为三农服务的启示

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政策调整,使农村教育受到极大地关注,甚至人们将重建农村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种种希望寄托在农村教育上。在此改革过程中,教育是关键的影响因素。“农村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无疑,陶行知的乡村教师社会改造观的思想无疑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政策的影响之下,我国农村和城市学校的教学培养目标仍然是以考试和升学为中心。在现阶段的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单一的教育培养目标已经不适合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在县、乡一级领导衡量农村办学质量的标准还是升学率,农村教育的工作重点也仍是抓升学率。农村教育就是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农民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借鉴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要在意识到乡村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养目标。端正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把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生存教育、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等等,转移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道路上来。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应以以实用性为前提,多开设一些与当地实际情况密切结合的实用技术课程。这样以农为本。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根本需要出发建设的乡村教育才是真正的乡村教育。陶行知为我国乡村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教育理论,在乡村教育实践上开拓创新,开创了中国乡村教育的新道路。他为乡村教育所提供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对当今我国教育为三农服务提供了历史借鉴。

参考文献:

[l]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1981.

[2]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5卷[M].长

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61-162.

[3]程斯辉.把农村学校建成农村礼区的中心[J].教育理论与实

践,2006.6.

第5篇:三农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86

引言

随着散养鸡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许多散养业主发现其中的市场和商机,在未了解科学养殖方法的前提下便盲目扩大散养鸡规模,这样做容易造成散养鸡群数量急剧增加,患病几率也会随之加大。农村散养鸡在鸡群数量、养殖范围、开放性等方面与规模化养殖呈现出差异化,散养鸡对于鸡群的管理、疫病的防治实施等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减少散养鸡疫病的发生率,对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进行推广和普及十分关键。

1 散养鸡疫病发病原因

1.1 雏鸡质量⒉畈黄

专业规模化生产的雏鸡具有抗病能力强的特点,是质量较高的鸡雏。但大部分散养鸡业主的雏鸡来源于周围的散养户,鸡雏主要以作坊型孵化为主,这样生产出来的雏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一些种蛋在孵化前并未进行消毒和清洁,鸡雏的孵化、生产环境很差,这些都会使得鸡雏的质量较低,对于疫病的抗病能力较弱。

1.2 群体疫病预防无法有效实施

散养鸡的特点在于鸡群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处于分散状态,仅在晚间进行回笼处理,这种散养方式给疫病预防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尤其在散养鸡业主集中的区域,有的业主进行疫病防治时间早,有的业主时间晚,还有一些业主不进行疫病预防,由于所有散养鸡所处的环境相同,所以其感染的疫病种类也因此有多样化、变化迅速的特点,这就对散养鸡的疫病预防产生了更大的阻碍。

2 加强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2.1 提高基层防疫站的作用

基层畜牧兽医防疫站的主要作用,是为农民提供饲养、防疫技术,帮助农民进行科学饲养,针对农村散养鸡的防疫问题,基层防疫站应积极应对,将服务、技术带到农民家中,由农村生产小组、村镇政府等,对散养鸡业主进行防疫指导,帮助散养鸡业主提高技术能力、防疫意识,从根本上改善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实施。

2.2 集中育雏和饲养

育雏在鸡群饲养当中占据了非常关键的地位,针对农村散养鸡业主的鸡雏来源不一,质量差异大的问题,可以对散养户的鸡雏来源进行规范和统一,在专业的育雏业主手中购买鸡雏,并进行鸡雏的培育,培育到鸡雏7周龄,然后对达到周龄的鸡雏进行分售,将统一饲养的鸡雏销售到散养户家中,避免散养户自己育雏,通过集中育雏的方式,帮助散养业主减少鸡雏白痢、球虫等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上述疾病的防治效果,为鸡群的防疫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科学饲养和防疫

针对散养鸡业主鸡群防疫难度大的问题,可对散养业主进行鸡群防疫重要性的宣传,并对散养业主的饲养问题进行观察和整改,使散养业主能够适当改善粗放型的饲养模式,采用科学的饲料搭配方式和固定的散养范围,来降低防疫工作的难度,提高防疫工作的效果。

2.4 科学使用疫苗和药物

增加散养业主对疫苗使用的了解,在疫苗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剂量过大等严重问题。由鸡雏开始,对于散养鸡,应在饲料中、饮水中加入抗菌素,以减少鸡雏突然转变环境产生的应激性疾病,添加时间为5~7d,在鸡雏的饮食中加入维生素提高鸡雏的抗病能力。根据散养鸡的日龄进行不同疫苗和药物的使用,60日龄的鸡群应进行驱蛔虫处理,70日龄前,则要进行球虫病的预防。根据天气进行疾病的预防,疾病包括霍乱、大肠杆菌感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此时应对鸡群进行科学用药预防,在日常饲养过程中,积极地对鸡舍以及散养鸡的活动范围进行消毒,减少环境中致病菌、病原菌的滋生。鸡舍的打扫频率为15d/次,并在每次打扫结束后撒上干石灰。

参考文献

第6篇:三农的意义范文

一、体验营销概述

体验营销是美国学者James H.Gilmore和B.Joseph Pine在1998年《哈佛商业评论》上合作发表《欢迎进入体验经济》,并在1999年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出版后,才引起人们重视的。综合国内外对体验营销的研究,体验营销可以认为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通过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联想等参与和体验,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建立起产品信息的良性循环系统,利用消费者的整体感受和评价去激发消费者内心的消费欲望并加快其购买行为实现的一种营销方式。在体验营销中,体验营销为顾客提供机会,使其参与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让顾客亲自体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令其产生美好的体验。消费者的“主动参与"是体验营销的根本所在。消费者通过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会对产品做出不同的评价,从而体现出顾客的主动性。在关注产品本身功能价值的同时,更加重视购买的体验过程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情感的满足和愉悦,企业从出售产品转化为出售体验,不仅提高了收入,而且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增加了顾客价值的同时收入也增加了。

二、“三品一标”农产品实施体验营销的策略

1.重视感官体验,扩大消费者的需求

所谓的感官体验就是指用能够感受外界刺激的器官或肢体来感知事物,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与嗅觉建立感官上的体验,为顾客提供亲身体验产品和服务的机会,降低其购买风险,不但可以促进顾客的购买行为,还能提升顾客满意度。

比如有一浙江人在养地方品种庄河大骨鸡时,在开发市场时遇到了困难。原因是这个地方品种鸡养殖周期长,饲养成本高,所以在上市时价格高,在市场上和普通笼养鸡从价格上比没有竞争优势,而鸡的口感和风味从外观上又看不出来。为了让消费者真正的了解和购买庄河大骨鸡,这位浙江人采用了体验营销的策略。他开了一家门店,门店的一半是餐馆,专门烹饪大骨鸡让消费者来品尝,门店的另一半是销售大骨鸡产品。当客人吃到大骨鸡确实好吃的时候,他就会买一些大骨鸡产品回去自己食用或者当做礼品送人。采用这种餐饮方法销售,使他的当月销售额就达到15万元,几年没有解决的销售问题通过这种体验营销一下子就解决了。

2.以情景为舞台,为消费者创造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体验营销中,消费者只有在情境中主动参与才能导致体验的产生。企业应紧紧围绕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联想等,使之参与到企业的营销活动中。突出顾客参与性、互动性。为消费者设计和提供参与性强、兴奋感强的休闲项目,让消费者在游览过程中能够产生互动,从难忘的经历中获得愉悦的体验,留下美好的回忆。北京有一家养鹿场,为了吸引顾客,把鹿散养,使得客人到鹿场后可以自己饲喂小鹿,定期举行小鹿运动会和小鹿才艺表演,小孩骑鹿等,由于有了自身的参与,游客从中获得了快乐,放松了身心,愉悦了心智。通过这样的愉悦体验加深顾客对公司价值观、文化和生产过程的了解和认同,培育顾客忠诚感。

3.以知识为道具,启发消费者思考体验营销

有不少消费者对许多产品的消费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中不乏爱思考或者喜欢追根朔源的人,尤其是一些小学生、中学生和一些好奇心重的市民。不少城市郊区的农民或者一些旅游景区,就让消费者亲自来种植或者养殖,从播种或者某一小动物刚出生时开始,亲眼见证动植物的成长过程。也有一些有远见的农产品企业会在有关的电视栏目中开展营养知识竞赛等来宣传“三品一标”农产品和品牌。可以和一些中学和大学联合,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请一些专家学者来企业考察调研,这些权威的人士的亲身体验,是一种无声的广告,他们的影响力远远胜过你做的广告。特别是现在的个人媒体时代,一个微博大号可以影响到大几千万人。

4.以情感为纽带,满足消费者的关系体验营销

第7篇:三农的意义范文

1、15级之前通过采集甘草、大黄升级,基本上是在出新手村后的第一张地图长安郊区、扬州郊区、洛阳郊区就能完成;

2、15级至30级,可以通过在门派地图采集芍药、兰草、千里香达成,从目前几个门派地图看来,万花的草药最多,特别是生命树那边,比较密集;

3、30级至40级,可以在金水镇、洛道等地图通过采集相思子、车前草完成升级;

4、40级至50级,可以继续在金水镇、洛道。因为天名精是40级才能采集,对于冲神农来说是很适合。另外,由于医术升级的需要,这个阶段也可以去枫华谷、洛道等采集防风;

第8篇:三农的意义范文

1978年改革开放后,他的理想发生了改变:三顿饭里有一顿有红烧肉就满足了;

进入21世纪后,这个农民站在改变自己命运的黄土地上动情地说出了自己的第三个理想: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想到购买工具麻花钻、高速工具钢、模具钢,就会想到中国天工!

这个怀揣理想的农民不是别人,正是坐落在江苏省丹阳市后巷镇的天工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小坤。

礼智信:弃农从工

朱小坤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他一直对别人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在50岁的朱小坤身上,充分体现了他这一代在农村成长的企业家所普遍具备的特征:坚韧不拔、勤奋执著、淳朴善良、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

朱小坤从13岁就开始推独轮车、挑大粪,早晨5点钟就开始下地干活,一天挣六七个工分。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时吃不到米饭,早上喝一大碗稀饭,跑到江堤就饿了,然后就是挑一天江堤。在艰难的环境中,个性要强的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把乡亲们带上富裕、安宁的生活。

或许是这种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带领乡亲摆脱贫困的决心,让朱小坤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如果永远扎在这片土地上,可能自己吃干饭的梦想可以实现,但是和乡亲们一起吃上肉的梦想则有点遥远。经过一段时间缜密的思考,这个农民的儿子决定弃农从工。

1981年朱小坤开始承办村办企业。当刚刚被任命为这个村办厂厂长的朱小坤跨进厂门时,厂里只有两三台机器,十来个职工,账上一分钱都没有,更不要说工资和买原料的钱了。见此情景,朱小坤立马转身到了信用社,向信用社好说歹说借了2000元。因为当时五金厂在全乡排在队尾,信用社勉强答应借款,但要求月头贷,月底还。这么短的期限,朱小坤硬着头皮应下来。转眼到了月底,还贷的时间到了,朱小坤看看账上的钱不够,于是把全厂职工都招呼到了面前,自己带头掏光口袋里的钱。看到厂长这样,大家也跟着开始凑起钱来,10元、20元、50元……当朱小坤把各种票面的一堆钱送到信用社主任面前时,主任被感动了,当即表示:“朱小坤我相信你,今后你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

对于朱小坤来说,“弃农从工”的路一开始就充满了坎坷和曲折。正因为如此,他才殚精竭虑地研究市场,专心致志地捕捉信息,不失时机地推出产品。从搞五金到铜拉手、从塑料瓶盖到远程强力天线,他一直坚持着,直至确定将工具麻花钻作为主导产品。

上工具麻花钻!这是朱小坤作出的决定天工命运的决策,也是他多年来钻研五金的智慧结晶。

“麻花钻”问世之初,市场热销,供不应求;同时,生产“麻花钻”的原材料―――高速工具钢随之十分紧俏,常常处于“无米之炊”的窘况,与“麻花钻”的热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1992年,朱小坤毅然决定,投资800万上轧钢项目。从此,天工国际实现了生产原材料自给,初步形成了从冶炼、重熔、锻造、轧钢、拔丝到工具成品出厂的一条龙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形成工具麻花钻及其专用原材料―――高速工具钢为两大主导产品的产业链。

为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朱小坤又进一步将产业链向包装延伸。2001年,天工上马了工具钻头包装项目,一改以往钻头散件出厂由外商包装的局面,其附加值增加了15%左右。

天工国际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也并非一马平川。

1992年,天工国际的产值还在3000万元左右的时候,就渴望走出国门。一位德国公司的中介人来到天工国际,对他们生产的麻花钻翻来掉去的看个遍,然后毫不留情地批评:“你们这种货也叫产品?在我们那里上地摊都不够格!”

朱小坤感谢客人的直言并把这事定为厂耻。他认识到,天工国际要想走向世界,必须掌握世界通行的“游戏”规则。这个规则也是一种信义,如果自己做不到,就不可能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去打拼!

于是,天工国际推行了一整套先进的管理手段,包括ERP信息化管理,将质量、产量、成本、安全、环保等一系列环节进行规范操作;与工资挂钩的责任考核制体现了“厂纪无戏言”;严密的质量检测,严谨的工艺流程,确保了所有产品都符合国际和国内的质量标准。从1987年开始把工具麻花钻确立为主导产品至今,天工年产4亿支“麻花钻”,在中国每出口五支麻花钻中就有一支产于天工。

天地人:诚信为本

朱小坤认为在商场上激战,靠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把握时机,看准市场,企业内部和谐,与客户和谐,就是取胜的关键。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诚信。

“一切从诚信做起”,“人品决定产品,产品体现人品”。天工的理念不只体现在走廊的画报上,而且体现在天工的实际行动中。

美国的纽威公司是美国工具行业的五巨头之一,在一次广交会上,天工攀上了高枝。由于是第一次合作,纽威公司对天工国际了解不多,显得十分慎重,第一次只下了九万支麻花钻的订单。由于经办人的疏忽,少看了一个零,只安排生产了九千支这样规格的麻花钻。而一直等到要装车运往码头时,才发现出了这么一个大纰漏!当业务员心急如焚地向朱小坤报告此事时,朱小坤立即赶到了车间。他一方面布置车间紧急加班加点生产,一方面紧急联系航空公司准备空运。业务员在一旁急忙善意地提醒说,空运钻头的费用要比船运贵上十倍,这样的话,天工这笔生意就要亏大了。朱小坤斩钉截铁地说:“天工就是亏,也不能失信!”

当美国纽威公司接到通知是从机场提货,而不是到码头提货,感到十分意外,特意来电询问。当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时,十分感动,很快就下了长达5年的订单,每年从天工国际进口至少1000万美元的钻头。

就是在这样的信念中,天工国际在世界上开始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天工国际利用恰当的时机不断“鸟枪换炮”:2001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钢连轧生产线投产了;从2002年,投资6000万元引进奥地利的精锻机,生产出一批高性能高速工具钢,其中的M7钼系高速工具钢被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003年投资近2亿元,上马1250T快锻、650、400轧钢机组到2007年上马2000吨快锻、扁钢生产线。

在2009年金融危机的险恶环境之下,天工仍然取得了令人惊叹的佳绩。2009年,高速钢、模具钢凭借“特”、“专”、“精”积极抢滩市场,销售收入逆市增长。

玉要琢:科技兴企

朱小坤说,像金融危机这样的狂风暴雨,考验的不仅是企业的实力,更是企业的智慧。天工能成为“领跑者”,走的是一条“智者之道”。

天工人对形势和市场洞若观火。早在2003年,他们就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严格按照各项法律法规的程序要求,实行了企业改制,这一果断的“转身”不仅体现了朱小坤审时度势的“智者”风范,更使企业员工增强了风险意识,进一步凝聚了干部员工的团队精神,从而构筑起天工冲击新高地坚强的思想阵地。市场方面,天工从2005年开始,就前瞻性地转入高技术门槛高附加值的模具钢领域,这块5000多亿元的“市场蛋糕”强烈地吸引了朱小坤的目光。为此,天工“不惜千金买宝刀”,几年间先后投入逾20亿元,购买了910可逆轧机、850扁钢生产线、2000吨及1250吨快锻机等一系列先进的模具钢生产设备,从而使公司迅速成为国内专业化生产模具钢工艺装备最为齐全的公司之一。2009年,他们又斥资5亿元从德国引进一台1300吨精锻机生产线,这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特钢的高端精锻机。这台设备已于2009年底投入生产,极大地提升天工的特钢尤其是模具钢的收入和利润水平。

科技兴企的关键是人才。目前,天工拥有一支活跃在冶炼、轧钢、热处理、精密合金新型材料等领域的300多名技术人才队伍和多位行业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并与东南大学等多家高校和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组成联盟,集聚了全国高速钢、模具钢行业一流的科技精英。同时,天工凭借深厚的科研和人才等优势,日前成功获批建立“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一科学的辉煌殿堂,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天工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成为提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的“标志性建筑”。

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天工每年投入总销售额的3%左右达几千万的资金,现已获得40余项科研成果的国家专利。同时,天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也是好戏连台:“水平连铸高品质稀土高速钢的开发及专业化”获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并开创了高速钢生产多项技术的先河;他们研发和生产涵盖了所有客户需求的熔炼高速钢钢种,还开发了系列专用材等等。这些举措,尽显天工作为“智者”的“神机妙算”。

至平治:修身齐家

如果说朱小坤的“诚信经营”理念是亮点,那“共同富裕”就是天工国际发展壮大的一块坚固的基石。

屈指算来,天工国际已走过29年艰辛而豪迈的征程。从20多年前不足50万元的工业总产值,到现在的50多亿元资产,天工国际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企”。企业是实实在在强大了,不过,在朱小坤看来,一个企业是否兴旺发达,归根到底是看员工收入水平的高低,员工富则企业富。因此,“强企必先富员”。这个理念传达给人们的感受,依旧是朱小坤对乡亲们火一般炽热的深情。

为了卓有成效地实施“富员强企”的方针,朱小坤在狠抓工业,打造产业链的同时,坚持以工养农促副的路子。从1986年开始,他从村办企业年年拿出几十万元投资农业、兴办副业,为改变“箱子田”,填平废沟塘,他从企业拿出60多万元进行土地复垦,使原来800多亩低洼田、废沟塘,平整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为了使村民尽快富裕起来,他组织群众将原来200多亩废河堤改为桑园、果园,拓宽了群众致富渠道。1996年他又投入100多万元把前巷村农田全部收回,实现“一田制”,建起了高标准丰产方和千米农田观光长廊,建起渔业、生猪、蔬菜基地和前巷农贸市场,村民每年每人只需要交200元就能在村里领取580斤口粮,95%以上的村劳动力进了天工集团,彻底解放并吸纳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在丹阳市乃至镇江市都是首屈一指、史无前例的。

早在90年代初,朱小坤就不惜巨资在村里办起了农民夜校、老同志活动室、党团员之家、广播室、有线电视,并每年为农户订阅一份报刊杂志。每年为老党员、老干部、五保户和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退休金和养老金,为镇敬老院孤寡老人发放礼品礼金,彻底解决了村民耕种、饮水、走路、用电、上学、看病、看报、烧草、养老等十几大难题。如今的前巷村已家家住上标准楼房,户户安装程控电话、有线电视,90%以上家庭拥有轿车和摩托车。人人享有医疗保险,养老及财产保险,老人有退休金、养老金;村里为考上中专直至大学本科的孩子设立了不同的奖学金。农民乐园和多功能文化娱乐中心全面建成,三条穿村而过的风光带使前巷更加“风光”,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现代化新农村格局已经形成。

前巷村年均收入从1981年的不足300元增至超万元,现在前巷的工业销售已达数十亿元,全村人均收入已超万元,成为榜上有名的江苏名村、富村。前巷,已成了前巷人和来前巷的人安居乐业的乐园。天工国际,已成为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典范。

其实,现在的前巷和天工,已经融为一体。前巷的变化,也是天工国际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天工国际正在进一步创新富员强企的经营管理理念。朱小坤说得深有感情:不仅要让员工有饭吃、有房住,更重要的是让员工吃好饭、住好房,家家有存款,人人能长寿,户户永安康。

话是这么说,事是这么干,这“话”和“事”无不闪烁在朱小坤走出的独特的天工之路上,这也正是中国企业家所经历的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随着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天工国际的工具麻花钻和高速工具钢产量坐稳了世界榜首宝座。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工人修的是自身,齐的是前巷,治的是中国的钢铁、工具业,平的是世界市场。

第9篇:三农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古典;现代;完美结合

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作曲家,将我国古典名曲改编为现代钢琴作品,通过大量音乐会演出和电台、电视台播出,以及CD、VCD、DVD的传播,取得良好效果,不但受到国内外听众的普遍欢迎,而且成为我国高等音乐院校的教材和必修曲。在这些现代钢琴作品中,本文针对钢琴独奏曲《梅花三弄》是如何改编的?如何创新的?如何使古典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的?着重从创作思维、专业技巧、创新意识等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古琴曲《梅花三弄》,历史悠久,清纯典雅,旋律优美,流畅如歌,独具特色。全曲共十段。前六段中基本主题出现三次,故称“三弄”。通过对梅花凌霜傲雪的神态的描绘,歌颂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格,表现了梅花的静态之美。后四段有激越的音调,形成矛盾冲突,表现了“梅花斗雪开”、不畏风雪严寒、“傲骨凌凌,不为之屈”的气质和竞相怒放、生机勃勃的动态之美。古人有“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之说。本曲借物咏志,借对梅花洁白、芬芳、耐寒、高雅等品质的赞美,来赞美具有高尚节操的人物。1972年,作曲家王健中据此改编成同名现代钢琴独奏曲,其间曾受到诗词《咏梅》的启发。现扼要分析如下:

1 关于改编的主导思想

从全曲的各方面看,其指导思想应是:尊重和保留原曲的思想境界、情感内容、主题音调、时代风格。而这些恰恰是改编一部音乐作品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 关于曲式结构

沿用了古典中:“主题呈示――主题再呈示――主题变化呈示”的布局框架,通过“三弄”,反复吟唱同一主题,从而使梅傲雪风中,坚忍挺拔的个性和乐曲的主题旋律更加突出。可以说:这是本曲曲式结构的最佳方案。

3 关于主题安排

严格遵循了古典主题安排,突出了基本主题的优美形象,分三种面貌:第一次呈示于F宫调式明媚的高音区,采用简洁流畅的伴奏音型,表现出梅花清新秀丽的形象。第二次呈示于中、低音区,左手演奏更为柔情的主题,右手在高音区以晶莹透明的平行四度双音,衬托出梅花高洁如玉的品格。第三次呈示,转到E宫调式特高音区上出现,闪闪发光的高音曲调,华丽的分解和弦伴奏,塑造出寒风中一枝红梅傲然挺立的雄姿。第七段以后,是第二主题的自由展开。

4 关于和弦构成

和弦是形成和声结构的基础材料,是欧洲古典传统和声体系,是当代世界各国(包括我国)专业音乐艺术领域中应用最广的和声体系。它的和弦构成则是:“三个或三个1:2 1-的音,按三度叠置的方式形成和弦”。但在本曲中,完全不采用上述体系的原则和基本和弦,而是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全新的和弦作为本曲和声结构的基础材料。主要是:(1)换音和弦。在全曲的开头,就使用了这种民族特性的和弦。用距离根音的四度音代替了原本三和弦中的三音,造成了纯四度与大二度之间的碰撞,使和弦加剧了紧张感而成功地避免了三度叠置和弦造成的西方大小调的感觉。(2)加音和弦。如29小节f、a、c加入了二度音g,并在低音与中声部和声层的烘托下,高声部则更多地模仿了古琴中的泛音奏法,使在钢琴这件西洋乐器上演奏的古琴曲,民族风味十足;在梅花主题第二次出现时(62小节)则运用了三和弦的基础上加入了二度和六度音,同时右手在加音和弦基础上形成的四度平行的横向推进,显现了梅花轻巧、活跃的音乐形象。(3)在传统和声中的创新也较普遍地引用到该乐曲中。首先,我们可以在18小节看到第二个和弦d、c、f运用了二度叠置,这种大二度(即小七度)的叠置被称为“温和的不协和”音程,这种大二度在以寒冬为底色的基础上吹来一丝暖风。(4)170小节的第二拍c、f、d、g则是一种突破,该和弦是四度拼叠型和弦。由于这种和弦中两个纯四度拼叠关系与我国乐器琵琶的形式相同,所以有人也称之为“琵琶和弦”。(5)在调性中,梅花的主题由c微进入,转到F宫,并目在c徵凋的开头并没有使用c徵和弦,而是用了F宫和弦的第二转位,此时宫音和弦并不是上属功能,而是起到了定调和弦的作用,也就是所谓的传统和声的“以宫定徵”。

5 关于和声手法

本曲和声手法主要有:(1)主旋律进行中的柱式和弦伴奏手法。(2)主旋律进行中的分解和弦伴奏手法。(3)主旋律进行中,同时出现副旋律或对位旋律的伴奏手法。(4)主旋律长音中或乐句衔接处的空白地带,用和声音型进行穿插装饰、填空的伴奏手法。(5)各声部与主旋律保持平行四度、五度、八度的和声伴奏手法。(6)在没有旋律的片段,用各种和弦音型形成各种变奏、过渡、发展的音乐段落的手法。上述种种手法,都是借鉴欧洲钢琴音乐作品中常见手法。方法可以借鉴现代西洋创作手法,但作品的内容、情感、风格却延续着中国古典韵味。

6 关于音色布局

主要有:引子中柱式和弦的沉重音色;基本主题在高音区首次呈示的明媚音色;第二次在中低音区划呈示的柔美音色;第三次呈示在特高音区的辉煌音色;第二主题的进军号式的音色,最后五小节模仿古琴泛音的银亮音色;平行四度旋律和平行五度伴奏的空灵音色等等。音色的多样化布局,大大渲染了钢琴曲的色彩效果。

7 关于转调和发展手法

在全曲以F宫调式为中心的音乐中,为了突出基本主题的第三次呈示,突然转入E宫调式,音乐形象极为辉煌,是音乐内容和音乐形象的需要。之后,接着又转入#F宫调式,也是为了后半部音乐形象变化发展的需要。以上这些,在原古琴曲中是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的,是钢琴曲中运用现代作曲手法对古琴曲内涵的深化,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在如何继承古典技法上具有特殊意义。

8 关于形象布局

本曲是造型作品,表现的是“物”,即:梅花的静态与动态形象。如果说到“情”,也只是从古人“借物咏志”的角度,象征性地涉及到人的情感而已。但它所塑造的梅花的“静”与“动”的形象,却是在钢琴上通过复杂的音乐织体表达出来的,其中精彩的创新性可想而知。

9 关于避免“洋味”,保持“古味”

以上各种已经做了大量努力。在避免“洋味”方面:从反义上采用欧洲传统的三度叠置和弦。在保持“古味”方面:(1)大量运用平行四度旋律工装饰伴奏音型。(2)大量的平行四度或平行五度的低声部和声伴奏。(3)从本 曲一开始,在PP的沉静音调中每一个旋律音都有柱式和弦支持,每个柱式和弦前边都用一个低八度的空八度倚音为先导,产生了古琴传统演奏法中的奇妙效果,先后出现20多次。渲染了浓烈的“古味”。(4)最典型的是全曲最后五小节,钢琴右手在极高音区演奏平行四度的基本主题动机再现,左手演奏平行五度的低声部伴奏。这个天籁般的空灵音响效果,是绝对的中国古典味!更奇妙的:在我国演奏古琴曲《梅花三弄》的三位大师:傅雪斋、吴景略、张子谦的曲谱中,结尾都不是采用古典最基本主题的音调。惟独作曲家王健中改编的钢琴曲中,用古典基本主题的动机为最后五小节结尾音调。严格说来,这种手法是欧洲作曲法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手法,根本不是中国古典传统,但奇妙的是:效果却非常好!听起来是绝对的中国古典味!特别是令人联想到诗词《咏梅》中“已是悬岩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美丽画面。作曲和表现方法虽是西方的,但用在这里却是创造性的!“洋为中用”,只要用得恰当,“洋”也就“中”了!

从以上九个方面看,对该乐曲的改编能取得成功,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性也体现在《梅花三弄》将中国古典乐曲中的民族特性与现代西洋乐器――钢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这一点可以为中国古典乐曲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关于艺术创作并不代表着完全的创新和完全的舍弃,恰恰相反,对于艺术的创作(包括改编乐曲),却正是对于传统的一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理念。只有真正从本质上去了解过去的文化与哲学理想,才会创新以及对艺术(音乐、美术、文学)的再度创作。而对于完全的抛弃过去传统的作法,只会建成“空中楼阁”,没有任何的根基。但反过来,紧抱过去的东西不放,“闭门造车”同样不会取得成功,同样不能把好的东西展向外人,推向世界。在这里,我想通过对钢琴曲《梅花三弄》艺术创作的分析,再一次地重申:抛弃以上的两种错误,做到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做到民族与世界的相互交织,做到音乐与情感的水融,才能堪称得上是好的艺术创作,从而值得我们在创作以及演奏等方面借鉴、学习。而且我们不能只片面地停留在乐曲的表面,只有深入地了解,才会有未知的创作。

通过对钢琴曲《梅花三弄》的深入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

1 改编目的将中国古曲改编成现代钢琴曲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的在于:

(1)为了人民的需求。中国人民热爱自己民族的古典音乐,但直接欣赏古曲在时代、空间、审美观念上又有很大的差距。通过改编为现代钢琴曲,更易传播、理解、欣赏、接受。

(2)为了古曲的新生、人类的共享。古曲古乐虽是珍宝,但不便流传。要想在新时代、新听众中一展自己的容颜,如不脱胎换骨练就出新的生命、求得新的容颜是不可能的。中国古典名曲从文化意义上讲,它不仅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它是“非物质的世界文化遗产”。除了原曲、原谱、原声应受到保护之外,改编为现代钢琴曲,有利于世界共听、人类共享。这是将中国古典文化珍品向全世界传播、让中国古典名曲走向世界的有效手段。

2 对当代钢琴作品创作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与论述对钢琴作品的创作具有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如果是改编中国古曲,本文的研究与论述是最直接、最具体、最具参考价值的经验,可以加以利用和发挥。如果是加工改编民歌,本文的全部内容均可供参考,有目的地选用采纳或加以变通创新。如果是自由创作,虽不局限与某首古曲或民歌,但钢琴作品在追求民族风格和创造崭新的民族化钢琴音乐语言上,仍然能够从本文的研究及论述中,找到创造经验,找到民族风格旋律的构成法与变奏法,找到民族和声的种种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