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使用智慧课堂进行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集体备课的意义
1.学无止境,交流可以更新观念。
在教师整个受教育与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一些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教育思想被许多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加以强化。再者,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是谁总有知识的死角,要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教师就必须加强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社会知识,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备课组应通过集体备课,进行教学课题沟通,构建和完善教育资源共享与教学成果交流平台,集中大家的智慧,一起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一起探究如何把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突破重难点,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2.集思广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知识是有限的,集中众人智慧,取长补短,择优弃劣,就是进步的过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集思广益,才能实现超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集中所有人的智慧,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会更上层楼。
二、集体备课的内容要求
1.备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源于教学实践,又对教学实践有指导作用。新的课程标准是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而总结出来的新的教学理念,是基于新的社会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突出体现人的“发展性”,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备课时,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而且要讨论怎样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更有利,怎样处理教材更能吸引学生学习,如何设计问题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我们在讨论《减数分裂》一节的教学时,一种观点是教师给出图像特征,总结出定义及其判断方法,然后举例训练,这种方法学生听得懂,掌握得快,短期内对提高成绩帮助很大;另一种观点是教师通过一组图像的比较,让学生总结规律,引导学生自己研究各组图象规律,逐步归纳出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我们通过讨论认为尽管后一种教法耗时多,表面上看效率低,但从长远来看,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即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因而是我们教学的必然选择。
2.备教学方式。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结合,这要求在教学时教师要积极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虽早已为教育界所唾弃,然而时至今日,采用这种方式教学的仍不乏其人,因此在进行集体备课时,应讨论如何设计才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如何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等。即应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同时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不应成为学生唯一的课堂学习方式,它应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否则教学必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集体备课时,我们还应充分探讨教材中哪些知识是可以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教师讲解的,讲解时要预设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师该采用什么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等等。
3.备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备课时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期望,它应该表现为学生在这节课结束时的收获。预设课堂教学目标时一定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俗话说的跳一跳摘得到;要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面向少数优生;课堂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如果课堂教学目标定位不正确,那么教学内容和习题的选择、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就往往不恰当,教师备课时对学生估计要么过高,要么过低,很难做到恰到好处,其结果往往造成教学效果的不理想。通过集体备课,调整目标设计,使之更能接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教学内容范围的大小;二是教学内容数量的多少;三是教学内容难度的高低。教学内容范围的大小是由教学进度确定的,而进度是早就排好了的,不必在集体备课时多讨论,因此集体备课时要着重对后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一节课教师准备讲几个例题,讲什么样的例题。
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两个层面,一是对教学内容本身的理解;二是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它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很好地突破难点,乃是集体备课的一个重点讨论的话题。教学中时常会有这种现象发生:教师为完成教学设计中既定的内容,在学生已掌握该知识要点的情况下,仍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该知识要点,而学生真正需要教师讲解、加强巩固的地方因时间而耽误,或一带而过,或省略为自学。集体备课就是要避免,至少要减少此类问题发生;备课时,还应充分讨论生情、班情,在此基础上确立每一单元的重点、难点,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对教学难点进行分解。
5.备作业设计。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学得”和“习得”而来的,无论课内课外应“学得”与“习得”并存。作业不仅是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一把尺子,而且是使学生巩固“学得”的重要手段,作业的设计包括两个层面问题。
首先,作业的量。作业太少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多的课业负担,学生要做无谓的重复劳动,会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要应严格控制数量,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能完成。备课时教师还应讨论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如何设计作业层次更合理,使之既达到巩固所学之目的,又有利于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其次,作业的质。这是教师备课讨论的重点。题目的选择要有针对性,既要和课堂教学内容一致,又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题目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业内容的设计既要考虑基础性,又应兼顾发散性,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三、集体备课的方法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集体备课的探索实践,形成集体备课模式。
1.初备。
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即为下周的教学内容,主备人要将主备的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以便交流时供大家重点讨论。
2.集体交流。
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吸取。交流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二是个由主备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引导大家深入讨论交流。力争每次集体备课既形成备课教、学案,又解决或探讨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难点的问题。
3.形成教、学案。
集体交流之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教、学案。所撰写的教案应力求精致和完美,力求体现新的课改精神。
4.二次备课。
集体备课坚持的是的原则,考虑较多的是年级学生的共性。“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由于各班学生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教师也各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长,备课组统一一个教案显然不符合教学原则,也违背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进行二次备课,即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认真修改,合理取舍,这种修改可以包括教学方法的更换,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等等,使之更贴近自己的教学实际。
三、集体备课的成果的展现
集体备课的最终的成果体现于教案和学案。而如何使用教、学案以实现集体备课的最终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教、学案的预习。
教、学案要提前发给学生,要追求“实效”。要学生预习什么,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都必须明确。
2.注意教学案的载体功能。
教学案是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是集体备课成果的展示。因此,教学案必须精心选材,并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逻辑性原则。选材要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一般到特殊。
(2)层次性原则。教学案的编写要兼顾的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
(3)多样性原则。教学案的题型应多样性,不拘一格。
(4)“教”、“考”不分离原则。教什么就考什么,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便于及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所教知识的掌握情况,以采取相应措施。
3.教、学案的复习功能。
在使用教学案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信息的反馈,反复强化,充分发挥教学案的复习功能,做到“堂结”、“日清”、“月结”。
四.让集体备课“真”起来
1.要有良好的心态。
我认为在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中,“心态决定一切”。不管什么样的教科研形式,良好、积极的心态能激发个体参与活动的生命活力,纵然没有制度的约束,个体的智慧活动也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反之,缺乏主动、积极的心理准备,消极应付集体备课活动,即使有严厉的制度规定,也无法激发个体的心智。因此,良好的心态是集体备课赢得真实的前提。
2.合作意识。
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时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氛围。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备课组教师都要有明确的分工。在进行专项复习时,要根据各位教师的长处,备课组长指定专人负责,准备阅读、改错和书面表达等练习材料。
3.要有充分的准备。
这里的准备者不仅仅指主备人,而是指所有参与集体备课的成员。大家都应该有备而来,不能满足于只做听众。既然人人都是备课活动智囊团的成员,活动时就应该提出困惑、发表见解,这要求合作者对教材有足够的把握和理解。
4.要创造展示的空间。
一.是否可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0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教师语言具有规范性、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和审美性等特性,其中的“规范性”就是指用语规范,要符合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明确一致的标准。作为国家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自觉使用普通话。但是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明文规定教学语言不能适当使用地域方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6条同时规定“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其中的情形(四)是“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地域方言是可行的,并没有违反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有无必要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地域方言作为教学语言有无必要呢?根据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近30年来的体会,我认为很有必要。
首先,有利于传承地域历史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曾说:“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地域方言反映了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因而有保护和传承的价值。国家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方便全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并没有消灭地域方言的目的。因而,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地域方言,对保护地域方言和传承地域文化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其次,有助于增添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们对自己的母语都比较熟悉,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引入地域方言作为教学语言,会让学生有一种亲切熟悉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生动幽默是取得良好课堂效果的法宝之一,应体现在语言丰富、表达灵活、激发热情、活跃课堂、深刻智慧,促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合理引入方言进入教学活动,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找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比如讲授话剧《雷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尝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用家乡方言来进行演出,同学们通过与普通话一对比,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语言现象,也有助于加深他们对课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教学效果比单一使用普通话进行教授要显著得多。当然,教学语言不能只是为生动而生动,为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了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地取笑逗乐,只会给学生以粗俗轻薄之感。
再次,有助于语文知识的讲授,特别是有助于解释一些音韵现象。有些古诗词现在用普通话读起来似乎没有押上韵,学生理解不了用韵情况。这是因为语言已经发生了变化,一些字的韵母部分由古至今读音发生了改变。例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一、二、四句押韵,在讲解时很多同学不理解“斜”为何与“家”“花”押韵。我指导他们用洞口方言读,洞口方言里“斜”读qiá,同学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这是古音改变的结果。
三.如何使用
一是要联系内容、合理安排。什么内容适合引入地域方言,教师在讲授之前要进行判断,认真分析引入方言教学的效果如何。一般来讲,话剧最适合引入方言,小说、演讲词次之,诗歌、散文要根据不同地域方言具体对待,其他文体不适宜引入方言。古诗词一般不适宜引入方言,但也不可一概而论,比如用洞口方言来朗诵白居易的《琵琶行》就别有一番风味,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很容易打开课堂教学气氛,师生在开怀一笑之后,很容易就能进入诗歌里那种离愁别绪的氛围。此外,时间安排要合理,使用频率要适度。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本末倒置,过度依赖方言来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方言作为教学语言只是一种辅助形式,普通话始终是主要的教学语言,这一点不容忽略。事实上,过度使用方言来教学很容易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失去兴趣,也不利于语文知识的掌握。
二是要形式多样、讲求实效。我们所说的教学主要指课堂教学,但不限于课堂教学。如何引入地域方言来进行教学,每个教师可以根据各地方言的面貌,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态度来合理安排,选取合理的形式来展开。可以是教师用方言诵读,也可以是学生扮演课文人物用方言对话;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来进行,也可以利用学生课外活动来展开,比如方言版的话剧、小品演出或诗歌诵读。总之一句话,要讲实效,这个实效就是要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意两点
第一、不忘国策。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语言政策。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模范。普通话必须成为教师的职业语言。如果一位教师只会用方言土语教学,那么,即使他妙语连珠,也算不得规范化的语言。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引入方言来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因此而影响了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和掌握。实际上,聪明的教师会在引入方言进行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把家乡方言与普通话进行比较,让他们去领悟家乡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异同,从而为学生更好地掌握普通话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谈话导入,亲切自然
在课文导入环节,我就设计这样的话语“同学们,你们读过童话故事吗?童话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你漫游在童话的王国里,什么事情都可能遇到,什么样的生活都可能体验,什么样的人都可能看见……”让学生明白童话善于想象的特点,为接下来课文的学习以及想象说话作铺垫。
二、趣味识字,扎实有效
对于第一课时的教学,生字是不可摈弃的重要一部分,在教学中,我以课件直接呈现的形式,通过“小老师带读”、“开小火车读”“全班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掌握生字。在评价中,渗透重点字词的理解。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自主识字,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例如 “唾沫”的读音是轻声,尤其要提醒学生。另外我着重教了“罐”这个字,我从字形入手,以部首“缶”开始教学,“缶在古时候指的是口小肚子大的盛酒的陶瓦器,所以带有“缶”的字一般与陶瓦有关,你们还学过哪些字带有缶?”这样一问,孩子便七嘴八舌说起来。但是这个环节当中,我应该适时让孩子们找出课文中带有罐的词语,“水罐”、“银的罐”、“金的罐”“带钻石的罐”,然后让孩子梳理了水罐子的一系列变化。这一部分的教学还存在欠缺。
三、抓关键词,重点感悟
本内涵较丰富,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内容,我借用重点词语,让重点词语开启学生情感的大门,比如抓住“所有的、干涸、干枯、焦渴而死”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此处我还特地让孩子们体会“干涸”“干枯”的区别,引导孩子们想象除了河流水井还有哪里干涸了?除了草木丛林还有哪里干枯了?
从背课到上课,我常常地体会到要讲好一节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不足:
1、疏忽了朗读指导,在每一次品读字词的时候我没有及时让孩子读句子读课文,而是等到课末才一股脑儿让孩子们读课文。
2、在处理本文主要内容时,太过于笼统,对于孩子来枯燥无味,应当改变。
课堂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它,浸润着我的操劳和智慧,刻着我的惆怅和欣喜。期盼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研究、探索,使第一课时精彩无限。
(上接第170页)的本质特征,教师提示学生去发现: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位置关系可分为几种类型?分类的标准是什么?能否像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那样,通过数量关系来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样,使学生学会运用联想、化归、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探索问题实质,既学到知识,又掌握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五、活用多媒体扬长避短,使课堂真正减负增效
多媒体教学不是把“老师讲”变成了“老师放”,而是要重视实效,把“是否体现计算机这一先进的教学工具的优越性,是否有助于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事实上多媒体教学不是“万金油”,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常常只是在一节课的某个阶段才使用电教手段.因此教师课前要周密考虑,哪些内容、哪几个环节运用最适宜、最有效.
结语:多媒体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态度,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分析、理解和创造的能力,促使教学质量大大地提高,进而达到高效.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和教师相比,多媒体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多媒体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多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用多媒体为现代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当一个新生事物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需要有热情拥抱的举动,但也应有冷静审视的头脑,我们高中数学教师也不例外,这样方能为多媒体数学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达到“活用多媒体,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耿文萍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艺术[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12期.
[2] 王中平 新课标理念下如何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J] 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02期.
[3]刘艳玲 浅议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的作用[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0年01期.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有效性
余文森教授(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二、如何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就历史学科而言,要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注重学科价值和学科特点外,还必须关注以下几点。
1.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要准确理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专业活动的核心,也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没有理解教学目标真正的含义。他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特别重视三维目标中的后两项,对“知识与能力”目标却不敢深化,似乎强调了知识就不符合新课标要求,重视能力就会落入传统教学的俗套。于是便有了一些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辩论、浅薄乏味的表白,看似华丽多彩,实则障眼烟云,完全是低效或无效的作秀。
事实上,新课程并不排斥或贬低知识本身,恰恰相反,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永远是第一位的。它既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坚强基石。因此,准确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2.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
目前,我们有了新标准及依据新标准编写的很多版本的历史教材,这无疑是向构建新的教材体系和新的教材观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但可以明确地说,有了新教材,不等于有了新课程,更不等于有了新的课堂教学。因此,如何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便成为推进目前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况且由许多经验丰富的专家精心编写的教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教材的处理仍然不可能完全适应接受能力、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的班级和学生。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尚有很多可供拓展的空间。这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尽情释放智慧,在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合理创造,在不违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对某些“原版”适当舍弃,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3.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主体发展与其学习环境关系密切。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乐于训导而不善鼓励,勤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学生只能“亲其师,信其道”,养成了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不敢怀疑传统,不敢质疑书本,不敢挑战权威。师生关系紧张,沉闷压抑。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个性可言,更谈不上主体作用的发挥。掌握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新知识,掌握规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突破规则。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历史课堂教学最本质的体现。卢梭有句名言:“大自然塑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型打碎了,所以我正是这世界上第一个‘我’,也是最后一个‘我’。”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含个性,这是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
4.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运用语言与情感等创设氛围。
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教学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与学生(演员)共演一台戏。教师的功夫在于教师的教学艺术,为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一个轻松。活跃,意境生情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沐浴在情感艺术的享受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教学语言的随意性与教学语言的技巧性的作用必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重视语言的魅力,重视语言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历史教学中,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将感性上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一、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
目前,我们有了新课标及依据新课标编写的四种版本的初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冀教版、华东版和北师大版),无疑是向构建新的教材体系和新的教材观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但可以明确地说,有了新教材,不等于有了新课程,更不等于有了新的课堂教学。因此,如何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便成为推进目前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况且由许多经验丰富的专家精心编写的教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教材的处理仍然不可能完全适应接受能力、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的班级和学生。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尚有很多可供拓展的空间。这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尽情释放智慧,在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合理创造,在不违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对某些“原版”适当舍弃,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教”教材视教材为“圣明”,被动地围着教材转,不敢越教材半步。而用教材“教”,“教材”则走下神坛成为“范例”,教师不仅要解释教材,而且要以教材为“诱饵”,去“钓”起学生思考的“鱼”,以教材为圆心,可以从内容、形式上向外延伸,不再局限于教材,教材从而成了一条知识之“舟”,一座能力之“桥”,一个心灵洗礼之“池”,用教材“教”便是一个动态、可延伸的过程。尤其在当前中学历史新课程的大教材观与新课程资源观下,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知识、思维和生活经验实际而对教材进行开发与整合可以弥补一些缺憾,演绎出精彩的课堂教学情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精神王国的主宰,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服从者。课堂上的所谓理想境界是圆满完成教案,“死”的教案成了支配和制约“活”的教师与学生的工具,课堂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多数学生只是群众演员,甚至是“观众”和“听众”,课堂没有了灵气。
增强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就是要在实践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还什么?怎么还?
一是要还课堂教学一定的自由度。我们的课堂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一些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一些神采飞扬。尤其是讨厌学生的超前插话,不允许与老师争辩等,无疑是给学生的身心自由发展套上了枷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无法生成的,因为学生根本不敢提出他们的问题,尽管他们生成的问题可能很多。所以要还历史课堂教学一定的自由度。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精神活力才可能得到释放和生成,原本由老师控制的课堂才会变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一派盎然的生机。
二是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平等交往的对话氛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放弃自己在课堂上很容易获得的“话语霸权”,以学生学习的伙伴、促进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扮演一个“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角色,建立课堂平等对话的氛围,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中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现,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这样一加一就会远远大于二。
三、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师生共同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而要做到这点:
一是情境创设要别开生面,疑窦丛生。要精心设计具有新意、强烈刺激的历史情境,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并且在具体的情境中蕴涵矛盾和疑惑,造成学生对原有认知的挑战,从而引发探究的愿望。
二是问题要引人入胜,沉缄深邃。从貌似常规的历史现象中发掘深层含义,提炼出发人深省并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问题所及的知识范围和认知水平与学生实际相对应,使问题能够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内通过探究获得圆满的解决。充分关注发问的时机,精心策划问题的表达与呈现形式。对于问题的表达既要玄妙精微又要指向明确。
三是诱导要启而有法、开而弗达。及时捕捉学生在探究过重中碰到的问题与困惑,适时予以指导和调控。恰到好处地点拨,为学生的深入思考和交流提供启示“阶梯”。鼓励学生多渠道、多视角、多层面的观察和认识历史。但绝不直接提供现成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是教学过程要随机调控、形散而神聚。课堂上的多元互助不意味着任其发展,随意漫谈。要在学生难以深入之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要在学生认知发生偏离之时,机智地调整方向,聚焦主题;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使学习活动能够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得以顺畅进行,放得开、控得稳、收得拢;要及时矫正学生在知识、认知或方法方面的明显错误,并和风细雨地指出其错误的要害、根源,引导学生提供认知,领悟历史教育的真谛,完成课堂教学的最高责任——运用知识培养人,
四、历史教师的自身素养、人格魅力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的影响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确,不要以为只有在讲时才是对学生的教育,我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其实都对学生有影响,它的教育功效甚至比知识的传递更为重要。教师如果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与教学机智,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就会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领神会,就会有“相看两不厌”的彼此欣赏,就会有“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的期许,实现课堂优质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但魅力来自实力,腹有诗书才能气自华。作为历史教师,要提升自己的魅力,一是要博览群书,端正态度,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文字功底。在实际教学中如没有必要的教育理论支撑,教学中表现出了很大程度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被动性。而易中天教授讲座的成功让我们真正明白了“文史不分家”的遭理。二是要重视积累,勤于思考.形成独立见解,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胜任力。尤其要追踪史学动态与历史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三是要锤炼自己的语言。“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叫。”这就是语言的力量。事实上,了解历史的最好办法仍是语言和文字。通过语言,让许多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以俘虏学生的心,拉近了他们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何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能提高。
五、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积极主动反思
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确实,如果人们能把反思提前几十年,那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美国学者波斯纳把教师的成长归纳为经验加反思。反思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学反思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教学反思就是历史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对教学过程和环节的思想和行为重新审视,对其合理性,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和判断,使学生获得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理性思考,以寻找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活动不断趋于优化,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造 教材 挖掘 设计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即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可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必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法点燃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它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其听说读写的要求中蕴含了丰富多样的创造性因素。
陶行知指出“创造是每个人能做到又必须做到的事情”。“生命只有在创造中才有意义”。 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和运用创造性因素,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只有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的学生。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只有在创造中才具有活力。在新一轮的课改大潮中,我虽然没有使用过新教材,但浓烈的课改气息,时时影响着我的课堂教学,如何使用教材,我有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凭借教材,发掘教材创造性因素
教材是一座创造的宝库。小学阶段的300篇左右的课文,都是创造性的“文”,每篇课文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创造的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创新的因素,凭借教材,开发学生的潜质。
凭借教材进行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提倡和激励学生寻求不同的答案,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批判性学习精神。
2.不用教师的阅读实践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鼓励发现,控制讲授。让学生自主探讨寻找答案。引导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3.延时判断。教师不急于判断。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收集信息,虚心请教,走出课堂,向广阔的生活要答案。
二、依托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1.以教材为媒介,进行课内外的沟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时空发生了重大变革。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材料。教师应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自主性,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已经编定的课本。
《桂林山水》一课,文中有一段这样精彩的描写: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课堂上我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
2.以教材为媒介,进行课内外的延伸。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言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教材,灵活使用教材,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教育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唯有实践,才有创造。
三、挖掘教材,精心设计练习
1.分层设计练习。对于语文学科,同样的教材,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同一问题的独特感受的也就不尽相同,我们的教学应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设计作业时应因人而异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潜能。
如《火烧云》一课,我设计了一道填空题:
这里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极多。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曲儿( ),一会儿( )。( ),( ),( ),这些颜色都有。
要求:①所填的词语,可以全部选用课文中的;②所填的词语可以一部分是课文中的,一部分是自己想出来的;③所填的词语,全是自己想出来的(创造)。
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人人得到了最佳的发挥,潜能生有所得,中等生有所提高,优等生有所创造。
2.自主选择练习。例1:《跳水》一课的主体性作业设计:
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孩子、船长、水手们会说些什么呢?展开你的想象,请任选一题,把他们想说的话写下来。
孩子虽然脱险了,但教训对每个人都是深刻的,到底是谁先说呢?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方式。这道题的设计既体现了施教者对教材的挖掘与理解,又充分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给学生以自主学的权利,有助于学生对故事人物的再理解与深化。
例:《鸟的天堂》练习设计:
师:我们多么向往70年前巴金笔下的那个小鸟天堂,多么渴望人鸟和谐相处。我们更感谢巴金爷爷为我们留下这么珍贵的记录。同学们,我们也用我们特别的方式送给巴金爷爷一份特别的礼物,好吗?请同学们到练习超市购物吧。
3.多维设计练习。灵活使用教材,设计开放式的练习,能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以《跳水》一课设计课后练习为例:
填空:
1.我觉得这是一个( )、( )、( )、( )……的猴子。
2.我觉得这是一个( )、( )、( )、( )……的孩子。
3.我觉得这是一个( )、( )、( )、( )……的船长。
【关键词】课堂设计;新课标;教学模式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且新的教学方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搬。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吃透课标,研究学生实际,倾听学生意见,多与学生接触、交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
(2)多做实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重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强烈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发扬教学民主,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4)发动学生,信任学生,不要企图所有问题都由自己讲清楚。要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阅读、思考、交流、提问。
(5)向年轻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以及与学生融洽相处的本领。
(6)多阅读多学习,及时总结自己教学上的成败与得失,跟上步伐。
二、教师要采取探究式学习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课堂教学探究式学习,学生积极获取知识,主动地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涉及到提出问题(或者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试验计划,进行实验,记录整理实验现象(或数据),结论和解释,反思与评价,交流与表达等环节。
(1)要精心选择适合探究的内容进行探究由于课时有限,要精心选择探究强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获得乐趣。
(2)要循序渐进学生对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探究意识比较薄弱,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程序没有掌握。所以要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并教给探究的一般途径和一般方法。
(3)要精心组织,充分准备由于受课时限制,经常性地进行探究性活动,不太现实。选定内容后,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要认真把握,实验所需仪器、药品等都要充分准备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提出的想法,哪怕是偏僻的、怪异的,甚至是错误的,都要认真细致、耐心地给予解决,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教学方案
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对课堂教学有一个很好的设计。作为传授化学信息的化学教学过程,应该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及传输信息,并通过信息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在反复调控中使教学系统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点。因此,化学教学系统的设计应主要围绕一个中心,即用化学知识信息,构建学习者的心理结构;抓住两条线,即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重点在教学准备、原则、内容、方法及模式方面提出标准蓝图。
教学设计的方法应以分析与综合为主,采用系统分析与综合、功能分析与综合、结构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具体设计中应从三个层次入手:
(1)化学教学的典型活动中进行教学目标的分析。如对于某一化学概念,应把他讲到理解水平,并以此为出发点确定教师与学生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活动,然后,把活动的步骤程序化。
(2)从落实化学教学目标的过程进行任务分析。如让学生掌握加热操作技能,这是一项教学任务。怎样才能完成此项任务呢?这就必须分析一下加热操作使用什么仪器,每种仪器如何使用,加热的程序如何,这一切都属于仪器分析。
(3)从逐项落实教学任务中进行教材分析。一本好的教材可以成为教师实施的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对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分析基础上,分析出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
从以上三个入手,可设计六种教学方案:
(1)理论分析综合法。如设计培养目标时,可将目标进行分析综合,提出新的培养目标,结合实际需要,提出有创新意义的设计思想。
(2)素质归纳演绎法。教育对象的素质有多种提法,我们可遵照某一标准对素质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素质提出要求。如把素质分为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及智能结构素质等四个方面,然后,确定具体要求和培养规格。
(3)系统分析综合法。系统分析法即是将一个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即而研究各个系统的运行过程的方法。如认知目标、品德和能力目标的确立与落实,皆可采取此类方法。如设计教学方案或设计课时计划时,把知识系统、认知系统、、原则及方法都统一在教学逻辑系统之中。
(4)图解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就是将一个复杂的过程分布图解,进行逐步图解的方法。
(5)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即是指将一项完整的结构分析成若干个小步骤,然后逐步分析的方法。如一项技能分为感知、回忆、计划、完成四步,然后让学生分步掌握。
(6)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即是指将一项完整的功能分解为若干项小的环节,让学生逐步领会,然后再合成为一体的分析方法。
四、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发现问题既是探究的起点,更是探究的动力。每一个探究过程,包含的要素不一定相同,但提出问题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每一个新问题的提出并设法解决,就是一个探究的循环,就是一轮认识上的提高和能力上的增强。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从而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探究习惯一旦养成,思维品质也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探究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激励学生敢于质疑,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提问动机入手,再辅之与问题情境的营造和提问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课堂提问能力。
五、教师要将个体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关键词:TPACK;翻转课堂;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
1引言
从目前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技术教育正在逐渐的进入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阶段,这个阶段要求通过新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的建构,从本质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或 Inverted Classroom)正是变革传统课堂一个有效途径。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作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正面临着巨大的时代挑战。然而我国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实施因存在诸如课程定位模糊、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学科联系、教学条件不足等问题而收效甚微。TPACK框架从教师技术整合的知识框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审视框架及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语言框架等方面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可为我国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提供很好的改革思路。基于以上思路,以TPACK理论为出发点,结合师范生教育教学特点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重新进行设计,恰当的融入新的教学内容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方法,融入微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以探讨面向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方案,并以此来促进在教育技术教学中的信息化应用和教学模式的改进,为师范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2 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教师的挑战
翻转课堂首先由教师搜集或创建教学视频和相关学习材料,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视频讲解,理解知识与技能,完成课前任务,然后再回到课堂中进行师生多方面多种形式的分享、交流学习成果与心得,完成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态[4]。它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从教学设计到微课程的录制、网络学习、协作学习、个性化指导、课堂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参照众多学者的研究观点并结合学科教学以及学习者特征,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图1所示)。
图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将模型的整个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部分。课前、课中和课后,网络教学平台是技术保障,多元化学习是实施手段。实施翻转课堂,教师除具备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能力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具备制作课件、课程网站和微课程等能力,通晓网络技术以及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可视化教学和交流的能力。可见,为了有效地实施翻转课堂,对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和信息技术能力是一场比较严峻的挑战。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培训和指导。为了让师范生掌握好新的教学模式,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基于TPACK框架重新设计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方案》。
3 TPACK 框架下融入翻转课堂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模式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是Mishra(2006)等人在Shulman 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框架基础上提出的。Mishra(2006)等人指出如果教师要有效地使用技术进行教学,就要明晰在何处、如何以及为何整合信息技术,就必须深入理解信息技术技术、所教学科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三者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即具备TPACK[6].TPACK弥补了过去只强调“技术”和“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而忽视了“教师所需知识”、“学科知识、教学法、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误区。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兼取国内外传统和现代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其中既包括了现代教与学的多种理论知识,又有大量常用的教学实用技术,还需要融入最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TPACK 框架要求在教学中同时关注教师的学科知识、技术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以及这三个方面知识的交叉应用[6]。因而,《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设计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技术、教学方法、课堂活动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并在其中融合各种复合知识的应用。
在技术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中,加入最新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法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课堂组织、课堂活动设计能力和微课程制作能力。为了适应这一新的教学法,应在技术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中重点讲述,我们在设计中重点加入了这一部分内容,并以此来促进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3.1 重新规划《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
TPACK 强调教师在具体学科具体教学里应用恰当的技术来促进教学,因而以TPACK的相关元素出发来构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框架,要从师范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和长远发展出发,围绕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法的培养,对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相应技能、实践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和组织,并考虑学科教学的特点,力求教学内容精炼、模块清晰、重点突出,在不同时期应选择不同的重点技术和教学法来训练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TPACK技术的相关元素作为课程框架,使师范生能够更好的结合自己未来教学工作来学习和应用教育教学技术,从而能深刻的认识和发展师范生应用信息化教学能力。TPACK 框架的3类主要知识元素和4类复合知识元素,选取了技术知识以及与之交叉的 3 类复合型知识,并结合TPACK与本课程的相关理论部分共五个部分作为这门课的课程框架,见表1。为了促进师范生掌握翻转课堂教学和相应技术,在每个主题里面融入此教学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模块。
3.2 适应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技术
TPACK不仅是一种整合了技术的全新学科教学知识,还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在各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全新可操作模式。在为师范生选择教学技术时,应选择与教育教学联系紧密的技术,并能充分展现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发展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为将来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教师应当熟悉几种网络教学平台和协作交流软件,应该知道如何使用技术来搜集或开发适宜的学科教学素材和微课程,知道如何更快速有效的收集学生数据,管理、分析和制作教学报告等。为此,在五个专题教学中,分别穿插了一些与所属学科教学紧密联系的实用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检索、PPT制作、Excel数据分析、Flas开发、微课程制作等,培养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并能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
翻转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将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录制成微课程提供给学生,微课程设计技能被列为新时代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之一。在教学中,应当按照具体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视频形式。因此在本门课中加大课时安排微课程视频制作,让师范生知道如何为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视频形式,并学习使用各种设备如IPAD、手机、DV录制等教学视频、能够用软件进行简单的视频剪辑、合成、特效制作等。
3.3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TPACK 强调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主导者,但同时重视和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和探究学习的结合。TPACK 框架下实施的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因而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供我们套用。比如,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可采用问题情境式教学,避免学生感觉枯燥、抽象,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相关理论;而技能部分可采用混合式教学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的优势,结合各种现有资源和网络资源来学习相关技能;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信息化教学设计部分,则通过案例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选择和设计与师范生学科专业相关的案例,并给师范生与他们学科专业相关的任务,在互相协作中完成教学设计的任务。授课时注重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层理解、分析、比较和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
3.4 课堂组织和教学活动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建构主义的四要素来设计课堂活动的各个细节,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真正实现知识内化。可以安排多项课内外活动来促进师范生对TPACK 框架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反思。在活动进展过程中,课程教师主要起到的是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小组设置、学习资源推介、学习监控、探究学习指导以及评价总结等作用。组织良好的翻转课堂除了高度的结构化,实现应用与拓展课外的学习内容之外,教师也需要通过多种的激励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 结论
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但却保留了传统课堂的优点,它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能具备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够合理解答学生学习和实践中的问题;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课堂组织引导、课堂活动设计能和应变能力,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使教学顺利进行。这都对师范生的学习提出新的挑战。为顺应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最新发展,为使师范生也能顺利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法,基于TPACK框架为师范生重新设计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新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如何让师范生掌握相关理论和技术以便于日后可以顺利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旨在为广大教师和师范生提供一种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可以探讨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课中,促使师范生加强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加强训练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等等,关键是理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嘴”:说话的艺术
教师对于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信任等,都是通过语言来体现,往往从教师口中说出的不足为奇的话语,在学生的心里可能会掀起巨大的波澜,让孩子一生受用,终身难忘。我们曾经做过一个问卷,学生最不喜欢和最喜欢的老师类型。结果显示:说话时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教师,是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形象;说话幽默、态度诚恳、平易近人的教师,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教师形象。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作为教师都要说话真诚,态度诚恳,这样,说出来的话学生才会信服,才会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只有这样,“嘴”的艺术,才能真正地感化学生。
笔者班级里曾有一个很“特别”的孩子。每次中午吃饭,最后一个上来打饭的肯定是他;每次出操排在队伍的最后一个肯定是他;每次的作业检查,不完成的肯定有他……因为“特别”,在班上总是形单影孤。一次,校长讲这么一件事:一天,他路过大厅,大厅刚做完清洁,有点滑。忽然,一个孩子跑过来扶着他说:“小心,路有点滑。”然后扶着校长走过大厅。校长很遗憾地说,他当时谢过孩子但忘记了问姓名和班级。当他描绘出孩子特征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们班这个“特别”的孩子――陈彦屹。我一问,果然是他。我在班上对孩子们说:“每个人都有闪光的一面。比如陈彦屹同学,他在尊敬长辈方面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私下,笔者对这个孩子说:“孩子,你有很多长处,除了尊敬长辈,喜欢读课外书,喜欢动笔写。每周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可以吗?”“当然可以。”他欢欣雀跃地离开了办公室。慢慢地,他不再一个人躲在图书角,而是和同学们玩耍了。如果笔者当初只要他一犯错,就训斥、批评,也许这个孩子今天还是很“特别”。恰当的时间,充分利用“嘴”的艺术,才能真正体现语言是拨动人们心灵琴弦的乐师。
“眼”:注视的艺术
俗话说,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班主任如果用眼睛把你对学生浓浓爱意传达出来,那将是老师最美丽的语言。眼神中在安静中透着爱意;在严厉中透着爱意。老师的眼神流淌着老师最真挚的情感,温暖着学生的心灵。
上课铃声刚响的时候,孩子们往往还没有平息下课的兴奋,当笔者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站的门口,看着还沉浸在兴奋中的孩子,静静地看着孩子们,笔者用眼神告诉他们:“孩子们,上课铃已经响了,你们是不是应该做好准备上课啦。”教室顿时安静下来。此时,老师用“眼”的艺术告诉了孩子们应该怎么做,这比呵斥更能让孩子们接受。
“心”:沟通的艺术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无痕”教育。这种教育,是通过形象直观的暗示,而不是说教和强制,从而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精神的契合和心灵的沟通。
一次周末的家庭作业,有一个孩子没有完成,来到学校后,就拿其他同学的抄。当笔者知道这件事后,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在批阅他的作业本时,在作业本上写到:“孩子,高尔基说过,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还有什么比诚实更重要!老师相信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他看了笔者的批语以后,放学主动找到了笔者,承认自己抄袭作业的事情。这种不露声色地暗示,既对学生尊重、宽容和期盼,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将心比心”,这种“心”的沟通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个人修养,又显示了老师的育人智慧。
“文”:表达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