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田水利建设方案范文

农田水利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田水利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田水利建设方案

第1篇:农田水利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特点地位措施

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主要内容是:①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②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主要内容是:整修田间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扩大田块,改良低产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树造林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1小型农田水利的特点

1.1地位作用重要,需要高度重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于有了完善的灌排设施,良种、化肥、耕作栽培等先进农业技术才有用武之地。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本身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在一些地方易受忽视。对农田水利的重要地位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2群众性强,需要广大农民参与。农田水利遍及全国各地,与所有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每年都要发动近亿劳动力从事已建成工程的清淤维护岁修、水毁工程修复和新工程的兴建。群众性、互助合作性是农田水利的重要特点之一。

1.3公益性较强,需要政府扶持。农田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治碱、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既可以为花卉、蔬菜、果园、养鱼等高附加值产业服务,又承担着大田作物灌排,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

1.4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按受益农户多少区分,小型农田水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浅井等;另一类是几十户、成百上千个农户共用、规模相对较大、具有农村公共工程性质的泵站、水库、引水渠等。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公共工程具有天然垄断性,不能像乡镇企业那样搞市场竞争、破产倒闭。灌溉所用水资源,属国家或集体所有,是公共资源。所有生活在当地的农户都有公平用水的权利。用水权是农民生存权的组成部分,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让私人垄断。

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地位

2.1基本国情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水旱灾害斗争的治水史。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持续减少,但灌溉面积总体上稳定增加、灌溉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2.2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2.3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加快现有灌区的持续配套和更新改造,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由于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此外,高效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与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2.4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如果我国农业不能解决未来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还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才能保证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

3.1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首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只是手段,直接的目标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无论是为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还是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支持水资源向生态环境、城市和工业转移,最大受益者都是国家;其次,农民和农业已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在农业和农村有困难时,即便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工业和城市也应该支持农业和农村,国家财政应该向农业和农村倾斜;第三,农民负担重、农民尚不是土地的所有者,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3.2充分利用WTO规则。如果仅从主要农产品价格来看,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确实面临很大挑战。如果说农业是加入WTO后受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那么也可以说农业是加入WTO后国家支持与保护空间最大的产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江大河治理、农业与水利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农村水环境建设等均可纳入WTO“绿箱政策”的支持范围,属于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服务的支持。

3.3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现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无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示范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不仅要研究有效、适用的技术,还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农田水利研究与管理人才,需要在全国形成适合我国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重视和加强农田水利科学研究,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符合WTO规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第2篇:农田水利建设方案范文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及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战略部署,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我县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需要,按照以人为本,遵循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举,以工程综合效益为中心,以南罗水(下游段右岸)河道整治工程、中型灌区干渠改造配套、大广坝灌区干渠系统2013年度斗渠建设、面上小型水利防渗加固、农综农田整治、国土土地整理、水毁工程修复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为重点,广泛发动群众,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集资投劳,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维修加固水利工程,保证我县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提高其综合利用能力,为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目标任务: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86万亩,新增灌溉面积3.0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5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9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7万亩,解决和改善2.07万人饮水安全,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增加蓄水能力10万立米,增加节水能力1500万立米。为实现以上目标,计划完成土方85.94万立米,石方1.93万立米(其中:浆砌石0.99万立米),砼4.12万立米,草皮护坡28.76万平米。工程总投资12173.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908.00万元、省投资2675.00万元、县财政投资5464.4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算投入126.00万元。

(二)工作重点

1、中小河流治理工程1宗:县南罗水(下游段右岸)河道整治工程。

2、大广坝灌区干渠系统斗渠工程1宗:。

3、面上小型水利防渗加固工程4宗:。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8宗:。

5、节水灌溉项目1宗:。

6、水毁工程修复:。

7、土地整理项目2宗:。

三、时间安排

根据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特点,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今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2014年12月1日开始,至2015年2月5日结束,历时65天。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2014年12月1日开始对重点工程项目全面开工,至2014年2月5日止,除大广坝灌区干渠系统斗渠工程、道隆村北边田节水灌溉工程外,重点项目均实施完成;第二阶段从2014年12月10日开始至2014年12月30日止,发动全县干部群众全面维修石碌水库干渠和小型水利工程渠道、水库以及田洋整治的维修加固;第三阶段从2015年1月2日开始至2015年2月5日结束,对石碌水库各分渠及农田整治和重点小型水利工程渠道进行维修加固。

四、主要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因此各级政府和领导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冬季农田基本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行动。

为加强今冬明春农田基本建设的领导,县政府成立县冬修水利总指挥部。

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施工、质量监督、宣传、集资投劳等工作。各镇要相应成立冬修水利指挥部。此外,县四套领导班子成员和县机关包点单位要下到各自联村进企包干点,协调开展冬修农田水利建设工作。

(二)组织劳力,确保群众投劳到位

各乡镇要深入发动群众,积极引导农民投资投劳,通过一事一议保证足够的劳力投入。同时,动员、发动农民、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各行各业集资投劳,打一场冬季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

(三)改革投入机制,加大投资力度

我县需要维修加固的水利工程任务非常繁重。在资金投入上,要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通过国家、省扶持一点,县地财配套一点、乡镇出一点,社会团体资助一点和受益企业出一点等办法,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鼓励公司、社会和群众集资办水利,合伙办水利,以加大资金投入。

(四)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为了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完成修复水毁工程和冬修任务,各乡镇要善于运用典型来促进水利工作的开展。要根据自已的实际,水利工程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刻好样板,树好典型,以点带面。做到有一块高标准整治的田洋,有一条高标准配套防渗的渠道,有一宗高标准加固维修的水毁工程,使全县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为了保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这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施工任务,县总指挥部制订了“冬修水利工程技术要求”,各乡镇、各施工单位都必须按技术要求施工。做到一把“尺子”统一要求,统一标准,各施工地段最少要配2名工程技术人员,各乡镇的施工地段及项目,除县派的技术人员外,乡镇还要自配2~4名施工员。各级领导要深入工地,坐阵指挥,既当指挥员,又当施工员,层层分点把关。同时,要严格实行行业主责任制,加强对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工程承包后要严格履行合同,不得层层转包,确保工程质量。总指挥部将不定时对各施工地段及项目组织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地段及项目立即责令返工。经第二次检查发现返工不合格的,要追究领导责任。

(六)持续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新的治水思路的要求,努力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积极探索水利工程设施有效的管理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明晰所有权。对于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除了落实县配套资金外,要通过“一事一议”的原则,发动群众集资投劳,实行“自建、自用”,管好管活小型水利工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小型水利工程水管体制改革,配足乡镇水利员及其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人员。

(七)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利用电视、广播、简报、张贴标语、出墙报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等水利法律、法规,宣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造成一种声势,营造全县大兴冬修水利的氛围

第3篇:农田水利建设方案范文

1.1灌溉排水设施失修老化

我国的水利设施大多建设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使用到今天因为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大多已经不能承担原来的负荷。例如排涝能力降低,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的积水,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粮食减产,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1]

1.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不足,管理机构不健全

当前我国对于农业生产非常重视,然而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则显的不那么重视,从上图亦可以看出,尤其是在取消农业税后,田间的水利建设基本无人问津,待使用时才发现已经不能运行。农田水利资本投入不够,导致管理过程中的经费不足,管理机构不健全,对农田水利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管理不科学,没有专业人才监察,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正确的处理。

1.3设计过程的不规范

一些设计单位本身能力有限,还有一些单位设计修建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行为。设计工作应顺着招标设计,设计施工详图不断进行。结构图、工程费用计算和工程量要分解,细化,设计依据的资料要完善,设计方案也要进行深入的比较和探讨。而在实际的水利工程设计中,施工单位在设计阶段根本无方案比较,有方案进行即可,没有科学的经济管理观念,更不要说设计优化了,导致工程完工后不能正常使用。[2]

1.4因产权制度对农田水利建设带来的影响

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行拍卖,租赁,承包出去后,由于合同规定不严密,没有对承包业主必要的限制措施,运行过程不规范,有的甚至卖了就算了,钱到手就不管工程好坏;还有的业主只注重经济效益,不管工程管理;有的业主公然不履行合同内容,弃之不管;也有的业主根本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使得工程运行过程不合理,造成水污染。这些结果的根本就是产权不明确,这样的结果与当前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差距甚大。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建议

2.1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农业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也关系着粮食的安全问题。因此国家财政部门在分配资金时,应在着重投资建设大型水利项目的同时,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比例,从而对老化失修的水利项目进行重建,不影响到农业生产。地方政府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确定重点项目,解决主要问题。从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每年都有新的改善。从缓解政府财政的角度考虑,可以让用户投资一定资金。

2.2实行设计招投标,工程勘察和设计监理制

工程的建设可通过招标,投标的形式寻找建设单位。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对于建设单位也能提高其安危意识,使整个市场处于竞争状态。实施设计监理制度,在投资控制上也有很大意义。运用工程监理制度在设计的全过程中的监督与控制,促进设计单位提高质量。对设计单位设置奖惩办法,辅助设计过程保质保量完成。[3]

2.3确定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归属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应该登记,对重点项目更要挂牌。管理机构还要对重点项目实行重点管理,进而确定责任归属;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用标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找到责任人,并可以承担责任。在运行维护阶段,主要由受益人负责,定时巡查工程,保证水利设施的顺利运行,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

2.4明确产权归属,实现依法管护

项目竣工验收并通过后,首先要完成工程产权的归属工作,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关于确定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权有两种办法:一是将工程产权分级以后移交出去从而来确定管护主体;二是可以将工程产权承包出去,拍卖,通过股份制等形式落来确定管护主体。对于跨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及设备应移交给乡(镇)的水利站进行管护。田间的灌溉设施,由集体统一管护或者农户分散管护。把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与工程管护连接,增强农民使命感。

第4篇:农田水利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 资金投入 分配制度

农业作为我国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生活及经济发展中具有根本且基础的地位,农田水利建设可以有效的预防水旱灾害,最大限度的避免农作物的损失,对农业的优良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设施,且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但是,由于我国的土地制度及以前经济水平比较低下,致使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比较滞后,所以,我们要针对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我国的农业发展快速稳步提升。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田水利投资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食品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导致农民的收益也在逐渐降低,在农业方面的资金投资比例也在不断下降,所以,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设施投入较低。同时,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也严重不足,导致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发展。

2、土地政策的阻碍

我国目前实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农田分配制度,导致农田小面积、多快地的现状,而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基础是大面积的农田建设,才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农田分配制度对农田水利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村民在农田的投资与相应的效益分摊上很难达成一致的协议,使农田水利建设的难度加大。

3、现有设施陈旧滞后

我国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修建于50-70年代,基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下,农田水利设施的技术含量较低,又经过多年的使用且不投入资金维护,致使现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置标准低、质量差、设备陈旧等,不能满足现在新型农业对农田水利设施的要求。

二、解决对策

黑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胥信平发言,目前黑龙江的水利基础建设滞后,问题严重,为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黑龙江省将加强大中型灌溉区,新建大中型泵站,建设旱田高效能节水灌溉工程并建设针对小型农田的水利建设工程,提高农作区的灌溉力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使农业快速稳步发展。

1、加大资金投入

首先要对农民群众宣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发动人民群众,让群众自愿并积极对农田水利设施自主投入,其次,政府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投资比例,建设公益性的水利设施,并提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人才,帮助农民兴建设施,为人民服务。

2、对现有的农田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现有的农田分配制度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起到了负面影响,农民在进行水利建设的同时被客观因素所阻碍,所以,在对土地进行分配时,要把属于农民的土地集中分配,减少水利建设的合作利益相关者,使水利建设顺利开展,提高农民农产品产量。

3、加大水利工程管理力度

村集体作为农村中的主要组织形式,要通过不断的宣传,耐心的向农民讲解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优点与长远利益,要积极组织农民自愿协商合作,起到引导、协调、指导的作用,使村民之间达成有效协议,共同建设水利设施,共同管理,共同获益,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农田水利建设理念和方式的创新

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理念要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不能一味的盲目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治水理念弃我国的水利建设基本需要而不顾,面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要对现有的中小水库进行淤泥清除、除险加固,对年老的机井,要对其进行修复改造,用最少的投资换取最大的农田水利建设效益。只有科技、技术、人才的有机组合,才能形成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水利管理工程体系。

第5篇:农田水利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不足 解决措施

农业生产要想能够顺利进行,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是前提条件之一,我国国土广大,土地众多,但是,在农业生产方面,不同的地区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一些山区,由于地理位置不好,交通条件也比较落后,因此,农业的基础设施也非常短缺。农田水利建设更是不到位。粮食要高产丰收,水源问题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农田水利建设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抗灾害能力,因此,兴建农田水利工程,是提高我国粮食产出,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

1 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不足问题

1.1 缺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水利建设满足不了农业的发展步伐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并且生态农业在我国正在逐步兴起。现如今,无论是农业生产内容,还是农业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在新的时期里,农田水利建设却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甚至有些地区,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被移作他用。这样,就导致了缺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农田水利建设满足不了新时期农业的发展。另外,由于农田水利建设缺少资金,导致一些地方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在资金短缺的无奈之下降低兴建标准。并且在水利设施建成以后疏于管理,导致粗放管理使用模式下,这些本来建设标准就比较低的水利设施很快就被破坏,建成不久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这种不负责任的建设和管理,不但缩短了水利设施使用寿命,使农田水利工程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也是一种国有资产的巨大浪费。

1.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缺乏有效的管理

许多陈旧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不能够适应农业发展的变化。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一些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国一些地方的农田水利设施还是建于20世纪50年代,这些陈旧的农田水利设施调控能力非常有限,如果遇到比较严重干旱或者遇到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的时侯,陈旧的农田水利设施很难解决实际问题,难以起到农田水利设施应有的保护作用。还有,就是一些地方虽然兴建了一些农田水利设施,但是,由于建设标准低,或者由于建成之后疏于管理,导致大量的水利设施很难获得有效的利用,这也是目前我国水利设施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些地方,农田水利设施兴建之后,由于建设标准低,或者由于建成之后疏于管理等种种原因,导致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刚刚建成不久就处于半报废或者报废状态,并且很少有人进行过问和管理,一旦严重自然灾害来临,这些农田水利设施无法使用,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欠收,不但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农业的健康发展。

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监管力度,加大投资力度

国家要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农田水利兴修方案,既要有短期规划,也要有长远规划。对于缺乏水利设施的地区,一定要给与政策上的扶持和帮助,兴建新的水利设施;对于那些水利设施相对落后地区,要进行合理规划,及时更换陈旧的水利设施,以避免由于水利设施老化而影响正常水利灌溉。另外,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关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问题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政府设置专项资金扶持建设;第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由集体出面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也可以号召农民集资;在进行集资的时候,要尽量说服、采取积极说教的办法,使得农民明白集资兴建农田水利的好处,要特别注意号召农民集资时所采用的语言,要懂得农民集资是自愿集资,不能够采用强硬手段,更不能实行强制政策。第三: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地方政府要以本地的农业资源为重点,大力开展特色农业,并且吸引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灌输先投资、后收益的经营理念,说服企业投资农田水利建设,告诉企业农田水利建设与特色农业的发展的重要性,最终实现投资建设与本地农业双赢的局面。

2.2 要科学做好建设规划,减少资金浪费

农田水利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要要科学做好建设规划,政府在在进行农田水利规划设计的时候,要做到因地制宜,顺势引导,一定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要根据实际需求做好短期设计和长远规划,要实现优化开发。在规划农田水利设施的时候,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站在长远的角度以及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特别是那些很难开展的建设项目,以及会影响到短期农业发展的建设项目,要深入基层、多听取群众意见,做好实地考察研究,在建设项目获得科学论证以后制定项目实施规划。这样既可以有效缓解不必要的矛盾,也可以有效控制不合理规划,减少资金浪费。

2.3 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实现农田水利的科学管理

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对于农田水利的建设和发展也极其重要,从前,许多地方忽视水利设施管理,导致一些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在这方面,我们要加大管理力度,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实现农田水利的科学管理。首先,相关水利设施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系统建设,培养专业的水利设施管理人才,并且鼓励这些人才深入基层,促进水利设施的有效管理。同时,帮助农民组建有针对性的水利设施管理团队,并向他们传授管理经验,将管理经验落实到每一个农民的心里,提高农民自主管理的管理水平。只有把科学的管理理念有效落实,才能实现科学的农田水利管理。

3 结语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直接影响着地方农业的发展,我们想要发展农业,良好的农田水利设施是基础条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如今,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是许多地方农业发展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娜.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困境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23).

第6篇:农田水利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农村水利;建设;思考;建议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村水利保障,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的具体实践。本文通过对利津县农村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 利津县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1部分民众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认识有差距。

利津县境内有褚官河、刁口河等小型河流,但开发利用不够,水利配套设施也严重不足,致使仍有近10万亩农田属于“望天田”,农作物抗旱能力低,遇到大旱天气,极易造成农作物减产减收。各乡镇虽然每年都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但因财力有限,从而影响了人们兴修水利的积极性。有部分乡村干部认为修水利应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主体是农民群众,政府只能引导鼓励;而大多数民众认为修水利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特别是税费改革后,群众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管不问,甚至在乡、村组织挖沟修渠时,因损害责任田而出现农户阻挡施工或索费现象。

1.2农田水利工程缺乏后期管护,责、权、利不明确。

表面上“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无责”,造成政府建成后管不了,群众使用又不管的局面,致使设备提前老化,水利工程失修,利用率降低。特别是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项目建成后,部分群众仍把渠道管护和设备维护归责于政府,故而出现工程建好后无人管理,使用周期缩短等现象。

1.3农田水利建设专业人才缺乏。

乡镇缺乏基层水利工作人员,水利技术力量薄弱,农村水利建设缺乏及时的技术指导和工程建设与管理。

2. 几点思考与建议

2.1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1.1加强领导。要坚持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强化行政引导和政策引导,适当增加水利公益性项目经费投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抓好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2.1.2进一步完善村级“一事一议”制度。农民群众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力军,要通过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形式,规范和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2.1.3抓好管护督查。各乡镇、村组要指定专人,结合农民耕作的实际,对重要路口、机耕道沟渠、涵管进行管护,防止群众种植时填沟进地耕作损坏农田水利建设,保证乡镇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真正发挥作用。

2.2明析农田水利项目工程的所有权。

2.2.1各乡镇、村应进一步转变观念,逐步落实农田水利项目所有权问题,探索管理上新路子。我认为,对一般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通过委托管理、承包、拍卖等方式,让农民自己管理。

2.2.2对非公益性水利由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民投资,探讨水利建设发展的多供给主体。

2.2.3对于农村公益性水利,可逐步以市场化为导向,鼓励实行合资、独资或股份制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水利。在管理上探索新路子、新方法,使农田水利充分发挥其应该发挥的效益。

2.3建立良好的农村水生态环境。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水生态建设,建立良好的水环境体系,促进全县农村形成天蓝地绿、河畅水清的生态环境,实现人水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水生态保障。

2.3.1加大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综合整治的主要内容是疏浚河道、整治河堤、净化水质、恢复生态;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开展村镇生活污水排放治理系统建设,目标是:塘变深、水变清、岸变绿、家园变得更加洁净。

2.3.2继续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设。加大封育保护力度,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在继续抓好重点治理工程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力争将水土流失率降至最低限度。

2.4切实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

2.4.1提高农民的生活饮水质量。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能否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一件大事。因此,尽快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2.4.2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必须从解决农民群众最紧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把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体系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切实促进农业丰收和农民生活富裕。

3. 结语

农村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状况水平,才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静,刘群昌.水利灌溉与农业、林业贡献率计算方法比较[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年第4期 .

第7篇:农田水利建设方案范文

前言

随着我国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并建成一大批规模化的农田水利设施,但是在部分地区仍有大面积农田因农田水利设施的缺乏,而影响到当地农业的发展。另外还存在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在建设后因无人维护,而导致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失去了应有的功能,这些问题都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使农户蒙受损失势,不利于我国农业发展的产业化结构调整。通过分析以上问题,并制定出解决方案。对实现我国农业发展持续性提高有重大意义。

1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困境

1.1 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

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过程中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就会导致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下情况。1)盲目建设,在没有对该区域的水文资料、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农作物种植种类及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建筑物需求进行研讨分析,就盲目施工,导致部分地区所建的农田水利设施成为摆设,不能发挥功效。2)建设设施不合格,农田水利建设有区别于水利发电建设。一般来说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量较小,就导致在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时,工程质量缺乏有效的统一监管,而导致工程质量地下,而无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在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中,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建设质量无法把关,工作态度懒散,都无法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1.2缺乏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

国家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建成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但是建成后的设施管理责任不明确,就导致农田水利设施无人监管,会遭到人为破坏及因无人维护而导致设备锈蚀、堵塞等情况发展,使国家投入资金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不能发挥有效功能服务农业发展,使国家资金投入蒙受损失。

1.3农田水利设施维护费用及管理费用不足

国家在对农田水利资金投入加大,但是农业水利设施依然不能有效的发挥功能,提高农业发展,其主要问题是,国家只注重农田水利建设,而不注重已建设好的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而导致的,因管理及设施维护资金不足就会导致以下情况的发生。例如,拦河闸和沟渠问题。拦河闸建设完毕后,因长时间无人监管,导致机械设备的锈蚀,而无法正常运转。不能保障汛期的开闸放水功能,导致出现漫滩。在旱期不能正常开闸发水,影响农户对农作物的灌溉等问题时有发生。沟渠因长时间无人管理,生活垃圾、杂草等冲淤在沟渠中,减弱沟渠的过水能力,在一定条件下会造成沟渠基本无过水能力,使其成为摆设,无法发挥功效。因管理费用的不足,而导致水利管理人员工作不认真敷衍了事,没有对出现问题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监管,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我国农田水利的发展,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化提升。

2解决途径

2.1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为保持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可持续化进行,必须建立有效的农田水利建设机制。1)加强农业专家及水利管理部门合作,对需要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地区,通过对水文资料、当地经济状况、农作物种植类别及农业生产需求进行细致分析,选择建设地点,保障该设施能够发挥功效,服务农业发展。2)对在建及准备建设的农田水利设施质量进行把关。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建设质量进行统一监管并备案入档,当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时要予以重建,直至达到工程质量要求,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3)水利管理部门通过引进新人才及对管理人员组织学习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保障管理人员素质。

1.1 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

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过程中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就会导致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下情况。1)盲目建设,在没有对该区域的水文资料、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农作物种植种类及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建筑物需求进行研讨分析,就盲目施工,导致部分地区所建的农田水利设施成为摆设,不能发挥功效。2)建设设施不合格,农田水利建设有区别于水利发电建设。一般来说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量较小,就导致在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时,工程质量缺乏有效的统一监管,而导致工程质量地下,而无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在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中,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建设质量无法把关,工作态度懒散,都无法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2.2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

根据农田水利设施的大小、及乡镇区域的划分,明确农田水利设施维护责任。明确责任后,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出现问题不能正常运转的农田水利设施,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并督促开展对设施的维护。

2.3加大水利设施维护及管理人员资金投入

对农田设施的维护,需要国家做好预算,保障工程建设的同时,配置相应配套资金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护。地方水利部门及地方各级政府可逐级向上汇报,争取国家对水利设施维护及维护管理人员的财政拨款。也可通过政府向社会争取民间资本,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资金注入。

第8篇:农田水利建设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文章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季节集中,年际变化很大地区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年降雨量约1800mm,西北内陆不及200mm。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平均总量为28100亿m3,居世界第六位。中国雨热同步的气候条件、江河的丰沛水资源及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积平原,都给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但水土资源的开发也伴随着与水早灾害的斗争。人口的增长又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如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江河径流量占全国的83%,但耕地只占33%;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7%,但江河径流量仅占17%。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二是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是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随着农村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农村小型水利投劳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村以下小型工程投劳的组织难度明显加大,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后,筹资筹劳总量有限,能够投入农田水利的资劳微乎其微。

四是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价已经放开,特别是中国加入W T O后,外国的农产品已经占领了我国的部分市场,加之农民增收缓慢,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使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 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群众积极性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财力有限,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水利系统提出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这一全新治水理念。近些年农田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城市水利等亮点频现,都充分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理念。特别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河道综合治理中,推广了"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治理模式,许多水土流失治理区变成了山川秀美的观光风景区,将河、沟、渠建设成"清水长廊"、"绿色长廊"、"亲水乐园"。

(三)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带。发挥喷灌带投资少、使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逐步在果园和已成片开发建发的农田中推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四)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

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水利员的培训,切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地区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另外,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建立适应当前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使人才和技术更好的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

结论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农业基础薄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又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大农田水利建设, 深人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篇:农田水利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科学化;管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对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经济效益提升也能够产生实质性作用,在这种状态下,对我国农业发展给予更高的关注和重视。农业在不断快速稳定发展过程中,需要水利建设作为重要支撑,特别是对于农田而言,水利建设的质量和应用效果能够直接对农业经济产生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水利工程的有效建设,同时还应当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水量。这样才能够在保证水利建设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化管理的根本目的。在实施过程中,只有保证水利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才能够推动农业农田的长期稳定发展。

1农田水利建设科学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1.1以人为本原则

在针对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将科学化管理模式应用其中,不仅能够促使其自身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保持紧密联系,而且还能够有利于农田水利建设自身的发展。在农田水利建设科学化管理实施过程中,其自身最根本的原则之一就是以人为本。由此可以看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农民,促使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能够有所提升,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施中要落实这一原则,为农业生产以及农业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2生态建设原则

当前在针对农田水利建设实施科学化管理过程中,仍然需要与生态之间保持紧密联系。在当前水利设施越来越多的状态下,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实施水利建设科学化管理,需要加强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只有保证生态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才能够有利于农田科学管理的有效实施[1]。

1.3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同样是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原则之一,管理人员在针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建设之前,要保证对周围各个区域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与此同时,要根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结合水利设施的具体要求,保证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建设和利用。这样不仅能够最大限度保证水利工业的建设能够与当地农田农业生产要求符合,而且还能够尽可能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比如贵州省所确定的“以河补源,水库调蓄,节水扩浇”原则,不仅能够针对不同区域地理位置,促使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性,促进节水发展,图1所示是贵州省农田水利工程的管互护工程图[2]。在针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建设和实施管理过程中,要对该地区实际情况、自然条件以及客观需求进行有效结合。与此同时,还应当对当地的经济水平、群众意愿等各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且结合一些外来比较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同时与该地区实际情况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促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有效性。

2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现存的问题分析

2.1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薄弱

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以及其他条件因素的影响,一些管理者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导致管理机制也比较落后。在这种状态下,不仅产权归属不清楚,而且很容易导致水利设施管理责任不能够有效落实到实处。虽然很多地区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带动和发展影响下,逐渐意识到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也在很多地区逐渐成立了农民水户协会[3]。但是通过实践情况可以看出,在这些协会日常运作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协会中的工作人员都是走形式化路线。这些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通过兼职或者是挂职的方式实施管理,并没有专门的办公场地,对农田水利自身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影响。

2.2产权模糊,农民积极性不高

我国在当前的相关规章制度中有明确规定指出要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和优化农田水利建设相关管护机制。但是在当前的水利设施市场中,很多水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只是单纯的将一些大中型水利设施当做重点。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也逐渐减少其自身对水利供给的干扰和影响,针对这一现状,对于一些基层的小型水利设施而言,其自身只能依靠当地一些乡村组织对这些水利设施进行不断完善[4]。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推进速度的形势下,农村劳动力外出者越来越多,在这种状态下,农村公益性质的劳动力也逐渐消失,能够被应用在农业发展中的资源越来越少,并且有很大一部分资源都受到严重的限制。如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的话,很容易导致土地和水资源相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强烈,之前的农村集体灌溉方式也逐渐消失,对农民自身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主动性造成严重的打击影响。

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科学化管理相关措施

3.1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责任

在针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科学化管理过程中,要明确意识到与管理相关的责任,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促使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而且还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在这种状态下,就需要在实践中将水利项目负责人的责任落实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对项目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与此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责任制度,将责任具体化、细节化体现,不仅要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上,而且要落实到农田水利建设中,这样能够有利于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化管理发展[5]。

3.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全面性

全面管理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是在化学化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条件因素。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保证水利建设工程管理相关内容能够有效控制,并且实现全方位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尽可能减少失误现象的发生。在保证农田水利工程自身价值充分实现的基础上,能够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6]。但是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农田水利工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具体要求,提出不同管理方案,这样才能够促使科学化管理模式具有目的性和可靠性。

3.3完善科学化管理机制

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科学化管理目标,需要在实践中对管理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在实际操作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各级管理体制有效落实,针对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对每一个层级管理人员需要履行的职责,进行有效分析和深入研究。这样不仅有利于促使相关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而且还能够促使农田水利管理工作能够根据相关规章制度以及要求规范化进行。在保证农田水利建设顺利实施的基础上,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农田水利建设朝着科学化管理方向发展。

3.4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

在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从法律法规等角度对其进行良好的管理和控制。所以在这种背景下:①应当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相对应的法律法规,根据相关规定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特别是在实践中,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与实际情况相符和的一些规章制度,其中包括《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等。对现有的这些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而且能够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②要加强配套法规政策的完善和优化,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推动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促使农田水利建设实现科学化管理,要加大对水的行政指法力度,特别是针对一些违法事件要加强处理力度,这样能够为当前的农田水利建设市场提供良好的水事维护秩序[7]。③还要针对实际情况,对农业用水的价格进行改革,根据农民的实际农田运作情况,适当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与此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收费制度,并且将制度严格的落实到实处,按照制度中的规定标准严格执行。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水价收支管理的平衡,而且还能够有利于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科学管理。

4结束语

农田水利建设能够直接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整改和创新,针对当前存在于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包括管理意识薄弱、产权模糊等。利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科学化管理,在保证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能够建设科学化水利管理体系,推动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瑞红.浅析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化管理[J].水利技术监督,2011,06.

[2]丁勇杰.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化管理[J].城市地理,2015,20.

[3]梁军平.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及如何科学化管理农田水利建设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09.

[4]吴治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探讨[J].价值工程,2010,08.

[5]陈孝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探讨[J].机电信息,2010,06.

[6]冯云飞.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历史回顾与改革进展[J].水利发展研究,2010,1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