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

可持续旅游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可持续旅游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可持续旅游的概念

第1篇: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旅游;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2 — 0035 — 02

关于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很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过去的农业术语中,它被称为优良的饲养或管理。它在20世纪60年代再次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一个国际性的组织——罗马社团于1968年成立,这被看作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社团出版物在1972年达到了高峰,它概述了需要更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应当受到足够重视和高度关注。1980年,总部设在日内瓦的自然保护国际联盟(IUCN),了世界级保护战略:它同时带来了谨慎的有时甚至是消极的自然资源保护论者的想法,和积极的但有时有些粗心的开拓进取者的想法。它为1987年布伦特兰报告的出版打下了基础,这份报告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人们共同努力工作而发表的出版物。根据布伦特兰的报告,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的全球峰会上,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这种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模式,成为最经常被引用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旅游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和地中海周围。但是理论在成为实践之前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讨论和研究,所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得到逐步发展。直到近些年,可持续旅游的概念才慢慢地得到了广泛认可并逐渐实施。被最广泛接受的可持续旅游的定义是世界旅游组织提出的,他们把它定义为:旅游业通过管理和连接资源的方式,包括经济、社会和审美需求等等,来维护文化的完整性,保持基本的生态程序、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命保障系统。旅游业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一些评论家认为它起源于中世纪的朝圣之旅。但旅游业真正作为比较潮流的事物和重要的产业,是在二战后开始兴起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开始于1950年,收录了25万国际旅客。旅游业开始了迅速地崛起,在1950-2007年期间,为6.5%。 2007年,在全球范围内共有9300万国际游客,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期待着在2020年国际游客数量达到1.6亿。然而,更多的人选择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旅行:因为相对于出国旅游,这显得更加方便和容易。经过50多年的经济增长,人们早已经忘记了旅游业以前的样子,即使是从事旅游业的人们。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当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

毫无疑问的是,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有许多关联。从相似的部分来说,可持续发展有三个要点,即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维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也表达了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满足人类欲望的观点。从不同点来看,前者所包含的范围更广泛,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后者主要作用于与旅游业有关的事情。在一般情况下,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可以是这样的:整体上,它们属于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局部上,他们有一些重叠的区域。

然而,当我们试图解释这两个概念时,把它们相互孤立起来分析会显得不成熟,因为可持续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典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正如亨特的观点,详细分析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业,四大阶段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四大阶段依次为:提倡、警示、替代和以知识为基础的阶段〔1〕。

1.在提倡阶段,因为二战后经济的需要,作为一种新的无烟工业,旅游业得到了宣传和发展。

2.在警示阶段,因为旅游业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就像对环境的破坏,对当地文化的入侵,穷人和富人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这些已经影响到了稳定的社会框架。

3.在替代阶段,人们试图找到一种方法,可以同时为游客和当地人带来收益。因此,一些新的旅游业术语应运而生:比如生态旅游、农家乐等等。

4.在以知识为基础的阶段,旅游业得到更明智的运用,例如,使旅游作为一种工具来帮助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成立非政府组织等。

如果我们不只限于旅游相关的东西,而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同样使用四个阶段的方法,那么很容易看到这个理论也同样适用。例如,由于二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性危机也随之而来,如人口膨胀、气候变化、水和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能源和收入问题等等。人们不得不提出一个相应的政策来应对更多和更严重的问题,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于1987年被提出之后,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这同样是一个完整的四大阶段模式。

亨特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可持续旅游不应该只关注自身,也应该考虑,如何才能对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2〕。同时,作者提出了四种抽象的方法来解释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之间的关系。四种方法是:通过旅游规则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产品为主导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环境为主导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幼态持续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幼态持续的旅游业意味着旅游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应该是有所限制的,即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应尽量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和旅游相关设施的负面影响。就像巴特勒〔3〕在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式中的观点,他认为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尽可能首先鼓励个人的冒险旅行或一小群游客的旅行,因为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资源环境。因此,可持续旅游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是显著的。因为在任何地方,如何保护环境,或尽量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可持续旅游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个范围甚至可以扩展到全球性的问题,如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等等。

张凌云提出的观点认为,单就旅游业来说,可持续旅游看起来似乎并不存在,因为它仍然可以与广大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有关联,也可以说可持续旅游的商业角色仅仅是其一个职能〔4〕。同时,可持续发展也不能单独工作,它需要配合或大或小的市场和企业。这里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许多农村地区,旅游业不仅为企业服务,它也可以当做一种工具,来保护当地的民风民俗和地方特色的发展。而且,通过旅游获得的收入也可以用来进行城市的发展建设,保护文化遗产等等。旅游业的发展在提高就业率和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的关系就像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如果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可持续旅游就是负责旅游相关事物的下属部门。他们有一个明显的区别:严格意义上讲,可持续旅游不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概念,因为它更偏向于单一方向。因此,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作为大的前提,可持续旅游则不能单独成立,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可持续旅游对环境保护等做诸多方面的贡献。从这个方向来看,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今天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我们正面临着许多问题。在环境和资源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碳排放量增加,海洋环境恶化。在文化和社会方面:外来事物对当地的负面影响,旅游收入的分布不均,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等。简而言之,有四个原因使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困难:第一,说的人永远比做的人多,建议和意见很多,但是有实际行动的人却很少;第二,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发展经济,所以人们一直无限制地扩大旅游业,这使得压力来自需求;第三,尽管对环境的保护和相关的知识在升级,但仍有一些人信奉“享乐主义哲学”,只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旅游活动;最后,几个孤立的态度转变显然是不够的。

通过了解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要满足三个方面的需求:保护生态、游客满意度和当地的需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它应该满足当地人的需要,它应满足旅游和旅游业的需要,它也应该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当地的文化和其他资源。

可持续旅游的意义并不是阻止旅游业的发展,而是经营旅游业,使它在几个方面之间达到平衡。旅游业可以联系到很多元素,如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多种资源的利益相关者,如酒店、餐厅、交通、旅行社等。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也非常紧密。因此,在这些方面达到平衡,不仅对可持续旅非常重要,甚至对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穆勒在1994年提出了一个旅游发展的魔术五边形〔5〕。可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有五点最重要的因素:经济状况、当地人的幸福感和未受破坏的自然资源、健康的文化和客人需求的最佳满意度。魔术五边形对当今的情况是有用的,因为这五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容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放大正面影响和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它也增加了对社会环境的关注,使只追求经济发展的一些人得以冷静。要知道的是,可持续旅游是一个带有奖励的尝试,尤其在当今社会,这种尝试更加必要。

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他们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就像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可持续旅游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但它们之间还是有差别的,有时这种差别是非常明显的。可持续旅游有其自己的特殊区域,通过分析和研究,了解这种辩证关系是有重要意义的。可持续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许多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资源浪费等不良现象的约束作用显著。这些无疑属于可持续发展的范围内,为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美〕科特雷尔·亨特.针对需求重新构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可持续旅游杂志,1995,(33):155-165.

〔2〕〔美〕科特雷尔·亨特.可持续旅游作为一个适当的范例〔J〕.旅游研究文献,1997,(24):850-867.

〔3〕〔英〕理查德·巴特勒.旅游区域周期的概念演化和管理启示〔J〕.加拿大地理学家,1980,(24):5-12.

第2篇: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旅游;概念体系;三位一体

1 研究背景

继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已经迎来了第四次浪潮,即低碳化浪潮。低碳化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一词也便应运而生。而随着资源环境的日益枯竭与人们低碳意识的不断提高,低碳化也必将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新选择,低碳旅游必将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低碳旅游是近几年才刚刚“崭露头角”的新名词,尽管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但目前业内对其的研究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还远远不够,从概念,到结构,再到构建模式的各个方面都十分模糊,亟待完善解决。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1],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务院总理******在2009年8月12日主持召开了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草案)》,首次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作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这标志着低碳经济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地位的确立。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和“无烟”特性决定了其既是经济腾飞的重要助推器,又是当前最适合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域。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的一种形式,其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节能环保,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将旅游产业的良性循环摆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战略高度。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方式,目前对其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的解读还众说纷纭,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众多专家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诠释,如“低碳旅游是指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旅游活动,尽可能减少碳足迹与温室气体(CO2)的排放,从而使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与旅游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获得共同提高。”(吴莹,2010)“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黄文胜,2009)“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消费模式。换句话讲,低碳旅游是一种倡导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的旅游消费活动,而贯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郑琳琳,林喜庆,2010)“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不难看出,以上概念大多倾向于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重视了旅游产品需求链中的“低碳化”,但忽视了对于旅游产品供给链的说明。相对而言,华东师范大学的蔡萌、汪宇明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于低碳旅游概念界定的突破,将旅游供给系统纳入到了考虑范围。他们认为,“低碳旅游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以减少旅游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低碳旅游装备、低碳旅游吸引物、碳汇旅游体验环境、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为主要实现途径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低碳旅游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模式,即在旅游吸引物的构建、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中,运用低碳技术,融人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来实现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

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主任夏堃堡认为,低碳经济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低碳生产,另一种是低碳消费[10]。该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这在蔡萌、汪宇明的两篇论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8、9]。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都是市场经济下的微观主体行为,低碳经济还应该包括一种宏观主体行为,即国家(各级政府)的低碳决策行为。

以此“三分法”为核心思想,低碳旅游的概念可以界定为:所谓低碳旅游,是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舆论宣传等多种手段影响旅游宏观主体行为和旅游微观主体行为,不断减少旅游活动各个环节(政府决策过程、旅游企业生产过程、游客消费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对旅游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的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方式,它包括政府的低碳决策行为、旅游企业的低碳生产行为和旅游者的低碳消费行为。其中,政府低碳决策行为主要依靠政策法规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实现,低碳生产方式主要通过低碳技术的运用和各种节能管理措施加以实现,低碳消费方式则主要通过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和旅游者生活方式的转变得以实现。

2.2 低碳旅游、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定义,所谓可持续旅游,是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的旅游方式,“它既能为当代人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可持续旅游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旅游发展环境的持续性”、“旅游发展效益的福利性”以及“旅游发展机会的公平性”。从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作为两种现代旅游发展方式,都属于可持续旅游的范畴,它们都以可持续旅游思想为导向,以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生态旅游着眼于维护旅游生态环境的独立性和持续性,目的在于通过营造良好的旅游生态环境为旅游者及当地居民提供福利,并强调旅游发展机会的公平性。低碳旅游则立足于对旅游发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其中必然包涵了对维系旅游持续性所应付出的责任;低碳旅游主张通过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降低旅游产业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谋求整个行业甚至全人类的福祉;低碳旅游还强调旅游发展过程中满足所有国家、所有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与碳排放权利,也就包含了对旅游发展机会公平性的关注。[10]简而言之,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两种途径,两者均包含了可持续旅游“持续性”、“福利性”和“公平性”的核心思想。从理论层次上讲,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递进或者继承关系——低碳旅游正是继承了人们对生态旅游的厚望,在充分吸纳了低碳经济的理念后才发展起来的。但低碳旅游从内涵、范围、实现手段三个方面又与生态旅游有着明显的不同[12]。

①从内涵来看,生态旅游建立在“资源有限”、“环境易损”的观点之上,因而其所追求的是一种减少人为干预,保持资源天然性、原真性的“零碳排放量”的旅游发展方式。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IES)将其定义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由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该定义有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区域”中的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因此,生态旅游着眼于旅游的“生态”特性,即“自然旅游”,强调的是较少的开发和干预。而低碳旅游以减少旅游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目的,着眼于低碳环境创设、低碳管理创新和低碳生活方式转变。低碳旅游不排斥开发,相反,它鼓励那些通过制度创新,依托新型能源,运用低碳技术的开发建设。

②从范围来看,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者”通过“生态交通”到“生态旅游资源”目的地的旅游。一种旅游方式必须要突破“生态旅游者”、“生态交通”和“生态旅游资源目的地”三层限制才能称得上是生态旅游。然而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现实世界,对于三者的界定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因而生态旅游的范围是十分模糊的。并且这三种条件缺一不可,也使得真正算作生态旅游的旅游方式并不多,也便缩小了生态旅游的范围。而低碳旅游涉及到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所有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的旅游方式都可以被称作低碳旅游。因此,低碳旅游的鉴定指标清晰,并且其范围要明显广于生态旅游的范围。

③从实现手段来看,生态旅游侧重的是“维持”、“保护”,通过对“有限资源”的“有限开发”,制造“有限废弃物”来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旅游是一种较为“被动”的“适应”自然环境的旅游发展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排斥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而低碳旅游则主要依靠政府的低碳环境创设、旅游企业的低碳管理创新和旅游者的低碳生活方式转变来实现,这些方法与手段包含着一种“主动出击”、“积极改造”的意味,当然这种“出击”与“改造”也是建立在不损害自然承载力的既定条件之上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低碳旅游比生态旅游更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而生态旅游则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理念,表达人类对旅游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的追求,而两者同样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于是便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式现代旅游发展方式模型(见图1)。其中,可持续旅游既是生态旅游所追求的,又是低碳旅游欲求达到的目标,位于金字塔顶端的目标方向层;生态旅游多数情况下则作为一种追求可持续旅游的抽象理念,位于金字塔中部的理念指导层;低碳旅游是对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理念的一种行动响应,是将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理念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可供操作的旅游发展行为方式,其位于金字塔底部的基础响应层。

3 结论

在当代,低碳旅游作为一种低碳经济,引领着旅游产业发展的潮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的研究报告预测,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未来10-15年内将达到顶峰,而后逐渐减少,直至本世纪中叶将下降到2000年一半的水平[10]。因此,可以预见,低碳经济至少在未来10-15年中都将是一个热门话题,而低碳旅游方式也将成为全球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流。

[1]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2009,(7):17-19.

庄贵阳.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J].国际经济评论,2007,(5):50-52.

苟春,马元祝.推进低碳旅游科学发展[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0,(7):21.

吴莹.倡导推行低碳旅游——旅行社发展的新契机[J].管理与财富,2010(3):100-101.

黄文胜.巴马旅游实施低碳旅游模式研究[J].今日财富,2009,(10):104-105.

郑琳琳,林喜庆.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业的应对[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0-43.

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154-155.

蔡萌,汪宇明.低碳经济、低碳旅游与旅游发展新方式[J].中国城市研究,2009,(12):40-46.

第3篇: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1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1987 年,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首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且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做了进一步的全面阐述。在这一概念提出的基础上,学者们又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做了科学的界定,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在满足当代人日益增加的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保证后代人能公平享有利用旅游资源的权力,满足后代人旅游和发展旅游的需求”[1]

。发展至今,旅游业已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作为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旅游业是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最佳载体之一,要想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必须要要牢固树立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旅游业能与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和谐发展。

2 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旅游理论界存在着几种很流行的错误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典型的几种观念有“:旅游业是无烟产业,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旅游业可以超前发展”“、旅游业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来看这些观念,我们可以得知:作为一种产业,旅游业也会产生各种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也很严重;作为一种复合型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也应该以各部分的协调发展为前提,不能一味追求超前发展;旅游资源尤其是环境资源的消耗也是旅游产品的成本,旅游业的成本投入并不低;旅游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管理者和当地居民自身的利益,他们参与可以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所以,如果这些错误观念不加以纠正,将严重影响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旅游的社会影响方面的问题。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游客的涌入,无疑促进了旅游地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但同时当地的社会环境也受到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物价上涨、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等问题。另外游客在旅游地旅游期间的行为表现和文化观念在客观上会对当地居民的思想意识及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其中的消极影响在一些大量接待社会文化、伦理观念差异大的国际游客的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而且,国际旅游经营者在接待业务中的一些歧视性安排也会对其接待地产生不良影响,如崇洋媚外思想的泛滥,淳朴民风丢失,扰乱社会治安的现象增多,不正当娱乐行业泛滥等,违背了当地的社会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这些消极影响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不安定、不和谐,进而危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旅游产业的综合性以及社会联系的广泛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对其他部门、行业既有广泛的带动功能,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需要跨部门、跨地区协调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旅游行业的协调能力十分有限,相关的协调政策、法律法规又不成熟,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旅游管理呈现管理不力、不规范、缺少权威的混乱局面。另外我国旅游业内部的专业管理人才相对较少,且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管理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使我国旅游业缺乏整体的规划和有力的宏观调控,管理体制不畅通,这也会严重影响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旅游环境影响方面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旅游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破坏。目前,我国旅游业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脆弱的生态系统与旅游需求的快速扩张之间的尖锐矛盾;过度开发和超负荷的游客量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国绝大多数旅游景区的水质、土壤、空气、植被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旅游景区的环境污染很严重;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旅游地人流拥挤和交通阻塞,不但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而且对外来旅游者的旅游经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以人造景观的旅游环境中,公共设施乃至名胜古迹被有意或无意损害等等,这些环境问题是有悖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

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主要是以游客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和旅游从业者为本。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管理者应该把游客作为上帝来对待,充分了解游客的需求,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尽量使游客满意,并从游客的视角来评价和开发旅游资源,使各种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更加符合游客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努力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旅游环境。另外,还要切实维护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各级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尽量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降低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成本;大力改善旅游地的基础条件和配套设施,并制定有效地政策措施,维护广大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为旅游经营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

3.2 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3.2.1 培养决策人员和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首先决策人员要转变对旅游发展的错误观念,大力提倡旅游业走“大发展、大联合”

的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道路。其次,要通过对公众的旅游观念进行积极地引导和管理,共同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和旅游理念,并使之观念化、持久化。

3.2.2 开发具有特色的高质量旅游产品。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很多是以追求“新、奇、特”为旅游动机,因此,开发旅游产品时应该非常强调突出特色,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生命力和经济效益。如我们可以增加民俗旅游项目、生产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等,以实现我国旅游产业化。

3.2.3 建立顺畅的管理体制。旅游业是一个综合产业,要建立顺畅的管理体制,旅游业要突破本系统界限,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发展,旅游管理部门也要通过统一化管理,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考虑旅游项目,并通过建立旅游信息系统,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其行业管理职能推动旅游业稳定、有序、可持续发展。

3.2.4 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通过运用旅游高等院校、旅游人才培训中心等途径培育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旅游管理人才既要符合一般人才的基本要求,还要具备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专业素质。首先要有较好的文化素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另外还要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从而全面有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3.3 落实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也必须要妥善处理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各个利益关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以发展为前提,以保护为支撑,尽量减少旅游环境污染和文物古迹的破坏;坚持发展旅游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并重,充分发挥旅游业“先富民后富财政”的特别功效;坚持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兼顾,将两者有机结合,发挥最大的活力和效益;坚持政府投资与引进外资并重;坚持旅游业统筹发展理念,关注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顾及当前发展,还要顾及长远发展。要把科学发展观切实付诸到旅游实践全过程,推动我国旅游业开创新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徐少阳。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2007.11.

第4篇: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5-0073-03

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活动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会形成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对策,自然也会得到不同的发展结果。发展生态旅游在国际上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被广泛地加以推广。[1]世界旅游组织(WTO)早在1997年12月就估计,生态旅游占整个旅游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0%。[2]。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晚、增长快,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盲目开发、无序经营现象还非常普遍。高速膨胀的生态旅游市场、不断退化的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复杂而多样化的影响因素等,都迫切需要我们尽快创新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体系。

一、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框架,学科概念不清,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滞后。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增长较快,但总体研究水平不高。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自1999年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所反应的情况来看,自1998年至2008年,以“篇名”含“生态旅游”在全部期刊中进行“精确”查找,共查询到3,248篇文献。11年间增长了12倍多,而同期“篇名”含“旅游”的文献数涨幅仅8倍,可见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视程度。(如表1所示)虽然我国的生态旅游学术研究开始有了一定规模,但总体上研究水平不高,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对生态旅游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尚显凌乱,缺乏比较系统性和统一严格的学术规范。有研究表明,国内学者提出的生态旅游概念有近100种,但至今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3] 我国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诸多不同提法,反映了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生态旅游的理解。这一方面能够说明生态旅游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应了理论界在生态旅游概念认识上的模糊性。

表1.1998年~2008年我国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总量表

第二,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尚比较零散,整体性质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不足。生态旅游研究具有很强的学科边缘性和交叉性特征。虽然不少人文、自然等学科,如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都开始涉猎生态旅游领域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都从本学科的相关理论出发,主要是针对生态旅游的某个社会实践问题进行探讨,其系统性不够,更没有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也有不少理论研究成果落后于实际需要,常常缺乏可操作性。生态旅游学的研究一方面迫切需要更多的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进;另一方面也十分需要对这些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整合,构建独特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理论体系。

第三,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仍以定性描述为主,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实验、实证研究较少,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差距很大。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生态旅游”文献研究为例[4],在所统计的1994年~2003年间的737篇文献中,定性描述用的最多,占76%;使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文献数量次之,占18%;用数学方法构造模型的文献较少,占5%;运用“3S”技术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的文章数量最少,仅占1%。生态旅游的研究要以生态学等学科为重要基础,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生态旅游研究的实验及实证分析也非常重要。国际上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已从概念探讨走向案例研究阶段,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从大量的实践中去总结、探索,才能丰富其理论。虽然我国的生态旅游案例研究也有了一定规模,增长较快,但这些研究缺乏时空上的连续性与整体性。现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往往只局限于单一时间或短时间的抽样分析,缺乏长时间的历史跟踪调查。研究空间地域比较分散,缺乏多区域的比较和检验,整体性把握不够,因此很难对生态旅游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趋势给出可信性结论。

二、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生态旅游领域的延伸和应用。与其它产业不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更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生态旅游的实践就将是盲目的、无序的。同时,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生态旅游学是一门集生态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各种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将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际应用,为确保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的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就近些年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学科理论及其主要应用领域进行归纳总结(如表2所示),这些学科理论涉及生态、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等多个学科范畴,需要按照系统性、整体性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理论综合,以形成用于指导生态旅游实践,并具有本学科独立特点的理论基础。

表2.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框架

三、生态旅游理论研究趋势

借鉴国际上对生态旅游问题研究的经验,同时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在生态旅游研究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是:

1.生态旅游研究的理论创新

我国已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大多是借鉴相关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或根据国际上生态旅游研究的经验对国内具体生态旅游区所作的相关分析,总体上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策略。这种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做法在生态旅游发展初期是必要的,但在生态旅游发展一定阶段后,就迫切需要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有效的整合。根据对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情况分析,生态旅游研究的理论创新需要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严格界定生态旅游的学科对象和范畴,明确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和任务,防止对生态旅游理论的模糊化及泛化;二是要坚持对生态旅游的多视角,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对生态旅游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与多功用价值实现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具有整体性质和独特学科特征的生态旅游理论体系;三是要继续借鉴国外生态旅游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针对我国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实际,通过消化吸收,实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的“本土化”,并不断提升我国生态旅游学科的研究水平。

2.推进对生态旅游评估标准及认证制度的研究

到目前,人们对生态旅游还存在许多片面的和模糊的认识。由于缺乏权威的生态旅游概念和有效的政府宏观规制,近些年社会上“伪生态旅游”招摇过市,大行其道。不少地区的生态旅游并不“生态”,从规划、开发、经营到管理,很大一部分沿用大众旅游的模式。因此,从理论上弄清生态旅游的评估标准,并通过认证制度对真正的生态旅游加以保护,使之与大众旅游相区别就显得非常必要。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除了必要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特色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各相关主体和要素的要求。[5] 生态旅游绝不是简单意义的以享受自然为目的的自然旅游,更不是传统意义的规模化的大众旅游。生态旅游具有同这些旅游形式截然不同的特定的尺度和产业发展模式,在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开发、社区参与、景区管理、环境保护和投资赢利方式上都应该有着不同的特点。

国际上,生态旅游标准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认证项目在数量上急剧增加,相关认证体系和生态标签多达上百个。[6] 认证所涵盖的范围从相对简单的旅游住宿的认证拓展到旅游行业的所有领域。这些标准的形成和推广对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在生态旅游的认证制度研究上才刚刚起步,有关生态旅游认证的组织、标准的形成、规范管理、与国际标准的协调、区域差异的处理等问题尚待深入研究。

3.提升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水准

实证性研究方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双轮驱动”是搞好生态旅游研究的基本方向。在我国当前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是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开发实例的一般性介绍和经验总结,其研究水准亟待提高。借鉴国外研究经验,我国在生态旅游实证研究上需要加强的领域是:对有突出价值的典型的生态旅游区进行有针对性的,长期的实证分析;与国内外同类别生态旅游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过各因素的细微比较,找出真正的差距;以生态旅游环境的整体保护与综合利用为目标的区域范畴的生态旅游综合实证研究等等。

4.积极改进生态旅游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

生态旅游研究成为当前热门研究领域之一,但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缺乏深入研究的技术支撑。[7] 目前,将传统的生态学科研究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进行生态旅游区调查,对发掘的信息资料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积极开展各国生态旅游及相关领域的交流与比较研究,已成为生态旅游研究的大趋势。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要改变单纯的文献分析、定性描述及简单化的实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注意应用计算机技术、3S技术(特别是RS和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并积极借鉴国际上在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上的新成果,同时注意将景观分析法、模式与模型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理化分析方法、生态实验方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应用到有关研究领域,以提升生态旅游的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邵琪伟.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在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

上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6-09-01(01).

[2]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3.

[3]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胡卫华.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

刊,2007,22(1):67-71.

[4]全 华.生态旅游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宋 瑞. 关于建立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4(1):56-61.

[6]杨彦锋,徐红罡.对我国生态旅游标准的理论探讨[J].旅游学刊,

第5篇: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

1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刘丽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2004)。张迎春等的《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的现状与反思》(2004o丁水平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的探析》(2007),并提出旅游开发的战略模式。如李山梅的《开发西部旅游资源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2002年),付向阳的《浅论西部旅游业现状及其发展战略》(2002年),史本林的《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2005年)都说明我国对旅游资源的研究已有了更深入地研究。

2影响中国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表现

2.1法律的忽视与不完善我国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的法律是极不健全和完善的,甚至可以说是贫乏。我们没有专门针对旅游资源的立法,更没有针对世界遗产进行的专项立法。很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在法律上找到依据,其后果就当然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违法现象的出现。特别是对那些决策造成旅游资源永久性破坏且无法恢复的责任追究的问题,应当引起立法者的重视。

2.2多头管理模式在我国有非常之多的旅游资源管理机构。目前我国有1268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几百个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而在这众多的旅游资源中,文物单位由国家文物局管辖,国家风景名胜区由建设部管辖,国家森林公园属林业局管辖,自然保护区则有分属环’保总局、农业部、林业局、海洋局、地矿局、水利总局管辖。在各旅游景点内很容易出现由于分属不同部门管辖而造成的管理混乱局面。特别是在利益诱导下,各管理部门对于收费、立项等有利可图的事项争相管理,对那些要担风险、负责任的事项则互相推委、互相扯皮,~方面导致行政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也给旅游资源的保护带来了困难。

2.3利益驱动造成旅游资源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忽视对资源的保护在很多旅游景点的管理者或地方政府官员看来,景点的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所有的建设、开发乃至对资源的日常维护其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钱。专注于经济利益的开发活动必然忽视对资源的保护。在大多数的景点都存在这样的恶性循环:拿景点维护资金用于开发新项目,其所得收入也没有用于景点的维修和保护,而用于新的项目投资。景点的游客是越来越多,对于旅游资源的破坏也是越来越严重,景点的维护资金却不能到位,只能眼看很多珍贵的遗产逐渐的毁损。

2.4盲目开发破坏旅游资源的整体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我国有盲目跟风的不良现象,什么地方、什么行业有利可图,就一拥而上,竞相上马项目,而不管该行业或产业的规模是否已经饱和。在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为了招徕游客而开发新项目,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单纯为了增加经济收人建造与景区不相适应的项目,破坏整个景区的整体性与和谐性。在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地方官员想方设法开发出一些项目吸引游客,比如微缩景观、民俗文化村等,在笔者看来这些新建景观既不符合严格的旅游资源概念又浪费了国家建设资金,有百害而无一利。

2.5游客旅游观念存在误区,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不强客观的说,各景区管理者大肆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是迎合了很多游客的需求。除此以外,公众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也相当的薄弱。很多人都认为旅游资源保护是管理者和专家的事,游客到景点来就是来享受美的事物的,怎么方便怎么来,只管自己玩的尽兴。所以就有了爬到雕像上拍照,随意触摸文物、壁画,破坏景观设施,随便乱涂乱画的现象出现;这样的行为不仅给景区的日常管理增加了难度,同时还极大的破坏了旅游资源,增大了旅游资源保护的难度。

3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与研究

旅游资源开发理念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的理论基础。坚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他认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要在生态多样性、社会文化的持续性和经济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让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规划部门要进行定量环保研究,分析未来旅游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需要采取的对策。意大利莱切理工大学STEFANODERUBTRTIS教授的“开发就yearofEcotourism,WTO-SustainableDeve~pmemofTourism.o意大利国内古城堡分布广、数量多。为了保护城堡,按原貌修复,修旧如旧。他建议意大利政府以国有方式购买古城堡,将古城堡改建为饭店。通过古城堡饭店赚来的钱又去收购更多的古城堡。这就起到了既保护文化古迹的作用,又获取了经济效益,用赚得的钱去再开发,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应。我国的覃建雄教授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西部大开发》(中国可持续发展,2003.16(5):24—30)构建立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系统与概念性框架。覃建雄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交集,并涉及生态经济、生态社会和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图1)。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框架包含了旅游经济持续性、旅游资源环境持续性、旅游地社会持续性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相互影Ⅱ向、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图2)。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以旅游资源环境可持续为前提,以旅游经济持续增长为手段,以旅游地社会持续进步为目的,使旅游地社会、旅游经济与旅游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

4中国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建议

4.1开发模式、发展模式上,应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目前各国已达成了以下共识:要想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和绿色经营为手段,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为目标,使旅游可持续渗入各方面的工作和活动,我们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坚持下去: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依靠旅游者素质的提高与自觉配合,依靠投资者与社区在开发建设与管理中的积极合作,同时还要在自身管理工作上跟进,强调规划先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法规制度和行动计划,旅游与环保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同时还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精心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生命线,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工作。

4.2旅游资源开发要加大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注重旅游资源、资源地和旅游客源地区的文化特征,寻求本地旅游资源文化与旅游者背景文化的沟通桥梁、开发具有文化特征和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区域旅游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旅游产品必须反映地域性文化特征,以支持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必须从旅游客体入手,实施多元化、多类型、多文化、多视角的旅游产品战略。主要思路如下:①注重旅游地形象的文化形象导向;②进行旅游地的文化主题定位;③围绕主题,进行旅游地文化促销i④发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内容i⑤在旅游活动开发中注重旅游地方文化表现;⑥旅游地人造景观的文化内涵性;⑦通过服务过程表现本地文化。

4.3建立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4.3.1建立可持续旅游资源保护体系应建立集中、统一、有效的旅游资源综合管理机构,加强部门之间政策和目标的协调。

4.3.2建立可持续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体系①针对旅游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应建立相应的可持续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体系o②加速自然保护法规建设,强化统一监督管理,抓好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示范工程,确保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以开发促旅游、以旅游促环保、以环保促效益。

4.3.3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绿色产品规划体系①制定和完善旅游规划基本法。建议出台《旅游规划法>或《旅游规划管理条例》,将旅游规划纳入法制化轨道;②明确与旅游规划相关行为的法律性质,克服旅游规划中重视不足及认识片面等问题;③把旅游发展规划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各地区旅游规划应纳入全国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中,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等相衔接,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绿地系统、环境保护、文化宗教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等专项规划相协调,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关键基础。

第6篇: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可持续;认证

生态旅游是全球旅游业大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共识交融的产物。然而生态旅游概念滥用问题已经制约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生态旅游标准化工作应运而生。其中,生态旅游认证着力解决生态旅游领域市场主体的自我规范问题。通过提供可遵循的依据和指导规范,可观测和可量化的测评工具,为市场主体开发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产品提供指引。生态旅游认证领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可以为认识生态旅游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提供较具启发意义的研究素材。有鉴于此,文中将梳理生态旅游认证规范有关内容,以期发现人们将生态旅游从抽象概念具体化的方式方法。

一、国外生态旅游认证实践

生态旅游认证是指导生态旅游贯彻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的一项工具,通过评价企业的产品与服务,鼓励后者持续提供高品质产品并不断完善。事实上,生态旅游认证是以相应标准体系审查、衡量和评价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程序。生态旅游认证中的评价标准常被视作狭义的生态旅游标准。国外生态旅游认证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并在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期间为了迎合公众环保需求,生态旅游标签被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国外学者调查结果指出,沦为营销符号的客观现实阻碍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权威性生态旅游标准的缺失令质量稳定的旅游产品供给难以实现(AlanLew)[18]。在此背景下,第三方生态旅游标准认证应运而生作为规范生态旅游市场乱象的工具,向游客提供权威标准供其在为数众多的生态旅游产品间进行选择。期间涌现出众多基于不同生态旅游标准的认证项目,这些项目纷纷被添加到越来越多的旅游项目中。

需要指出的是,生态旅游认证由旅游业的环境认证演变而来,却并不同于旅游业的环境认证。有学者曾以ISO14000标准为例,阐述了两者的主要差异。ISO14000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是一项典型的环境认证标准。两者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但是也存在明显差别。首先,两者认证对象不同,环境认证用于生产型企业,生态旅游认证用于旅游产品。后者覆盖了旅游交通、餐饮、住宿等多个旅游部门。其次,两项标准评价体系的构成内容不同。环境认证标准考察企业的环境影响,生态旅游认证考察内容涉及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影响和经济影响。再者,环境认证多为定性评价,生态旅游认证则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目前国外生态旅游标准的主要实践活动有WTTC发起的“绿色环球21” (GreenGlobe21,以下简称GG21)国际生态旅游认证标准,澳大利亚全国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美洲可持续旅游认证,欧洲旅游服务生态认证的VISIT标准,韩国可持续生态旅游规范标准。GG21受到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推崇,作全球旅游业核心规范体系,“GG21”成为覆盖旅游整个行业的唯一的全球性旅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以GG21为基础,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和澳大利亚可持续旅游合作研究中心共同起草了《国际生态旅游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遵循《莫霍克协定》的指导原则,于2002年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国际生态旅游大会上正式公布实施,2004年进行首次修订。因为《标准》是在国际有关权威机构与业内权威人士认可后公布实施的,其给出的生态旅游定义、标准和配套评估体反映了人们的初步共识。文中将以《标准》作为对象,考察标准视野下的生态旅游表现形式与具体内容。

二、标准领域的生态旅游定义及体现形式

在《标准》中,生态旅游指通过体验大自然来培养人们对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保护,从而达到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从不同方面来看,生态旅游产品具有不同的形式:在旅游食宿方面如旅店、度假村、野营地、生态小屋等,在旅游形式方面如驾车、徒步、骑马、漂流、探险等,在旅游景点方面如协助游客近亲大自然的、位于自然区域的旅游设施等。围绕生态旅游概念和产品形式,《标准》给出了相应的目标、基本原则与支持原则。其中原则部分是生态旅游认证的重点,也是将生态旅游从抽象概念转变为具体活动的主要途径。《标准》共给出了11条基本原则,其核心观点可表述为生态旅游政策、实践以及法规框架,注重自然区域,讲解与教育,生态兼容的基础设施,生态可持续实践,为保护作贡献,生态旅游造福当地社区,尊重文化及其敏感性,游客满意度,诚信营销和影响最小化行为守则。上述原则与概念中“达到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直接相关的内容集中在第4、5项原则。事实上,这两项原则也被公认为《标准》的核心要件,贯穿于生态旅游产品策划和经营管理过程。

原则4强调在生态可持续和明确潜在环境影响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生态旅游经营方式。《标准》中,原则4的主要思想通过两项支持原则给进一步具体化和明确化。这两项支持原则是建筑物和基础设施无碍于周围视觉景观,以及采取最小负面环境影响的建设方式。原则5强调在经营管理方面采取生态可持续措施,确保经营活动不会导致环境退化。类似的,原则5也有支持原则用以说明。其数目多达九项:一是经营者已经明确活动的环境风险,并准备或实施了相应管理方案;二是产品以废弃物最少化的三个层次(减排、重复使用和回收利用,常称为3R)作为经营基础;三是产品应尽可能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四是尽可能减少用水并使用生态可持续的水源;五是尽可能减少污水和废水排放,对其进行处理以避免危害环境;六是制定并实施旨在产品经营期间保护旅游目的地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乡土植被、自然水系和自然风景的计划方案;七是最小化目的地空气质量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八是尽可能减少人工照明对环境的影响;九是为顾客提供在自然环境中体验自然宁静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游客生态旅游行为的教育也是影响“达到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能否实现的关键。此方面的内容在原则3体现。原则3强调生态旅游应为游客提供体验自然和文化的机会,增进其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赞美。《标准》给出了原则3的三点支持原则。一是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讲解服务;二是充分准备讲解工作,保障信息有效地传达给游客;三是一线员工有能力提供关于旅游地点的自然价值、文化遗产和保护方面的准确信息;导游人员能提供高质量的讲解。除了上述支持原则,《标准》还从4个方面对原则3进行阐述。首先,为游客提供环境讲解和教育机会,让游客获得更多关于当地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知识。其次,制定讲解活动计划,内容包括:教育和保护的目标和目的;教育的受众和讲解主题;讲解方法应符合多数游客需要;内容细节包括当地自然和文化保护的意义,减少环境影响的主要方法和在文化敏感区域的恰当行为;信息来源和资料的参考目录和概要。再者,证明所有一线员工都了解以下内容:所在地和当地居民的自然、文化和遗产价值,环境管理情况,生态旅游原则及其体现方法,为减少环境负面影响所应遵循员工行为方式,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措施。最后,证明导游了解以下内容:环境讲解系统和交流体系,当地环境和自然保护问题,弱化环境影响的方式方法,探险活动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资质。

参考文献

[1]李长健,刘函.国际视野下我国生态旅游标准构建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1,11:71-75.

[2]喇明清.国际标准视野中的生态旅游:兼议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8:172-176.

[3]谢冽,钟永德.国内外生态旅游标准研究综述[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6:30-31.

第7篇: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开始探讨旅游环境承载力,但是少有人研究特定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通过对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分析,提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AbstractIn recent years,because of the rise of rural tourism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and peopl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creasing,people began to explore the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but very few people studied specific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existing analysis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 environment,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ural tourism was proposed.

Key wordsrural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concept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资源丰富,环境优良,则区域发展较快,反之亦然。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战略广泛实施,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同时各种负效应也随之出现,并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在威胁。例如: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建设的过度膨胀;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等。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础和载体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特定乡村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作一探讨。

1承载力理论

承载力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帕克和伯吉斯在1921年提出来的。指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Lrmi和Clem A.tisdell对承载力概念的起源进行了探索,认为在人类生态学和生物学领域承载力概念最早可追溯到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在北美、南美及亚洲草原地区,由于草地开垦、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土地开始退化,因此为了有效管理草原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一些学者将承载力引入到草原管理中,于是提出草原承载力、最大承载畜牧量等相关概念。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于是一些学者又提出了土地承载力概念。美国的Allan在1949年将土地承载力定义为:“在维持一段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的前提下,一个区域内能永久地供养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

20世纪50~70年代,国外许多学者探讨了土地承载力的计算依据,并认为:土地承载力是确保不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前提下,土地生产潜力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Mmillington等应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法,以各种资源对人口数量的限制,计算了澳大利亚土地资源承载力。后来,很多学者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等不同方面,对全球承载力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因此,了解承载力理论以及其计算方法,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环境容量是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的概念,主要是指环境单元可容纳某种事物的量,后来人们在研究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时引入了这个概念。在早期的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人们普遍使用了旅游环境容量这个概念,用以表示旅游地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的游客容纳量。此后,各国学者和研究人员分别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丰富和完善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1]。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环境发展对旅游活动有着很强的反作用,环境容量的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地表达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崔凤军在旅游环境容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并将其定义为: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强度,丰富和发展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2-3]。

目前,大部分研究人员将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等同于旅游环境承载力,或将环境容量定位于环境承载力的一个分量指标。总的来说,相对于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使用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个概念更加科学、合理。首先,旅游环境承载力更能体现出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环境容量作为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概念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环境发展的主动性;其次,旅游环境承载力更加强调了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因此,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一概念。

3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3.1研究概况

承载力用于旅游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某一旅游区域范围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满足游客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的情况下,该旅游区域所能容纳的游客量。包括物质承载力(自然环境和设施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数)、心理承载力(在没有选择新的游览地之前,游客心理上所能容纳的最低的游览体验)、社会承载力(居民能够接受的游客的行为和人数的最大值)和经济承载力(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行为)。

旅游环境承载力(或旅游环境容量,国外旅游承载力)是由拉佩芝(Lapage)在1963年提出,但没有深入研究。直到1971年,利姆(Lime)和斯坦奇(Stankey)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讨论,关注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人才越来越多,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大致经历了2个阶段:第1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注重从理论的角度研究;第2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应用在旅游地实际管理中[4-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和休闲意识增强,使旅游成为日常消费活动。大量游客涌入,旅游地由于本身旅游资源特性,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管理不当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这些环境问题得到管理者和学者的重视。赵红红、刘振礼和金键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计算进行了最早的探讨。保继刚和楚义芳等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一步的研究。中国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2类:第1类计算旅游地最大游客数;第2类景区承载力分级、评价。

总而言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对于旅游承载力的涵义、指标体系的建立、定量估算模型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的方法从最初的定性研究发展为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手段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估算模型。研究的范围也从单纯考虑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承载力发展为权衡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综合承载力[7-9]。

3.2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旅游环境承载力更成为衡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性也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并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来动态监测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但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一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仍没有完全统一,其指标体系的构建缺乏普遍应用意义。虽然不同的学者因为研究的角度不同而对2个概念还有所争议,但是从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实证研究来看,实际上研究的都是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即研究的侧重点大多放在旅游点区的游客数量方面。二是目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一些测算模型大多为静态模型,对游客的特点和景区的类型、分布状况等因素考虑较少,缺乏普遍适用性。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地在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瓶颈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环境承载力的量测中应该体现这些差异性,这在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三是目前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多是针对旅游景点或旅游城市,缺乏针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尤其是缺乏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算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乡村旅游地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旅游系统,其中集成了观光、休闲、体验、娱乐等各种功能的旅游点区。各个旅游点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

4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

4.1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特征

4.1.1时空分异特征。从时间分布上看,旅游活动具有季节性。特别对于乡村旅游季节性更明显。由于乡村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当地居民的心理因子和管理者的水平等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因此,由这些影响因子决定的资源空间承载力、经济设施承载力、社会心里承载力及生态环境承载力也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上述承载力分量所决定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就具有时间分布特征。

从空间分布上看,首先由于乡村旅游资源是由各种类型的旅游景点组成的旅游系统,各种旅游景点在规模、质量、区位等方面不尽相同。这样,在整个系统内部,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非均匀性和差异性。其次,由于作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基础的自然环境其生态恢复力、敏感性等特征存在空间差异,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心理也存在区域性差异,这样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性差异。综上2个方面,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具有空间分布差异性。

4.1.2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除了受旅游地空间规模、自然环境、地域差异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以外,还要受到乡村居民素质、当地政府政策、乡村环境恶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可控性。

乡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现在已不像以前是个简单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旅游只是乡村多种功能中的一种。乡村各种功能之间具有互动性,任何一种功能活动的变化都要影响到其他的功能活动。例如,乡村的农耕活动是为乡村的各种活动提供基础性资料,如果乡村中的农耕活动增多,就会增加对于土地、人员的需求,在土地、人员数量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转为旅游的农耕规模和人员数量的水平。

4.1.3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乡村的性质差异性决定了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一般来说,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包括资源空间承载力、乡村旅游设施承载力、乡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决定着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对于不同性质乡村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起主要决定作用的要素也会不同。例如,对于观光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乡村生态承载力。对于体验式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

4.2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构成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按照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旅游规划通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特点,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由以下4个承载分量构成。

4.2.1资源空间承载力(Resource Space Bearing Capacity,RSBC)。相对于单个风景旅游区而言,乡村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一般而言,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大小和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其旅游环境承载力。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都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

4.2.2经济设施承载力(Economg Establishment Bearing Ca-pacity,EEBC)。经济设施承载力是指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规模的大小。乡村旅游接待设施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住宿和交通运输等设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设施属于乡村基础设施范围,依赖于乡村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住宿设施主要为旅游活动服务,其建设规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设施承载力的主要衡量指标。

4.2.3生态环境承载力(Zoology Environoment Bearing Ca-pacity,ZEBC)。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不会发生不可接受的破坏条件下所接纳的游客数量。生态环境承载力对于乡村旅游的影响非常大。因为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例如,土地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固体废弃物承载力等。

4.2.4社会心理承载力(Society Mentality Bearing Capacity,SMBC)。旅游活动本身也是一种促进人类各种不同的文化交流的过程。乡村旅游一方面会将旅游目的地的景色和文化展现在来自不同地域的游客面前,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产生冲击。旅游活动超过一定的强度不仅会造成游客旅游质量的下降,还会引起当地居民的排斥和反感。社会心理承载力主要表现在这种不断交流过程中的游客满意程度和当地居民对旅游活动的认知水平2个方面。

4.3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通过总结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成果以及根据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征及构成得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为:反映乡村旅游地当地居民、当地环境、旅游者三者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性总和。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所研究的对象是乡村旅游。二是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要,可分为明确需要和潜在需要。明确需要是指那些为人们所公认的、不必明确表达的、大家都知道的需要。潜在需要指那些必须要加以分析、研究、识别才能够确定的需要。三是当地居民的认可度。即当地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所持有的观点或承受能力。四是特性是指乡村旅游所特有的性质。五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游客需要、当地居民认可度、当地环境会随时间而变化,这就意味着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需进行定期评审。六是优良、和谐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受益对象不仅是旅游者,还包括乡村旅游地的农民、员工、社会投资者、当地政府等。

5参考文献

[1] 保继刚.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87,7(2):32-38.

[2] 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旅游发展的判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15(1):105-109.

[3] 崔凤军.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86-91.

[4] 刘玲.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20-130.

[5] 翁钢民,杨秀平.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评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39-44.

[6] 卢松,陆林,徐茗.旅游环境容量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77-83.

[7] 曲小溪.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第8篇: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旅游者低碳意识;旅游者行为;低碳旅游;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0-0071-02

进入21世纪后,人为的碳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各国都开始为实现自身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低碳”理念应运而生。“低碳”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并成为新时期人类发展的目标。而旅游业作为我国的一大支柱产业,也正逐步推行“低碳旅游”。

1低碳旅游的内涵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这一大背景下衍生出来的,它的概念于2003年2月24日,英国政府在《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被提出。低碳经济理念得到迅速发展,其主要内涵是指以不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前提,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观念的转变来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改善全球气体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低碳经济的这一大背景下,发展低碳旅游成为必然趋势。国内外学者都开始研究低碳旅游相关问题。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低碳旅游这一概念进行了概述,如蔡萌、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低碳旅游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旅游发展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因此,低碳旅游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模式,即在旅游吸引物的建设、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中,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来实现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促进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这种观点将低碳旅游视为可持续旅游的范畴, 并指出了其实现路径。

综合学者们对低碳旅游概念的解释,可以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生产者,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者等各方面,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旅游生产、旅游消费等旅游活动,尽可能减少碳的排放,从而使旅游者的体验质量与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得到共同提高。

2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表现及分析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向游客随机发放问卷的方法来调查分析旅游者低碳意识程度和行为表现。总共发放100份,收回96份,其中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为98.96%。

2.1旅游者低碳意识程度分析

本次调查中发现,有23%的旅游者对“低碳旅游”的概念不了解,了解一点的旅游者有72%,非常了解的只占5%,可见我国旅游者中,大多数游客对低碳旅游的相关知识只了解一点,仍有一部分旅游者完全不了解低碳旅游的含义,这说明我国旅游者低碳意识程度普遍较低。而人的意识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决策,所以要发展低碳旅游,首先要提高旅游者的低碳意识,倡导旅游者进行低碳消费。

2.2旅游者主要低碳行为表现

从问卷统计中可以发现,旅游者通常是选择组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游,自驾出游和骑自行车、徒步旅游的比较少;旅游者在选择住宿时,通常会考虑到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自己能够承受价位的宾馆,也有22%的旅游者会选择小规模型的宾馆,但3%的游客选择豪华奢侈型。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分析得出:我国目前旅游者的低碳意识仍比较低,在对出游方式的选择上和住宿的安排上,大多数都没考虑减少碳排放这一问题。

旅游者在景区游玩过程中,调查发现76%的旅游者会选择徒步游览景区,而仍有24%的旅游者会选择乘坐景区交通工具来游览景区,说明旅游者的低碳意识还有待提高。在对旅游者饮食这方面的调查发现,有15%的游客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77%的旅游者偶尔使用一次性餐具,只有8%的旅游者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可见大多数旅游者在就餐时,并未做到低碳环保,这仍需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国民的低碳意识。

3影响旅游者低碳行为的因素

在实地观察和发放调查问卷中发现,旅游者的行为受到各方面的因素影响。

3.1内在因素

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过程中,是否选择低碳旅游消费方式,这主要取决于游客的自身因素。调查数据显示,低碳旅游者中有67%是男性,可能这与男性旅游者爱关注时事,追求于健康放松、亲近大自然的旅游活动有关;低碳旅游者97%集中在18~55岁之间,可见旅游者行为与其年龄有一定联系,中青年人比较喜欢新事物,追求新时尚;此外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还包括旅游者的文化水平,在调查中发现71%的旅游者的文化水平在大专以上,他们都对低碳旅游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并表示愿意进行低碳旅游。但很多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的旅游者表示根本不知道低碳旅游这一概念,这说明旅游者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低碳行为。旅游者受教育程度越高,文化水平越高,他的低碳意识就越强,更易参与低碳旅游。另一方面,旅游者的低碳行为也受其自身经济条件的影响。例如旅游者在住宿安排上,大多数会选择与自己经济条件适应的住宿环境。说明旅游者在安排住宿时,首先想到的是要与自己的经济实力相匹配,而住宿环境是否绿色环保,他们很少考虑。说明旅游者行为的选择也受其自身经济条件的影响。

总之,因性别、年龄、文化水平、收入、职位等的不同,旅游者的行为也会呈现不同的趋向。

3.2外在因素

旅游者的行为不仅受其自身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参考群体和旅游目的地的环境。

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管理对旅游者的行为有重要影响。若目的地建设科学、合理,营造出一种低碳旅游的氛围,这对旅游者的行为起到引导和约束的作用。另外,如果目的地的宣传管理到位,旅游者会更容易、更自觉地进行低碳旅游消费。

4旅游者行为对低碳旅游发展的影响

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其行为对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旅游者在吃、住、行、游、购物、娱乐等各大环节都不可避免地有碳的排放,对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旅游者可以在旅游活动中尽量控制碳的排放,降低对旅游区环境的负面影响。

4.1降低了旅游业能源消耗成本,提高旅游业净利润

据统计,旅游者每天用骑车来代替开车出行2公里,一年大概能节约燃油2009吨,能向大气少排放约6401.2吨二氧化碳;入住宾馆时若能少换洗一次床单被罩,则可省0.03度电、13升水和22.5克洗衣粉,其相应减排二氧化碳50克。如果全国所有星级宾馆都能做到3天更换一次床单,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万吨,综合节能约1.6万吨标准煤。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旅游者的低碳行为将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降低了旅游业发展成本,同时也为旅游业节省一笔很大的财富,旅游业的净利润也得到提高。

4.2促进低碳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发展

旅游者是旅游业的需求者,是旅游市场的中心,旅游者的需求决定着旅游企业的供给。旅游生产企业都是根据旅游者的需求来开发设计旅游产品,来满足其需求。一旦旅游企业了解到旅游者的行为呈现出低碳消费这一趋势时,就会研究开发出与低碳旅游相关的主题产品。所以,低碳旅游消费群体便会催生低碳旅游产品,低碳旅游产品大量的开发与衍生,进而加速低碳旅游景区的建设、改造、投产和绿色环保型酒店的创建,并逐步形成低碳旅游目的地,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低碳旅游产业经济链。

4.3有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旅游活动的开展既满足当代旅游发展需要,但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旅游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其直接目标就是实现维护旅游环境质量与保证游客旅游质量之间的均衡。而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以减少CO2的排放为核心,通过控制碳的排放来获取旅游体验、经济、环境、社会等多重效益,减轻了对环境的破坏,减缓了全球气候的变化,优化了生活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旅游者的低碳旅游行为将有利于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Peeters,P.,Dubois,G.Tourism travel unde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constraints[J].Transp Geogr,2009,9(3):1-11.

[2]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1):13-16.

[3]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5(11):154-155.

[4]富筱琦.时尚出游少制造一点“碳”[N].华商报.2009-07-15.

[5]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100-102.

[6]郑琳琳,林喜庆.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业的应对[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0-42.

[7]魏小安.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9-11-30.

第9篇: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旅游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人类发展最优途径、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大势发展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何谓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到旅游业,又如何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比较成型的理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为显著标志,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界定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而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199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全球持续发展大会上就形成了《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该会议文件对可持续旅游的概念作了较全面的表述,提出可持续旅游应符合以下五个目标 (Var,1991 )。此后,Nelson和Bultler(1992)编著了《旅游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规划和管理》,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旅游研究者的论文,首次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199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世界旅游可持续发展会议”,会议通过了《旅游可持续发展》及《旅游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 这两份文件为旅游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套行为准则,为世界各国推广可持续旅游提供了具体操作程序。

可持续发展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在苦苦追寻与倍受争议的焦点。本文在对过去我国旅游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

一、旅游废墟

当5·12汶川地震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永恒的记忆之后,人们怀着一种追思与哀悼的情怀去到一片废墟之中,怀着一种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缅怀地震中逝去的灵魂。于是,废墟伴随旅游的发展成为国内新兴的目的地。当然,到废墟去旅游并不是今天才兴起,早在几百年前,巴黎郊外的皇岗修道院、奥赛博物馆不也正是以一种废墟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吗?只是那时候人们并没有旅游的概念。

需要指出的是,当废墟在国内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地开始吸引人们的眼球时,我们更多应该关注于由于旅游开发管理不当而形成的旅游废墟。如果说废墟旅游带来的是希望的话,那么旅游废墟所带来的是一种绝望、是一种心痛、是一种对旅游资源的亵渎。站在一种学术研究的角度,本文以“旅游废墟”及“tourism ruins”作为关键词分别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Elsevier science期刊数据库进行文献搜索时发现,目前还没有有关“旅游废墟”的相关研究,只有少数关于废墟旅游的文献。鉴于此,本文根据对实地的考察将旅游废墟定义为:“只因开发不当、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而非自然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游客稀少、经营亏损、关停衰败的旅游设施、景点和景区。”

旅游废墟的形成并不是毫无缘由的,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开发不当,二是管理不善。开发不当主要体现在旅游景区景点有伤风化的建设,过度开发,破坏自然景观,人为去编造一些牵强附会的所谓传说、故事及粗制滥造工程的泛滥。管理不善主要体现在旅游景区景点垃圾遍地、废水横流,民风刁蛮、坐地收钱,市场混乱、经营失控,利益失衡、社区冲突,贫富悬殊、社区动荡及超承超载、竭泽而渔诸多方面。而造成这些现象广泛存在、促成旅游废墟形成的根源之一在于旅游发展的方法不当。

二、旅游发展方法改进

旅游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旅游发展的方法直接关系着一个旅游景区(景点)的发展方向,也是决定一个景区(景点)是否会成为旅游废墟的关键。本文认为,旅游发展方法的改进应该从决策、规划、开发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是决策。决策是人类最基本的管理活动,是决策者依据某种价值观进行利弊权衡和利益取舍的活动过程。正确的决策是正确行为及其结果的前提。旅游的发展决策属于系统性特别强、利益影响特别广泛和深远的公共决策。在决策的过程中,如何考虑各方利益、如何保障利益和谐,既涉及现在的代内利益相关者,如属地政府、居民、投资者、经营者、旅游者,也涉及代际利益相关者,如后代子孙,还涉及旅游资源。因此,如何做出正确、可持续的决策非常重要,而决策是否可持续、是否正确的关键就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如何考虑各方利益;第二是如何保障利益的和谐。

其次是规划,即如何科学地进行旅游规划,避免规划失灵的问题。规划失灵是目前全国旅游发展当中普遍性的问题。政府或景区往往花费巨资去请一些知名专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在旅游规划的设计之上。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规划都成为了摆设,对景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没有发挥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最后是开发,即在招商过程中应该如何避免制度性的缺陷所带来的招商失败。招商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避开招商陷阱?通常招商陷阱有三种类型。一是恶意圈钱。二是力不从心。找一个企业做一个工业项目和一个旅游招商完全是两码事,做企业做产品简单得多,但是要开发一个景区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三是理念差异。人们对旅游需求、审美、产品、经营等,在理念上有差异,不能跟区域协调配套,都会导致招商失败。

三、旅游发展观转型

我国旅游业经历了30多年发展历程,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以往的发展观也随着旅游发展浪潮高涨而面临挑战。要想适应目前旅游业发展态势,就需要旅游发展观的转型,而其关键在于明确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及产品同质化问题。

首先是开发与保护问题。过去的发展总把开发与保护对立起来,现在即便是在保护前提下的开发,但归根结底还是开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什么是旅游资源、什么是开发,直到现在都没有人做一个很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开发不是破旧;开发不是投入,其实很多旅游资源不用投入,它就已经存在;开发不等于修路、建房、建景观,如果把开发等同于破旧,等同于投入,等同于修路、建房、建景观,那这样的开发观念势必会影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旅游开发的认识与什么是旅游资源的认识直接相关的是何谓旅游资源。笔者认为,旅游资源指一种良好的民风民俗,保持了自然的良好的生态和一种居民生活场景,所以成为了良好的旅游地。

其次是产品同质化问题。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同质性产品的出现比比皆是。目前,旅游景区景点广泛存在的开发热、旅游热、规划热、产品建设热、经营热都同质化的问题。很多情况下甚至还出现了照搬某些模式的情况。对于景区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首先需明确什么是市场,什么是产品,什么样的需求才是可持续的。

四、结语

在旅游发展浪潮高涨的今天,回顾我国30多年来旅游发展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在全国各地争相发展旅游业的形势下,也许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冷静地沉思什么样的发展对于旅游业而言才是可持续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旅游发展、开发的过程怀着敬畏、感恩、欣喜之心,秉承求索、追问、慎独之神,宁可不为、不要胡为,宁可少为、不要多为,宁可慢为、不要快为,以确保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涛,张秋菊,赵连荣.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1).

[2]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吴净,李好好.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北方经贸,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