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文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文

1.1从学科上的构成来看

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建筑、城市规划、地景”为核心的多学科群组,其学科涉及地理、土木、环境、生态保护、民俗、历史心理、社会、经济、交通等领域,内容包含人类社会诸多方面。

1.2从概念来看

道萨迪斯说人类聚居是“人类生活间的聚居”。根据这种解释,只要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可称为人类聚居。美好城市的营建要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要控制城市的规模、发展区域城市圈、优化城市圈交通系统、加强城市基础设计的建设与管理、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突出城市特色,城市发展战略要具有前瞻性与可持续性、优化城市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加强公众参与的力度等建设原则,最终建立起人性化、安全、健康、舒适、宜居的美好城市。

1.3从主次看

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层次观念,不同层次人居环境单元的居民量和具体内容有很大不同,更重要的是在变化发展部分和复杂水平存在着巨大不同。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运动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工业化带动了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现代的人居环境是一个完整的总体,尤其是随着全球逐步深入的今天,相互影响越来越广泛,甚至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独立的人居环境单元已不存在,人类生活在一个完整的人居环境整体中。

1.4从方法论角度来看

人居环境科学不同于传统的学科合作,同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跨学科或边缘学科,更不能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需求层次逐渐提升,只有当较高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才能体会到幸福感。它是融会贯通与人居环境有关的学科内容而形成的一种科学理论。虽然其方法论体系仍在探索阶段,但主要方法论概念已经确立,即“融汇、集合、综合”,人居环境科学领导者称其为“综合研究方式”。

2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过度细化研究的方式和方法

受简化方法思维模式和传统的分解方法的影响,人们对城市的了解如果越多,产生的学科及分支就会越多。人居环境科学倡导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研究学科越分越细往往使各专业往往只是针对某一个侧面来研究问题,而且着重探索详细规律和研究各种技术细节。造成研究结果往往也是难以相互协调,有时甚至是矛盾的。

2.2过度强调思维方式

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大致遵循的仍然是格迪斯在20世纪初提出的“诊断先于治疗,调查先于规划”的工作模式,这种分析、规划、监察的工作程序一直被广泛的运用。城市建设应该是以国家发展为基础,以区域发展为平台,走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是有局限的,对事物的分解解析是人为地将真实事物割裂开来,使我们不能够全面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也就缺乏建立事物内在联系的整体思考能力。美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并不是孤立的一个城市,而是整个区域、整个国家。现代城市是一个开放而又复杂综合系统,在城市规划中仍然沿用这种思维方式,对城市各子系统有机联系的了解就会愈加困难,就无法真正理解城市的客观规律和城市基本问题,从而无法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动。

2.3规划方式技术倾向较重

人类所生存的世界是知识性世界、生活的世界与意义世界三者的统一。思维方式过度解析以及研究方式的过度细化使得城市规划越来越注重体现知识世界的发展成果,逐渐成为了一门技术,也就越来越忽视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美好城市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纯粹技术的统治只会使城市更为物质化、感官化、形象化,人类科学精神是虽然得到体现,我们却舍弃了人类人文精神这个根基,舍弃了人类精神这个本源,不能够真正体现人类聚居生活的要求。

3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应用

3.1关于城市规划理论的重建

对城市进行研究的学科已经独立发展了许久,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从“整体观”的角度和国情出发,重审已有成绩。

3.1.1将综合性城市规划做为目标,构建新的城市规划中心理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有两条并行的发展轨迹:以空间形体规划为主的城市设计和以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规划为主的综合性规划。

3.1.2构筑“地景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三位一体的模式,构建理论核心。现代建筑学、地景学和城市规划学的发展有着共同的背景和目标。通过分析城市美化运动的兴起,我们不难发现,不论东西方,也不分经济的发达程度,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矛盾是相似的。在近代西方理性思维的影响下,地景、建筑、城市规划被划分为三个独立的学科,虽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它们之间缺少固有的内在联系,但还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地景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三位一体就是综合其主干得课程,形成统一的城市规划中心理论体系的核心,作为各学科、各专业拓展的根基。

3.2主要策略和步骤

3.2.1创新城市规划教育。我国现有的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科主要可总结为四类:建筑类、理学类、工程类、林学类,它们都是主要针对某一个方面来进行规划教育,缺乏整体、系统、科学的要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进步,正日益成为人类努力的目标。对于城市规划工作者,应从整体思维要求的角度出发,加强其思维方式的锻炼和哲学精神的培养,并改造其传统的思维模式,培养其战略观、大局观、系统观、和独创精神,提高其运用整体或者处理系统问题的能力。

3.3两大实现途径:建立健全城市规划评价体制,加强公众和社会参与展现居民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公众和社会参与。如今我国城市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城市规划中公众、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参与越来越广泛,并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城市即为社会的缩影,一个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人,美好城市就是和谐社会的缩影,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今后的公众和社会参与可以考虑这样的模式:首先是广泛深入的公众调查和社会调查,顾到城市规划需求;另外是分析研究的需求,形成城市规划中心理论体系框架,并与公众和社会进行充分交流;然后是多专业、多学科协作,充实中心理论体系,并在各相关学科之间形成城市规划基础理论;实践中,建立实时的动态交流架构,使公众和社会参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第2篇: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文

1.1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的普通村庄规划研究方法。如何在大批普通村庄中,做好针对性的村庄规划,是村庄规划工作所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将以南宁市那学坡(村)为研究对象,对普通村庄规划进行调研、分析其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切实可行的办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村庄规划。

1.2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的普通村庄规划研究内容。近年来,城乡规划界在新农村建设规划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如徐波在村庄规划如何充分体现村庄特色———兴化市大垛镇双石村村庄整治规划中,通过对双石村现状特点、水乡特色、规划立意进行概括总结[3];从人居环境五大系统入手,归结普通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为:土地利用规划、经济产业规划、民居整治规划、居住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基础设施整治及建设管理规划。“把人居环境所面对的诸多方面和复杂的内容、过程简化为若干方面”,以此为规划指导思想,对普通村庄进行系统的规划研究,以达到可持续发展。

2普通村庄存在的共同问题

普通村庄存在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随着我国村镇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凸显,生态环境破坏、用地浪费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缺乏;诸多因素导致了我国大多数村庄农村人居环境落后。2005年建设部村镇建设部门以农村建设用地、居住环境、市政设施及公用设施等做了调查,黄筱蔚在此背景下,指出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主要问题:农村土地利用不合理,乱耕地、乱建方现象严重;基础设施薄弱,供水、道路、环卫设施、安全设施等严重不足[4]。

3案例研究

3.1项目背景及现状简况。南宁市西乡塘区东佳村那学坡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交通区位、乡村环境等优势,将那学坡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型农家乐乡村旅游精品。那学坡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西北部,浅丘地形。进村道路和村内环路已基本实现水泥硬化,进村道路路基宽4m,硬化路面宽3.5m;村民生活用能源主要是沼气;饮用水主要是地下深井取水。

3.2现状问题。1)道路交通问题:部分村道和宅间路未硬化;缺公共停车场;主干道排水设施差,未安装路灯。2)产业发展问题:产业以种植业为主,未形成规模,结构单一。3)基础设施问题:饮水设施陈旧,不能满足全村用水需求。电网线路老化、且零乱。农业水利灌溉设施不完善。4)环境问题:杂物棚布局杂乱,坡内未建垃圾池,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村内环境的脏乱差;室内卫生厕所大部分未进行改造。5)公共服务设施问题:缺乏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仅废弃学校内有一破旧灯光篮球场。6)景观绿化问题:各家建有猪圈牛栏等,影响村庄风貌;村庄入口仅有一村庄标示牌。

3.3规划策略。1)制定发展策略: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代仓储物流;开发人文景观,打造休闲旅游产业。2)合理规划建设用地:规划考虑村庄发展的需求,控制宅基发展备用地的范围,使村庄建筑建设整齐有序。3)完善基础设施:规划完善村庄路网和硬化建设,并配套完善公共停车场;建设垃圾池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圈养,人畜分离;增打一口机井,建设水塔,提高水压,保证村民和未来产业发展用水需求;完善农田灌溉水利基础设施,对现有山塘实行疏浚清淤,增加储水量;建设三面光灌溉水渠,减少渗透水量损失。4)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和游客中心:规划修建配套卫生室、运动场、活动室、培训中心、超市、游客中心等文化娱乐活动公共设施。5)景观规划和建筑风貌塑造:重点塑造村庄入口景观和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处理村内旧房危房,保护修缮村庄现存古宅。6)产业发展引导:以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目标,明确绿色高效有机农业作为主导产业,配套发展养殖业和观光业。7)保障措施: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简化办事程序,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4案例分析的启示

第3篇: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文

香港人笃信风水,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风水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陆通常被视作封建迷信,但在港台地区却相当有市场。据说风水师这一职业在香港非常吃香,地位类似于西方社会中的律师。宋韶光,即是香港风水大师。点击百度搜索,就能找到他的个人网站。他在香港北角英皇道独辟办公室,也已经很多年了。如今,当他莅临大陆,来到黄骅,参与太立德仁公关广告传播集团策划的这场对话会,使得好风凭借力,好水载人心的理念,进入了当地购房群落。

好家园要有好品质

好品质必有好风水

所谓风水,即“风生水起”,也被称为“堪舆”,或者“地理”,广义的风水,泛指地球上的所有物质,风水学就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微观物质(空气、水和土)和宏观环境(天地)的学说。同中国传统学说中的其他分支一样(比如中医),风水学也是重演绎,不重归纳,因而只能作为经验科学的一种,无法成为真正的科学。

一场香港风水大师的莅临,让黄骅南湖公馆成为媒体焦点。一边是香港风水学大师,一边是南湖公馆的传世宅邸,二者互为映衬,相得益彰。2013年6月22日,在黄骅金都花园酒店,伴随着现场的富有艺术感的竖琴表演、外籍模特,文化艺术气息相当浓厚。

浙商集团呕心沥血打造的南湖公馆,作为黄骅首席阔景别墅,雄踞黄骅南部公园生态区核心位置,上风上水,接驳城市发展黄金走廊,比邻城市最为成熟的生活圈半径,完美体验快速与便捷,项目位于黄骅市石港西路(307国道)南海公园南侧,神华大街东侧。紧邻黄骅市市政府,以及黄骅市精心打造的人工湖泊—西湖。本地块北侧是规划中的黄骅南海公园,公园用地300亩,南侧为150米宽的城市绿化带,为本项目赢得优越的景观资源优势。建立立体、多层次的居住空间及绿化系统。

可以说,好家园要有好品质。好的开发项目,不仅在建筑的设计、用料等诸多方面考究、讲究,在风水堪舆方面,更是极度精细的!

黄骅南湖公馆项目总建设用地约200亩。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约 14.83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面积约14.82万平方米,商业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约0.09万平方米。开发商选址于此,当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经过了大师堪舆。唯有此,才能使得开发商所追求的产品人性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得以实施。南湖公馆向往典雅,端庄及仪式感的古典居住社区,尊重现有地形,合理利用,坡地景观,创造价值;它的问世改写了黄骅市高端住宅市场的走向,在城市居住价值与理念跨越提升的浪潮中,成为城市核心生态区种的价值高地。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财富数量和财富群体的增长速度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伴随着财富人群的壮大,中国高端消费市场也日渐繁荣。于此同时,房地产调控依然严密、限购令加码及房产税相继出台的情况下,豪宅的成交套数同比仍出现大幅度上涨,顶级豪宅在通胀时代逐步成为硬通货首选。而硬通货的硬中之硬,自然是选址。古有孟母三迁,意在选取合适的高邻,使得自家小孩能获得良好的熏陶。“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也如斯”,上风上水的家园,当然能更大程度的让人平安度过精彩的人生。

正因为此,如何为这样的高端人群定制属于他们的住宅,勘定属于他们的住址,做到艺术品般的极致,就成了开发商所面临的最大课题。基于这样的社会趋势与市场需求点,恰逢南湖公馆所在位置极佳,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人居环境和国际时尚生活的面貌,南湖公馆出自大师手笔,定义顶级人居标准,传递和代表了城市居住的全新内涵,打造城市最亮点,给人们更典雅的审美指向。关注不同文化的内在活力与本地生活需求,特别是精神需求的价值契合,运用灵活的设计手法,再现设计的精神内涵,成为城市核心生态区中的价值高地,我想这是滨海浙商集团对于黄骅市地产市场的最大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南湖公馆势必会引领黄骅市城市高端住宅发展的趋势以及高端品质生活的典范。

好建筑定求高端

求高端定塑灵魂

现代科学中同风水关系比较密切的学科包括地理学、环境学和建筑学,西方大学甚至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来探究中国的风水之说。实际生活中应用风水最多的,可能还是建筑。

借有本次活动的圆满落幕,不仅让黄骅高端人群感受到南湖公馆国际都市中浓厚的“国际范”和兼具那种清新奔放的绿色气息,同时也意味着已然超越纯粹的住宅观念,引入风水理念,更注重充分体现居住人的生活格调,并具有世代传承的价值,项目本身所提倡的生活附加值,成为一个最优秀而且是全球领先地位的高端产品。

好的建筑,堪舆讲究,设计精细,选材考究,施工精妙,正因为此,才铸就高端。而如果说,建筑是有生命的,那追求高端的建筑,就是在品质上塑造灵魂。于今日的市场环境下,对于城市豪宅的居住、投资属性都远超普通住宅的产品而言,其价值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它的售价和装修。更重要的是在建筑以外,引导健康的人居理念,树立舒适生活的新坐标,打造城市的人居价值。换而言之,豪宅不仅要拥有生活方式的内涵,更要折射出文化的光辉。好的建筑,以空间的形式、光影的变化,将人们从日常繁琐单调的生活中暂时抽离出来,进入到另外一种艺术的、审美的、超越现实与自我的醇厚境界中,并从中获得瞬间的永恒。更希望这次活动能带动更多类似滨海浙商集团的开发商代表,在为城市的繁华添砖加瓦“建房”的同时,更加注重“建心”教育,营造和谐的居住生活,人居的未来不仅是建筑,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第4篇: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风景园林 理论基础 学科特色 研究领域

中国风景园林是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世界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1年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之后,围绕学科发展与研究范畴问题有众多的讨论,经过几年的实践,作为一级学科的风景园林理论与学科研究范畴已形成基本统一的观点。各学校应以此为基础,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合适的发展方向,形成自身的学科特色。

一、现代风景园林理论趋势

(一)现代风景园林美学的新标准

(1 )形式美的多样化――东西方园林审美的交融

在古典园林中,东西方对形式美的艺术表现存在明显差别。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一直以自然式的山水园林为主要形式,与此相应的是西方古典园林更为重视科学原理的应用,几何形的构图和台地式的地形表现出理性的秩序与严谨的规律,形成了其规则式的园林形式[1]。

但是,在经济发展进入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普遍,从目前世界园林的实践情况看,无论是自然美还是规则美,只要是符合地域文化特征的美,都是东西方园林所共同追求的,东西交融的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能创造出具有高雅艺术美的作品。

(2)生态美――风景园林的综合美

艺术美自然是评判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但是,单纯的以艺术美为标准的审美时代已经难以适应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景观是一种社会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生态资源,审美观念不能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正在被破坏和消亡的绿色空间,作为自然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2]。在风景园林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运用生态美学的基本原理创造人地和谐的理想生活境域是大势所趋。

(二)生态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应用

生态意识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在商周时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经表现了古人朴素的生态观念,即人与自然要保持和谐统一[3]。而今天,风景园林中的生态思想更是普遍,规划中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中国风景园林实践领域目前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次:景观和园林设计、城乡绿地系统和大地景观规划。不同层次的规划具有尺度、性质上的区别,对生态学理论的应用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对于小尺度的景观和园林设计,适宜用以个体植物为研究对象的植物生态学理论作指导,重点研究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在绿地中形成合理的植物组群结构;对于较大尺度的城乡绿地系统和风景名胜区等的建设,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以及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理论具有实际意义;对于更大尺度的区域性的大地景观规划,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5]。

(三)社会科学的指引

1.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自然,因而中国古典园林平淡含蓄,形成了自然朴素的山水园林形式。西方文化征服自然的思想贯穿在对自然大加改造的园林中,故西方古典园林规则对称的形式宏伟而华丽。一方面要以继承的态度来保护传统,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要在设计中予以保留;另一方面,应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用新的形式对传统文化予以表现,创造具有特定历史文化氛围的现代景观。

2.社会因素的影响

任何园林均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故其内容与形式必定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首先,社会的发展观决定了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倍受关注的今天,风景园林的建设也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兼顾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其次,社会的需求决定了风景园林的性质。当代人对自然环境的爱好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使园林更注重优美的自然风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再次,社会文化影响着园林的风格[6]。风景园林风格要符合使用者审美心理及文化习俗。最后,国家的政治、法规与经济等因素也会对风景园林产生影响。公众参与规划的政策使园林更能反映大众的意愿[7];法律与规章制度的约束使风景园林更加注意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3.大众行为研究

环境心理学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行为)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的)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风景园林学要运用环境心理学理论去研究分析人在园林中的行为及心理,从游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去规划设计园林的空间与景观,创造一种能引起游人产生愉悦心理倾向,满足游人活动需求的环境[8]。

二、学科研究领域特色

(一)研究方向

一级学科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学科涉及的内容包括生态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范围广泛。根据学科理论基础,风景园林学包括6个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是研究风景园林起源、演进、发展变迁及其成因,以及研究风景园林基本内涵、价值体系、应用性理论的基础性学科,包括中外古典、现代园林史和风景园林学科史以及风景园林理论、风景园林美学、评价与管理等。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是营造中小尺度室外游憩空间的应用性学科,研究和实践范围包括城市各类绿地与城市景观等。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是以维护人类居住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为目标,在大尺度上进行多层次的研究和实践,主要工作领域包括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各类生态地规划与修复等。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是对具有遗产价值和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风景园林境域保护和管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传统园林和遗产的保护和修复等。园林植物与应用是研究风景园林植物材料及其养护的应用性的学科。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是研究风景园林保护和利用的技术原理、材料生产、工程施工和养护管理的应用性学科。

(二)我校研究领域及特色

我校风景学科立足华南,面向全国,以现代风景园林理论为指导、吸取和发掘岭南园林艺术的精华,开展科学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和学术优势,重点在下述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

(1)岭南城乡环境与园林景观研究

岭南园林艺术是立足我国热带、亚热带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当地文化形成的一种园林风格,在建筑风格、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方面形成了特色。我校应以岭南园林艺术为基础,着力于岭南城乡环境与园林景观研究,并结合现代造园艺术、新材料、新工艺、科学发展理念进行环境景观设计,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研究岭南特色园林无疑会为我校风景园林学科特色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2)环境绿化适宜植物的研发与配置技术研究

尽管目前广东省从事环境绿化的企业及科研单位较多,但在环境绿化植物筛选的基础研究方面较缺乏,如乡土园林绿化树种筛选与研究、边坡乡土植物筛选与配置研究、适宜河涌治理的植物研究、垂直和屋顶绿化植物筛选等,这些特殊用途绿化植物必将成为以后环境绿化建设植物利用的主导。

(3)生态景观工程技术研究

由于我国在生态景观工程建设方面刚开始起步,且目前能够综合各方面学科进行节约型环境生态绿化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企业和科研单位甚少,也没有相关成果成功转化并形成产业化,所以,生态景观工程技术研究将是风景园林的热点研究问题。我校将开发低碳环境绿化技术、边坡、矿山绿化技术、屋顶与垂直绿化工程关键技术、环境友好植物保护技术等系列节约型环境绿化工程技术,并与企业联合进行成果转化。

三、结语

任何的发展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理论研究应以中国传统园林为基础,借鉴西方园林的成功经验,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立足本土,博采众长,尊重科学,开阔眼界。当今,风景园林已成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基础理论也正从单一学科向内容更为丰富的综合学科转变,因此,学科的研究也要走向多元化,不同类型的院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建立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

基金项目:1、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一级学科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2JK339);2、2014年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园林专业《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参考文献]

[1]章志红.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的探讨[J].安徽林业科技,2003,(2):13-15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与景观学的教育[J].中国园林,2004,(1):2-5

[3]姜玮.中国传统美学观“天人合一”与生态美学[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2): 22-26

[4]刘家麒.中国风景园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广东园林,2005,28(2):3-5

[5]蔺银鼎,武小钢.园林生态学科发展的现状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6,(2):35-37

[6]王丰.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历史的发展对园林艺术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 6(11):122-125

[7]曲娟,米淑红,付晓云,等.论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公众参与[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350-352

第5篇: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文

应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全省知名的粮食生产、奶牛养殖、蔬菜种植基地县。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共同努力为实现应县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推陈出新,在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以农业为重点促进管线经济快速发展。应县县委书记、县长王守林说:“我们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经过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的集思广益,决定以兴建温室大棚、养殖小区和干果经济林为抓手,奋力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跨越,高起点规划,大力度推进,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县委书记、县长王守林的领导下,全县人民集思广益,在发展生态农业的道路上创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体制,应县生态农业有条不紊的向前发展着。

1 应县生态农业发展优势

应县位于山西北部,朔州市东端,东接浑源,是朔州市内唯一一座没有煤炭的县城,县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农业发展卓越。近年来,县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战略,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赫的成绩。

为推进全县设施农业的科学发展,应县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各乡镇的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依据“井区大棚种蔬菜,灌区牛羊都进圈”的思路,以做强做大“反季菜、食用菌、特色果、鲜切花”四大新型产业为主线,集中连片规划出多个特色产业基地,逐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

首先,先天优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本县地处桑干河中游,大同盆地南端,南部恒山山脉,是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山势陡峭,植被稀少,一般海拔在1000米至2300米之间。著名山峰有卧羊场、跑马梁、关帝庙梁、鹰家梁等,其中以卧羊场最高,海拔2333米。东北、西北为黄土丘陵区。其余均为平川区,是大同盆地的组成部分。盆地中河渠纵横,灌溉方便,但低洼处有小片盐碱荒滩。主要河流有桑干河、浑河、黄水河、木瓜河等。境内气候寒冷,年均气温7℃左右,一月零下9℃至10℃,七月23℃至24℃。年降水量360毫米。初霜期为九月下旬,无霜期100至140天,非常适合农业发展。

其次,应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进行深入改革。围绕建设全省一流的现代化特色农业基地和生态畜牧基地,建设全市独特的农牧产品加工基地和新型工业基地,建设晋北旅游大县和重要工农业产品集散地,建设全省科教强县,建设雁门关外人居环境最优城镇这五大工程,加快“旅工农”大县建设步伐,以期实现全面振兴目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2366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6066万元。在全省的2007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榜上,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五个方面综合评价看,应县排在第62名;按照朝着科学发展方向的变化程度和工作业绩的大小,应县排在第35名,这对一个纯农业大县来说,难能可贵。同时,应县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县、全国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县、山西省粮食生产基地县、山西省奶牛养殖基地县、山西省蔬菜生产基地县等荣誉称号。

2 应县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6篇: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 城市资源经营 经营风险 防范指标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战略正由传统的建设导向转入经营导向。城市经营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得到各级城市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新世纪城市发展的热点课题。随着认识和实践的深入,城市经营,尤其是对城市资源的经营出现了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人们不得不面对能源短缺、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供水不足、污染严重的“城市综合症”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这就产生了城市资源经营风险。如何预测和防范这样的资源经营风险是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面前的又一难题。实践证明,能够全面解决城市资源、环境问题的发展战略,是发展由模仿自然生态系统运行而产生的循环经济。

    二、循环经济与城市资源经营

    (一)从循环经济到循环社会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将经济活动由过去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物质单项流动导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流过程,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循环经济的特征是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物的低排放,其核心内涵是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对物质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的最佳运用,即在资源减量化优先为前提下的资源最优利用。由此可以看出,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延续和深化。

    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对应的社会形态就是循环社会。循环社会是一种生态型、循环型的社会发展形态,是具有能够支持整个社会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核心的结构组成和功能机制的社会形态。它具有一定的正负反馈功能和保持社会经济系统稳定平衡的自协调功能,能够长期支持社会经济系统按照生态学规律运行和发展。循环社会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的模式转变,以及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到社会、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两部分。

    (二)从城市资源经营到城市资源经营风险

    1、城市资源经营概述

    城市经营是指以城市政府为主导的多元经营主体根据城市功能对城市环境的要求,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来调控城市发展要求与发展条件之间矛盾的一项经营管理活动,是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资源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最大限度的发掘这些资源的潜力,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容量和效益最大化、最优化,以谋求城市资产的流动增值。

    城市经营本质上就是城市资源的经营。这里的资源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即一切可以由城市管理部门直接和间接运用市场和政策手段来进行整合,有利于城市建设发展,有利于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提高和城市形象提升,能够资产化、资本化的城市资源都是城市经营的对象。城市可经营资源主要包括:城市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城建资源,如城市道路建设、户外广告等;房产资源,如单位建房、出售商品房等;交通资源,如出租车、航空权等;文化资源,如文物建筑开发经营等;体育资源,如体育队伍发展、体育场建设等;信息资源,如通讯、互联网等;旅游资源,如文物名胜、名人故居等;教育资源,如社会力量办学、课本书报杂志等;人力资源,如拥有技术、资本和能力的人力资源;城市无形资源,如品牌效应、名人效应等。以上各种资源都是城市整体资源的组成部分,每个城市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以市场为主导观念来审视城市的泛资源概念,发现一切可以用来经营的资源。

    2、城市资源经营风险

    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合理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是促进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首要条件,而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又分别是城市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最终目标。可见,资源高效合理利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求,也是实现资源代际均衡的基本要求。

    城市资源经营既然是一种对城市资源的市场化运作,一种经营行为,那么必然带有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城市资源浪费风险

    许多地方政府歪曲理解城市经营的理念,一味追求政绩,大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显示城市经营的成果,城市建设中缺少科学规划,造成很多基础项目重复建设。另外,在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耗费大量资源,城市经济仍以“高投入、低产出”的方式在增长,这必将造成城市资源的大量浪费。

    (2)城市资源流失风险

    经营城市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城市竞争的核心是城市人才的竞争,综合实力也是通过人才的成果来表现出来。起用人才,留住人才应该成为一种战略。城市经营过程中,人的素质是第一资源,提高市民的素质是首要的要求,而全民素质的提高是我国城市整体水平提高的标志。许多城市已经注意人才资源在城市经营中的重要性,并制定了很多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但很多机制仍停留在物质上,如果一味依赖物质激励,在这个“用脚投票”的时代,必然会面临人力资源流失的风险。

    (3)城市资源破环风险

    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生态环境资源,包括水资源、空气资源等。城市环境的经营既是培育城市区域创新能力的需要,也是实现城市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环境的经营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从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改善。但是,许多城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环境效益,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等已经成为严重的城市问题,而且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循环发展。如果继续走老路,以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必然面临资源破坏的风险。

    (4)城市资源枯竭风险

    这类资源主要是指土地、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土地经营是政府经营城市的一项主要内容。我国城市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对企业经营性用地实行有偿使用,是利用市场机制优化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必要措施。但土地属于非再生资源,城市土地更是有限。政府在经营城市中,为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不仅要征收近期土地使用费,而且把土地未来收益也收入囊中。表面上看政府收益颇多,其实流失更多。因此,以经营模式管理城市,追求近期城市土地收益最大化,总有一天会导致土地资源枯竭。

    所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资源经营风险预测防范指标体系,在有效防范这些风险的过程中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城市资源经营风险防范指标体系研究

    (一)指标选取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指标概念必须明确,且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权重系数的确定、数据的选取、计算与合成等要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托,从而避免指边间的重叠和简单罗列。

    2、全面性原则 选取较少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为此,所选指标要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间的逻辑关联要强。

    3、灵活性原则 所权指标要能过反映出城市资源经营风险在长期中的变动趋势,而且在内容上可以拓展。

    4、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不同,选取指标应该建立在这些差异之上。

    5、可操作性原则 所选指标应尽量于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6、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有些指标不能用准确的数据来描述和表达,只能定性地加以阐述,因而必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二)指标选取目标 

    1、保持城市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

    资源结构是一定区域内各种各种资源的组合特征和分配关系,包括各种资源的分布情况、数量、质量、开发条件等的空间关系。产业结构是以社会分工和协作为基础形成的各产业各部门之间的结构关系。制约产业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社会需求、科技水平、交通通讯状况以及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协同关系外,自然资源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都呈现一种结构性状态,它的这种结构状态必然要影响到具体劳动的结构,从而在一个区域内形成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并最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社会分工和产业及部门的结构状态,要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保持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一致。

    2、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背景中,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要素集聚放大效应愈发体现出来,尤其对于至关城市功能提升的高新技术、生产业,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竞争中取胜的绝对要素。从这种意义上看,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城市经营中值得高度关注的战略性资源。城市资源经营应强调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经济发展为条件,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注重维护生态平衡,营造绿色氛围,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协调好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及各种资产的开发及其经营。通过建立生态城市,改善生态环境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7篇: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文

一、 充分认识大型国有企业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创建生活便利、治安良好、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社区,可以密切社区居民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是能稳定职工队伍。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通过抓社区建设,把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基本控制在社区,做到日常事务不出社区,就能得到解决,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使职工可以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从而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岗位,更好地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来报效企业,把更多的精力和智慧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二是能提升企业形象。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引导居民爱祖国、爱城市、爱社区,可以形成崇尚先进、团结互助、扶正祛邪、积极向上的社区道德风尚。通过组织具有社区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紧紧抓住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广泛调动社区居民“讲文明树新风、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所有这些都能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安全和谐、文明繁荣的社区,是企业实力的最好体现。

三是能促进企业和谐发展。通过社区建设,管好职工的吃、喝、拉、撒、睡,使职工群众有了困难,多找社区,少找单位领导,这样,企业领导就可以从繁杂的日常事务当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经营管理中去,用更多的时间来思考一些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从而对生产经营起到保证、支持作用,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 认真对待大型国有企业社区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随着企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广大职工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提高,大型国有企业社区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企业发展对社区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改革的深化,特别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纵深推进,企业逐步分离办社会职能,大量的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的功能从单位中不断剥离出来,让社区来承接,对社区建设提出了社会化职能的要求。随着居民与社区关系的逐步密切,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居民的迫切要求。

二是企业社区的硬件建设严重滞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城市大型商业社区不断涌现,其规模、设施、环境等各方面的优势凸显。而企业社区大多建成年代较久,设施陈旧,规模受限,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和设施严重不足,文体活动和娱乐场所相对缺乏。加上相关政策的约束,与新型社区相比存在差距。

三是企业社区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近几年,随着住房改革的深入,职工住宅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老社区共存,内外人员混居的现象普遍存在。单位人逐渐演变成了社会人、社区人,流动人口也已开始进入社区,人员结构越来越复杂,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四是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社区是服务于广大企业居民的基层组织。随着收入逐步提高,职工对安全、健康、文明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更加迫切,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某段时期和某个节日形式单一的活动方式,急需社区工作者转变观念,搞好服务,适应居民多元化的需求。

五是社区居民的素质亟待提高。社区居民年龄参差不齐,受教育程度有高有低,部分人员的思想觉悟与新型社区建设的需要存在着矛盾。随着社区环境的不断改善,需要加强对居民进行教育,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与管理中来。

三、 强化措施,不断推进大型国有企业和谐社区建设

在和谐社区建设中,企业要充当主要角色,在社区这个大舞台上准确定位,发挥作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具体而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打造安定有序的治安环境,建设安全社区。要进一步完善社区治安防控能力,从根本上确保社区治安稳定。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增强居民的自防自保意识,健全警务、保安、群防群治三支队伍,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通过发挥整体效能,建立安全防范长效机制,确保治安稳定。完善重点场所和小区的电子监控系统,进一步提高社区治安防控能力。二要重视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绿色社区。建好图书馆、休闲广场、居民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加强对相关设施的养护,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管理养护队伍,加强对社区环境的治理和监督。优化布局设计,实施绿化、美化、亮化、硬化等工程,体现出园林化、多样化、特色化的风格,使社区面貌焕然一新,为职工群众创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进一步加强社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公德意识,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大力整治各种环境污染和损害居民利益、破坏人居环境的行为。三要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人文社区。要坚持服务社会化,运营市场化,突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在服务中发展社区经济、壮大社区经济,增强社区服务的生命力,提高社区服务的水平。四要建立健全社区组织,建设规范社区。坚持把有基层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热爱社区工作、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有重点、有计划地选派到社区工作,充实社区领导力量。把社区干部培训纳入各级党委干部培训总体规划,每年定期对社区干部进行培训,使社区干部不断增强群众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本领和综合素质。五要推动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建设文明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广场以及企业的各类文化设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活动,要在社区之间、小区之间开展文化竞赛,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入、相互统一、相互补充,体现出活动的主题性、广泛性、群众性和娱乐性,努力繁荣社区文化,促进企业员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把社区建设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坚强阵地。

第8篇: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文

摘要:本文在阐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影响因子、驱动力的基础上,构建了揭示城市生态化发展驱动机制的DPSIR模型,并据此进一步提出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解决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问题要运用系统的思想与方法,强调系统发展的整体最优化:依据环境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科学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过模拟仿真,优化城市系统结构:中闻生态城市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探索出非传统式又非西方化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关键词 :城市生态化:驱动机制:DPSIR模型:生态城市

城市是人口、产业高度集聚而自然组分稀缺的区域,城镇化率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与以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伴随而至的是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和“城市病”。这不仅威胁着城市和泛城市地区人居环境与安全、物种的多样性发展和生态空间的维系,也制约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使城市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危机。

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影响因子

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

自然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前提、基础和条件。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人类活动强度不同,城市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也不一样。自然环境状况的差异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资源的承载能力、环境容量和自然对污染的消纳能力、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以及城市经济发展与转型的难易。总之,城市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影响和决定着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能力和可能性。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惯性思维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往往都是以经济为重心,忽视了人的居住需求,更无法兼顾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人居环境的改善。这就导致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差、环境恶劣,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对自然生境随意切割、破坏,使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我恢复能力因人为破坏而减弱或丧失。尽管这些问题会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的严峻、居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而有所改观,但是这种思想观念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根除的,其惯性作用还将对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生态化产生不利影响。

所处的城市发展阶段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休戚相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状况呈现“倒U型”发展趋势。因此,在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产业类型/结构和土地的利用方式,以及空间格局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生态化发展速度和质量。

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的健康、生活、工作。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强弱,对城市生态化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对城市居住、休闲环境的关注,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推动着城市生态化发展。从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实践看,公众自发组织和民间环保组织对推动城市环境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

国内外宏观发展战略和政策环境

在全球性气候变化、产业转移以及资源环境问题严峻的形势下,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加大污染防治、利用清洁能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低碳/绿色城市等宏观战略和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生态化发展。在当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和国际大环境下,我国也加大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加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同时,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社会,这都对城市生态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城市生态化的驱动力分析

对优美环境的迫切需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城市是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的区域,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其生态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来自于两个方面:人的环境需求;产业发展对环境的需求或压力。

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人在城市中具有双重身份:居民、经济活动中的劳动者。城市是产业集聚地带、经济高地,产业的门类、规模、发展速度等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城市生态化的外部压力

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速度往往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城市不仅是人口、产业高度集聚地带,而且也是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最为集中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规模扩大、经济飞速增长,同时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滞后,给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城市病”,迫使人们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观念进行反思,并积极采取行动。

技术进步是助推剂

循环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先进的工艺、信息技术等的发明与应用,不但可以促进淘汰落后的产能、工艺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的排放,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也可促进资源的节约、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城市生态化发展。信息技术、高新技术、节能技术和新材料、新产品等不但可以促进产业发展与转型,而且有利于满足人们居住环境改善等多元化需求。技术更新在城市生态化发展中扮演着能量放大器作用,加速或延缓着城市生态化步伐。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革新与进步对城市生态化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新技术也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和新的污染,难以根治。

体制创新是调节阀

体制创新具有调节阀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调节和改变人们需求的数量与结构、方向以及技术更新等,从而改变城市生态化驱动力的作用力度与方向,形成合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政策体制的创新可以令那些已经陷入生态环境危机的城市焕发新的活动,实现生态化转型。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驱动机制——DPSIR模型

城市系统的应一压力机制

系统科学理论认为,系统的输入/输出时刻改变着其内部结构、功能并产生相应的响应或变化,而系统则通过自组织作用及时改变和调控自身结构,增强其自我适应能力,进行自我修复,保障系统的健康和功能的正常发挥。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同自然环境间的这种相依关系在城市表现得尤为集中和突出。自然环境系统不断地为城市提供资源,城市则通过生产和消费等社会经济活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从而改变着资源的存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后者又通过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反作用于城市系统,二者构成了压力一状态一响应关系。

影响其生态化发展的各种因素在内外动力的驱动下,作用于城市内部结构:城市系统的内部结构则发生应激响应,通过系统的生态选择和自组织机制,产生负熵流,反作用于外环境,从而形成应一压力响应机制,并在乘数和扩散回波效应的基础上,最终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见图1)。

DPSIR制下的城市生态化发展趋势

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正是人类与环境之间一系列矛盾运动在城市系统生态化机制作用下的过程与结果,它在现阶段表现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与资源环境有限性的矛盾。

人和产业的环境需求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与环境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复合系统,在生态系统选择和自组织机制下,形成多元双向互动关系,并通过技术、政策、规划、管理等手段不断地调适影响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演化动力,促使城市朝着生态化发展,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生态城市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使得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能够在其资源可供和环境可承载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振幅和频率围绕均衡发展轴进行日趋相对稳定的非线性螺旋式演化。

城市的这种非线性的螺旋式演化,实际上是城市复合系统不断发生类似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调节,最终促使其演变为人们期望的结构合理、功能和谐、动态平衡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这表明,城市生态化是指促使城市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稳定有序的演进过程和发展目标。它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上意义上的生态化,而是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

中国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子系统有着各自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相互制约,从观念和行动上要明确城市生态化发展目标不是追求单个子系统发展的最优化,而是强调各个目标之间协调平衡,追求在一定条件下的整体发展最优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要求明确城市生态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转变传统的割裂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简单的“修修补补”方式,树立系统的观念和系统的思维,综合运用包括规划、技术、经济、立法、教育、政策、制度、管理、区域合作与交流等多种手段进行城市生态化建设。

首先,依据环境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模。在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中,充分考虑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确定城市合理的人口容量、用地规模、资源供给结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空间格局,加强人口、土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等各种规划的衔接、耦合,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充分利用城市及周边的山体、河流、大气环流等自然条件,构筑包括生态斑块、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城市绿道、污染扩散走廊等在内的合理生态格局,从产业选择、先进技术的运用、产业空间布局、环保准入等方面加强污染的源头控制,增强城市生态自我修复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及对外界压力的抗御能力:加强高新技术、环保技术、信息技术、低碳技术、循环技术等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应用,降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放大技术的正效应。在注重硬技术应用的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政策制定和立法,创新机制体制,使城市生态化发展常态化、制度化,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变成居民的自觉行动,

其次,借助先进计算机技术进行综合模拟,进行城市系统结构优化。根据城市生态化发展驱动机制模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综合决策模型和系统生态学思想,对城市复杂系统进行情景模拟、仿真,科学、直观、动态地反映不同发展情景城市所面临的矛盾,科学规划符合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最优方案,促进城市发展的整体最优,增强城市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实现人与自然健康、和谐、持续发展的相处模式。

再次,改变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整合优化系统发展结构。依托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广泛吸纳包括政府、居民、企业、媒体、行业协会等各界人士的观点与建议,设立高级别、跨部门、多方参与的综合决策机构,加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战略研究、顶层设计和综合协调管理。包括研究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容量、生态化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等,制定城市生态化路线图、相关政策以及创新机制体制,科学指导和协调解决城市生态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生态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城市发展水平都远不及发达国家,城市生态化的关键是在充分考虑城市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增强自身应力和应对外界压力的能力,探索非传统式又非西方化的“中国特色”城市生态化发展道路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

主要

参考文献

[l]毛锋,郑洋,朱高洪.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6):12-17.

[2]毛志锋.人类文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4.

第9篇: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范文

参加此次全区领导干部学习会,短短3天时间,我们先后系统学习了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服务业外包、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领导艺术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创新举措。通过学习培训,我感到获益匪浅,既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工作水平,也有利于在广大干部中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引领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一是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任何实践活动离不开理论的引领,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同样需要科学理论知识的支撑。通过培训,我们不仅系统学习了城市管理的理论知识,了解了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最新动态,感悟了国内、国际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也看到了我区、我们街道城市化建设水平与国内领先城市、国际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是拓宽了城市发展的视野。国内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成功的地方不胜枚举,值得借鉴。学习培训是借鉴先进理论、成功经验的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通过培训,我们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开阔了思路,开阔了胸襟,掌握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和创新的举措,提高了战略思维的水平,增强了同国内、国际领先水平接轨的信心。

三是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是一门动态的科学,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的要求,才能在动态中体现与时俱进,才能在发展中真正步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性轨道。我们在座各位带头学习,就会带动一大批,就会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就能达到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目的。

四是提升了科学的工作水平。积累理论知识也好,拓宽发展视野也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工作水平的提升,直接反映在工作的成效中。相信通过培训,我们对城市发展的思路将更清晰、决策将更科学、举措将更扎实,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将更高。

学以致用,学习培训的落脚点在于运用。*街道作为*主城区和无锡市城市规划的副中心,理应成为我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成为全区城市建设的表率。通过学习培训,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围绕如何进一步创新理念,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工作,以下是初步的构想,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提升城乡规划水平。

城乡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竞争力。古人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只有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才能高水平、高品位。当前,我们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期,进入了以城市现代化为主要驱动力的新阶段。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应该说,通过前两年的努力,*主城区控制性详规已实现了全覆盖,为我们做深做细规划、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步伐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高水平的前瞻性的科学规划,只有这样的科学规划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确保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在城市规划中,要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筹划、高层次运作、高水平管理,坚持富规划、强建设,细规划、快建设,为加快区域发展提供了空间和环境保障。要在深入理解和消化好现有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在更高层次水平上,进一步完善区域性产业规划、次分区专项规划,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先导性、全面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要按地块功能策划高质量、高水平的项目,以具体项目对上争取,赢得支持,努力使隐性的发展资源变成显性的发展空间。

二、坚持功能性、服务性,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要全力发展第三产业。坚持把第三产业作为街道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主攻目标,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一是着力抓好重点片区的发展规划。继续完善以*路、*路、*路所合围的主要商业圈为核心的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抓好*社区*地块的功能定位和前期规划。二是着力抓好重点平台载体建设。加快*社区睦邻中心的开工建设,加紧实施*社区商贸中心二期的建设,做好*和*社区睦邻中心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三是着力抓好环境建设。要一手抓硬件建设,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创设良好的地理优势、便利的交通优势、有利的商业优势等;一手抓软件建设,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质的服务咨询等,营造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