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与城市的关系范文

文化与城市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与城市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与城市的关系

第1篇:文化与城市的关系范文

[关键字]地域文化;城市建设;影响;关系

任何一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城市是地域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之一,地域文化的发展与城市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伴生、相互影响的。城市文化决定了城市的品牌以及特色,直接体现在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竞争力上。地域文化是城市文化发展的脉络,城市文化的沉积、衍化又促成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现代化步伐逐渐加快,城市的拆迁、重建的速度逐步加快,地域文化的特点也随之渐渐淡去。而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正是其地域文化。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增大。城市的发展须要在人、城市与地域文化中寻求平衡,三者的平衡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地域文化指人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经过历史的演变,由劳动创造产生并不断发展、沉淀下来的全部劳动和精神成果。地域文化是对当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人文科技、宗教、饮食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因此,地域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地理空间范围内的文化特点,而这一文化特点是一个地区的特殊符号、象征,有别于其它区域文化。某种地域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长的历史时间,同样也会有较长的年代延续性。现在,中国几个比较有名的地域文化区有“华夏文化区”、“岭南文化区”、“西北文化区”等。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发展演变的产物。最初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而建立的良好、稳定的人居环境。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现代的城市建设以城市规划作为依据,之后通过城市的建设工程来对城市内的物质设施进行改造、修建等工作,它的过程性和以及周期性都比较明显。

一、地域文化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1、地域文化形成城市与众不同魅力。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进程、人文气息都会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都是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地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是一座城市特有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质的重要表现。城市的古老建筑、历史文物、饮食文化、民风民俗、景观风貌等都是一座城市的烙印和特有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是城市形象的表现,更是城市地域文化的物化。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失去了这些符号,那么人类的发展便失去了前提。忘却历史、抹杀历史遗留文化的发展将会导致历史发展文脉的缺失,导致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消失。即使城市实现了良好的规划,实现了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也必将迷失方向,失去灵魂。

2、地域文化是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力量。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生产力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极大潜力。我国历史悠久,很多城市文化底蕴丰厚,在美食、旅游、文化、娱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将这些地域文化资源加以挖掘、充分利用、大力宣传,形成城市的新型支柱产业,带动城市服务产业等的发展,从而极大地带动城市的发展。

二、城市建设对地域文化的作用

1、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有助于城市空间的扩展,形成新的地域文化。在构建和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城市建设用来构建城市空间和城市特色。一些城市特殊的标志性建筑和特殊的建筑风格形成城市的新印象和新形象,加深人们对于城市新地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新旧文化的交融、历史与现代的结合更能从多角度展现一个城市的多面性和文化意蕴的丰富性,从而更好地诠释了城市的形象。与此同时,在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中,要找准城市的文化定位,形成地域特色与现代化的完美结合。

2、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有助于发展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是在人类的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时代的进步,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城市不断更新,城市的布局、规模、建筑风格、人文气息都随着时代而不断前进。城市的建筑在物态形式上不断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不断融入到新事物、新思想中去。城市的新建设应该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求。

三、正确处理现阶段地域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1、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建设

城市的整体文化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对外宣言。城市建设要做到合理、科学规划,将城市的现代化和地域特色巧妙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展现出城市的个性与魅力,提升其价值与品位。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设计一方面要突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又要体现出城市的活力和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气息;一方面要表现出浓浓的人文气息,另一方面要表现其秀美的自然风光;既要考虑到人们生活方式的多种多样性,又要考虑人们文化需求的多层次性。考虑到以上几点,城市的建设应该立足于地域文化,彰显城市底蕴;狠抓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展现人文关怀,坚持科学发展观,兼顾生态平衡,实现城市平稳可持续发展。

2、认真规划城市文化建设

首先,城市的文化建设要立足眼下并兼顾长远发展,在总体上认真规划,为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城市的文化建设要整合城市资源,从大局上做出统一规划,挖掘城市文化。加强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连带的文化产业链,并在城市的饮食、景点等方面有所突出,形成自己的品牌。再次就是打造城市特色建筑群。每个城市的地域文化不同,城市的特色建筑群就会不同。比如北京的胡同,西安的回民街等等,这些建筑群落真实地还原了现代化都市中保留下来的民风民俗,古老的建筑等。还有就是构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符号,是一个城市留给人的最深刻的印象,比如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东方明珠、西安的明城墙、台北的101大楼等等。这些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旗帜,是引领一座城市发展的向导。

3、遵守基本原则

一方面是要弘扬主旋律。中国正处于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阶段,我们对待城市地域文化不能一味盲目弘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具有浓厚的地域性、鲜明的时代性、积极的进步性的文化大力弘扬,将一些腐朽、消极、退步的文化舍弃,从而使得城市的建设更美好。另一方面是突出城市特色,打造精品文化。城市文化要重点突出城市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不一定要“广”或“大”,贵在“精”。从而保证地域性文化的与众不同、别具一格。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地域文化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相互融合要找准切入点,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城市建设要有正确的地域文化定位,有科学的谋划,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有所注重和突出,要不断吸取新的文化并一直前进和发展。这样我们要才能很好地将地域文化渗透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从而增添城市的气质、魅力,塑造城市新形象。

[参考文献]

[1] 吴衡.伦忠胜 城市建设中的地域文化变迁[J].经济师.2010.8:67-68

第2篇:文化与城市的关系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探讨了公共图书馆作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面铺开的主要承载者,应把握这个历史契机,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稳步推进和图书馆事业新时期新发展的共赢局面。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共享工程”网络体系,以卫星网、互联网、有线电数字电视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作为“共享工程”全面铺开的主要承载者一公共图书馆,应如何抓住这一新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求索图书馆事业在新时期的新发展,形成共赢局面,是值得我们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1 共享工程的特点:文化和网络相融。突破图书馆发展瓶颈

20多年的大发展,使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当前图书馆事业的增长远远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增长比例。截至2005年,全国每4万人只有一所图书馆,尚有200多县未建图书馆,全国目前人均藏书不足0.3册。

1.1整合文献资源,打开收藏新局面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知识信息与日激增,书刊数量的急剧增长对信息容量相对较大的每一个图书馆来说,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收藏力相对低下,图书馆孤立地为各类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愈显力不从心。整合各类文献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益,以信息共建共享为核心的“共享工程”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1.2迎合读者需求.更新服务模式

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方式及内容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用户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馆藏信息服务,迫切需要的-内容新颖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占息。用户这种全方位、综合化的信息需求,显然不是一个图书馆所能满足的,多个信息单位协作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信息服务界急需解决的问题。用户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还反映在信息的电子化、网络化,这就需要图书馆加强对文献信息资源的电子化组织和迅速实现网络化工作,使文化与网络相融,突破原有图书馆的发展瓶颈。

2 图书馆实施“共享工程”的优势

文化部、财政部文社图发[2002]l4号文件《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依据现有的文化设施网点,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实施主体。”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图书馆较其它文化部门,具有以下优势:

2.1阵地设施优势

截至2004年己有近2700所图书馆,其中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70多所,馆舍面积400多万平方米。另外还有一批正在建设中图书馆的普及,为“共享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2.2文献信息资源优势

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共享工程”的基本资源。近年来,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己在许多公共图书馆实施,形成了丰富的网上资源。

2.3专业技术优势

“共享工程”采用现代先进技术,技术含量高。它的实施涉及到各级各类文化单位,复盖地域广,各地各单位条件参差不齐。图书馆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可以在“共享工程”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遵循国家中心制定的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提高项目的含量。

3 实现共赢局面的举措

3.1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共享工程”中的主体作用

3.1.1科学规划,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作为图书馆应首先把对“共享工程”的认识,提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正确认识资源共享与经济发展是互为条件和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要对本地文化资源状况、计算机网络连接状况、各种文化设施、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等各方面情况做好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制定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同时,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信息会,加强信息反馈力度,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络,共谋发展,为政府决策起到信息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3.1.2完备硬件设施,打好发展基础。硬件建设是“共享工程”实施的前提条件。图书馆应从全局把握“共享工程”推广节奏,有步骤因地制宜地配置计算机、架设网络、运用各类电子产品,丰富服务方式。对于独立配置硬件有因难的地方,可以采用以县市级支中心配送流动“共享工程专用车”的形式,将共享工程深入农村、社区、山区等欠发达地区,全面达到共享。  3.1.3加快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技术保障。队伍建设是保证“共享工程”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共享工程技术含量高,需要一批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人才,尤其是要吸引一大批既懂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培训和“共享工程”建设的实践,在图书馆培养一支过硬地掌握现代化技术并能从事资源采集、整理、加工开发的技术骨干,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资源建设、软件开发、网站维护的技术人才队伍。

3.1.4立足基层,从“输血”转向“造血”。“共享工程”以“送文化”的形式,突出面向基层和服务农村的特色,是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益尝试。因此图书馆在推进“共享工程”时,应加强对市、县和乡镇基层中心的技术支持和对基层网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真正提升基层自办、自主文化的能力,更有效地提高群众参与度。充分调动群众的首创精神,打造有生命力的基层文化资源共享网络。

3.2精选文化信息,争创特色优势

信息资源共享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积,而应遵循特色化原则。图书馆应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馆藏资源进行开发,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凸显地域文化。根据社会需求,通过已有数字资源的整合、新建各类资源库、网上信息的抓取与加工等多种方式和渠道,自主创建数字化资源库,并提供网上服务。重点抓好特色数库建设,提供专门化、专业化以及个性化的服务。建立新型的管理和服务形式,满足用户的数字化需求,提高馆藏的整体利用率。丰富“共享工程”资源的过程,同时也是将图书馆打造成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的有效手段。

3.3创新“共享工程”,延伸服务职能

实施“共享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网上信息服务。因此,在共享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应用和服务为中心的方针,大力开展网上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创新“共享工程”,合法利用数字化文献资源模式,使读者可以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文献,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便于操作的方式为广大读者提供网上文献和知识信息服务,极大地延伸图书馆的情报服务职能,大大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从而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3.4加强互通互联,实现优势互补

“共享工程”的根本目的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因此它的实施不能只局限在图书馆、文化馆、图书室、文化站等文化系统的单位,而要采用多种方式,使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进入社区、进入村庄、进入军营、进入校园、进入企业、进入千家万户。目前,网络和各行各业计算机应用十分普及。根据这一特点,可以主动协调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和政府部门,搞好纵向横向联合。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主,通力合作打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的局面,以网络为依托,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进行整体化建设应用。

3.5积极探索方向,实现稳步发展

“共享工程”是一项长期、渐进的工程,仅仅依靠各级财政单方面拨款无法支撑其稳步、快速的发展,要积极寻求“共享工程”可持续的资金来源或合作方式,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

作为公益性的文化创新项目,“共享工程”要坚持以公益为主的原则,制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也要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积极面向市场,探索进入市场运作的新思维、新方法,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如和地方特色经济企业联动,为企业经济决策提业信息咨询;又如寻求和网络经营商等相关产业的合作,让“共享工程”的优秀文化资源进入网吧。

第3篇:文化与城市的关系范文

中西文化的不断交互融合,给我国城市景观规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纵观我国目前的城市景观规划,普遍存在盲目追求“高大上”的问题:借鉴有余而传承不足,奢华有余而人文不足;设计理念虽有但含糊不清。许多大规模的景观再造,忽略了对景观规划的基础、灵魂、载体和理念的整体认知和综合把控,致使我国一些城市的景观规划自然生态偏离,地域特色缺失,文化脉络断层,趋同现象严重。

作为公共空间的城市景观,是人们认知一片地域、体验一方人文、传承一脉文化的重要途径。城市景观向人们展现的不应仅仅是山、水、草、木和亭、台、楼、阁,更应向人们传达自然生态、社会、人文等元素的和谐。城市景观规划,除了要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美化空间的要求,还应赋予其传承地域文化之职责。鉴于此,本文拟以陕西省华阴长涧河景观规划为例,从基础、灵魂、载体和理念四个方面对城市景观规划进行探析,以供学界参考。

一、自然生态:城市景观规划的基础

城市景观不仅是一座城市的点缀,也是一座城市的生态基础、精神气质和生活内容。之所以把自然生态视作城市景观规划的基础,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城市景观规划的核心内容应当是以人为本的环境整合。这里所讲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等。环境整合中不能没有创新,但创新不能以破坏自然生态为前提,而应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通过整治、梳理、协调、培育,以收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这里的“天”即自然生态,“人”即理念创新,“天人合一”即城市景观规划的理念、创新要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也就是所谓的“道法自然”。自然生态同时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是城市景观规划的宝贵资源。城市景观规划要尊重并强化自然景观特征,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此,利用自然、维护生态,改造自然、创新生态,是城市景观规划的核心要义。

其二,城市景观规划不是要进行无中生有的创造,自然生态是城市景观规划的基础,离开基础的创造,必然是一种畸形的创造,或者说是一个孤立无“缘”的怪胎。大自然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并留下了无以计数的生态良品,对这些生态良品进行整治性梳理、协调性培育、保护性开发,是城市景观规划的基本内涵。围绕城市景观规划的基本内涵,结合人类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兼顾人类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对自然生态进行总结、概括、描述,并不断挖掘、传承、演变等,便构成了城市景观规划的基本内涵。

城市景观规划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内涵,决定了城市景观规划的基础是自然生态。

二、文化脉络:城市景观规划的灵魂

自然生态虽是城市景观规划的基础,但不能任其“自由生长”,否则,便失去了城市景观的灵魂。

城市是人类栖息生活之场所。城市的沧桑变化,人类的生息繁衍,都是作为宇宙主宰的人类智慧结晶,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而每一个文化符号,包括自然的、人工的、历史的、当代的,都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作为公共空间的城市景观,当然被赋予了传承历史文化、人文元素的责任。只有如此,置身城市景观中,人们才能感受到昔日城市的兴衰和今日城市的发展,才不会因文化脉络出现断层而茫然无据。

文化脉络作为城市景观规划的灵魂,犹如赋予了景观之人文生命。纵观传统园林,我们能领略到一种诗意、禅境、情趣,以及人格的淡泊、心灵的放松与节操的纤尘不染;尽管园林历经沧桑,但蕴涵其中的思想光芒永驻,文化脉络清晰,似乎在向后人诉说着先贤的处世哲学和闲情逸致。历史文化的传承,使得景观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之中承载着各不相同的文化积淀,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个性观瞻。我国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夏建统先生认为,每一片土地都有属于她们自己的文化,故每一片土地都应该有属于她们自己的景观。[1]可见,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至关重要。所以,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都市生态文明和城市景观设计中,既可规避城市景观的趋同,又可诠释城市景观的内涵,还能延伸城市景观的生命空间。因此,挖掘人文元素,串连人文记忆,传承人文历史,是城市景观规划的灵魂。

三、地域特征:城市景观规划的载体

城市景区规划的基础是自然生态,其灵魂是文化脉络,但其要真正落地,还需要一个载体――地域特征。

“地域”是经济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概念,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有机融合。特定的地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定位,它不仅包括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状况,更包含了此地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行为习俗、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

城市景观规划不能脱离地域特征这个载体。俞孔坚认为,城市景观设计源于解读地域、历史和生活,重在对“土地”进行系统的分析、规划、保护、管理和恢复。[2]林菁等[3]在《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一文中提出,地域特征是特定区域土地上的自然和文化的特征,包括天然的、自然的呈现,也包括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改造自然形成的;这些地域特征不仅是历史上园林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今天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重要依据。地域特征作为城市景观规划的载体,其核心要义是因地制宜,强调的是避免脱离地域的景观复制。当然,地域特征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和相对稳定的社会自然环境,它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对的,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间会相互渗透、融合、借鉴与吸收。而城市景观规划的创新就在于挖掘、总结、概括、描述、体现出地域特征。所以,城市景观规划,无论是绿地、街心花园、公园、园林、雕塑、特色街道,还是一些公共建筑,都必须与当地的地域特征相结合,充分承载当地的传统文化。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一方水土一方景^的愿景。

四、华阴长涧河景观规划例析

陕西华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素以“大山、大水、大绿、大空间、大文化、大生态”著称。如何打造一座不失特色而又底蕴丰厚的旅游城市呢?长涧河景观的规划与建设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长涧河地处陕西省华阴市,为渭河一级支流,由华山峪、黄甫峪、杜峪汇集而成,全长91.6 km。长涧河景观规划选取范围为长涧河上游段,穿越华阴城区(见图1)。依据长涧河的地域特征,结合长涧河的自然生态,项目组在华阴市文化脉络的基础上,按照城市整体规划的要求和景观设计的理念,拟定了“山水意境滨河生活走廊,华阴文化城市体验空间”的设计定位。设计中长涧河两岸绿道以“山水意境”作为构建主线,绿带扩展区域以A阴文化作为出发点。

本设计方案由溯源、乐游、畅想三个区域组成(见图2)。其中,溯源区域以追寻老河堤记忆为主要设计要素。此区域南邻320国道,北至连霍高速,区域内落差较大,且两侧可规划用地较少。根据这种地域特征,规划者将老河堤保留并加以提升,设置新的坝体,拓宽河道水域面积,重点突出华阴城市历史,场地内设墙式文脉景观小品,体现和展示华阴文化,游人在溯源区可以找到长涧河传承的乡愁。乐游区域将重点打造华阴民俗主题公园,并与魏长城遗址相结合,使古老的民俗与实际存在的遗址相互呼应;该区域内设置华阴老腔、华阴皮影的展示橱窗与表演舞台,并以戏台商业街的形式存在。畅想区域以生态亲水为主,以低影响度开发为主要策略,建设郊野生态滨河公园;由于该区域毗邻华阴水厂,所以在该区域规划并设计了自然净水展示区,可用于普及污水处理知识,弘扬节水爱水文化,丰富场地功能。

综上所述,城市景观的规划,要从自然生

态、文化脉络、地域特征等维度综合考虑。只有从自然生态基础出发,打造地域特征这个载体,传承文化脉络这个灵魂,才能成就城市景观的精品。城市景观规划的基础、灵魂、载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有机结合与科学配置,是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

孔祥伟,苗慧珠.客观与真实――夏建统谈景观设计[J].景观设计,2006(5):6.

第4篇:文化与城市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公共艺术最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公共性的涵义有两个层面,一是从形式的角度看,公共艺术与私人艺术和架上艺术有很大差别,这表现在,一方面,它进入的是更为广泛的公共空间,不可能以私密的形式建构;另一方面,公共艺术的公共空间性必须要面对公众,公众可以主动选择美术馆、音乐厅中的艺术,但必须要面对城市中的公共艺术。二是从内涵上讲,公共艺术已进入到广泛的社会交流中,它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和文化精神,它所体现的审美趣味就不能是随意与私人的。它不是对日常生活的局部装饰和简单介入,而是以美学、文化、艺术观点为指导,从整体上介入公众的生活方式,以不断引导和满足人们对艺术化生存的需要。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

从发生学上讲,公共艺术从产生时期就与城市结缘,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公共艺术的最早发端应追溯到古希腊雅典城所出现的阳光广场,那时,大型广场和公共建筑的出现就使得艺术有了开放性、民主性和参与性的特征。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诞生在二战之后,伴随着美国对城市的重新规划与治理,一些艺术家开始把艺术创作的场地从美术馆挪到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以雕塑为主要代表的室外艺术大量出现,公共艺术一词也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由政府倡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实行的“公共艺术计划”直接赞助公共艺术则把这种艺术活动推向。

从发展的角度讲,城市是变化的,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相对于人类的其他创造成果,城市的发展因为人们不断改变的需求而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没有最终的完成体。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历程上,以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主义世界观使许多城市失去了他们曾经拥有的人文精神资源,而新兴的城市由于缺少文化的积淀,也逐渐沦为环境和精神的沙漠,而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采和对环境的无情破坏,使得城市变得更加无情与冷漠。正如查尔斯?摩尔在一次颁奖典礼上所说的:“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不可居住。此时,我们的建筑却变得‘越来越好’。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疑问正说明了城市的扩展已越来越远离艺术化生存的理想,越来越远离令人愉悦的美感,越来越远离它建设的初衷。

城市的经济高速发展,必定引起了文化的统一发展,唤醒人们对艺术化生存的回归。进入21世纪的城市,经济已经不能满足于人们对生活的唯一追求,更多的是倾向于对于精神的一种追求,因为城市的文化也慢慢的融入普通百姓的中间。也成为一个城市的核心价值观。有专家指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向有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

从功能的角度讲,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带有更多的群体而非个体、社会而非个人、共享而非占有的非功利色彩。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

从文化本身来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城市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社会形式,或者说是人类的社会化存在与文化存在的形式。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文化的集中地和发源地,城市本身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成果。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生动写照,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的社会面貌、经济状况、科学技术、生活方式、哲学观点、审美取向、所有文化问题,城市也成为当代人观察世界、完善自身、展现自身的天地和舞台。

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世界上的城市千差万别,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一座城市中有没有富有创意与代表性的公共艺术和公众参与的相对宽松的艺术氛围的存在,有没有适当比例的充盈着艺术气息的文化交流与审美及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它们的多寡和繁荣与否往往体现着这个城市居民的生存样态、审美趣味乃至整体的文化精神。如果说建筑是城市里的“面”,道路是城市里的“线”的话,那么公共艺术就是城市中的“点”,它们凝聚着它们特有的灵性,展示着它们特有的语言,诉说着每一个城市的每一个观念,让人们品味着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情怀。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因素分析

在我国,造成城市公共艺术状况良莠不齐的原因和影响公共艺术发展的因素很多,传统与现代艺术观的冲突与融合、艺术的独特个性与公共精神的差异与互补、艺术家的主体性与公众参与性的价值冲突、城市建设与艺术环境的问题、艺术设计与制作的即时性与延时性考虑,政府的职能与公共艺术规划的制定等问题都影响公共艺术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就是艺术家与公众。

近现代艺术,是由艺术家来决定艺术的,这种观念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在个人主义、精英主义的世界里,艺术是晦涩的,它们常常是个人内心生活的传记,或者无意识的显露,艺术具有不可通约、无法有效传达的特性,艺术与公众之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艺术家无端对自己的拔高,使公众处于一种艺术强权之下,如果不接受这种艺术的强权,公众就会被告知为没有文化。传统艺术理论中,艺术高于生活,以及典型化、理想化的思想,构成艺术脱离生活的理由;在神圣的名义下,艺术与公众的生活和体验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可谓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似乎逃离现实的牢笼才能体现艺术的价值。

公共艺术时代的艺术家应该是公众知识分子,要有强烈的公共意识和公共情怀,应是生活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公共艺术的特殊性更要求艺术家不应游离在生活之外与公众故意拉开距离,他们要与公众共同交流和沟通关于社会生活的问题以及他们的感受。他们和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一起给城市生活以色彩和生机。他们的艺术要融入生活之中,融入城市之中,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成为城市生活、历史与文化的组合,要用特有的符号传达对城市生活的情感。

第5篇:文化与城市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地下建设规划

Abstract: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 development affected by geological conditions, technical level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ny other factors, therefore, in a particular urban are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 is limited.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restricted factors of underground space is more, in its development is completed, to do again planning adjustment technology difficulty and investment is far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urface and the floor space planning and adjustment. And the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 some of the city's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and lack of scientific planning guidance, cannot guarantee that resources of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which severely restri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the city.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current urban undergroun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ome real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and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measures, in order to offer you correct academic exchange.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及经济的进步,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目光由传统的地表空间、地上空间开发越来越多的转到地下空间的开发。由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是城市现代城市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增强城市功能、控制城市用地规模,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城市地下规划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开发规划正由传统意义上的小规模、无序性开发转向对于城市整体规划有着举足轻重意义的综合性系统开发。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全面认识我国目前城市地下建设规划现状,正视其中存在的弊端及不足之处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保护与开发并重,正确认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有限性

一般而言,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包括了城市地表以下的广阔空间,资源丰富,开发潜力无限。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受制约因素较多,例如:地质条件,已有地下兼职设施、地面建筑设施、技术水平以及城市整体经济水平等。因此,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城市地下资源是有限的,更由于城市地下资源开发的难度及资金投入都远远高于地上开发,因此,城市地下资源开发建设必须着眼长远并在科学的规划指导下有序进行,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注重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保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在我国以往的城市发展建设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往往规模较小、功能相对单一且各自为阵,开发态势上一般以:道路发展、市政管线建设及民用空间为主。传统模式下的城市地下资源开发导致了空间开发的粗放性与无序化,这严重阻碍了地下空间建设开发的进一步发展。而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日益凸显,底线空间开发建设一时间成为各大城市建设的热点,在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的驱使下,城市地下资源开发呈现了遍地开花的态势,难以形成统一的规划指导,长此以往必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的城市地下建设规划中,应当具备大局观及全局意识,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建设发展保持一个长足的健康态势。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规划建设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城市地下交通的发展,对于城市地下规划建设的思考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众所周知,城市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城市的规模、功能性及整体规划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发展必然会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合理的城市发展方向,前瞻性的城市发展指导又将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立足当地实际并着眼长远做到有序、有效、可持续开发。城市地下规划建设是目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于城市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正处于初期阶段,一方面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我们队城市地下资源做有效开发,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城市地下资源开发经验及理论基础不足以支撑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的需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目前我国城市地下规划建设存在的一些弊端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体系,使城市地下规划建设以一种健康的态势取得长足发展。

第6篇:文化与城市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176-01

前言

工程档案一般以纸质、胶片、磁介、光介等载体形式存在,对项目的建设的整个过程予以收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利用现代化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处理,使之能够与其他社会信息进行融合。同时建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也能够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一、我国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建筑工程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然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过程中还遇到了很多阻碍因素,影响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一)缺乏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首要的困难就在于缺乏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人才是一切工作的根本,然而很多建筑工程企业都面临着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缺乏的现象。很多档案管理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其整体素质不高、档案管理的水平有限,加之对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较差,难以适应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二)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

建筑工程企业往往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缺乏执行力度。这就导致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得不到制度的保障,很容易出现纰漏。出现问题之后也难以进行有效的责任追溯。

(三)资金投入不足

建筑工程企业普遍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来,认为其资金的回报率不高。而没有资金支持,就无法引进信息化建设的设备和人才,给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企业领导不重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建筑工程企业的领导对档案管理缺乏重视,导致在很多建筑工程竣工之后才发现工程资料出现错漏现象,在档案移交、整理和归档中经常由于疏忽而出现问题。这就给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二、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建筑工程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建筑工程企业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出现的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推进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一)转变思想,提高重视

建筑工程企业的领导对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推行有着关键的作用。建筑工程企业领导要树立档案管理的意识,认识到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要提高档案管理部门在整个建筑工程企业中的地位,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规范化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两个主要工作,一个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原有的室藏档案转化成数字化信息存入计算机,另一个是通过计算机接收新的电子文件信息。无论是哪方面的工作,都要做到规范精细。工作人员要严格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例如数据处理格式标准、字符内部编码标准、数据交换标准和信息输出标准等等。保障信息化建设井然有序、规范严谨,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错误建设。档案管理人员要提高档案数据的质量,建立数据审核制度,建立数据输入之前的校对审核制度,保障其数据的准确性。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任何工作都需要人来完成,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建筑工程企业要对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提高其信息建设的能力。信息化档案管理与传统的档案管理的方法截然不同,建筑工程企业要对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考核,确定其具备相应的信息管理能力才能上岗。此外,还要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

(四)注意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性

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档案的安全关系着建筑工程的安全和企业的效益。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对档案的安全性引起足够的重视。传统的档案管理安全措施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在带来便利和效益的同时,网络环境的脆弱性也给建筑工程企业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建筑工程企业要采取有效的安全策略,进行安全方面的技术研究,保障档案的安全性。例如可以对网络权限进行控制、对入网访问进行控制、对属性安全进行控制、对网络服务器进行安全控制等等,还可以控制网络节点和端口、控制防火墙、进行信息加密等等。

档案的安全是信息化建设中一个严重的问题,除了网络威胁之外还要注意计算机硬件损坏造成档案丢失的情况[4]。因此,建筑工程企业要注意对工程施工的关键档案信息进行异质保管和备份,避免由于计算机损坏为丢失关键的工程信息,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五)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益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购置相应的信息化设备、培训和引进相关人才。对于中小建筑工程企业,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实效性。对于财力有限的建筑工程企业,要在其资金许可的前提下做好论证和调查工作,保障网络结构、软件开发和硬件配置等工作的一致性,以提高软硬件资源的利用率。要对有限的资金进行合理的使用,优先发展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部位。软硬件资源要做到不仅能满足建筑工程企业当前规模下的档案管理信息化要求,还要能够适应将来的发展趋势。这样一来避免了频繁更新信息化软件和硬件设备给建筑工程企业带来了资金负担,提高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益。

(六)建筑工程企业各部门之间要做好协调工作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绝非一个团队、一个部门就可以独立完成的工作,其需要基础设施的投入、管理规范的完善和数据库的建设,这就需要建筑工程企业在设备、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都给予有力的支持。档案管理牵涉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建筑工程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都要重视这项工作,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要尽量满足,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也要与各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各部门的支持。

三、结语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进行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极大的提高建筑工程档案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节约档案管理的人力物力,在建筑工程企业中实现档案的动态化管理。这也是时代的发展对建筑工程企业档案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春金,李盈盈.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以福建龙岩烟草工业有限公司为例[J],管理观察,2011(15)

[2]吕光荣,李兴富.浅议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重要性[J].沿海企业与科技,202(03)

第7篇:文化与城市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园林绿化工程简单地说就是风景园林绿地工程,主要包括园林城市绿地以及环境建设。它是通过工程技术来体现园林艺术,把地面上的建筑物与园林景观自然结合起来,使之和谐、美观,把一个风景秀丽,可以供人们娱乐的场所提供给人们,满足人们亲近、回归大自然的需求。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主要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不到位, 施工组织计划性不强

长期以来, 园林绿化企业被戏称为“城市农民”,忽视经营管理,更不重视施工现场管理,因而企业管理较为落后,施工时的直接的表现为: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时, 通常没有制定较具有操作性的施工组织计划。

2、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目前, 大规格苗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大中型新优园林植物苗更是抢手, 但设计用苗规格要求严格,价格昂贵。为此,施工单位降低苗木规格, 避重就轻, 不规范施工,减少大规格苗木的数量,破坏设计景观的立体感和稠密度, 城市园林绿化的景观设计的质量受到影响。

3、施工管理人员良莠不齐, 缺乏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应有素质

园林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 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 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缺少对新优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和立地条件了解, 使苗木死亡甚多。二是加上建设行业认为园林绿化工程利润可观、风险不大, 至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人绿化施工行业, 于是出现了“挂靠”现象;其结果是,一旦中标,付给出面招投标单位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 便由他们自行组织管理施工。工程开工后, 现场管理“五大员”迟迟不到位,有的甚至连施工的基本规范、基本程序、基本资料都不清楚。殊不知:“ 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完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更需要精良的施工, 否则原有艺术效果和园林美感受到影响, 施工成果远离了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初衷。

4、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缺乏应有的技术政策规范的支持

目前,由于专门的绿化监理公司少,加上绿化工程多附属于其他建设项目中,所以造成绿化施工监理多由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兼任, 加之《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带“必须”的强制性条款很少,往往出现:土壤好不好,能栽就行;树坑不要大,栽下就行;基肥施不施,不死就行。只重视最后的景观效果,对土壤、基肥、树坑规格等不是很强调,至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增加了后期维护管理的难度。

5、业主主观意识上的缺失

部分业主认为园林绿化工程不会出大乱子,大不了死几棵树,把投资控制到不合理的程度, 主张谁的标低谁中标。这无意中迎合了社会上一段时间所刮的“ 投低标”风,给工程质量监管留下了严重隐患,更使管理处于一种两难境地。还有的是,如园林绿化工程量小、分散、战线长,往往使工程管理顾此失彼, 容易使一些素质较低的施工单位乘虚而入,钻空子,做手脚,极难全面控制工程质量。

二、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对策

1、强化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内部管理

一是要树立牢固的服务宗旨,防止工程不合格质量现象的发生,以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外部形象;二是健全完善管理机制,稳定项目管理制度,实行项目经理竞争上岗、项目负责制;统一思想认识,科学制定施工组织计划,约束随意行为,加强监督企业内部管理成效;三是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在管理人员中开展相互的交流管理实践经验活动,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四是大力培训绿化养护技工,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利用率和观赏价值,保证园林景观、园林植物色彩艺术效果能长期存在。

2、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 遵循科学准则,以科学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园林绿化监理工程师既维护业主的利益, 又维护施工单位的利益, 做到守法、诚信、公正、科学,从而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园林绿化监理人员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能够做到全过程跟踪,一旦发现不合格材料、工序和产品,及时整改,以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每个环节运作流畅,从而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

3、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

首先,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现场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施工质量的优劣,因此要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就得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从而保证施工技术的正确使用。同时也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程序及制度和职业道德的再教育,从各方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以保证施工质量不出现人为的漏洞。其次,保证园林绿化工程使用材料的质量。对工程所必须的主要材料如土方和苗木,必须严把质量关,保证土方适用与园林所在地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适用与所栽种的苗木,避免土方因为不适用苗木而造成植物大量死亡的情况,要对土方的各种含量和成分进行检测,防止碱性、酸性过高等情况。同时,还要从土方的造型上,进行把握,保证其不影响整个工程的景观设计,也要保证其排水性能的良好,因为排水是园林栽种的关键,必须给予关注。对所引栽的苗木,要在源头上保证质量可靠,应当引用经过实验证明能适应工程所在地环境的苗木,掌握所引栽的苗木的生活习性、规律,以及正确的栽种和管理方法,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栽种,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再次,严把施工技术关。要成立相应的技术小组,对施工人员技术的使用进行全程监控,按工程的实际情况,还有以外的经验,对问题多发的关键环节,要重点监测,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施工人员返工,指导问题得到解决,不能因为是小问题就予以忽略,所谓“蝼蚁可以毁堤”,必须防微杜渐。

4、建立规范的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制度

①建立“质量技术交底”制度。按照现场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的形式,逐级进行绿化工程合同交底,技术交底和施工交底。确保每个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了解和熟悉本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②建立“三检”管理制度和技术复核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测量放样、挖土平整、回填造型、土壤改良,苗木栽植、绿化养护、园路铺设、建筑小品、水电安装等各工序的施工,严格技术复核制度和“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施工检验均有专人负责;③工作质量的考核制度。工作质量是工程质量的保证,激励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创造优良的工程质量是我们施工单位的目的。我们由项目经理负责根据各岗位工作职责,不定期组织管理人员按照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实行工作质量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三、结束语

总之, 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掌握项目管理基本原理,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等方面的实践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把园林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经济、又实用、且美观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第8篇:文化与城市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交流需求分析;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2-0123-03

doi:10. 3969/j. issn.1671-5918. 2015. 02-062

[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商务活动的广泛展开,社会对能够从事国际经济贸易或其他涉外商务活动的,既精通英语又具有相关商务知识和基本跨文化沟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变化,我国已有多所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商务英语方向。2007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随后又批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设商务英语研究硕士点。截至2012年5月,全国共有62所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并于2012年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从目前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情况来看,由于各校的教育资源、办学经历等不同,其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情况,教学模式等差异甚大。商务英语专业不是简单的“商务+英语”,而是要以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开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的,能满足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为目标,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随着商务英语专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优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使英语、商务、沟通和文化等不同类课程有效结合,实现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的适当调整,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本文试图探讨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理论基础,分析交流需求分析和跨文化两种理论对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的指导作用。

二、专业用途英语视角下的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的概念源于国外,主要被认为是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认为,ESP并非是一种特别的语言形式,而是一种现代英语的功能变体,是专门供特定的社会文化群体所使用的一种语言范围。它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Kennedy和Bolitho根据学习者的最终语言所用目的和语言环境的不同,把ESP分为学术用途英语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和职业用途英语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EAP的教学对象往往是教育机构中需要使用英语进行学习的学生;EOP所针对的则是在工作领域需要使用相关英语的学习者。在某种意义上,EOP涵盖了所有与工作相关的英语。他们还指出EOP的课程设置应该满足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需求。商务英语归为EOP。

与国外学者不同的是,我国的商务英语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培养从事国际商务所需的商务英语人才而引入的,王兴孙认为“商务英语实际上就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也就是已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专业人才所学习或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孙湘生,龚艳霞认为国际商务英语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综合体,是英语的一种重要功能变体,亦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内容除语言文学外,还涉及文化、经济、贸易和法律等诸多学科的一门应用性的边缘交叉学科”。

由此可见,在中西方不同的研究背景下,虽然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商务英语的界定众说纷纭,但把商务英语看做专门用途英语( ESP)的一个分支是学界的普遍共识。因此,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优化的研究可以在ESP的理论框架下完成。

三、交流需求分析的理论基础

需求分析源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课程开发理念,是用来设计工业培训的一种分析工具,指通过就内省、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需求分析做出了详尽的论证,有的需求分析模型侧重于目标情境分析,有的侧重现状情景分析,有的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需求分析。其中,Munby和Boswood等学者提出的需求分析模型则强调了交流在需求分析中的重要性。

Munby认为对以语言为中心的教学进行分析意义不大,他提出了交际能力需求模式( Communicative Need Processor,CNP),强调了语言用语交际的功能。他将目标情景中的交际活动进行细分,分析学习者的“交际需求”,确定“具体的交际目标”,将学习者的职业交流需要作为出发点,对学习者的交流目的、交流环境、交流手段、语言技巧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证。Boswood认为早期的ESP研究范式过分依赖文本分析,没有全面融入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他强调应将特定话语社群成员之间的交际事件作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的中心,并建议不妨将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改称为Communicationfor Specific Purposes。他推出了旨在提高学习者交流能力(而非仅是语言能力)的交流需求分析模型,认为可以开展模拟、个案以及基于课题项目或任务的ESP教学活动。这种包括学习者的主观、客观信息,职业交流实践分析,书面交流分析和口头交流分析四部分的交流需求分析模型,不仅关注了国际商务交流过程中的“语言”,并且强调了“交流”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性。

四、跨文化交际理论

“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英语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的交际。跨文化交际学发源于美国,人们普遍把Hall的《无声的语言》的出版看作跨文化交际学的开端。跨文化商务沟通在跨文化交际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Hall的高低语境文化和时间概念理论以及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都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研究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静态的,以国家为单位区分文化并用国家文化概念去解析人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交际行为,已经不能解释复杂多变的跨文化商务沟通问题了。随着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交流与合作的增加,和企业向国际市场的拓展,文化冲突现象日益显著。于是,管理学者试图从管理角度分析跨文化管理失败的原因;跨文化沟通学者也试图以跨文化视角探索产生文化冲突的根源。但无论从国际商务的视角分析跨文化商务问题,或从跨文化交际学视角研究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已经不能够深入的剖析导致国际商务实践差异的深层文化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了。

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Iris Vamer于2000年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跨文化商务沟通)理论体系,建立了跨文化商务沟通概念模型。她指出跨文化商务交际“不仅仅是发生在商务环境下,而且是在交际过程中融人商务策略、目标和实际情况,而且通过文化、交际和商务三个要素相互作用所创造出的新环境。”她认为跨文化商务交际不是文化、沟通和商务的简单叠加,而是三者相互作用组成的一个新整体。她试图在这个全新的架构上来分析与解决在跨文化工作环境中的跨文化问题。

五、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优化观

随着商务英语专业的蓬勃发展,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变得日益紧迫,基于交流需求分析和跨文化两维视角来进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课程体系的构建有更全面的认识。

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实施的桥梁。它指若干相互关联的课程组织或结构,它不是各门科目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统一整体,表现为知识的连续性和层次性。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它是ESP的一种,具有ESP研究领域共同的要素,如需求分析、大纲制定、课程设计和教材建设等。因此它依赖于需求分析。而交流需求分析可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大纲制定、课程设计、材料选择和开发及教和学的起点。课程设置要能够体现专业培养目标。所有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要调查分析商务英语学习者在目标情境下要使用到的语言和典型情景,明确其交际需求,同时应了解学生在学习上所面临的困难和缺陷。这样才能够根据学习者在目标情境中的需求与当前学习水平的差距,来确定应该在哪些方面对学生提供帮助和进行训练,进而设置相应的课程。交流需求分析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因此,交流需求分析理论对于作为ESP重要分支的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学者在此基础上也做过一些探讨。付红霞和郝玫从实证的角度对社会和学生的交流需求做过分析,指出了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趋势,并指出学生和老师对学生需求认知方面的差异。而莫再树和张鹂则对涉外企业的真实英语交流用语进行了分析,包括口语交流和书面交流两个方面,指出了英语误用情况给企业造成的影响。曹德春指出了当前我国对外的商务交流需求不止停留在人际交流层面,还体现了跨文化组织沟通和跨文化公共关系等层面的高层次交流需求,并建议将跨文化商务交际确定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核心模块。

然而,交流需求分析仅关注了国际商务交流过程中的“语言”和“交流”两个因素,而忽视了跨文化因素的影响。Varner的跨文化商务沟通模型正好弥补了交流需求分析的这个缺陷。该理论认为国际商务人士必须同时掌握交流策略、跨文化策略和商业策略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997年,英国商务英语专家Nick Brieger在其“商务英语范畴”理论中指出,商务英语的核心内容,除语言知识、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外,还包含了交际技能和文化背景。随着当前各项国际商务活动的迅猛发展,商务英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顺应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趋势,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注重作为ESP重要分支的商务英语的社会功能变体特征,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组织沟通能力和外部交流能力作为专业教学培养目标,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建立中国对外经济往来的沟通桥梁,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商务英语教学就要围绕着商务能力、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来合理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只有大力提升学生的商务沟通(尤其是跨文化商务沟通)技能,才能实现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们成为具有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009年《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确定了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素养为构成商务英语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四个模块,明确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我国很多学者对此也进行了研究。严明通过分析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预期主体角色,即认知主体、情感主体和行为主体,对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概念进行了多层面的解析。曹德春认为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正处于理论体系构建和专业内涵充实与调整阶段,可将跨文化商务交际作为核心来进行商务英语专业的内涵建设。史兴松等认为商务英语专业有必要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立体化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群,来培养合格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人才。同时他还认为,跨文化商务交际是商务英语研究的重要分支,是商务英语理论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上,我们要转变观念,切实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强调英语语言技能在商务环境中运用的能力,加大力度建设提高学生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的相关课程,努力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根据交流需求分析和跨文化理论优化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能使英语、商务、沟通和文化等不同类课程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接受全面英语技能训练的同时,拓宽并加深商务专业知识,掌握跨文化沟通技巧和策略,并最终具有较强的商务沟通能力及适应不同社会职业需要的从业能力。这对于实现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进行专业教材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参考文献:

[1]王兴孙.对国际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1997 (1):24-28.

[2]曹德春.学科交融与商务英语专业内涵建设[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05-107.

[3]付红霞,郝玫.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8(6).

[4]莫再树,张鹂.我国企业英语使用调查[A].王光林,彭青龙.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第9篇:文化与城市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园林 研究 分析

1 城市园林化的含义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城中有乡,郊区有镇,城镇有森林,林中有城镇,总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共同提高。

2 园林城市研究分析

2.1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能

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要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在建造各类公园、绿地时,都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为主,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以复层种植结构为主,少搞硬质铺装,少搞大面积的纯草坪,以利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还要特别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植保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2.2把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作为一项重大功能

城市里高楼林立,车行如梭,烟尘弥漫,工作节奏很快,缺乏自然美,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疲劳感、缺乏宁静感,因而城里人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是城里人的一项重要追求。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就能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中国园林的一大特点就是师法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其指导思想是天人合一,最适合人群需要。美好的园林景色,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由于它能产生负氧离子,因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到了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正是由于园林有此作用,所以都盼望把自己的居住场所和学习工作场所绿化美化得更好。道路立交桥的绿化搞好了,会使人感到市容很美好,美好的市容风貌,是映入来到该市所有人眼帘的第一印象,而且会长记在心,影响很大。美好的市容风貌,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为能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和美好的市容,仅仅依靠有限的公园是很不够的,必须把居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道路河道绿地以及隔离防护绿地等处都加以园林化。

2.3要把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作为一项独特功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求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外,还要求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当整个社会处于温饱型阶段时,精神生活需求还不那么强烈,到了小康阶段后就变得日益强烈了,这是个规律。例如目前,每天清晨都有大量人员涌入公园、绿地,有的爬山,有的打拳、舞剑,有的跑步,有的歌咏。不少公园仅进园晨练的人数就数以万计。在其他时间里进园赏景、观花,从事露天跳舞和开展拉琴、唱戏、打扑克、下棋等自娱自乐活动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特别是老人和康复中的人把公园视为每天必到之处,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处场地。目前的问题是现有的公园的数量和所能提供的活动项目都已不能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解决之道一是要尽快增建新的公园;二是要在居住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中适当增加些文化设施,以便于就近参与活动;三是要适应群众特别是青年人的需要,如建体育公园、音乐绘画公园、科技公园等。

2.4在郊区发展园林,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

仅在城市中心地区发展园林,不能很好地解决城市生态问题,也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园林的建设势必要扩展到郊区。郊区的农田和山地是归农民所有的,是农民赖以为生的,简单地让农民改种粮为种树种草以获取生态效益是行不通的,惟一可行之法就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使之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3 创建园林城市的几项措施

3.1 科学制定园林绿地规划

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改变过去那种用绿化点缀城市,见缝插针、小打小闹的城市绿化模式,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政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城市。

3.2设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搞好创新

中国传统园林凝聚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其风格、技艺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继承,将其引入现代园林,使之发扬光大。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绝不能简单地模拟仿建,必须大力创新,否则就没有了生命。为要实现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园林设计师要转变认识、放开眼界。说转变认识,就是要从狭隘的园的圈子中摆脱出来。不仅点能成园,线也能成园,面也能成园。放开眼界,则是要把眼界扩展到环境的全部,搞好景观环境设计。园林是环境的主体,环境中除有由植被、山石、水体、建筑构成的园林外,还有雕塑、道路、灯光、游乐设施以及标志物等物体,并且还要联系每一个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要将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从位置、体量到色彩,处理得和谐,与园林浑然一体。放开眼界,就是不仅要注重平面绿化,还要注重立体绿化;不仅要进行地面绿化,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力争搞好屋顶和阳台的绿化。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景观,扩大了观赏面,更重要的是由于覆盖率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园林的作用。园林城市的设计要讲求风格。风格是由地理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艺术的及造园所使用的材料等诸多因素构成的,而且是经过较长的时间积淀形成的。其中地理气候条件是最大限制因素,而文化艺术则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

3.3要把发动群众参与园林绿化和加强法制相结合

建园林城市是一项公益事业,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参与是不可能办好的。为使群众能热爱并积极参与,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地进行有关园林绿化和人类关系的宣传教育,进行有关树木花草种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其认识,培育其兴趣,力争把爱护园林绿化形成社会风气,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更重要的是要制定相应政策,大力倡导社会、单位及个人出资搞好各个单位绿的园林化,或投资兴建各种类型的公园和风景区。没有社会单位及个人多渠道投资,光靠政府拨款是不可能建成大园林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园林绿化的法制力度,使各项事业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姚景权.谈矿业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