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范文

对语文教育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语文教育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语文教育的理解

第1篇: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范文

1 教师对经典的理解

对问题“您认为经典诵读教学中涉及的‘经典’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的回答,通过问卷调查能够看出,绝大多数教师认为经典指的是古诗词,其次是古文,再次是古典小说和现代文,最后是外国作品,其他选项主要包括《三字经》《大学》《孟子》。其中低年段选择古诗词的比例大于中高年段,而中高年段选择古文、古小说、现代文、外国作品的比例则高于低年段。在语文传统教学领域的阅读教学中,古文、古典小说、现代文、外国作品都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外阅读中更是多有涉及,尤其是对中高年段而言。

2 教师对诵读的理解

对问题“您怎样理解经典诵读中诵读的含义”的回答,绝大部分教师都将吟诵看作诵读的主体内容,其次是背诵、朗读。在这里,教师将吟诵当做诵读的主体,说明教师主要还是将经典诵读看成一种学习方法,界定为学生的个体行为。由此可见,教师对经典诵读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但并不清晰。教师受语文传统教学领域的阅读教学的影响很大,并没能真正厘清当前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教学与语文传统教学领域的阅读教学的区别。

3 教师对经典诵读性质的理解

对问题“您认为经典诵读是”的选择结果可以看出,65.8%的教师都认为经典诵读是一种学习方法,而28.8%的认为是一种特殊课程,21.07%的教师认为是一种教学方法。这说明教师对经典诵读性质的理解是有差别的,其中以经典诵读是一种学习方法这种认识居主体地位。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办法的总称。学习方法广义的理解指在学习过程中,一切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方法、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组织管理等环节。大部分教师还是将经典诵读看成一种学生的个人行为,认为经典诵读是学生个人的选择,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这说明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还不够。经典诵读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既是学习者学的方式,也是教授者教的方式。

4 调查结果分析

经典诵读教学要想真正成为一种学校行为,就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因为教是经典诵读教学开展的主体力量,只有教师对经典诵读及其教学有了正确清晰的认识,才能保证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4.1 提高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

目前,教师对经典诵读含义的理解还不十分清晰,这必然导致教学中目的不清,目标不明。教师对经典的理解也还主要集中于传统的课外阅读的内容上,教学目的依然是为常规的语文课堂服务,在他们眼里,经典诵读仅仅是语文课的衍生物,不具有独立品格。因此,他们大多认为学的经典应该是学生可理解的,是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是容易看到成效的,而这其实是经典诵读外衣下的语文古诗教学,并非完全的经典诵读。可见,教师对于经典诵读的本质目的要么还没有真正把握,要么就是虽然已经认识到了,但由于真正经典诵读开展与否并不对自己的教学成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于是就算学校要求开展,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倾向于让学生学会学懂。当他们面对学生理解不了的经典时,就显得很困惑,并且建议选择简单易懂的经典内容进行教学。

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从思想上为教师厘清什么是经典诵读,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价值追求,以及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可以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座谈,了解其进行经典诵读教学的心得体验以及如何处理教学中到的问题;还可以派相关教师去经典诵读教学开展得比较成熟的学校考察、学习。

4.2 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

由于经典诵读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较高,又无固定的教学参考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师自我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把握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此,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教师的文化素养。这对已经适应于统编教材教学的教师而言是一项挑战。在经典诵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单应该会教、会背,还应该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学校要有意识地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培训,使教师有足够的涵养应付经典诵读教学的开展,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可以组织教师在假期集中学习,还可以鼓励年轻教师继续深造。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查,促使教师自觉地进行专业学习,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第2篇: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外著名艺术著作及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从“什么是艺术”、“艺术的起源”、“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艺术家”五个方面,对关于“什么是艺术”这一简单却深奥的问题加以分析和阐述。

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天起,艺术就随之产生,艺术以人类文化为生存环境。艺术家是艺术活动的执行者,艺术活动反映艺术家的情感、想象、感受,最终通过各种艺术活动体现出来,包括美术、舞蹈、文学等。

关键词:艺术;起源;科学;艺术家

中图分类号:I25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13-02

从人类起源的那一天起就产生了艺术,千百年来,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每一个脚步。τ谡飧龀渎魅力却又神秘莫测的领域,人类始终在探寻艺术的真谛,这是一种难以单纯用言语表达清晰的艰难体验,对于艺术的理解无疑也是多维度多方面的。

一、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文明的晴雨表和里程碑,它凝聚着不同时代的文明,随人类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记录着人类的智慧,代表着人性的深度。艺术的真谛就是表达人类的情感,表达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1.“艺术从不追求外在的目的,艺术仅注重艺术活动本身。”《艺术的起源》写于1894年,是用人类学的方法研究艺术的开创之作。此书对艺术进行追根溯源的研究,对艺术进行了本质的界定。格罗塞认为,艺术从不追求外在的目的,艺术仅注重艺术活动本身。艺术活动中的审美活动与那些被当做手段使用的实际活动正好相反,审美活动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为了达成其他目的的手段。格罗塞认为在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过程中,主要有情感因素的参与,而且这种情感多半是令人愉快的。所以艺术活动的特性是直接得到快乐,既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也从艺术活动的结果中得到快乐。

2.“艺术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荷裔美国作家房龙在《艺术》中写到:艺术是普遍存在的,艺术与人类同生,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艺术。艺术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艺术无国界,全人类都在进行自己的艺术创造,而且不受时间限制。任何一种艺术,本质上都是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所以艺术天生就是超凡脱俗的,是超出尘世的一种美好情感的东西。

3.“艺术与科学都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滕守尧在《艺术与创生》中认为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和经常的精神活动,也是使人类成为人类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任何摆脱了功利纠缠的艺术,都有一种境界和意味。艺术与科学是人类发展的两项重要成果,二者都具有把握和反映世界的功能。作者在研读滕守尧的观点之后,由一张表格呈现二者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艺术的性质。

二、艺术的起源

对艺术进行追根溯源是一项极为困难的工作。原始民族的大多数艺术作品的创作动机是其实际作用,审美的要求居于次要地位,大部分原始形象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没有质的提升和艺术感的飞跃。

1.“艺术的起源,是文化开始的地方。”通过对比研读《艺术的起源》中关于原始造型艺术的分析和边霞教授所著《儿童艺术与教育》中关于儿童艺术特征的分析,本文作者发现原始艺术的某些特征与儿童艺术的某些特征有诸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方面也随之清晰起来。不可否认,将原始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儿童期”与人类个体的“儿童期”的儿童艺术进行对比是有意义的。

2.“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艺术。”房龙在《艺术》中通过研究史前人的艺术,得出这样的结论:艺术与人类同生,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艺术。无论哪一个民族,即便不懂宗教,不论离文明中心多么遥远,也有其自己的艺术。原始的土著人,虽然智力低下,但也拥有自己颇有意味的艺术表现方式。艺术是艺术家经济环境的反映,也是艺术家地理环境的再现,这一点在史前人艺术形式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同时,艺术的发展也会出现停滞或者倒退。进化论并不表明,高一级的东西就一定能长存。

三、艺术家

艺术家通过表现自身的情感和想象,通过创造的方式呈现出艺术作品。这个过程也许是快乐的,也许是痛苦的,但都是艺术家注重和享受的。艺术家一定是有特殊见地,拥有惊人技巧,能够在作品中表达自己观点或深刻认识的人。

1.“艺术家从事的艺术创作,不仅为自己,也为受众。”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这样解释艺术家:艺术家从事的艺术创作,不仅为自己,也为受众。这个受众不是事实上的受众,而是艺术家想象中的受众。虽然不能说创作的目的完全为了感动别人,但创作采取的形式和态度,是取决于公众的。艺术家给予观众或听众的触动,正是艺术家所期盼的。一件艺术品的完成只是整个艺术过程的一部分,艺术家的发达还需要观赏者的观念的补充。

2.“艺术家包括在和他趣味一致的社会中。”法国哲学家丹纳的著作《艺术哲学》是一部有关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丹纳认为,艺术家本身不是孤立的,有一个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总体,比艺术家更广大,就是他所隶属的同时代同地方的艺术家宗派和家族。他们具有一致的趣味、同样的风格。例如,鲁本斯并不是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而是有一整批画家的思想、风格与表现都与其相仿,包括柯雷耶、凡戴克等。正是他们形成了与艺术家趣味一致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

3.“艺术家在其作品中表现了自我。”美国学者帕森斯和布洛克在《美学与艺术教育》中着重论述了艺术家的两种艺术表现,即表现主义和再现主义。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作品表现的是艺术家的内在的主观的世界,再现主义是指艺术作品表现的是艺术家的外在的客观的世界。

结论

艺术体现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强烈情感和思想,它是神秘的、复杂的、难以用言语进行表述的。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

除审美价值外,艺术同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它与社会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虽然二者发展的进程不同,但艺术始终保持着活跃旺盛的发展力。艺术家是艺术活动的执行者,艺术活动反映艺术家的情感、想象、感受,最终通过各种艺术活动体现出来。这些艺术活动包括再现现实世界和表现情感理想,充满了审美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关于这些艺术的属性和特征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北京出版社,2012.

[2][美]房龙.艺术[M].北京出版社,2011.

第3篇: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衔接问题 策略

[作者简介]汤保梅(1974- ),女,河南睢县人,黄河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河南 郑州 45000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73-02

教育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系统,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属于这个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两个环节。从我国教育长期发展来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衔接方面存在沟通不力以及“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迷茫,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漠视”的尴尬状态。

一、影响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因素

1.教育理念的差异。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这种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会受到教育主体自身状况及所处环境的影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育主体对于各自所处的教育序列的“教育应然”的认识和主观要求不一样,他们的教育理念也是不一致的,在教育理念的落实上差异就更大。当前,基础教育所落实的教育理念多是素质教育掩盖下的应试教育,而高等教育主体对教育理念的落实主要为了让学生能找份好工作。这样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交汇处的空隙就大了,而处在这交汇处的大学新生很难适应,造成新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心理问题频出。

2.教学内容的差别。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对学生的启蒙和知识的传播,对绝大部分学生有示范和被动接受的作用,学生的认知状态大多是被动的;高等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批判能力,为认识社会、步入社会工作做必要的准备,在教育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颠覆了学生在基础教育学段所形成的被动接受意识和认知状态,甚至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困惑,感觉到过去权威、系统的内容都被打破了,导致部分学生感到茫然无措。另外,高校课堂教学的氛围和价值取向相对民主,学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主动意识,这点是基础教育课堂很难做到的。此外,与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相比,高校更注重人文素养的沉淀,努力诉求人性的培养,这点在基础教育内容上也不多见,导致大多数刚从高考中摆脱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新的大学生活。

3.教学的具体实施差异。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模式、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教学模式方面,高等教育更强调和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更倾向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于强化学生的主动意识、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奠基作用;基础教育更强调为学生的启蒙,为学生铺垫各种知识基础,所以更多地倾向于给学生一锤定音的权威系统知识,所以,在教学模式方面以教师为中心的特征较为明显。在教学手段方面,高等教育教学手段较多,经常举办各种报告、讲座、论坛、研讨;基础教育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课堂教学是其主要方式。在教学的考核方面,高等教育手段做法较为开放,考试、考察、写论文、做实验、搞活动甚至创意不胜枚举,而且考核的试题也较为开放不拘一格,让学生有较大的创意空间和回旋余地,侧重于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基础教育的考核多是一张试卷定乾坤,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很少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在标准化考试面前学生较少有创意的空间。

4.学生管理状态的差异。高等教育对于学生生活的管理基本是辅导员引导下的自我管理,学生人生目标的规划、学习内容的取舍、方法的使用、时间的安排、生活的统筹安排、人际关系的处理、学业、就业的抉择多是自己决定,辅导员在很多时候只是进行一些共性的辅导而不是强行制约,学生的自由度很大;基础教育中的学生生活、学习基本是在老师、家长的直接管理下进行,学生很少有选择的余地,就是高考志愿的决定权也未必完全由学生自己实施。学生管理在不同教育阶段的表现给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处于其中的大学新生也产生了较多的困惑。

二、教育衔接不力的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不力是初高等教育问题的直观表现,寻找影响两者衔接的因素是对其现状的初步梳理,但若想找到导致两者衔接不力的深层原因,我们需要更多的分析探索。

1.对于教育的理解和落实存在偏差。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对于客观存在的理解却会因人而异。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两个子系统中的主体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对教育的理解会有所差异,评价他们任务完成的世俗标准也不一样。对于基础教育而言,评价标准是有多少学生考上好的高一级学校,而对于高等教育而言,评价标准就是有多少学生找到好工作。这两种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在各自对教育的理解中产生相应的导向性作用,在这种导向性作用下,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主体在理解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解读方向就不难理解了。因而两者在实践中关注的教育事实的侧重点当然就会有差异。对于基础教育而言,考试和分数所凝结的应试教育就是当下基础教育的主色调,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学生就业率也就是绝大多数高校的追求。以此为逻辑起点,两个体系的教学实际运行的氛围差别也就形成了,夹在其中的大学新生可能由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实际运行中“各扫门前雪”的态度而形成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

2.两者间统合机制的缺失直接导致衔接不力。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分属于教育系统内的两个子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两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两者在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教育理念的落实中相应的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话,它们之间的衔接不至于如此尴尬。实际上,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机制很薄弱。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统合机制,这种统合机制的主要功能就是让刚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学生能很快地融入高等教育系统,不至于被两者的边界阻拦。统合机制的缺乏主要源于两者只关注各自系统的有序运作,忽略了更高层次的整个教育系统的运行有序,很少与对方进行相应的信息和能量的交换。这种交换的缺乏使得两者之间沟通不畅,而沟通不畅又强化了两者间的边界意识过于浓厚,这种过于浓厚的边界意识阻挡了本该在两者间流动的信息,使得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互动效果不高,统合机制残缺。事实上,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是一定要统合的,这是由教育对象的成长特点所决定的。作为学生,其成长过程是连续性的,当然也是有阶段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分属于学生成长过程中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两者不可以相互取代,所以两者需要统合,成人、成才就是两者统合的价值取向。

3.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浮躁特点加剧了两者的衔接不力。当下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此时社会发展迅速,新事物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的新事物导致了社会相应的浮躁心理。注重外在、追求表面的所谓快速成功已经是很多人孜孜以求的东西。教育功利化深入人心,在平时的学校教育中,有些课程的教学,只教考试要考的。只要能考上好的大学,那么学生便是好学生、学校就是好学校;大学里面为找工作而举行的各类考证辅导班备受学生欢迎,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课堂上看不到学生的身影。只要能找到好工作,大学也就是好大学,学生自然也就是优秀学生。所以,对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而言,追求学生能考上好的高一级学校,学生能找个好工作也就不奇怪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内的相关因素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当下浮躁的社会心理的影响,教育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几乎等同于考试,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几乎等同于找工作。

三、提升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水平的对策思考

1.教育从业者必须真正理解、读懂教育。为了解决问题,首先必须认清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不力同样如此。教育其实是人性的放大,也就是人本质力量的强化。这种强化的内在表现就是受教育者心灵的舒展,外在表现就是受教育者素养的不断沉淀和社会化程度的提升,以及最终被社会认可程度的增加。这里面无疑包括找个好工作和考个好大学,但前者显然比后者的内涵更丰富。校长和老师必须要有足够深度的理解才能真正读懂教育,跳出表面化和世俗化,最现实地领悟教育本质。领悟教育的最佳途径就是不断地吸收各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积极内化形成自己教育素养的一部分。读懂了教育,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其主体都会更关注学生的成长,这样两者的衔接也就不会如当前的尴尬了。

2.完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统合机制。完善的统合机制是提升二者衔接水平的内部张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统合机制至少包括以下因素:确保信息与能量在两者间流动的激励力量;畅通信息与能量流通的通道;各自内化从对方流入本系统信息与能量的意识与能力。

首先,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存在信息与能量的流动是自然的,但是由于两个子系统中的从业者过分关注自己所属的子系统的运行,而冷落了两者间的信息与能量流动。欲提升两者衔接的效果,必须确保激励信息与能量在上述两个子系统之间流动的力量能持续产生。这种力量需要教育这个更大的系统重新整合其内部信息与能量的流向的影响力。其次,要畅通两者间的信息与能量的流通通道。由于主要精力集中于各自的教育实践,所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主体很少去关注两者间信息与能量的流动,或者干脆就忽视这种流动,造成两者间的信息与能量的流通障碍重重。要确保信息与能量在两者间流动,需要重新制订对这两者的运行效果的监控与考评标准。第三,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主体必须具备能内化从对方流入本系统的信息与能量的能力,才会导致两者的衔接效果提升。这种内化当然会通过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这种外显的行为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解读、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的方式与风格,这些内容要趋于接近或者有部分重复,才能确保作为衔接载体的大学新生能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第4篇: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信息沟通;绩效考核

自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实行绩效工资以来,在教育界引起如何实施教师绩效管理的思考。教师绩效管理的提出,为教师绩效工资的发放、个人发展等提供了公平、公开、公正的依据,为学校教师管理提供一种新思路。但现实中绩效管理实施的预期效果并不理想,教师不理解绩效管理,存在对绩效管理不满甚至漠视现象,绩效管理过程中没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达不到绩效管理的目的,影响教师情绪以及教学质量。为了提高绩效管理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中的作用,我们抽取10所毕节市义务教育学校做样本,发放问卷110份,收取有效样卷100份,对学校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以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义务教育阶段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绩效管理主体不全面,教师难以接受考核方案

调查发现,毕节市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主体存在模糊不清现象。在对“你们学校有没有绩效考核小组?”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有23%的教师表示不清楚,或者不关心,说明绩效考核没有引起重视,对绩效问题由谁来做并不关心。虽然有77%的教师知道学校有绩效考核小组,但其构成的合理性确实让人担忧。学校绩效考核小组主要是校长、教务处主任组成,而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参与的较少或者没有。可见,绩效管理小组构成人员是不全面的,从而导致制订的方案中考核指标不够全面或不具体,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绩效考核方案很难被教师认可。

2.绩效实施不流畅

针对“在工作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或者教研室主任是否给您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和“您在平时工作中,遇到工作绩效方面的困难时,是否寻求得到帮助?”问题调查时,经常给教师提供帮助的学校占39%,61%的学校在绩效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帮助较少或没有,因而双方在此环节缺乏绩效信息共享。只有35%的教师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向领导主动寻求帮助,31%的教师不知找谁,17%的教师没有考虑寻求帮助,17%的教师能自己处理。考核者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很少为教师提供帮助,因此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困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难以保证绩效的实现。这样导致绩效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矛盾不断,进而导致绩效管理不流畅。

3.绩效考核过程不透明

在对“在平时工作中,由谁来进行绩效考核记录”进行调查时,只有40%的教师表示他们的绩效考核记录是由专门的绩效考核小组来进行的。有6%的学校由教研室主任记录,由校长和教务处主任记录的达44%,然而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能否及时记录、了解全校教师的绩效情况,据老师们反映,可能性不大。学校平时没有进行绩效记录,到了期末时就由校长和教务处长进行考核,或临时安排考核领导小组凭印象对教师进行考核评分,甚至出现近期效应以及人情分现象,从而导致整个绩效考核过程神秘、不透明。

4.绩效结果反馈不到位

绩效反馈在整个绩效管理中是不可缺失的部分,而在在对“你们学校在绩效考核结束后,是否找老师进行绩效状况交流”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除了25%的学校经常找老师进行绩效交流外,从来没有和偶尔找老师进行绩效交流的高达62%,可见绩效结果反馈不到位。绩效反馈可以帮助学校对教师的绩效评价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缓解教师对学校的猜疑和矛盾的产生。特别是年轻教师,希望能够通过绩效反馈认识自身不足之处,提高工作效率。而绩效结果反馈不到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结果就是好的行为得不到发扬,错的行为得不到纠正,继续错下去,这不利于教育的长期发展。

5.绩效结果的运用形式单一

绩效工资的实施,目的是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教师职业发展。而在“你们学校绩效考核结果主要运用在哪些方面?”问题调查时,发现学校在绩效结果运用形式上单一。78%的学校主要将绩效结果运用于发放绩效工资,而用于教师个人发展的参与培训(占5%)和继续教育(占6%)的比例特别少。没有根据教师的需求去运用绩效结果,导致教师对绩效结果的运用不满意。

二、义务教育阶段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绩效实施缺乏沟通渠道

在毕节市义务教育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教师存在遇到问题希望得到帮助的欲望,但是由于学校的绩效沟通渠道未建立,从而导致教师遇到工作、绩效方面的问题时,不知道向谁寻求帮助,甚至出现茫然的状态。而学校绩效管理者也很少主动帮助教师,两者之间没有形成畅通的沟通渠道,导致在绩效实施的过程中,考核者没有与教师就绩效管理目标达成一致,从而产生一系列矛盾。

2.缺乏绩效记录,绩效考核不公平

经调查发现,在毕节市义务教育学校中,由于绩效考核主体不清,考核方案不具体,往往对绩效管理采用回避或听之任之的方式,使得绩效管理过程中没有明确谁来做绩效记录,同时没有明确考核记录周期,考核带有随意性,这导致考核时没有依据,只能凭印象打分,分数差距不大,绩效考核不公平,考核结果不被教师认同和接受。

3.绩效管理者缺乏绩效结果反馈技巧

在毕节市义务教育学校中,参与绩效管理培训的主要是校长,学校内部绩效管理者大多并未接受专业的培训,因此考核者普遍存在缺乏绩效反馈技巧的状况。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进行绩效反馈以及怎样反馈,同时也不知道绩效反馈的作用,因此,考核者只是在考核中充当了裁判的作用,而没有把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

4.绩效管理者对绩效结果运用理解存在误区

经调查发现,大多绩效管理者认为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只是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认为绩效考核完了就结束了,并没有去真正了解教师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教师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层次的需求,而绩效管理人员没有重视到不同教师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最终导致绩效结果的运用过于片面,从而产生教师对绩效工作的不支持,甚至排斥。这种对绩效结果运用的错误理解,导致绩效结果的运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而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三、义务教育阶段绩效管理对策探讨

1.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1)做好岗位分析工作,岗位分析是进行绩效考核方案制定的基础。进行岗位分析,明确胜任该岗位的能力要求、工作职责、工作任务。根据岗位分析的内容设置考核指标,使考核指标能够区分教师的优势与劣势,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

(2)要建立绩效管理组织构架,支持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确定绩效管理小组,成员应从校长、教务处长、教研室主任、班主任、老师代表等中选出,并分工、细化成方案制定小组、绩效考核小组、绩效沟通与反馈小组、监督小组。

2.绩效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绩效沟通与反馈小组的辅导解疑作用

在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要将绩效管理作为日常管理活动,建立畅通的绩效信息沟通渠道,公布信息沟通与反馈小组成员名单,让教师能够知道当自己对绩效有疑问时可以找谁帮助,信息沟通与反馈小组成员必须给以积极回应。信息沟通与反馈小组要主动找教师通过访谈、聊天等方式了解教师对绩效管理的理解程度,并及时纠正教师对绩效管理错误的理解。信息沟通与反馈小组就以绩效目标如何实现,与教师共同进行探讨,化解矛盾,从而使绩效实施顺利进行。

3.增强考核过程的透明性

第一,由考核记录小组根据考核指标,定期记录考核信息,到考评末期,将所有的绩效考核记录作为考核评分的依据,避免以近期效应打分。考核小组要记录教师的表现,要总结导致教师成绩好坏的因素。第二,设立透明化的公布渠道。可以通过工会,宣传栏公布绩效考核相关信息,让教师可以多渠道、随时了解绩效管理进度,了解自己到底做得怎样。一个考核周期结束后,在进行绩效结果运用前公布绩效考核结果,对绩效考核结果有质疑的,绩效考核小组必须给出满意的解释。第三,充分发挥监督小组的作用。小组监督绩效考核过程的公平性,可行性,合理性,直接影响教师对绩效考核的信任度。

4.强化绩效管理者的绩效结果反馈技巧

绩效管理者在绩效反馈前要做充足的准备工作,收集足够的资料,包括教师的岗位信息、绩效考核表、教师绩效档案,拟定反馈计划,通知教师思考自身绩效,做好准备;绩效反馈时注重面谈技巧,创建和谐的面谈氛围,与教师之间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反馈过程中注重双向沟通,以事实为依据,注意观察教师的情绪,适时进行调整以保证面谈稳定进行。注重扮演听众与领导的角色,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与教师共同确定下期绩效目标。绩效反馈后,就之前与教师定下的目标,观察教师的行为表现,是否对目标实现有利,如果偏离了方向,则需要二次反馈,以此循环促进绩效目标的实现。

5.依据教师的不同需求,做到结果的运用与教师切身利益相结合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考核者只有掌握了不同教师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才能够提出更好的激励措施。例如有些教师希望获得晋升,有些希望获得学习的机会,有些希望得到肯定等,考核结果运用要与教师切身利益相结合,绩效结果运用方式要多元化,从而提高教师对绩效管理的满意度,提高教师对学校的忠诚度与归属感。

总之,义务教育学校的领导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支持绩效管理的开展,将绩效管理工作常规化,构建绩效管理文化氛围,在学校和教师之间达成绩效管理共识,绩效管理才能真正激励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绩效,促进教师事业的发展,增加教师责任感,与学校共荣辱、共发展,推动区域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凤,韩瑛.浅谈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考核要素[J].人力资源管理,2010(6).

[2]胡月霞.义务教育阶段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J].经验管理者,2011(21).

[3]段万春.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金延平.薪酬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44-205.

第5篇: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范文

[论文摘要]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可分割。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也就必须了解语言,所以,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彼此不能孤立存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任何一种语言教学中必然涉及其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大学英语教学中始终研究的一个课题就是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多年来的英语教学的一个误区就是只注重了应试方法和技巧的研究,却很少重视文化背景资料的理解,致使三四年级的学生还不知“john bull”为何物。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语言并不是唯一的困难,缺乏背景知识倒是一大障碍。学习外语的学生应该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地理,历史,政治,文化,社会习俗及该国人民的思想,态度和生活方式。于是,探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理解,借助文化理解为教学提供新的途径,是教学的急需,是教学深层次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英语文化的概念 

英语文化是基于人类文化基础上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即"耕种出来的东西"、"人造自然"。文化的含义是很广的,不同人给文化下的定义不同。布朗说:"文化是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总和......"。科尔兹下的定义是:"文化指的是某些集团的人们整个的生活方式,包括人们所想的,所说的,所做的,所创造的一切"。康顿说:"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模式体系。虽然这些模式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但他们全然控制着人的行为......"从以上几种定义可以看出,文化的辐射范围包罗万象,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经验、感知、知识、科学、技术、理论以及财产制度、教育、语言等都属于文化现象,大则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则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一切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级观念、道德规范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关于教学中英语文化的理解,张奎武著《英美概况》中介绍:“在编写过程中,参照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概况教学大纲》,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分五篇: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政治制度和政党”。借鉴其对英语文化的划分与归类,主要根据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与教学任务,将英语各种教材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归纳与划分后,可将英语教学中文化分为生态文化(生态学,地理学),社会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教育文化(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国内外高等院校概况等),民俗文化(人文学,哲学,民俗学)。内容紧密相连的相关内容,作为主体内容的铺垫与衬托,建立一种教学的文化背景与环境,将这些与教学主体内容匹配的背景文化称为英语教学的文化理解。 

二、文化和英语教学的关系 

一般说来,英语教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要帮助英语学习者获得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使他们不仅能够阅读英文报刊、学术书籍,而且能够用英语写文章、论文和学术报告;二是要帮助英语学习者去除他们的语言障碍,逐渐了解另一种文化,提高交际能力,增加英语知识,并且使他们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母语和英语之间的相似和差异之处。也就是说,培养他们有效的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国际交流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要传播本国的文化,而且要引进和学习国外文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因为如果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语言。哪怕是你造出来的句子,说出来的话意思正确,没有语法错误,外国人还是听不明白。过去几十年里大学外语教学一直比较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说出的话和句子在语法上讲得通,而往往忽视运用得体,语言地道。这或许是造成许多英语学习者在学了近十年的外语之后仍然一开口就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在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 

三、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原则 

文化教学的内容通常可分为文化知识和文化交际。不了解其中的任何一项内容都会导致学习者对英语语言产生误解,从而导致语用失误。一般说来,文化知识能够直接通过正式的交际方法而获得,而文化交际则要逐渐通过非正式的交际方法而获得。对那些出生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自然而然地继承了他们自己的文化的人来说,理解他们自己的行为方式,避免产生误解是很容易的事。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英语国家的人,尽管对他们国家的历史、文学、艺术、语法等等知道得很少,却不影响他们的日常交际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母语环境中长大,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恰当地表达自己。但是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尽管已经了解了一些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文学知识,运用他们的英语知识来进行交流仍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因为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时,即使学习者已经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他们还是很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和限制。 

从长远来看,文化知识和文化交际会大大有益于英语学习者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但是在提高交际能力方面,学习者应该更注重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迫切需要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而不是过多地重视文化知识的获得。 

文化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客观真实。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实用的语言材料和创造真实的文化语境,使学生理解英语和英语国家的文化。(2)指导原则。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和文化知识的增加,英语学习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和英语的价值观、信仰和宗教有关的知识。因此,首先要要求他们正确地理解英语国家文化中的政治和社会。英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持合理健康的看法和观点。(3)实用可行。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文化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学习语言的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总之,文化教学要以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目标。文化教学的内容应该以文化交际为主。文化教学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来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的尝试 

究竟怎样实现借助文化理解提高英语教学方法的成效,充分发挥促进教学的功能,目前,尚未见到可以参考与借鉴的模式,能够见到的是关于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的功能与作用的论述,所以,作为本篇的重点内容是究竟怎样借助文化理解来提高英语教学,力求以文化理解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途径。 

1.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词汇教学相结合。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把握英语词汇(包括单词和习语、成语等)的含义和用法,需要对英语国家文化深入了解。 

例如汉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几年中国养狗人数在增加,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植于汉语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则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受其他语言影响含有贬义外,大部分没有贬义: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相反,中国人喜爱猫,常用"馋猫"形容一个人贪嘴,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中几乎没有与汉语完全对等的词,即使有一些英文词汇概念意义和中文一致,也可能是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传授学生这方面词汇时应特别注意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充分理解这类词汇在英汉意义上的区别,避免日后实际应用时出错。

2.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翻译教学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英文句子或文章段落的翻译。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化,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文化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例如汉语中人们常用"挥金如土"比喻花钱大手大脚,但是在翻译成英语时,"土"变成了"水"(water)。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十分发达;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正确的翻译应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3.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课文讲解相结合。讲解课文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文章蕴涵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第二单元a课文为例,文章从事业和情感两方面简述charlie chaplin的生平。单纯从语言角度看,文章没有太难的语法知识,但要充分理解文章中一些句子的内涵,学生就必须了解charlie chaplin的一些生活经历和英国作家dickens的相关著作。比如课文第一段提到"dickens might have created charlie chaplin’s childhood"[3](狄更斯或许会创作出查理?卓别林的童年故事)。这句话的翻译不难,但是学生理解时可能会出现偏差,狄更斯在卓别林出生时早已去世,怎么可能"创作出查理·卓别林的童年故事"?此时教师在讲解时应加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卓别林一岁时父母分居,六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发疯,很小就和同母异父的兄弟流落街头,生活凄惨,这些卓别林早年的生活经历与狄更斯小说《雾都孤儿》中的oliver twist很相似,因此才有了文章中的那句话。 

4.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本国文化对比相结合。教学中,如果遇到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文化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异同,进一步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b课文为例,课文主要讲述一个中国女孩带美国男朋友回家吃晚饭的故事。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as is the chinese cook’s custom, my mother always made negative remarks about her own cooking. that night she chose to direct it toward her famous steamed pork and preserved vegetable dish, which she always served with special pride. 

"ai! this dish is not salty enough, no flavor," she complained, after tasting a small bite. "it is too bad to eat." 

this was our family’s cue to eat some and proclaim it the best she had ever made. but before we could be so diplomatic, rich said, "you know, all it needs is a little soy sauceand he proceeded a riverful of the salty black stuff on the china plate, right before my mother’s shocked eyes.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母亲批评自己的拿手好菜味道偏淡不好吃,"我"的美国男友信以为真,在菜里添加了不少酱油提升味道,结果却令母亲异常吃惊。这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文化冲突(culture shock),是教师用来进行文化对比教学的优秀素材。众所周知,中国人视谦虚为美德,对于自己拿手的事情习惯采用"抑"的态度,给予否定评价,其真实含义往往是希望得到他人的称赞或认同;而西方人则比较直接,不会刻意贬低自己认为值得称赞的东西。 

在讲解类似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选取文化冲突比较明显的部分做特别说明,对比两者异同,从而引出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比较与对比中让学生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更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 张奎武.英美概况[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 

[2] 布鲁纳 教育过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12. 

[3] 关世杰译.世界文化报告[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韩红《全球化语境下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主办2002.1 

第6篇: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文化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一、英语文化的概念 

英语文化是基于人类文化基础上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即"耕种出来的东西"、"人造自然"。文化的含义是很广的,不同人给文化下的定义不同。布朗说:"文化是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总和......"。科尔兹下的定义是:"文化指的是某些集团的人们整个的生活方式,包括人们所想的,所说的,所做的,所创造的一切"。康顿说:"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模式体系。虽然这些模式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但他们全然控制着人的行为......"从以上几种定义可以看出,文化的辐射范围包罗万象,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经验、感知、知识、科学、技术、理论以及财产制度、教育、语言等都属于文化现象,大则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则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一切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级观念、道德规范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关于教学中英语文化的理解,张奎武著《英美概况》中介绍:“在编写过程中,参照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概况教学大纲》,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分五篇: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政治制度和政党”。借鉴其对英语文化的划分与归类,主要根据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与教学任务,将英语各种教材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归纳与划分后,可将英语教学中文化分为生态文化(生态学,地理学),社会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教育文化(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国内外高等院校概况等),民俗文化(人文学,哲学,民俗学)。内容紧密相连的相关内容,作为主体内容的铺垫与衬托,建立一种教学的文化背景与环境,将这些与教学主体内容匹配的背景文化称为英语教学的文化理解。 

二、文化和英语教学的关系 

一般说来,英语教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要帮助英语学习者获得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使他们不仅能够阅读英文报刊、学术书籍,而且能够用英语写文章、论文和学术报告;二是要帮助英语学习者去除他们的语言障碍,逐渐了解另一种文化,提高交际能力,增加英语知识,并且使他们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母语和英语之间的相似和差异之处。也就是说,培养他们有效的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国际交流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要传播本国的文化,而且要引进和学习国外文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因为如果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语言。哪怕是你造出来的句子,说出来的话意思正确,没有语法错误,外国人还是听不明白。过去几十年里大学外语教学一直比较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说出的话和句子在语法上讲得通,而往往忽视运用得体,语言地道。这或许是造成许多英语学习者在学了近十年的外语之后仍然一开口就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在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 

三、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原则 

文化教学的内容通常可分为文化知识和文化交际。不了解其中的任何一项内容都会导致学习者对英语语言产生误解,从而导致语用失误。一般说来,文化知识能够直接通过正式的交际方法而获得,而文化交际则要逐渐通过非正式的交际方法而获得。对那些出生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自然而然地继承了他们自己的文化的人来说,理解他们自己的行为方式,避免产生误解是很容易的事。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英语国家的人,尽管对他们国家的历史、文学、艺术、语法等等知道得很少,却不影响他们的日常交际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母语环境中长大,知

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恰当地表达自己。但是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尽管已经了解了一些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文学知识,运用他们的英语知识来进行交流仍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因为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时,即使学习者已经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他们还是很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和限制。 

从长远来看,文化知识和文化交际会大大有益于英语学习者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但是在提高交际能力方面,学习者应该更注重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迫切需要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而不是过多地重视文化知识的获得。 

文化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客观真实。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实用的语言材料和创造真实的文化语境,使学生理解英语和英语国家的文化。(2)指导原则。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和文化知识的增加,英语学习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和英语的价值观、信仰和宗教有关的知识。因此,首先要要求他们正确地理解英语国家文化中的政治和社会。英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持合理健康的看法和观点。(3)实用可行。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文化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学习语言的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总之,文化教学要以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目标。文化教学的内容应该以文化交际为主。文化教学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来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的尝试 

究竟怎样实现借助文化理解提高英语教学方法的成效,充分发挥促进教学的功能,目前,尚未见到可以参考与借鉴的模式,能够见到的是关于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的功能与作用的论述,所以,作为本篇的重点内容是究竟怎样借助文化理解来提高英语教学,力求以文化理解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途径。 

1.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词汇教学相结合。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把握英语词汇(包括单词和习语、成语等)的含义和用法,需要对英语国家文化深入了解。

例如汉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几年中国养狗人数在增加,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植于汉语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则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受其他语言影响含有贬义外,大部分没有贬义: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相反,中国人喜爱猫,常用"馋猫"形容一个人贪嘴,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中几乎没有与汉语完全对等的词,即使有一些英文词汇概念意义和中文一致,也可能是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传授学生这方面词汇时应特别注意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充分理解这类词汇在英汉意义上的区别,避免日后实际应用时出错。

2.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翻译教学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英文句子或文章段落的翻译。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化,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文化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例如汉语中人们常用"挥金如土"比喻花钱大手大脚,但是在翻译成英语时,"土"变成了"水"(water)。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十分发达;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正确的翻译应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3.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课文讲解相结合。讲解课文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文章蕴涵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第二单元a课文为例,文章从事业和情感两方面简述charlie chaplin的生平。单纯从语言角度看,文章没有太难的语法知识,但要充分理解文章中一些句子的内涵,学生就必须了解charlie chaplin的一些生活经历和英国作家dickens的相关著作。比如课文第一段提到"dickens might have created charlie chaplin’s childhood"[3](狄更斯或许会创作出查理?卓别林的童年故事)。这句话的翻译不难,但是学生理解时可能会出现偏差,狄更斯在卓别林出生时早已去世,怎么可能"创作出查理·卓别林的童年故事"?此时教师在讲解时应加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卓别林一岁时父母分居,六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发疯,很小就和同母异父的兄弟流落街头,生活凄惨,这些卓别林早年的生活经历与

狄更斯小说《雾都孤儿》中的oliver twist很相似,因此才有了文章中的那句话。 

4.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本国文化对比相结合。教学中,如果遇到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文化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异同,进一步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b课文为例,课文主要讲述一个中国女孩带美国男朋友回家吃晚饭的故事。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as is the chinese cook’s custom, my mother always made negative remarks about her own cooking. that night she chose to direct it toward her famous steamed pork and preserved vegetable dish, which she always served with special pride. 

"ai! this dish is not salty enough, no flavor," she complained, after tasting a small bite. "it is too bad to eat." 

this was our family’s cue to eat some and proclaim it the best she had ever made. but before we could be so diplomatic, rich said, "you know, all it needs is a little soy sauceand he proceeded a riverful of the salty black stuff on the china plate, right before my mother’s shocked eyes.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母亲批评自己的拿手好菜味道偏淡不好吃,"我"的美国男友信以为真,在菜里添加了不少酱油提升味道,结果却令母亲异常吃惊。这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文化冲突(culture shock),是教师用来进行文化对比教学的优秀素材。众所周知,中国人视谦虚为美德,对于自己拿手的事情习惯采用"抑"的态度,给予否定评价,其真实含义往往是希望得到他人的称赞或认同;而西方人则比较直接,不会刻意贬低自己认为值得称赞的东西。 

在讲解类似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选取文化冲突比较明显的部分做特别说明,对比两者异同,从而引出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比较与对比中让学生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更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 张奎武.英美概况[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 

[2] 布鲁纳 教育过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12. 

[3] 关世杰译.世界文化报告[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韩红《全球化语境下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主办2002.1 

第7篇: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范文

 

高职教师的在职培训是学校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中国高等教育法51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该为教师在职培训提供便利和条件”。中国建设和谐的学习社会,强调了学习的持续性和终身性,教师作为服务教育行业的先锋,更应该把在职学习作为自身成长的基本准则,教师的不断提高直接关系到中国教育行业的水平和发展。高职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教师在职学习的内容比其他教师更加复杂,更加具有紧迫性,国家重点发展职业教育,提出了建设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特点的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旅游管理是高职学院开设普遍的专业,旅游行业是各地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职旅游管理教师师资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提高高职旅游管理教师在职培训的效果意义重大。

 

一、当前高职旅游管理教师在职教育的问题

 

(一)教师参与培训的目的不明确

 

很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参与学习的功利性较强,他们没有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参与培训的首要目的,很多教师为了拿到相关的培训证明和学时,因为全国各地的职称评审中,对在职培训做了一定的要求,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拿到了培训证书,职称评审完毕以后就不在积极的投入到在职学习。高职教育是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教育模式,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旅游管理专业也是根据经济转型不断发展,高职旅游管理教师不应该以为自己的学历和职称都达到了较高的标准而放弃了在职学习,这不仅是对自己,而且是对从事的职业不尊重的表现。

 

(二)培训内容设置不合理

 

很多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反映当前学校开展的在职的培训内容设置不合理,直接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在职培训的效果,内容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师德和党的教育方面的培训过多、实践培训不足。师德教育是教师在职培训重要部分无可厚非,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的评判唯一标准,师德教育应该不能松懈,应该贯穿整个在职教育,但是很多学校的教师在职培训仅仅只有师德教育和党的教育,譬如党课、集体学习文件、集体讨论和外出参观学习,在职培训完全忽视了职业技能和专业。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和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专业培训,如旅游管理专业的专题讲座、高职旅游管理课程培训,这些培训虽然和专业相关,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能力,但是培训的互动性不足,教师的参与性不足,旅游管理教师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的实践能力提升不够,而实践能力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最需要的能力。

 

(三)在职教育评估不合理

 

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在职培训必须要进行有效的评估,一方面可以提升在职培训的质量,对参与培训的教师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其次可以发现在职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对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一定的评估和反馈,对以后的培训提供有效的改进的依据。当前的培训仅仅是对出勤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没有低于规定的出勤率,就可以得到培训合格证书,没有监控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效果,教师不管学习的效果怎么样最终得到的证书也没有差异,这对于那些认真学习、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讨论和与培训教师互动的教师是不公平的,高职学院必须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师培训评估体系。

 

(四)保障机制不健全

 

教师的在职教育应该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领导应该重视,很多高职学院不仅没有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而且在职培训这个工作任务还没有厘清,如有的学校教师在职培训根据培训的种类归口教务处、人事处和党办。教师培训的多头管理,直接影响了教师培训的效果,很多学校还没有出台教师在职培训的相关制度,在教师培训经费上也没有保障。

 

二、提升高职旅游管理教师在职教育效果的对策

 

(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全方位在职学习

 

高职旅游管理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经济发展,知识爆炸时代,尤其是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和课堂,过时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学生特点和试点要求,高职旅游管理教师应该意识到学习不仅仅是学历和职称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技能,教师作为专业技能型职业必须要不断学习和进步。高职旅游管理教师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更重要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丰富自己的实践技能,通过先进的高职教育手段和理念把技能通过有效的手段传递给学生,完成技能的过渡,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

 

(二)丰富旅游管理教师在职教育内容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职学习效果的重要制约因素就是教育内容的单一,为了个改变以师德为主线的在职教育,必须丰富在职教育的内容,在职教育内容可以分为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校内教育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举办以教学为主题的教育,如教学方法的讲座、微课教学讲座、科研申报讲座、旅游专家讲堂等等,除了教务处统一组织外,还要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合作学习是教师共同进步的手段,如以老带新、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和评课都是非常好的形式。校外教育主要有校际学习和实践学习,校际学习是到旅游专业建设较好的学习去参观学习,学习对方先进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实训室建设和毕业生就业的先进经验,很多学校在暑假开设了国家级旅游师资培训课程,该国家培训主要是以理论为主,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实践学习主要是真实岗位的学习,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假期或者固定的时间到企业去学习岗位技能、了解公司运作,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如旅游社的实践学习主要学习旅游社的客服、调度、导游业务、电子商务运作。在饭店实习主要是学习前台接待、客房服务、会议组织和大客户营销。在邮轮实践学习的目的是学习邮轮客源组织、邮轮服务员服务业务、邮轮线路的制定和营销等等。

 

(三)建立高职旅游管理教师培训评估

 

提升在职培训的目的除了改变教师在职培训的观念外,还要从政策上对旅游管理教师在职培训进行约束,譬如在教师年度考核上,把在职学习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为了达到良好、优秀等级,必须每年要有一定的在职教育的学时,在在职教育学时中还必须包括校外的实践学习,如果达不到学校规定的学时,直接影响职称申报和岗位的评聘。除了学时有硬性固定外,还要对培训的效果进行等级评判,改变过去只要参加培训就发合格证的历史,教师在职培训除了听课考勤外,还要增加作业、讨论和其他考核环节,只有全部过关才发给相应的培训合格的结业证书。

 

(四)学校多层面重视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培训

 

旅游行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很多地区把旅游行业作为发展和优化区域经济的重要产业,旅游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工科专业为主的高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经济管理专业,是对专业群的拓展,对均衡文理专业有着重要作用。高职学院应该要重视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出台政策进行保障。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在在职培训优秀倾斜、外出培训的费用报销制度等等。学校鼓励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积极与区域企业接轨,服务区域经济,如企业横向课题、教师外出企业培训等,在费用方面也可以向教师倾斜,出台更多的奖励机制。

 

三、结语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职培训和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高职学院应该重视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作用,联系教研室、学校教务处、区域教育部门,举各方合力,改变高职旅游管理教师继续教育理念、改变课程、筹措经费来源和课程评价标准。

第8篇: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传统经典伦理协调关系幸福感

我们喜欢和谐的社会生活。只要人和人之间能和平相处,也就不愁整个社会秩序的是否安定了。在传统经典散文教学中,引导理解相关内容是对人际关系的再次梳理,以《论语》教学中为例,完成伦理思想教育,就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最典型的教育。

一、关于个人之间关系的伦理思想教育和幸福感的解读

《论语》开篇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样温暖的话语,宋代朱熹就曾作出评价,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接着说“人不知而不愠”,人家不知道我也不怨恨,就是一个有德的君子。而“仁者爱人”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对别人的体谅。所有这些关系体现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诱导学生考虑各种人际关系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和亲人相处一定要有爱的规范和必要的尺度;没有朋友的生活是不正常的,和陌生人相处要遵循共同的社会规范;职场原则是同事关系的特殊伦理。幸福来源于所有伦理道德的总和:天伦之乐是至高无上的普遍公认的幸福,朋友在一起畅所欲言的争论和聊天也是一种幸福的生活;与同事的携手共进是人生满足的重要因素;团队合作的原则让每一个人体会到幸福等。虽然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知识水平不同,但这不应该是人们之间成为相互和谐的障碍。所谓和而不同就是人们处理朋友之间矛盾的最佳原则。

现代社会,生活的竞争力都日趋激烈。不是每个人的才能都能被发现继而被提拔重用的,因此里可能会郁闷,会纠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加之现在的人们功利心比较强,为了利益去竞争,也会不惜出卖朋友、违背公序良俗,甚至损害国家。所以我们应该学习《论语》倡导的教义:“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有才有德的君子做人、做事,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升官发财,而是为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君子应以宽恕的心态来对待别人,当自己不被别人了解的时候,希望被了解,不责怪别人的不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思想,做个有仁爱的人。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和人的关系的和谐,是幸福的底色,也是整个社会大厦稳固的基础。

二、关于协调个人和家庭关系的伦理

孔子有生曰:“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意思是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物,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的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孝悌和社会的安定有直接联系,孔子的思想主张就由此出发,认为孝悌就是仁的根本。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对父母不诚心孝敬,那养活父母和饲养狗、马,怎么样去分别呢?孔子在这里强调了孝必须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敬,而不仅仅止于供养上。用心去对待家人,父母,兄弟,儿女,夫妻,亲戚。不要因为经济利益而相处,不要因为被利用而变质,也不要因为维持表面而一方承受痛苦。时代变迁,现代社会,家庭形式以及多样,人们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意味着家庭伦理的不断更新。无论相聚还是离别,必须真诚对待,才是最基础的原则,也是解决问题的良药。

三、关于协调个人和他人关系的伦理

在封建社会,国君和子民的关系就是个人和别人的关系。

在孔子所处的时代,统治者代表着国家的利益,个人和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便代表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孔子认为国君要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的多。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就是说,孔子认为,这样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以礼的主要内容,也是人际关系的原则。孔子有病,国君来探视,他无法起身穿朝服,就把朝服披在身上。

互助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就已经超越了这种思想,子贡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思想的伦理,在后世闪光,智者会借助他人的力量成就自我。历史上的名人因为成就他人幸福的例子比比皆是。

四、協调个人和国家关系的伦理思想

在封建社会,国君和子民的关系就是个人和别人的关系。

在孔子所处的时代,统治者代表着国家的利益,个人和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便代表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

第9篇:对语文教育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育 语用转向 动因 内涵

语文教育的沉疴及社会对语文教育改革的迫切诉求,消解了其内在品性,也使其科学化之路步履维艰。这一深层次矛盾的运演一方面将语文教育圈囿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八字铁律”中难以突围,另一方面将语文教育拉扯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恒定钟摆上难以定格,语文教育由此陷入迷茫与困顿之中。鉴于此,反思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化路向,就是既要超越“八字铁律”的框限,也要摆脱工具与人文的纠缠。积极语用教育观“审时度势地自觉纠正了‘听说读写’并置论及其导致的内在逻辑悖谬和教育实践歧途”[1],因而,语用转向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突围之径恰逢其时。

一、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的动因

语文教育的本体性价值集中体现在通过语文教育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语文人这一问题上,这是一切语文教育改革的价值基础。当前,语文教育深处多元文化交融、各国母语改革和时代诉求更新的境遇中,这正是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的动因。

1.多元文化的交融与语文教育的选择

文化发展的当前样态鲜明地表征在各种文化的深度交融中,语文作为母语,在这种文化选择中应该坚守什么原则、秉持什么标准、形成什么认知都关系到语文教育发展的方向问题。语文教育的重要旨趣之一便是在文化选择的基础上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进而促成民族文化认同的实现。然而,这种民族文化的认同不单是一种外在的附加性认同,更是一种内在的生成性认同。换言之,语文教育在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应注重认同主体对这种文化的运用、感知和体悟,不断以内生的动力、内在的激情和内发的期待驱动语文的实践运用价值落地生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向成为一种文化选择的诉求。一方面,语用转向使得语文教育理性应对多元文化交融中的文化选择。以语用为标准和尺度的语文教育文化选择,跳脱了文化选择中的自以为是和似是而非,使得语文教育中的文化选择更加有据可依。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交融弥合了语文教育语用转向的现实期待。多元文化的交融成为文化发展的时代表征,然而如何在文化交融中为语文正名成为一个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语用转向需要语文教育在文化交融中获得向语用而生的新生,文化交融的实质恰巧使这一期待转成现实。

2.各国母语的改革与语文教育的觉醒

世界各国母语教育的改革一直是牵引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着眼国际思索语文教育的发展,既是世界教育格局变化对语文教育发展的外在推动,也是语文教育自身深化发展的必然之思。近年来,世界各国母语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便是把人培养成一个具有怎样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的公民,在这个层面,语文教育必须跳出只注重本国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偏狭视域,而要着眼于未来世界公民的培养。这就是说,语文教育必须从自我陶醉的睡梦中觉醒,关照世界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精神与方向,使得语文教育能够在培育世界公民的过程中参与到国际社会的深度对话中,这既关系到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以语文教育改革促进文化自信形成旨趣的实现。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在世界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促动下应运而生,语文教育得以在汲取世界各国母语教育改革营养的过程中探寻与世界接轨的发展之路。实际上,与其说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向是世界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推动,倒不如说这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内在觉醒。由此论之,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向是世界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直接助力的结果,但语文教育的内在觉醒将是这一转向实现进而深化的根本动力。

3.时代诉求的更新与语文教育的担当

时代的发展深刻影响着语文教育的变革,一定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当前是正在发生深刻社会变革的时期,文化的发展和演进变得扑朔迷离,语文教育面临艰巨的时代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语文教育能不能担负起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和创新的神圣使命,能不能理性应对异域文化的渗入、演变的严峻现实,能不能成为自我文化自强、自信和自觉的重要支柱。这是深刻变革和复杂运行的时代对于语文教育提出的新挑战,也是对语文教育担当的关键性考验。那么,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确保语文教育不偏不倚,关键在于构建语文教育的自身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的建构着眼于语文教育担当与使命的实现。实际上,“语文教育的语用观思想,既是对百年历史的观照,也是对时代呼唤的回应”[2],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就是语文教育应对当前迫切的时代诉求的可行之策。在语用中,语文教育得以与时代共振,从而获得动态的生命。此外,语用转向的语文教育将开启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阀门,这无论对语文教育担当的实现还是语文教育自身的深化都大有裨益。

二、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的内涵

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向孕育于多元文化交融、各国母语改革和时代诉求更新的现实土壤中,这为语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推进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实践,还应该深刻理解其在彰显语文教育的实践品性、重构语文教育的话语体系和指明语文教育的未来路向等三方面的内涵承载。

1.彰显语文教育的实践品性

语文教育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长期摇摆大大消解了其实践品性,这是制约语文教育发展的顽疾。因此,如何超越工具与人文之争,就不仅仅是要寻求工具与人文相统一的进路,而且要探寻语文教育实践品性生成的另一道路,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将给这一道路的开辟以更好的指引。“语言文字运用在实际操作中才会发挥出应有的功能,语言文字也只有在实际运用的操作中才有生命。”[3]这正是语文教育的实践品性。实际上,语文教育的实践品性充实了语文教育的内涵,使得语文更加灵动、更加鲜活。语用转向准确把握了语文教育的实践品性这一特质,抓住了语文教育的内核,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实践内涵。因此,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向耦合了语文教育实践品性的彰显。一方面,语文教育本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语用是这种实践的具体体现。语文教育通过听说读写的形式训练,旨在促成学生对于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这是语文实践品性的重要依据。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向就是要进一步强化语文教育的这种实践品性,更加注重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从而使得语文教育更加具有实践性。另一方面,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具有反思性,这为语文教育实践品性的彰显打通了思路。传统的语文教育常常受到“少慢差费”的指责,因此,“多快好省”的语文教育发展之路成为不懈追求。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将提供一种反思传统语文教育的新视点,进而使得语文教育实践品性的彰显在反思中成为可能。总而言之,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向在实践维度有益于语文教育实践品性的彰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育将以语用转向为契机获得新的生命。

2.重构语文教育的话语体系

语文教育的科学性问题是语文学科发展中的“难言之隐”,科学性被质疑成为语文教育的尴尬。然而,究竟如何推进语文教育朝着科学化路向迈进似乎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话题。回顾以往关于语文教育科学化问题的探讨,基本上还是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的圈囿中打转,只是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征而已。语文教育发展的现实说明,仅仅指望从工具与人文的厘清中探寻语文教育的科学化之路已经走入难以突围的死胡同,因为再怎么争论充其量只能达成关于工具与人文统一的共识,这对于语文教育的科学化来讲只能是隔靴搔痒。那么,语文教育科学化的可能的突围之路又在何方,这越来越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现实问题。实际上,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话语体系的形成与确立是一门学科建立的重要基础,这对语文教育发展的启迪,在于以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重构重新探寻语文教育的科学化之路。简言之,语文教育科学化需要以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重构为抓手,而就当前来看,语用转向是语文教育话语体系重构的核心。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话语体系重构具有三方面的意涵:一是以语用思想指导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整体构架。语用思想指导下的语文教育话语体系需要突破传统的语文教育在工具与人文之间的机械分合,而要紧紧围绕语用这一核心思想重新确立语文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以此形成基于语用的新的语文教育话语系统。二是以语用思维矫正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运行偏失。语文教育中的深层次问题不能不说与现有话语体系的运行偏失没有关系,实际上,长期以来语文教育话语表达的模棱两可、话语内容的摇摆不定和话语理解的主观随意揭示了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自身缺陷。以语用思维矫正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运行,就是要提升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科学效能。三是以语用逻辑促进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实践生成。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重构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的重要维度,基于语用的重构路向旨在凸显语用逻辑之于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生成的重要意义,这种生成既突出了语文教育话语体系本身的语用特点,也观照了语文教育科学化的实践进程。总而言之,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在为语文教育话语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思路,也在这个意义上使得语文教育的科学化有了新的进路。

3.导引语文教育的未来路向

深处剧烈变革背景中的语文教育将何去何从,这是探讨语文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就语文教育的相关理论发展来看,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属性共识是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进展,这基本上已经成为评价语文教育的公共性尺度。就语文教育的具体实践形态来看,关于什么是真语文的争论和怎样提高语文教育效能的呼声可谓此起彼伏,实践运行中的语文教育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理论的共识与实践的乱象形成了鲜明的悖论,那就是理论的发展并未有效改善实践的状况。由此,语文教育的突围之路在哪里?未来进路又在哪里?这成为当前思考语文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为语文教育的现实突围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现代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提供了难得的达成共识的机会”[4]。具体来看,从语用的视角思考语文教育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的深化上:第一,从语文教育发展的高度确立语用的价值引导。语文教育发展的最终旨趣在于回应通过语文教育使人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以及语文教育是不是有效发挥了把人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价值的问题。实际上,被接受,进而被运用,最后被认同,这是语文作为母语的最重要目标,而语用是这一目标达成的不可或缺的环节。这说明,语文教育需要在语用中实现自身的功能,以语用为价值引导的语文教育发展实至名归。第二,从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践落实语用的行动逻辑。语文教育的发展既需要以理念更新为引导,也需要以改革实践去落实。这就是说,以语用为突破口的语文教育发展之路还需要积极探寻语用实践的逻辑,为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改革实践创建实践载体。当然,如何在语文教育改革实践中真正体现语用的精神和思路,这是及其复杂的,但从语用的角度探讨语文教育的改革路向无疑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之思。第三,从语文教育科学的进程审视语用的实践限度。语用是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突围路向,这是语用转向之于语文教育的现实启示。着眼于语文教育的科学化进程,反思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发展限度,一方面在于深刻认识语用在何种程度和何种意义上将成为语文教育发展的推手,另一方面在于廓清语文教育发展如何合理发挥语用的作用而不至于陷入唯语用的功用主义失衡中。总得来讲,在发展维度上语用转向为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路向,尽管还有待探索,但基于语用转向的语文教育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语文教育的长期积垢和其科学化进路的艰难历程启动了语文教育转向的阀门,而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有着深刻的现实根源和鲜明的直接来源。一言以蔽之,“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是当代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5]正因此,本文探讨语文教育语用转向的动因是为了明晰语文教育何以发生语用转向的逻辑前提,分析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转向的内涵则确证了这一转向的基本实质。需要指出的是,语文教育的语用转向成为一种趋向已经悄然发生,但实践中如何应对这一转向还需要更加积极的探索。当然,从语文教育发展和自觉的高度审视这一语用转向,就是既要从理论层面澄清这种转向的学理关系,也要在实践层面深入推进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改进行动。如此,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依相促中,使得基于语用的语文教育朝着更加深化的路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涌.积极语用教育观对”听说读写”论的超越[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

[2] 李宇明,姜丽萍,王帅臣.语用观指导下的语文教育改革整体设计[J].语文建设,2014(6).

[3] 曹明海.语用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J].语文建设,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