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与治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农村生态 发展方式 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226-01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充分发展,更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堪忧。因此,如何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基层县委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深入无极农村地区,以期通过研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总结类似无极的平原地区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探索治理对策,以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 、无极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
无极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辖21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1.9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无极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县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看,目前无极农村的生态环境状况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突出表现在:
1.皮革、化工产业及造纸的发展使无极农村的环境受到污染。这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使用大量化学原料,致使地下水、空气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农村的生态环境受到较大影响,短时间内无法根除。
2.农民缺乏生态意识,致使农村环境受到污染。30多年来,农民一直在使用浅水井灌溉农田,部分地方甚至使用污水灌溉;近年来,农业生产出现过度依赖化肥及农药现象,这些都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壤污染,对大气、水、生物等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进而形成严重的面源污染,农产品安全也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
3.村镇基础设施不足,农民生活环境较差。无极98%的农村无排水设备,道路硬化程度不够,绿化、亮化程度不足,厨房、厕所、暖气的改造提升程度不足,这些均不利于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和良好生活行为的养成。
4.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构成威胁。当前,98%的农民已经不在家庭猪圈中养猪,这就改变了以前那种虽不太卫生但还较合理的生态循环圈:养猪 粪便 肥料 农作物 养猪,自从农田底肥开始变为化肥,农药开始变为农作物的朋友,农产品的安全、土壤的安全就开始成为了问题;农民的能源消费结构已发生了变化,电器的拥有量越来越大,这样一来,由于消耗了太多的电力和石油能源,最终还是造成了整体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再加上冬季取暖大部分采用燃煤作燃料,直接加重了农村空气质量污染程度。
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河北省正在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该行动实施以来,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与无极农村类似的平原地区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1.农民的生态观念缺乏。农民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不能较好地处理经济与环境、家庭卫生与户外卫生、个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等问题,这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较大的思想和精神障碍。
2.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当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民自筹。但由于农民挣的钱不足以支配医疗、孩子上学、养老等费用,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们筹钱很难。资金难筹、投入不足阻碍着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
3.农村污染呈现多样化趋势。工业的“上山下乡”,使农村受到工业污染的侵蚀。农民收入的增加,使一些以前没有或很少的消费品也大量进入农村,由此产生许多无机垃圾,如塑料袋、电子垃圾等。由此农村的环境污染出现新的特点,即由以前的单纯由生活和农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向多种污染形式并存转变。
4.农村村庄整治工作推行有难度。村庄整治工作的主体是农民,在“利益第一”的思想引诱下,在农民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均大幅提升的现实中,做好村民的工作困难重重,这直接导致多数村庄整治水平较低,亮点村、特色村所占比例不易提高。
5.部分农村两委班子、村干部没有尽职尽责,延误了生态环境建设相关政策的实施。作为村班子成员,作为村干部,如果不尽心尽力地工作,那在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上也必会拖后腿,成累辍。
6.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难延缓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农药、化肥的模式造成农村环境的大面积污染,当前农民已习惯于这种模式种植,不易改变。经济作物形不成规模种植,一家一户难找到销路,缺少专业市场或已有的专业市场没能充分发挥作用。部分合作社运作不规范,承担不了应有的责任。这些因素致使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下滑,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延缓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程。
三、建设良好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对策
1.重引导,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农民有了生态文明理念,才会有符合生态要求的生活和生产行为,才能推进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因此我们要根据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充分发挥电视、农村电影、网络、广播、宣传栏、农民健身小组等媒介的作用,以人为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小品、顺口溜等形式,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生态道德教育。
2.抓源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对农村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逐渐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及次数,换用有机肥及生物方式治虫、治灾。其次要把现有产业做大做强,出品牌,出效益。第三要结合自身优势,找准市场定位,确立产业链发展方向。
3.重实践,提倡勤俭节约
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身体力行,上行下效。大力提倡资源节约与清洁生产协同推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等节约型技术使用。建立清洁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生产生活源头抓起,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等环保产业,减少外部投入品使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清洁生产。
4.重效果 加强制度建设
一是健全科学评价体系。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二是硬化投入政策,加快整治步伐。整治农村生态环境,投入是关键。要采取多种渠道并举的投入方式,如贷款、融资、捐资等,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村环境较差等问题,为农民群众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家园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关键词:民勤县;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对策
民勤位于河西走廊北端、石羊河流域下游,东北被腾格里沙漠包围,西北有巴丹吉林沙漠环绕,是我国典型的荒漠绿洲之一,国土面积1.60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约1 440km2。年均降雨量为110mm左右,年均蒸发量2 644mm,为降雨量的24倍;年均气温7.80 ℃,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光源资源丰富,是本区的基本气候特征。无霜期平均为130d。自开垦以来就是一个完全依赖于灌溉的农业区,“十地九沙、非灌不殖”。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1地表水资源
县境内不产生地表径流,唯一的地表径流是南部进入境内的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部,由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和西大河8条山水河流汇集而成,径流由基本径流、冬春余水和洪水三部分组成。入境地表水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由20世纪50年代年均5.42 亿m3,减少为90年代平均1.31 亿m3,21世纪初年均不足1 亿m3,年均减少0.10~0.15 亿m3。境内水草丛生的青土湖早在1959年就完全干涸,现已成为荒漠盐碱滩。2004年石羊河下游持续断流,红崖山水库首次出现干涸。全县现状可供水资源量1.54 亿m3,其中石羊河地表水0.61 亿m3,民调工程调水量0.39 亿m3, 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0.64 亿m3。
1.2地下水资源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民勤灌区开始提取地下水维持农业灌溉,逐渐由一个以地表水灌溉为主的河水灌区演变为一个以井水灌溉为主、河水灌溉为补充的井河水混合灌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配套使用机井达到最高峰为1.10万眼,地表水缺乏补给,地下水不断提取,导致水位不断下降,水质不断恶化。全县地下水位年均下降0.40~1m,地下水埋深由20世纪50年代1~5m降为现状18.80~28m,最深达40m,水质矿化度年均升高0.069g/L。湖区处在流域的最下游,矿化度平均高达4.3342g/L。全县配套机井9 519眼,2006年地下水开采量5.40 亿m3,年超采约2.96 亿m3。开采井集中分布于各灌区,井深一般为60~150m,主要开采中上层地下水,下游的湖区灌区等地有部分区域已开采深层地下水。
2生态环境现状
2.1植被退化
植被退化和死亡是民勤盆地面临的又一重大灾害。50~60年代以前,民勤盆地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在1~3m之间,湖区北部小于1m,植被生长环境良好。盆地丘间低地,河湖两畔均为芦苇等湿生系列的草甸植物,70年代严重退化,首先是湿生植物退化,现在几乎全部被旱生植被代替,大面积的天然林和50年代末种植的沙枣林衰败、枯死现象严重。近些年全县有13.50万亩的沙枣林枯梢衰败,35万亩白茨、红柳等天然植被处于死亡或半死亡状态。
2.2土壤盐渍化
一是原生型:在地下水尚未大规模开采利用之前,土壤已经积集了一部分盐渍;二是蒸发型:民勤绿洲内地下水位埋深较浅,通过长期强烈的蒸发作用,盐分在地表聚积,形成蒸发型积盐土壤。三是次生型:随着淡水资源的逐年减少和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大,使地下水反复消耗和浓缩,使地下水水质急剧恶化,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
2.3绿洲沙漠化加剧
沙漠化是民勤盆地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民勤盆地伸入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地处干旱气候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风多、风速大,在强大的西北风作用下,巴丹吉林沙漠向东推进,构成了对民勤北部绿洲区的严重威胁。毁林毁草、水源减少是导致民勤盆地沙漠化的根本原因。林内人畜出入,牲畜践踏,造成植被稀少,林地起尘,再生能力减弱,幼树不能复生,森林环境和林木生长的条件逐渐消退。自清代康熙年间以来,土地沙漠化的进展就已加快。近些年已有10万亩耕地沙化,绿洲北部近10万多亩耕地因盐渍化而被迫弃耕,395万亩草场退化,58万亩林地沙化。全县灌区内现有约1/3的耕地受到风沙威胁,毁种、毁苗现象时有发生。绿洲内荒漠化面积由91%增长到94.50%。
此外,人口的过速增长,也是民勤盆地生态环境恶化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3生态恶化原因分析
3.1石羊河上游来水量逐年锐减
石羊河年径流量在50年代为5.42 亿m3,而60年代后期为4.55 亿m3, 90年代为1.31 亿m3,2005年入境径流仅为0.61 亿m3,只有50年代年均的1/9。究其原因,自70年代以来,上中游灌区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用水量增大,加上地下水的不断开发,石羊河渗漏水汇集减少,使得进入民勤的径流量锐减。作者认为:自然条件已不是影响石羊河下游径流的主要因素,而上游人类活动的强烈程度则影响对径流起了主要控制作用。
3.2地下水过量开采
一方面地表水来水减少;另一方面境内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开发利用不尽合理。近20多年来,随着石羊河上游工农业大力发展及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进入民勤盆地的地表水资源大大减少,地表水资源已远远满足不了民勤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为了维持生计,民勤县不得不超采地下水,用于农业生产,致使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的开发,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使大量的适生植物失去了水源条件,生态水得不到保障,植被的退化,土地的沙化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和
社会问题。
4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对策
4.1推行集约型生产,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民勤的最终出路是建立节水型高效农业,石羊河流域发展日光节能温室的条件比较优越,不少农民都掌握了栽培技术。在压缩耕地面积的同时,要按照钱学森倡导的“多采光、少用水、高效益”的技术路线,趋利避害,积极发展以日光温室为重点的高效节水阳光产业。引导农民家家户户都搞大棚生产,保证每个农户至少建成1~2座高效日光温室,充分利用太阳和沙漠的光热资源,延长和拓展作物生长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有条件的地方要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发展棉花等节水农作物。这样做,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仅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可以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当然,大面积发展高效农业,对农民来说也是一场革命性变革,必须加大政府投入和支持力度,并组织好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各项工作。要按照稳粮、扩草、适度发展经济作物的思路进行,大力压缩高耗水的辣椒、玉米等作物面积,发展棉花、药材、茴香、饲草等节水型作物,并形成一定的优势和规模。通过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效农业、草畜产业、节水型农业,使粮经草的种植比例,由现状的50.60∶21.30∶28.10调整到31∶41∶28左右,农田灌溉定额平均由现状405m3/亩下降为320m3/亩,亩均少配水量80m3/亩。这样,既节约用水,充分利用了土地,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保护了生态,可实现 “三赢”。
4.2关井压田,限制地下水开采
适量关闭机井,压减耕地面积是民勤县对水资源危急做出的一项战略抉择。关井压田主要是为了限制超采地下水,缓减水土资源矛盾,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2005年底,民勤县农业灌溉配套使用机井9 519眼,耕种面积102万亩。根据省政府确定的民勤盆地地下水削减开采量方案,对全县农业灌溉配套使用的机井进行适量关闭。耕地压减以农区绿洲和湖区移民迁出区为重点,保留耕地面积按人均2.50亩的标准,超标准的全部压减。全县农业灌溉面积在现状102万亩的基础上,到2010年要控制到62.50万亩,压减耕地面积39.50万亩。压减面积坚持“三先三后”的基本原则,即先易后难,先压减未经批准的,后压减村社集体的;先外后内,先压减绿洲的,后压减农区内部的;先大后小,先压减种植大户的,后压减农民个人的。压减区域以绿洲为重点,适度压减农区内种植面积。压减后的面积要因地制宜,采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人工封育、自然恢复等多种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避免引起新的沙化和荒漠化。配套使用机井有现状9 519眼减小到6 519眼,到2010年全县要关闭机井3 000眼,削减地下水3.82亿m3,需水总量由现状6.71 亿m3减少到4.47亿m3,节水2.40亿m3。
4.3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省委书记陆浩指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节水的重点是推进水权改革、水价改革,落实各项节水措施。推进水权水价改革,要按照“用水许可、取水计量、指标控制、配置优化、水票运转、有偿用水、健全制度、公众参与”的原则,水权水价同步改,工业、农业、城市节水综合抓,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一是要全面落实初始水权分配,将水权全部落实到用水户,完成县区向灌区、行业,灌区向乡镇、村组(用水者协会)向用水户的三级水权分配工作,并完成水权证核发工作。二是要全县农业用水全部实施水票制供水。水票为用水户的水权凭证。水管单位依据配水计划和用水定额向用水户出售水票,用水单位或用水户可以通过水票流转的方式进行水权交易。用水户节余水票由水管单位以120%的价格负责回收。三是要逐步完成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工作。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组建工作,明确责任,周密安排,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工作,通过协会将水权配置到户,出售水票,收缴水费,协调水量交易。四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编制地下水控制管理办法、农民用水者协会章程等有关水权改革的制度和办法,建立“以水定电、以电控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限额配水、超量加价”的水资源管理新机制,进一步推进水权改革,规范水权交易行为。
为了减少地下水资源开采量,机井无计量设施是地下水管理的最大难度,机井必须安装智能化控制计量设施,考虑用水户的经济承受能力和井多的实际情况,计量管理必须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在面上采取“以水定电、以电控水”的办法,充分利用一井一块电表的优势,准确核定每度电的取水量,然后将水量核算为电度,用电度计算水量,用电表控制取水。有条件的用水户和节水点上示范推广取水计量的预付费智能控制器,它的优点是一表多卡方便用户,既能计量又能控制便于管理,这也是控制地下水开采的主要措施。
4.4治沙造林,阻挡风沙侵袭
【关键词】 崩塌 岩质边坡 稳定性分析 治理
瑞安市附近瑞枫公路北侧,距离甬台温高速公路约1km,由于采石场废弃后,没有及时进行生态环境恢复,不仅破坏生态环境,留下崩塌地质灾害隐患,而且严重的影响自然景观。
1 边坡概况
边坡所在处地貌为丘陵,山顶海拔高程约为210m,坡脚海拔高程约为15m,相对高差约195m。区内采石场平面呈一“m”形,矿山开采形成东、西两个边坡,中间被残留的一段山脊隔开;其边坡长约770m,最大高度约130m,东、西两侧低,中间高,坡度约50~70°,总体倾向约200~245°。目前坡面多呈一坡到顶形式,局部残留有小平台。边坡上部自然斜坡坡度约20°,开垦为旱地,呈梯级分布。
2 工程地质特征
边坡坡顶为残坡积粘性土含碎块石,厚1~2m。下伏为强-中风化凝灰岩,岩体破碎-较完整,呈碎裂~块状结构,东、西两侧见有全风化基岩。岩体主要受3组结构面控制:一组与开挖面行的顺坡节理(190~215∠40~50),一组与开挖面大角度相交陡倾节理(310~340∠70~85),另一组为与坡面小角度相交的节理(100∠40~50),存在崩塌隐患,破坏模式以滑移式崩塌为主,少数为错断式或拉裂式,崩塌单体规模约数十方至数上百方。
边坡发育有多处危岩体,其中有一处危岩体发育在边坡中间,岩体为强风化,节理发育,风化程度高,边坡中段底部有凹腔存在,上部岩体悬空,岩体主要受(190∠45)顺坡向节理控制,同时有一组卸荷裂隙(200∠80)切割顺坡向节理,使得岩体易发生滑移式失稳。该危岩体宽约50m,高约60m,厚约20m,单次崩塌规模约数百方至上千方。
3 边坡变形破坏原因
边坡岩体发育有顺坡向节理,顶、底部受反倾节理控制,岩体破坏模式主要为滑移式。其具体成因如下。
(1)地形地貌:区内边坡高陡,最大高度约130m,上部较陡,多达60~70°,局部直立,高陡的临空面为危岩体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2)岩土工程地质特性:边坡岩体节理发育,表层岩体风化强烈,岩体破碎,部分节理呈张开状,空间组合形成不稳定体。
(3)降雨:一方面,在雨水的长期浸泡下,岩体结构面力学性质降低,另一方面,节理裂隙水压力增大,使结构体稳定性变差,突发坠落失稳。
另外风化卸荷、植被根劈及爆破等方面也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不利作用。
4 稳定性分析
4.1 定性分析
区内边坡高陡,坡面上分布有多处危岩体,危岩主要受顺坡向节理控制,部分节理面呈张开状,有的节理已经贯通,同时个别危岩体发育一组卸荷裂隙切割顺坡向节理,使得坡顶一带岩体易发生滑移式失稳。
4.2 定量分析
针对危岩崩塌,由于危岩边界条件、裂隙贯通深度等难以准确确定,因此其定量计算难以完全符合要求,把一些不确定因素理想化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滑移式危岩计算利用块体极限平衡理论进行稳定性计算。经计算,区内危岩体在饱水工况下稳定性系数约为1.09,为欠稳定状态。
4.3 稳定性评价
根据上述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区内危岩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或持续性强降雨等外界不利条件激发下,随时都可能发生崩塌。
5 生态环境治理
由于边坡下方土地不再利用,边坡稳定性治理设计采用:清除边坡上部的危岩体,对于部分边坡按一定的坡率进行放坡处理,以达到边坡的整体稳定和绝大部分边坡的稳定,对局部不稳定边坡则采取主动加固;放坡坡率尽量兼顾后续边坡绿化的需要。
另外边坡位于高速公路入口附近,需对边坡进行绿化,绿化充分利用现有边坡,结合部分削坡后的坡率,坡面采用厚层基质喷播绿化,马道、坡顶现有平台和坡脚采用植生袋培土绿化。
6 结语
根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区内边坡总体上属不稳定边坡,潜在不稳定危岩,易发生滑移式失稳。边坡的治理根据边坡现状及景观需求,主要是清除危险体,局部采用坡率法处理,同时做好绿化。经治理后可消除了场地的地质灾害隐患,创造了良好、安全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育志,董海龙,周日.瑞安市瑞祥新区瑞枫公路北侧山体南面边坡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设计[R].温州: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2013.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GB50330-2013.
[3]张有天.岩石高边坡的变形与稳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86-87.
关键词人类社会;自然界;生态环境
马克思曾说过:“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而实践是连接人类主观精神世界和客观物质世界的桥梁。主客观世界在实践中相互作用,这促使现实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然而,在人类社会中实践着的人却制造着一系列因素刺激自然界的异变。被分化了的两个世界并没有按照固有的内在规律协调互进,反而相互制约、彼此矛盾。新科技革命的双刃剑作用是最好的说明。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进步和生产关系优化;同时,也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信心、提高了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程度。随着社会生产的继续发展,人类的征服和改造实践逐渐地超越了自然界所能承载的范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便开始产生激烈矛盾。这种矛盾在现实生活中最本质的表现就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界的自在存在本质与人的能动性实践共同说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实践创造了属于自身的历史,也引发了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归因主体是人类自身。自然界的自在存在本质、人类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和人的本质力量都说明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主体也是人类自身。这种以主体人为视阈来探寻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研究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主体人视阈探寻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缘由
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制造相关因素,引發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使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矛盾。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类制造的,人类自身才是问题真正的归因主体。因此,以主体人为视阈探究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存在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促进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友好交往、和谐共进。
1.1自然界是自在存在的自然界即为现实客观的自在世界。其内部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呈现出一种自发的、无目的的状态,表现为一种自在形式。事物与事物之间没有目的地相互作用,只能归结为自然界内部的一种自在规律。并且自然界中的事物长此以往地按照这种规律运动变化,推动着自然界的机械发展。
因此,自然界自在而存,它拥有内在的演绎法则但没有人类的痕迹。这样一种只是自发、盲目运动的天然世界不可能自为地产生诸如臭氧层空洞、水的富营养化、土地荒漠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界只是人类活动的客体,即为人类社会提供活动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问题不是自然界自己给自己制造的,自然界本身不具有引发这些问题的能力。
1.2人类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主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所以社会历史运动的主体是人类,其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呈现出一种有逻辑、有目的追求的状态,表现为一种自为形式。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人类的主观目的指导下进行的,是在人类有意识的指引下展开的。人类总是这样地与自然界发生联系,满足需求并维持生存,创造着属于人类自身的历史,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有机发展。
因此,人类社会自为而存。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并且这种实践逐渐地扩展到自然界中,自然界被打上了人类的烙印。这种有意识的、以满足人类自身需要为目的的实践,才使得人类向自然无尽索取。然而,索取的同时人类又制造着过量的污染气体、水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最终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
1.3人的本质力量可以有效解决问题人类的生命活动是以人的实践能动作用于自然,刺激自然释放出满足人类需求的因素。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3]。人类有意识地改造自在世界,一方面说明实践构成人的存在方式,区别于动物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的活动;另一方面则展现着人类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积极应对和化解的能力、态度。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通过个体社会化和社会遗传,培养自身的本质力量。他们在充分反映物质世界规律的前提下,将本质力量对象化于现实,解决问题、规避负面影响,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2主体人视阈下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路径
整个物质世界在人类实践影响下发生分化。反过来看,被分化的两个世界也统一于现实的物质世界。因此,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要求双方化解矛盾、和谐共处、达成一定的“和平协议”。既不能让人类社会恶性发展,人类无法得到所需之物而危及生存,又不能让自然界彻底毁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问题的制造者出发,即以人类为主体。而人类自身包含不同方面的属性,以人类为主体探寻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路径则具有多样性。
2.1人口因素的辩证优化——人类种群视角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进行物质生产的前提,一定质量的人口是推进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面临着全球人口基数大、素质低、快速增长的现象,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举措。
2.1.1合理控制人口增长。科学合理的生育计划内在地要求少生优生,以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低平稳定的增长趋势。这是从主体人的根源角度应采取的途径。人口基数的减少,人类向自然索取的生存欲望程度减轻,索取量降低,人类涉入自然的范围也会缩小,进而从总体上减轻自然界的压力。
2.1.2不断提高人口质量。人口质量反映了人口群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4]。因此,减少因不合理地改造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内在要求人的内在素质提高。教育是首当其冲的选择。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阶段中,应注重对人类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的培养。培养的目的在于提升人对自然的认知、塑造对尊重自然的道德意识和形成改造自然的科学技能,进而变人口负担为人才资源,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2.2重新规划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发展视角人类社会对自然界具有依附关系。人类社会本身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而来的,又需要自然界提供必要的基础促进自身发展。因此,依附更显与生俱来又根深蒂固。但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过度改造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而这是采取行动的起点。发展方式的变革才可从源头规避破坏环境的现象。
2.2.1生产设备与技术的厘革换代。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变革要求既不能降低现行生产的能力和效益,又要大幅削减污染物的生成量和污染度。尽管变革会面临阻力,但是人类社会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历史说明,生产方式从人类开始劳动至今已经发生许多变革,与之规模相当的在生产方式上消除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是可能的。
第一,投资新生产设备。积累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将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可以扩大政府采购的市场力量,即政府向企业提供大量利润可观的合同。这样,企业主就可以用足够的资金建立起合理的生产设备,实现设备更新换代。换新的设备能够按照“和平协议”的目标进行生产,从而有利于化解两大世界的矛盾。同时,企业获得利润之后也应积极推动设备革新,以缩小设备现实与理想目标的距离,获得更大的效益。
第二,设备和技术应合理融入生产过程。仅仅拥有新设备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如何运用技术来准确使用设备。应牢记的一个重大原则:在生产过程中,科学恰当地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技术有机地组织设备,使得设备和技术合理融入整个生产系统,保障生产过程的生态和谐和经济效益。因此,技术也应随设备的更新而更新。然而,一旦技术操作失败,危害自然的后果还是会发生的。所以还需要对运用技术使用设备的人进行培养。所以,在人才选拔和定期考核中,应不可回避地考虑生态环境方面的相关因素。
第三,消费者舆论的主要观点要成为是否应用设备和技术的影响力量。某种设备和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的破坏在什么样的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必然会引起公众的议论。这事关公众的生命健康,更对人的发展具有影响。因此,应促进公众舆论在防止环境污染上起到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公众言论诉求表达机制,营造交流表达的合法环境。一旦公众认定某种污染物对人类身心健康破坏的程度超过了人类的忍受界限,制造这种污染物的设备和技术就应受到抵制。
2.2.2研发生态环保技术。之所以要加大生态环保技术的研发,是因为变革技术耗费的成本可能会高于新技术的研发。同时还要提高处理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废水、废气、废渣的能力。这样在重视尖端治理的同时也不忽视终端治理,统筹生产过程整体上的生态和谐。一方面要通过对全球各地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理性借鉴各国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形成科学的环境科技创新机制;另一方面要研发循环使用的资源能源和治理污染的科学技术。做到这一点需要把环境因素要转化为技术研发过程的动力因子,例如,可以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在生态环境科技上联合。而这需要建立生态环保技术合作联盟,建立产学研相互结合的运行机制,搭建技术共享的绿色平台,使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通过合作联盟的形式,共同进行对各方都有利的技术创新活动[5]。
2.2.3生态经济是发展方式调整的必然选择。生态经济是现代新兴产业,是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6]。它旨在既减少对自然界的耗损、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人类社会的持久发展,最终维系两大世界的和谐相处。这种生态化的经济形式,把两大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入人的发展,提升了人类发展内在的知识含量和伦理精神。
因此,社会经济的长久发展必然要求生态经济作为相应的形式。应该把以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劳动力与资金投入、不顾及生态环境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以生态经济为主导方向的集约型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3培养生态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人类意识视角生态环保意识的核心意蕴是一种生态道德和责任意识。就是在人类心灵深处建构对保护环境的道德认知,培育对自然环境的浓重感情,让人们自觉评价与监督自己的行为,从精神意识上给予正确的指导。
2.3.1提升民众生态环保的认知水平。要想使生态环保意识成为人类固有的价值观念,需要民众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这需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阶段中贯穿生态环保理念的灌输教育,同时社会文化应辅助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社区宣传、典例教化、大众传播媒介都是生態环保意识走进人民群众生活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民众的宣传教育,在观念、心理上打造深深的生态文明价值烙印,从而提升民众生态环境的认知水平,培育亲生态人口[7]。
民众认知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从传统索取和征服自然的理念向与大自然和睦共处的理念转变,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环保意识。
2.3.2培养生态环保行为规范。行为是思想意识外化的表现,更是证明思想意识已经内化的标志。生态环保意识的养成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宣传、知识普及,更重要的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培养科学有效的行为规范。这种生态性行为规范的培养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的生态环保理论的教育、引导下,自觉运用生态道德的原则和理念来评价、监督、约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形成。
2.4寻求国际性的团结合作——人类实践视角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争论的书面议题,而是整个人类世界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如若继续争辩责任主体,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得不到有效解决,更危及人类生存。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类是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来解决问题。实践的能动性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要求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面对、积极治理。
2.4.1设备技术的国际交流与研发。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世界各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新科技革命更是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交流合作。治理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也应当具有这样的思维、采取这样的方法。包括设备技术研发的国际合作体制机制的建立、产学研绿色平台的国际共建、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等等。在这些过程中应明确,生态环境问题既威胁着每一个国家,又不是一国能解决的。设备技术的国际交流与研发在利益上应从人类整体出发,而不是每一个单独的国家个体。
2.4.2国际环境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一些国家在面临生态环境问题的时已经采取的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只是他们更多的是事后调节,没有根本治理,而且只注重一国利益。这样的治理运动不仅不会取得成功,反而使得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恶化,增加人类对环境立法产生挫败感,降低对它的信赖度[8]。人们应共同面对、积极研究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家环境法则,大力推动国际环境法的贯彻执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将治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形成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法律制度保障。
3主体人视阈探寻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已经明确生态环境问题的主体归因是人类自身,以人类为治理路径探索的逻辑起点,正是这种主体视阈的表现。这不仅是合理的,也对我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1理论意义主体人视阈的探析,可以帮助人们明确人的主体成因地位、形成主体成因意识、促进人类自我反思。这有利于将人的主体发展目标合理地融入科学发展观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神,推动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内化和大众认同。同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人为主体视阈来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是实现绿色发展的保障,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这其中又要求技术设备的创新与合作。因而有利于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是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流经临淄城东的淄河千古流长,两岸风光秀丽。淄河上游建有石马水库、太河水库,两座水库的兴建对下游河道水文特性的影响十分显著。太河水库以下河段河床在枯水季节已经断流20余年,沿途村庄缩河造地,弃地采沙,造成环境生态破坏。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场所,提高环境质量,2002年实施了淄河临淄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工程完成后命名为“太公湖”,太公湖长2500m,蓄水150万m3,太公湖主要补充水源为临淄污水处理厂净化的中水。太公湖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实现了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近几年来太公湖两岸沿线修建了大量住宅,河道两岸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休闲、娱乐垂钓的好去处,也是临淄区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成为临淄区十大旅游风景之一,并被誉为“山东省生态工程示范区”(图1)。
北方地区因缺水,河道综合整治往往采用层层拦蓄形成水面,多为静止、流动性差的封闭缓流水体。临淄太公湖自建成12年来从未进行过清淤,湖区经过自然淤积及中水、养殖沉积,湖内存在底泥,夏季高温时污染底泥上翻浮于水面,造成水体出现黑苔青苔滋生、水体变味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问题,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水环境状况受到影响。为了巩固前期治理的成果,保证沿湖两岸居民的居住质量和居住环境,消除污染源,改善水质,促进水生生物的繁衍、改善生态系统,保持太公湖“水清,岸绿,鸟多”的生态河廊风貌,开展太公湖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清淤对带动整个淄博市人工湖的生态清淤具有重要意义。
二、湖区底泥污染物含量情况
对太公湖底泥进行取样监测。太公湖淤泥监测共设采样点10个,采集到底泥样10个,见表1。根据表1上监测数据,除5号、8号点铜的含量,9号点镍含量略超出规定中的一级标准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中一级标准。结果显示,本次湖区淤泥成分直接填埋时不会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及覆土后的绿化种植。
三、生态清淤施工设计
湖泊生态清淤工程不同于一般疏浚,它是一种工程、环境、生态相结合的修复技术,具有系统化施工的特点。底泥未经处置前难以清理、运输、堆放及利用。在施工过程中包含底泥开挖、底泥运输、底泥处置等主要技术环节,每一个湖区有不同的限制要求,针对本次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本工程要求的清淤、运输、处置的工程设计。
1.淤泥量的确定湖区内淤泥自上而下呈楔形分布,由50mm逐渐增厚到1500mm,在支墩坝前存在大量的砂土堆,厚度为1500mm。根据分布情况确定清淤工程分期分区进行清淤,橡胶坝上游长为500m的范围及湖心岛四周淤泥厚度在0.3~1.5m之间,其余区域淤泥厚度在0.05~0.2m之间。清除底泥,清淤长度为0.5km,宽度为490m,清至太公湖设计河底,同时对湖心岛四周进行局部清淤。本次清除淤泥量为15万m3。
2.淤泥清除设计目前国内清淤方案主要是断水清淤和水下清淤两种。断水清淤是传统的清淤方法,其施工技术要求较低,不留盲区,操作方便,但是易造成二次污染;湖区放空后施工,湖内长期无水,对周边景区产生一定的影响。太公湖水源主要是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进行回用,工程完工后补水成本较高,所以选用水下清淤。根据本次工程淤泥淤积厚度、分布的实际情况以及确定的清淤范围,通过方案比选,从环保、经济、社会影响等方面综合考虑后,确定本次清淤措施采用水下组合式液压绞吸式挖泥船清淤和管道运输(图2)。挖泥船通过挖泥泵绞吸水下淤泥,利用水上浮管把淤泥输送到岸边;在湖区右岸沿湖道路铺设钢管进行输送至淤泥处置区。挖泥船施工有效减少了不同的开挖外运清淤带来的粉尘污染、道路损坏、浪费水资源等不利影响。
3.淤泥处置(1)淤泥处置方案选择①土地填埋土地填埋是国内处理淤泥的传统做法,土地填埋首先需选定填埋场地,在选定的填埋场地中开挖填埋基坑,把开挖淤泥填埋在开挖的基坑内,整平,覆土,撒播草种或种植乔灌木进行基地恢复。②生态淤泥处置a.淤泥制砖。利用淤泥制砖是一种变废为宝的处理方法,淤泥烧结复合节能砖以江河淤泥、煤渣、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高压挤切和高温烧结方法,制成建筑节能新型墙体材料。按年生产3000万块砖的砖场,总投资为1000万元(不含砖厂及堆置场占地费用)。本次清淤方量为15万m3,按年产烧结保温砖3000万块计算,只可使用1.8年。因本次清淤为一次性清淤,新建淤泥制砖场时,还应考虑淤泥堆置场地,15万m3淤泥堆置需占地10万m2。投资较大,运行短。b.淤泥焚烧发电。污泥焚烧是将脱水污泥直接送入焚烧炉焚烧。可迅速和较大程度地使污泥达到减量化,既解决了污泥的出路问题,又充分地利用了污泥中的能源。在所有的污泥处置中,焚烧方法产生的剩余物最少,但其投资与处理费用较高。因太公湖淤泥含有的热量成分低,淤泥量15万m3太少,显然不适宜焚烧发电。c.利用淤泥填亚格布植生袋护坡。亚格布植生袋是一种新型的护坡材料,利用生袋填装淤泥进行河道护坡,可以加固堤防,就地取材,使淤泥变废为宝,符合环保理念(图3)。考察本次工程区周围河道,其适宜利用生袋填装淤泥进行护坡的河段距离太公湖较远,生袋方案投资较大。综合考虑了施工、运行管理、投资以及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等诸多因素,结合本次工程的实际情况推荐选用现状采砂坑填埋淤泥方法。(2)淤泥处置设计通过对太公湖四周的考察,发现天齐渊西北侧有一个乱采乱挖遗留下来的采砂坑,位于太公湖上游约3.5km河道右岸堤防外,东西长约500m,南北宽约190m,深约4m,总容量38万m3,坑内平时干涸无水,且该位置距离城郊较远,四周无居民居住,淤泥填埋后固结时产生气体不会对周围造成影响。填满后淤泥固结后覆土,撒播草种,美化环境变废为宝(图4)。
四、结语
[关键词]鄱阳湖 水环境 生态 治理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承纳赣江、抚河、信河、饶河、修河五大水系统的来水,调蓄后经湖口流入长江,鄱阳湖具有过水性、吞吐型湖泊的特点,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鄱阳湖水域有三分之二在我们九江市,辖区内有永修县、都昌县、星子县、湖口县、德安县、九江县和庐山区等7县滨临鄱阳湖。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市科学发展、奋起赶超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九江区域水环境的调研,针对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存在问题及其治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质污染呈加重趋势
鄱阳湖因吞吐型湖泊特点,水位涨落受江西五大水系及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丰枯水位面积极大,这种自然地理特征直接影响着水体质量。由于枯水期水量仅为丰水期的1%-2%,而污染物排放无太大变化,此时水体水质最差。丰水期正值农耕时期,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使得大量有机物随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进入鄱阳湖,此时污染排放负荷最重。鄱阳湖采砂作业及航运船舶排放的油污水,也对水体水质造成破坏。
2.水资源忧患意识薄弱
少数地方和企业对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盲目承接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污染企业和项目,留下环境污染事故隐患。一些企业管理者环境意识不强,违法排污现象时有发生。粗放型经济造成部分地区已无富余环境容量,对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制约。
3.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滨湖各县均尚未建成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直排现象十分普遍。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场也未达到卫生填埋要求。大量生活污染源直排入湖,有机污染聚集在湖区,致使鄱阳湖部分水域有机污染加重,水质呈下降趋势。
4.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
由于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使用且利用率低,造成湖区氮磷污染物大幅增加。渔业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化肥养鱼、网箱养鱼,使湖区浮游植物生长迅速,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加快,已经威胁到水体质量和饮用水源安全。
5.水质监控能力亟待加强
主要体现在:一是监测点位设置过少。二是滨湖各县监测能力薄弱,缺少水质监测技术人员和仪器,影响了鄱阳水质监控工作的开展。三是县级环保部门各方面的能力均有待加强。
6.发展经济与水环境保护矛盾突出
九江市各县(市、区)在发展地方经济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引进项目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我们的地方经济不发达,水环境容量相对脆弱,要发展处理不好就会有污染。根据最近一次鄱阳湖污染源调查数据分析鄱阳湖滨湖7县区排入鄱阳湖的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总量为19775吨/年,其中工业源为5044吨/年,城镇生活源为3048吨/年,非点源为11683吨/年(占59%)。其中非点源污染是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滨湖7县区中,庐山区的工业污染源最大,废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分别占分部工业排放量的56%、65%,主要排放点源为庐山区化纤企业;都昌县非农业人口居滨湖7县区之首,县全部生活污水均直接排放鄱阳湖,其城镇生活污水和主要COD排放量最大,因农村生活污染源占比大,县全部非点源污水均直接排入鄱阳湖,其非点源废水排放量和COD排放量最大,分别占滨湖7县区全部非点源排放量的44%、43%。
二、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用良好的水环境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建设环鄱阳湖经济生态区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要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就要加大开展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以科学发展观推进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与水环境保护并举之路。对此一是要加大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的宣传力度,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环境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树立环保先进典型,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二是继续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进一步完善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制度,扩大环境信息公开范围,增强公众的环境法制观念和环境参与意识;三是继续面向各级领导、企业法人开展环保知识、环保法规及环境形势的培训教育;四是继续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2.调整产业结构,倡导水污染治理与清洁生产有机结合
要将生态示范区、生态城镇及经济生态环境,与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促进水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对于工业点源污染,必须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的科技含量,促进各企业排放,要勇于将重大污染事件进行光,决不能允许将企业治理的责任和成本转嫁给社会。通过适当的环保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企业清洁生产,将污染控制在生产的全过程,减少污水的排放。要采取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措施,充分调动企业治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政府要利用收取的排污费等设立特别基金,用于扶持处理设施的建设,减轻企业治污的经济压力。采取有利措施,积极防止面源污染。对于农村面源污染,要加强宏观控制,积极开展农药、化肥施用结构调整,积极推荐生物防治,推广无公害生态技术,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要大力推行陆地生态农业等面污染控制项目,加快农业绿色产业化进程,实施保证生态环境的水资源配置战略,切实防治氮磷污染。要将农村水环境保护、农业灌溉方式的改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建立等方面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使沿湖沿河地区的农村村庄建设,步入人居环境与水环境良性发展的局面。
3.改变思想认识,提高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有机结合
对于江河湖库等水域,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和水体的水环境承载能力,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减少污水排放。要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箱养殖技术,改精养为混养,减轻内源污染。要加强水库、闸坝的科学调度,特别是修河流域各水库的科学调度,保持河流水体的适当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目的,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由于我们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于全国水平,人们对水环境的细微变化认识不足,导致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毫无意识的对水环境进行破坏,造成部分河段与湖泊水域水污染情况加重。保护水环境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构建环鄱阳湖经济生态经济区的关键所在。没有合理的水质,就等于没有水量,没有足够的水量,也谈不上什么水环境。若不强化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还会导致人民生活不安宁,社会不稳定。因此加强水资源保护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的事情,解决这个问题,要更新对水的认识,树立保护水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生命线的观念;树立保护水环境就等于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的观念。
4.加强农村管理,完善农村水环境保护基础工作
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对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摸底,依法取缔引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 ,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二是大力推广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的实用技术,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控制和减少面源污染;三是修河干流及沿鄱阳湖各县区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对各县区水质出口断面进行考核。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伦理;环境法
Abstra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more and more closely related with human being, indicating its great significance to human being's life. Ethics and law are the most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human's happiness and two major polar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refore, environment ethics and environment law play crucial roles in curr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omotion, and thus deserve great atten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nvironment ethics; environment law; guarantee
虚幻的神话与严酷的现实已为人类敲响了生态文明的警钟。如果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幸福的重要前提,那么道德与法律就是这一文明体系的重要保障。鉴于环境伦理与环境法在维护当代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给予其特别的重视,尤其是注意两者结合对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已敲响于虚实之间的生态文明警钟
人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世纪的交替。在千年交汇之际,形形的末世论曾盛传于世。作为西方基督教神学文化的重要内容,末世论固然有其积极的意义——它“构成近代进步论世界观念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丰厚的学术思想渊源”[1],但留下更多的还是消极的影响——当今世界的丛生就是最好的证明。纵观现代社会中的各种末世理论,其大多源自法国中世纪作家诺查•丹玛斯的预言,或者说是日本人五岛勉对其预言的所谓破译。诺查•丹玛斯预言千年交汇之际便是世界末日来临之时,人类将会无可避免地遭遇灭顶之灾。他在其著作中所描述世界末日的种种惨状,在人类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霾,人类也曾因此长期背负上沉重的精神枷锁。然而预言终究没有实现,跨越了千年之际和世纪之交的人类,不仅安然无恙而且愈加发展。在过去的一百年里,财富的迅速增长和科技的高度发达使得人类变得强大无比,但我们切不可因此而得意忘形、妄自尊大——人类自身的空前强大将有可能招致整个人类的覆灭!这并非是危言耸听,两次大战的惨状和核弹爆发的恐怖在人们心中造成的余悸便是证明。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世界,人类之间的战争正在逐渐减少,然而于此之外的另一场战争,即如大卫•梭罗所说的“人对自然发动的战争”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除了大规模或者世界性的核大战以外,人类之间的战争最多只可能摧毁某个国家或民族,而“人对自然发动的战争”恶化到一定程度将有可能招致整个人类的毁灭。到那时,末世论所描述的情景就不再是预言,而是活生生的残酷现实。末世的惨状也许并不会真的降临整个人类,但局部范围内文明的屡屡衰败却时时刻刻在为我们敲响警钟。复活节岛文明由盛转衰的史实便是最好的警示。[2]复活节岛上曾有过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矗立在海岸线上用于祭祀的600余座6米多高几十吨重的石雕像便是复活节岛文明曾经兴盛的标志。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却是岛上极端落后和野蛮的社会现实。人们对此感到颇为惊异和困惑: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曾极度繁荣的社会为何会衰败到如此地步?而考古学的发现揭示了谜底:该岛处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资源非常有限的环境里,当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超过了区域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时(即岛民们为建造石雕像将岛上所有的树木砍伐殆尽,而森林消失又对岛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该岛的文明便不可逆转地走向了衰败。
二、生态文明——人类幸福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评价理论 实际应用
近些年来,一些区域经济在快速的发展,同时也会有一些问题产生,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区域的环境问题。众所周知,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过程中,很多情况是一种无意识的,但是却是非常简单的,一旦人们发现环境遭到了破坏,想要及时的进行补救,其任务量是巨大的,并且区域的生态环境很可能无法恢复原来的状态。正因如此,相关环境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于环境的管理工作,这样区域环境的质量才不会持续恶化。[1]
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理论概述
21世纪将是中国振兴和发展最有利的时期,这个时期将会遇到许多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今天和未来,环境问题都是渴求不断得到发展的需要人类深刻关注的主题。随着全球性资源及环境问题的加剧,世界各国政府都普遍重视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迫切的发展要求、有限的资源承载力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己成为当今科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从传统地理学对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的描述性评价,发展到今天涉及各生态要素不同尺度的综合性评价,目前还没有标准和公认的理论框架,尤其缺少应有的定量化评价方法。[2]
二、理论基础
1.发展阶段
早期局部环境问题的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经历了从以采集狩猎为生的游牧生活到以种植和养殖为生的定居生活的转变,人类从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转变到自觉利用土地、生物、陆地水体和海洋等自然资源来获取生存资料,同时随着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便开始出现烧荒、垦荒、兴修水利工程等改造活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或沼泽化等环境问题。近现代过渡环境问题的阶段,工业革命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的特点。当代全球环境问题的阶段,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洞”开始,人类环境问题发展到当代环境问题阶段。
2.评价原理
2.1人地关系原理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与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人地关系理论也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理论,长期以来它左右着地理学的发展。人地关系研究涉及到地理学、环境学、资源学、人口学、生态学、系统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行为学、计算技术、信息工程等一系列学科。人地关系的矛盾可以通过减轻人类对自然界作用力的大小,并对其加以调节,当然生态脆弱区的移民更是缓解人地矛盾的主要措施。
2.2生态学原理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诸如能源紧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食物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等世界性六大基本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来加以克服和解决。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外界进行物质转化、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其转化速度和传递方向随着人类开发强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生态学原理包括生态系统平衡原理、食物链(网)原理、生态因子作用原理三种,以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迅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194 个,其中国家级226个,省级 733个,地市级396个,县级839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4822.6万km2,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其中,14个自然保护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26个自然保护区加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7个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3]
2.3可持续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可以看出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自然资源60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可持续利用、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积极地保护环境,以达到自然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并且不产生环境问题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来进行系统的调控,以使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状态, 实施这一战略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合理、高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保证持续利用、保护环境免遭破坏和污染、特别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完整性的重要途径。[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过多的重视起经济利益,从而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忽视,这就使得区域内的环境质量不能达到国家的要求。对此,我国进行了相关规定的调整,对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这种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区域内的环境问题,使得环境质量有所提高。[5]
参考文献:
[1] 田文鑫,李柞泳,刘伟等.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3,39(19).
[2] 郑新奇,王爱萍.基于RS与GIS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14,20(4).
[3] 武晓毅.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
【关键词】研究生;协同创新;环境
1 环境类研究生协同创新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跃居全球第二。与此同时,我国资源的土地、环境和劳动力的使用率成本不断上升,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已经逐渐弱化,因此,经济发展方式需加速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轨道转型,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创新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作为国民教育顶端的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是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生产力的重要结合点,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我国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创新是人们长期从事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成果,是科学认知的突破,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认知、了解、积累和突破的结果。目前我国研究生突出表现为课本知识丰富,但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不足。而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以导师个人为主体,没有形成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环境。这种培养方式对于创新能力偏弱的地方高校,由于导师个体的培养能力、培养方式及培养条件的限制,没有形成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环境,导致高校创新能力建设水平较低。2011年,我国在高等教育系统协同创新推进“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协同创新计划)。通过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突破创新主体间的束缚,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进而实现深度合作,达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这胆大主体任务之间如何互相协调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是协同创新的重中之重。
在创新要素聚集过程中,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创新团队都是凝聚创新人才的主体,而行业产业又是环境类创新人才的需求主体。环境类学科作为具有重要产业依托的学科,需要通过与产业协同,构建“学科―平台―团队―产业”相协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提高环境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通过“学科―平台―团队―产业”协同,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科研更好地实现环境类研究生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3 环境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特点
3.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深度聚集学科、平台、团队等创新要素
以重庆工商大学环境类硕士生培养为例,现有的环境类5个硕士点分散于多个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进行培养,通过聚集创新要素,可以实现高校创新能力提升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互促。
3.2 环境行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的创新能力要求
环境相关行业和产业已经得到进一步发展,要求环境类研究生具有与时代相符合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也为环境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3.3 学科―平台―团队―产业协同的机制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重庆工商大学已经建设了“环境与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中心”,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协同创新中心的三大任务之一。这需要从协同创新体的建设入手,建立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创新团队与行业产业之间的协同机制。
4 学科―平台―团队―产业协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建议
4.1 学科素养培育
依托环境与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所在的环境科学与工程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由学科点对本学科内的5个环境类硕士点的学科素养培育进行整合,制定5个环境类硕士点的大类学科基础培养方案,协同培养环境类研究生宽口径的环境学科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让研究生对自己的方向有更准确的定位,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具备从事本行业研究的基本职业素养,善于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4.2 平台交叉实验
整合环境与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的两个省部级创新平台,以协同创新体统一消除不同创新平台之间的界限,统一分配5个环境类硕士点的研究生在不同的平台进行分组实验,组织创新平台的环境类研究生进行交叉实验培养,有计划的在科研平台进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科学问题再不是单一的专业知识,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综合知识,因此,传统的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解决科学研究的问题已经不太现实,这就需要培养研究生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的能力,锻炼研究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4.3 团队融合创新
多学科导师组成的科研团队的培养模式必然会产生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能够将多学科的背景、专业知识、思维方式及科研能力相结合,以发挥其最大优势,这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形势下研究生培养的需求。
融合环境与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的4个省部级创新团队,结合创新团队融合承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实施,鼓励5个环境类硕士点的围绕跨团队的重大科研任务开展创新研究,进一步拓展研究生的重大科研创新能力。
4.4 行业协同对接
根据协同创新体中重庆化医集团、重庆远达环保等行业产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需求,凝练创新方向以实现与环境类行业产业的需求对接互动。有计划地组织环境类研究生在行业产业的企业工程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创新研究活动,培养符合行业产业需求的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成果向行业产业的转化。
5 结束语
多学科、多平台的协同创新方法培养研究生是一个系统而且复杂的过程,高等院校是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高等院校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国家培养新环境下需要的综合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玉龙,曾庆军,薛文涛,等.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中,2012(9):16-17.
[2]高永毅,唐果,李鑫.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的研究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中,2013(3):8-10.
[3]季晶.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提升科研服务能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2: 024.
[4]杨胜,方祯云,蔡金清.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5):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