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范文

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第1篇: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范文

一、 影视作品推动非经典文学作品的快速发展

我国文学作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发展期间出现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而国内电影制片人在创作电影过程中通常会结合已有的文学作品或者是以文学作品作为素材展开创作,这是影视作品创作的一种全新形式。当前来说,国内许多经典的影视作品都是由优秀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同时,国外许多经典电影也多是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源泉。[1]对国内影视作品市场和影视作品创作模式进行分析得知,国内许多制片人在创作影视作品时通常会在文学作品中选取创作主题和素材,尤其是当代小说更是引发狂热的影视改编热潮,相对于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来说,电影制片人更加热衷于当代文学作品。此外,在电影市场中,大部分经典的影视作品都是改编自当代影响力甚小的以小说为体裁的文学作品,这种现象在国内影视作品中也非常普遍。譬如国内知名导演陈凯歌的经典电影《霸王别姬》,该部影片在语言应用和人物塑造以及时代背景刻画等方面上都可以称得上是大师之作,上映多年后仍然是观众心目中的经典电影。《霸王别姬》在创作过程中亦是改编自文学作品,该部文学作品的作者是李碧华,实际上该部文学作品在影视创作前并没有受到大量读者的热爱,而在电影上映后该部小说便受到了大陆读者的热切追捧。[2]此外国内许多经典的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是改编自较为普通的文学作品,甚至部分原著作品并没有广为人知,而少部分文学作品更是依托于影视作品才受到观众的重视。也就是说许多较为普通的文学作品都是借助于影视作品不断拓宽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许多观众还没有观看电影之前对于原著作品的作者和小说内容并不是特别了解,在观看影视作品后才会有兴趣去阅读原著作品,部分小说作品是在影视作品的推动下才不断拓宽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

就我国电影创作来说,大部分是改编自非经典的文学作品,并在电影上映后获得了巨大成就,同时还促进了文学作品的迅速发展,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二、 改编经典文学作品应注重保留原著艺术价值

(一)影视作品可以在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创作题材

相对于非经典文学作品来说,经典文学作品更能促进影视作品和影视市场的发展,能够给予影视作品创作更多的创作素材。我国获得成功的影视作品大多数是以非经典文学作品作为创作题材,但是在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成影视作品时,极大促进着影视作品和影视市场甚至是经典文学的发展,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典文学的影响势必会长久永存,而影视创作在改编经典文学作品过程中不但能够传扬经典文学作品,而且经典文学作品还能够推进影视作品的迅速发展,并能招徕更多的观众。在电影发展中经典文学作品也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时不仅要对非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造,还可以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以促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双赢。

(二)应充分遵循原著思想内涵以及艺术价值

我国影视作品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的相对较少,并且改编的经典文学作品思想内涵和质量都相对较低,这不仅是因为改编者在改编过程中没有给予“经典”足够的重视,导致改编游离于原著的“经典”之外,从而导致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普遍质量较低。[3]部分改编者认为只有以原著作品作家的视觉上来看待作品,完全照搬着原著作品的内容才是尊重原著和原著作者,其实不然,尊重原著作品和原著作者指的是在改编过程中保留着原著的精神内涵以及艺术价值,始终保留着原著作品中的精华内容,摒弃原著作品中的糟粕内容,从而对原著作品进行视觉化改造。文学作品体裁和影视作品体裁有着较大差异,如果完全照搬着原著作品的内容和模式,不仅会损害原著作品,而且还会使得影视作品丧失独特的艺术特色。正如语言翻译,直译是无法表现出原著的价值和精髓,而意译则更能表现出原著思想内涵。

三、 分析文学改编成电影对当代文学产生的各种影响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文学作品是影视作品创作的母体,而文学精神与品格则是衡量影视作品的主要标准。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汲取文学作品中的精髓部分和思想内涵,影视作品则能够大力传播原著作品中的文学精神。

现阶段,国内影视领域中的影视作品多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题材而改造的,结合我国电影改编文学作品热潮的发展历程可以得知,1956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结合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所著作的同名小说《祝福》进行改编的,此后影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逐渐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素材和创作源泉,并推进着影视作品的迅猛发展。美国著名理论家普洛斯东论证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影视作品大多数都能够获得很大成就,在获得金像奖十部影片中便已经有五部是直接改编自文学作品。同时那些影响力深远的经典文学巨作也相继被影视创作者加以改造。知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广泛被影视作品用作改编素材,改编次数高达13次,而著名文学家普希金和莎士比亚等所创作的作品更是被不少影视制作者搬上荧幕。现阶段来说国内稍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都相继被改编成为电影,制片人也充分结合文学作品的精髓展开全新创作。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因此在改编的过程中应当要发挥出影视作品的舞台艺术特色对文学作品进行改造。

四、 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意义

伴随着消费语境逐渐形成和消费时代的到来,影视作品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影视市场发展需求和社会大众的娱乐需求。在创作电影时可以采用娱乐化叙事方式来展开创作并满足快节奏时代的基本需求,娱乐主要是指对于现实生活中不会产生影响并且能够释放自身情感的方式。当今忙碌而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渴望通过娱乐来释放出自身的压力和情感,并能够在这种娱乐消遣中获得享受的。[4]消费语境的形成和消费时代的到来促使着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更倾向于娱乐性,而电影创作也逐渐由原来的政治意识形态叙事转变为娱乐性叙事。

(一)娱乐化

在消费语境逐渐形成和消费时代里,我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娱乐性的特色。而部分叙事文艺的文学作品在改编成影视作品时情感基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譬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唐伯虎点秋香》,这两部本来是属于戏曲作品,但是电影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变换了作品中的基调,并将其主题换为爱情主题,而原著中原本儒雅的人物形象也被改编成为武林高手,影视作品改编得荒诞。影视作品《三毛从军记》是改编自漫画电影《三毛流浪记》,并充分体现出“三毛”的人物形象特征。影视作品是站在孩子角度上来对战争进行刻画,而电影中冲锋杀敌与战场阵亡等都是由三毛演化而形成的,从娱乐中获得战争的另外一种感受。

(二)流行化和感性化

在对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过程中,应当要充分结合消费时代大众市场的普遍需求,应要使得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充满着娱乐化的特点,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者故事内容创作得更加诙谐和娱乐,从而创作出创新且符合大众要求的影视作品。当前社会正处于消费社会,其中消费社会具有娱乐化、流行化以及感性化等特征,能够促使影视作品生产出更多符合现展要求的作品。通过喜剧化的方式来阐述历史,从而满足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周晓文所创作的《秦颂》,向世人呈现了娱乐化的历史,极大满足着时展的基本要求。该部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我国经典文学巨作《史记》作为题材,而实际上该部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重新构造了历史人物形象和故事内容,并增添了许多描写,比如高渐离和栋阳公主在影视作品中奇妙的生死关系并不是原著作品中所有的。影视作品营造着离奇事件和古朴氛围都是对历史进行娱乐化与传奇化的处理。同时还有陈凯歌所创作的《荆轲刺秦王》和张艺谋所创作的《英雄》都改编自文学巨作《史记》,对历史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进行了娱乐化处理,使得影视作品更具备观赏性。陈凯歌和张艺谋两人在制作影视作品过程中都是以电影导演视觉来看待文学作品,并在不违背原著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来进行虚构性的创作,并想通过虚构的影视作品来表达自身对于历史发展的观点,不仅让影视作品保留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还对文学作品进行了全新创新,这不得不说在电影领域中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当前来说以历史主题为创作思路而展开的虚构故事不仅为社会观众提供了娱乐看点,戏说历史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是时代社会人们的娱乐品。

(三)平民化

国内知名导演冯小刚所制作的贺岁大片非常贴近社会民众生活,具有平民化的特点,成为当前社会普通大众所热衷的消遣娱乐产品。而他所制作的影视作品中也大部分都是对文学作品的改编,譬如《夜宴》则是对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改编。导演冯小刚所制作的贺岁大片都是使用喜剧方式和策略展开电影创作,并始终将电影类型定位于喜剧作品。在1997冯小刚制作的贺岁电影《甲方乙方》,该部作品是其在大陆地区所创作的第一部贺岁电影,该部贺岁电影在上映后票房便一直高居影院榜首,在1999年他所创作的《不见不散》和2000年所创作的《没完没了》都受到观众的喜爱。其中,导演冯小刚在创造贺岁电影的过程中受到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影响相对较大。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语言和行为在王朔的描述下显得尤其生动和和迷人。王朔在细致观察生活上对冯小刚的影响较为深远,因此也促使着他所创作的贺岁片都具有平民化的特点。冯小刚在创作作品过程中通常在夸张故事中添加包袱,这使得电影故事情节更具有游戏性和娱乐性。在其创作的贺岁影片中普通人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也能获得成就,这满足着当前社会普通民众的心理,普通民众也渴望获得成功,导演冯小刚所制作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让社会普通民众找到了情感寄托,因此其所制作的电影受到了广泛民众的大力支持。

结语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影视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题材和创作思路,但是因榈缬昂臀难Я秸咴谝帐跣问胶鸵帐醣局噬嫌凶藕艽蟮牟煌,因此想要使影视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就需要改变文学作品创作形式,并以影视作品舞台艺术特点来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这样才能够保持着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各自的艺术魅力。同时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的过程中应当要充分保留着文学作品内在思想精髓和艺术价值,并对其故事内容进行全新创作,从而制作出独具特色的影视作品,不仅能推动着影视行业的迅速发展,还能够大力宣传文学作品,两者相辅相成,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庄君孙媛.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意识――兼谈文学改编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品牌(下半月),2014(8):76-78.

[2]刘琼.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电影改编的影像阐释与叙事艺术[J].学术探索,2013(11):99-102.

第2篇: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范文

关键词:英美文学;英文电影;联系

一、英美文学与英文电影

1.英美文学与英文电影二者共性所在。首先,电影和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是通过作品内部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精彩的情节,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思想主旨的。只不过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叙述和书写来完成整个工作;而电影则是通过道具设置、演员以及其他一些专业技术来完成整个艺术塑造工作的。二者之间大同小异,虽然在艺术表现的方式和手法上略有不同,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都是为了满足创作者或者整个社会的一种表达欲望,都是为了安抚整个社会的一种公众性情绪。

其次,二者之间的基本构成元素大体上相同,其中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述以及整体的内容和结构等。

再次,二者之间都是通过叙述这一艺术再现手段来表达的,在表达原理和细节上存在许许多多的相同之处。例如,二者在表达过程中叙述者的选择上,都可以是创作者将自己直接作为整个故事情节的外部叙述者;也可以是在作品内部设置一个“内部叙述者”;另外,还可以是内外部叙述同时进行,创作者自己解放了艺术自我,游离在整个作品框架的内外。

再者,二者之间在创作过程中均存在假设性以及虚构性。虚构和假设这两个艺术创作常用的手段基本完成了电影以及文学作品中所有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设置。无论是电影作品还是文学作品,其内在的艺术形象都不是对现实社会的简单再现和复制,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利用虚构和假设两种手段创造或者再现现实生活以及创造所有高于现实生活的形象都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二者都是关于生活、社会、时间的艺术。生活、社会、时间是构成两种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下艺术作品最主要的“源流”基础,同时也是决定创作者选择文学还是电影哪种表现方式的主要原因。

2.英美文学与英文电影的差异性。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虽然都属于艺术表现手段,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差异之处。主要表现在出现时间、表现力、技术需求、艺术效果等几个方面。

首先,电影作品和文学作品出现的时间不同。文学作品或者说文学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基本上和人类同时出现,人们在劳动的同时,也就产生了文学,只不过是这种艺术表现的行为不是自发有意识的。其产生的具体时间已经无法考究,但是其在整个人类的进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电影则出现较晚,主要是因为电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需要许多科技技术上的支持。所以,电影的出现是在工业革命之后。

最后,在技术需求和艺术效果上,电影和文学二者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关于技术需求,电影作品的技术需求明显高于文学作品的技术需求。电影作品的创作过程需要诸如摄影摄像、灯光舞美、动作设计、服装、音效等一系列的技术 和设备。文学创作则只需要一支笔、一个富有艺术创作能力的人、一些纸就足够了。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可能会出现文学作品的团队创作以及用计算机等一些电子设备进行创作的情况,但是与电影作品相比,整个文学创作过程就等于是没有什么技术性的需求。

二、英美文学与英文电影二者之间关系的探讨与思考

1.文学是电影创作的源泉,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素材。文学向来都是电影创作的源泉和基础,看看那么多直接从文学的主要题材小说改编过来的电影作品就可以体会到这一点。随着英美电影行业在近些年的不断发展,众多优秀的、具有广大读者基础的文学作品被接连不断地搬上荧幕,而且成绩不俗。《哈利波特》系列应该是最好的例子,哈利波特早期作为文学作品已经具有了非常之广的观众基础,在整个世界文学市场和读者群里都具有很高的人气,一直以来都深受读者的喜爱。在将之改编拍摄成电影作品后,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高呼。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这部作品,就连作者本人也从一个普通职员一下子变成了社会名流。另外,在整个英美电影产业系统,尤其是美国好莱坞,文学作品原本一直都是电影剧本最主要的来源。

2.电影是文学升华的表现,能够使观众加深对文学原作的认识和了解。每每有电影人和电影制作团队想要将文学作品通过电影的改编将之搬上大荧幕,都必须先要对其文学原作做出相当的研究。例如,熟悉文学原作的创作机制、创作手法;明晰文学原作的创作目的;在改编过程中对作品所进行的一系列电影化修改。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往往都会使得文学作品最精华的内容能够通过电影更为精彩地表现给观众。这样一来,就会使观众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文学原作再做一次认识,从而不仅达到对文学原作的深化和扩展的效果,而且还使观众加深了对文学原作的认识。

在英美电影产业市场,有很多通过文学作品改变电影作品的例子。例如,著名爱情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被多次改变成多个版本的电影作品。英美电影对世界观众最主要的影响,不仅仅在于通过对其英美文学作品的电影化改编,将其搬上大荧幕送到世界观众的眼前,从而加深世界观众对英美文化更加深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他们想通过电影这一形式将自己的本土文化以及意识形态推广于世界各地。总而言之,英美电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世界观众对英美文学作品主题、思想等所有内容的理解,从而由电影产业带动文学产业的不断发展。

3.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最初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只是被当做一种娱乐和消遣的手段。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得以提升,电影作品的艺术效果和精神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由于英美电影产业中有很多作品都是直接取材于艺术价值较高,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文学作品,所以其在艺术性和精神价值层面的效果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通过电影作品与文学作品的相互协作,电影作品的功能逐渐被更大、更广地挖掘,其效果和价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同时,这之间的协作过程对文学和电影自身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文学作品单由语言和文字构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具体的感觉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不足;而电影的表现手段较为直观具体,在抽象问题以及一些深层次思想的表达上具有明显的劣势。但是,二者在协同发展之后,互相之间不仅具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良好地解决了上述这一问题。

三、结语

无论是英美电影,还是英美文化环境下的文学作品,都是英美文化体系中对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再现和艺术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作品可以为电影作品提供一定的创作素材,电影作品可以起到对文学作品升华的作用;文学作品可以促进电影艺术价值的提高,电影作品可以弥补文学作品表现力上存在的欠缺与不足。总而言之,作为英美文化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两种艺术表现形式,英美文学和英文电影不仅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推动整个英美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传播。

参考文献:

第3篇: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范文

关键词:外部研究;理论实质;决定性结构

雷纳·韦勒克吸纳了结构主义现象学、符号学、语言学等理论观点,从质料和结构的维度提出了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理论,试图以系统的整体艺术理念关照文学研究。历来研究者们都聚焦于他的内部研究,认同了韦勒克“内部研究”的核心地位;但事实上,对外部研究诸问题的质疑或批判也同样从逆向视角肯定了内部研究理论。以下笔者将从外部研究的问题和理论实质进行透视,旨在阐明韦勒克外部研究对内部研究本体的认同,其理论基石乃是文本的“决定性结构”。

一、外部研究问题的提出

韦勒克认为从文学和传记、心理学、社会、思想等维度对文学的研究为“文学的外部研究”,提出了外部研究的诸种问题,以下对其内容作以分析:

文学和传记:韦勒克认为传记作为文献记录创作者个性和生平事迹,有助于揭示诗歌的生产过程;并通过柯勒律治的观点肯定了传记只要是真实的记录一个人的生平机遇,对研究都将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传记和作品之间平行研究的价值,韦勒克则认为,文本作为一种面具或戏剧化的传统表现,当传记具有“诗人本身的经验、本身生活的传统表现”时,便具备一定的价值。毋庸置疑,韦勒克从文学接受和文学批评的角度还是认可传记研究意义的。

文学和心理学:韦勒克首先分析现实主义在创造人物时心理的“移情行为”和浪漫主义作家的“投射行为”;接着,从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角度肯定了“心理学明显地可以阐述创作的过程”,以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和维特等等,说明了小说家自我潜在于作品中的形象;而且,还认为戏剧和小说中的人物在心理学上是具有某种真实性的。总之,韦勒克承认“心理学可能加深他们对现实的感受,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更加敏锐,或让他们得到一种未曾发现的写作方式。”[1]91从文学创作和接受的层面肯定了心理学研究对文学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和文学:韦勒克从人类社会起源问题关注文学,认为文学的产生与某些社会实践有密切相关。“在原始社会,我们甚至不大可能把诗与宗教仪式、巫术、劳动或游戏等划分开来。”。并将这一实践关系上升到理论:“文学研究中所提出的大多数问题是社会问题,至少终归是或从含义上看是如此。比如传统和通例,准则和类型,象征和神话等问题都是社会问题。”[1]96这些社会研究为文学提供了实证。同时,他从作家的社会学角度强调作家应该“研究文学产生的经济基础,作家的社会出身和地位及其社会意识的整个问题”[1]92;从作品的价值上强调“把文学作品当做社会文献,当做社会现实的写照来研究。”[1]94从作家的成就上强调“作家不仅受社会的影响,他也要影响社会。”[1]102韦勒克分析了社会学研究法,强调它对文学提供的重要原始资料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思想和文学:韦勒克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得出“文学史与人类的理智史是平行的,并反映了理智史”。他认为“文学可以看做思想史和哲学史的一种记录”,他从寓语学层面比较了英国文学和哲学:伊丽莎白时代诗歌中蕴涵着文艺复兴精神;马娄作品中蕴涵着无神论和怀疑论精神等等。他肯定了文学作品在直接或间接的暗喻中,具有哲学的思想见地。可以说,韦勒克强调思想可以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使作品呈现出其复杂性和连贯性;作品中的思想见解有时甚至“可以增加艺术家理解认识的深度和范围”。

从以上韦勒克外部研究的内容看,他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了文学和传记、社会、心理学、思想等之间交叉互渗的关系,这些外部研究方式对读者接受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体现了他对外部研究理论的认可。 转贴于

二、外部研究的实质透视

韦勒克虽然认可了外部研究的某些意义和价值,但却又对其内容提出质疑和批判,层层剥离,最终将其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韦勒克这种前后迥异的理论态度究竟意图何在?以下分别从他所质疑或批判的内容透视其理论实质。

对传记式研究的质疑和批判:韦勒克以传记真实性和作用为出发点质疑了“传记家以诗人的作品为根据来撰写传记,这里有多大的程度的可靠性?文学传记的成果对理解作品本身有多大关系和重要性?”[1]75在他看来,传记仅仅“将文学的决定因素置于传统和惯例”是一种因果式的研究法;而且认为作家创作时受到艺术传统和先验认识的影响,其创作经验已经发生了变异,他的经验真实和生活真实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而断言:任何传记研究“都不可能改变和影响文学批评中对作品的评价”。

对心理式研究的质疑和批判:韦勒克聚焦于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学真理”问题上。首先他列举了心理学手法在多数作品融合中的瑕疵,认为文学作品中心理学的表现手法并非作者实际的意识变化过程,不具有“心理学的真理”。即使作家成功实现了这一心理学的真理也未必具有艺术上的价值。甚至认为“心理学对艺术不是必要的,心理学本身也没有艺术上的价值。”[1]69其次,他批判了艺术家违反心理学准则的艺术创作,因为心理学上的“真理”缺乏一种普遍有效的自然主义标准和尺度。韦勒克将心理研仅仅作为文学研究的材料,其艺术价值唯有增强作品的连贯性和复杂性时才能够体现,而真正的价值标准则在于作品本身。

对社会式研究的质疑和批判:韦勒克从价值的角度批判了研究者将艺术真实当做艺术真实,将文学研究的核心转移到语言特点和审美风格上。他认为“社会环境似乎决定了人们认识某些审美评价的可能性,但并不决定审美价值本身。”[1]90他强调文学本身的审美价值,以文学的功利性为例质疑了文学的载道作用,否定社会式研究的价值,把社会性置于研究中无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文学有它自己的存在理由和目的”,其理由和目的则在于文本的审美层面,而不是外在的社会学因素。

对思想式研究的质疑和批判:韦勒克批判了“把文学仅仅作为一种研究思想史的记录和图解”,认为这种研究忽略了文学的整体性,甚至断言“把艺术品贬低成一种教条的陈述,或者更进一步,把艺术品分割肢解,断章取义,对理解其内在的统一性是一种灾难。”[1]112同时,他从文学审美视角批判了诗歌中的哲理思想,否定了诗歌审美价值和哲理思想的必然联系,提倡文学研究“思想与文学作品的肌理真正交织在一起,成为其组织的‘基本要素’”[1]114。韦勒克对这种从思想上研究文学的方式是反对的,认为它不具有整体性,影响了诗的审美接受效果,真正能够体现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则是文学内部要素。

通过透视外部研究实质不难发现,韦勒克之所以前后观点迥异其根本在于他对文本自身的强调,将研究的核心定位于文本自身的审美价值上。因此,他所论及的外部研究问题并非真正的肯定或认可,指归在于消解外部研究的理论价值。

三、思想寓居的坚定基石

韦勒克的外部研究理论实质乃是反对用外部研究方法来比附文本,强调以文本自身为核心研究。那么,文本又何以能够决定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呢?其理论基石则是文本的决定性结构。

韦勒克认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存在,它是客观的和稳定的,而读者阅读经验却是千差万别的;因而,它相对于不同程度的接受者来说具有某种确定性。但是,从读者接受角度来看,文学作品须有主体经验的参与才能获得其现实存在。据此,韦勒克以文本为中心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划分为:本体存在与经验存在。本体存在是文本自身的客观存在,经验存在则是文本在读者审美接受后的现实存在。作为接受对象的任何艺术品都是一种本体存在,它是由文本自身的语音、意义、所表现的事物等审美层面构成的整体,它决定着文学作品存在的根本。因此,韦勒克称之为“决定性结构”。

首先,韦勒克用类比分析了索绪尔语言学中“语言”和“言语”的特征。他认为,文本的“决定性结构”如同“语言”一样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而读者的阅读经验则如同“言语”一样具有某种差异性和多变性。犹如人们无法穷尽任何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言语”一样,任何读者也不可能凭个人的经验把握一部作品的“决定性结构”。读者的每次阅读经验都是对“结构”一次触及和展示,都是决定性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的现实实现。其次,韦勒克认为决定性结构作为一种标准或尺度决定作品的价值,并且“在标准和价值之外任何标准都不存在”,读者对“决定性结构”的认识程度就意味着对作品价值的判断水平。同时,接受者对“决定性结构”的问询和把握,都仅仅是部分触及了文本的本质。文本的价值客观地蕴涵在结构之中并与之密不可分的:“不谈价值,我们就不能理解并分析任何艺术品,能够认识某种结构为艺术品就意味着对价值的一种判断。”[1]164可见,决定性结构的决定性是在于文本价值,其核心地位奠定了文学的理论基石。

在韦勒克看来,文学研究的核心在于文本自身,文本的价值唯有通过决定性结构才能实现。相反,作为外部研究的经验存在是变化不定的,并不具有决定性,其中的诸种因素也没有一个可以确定的标准和尺度,导致研究者对理论本身的僭越,陷入了相对主义或极端主义的泥淖,又何谈价值问题呢?

总之,韦勒克的外部研究理论虽然提出文学和传记、心理学、社会、思想等论题,但却认为外部研究作为一种经验存在,并没有触及文学本身,亦不能体现文本的审美价值,甚至“永远不能解决分析和评价等文学批评向题”,所以,将其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消解为服务内部研究的材料。相反,他认为文学本质问题应是文本自身,因为它作为本体存在决定了文本的价值和意义;并将这一结构寓居在了文本自身的研究——内部研究,认为唯其内部研究方可揭示文学之为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外部研究不过是从逆向角度肯定内部研究的核心价值,即提出外部研究问题的实质乃是为了肯定内部研究的核心地位,外部研究理论和内部研究理论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强调了文本自身为核心的内部研究。

参考文献:

[1][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

第4篇: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范文

关键词:《圣经》 文学价值 中国现当代文学 响

《圣经》是基督教的宗教典籍,也是西方社会的精神圣典。《圣经》依据耶稣诞生前后而划分为《新约》和《旧约》两个篇章,并分别介绍这两个阶段的故事。《圣经》一方面是基督教义的宣扬载体,同事也是用文本记述故事的文学巨著。《圣经》不论是在题材创新,还是人物塑造上,都有非常显著的特点,而《圣经》在叙述结构以及修辞手法上的特点,更是具有非常突出的文学性。正是因为《圣经》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学品格,所以它对于世界文学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圣经》的文学性特征给世界文学发展产生了非常重大的作用,而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亦深受《圣经》文学价值的影响。

1.《圣经》的文学价值

我国学者曾经说过,西方文学的源泉是《圣经》,其传统就是随《圣经》而流传的,《圣经》是研习西方文学的重要载体。而英国诗人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圣经》文学的概念。西方学者甚至将《圣经》等同《荷马史诗》来加以分析。从古今中外学者的论述以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不难看出,《圣经》的文学价值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1]。

西方文学艺术和文化风尚深受古希腊文化以及希伯来文化的影响,而其中希伯来文化正式源于《圣经》,正因如此,《圣经》对于欧洲历史文化的影响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不论是《圣经》宣扬的基督教义,还是其普世博爱、自由正义等价值观,都对西方文学发展,甚至对世界文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因为《圣经》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如此深远,所以后世文学工作者的创作都深受影响。不仅是在内容上借鉴《圣经》素材,更是在写作技巧以及作品结构上都会从《圣经》找寻灵感。《圣经》是具有文学性的居住,但它并不完全等同于文学作品。

2.《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2.1 精神价值的影响

《圣经》所宣扬牺牲和博爱的精神内涵,是基督教的原始教义的重要部分。《圣经》蕴含的丰富的精神价值,对我国现当代作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品人物形象大多都还有深刻的基督教内涵。从早期的基督英雄形象到后期平凡形象中的基督精神,我国现当代作家深受《圣经》的精神润养,其丰富的精神价值,逐渐融入到现当代作家的文学脉络中,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

例如,鲁迅的《野草》中,其创作风格、文体结构、叙述言语以及文学内涵,都深受《圣经》中《福音书》的深刻影响。鲁迅在该作品中大力赞扬不媚世俗、勇于奋斗的基督精神,也体现了鲁迅受到基督博爱和牺牲精神的影响。鲁迅讲耶稣受难改造为圣人被俗世扼杀的场景,体现了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现实主义对鲁迅的双重影响[2]。

当代作家铁凝的《午后悬崖》,通过展示用忏悔的方式来悔改过往的罪孽,就是《圣经》宣扬的忏悔精神的影响结果,这种基督式的忏悔让读者动容、敬重;巴金的作品《随想录》,郭沫若的《落叶》和《漂流三部曲》等,都是“忏悔”的叙事结构。《圣经》“博爱”、“赎罪”、“忏悔”等精神观念,都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导向。

2.2 艺术价值的影响

周作人曾经讲过,《圣经》让中国文学的思想更加丰富,传统文学的文体也受到《圣经》的深刻影响。而《圣经》的语言形式、叙事结构在其传入国内之后,慢慢融入中国文学作品的语言和文化语境当中,在很多作家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

第5篇: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范文

关键词:现象学 英伽登文本结构理论 语音层 诗歌

中图分类号:I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98-01

英伽登深入分析了胡塞尔的“意向性”问题,他通过对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理论的扬弃,确定了自己的艺术作品本体论。在指出文学作品是“纯意向性客体”之后,英伽登揭示了文学作品的四个异质的层次结构:语音层、意义单位层、再现客体层和图式化观相层。四个结构相互联系,构成“复调和谐”,读者通过“具体化”感受文学作品的“形而上质”。在英伽登的《论文学作品》和《对文学的艺术作品》中使用的例证多半是以小说为例,以诗为例并不太多,所以用其理论与诗歌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是值得我们实践的。

语音层次是文学作品的最基本的层次。在这一层次中,英伽登区分了“具体的语音材料”和“语音的典型形象”,并且认为“文学作品的语音,指的是作为典型形象的语音”,诗歌当然也是一种典型形象。诗歌中有韵律、格律等,诗歌近似于音乐。英伽登说:“作诗的技巧在于它能掌握语音不同的乐调属性,将它用于作品中表现纯粹的乐调美,并且把这种美当成一种艺术表现的工具,使语音的乐调属性作为一种艺术价值体现在作品整体的构建中。”法语中音素在诗句中的巧妙运用可以产生特殊效果。比如,[l]、[m]、[n]等音素,蕴含一种流动性,常与水发生联系。对于语音层,我们可以以保罗・魏尔伦的诗歌为例进行分析。

以《我熟悉的梦》(Mon rêve familier)为例:这是一首十四行诗,押韵方式为ABBA、ABBA、CCD、EFE的形式,前两节为环抱韵。同时,这也是一首典型的十二音节诗。第一句《Je fais souvent ce rêve étrange et pénétrant》中,前六个词每三个一组,都是以[]、[]、[]的音进行排列的,句中音素[]和[e]也多次使用,对三种音素的重复形成了乐感;,音素的重复使用,使得诗句有了音乐美。第二句中femme, j’aime和m’aime中,[m]的使用,增加了流动的感觉。第三、四句中[m]和[n]的使用,体现了“我”梦中的朦胧不清与情感流动。从第一节第二句到第二节第一句,每句的开头基本都在语音上呼应了上句的末尾,如:第三句末尾“ni tout à fait...”与第四句开头的“ni tout à fait...”相呼应;而第二节第一句开头的“... me comprend”则与第一节最后一句末尾的“me comprend”相呼应,这略微有些与古语中顶真的修辞相近。这样的语音结构使得句子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增加了诗义中的缠绵之感,这时的语音就牵连着意义层次。

在第二节中,每句中开始的主语都是“elle”,且第三节第一句又是以“elle”开始,语音整齐划一,且二、三、四句中都以“...elle seule...”为开端,又增加了第二节的语音整齐性;要提到的是,二、三句中“elle seule”后的“hélas”与“et les...”在语音上有着近似相同的发音;而这四句中,从第一句的“coeur”,第二句的“d’être”,第三句中的“moiteurs”,到第四句中的“rafrachir”,以依次递减的形式排列,都以[r]结尾,这又是语音上的一次有趣的统一。这些语音上的特点使得诗节处于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体中,产生和谐之感。

这首诗通篇存在大量的[l]、[m]、[n]、[r]的音素,使得梦境充满流动性,有一种神秘之感。

当然,不只法国的诗歌存在语音层次上的创造,中国的诗歌也不遑多让。汉语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我们知道在中国的诗词中有“平仄”之分,“平”是指平直,而“仄”指曲折,四声调中除了“平”之外,其他三声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声运用遵循一定的格式,这便是“格律”。人们通过对平仄声的合理排列配置,使诗歌产生了不同的节奏形式,如: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等。以杜甫的《春望》为例,这首五律诗首联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语音节奏排列,颔联为“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颈联为“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而尾联为“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这首诗属于仄起平收的格律。举以上两例是为了说明在语音层次上对诗歌进行分析,我们才能欣赏诗歌的韵律美,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掘诗歌的价值。

语音层次是其他各个层次存在的基础,因此语音层次在诗歌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语音层次理论运用得当,我们会对诗歌有更新颖的理解角度。

参考文献:

[1]郭永健.文学现象学――英伽登《论文学作品》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第6篇: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范文

关键词:结构主义 文化研究 文学经典

一 文学经典与文化研究

20世纪60年代由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巨大影响,一些法国学者将结构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运用到对社会和文化的现象研究上,尽管没有形成一个学派,但都贴上了结构主义的标签,并由此产生了现代文化研究。

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布鲁姆在其《西方正典――伟大作家与不朽作品》一书中明确表达了他对当代流行的批评理论持反对态度,并且将女性主义批评、新批评、拉康心理分析、新历史主义批评、符号学等视为“憎恨学派”,在布鲁姆看来这些流派特别重视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文化问题,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加入了文化研究的成分,这些颠覆了以往的文学经典,同时他还反对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的侵蚀,强调关注文学作品本身,重申文学的审美功能,尤其是对作品本身语言风格的阐释。他将文化研究与文学经典对立起来,不免有些过激。

《文学理论入门》一书中将文化研究界定为“理论的范式作为理论指导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并指出文化研究内在受着两种力量的驱使,即复苏通俗文化的欲望和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他认为文学与文化研究不一定要存在矛盾,反过来将文学作为某种文化实践加以研究,把文学作品与其他论述联系起来,文学研究会更有所收获。在他看来文化研究不是摧毁了文学经典,而在某种意义上说造就了文学经典,新的阅读方法和研究角度给文学经典增加了活力。在书中的第三章作者针对文学和文化研究分两点进行了阐述。

第一要明确的是什么是文学经典。诚然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被历来学者“冷落”的作品被挑选出来,作为某个分析流派认为的经典,和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森,作品以讽刺见长,戏剧《福尔蓬奈》就被作为研究詹姆士一世统治的经典文本。那么传统的文学标准是不是不再适用?重新映入人们视野的作品是不是具有同《哈姆雷特》、《浮士德》这样的“杰出文学价值”?还是因为具有某种文化研究领域的表征呢?我们知道作家创作出来一部作品,对于他来说仅仅是一个文本,并不是文学艺术品,只有经过印刷传播、传递给读者、经过鉴赏分析才能具有艺术价值,整个过程才算作是文学活动,这样才使得一部作品具有成为经典的可能性。这就是说文学作品是意向性客体,既包括了作者创作时的文本,又包括了读者对它的再创造、研究者对它深刻的挖掘,它本身具有丰富性和不定性,这也就难以框定出一个标准来评判什么是经典,什么不是经典。只能说哪些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错综性”使作品获得独立的生命价值,永远拥有读者。

第二个争论在于分析文化对象的适当方法。以布鲁姆为代表的一派学者执著审美理想及其批评实践,重申文学的审美功能,关注作品的文学性,以“对抗性批评”来贬低大众文化和文学研究。尽管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他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性和其本身蕴含的巨大阐释空间。在卡勒看来,文化研究对文学所做的解读实践,提供了新的解读方法,阐释了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道德和美学价值,尤其是对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被列为“经典”的作品的重新解读,使其获得了更多的意义阐释空间,更加经久不衰。

二、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精神文化现象,它的存在必然具有价值,所谓的价值就是对人类所具有的意义,文学对人类显然具有重要意义。文学的功能或者价值在中国古代就有“兴、观、群、怨”,在西方贺拉斯提出文学寓教于乐,都注意到了文学的社会文化功能。如果仅仅从审美功能上认定一个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它的文学性,把作品当作作家一个人的成就,而不去考察它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功能,不去深刻考察作品之所以“经典”、“伟大”产生的社会根源,便抹杀了文学作品多元性和厚重感。而考察这些必须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福柯的"疯癫"哲学观,哈姆雷特的心理世界完全印证了三重人格结构理论;从社会学的角度探析,又能够让我们有所借鉴,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实际生活中的自我,才能超越自我,并在生活的困顿和迷惑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在《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一书中就指出“经典在宗教、伦理、审美、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是提供指导的思想宝库,一直是解决问题的一门工具,也提供了一个引发可能的问题和可能答案的发源地”。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种通俗文化形式对文学作品不同形式的解读,比如各种改编经典的电影或者电视剧,使得我们发现在文本确定意义之外,所展现出来的文本以外的东西,而这也正是吸引受众眼球之所在。传统的文学经典面对新一轮的解读,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受到挑战。一方面我们所谓的文学经典,是与在与各种通俗文化形式对比之下,显示其特殊性的一类文学艺术,比如在叙事技巧,主题价值,材料选取等方面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或者说更具有宏大叙事、人文关照,是放在整个文学史和人类历史的长河上来选取比较突出的作品,不可避免的同时期、同类作家会受到忽视。但另外一方面随着各种新潮理论的出现和解构思潮的影响下,涌现出大量新材料,这就使得各种被排除在经典之外的“边缘文学”和其他相关的文化产品获得高度的关切,可能从它们中挖掘到某一领域的典范,这就使得它们跻身于“经典”之列。按照布鲁姆一派人的说法,不能用文化理论来阐释和挖掘他所谓的“经典”,这是对经典的亵渎和破坏,也就等同于这些经典凌驾于社会文化和理论之上,孤立起来,那这些经典又有什么意义呢?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没有价值的作品,必将被人们所遗弃,取而代之的将是那些所谓的“边缘文化”。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布鲁姆.[著].江宁康[译].西方正典[c].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第7篇: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范文

 

关键词: 作品的独创性判断;原创作品;二次作品

一、引 言

作品的独创性是一个一般的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把握这种独创性需要具体分析,原因是不同种类的作品中可供作者发挥创造力的余地不同。与二次作品相比,原创作品中给予作者较大的空间发挥创造力,独创性程度高于二次作品。此外,在不同种类的作品中,独创性的体现不同。如二次作品的独创性是与已有作品相比而体现出的独创性。因此,作品的独创性判断会因作品种类的不同而具有个性。

本文把作品分成原创作品和二次作品两大类分别讨论作品的独创性判断。原创作品是首次创作行为而非基于对已有作品的再创作产生的作品。二次作品是以已有作品为基础进行再创作而产生的作品。需强调的是,原创作品是相对的原创,并不是绝对的原创。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原创,因为作者创作任何一部作品均得利用先前存在的词语和语法结构。原创作品不排除对已有作品的借鉴和利用,但原创作品借鉴、利用已有作品只是作为其创作的素材或启发其创作。在二次作品中依然可以看到原作品的影子,进行的再创作是对原作品表现形式的改变或是对原作品结构、内容的重新安排。二次作品包括演绎作品与汇编作品。

二、原创作品的独创性判断

原创作品,是作者经过自己的独立性构思,从无到有直接产生的作品[1]。这种作品是根据首次创作行为而非基于他人的已有作品演绎产生。这类作品中作者可发挥创造力的余地很大,因此创作出的作品比较容易具有独创性。根据作品内在价值的不同,把原创作品分为文学、艺术作品,事实作品,功能性作品。文学、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审美、娱乐以及教育等。事实作品的价值在于对事实的真实、准确地表现。功能性作品的价值则在于描述或体现某种方法、程序、规则。

(一)文学、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判断

1.文学作品的独创性判断

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作品。文学作品总是由一定的主题、情节、场景、角色、语言、结构构成。对文学作品的独创性判断主要是判断受著作权法保护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具有独创性。

文学作品的主题属于作品的思想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若对主题予以保护则会阻碍他人对相同主题的再创作。事实上是,对于同一主题进行创作时,由于作者阅历、写作角度的个人差异,往往会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因此作品的主题不宜予以保护。

语言是塑造形象和典型、阐述观点、反映现实的根据,自然应受著作权法保护[2]。著作权法保护的是描述作者思想、感情的且具有独创性的语言。判断语言的独创性就是判断作品中的语言是否具有作者自己的特点。

情节、场景、角色是否具有独创性、是否受到著作权保护,主要取决于能否通过“情景理论”的测试。“根据这一理论,文学作品中的某些要素,如事件、人物的特性和背景等,不受版权保护。因为这些要素是特定的主题或思想观念的必然派生物,或者说作者在处理同一主题时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到类似的要素。显然对这些要素提供版权保护必然会阻止他人就同一主题或思想观念进行创作。”例如反映这一主题的作品必然离不开日本兵、汉奸、拷打等角色和情节。对这些要素的保护显然不利于对相同主题作品的再创作。除必要情景不受保护,作品中源于公有领域的作品情节、场景、角色不受著作权保护,因为它们属于公有财富,不具有独创性。作者在作品中虚构事实并以虚构的事实描述情节、角色、场景的,这样的情节、角色、场景融入了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具有独创性。

“结构是对作品总体的组织和安排”[2]。为了表达主题,作者要考虑如何组织材料,安排角色,设计情节、场景以及如何使整篇文章前后衔接。这种整体上的组织和安排是作者在创作过程投入创造性劳动的体现。结构应受著作权保护。如何判断结构的独创性?笔者认为非抄袭其他作品的结构,适合本作品的结构就是具有独创性的结构。

2.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判断

艺术作品是指借助其他道具以塑造形象来表达作者思想的作品。艺术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供人们娱乐、审美。根据艺术作品能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不同,把艺术作品分为视觉艺术作品和听觉艺术作品。视觉艺术作品包括美术作品、雕塑、摄影作品、以类似摄影的方法表现的作品、舞蹈、建筑作品。听觉艺术作品包括乐曲、戏剧。电影作品则兼具视觉艺术作品和听觉艺术作品的特点。

艺术作品总是由一定的艺术创作元素构成。视觉艺术作品的基本构成元素通常包括:颜色、透视、几何形状、标准排列方法[3]。视觉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艺术家对这些元素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线条、色彩构成美术作品。透视、几何形状构成雕塑。舞蹈作品是通过连续的动作、姿势、表情来表现思想感情的作品。听觉艺术作品主要是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作品。“音乐作品包括配词或不配词的声音的各种具有独创性的组合,构成音乐作品的要素是旋律、和声、节奏。”[4]

对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判断主要是判断作者对这些基本艺术元素的综合运用是否具有创造性。此外,对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判断时还应考虑到创意这个因素。著作权法不保护创意,但创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从思维到表达的过程,或者是一个从创意到表达的过程。尤其是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创意的作用更是重要。有创意的作品往往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也是颇具创造性、独创性的作品。著作权法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但没有要求作品具备很高的独创性。艺术作品中具有少许创意即可满足独创性的要求。

(二)事实作品的独创性判断

“事实作品包括了其价值体现在对真实的、准确表现的所有作品。例如,地图、航海图、新闻节目表、纪录片、科学学术文献等。”

第8篇: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范文

关键词:大学 英国文学教学 文化传递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68-02

1 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有所改变

1.1 编辑以英国文化传递为主的英国文学教材

这种教材应该以重大的历史文化事件、西方文学史发展历程为核心内容,以经典文学名著为载体,它和传统模式下的教材有所区别。(1)“史”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史,特指包含着丰富文化信息的文学史,最重要的是要重构文学史,在对文学史进行选材时要注重文化信息的含量,在文化传递过程中的分量,以及对主流文化理念的影响等各方面因素,不能仅仅依照通常所说的政治、艺术等标准。例如:“Great charter”(大),“Wilkes event”(威尔克斯事件),“labor movement”(劳工运动),“parliamentary reform”(议会改革),“Fabian”(费边主义)等,就应作为英国文化理念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进行介绍。(2)阅读尽管是通俗的“选读”,但是确定文学作品的标准不在局限于作品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等,必须按照新的标准选择[1]。以“Daniel Defoe的《Robinson Crusoe》《鲁滨逊漂流记》”为例,虽然这本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但是从表达西方殖民文化角度分析“《The captain singh》《辛格顿船长》”这部小说更能揭示早期西方殖民者的双面性。(3)从文化信息含量角度看,要重视原来被文学家忽视的边缘性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被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冷淡,甚至排斥,但是其中也包含着特定历史时代某一个社会阶层的文化信息,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丰富英国文化的多元性、广泛性。比如:研究Robert Louis Stevenson的《The master of Barron》等不太知名的文学作品[2]。

1.2 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在英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文化研究的内容穿插在教学活动中,又要重视历史文化的传递,关于文学史的介绍和学习应该从次要地位上升到和文本阅读同等重要的地位。引导学生从哲学、政治学以及心理学、历史学的角度去分析文学作品,不再紧紧局限于文学文本本身,特别是要把英国文学作品中文化信息的解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同时,教学方式也必须从一般的介绍、解读以及讨论的方式转换成以影片观看、主题讨论依旧网上交流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把文本的解读、语言的欣赏、艺术审美提高到和文化阐释、文化传递、文化比较的高度[3]。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Margaret Mitchell的《Gone with the wind》这部文学作品时,可以淡化其中的爱情故事情节,把课堂的重点放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社会、经济的变化,透过对社会现实的分析,让学生中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

1.3 成立和教学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标准

首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立一系列相关的练习题,用于检测或者巩固教学效果。这些习题要紧紧地围绕着教学目标,以英国文化信息的解码和传递为主要内容,把教和学两方面的关注点引入文学的整体。其次,是对教学评价标准方面尽量细化,把文化传递落实到对知名英国作家的创作实践研究中,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建立和英国文化相关的讨论网站,缩减教和学之间的距离,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英国文学作品中常常用Don juan(唐璜)来比喻社会生活中的风流浪子;用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和朱丽叶)比喻恋人,用Shangri―La(香格里拉)来比喻中国古人所谓的世外桃源。学生在阅读英国文学作品时,如果在其它文学作品中读到了莎士比亚悲剧中“Macbeth”麦克白司这个人名,仅仅把它当作一个人名去理解,就很不容易读懂那部文学作品的真正意义,其实“Macbeth”这个词已经成为野心家的代名词,所以多了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英国文化涵义。

2 认真研究英文文化因素

第9篇: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范文

关键词:文学商业化;市场经济;历史趋势;《哈利・波特》;盛大文学;精神需求

中图分类号:I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046-02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社会全面转型,市场经济体系确立。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文化的深刻变革,文学相应体现出种种新变与发展态势,文学的生产创作由政治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对此,我们要摒弃传统意识,对于文学商业化这一新态势给予理性认识和评价。

一、文学与商业化:矛盾与统一

在艺术的生产过程中,作家的艺术个性、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文学的市场化、商业化并非截然对立,而是有着相互融通的广阔空间:艺术个性需要市场平台来来实现,而市场的繁荣与兴盛也需要艺术个性来保证。

市场语境下的文学作品具有两重属性:一是商品性,二是精神性。前者讲究效益,后者彰显精神价值。只有具有这双层属性的文学作品才能在市场环境中生存。

但是文学的商业化并不等同于纯粹的商业化写作。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是:文学商业化的主体依旧是文学,并且是具有精神价值的文学。助体是商业,也就是说商业只是辅助文学实现并扩大其审美价值。而商业化的创作就是单纯的以商业利润为目的了。有些作品只注重了商品性而忽视了精神性。虽能一时畅销,但因精神内涵的缺失,终究昙花一现。因为它把文学的美感和社会教化功用抹杀掉,代之的是极端的庸俗化。而庸俗化和文学的精神性从根本上是相悖的。

文学的商业化具有两面性,但究竟是良性还是劣性,需要我们认真把握和运用。商业本身并不是不好,只是目前运用的不好。商业渠道扩大了文学作品传播范围,可为艺术价值高的作品赢得更多读者,因而对于文学抱有较远大理想的作家是一种鼓舞,使他们更愿意在寂寞中继续努力,有可能产生许多“优秀示范作品”。

二、文学商业化: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实中文学商业化所呈现的负面效应,使得文学界与学术界对文学的商业化运营机制表现出高度的警觉和责难。其中尤以纯文学为甚。纯文学的作家大多追求着“出淤泥而不染”,极力的避忌自己作品的商业化。但是这种“高尚”并不值得提倡,甚至是应该摒弃的。因为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后,报刊、出版社普遍改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文学作品作为商品被全部推向市场,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历史事实。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唯有参入到市场中,参加竞争才能生存。

文学家们拒绝文学商业化就是拒绝进入市场竞争,其结果就是文学越来越被边缘化。从表面看,中国的文学市场是非常繁荣的,但是若从市场份额上考量,纯文学在其中所占比重是很小的,甚至是微乎其微。这是文学的悲哀,也是值得我们忧思的,毕竟文学艺术的发展成就代表着一个民族文明的进程。因而,改变目前纯文学的命运,完善现在的文学市场,繁荣文学发展,就必须改变商业主导文学的状态,让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服务。

在历代文学的传播及其手段都制约着文学的生产与消费,进而影响其发展与繁荣。光有创作而没有传播,或虽有传播但不广、不久远都会影响文学消费量和社会作用的实现。现在是一个消费型的社会,对于文学的选择除了来自内心的渴望之外,还有一种追求标榜个人在社会中存在的一种意义符号和身份标志。所以,人们大众的阅读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弥漫在社会中的各种消费信息、宣传广告。一部新作问世前后,为了获得预期的社会反响与经济效益,无孔不入的大肆渲染与媒体炒作,对公众读者产生一种难以抵抗的诱惑力。这时,文学作品就已经拥有了市场潜力。所以文学完全可以借助大众传媒这一商业化渠道对公众的影响力来实现自身的传播并在市场的检验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中国要缩短与西方文学商业化的差距

自英国女作家J.K.罗琳1997年推出《哈利・波特》[3]第一部后,该书迅速在英、美热销,继而红遍全球。据统计,该书前六部已被译成64种语言,总计卖出了3.25亿册。《哈利.波特》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好书,而它的畅销与其行之有效的推销方式和创新的商业运作是分不开的。单从第七部来看,英美出版商在几个月前就透露出7月下旬推出新书的信息,但对内容守口如瓶,大吊书迷胃口。21日凌晨,英国出版商举行了异常隆重的首发式,邀请罗琳亲读新书章节。

《哈利・波特》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市场。7部系列小说的销售让罗琳不但取得了物质上的丰厚回报,而且还获得了英国国家图书奖儿童小说奖,以及斯马蒂图书金奖章奖。通过商业化的运作罗琳的创作水平并没有下降,反而一部比一部精彩,更受人瞩目。由此看来,商业化并不一定会对作家、作品造成恶性影响,相反只要充分利用市场结合商业的运作模式,作品才会广泛的实现它的价值,作家才会获得相应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并产生持续创作的动力。

比较而言,中国文学的商业化起步比较晚,商业化运作模式不够发达不够健全,所以导致的是充斥市场的大部分是“俗文学”或者只是“俗文章”。对于“雅文学”的市场表现还缺乏引导调控。但是盛大文学公司的出现证明中国的文学商业化正在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盛大文学有限公司首次将“文学”和“公司”这两个老死不相往来的词语组接到一起,让文学这一艺术形式和公司这一商业化概念融合,搭建了一个全民性的网络上文学的创作和消费平台,使文学在纸上变成文学在网上。例如传统作家中余华写的书就是在网络上首发,而并非是出版先行。中国从来没有过网络书业经纪人,盛大文学公司就是充当这样的一个角色:让中国作家富起来。这就是商业的力量所在,让文学更有尊严,让文学家更有尊严。 盛大文学CEO侯小强表示将邀请一些传统作家、纯文学作家在网上写作。例如残雪这样的读者很少的纯文学传统作家,也可以邀请她来写作,不但写作,还要让她赚到钱实现一个作家的双层价值――作品的商品性和精神性带来的物质价值和精神回报。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电影,比如《蜘蛛侠》、有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这些作品都充满着恣肆的想象力,可通称为穿越类的文学,在国外已经是主流。在中国的未来也可能是主流,盛大文学公司名下的起点――中文网就以穿越、玄幻闻名,可见在这种文学种类上中国并不比外国落后,中国的文学发展态势并不示弱。

把文学由纸上搬到了网上,由专业作家扩展到全民写作,盛大文学公司打破了文学门户之见,摒弃文学权威的话语权,让一部作品价值完全交给市场去检验,让文学从少数人的事成为大多数人的事。只有如此中国的文学才会实现复兴,发展、繁荣。

中国文学发展的困境就是还没有完全的摈除文学门户之见,文学不走下“神坛”参加市场竞争,不能对读者产生广泛的影响就不能指导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引领文化的深层次发展。无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文学的商业化都已成为一种趋势,并且已经显现出它的生命力与活力。在此基础上,中国的文学必须坚定的踏出这一步,顺应历史的潮流。商业化,这已经是由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所决定了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借鉴成功的商业化模式来实现文学的复兴。

参考文献:

[1]张炯.社会发展与中国文学[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7.

[2]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