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微课程;应用;效果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然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被普遍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促进了行业的转型与升级。从个人方面来说,信息技术更是改变了大众生活和学习的方式,移动终端以及各种软件、资源平台的出现促进了社会资源共享的发展。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增加对微课的应用不仅符合时展的特点,还能够一改课程传统与古板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融合路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微课程的制作质量,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微课的概述
2.1微课的概念
我们平常所说的微课,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指的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的微课程或者微型课程。微课一般以多媒体教学视频、课件为主要载体,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实践体会,并实现各方面教育资源整合的目标。微课还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往往比一般的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通过短时间的视频教学展示对某一个知识点的内容进行阐述。
2.2微课的优势
2.2.1内容针对性较强一般情况下,微课都是针对课堂学习的某个知识点、习题或者教学现象开展的教学行为。微课的制作和设计不仅要着眼于教授的过程,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相比传统常规课程的长时间整章课程的教学,微课对于知识点的教学更加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2.2单元学习时间短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一个人注意力的集中有效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微课的设计教学时长基本上就保持在10分钟左右,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与传统的40~50分钟的课堂相比,微课的“短小”特点能够保障学生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2.3学习具有灵活性由于微课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学习者只要配备移动终端就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微课程学习,这样也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反思和了解,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程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当学生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惑时,还可以通过暂停以及重复播放的方式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而常规课堂极易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无法实现灵活的学习,当遇到难点时也只能通过课堂提问以及课后咨询的方式解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3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学时比较有限
受到现代教育理念发展的影响,高校中增加了类似“职前教育”“通识教育”等公共课程的学时,导致类似教育心理学这样的核心基础课程的学时被压缩。比如,当前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一般为每周4学时,如果按照16周的授课时间计算,则一共是64节课。然而64节课不能覆盖学科教学的所有重点,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压力逐渐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只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导致很多重要内容无法在课堂上进行一一展示和讲授,只能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的方式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1]。
3.2班级人数过多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变成大众教育,最突出的一点表现就是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然而扩招必定会导致班额过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现在课堂中每个班级人数为40~50人,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话,就会出现大约10个小组。在课上进行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法演练,规定每个小组的演练时间为10分钟,参与提问与讨论10分钟,则一整个班级就需要花费200分钟,换算成课时就是4.5节课。班级人数过多会严重降低教学的效率,打乱教师教学的节奏,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4微课程应用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意义与优势
4.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课堂受到学时以及教室的限制,教师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式无法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的思考,长此以往,学生难以掌握专业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微课的灵活性能够突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还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和自由,让学生通过对自身的反思对微课程内容进行挑选,及时对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微课平台还能够提供信息交流的功能,当学生遇到学习困惑时可以通过微课平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4.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利用微课开展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使学生在微课学习、讨论以及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对学习任务进行落实,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度。这样一来,就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3减轻教师的负担
对于教师而言,课程中很多重难点在传统课堂中需要一遍遍地进行重复,才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但是微课视频的可重复性能够随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教师不再需要做重复的劳动,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对微课内容进行修改、加工和调整,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3]。
5微课程应用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5.1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手段不仅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成果,还容易导致在教学的过程脱离实际。因此,通过微课的设计能够为学生创设实际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与实践能力。比如当教师在进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结合微课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认知发展”的相关案例,通过生活实际案例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5.2利用微课拓宽师生视野
对于教育心理学课程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以教材为主、辅以部分实际案例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单调,而且还会限制住学生的思维。微课的出现改变了教学信息闭塞的局面,微课及其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他们能够通过微课平台了解和接触到教育心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教学资源的丰富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加先进、丰富的知识,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
5.3利用微课实现教育个性化
对于教学来说,其根本价值和目的不只是教书,更是育人,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教育,才能够体现教育的真正价值。然而对于传统的教学课堂来说,教师很难实现个性化教育。微课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和学习的机会。学生能够根据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反思以及自身的学习兴趣挑选微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微课教育的个性化特点。除此之外,微课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突破了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鼓励学生开展碎片化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动性。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也不用再受到课时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对课程的重点进行反复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5]。
关键词:微机原理 存储器 实验教学 认知心理学
微机原理是高等院校自动化、计算机等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是一门逻辑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1-3],学好它有助于学生后续课程如单片机原理等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调动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进而让学生获得强烈的求知欲,从中获得一种收获的喜悦和。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对外界信息的加工过程,认知发展具有渐进性。学习是认知活动和智力活动的复杂过程,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种学习动机。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指出:现实学习活动中存在两类学习者―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4-6]。绝大部分学生属于追求成功的学习者,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通过实验获得一种学有所用的成就感和收获感,逐步引导学生向深层次知识挖掘,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实验教学需要根据教育心理学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内容,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
1目前实验现状
微机原理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以教师在课堂上按照知识结构进行授课为主,实验教学是根据理论教学进度,利用微机原理实验教学实验箱,让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给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连线操作,在实验教学系统特定的DOS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汇编连接,运行实验指导书给出的实验程序或者自己采用汇编语言来编写程序,然后观察实验效果。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汇编语言,对该语言不够熟练,如果要求学生迅速通过编程方式掌握对存储器的读写操作,学生心理会产生畏惧感,导致无法快速、高效地掌握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2 实验方法改进
为了提高微机原理实验教学效果,结合认知活动规律,让学生由简入难,循序渐进地学习相关知识点。针对存储器工作原理实验内容,笔者提出了一种存储器工作原理实验教学方法,即将存储器的端口通过外接部件进行连接操作与显示,讲述与演示存储器工作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和材料,这种教学方法使学习内容变得形象、直观,方便学生接受,从而能够调动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下一步通过采用编程方式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打下基础。该方法具体思路是:设计一个存储器工作原理实验教学演示装置,通过手动拨动开关来给定存储器地址以及需要写入存储器的数据值,并通过发光二极管显示存储器控制线、地址线和数据线上的数值,从而使学生可以直观、清楚地读出存储器地址线和数据线上的数值。
该实验装置主要包括存储器模块、存储器控制线设置模块、存储器地址线设置模块、存储器数据线设置模块和存储器数据显示模块,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存储器工作原理实验教学演示装置结构图
图2 存储器工作原理实验教学演示装置电路原理图
存储器模块包括读写控制端口、地址输入端口和数据输入输出端口;存储器控制线设置模块包括控制线设置结果显示单元和控制线设置开关;存储器地址线设置模块包括地址线设置开关和地址线设置结果显示单元;存储器数据线设置模块包括数据线设置开关和数据线设置结果显示单元;读写控制端口与控制线设置开关通过杜邦线相连,地址输入端口与地址线设置开关通过杜邦线相连,数据输入输出端口与数据线设置开关或者存储器数据显示模块通过杜邦线相连,其电路原理如图2所示[7]。
3 结束语
通过对微机原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活动规律针对存储器工作原理实验教学尝试采用一种实验教学方法,从实际实验教学效果来看,该方法增强了学生对存储器工作原理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取得了一定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了课程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珍香.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洋,袁月明,陈丽梅.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创新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66-68.
[3]张元涛.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5):84-85.
[4]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曾刚,张强.心理学在工业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5(8):126-129.
关键词 媒介经营与管理 媒体职业经理人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学培养的是记者、编辑,通过多年的探索,其培养方案及办学模式已较为成熟。媒介经营与管理为传媒产业培养职业经理人,目前,其课程结构以“新闻+商学”为主要模式,但如何做到新闻与商学不是“两张皮”?新闻学的学生到媒体编辑部门实习,可采取“师傅带徒弟”模式,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学生到媒体经营部门实习,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如何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寻求适应市场需要的培养模式成为媒介经营与管理专业(方向)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为核心,首先就中国当前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现状为导引,结合各办学院校的实际,提出“四结合式”实践教学模式供各界参考。
(一)媒介经营与管理采取“专业”模式办学,课程结构以“新闻+商学”为主,并在本科教育中形成了部(省)属高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三个主要的办层次
媒介经营与管理作为新闻传播学教育领域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展迅速,由研究生教育(由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培养定位不同,本文并未将其纳入分析范围。)向本科教育扩散,并在本科教育中形成了以部(省)属高校为主、以独立学院、民办高校为辅的三个主要办学层次。目前,本科开设媒介经营与管理专业(方向)的各类院校约二十所(见表1)。(本文将部分称为公共媒体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的院校纳入统计范围。)
面对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在媒介经营与管理的专业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避免新闻与商学“两张皮”?以何种模式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媒介微观领域的经营人才?就此问题,笔者到相关媒体进行了调研。目前,学界与业界都意识到了新闻学的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之间的脱节。2005年人民网上甚至出现了“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这一现实。作为新闻与传播学的主流专业尚且如此,对新兴发展的媒介经营与管理专业而言,更应提早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传媒产业需要的人才,使专业具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从目前开办媒介经营与管理方向的院校来看,人才培养均定位为实用型,课程结构以“新闻+商学”为主,结合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征,借鉴相关院校的办学经验,笔者尝试构建“四结合式”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作为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突破口,逐步形成符合媒介经营与管理专业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围绕实用型人才培养定位,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构建“四结合式”实践教学体系,有效促进学习迁移,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
1、实践教学有利于解决传媒产业需求的多变性与媒介经营管理类课程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
传媒产业的发展在制度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迅猛变化,呈现出多变性的特征,而构成高等教育基础的课程又需要维持相对的系统性与稳定性。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无论是布鲁纳(J.S.Bruner)的结构主义课程论、瓦根舍因(Wagenschein,M.)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及赞科夫(Bahkob,J.B.)的发展主义课程论,都强调课程的基本性、基础性,主张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概念,把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作为媒介经营与管理专业中的课程,也应符合课程的基本规律。强调课程的基础性、系统性,就会使得课程本身与迅猛变化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差距。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来缩小差距?
媒介经营与管理作为实践性强的专业,可以以实践教学作为突破口。在实践教学中,通过与传媒产业运作流程中不同环节、不同层面、不同接触点进行合理的融合,使传媒需求成为推动课程内容变革的原动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解决传媒产业需求的多变性与媒介经营管理类课程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使培养的人才的综合知识结构符合传媒产业发展要求。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在知识的点一线一面一网的学习进程中,与之对应地构建实践教学的点一线一面――网,使实践教学能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迁移,让学生学会学习。
高校教学的过程,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的理解,知识概念分类如下(见图1):
资料来源: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页。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把个体知识分为两类:
一类为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一般通过记忆获得,因此也称为记忆性,知识。这类知识是静态的,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如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课程中的知识主线、多门课程综合构成的知识面。
一类为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程序性知识与实践操作密切联系,因而具有动态的性质。梅耶(R.E.Mayer)程序性知识包含策略性知识,即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智慧技能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方法。
对于媒介经营与管理专业而言,即要通过理论教学的点、线、面传授给学生专业的概念、原理等陈述性知识,同时,还要通过实践教学传授给学生程序性知识,即认知策略和心智技能,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使知识网络化,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高等教育知识传授的规律要求既要传授陈述性知识,又要传授程序性知识。因此,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也应遵循基本的路径:其一是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实践教学的基本路径(见图2),将实践教学作为高级阶段,以强化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其二是知识点――知识线――知识面――知识网的基本路径,在点线面网的循序渐进中。使学生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逐渐深入到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给学生提供自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的机会。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四结合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见图3)。
(1)、点式结合。 就具体的知识点,请媒体一线的记者、编辑、经营、管理人员给学生授课,让学生感受来自传媒一线的实践信息。目前,各院校纷纷开展了类似活动。但还并未将此规范化。考虑到媒体一线工作人员工作繁忙的实际情况,一般难以承担整门课程的系统教学,而只能就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讲座式教学,因此,可选取课程教学中若干知识点进行点式结合,并将此类教学形式常规化、规范化,使学生从知识点中感受业界的发展动态。
(2)、线式结合――实践课程结合。
将理论知识在实践课程中进行结合。以课程为主线串起知识点。如湖北经济学院的培养方案中,在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两门课程的基础上加入了采写编评一体化实践课程;在媒介经营管理学、媒介经济学两门课程的基础上,加入媒介营销实践课程。这两门课程的实践学时与理论学时之比为2:1。通过这两门课程与媒体、相关部门合作,深入到媒体实际运营环节中去,寻找即适合教学需要,又满足媒体要求的关键点,如承办某个专题、某个专版、某个主题营销活动,以项目运作的形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面式结合――基地实习结合。
与基地实习的结合,让学生跳出校园,从面上了解业界的现实需求,激活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进行融合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大多数院校均在各类媒体及文化传播类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中。学生将有较长时间深入媒体、公司,了解传媒一线的实际工作流程及规律。不同于编辑部门的“师傅带徒弟“式的实习模式,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学生实习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模式,是困扰学界与业界的共同问题。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可以以专题式调研为突破口,学生去实习之前,先行确立实习主题,如发行问题、收视率问题、节目交换问题等,以此激发学习动机,带着问题在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4)网式结合――业务结合。
【关键词】信息加工心理学;英语教学;规律
心理学是英语教学理论的重要组织部分。英语教学的对象是人,并且每个人都有心理活动,然而心理活动又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所以要形成英语教学的最佳形式,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认真研究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心理活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了心理学原理,不仅会大大激发学生的英语求知欲,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会有明显的提高,达到英语教学效果的完美体现。
一、加涅的信息加工心理学理论
加涅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之一。他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即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每个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在各个信息加工阶段发生的事件,称为学习事件。学习事件是学生内部加工的过程,它形成了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结构。与此相应,教学过程既要根据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又要影响这一过程。因此,教学阶段与学习阶段是完全对应的。
二、基于信息加工模式的教学实践
由以上分析,教师要安排适合的外部环境,以便激活,支持和维持构成学习事件的内部过程。笔者将以《go for it》九年级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Section A第一课时听说课为例,具体阐述信息加工心理学六个阶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动机阶段――唤起兴趣
有效的学习必须要有学习动机,这是整个学习的开始阶段。从动机心理学观点来看,兴趣会逐渐发展成为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心剂,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使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比如,在教授Section A第一课时前,首先给学生播放几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学生在有一定音乐背景的烘托下, 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跃跃欲试,敢于表达,为下阶段的学习打开了很好的局面。
2. 领会阶段――引起注意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关于记忆的相关知识,学生从感觉器官获得信息首先到达感觉记忆,而信息在感觉记忆中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的心理活动、注意力等吸引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刺激学生感官、变化教学情境等方式不断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前面播放音乐及提问引导后,教师不着痕迹地将各种music一一 教授给学生,同时在附以音乐及各种匹配的图片,能更加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视觉和感官的双重刺激,学生注意力已完全被吸引到本课的话题上来。
3.习得和保持阶段――搭建情境
当学生注意或知觉外部情境之后,学生就可获得知识。而习得阶段涉及的是对新获得的刺激进行知觉编码后储存在短时记忆中,学生习得的信息经过复述、强化后,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进入长时记忆储存阶段。例如,教师在让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音乐种类后,教师可以呈现一幅流行歌手邓紫棋的图片,因为学生对流行歌手比较感兴趣,因此很快就有了热情。教师可顺势用定语从句解释“Oh, you like musicians that sing very well. ”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点。
4. 回忆阶段――激发欲望
学生习得的信息要通过练习表现出来,信息的提取即回忆阶段是其中必需的一环。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得到提取线索,这些线索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回忆量。例如,在听说课第一课时基础知识教授完成以后, 教师问:“What about your favorite musician ? Do you have the same taste?”随即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听力内容及个人喜好自行编写对话,激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同时也将课堂以外学过的原有知识也运用起来,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被有效地激发了出来。
5. 概括阶段――促成行为达成
学生提取信息的过程并不始终是在与最初学习信息时相同的情境中进行的。同时,教师也总是希望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各种类似的情境中去。因此,学习过程必然有一个概括的阶段,也就是学习迁移的问题。Unit 9 Section A第一课时听说课的最后环节,即知识的迁移及运用阶段。最后教师可设置一个survey,调查四人一组中的每位同学喜欢的音乐和电影,要求学生调查后做一个report,让学生迁移所学知识并有一个语言的综合运用。
三、小结
随着课改的实施与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要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及认知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一定要做一些心理学的研究,并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恰当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水平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是教学改革对英语教师的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之需。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化学教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对策
[作者简介]孙凤琴(1962-),女,黑龙江兰西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化工系,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化学教育。(江苏连云港22200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30-01
问题解决是一种以目标为定向的搜寻问题空间的认知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育课程重要的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数学和物理问题、健康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个人适应性问题”。因此,问题解决能力在大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及提高。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化学教学活动培养和促进大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职院校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学生的知识积淀比较薄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往往习惯于“定式”和“正向思维”,忽视“悬念”和“逆向思维”,不注重思考与质疑问难,缺乏“问题意识”,不愿提问题、不会提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在化学学习活动中,时时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问题,不能通过常规方法加以解决,部分学生自我效能感减弱。虽然教师越来越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提高,但却忽视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尤其创造性地解决化学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在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如何通过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化学课堂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制约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因素
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具体表现在:一是学习兴趣与动力。进入大学后,部分大学生学习懈怠,主动性不强。遇到化学问题时,不愿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而是首先选择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二是化学知识的储备不足。美国教学论专家奥苏伯尔曾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话,“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可见解决问题就是运用有关知识的过程,知识越多越丰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三是定式和功能固着。功能固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式,即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思维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四是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另外,思维策略、性格特征、情绪状态和认知方式等也制约着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应对策略
1.创设问题情景,增强学生问题解决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也就是说在解决化学问题时,当学生确信自己有能力解决,自信心增强,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增强自我效能感是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因素。为此,我们在讲授化学知识时,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并将大而复杂的化学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有一定梯度的、由浅入深的问题群,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也可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和具体化,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在讲授苯环的亲电取代定位效应时,我们让学生将学过的苯、硝基苯、甲苯的一硝化反应写出来,然后提出第一个问题:三个反应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就可以回答出来:取代的位置不同。再提出第二个问题:甲基和硝基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提出中心问题定位基的解释。这样创设的问题情景,会使学生从任务完成中获得有关自己能力的信息,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问题解决的信心。
2.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化学知识储备。美国教育家波利亚说得好:“货源充足和组织良好的知识仓库是一个解题者重要的资本。”大学生拥有化学知识的储备,是化学学科问题解决的基础。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是随着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发展与提高的。我们在讲课时要让学生注意各个概念、规律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才能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保障。例如,在讲授醛和酮后,我们将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用图示的方法归纳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找出醛和酮化学性质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以及不同反应的适用范围、条件和应用,确定两者的鉴别方法,然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和认知结构,理解每一知识点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顺利掌握醛和酮这一章内容的重点,为将来解决有关方面的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3.克服思维定式,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定式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思维定式在问题解决中有时会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就是学生发现化学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时,常常凭借原有思维活动的路径(即思维定式)进行思维,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如果还按照原有的固定模式去思考解决问题,势必会造成思维的结构僵化,阻碍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探讨,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摆脱思维定式,拓宽解决问题思路,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去考虑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时,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往往采取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推导的正向思维,而有些合成常常是采取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逆向思维推导比较容易。这样就说明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创新思维,才会有突破。
4.注重解题思路剖析,培养学生迁移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对学生来说,就是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及书本或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解题找到答案,并不代表这道题已经全部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解题的思路进行系统的剖析,向学生讲授如何推敲题中的字词,理解真正的含义,教会学生区分重要信息和不重要信息,如何把握题中的各种关系,如何在理解题的整体意义后判断题型,选择最佳思路进行解题,然后对解题思路进行总结和反思,举一反三。例如,有机化学的推断题对学生来说是难度比较大的一类题型,它要求学生的化学知识综合性较高、知识面宽。因此这类题学生往往做出来的错误率比较高,为此,教师在例题讲解时,首先审题,分析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解题的切入点,然后找出解题的突破口,要注重将解题的思路和剖析的过程呈现给学生,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和策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总之,问题解决能力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学习活动是否富有成效,而且还会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也会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研究的重要课题,应引起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
[参考文献]
[1]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吴吉惠.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6).
[4]钱贵晴.化学创新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初探[J].化学通报,2000(12).
关键词:电机学;建构主义;变压器;旋转电机
作者简介:赵海森(1982-),男,河北邢台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刘晓芳(1961-),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北京1022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电机学”国家级精品课建设项目(项目编号:GJ20110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049-02
“电机学”是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许多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由于其具有涉及知识面广、理论性强以及时空概念抽象等特点,该课程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电气专业既难教又难学的课程,学生也称之为“天书”。华北电力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经过十几年努力,通过三维动画、人机交互以及可视化等现代科学技术,开发了基于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课件,成功解决了电机内部电磁场的可视化问题。[1,2]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较透彻地讲授一些涉及电磁场理论方面难于理解的、抽象的物理概念,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更容易接受,这就有必要结合现代认知理论对“电机学”这门课程的讲授技巧以及教学方法进行相应改进。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将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应用于“电机学”变压器和旋转电机部分的教学实践中,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取得了明显教学成果。
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是高等教育心理学中认知理论的重要一个分支,该理论主要关注如何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信念来建构新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感性,该认知理论的观点主要包括接受知识、建构学习过程以及教学生长点三方面。[3]以下分别对这三个方面的理论及其在“电机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一、建构主义接受知识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
1.接受知识方面的理论描述
在学生接受新知识方面,该理论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并不是把知识机械地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新知识体系。这就要求对于“电机学”的学习并不是单一地接受电机理论知识,而是要紧密联系以往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新知识学习中,进一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例如,在“电机学”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电路”、“大学物理―电磁学”等基础课程,这使得学生初步具备了从“路”的角度去分析一些电力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于“场”的概念也具有了一定认识。而“电机学”是一门集电路、磁场以及磁路结构为一体的交叉性综合课程,其基本要求就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磁场和电路的基本物理概念,并利用其从磁路角度分析变压器和电机内部的电磁关系,最终能够实现利用一种等值电路来描述上述电磁关系,以达到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目的。
2.典型教学实例分析
在“电机学”绪论部分教学内容中,需要对磁路的概念进行介绍,为后续变压器和旋转电机部分的基本电磁关系奠定基础。该部分内容中涉及磁路基本定律和一些基本物理概念,例如磁动势、磁通、磁阻等,在上“电机学”之前,学生并未接触过上述概念。只通过书本中的文字描述对磁路基本定律进行学习,学生理解起来较抽象且难度较大。如果将该部分内容与“电路”中所学的电路模型进行对比讲解,便可明显增快学生认知过程。为此,引入如图1所示的简单磁路模型及其等效磁路图,图中F为磁动势,Φ为磁通,Rm为磁路磁阻。在教学过程中,以此图为例引导学生将图示等效磁路和已经学过的电路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将磁路分析中所涉及的磁动势、磁通、磁通密度、磁阻、磁导等一系列抽象物理概念与学生知识体系中所掌握的电动势、电流、电流密度、电阻、电导等概念进行一一比较,寻找两者的共同点,这样便有助于学生对上述抽象物理概念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构主义在学习过程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
1.建构学习过程方面的理论描述
在学习过程方面,该理论强调学习过程既包括建构新信息、新知识结构体系,又需要对原有知识体系进行改造与重组。这就要求在“电机学”学习过程中,针对某一部分的知识点,在课堂上不能单纯地灌输,应将教学内容中前后有关联的知识点有机联系在一起,做到融会贯通。
2.典型教学实例分析
在“电机学”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是将电机内部磁通按其作用和分布特点分为主磁通和漏磁通两部分对基本电磁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利用电磁感应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分别列出各个绕组的电路方程进而得出等值电路。在变压器教学部分,由于变压器属于静止电机,学生能够直观接受其实际结构及其基本工作原理,尤其是对于主磁通和漏磁通的理解,故该部分内容相对而言较容易讲授,如图2(a)所示变压器的二维模型图,图中Φm为主磁通、Φs1和Φs2分别为原副边漏磁通。但对于旋转电机而言,受三维结构影响,学生对电机绕组分布及铁芯结构尚缺乏深入了解,无法深刻认识电机主磁通和漏磁通的特点。为此,可建立电机三维物理模型,对其各部分漏磁场进行可视化描述,如图2(b)中的主磁通Φm和漏磁通Φs1所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分析漏磁通产生位置及性质的差异,将漏磁通分为槽漏磁、端部漏磁和谐波漏磁三部分。利用上述方法讲解后,可使学生对电机三维结构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理解“电机学”中利用主磁通-漏磁通法分析旋转电机基本电磁关系的分析方法,同时也可以完成对变压器和旋转电机基本电磁关系分析方法的整合和重组。
三、建构主义在教学生长点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
1.教学生长点方面的理论描述
在教学生长点方面,该理论强调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应该把学生现有知识或经验作为讲授新知识的起点并引导学生从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寻找从已经讲授内容中衍生出来的和未讲知识的结合点,帮助学生利用已经构建的知识体系去学习未知的、抽象的电机理论知识。
2.典型教学实例分析
在电机学教学内容中,电机内部磁场分布以及磁极判别通常是初学者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此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较熟练掌握了变压器基本电磁关系部分的知识,为此,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结合变压器基本结构及电磁关系,将其与电机之间建立必要联系,为分析电机的磁路和磁极服务,所设计的课件如图3所示。其中,图3(a)为单相壳式变压器铁芯模型;假设其绕组通入直流电,所通入电流流向、磁通路径和形成的N、S磁极如图3(b)所示,然后将壳式变压器的气隙由细长型变为圆形,可得磁路和N、S磁极如图3(c)所示;进一步将变压器外圆和槽形也变为圆形,便可得到如图3(d)所描述的电机简化模型,可以看出此时的磁路仍在铁心范围内,而N、S磁极仍在铁芯内圆。
利用上述方式对电机内部磁场和磁极进行分步讲解后,得出的旋转电机可以看作带有气隙的变压器,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结合以往所学变压器知识对旋转电机结构和内部磁场以及磁极判别进行认知,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变压器的角度去理解旋转电机,这也有助于后续教学内容中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中等值电路内容的顺利开展。
四、总结
“电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知识面广、物理概念抽象且较难理解。本文将建构认知理论融入“电机学”课堂教学中,一方面,从认知理论角度将以往学过的知识用于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在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改进了讲授技巧和教学方法,降低了对电机学中抽象物理概念的理解难度。实际课堂教学实践表明,结合现代认知理论所改进的讲授技巧和教学方法明显提高了学生对“电机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适应不同认知特点及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对教学过程中新知识的学习以及能力培养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应立,刘晓芳,陈希强,等.电机学多媒体课件的体系结构和知识表示方法[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1):60-64.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学习从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从学习进行的方式来看,可分为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发现学习难以成为一种有效的、首要的学习手段,绝大多数的知识仍然需要学生通过接受式学习来掌握。
二、学科教学现状
(一)学习的盲目性
目前高校对专业知识的教学途径是:学生在对专业几乎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直接就一门课接一门课地学习专业知识。注重的是单科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对本学科的整体认识。学生对所开设的课程在所学专业领域中所处的地位、位置认识不够,对课程的学习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老师只注重于对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人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过程的分析、研究,忽视了人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有序性,学生不能形成一个稳定、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学科知识迷航
当前人类知识的总体系已经非常庞大,各种知识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即使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学科,一个人也很难摸到它的边际、很难看清它的全貌。随着人类信息量、知识量的迅猛增长。我们学习愈来愈感到力不从心,以至于对信息和知识产生恐惧感。这种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和学习上缺乏引导而产生的困惑称为“学科知识迷航”。学习者不能站在一个能俯视整个学科知识体系的高度去认识学科、认识自我。是“学科知识迷航”的主要原因。
(三)知识结构单一
很多学生单科成绩很好,但不明白各科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中的综合性问题。即使经过几年的学习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也仅是针对个人学过的知识而言的。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只是小范围的、仅局限于个人的、封闭的知识结构,相对于整个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来说犹如沧海一粟。知识结构单一,致使进一步的学习困难。
(四)学不能致用
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人们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似乎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很少,而工作中用到的东西几乎还得重新学起。学不能致用,学生对学校所教授的东西产生怀疑,以至于产生厌学情绪。课堂上听到学生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学这些到底有什么用”。学、用相互脱离,学生不知道每前进一步都能做些什么,体会不到知识的价值,看不到希望。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是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五)应试教育思想仍然顽固
应试教育是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教育体制。凡是有可能考到的知识都是重点,考不到的就是非重点。应试教育指导下的学习方式是以“知识点”作为学习对象的,只要将考试大纲中要求的“知识点”都掌握,就能考出好成绩。“知识点”是应试教育制度下对知识的一种认识。它忽略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把知识分散化、孤立化,从而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是不系统、不完整的。
三、有意义接受学理论指导下的学习方式和手段
(一)学习方式
对于一个发展到一定规模,相对较成熟的学科来说,在学习者头脑中搭建学科整体知识框架很重要。学科知识框架反映了学科的知识结构、大致内容组成、知识的来龙去脉、层次关系、关联关系等,对它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在学科领域中所处的位置。明白距离自己所期望的认知目标还有多远,应从何处着手,沿着怎样的认知途径学起。其学习方式可以描述为,当学习者进入某个学科领域的时候,首先对该学科知识体系结构进行一下宏观认识,确定自己原有的知识在本学科知识体系中何处定位,并根据自我需求、兴趣、能力等确定认知目标和认知途径,然后开始具体的学习。学习过程中随着新知识的纳入,学习者自身的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在不断变化。定位一学习一知识结构变化一定位……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这个循环中实现了知识的积累和建构。这种学习模式使学习者能始终认清位置、认清方向,并能引导学习者及时纠正偏差,保证学习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进展。
(二)学习手段
怎么在才能在学生头脑中搭建学科知识框架呢?显然单靠老师课堂上讲解是不够的。如果可以借助于现代知识管理、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结构化地对学科知识进行重现,将整个学科领域知识的内容、联系及层次关系清晰地展示给学生,以此来辅助传统教学,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学习,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犹如黑暗中出现了一点光,迷路中看到了一座灯塔。知识地图的概念最早是由布鲁克斯(B.C.Brooks)提出的。他提出的知识地图的概念主要是指人类的客观知识,他认为人类的知识结构可以绘制成各个单元概念为节点的学科认识图,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获取途径,以帮助用户知道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知识的管理工具。信息时代的知识地图有它特定的含义,是一种知识库管理系统技术(DBMS)与因特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知识管理技术。教育中学校所传授的都是成熟、稳定、有着完整体系的知识,如果教学中能将各学科、课程的知识借助于知识地图来表示,将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由粗到细地展示,能够直观、清晰地表示出学科内部各种知识之间的横向、纵向的联系及层次关系,将会很好地引导学生在该学科领域内的学习,大大有助于学生知识框架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知识地图是实现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一个很好辅助工具。知识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下:(1)可以有效地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21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3)引导学习者学习;(4)对学习者知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高层次能力 知识迁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21
多年来,我国高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能力欠缺问题,学生学了一大堆概念、理论,但缺乏运用这些概念、理论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用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直接、最关键的原因是教学活动中缺乏对知识的应用,许多课程把知识掌握作为最终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只满足于获得正确答案和完成考试,学习仅停留在理解、接收的水平,知识未发生迁移。
1 知识迁移及其相关研究
知识迁移是现代学习理论的研究对象,它指的是将前面所学知识运用到后续的学习或问题解决中,即所学知识发生了迁移(正迁移)。现代迁移理论主要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但不同学派关注到的是知识学习过程的不同方面,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知识迁移理论。
1.1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奥苏伯尔(D.P.Ausubel,1968)在长期对人类的认知过程进行深入探索的基础上提出的,其最大贡献是提出了影响知识迁移的三个主要变量:①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②原有知识的巩固性;③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其中,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是指,学习者在面临新任务需要调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大脑里有可用以调用的知识,这是影响知识迁移的最重要因素;原有知识越巩固,越易迁移到新的学习中。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是指学生学习了新的概念、原理后能意识到和它们相关的概念、原理之间的异同点。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越强,越利于新知识作为独立的知识保存下来。
1.2 建构主义关于知识迁移的研究
建构主义学派关注到了知识学习的复杂性、建构性、情境性和社会性等特征。他们发现,知识迁移实际上就是知识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并且这种重构总是与一定的对象、内容、活动以及社会情境联系在一起的。在他们看来:先前的经验对迁移非常必要,并要达到相当的程度;学习者对不同情境中的共同深层抽象表征有助于促进迁移;迁移是个主动的、动态的过程。
1.3 人本主义动机理论中蕴含的知识迁移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准备状态如学习的注意力(兴趣、需要)、信心、紧张程度等,也影响着迁移的水平。有时尽管学生头脑中储存了迁移所必需的经验,但这些经验似乎处于惰性状态,不能被有效地加以利用,这是因为学生还不具备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心向、态度(即心理准备状态)。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受意志坚定性、持久性、自信心、主动探索的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影响。有积极、主动个性倾向的学习者更容易产生稳定的迁移(Berreiter,1995;Langer,1993)。
2 知识迁移与高层次能力的关系
根据现代学习理论,认知领域学习结果由低到高依次可分为知识的识记、知识的理解、简单情境中的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其中,知识的识记、理解只是积累知识,并不发生迁移。而知识的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则需要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模仿、比较、归纳、判断,而且越是高层次的学习越是需要调用更多的知识,知识的迁移程度也更高。复杂问题的解决更是建立在分析、综合、评价之上。这启示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就必须将教学目标设定在高层次目标上,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记住和理解上。
3 基于知识迁移理论的高层次能力培养策略
3.1 操纵与改变知识的可利用性、巩固性以及可辨别性来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启示我们,只教会学生领会知识,理解知识,并不能保证学生就会应用知识,只有在实际情景需要提取应用时才会被激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设计提取应用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搜寻记忆中的相关知识,去唤起隐藏在知识背后的结构、意义,去调用这些知识的相关特点实现理论知识向具体情境的迁移。
教师在教了一个阶段后需要引导学生对相关的概念、原理、课题进行比较,区分出表面相同而实质不同的内容,揭开知识的表面特征,归纳出知识的关键特征,并努力探讨、理出各个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把看似杂乱的内容变得条理清晰。使学生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层次、结点牢固、联结线路清晰的网络。
由于缺乏熟识度的知识不能被运用自如,因此在教学中还应加强变式练习(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3.2 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情境性和主动建构性
一个好的应用情境应该是一个开放、真实的问题情境,且能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而当这种情境出现时,学生就会运用自己熟悉的概念、原理、方法去尝试假设,求证。这时,新学到的概念、原理、方法就能被激活并迁移到问题解决中。
3.3 关照学生学习时的心理准备状态,尽力多促成学习成功的体验
动机理论启示我们,学习是一个需要认知、情感共同参与的心理加工过程。良好的学习心境能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会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才思敏捷,增强问题解决的能力。而问题的顺利解决又会激发更进一步的学习动机,并积累一定的知识迁移经验到下一次的问题解决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多挖掘吸引学生兴趣、需要的素材,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情绪处于高度唤醒状态,迅速而有效地提取知识,使知识发生迁移。
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和失败者相比,成功的解决问题者在态度方面表现出更充足的自信心,更重视认真思考和推理,精力更集中,更有耐心和毅力,随时愿意抛弃已有的思路和答案,积极寻找更佳的思路和答案,而一个人在担心失败的学习情景中,会回避困难,影响其策略的选择。这启发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样的思维层次和思维成果;而应设置一些让不同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任务,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猜想、寻求多样化的解决办法,提供学生更多展示他们思维方式和策略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等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物理知识 迁移 价值 产生
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所有的概念、公式无一没有迁移的作用,只有通过迁移,才能使已有知识的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并不能保证他们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用于解答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迁移以便排除干扰,促成知识、技能的迁移。那么知识迁移是怎么产生的呢?
首先,知识内容之间要有共同因素。迁移总是以先前获得的知识为前提的,各种知识、技能之间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因素可促成迁移,这些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基本条件。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的共同因素越多,实现正迁移就越明显;基础知识的适用性越广泛,它的迁移范围就越大。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物理公式,基本都是有三个物理量的,如果学生理解了其中一个公式的基本运用,那么对于其他公式的运用也就能灵活变通了,他们知道求出其中一个物理量,必须要通过题意找出其他两个物理量。用的只是不同的物理公式,只不过这个公式所包含的相关知识点不同而已,其实解题方法特别是它们之间的数学方法都是一样的。比如在初三讲到密度公式的运用时,很多同学不会想到它和初二学的欧姆定律运用方式是基本一样的,学生就是没能把原有的已经掌握的解题技能和方法迁移过来。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发生了变化,影响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克服这一现象,改变教授新知识的方式,帮助学生对这些知识更灵活地回忆;向学生说明如何在不同情境中应用知识,并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只有理解了这一点,顺利实现迁移,才能实现解题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其次,学生要具有概括能力及水平。原有知识及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是影响正迁移实现的重要条件,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概括能力就是指同类事物的本质经归纳、综合以后,又用于理解认识同类事物的认识能力,概括能力的水平决定着迁移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比如在建立对一个物理概念的了解过程中,往往是要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实验,而实验必定包含着不少相关的物理数据,学生如果能从相关物理数据进行归纳,抽象、概括出这个概念所包含的相关物理共同点,那么就实现了对由物理现象到物理概念形成的过程,也就实现了迁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物体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等实验,都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因此,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学生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注意发展学生独立概括问题的能力。
再次,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影响迁移效果的重要因素,有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解决问题所必需的知识和经验,但由于缺乏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已有知识仍然不能迁移。一些分析问题能力较差的学生对解复合问题时最容易发生困难,这类学生思考问题没有顺序性、计划性,缺乏灵活性,只能用习惯的方式生搬定理、硬套公式,因此已有经验的迁移效果差。而分析问题能力强的学生思维特点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灵活性,分析问题透彻、迅速、准确,能通过各种途径去考虑问题,这样,已有的经验就能有效地迁移,从而揭示新课题的本质。所以说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实现有效迁移的重要因素。
最后,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学生的信心、情绪、应用知识的准备状态中,尤以知识的准备状态对迁移影响最显著,在物理学中,知识的准备包括物理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等内容。学生课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打下坚实知识基础的前提,因为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是迁移的基础,基础知识就是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联系、对新知识的抽象概括有固定的作用、对新知识的同化有奠基作用的成分。基础知识越扎实牢固、越清晰、越稳定,则越有利于迁移的发生。知识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以预先肯定的态度来解答新问题,称之为定势或心向。定势影响着解决新问题时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体现为解题时能少走弯路,化难为易,迅速得出正确结果;有时还会有碍于问题的解决,对思维的发散起着限制作用,趋向用固定的方法解答问题。定势常常表现为具有负迁移效果,例如在考试的紧张气氛中,学生的信心和情绪往往欠佳,相当数量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怯场,使思考失去了灵活性,导致思维僵化,慌不择路,多反映为定势毛病,定势表现出负迁移的干扰影响;定势也可以产生正迁移的效果,它的积极作用是指学生一旦形成某种思维定势后,在条件不变时,便可迅速地感知对象、产生联想,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定势将使学生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乔际平.物理教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