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仓储管理审计报告范文

仓储管理审计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仓储管理审计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仓储管理审计报告

第1篇:仓储管理审计报告范文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挑战,内部审计工作的环境、内容、对象、范围、线索、标准以及审计的方法和程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审计手段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需求,本问以T集团为案例,介绍内部审计信息化在企业集团内的发展。

【关键词】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信息化

0 引言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影响日益深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已经离不开电脑和网络的帮助。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业务量成几何倍数增加,产生的信息量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级别,传统审计技术已经无法处理由此带来海量级别的信息,信息化已经是内部审计发现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顺利开展审计工作,完成审计计划任务,审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仅需要了解信息化规则,更需要掌握这些规则,才能让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更加有力。从而提升自身工作的技术水平,优化企业内控风险管理,为企业的健康发现献计献策。

计算机、网络等新型审计方法的使用,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在有限的人力、物力限制下,积极开展事前预防、事中审计和事后整改,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优化审计流程,加快审计文书、底稿的流转、签批、回复速度,节约审计人员时间,使其将精力更多的放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中,从而使内部审计快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内部审计全面转型。

民营企业是我过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克服了先天不足和基础薄弱的劣势,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企业数量不断增长,资金规模不断扩大,自主创新成果显著,对外投资业绩斐然,吸纳就业持续提升,税收效益不断增加。随着民营企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个体规模也不断扩张,企业结构更加多元化,经营环境也更加复杂。企业管理者的治理水平和管控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水平。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健康发展、增强内生动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所重视。

1 T集团简介

T集团始创于1983年,是一家集铸造、水泥、旅游、煤电铝、矿业、商贸物流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2012年底集团总资产近5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员工16000多人,是省内重点支持的百户工业企业之一。

T集团审计部门共有员工13人,划分为财务绩效、内部控制、工程核算三个处室。除工程核算处使用外购工程计量软件外,其余涉及财务审计人员没有单独工作平台,账务审计时与财务系统共用一个平台。对审计信息的保密性,审计资料的收集多有不便。且相对审计方面功能单一,即仅能对当前会计设置好的账项进行查看、统计。审计人员系统权限较低,与普通财务人员相同。集团现有正常经营分子公司50余个,并在不断兼并收购中,涉及铸造、铝业、水泥、旅游、煤电、物流商贸及矿产等7个方面。审计任务繁重,覆盖面广泛,仅2012年就实施审计项目近70个,下发报告100余份,业务涵盖财务收支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期末绩效审计、工程预结算审计以及监察舞弊审计等审计业务类型,其总量占到了民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业务类型。除此之外,还需对年度预算进行全面预算审计;对重要岗位离任审计以及一些专项工作审计等。

内部审计人员少,任务重成为制约审计效率的一大难题,T集团在不断招聘内部审计人才的同时也意识到当前的工作环境已经不能适应企业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往每年一轮的财务收支审计和年终绩效审计能否完成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2 T集团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

为适应T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对内部信息化建设的更高要求。 T集团在2013年初投资2000万元,对当前信息化系统进行重新定制,主要项目模块有:办公OA、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系统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系统、供应链管理、销售系统、库存仓储系统管理、资金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审计信息化系统等。

T集团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预计项目实施流程如下:

项目启动了解需求研发阶段培训阶段试点上线正式上线后续维护

其中审计系统主要分为四部分:(1)决策指挥系统,各级领导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决策、管理和评价所需要的支持信息,主要包括审计计划、审计报告、项目档案、全员工作量等查询内容,以及审计人才信息统计表、审计计划信息统计表等;(2)在线审计作业系统,细化项目管理过程,指导审计作业工作,规范审计行为,控制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主要包括审计类型管理、审计阶段管理以及各种审计工具;(3)数据分析及预警系统,关键风险点全面受控,利用各种审计作业工具,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提升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主要包括财务数据分析、ERP审计、审计分析、同行业数据分析等,监控预警包括审计方法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分析模型等;(4)审计管理系统,合理安排审计计划,有效掌控审计项目,持续提升审计工作质量,集中管理审计档案,高效协同办公,主要为各种系统设置及权限分配等。

审计信息化系统上线之后,审计工作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首先,在计划方面,原来的计划对各分子公司平等对待,现在对分子公司按规模、产能等生产经营指标划分为A、B、C三类,对A类企业重点审计,并对其不定期进行专项审计;对B类企业只进行常规的财务收支、经营绩效等方面的审计;对C类企业则可以减少审计次数,甚至采用网上监控等方式进行审计,以减少审计成本。其次,在审计现场工作中,由以往耗费人力物力的普查、全面盘查改为计算机抽样、对比,由翻凭证的账表审计转为计算机筛查过滤之后再由审计人员对疑点进行分析。以系统导向审计为主,辅以分析性程序和实质性测试。最后,在后续审计程序上,由计算机对所有底稿进行汇总、统计并自动生成审计报告的草稿,大大减少了审计人员的重复劳动。

系统上线后,达到了如下效果:

(1)整合利用各种审计资源,便于经验共享、规范标准,统一调度

(2)对关键风险点进行全面监控预警,增强风险的预见和防范能力

(3)通过计划的创建、分解、变更、审批等,加强审计工作计划性

(4)通过流程化的复核、审批及方案控制,有效控制审计工作质量

(5)利用查询、分析、计算、报表等工具,快速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6)通过对审计问题整改设定、提醒、反馈等,有效跟踪审计整改

(7)通过客观、量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8)利用总裁桌面、预警报告等直观手段,有效辅助领导科学决策

3 结论与建议

审计信息化以传统审计为基础,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快速、准确的优点,使得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都有了大的提高,使全面、系统、数字化的审计成为可能,让内部审计在企业集团的建设中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但在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现阶段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之处。内部审计信息化经过了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会计的信息化程度相比依然不能完全满足审计人员的需求。审计人员相对于普通会计人员其工作内容更加复杂多变,因而难以将其工作程序化,审计软件的开发难度也就更大,而目前的审计软件多是在审计方法上帮助审计人员,不能从根本上简化审计工作。同时,审计信息化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经验丰富的人员往往对现代化审计手段的应用不足,而精通计算机和网络的人员又往往审计经验不足,需要两者紧密配合,才能更有效的提高信息化在审计过程中的应用,使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能够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刘汝焯等.计算机审计技术和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王伟,吕晓峰.浅议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审计信息化管理新跨越[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 (11).

[3]乔瑞红.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审计与理财,2005,(3).

[4]满海艳.浅谈审计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0, (9).

[5]王世德.加快机关信息化建设创建高绩效机关[J].人才资源开发,2007,(7).

[6]刘家义.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审计,2000,(9).

[7]何晓楠.计算机审计对审计信息化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0,(5).

[8]张志军.信息化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探讨[J].审计与理财,2012,(7).

[9]王光远.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评书[J].财会通讯,2006,(10).

[10]王光远.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J].审计研究,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