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农问题的本质范文

三农问题的本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农问题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农问题的本质

第1篇:三农问题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三农研究;范式危机;范式依赖;范式转换

三农问题指涉的事实在不断变化之中,而不同研究者研究的事实之为事实又并非那么类同而简单的事情,加之三农研究涉及的是一个多维复杂多变的系统,在当前三农研究成为所谓的显学状态下,研究者都有各自研究和表达的权利,如何把握三农之真实的互动确实涉及到了三农研究的范式问题,本文将从范式的方法论上提供一些思考。

一、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

范式是托马斯.库恩科学哲学的重要概念,与范式密切相关的科学共同体和不可通约性也是库恩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进步的重要命题。库恩将凡是具备两个特征的成就称之为“范式”:它们的研究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1]

库恩的范式源自对自然科学史的研究,但是这一概念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而且库恩在解释解读科学文本的不可通约性时也认为,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科学活动是“一种人文事业”,它本身就是不断生成和变化的理解文本。狄尔泰认为社会科学指涉的人类生活具有一种时间的结构,韦伯在《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一文中指出:社会科学的对象是文化事件,文化事件的规定包含价值和意义两种基本要素。[2]库恩范式基本上是反对本质主义的,它既指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同时它也是富含实践智慧的去形而上又去纯粹经验的一种方法论,它将范式置于优先地位,它符合西方哲学从对实在的关怀到对实在知识的关怀,再从对知识的关怀到对寻求实在知识的正确方法关怀的转向,它将科学研究截持在本体与主体间性关系既非深层又非浅表的时空上,所以,无论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性,还从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特点看,库恩范式更符合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还界定了范式的一般含义,与此相对应,三农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部分,其应有的研究范式即是三农研究人员对三农研究所共同接受的信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技术方法的一种互动体系。库恩范式对三农研究仍具体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按照库恩范式的标准来衡量,当前中国三农研究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范式危机的。

三农问题难以解说的现状是三农研究范式危机的总体表现,面对问题的竞争性意见,人们甚至开始反思,三农研究的某种方式是否是科学的,或者说三农研究的科学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似乎超过了三农研究的范围,在库恩范式的范畴下分析,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具体表现在多方面和多重意义上。

学科的范式危机。三农研究不象一个完整的学科,是一个多科学,甚至是一个边缘的研究,三农研究的对象和领域几乎随处可得,三农研究也只是因为当前三农问题的升温而热了起来,三农研究本身缺乏一个完整的学理规范,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等都可以问事于三农。对三农中某一具体的现象研究时,也没有单一的范式。有时甚至出现众说纷纭的乱象。

方法的范式危机。实证的方法、规范的方法、各种经验技术性方法都可用在三农研究上,面对活跃变化的三农,在一个宽泛的时间段内反观,诸多方法都有令人质疑的地方。有些所谓计量或调查的方法应用于三农研究,还很难说是方法论的创新,只能说是一种新式工具的应用。对这些具体方法掌握不透时,会出现明显虚假的实证,还很难从范式的视角上去把握三农实证研究的真谛。

理解的范式危机。这是三农范式危机的主要方面,以上两个方面都是三农范式危机的表面形式,理解的范式危机更符合库恩范式的概念。三农研究只是缘引多学科范式成就进行的,对同一问题和现象的解说存在不同的范式竞争,甚至出现各说各话的现象,使得经验资料独立于研究者而存在似乎成为一个永恒的问题,这也是范式自身悖论的一种表现。

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还表现在,三农研究不像自然科学,也不像其他的一些社会学科那样具有自明的实在性,即便形成了某种共同体,这种学术共同体的研究扩展到真实世界中去也存在问题,而难以做到理论范式与事实范式的融合,比如当我们研究三农问题时,我们自以为如此,但我们所研究的三农对象的行为果真如此吗?而且,三农研究还没有象自然科学范式的有效解释和应用那样,让世界在范式下动起来,范式理论的反映与真实世界范式还难以一致激活。三农研究还未能达至自己的研究成果。三农研究没有一个较有影响的共同体,即便有一些共同体,这些共同体的规模也不是很大,很难形成广泛成就性影响。

存在三农研究范式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三农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和范式的内涵决定了三农研究不成熟阶段的范式危机。其次,三农研究的涉及面太广,面对宽泛的对象研究,一时间要想有一个统一的范式显然不可能。研究人员会从农民、农业和农村的不同维度来看待三农问题,有人会从农民收入问题进行分析,有人会把三农看着是农民权益问题;有人会从演进的方式分析三农问题,有人则会从建构的角度进行分析;有人从国家视角解读三农问题,有人则从公民社会的发育不足来进行诠释;即便从国家视角进行分析,有人会特别强调国家功能,有人则注重国家型态的变化和结构的合理转换。第三,现实社会的快速变化,急切地催逼对旧范式拒斥和新范式的出现,而新范式又迟迟不来,这是由社会事件类比和重复性问题引起的困境。第四,还有意识形态的干扰,即是一些规则超越范式形成的干扰,三农研究多是前置性问题遮蔽型研究,在范式本身匮乏的情况下,潜意识规则就会大肆侵入。比如农村治理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但一些研究者彻头彻尾地用政府计划管制的思维来研究;又如关于农民组织的问题,一些学者只从所谓仁慈的角度去思考弱势的农民需要组织,甚至会出现“组织农民农民怕,农民组织政府怕”的境况。等等问题不一而足。第五,尽管一些三农研究是以某种范式作支撑的,但是这种研究范式并不那么明显。

当前三农研究并非是完全处于前范式阶段,而是同时具有前范式和需要范式革命某些特征。三农范式危机的状况总的来说,有利也有弊。范式危机可以说是一个非垄断性学术氛围的结果,有利于学术观点的竞争,但是如果所指同一问题的竞争观点久久不能归一,那么每一个竞争性的东西都难以说是成熟的科学,培根也说过,真理从错误中比从混乱中更容易获得。另外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也多少是在中国社会具备一定程度的后现代性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与不存在单一范式的社会分化发展相吻合,但是在多元和多样性的情况下,寻求挑战性的新范式的冲动仍然很强烈,追求三农共识性研究仍然让人激动不已。

二、三农研究的范式依赖

科学研究需要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即范式理念上进行,同时也使研究囿于共同体内,有利于解谜活动的进一步完备。无论研究是处于常规科学阶段还是需要进行科学革命,都是在依托一定的范式下进行的。研究者常常是在强把大自然塞进由专业教育所提供的概念箱子里方式下训练而成的。库恩认为科学家不能拒斥范式而仍然是科学家,他们可以拒斥旧范式,但又必须同时接受一个新的范式,因此对于科学家和一般的研究人员来说,依赖范式是必须的。

从广义来讲,寻找一种观念依托即是范式依赖,这种观念依赖已经内化为人类基因的本能之中。其实如果没有范式的指引,我们根本不会把一些事实当作问题,另外我们能够发现事实和问题,也是因为有范式的潜在影响的。

当前三农研究并非是完全处于前范式阶段,而是同时具有前范式和范式革命某些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三农研究仍然是依赖了某种小范围的范式。

三农研究范式依赖的意义:使三农研究成为一个富有成就的常规科学,在范式的指引下解释问题,并应用于三农研究的社会活动之中。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范式转换的科学革命来实现三农研究向另一阶段常规科学的过渡。

尽管作为专门的三农研究人员来说,不必过多地思考方法论上的问题,向其追问三农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也似乎超出了其研究范围,但是不管怎样,任何研究人员要想进入三农研究方面,就得进入某种范式状况,要想进行范式革命也得以此为基础。

具体研究三农问题时的范式依赖形式有:一、单一范式的借用。尽管三农研究还存在某种程度的范式危机,但是我们还是有可供选择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单一范式的。这是一种对既存范式的类比依赖,或者说是范式在三农研究中的解谜应用,而这种解谜应用是不知足的。二、对不同范式的比较依赖。因为三农研究并非处于完全的前范式状况,它有一些成形的范式可以应用,不同的成形范式可以指向三农研究,而这种不同范式的共同指向又具有显明的前范式特点,必须进行比较应用。三、不同范式的组合依赖。范式的组合依赖适合三农问题多样化分析,这种依赖有利于既关注个体又关注整体的研究。

范式依赖对三农研究也存在一个悖论性影响。一方面因为范式是一种前理解,范式依赖使得事件有意义,它对研究有一种指引的作用,而前理解范式的形成也是因本体诠释时的原初事件的显明而来的,范式的作用表现为事件突现----形成思维系统(前理解)----多事实映证(常规科学)----反常事实的激发的循环过程之中。另一方面范式依赖也会让人有戴着一副有色眼睛的感觉,防碍人们获得较为中性的观察,使得搜索事实的“无污染知觉”不大可能,事实上任何的观察都不可能是在一张白纸上去画画,如果真是一张白纸,可能就等同于,他会对一切事实无知。这样就要学会韦伯所说的价值无涉,同时在范式的依赖下,给自己的思想留下一片自由的空间也是很重要的,当然仍然要让范式优先,这样才具有科学性,这也是范式依赖时应当注意处理的关系。

总之,我们在依赖范式进行三农研究时,一定要面向对象,面向真实的场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经验并不等于范式,范式也不应干扰经验的再生。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社会,我们对所依赖的历史范式应该持过多的怀疑。比如我们在对三农问题进行个案研究或区域比较时,我们就应该得出三农问题的异质性与同质性,而不应该迂腐地将三农研究局限在自认为的范式上。

三、三农研究的范式转换

范式危机、范式依赖和范式转换是从范式作用的不同阶段分析范式形态的特征,三者之间其实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范式依赖是范式转换的前提,如果不先存一种范式,何以进行科学革命的范式转换,有范式依赖的基础,也容易实现范式的团体性转换。

依赖范式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范式指引下会使研究更加精致,但是从认识的发展来看,任何一种范式都会沦为被抛弃的地步。范式转换因人因事因时而变,在需要转换时而不知转换,就会要么不知着落,要么陷入读书陷阱和知识的负担之中不能自拔。库恩范式不仅强调不可通约性的范式,而且库恩后期还强调语言的不可通约性。库恩的范式并非完全是唯心的相对主义观,库恩范式的格式塔式的转换是人与物互通的结果。

因为三农研究存在明显的范式危机,又因为三农研究范式依赖的非常规科学的特征,所以范式的转换和新范式的确立是三农研究应当突出关注的问题。

当今三农研究存在前范式类的纷争,我们所说的需要三农研究范式的转换并非指既存范式的整合,整合难以解释范式的不可通约性,更难以体现科学革命的彻底性,即便与老范式存在概念语言等形式上的类同,新的范式在观念视角方面则发生了不可通约性的变化,这是范式转换的本质特点。竞争性范式的消解,也即是事实与理论的深入同化,范式转换是不拘泥于否定的抛置性否定,范式的包容性体现在转换之中,而决不是新范式对旧范式有任何包容的意图。库恩范式革命的意义在于鼓励超越范式本身,但它最终将范式超越的无限层次包裹在一起,实现范式思维下的超越超越再超越。

由于处处都有反常,因此存在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所以需要范式转换而在某些方面达致统一,即便三农研究处于成熟的常规科学阶段,也会有反常的出现,而需要实现从旧范式向新范式的转换。

范式既是一种共有信念,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因此,范式的转换既是观念的转换,同时也是方法的转换。三农研究范式的转换也是指两者合二为一的同步转换。方法是依赖于范式中的元理解而设计的,通过方法获取观察事实是一个事情显现的闭合过程,在此过程中,反常会触发新的元理解和对应的新方法,使得范式进入另一有效的轮回之中。

本文并不指定三农研究范式转换的具体方向,因为一旦这种方向已经明了,何来范式危机的持存和始终保持危机意识的觉醒呢?本文只是特别提示三农研究需要新范式的出现,需要特别的个人在非连续非累积的情况下“悟出”一个新的系统来,并且需要符合理论与事实的一般范式的映照规律,形成能够解说和应用的三农研究范式,并将此范式与共同体一起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第2篇:三农问题的本质范文

摘要: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经济学课程,其内容抽象不易理解,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将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科的兴趣,因此需要改变其教学方式,运用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启发式教学手段,通过创设难度适中的三农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实际的三农问题。

关键词:经济学 启发式教学 问题情境 三农

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启发的目的是举一反三,利用诱因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这一方面,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即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怎样把启发式教学法融入到发展经济学的开放教育教学中来解决三农问题,就成为了本文讨论研究的重点。

1、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及其形成的理论基础

1.1 启发式教学的起源和内涵

启发式教学是与注入式教学相对立,并与之相互斗争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古代孔子是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教育家。到了近代,一些改革者也积极倡导启发式教学,就提出了改革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而在西方,最早推崇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他倡导的是“问答法”的教学方法,也被称为“产婆术”。

本质上,启发式教学是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方法的指导思想,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起点,它的应用既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手段。另一方面,它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引导和转化,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1.2 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启发式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它对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知过程非常重视,特别是对思维过程的充分展现,是以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线的全新教学理念的真正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认为:知识不是靠老师教学传授而习得的,而是学生根据一定的学习和他人的帮助以及对资料的查阅,然后对知识进行整合、建构而得来的。它既强调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这种教育思想和理论是当前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2、在三农问题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2.1 对我国现存三农经济现象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求知欲,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在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注重。而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如当教师在讲述三农问题时,可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其思考:

为什么现在我国粮食问题成为三农主要解决的问题?

给出这个问题后,学生思考就会非常积极,会联系实际来分析解决这个三农问题。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教师就会说明这是个三农经济问题,如果不了解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式,就不可能正确回答出来。教师也可以不失时机地讲述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全球10亿人口在饥饿中挣扎”, 这样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教师论述完饥饿问题后,让学生回转头去思考这个问题,根据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来分析和剖析这一问题。但由于上课时间有限,教师只能就问题情景中的主要问题给予分析、解答。这样学生将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积极、深度地思考问题,只是应付式地来回答。因此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解决具体的三农问题之前,需要精心设计好教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2.2就三农问题,以探究式的提问,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讲课时要善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进行探究式研究,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和难点。如当教师在讲述财政资金政策时,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我国的财政资金需要大力度投向“三农”以此来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但近年来,政府却又不能与把重点投入其中,这种极度的不对称是怎么样产生的?

问题提出后就会引起学生讨论。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老师应立刻给予鼓励,回答不完整教师加以补充,再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不断提出其他相关问题。学生随着老师的提问和引导不断思考,发表观点,展开讨论。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经济学并不抽象,而是非常贴近生活,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兴趣和热情,自我探究和学习的意识也会增强,掌握重点和难点学习的能力也随之加强。从本质上说教学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过程。通过创设富有想象力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再通过讨论,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对经济现象进行实践性考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

教师可适当组织一些跟经济现象相关的实践性考察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加强其切身体会,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如在2010年的4月我们专业所做的对贵阳市周边的农村经济调查报告,此次抽样调查农村一家人中的主要5个成员。其中2个文盲、2人仅受过初等教育,只有1人受过高等教育。这说明他们的文化素质都很低,以至于其掌握科技的本领低,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因此也让学生从中明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在本次的调研考察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通过分析调查报告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学目的也得以实现。实践性考察的目的在于把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逐步运用到实践当中。在这个课例中,学生始终处于探索、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安排和引导。

3结束语

启发式教学遵循教学规律,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引路者。在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法,既要重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讲解,更要注意通过创设一系列问题,开展各种讨论,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一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更可以学到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其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之路,极大地发挥启发式教学在发展经济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学习理论的哲学方法论思考[J].教育技术通讯, 2006

[2]何克.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

[3]陈锡文.我国粮食供求关系的中长期展望.未来与发展 1(1 988)

[4] 张凤荣,陈焕伟,等.土地资源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E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5]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等师范院校化学教学改革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教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第3篇:三农问题的本质范文

民以食为天,农业属于国本,农稳天下安。浩浩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其农业意味着神州安则全球安。当然,农业作为竞争性较强的国脉产业,它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水平,决定它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地位。应该说,相对于发达国家,我们的农业产业竞争力还很薄弱,只有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集优成势,我们才能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与提高生产力水平的矛盾;解决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与城乡市场基本需求的矛盾。

资料显示:1997年后,我国已步入农产品纯出口国。每年顺差高达50亿美元。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进口压力剧增,由竞本文由收集整理争引发的贸易之战在所难免。如果我们不能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强大冲击。那么,我们的农业就会遭受灾难性的打击。因而,我们必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生产力水平,增强农产品质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提升非均衡农业的竞争力。比如,袁隆平实施水稻亩产的攻关课题研究,东北地区实施的玉米通透栽培试验,优质大豆栽培的示范、东北地产果的高枝换头技术推广等等,都是应对挑战的实际步骤。

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出口创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然是一个运作的巨大工程,就必须有经济法作为保障和服务。通过法律的魔杖,支配、主导和保障工程的实施。从而制约或制衡农业产品生产成本过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弱,农业研发水平有限,农业在金融企业融资严重不足的诸多缺陷。农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必须通过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去干预操纵农业产业自身的某些缺陷。笔者认为:经济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人民利益的诉求,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干预经济生活的手段。我们知道,市场经济主要靠市场来调节,但国家是需要管理的,管理的本质性特征就是一种意志和利益的集中显现。比如,农村实行的土地承包制,就是经济法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强制性的约束土地所有权、使用年限和使用途径的一种意志的诉求和民生利益的诉求。笔者在农村调研时发现,过去不少农户因土地生产效益不佳,而弃耕经商。后来由于国家调整了政策,就是国家以经济法律的手段,调控土地政策。不要提留,种田补贴,农资补贴等等,这些以经济法形式作为保障的政策一推出,土地身价倍增,争抢耕种土地风潮大起。曾经弃耕的农户纷纷回乡索要土地。进而引发抢地争端。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械斗事件。在这

种情况下,作为经济法重要载体的《农民承包土地证书》便起到了巨大的经济杠杆作用。谁持有《土地承包证书》,谁就受到法律,当然是经济法的保护。没有这个证书,纵然天皇老子都不行。可见,经济法作为国家意志和民生利益的总诉求,该有多么重要。

毋庸讳言,我们国家本文由收集整理农业发展投入不足,发展滞后,风险较高,抗灾较弱,竞争不强,诸如这些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严重弊端,必须有国家意志诉求来干预,必须有民生利益诉求来呼唤,必须有国家政策杠杆来调节,否则,农村土地一乱,粮食一乱,天下大乱则国将不国,民将不民了。

第4篇:三农问题的本质范文

我国承包制的土地制度所导致的小农经济,进一步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农业自身所需要的规模化效应难以满足,农业收益低更成为必然。农业收益低造成资本挤出,同时提高了进入的成本,技术金融等相关难以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的收益率低,形成了恶性循环。“人造国情”矛盾。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的经济结构,是由于城乡资源不同而形成的,产生城乡差距,有其必然性,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不断进行,城乡差距会不断缩小。但是我国的城乡差距不仅仅包括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而且还存在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所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有研究指出,由于人为歧视的制度安排,几十年来中国的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5∶1。如果住房、教育卫生等也考虑在内,中国的收入差距将达到6∶1。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仅仅为1.5:1。

2三农问题的解决模式分析

2.1代表思路评析

首先,土地流转的基本思路是将土地从不使用的土地的人手中流转出来进入其他人的手中,通过企业合作社等形式实现规模化,从而提高收益,克服土地撂荒等问题。但是有偿的流转导致多余的租金成本,这给原本低收益的农业增加了又一道障碍。在此基础上的讨论并不否认大型农业企业存在的合理性,也不否认规模化收益会降低单位成本,但是农业的低收益率,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农民增收更多程度在现实上大都是依靠兼业化,农业合作社尚难以形成可供移植,可全国推广的合理模式。其次,现今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性质弱化,耕地取得的收入远远不如外出务工。因此大量土地撂荒。土地承包制下的土地性质更倾向于社会保障。这是在制度设计时就是考虑到的,符合历史国情;在土地流转研究中也为学者所承认。但在进城务工较盛行的地区,土地大面积撂荒也不愿流转出去的“鸡肋”状况凸显。土地使用权固化的问题制约着土地的发展。针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以及针对二元户籍制度的研究学界已经比较充分,但是针对真正的实施问题却难以实现。第一,从理论上看,针对土地的社会保障性质,城市拥有各种社会保障,农村拥有耕地,这在不考虑量上的量的差距上,这种制度安排是具备一定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的。进城农民工作为农村的户籍,享有农村的耕地,在这种角度上来说如果再强求与城镇人口完全相同的社会保障等待遇显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公平原则。而城中村人口作为农村人口却丧失了土地,也没有社会保障相比农民工却更反映出了一定的不公平。第二,从现实来看,户籍制度上捆绑的歧视农村人口的各种社会保障,各种福利的量过大。如果完全放开二元户籍制度,国家财政上具有一定的不现实性。如何真正实现户籍制度上社会保障城乡置换,保障尽量更加平等才是解决问题的重点,这就需要将目光转向农村社会保障性质的土地。

2.2代表性模式设计评析

2.2.1重庆模式

(1)“地票”改革。所谓地票,就是由市国土房管部门发给等量面积建设用地指标凭证。这个凭证就称为“地票”。地产开发商通过竞拍地票,获得申请对城市近郊的土地进行商业开发的权利。重庆地票将农村地区的非耕地转变为耕地,随即将城市近郊的农地纳入城镇土地开发版图。就是借宅基地的流转实现了用于建设的农地的置换,农村的宅基地变为城市的宅基地,其目的在于保证耕地的不减少,克服城市扩张的用地瓶颈。(2)“脱衣穿衣”户籍制度改革。2010年1月,重庆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制定了《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方案》,全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改革中,以解决有条件农民工“转户”为突破口,对转户农民设计了“3+5”、“脱衣穿衣”的政策体系:即进城农民穿上城市就业、医疗、社保、教育、住房“五件衣服”,脱掉农村林地、宅基地、承包地“三件衣服”。截止目前已经有近两万名农民获得城市户口,农民兴趣很高。不可否认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实现了城乡制度的很大衔接,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配套制度设计影响极大的一次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穿五”存在一定的时间迟滞,或者依靠市场(除了教育问题可以立即解决,社保、医疗具有年限限制,就业培训远远不足,住房只能依靠廉租房等),实际应用效果没有预想的要好。具体分析情况如表1所示。制度改革也仅仅倾向去于两类重点群体:一是有条件农民工及新生代。二是历史遗留问题。所以重庆户籍制度改革效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2.2天津模式

天津“宅基地换房”。所谓“宅基地换房”办法,即农民自愿以其宅基地,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换取小城镇内的一套住宅,迁入小城镇居住。原村庄建设用地进行复耕,而节约下来的土地整合后“招”、“拍”、“挂”,用土地收益弥补小城镇建设资金缺口。这是自下而上建设小城镇的做法,数量上可能满足了中国城镇化的要求,却难以达到城镇化的标准。其本质更倾向于工业增收的思路。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房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可以保证农民有所居,农业产出不减少,来追求增收,确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农业依然难以发展。

3系统解决三农问题模式设计

第5篇:三农问题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农民 社会保障制度 重要性 问题 对策

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最终落脚点。一切改革和发展最终要使农民得到实惠。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占总人口约70%的农民目前或将来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令人堪忧。因此,寻找有效途径解决这些问题尤为重要。

    一、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要性

    社会保障,英文是“social security",直译为“社会安全”,最早出自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o此后,联合国国际劳工局、国际劳工组织都从不从角度对社会保障进行了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李铁映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文中也明确指出:“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面临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风险。而这些风险仅靠个人和家庭力量是难以抗拒和承担的。所以客观上要求建立起在个人责任基础上的社会互济保障制度”。中国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在2004年ISSA(国际社会保障协会)上指出:“中国的社会保障目标是让13亿人口不同程度地享受到社会保障,特别是九亿农村人口”。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目前,学界几乎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社会保障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工程,是社会的稳定器,是人们基本生活的保护者。

    但是,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却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阳光雨露。在城镇,基本上建立了面向绝大多数劳动者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劳动者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可以享受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待遇,部分城镇困难群体享受城镇低保待遇,而在农村,农民基本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广大农民主要以家庭劳动为主,很容易因为年老、疾病、失地等原因返贫。

    因此,建立真正的、覆盖整个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的社会保障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

第6篇:三农问题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

农村与城市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而就目前而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局限于“三农”内部,“三农”问题无法解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而小城镇规划又是城乡统筹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小城镇建设的发展重新定位,把城乡统筹作为促进小城镇能否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提出小城镇建设应与辖区、农村(包括农业)统筹考虑,并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促进城乡互动、村镇互动、工业、农业互动、带动小城镇的健康、稳定发展。

1、城乡(村镇)统筹发展的重要性

1.1城乡统筹发展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收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坚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五个统筹”是其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又摆在“五个统筹”的第一位。同时小城镇的统筹建设也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基础和主要环节,只有在解决好小城镇的村镇统筹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实现城市和农村的统筹,使城乡接合、村镇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不断发展。

1.2 城乡统筹发展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力保障

城镇化是以农村人口比例下降和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为表征,以产业结构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社会结构从农村社会构成向城镇社会构成,人类聚居场所从农村空间形态向城镇空间形态的转化为本质的多元演进过程。

城镇化必定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就业岗位增加为前提,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

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离不开农民进城。①在城市快速发展下,大量农民进城已成为必然趋势,大量人口滞留在农村只能造成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闲置。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城市不仅仅是产业聚集中心、政治中心和地区发展引擎,而且是人才中心、教育中心、知识创新中心,以现代城市的丰富多彩吸引农村人口进城。因此,统筹城乡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城镇集聚产业和吸引人口的能力,更能够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1.3 城乡统筹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落后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原始的以农业促进农业、农村带动农村的单一模式,应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发展失衡状态,突破制约城乡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统筹谋划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②,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市场互动、人力互助。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以此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1.4 城乡统筹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

1954年,刘易斯创立了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模型,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概括为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建立了两部门的经济发展模型,奠定了无限劳动力供给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1]。就目前而言,城乡二元结构,是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过程有的历史现象。长期累积而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和制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促进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2、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是一个区域性概念,从狭义的小城镇概念出发,小城镇既有城市的特征,又有乡村的特征,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与农村和城市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构成村镇体系的小城镇最大的特点是建立在周围乡村的基础上,它的形成、发展与周围乡村发展的特点,乃至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城镇经济的发展也带动着乡村的建设,日益配套的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设施,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小城镇的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因素。是联结大中城市和农村的桥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加快城镇化步伐、解决“三农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措施。规划好小城镇建设是这一战略措施的重要环节。

2.1 国外小城镇建设

国外的小城镇建设多注重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下面以几个在小城镇规划会中比较成功的国家为例,分析这些国家在小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和理念。

2.1.1 美国小城镇追求个性

美国在小城镇建设中有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注重功能;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的特点和培育有个性的城镇。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非常注重环境建设,为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发的社会经济环境,在美国,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没有的,这也正是我们在小城镇建设中所应借鉴学习的

2.1.2 英国小城镇更多的考虑小城镇的发展扩张

相对于周围的农田而言,英国的乡村居民点、小城镇都是很小的,它们有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张。例如伦敦以北的一个小城镇,由于是农业区,所以在规划时就特别考虑了它们扩张时可供选择的地理方向,并且经过深思熟虑,以保护高质量的农田。同时,特别注意小城镇或村庄的发展潜力,当地的居民也积极参与到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中,由于人们熟悉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各个规划要素的尺度、布局和功能,因而也更加关注小城镇和乡村发展所引起的自然灾害等,这样就使得城市规划与实际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规划的实施、运作。

2.1.3 日本发展小城镇缩小城乡差别

日本国土厅要求在制定村镇综合建设规划时,最初应把缩小城乡差距作为规划的主题, 以后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分阶段地调整主题, 这种作法不但明确了不同时期的规划方向和实现目标,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规划水平。

日本中心城镇人口密集而中小城镇及农村地区人口过疏,这是日本建筑界所面临的三大难题之一,相对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日本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大城市,这时日本的城乡差别加大,城乡二元化趋势明显,小城镇没有发展反而萎缩。7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小城镇具体开发建设过程中,注意保护农民的收益,对农产品实行限产,对价格实行保护,逐步缩小了城市和农村的差距。

2.2 我国小城镇建设

2.2.1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一直把发展重心放在城市的自身建设上,而忽略了小城镇以及乡村的发展,因此造成了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局面,城镇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量的不断增加创造了条件,但是小城镇建设力度不够,持续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2]。虽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都有很大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但城乡差距却越来越明显,究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农村自身的发展以及农村和城市的融合。如果说,以往发展大中小城市,是在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运行的,始终没有顾及“三农”问题的解决,甚至是以损害“三农”为代价;那么,当今的小城镇建设就应将“三农”问题的解决作为完善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着眼点。

近年来,我国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政策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2.2.2 小城镇建设问题的解决办法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③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从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体系看,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都是结合着繁荣农村经济的内容提出来的,小城镇规划建设离不开和它相互关联的县域、村庄的规划,也就是城乡统筹发展,缩小贫富差距。

城乡统筹、城市带乡村是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共同规律。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大量农村居民变成城市居民,城乡发展差距变小的发展阶段。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城市先发展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能量越来越大,城市有义务也有能力加大对农村带动的力度,城市带农村完全能带出“双赢”的结果。

坚持科学发展观

在城乡统筹的基础上小城镇建设应该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由此可见,小城镇建设问题的解决必须坚持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落实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3、小城镇建设与城乡统筹的融合

小城镇由镇区及其行政管辖的村庄组成,小城镇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各中心村、基层村的协调有序发展,统筹小城镇的村镇发展,首先应该在村镇体系的规划上做足文章,谋求村镇建设的协调发展,力图使区域村镇的互补性、协同性、融合性在发展中的整体效应最大化,改善村镇发展中的不合理关系,重视调控村镇发展的协同关系,提高村镇空间的组织化程度,其实施途径应该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均由不同容量、便捷的现代化交通、通信设施和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连接在一起,形成和谐的网络型城乡复合系统,使城乡居民在具备现代化和网络型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共享现代文明。[3]。

小城镇建设的统筹发展应遵循以下几点:

3.1 地域空间的统筹管制

为协调村镇建设与村镇用地的关系,引导城镇各项用地建设,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小城镇进行空间管制区划,将辖区范围内用地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三类空间管制分区。各类管制分区应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严格界定,对位于城市与村镇边缘地带的用地,则在进行空间管制时应尽可能多的考虑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分析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和基本农田的相互关系,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在总体功能合理的前提下,进行用地的严格管制与分区。

3.2 基础设施的统筹完善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小城镇和乡村发展的“瓶颈”。村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则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利手段。工作中,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具体应做到:

3.2.1 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扶植力度,指导统筹镇域村镇体系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3.2.2 村镇之间基础设施要合理化,小城镇在供水、燃气和公共交通等方面进行一体化布局,由城镇联网辐射提供服务,实施城镇支持农村,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组织中,自组织自平衡为前提下,实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在城乡一体化系统中统筹解决。农村的燃气要充分考虑发展利用沼气的可能。

3.2.3 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应按照规划合理、配置适度超前,并通过规划引导适当超前进行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带动开发建设的原则以吸引外部投资进行小城镇的开发建设。

3.2.4 按上述原则争取周边互动区域的资金,把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纳入上一级和更上一级规划组织结构中的城镇统筹项目。

3.3 交通统筹协调

城乡统筹发展的本质在于强调城乡之间的联系。罗杰・特兰西克在图底关系理论及联系理论中,认为城市空间是“图”,乡村及生态空间是“底”,认为“图”与“底”通过一些“联系线”可组织成一种关联系统和一种网络,这些“线”可以是交通线等实体要素,也可以是信息、技术、资金等虚体要素。可见,统筹城乡发展,道路交通规划至关重要。[4]

我国小城镇交通发展的技术标准、发展规划、投融资政策、补偿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与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不相适宜的地方,现有道路网络及其发展规划都是在原有城乡二元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在交通统筹协调方面应重新做全面的规划和建设。

交通统筹与政府的扶持密不可分,做好交通统筹协调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建立健全国家对统筹小城镇交通发展的财政补偿机制,使小城镇的交通能真正与城市交通接轨,实现交通统筹。

其次,为统筹小城镇交通发展的先行区提供更优惠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只有通过政策扶持,加快先行区的建设步伐,才能为全国的小城镇树立榜样,进而带动所有小城镇交通的统筹发展。

最后,将城市与城镇的交通规划做统一部署,规划之间不再脱节,不再不相关联,成为有机整体。

3.4 生态环境统筹建设

在生态环境的统筹建设上,遵循生态化原则,按“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的方式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循环经济理念为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做保障,以组织产业链为手段,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新经济增长模式,按节能、降耗、减排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自组织、自调节、自平衡。

同时既要搞好规划,又要搞好建设,既要治理,又要提高城镇居民保护环境意识,将城市与城镇生态规划紧密结合,使生态环境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5 防灾、抗灾、减灾、救灾的统筹安排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的减灾工作方针。建立健全综合防灾、抗灾、减灾、救灾预警机制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尤其是城镇、乡村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以现代化的手段向小城镇居民宣传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与方法,依靠科技之力进行科学防灾,推进综合防灾、减灾和救灾事业,对城市与村镇的防灾减灾设施进行统一安排、统一部署,使城镇防灾体系一体化、网络化。

3.6 公共卫生体制的统筹协调

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医疗体系。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健全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加快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改善乡村卫生医疗条件,积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对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尴尬局面,逐步缩小城镇公共卫生体制的差距。

3.7 社会教育的统筹部署

第7篇:三农问题的本质范文

内容摘要:城乡统筹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就是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和农民的增富问题。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民生问题也存在一个方法论和价值观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权变地审视城乡统筹过程中的一些民生问题的内在联系,并从主客体的关系出发,把城乡统筹的主体对象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作为城乡统筹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才能有步骤地和明晰地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与实施工作,实现目的与效果、动机与结果的统一,决策目的、实施行为与农民的需求满意度的统一。

关键词:转变发展方式 城乡统筹 人本路径

当今时代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实现统筹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统筹发展的哲学本质就是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实现科学发展。从哲学高度讲,“统筹兼顾是一种强调普遍联系的系统辩证法,是一种着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思维,是一种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和谐的人本理念。”因此,统筹哲学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来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做到统筹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从而保障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统筹发展的哲学本质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类实践行为的终极目的。统筹哲学的本质目标就是要通过统筹的方法来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的失衡问题,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进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首先统筹哲学关注的是人类的本身物质和精神的统筹发展。统筹哲学理论不仅强调保障人的物质需求,还更为强调保障人的精神需求,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也是辩证统一的,仅仅保障人的物质需求,不过就是实现了人的生物性存在和延续,没有实现人的理性存在,从满足物质需求看,无法把动物的存在和人的存在区别开来,只有在保障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保障了人的精神需求,才是使人区别于动物地实现了理性地生存和发展问题,如果单纯地发展一个方面,就会导致人的畸形发展。

统筹哲学不仅关注人的物质和精神的统筹发展问题,同时也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统筹发展问题,以及人类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区域之间的统筹发展问题。在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中,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统筹哲学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当今时代背景下,统筹哲学所直面的和需要研究的最困难的现实问题就是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缩小和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地位平等,进而使全人类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

“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城乡统筹发展的提出就是打破原有的单一的从城市或从农村角度考虑的思维定势,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起来统筹解决。

城乡统筹发展,是有效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我国现在正处于推进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最尖锐的矛盾就是城乡矛盾,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如果解决了“三农”问题,解决了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和实现科学发展将事半功倍。

从本质上看,我国发展方式转变之所以滞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以来,由于一直实行工业先于农业、城市优于农村的发展,导致形成了产业和技术由城市向农村的梯度转移,并且形成对落后发展方式的包容机制。因此,转变发展方式首先必须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在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中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如果仍然延续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继续推行城乡产业梯度转移,那么,落后的发展方式就有了存在的空间,经济发展方式就不可能实现根本性转变。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就是由工农业、城乡平行发展,向工业和城市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转变。这一时期是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工农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是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规律,是正确处理我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

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

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就是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和农民的增富问题。这是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一个基本点。

按照我国目前的贫困界定标准,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将逐年减少,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我国目前解决温饱问题的长效保障机制还是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处在贫困边缘化的人口比例较大,一旦有什么突发性问题出现,返贫人口即刻增加,农村的发展很快又会出现一些影响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民生问题。而且,我国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覆盖面窄,主要农作物、大牲畜参保率不超过总数的5%。除主要品种粮食之外的农产品市场价格保护机制尚未建立。因此,尽管我国的农村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三农问题仍然很脆弱,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潜在的隐患问题。

因此,国家提出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在解决绝大部分农民温饱问题的前提下,进一步解决绝大多数农民的更加富裕问题,也就是解决农民的增富问题,这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农民的进一步发展问题。加大富裕的程度,或者依靠持续性增富,最终在富裕的量的绝对值上超过贫困,这种发展方式,是可以增加农民对贫困反弹的抗击力。但是,这种思路不是长效和机制性解决贫困问题的办法。由于新农村建设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和农村支持城市发展的惯性动力影响,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初期面临着涉农政策调整不到位、基层政府服务脱位、社会结构调整离位、农民心态调整缺位等问题,使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农民发展问题(增富问题),变成了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也就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成为了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并且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民生问题也存在一个方法论和价值观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权变地审视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民生问题的内在联系,并从主客体的关系出发,把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对象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作为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才能有步骤地和明晰地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与实施工作,实现目的与效果、动机与结果的统一,决策目的、实施行为与农民的需求满意度的统一,这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

城乡统筹发展的人本路径

首先,要明确影响农民增富的制约因素。在解决农村问题上,不论推进什么发展战略,是叫新农村建设,还是叫发展现代农业,或者是叫城乡统筹等等,都要始终明确,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推进这些发展战略的时候,有利于农民增富的因素有哪些,制约农民增富的因素都有哪些,这是发现农民民生影响因素的关键。这一点就决定了新农村建设要从理论上明确影响农民生存和增富的制约因素和条件。此外,还要明确实现目标的路径。只有从解决那些严重影响农民生存和制约农民致富的因素条件入手,才能从农民的实际困难出发,确定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切入点,为实现城乡统筹、驱动新农村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开局起点。

其次,要明确农民增富实现的保障条件。新农村建设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明确保障农民增富和发展的要素条件,明确这些条件的实现途径,为此,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有一个国家的达标体系,更要帮助农民制定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增富目标,确立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建立保障目标实现的服务支撑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基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就是,通过积极创造农民增富的保障条件,帮助农民实现国家的预期目标和自己的增富理想,这些保障条件包括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产的资金保障、农业技术保障、农产品市场信息、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保障、农民的医疗保障和满足农村文化需求等方面,具备和完善了这些条件,农民的增富才是真正有了保障。

再次,要处理好主客体的地位关系问题。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谁,从一开始就需要明确,因为新农村建设要主要依靠这个主体。而这个主体从一开始并不十分明确。农民历来是中国农村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就要依靠农民这个主体,而实际上,农民没有发言权和参与权,只能在一旁观望。这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严重影响农民的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在理论上明确建设的主客体是谁,要在实践操作上处理好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主客体之间是否实现了对称发展,取决于农民的满意度。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该是也必须是农民,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保障,否则,新农村建设就会失去意义和方向。

第四,要解决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统筹不是单纯解决“三农”问题,它是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解决城乡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失衡现象。城乡发展的结构性失衡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的初期,对这一点认识我国还需要达成共识,国际金融危机帮助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实际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发展经历已经表明, 1978-1984年和2006年以来,是中国农村和农民的黄金时代,这期间的农村改革增进了农民的利益,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也并没损害城镇居民的利益,是一种典型的“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改革结果,因而这期间的城乡关系一度好转和正在好转。1984年后的城乡关系发展一直处在非良性状态中,导致中国城乡关系处在了极不平衡状态中,表现就是城市持续地剥夺农村。在城乡发展问题上,农村的发展并不是要与城市脱钩发展,相反,是要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2006年以后,我国逐渐开始进入统筹发展阶段,但是,形式上的统筹较多,表现就是单纯追求城市化,忽视了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城市农村化发展的趋势。统筹的重点应该是城乡居民的待遇保障和基础设施的一致化和统一化,城乡居民生存环境和生存标准的统一化,为此,解决中国的科学发展问题,关注以人为本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在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中,科学发展的深刻含义就是解决三农问题,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客观意义则是通过平衡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进而挖掘农村消费市场,为从机制建设上推进国家的科学发展、转变国家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要坚持以人为本,更要遵循以规律为本。以人为本是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必须要贯彻和实现的政治目的,同时,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还要贯彻和实现以自然规律为本的科学目的。新农村建设的事实表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都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的,都是以贯彻以人为本为宗旨的,但是,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影响农民切身利益的民生新问题也表明,同是在坚持科学发展,却带来一定的负面结果,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形式上地提倡以人为本导致的结果。因此,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不能忽视以规律发展为本。以自然规律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忽视客观规律发展的以人为本,不是科学发展的宗旨所在。在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实现的以人为本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的体现。因此,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应该实施的发展理念就是,必须在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丰.统筹兼顾的哲学意蕴[J].广东社会科学,2008(1)

2.刘艳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本质、目的与原则[J].黑河学刊,2009(6)

3.王自贵,王普.哲学论域中的统筹城乡发展[J].毕节学院学报,2010(2)

第8篇:三农问题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45-02

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全国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旅游局将1998年旅游主题定为“华夏城乡年”,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2009年旅游主题为“中国生态旅游年”等等。各大旅游景点纷纷打出了“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旅游理念和口号,乡村旅游一时间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股浪潮,席卷全国各大城市。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名词,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是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向传统农业延伸的尝试,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目前,国内一些乡村旅游还仅仅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经营管理模式相对粗放,效率也较为低下。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游玩,欣赏农村风景,体验农村乐趣的旅游方式;而对经营者而言,就是通过农村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与乡村文化,吸引广大游客群体来农村吃、住、玩、游、娱、购的旅游形式。广义的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其是指农村家庭以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及农家生活为旅游资源依托,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度假以及体验的旅游活动形式。

二、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

乡村旅游不同于平常所见的旅游方式,其经营主体为农村家庭,在经营管理上相对松散自由。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农村家庭通过自身的果园、鱼塘、牧场等农村资源来吸引城市旅游群体。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呈现着以下几方面特征:

1.乡土特征鲜明。乡土特征鲜明是乡村最为明显的特征。相比较文化古迹、风景名胜,乡村旅游的载体为田园风光、乡村自然景点,因此,其所展示的为农村所特有的自然风貌,而且其将农村自然风貌与乡土文化融合在一起了。乡村旅游使得游客感受到了农村的乡土气息,体验了现代农村生活的氛围和节奏。

2.平民性明显。目前,国内旅游被诟病的一点就是费用过高,旅游群体基本上是以富裕阶层为主,而这点在乡村旅游中却不明显。尽管国内一些乡村旅游景区也是向富人开放的,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群体还是集中于都市白领和工薪阶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都市白领和工薪阶层受制于收入与工作的因素,其出行旅游主要是以短距离为主,而乡村旅游则是其首选。因此,乡村旅游具有大众化和平民性的特征。

3.参与体验性强。参与体验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主打牌。在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的旅游形式中,主要是以观光、欣赏为主,而乡村旅游方式则有着本质的区别。乡村旅游所开展的旅游项目就是农村生活的组成部分,游客一方面可以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参与赶牛犁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农事作业,体验农耕生活的辛酸劳累,同时也可参与采摘、收获、品尝等农业生产活动,让游客感受农业丰收的喜悦。

4.消费水平较低。在近年来城市物价水平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农村的消费水平则相对维持在较低的水准。乡村是以农村消费为基础的,接待者为农村家庭,旅游的内容也是以农村生活的体验的感知为主,这使得乡村旅游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在乡村旅游模式下,吃的东西是农户自产自销,住的是农家小屋,娱乐是以果园、花圃以及风景区的农村资源为主。因此,乡村旅游总体消费价格较为低廉,城市一般家庭都可以接受。

5.经营方式以家庭为主。目前很多名胜古迹的旅游发展模式是以旅游公司为主导的,通过旅游公司来经营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日常维护。然而,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则是农村家庭,夫妻或上下两代人等直系亲属共同操持,雇佣的服务员也多是亲戚。

三、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旅游作为绿色无污染的第三产业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是农村旅游资源,其对农村经济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第一,乡村旅游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分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经济是三农问题的最核心问题,乡村旅游模式可以形成一整条产业价值链,通过乡村旅游延伸开其他各个产业的发展,如农渔养殖业、运输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餐饮住宿业等等。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展还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三农问题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乡村旅游帮助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再就业。据调查显示,乡村旅游的工作人员基本上以50岁左右的农村居民为主,而且很多乡村旅游地区对工作人员都没有年龄、学历上的限制,这无疑为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舞台。

第二,乡村旅游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刺激了农村消费的发展。乡村旅游经营的主体为农村家庭,而且相比较其他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少,成本低,收益率高,这可以有效增加农村家庭的额外收入。同时,农村家庭收入的增加则有助于刺激农村消费,配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的开展。

第三,乡村旅游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有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洁的环境、文明的语言与举止在农村和农民中逐渐形成,而且游客对餐饮的卫生要求也使得农民的卫生意识不断提升,这极大地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了邻里和睦。

第四,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民民主和主体意识的提升,有利于现代化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毕竟是市场化的竞争活动,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增强主体意识,主动适应市场,这使得农民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强化。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和农村周边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农民更加注重农村集体环境的建设与发展,使得农村整体环境不断改善与提高,而且在管理上也更加民主。

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关系着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目前,一些乡村旅游做得好的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已经逐渐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持平,而且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日益提升。为使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市场需求导向,做好主动营销宣传工作。主动营销是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重要渠道,其有助于乡村拓展游客,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足够的影响力,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当然,在主动营销宣传工作前,首先要明确宣传的品牌主题。对乡村旅游而言,其所强调的是城乡文化的差异,城乡文化差异是城市居民向往乡村旅游的深层次动因。因此,必须要深度挖掘乡土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与此同时,伴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未来的市场需求将呈现着多元化与多层次化的趋势发展,而且一些乡村旅游的高端市场将逐渐形成,游客除了关注健康、舒适、卫生以外,还追求品位独特、文化底蕴、个人空间。因此,在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营销的过程中要从高起点、高品位着眼,对深层次的农业民俗文化的开发,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品味提升。

第二,切实解决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的“三化”问题。所谓的“三化”问题,就是庭院的美化、居住环境的城市化以及服务的标准化。这“三化”问题是目前乡村旅游服务层面存在的弊端,因此,政府部门与经营主体要科学栽花植草,美化农家环境;同时,学习城市一些星级酒店的居住环境,改善卧室的寝具和卫生间的洗浴设施的方便、卫生、整洁程度。此外,最重要的是加强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标准,做到既要有农民的质朴热情,也要有向城里看齐的标准化、规范化服务。

第三,对乡村旅游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主导和规划,目前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呈现着乱象的态势,这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埋上了一层阴影。因此,政府部门要对乡村旅游景区进行统一的规划,建立扶持乡村旅游的配套政策机制,通过对乡村旅游景区在土地、交通以及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实现乡村旅游景区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针对乡村旅游景区的多个地区,进行交通标志、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合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此外,建立农村本土特产产品的生产与物流配送机制,发展乡村旅游的农副食品行业。

第四,转变经营理念,形成乡村旅游的品牌化发展模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要从规模化和品牌化的角度切入,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服务的附加值。一是要充分认识乡村的经营理念精髓,转变经营观念,通过“农”、“家”、“乐”这三方面形成自身的经营理念。二是结合营销宣传,塑造自身的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品牌化辐射各个区域,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经营需要服务水平的配合与支持,只有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经营。

参考文献:

[1] 陈欣,马莉,董珊薇.农家乐旅游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

[2] 罗康荣.农家乐与休闲运动产业相结合发展模式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2011,(8).

[3] 曾建明,肖洁.略论中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差异化战略——以农家乐为典型业态[J].改革与战略,2010,(8).

第9篇:三农问题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发展的总体形势

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县域经济的增长速度直接推动了国民经济增速的直接提升。而对于县域经济而言,农村经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活跃县域经济,解决农村经济中的资金问题,近些年农村金融的发展力度较大。目前,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形势:

1.县域经济中的农村金融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农村经济中,要想促进农业发展,就要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焦点在于资金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县域经济中的农村金融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2.县域经济中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明显增多。为了更好的服务农村经济,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数量明显增多,农村金融服务目标相对明确,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初步解决了农村融资难的问题。

3.县域经济中的农村金融服务职能大大加强。由于农村金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目标设定,服务职能拓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有效保证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受到金融体制改革和县域经济资金总量的限制,目前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1.农村金融总体资金量十分有限。虽然农村金融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是由于农村金融受到县域经济的限制,在资金总量上尚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实际需要,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对农村经济形成有力的支撑,没有发挥出农村金融的积极作用。

2.农村金融缺乏必要的融资手段。目前农村金融资金的来源主要依赖县级经济的支持,而对于多数县域经济来讲,要想获得足够的农村金融资金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农村金融急需探索必要的融资手段,提高融资能力,实现金融服务和支撑的作用。

3.农村金融体制急需进行深化改革。由于目前农村金融面临着资金短缺、缺乏融资手段等问题,在整个农村金融体制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从制度上解决现存的资金和融资手段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资金配套服务职能。

三、县域经济中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具体措施

考虑到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的重要地位和促进作用,我们应积极解决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发挥农村金融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盘活农村金融现有资产,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考虑到农村金融资金不足问题,我们应从两方面入手解决。首先,我们要努力盘活农村金融现有资产,发挥现有资产优势。其次,我们要以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为由争取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

2.开展小额贷款和抵押业务,拓展融资手段。针对农村金融缺乏融资手段的问题,我们应积极拓展融资手段,可以借鉴成熟银行的经验,广泛吸纳农民存款,并根据农民需要开展小额贷款和抵押业务,增加融资形式和手段。

3.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追求改革实效性。对于目前农村金融体制所表现出的制约因素,我们应努力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根据农村金融发展形势,以服务农村经济为目标,拓展农村金融融资渠道,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辐射面,使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实效。

四、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发展的趋势分析

尽管目前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农村金融在县域经济中的主要地位是无法忽视的,并且随着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现有的资料分析可知,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大发展。

1.农村金融体系将逐步完善,将会给农村经济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农村金融体系的布局将逐步完善,布局将趋于合理,在未来的几年,农村金融体系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出来,农村金融的资金支持将更有力。

2.农村金融将成为农村经济中重要的服务产业。农村金融归根到底是为农村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的,因此农村金融本质上属于服务产业。考虑到农村金融的重要作用,农村金融将成为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服务产业。

3.农村金融将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可以直接带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未来农村金融将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将为县域经济的增长做出突出贡献。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占有主要地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因此,我们必须努力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推动县域经济的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董彦岭,吴立振.对我国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7(01).

[2]李冰.转型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控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3).

[3]谢朝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目标框架选择[J].商业研究,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