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科研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研究生招生来源很多,甚至还会有跨专业报考的现象,所以知识背景相差很大。比如现代的医学科学研究常常接触到分子水平的实验,本科为临床医学或护理学的医学研究生比较缺乏。即使本科阶段有一些相关基础课,由于没有认识到重要性,知识也比较薄弱;而本科为生物技术的研究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分子生物学背景知识。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是以自学为主,在参差不齐的背景下,如何让医学研究生迅速学习和掌握良好的科研技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医学研究生科研技能培养的模式探讨
2.1加强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的积累并进行科研
尝试为弥补本科生理论基础薄弱的情况,研究生一年级主要是进行理论学习以满足将来的科研要求,如实验动物学提供动物实验的基础知识,科学研究严谨的设计和分析需要统计学。但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很多,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已有的学校研究生课程无法满足每个方向的不同要求。为此,重点学习相关专业的背景知识尤为重要。如对于生殖医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就需要加强生殖医学和生殖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与其他方向的研究生要求略有不同。为了让研究生学习生殖相关基础知识,学校最近专门开设了生殖生物学选修课程,供生殖医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选修。现在的医学研究已经深入细胞和分子水平,需要用到多种大型仪器。仪器分析课程可以帮助研究生了解常见大型仪器的原理,如用于断层扫描的激光共聚焦、细胞检测和分选用的流式细胞仪、超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等。通过这些理论课程的学习,研究生可以掌握常见大型仪器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将来课题的实验设计。以上的努力仍然不能为每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提供足够的理论知识。所以在已有的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组织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深入学习专业相关的专著就很有意义。如本实验室从事发生研究的研究生,就组织学习发生相关的英文专著,如HistologicalandHistopathologicalE-valuationoftheTestis和Andrology-MaleReproductiveHealthandDysfunction。研究生自学后以讲座的形式,给其他同学介绍各个章节的内容。通过这种途径,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自学能力和英文专著阅读能力,锻炼了总结、陈述、演示以及制作讲解报告的能力,有助于开题报告和毕业答辩的顺利完成。
2.2培养良好的实验技能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
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渗透,是当前生命科学中迅速发展的前沿学科。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其实验技术和方法已普遍应用到各个学科的研究中。除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他如细胞生物学等技术也在科研中广泛使用,这些实验技能的培养对于其课题开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生数量多,教育资源有限,即使有实验课程安排也无法实现让每个研究生动手操作。所以研究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不能仅靠学校的研究生课程;再者医学研究生一般来自于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或者护理学等,本科教育没有经过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践培训,所以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后,还需要进一步培训。为此,本实验室在培养模式上进行了一些尝试。组织由多位教师、技术员和高年级博士组成的培训团队,以专题培训的方式对实验室基本科研技能进行短期培训,包括RT-PCR、苏木素伊红染色、免疫荧光、Westernblot、流式细胞术、显微镜操作、文献检索等多种常规实验方法和技术,目的是让刚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迅速掌握常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以及常规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实验技能培训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实验的基础理论,然后演示实验操作,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完成的实验结果由老师统一评价。只有能独立地完成每个实验,才算顺利通过培训。我们深知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所以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的模式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探索思考,形成边动手边思考、理论指导实践的学习模式。本实验室通过这样统一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帮助研究生在短时间内系统而迅速地掌握常用的基础实验理论和技术,为后续课题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3严格实验室规范管理实验室是高校研究生
科研实验技能培养的主要场所,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科研实验技能的水平。比如一个实验室通常有多个研究生,每个研究生在课题开展中一般会使用多种仪器设备。有的仪器设备比较贵重,操作不当可以导致仪器损坏,甚至威胁人身安全。如高速离心机使用时,转子不盖盖子,高速旋转时,转子可以飞出离心机,导致财产或人身损伤。所以如何能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和得到高质量的研究数据,有序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以本实验室为例,实验过程中会有常见仪器,如pH计、天平等;有贵重仪器,如高速离心机、荧光显微镜、定量PCR仪等;还有一些大型的仪器,如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本实验室采用如下管理方式:对于实验室常见仪器,研究生通过培训过后可以自由使用。而大型仪器一般都有分析测试中心集中管理,如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设备有工作人员操作,学生只需理解原理,按照要求准备样本和学会分析数据。但有的大型仪器如激光共聚焦,学生可以通过专门的操作培训,自己独立操作。高速离心机、荧光显微镜等设备一般都有专人管理。在学生进入实验室统一培训时,会涵盖这些设备的使用。如此,既使得实验室仪器得到正常使用,又营造了严谨、有序和安全的实验室环境,为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保证。
2.4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研究
生在开展科研的准备过程中,完成了理论知识的储备、实验技能的掌握和实验室管理的规范,还面临着最关键的科研精神和习惯的培养,因为这与最终科研活动的完成并被接受认可密切相关。研究活动中,能拿到客观的数据至关重要,而严谨的科研习惯恰恰决定了客观数据的可信度,所以我们要培养研究生客观详实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习惯,也就是实验记录的撰写。一份好的实验记录能让人知道为何开展该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如何进行(实验流程),实验得出什么结果(实验原始数据),这些结果提示了什么,其中有什么问题(结果分析)。所以实验记录的培训是研究生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便于管理,本实验室引进了Elab电子实验记录,学生通过电子实验记录,将实验结果通过Word文档或附件形式保存在数据库中,导师可以及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对研究生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把研究生弄虚作假的现象消灭于萌芽,有效预防了研究生学术道德腐败现象的发生。这些实验记录可以长期保存,弥补了纸质记录保存期限的不足。科研的严谨性还在于数据的客观性。因实验有一定的变异,人群或动物个体差异,实验结果都需要重复,由统计学得出结论。所以要让学生掌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基本的分析方法。在涉及人工计数的实验,需要至少两位同学分别统计,最后得到客观的计量结果。科学研究靠的是自身不懈的努力,更离不开团队合作。现在科学研究涉及的技术方法越来越多,好的研究结果工作量也很大,常常不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需要多人互相配合协作,所以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团队合作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相借鉴研究方法,甚至触发研究思路和灵感。为此,本实验室研究并实行“新老结合、以老带新”的模式,以课题组为单位,让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探索学习,如此不仅使得实验技巧得以传承并优化,更能通过不断交流学习迸发更多科研想法和理念,实现双赢。
2.5完善科研思路培养
【关键词】评价;科研人员;科技信用
一、简析科研人员科技信用评价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由于全球经济大幅度增长,我国科技领域和经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紧密。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我国科技领域中却接二连三的出现了失信行为。这些失信行为的发生,不仅大大降低了我国科技成果的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科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增强我国科技项目的执行力度,同时也为了提高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我国有关部门就应当结合科技信用的理念,为科技行业建立起一个规范化的科技信用评价方法,对科研人员的行为进行科学性的评价。这样一来,也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我国科技活动中失信现象的发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成果的质量。
二、构建科研人员科技信用评价指标
(一)信用特质的五个指标分析
1、能力指标。这里所说的“能力指标”,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管理能力,另一种则是科研能力,它能够直接判断出科技活动人是否具有执行科技项目的能力。1.1管理能力。它指的是科技项目的责任人,在整个科技项目中,必须要承担起的所有责任和义务,它包括:对科技项目进行分工的能力、对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分配的能力、对项目与工作人员的领导能力以及对科技项目的活动资金进行管理的能力。1.2科研能力。它主要包括四个:一,责任人对科技项目的开发能力;二,科研团队的整体文化及科研技术水平;三,科技工作人员富有的经验;四,责任人对科技活动的执行能力。
2、环境条件指标。一般来说,在科技信用评价的整个过程当中,项目是否依照先前设计好的步调进行,除了与社会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之外,还与科研人员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社会环境条件包括:社会经济市场的实际情况、国家、行业政策以及社会的需求等。
3、科研资金指标。科研资金指的是:开展各类科研活动时,所产生的一切有关费用。它包括:实验所需的仪器采购费用、资料打印费用、人员出差费用、资料使用费用、评审团消耗的费用、会议所需的费用、办公费用以及其它各种花费在科研活动上的费用。
4、品格指标。众所周知,品格,也就是所谓的“品性”,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它同时也决定了这个人对于生活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因此,信用评价中的“品格指标”,也是针对科技项目责任人的,因为它能够直观的反映出科技项目责任人违约的概率,它包括:责任人自身的品德和性格特点;责任人在工作中的一贯作风;责任人对人生所抱有的一种态度;责任人在执行各类科技活动的过程当中,是否存在失信记录。
5、实验仪器指标。科技项目能否正常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实验仪器的,比如:仪器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最终科研成果;再如:仪器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项目的进度。由此可见,实验仪器是科技项目能够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其中,实验仪器指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实验仪器是否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实验仪器是否完整;实验仪器是否具有比较高的折旧率。
(二)科技信用评价方法的选择
2009年11月中旬,我国学者程玉忠和钱玉民等人,在对国内外的科技信用评价现状进行了一番仔细的分析和探究之后,结合科技信用的基础理念,将所有信用评价的指标都合理的融合在了一起。与此同时,他们也针对信用评价的五个指标,采用“德菲尔法”,对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的赋分,其表现在:“4至5分”表现较好,“3分”表现一般,“0至2分”表现较差,总分为一百分,并由此得出这样一个评价总分的计算式:Q=C/S*100。其中,Q代表的是最终的评价分数,C代表的是初次评价时所得的分数,S代表的是实际获得的指标分数。
其次,因科技信用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对那些失信的人进行严格的惩处。所以,徐华教授就以“培养科技工作人员良好的守信与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在2011年2月初,提出了“一评终评”以及“初评终评”的这两种评价方法。前者针对的是一些因客观因素而不得不违约的科技工作人员,而后者则针对的是一些因主观因素违约的科技工作人员,它包括:肆意盗取他人的科研成果以及故意修改科研数据的科技工作人员,它的评价结果计算式为:Z=C*S;Z代表的是最终的评价结果,C代表的是初次评价,S代表的是失信度。其中,失信度是以五年为单位的,若五年内出现过一次失信行为,那么失信度就为0.9,两次则为0.8,由此类推。
(三)科技信用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科技信用评价的等级划分标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十级划分标准”,另一种则是“五级划分标准”。2011年7月,我国经济学者吴勇在通过对科技信用进行了一番仔细的研究之后,采用五级划分标准,对科技信用评价体系的等级进行了较为合理的划分,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数介于90至100分之间:信誉非常好,十年内从未出现过任何失信行为,其科研活动的成果较好,科研资金丰厚,可以正常履行科研合约;分数介于80至90分之间:科研能力比较高,且其具有的科研经验也比较丰富,五年内从未出现过任何失信行为,可以承担合约的责任和义务;分数介于70至80分之间:具有较多的科研经验,三年内从未出现任何失信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合约执行风险;分数介于60至70分之间:存在较少的失信行为,其具有的科研经验比较少,不能够单独完成一个科研项目,存在比较高的合约执行风险;分数低于60分:具有的科研经验非常少,且其频频发生失信行为,违约风险一定存在。
综上所述,科技行业中频频发生的失信行为,不仅降低了我国科研项目的执行效率,还给我国经济市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科研人员失信行为严重影响到我国科技领域的稳定和谐的发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科技信用指标体系以规范和约束科技活动者的信用行为刻不容缓,而科技信用指标评级及方法还处在探索过程中,指标的可行性也需要修正与完善,其合理性需要论证,在科技计划管理中实践、检验、改进、再实践,更加有效提高我国科技行业的活动管理规范,同时也能够让那些科技失信者,以此为戒。
目前,由于我国还尚未形成社会信用评价管理体系,各管理部门和个人的信用评价缺乏一套全国统一的评价办法,还处于各自为政,分散管理,大数据不统一的情况下,所以要改善科技信用缺失现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健全指标体系、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完善科技信用管理、优化科技信用环境人手,逐步将其纳入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大环境中,形成良好信用大氛围。
参考文献
[1]唐琼.科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特区经济,2006,211(8):365-367.
[2]陈玉忠,高卿,钱玉民等.科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标准科学,2009,(2):53-58.
[3]徐华.科技管理者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5):111-115.
关键词:教学改革;计算机语言类课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2.01.04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社会已经来临,计算机渗透到社会的的各个角落,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目前,计算机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计算机课程涉及高校所有的专业范围。是学生今后专业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知识。它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他下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通过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学生自主科研项目以及各种编程赛事,我们发现在学校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鸿沟”依然存在。如何提高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1教学改革研究的定位
目前,围绕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这一主题进行的研究与探索已有许多。如,文章针对Java语言理论课和实践课两者时间间隔较长的问题,提出了“互动式”教学方式,给出了一种“建―仿一读一改一写”的教学方法和针对重点与难点的讨论式教学方法;文章结合在C++语言与应用课程教改中的实践,运用实例引出语法概念,通过趣味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课程设计来增强学习效果;文章分析了程序设计语言初学者的特点,提出了运用形象思维,引导学生转变思路及提高课堂教学的启发性。文章构思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学生认知规律、导入课程时巧设情景、课堂中巧设疑问、设立语言课程设计训练、建设教学管理平台等教学环节,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倡导创新思维。
2006年12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分为科学型、工程型、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分为4个方身:计算机科学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信息技术方向。在分析了4个研究方向的核心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可以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进行分群或分类,具体可以分为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汇编语言、C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或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程序设计、数据库等)、计算机基础及系统知识类课程(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算法及开发方法类课程(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离散数学、UML建模工具等)和实践类课程(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软件实习、毕业设计等)。计算机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几类课程群间存在着密切互促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支撑。
从图1中可以看出,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对其他几类课程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是培养3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所共需的。事实上,非计算机专业人才对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学习也是必需的,如目前高校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因此,对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教学研究立项的基础上对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深入探讨。
2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系统化模型
教学的最基本功能是知识传授,知识传授是为了知识获取,教是为了学。因此,我们的关注点也应从教的条件和质量更多地向学习质量转移。应该全面树立以学生为本,以优化教学互动过程为重点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思路,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向以培养认知能力为主的研究教学转变。
从教改实施过程角度上讲,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应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大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全面实施教学改革新举措,使学生在计算机学习的理论、方法、能力三方面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我们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管理、考试形式、实验改革和教师自我提高在内的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教学全面改革(参见图2);以立体化教材、多媒体课件和现代网络为依托,将所得的阶段性成果及时应用于理论和实践教学中。
在改革过程中要求几个重要环节密切配合,我们重点探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为何目前学生表现出动手能力弱,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如何配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耦合力度;如何增设案例教学,提高分析能力;如何扩展学生参与实践的渠道,提高实践能力;如何加强教材建设;如何进行教师自我提高;如何改进考核方式;如何在改革过程的诸多环节中加强管理,提高改革项目的可控性。
3教学改革具体环节采取的措施
计算机语言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法规则固定,逻辑思维较强,因此比较枯燥。要完成好计算机语言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丰富讲授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完善教学方法等途径,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围绕图2所示的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系统化模型中的主要环节以及前面提到的诸多问题。我们在教改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明确课程培养目标.组织调查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现状。特别注意学生群体反应语言类课程的学习瓶颈,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在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后,提出、修订了语言类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大纲调整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耦合度明确实验项目的名称与内容、保证系列课程之间实验内容的连贯性。
(2)强化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由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动手能力,目前理论教学内容通常是从概念入手,通过知识传授,配以上机练习;因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者时间间隔较长,实验课手忙脚乱,有时甚至草草收场,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达不到提高实际编程能力的效果,严重影响了其他相关课程群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对此我们做了如下工作:①将部分理论课程(约1/3)转移到大实践教学环境下进行,使用启发式、互动式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点的同时,配合教师的实际例程模仿教学,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②面向应用需求(即目标驱动)组织教学内容。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利用语言完成目标的能力,而不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本身。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进行了“教师科研向教学转化”处理,将科研成果同课程理论知识点进行关联讲解。③加强案例教学、增加理论教学内容信息量。这些信息的
内容应当是领域上的、相关技术层面上的,这样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对学生真正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至关重要。如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中,在讲解一个利用支撑语言完成任务时,可附带讲解C/S及B/S模式程序设计,并分析两者的优缺点及目前工程领域采用的主流模式。该环节要求教师经常优化教学内容,并及时对教案、课件等教学文件作相应修改。④引入新的互动方法。如目前所有参与教改的课程都增设了教学内容信息网站、论坛等平台以增加师生交流。
(3)深化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之内,第一、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减少基础型、验证型实验,将以往的验证型实验融合理论教学内容移到实践环境下进行的课程中;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实验项目的比例,并独立编制设计型和综合设计型实验指导书。这一环节组织教研项目力量研究讨论进行设计型实验与综合设计型实验的设计,特别重视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第二、根据需要曾设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让学生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小型系统,在实验报告中提供系统分析、数据模型、系统流程和程序的完整内容,以此促进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程的内容。为了防止学生互相抄袭,在学生提交大作业时,可以通过当面提问、解释代码含义等方法避免。第三、以真实课题为牵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内容,通过“干中学”,强化课程理论知识与科研项目实训的结合。我们的做法是教师在第一课堂教学过程中,公布自己的科研课题,分解出子课题,学生按兴趣选择子课题组队,根据学生的研究工作亮,认可学生的课外学分数;没有科研项目的教师要求开设“开放实验室项目”,考核方式相同。在此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注意测试学生的相对能力,对“素质生”鼓励其自主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指导其申请校内外的“学生自主科研立项”。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之外,增设创新实践学分学生可以通过科技竞赛以及各类创新活动计划,完成课程培养目标的相应要求。为了加强研究方法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比赛,如“蓝点杯”、“挑战杯”、“泛珠三角安利杯”。目前我们教师团队指导的学生已经国内获得多个奖项。
(4)制定有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水平。计算机领域知识更新相当迅速,特别是层出不穷的语言类技术更是如此。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师必须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并及时应用于教学当中,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强化领域知识。第一、遇到岗位竞聘制度确定课程主讲教师,实践表明,这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老化问题;第二、强化语言类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结合,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培训,激励教师参加校内外交流;第三、鼓励教师申请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学科前沿与先进技术,并及时将其融入理论或实践教学中。如项目组成员目前正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项,完成学院组织的“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活动的有3位教师;第四、注重于企业合作,建立于企业联合培养的新途径。如教学团队成员中有2人在企业中挂职工作。
(5)适应教改过程,强化教学管理。第一、在前述的移至实验室环境下的理论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及实践教学改革等环节的影响下教学管理环境发生了变化,带来了教学管理上的诸多问题,教学管理手段也应当作相应的改变。如移至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理论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课堂的可控制性降低。为此我们制定了新教学环境下教学活动管理策略、新教学活动开展办法。第二、利用实验教学网站,实现实验教学管理。
(6)改进考核方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第一、改变以结果评价成败的传统做法。强调重在过程、重在育人理念。加强对理论教学过程(如内人预习、课内互动、课后讨论、完成结果等)及实践教学过程(如实验方案制定、相关知识预习、实验操作情况、工作态度、结果报告等)进行多元综合考核。第二、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相关赛事、学生自主科研、教师科研项目、创新计划等教学体系外活动并制定了相应的学分折算机制。
4结束语
通过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系统方案的实施,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改革效果和诸多一手材料。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时分配策略、硬件环境基本需求说明、新教学环境下教学活动管理策略、新教学活动开展办法、教改前后学生动手能力测试及参加各类科研项目或竞赛效果量化图表等资料。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群是计算机其他3类课程群的重要支撑,其教学改革对其他3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可以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伦津,王晓峰.Java语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宁夏工程技术,2005,4(2).
[2]康丽军.“数据结构”教学探索[J].太原大学学报,2007,8(2):7981.
[3]景雪琴.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2):87 89.
[4]张敏霞.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4(2):89 90.
[5]姜永玲,赵延博.谈创新教育在计算机基础课程[J].教学研究,2007,30(2):159 161.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改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由静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4门课整合而成。该课程的内容为典型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相应的国家标准;标准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三部分内容。本课程是学生最先接触的机械类专业课程之一,高等数学、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后继课程是普通机加实训、数控编程与操作、机床结构等,在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这方面的分析、设计能力,并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一、课程内容构建
本课程打破了以陈述性知识讲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将整个课程分为九个学习情境,分别为:静力学、常用机构、四杆机构、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轴零件、联接、减速器设计。创造性的将材料力学的内容打散引入到四杆机构、联接、带、链、齿轮、轴设计等内容中。每个学习情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学习情境内容的设计由简单到复杂。前8个学习情境内容组合在一起就是第九个学习情境——减速器设计。整个过程基于工作过程模式对课程进行设计,采用“学、做”一体化教学。
本课程采用以过程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对每一个学习情境进行单独考核。不再考核简单的背诵和记忆力,而是考核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要实现该教学目标,必须要有一定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资源:1)校内有CAD室4个,配有专门的绘图软件。2)绘图室2个,图板、绘图工具若干,足够胜任设计任务。3)校内有机械传动实验室,普车铣加工车间,数控车铣加工车间,可以进行实际加工。软件资源:有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视频和自编的学习材料。
二、教学过程
9个学习情境都是在理论教学讲解完之后,进行设计或应用。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是设计过程,所有知识都是为了设计而服务,以适用、够用为度。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做一体化”。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4步即:教师讲,学生做,教师点评,学生改进。首先教师讲授设计所需基础知识和设计步骤;其次学生按照设计过程进行设计;学生设计完之后教师进行设计点评,并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指正,对优点进行表扬。
整个设计过程分为:各部件设计过程、讲解减速器设计过程、指导学生设计、设计答辩、总结5个步骤。其中各部件设计过程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过;讲解减速器设计过程,以够用为度;重点讲解各部件的相互关联设计,减速器由多个部件组成,前一个零部件设计的数据是后一个零部件设计的基础;指导学生设计,重点的查阅国标和相关技术资料;设计答辩,考察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总结针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讲解,对优点进行表扬,缺点予以指出。
三、教学指导
因该课程研究的对象为机械,而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机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多观察多接触一些实物,有意识的运用机械设计基础中的原理、方法进行观察、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
本课程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教师示范法、小组竞赛法、头脑风暴法、PPT展示讲解法、文献检索法、教学录相演示法等。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课程设置了力学和机械两次专题讨论课,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生活中学习理论知识,分组演示讨论。每组成员通过PPT课件或者实验进行演讲。通过小组互评给出小组成绩,通过组内互评给出个人成绩。通过讨论课测试了学生对综合知识的应用、资料收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整个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
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除了对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深入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分析如下:
学生的优点:具有一定的制图和识图知识;动手能力比较强,模仿能力强;愿意参与到实际加工中。
学生的缺点:理论知识薄弱;不能很好的查阅资料;没有足够的耐心,对需要长时间完成的工作,往往不认真;团队配合能力比较差。
针对学生的这些优缺点,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指导。多数学生对未知的东西都比较好奇,课堂上可以用课堂上采用有趣的实例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如以生活中常用的手表为例,很多同学都好奇为什么手表的时针、分针、秒针可以实现准确的转动。为了弄明白这一原因,甚至很多学生都有拆手表观察结构的经历。在讲课时可以引入该实例,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相信很多学生对枪都很感兴趣,那么枪到底是怎么实现击发子弹的呢?我们可以用动画和视频来演示。
“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多数学生而言,进行减速器设计,重点指导查阅资料的能力,典型零部件的设计和选用。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完成当前任务之后,从兴趣角度出发自己尝试设计其他机构,如无碳小车设计、达芬奇密码筒设计、火炮的设计等。
四、教学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具有多元化,以过程考核为主要考核方法,在提高学生实际设计能力的同时兼顾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整个成绩由3部分组成,讨论课20%,过程考核40%,综合设计40%。
其中讨论课主要考察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该部分成绩由学生进行组间互评和组内自评给出。整个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给予指导。
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学习能力。考核学生典型零部件的设计,根据设计情况给出成绩。
基础设计是在完成了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平面构
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后,在进行产品设计课程之前安排
的一个着重构成训练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本身基于立体构
成课程内容、目标方向接近产品设计但又与之相区别,是处
于连接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一个特殊纽带。随着工业设
计专业自身的发展,产品设计的功能、形式与审美的要求被
提升到一个全新的设计高度。从纯粹的、无目的的形态构
成到实际可行的产品设计,中间是一个很大的跨越,但往
往被忽略。因此,剖析从形态构成到产品设计的过渡环节,
研究两者的关联性,设计训练方案,对基础设计课程进行
构建,对提高形态构成的综合能力和产品设计的专业技能
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提高开发设计潜力也有着重要的现
实意义。
2 构成教学概述
就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而言,基础课程中的构成教
学是教学的重点。自20 世纪初有包豪斯学校研究产生开
始,经日本设计界研究细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
成这三大构成,引入中国以来一直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设
计基础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构成
是将形态本身当做鉴赏对象来研究,探讨形态所具有的共
性特征,是一种没有明确目的的纯粹的形态创造。构成作为
设计基础训练课程在现代设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
们具有共性的设计语言、形式法则,被大量地应用于工业设
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等各个设计领域中。
3 问题解析
目前,构成课程是将形态本身当做鉴赏对象来研究,探
讨形态所具有的共性特征,是一种没有明确目的的纯粹的
形态创造,而产品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构成”,它是从功能
和使用的角度来确定形态的,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因而这两
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体现在产
品的形态上,但这个形态却又带有很强的使用功能目的,并
加入了各种限制性因素。如果仅仅通过纯粹形态创造的构
成训练,直接进入到具体的产品设计课程,就会对产品形态
与产品功能、材料、构造等要素缺乏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和
训练,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无法对产品的形态进行合理化
创造。设计的形态就多流于表面,形态与产品本身缺乏联
系,或与各要素间矛盾重重,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没
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走上为产品形态而设计形态的道路。
4 基础设计课程构建
4.1 基本思想
任何高级的形态都可以归结为基本形态的组合,基本
形态分为二维和三维,基本形态是一切设计、造型的根本,
对进一步的设计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认真了解运用
设计的基本构成元素不仅能够指导设计,也可以使产品本
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着手形态构成与产品设计的关联性
研究,以形态为切入点,以产品设计的综合技能为最终归
宿,探究其两者间的过渡性和关联性。
产品只有借助其所有外部形态特征,才能成为人们的
使用对象和认知对象,发挥自身的功能。通过产品形态体现
一定的指示性特征,暗示人们该产品的使用方式、操作方
式。通过产品形态特征还能表现出产品的象征性,主要体现
在产品本身的档次、性质和趣味性等方面。
4.2 研究目标
本课程建设方案从具象和抽象两方面形态入手,一方
面研究对实际物体的观察方法和空间表现方法,理解物体
的空间结构与色彩变化,一方面学习形式美法则,使学生了
解造型规律,培养抽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此来
引导学生的造型观念,为专业设计的学习打下基础。
4.3 重点与方法
基础设计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对形态的研究,而形态又
和功能、结构、材料、机构、数理等要素不可分离,所以研究
形态与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理
论环节以实例讲授为主,实践环节主要是专题设计训练,培
养学生的观察、感受和把握的能力,着重于从纯粹的无目的
的形态构成到实际产品设计的过渡,系统地训练产品设计的创意思维方法。
4.4 研究思路
从形成产品形态的功能、材料、结构等最基本的要素着
手,并围绕基本目的的某个方面进行有目的的研究,在基本
要素限制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探求产品形态变化
的可能性。从影响产品形态设计的诸多环节中提取几个具
体的专题,在具体的课题训练中,通过感性思维和理性分析
来完成产品设计的雏形,为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
铺垫。
4.5 研究过程
我们将形态创造的基本方法可进一步细分,根据造型
的思维过程分为构造与建立、分割与重构、组合与过渡、演
变几个递进的阶段。形态创意方法从平面到立体、形态的从
“破”到“立”、从几何形态到有机形态、从具象形态到抽象形
态,实现这样的四步转换,从平面走向立体,不仅是形态的
表现形式上的重大变化,更是对现实事物认识观念的巨大
飞跃。因此,用立体的方式去观察、分析事物,是产品基础设
计环节需要着重考虑的内容。形态构成到产品设计的过渡
环节,我们认为应该着力于这三个递进的层次:通过创造性
思维训练,发掘深度创意,同时激发广泛的思维空间;通过
比例构成的设计训练,致力于设计的形式美认识;介入功能
性初步考虑,通过对优秀作品的造型处理技巧的广揽博取
和实践过程中的独特创新演绎剖析,为产品设计做好前期
准备。
4.6 实训细则
产品形态基础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对形态的研究,而形
态又和功能、结构、材料、机构、数理等要素不可分离,所以
如何进行形态与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实际训练就是课程建
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实训内容细分如下:
(1)基本部分
①基础形态训练:形态的构建;形态的分割与重构;形
态的组合与过渡;形态的演变;典型几何形态分析提炼;仿
生形态与有机形态的启发等。
②形态美感训练:形态心理研究;形式美法则;创造美
的形态。
③产品形态训练:形态的目的———功能、形态的载
体———材料、形态的骨骼———结构;抽象形态与实用功能的
结合;抽象形态产品化演变。
④细节造型训练:细节与装饰性;元素配置;色彩方案。
(2)应用部分
由以上基本内容,从局部到整体、由此及彼的方法,结
合案例,逐步探索形态构成与产品设计的关系和这两者的
关联性问题。
具体内容涵盖:基础造型设计;仿生形态观察、提炼与
联想;命题设计;快题设计;结构组合建模、良好形态设计评
定等。
(3)训练题设计
①训练题———“抽象概括能力训练”。要求:运用点、线、
面等构成基本要素,尽量创造一系列的抽象的、几何的形象
来体现经典设计的产品特征,或者几位著名设计师的设计
风格。
②训练课题———“形态表达能力训练”。要求:只用造型
语言,用视觉、触觉表达一系列不同功能(如“旋”、“按”)的
旋钮。尽量不用文字、颜色来表达。
③训练课题———“形态演变训练”。要求:以某一自然界
的动植物为原型设计一系列产品,可以抓住它们的形态特
征,也可从仿生学的角度考虑。不需设计出完善的产品,只
追求有哪些可能性。
④训练课题———“仿生形态训练”,要求:选择某一自然
生物体原型,运用仿生造型设计方法对其分析与概括,制作
出该原型的纸模型。并将此抽象形态进行产品化应用,以草
图形式表现设计构思。
上述四个训练课题相互关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体
现了课程建设的基本研究思想。
4.7 课程设计
基础设计的课程设计是一个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最后综
合归纳的实践性环节,起到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
由于教学时间处于前期阶段,在设计要求和表现方法上有
一定的局限性,作为第一次近似实际课题的设计实践实施
就有相当的难度。
关于设计题的选择,去寻找熟悉的、身边的、与生活密
切相关的产品,既方便又有实用价值;关于设计目标的确
定,应切合实际,立足于改良设计;关于方案的表现,以手绘
草图、效果图和CAD 工程图为主;关于材料选取和实物制
作,要求用简单易加工的材料,如铁丝、木材、泡沫塑料、纸
板等,实物制作只要求反映设计理念、突出形态效果就可以
了。在课程设计中,要始终体现分工、互助、构思、分析、反
馈、修正这样一些基本的设计过程。
5 结语
做好基础设计课程的构建,就是要求学生在掌握设计
构成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独立完成从构思到设计的全过程,
了解抽象造型的观念,锻炼设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抽象能
力,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做出简练生动、实用性强、符合
形式审美法则和形态新颖的产品设计。本课程在教学中应
该针对其特点,努力探求形态的本质和造型的逻辑结构,让
学生通过对形态的认识和意志的表达,学会熟练掌握和灵
活运用构成中的表现要素及其组合规律;及时把握其应用
中的偶然性;训练加强观察、分析、归纳形态的能力,在过程
中掌握造型规律和造型方法。
同时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本课程不同于产品设计专
业课程,不是将设计课程内容简化或提前讲授,应在构成的
基础上体现产品化以保持课程的过渡特色和桥梁的作用。
由于同学面对新内容有一个适应过程,应精选案例,充分分
析和引导使同学尽快进入设计者的角色。在时间安排上,应
关键词: 三位一体 基础实验 考试改革
基础实验课程是工科院校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后续实践课程能实现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石。实验教学改革在各高校已广泛开展,但是针对实验考核的改革相对较少,公正、公平的考核方式是保证教学质量和督促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也能激发学生实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故基础实验考核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课程考核体系的构建
基础实验课程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其课程性质决定着实验课程考核不能简单地等同理论课程的考核,一张卷子是不能全面地考核出学生的实验水平的,也不能客观地体现出学生真实的实践能力。实验考核应该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都进行考核,也要兼顾实验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1.“三位一体”理念的树立
“三位一体”的理念是人才培养理念,即知识考核、能力考核、素质考核三位一体。通过考核知识、能力、素质,探究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这样的考核过程提高了对教师要求及对实验课程内涵的要求,教师要探讨新的考核方式方法,实验课程也不能只开设单一的常规实验,增设创新实验及引入科研项目的内容,使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得以提高。将“三位一体”的理念融入到实验考核中,并贯穿基础实验课程的全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2.基础实验考核改革体系的建立
实验教学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由简到难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结合实验教学的特点,将基础实验考核分为三个环节,即平时考核、创新能力考核和实践操作考试,形成如图1所示“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考核体系。
3.关键问题
(1)“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考核体系中,不同环节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的确立,是考试改革研究的重点之一。
(2)考核评价标准细则的量化制定,是考试改革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二、基础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与内容研究
科学的考核方式和内容决定着基础实验课程考核体系的合理性。经过对“三位一体”基础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的深入研究,制定了基础实验类课程考试改革的具体内容、考核方式和标准,搭建出了如图2所示的“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考核主要内容的框图。
1.平时考核的内容
平时考核关注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知识是否扎实,是否具备初步的实践动手能力;注重基本的设计原理、基本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的学习情况;侧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考评,是整个考核体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实验预习、出勤提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四个方面的评定成绩。出勤提问考核要做好详细的迟到、早退、病假、事假和旷课等情况记录,对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及时给出成绩并做好记录,使各项成绩的给定都有据可依;实验操作考核要翔实地记录实验过程的学习态度、实验的完成情况,以及实验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实验操作过程掌握熟练和接受较差的学生加以标注,在该项成绩评定时适量增减分数;对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除了报告本身的评阅外,也要记录有明显抄袭痕迹、迟交及不交报告等情况。
2.创新能力考核的内容
创新能力考核关注实验中是否融入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个性发展;侧重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等能力的考评,是整个考核体系的特色组成部分。
创新能力考核包括学生的创新实验项目、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和参与,与课程相关的科研项目的创新实验参与完成情况,考评完成这三项内容之一的部分任务即有效;创新型实验实施主要在课外时间学生分组进行,教师可为其提供实验设备资源和技术支持的保障。
3.实践操作考式的内容
实践操作考试关注完整的独立操作实验过程是否全面掌握;注重知识获取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侧重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考评,是整个考核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实践操作考核是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两次成绩综合评定之和。实践操作的试题库要以能体现实验课程特点、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设计,既要考核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又要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库要丰富,数量上要满足同时进行测试的学生试题唯一;试题难易程度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实验情况设定,也要保证同一专业层次的学生的考核难度一致。
三、基础实验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量化是考核内容有效实施的保障。“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考核综合成绩算法是:综合成绩100%=平时考核成绩×40%+创新能力考核成绩×15%+实践操作考核成绩×45%。基础实验课程的最终成绩由三个环节部分组成,具体考核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1)平时考核的指标要进行量化,注重学生实验过程细节的考评,考核贯穿实验教学的全过程。
(2)创新能力考核分为阶段检查和最终成果考评两个方面。阶段性考核主要检查创新小组的进展情况,可以通过提供书面的报告、阶段性成果或口头汇报形式进行考评;最终成果考核主要检查创新活动的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可以通过实验项目PPT汇报答辩、设计报告、发表的论文及实物实验过程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考评。
(3)实践操作要求考核独立完成一个完整实验项目的操作过程,包括实验任务的理解、原理电路的设计、实验设备的选择、实验电路的连接、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实验结果的分析等几方面掌握情况。
“三位一体”的基础实验课程考核体系考评了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实践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和探索创新能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基础实验的教学水平,促进实践教学整体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文波,郭瑞,姜竹楠等.基础实验课程分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119-122.
[2]徐福荫,黄慕雄,张学波等.创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39-43.
[3]樊莉,方秦,杨卫军.三位一体实验考核方式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A2):231-233.
[4]何静,李海燕.创新能力开发与应用(第二版)[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5]于文波.基于LabVIEW的基础实验辅助教学考试系统设计与应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122-125.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实验课
一、引言
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是当代大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旨在研究现有技术背景和社会需求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应用计算机来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熟悉信息化社会中的各项基本应用、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软件、硬件的频繁更新,以及全国各地的高中的师资力量分配的不够均衡等原因,导致现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并不能真正达到课程设置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真正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及社会对人才的渴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尝试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入手,探索新的大学计算机实验课体系的建立,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取得最大的收获。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的现状分析
(一)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大学计算机基础普遍存在实验课紧跟理论课的节奏,没有独立的实验课体系的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内容广泛,包括中文录入技巧、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网页制作、INTER-NET基础、计算机硬件基础、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课时所限,现在这门课程普遍是以办公软件为主要讲授对象,其他的方面只是略微讲授一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实验课时不足,实验内容相对独立,不够综合,不够系统。学生学的许多知识不能够融会贯通实验课时不足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的普通问题,授课内容的百分之九十都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操作才能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现实的情况是只有部分内容进行上机操作,其他的都没有机会实践。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为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够系统。
(三)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实验课内容的安排相对不够合理,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高中,而全国各地的高中由于地域的差别等原因,师资力量也相差悬殊。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计算机的的基础操作已经烂熟于心了,而有的学生甚至都没怎么接触过计算机,这样导致实验课的进程出现很大的差别。
三、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体系的探索
(一)有目标、有计划地增加实验课在整个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际上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然而,许多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往往将其分成理论课的实验课来上,这样其实会一定程度地破坏很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解决方法是减少理论课时数,增加实验课时数。或者说,直接都改为实验室上课,学生在机器旁边听课边实践,效果要优于理论加实验的方式。
(二)探索构建系统的、完备的、独立的实验课课程体系现在实验课多是依附于理论课,内容不够系统,知识相对独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在新的实验课课程体系中从三方面解决上述的问题。首先,以办工自动化软件知识为例,从知识层面上,将内容系统化。在设计实验内容中,先以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实验内容的设置,这是第一层次的实验,如表格的操作;其次,在每个章节结束时以整个章节知识点为中心设置初步综合实验,如图文混排;第三,以整个软件为中心,设置综合实验,如WORD综合实验;最后,将相关软件相结合,设置跨软件的实验,如,在WORD中插入一幅图片,而该图片在插入前需使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预先处理一下,等等此类的综合实验。如此,学生可以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对前面的知识有所回顾,以及对知识的系统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其次,在实验内容的编排上需要调整,不要完全依附于理论课内容的顺序。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课时的限制,有很多软件不能细致的讲授,但是并不代表这个软件不重要,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合理地编排实验内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课堂老师认真检查,这样就可以弥补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但是,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所编排的实验内容一定要具体、细致、步骤清晰,语言浅显易懂,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操作。同时,要求为这种学习方式配置严格的考核方式,只有严格考核才能有效保证学生的课余学习的品质。考核方式中可以将实验内容分为必做部分和选做部分,比如多媒体这一章,内容包含音频、视频、图像处理、动画等很多知识,每个内容其实都可以单独成为一门课程来讲解,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可以将这些内容划分为必学和选学两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相应的知识点和实验内容来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个方面的优势和兴趣所在,以便为将来的选修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选修课中可以更加深入的学习这个学科,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最后,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模式,针对学生不同的水平安排实验内容。由于学生入学前的计算机操作的水平参差不齐,相同的内容对不同的学生肯定是不合时宜的,为了使学生充分利用实验课堂的时间,可以把每次实验的内容设置为必做内容和选做内容并配合相应的奖励机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进行自主选择,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潜力。在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不断更新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断探索适合的实验课教学体系,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的节奏。
参考文献:
〔1〕姜腊林.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及课程体系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3(6):152-154.
〔2〕陈丽春.建立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07,(1):52-54.
〔3〕周丽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实践教学,2008,(10):27-28.
关键词:基础会计;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9.078
所谓“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就是把《基础会计》建设成集前沿性、实用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它是以提高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团队素质为前提,以“基础会计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核心,以网络技术手段为平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进行基础会计课程体系化建设,并以此带动整个会计专业发展。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课标制定”、“队伍建设”、“教学资源”、“教学特色”、“教学效果评价”等多个子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内容复杂但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统筹规划,建立精品课程的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使精品课程建设这项系统工程永葆先进性和示范性,为培养创新人才、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和提高技工院校教育质量服务。
1开展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的意义
1.1通过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能够促进会计专业建设改革
在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关系上,专业是基础,学科是龙头,坚持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互动,以学科建设带动和促进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对专业建设起到明显的引领作用。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能够促进学校进一步转变办学思想,坚持面向行业、面向企业办学,积极推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能够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符合技工教育的先进教学方法;能够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考试、考核、评价方法,突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评价体系。
1.2通过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能够加强会计教师队伍建设
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实施《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对教师的执教方法、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1.3通过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能够完善会计实训教学环境
技工教育的重要特点就是把实践技能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技工院校可以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要求,获得学校或地方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加大会计实训基地的投资力度,改善会计实践教学的条件。
2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工作,直接决定专业的建设水平和学生的培养质量。精品课程建设一般要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以及课程特色等方面进行。
2.1明确课程目标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工作。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按照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以会计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1)知识目标。主要包括:掌握借贷记账法基本内容和会计核算的7种方法等。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对象;掌握会计科目、账户、会计分录等内容;掌握编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方法。
(2)能力目标。主要包括:能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应用;能识别各种常见的原始凭证,并能规范地编制记账凭证;能记账、对账、结账,能规范地更正错账;能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会计基本操作技能。
(3)考证目标。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珠算等级证、收银员证和助理会计师证等。
(4)综合职业能力目标。掌握基础会计综合技能,主要包括会计书写与计算技能、小键盘快速输入技能和财务软件操作技能等。
(5)社会教育目标。包括:培养“诚实守信”和“遵纪守法”的社会意识;培养一丝不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爱岗敬业和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素养。
2.2教学内容规划
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打造学科精品、提升教学质量的先导。教学内容决定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是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一个结合点。
要围绕课程目标,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基础会计按照知识结构分模块组织教学内容。依据“理论必须够用”的原则,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基本技能和岗位操作能力为出发点,构建基础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基础会计全部教学内容分成“知识模块”和“职业能力模块”2个教学模块(即“双模块”)。“知识模块”包含“会计基础知识”、“借贷记账法应用”2个子模块;“职业能力模块”包含“会计操作技能”、“会计单项实训”2个子模块。以形成最终的两个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作为切入点,构建基础会计学科的理论教学体系,按知识模块进行组织教学,按职业能力模块进行实践性教学。
2.2.1基础会计理论模块内容
理论模块内容要包括:
项目一:从零开始――认知会计。介B会计核算的基础理论。包括:会计定义、会计职能、会计对象、会计假设、会计任务、会计目标和会计方法标等。
项目二:入门开始――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包括:会计存量要素(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会计流量要素(收入、费用、利润)、会计基本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等
项目三:攻关开始――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借贷记账法的概念、记账符号、记账规则、平衡试算公式以及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项目四:操练开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包括企业资金的筹集、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生产的计算、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等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项目五:延伸开始――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介绍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包括: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等。
项目六:实战开始――登记会计账簿。介绍日记账和分类账的登记方法以及错账的查找与更正方法。
项目七:提升开始――选择会计核算处理程序。主要介绍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程序、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程序、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程序。
项目八:拓展开始――开展财产清查。主要介绍财产清查的方法及其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项目九:汇报开始――编制财务报告。主要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2.2.2基础会计实训内容
基础会计模拟实训,除了学习并掌握会计书写技能外,应尽可能按不同会计岗位进行模拟操作,轮岗实训,全面了解和掌握会计凭证的编制;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科目汇总表、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对账与结账、会计报表的编制、凭证等装订等内容。
2.3教学团队建设
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从专业建设角度看,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建设精品课程的基石,是精品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提高,就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加强对会计专业教师进行在岗培训。积极支持和引导青年教师参加在职进修,以提高学历层次;定期、有计划的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建立青年教师指导制,鼓励青年教师努力从师德、业务、技能、科研等方面不断学习、提高,尽快脱颖而出,成为骨干教师。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一支学历、年龄、职称、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素质得到稳步提高的教师队伍。
2.4实践教学设计
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会计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计实训是实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渡阶段。通过会计实训,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会计实践教学可以通过校内建立的会计模拟实训室,来仿真企业工作环境,模拟会计工作岗位,再现企业业务流程。要建立“点面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点”即“会计单项实训”,是针对基础会计课程内的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的,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础知识,消化课堂内容,学会专项技能。“面”即“会计综合实训”,一般以一个特定企业为例,选择设计一个月的业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的会计核算工作,以便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实践能力、职业道德、职业判断能力。
2.5精品教材开发
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选编并重为原则,进行教材建设。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教学实际,开发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开发要结合技工院校模式创新及课程改革的需要,应融知识性和案例性为一体,努力打造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教材,我们参与开发了全省技工院校“零基础学会计”系列教材。开发的《会计基础》这本教材,做到了三个面对:面对学生、面对企业、面对未来,具有以下特色:
(1)以法规、准则为依据,坚持“必需、够用”原则。本书以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较完整地阐述了会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实务,重操作,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2)教材视觉新颖,犹如身临其境。本书采用“情境串联”的编写模式,将基础会计知识逐步细化为若干小的教学情境,从一个全新的视觉角度,带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以会计在公司中担任的具体角色和工作内容展开说明会计的专业知识,使读者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会计专业知识。
(3)遵从认知规律,“学、做、练”相结合。教材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采用螺旋上升式的认知顺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书在关键知识点部分穿插了“问一问”、“想一想”、“做一做”,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精心设计技能训练,并附有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2.6课程特色提炼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尝试着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一门课程的教学特色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
2.6.1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
(1)实现课堂与实训实习地点一体化。以工学结合的“大课堂”代替固定教室。所谓“大课堂”,即将教室与实训室实现有机结合,使实训室成为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场所。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在讲授“会计基本知识”模块、“借贷记账法应用”和“会计操作技能”模块时,则采用“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模式,边学边做。在讲授“会计单项实训”模块时,采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边做边学。
(3)形成“双证书、双循环、高仿真”的教学模式。
双证书:是指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证,其中职业技能证又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珠算技术等级证、收银员证和会计电算化等级证。优秀的学生还可取得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双循环”:就是为帮助学生能够顺利考取会计证,采取“优秀学生优先考证,循环教学”模式。从各班中选拔出一批成绩较好的学生,组成一个会计考证班,并安排有经验的教师辅导,组织学生分批次报名考证。凡考过的学生即回到原班级,继而再筛选下批学生入班。每届学生可以循环两次。
“高仿真”:就是利用校内会计情景模拟实训室,给师生提供一个高仿真的实训环境,使教与W达到较高境界的融合,最大限度地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
2.6.2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现有6个硕士学位点,涵盖10个基础医学学科,这些学科也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公共平台。为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经过与广大导师论证,学院大胆地进行了研究生课程的改革,实施模块式教学。可供研究生选择的模块有:①平台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医学基础课程和学科课程;②进展课程模块,主要进行学科前沿进展介绍;③实践课程模块,主要进行技术方法操作训练;④学术活动模块,开展名师讲坛、博士论坛和研究生创新论坛活动。与先前的研究生课程相比,新课改中增加了基础医学研究进展、学术活动类课程模块。根据医学科学研究技术的进步,完善了技术方法类课程模块的内容,通过打破成规、精选教学内容和丰富课程内涵,达到加强课程的基础化和综合化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的目的。
2课程改革的实施措施
完善课程改革组织机构。成立了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基础医学院院长担任,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则由各学位点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并及时解决实施过程的问题。课程改革实施方法。组织各学科专家进行平台课程和模块课程内容的整合,确定该专业该水平导师开展新进展讲座。课程结束时,要求结合课程内容及自身专业研究方向进行文献综述。课程教师和参与课程学习的体系共同参与内容的讨论。学术活动类课程模块。2007年开设组织实施博士论坛和院士教授讲坛,以营造青年教师、研究生与博士、教授面对面交流的学术环境,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很少接触其他专业导师的问题[3]。校内共有20名博士和10名教授,校外邀请到4位院士和40位着名学者通过专题讲座和报告的形式参与到研究生模块式教学改革中。此外,以研究专题的方式,实施多学科联合的学术沙龙,如神经生物学研究沙龙、血管发生和生成研究学术沙龙、群体遗传学研究沙龙、宁夏地道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学术沙龙等。通过不同学科就同一问题的研究思路的展示和讨论,师生的视角得到了延伸、方法获得启示、思路更加明确。为了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的热情,举办了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研究生创新论坛,组织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学院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的研究生站在讲台上,展示研究思路和结果。技术方法类课程模块。技术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医学研究目标的实现和结果的可行度。为此,开设了细胞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电子显微镜技术、形态学技术与方法、高级生物化学技术、免疫学实验技术、病理学技术与诊断病理学、分子病理学、生理学实验技术。由具有丰富研究经验的教师和技术室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提供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考试除了相关的理论测试外,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验结果作为评分标准。为了上好实验技术课程,组织多学科导师及实验室技术人员,编写了两部针对研究生的技术教材,即《女性生育力保存技术》和《形态学实用技术》。这两套教材对课程的有效实施及研究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各课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实施年终学位点考核,听取学位点对研究生课程实施的效果评价,并收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义,对授课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必要的调整。
3结果
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效果。问卷调查针对2007级、2008级研究生,调查人数为100人,回收有效问卷80份。问卷涉及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选择和意见反馈四方面内容。同时,对20名调查人进行了此项目的定性访谈,主要内容包括上课的主动性,总体感受和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课程设置。对课程设置的调查包括课程门数,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知识量和课程质量四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模块式教学改革的课程设置总体认可程度为76.96%。课程教学。对课程教学的调查包括课程授课的知识量,授课内容的深度,与本科课程的区别,授课效率,专题讲座的次数和跨学科课程讲授六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对模块式教学改革的课程教学总体认可程度为72.15%。课程选择。在所设置的两个课程平台和三个课程模块共35门课程中,研究生对各课程均有选择,其中选择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的人数最多,占被调查人数的89.78%。实践类课程中分子生物学实验位居第二,为61.76%。细胞培养技术(60.23%),医学研究方法学(52.87%)和博士论坛(43.57%)分列第三、四和五位。定性访谈。分析定性访谈资料发现,课程改革后吸引力增强,多数研究生自述其上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总体感觉良好。同时,部分研究生认为,改革后的课程安排需进一步完善,如课时偏长,时间不固定,小组人数太多,增加互动时间等。
4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