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创新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政府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044 ― 03
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政府的重要意义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政府主导下,在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等相互作用的科技创新主体,以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为目标的开放系统。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各大主体各司其职,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主要负责科技研发,其中企业主要侧重于实验研究、高校侧重于理论研究、科研机构侧重于应用研究;政府和科技中介机构则是科技服务的主体,政府职责在于宏观方面的引导支撑和协调管理,科技中介机构则主要负责微观方面提供科技成果孵化、推广等具体服务工作。各大主体在科技创新体系中都不可或缺,其中政府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一)政府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
虽然企业是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但是科技创新所产生的正外部效应,而企业所获得私人收益少于公共收益,使得企业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不高。这就体现了政府的重大意义,政府关注的是整个社会利益,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对科技创新企业进行补贴从而鼓励企业继续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二)政府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长远意义
科技创新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科技创新活动往往还具有超前性,需要通过时间的反复检验才能被市场或是民众所接受,而这个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各种风险,政府应该对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所出现的各项风险予以一定的保障,避免企业因此就望而却步。政府可以从未来考量,提出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课题交由高校或是科研机构进行研究亦或是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对具有社会重大意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时,政府应该给予研究调查方便之路甚至是物质上的补助或是精神上的荣誉。
二、目前政府作用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
目前各级政府都在倾力打造符合各自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所发挥的作用。
图表1 2007年至2012年中美日R&D经费投入强度
数据来源OECD数据库
图表1是2007年至2012年中国、美国、日本三国R&D经费投入强度(即 R&D 经费占本国 GDP 比重),将三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R&D经费占GDP比重明显呈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了2%。尽管如此,中国的R&D经费占GDP比重还是要低于日本和美国。日本的R&D经费近五年都维持在3.5%的水平上,而美国的GDP总量更大,可以说美国和日本在R&D经费的投入都远高于中国。
图表2 2013年中国各活动主体R&D经费。
数据来源国家科技部官网
根据图表2,2013年各类企业R&D经费90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1781.4亿元,增长15%;高等学校经费856.7亿元,增长9.8%。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占全国经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7.48%、15.21%和7.31%。来自经合组织的数据中显示,其中政府R&D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自身、企业和国外基金,其中政府自身所占的比例高达95%左右,其次是企业,国外基金的成分微乎其微。
图表3 2008年至2012年我国各类型R&D经费
数据来源OECD数据库
由图表3可知,我国政府的R&D经费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研究,并且实验研究经费远高于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2012年基础研究939.1元,是应用研究的1.8倍左右,是实验研究的4.3倍左右。近六年以来,各类型研究经费都有增长,其中实验研究的增幅最为显著。
图表4 2013年各地区R&D经费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科技部官网
2013年我国各地区R&D经费中,北京、江苏、山东、广东的R&D经费均在1100亿元以上,其次是上海和浙江在800亿元左右,这都是R&D经费投入较多的几个省市,而这几个省市也同样是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其中,北京和上海的R&D投入强度比较高,尤其是北京的R&D经费占GDP高达5%。而海南、、青海、宁夏、新疆的R&D经费比较少,投入强度也比较低,同样也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三、科技创新体系政府作用研究
(一)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真正从事科技研发与创造的主体,主要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而不是政府,政府应明确自身的定位是科技服务主体,并且保证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核心主体的地位,支持并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保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不干涉私立科研机构研究工作,给予他们研发的自由空间。目前中国的R&D经费相对于美国和日本还有一些差距,对于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研究应政府应加大的政策支持和补贴的力度,缩短科技水平距离提高综合国力。
(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政府应然作用
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发挥引导、支撑、协调、管理的作用。政府的引导作用表现在: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应该促进整个区域发展,例如:就国家层面而言,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此外,政府所倡导的创新精神,也将成为社会价值的主流取向。政府的支撑作用体现在制度安排和资金支持,应致力于构建广泛吸纳新技术的政策导向,打造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对创新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政策支持,提升整个地区的创新竞争力。政府还起到协调的作用: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牵线搭桥的作用,将各大主体整合在同个平台,让这些主体资源共享、讨论互动、技术交流,避免各自为战。政府的管理作用: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中还起着监督管理作用,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监管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保证各大主体良性竞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四、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的具体构建
(一)产学研技术研发子系统
产学研技术研发子系统是整个技术支持系统的核心部分,区域创新体系中大部分科技成果都是出自这个系统。通过产学研的各项技术研发活动,既为企业科技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有了资金方面的支持。
目前产学研技术研发子系统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基本形式:一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围绕一个共同的愿景,将各自的人财物集中起来统筹调配进行科研活动。二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发挥各自的优势,完成各自的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实现技术创新的过程。此外,还有一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其中政府在其中起着牵头抓总的作用,财政出资搭台支持符合当地社会综合发展的科研项目。
(二)信息整合子系统
信息技术贯穿着整个技术创新的始终,同时也覆盖着整个科技创新体系,因此信息整合是技术支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另外一个子系统,主要负责:(1)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资料、设备图片、新闻素材等经过信息整合子系统进行有效管理,有序地积累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有用资源方便查询。(2)整合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每个分支子系统和各个区域创新主体独立的日常管理信息平台,将各个分支系统和主体协同联系起来,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交换、互操作和共享问题。(3)及时收录科技创新研发的新产品、新知识、新技术,同时汇总整合研发这些的个人、机构、企业等的信息。
(三)科技应用孵化子系统
经济领域的“孵化”是指在一个共享空间中,为刚创办的企业提供资金、管理、政策等多种服务,就像蛋孵化成小鸡一样,将还不成型的企业慢慢孵化,做大企业。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科技应用孵化系统是可以很好地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从而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企业以及企业家。
(四)科技成果推广子系统
科技成果推广子系统是在产学研技术研发子系统研发出新的科技成果之后,不断试验加以改进将其应用于现实社会之中并推广,实现其应有的经济社会价值。科技成果不仅包括实物形态的新产品、新材料,而且还包括非实物形态的新技术、新方法,这些都应纳入系统中并将以推广。而科技成果推广的方式则包括推广交流和推广应用两类,既包括以宣传科技成果信息、以客户体验为主的科技成果推广交流活动,也包括以实现现实运用价值为目的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活动。
(五)专业管理服务子系统
专业管理服务子系统是指围绕着整个区域创新体系所产生的诸如投融资服务、物流服务、环境服务等。专业服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降低创新体系中企业的投融资、物流和环境成本,规避科技创新中的风险,对区域创新体系起着支撑作用。而专业管理服务子系统的成员多是由当地的服务业所充当的,专业管理服务管理子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当地其他辅助产业的进步,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的良性循环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蒋轶. 财税政策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意义和原则〔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
〔2〕王林,陈新根. 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科技管理新研究,2004,(03).
〔3〕张公一,刘琳,孙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12,(07).
〔4〕邓龙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路径选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02).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创新科技人才;激励体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012-02
1 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与创新科技人才开发
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社会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快速变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创新型企业的支撑和驱动。人才尤其是创新科技人才更是推动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因此,有效利用激励策略,充分调动创新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创新型企业的内涵
2006年国家启动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旨在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对于创新型企业的定义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健全的持续创新机制、企业家精神、创新管理文化以及高素质人才,根据国家和技术市场发展的战略导向,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改进技术和市场条件,取得技术优势并持续优化创新成果的现代企业。
目前国家已为两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共202家进行了命名,基本上涵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中信息产业,资源、能源及加工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化工产业,汽车产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企业约占试点企业总量的93%。
1.2 创新科技人才的内涵
创新科技人才是具有强烈探知欲与扎实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坚持企业家精神,根据前沿动态与现实需要,运用科学的创新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在科学技术的创造、传播、应用和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创新科技人才,是新技术的发明者、新产业的开拓者和重大科技项目的领导者,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与竞争实力的提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1.3 创新科技人才与创新型企业的关系
创新型企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军,对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以及科技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起着重要作用。如表1所示,较之2000年,200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了17460个,R&D机构数增加1466个,科技人员增加26.7万人,发明专利数增加30837件。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人员数量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8.9%和290.2%,科技人力资源得到了迅速的开发。同时,创新科技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作为创新型企业能动的生产要素,创新科技人才是创新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如表2,平均每个R&D人员为当年总产值贡献1681.37万元。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服务于产业、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 企业创新科技人才的特点和需求特征
2.1 创新科技人才的特点
创新科技人才通常具有较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环境变化和不确定的工作模式,具有较高的工作、学习和创新能力;在工作态度上较为主动、有主见、不愿被他人和传统做法所左右;在工作方式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重视企业的支持但又不愿受到较多的控制和约束;在个人成长与发展上具有较高的自我实现需求并乐于将实现挑战性的目标视为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此外,创新科技人才作为优秀的高绩效群体,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相对于其他职工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流动意愿。
2.2 创新科技人才的需求特征
需求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人在某种必不可少的事物匮乏、丧失或是被剥夺时的一种内心感受。创新科技人才的特点以及我国创新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科技人才的需求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物质需要。物质需求主要包括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等,主要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对于创新科技人才来说,他们期望获得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并分享自己创造的财富。物质回馈或奖励被视为衡量自我价值和地位的尺度。
二是社会声誉需要。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原理,当生理、安全、情感的低层次需要被满足后,个人会倾向于更高的尊重需要,希望自己的成就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肯定和认可。声誉需求主要涉及员工的社会地位和荣誉。
三是工作成就需要。相对于工作的外部性奖酬,内在的工作内容与个人价值观、兴趣爱好的匹配程度才是创新科技人才获取工作兴趣、职业能力和个人满足的源泉。与兴趣相符并能在工作中感受到挑战性带来的成长机会,往往能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其中。对于目标和挑战,他们更强调按照自己认为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出色地完成任务,从中获得挑战的成就感。
四是成长需求。创新科技人才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为推动技术进步,加快产品和服务更新,他们对知识更新有着持续不断的需求。此外,他们还较为重视所在企业的成长潜力,以求在更广阔的平台,利用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是组织环境需要。创新科技人才需要组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满足他们对知识更新和事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他们希望获得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围、企业文化和制度等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业绩水平的环境支撑。
3 推动创新科技人才不断创新的激励体系
3.1 建立科学的创新行为激励机制
创新是一个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等活动的系统工程。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不仅包括技术创新的投资与激励,还要重视对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组织激励、文化激励和制度激励。科学的系统激励为科技人才的持续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动力的源泉。
3.2 激励性薪酬体系
创新科技人才是企业中拥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关键人力资源,薪酬制度要把握好外部竞争性与内部公平性、激励性的平衡。从创新科技人才的稀缺性和需求特点入手,采取领先型薪酬战略,推行以技能为导向高弹性的薪酬结构以及个性化的福利方案。实施知识产权入股等利润共享措施,充分尊重员工的自和个性化需求,体现知识产权的应用价值,构建企业与人才的生命共同体。
3.3 创新环境建设
在有不同背景、观点和动机的个人中,分享隐性知识是实现知识集成与技术创新的关键步骤。因此企业需要营造一个使个人相互影响的环境,从内在激发员工的兴趣、挑战欲望和成功需求,促成知识与技术创新的生成与转化。
从外部来讲,企业创新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与用户、供应商的互动平台以及对世界领先水平产品的交流平台,确保企业知识技术的及时更新与市场需求和技术方向的前瞻性把握。就内部而言,企业除了正式研讨,更要重视企业诸如咖啡屋交流、电话交流、E-mail交流、小集团聚会等非正式研讨的频度,有研究表明,非正式程度较高的创新组织在激发创新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
3.4 建立企业大学,实现多样化、系统化的员工培训与开发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创新科技人才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企业就需要针对自身的战略及员工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特征,制定相应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计划,企业大学将不同领域不同级别的创新科技人才以及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一起纳入学员体系当中。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互动教学等实效性教育手段,提高了不同领域隐性知识交流和集成的频率,增强了与同行及供应链节点单位的交流学习,能够对创新科技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激发创新灵感,实现自主创新起到了良好的激励和教育培训作用。
3.5 职业生涯管理
创新科技人才往往比常人占有更多“知识”这种特殊的生产要素,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权。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公司,寻求新的职业机会。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由组织实施的,旨在开发员工潜力、留住员工,使员工能自我实现的一系列管理方法。通过职业生涯管理将国家战略规划、组织目标与个人发展结合在一起,形成互为动力的综合发展路径,可以将员工与企业捆绑为利益共同体,增加了整体的凝聚力,也对创新科技人才形成了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激励。
3.6 强调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文化激励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为达成组织发展愿景,完成企业使命而做出了一系列精神承诺,对工作氛围和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在以创新科技人才为主导的创新型企业中,不仅要营造宽松、自由、兼容并蓄和创新的文化氛围,更要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深入人心。
企业家精神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风险承担精神为支撑的一种综合性的精神品质和意志。具有创新和学习的意识、发现机会的能力、承担风险的偏好以及良好的沟通、合作、经营和管理能力。创新科技人才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对同领域甚至跨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实现各要素新的组合。这不仅需要对专业技术进行精深钻研、与相关领域人员的思想碰撞,更需要结合市场和用户需求,敏锐地发现和把握机会,并有能力承受失败的打击。因此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科技人才是企业实现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精神保障。
4 结语
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开发与激励关系到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是企业不断提高自身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智力保障。创新型企业需结合国家、行业、市场的战略与需求转变,通过全方位的激励措施引导科技人才技术创新的方向与集成效率,在满足他们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物质、精神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同时促进企业技术的创新与不断升级,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时椿. 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娴初,王大成.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激励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财经,2011,(7).
[3]李永周,官媛媛,张雨.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分层递进激励模型及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0(20).
[4]陈劲. 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2,(12).
关键词:烟草行业;科技创新;体系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相继提出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如“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美国工业互联网”等,其核心要义就是要不断增强企业、行业、国家的整体竞争力。那么如何构建高效、合理的科技创新体系就成了摆在政府主管部门、大型企业集团等机构面前的首要问题。对烟草行业而言,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烟草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既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烟草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一、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概念
从管理工程学科来看,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包括管理活动和实体活动两大类。所谓管理活动主要指分析决策、资源配置、制度建设等,所谓实体活动就是指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
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则是由参与管理活动、实体活动的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协同创新的有机结合体,是企业内部科技创新活动、创新资源配置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制度保障。
二、科技创新体系对跨国烟草公司的影响
(一)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和强大的研发实力保障跨国烟草公司快速发展。美国雷诺烟草控股公司是美国第二大烟草公司,一直走在烟草创新的前列,如1956年推出了第一个过滤嘴染色的、薄荷味卷烟。从雷诺公司的R&D来看,研究方法先进完善,研发用的实验室数量不胜枚举;科研工作者人数多,水平高,很多研究人员除承担本职研发工作外,还在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兼职相关学术工作;研究领域广泛,应用科学与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能够做到既分工明确又通力合作。这种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和强大的研发实力,保证了雷诺公司的研发深度和系统性,使其科研成果可以较好地指导生产实践。
(二)跨国烟草公司注重应用基础研究,在卷烟产品开发上重视市场需求。一是跨国烟草公司围绕影响产品质量和风格的技术环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R&D的科技工作者每天就是做自己学科领域内的基础科学研究,但是这种基础科学研究覆盖终端产品质量的各方面。公司如果有研发任务,将采取联合开发形式,即从有关部门从部门中临时抽调从事相关学科研究的人员组成课题组,开展联合开发工作。所以,最终产品实际上是对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的有机合成。二是跨国烟草公司重视市场需求。在决定开发某种产品前,首先要围绕客户需求展开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规划,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三)着力将品质管理与成本控制有机结合。从跨国烟草公司的品质管理来看,主要以控制、稳定烟叶品质为重点。经研究证明,卷烟产品质量的70%源于烟叶的品质。因此,如何在保证烟叶数量的前提下提升烟叶的品质就成了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某跨国公司以问题意识为指引,将烟叶品质评价与烟叶库存、生产计划相结合,开发出了一套烟叶品质管理软件,为购买和储备烟叶提供了数据参考,避免了过量采购造成的浪费。
三、我国烟草行业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烟草行业总体呈现低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来自国外同行业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在此种大背景下,要增加国产卷烟的竞争力,要保持烟草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在生产效率、成本质量、核心技术等方面有所提升和突破,而这一切都必须以科技为引领,以创新为抓手,全面提升烟草行业的科技含量。然而,当前,我国烟草行业的科技创新水平还比较低,总体竞争力还比较弱。
一是基础研究薄弱,相关技术研究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烟草行业内的科研机构每年都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科技创新,但卷烟产品的设计、配方、制造工艺、品控技术的研究不够深入,对烟草与烟气化学、香精香料、辅助材料等缺乏系统研究,可以应用于卷烟生产的科技成果寥寥无几。
二是国内市场创新主要依靠引入国外烟草集团的先进技术,鲜有独特创新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卷烟生产的创新技术如复合嘴棒、细支卷烟等均是借鉴国外烟草集团的成果,虽增加了国产卷烟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但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三是科技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整体研发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形成合理,难以集中力量重点解决行业关键技术问题。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各类科研单位研究力量比较分散,相互交流少,信息不能充分共享,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烟草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其难以吸收优质的科研人员,行业内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素质有待全面提高,缺乏科研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拔尖创新人才,缺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激励机制和创新环境。
四、加快建设烟草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烟草行业基础研究,深入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基础研究是烟草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之本。要发挥经济、科技的政策导向作用,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成为开展基础研究的命运共同体,通过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等开展多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同时要强化科技创新转化能力,构建行业科技成果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对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政策、制度激励,探索行业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试点。
(二)拓展科技创新投入渠道,提高科技创新投入的效益
科技创新投入是提高烟草企业创新能力的保障。一是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建立健全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投入机制,在国家提高对烟草科技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格局。二是合理安排科技投入的使用。要围绕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科技资金使用,优先保障重大专项和基础研究的顺利实施。
(三)强化科技人才的地位,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
一直以来,科技创新人才在行业内并未受到重视,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烟草企业首先需要建立一支技术过硬、思维灵活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一是吸纳各相关领域的优秀科技人才,引入新思想、新技术充实科研团队,打造高水平、多元化的科技创新队伍。二是在行业内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让企业科技人才能够享受到相应待遇,促使科技人员安心进行科技创新。同时,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向研发、技术等重点岗位倾斜。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烟草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作者单位:吉林省烟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程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281-02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能根据一定目标,运用所掌握的一切知识和信息创造出某种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有形或无形产品的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方面肩负特殊的使命,教育方针、内容、方法等的不同,都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不同的影响。所谓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在培养人才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有机地融合,激发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近年来,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在中国教育界达成共识,呼声已很高,但“创新教育”步履艰难,并没有出现人们期待的效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各高校也在不断进行教育创新,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有问题分析
目前国内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开设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师资力量不足,普遍采取大班授课,以教师为中心,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主动性差、依赖性较强;实验课学时偏少,学生人数多,指导教师少,实验效果较差等,根据现有形势,课程体系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存在着很大差距。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改革的探索,我们发现目前国内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表明,目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就业市场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如何改进目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整合电气信息类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目前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改革指导思想
培养电气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教育思想必须创新,转变继承性教育思想和知识性教育观,改革课程、教学体系,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和创新型教育观,建立适应新形势下课程体系及系统传授与探索研究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根据社会、企业所需要的,精心设定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搭建实基础、强能力的,具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新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改革原有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课程和教学内容必须科学、合理,能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课程教学内容上,强调以能力为主线,加强重点、提炼核心,要把企业案例、发展前沿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根据教学实际,深化教材改革,顺应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特点和社会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以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作为切入点,以科研全面渗入本科教学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研究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构建立体交叉式的理论实践教学精品课程新体系,真正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2.建立创新型教师人才队伍,改革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原创性是发展成败的关键,教师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将成为未来学校教学成败的生命线,尤其对于知识更新、技术发展异常迅速的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更是如此。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创造新的知识产品,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内核和原动力,因此建立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3.基于电气信息学科知识更新特别快这一显著特点,要十分重视让电气信息类本科生参与研究工作,认为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一环。本科生研究活动要扩展到更多的学生以及更多的学科领域。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仅是指教学要与教师的研究相结合,而且是指教学要与学生的研究相结合。本科生有机会参与大学的研究、站在新知识的前沿,提升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竞争能力优势。
三、具体措施
1.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的特点,积极探索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开设有与企业需求同步的新课程,采用课程综合化,构建教学模块等方式;初步建立新的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实行一体化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整合现有课程体系,压缩课内学时,精选课程门类,加强素质类课程,重视素质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中,坚持“五要”原则。一要紧跟科技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二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少而精”原则;三要研究教学内容的专业适用性,使之符合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四要注重整体优化,建立科学的内容体系;五要积极开展系列课程改革,在内容上既能衔接又避免重复。教学方法上,实现教学现代化。把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资源和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将课内与课外教学有机配合,不断改进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观察和新知识探求的思维能力。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师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放手让他们在探究中、实践中、协作中自主地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素质。在常规讲授型模式的教学基础上,采用主题探究型模式、小组协作型模式、案例教学型模式等。贯彻以用促学、以用导学的思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传统,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立项化教学环节,学生根据课程中知识点,在课程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方案的论证、实施,并最终完成实物。改革学生课程期末成绩评定机制,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2.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增设专业综合实践课。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也是衡量整个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方面。本项目拟在实践教学中开展具有指定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及综合集成演练等,同时根据学生自己兴趣特长而开展的自主实践活动,对电气信息类专业一些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在实践基地内进行授课,边授课边实践,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开设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此课程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开设,学生可以很好地利用暑假的时间进行实践、研究工作。
合理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保障。多年来,黑龙江科技学院电信学院电气信息专业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积极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将工科大学生“领入”工程实践中,提高大学生工程设计能力,投入大量的精力完成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电气信息类专业刚完成的实践基地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平台。以单一课程为点,以相关课程为线,以完成某一实际的项目所需的课程群为面,通过设置符合点、线、面认知规律的实践教学项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提高学生对复杂问题的理解能力和设计水平;改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逐步实现网络自学,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实现知识物化为能力的培养;建立符合新教学体系的教学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3.科研全面渗入本科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把科学研究全面渗透到本科教学,并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科学研究渗入本科教学包含两个方面,即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态度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高等学校的教师的科学研究是与教学密切是相关的,所传授的知识是处在科学发展前沿的知识。目前,高等学校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进行科研创新,教师进行科研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独特自己的观察视角;更加关注学科前沿,不断吸收最新科技成果,使授课富有新内容、富有生命力,结合实际,让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内容先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科学、师德高尚的学生的良师益友,并为有更高水平的科学成果的产生打下了基础。在高年级本科生中开展创新项目的探索和研究,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并将其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此举将有效增强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也为其继续深造和更好的就业进行奠定基础。
总结
面向世界,与时俱进。根据社会、企业所需要,学生所需为课程教学出发点,精心设定课程体系结构,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做到以“用”导“学”,以“用”促“学”,搭建实基础、强能力的教学新体系,精心提炼单门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实践教学,探索和实践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4.
[2] 王晓燕.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2,(1):21-23.
[3] 姜慧,王杨.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77-78.
关键词:科研成果;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274-02
一、引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材料专业的实验教学多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创新性思维。科研过程具有探索创新性,而科研成果又具有前沿性,所以高校人才培养中,应该利用科研来促进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将科研中最新的理论及技术,转变为适合实践教学的知识及技能,在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及能力,从而将科研促进实践教学,成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作者针对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学科服务于船舶及海洋研究的特点,结合实验中心设备及人员条件特征,建立了以科研促进开放型材料创新实验的教学体系。
二、实验项目的开发
(一)实验项目的调查研究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学研究以船舶与海洋应用方向研究为主,其他研究为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海洋先进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表界面科学与技术、海洋工程金属材料、微纳新材料及生物医用材料与工程等,涉及船舶及海洋用材料的开发、性能及应用等方方面面。目前材料实验教学中心拥有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测试、材料计算、材料物理、材料制备及表面工程技术实验室,所有实验室面向全校开放,充分满足教学及科研的需求。
通过学习国内外大学在学生创新实践以及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成果经验,并研究其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及实验手段,结合我校材料学科研究内容及发展方向和实验中心自身情况,将科研中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内容,引入到材料创新实验中来。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题,自主完成实验方案及过程设计,并自主完成实验过程及实验总结报告,指导教师只起到辅助、协调和技术监督的作用。实验成果可以以报告及实物等多种形式给出,为大学生取得科技成果及发表科技论文提供实践依据,从而将科研引入到教学,实现实验课程的开放性及创新性。
(二)实验项目基本情况
实验中心与各研究所合作把教师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实验项目中作为实验素材。结合实验人员的专业水平,提炼、选择相适应的理论和成果,规划设定出实验的方向和内容。学生以自由组合的5―7人项目组来完成项目。项目组将采用合适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模型,通过比较研究材料设计、加工及性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材料科学的理解,培养学生工程创新及科研业务水平。每个项目组由实验中心指派指导教师一人,实践指导将通过口头交流、研讨会以及多媒体交流等方式完成。
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及基本的加工、计算、分析测试知识,并进行过基本的材料实验技能训练,实验项目设定应具备模拟计算、加工以及分析测试等多个材料科学研究手段。但根据实际情况,只要设计有理有据、实验真实可信、过程完整,允许实验结果不够理想。结合学校材料学科研究方向,制定了几种实验项目,其中实验项目应根据最新的科研成果、具体实验室资源及科研方向,进行及时的调整。下面列出了其中五种实验项目:(1)“淬火钢回火转变的电阻及组织研究”,采用目前研究的发动机用淬火钢,对其回火^程中的组织转变及电阻变化过程进行建模并利用热力学软件进行模拟,同时对试样进行淬火及回火处理,并对回火后的组织、物相及电阻进行分析,结合模拟结果,研究淬火钢回火转变的电阻及组织转变;(2)“结构材料失效的预测及分析”,以目前研究的船用结构钢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钢材失效分析的基本路径进行规划,然后通过实验对宏观断口、微观断口及夹杂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建模,利用有限元软件对钢材的失效过程进行模拟,最后结合测试及模拟结果,实现对结构材料的失效进行预测及分析;(3)“材料盐雾腐蚀及防护研究”,针对船用铝合金容易受海水腐蚀使材料失效的特点,以船用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建立材料盐雾腐蚀过程模型,通过正交试验对材料进行盐雾腐蚀试验,然后对腐蚀后的材料进行表面形貌、失重及腐蚀类型等分析,结合盐雾腐蚀模型,研究材料的盐雾腐蚀过程,同时给出防护措施;(4)“镍基合金涂层的制备及性能分析”,针对镍基合金涂层具有耐磨及耐冲蚀等特征,利用激光表面熔覆方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镍基合金涂层,并对涂层进行热处理,研究涂层的显微组织、表面化学成分及相组成,并分析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冲蚀性能;(5)“镁合金固溶及时效组织与性能研究”,以生物医用镁合金为研究背景,设计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镁合金,并熔炼所设计的镁合金,同时对合金进行轧制及热处理,研究合金的显微组织、物相、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及生物降解性能。
以上项目设计均考虑到时间和资源限制,项目尽量避免采用超出实验室能力的材料、加工以及测试方法,所有实验能够在实验中心完成。项目涉及文献调研、计划、实施、报告等比较全面的研究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在进行实验前,必须提供包括详尽的实验计划的可行性报告,由指导教师批准后方可开始实验。项目组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不少于两次阶段性报告会,其中一次为英文报告会,报告会主要针对实验进展、最初实验设计的合理性与调整思路。要求有多媒体汇报并且小组成员应轮流担任汇报人,最终须有结题报告及汇报。通过完成实验项目的形式,使学生对材料学专业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提高科研水平及创新能力。同时,实验与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互动,实验室完全对学生开放,允许学生把创新中的成果作进一步的深入实验,或把实验研究项目列入到大学生创新项目中。
三、科研成果引入到材料创新实验的成效及思考
材料学专业,将教师在科研中的成果引入到大学生创新实验教学中。材料创新实验项目的选题基本来源于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结合了学校研究方向上的优势,创新性和专业性更强,全面培养学生的材料学研究基本技能及手段。学生通过材料创新实验的训练,研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明显提高。材料创新实验项目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有些实验项目参加了校级、省级的科研创新大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有的实验项目(例如“镍基合金涂层的制备及性能分析”)甚至发表了学术论文,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信念,这些为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新实验将传统单一、验证性实验转变为综合的创新性实验,并且对实验内容、手段和条件进行了更新,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材料创新实验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实验教学中心虽然对学生全面开放,但实验设备和人员资源毕竟有限,使学生一些更好的想法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对于本科生来说,由于受到专业基本知识的限制,不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一些正在研究的课题,使实验项目的选择受到限制。针对以上问题,实验中心准备加强与学院各研究所及理论课教师之间的联系,通过开放研究所实验设备,以及研究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或介入指导学生实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建立实验中心与研究所合作的方式,如果可能,可以通过建立跨学科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实验项目的理解,同时使材料创新实验达到真正的全面开放,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四、结束语
以科研为背景,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引入到材料创新实验教学中,结合学校资源,制定合理的实验项目,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内容,通过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为建设高质量实验教学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总结,通过多种形式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使材料创新实验获得更好的成效,进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及培养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
[2]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6.
[3]何建云,周玮.大学生创新实验对实践教学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4,(12):188-189.
Us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o Improv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terials Innovation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ZHANG Xu-ming,GE Deng-yu,CHANG Yun-peng,DING Ming-hui,HOU Le-gan,NIU Zhong-yi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Chemistry Engineering,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1,China)
关键词:就业指导;医科院校
伴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凸现。目前,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高校正处于“程序式”向“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的转型期,就业指导工作普遍存在偏颇,指导目标短期化;指导内容简单化;队伍建设滞后,亟待专业化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一些工科、商科、职业技术学校[1]纷纷进行就业模式改革探索,而医科院校鲜见报道,故本文首先要找出医科院校本科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构建适合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体系。
一、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现状
缺乏科学的职业观念教育, 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医科院校培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滞后,使医科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及毕业生的职业定向脱节;医科院校的就业指导主要是围绕当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限于“双选”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忽视了医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与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医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着力较少,使得医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既偏重个人兴趣,又追求理想化的薪酬待遇,既看重经济因素,又存在急功近利心态,就业意向城市化趋向加重,社会奉献意识淡化,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与创业精神、竞争意识,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求。
二、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体系
构建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为主体,以院系学生工作人员为辅助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一)就业指导理念的提升,将“以人为本”作为医科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思想
就业指导应从单纯的信息供给向关注个体特质、以求职者的内心需求和人生规划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的思想回归。营造极积价值追求的就业文化,解决“培养什么人”的就业指导的责任认识问题。
(二)培养一批精通业务、熟悉市场、善于管理,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专门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就业指导专业人员主要包括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专业工作人员、各院系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及就业指导专业教师等。
首先,应严格按照师生比配备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在条件不具备时可采取由兼职向专职逐步过渡的方式,保证师资充沛并逐步走向职业化。试行“创业导师”制度 ,成立创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大学生创业工作进行指导;其次,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成立指导小组进行全员指导,统一备课,鼓励其参加相关职业资格国家认证,提升工作人员的就业指导能力;最后,关心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长期发展,鼓励其参与相关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并在科研经费、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建立多途径工作链
建立学生――辅导员――就业中心工作链,加强辅导员桥梁作用;建立“教学――管理――实习/就业指导”循环工作链;建立“就业信息――辅导员――学生择业意向――辅导员分析指导――学生应聘”的工作链;建立“实习基地/工作单位――教师、辅导员、就业办实地考察――单位评估――改革教育、管理、就业指导模式――就业办分析储存信息――新实习基地建立”工作链。
(四)建立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模式
前期针对大一、大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初步学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中期针对大二、大三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课业知识的同时,参与实习,全面培养综合素质(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将职业生涯规划中设定的目标一一落实;后期面向大四学生,是信息保障与求职技巧培训,解决“怎么培养人”的就业指导的内容问题。
通过前期指导使医学生探求认识的统一与科学,理念的提升与价值追求,对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就业的规律、工作体系、就业思路等有科学的理念、态度、价值判断;通过中期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理念和相关能力,使学生掌握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观点、基本模式、基本方法,全面培养综合素质(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后期指导解决毕业生求职有策略、就业有技巧、摆正心态,家长要配合学生、学校,协调做好就业后阶段的工作,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
(五)构建就业指导网站
建立学生就业信息库:记录学生基本信息、就业意向、就业地选择、待遇要求、实习地点、就业(考研等升学)现状,并实时更新。
建立实习和就业单位信息库:记录实习教育基地单位基本情况、招收实习生的人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招聘计划、对实习学生的综合评价;记录就业单位基本情况、基本待遇、招聘计划、特殊要求、师资水平、教学合作意向、跟踪记录就业单位对已就职学生的综合评价等。
建立学生求职简历自助系统、网上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远程面试系统的开发等,免费向全校学生开放,将就业指导工作与网络平台相对接,可以显著地提高就业指导工作实效。
网络也蕴藏着“无形”的就业机会,如今,网络兼职、网络创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医学生,如“校园网络记者”“论坛管理员”“跳蚤市场”“兼职编辑”“网络保安”。网上兼职可以让大学生不出校门就能积累到宝贵的实践经验。
(六)就业目标效果评价
结合学生择业意向的就业率统计;学生、用人单位、学校的满意度调查,评价该就业指导体系机制运行是否合理、效果如何,根据反馈的意见及建议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该体系,最终使其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郝晶,丁淑平,赵佳.大学生输出式实习就业指导模 式的构建[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l4).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2)05-0248-0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社会信息化建设对信息人才,特别是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内容设置滞后,致使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低、适应能力差,掌握技术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不会技术[1]。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各种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现象日益普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表现为对知识涉猎范围广、知识融会贯通能力强的社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强调。为了迎接这些挑战,实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哈尔滨理工大学重新修订本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案,并对原有课程体系做全面的审视和思考,以解决信息专业人才“通”与“专”的问题。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归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根据我们学校是地方理工科院校的特点和条件,我们将本培养方案定位在重点为工业企业培养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并兼顾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该专业并非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由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干课程的交叉性学科。
为此,哈尔滨理工大学对本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提出如下的培养要求:信息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信息管理系统,更强调用管理学的方法解决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以计算机技术为辅助工具解决企业实际管理中遇到的困难。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
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的总体方向和目标,教育部已做出明确规定,即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2]。
该培养目标明确了信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层次,体现了该专业的教学特色,并阐明了该专业的就业领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根据学校是地方理工科院校的特点和条件,将培养方案定位在重点为工业企业培养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并兼顾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该校信息专业主要以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三门学科为主干学科,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方法,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并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及项目管理与开发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科性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有别于其他专业的特色之一就是它是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本专业致力于培养既懂管理知识又精通信息技术,能够用所掌握的技术解决实际生产运作中所存在的管理问题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3]。鉴于本学科的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信息专业具有如下特性:
1.学科交叉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既涉及到管理学科,又要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知识,并以系统思想贯穿整个研究学习过程,可以说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2.实践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并提出信息解决方案的能力,因此,本专业的学习强调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
3.发展创新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我国信息人才的短缺推动了该专业的发展,该专业的发展又依赖于学科教育模式、师资力量、课程体系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强调专业教学,弱化学科交融,使得学生在学习了每门课程的理论后,无法将其融会贯通,达不到应用要求。因此,哈尔滨理工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时不仅强调经济、管理及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更要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教学,使学生能灵活而不是单一的运用所学知识,并将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使本专业课程设置强化基础、突出专业主干课、精选平台课、拓宽专业面、增强专业技能实训、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培养,有利于毕业后的继续发展。
本专业从“知”、“行”、“统”、“一”四个角度出发,在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层次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校园及社会实践行为,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企业信息系统,并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实施“一对一”培养模式,实现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门学科的统一集成。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加强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间的联系和衔接,从知识结构上保证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开发实际信息系统并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本课题在构建课程体系上,本着“面向市场、明确目标,注重过程”的人才培养理念,遵循柔性化培养的原则,以信息化所需人才层次为梯度安排相关学科的课程逻辑顺序,提出:“平台+模块+实训”的培养体系。
平台主要是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三部分构成。平台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构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结构,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或继续深造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模块是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而设计的,由专业方向必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构成。该部分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它包括经济管理类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课程的学习。课题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和专业的能力特点提出两个不同的培养方向:A: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B:电子商务。
实训是为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构建的,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验教学基地的建立是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配合,注重学期间的衔接和连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
(一)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该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因此,在信息专业学科基础课中开设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外语、体育等公共基础课,既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基础高度又可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开设原理、大学生职业规划、大学生健康教育等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教育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并使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及方向进行定位。
(二)学科基础课程体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实现培养“信息系统设计及管理”人才这一目标,为此,该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都是围绕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管理及维护的。为了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本专业开设了管理学科知识;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本专业开设经济学科知识;为了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本专业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只有以这三门学科为主干学科,我们才能进行信息系统地分析与设计,并利用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的管理。
根据该校信息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的学科主干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管理统计学、顾客关系管理、会计学、生产与运作管理、运筹学、系统工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息资源管理等课程。
通过学习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的技术,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具有学习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专业平台课程体系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也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今后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本专业构建了专业平台课,该课程体系里的所有课程都配有课程设计或企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为学生构建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企业生产运作中的平台。
信息系统开发基础与计算机网络原理两门课程的学习是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打下基础,目的是建立学生开发信息系统的技术思想,明确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ERP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综合研究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建立学生企业整体信息化管理的知识结构。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入门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介绍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及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开发原理,体现信息专业的目标与特色。
(四)专业方向课程体系
根据不同办学层次、专业背景,考虑该校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将重点为工业企业培养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按照“基础+特色”的思路,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如下:
1.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与管理方向
该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和软件项目开发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ERP系统具有维护、实施、应用和一定的二次开发能力,具有组织与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的专业人才。
该方向学生的职业定位: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软件开发方向开发管理人员,ERP系统实施和维护人员。
2.电子商务方向
该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电子商务网站开发、维护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系统管理和运营的能力。
该方向学生的职业定位:从事各行业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电子商务系统营销方案推广等相关工作。
(五)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以“加大硬件投入,加强软件建设”为建设目标,在本专业建设过程中,不仅注重改善教学条件和实验室建设,以及实习基地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注重教学实践的配套改革,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
1.多媒体教室建设。使得85%以上的课程都能用多媒体教学,增加了课堂的知识含量,改善了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基本阵地,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我专业建设了科学、合理、满足教学实验需要的立体实验室。共建设了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室、网络与电子商务实验室、学科研讨室及在省内具有领先水平的多功能教室,极大地改善了实验环境和条件。
3.实习基地建设。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我院建设了哈尔滨航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等实习基地,基地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接纳学生100%,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根据培养要求,评估实验学时所占比例的合理性;调整实验内容和实验的方式方法;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环节整合到培养目标体系中;加强专业教师、实验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形成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开放实验、创新实验多层次、多形式、多阶段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协调各方资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五、总结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而成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信息人才的要求。本课题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从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本专业核心课程,然后扩展出整个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更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并增添平台课和实践课等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去分析并解决企业实际生产运作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应用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敏,张社民.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0,15(39): 56-5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 赵志远.基于系统结构研究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6): 98-100.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course system in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information system specialty
TIAN Shi-hai,ZHANG Xiao-meng
(Management college,Harbin sic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现代意义下的生产和制造是关于产品、加工和材料的技术密集的过程。工业工程必须能够解决随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方法、实践和顾客需求方面的问题。位于俄克拉荷马州DoverResources有限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udyHermann先生认为,世界级的优秀运作必须包括供应链和信息技术,而常规运作中通常不包括这些因素[2]。
1.我国工业工程实验室及研究现状
截至2010年我国已遴选近50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实训命名的实验室一般以硬件建设为主。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院校已建立了多个工业工程专业的校企教学实践基地,增加了学生实习的经费,愈来愈注重生产实践及其效果。国内最大的ERP软件供应商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工业大学联合成立“浙江工业大学用友ERP实验中心”,这是浙江省首个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此类试验趋向于软件模拟[3]。
2.国外教学与实验现状
诺丁汉大学的制造工程和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包括制造设计,自动化和制造过程模块;管理领域的课程包括工业关系模块、质量模块及商业会计模块。第3学年安排选修模块,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选择课程。第4学年,制造工程和管理专业与企业合作,安排工程和管理方面实际项目,调研13周后进行分析和答辩。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企业、政府和非盈利机构所需要的人才,使学生可以从事咨询、企业管理、财务分析、政府政策分析、工业研究、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战略规划等工作。设计了6个专业方向:一是工业工程(致力于设计和分析制造、生产和服务系统),学生具有通过注册工业工程师认证的能力,我国高校工业工程培养并不注重认证问题;二是运作管理;三是财务和决策工程(致力于设计和分析财务和战略计划);四是运筹学;五是技术和组织(掌握个体和组织行为理论并获得广泛的技术背景);六是技术和政策(掌握技术与政策分析能力)。密西根大学1956年始建工业工程专业,后更名为工业与运作工程。必修课包括工业和运作管理、运筹模拟、工程概率统计学、人机工程学、系统优化等。选修课包括5组:一是生产和库存控制、设施规划、物流系统;二是排队系统、决策分析、统计质量控制;三是仿真;四是工业工程实验方法、安全管理、工作测量及预测;五是工作组织、制造战略、工程经济学。
二、实验体系研究
1.工业工程实验体系要求
2004年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写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核心课程及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基本实验包括人因工程、工业工程基础、生产与运作管理。提高实验包括人因工程、工业工程基础、物流工程、生产与运作管理[4]。
2.工业工程实验存在的问题
工业工程课程某些内容基本与系统集成无关。例如,线性规划(决策论)课程的重点在单纯形法的结构上,课程不可能使学生成为线性规划的精通使用者。随之而来的是后面的生产课程会发现,学生不能用公式表达并解决复杂的生产现场问题。这一现象的产生,一是由于运筹学和制造系统的教学人员之间缺乏沟通;二是由于线性规划的传统课程实验设计与真实问题的阐述和分析之间缺少联系。[5]传统实验体系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需要。从传统工业工程课程中接受的训练只适合低技术工业。例如,工作测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非常重要,而在高自动化制造领域却不适用。类似数学规划和库存控制这样的课程虽然向学生介绍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却从来没有向学生展示过这些理论如何解决问题,或者与高科技问题如何联系。同时,很少将这些课程与具挑战性的、与Internet相关的问题进行联系,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开发或传授[6]。
三、实施目标
经过精心的规划和反复论证,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建设了工业工程实验室,包括企业运作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物流工程实验室。3个实验室的突出特点有4个:一是着重于企业生产服务活动的整体;二是立足于教学,每个实验室都考虑教学实验和案例的建设;三是可为全院学生进行工业工程方面知识的教学和实践培训;四是可为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提供基本平台[7]。
四、工业工程综合实验设计与实施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自2004年开始购买ERP和Flexsim应用软件、皮带输送机和倍速输送机、自动货架、数控机床等设备,购买小型装配模型,如减速机、四驱车和联合模型。模拟小型工厂,开出《基础工业工程》、《生产与运作管理》、《人机工程》等验证性实验,在《生产与运作管理》模块中开出综合性实验,包括车间设施布置与优化实验、工艺化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实验、装配线平衡与设计实验、大规模定制企业工程网络实验。大规模定制企业工程网络实验是针对大规模定制企业的运营与控制理论、《设施布置与规划》课程中设施布置与改进理论、《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最优生产技术、流水装配线平衡理论、生产计划编制方法等。研究立足大规模定制企业,设计面向大规模定制企业的通用教学模型,并以通用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工厂设计并在管理学院工业工程实验室模拟实施,联合工业工程专业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编制大规模定制企业的工程网络计划[8]。绘制零件图。最具代表性的可以归纳为轴系模型、齿轮模型、缝纫机脚踏板曲轴连杆机构模型、牛头刨床棘轮连动模型、活塞发动机的曲柄滑块机构模型、机动车轮联动机构模型、飞机起落架机构、钻床夹具、汽车千斤顶模型、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模型等10类。采用AUTOCAD绘图,形成典型零件图,因为模型具有多样性,则需求具有定制特征,需求者需要对数量和尺寸大小进行定制,因此安排计划有很大的灵活性。许彦: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对10类模型具体拆分,给各种零件逐一编号。基本零件一次性定制20套,材质为木质。需要按照机械工程训练实验的加工特点,给出工艺和加工时间,形成一整套工艺过程资料和工艺规程图。拆卸零件,在实验室反复试验,测定加工和装配时间,形成标准文件。进行工序同期化。对工艺路线进行优化;根据装配工艺绘制装配路线图;进行工位定置化;填写实验表格:标准作业时间测定表、操作记录表;装配工艺标准示意图。进行生产计划与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编程工作。运用成组技术方法对零件进行分组;应用MRP基本原则,将年度生产计划、月生产计划细化为周车间生产作业计划,日生产计划;采用Fmax法、约翰逊法、CDS法或关键路线法,将作业计划和无延误作业计划进行排序[9]。应用VB6.0编程生产计划与车间作业计划录入、修改与维护功能,实现填写、修改现场调度与管理控制基本表格。根据零件尺寸和需求时间循环使用程序实时更改。
结论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课程教学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72-02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的特殊阶段,人才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提高这两方面水平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发展方向。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分析,创新和创业具有很大的共生性,创业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则是创业的驱动力,它们在经济领域的成果集中在人才载体上。而同时,高职院校是社会人才的重要来源机构,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定位更精准,针对某一生产领域的实际操作水平较高。但在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上相对较差,加上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盲目发展,缺乏对市场人才需求的调查,产生了“人才结构性过剩”,创新人才相对不足,创业能力相对匮乏。基于这一现状,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创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大量人才都是面向一线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领域,具有较强的岗位定向和实用功能,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弥补了大量空缺岗位。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现代化工业体系不断成熟,互联网经济日渐发展,社会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以单一技能或知识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党的十以来,中央政府确立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作用,“十三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将围绕着“创新”和“创业”两个核心展开。本质上说,创新与创业都需要较高的人力资本,通过对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从新时期人才培养策略上说,高职院校展开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十分明显。一方面,当前我国已经出现了经济“新常态”,经济改革将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为了满足产业结构优化的需求,高新技术、复杂科技将大量作用于社会生产中,因此在人才需求上也体现出高科技、综合性、创新性等特点。另一方面,资源型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放缓,第三产业比例逐渐升高,就业形势呈现多样化。在国家政策、财政等扶持下,促进高等人才自主就业创业,才能丰富我国市场经济主体,发挥“市场试错”功能,以创业带动就业。基于此,人才培养周期要进一步缩短,人才质量要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教育理念改革也势在必行。
二、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侧重实用性的特点,与创新创业教育并不矛盾,理论上说,实践是验证理论的唯一标准,人才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也不是单纯依靠理论教学就可以实现的,将实践融入教育本身,能够更好地激发创造性思维,并通过进一步的实践展开创业行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制趋于完善,这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奠定了教学基础,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面,可以依据以下原则展开:
(一)学校教育与岗位教育统一的原则。创业是一个务实的过程,而高职院校中所能够提供的是理论知识、技能,以及有效的实际操作部分,与现实的社会生产最大的区别是环境。将“创业”的观念融入学校教育体制中,并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构建全新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人才一边获取知识、一边验证知识,同时对掌握的内容进行质疑、扩展和发挥。有效的创新是来源于实践活动的,因此也可以将创业视为创新的充分条件,同时,在当前经济战略背景下,创新也是展开创业的前提;“岗位教育”的实践性更加突出,独立出来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中,还要考虑适应岗位所具备的能力,岗位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创业创新的理念就越突出。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的原则。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与普通高等院校之间有很大的相似度,特别是在人才考核层面,主要通过卷面考试的方法展开。诚然,这一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但并不符合职业教育“知难行易”的特点。在高职院校中,教材内容并不完全是显性特征,还有较大一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或示范教学无法获得的,可称之为“隐性内容”―― 忽略隐性内容就会造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脱节。两者的统一可以通过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教学任务来实现,将传统的长周期实践转化为短周期实践,实践项目穿插到理论教学之中,实现各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
(三)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统一的原则。人才的价值高低需要经过市场验证才具有意义,在人才供应层面,也要遵守市场规律。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参考标准,我国人才呈现出分布不平衡的现状,宏观经济层面人才的综合素质在整体升高,但在区域经济层面,不同地区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等要求差异很大。因此,高职院校在创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符合自身所在的区域经济现状。这是因为,经济水平是创业的基础,也是创新价值的影响因素。同一个创业项目,在经济发达地区更容易实现,同一个创新项目,在经济发达地区更容易得到认同。相应地,由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更多地是为了实现本区域需求(如省辖区内),因此要遵循宏观与区域经济相统一的原则。
(四)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统一的原则。在高职院校中展开创业创新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包括两类资源划分,分别是软件和硬件。其一,软件资源包括了校园组织、职能、管理、体制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一种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主动地尝试。其二,硬件资源方面,包括内容很多,包括高职院校提供的空间、场地、设备、设施等。软件和硬件缺一不可,偏重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创业创新教育遭遇瓶颈。例如,高职院校可以聘请创业典范来传授相关经验,也可以不断通过创新氛围、提倡创新思维来实现,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学生最终也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反之亦然,缺乏创新培养和创新氛围,再先进的硬件设备设施也是摆设。
(五)教育主体和教学主体统一的原则。所谓“教育主体”指的是高职院校学生,而“教学主体”则是指高职院校中的师资力量。从教育本质分析,必须肯定教育主体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家庭背景、知识结构、爱好憎恶、性格特点,而这些在教育主体的教学作用下会变成学习动机的差异性。因此,要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学生和老师必须保持逻辑思维的一致性,不能仅一方具有创新或创业想法,而另一方不积极、不主动、不认同。实现统一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性地、个性化地展开教学工作,提高学习转化率,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业精神和能力。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措施
(一)转变人才培养的目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教育部门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快速弥补我国工业领域专业人才的不足,人才培养目标较为单一,缺乏长远人力资源规划。现阶段而言,我国资源类型经济发展进入衰退期,市场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高新技术、创意创新、社会服务等在经济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单一知识技能型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基于此,高职院校作为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来源体系,也必须改变自身的人才培养观念,一方面,实现知识技能的专业性与综合性,以适应更大的市场挑战;另一方面,提高自我创新水平,增强人才创业能力,让人才价值得到更多体现。
(二)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1.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认知。高职院校教育理念改革以及创业创新教学实践开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一阶段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创业,在教学课程中合理设计、穿插,设置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模式。例如,结合不同专业的师资力量构建“创业创新指导课程”,将其列入必修课程行列,并结合考试模式来增强效果。此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未来职业规划、创新项目政绩、创业模拟等活动开展,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充分了解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2.产生创新创业实践体验。改革高职院校现有的人才考核制度,将创新创业项目纳入考核领域,学生可以自主选题,或在导师的帮助下开展项目实施,从而跳出课本的理论层面,在创业项目或创新开发中体验。实践体验并不可以追求成功,但强调协调、组织、团结等内容。此外,为了增强体验,还可以邀请一些知名创业家举办讲座,举办“创新沙龙”等活动。
3.展开创新创业实践培养。通过校办企业、校企联合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创新项目和创业基地,在实践中展开人才的培养。
(三)完善创业创新评价机制。市场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我国市场经济现状发生巨大变化的现状下,高职院校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应该与时俱进。就目前来说,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还是一个全新命题,学校领导层、管理层应该联合教育部门,明确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在软件、硬件方面的投入。最重要的是,结合人才培养的市场目的重构评价体系。一方面,人才评价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势;另一方面,评价机制要不断地丰富评价要素,坚持人才要素中专业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总体而言,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场所,其教育理念要与市场需求相一致,既要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又要满足人才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不仅在职业岗位上游刃有余,同时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更好地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沈孟康,温尊荣,詹东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
[2]李学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9)
[3]陈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4]强伟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3(11)
[5]占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