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的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物理教学利与弊学习情境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主要指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以数模技术为基础,结合现代通讯技术、传播技术的多媒体信息的高度集成性技术。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1],结合了信息技术的物理教学集声、文、图像于一体,避免了单一传统教学中信息量不足、教学过程相对枯燥等缺点,而且因为内容的充实、形象,加上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刺激,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就具有了强大的吸引力。
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完善学习情境的
信息技术可以展现空间立体画面,也可以呈现连续动作的物理过程。在万有引力这一章里,以天体间的环绕及相互作用为主要内容,以利用Photoshop、Flash等软件,而它们具有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的编辑能力,凭借这些,我们可以使微观世界宏观化、宏观世界微观化、瞬间过程永久化,展现二维三维的立体动态效果,就能形象地呈现出天体间的各种环绕轨道及其它天体对它的影响,也可以清楚地展现出在宇宙飞船或其它天体上的失重现象,让学生既有视觉的感觉也有感观的感同身受。再如在讲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船过河问题时,利用Flash把船在河水中的各种情形呈现出来,使得学生对此物理过程的理解同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以此建立使学生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的新型探究式教学情景。
信息技术拟补课堂演示实验的不足
传统课堂上的物理演示实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实验仪器的限制,再如危险性实验和结果不明显的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使每个物理过程都完整清晰地呈现出在学生面前,大到宇宙中的天体运动小到原子中的电子运动,甚至电流的流动过程,爆炸中的链式反应都可以被带到课堂中来。
信息技术可以在具体做题过程中帮助学生
每一个枯燥无味的物理题都变成演示实验,在讲解的基础上,对学生有选择性加以示演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一题多解能力,最终达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解决摩擦力做功问题时,演示一下摩擦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际过程,使得学生对物理过程的理解更加明确。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层次分明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大大超过了传统教学中学生作业的效果。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可以使学生主动出击,化学习被动为主动,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真正激发学生发自内身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术结合传统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从听觉获取知识,理解记忆率为30%,从视觉获取知识理解记忆率为20%,而同时使用这两种手段,可以使学生理解记忆率达到80%。因为结合了信息技术的物理教学可以提供多种感官刺激,产生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使得信息传输速度加快,动态的画面更加形象,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感知效率极高。
叶圣陶认为:“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有所积蓄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大家有感情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
[2]但是我们知道,有些物理现象,教师用语言是无法表达清楚的,这需要学生自己体会,怎么体会,空对空吗?如何克服这一困难,这就是信息技术结合新课程物理教学的需要研究的,然信息技术结合传统教学具备这样一个特点。即利用信息技术的媒体处理能力,多媒体信息有机的融为一体,实现可视、有声、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为学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动态、情景,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画面中去体会。例如,MicrosoftPowerpoint的文本、视频、音频、Flash控件的处理能力,可使我们快捷的展示我们心中所想但无法用单一的语言来表述的一些事件。几何画板在新课程物理教学中亦能作为规律性教学内容的直观展示工具。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在信息技术为物理教学带来许多便利和帮助的同时,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也给物理教学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由于应用信息技术时,学生对知识点的视觉感受是浏览性的,并且信息充斥会使学生有眼花缭乱的感觉,这就容易生成学生对该节课的内容重点不明确。信息技术应用时容易有喧宾夺主、主次不分的感觉。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对于教学难点的理解,但是不利于学生对于物理概念及物理公式的记忆。学生往往对于多媒体呈现的精彩图片或者物理过程记忆犹新,但是知识点并没有深刻记忆。同时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会使公式的推导过程成为学生的薄弱环节,因为学生更多用视觉“听课”,动笔的时间大大减少。另外信息技术演示各种物理过程的强大功能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的同时,也减少了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综上,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传统教学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才是应该追求的方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物理教学;信息技术;整合;利弊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03-01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即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基于多媒体和因特网的教育技术系统,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在学科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学科内容有机的结合,以完成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一改以往的“粉笔+黑板”,可充分发挥学生独立自主性,实现教学思想、策略、模式、过程的信息化,借此来提高教学效率。但笔者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作用
1.1 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要花较多的时间板书,尤其是上练习课的时候,画图用的时间则更多,课堂效率难以提高,而信息技术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个难题。教师提前在电脑中输入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如文本、公式及图片、视频、声音等,在上课前做好课件,上课时鼠标一点就可显示出来,从而省下大量的时间用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或者增加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或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这样,课堂信息量自然增大了。
例如,在复习初中物理电学内容时,牵涉到的有电路图、实物连接图及电流、电压、电阻与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法及读数等等,而且还需要安排大量的练习题。内容如此之多,板书就费了不少时间,复习效果自然不理想。如果在课前用信息技术把有关的电路图、实物图以及一些常用公式及练习题准备好,那么在上复习课时教师就可运用多媒体就图启发、由图比较、看图推导公式,为学生提供记忆线索,引导学生一步步建立完整而系统的知识结构,掌握物理规律,然后利用练习强化训练,增强记忆。如此一来,一节原本时间仓促的复习课由于引入信息技术就变得“游刃有余”,不仅复习内容得到巩固,而且复习效果更好。
1.2 能够实现具体到抽象或者抽象到具体的转变,易于学生理解。对难以讲解的概念、定理、定律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物理情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设计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为什么会后仰,汽车突然刹车时人为什么会向前倾,可首先引入一段汽车启动或刹车的视频或动画,然后抽象为模型,再对模型进行分析。通过这种由具体到抽象化的处理,学生很轻松就理解了这一问题。
1.3 可以模拟物理实验或物理过程。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认真培养,而培养观察能力最好从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中获取。由于受到常规仪器和学校条件的限制,实验效果不尽人意。
比如,物理实验中的许多基本仪器、仪表如电流表、电压表、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多用电表等的使用和读数,学生在课堂上第一次接触,加上仪器本身小,刻度也小,可见度差,给教学造成困难,成为不应有的教学难点,还有在物理演示实验中,教师在讲台上演示,教室后面的学生往往不容易看清楚,这些都可以用实物展台或摄像头将其放大在屏幕上。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规仪器的局限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比较复杂或是难以演示的实验进行模拟,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使实验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1.4 实现教与学过程的再现,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学习途径。在传统的课堂里,记笔记、看笔记是学生常用的一种方式,如果某个学生对某部分内容没能明白或需要做的笔记没能记下就比较麻烦。而有了信息技术手段的帮助,教师在上课时的内容可储存起来,放到网络中,学生可在课后随时随地调用,实现教与学过程的再现,加深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
利用局域网,将教师的教案、参考资料、多媒体演示课件等做成共享文件夹,供学生查阅、参考、复习。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相关人物等,由学生自己去因特网或资源库中搜集素材,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学习途径。
2.在物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弊端
近几年笔者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实践中,同时也发现多媒体课件也会给教学带来一些弊端。
2.1 长期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会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变成“放电影”,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看电影”。用课件代替教师上课,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记忆不深。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思路,让课件牵着师生走,学生没有一点自主发挥的余地,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2 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虽然可以增大课堂的容量,绘画的图形规范,例题的解题过程全面,但使用多媒体课件,图形、例题的解题过程快速闪现,如光路图、电路图等初中重点图形的作图过程就不能详细教给学生,例题的解题过程展现太快,留给学生的思考余地就不足,等等。
2.3 大量使用多媒体模拟实验代替教师的演示实验会使学生的实验能力下降。物理既然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功能就不仅仅是让学生准确地感知物理事实,也是学生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方法,通过实验,也就能起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新精神的重要作用。如果大量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而不让学生亲手操作,将使学生养成不尊重客观事实,不理解物理学本质,不愿动手做实验的坏习惯。
关键字:信息技术; 开放教育;优势;弊端
Abstract: with the coming of the 21 st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TV university, as open education,education, education and so on various types and non-academic education base, is continuously explore how to from the traditional teacher-centered teaching mode change to with students as the center of new education model.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make open education students develop at any time and pla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Teachers can make full use of images, sounds, animations, slide and so on many kind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eaching resources for effective integration links, develop its peculiar vivid, interesting, and interactivity, personalized effects, and thus improve the learning interest of the students,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course, everything has two side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application also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is article through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the comparison, the article elaborate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how to foster strengths and circumvent weaknesses, thus further promote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wor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pen education;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自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创办开放教育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多个春秋,许多教育工作者始终坚持不懈地探索在开放教育教学环境下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子课件,网络课程,电子留言板,电子邮件等信息技术使开放学员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个性化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具有相当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优越性
1.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必将受到信息化时代的挑战,给外语教学手段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运用多媒体平台也就成为了每一位英语教师所必须掌握的教学手段。通过利用声音、动画、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连接,制作出生动形象的网络资源,使枯燥的教学内容趣味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比如,我在讲授开放英语本科的“文学英语赏析”这一课程时,涉及到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由于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古英语使学生读起来晦涩难懂。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收集了大量的视频、音频和文本资料,将其以声、像、图、文并茂的电子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们通过先观看原著的电影版产生视觉和听觉的共鸣,然后再听视频讲解,对重点和难点段落有了进一步理解,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英语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对医学院学生干部与普通同学在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上的差异这一课题进行探讨,探究此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指出是否是因身份职能所造成,分析学生干部的职能行使对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利弊,并探讨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先进作用,旨在为今后高校的学生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学生干部;心理健康;学习成绩;SCL90
基金项目:2013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368074)。
0 引言
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几年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专业成绩等各个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有关研究表明:全国大学生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以上的心理问题。这表明: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极为严重。然而,以往对于大学群体的研究大多针对“贫困生”、“后进生”“问题生”等,很少有关注大学这样的特殊群体——学生干部。
通过对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的调查取证,从事学生干部的同学在校这几年的发展现状,试图发现“学生干部”这一特殊身份职能对于大学生自身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利是弊,从而为今后高校的学生教育以及学生干部群体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问卷调查组随机抽取医学院各系学生干部150人,为学生干部组观察对象;抽取普通同学200名,为普通学生组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心理健康的测定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两组学生心理状况测评SCL90,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本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 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它对有心理症状(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某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某人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
1.2.2 学习成绩
从各系调出两组学生近年来的综合测评成绩进行比较。
1.3 研究过程
表1
*代表p<0.01;**代表p<0.001;有统计学意义。
调查时间为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以调查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无记名集体问卷测试,统一指导语,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量表的每个项目做出独立评定,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50份,回收率100%,有效350份,有效率100%。并从各系调出两组学生近年来的综合测评成绩。
1.4 统计方法
对测试结果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1.5 结果
1.5.1 150名学生干部与200名非学生干部SCL——90各因子总均分的比较(+s),见表1。
1.5.2 150名学生干部与200名非学生干部学习成绩总均分的比较(+s),见表2。
表2 以大三学年为例
2 讨论与分析
2.1 在本次研究的150名学生干部与200名非学生干部在SCL——90各因子总均分及标准差的比较(+s),见表1,总均分学生干部组稍低,但在SCL——90九个因子中,非学生干部组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六个因子方面自评分数高于学生干部。因此,从整体而言,学生干部组心理健康整体优于非学生干部组。学生干部组的强迫、焦虑、偏执三项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组(P<0.01)说明所调查学生干部的强迫、焦虑、偏执方面比非学生干部组症状显著。这是因为一般而言,学生干部性格比较外向,喜欢与人交往和表现自我,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他们的心理素质比一般同学要高一些。而多数情况下,在大学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在中学甚至小学都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经研究表明,个体心理发展,不仅受个体影响,还受外界因素影响,其中包括教育和培养。[1]
2.2 根据表2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干部群体在学习成绩排名上,平均值高于非学生干部组,且离散程度较分散,证明高校学生干部组学习成绩整体优于非学生干部组,但仍出现少数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不理想。分析得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与学生干部选取的标准有关联,大多数学生干部在任职期间因自身角色的榜样定位,更为注重学习成绩的提升,但仍不可避免的出现少数学生干部的学习成绩排名不理想。
2.3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大学的学生干部应该是品学兼优,思想先进、刻苦拼搏的代名词,是学生群体的骨干,是老师赞美的对象,是同学学习的榜样。有学者认为,由于工作原因学生干部需要接触很多人,协调很多方面的关系,他们本身生活的充实和广泛的交际面,使得学生干部几乎不存在忧郁方面的问题[2]。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不但要和普通同学一样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学校、班级的各项工作,而且还要承担大量的社会工作;另外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领导者,直接与学生打交道,他们的心理健康、工作作风等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好坏。学生干部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在别的领域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他们的发展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作为医学院的学生干部,由于课程任务重,除去在学习和用在学生工作上的时间,理论上没有时间去放松自己。但由于高校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对于普通同学较为闲适的生活也非常羡慕和嫉妒。大学的学生干部大都是为了提升个人的能力才加入学生干部的,但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大学丰富的课余生活产生了矛盾,如果重视学习,工作势必受到影响,违反加入学生干部的初衷;如果重视工作,学习势必受到影响,违反上大学的初衷,高校学生干部由此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容易产生焦虑和强迫。因此,高校的学生干部群体更值得我们重视与研究。
综上所述,在高校学生培养这一大环境下,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根据学生在校园身份职能的不同,因材施教。在把握总体的同时,还应兼顾部分所谓的“特殊群体”,有层次,有差别的教育方法,将成为今后高校教育共同探讨的长期话题。
参考文献
[1]刘新颜.大学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1009.9646(2012)7-0017-0.
关键词:企业理论;产权结构;比较研究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是现代生产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遵循不同的思路研究企业问题,形成不同的企业理论。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从不同的视角深化对企业制度的认识,为我国企业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企业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生产问题的内容之一,生产的进行和效率的提高离不开生产组织形式的不断创新。从微观层次上看,这一矛盾运动过程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与企业制度的演变。
(一)企业的起源
马克思以生产力发展为基本线索来说明企业的起源。他认为,企业的产生源于生产力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分工和协作。社会分工包含两个层次:一是社会各产业之间的分工,这是宏观层次上的分工。二是生产某一产品之间的分工,这是微观层次上的分工,与企业的产生相联系的社会分工是微观层次上的分工。社会分工的发展,首先使生产者彼此独立,每个生产者只是专门生产一个产品的某个部分。这种分工使生产专业化、工具专门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体的生产效率。但分工使生产者彼此独立并不能完成整个产品的生产,在分工的基础上还必须使彼此独立的生产者之间形成密切的协作关系,只有分工与协作的统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生产。这就需要有一种生产组织形式,企业就是因分工与协作的需要而产生的生产组织形式,它既形成了分工,又实现协作。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用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马克思这里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就是企业生产的起点。因为企业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分工与协作生产的客观要求产生了企业这一生产组织形式。同时,企业的出现又实现分工与协作的统一。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与企业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出现,形成生产力发展与生产组织形式发展的良性循环,生产力因有企业这一生产组织形式而不断得到发展,企业也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向其高级形态演进。
(二)企业的性质和功能
马克思认为,企业的基本性质和功能是进行财富的生产,并能利用分工、协作及由此带来的多方面好处进行生产。企业是因社会生产需要出现的,不进行生产的组织就不是企业。当然,这是就企业的最初形式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企业不再局限于只生产物质产品,从事流通和提供服务的经济组织也被纳入企业范畴,但这并没改变对企业性质和功能的定位,而只是其性质和功能内涵的进一步扩大。
从生产角度来定位企业的性质和功能,是对企业本身属性的界定。企业的这一性质和功能不会因为企业的经济性质不同而改变,无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本身的性质和功能都不会改变。马克思对企业的研究并不局限于企业本身的属性,而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来研究企业理论。从生产力角度来研究的是企业本身的性质和功能,是关于企业的一般理论;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研究的是企业的经济性质,即企业的产权性质。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组织制度,其经济性质由产权结构的性质决定,不同的企业产权性质决定企业的不同经济性质,体现不同的经济关系。从生产力角度研究企业要解决的是这一组织怎样提高生产效率,从生产关系角度研究企业要解决的是在不同条件下应建立怎样的产权结构。马克思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理论的这两方面是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企业的生产效率受企业产权制度制约,企业产权制度的变化,从根本上说为了使企业发展具有更高的制度效率。从这一意义来讲,研究企业的产权制度最终要落实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三)企业的产权结构
马克思对企业产权结构的研究是从两方面展开的:一是企业产权结构变化的原因;二是企业产权结构变化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第一,企业产权结构变化的原因。马克思认为,企业产权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生产力发展对企业规模扩大的要求。当机器大工业在社会生产中确立主体地位后,企业就成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由于机器普遍应用于生产,使生产的技术条件得到彻底改变。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规模也不断扩大,企业发展需要的投资量也越来越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社会劳动组织本身,从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要求生产大规模地进行,从而要求单个资本家预付大量货币资本。”企业规模的扩大,要求投入资本的最低限额随之不断提高,这使单个资本的能力难以满足生产力发展这一要求。为解决企业扩大规模需要大量资本的问题,企业产权结构逐渐由单个业主的产权结构向股份制产权结构演变。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历时较长范围较广的事业,要求在较长时间内预付较大量的货币资本。所以,这一类领域里的生产取决于单个资本家拥有的货币资本的界限。这个限制被信用制度和与此相联的联合经营(例如股份公司)打破了。”马克思遵循生产力发展——企业规模扩大——对单个资本数量要求提高,从而使企业产权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这一思路来揭示企业制度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原因。从最初的单个业主制企业,发展为合伙制企业、工厂制企业、股份制(公司制)企业。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发展决定产权结构变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这里得到集中体现。
第二,企业产权结构变化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马克思认为,企业产权结构变化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首先,企业产权结构变化使企业规模的扩大突破单个资本数量的限制,从单一产权向多元产权变化,企业也从个人企业向社会企业转变。马克思指出:“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其次,企业产权结构变化使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趋于复杂化。因为产权结构变化,产权主体多元化,必然导致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资本所有者并不是资本使用者,而实际使用资本的,又不是资本的所有者。正如马克思所说:“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转化为单纯的经理,即别人的资本的管理人,而资本所有者则转化为单纯的所有者,即单纯的货币资本家。”“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因而劳动也已经完全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所有者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经营者不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产权关系就必然涉及多个经济主体,从而在企业中就出现委托关系。如何处理好企业中的产权关系及委托关系,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必须要处理好的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企业理论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科斯关于企业性质的理论、阿尔奇安的团队生产理论及所有权与控制权理论最具影响力。
(一)科斯关于企业性质的理论
企业为什么存在?这是科斯的企业理论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科斯指出:“人们通常认为协作能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那么,为什么这样的组织是必需的呢?为什么会存在‘自觉力量的小岛’呢?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协调的。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交易的复杂的市场结构被企业家所取代,企业家指挥生产。显然,存在着协调生产的替代方法。然而,假如生产是由价格机制调节的,生产就能在根本不存在任何组织的情况下进行,面对这一事实,我们要问:组织为什么存在?”
科斯从现实世界出发,以现实世界中存在企业这一组织的客观事实为依据,从理论上解释在生产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什么会存在。科斯认为:“可以假定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科斯对企业性质的这一界定,要说明的是,在现实世界中,价格机制和企业这一组织(企业家)都具有协调功能。那么,为什么在有的情况下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协调,而在另外的情况下是由企业家来协调?对此,科斯把价格机制和企业组织这两种协调方式的特征做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如果人们想要控制别人和指挥别人,他必须支付给别人多于这些人在价格机制下所能得到的报酬,目的是能指挥这些人。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企业存在的目的是赚钱,而不只是付钱。企业之所以能存在的理由就是,它进行生产的成本要小于通过价格机制的生产成本。通过价格机制进行生产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最明显的就是所有发现相关价格的工作而形成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都会构成生产成本。虽然这些成本可以最小化,但不可能消除这些成本。当企业出现时,虽然契约不会被取消,但却可大大减少。通过一个契约,生产要素为获得一定的报酬同意在一定限度内服从企业家的指挥。这一定限度就是对企业家指挥生产要素权力范围的限定。通过对价格机制和企业组织这两种协调方式的分析,科斯的结论是: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如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的成本。企业家必须在较低成本的状态下行使他的职能。因为企业家可以低于他所替代的市场交易的价格得到生产要素,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就要回到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状态。
科斯企业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对企业的性质做出界定:企业是一种协调机制,是一种能替代市场价格机制的组织。企业能存在是通过企业(企业家)的指挥协调,以低于市场价格机制的成本来进行生产。当企业不能以低于市场价格机制来进行生产时,这种协调机制又会让位于市场价格机制。把握科斯企业理论的要义,一是企业是否是一种具有与市场价格机制同样功能的生产协调机制;二是企业是否能以低于市场价格机制的成本协调生产。科斯就是从这两方面展开对企业的研究并形成他的企业理论。
(二)阿尔奇安关于团队生产和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理论
阿曼·阿尔奇安是新制度经济学派研究企业理论的重要代表,他有多篇关于企业理论的论文。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他和德姆塞茨合写的《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他们认为:“对经济组织理论来说,有两个重要问题——要解释是什么条件决定了专业化和合作生产的好处,是从像企业这类组织的内部还是通过市场获得更好,同时还要解释这种组织的结构。”
第一,关于团队生产的问题。阿尔奇安认为,从生产的角度看,企业就是一种专业化合作生产或是团队生产。作为团队生产,必须解决好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考核投入要素的生产力;二是确定对要素的分配报酬。如果报酬不与生产性努力相对应,那么该组织就没有提供生产性努力的激励;如果报酬与生产力为负相关,那么该组织将遭到破坏。阿尔奇安认为,考核投入要素的生产力问题,在通过市场竞争的产品交换中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经济组织考核得差,报酬和生产力之间仅是松散地相关,那么生产力将较小;但如果经济组织考核得很好,生产力将会很大。所以,考核和分配问题是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首先要解决好的两个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阿尔奇安重点分析了企业作为一种团队生产的特点。由于进行合作的团队成员的边际产品不能直接被观察出来,一个团队给市场提供的东西可能被当作这个团队的而不是这个团队成员的边际产品。考核或确定团队成员的边际产品是需要很大成本的,这种成本呼唤新的组织和程序。如果没有成本就能观察到团队中各成员投入的行为,那么没有一个成员会有偷懒的动机。但由于互相监督必然会带来许多成本,所以当每个投入所有者作为团队一份子而工作时,他会有更多偷懒的动机。要克服团队成员的偷懒行为,就需要有很大的监测成本。所以,怎样才能降低这种监测成本,就成为团队生产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阿尔奇安认为,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降低监督成本的制度效率是不同的。其中,古典企业的效率最高。古典企业具有的特征是:“为使团队成员有纪律和减少偷懒,拥有剩余索取权的人一定有权力修改个体成员的契约条款和激励,同时没有必要终止或改变所有其他投入的契约。因此,寻求增加他们的生产力的团队成员不仅赋予监督者剩余索取权,而且赋予了他改变该团队的个体成员资格和行为的权利。当然每个团队成员可以终止他自己的成员资格(即退出该团队),但是只有这位监督者可以在不必终止这个团队本身或他与这个团队的联系情况下,单方终止任何其他成员的成员资格,并且他能单独决定扩展或减少成员人数,改变成员的成分,或卖掉这个团队监督者所拥有的剩余索取权。正是这个全部权利的集合定义了古典企业(资本主义、自由企业)的所有权(或雇主)。”因此,古典企业的所有者或雇主是这个组织的当事人,他有着与其他投入所有者签订契约的权利,拥有剩余索取权,这样的制度安排增强了对团队生产中联合投入所有者偷懒行为的监测能力,从而降低检测成本。
阿尔奇安的团队生产理论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生产的专业化具有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形成了一组联合投入的团队生产,当由一个中心缔约人和许多投入者签订一个双边契约来代替全部投入者的多边契约时,就形成能促进团队生产的有效组织,这就是企业。二是团队生产的优势在于联合使用投入资源的产出要比分别使用这些资源的产出总额要大。但由于不同所有者联合投入的产品具有不可分性质,增加了评估每一位投入者边际生产力的成本。这就要监督和考核投入者的生产力,以使边际生产力与投入成本相匹配,从而减少偷懒行为。因此,出现企业内监督生产的问题。三是古典企业具有的特征使这一组织形式具有最高的效率。企业不仅是更有效地回报投入的一种设置,而且是在投入资源的集合之间加强竞争的一种设置。企业被认为是一个私人拥有的市场,我们可将企业和普通的市场看做互相竞争的市场类型,私人所有的市场和公众的或公共的市场之间的竞争。
第二,关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理论。阿尔奇安首先对认为现代公司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这样一种观点提出疑义。这种观点认为,随着小股东数量的增加,持股进一步分散。股份分散在更多的持有者手中,以致没有哪一个股份持有者握有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份。这种股份的分散,实际就是所有权从控制权中分离出来。阿尔奇安指出,股份越分散,所有者就越多,他们具有的知识也越多,这有利于知识的专门化,这会对企业带来好处。如果管理集团不能代表所有者的利益,所有者就可对管理者进行调整,因为在管理者之间也存在竞争。所有者对自己的利益不会无动于衷,他们总要争取自己的利益。
总之,阿尔奇安认为,公司股份的分散,并不意味着对价值后果的承担已与决策者的有效控制分离,股东的财富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对这一结论,阿尔奇安用现实中的现象来提供支撑。他说:“既然存在着公司所有权的不断分散,我们就很奇怪,其利益很少受到高层管理者关注的股东们为什么还要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或许经理日益背离股东利益所加在股东头上的损失,被公司形成的其他优势所抵补并且有余。这种说法可能是正确的,但所有权确实不断分散这一事实并不会支持这个一般论断,即在这样的情境中管理活动与股东利益缺乏一致性。”
阿尔奇安的结论是:在大的、所有权分散的、盈利性的公司里,管理者和雇员的行为和报酬的类型与小的、封闭性的公司不同。大公司模式的监督与更改权的费用要高一些,但并不必然导致这种公司里的股东收益比在分散程度低的公司低。平均来说,这些效应会反映在预期行为中,从而会在初始资本投资的评估中或专业化转让股份的股票价格中反映出来。股东不会是得益较少者,他们的财富也不会缺少安全保证。阿尔奇安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不同之处在于,企业中存在一个长期的、一般的劳务契约,这个契约无须在每次更换劳务类型时不断地重新谈判。不能把企业作为单人运行的机构进行分析,并认为这个机构内不存在以市场为基础的竞争,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忽略了竞争这一重要的因素。企业内部的彼此竞争、与其他企业的竞争表明,这些竞争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个人,而不是一个将市场内部化了的机构,企业的高层管理部门执行筛选雇员、技术和新产品的建议等职能,如果都是由独立的企业在外部进行时,很明显就是市场的功能。但当这些职能在企业内执行时,竞争的市场力量就被掩盖在表象背后,并经常被分析者错误地忽视。从行为分析的目的来说,比企业兴衰更重要的是企业里个人的兴衰。我们可把企业看做一个市场,企业里的个人都在进行竞争。一个企业能长久生存下去,不能被理解为在这个企业里是缺乏竞争。
在阿尔奇安的企业理论中,关于公司管理与产权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公司股份的进一步分散,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并不意味着所有者的财富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同时,所有者可对不能代表所有者利益的管理者进行调整,因为在管理者之间也存在竞争。二是传统的个人产权、市场和竞争的理论仍然有效,在所有权分散的公司里,企业内部的管理者、企业之间的管理者都存在竞争,这种竞争同样具有市场竞争的优势,同样会对公司的财富增长带来好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并不会失去这种优势。三是在不同的产权类型中,关键要看股东获取利润的权利是否受到限制,而不是看所有权是否分散。在股东权利价值不能资本化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企业高成本转移利润的现象。如果在股东权利价值可以资本化的情况下,股东就具有关心潜在的资本价值效应的动力,经理也会具有关心资本价值效应的责任感。
三、两种企业理论的比较
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企业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他们既存在共通性,但也有明显差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起源和性质的比较
在企业起源和性质问题上,马克思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的社会分工和协作这一角度来说明企业的起源,重点是以生产力发展为线索说明企业这一组织制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企业能做到这一点的原因是分工与协作创造生产力。其一,分工从生产专业化、工具专业化、操作专业化的角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企业可把为生产同一产品的各环节的分工集中起来,通过提高每一环节的效率来提高整个生产的效率。其二,协作从生产的整体性、系统性、联系性的角度提高了生产综合效率。通过企业这一组织制度,众多生产者的协作生产可完成靠个人的能力无法完成的工作,协作生产所形成的生产力,要大于单个生产者进行生产所形成的生产力总和。企业把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活动,决定了它的基本性质是生产性。从这一性质看,企业与市场没有直接关系,企业生产可独立于市场而存在。因此,企业与市场之间不是取代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从资源配置方式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起源,他们把企业看作是一种与市场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并具有比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更高的效率,因而企业这一组织形式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明为什么要有企业的原因,科斯强调资源配置的方式不是惟一的,而有多种方式。事实上,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也是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把企业这一组织形式也看作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使人们对资源配置方式的认识视野更加开阔。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对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的。企业是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通过企业内部的权威和行政决策来实现资源配置。因此,企业就其性质来说,是取代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一种经济组织。但这并不是说企业可完全取代市场,企业可以与市场并存。采用企业方式还是市场方式,关键要看哪一种方式更能节省交易费用,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们的交易费用是不同的。采用企业这一形式来组织生产,其特点在于它的生产有组织性、有计划性,而有组织、有计划的生产可以节省交易费用。完全用市场这一无组织、无计划的方式来组织生产是有缺陷的。要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只研究市场问题还不够,还必须研究企业制度,原因在于企业制度对提高经济活动效率有直接影响。
比较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企业起源的理论,它们的共同点是:论证了企业这一组织制度存在的理由或原因是能提高生产效率或经济活动效率。不同点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从分工与协作的角度来说明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新制度经济学从企业这一资源配置方式替代市场配置资源方式能节省交易费用的角度来进行论证。从共同点看,企业能提高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效率,因而必须开展对企业理论的研究。从不同点看,必须对企业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理论研究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企业问题。
比较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企业性质的理论,它们的共同点是:把企业性质界定为一种经济组织。无论是从生产的角度来界定企业的性质,还是从资源配置方式或从契约方式的角度来界定企业的性质,都认为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组织。不同点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从企业内部关系的角度来界定企业性质,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生产组织,从生产性来界定企业的性质。新制度经济学从企业外部关系的角度来界定企业性质,把企业看作是一个与市场具有同等地位的组织,从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具有的与市场经济活动不同的特点这一角度来界定企业的性质,得出企业与市场是取代关系的结论。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性质的不同界定,能对企业的性质有更全面、更充分的认识。既要从生产角度来认识企业的性质,也要从资源配置角度来认识企业的性质,既要从企业内部生产的特点来认识企业,也要从企业与市场关系的角度来认识企业的性质。这两方面的结合,实际上也就是要求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结合上来认识企业的性质。
(二)企业产权结构的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对企业产权结构的研究,其特点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发展,企业规模扩大,要求企业的产权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趋势是由单一产权结构向多元产权结构转变。第二,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化会使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出现复杂化,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财产权利中包含的各项权利出现分离。当企业实行法人制度后,财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就更加彻底,财产所有者与实际使用者不仅不是一个主体,而且还具有多层次的关系,使整个产权关系涉及多个经济主体。正是由于产权关系的复杂化,就会在企业出现委托关系。经理层成为企业委托关系的核心,它是连接财产所有者与实际使用者的中间环节。产权关系的这一变化,使所有者越来越成为单纯的所有者,资本本身的职能也越来越与资本所有者分离,而由经理层来承担。产权结构变化所产生的这一系列新问题及企业经理层具有的日益重要的地位,要求人们高度注重和研究企业产权结构问题。
关键词:新经济社会学 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
引言
经济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末,先后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分别是20世纪初的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传统阶段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的复兴阶段(刘少杰,2009)。新经济社会学(New Economic Sociology)即经济社会学的当代演进,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的科学(曹德骏、左世翔,2012)。新经济社会学的重要价值在于对古典、新古典经济学思想所提出的反驳。新古典经济学中对于完全理性经济人和完全自由竞争市场的假设在Granovetter等学者看来是某种错误的观点。他们认为,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忽视了人的能力,没有看到社会网络及其规范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其研究必然与现实情况不符。因此,新经济社会学理论是对传统经济、管理理论的补充和纠正,值得我们借鉴并加以丰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Granovetter(1985)所作的《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有关嵌入性问题》一文的发表,他开创了经济社会学的全新时代,由此也奠定了运用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经济行为的恰当理论基础(汪和建,2006)。随后,社会网络及社会资本引起了众多学者(Ports,1998;Powell,1990;Baker,2006)的关注,渐渐成为了研究经济管理类各种问题的关键方法和重要视角(耿新,2010)。
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社会网络研究、市场研究、企业研究、性别研究和文化研究。本文将通过理论梳理的方式比较研究其中的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
理论综述
新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的学科。这一理论建立在三大基础性假设之上(Granovetter,1992)。第一,经济行动镶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第二,经济行动将追寻经济与非经济的目标;第三,经济体制是社会学的构建。由此,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社会结构表现为网络的形态,而经济现象嵌入在社会结构这一网络之中,一切经济行动都是对社会结构的投资活动。
(一)社会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
1940年,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提出了“社会网络”的概念,后来Bott(1971)进一步研究了“社会网络”在家庭中的作用。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对于社会网络的研究并没有多大进展。直到1988年,Wellman才将社会网络明确定义为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第一次将社会人(actor)、社会联系(social ties)、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及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的概念组合在了一起。目前,在社会网络理论体系中,弱关系理论、强关系理论及结构洞理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弱关系理论(The Theory of Weak Ties)。Granovetter的主要贡献在于:发展和深化了嵌入的概念;提出了弱关系及其“桥”作用的理论。联结是社会网络的节点,按照联结的强度可以将社会网络中的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从概念上讲,弱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而非经济关系(刘少杰,2009)。Granovetter(1973)定义了四个判定维度来衡量关系强度,即互动频率(Combination of the Amount of Time)、感情深度(Emotional Intensity)、亲密程度(Intimacy)和互惠程度(Reciprocal Services)。互动频率越高、感情深度越深、关系越密切及互惠程度越高的社会关系属于强关系,反之则属于弱关系。他进一步指出,强关系中的个体往往在性别、年龄、教育、身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弱关系中的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朱晓霞,2011)。由于社会群体当中具有相似性的个体成员通常拥有类似的信息和资源,因而强关系网络具有大量的冗余信息;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在弱关系网络中,个体成员的差异带来了异质性的信息和资源,具有更大的潜在效用。
事实上,社会网络中的不同团体,往往就是通过一两个团体成员之间的个人联系而形成联结。既然是两个不同团体,那么这种关系必然是弱关系。对于这一发现,Granovetter提出了“桥”(Bridge)的概念,认为弱关系在不同社会团体之间充当了传递信息的桥的作用。后来,一些学者继续对弱关系的信息桥作用展开研究,研究结果与理论的出入迫使Granovetter进一步修正了他对弱关系理论的表述,即并非所有弱关系都能发挥信息桥的作用,但信息桥一般都是弱关系(Granovetter,1985)。另外,Granovetter还认为弱关系是联结社会微观与宏观结构的中介(刘少杰,2009)。在他看来,由于小规模网络正是通过弱关系而彼此联系,而宏观网络则是大量小规模网络的集合。因此,通过分析小规模互动网络中的个体关系,有助于理解宏观社会结构的运行规律。
简言之,弱关系理论的提出是新经济社会学兴起的前兆。Granovetter等学者论证了社会网络对于获取信息和资源的实际价值,也提出了创造价值的网络结构原则(李校生,吴波,2009)。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桥的概念为后来Burt提出结构洞理论奠定了基础。
强关系理论(The Theory of Strong Ties)。按照Granovetter的界定,强关系是维系社会团体内部关系的纽带。强关系带来了信息和资源在社会团体内部的重复传递,导致了团体成员间信息和资源的重复冗余(罗家德,2010)。因而在他看来,强关系的价值是低于弱关系的。然而,后来的学者(Bian,1997;Burt,1992)通过不断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Bian(1997)在承认弱关系具有信息传递作用的同时,提出建立在信任与义务基础之上的强关系在经济活动中更具优势。Burt(1992)的研究也发现,具有冗余信息和资源的不相联结的网络成员间的结构洞才是建立信息桥的前提,在这一点上弱关系和强关系并无本质区别。与此同时,在对于中国经济现象的研究中,强关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Bian,1997)。强关系以信任为基础,以“人情”为媒介,让不同成员在社会网络之中结成了稳定的小圈子,从而使行动者更好地获取了信息和资源(朱晓霞,2011)。
结构洞理论(Structural Hole Theory)。Burt于1992年发表了著名的《结构洞》一文,提出了结构洞的概念。所谓结构洞,即是两个行动者之间关系缺失所形成的一种网络状态(刘少杰,2009)。在社会网络结构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缝隙,即某个行动者和有些行动者之间彼此联系,但又与其他行动者不发生直接联系,这就在网络中形成了不直接联系的“洞”的形状。这种缝隙的消除必须依赖于第三方行动者的中介作用,因而在结构洞中,第三方行动者占据着核心位置。弱关系理论和强关系理论都只是讨论了关系双方的好处,而没有探讨第三方的优势,而结构洞理论则看到了第三方从网络结构位置中获取的“洞效应”(Hole Effects)。当然,一旦不直接联结的双方在经济社会活动过程中逐渐取得了联系,那么结构洞也就会随之消失(Burt,1992)。Burt(1992)认为,社会关系的缺失形成了结构洞,而结构洞正好“桥接”了两个原本没有关系的社会团体,这正是处于结构洞位置的行动者所具备的竞争优势。具体来讲,首先,行动者拥有结构洞可以获得信息上的优势。结构洞将不同社会团体中的冗余信息进行交换传递,带来了信息量的增加和扩散。第二,行动者通过结构洞取得了控制优势。面对不同种类的信息需求与供给,掌握结构洞的行动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控制信息的传递过程,甚至成为专门经营关系网络的网络企业家。第三,结构洞上的行动者更具创新优势。这类行动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从而也获得了更高的创新能力(刘少杰,2009)。总之,掌握结构洞越多的网络成员,更能为自己和相应团体带来好处,这种特殊的位置优势蕴含着有价值的社会资本,完全可以转化为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综上,结构洞理论是对Granovetter的弱关系理论的发展。与Coleman的封闭网络理论不同,Burt的结构洞理论是一种开放网络理论。他看到了重复信息对于封闭网络之外成员的价值,并将这一价值上升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这一理论更加确切地描述了社会关系对于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的作用,这也为丰富传统竞争优势理论提供了一条思路。
(二)社会资本理论(Social Capital Theory)
社会资本的理论涵盖面很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社会学、组织理论以及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都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在新经济社会学中,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网络中的个人因占据特殊位置而能够获取利益的能力,即社会关系的价值创造力。纵观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Coleman从社会规范角度阐述了社会资本;Bourdieu从社会资源的角度探讨了社会资本;Portes等从能力角度分析了社会资本。第一,社会资本概念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探索历程。从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看,最早提出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的学者是Bourdieu。他首先提出了社会关系的“场域”和“资本”的概念。场域是有社会关系组成的社会场合或领域,即一张社会网络;资本一般包含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及社会资本三类。Bourdieu认为三种资本在场域中实现相互转换,并认为社会资本是通过关系网络而获取的实际资源或潜在资源的总量(Bourdieu,1986)。Bourdieu的资本三分法和场域转换观点,实质上是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了工具性的社会网络,即社会网络就是社会资本。随后,Coleman(1994)对社会资本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性展开了研究,认为社会网络中不同行动者的基于自身利益的各种交换形成了持续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即是社会资源、社会资本。Portes(1998)也提出社会资本是依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特殊联系,是一种能力的表现。Burt(2000)认为结构洞就是社会资本,是企业等经济活动主体的最终竞争优势。最终Lin Nan(2001)对于社会资本的论述代表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一般共识。在他看来,社会资本就是嵌入社会网关系中的可以带来回报的资源投资。由此,这一定义也解释了社会资本的三项基本特征(刘少杰,2009)。一为,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网络相联系,互为表里不可分割;二为,社会资本具有一般经济资本的增值功能,能够为拥有者带来更大的回报;三为,社会资本本身是一项投资活动。第二,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阐释了社会资本的三项重要价值。其一,社会资本包含了一条因果链条(李校生、吴波,2009),即因为特殊的社会结构优势,便利了行动者对稀缺资源的获取。这一观点包含了社会资本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网络嵌入和网络资源。其二,社会资本具有一定的情景性(Alder & Kwon,2000)。不同的行动者对于不同商业目标的追寻,使得社会资本的作用因人、因事而大相径庭。简言之,在不同的场景中,社会资本具有极强的权变性。其三,社会资本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由于Granovetter的弱关系和Burt的结构洞都是一种不稳定的网络结构,所以网络中的行动者始终处于活跃的竞争与合作之中。同时,变化着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剧了网络的变化。因此,社会资本会随着网络结构的调整而变化。
第三,社会资本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在企业研究领域,企业社会资本被认为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种具有规范、价值和偏好等特性的社会网络的集合(Westlund,2003)。对于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范钧(2011)将其概括为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有利于企业获取内外部知识、资源以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可以说,企业社会资本增加了企业间的信息流动,提高了来自企业合作伙伴的利益回报,开拓了企业创新的来源,是现代企业获得成长的重要资源。
嵌入性观点与资本概念的和谐统一
嵌入性是社会网络理论的核心观点,资本是社会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深挖二者的思想根源,可以发现许多相似的内容。
(一)社会网络的嵌入性观点
嵌入观点的提出。“嵌入性”(Embeddedness)这一概念最早由Karl Polanyi(1944)提出。在Polanyi(1968)看来,经济活动通常具有三种形式,即互惠交换、市场交换和再分配。经济活动的开展受到社会制度、规范、习惯等因素的制约,是以社会关系为基础而发生的。因而经济活动是“嵌入或纠缠”于经济和非经济制度中的。后来,Granovetter等借用Bolanyi的嵌入思想,进一步探讨了嵌入性。
Granovetter(1985)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关系对于经济行动的影响,认为“弱嵌入性”的现象更为普遍。事实上,一方面,在传统经济社会学领域,帕森斯等人的观点过度夸大了社会系统对于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的作用,把行动者视为文化价值规范的偶人(刘少杰,2009),因而是一种“过度社会化”的观点;另一方面,在古典、新古典经济学领域,经济学家将经济活动中的行动者视为完全理性个人,忽视了人的绝大部分社会化属性,因而是一种“零嵌入性”的“原子化”观点。面对这两种极端的观点,Granovetter既反对传统经济社会学的过度嵌入性观点,更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零嵌入性观点,而折中地认为经济行动的嵌入性是间接受制于关系网络的一种“弱嵌入性”。
Granovetter认为经济行动是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这种嵌入关系不仅包含了社会网络规范、文化、政治及宗教等因素,还考虑到了经济行动的经济和非经济动机(刘少杰,2009)。这一表述第一次明确了经济行动在内容、目标及过程方面对于非经济行动或制度的依赖程度,由此也奠定了嵌入性理论在新经济社会学中的核心地位。
嵌入观点的意义。弱嵌入性观点的发展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并渐渐成为了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经济现象的重要理论工具(边燕杰、邱海雄,2002)。
嵌入性观点创新了学术界对于一些重要经济现象的解释,使得后来的研究者在市场定价、经济绩效及制度创新等方面做出了新的研究。具体来说,第一,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性解释了市场中的产品定价过程。经济学理论原本认为市场竞争决定了产品的价格,但买卖双方对于社会网络的嵌入常常使得产品的真实价格背离竞争性均衡价格。第二,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性能够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绩效的提升。人与人的关系决定了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合作、激励、监督,这些都与生产效率有着密切关联。第三,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性影响了经济组织和制度的形成。产业中关键人物的社会网络构建过程,是对既存经济组织或制度的重建,新的组织或制度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技术经济效益(刘少杰,2009)。
随后,嵌入的观点便活跃于网络与组织(Nohria & Eccles,1992)、经济社会学(Lie,1997)、联盟网络理论(Gulati,1998)、社会资本(Ports,1998)及组织与战略等众多研究领域,并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嵌入性的类型。对于嵌入的分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答案,主要包括关系性嵌入与结构性嵌入、垂直嵌入与水平嵌入、认知嵌入与文化嵌入等类型(张荣祥,2009)。
首先,Granovetter(1985)将嵌入性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关系性嵌入(Relational Embeddedness),即指行动者是嵌入人与人互动形成的关系之中的;另一类称为结构性嵌入(Structural Embeddedness),即指行动者所在的社会网络又是与其他社会网络相联系的。关系性嵌入强调行动者在所嵌入的社会网络中受到的来自社会关系的影响,如各种规则性期望、相互赞同的渴望及互惠性原则等(陈钦约,2010),关注以信任为基础的对偶交换行为;而结构性嵌入强调行动者在所嵌入的社会网络中受到的来自社会结构的影响,如来自社会结构的文化、价值等因素(朱晓霞,2011),重视网络整体中群体关系的影响作用。Andersson、Forsgren和Holm(2001)也把嵌入划分为关系性和结构性,但他们认为关系性嵌入说明了社会网络的亲密程度和动态变化,而结构性嵌入反映了行动者在网络内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具有相对静态性。
其次,Schweizer(1997)等学者将嵌入划分为垂直嵌入和水平嵌入两类。垂直嵌入指行动者所在的当地阶层与他所处在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阶层性连结;水平嵌入是指行动者所处网络在社会性和文化性范围的渗透(张荣祥,2009)。Halinen和Tornroos(1998)则认为垂直嵌入是指社会网络中不同层次间的联系;而水平嵌入是指特定网络层次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具体的划分标准可按照地理范围、网络结构以及公司内部层级的不同作出划分。
最后,Zukin和DiMaggio(1990)等学者认为,嵌入性应划分为认知性嵌入和文化性嵌入。认知性嵌入是指行动者决策对原有思维意识的嵌入,即行动者对于周围环境的不同认知决定了他们的具体行为。这类原有认知包括了伦理、道德、情感及审美等因素,它们共同构成制约行动者决策的理性规范。与之相对应的是文化性嵌入,即行动者的行为还要受到来自外部社会网络的集体理解力的影响。这类影响主要包括组织共同价值、正式规范等文化因素。
总之,不论嵌入概念应当如何分类,经济行动镶嵌于社会网络之中的共识早已形成。
(二)社会资本的共识与分歧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歧到共识,再从共识到分歧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在二十世纪,尽管对于社会资本的概念尚存一定分歧,但还是达成了基本共识,即社会资本是镶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具有回报性的资源投资(Nan Lin,2001)。然而,在这一共识的背后,围绕社会资本理论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更为深刻的争论愈发激烈。究竟社会资本是关系还是资源、是集体还是个体、是结构还是行动?对于这三对矛盾的解答是当代经济社会学领域的讨论热点(刘少杰,2009)。
社会资本:资源还是关系。社会资本究竟是社会关系还是社会资源呢,学术界对此争论已久。科尔曼(1999)曾指出,社会资本的形成依赖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社会资本不同于有形的物质资本,是一种表现为人与人关系的无形资本。并且,社会资本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即具有生产性。获取社会资本有助于人或组织对于特定目标的实现,因而社会资本是一种关系。然而,这样的观点受到了大量学者(Burt,1992;Ports,1998)的批评。他们认为社会资本就是一种社会结构中的资源,这种特殊的资源源自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Burt(1992)更将社会资本强调为一种从他人身上获取好处的机会和资源。当然,还有一些学者运用折中的思路来看待社会资本,比如Foley & Edward(1999)认为社会资本即是“网络加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单独的资源和单独的社会网络都不是社会资本。由于没有加入行动者的动态因素,静态的资源与网络并不能为行动者带来实际的效用。而在耿新(2010)等学者看来,作为社会资本载体的人、作为社会资本运转渠道的社会网络以及作为社会资本内容的潜在资源,这三者的动态组合共同诠释了社会资本的内涵。因此,只有依托于人的行动而活跃起来的社会网络及其潜在资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集体还是个人。目前,社会资本的集体论被广泛接受,而个体论只适用于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等特定问题的研究。社会资本的集体观点始于Bourdieu的研究,在他看来,社会资本是某个团体为了维持团体的团结和控制而进行的投资。集体社会资本往往具有明确的界限,体现了强烈的排外特征。然而,社会资本集体论的缺陷在于过分强调了社会资本的密集性和紧密性(林南,2001;刘少杰,2009)。集体的边界和内部的团结仅仅解释了社会资本的部分特征,社会资本还可以通过开放网络间的联结实现流动和增值。即网络完全有能力将不同团体的内部社会资本进行连接。针对网络间的沟通,Granovetter、Burt等学者都做了大量论证。
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个人与集体,其实是嵌入社会情境的两个层次。个人是嵌入集体之中的,集体又是嵌入更大的社会网络之中的。一方面,如果片面强调社会资本的集体观点,就很容易忽略社会资本的行动主体―人。尤其在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中,企业家个人的社会资本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过分看重个人社会资本,从而忽视了社会资本集合的整体效应,也是对社会资本理解的一种偏误(王凤彬、李奇会,2007)。
社会资本:结构还是行动。既然社会资本是嵌入社会网络的投资,那么对于这一概念的分析究竟应该强调网络结构的作用还是行动者个体行为的影响呢,传统社会学理论并未达成共识。林南(2001)的研究只是尽可能折中了这一分歧。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被称为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刘少杰,2009)。他认为存在两个核心问题,即个体如何在社会关系中投资与个体如何从社会关系中获利。传统社会资本研究强调了社会结构视角,而林南却创新地加入了个体的选择行为这一因素,从而统一了结构与行动的观点,也更为真实地反映了社会资本的作用。正如他在《社会资本》一书中提到的,人的选择行为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而社会关系就是社会结构。因此,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必须坚持在结构与行动的互动关系中层层展开。
结论
经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一方面,Granovetter的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嵌入思想强调了行动者通过社会互动所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这一网络对行动者行为的影响。动态的行动者行动与静态的网络结构,二者共同揭示经济社会现象的实质。另一方面,林南等人的社会资本理论,以资源、结构和行动为核心。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资源是一切投资活动的目标,社会结构是投资活动的场所,而行动者及其行动是投资活动的参与者。因此,社会资本是一个包含了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变化的投资过程。正如刘少杰(2009)所说,社会资本不仅仅是一种客观对象,更是一种实践活动。换言之,社会网络理论解释了行动者如何通过社会关系中的联结实现信息、资源的获取以及能力的提升,这本就是一种结构与行动的结合。而社会资本的三个要点表明:第一,社会资本嵌入于社会网络;第二,社会资本可以获取增值资源;第三,社会资本也是一项投资活动(刘少杰,2009)。即社会资本是资本视角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反映了社会资源对于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陆德梅、朱国宏,2003)。
综上所述,在本文看来,社会网络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但中心点都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及其互动而展开的。因此,本文的观点认为,社会资本就是基于信任的、依附于社会关系网络的、可以为行为人带来经济资源的合作关系集合。换言之,社会资本最终将表现为能够获取的社会网络及其资源,因而社会资本就是动态的社会网络。
参考文献:
1.Bian Y, Ang S. 1997. Guanxi network and job mobility in China and Singapore. Social Forces 75
2.Burt, R.S. 1992. Structural Hol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Coleman, J. 1994. A 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 on Economic Sociology, in Smelser,N.and Swedberg,R.(eds).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Granovetter, M.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5.Granovetter, Mark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eddnes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6.Granovetter, Mark. 1992. Economic Institutions as Social Construction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cta Sociologica 35
7.Lie, John. 1997. Sociology of Markets [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3
8.Lin, N. 2001. 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in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Research [M]. New York: Aldinede Gruyter Press
9.Ports, A.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
10.Ronald S. Burt. 2000.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ocial Capital.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 Behavior, edited by Robert 1. Sutton and Barry M. Staw Greenwich, CT: JAL press
11.Schweitzer, T. 1997. Embeddedness of ethnographic cases: A social networks perspective [J]. Current Anthropology 38
12.Uzzi, B. 1997.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2
13.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14.曹德骏,左世翔.新经济社会学市场网络观综述[J].经济学家,2012(1)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聚焦于教育环境,探究教与学心理现场与基本规律的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是现阶段高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理论出发,提出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大学新生心理现状
基于心理发展周期来分析,高校大学新生对社会问题认识上处于过渡状态,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热情激进、积极向上,敢于创新、挑战,但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稳定,需要高校采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其科学引导。
1.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
主要有三点:第一,步入大学后独立意识与成人感增强;第二,渴望自我能力与人格被认可;第三,自我意识较强。
2.大学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第一,对大学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的不适应;第二,情感与性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三,网络对大学新生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3.大学生心理影响因素
主要表现为社会环境与高校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
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社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社会多元文化进入校园的速度超乎想象。在国内综合化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得到各个高校的充分重视。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开设心理理论课堂与实践教学课程,解决部分特殊群体心理问题;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开发其自身存在的潜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首先,解决高校特殊群体已经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提高这类群体的心理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其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长期的教学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构建社会、高校与家庭三者联动的沟通网络,解决大学新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教育心理学视野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改善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堂环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根据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影响着学习的成效,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得到兼顾,同时通过开展各种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
在心理教学过程中,高校领导和教师要从本质上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心理健康问题,指导大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课堂教学过程应結合一定的案例分析,讲解大学新生面临的心理共性问题,理论与实践相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强化大学新生教师队伍建设,分层次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有效解决特殊群体心理问题、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基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由各个班级的辅导员展开。部分辅导员不具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背景,高校应当强化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辅导员等兼职教师为辅助的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教育心理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不能像某些理论性强的课程那样单纯由教师在讲台上教授知识,学生在下面记笔记。应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应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心理状况进行自我反思,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来推动自身心理疏导,保持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冯桂梅,杨红,李英.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15(36):59-61.
[2]包春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8-110.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心理学 心理教育 情感
心理学理论认为,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是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凭借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从而熏陶、感化和塑造学生,使学生爱学、乐学。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让学生喜爱地理这门学科、乐意去学、有兴趣去学,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学在课程改革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地理教学的基本过程应该彻底摆脱纯形式化的模式,以开放的体系再现学科内容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能力。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强调学习过程和方式。
一、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1.地理教师的心理学素养,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符合心理学规律。
地理教师的良好心理学素养,以及教学方法运用符合心理学规律,也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除了教师的地理学基础理论是否扎实、教学技能是否娴熟外,与教师是否掌握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符合心理学原则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地理教师能够运用心理学理论,根据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激发规律潜移默化地进行学习地理目的的教育,能够根据学生注意力变化规律巧妙地组织地理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思维规律并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妥善地安排恰当方法掌握知识技能,根据学生的记忆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布置复习和作业,就会在地理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这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
对于教师来说,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应该说,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师具有高尚的品德、完善的人格,有自己丰富的个性、鲜明的风格,爱岗敬业,默默耕耘,既做学生的“经师”,更做学生的“人师”。在中学阶段,地理学科长期以来是一门被忽视的学科,地理教师心理压力较大,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而教师的心理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影响的深刻性、长远性和多重性。只有教师心理健康,才能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地理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这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前提。
3.选择正确的方法,让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发挥作用。
(1)利用心理学知识增强学生的记忆。教师应该重视和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作用,让学生在更多的途径和环境下有效识记地理学的知识点。这种利用无意识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直观活泼的图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法积极地消除学生存在的记忆障碍。
(2)要善于创设情境,揭示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课堂关系就是单一的教师与学生你讲我听,就不可能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这门学科的学习。这样,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始终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所谓“问题情境”不仅仅是教师的发问,实际上是渗透在教师的启发式讲授中,渗透在学生的感知和理解中。这些问题应该是系统深入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应该是充满情趣的,而不是呆板枯燥的;应该是力所能及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这样,在一节课中,教师质疑设问,学生独立思考,整个课堂成为思维的王国。
4.挖掘地理教学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发展,必须挖掘教材的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使教学内容既有意义又有兴趣,以惊异吸引学生,以悬念维持学生的注意,以满足增强学生的自信,以情趣感染学生。同时,还可以利用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如人物、事物等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完善自我意识,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自我发展能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健康成长的榜样和范例。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介绍科学家的百折不挠、攀登科学高峰的感人事迹,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在上地理课时激励学生奋发图强、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形成坚持性、自制性、果断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例如向学生介绍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事迹,使学生懂得科学技术要面向国家的经济建设,急国家所急,想人民所想,为祖国和民族的富强而奋进。
二、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心理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转变教育观念和评价体系。
不要用单一的学习成绩去对学生进行评价。地理教学的目的是多样性的,绝不是把一个学生培养成一个考试的工具,要教会学生学习掌握地理的方法,领会地理知识的魅力,能够正确地对地理现象进行评价,从而让所有的学生在地理的学习中体会到不同程度的操纵感和自我胜任感,既提高学习能力,又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2.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地,就根本没有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现在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产生的很重要的心理问题就是成天跟着老师被动地学习,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伏案不停地记笔记,久而久之,学生在心理上对本应愉快的地理教学产生极度的恐惧感,自然也就谈不上教学的成功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去想象、去创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3.成功体验,巩固情感教育的成果。
心理学研究认为,成功体验是指个体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当学生学习取得成功时,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一种“好了还要再好”的自我激励、自我要求心理,成为促使其进步学好的内部诱因;当学生学习遭受失败时,可能引起学生灰心、烦躁、自卑等消极的情感体验,以致丧失学习信心,挫伤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在地理教学中,要改变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苦的被动局面,教师必须重视发挥情感的教育功能,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体会学习地理的乐趣,这是我们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我们所肩负的光荣使命。
总之,当心理学越来越成为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时,我们不要错误地认为学生的心理指导工作仅仅是由心理学教师去完成的。地理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向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如果我们能够利用本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及思想教育,就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而且可以让地理教学在学生心理上产生割舍不下的亲和力,从而成功地完成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仲小敏.基于探究教学的地理教师知识素养的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5).
[2]彭相刚.浅析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第[J].读与写杂志,2008,(7).
[3]雷春花.浅议地理教学中的心理学教学[J].教研论坛,2010,(4).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在有限的40分钟内,既要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而且还要突出新课程理念,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为“主体”而“主体”的现象。如何才能在课堂内,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和提高,成为所有教师的教学追求。如何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有效,应做到以学定教,有效教学。
一、以学生的学情为出发点,有效教学
许多因素决定着学生的具体学情,要想有效地利用课堂有限的40分钟,备课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才能真正的有的放矢。
(一)了解学生的学业基础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初中阶段,由于不同的学习习性和家庭因素等各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当代高中生不同的学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业基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计上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比如,在求函数值域这一节课上,换元法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高中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但若在我们现有的学生学业基础上来讲授换元法,确实困难。因为学生在初中时一元二次函数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在本节课的处理上要先解决一元二次函数的问题,要么设计时可以将换元法放到后面的教学中进行。那么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业基础呢?首先,了解学生,通过班主任这根纽带很好的掌握学生初中时的基本情况;其次,通过晚修和自习课很好的深人学生中去,从学生的预习中发现问题;再次,通过诊断性测验,及时发现和预设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控教学。
(二)了解学生学习能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障。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需要的主观条件,直接影响到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由于初中生学习习性的不同,如不会听课,不会做笔记等,造成学困生这样一个群体。进人高中以后,必须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听课等方面人手,并开设专门的学法指导课,预习指导课,心理指导课以纠正高中生的学习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分析不同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如何,据此设计教学任务的深度、难度和广度。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本班学生中学习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并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
(三)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健。所谓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特征。所有年龄阶段的学生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开始羞涩保守;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开始抵触老师;不同年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而高中生这样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造成了高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波动性。另外,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带来所谓“青春期骚动”,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剧烈的“性困扰”,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来分析,也可以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高中生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采,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心理的发展呈现出闭锁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还必须从这些方面人手,对于学生出现的情绪和情感问题,更加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的实现有效教学。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有效教学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具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二、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实际情况出发,有效教学教学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要将教学和教育区分开来,这是个概念和子概念的区别。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根据教师的教龄,教师的性别,教师的性格特征,教师的学习能力等等又有不同的类别,但有一点,必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
1、教学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和概念等的概括程度,以及对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程度。
2、教学操作能力,主要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3、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相对于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3种认知能力,言语信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的能力);智慧技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的能力);认知策略(有意识地调节与监控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恰恰是这三种认知能力的三个方面,言语信息正是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历史积累下来的知识和经验需要老师使用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操作能力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在处理教学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技巧,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创造性的提高。监控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学反思,包括课前和课中,课后反思,可以从从学习者角度反思,与同事和专家的交流中反思,日记反思,从征询学生意见中反思等等方式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