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范文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

第1篇: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范文

1、软弱岩土的基本特征

常见的软弱岩土一般指软土即淤泥和淤泥质土、杂填土和冲填土。软弱土的力学性质:强度极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软弱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地基承载力低,强度增长缓慢,加荷后易变形且不均匀,变形速率大且稳定时间长,具有渗透性小、触变性及流变性大的特点。

2、软弱岩土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原因

由于软弱岩土本身的特点和外界一些特殊的原因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例如常遇到的暴雨、洪水和人类活动等强烈的作用,也就导致地质加速变化,导致软弱岩土容重增大、强度降低、岩土体松动现象,从而导致引发崩塌、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2.1泥石流地质灾害

对于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就是由于大量的降水导致山地沟谷和山坡上的大量的砂石和泥沙松动,导致大量的固体物质形成了洪流,是由很多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形成的颗粒状洪流,最终形成了泥石流。对于泥石流的产生原因包括建筑施工中不合理的开挖、对于废弃的土质没有有效的处理、建筑施工中的残渣和弃石以及人们不合理的开发森林等导致。同时加上软弱岩土经过长时间的自然因素,导致软弱岩土经过雨水的侵入形成泥石流,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

2.2滑坡地质灾害

滑坡(走山)是指在斜坡上岩体或土体顺斜坡在重力作用下,沿地层中的薄弱面(或薄弱带)向下滑动的不良地质现象。滑坡形成的一个原因就是岩土体内水活动大大降低岩土体的原来强度,产生更多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另一方面增大岩、土体容重(比重),就很容易产生滑坡。形成易滑带。另一个原因是大量的风化层、坡积物堆积在斜坡基岩表面,这些坡积物是良好的透水层,地表降水极易下滑聚集在基岩表面,一旦含水饱和,岩、土体力学强大大度降低易发生滑坡。

2.3崩塌地质灾害

崩塌是指高陡倾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根据岩土体成分,可划分为岩崩和土崩两大类。融雪、降雨特别是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产生空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冲刷坡脚或浸泡坡脚、削弱坡体支撑,降低坡体强度,软化岩土从而诱发崩塌。

3、地质灾害防治的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中最大的特点也就是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等性质,很多时候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施工技术规范的标准,我们要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施工技术标准,例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中各种民用、工业及市政工程项目的地基、地基处理、高切坡、深基坑以及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需要的技术规范与标准,例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各种水电水利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及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与标准,例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中各种交通建设中涉及到的滑坡、边坡、塌陷、危岩与沉降等工程防治的技术标准与规范等。

3.2地质灾害工程的主要防治措施

3.2.1防治工程设计措施

在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中主要就是要分析工程的设计要求,必须根据滑坡、山体崩塌、斜坡稳定性成因、运动模式等进行分析,根据灾害发生的原因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还要根据灾害的易发性进行分析,对其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进行确定。

3.2.2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对于工程防治措施也就是根据地质灾害的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防治条件进行预防,对于大多数的房屋后都进行了排水工程的建设,通过运用地表排水方法,对工程进行防治工程处理,选择比较合适的防治措施,同时对中型以上的滑坡事故,我们需要对地质进行勘测选择合适的工程防治措施。生物防治的措施:对于生物防治也就是我们对滑坡地质区进行植树造林,通过运用护坡草坪进行合理的防治,运用生物防治可以有效的提高防治效率,减少成本的优点,可以有效的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可以有效的改善自然环境,对其防治效果也能够长期的维持,可以有效的发挥其防治效果。对其灾害调查分析得知,对于泥石流较为严重的区域要采用退耕还林的措施,对其山林进行有效的保护,可以有效的减小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避让措施:对于这种防治措施也就是要求在汛期采用避让的方法,对其灾害的隐患不断的发生变化,在下雨天也就要采用临时避让的措施,在对地质灾害区域要采用统一避让的措施,对那些危险性很大而且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治理的费用超过搬迁费用的或者再建房仍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使用搬迁避让措施。

4、结束语

第2篇: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范文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显然这是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的,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生态环境多变,加之又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在我国非常活跃。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一半左右,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

(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

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2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2.3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2.4 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的发生。滥砍滥伐森林资源,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2.5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1) 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2) 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3) 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

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3.1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

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

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4、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第3篇: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范文

关键词:公路工程;工程地质;地质问题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地下水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危害分析

1.地下水动力作用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的动水压力作用相对较小,通常不会对工程建设造成危害,但是由于工程活动打破了地下水的平衡状态,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通常会产生坑基突涌、管涌、流砂等现象,会对工程建设造成严重的危害,给工程建设的安全埋下隐患。

2.地下水位下降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位下降通常是人为引起的,例如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大量抽取地下水等,地下水下降程度过大对工程建设造成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常会诱发地面塌陷、地表塌陷以及地裂等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以及工程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危害;地下水水质恶化、水源枯竭,对人们自身的居住环境和用水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产生的动水压力,将土颗粒冲刷走,破坏土的机构。以西安市为例,地下水水位下降,加剧了西安地裂缝的活动性。西安市1970年以前,承压水位基本稳定,1976~1985年,承压水下降漏斗中心水位以每年3~6m的速度下降。区域降落漏斗在平行于洼地的伸展方向上面积不断扩大,漏斗中心不断加深,这是产生西安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也是西安地裂缝在地表活动加快的主要诱因。

3.地下水位上升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位上升可能是自然因素也可能是人为因素,地下水位上升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导致出现管涌、流砂等现象;一些特殊性质的土体结构被软化,强度降低;会导致出现崩塌等地质灾害;会导致土壤盐渍化、沼泽化,地下水对工程建筑的腐蚀性增强。

二、常见公路工程地质问题

1.滑坡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建筑场地开挖、山体开裂、采矿、降雨、地震、人工切坡等都会引起滑坡现象的出现,斜坡体有足够的滑动空间,斜坡两侧有切割面,都会导致滑坡的出现,在我国西南的丘陵地区,山势陡峭,山体众多,河流沟壑遍布,滑坡的条件基本满足,因此在此地区滑坡现象经常发生。滑坡具有“小雨小滑、大雨大滑、不雨不滑”的特点,因此降雨最容易引起滑坡现象的出现,雨水在土层大量的渗透,降雨很容易导致滑坡,一般的特点,雨水的大量渗透,斜坡下部的隔水层上形成积水,斜坡上部的土石层饱和,滑体的重量就会增加,土石层的抗剪强度就会降低,滑坡现象就会出现。为了对此类现象进行有效的避免,要采取合适的手段进行预防,卸荷减载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排截水工程、支挡工程等都是可以运用的手段。

2.崩塌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崩塌的特点是动量大,面积广,瞬间性破坏极强,这主要同人类不合理的工程开挖活动有关,对路堑开挖过深就会出现边坡过陡的现象,对路基进行开挖时,路基的软弱构造面就会暴露出来,被切割的岩体没有支撑就容易崩塌;不合理的爆破工程等都是造成崩塌的原因。因此进行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不合理的高、陡边坡要尽量避免使用,对大切大挖要尽量避免,爆破施工不适合用于构造破碎地段、地质疏松地段,对山体的平衡要进行维持。目前在我国,护坡、护墙、拦截、遮挡、排水等措施被用在预防崩塌中。

3.泥石流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在沟谷深壑,山区等地形险峻的地区,因自然灾害、暴雨暴雪等引起携带有大量石块以及泥沙的山体滑坡,形成特殊洪流的就是泥石流。泥石流具有流量大、流速快、破坏力强、瞬间性等特点。要形成泥石流,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容易积水、陡峭的地形要存在,再加上很短的时间内大量的流水,形成泥石流的条件就会具备。在山区道路中,泥石流是其中主要的地质灾害,一般在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地震强度大、频率高、岩体风化破碎的山区容易出现。在高山冰川融化、暴雨季节等最容易发生。封山育林、改良植被,修建遮挡物或者排洪道,调节地表径流,避免积水等是预防泥石流的主要措施。

三、公路工程地质勘查具体方法

1.重视岩土水理性质的测试研究

岩土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都是岩土的重要性质。岩土内部的水理性质会对其整体的强度与形状造成一定的影响,有部分性质甚至会对工程的稳定性能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其中包含了软化性、胀缩性以及崩解性等。岩土崩解性的相关因素是其土质颗粒的构成成分、矿物质的成分等。过去在对岩土的勘察过程中,往往会将着重点放置在其物理的力学相关方面,其水理性受到了忽视,因此,在对岩土方面的地质评价过程中,其全面性有待加强。岩土内部的水理性主要是由其岩土与地下水之间发生相互的作用产生,地下水在岩土中的存在方式各有不同,其对岩土水理性质的总体影响也存在着不同,其影响度又与岩土自身的类型有所关联。

2.制定完善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所得出的最终成果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它能够为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设计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状况、地表体与含水层间的水利联系、水文地质参数、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地下水位季节变化趋势等。因此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必须要确保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全面性。

3.查明情况、结合实际

工程地质勘察中主要包含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及岩土物理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在具体的工作中查明工程地质条件之后必须要充分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并对工程地质所带来的影响给出客观评价,从而为工程项目设置良好的安全防护措施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4.提高对工程地质研究力度

工程地质研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核心内容,所以必须加强对工程地质的研究力度,举例而言,增加地质勘探报告的数据分析内容,从而增大报告自身的使用价值,使其成为日后勘探作业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还要提升综合分析的能力,不仅要对地质地貌进行研究,还要对水资源等自然资源进行深入剖析。

5.规范勘探技术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技术管理理念已经无法在二十一世纪得到普遍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所使用的技术也要得到统一的规范,建立一支专业技术团队,加强技术的指导是志在必行的措施。这一内容目前得到众多企业的认可,并已经采取实际行为,规范勘探技术,从根本杜绝问题的产生,为工程地质勘探提供最佳的“工具”。

6.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勘查

对水文与环境地球物理勘探进行调查,如地质、水文地质情况以及地下水分布状态。需要注意的是,重点应该放在地面调查较为困难或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地段进行物探工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高密度电法勘探和激发极化法电法勘探加以结合,从而保证工作能够达到深度、分辨率要求。不仅如此,在工程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勘探中还可应用瞬变电磁法和高密度电发勘探结合使用进行深部精细地质结构的勘察工作。

综上所述,针对公路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我们对其水文地理等要进行分析、勘察,对影响工程建设的因素要进行分析,得出保证工程质量的具体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路工程的建设,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保证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使用寿命的延长,促进我国公路事业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林洪.山区公路工程地质环境中的水渗流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

第4篇: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范文

关键词:学校;地质灾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70-02

1 项目概况

据该小学整体搬迁项目建议书,其占地面积约7616.78 m2,约11.4亩,总建筑面积1986.06 m2,其中第一期建筑面积900 m2。主要建设内容为教学楼600 m2,学生宿舍200 m2,厕所50 m2,厨房50 m2。投资规模总计130万元。

2 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形地貌

根据地貌成因、地形标高和形态特征等评估其地貌类型大致可划分为丘陵地貌、山间冲积平原地貌两种类型。丘陵地貌在评估区内大面积,面积约0.865 km2,占评估区总面积77.23%。地形起伏较大,地形坡度8~21°,植被主要为松树、杉树、低矮灌木与杂草,覆盖率达70%。山间冲积平原地貌主要分布在评估区东部、东南部、南部,面积约0.255 km2,占评估区总面积22.77%。地形起伏小,地形坡度0~8°,被房屋及农作物覆盖。

2.2 地质概况

根据现场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评估区内出露的地层从新到老为第四系、三叠系下统青龙组、二叠系上统乐平组、二叠系中统茅口组。

2.3 岩土层特征

根据成岩建造、岩性、结构特征等,将评估区岩土体分为三类,即松散土体、一般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类,岩土体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质见表1。

2.4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区内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

2.5 人类工程活动

据实地调查,评估区距离市区、城镇较远,居民集中居住点较少,人类工程活动较少,主要人类活动为农业、林业,没有工厂。据现场踏勘调查及矿管部门查询,评估区内没有设置采矿权,且无采矿史。据本次野外调查和收集的地质灾害资料,评估区内尚未发现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灾害现象。

2.6 区域稳定性

依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

3 评估级别和范围

拟建区所处地质环境条件中等,拟建项目属重要建设项目。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的等级标准,评估级别定为一级。

评估区范围依据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形地质条件及现场调查情况[2],本次评估范围为拟建区外推500m,面积约1.12 km2,可满足拟建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需要。

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4.1 现状评估

4.1.1 崩塌 、滑坡

评估区内以丘陵地貌为主,同时分布有山间冲积平原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区内最大相对高差160.9 m,评估区内地形坡度0~21°。评估区内山间冲积平原区多被房屋及农作物覆盖,丘陵地区域多被植被覆盖,覆盖率一般达70%以上。本次评估区内调查与访问未发现明显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历史上亦未发生上述地质灾害,亦未有因发生上述地质灾害而造成人员及财产损失的记录。现状评估前述各类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4.1.2 泥石流

评估区内以丘陵地貌为主,地形标高262.2~423.1 m,最大相对高差160.9 m,地形坡度0~21°为主,区内沟谷不发育,评估区现状无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未曾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泥石流,无大规模物源,不具备发生泥石流的条件。评估区历史上从未发现泥石流现象,产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很小。泥石流发育程度为弱发育,因此泥石流对拟建区的危险性小。

4.1.3 自然斜坡稳定性

自然斜坡XP1位于拟建区西南部(图1),该自然斜坡段山顶高程327.1 m,山脚高程约295 m,斜坡高度32.1 m,斜坡坡度为17°,坡体出露地层三叠系下统青龙组,地层产状143°∠36°,坡向约56°,斜向坡。岩石强风化深度2.0~4.5 m,裂隙较发育,裂隙多呈闭合状,张裂隙为充填、半充填。残坡积层厚度一般为1.0~3.5 m,植被较茂盛,未见泥岩软弱夹层。综合判断XP1为稳定性好的自然斜坡。

4.1.4 地面塌陷易发性

通过分析后判断,第四系覆盖的青龙组地层为地面塌陷较易发区,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的可能性较大。型青龙组及型茅口组地层为岩溶地面塌陷少发区,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的可能性较小。拟建区位于该区,因此对拟建区危险性小。

据现场调查访问和矿产资源管理部门查询,现状拟建区未设置矿权,且无采矿史,拟建工程下方无地下采空区分布,也无其他工程硐室存在,不存在形成采空地面塌陷的不良地质条件和人为工程因素,自然条件下发生采空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小。

4.2 预测评估

4.2.1 挖填方边坡稳定性、危险性预测评估

拟建场地已经整平,整平标高约303 m,整平后形成了2段人工切坡和1段填方边坡,均为岩土混合坡。WF1:位于拟建场地西南侧边界,拟挖方边坡长度约68 m,斜坡坡度17°,边坡高度3~4 m,裂隙较发育,表土为风化残积土,厚1 m左右,岩石风化层厚度1~3 m,未见有软弱夹层,坡向62°,岩层产状142°∠34°,为斜向坡,经评估,其稳定性好。WF2:位于拟建场地西南侧边界处,拟挖方边坡长度约48 m,自然坡度17°,边坡高度1.5~3 m,裂隙较发育,表土为风化残积土,厚1 m左右,未见有软弱夹层,岩石风化层厚度1~3 m,岩层产状142°∠34,为逆向坡,经评估,其稳定性好。均对拟建区的危害性小。

4.2.2 填方边坡稳定性、危险性预测评估

填方区填方厚度最大约5 m,填方厚度较小,TF1边坡高度较小,边坡稳定性较好,对拟建区的危害性小。

4.2.3 工程建设遭受地面塌陷预测评估

拟建区内未设置采矿权,且无采矿史,拟建工程下方无地下采空区分布,也无其他工程硐室存在,发生采空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小,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拟建区大部分位于型三叠系青龙组,属地面塌陷少发区。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有可能会引发或加剧岩溶地面塌陷。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中等,拟建项目属重要建设项目,评估级别定为一级。通过对实地调查和收集资料,评估区内尚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拟建区周边自然斜坡XP1在自然状态下稳定性好,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工程状态下将形成两段挖方边坡,经评估WF1、WF2稳定性好,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自然条件及工程状态下,拟建区及周边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危险性小。拟建区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的可能性较小,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的可能性小。总体评价:该建设场地基本适宜工程建设。

5.2 建议

在场地整平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挖填方区和工程弃土,应注意场地的排水及边坡的防护工作,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边坡采取防护措施。多余的工程弃土应按相关要求处置,不能随意堆放。填方区域遇水长期浸泡或潜蚀,有整体蠕变的可能性,建设方应注意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加强防范。加强岩溶水文地质监测,建议拟建区及周边1 km范围内不宜大强度、大降深地开采或疏排岩溶地下水。在工程建设前必须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察,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植被和原始地形的破坏,采取生物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3]。

参考文献:

[1]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员会.GB 18306-201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第5篇: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范文

[关键词]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盐湖 盐渍土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101-1

1地质环境条件

1.1地形地貌

评估区处于柴达木盆地最低凹处,青海省格尔木市辖区察尔汗盐湖场地内。评估区地貌单元属昆仑山前第四系湖积、化学沉积作用为主的湖积平原。微地貌单元为湖湘沉积末端。评估区内地表呈现为盐湖滩地,场区内海拔标高2685.00m-2686.50m,地面高差1.50m。

1.2地层岩性

根据现场调查,评估区内地表广泛分布第四系全新统化学沉积、湖积层:广泛分布于评估区地表,地表形态以波状为主,局部海绵状。岩性以灰黄色、褐黄色的含石盐的粉砂、细砂为主,局部有亚砂土、亚粘土和粘土。厚度25-30m。

1.3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评估区内土体主要为强氯盐渍土,根据在察尔汗地区进行的试验,盐为主导,平均含盐量大于50g/kg,属强-过盐渍土。由于盐湖地区干燥少雨,蒸发量大,盐渍土中的易溶盐遇淡水浸泡后溶解、流失,具有溶陷的特性,在地表形成坚硬的盐壳,故该层的工程力学性质不良。强-过盐渍土是拟建工程的主要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受不良地质现象的影响,设计、施工处治不当时,易引发建(构)筑物基础的盐溶塌陷等工程地质问题。综上所述,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为复杂。

1.4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评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腹地察尔汗盐湖内,为四周构造所包围的相对封闭的湖盆,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中属最终排泄区。本次调查评估区内的地下水均为潜卤水,按照瓦里亚什科水化学分类,矿区内地下水均为氯化物型。

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2.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2.1.1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现状地质灾害为1处盐溶塌陷(Xy),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是盐渍土,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工程建设和运营加剧盐溶塌陷灾害的可能性大、危险性大。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岩溶塌陷、土质挖方边坡的滑塌等;拟建工程的建设和运营遭受盐溶塌陷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危害性中等,防治难度中等;拟建工程的建设和运营遭受土质挖方边坡的滑塌等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危害性小,防治难度难度为易于防治。

2.1.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工程建设和运营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为盐溶塌陷,拟建工程建设和运营引发、遭受上述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危害性中等。

2.2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拟建场地区内盐溶塌陷较发育,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应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岩土工程问题的处理工作。

(2)对评估区盐溶塌陷灾害应做好防地表淡水及雨水的过量入渗,对建(构)造物基础做好防腐措施。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拟建格尔木金镁园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工程属一般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及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性,综合判定,本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二级。

(2)地质灾害现状评估。现状条件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不发育,评估区存在盐溶塌陷灾害,现状条件下,对评估区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

(3)地质灾害预测评估。修建垃圾填埋场基础设施引发基坑(槽)边坡失稳致灾的可能性中等,危害性中等,预测评估危险性中等;工程建设加剧和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性中等,预测评估危险性中等。

(4)地质灾害综合分区评估。修建垃圾填埋场基础设施引发基坑(槽)边坡失稳致灾的可能性中等,危害性中等,预测评估危险性中等;工程建设加剧和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性中等,预测评估危险性中等。综合评估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Ⅱ),场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

3.2建议

(1)建议对建设场地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地基岩土层结构、工程特性及空间分布情况,尤其应重点查明盐渍土的厚度和工程特性及在工况条件下引盐溶塌陷的可能性与危险性、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范围和规律。

(2)工程建设和运营中应注意地表坡面流水的防渗,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

(3)应加强对地质环境管理,严格规划、规范人类活动,加强对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第6篇: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范文

关键词:上堆积尾矿库 勘察 研究

中图分类号:D918.2文献标识码:A

1 勘察的目的、任务

建立尾矿库的目的是保证有足够的库容储存尾矿砂、确保尾矿库的安全正常运行。

尾矿库勘察的主要内容有:1)从地质条件方面论证所选库址的可行性;2)为拟建的构筑物提供设计所需的坝材及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对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提出治理的措施建议;3)对已有尾矿坝坝体进行进行勘查,对坝体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坝体加高的可能性及为闭库设计提供坝体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2 尾矿库勘察阶段及方法

按不同的设计、建设阶段,尾矿库勘察分为: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和尾矿库正常运行后的勘察。

2.1 初步设计阶段勘察

主要是建库选址勘察,内容是查明拟建场区的地形地貌和不良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藉以避开抗震不利、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地段。

抗震不利地段主要包括孤立山咀、地震液化、采空塌陷等。

不良地质现象主要包括活动断层、岩溶塌陷、采空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发育地段。库区下游应避开厂矿、村镇、景观、文物、人员集中场所。

工作内容有踏勘、地形测量、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测绘等,藉以查明场区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岩层产状,地质构造、活动断裂,汇水面积,不良地质现象,采矿及矿产赋存情况,库区下游影响范围内的村镇、工矿企业、人文、景点分布情况。

2.2 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

主要目的是查明选定库址的地基稳定性、渗透性、压缩性指标及被水淹没后不稳定岩层的分布范围,并提出各项防治措施。主要方法是用钻孔进行勘察。为达到勘察目的,钻孔应沿拟建初级坝位置布设,用以查明坝基的岩土层分布、土层的渗透性,有无软弱层、液化层和岩溶、采空塌陷的分布情况。

此外,对尾矿坝各附属设施包括排洪系统,尾矿输送管道、库水循环管道等部位也应布置一定钻孔,确保基础位于稳定地层中,避免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管道破裂,威胁库体安全。

2.3 尾矿库建成后的工程勘察

目的是为尾矿库稳定分析提供基本参数,提供尾矿库继续加高扩容的设计依据,为闭库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

凡设计坝高大于20米或总库容大于60万方的上游式尾矿库,必须进行稳定分析并宜在下列时间进行:1)坝体堆积至1/2~2/3最终设计坝高时;2)尾矿堆积坝整体外坡比陡于设计值时;3)堆积坝已接近或达到设计最终坝高,拟继续加高坝体时;4)当尾矿库出现不安全症状时;5)尾矿库终了,应进行闭库后的坝体稳定性分析评价。

主要通过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辅以调查、测绘查明影响坝体稳定的因素。钻孔主要沿垂直坝体方向布设。查明堆积坝的土层的组成、分布和密实程度;查明尾矿堆积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动力性及高应力状态下的强度与变形性质;查明勘查期间浸润线,渗漏途径。应查明坝体坡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初级坝的构成及结构形式,坝移、破坏、浸润线变化和出漏情况及其它影响尾矿库安全的因素。

3 尾矿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尾矿库勘察中存在的问题,有尾矿库本身的,也有勘察工作中的。

3.1 尾矿库本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没有专业的尾矿库施工队伍,尾矿库建设是一个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工作。以前往往由企业自行设计施工,不按规范和无施工标准及必要的监督机制。解决方法:加强尾矿库设计、施工统一管理。建立尾矿库建设改造的专业队伍和资质审批制度。加强库区建设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2)堆积坝坡度陡不符合设计要求;干滩长度不足;排洪、排水系统损坏,坝体渗水。解决方法:按设计进行放坡;分散放矿,保证尾矿砂合理的沉积次序和干滩长度;修复或重建排水、排洪系统,贴坡反滤处理。3)老尾矿库选址不当,尾矿库位于居民区、工矿企业、文物、景点上游,严重威胁下游生命财产安全;库区位于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采空区等地质灾害危险地段。解决方法:闭库、及时清运;搞好地质灾害治理,闭库、清运。4)安全检查存在走过场现象,对真正的隐患未能认真查清。解决方法:提高对尾矿库安全的重视,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监督制度。加强尾矿库安全知识的培训,及时发现隐患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3.2 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无上坝的道路,勘察设备无法到达现场进行工作,不利于尾矿库抢险、和监测工作。解决方法:尾矿库设计、施工时预留道路以利于今后的抢险、监测、勘察工作。结合坝坡改造,修复库区道路。 2)尾矿堆积坝主要由尾矿砂堆积而成,结构松散,很难取到原状土样进行物理力学分析。解决方法:利用探坑环刀取样;采用双管单动、专用内置环刀取砂器;建立原位测试数据与物理力学指标的对应关系;预埋取样器、取样盒。3)勘察钻探期间,未按规范使用泥浆、套管护壁,钻孔完成后未及时按规范采用水泥砂浆封孔,造成坝体溃坝。解决方法:合理使用泥浆、套管护壁;钻孔完成后未及时按规范采用水泥砂浆封孔。

4 今后工作的展望

随着国家对尾矿安全及环境保护的重视,涌现了许多尾矿生产、利用的新方法、新技术。如尾矿浆干法排放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尾矿再造废水的闭合循环,有效地减少尾矿库沉积的泥浆,增加了安全系数;旋流器分级沉砂脱泥技术使尾矿砂代替建筑河砂成为可能,使尾矿砂在改良土壤、制造彩瓦、行道砖、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土栽培技术等方面拓展了尾矿砂的利用范围,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尾矿砂的治理和利用上也将有着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赵凤民.加强科研 保障铀矿大基地建设[A]. 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 2012

[2] 曾文乐,谢国发,姚亦军.江西相山铀矿整装勘查区铀资源远景区块划分与评价[A]. 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 2012

[3] 秦明宽,李子颖,郭庆银,漆富成,潘蔚,欧光习,程纪星,刘祜,张字龙.地浸砂岩型铀矿区域成矿环境与远景区筛选评价技术及应用[A]. 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 2012

[4] 蔡煜琦,朱鹏飞,李晓翠,张明林,张文明,朱晓彤.我国铀矿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与大基地建设[A]. 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 2012

第7篇: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范文

乌鲁木齐米东区油料转运站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石化新村,北、西、东三侧为住宅及工业区,南侧为荒地。评估区现有大洪沟路通过,距乌鲁木齐市中心约25km,距米东区中心约2.5km,交通便利。评估区南北长640m,东西宽850m,拟建工程用地总面积为0.42km2。拟建各类建构筑物均为地上工程,浅埋基础,受地形起伏影响,大部分地段需场地整平。据“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本次建设项目类型为重要建设项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为中等,依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确定乌鲁木齐米东区油料转运站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

二地质环境条件

1气象、水文

乌鲁木齐市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根据距米东区气象站多年气象观测资料,境内多年平均气温7.4℃,极端最高气温43.1℃,极端最低气温-39.3℃,多年平均降水量215mm,一日最大降水量57.7mm,最大积雪深度48cm,最大冻土深度162cm,多年平均蒸发量2239.9m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0.28m/s,多为西北风。评估区地表水主要有大洪沟。该沟发源于博格达山北侧低山区,由南向北径流,流经米东区后注入大寨水库;河水来源于大气降水、少量泉水和煤矿的矿坑排水,属常年性的有水洪沟。另外,在评估区中部,锐意兴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南侧山沟内有少量积水,呈8m×20m长条形,为合作社生活生产排放水。

2地形地貌评估区

地貌单元为博格达北麓的山前黄土台地,与山前冲洪积倾斜砾质平原相接。区内总体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691~734m之间,山坡坡度5°~22°,台地顶部和台地间洼地平缓宽阔,由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状粉土构成,植被主要为蒿草类。

3地层岩性评估区

内出露的地层较简单,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apl3),分布于评估区中部黄土台地。上部岩性为黄土状粉土,厚度6~14m,质地均匀,结构较密实;下部岩性主要为圆砾,磨圆度较好,呈次圆状、扁平状。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评估区下伏基岩为侏罗系齐古组,分布在芦草沟—西山一带,达坂城、硫磺沟、后峡及艾维尔沟一带也有出露,为一套沼泽—湖泊相沉积,含煤及菱铁矿,岩性为泥岩、粉砂岩、砂岩,炭质页岩及煤层。

4地质构造与地震评估区

位于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二级构造单元)的乌鲁木齐山前坳陷(三级构造单元)东部。处于乌鲁木齐石化—八钢隐伏断裂和碗窑沟逆断裂之间,其中乌鲁木齐石油化工厂—八钢隐伏断裂距离评估区边界1.8km,具有逆断层性质,沿山麓地带先呈北东向,后转为东西向,长达50km,碗窑沟逆断裂可见长33km,走向70°,倾向北,北盘上冲,距离评估区边界3.0km,评估区内无活动断裂通过,构造条件简单。评估区所在的区域新构造运动时急时缓,一直在交替进行。在早更新世末期,新构造运动造成大范围的扭曲和小规模的褶皱;进入中更新世以来,表现为较强烈的升降运动,断层复活伴之以隆起、翘起和下降,山区上升而遭受剥蚀,盆地下沉而接受剥蚀区物质的沉积,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本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综合判定评估区属区域地壳次不稳定区。

5工程地质条件根据评估区

岩土成因、岩性、结构类型、力学强度等将岩土体划分为黄土状粉土、碎石土双层土体。黄土状粉土、碎石土双层土体:上部岩性为黄土状粉土,分布较连续,分布厚度6~14m,孔隙比介于0.75~0.90之间,结构中密;压缩系数大于0.5MPa-1,属高压缩性土;物理力学性质一般,具有湿陷性,厚度变化较大,均匀性差,不宜直接作为建筑物地基。下部岩性为圆砾,分布连续,埋深6~14m,厚度变化不大,一般粒径5~10mm,约占50%~60%,不均匀系数大于5,颗粒级配良好,承载力特征值350kPa,力学性质好,可直接作为建筑物地基。

6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区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的砂砾石,富水性中等,水位埋深20~30m,接受上游沟谷潜流的侧向补给。沿地势由南向北向下游地段径流排泄,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SO4•HCO3-Na•Ca型,矿化度1~2g/L。

7人类工程活动评估区

内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主要表现为旅游业开发时修建大量建筑、坡脚开挖修建道路和水电站、引水渠道建设,再加上强降雨、融雪对沿线坡体进一步冲蚀,易诱发地质灾害发生。评估区现有人类工程活动较单一,主要为区内简易道路穿过黄土台地时路基开挖形成的人工边坡,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但规模较小。评估区南侧1.1~1.4km处分布有3处煤矿,现2处煤矿已关闭,通过对煤矿开采情况调查和周边村民及工人的访问,三处煤矿露头范围及煤层产状相同,调查时查阅了目前正在开采的顺益煤矿开采资料,顺益煤矿矿界距离评估区边界1053~1535m,开采深度349.4m,煤层产状328°∠86°~89°,经计算煤矿采空区影响范围未影响到评估区。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现状评估

评估区地貌形态较简单,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简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以及区域地质资料,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评估区发育的其它灾害主要有黄土状粉土的湿陷性,区内冲沟浅缓,汇水面积较小,不易形成洪水。现状评估上述各类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

2预测评估

拟建工程基础形式均为浅基础,形成的基坑深度较小,开挖基础的土方量较小,预测坡体受机械振动可能形成以少量碎落为主的坍塌,危害程度小。根据评估区内及周边的地质环境条件和本次建设工程特征,预测本工程可能引发及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3综合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地质环境条件,结合建设工程特征,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进行。即对同一处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中地质灾害危险性较高者为准。并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并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做出评估。经现场调查,现状条件下各类地质灾害在该区内不发育,在确定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现状危险性小的情况下,认真分析总结区内地质灾害规律及建设工程特征,预测该区不具备引发和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也不易遭受上述灾害的危害或威胁。依据现状评估及预测评估结果,结合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和分布规律,综合评估该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

四结束语

(1)乌鲁木齐米东区油料转运站建设项目重要性属重要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

(2)现状评估表明:通过实地调查,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及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不发育,评估区黄土状粉土具有湿陷性,危害程度一般。因此现状评估为危险性小。

(3)预测评估表明:工程建设及运行过程中不易引发或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也不易遭受此类灾害的危害;预测评估为危险性小。

(4)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通过分析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工程类型和潜在地质灾害,将整个评估区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

(5)场地适宜性评估: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中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发育条件不充分,拟建工程不易引发或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在工程建设以及建成后运行期间,也不易遭受此类灾害的危害;土地适宜性为适宜。

第8篇: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范文

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山区高速公路在自然地质环境中穿行,并对地质环境进行改造,应该认识地质规律,尊重地质规律,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遵循地质原则,从源头上尽量减少山区高速公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且为施工和运营提供良好的条件。

1.1工可阶段——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

山区公路地质选线主要受到地形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制约,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有滑坡、泥石流、岩崩、岩溶、岩堆(坡积层)、软弱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水害、采空区以及强震区(高地应力)等。本阶段应尽可能详细地收集区域构造地质、岩石地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的资料,利用遥感资料(卫片和航片),编制中比例尺(1:5万或1:10万)工程地质图和地质灾害(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图,图上标注大的地质构造(主要是断层)、重大的地质病害体,分析区域性的地质灾害发生条件,进行初步的地质灾害评估,配合路线方案设计,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和重点路段的调查,反复对比,优选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地质灾害最少、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路线走廊带,真正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对于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岩溶、软土、泥沼等严重不良地质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

1.2初设阶段——突出重大地质病害对路线方案的制约

确定路线方案前应对沿线地质构造带、断层、岩石的层理情况、地质病害的分布及范围等,通过对遥感地质判释资料以及不同勘测阶段的勘探、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路线通过方案并不断优化。对地质较为复杂地段还应注意在设线后诱发并加剧地质病害的可能性,谨慎的确定路线的线位和采取的工程措施。地质技术人员应配合路线设计师作好地质咨询工作,可以沿初步拟定的路线线位,进行全线踏勘,对重点工点进行地质调查,得出初拟线位沿线的基本工程地质情况,评估路线方案的可行性,发现重大不良地质地段或预测工后会出现难以治理的地质病害的路段要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尽快调整路线线位。基本确定路线方案后,及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并进行大比例尺(1:1万)的地质遥感解译及地质灾害调查和工程地质调绘工作,编制1:1万工程地质图和路线区域地质病害现状图。图件的重点是地质灾害和重要工点的工程地质条件,要有针对性,要突出重点,不可以拿1:5万地质图放大。现在委托地质部门做的图件,有些不能称为工程地质图,只能称为基本地质图(工程地质分区太笼统、工程地质条件的论述太简略)。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不能够代替1:1万工程地质图的编制,但二者可结合进行,以节约时间和经费。

很多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由于植被覆盖、后期人工改造以及观察角度和范围有限等原因,在现场难以判断。通过遥感资料(如航片)可以从宏观上观察全貌,合理的解译,有利于对此类不良地质体的正确认识。

当工作中发现仍有重大的地质病害存在或有潜在的重大地质病害时,必须及时调整线位。对于重大的地质病害应尽量绕避,实在无法绕避的要考虑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可靠性,尽量在路线的平纵面优化上下功夫(采用分离式路基、用桥隧构造物通过、从滑坡体上部通过、半路半桥等),避免高填深挖,以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提高工程措施的可靠性和安全度。对地质病害应以防为主,以治为辅,能避当避,即使增加工程造价也是值得的。

以安徽省徽杭高速公路为例,该路全长约80km,有四分之三路段位于山区,由于勘测时间较早,对山区高速公路特点认识不足,以投资为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有一半左右的路段基本沿区域性的三阳断裂带布设。受构造影响,岩体风化破碎严重,并且沿线分布有雄村滑坡、朱村滑坡等规模较大的不良地质体。施工开挖后,出现大量的不稳定边坡,甚至诱发了部分滑坡。对于部分地质病害路段及时调整线位,进行了避让,而更多的病害段只能采取治理措施,结果造价大幅攀升,严重影响了工期,并且治理效果也难以预测。

必要时应增加技术设计阶段,对重大地质病害路段进行深入勘察,确定路线可行性。

1.3施工图设计阶段——详查工点地质条件

通过初步设计阶段的各种地质工作,已经基本查明路沿线的地质条件,但是工作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本阶段应详查工点地质(桥位、隧道、深路堑、高填路堤、陡坡路堤、支挡构造物),进行重要工点1:2000地质测绘。采用调查、测绘、槽探、坑探、钻探、物探等综合勘察手段。查明场地岩土体组成、性质、分布以及风化层、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等工程地质条件在路线纵横方向的变化。以前对于桥位和隧道等构造物工点地质勘察较为重视,但是对于深路堑和陡路堤、斜坡路堤、支挡构造物等路基方面的工点也必须加强勘察,特别是高边坡和不良地质体的勘察和预测。另外对于筑路材料料场和弃土场的勘察一定要重视,以前山区公路曾出现过取土、弃土场所不合理,乱挖乱弃,破坏环境,导致水土流失的事例。

除了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之外,还要贯彻综合设计原则,在路线设计的各个阶段,对工程地质条件要有充分的了解,保证路线方案的科学性。对地质资料要充分利用,桥位、隧道、路线各有一套地质资料,但彼此经常脱节。比如当桥隧相连时,隧道勘察发现有不良地质现象,桥梁设计人员却不知道,还把桥台置于其上。因此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流沟通,互相学习。从事路线、隧道、桥梁设计的人员要尽量多地掌握一些基本的地质知识,以有利于对地质资料的合理使用。

2

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路网完善的需求,高速公路逐步进入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其线形指标高,工程艰巨,投资巨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非常严重。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对于山区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山区公路环境载体主要是自然环境,也是地质环境。山区一般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高速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的要切坡、填沟、打洞(隧道),对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处理不好还会诱发和加剧各种地质灾害,增加公路建设投资,影响工期,甚至给运营阶段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山区高速公路的环保主要是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地质灾害的防治。

要建设一条兼顾交通、环保、生态等方面要求的高标准的山区高速公路,应该重视和加强地质工作。地质工作应贯穿于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对地质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的,根据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3施工阶段——遵循信息化施工、补充勘察、动态设计原则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勘察周期的制约,有些复杂场地(岩溶、破碎带、岩性纵横向差异大的地区)或地形困难场地(陡坡、鱼塘等)在设计阶段难以布置充分的勘察工作量,无法查清场地详细工程地质条件。在施工期间,可以进行补充勘察,如对岩溶发育区或岩性差异大的场地逐桩钻探,对原进场困难场地通过施工便道进场钻探。施工中发现新的地质问题也要补充勘察。应该把施工期间的勘察工作视作设计期间勘察工作的重要补充。

另外本阶段应遵循信息化施工(施工中监测)、动态设计的原则。隧道的超前预报、边坡的动态监测都是施工阶段必须要进行的工作。施工单位一定要配备过硬的地质技术人员,及时发现问题,不要等到地质病害已经发生才去治理,要有前瞻性、预见性,发现边坡、隧道等有失稳的趋势之后要立即反馈业主和设计单位,并及时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避免边坡、隧洞大面积失稳。应该认识到,设计阶段的勘察工作对地质现象和地质规律的认识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据此进行的设计只能称为预设计。在边坡或隧道断面开挖以后,很多问题才会发现,此时应有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对照原有的勘察设计方案,发现新的问题之后通过合理工序及时调整设计方案。等到问题已经发生才去采取措施,既多花了钱,又耽误了工期。

目前施工单位的岩土工程技术人员也是极为缺乏的,有时由于不合理的施工方法导致或加剧了地质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如在破碎岩体上放大炮、自下而上开挖边坡等)施工期间的岩土工程监理工作目前还较为薄弱的,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岩土监理工程师极为缺乏,使施工期间的地质病害预防工作远远达不到要求。

4运营阶段——加强敏感点监测

山区高速公路运营期间也要高度重视地质工作。因为有些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力释放或边坡的蠕变有些需要长达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一次性治理有时并不能保证长治久安。因此对于一些在施工中出现病害的路段或重要工点要建立数据库,进行变形、位移和地下水的动态监测,定期巡查,建立防灾和预警系统,在雨季或洪水季节要加强对敏感点的监测。通过长期观测记录,还可以更深入的认识地质规律,分析地质病害的发生发展机理,预测发展趋势,发现有不利的趋势要及时采取措施。

5山区公路建设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1前期阶段

工可阶段对地质工作不够重视,地质遥感工作不做或精度不够,不能够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导致选定的路线走廊带中地质病害多,处理难度大,给后期工作带来极大难度。

初步设计阶段,由于路线方案调整较大,而工期紧张,因此很多勘察工作量作废,路线地质精度不够,部分工点缺少地质资料,给设计工作带来隐患,也使得施工图设计阶段路线方案有时发生较大调整。

施工图设计阶段不做或漏做重要工点的1:2000地质测绘,或虽做了但精度不够;对一些地质病害研究不深,导致对一些重要工点的勘察深度不够;对于路线地质调查深度不够,导致一些地质敏感点遗漏,在施工中出现地质病害。构造物勘察相对较细,而路基方面的勘察则往往较粗略。

目前的山区公路工程勘察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由于现在很多项目的勘察设计工期都非常紧张,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尽可能高的勘察精度,的确是一个难题。为抢时间,现在地质勘察工作很大一部分外委出去,全线人员设备上了很多,但在施工中仍会暴露出很多地质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地质现象的隐蔽性和地质科学的复杂性,难以全面深入地认识地质现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从事岩土工程的技术人员本身能力有限所致。岩土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经验学科,技术人员的经验非常重要。外委的勘察单位一定要过硬,对于其提供的地质资料要进行审核,去伪存真,对于不能够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坚决返工。在其外业和内业阶段要进行监督,多沟通。外行业的地勘队伍往往对公路工程的特点及公路勘察规范了解不够,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勘察,资料经常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另外由于工期紧,技术准备不足,勘察手段不合理,经常导致勘察深度不足,如隧道勘探未采用双管单动钻进,无法判断RQD,钻探工艺和技术不过硬,岩石取心率低,钻孔水文地质试验数据不足,对边坡勘察无法判断滑动面,无法取得可信的各种力学参数,物探手段与其他勘探手段的互相校核精度不够等,甚至有个别单位编造资料应付设计。所以不仅要看投入了?嗌偃肆ξ锪Γ挂赐度肴嗽奔际跛健⒅耙导寄芎椭耙档赖滤刂嗜绾危舛ǖ目辈旆桨甘欠窈侠恚缘刂氏窒蟮娜鲜妒欠窨蒲АT谑导校捎诩际跞嗽彼讲尾畈黄耄;岢鱿执砼小⒙┡械刂什『Φ南窒蟆R虼思忧抗费彝凉こ檀右等嗽钡募际跛绞欠浅=羝鹊氖虑椤?BR>5.2施工阶段

地质技术力量薄弱,岩土工程监测和监理不力,施工工序和方法不对,导致地质病害的加剧,甚至诱发地质病害。对工程地质特点认识不足,不能够及时预测和反馈地质病害,只能被动地等待地质病害的发生。

5.3运营阶段

地质工作目前还基本上是空白,无法保证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顺畅。

6正确认识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由于岩土体的组成物质差异,更重要的是在岩土体内部分布有大量的不连续界面,把完整的岩土体分割成许多块体,总体为非均质体,在应力的传递上非常复杂,因此岩土工程属于非线性科学。现有的岩石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均难以准确的描述岩土体实际的力学本构关系。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其本身的因素外,还受到许多外界的因素影响,十分复杂。因此,对于岩土工程的分析计算只能是半定量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分析者经验的制约。对于已经存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病害,其周界相对清楚,各种勘察设计技术规范较完备,认识起来相对容易。最难的是对于现状稳定的高边坡,预测其人工开挖后的稳定性。对于其地质构造的分析,地质-力学模型的建立,稳定计算分析都十分困难。勘察深度难以保证,稳定性计算方法不够科学,边坡设计时也有其不合理之处,如一般都只给出最终的边坡坡率和边界,各种边坡加固设计也是针对最终边坡的,各种分析计算也是以最终边坡为约束条件的。这样即使地质条件清楚,分析计算合理,设计稳妥,施工严格遵循规范和设计要求,也往往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地质病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未对开挖过程中的各种边坡条件进行分析计算,虽然按最终边坡条件计算是稳定的,但不能够保证任意开挖条件下边坡都是稳定的。因此对于从事边坡设计的岩土工程师而言,应该对于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多种控制性断面稳定性进行计算,提供合理的开挖步骤和各种稳定的开挖断面,并对不稳定的中间边坡提出临时性的工程加固措施,以保证边坡的稳定开挖。

7展望

技术进步是山区高速公路成功修筑的重要保证。现在采用三维数模,可以很快的得出路线平纵面模型,任意切割纵横断面,发现问题之后可以很快的调整线位并重新进行分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相信随着3S技术的发展,今后三维数模会和三维地学模型、岩土工程专家分析系统结合起来,对于重要工点通过现场地质工作,建立地质-力学模型,通过专家分析系统,可以任意模拟边坡开挖后的形状及物理力学状态的变化,迅速分析其稳定性,进行针对性的设计。甚至还可以对边坡等地质病害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会诊,聚集各方面力量以解决问题。

8结语

第9篇: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范文

[关键词]浙北山区 滑坡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379-2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山区旅游开发、 “村村通公路”工程不断推进及切坡建房频繁出现,对原本建筑用地极度缺乏的山区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受各种条件限制,山体切坡建房,大填方、大挖方路段频频出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相伴而来也形成了较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给当地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们的自身及财产的安全和公路的正常通行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因工程施工产生的地质灾害现象进行评估及定型并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措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浙北山区近年来的地质灾害类型进行分析,确定了该地区最为常见的灾害类型,并对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为勘察、设计及施工等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时选用合理的勘察、设计方案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1浙北山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

1.1地质灾害的类型

目前浙北地区地质灾害主要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及地面塌陷等几种最为常见,其中山区又以崩塌、滑坡及泥石流最为常见。

1.2浙北山区主要地质灾害

根据2010年度湖州地区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总结报告得知有统计记录以来,湖州地区已发生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共397个,其中德清县51个,长兴县54个,安吉县283个,吴兴区9个,且绝大部分均发生在山区。在这397个地灾点中,滑坡为205个,崩塌为129个,泥石流和地面塌陷为63个,滑坡地质灾害占比52%以上。

通过以上分析确定,滑坡为浙北山区最为主要和常见的地质灾害,需加以重视。

1.3滑坡的类型

统计表明浙北山区滑坡地质灾害主要以小型浅层土体滑坡为主,滑坡物质为堆积土、粘性土或堆填土,及且绝大部分为工程滑坡(人工开挖的沟、堑边坡),滑坡体厚度一般在6m以内,少部分超过10m。

2滑坡的形成条件分析

2.1地形及地貌

通过对大部分滑坡地灾点及隐患点的地形地貌特征可看出,滑坡主要发生在20°∽45°的山坡,一般为下陡中缓上陡;山坡上部成马蹄形的环状地形,且汇水面积较大,在坡积层中或沿基岩面易发生滑动。

2.2地质条件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2010年湖州地区地质灾害再排查报告及现场勘查确定在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的区域的岩土层中一般都具有受水构造、聚水条件和软弱面(该软弱面也是有隔水作用)等;岩体构造和产状对山坡或人工边坡的稳定性也不利,同时堆积层和下伏岩层接触面倾角也较陡,且绝大部分滑坡地灾点或隐患点的岩层或滑动面的倾向与临空面走向垂直或小角度斜交。

2.3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主要指降水条件、风化条件及植被条件。

浙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冬季低温、寒潮,夏季高温、干旱,雨季洪涝,夏秋台风、暴雨和春夏季的冰雹等,均是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

因浙北山区多雨且降水量大,岩层风化深度也大,也因为当地为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大部分山坡原生植被也被大面积砍伐后种植了毛竹和茶叶,原生植被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

根据已有资料表明,浙北山区滑坡地质灾害大多发生在梅雨季节或夏秋雷阵雨、台风频发期间。

2.4地下水条件

滑坡的发生与地下水及地表水关系密切。因浙北山区的滑坡主要为浅层土体滑坡,滑动面为堆积层面或基岩面,而滑动面常常是隔水层。有隔水层的存在才能形成地下水积聚,反过来隔水层受地下水的长期作用软化,强度降低,这是滑坡形成的必要条件。同时在地下水作用下,滑体自重增加,并在后缘裂隙中形成静水压力和滑体中形成动水压力,增加下滑力。

3滑坡的诱发(作用)因素

3.1自然因素

对浙北山区而言诱发滑坡地质灾害的主导因素为降水。

通过地质灾害再排查及现场调查确定,该区域发生的滑坡均有较为明显的滑移面,滑移面作为隔水层使得地下水积聚,降水是地下水补给的重要来源。降水渗入坡体并在潜滑面积聚,软化了滑动面的岩土,增高了地下水位和滑动面岩土的孔隙水压力,减小其抗剪切强度和阻滑力;滑体饱水增大滑体自重和下滑力;已开裂的坡体裂缝中灌水后还可产生静水压力。

浙北山区大部分滑坡均发生在梅雨或夏秋暴雨、台风期间,说明了降雨对该地区滑坡影响较大。

3.2人为因素

经调查确定,浙北山区诱发滑坡地质灾害的人为主导因素主要为坡脚开挖和破坏植被。

3.2.1坡角开挖

在工程建设中,在斜坡上开挖形成边坡而引起古老滑坡复活或新生滑坡的现象比较常见。它主要是削弱了坡脚的支撑力、改变了坡体的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的渗流场;对岩层顺层滑坡,开挖切断或削弱了岩层原有的支撑力;对古老滑坡,开挖主要是削弱了抗滑段的支撑力。因浙北山区绝大部分为低山丘陵区,可用于修建房屋及公路的平地很少,随着村村通公路等基础建设项目的推进及新建住房等项目的建设,切坡建房、切坡修路及其他形式的山体开挖或回填施工等现象较为频繁,形成了大量人工边坡且大部分人工边坡开挖后无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不到位。

3.2.2破坏植被

植被是山坡的保护层,其根系对表层土有加固作用,枝干和树叶减少降水的下渗,增加蒸发作用,减少坡体地下水量,对边坡的稳定是有利的。大量开挖破坏植被,不仅对环境保护不利,对边坡稳定也不利。浙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原生植被以常绿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树形高大,根系很深。为了更好的发展当地经济,大片的原生植被被砍伐,取而代之的是人工种植的茶叶和毛竹林,且地表土体仍不断的遭受人为扰动。随着植被的破坏,土体的稳定性也受到了影响。

4滑坡的主要特征

浙北山区的滑坡主要为浅层土体滑坡,其中又以堆积土滑坡为主。该类滑坡主要有以下特征:

(1)滑坡在斜坡上常造成环谷地貌,或使斜坡上出现异常台阶等现象。滑坡体两侧常形成沟谷,并有双沟同源现象。有的滑坡体上还有积水洼地、地面裂缝、醉汉林、马刀树和房屋倾斜、开裂等现象;在滑动带的前缘还常有泉水溢出。

(2)滑坡体的物质主要为第四系的残坡积层及部分全风化层。

(3)滑坡体的上部常为基岩陡壁或陡坡,其崩塌和剥蚀为堆积物提供物源,汇水面积也较大。

(4)滑动带主要为堆积土下伏基岩(多为软岩)顶面的饱水风化残积层,也有沿堆积物中相对隔水层的软夹层滑动。滑动面多呈折线形。

(5)滑动面的倾向基本与人工边坡的走向垂直或小角度斜交。

5防治措施

5.1减重卸载

减重卸载是在滑坡后部挖除一定数量的滑体而使滑坡稳定下来。它适用于推移式滑坡或由错落转化的滑坡,并且滑床上陡下缓,滑坡后部及两侧的地层稳定,不致因为刷方引起滑坡向后及向两侧发展。在一般情况下,滑坡减重只能减小滑体的下滑力,不能改变其下滑的趋势,因此减重常与其他整治措施配合使用。对于无向上及两侧发展的可能的小型滑坡,可考虑将整个滑坡体挖出。

5.2排水

(1)地表排水。目的是将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予以拦截引离;整平地表,填塞裂缝和夯实松动地面,筑隔水层,减少地表水下渗,在滑坡体范围内修建排水沟,并尽快汇集引出;

(2)地下排水。对于滑体中的地下水主要是加强滑坡范围以外的截水沟,切断其补给来源,针对出露的泉水做排水沟或渗沟,将水引出滑坡体外,同时滑坡体前缘设置边坡渗沟疏水。对于滑动带附近地下水的工程措施有渗沟、盲洞及平孔等。

5.3抗滑工程

5.3.1重力式抗滑挡土墙

重力式抗滑挡土墙以墙身自重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它是在滑坡防治中最常用的一种挡墙形式。重力式抗滑挡土墙的墙背坡度一般采用1:0.25,墙后常设卸荷平台,墙基一般做成倒坡或台阶形,墙高和基础的埋深必须按地基的性质、承载力的要求、地形和水文地质等条件,通过验算来确定。此外,为避免因地基不均匀沉陷而引起墙身开裂,应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墙高、墙身断面的变化而设置沉降缝和伸缩缝。该工艺施工方法简单,造价较低,对于小型土体滑坡较为有效。

5.3.2抗滑桩

抗滑桩是穿过滑体深入滑床以下稳定部分以固定滑体的一种桩柱。多根抗滑桩组成的桩群共同支撑滑体的下滑力,阻止其滑动,同抗滑挡墙相比,抗滑桩的抗滑能力大,支挡效果,对滑体稳定性扰动下,施工相对复杂,因效果显著被广泛应用。在实际运用中抗滑桩经常与格构锚固结合使用,对滑坡体进行全面的治理。

5.3.3预应力锚索

预应力锚索是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边坡加固的一种新型防护工程措施,在治理公路滑坡防治中也有许多成功的工程实例。它对岩质陡坡和危岩的加固,滑移面埋深浅的岩质滑坡加固效果很好,也可以用于强风化岩质陡边坡加固喷锚护壁。预应力锚固岩体边坡的优越性在于能为节理岩体边坡、断层、软弱带等提供一种强有力的“主动”支护手段。预应力锚固经常与抗滑桩结合使用,形成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由于在桩上增加了预应力锚索,使桩的埋深变浅,断面变小,可以节省材料和投资,经济效益显著。

5.3.4格构锚固

格构锚固技术是利用浆砌块石、现浇钢筋砼或预制预应力砼进行坡面防护,并利用锚杆或锚索固定的一种滑坡综合防护措施。它既能保证深层加固又可兼顾浅层护坡,很适合土质边坡、松散堆积体滑坡的治理。

5.3.5植被护坡工程

在对边坡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整治之后,尤其是采用格构技术治理的边坡应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利用框格护坡同时在框格间种植乔灌木不仅能减少坡面表层被水冲刷侵蚀、土层流失和风化作用,也能加大蒸发量,保证坡面干燥,对治理滑体内部地下水有利,同时还能进行生态修复、美化自然环境。该方法适用于土质和风化基岩或失水易于干裂的半岩土边坡。

6工程实例

6.1概况

2007年5月**变电所西北侧边坡外侧的排水沟多处挤压、开裂、上拱,而围墙开裂、围墙顶部向南东最大移位达20厘米,围墙内侧地坪出现了高达5-15cm的鼓丘,滑坡特征明显,边坡后缘土体出现平行坡向的张裂隙群,证实该边坡正处于极不稳定的运动滑移过程中。据勘察,滑体坡度15°~28°,滑体面积约1800M2 ,涉及土体约4500M3,土体最大水平位移54cm,垂直最大位移12cm,严重地危险着变电所运营安全。该滑坡主滑方位为135°,滑坡体主要由堆积层组成,滑移面深度0.5m-6m,大多在5m左右。滑坡体后缘及右侧顶部见2-3条张性裂缝,缝宽10-30cm,长5m-30m,确定该滑坡为小型浅层土体滑坡类型。

6.2工程措施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终采用抗滑桩+格构锚固+厚层基材喷播的综合治理方案。

6.2.1抗滑桩

据现场施工条件选择采用人工挖孔抗滑桩。

规格为两端桩径¢800mm计18根,中部桩径¢1000mm计22根,桩长以桩端进入中等风化含砾砂岩1m为准。为使抗滑桩尽早发挥作用,浇筑时同时加入早强剂。

6.2.2格构锚固

锚杆:布于格构交点,长度7m、孔径90mm、入射角度15°、主锚钢筋为直径28mm螺纹钢、灌注砂浆强度MU10、锚头搭接长度15、封锚规格25*25*25(cm)。

格构梁:布于边坡坡面上,呈菱形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注。断面规格30cm*25cm(外露10 cm)、主筋四根,为直径14mm螺纹钢、箍筋为直径8mm圆钢、混凝土强度选择C25

6.2.3截排水

为防止滑坡体上部分水岭以东坡面地表水往滑坡体内下渗,在滑坡体顶部区域,离滑坡体上部5-18m位置设置截、排水系统,并对滑坡体后缘的拉裂缝进行灌浆和回填。在滑坡体前缘坡底处设置好挡土墙及坡底汇水沟。

6.2.4植被护坡

为巩固治理成果,对整理后的坡面采用厚层基质撒播与植物栽种方式进行坡面植被快速恢复。

该滑坡经过治理后通过一年的变形监测,各监测数据均在要求范围,未出现任何新的变形迹象,边坡整体稳定。

7结语

浙北山区发生的滑坡地质灾害大多为小型浅层土体滑坡,且绝大部分由于人工开挖边坡而产生,给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也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经济损失,该类型的滑坡应选用最恰当的方法及时有效进行治理,确保一次根治不留后患。滑坡虽然可治,但治理费用昂贵,因此预防为主,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才是根本。这就需要我们在山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房屋新建时选址及公路布线更加合理,尽量减少对山体稳定性的破坏,同时对必须开挖的边坡及时进行预防支护。

参考文献

[1]郑颖人,陈祖煜,王恭先,凌天清.《边坡与滑坡工程治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常士骠,张苏民等.《工程地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第四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DZ0238-2004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DZ/T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