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绘本阅读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绘本阅读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第1篇:小学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绘本阅读;学习活动

曾志朗说过:阅读是教育的灵魂。然而,对于新课改下的《新标准》教学而言,阅读教学更是其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绘本阅读”更是小学英语阅读的重要理论之一。传统上的“绘本阅读”,其认识往往构建在带插图的书籍的思想上;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绘本阅读”,强调图画与文字相互穿插与说明,来共同表述人事物,表达特定情感,从而深入教学的形式。从内容分布而言,把“绘本阅读”分为“图画”与“文字”两大部分,以《标准》课本为例,其“绘本阅读”所占比重大,其中“图画”是整本教材的核心,能促进小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形成同一系列视觉阅读影像,让人、事、物直观地展示给小学生,而“文字”是“图画”中的生活经验、生活情景、故事等内容的理解、想象、实践等能力的扩展,从而让小学生更加喜爱上小学英语阅读。

一、当前小学生英语阅读现状

1.兴趣缺失化

不可否认,新课改下的小学阅读教学,在教材编排、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多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化与革新。然而,联系信息化以及经济化社会发展背景,纵观当前小学生家庭的成长环境,可以看出,学生的个性、学识以及技能等发展出现缺漏,导致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缺失,阅读能力以及语言技能普通水平不高。笔者认为,在整个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以《新标准》为例,教师应尽量结合其中的“图画”为阅读教学命脉,以指导与文字说明来辅以教学,从而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与意识。除此之外,笔者还认为英语阅读不能“过量”,如此,也会改变小学生内心中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使得小学生容易出现学习抵触的心理,导致阅读能力以及英语综合知识不进反退,最终逐渐地失去其阅读兴趣。

2.缺乏拓展性

以“绘本阅读”为例,其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了好多年,也具备一定的成熟度以及成效性。然而,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往往笔者以及大部分的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拓展性不够,对于自身的教学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提升缓慢,无法让小学生更进一步地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活动,导致阅读教学不多元化。以《标准》近些年的教材改革以及教学革新而言,由于教学总目标、教学职能以及教学方式等多元化发展,让教师无法花多余的时间去提升自己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只能围绕着《标准》的教学内容去进行阅读教学,让小学生产生了一种习惯性的“阅读疲劳”,缺乏其生活化、实际化以及情景化等生活经验的拓展性阅读,降低了小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以及生活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降低了小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步伐,更不利于小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培养。

3.探究性匮乏

对于探究性的理解,大部分的教师理解为:扩展阅读、练习、多元化教学设计等。然而,笔者认为,从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指导与评价中的探究性匮乏。

在对低年级的师生阅读现状的观察中,发现了一个长久以来的错误教学认识,即当小学生参与阅读测验,再进行之后的阅读点评,教师帮助学生解释的过程中,其题目错误往往反映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缺失。学生常言:老师,文本阅读中有些内容我不会,不知道大致含义。”经实践所知,大部分的小学英语教师会理解其中的语法,同时会布置大量的所谓探究性练习题以及参考书给学生,其法可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变通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长久以往,根据近些年我国英语素质教育发展,其公民的英语阅读能力并没有实现一个质的提升,甚至有些教育地区呈现一个无提升的趋势。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性课外阅读学习,只能变相地加重学习压力,只能是一种机械式与压力式的阅读学习,最终不利于我国英语素质教育的进程发展。

二、简述《标准》中的“绘本阅读”的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

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应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吃透”《新标准》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绘本阅读”的核心理念。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几点措施:(1)设计一些辅助“绘本阅读”的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以The pet shop教学为例,可把“Chant”(以《两只老虎》音乐伴奏)改编,如:one dog dog;two cat cats;three pig pigs...

通过如此教学,可让学生融入整个“Chant”欢乐的英语气氛,丰富学生的情趣,有助于小学生的生活情景的联想力,让学生进入“绘本阅读”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兴趣,以旧带新,温故知新,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开展“绘本阅读”的学习活动

笔者认为,“绘本阅读”不仅是一种阅读方式,更是一种英语学习活动的开展。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绘本阅读”皆是以架构旧知新识的“桥梁”。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引导小学生进行齐声朗读,再展开自由朗读、听说对答等。在教师的主导以及指导过程下,小学生逐渐地了解与掌握文本阅读教学内容,为之后的“绘本阅读”的学习活动服务。新课改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更多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小学生更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地开展学习,在The pet shop一文中,把“The pet shop”中的一些内容进行教学,引出“pet”一词,让学生把“The pet shop”中的内容进行小组改编表演(“绘本阅读”学习活动)。当然,为了使其整个表演过程更生活化与情景化,在课堂前几天教师则组织每组学生可带一些小动物(小笼子内)进入课堂中,围绕每组学生进行“Everyone want a pet”的情景对话,如,T:Can I help you?S:I want a rat. Oh, no!I want a spider. Oh, no!等,利用其句型简单化、生活化以及情景化等特征,迎合学生的潜意识的心理状态,再利用多媒体插图、音乐以及相关视频等,把“绘本阅读”的内容形象化以及生活化。在针对“绘本阅读”的学习活动评价中,超过75%的小学生认可“绘本阅读”的教学过程,表示通过此类学习活动能够让自己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更加热烈,有助于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50%的小学生非常热衷于“绘本阅读”其教学内容以及学习活动等形态。

在笔者对于小学生几次阅读测验结果显示:通过“绘本阅读”的开展,超过85%的小学生在英语阅读能力方面有所提升,其中30%存在明显的提升,只有15%的学困生提升得不明显。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的《新标准》中的“绘本阅读”教学虽取得不俗的成效,但仍有学困生的存在,其直接说明了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的教学困境。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一方面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另一方面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推进小学英语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欣.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教学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白薇.英文绘本的选择及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09).

第2篇:小学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英语绘本;阅读兴趣;图画

绘本就是图画书,图画中所画的实际上就是故事。图画书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可以以图画书为载体,来让阅读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去体验图画中的情境,去构建属于自己的世界。将英语绘本运用到英语学科中,还会产生独特的功效,使他们在英语单词、语法、句型、听力等的学习中,找到学习的动力。

一、巧用插图,让阅读更具趣味性

小学生的思维较为简单,形象思维发达是其主要特点。教师可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借助英语绘本来敲开学生兴趣的天窗。在英语绘本中,图画占据较大部分,文字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这种画多字少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获得更为正确的引导和激发,使他们在读图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阅读了整个故事。如我在进行绘本教学时,为学生们出示了《The Juice fruit tree》。我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究问题的答案。问题为:“Why are the animals happy?”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并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图片以便能尽快找到问题的答案,为本小组争得荣誉。由于每个学生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均不同,因此,其答案也五花八门。对此,教师应秉持着赏识的理念,通过语言和眼神鼓励的方式,使学生们能够在今后的阅读中更具积极性。

二、对焦绘图,让阅读乐趣丛生

绘图一般具有较为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人的故事,为阅读者预留着无穷的想象空间,教师可通过对焦绘图的方式,来让学生们在接收和吸纳文字知识的同时,也能徜徉在美妙的图画故事中。教师教学中,可以以绘本为载体来引领学生趣味阅读、自主阅读和个性化阅读。学生在阅读时,教师应适时地加以引导、启发,从而使学生们认识到阅读不仅是读故事,更是读更为宽广的世界。

教学《The lion and the Mouse》这一单元时,我以“Storytime”为切入点,为学生们带来了绘本故事。为了让故事真正地走进学生,教师可安排学生们先观察图画,然后从图中提取关键词,去复述自己看到的故事。

如在Picture 1中,我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并通过和学生互问互答的方式,来强化他们对英语单词和句型的理解。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电子白板和学生们一起做了一个看图猜谜的游戏,然后和学生们一起慢慢拼出了本堂课的主人公——一只小老鼠。接下来,我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图片,回答我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列出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图画中及时转移到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教学效果良好。之后,教师就可以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对这个故事改写或续写结尾,这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三、科学挖掘,实施情感教育

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充当着导师角色。为了扮演好这一角色,需要教师在课前做足功课,通过科学选取或下载搜集绘本资源,对绘本故事进行深度挖掘,可以让英语绘本教学发挥出更佳的功效。此外,教师还应挖掘绘本中蕴含的人文因素,渗透情感教育,在丰富课堂教学资源的同时,可以使学生们接收到更为多样的教育,使他们的学习更具异域风情,感受故事传递的人文和情感温度。

如在教学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这一单元时,我为学生们带来的绘本故事为《The Earth Hour(地球一小时)》。这个绘本故事倡导的是绿色环保理念。为了让教学目标不偏离预定轨道,我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地球一小时的提出者WWF。接下来,我从绘本内容出发,提出了几个针对性问题,从而使学生对该组织和组织提出的倡议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之后,我以微课的形式向学生们提问,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在此环节,学生们积极响应,在主人翁意识的引领下,学习和掌握了更多的英语知识。有的学生为了获得科学的答案,甚至走上了阅读课外书的行列中。

总之,绘本里有丰富的故事、生动的图画、鲜艳的色彩,这些都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因此,他们对于英语绘本教学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意愿。在此背景下,教师可通过巧用插图,让阅读更具趣味性;对焦绘图,让阅读乐趣丛生;科学挖掘,实施情感教育三个方面来加以实施,从而让英语阅读能够随时随地发生。

参考文献

第3篇:小学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农村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一、研究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作为英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需要教师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和针对性的方法指导,从而逐渐形成的。现行的大多数小学英语教材,都是从四年级开始涉入阅读教学内容,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中、高段学生虽然年龄跨度看起来不大,但在英语基础知识积累和语言能力方面实际差异较大,所以四年级中段阅读课和五、六年级高段阅读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应有所针对性地区别开来。而五、六年级高段阅读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应逐渐接近中学,需要慢慢衔接和递进。

二、研究对象:

小学四—--六年级学生。

三、文献综述:

1.课堂上以单词、句型、语法的零碎讲解为主线,忽视了语篇的整体理解。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遇到生词、难句是在所难免的。学生碰到生词、难句往往会一味地思考,甚至是查阅词典,从而影响了阅读速度和整体理解。教师以单词、句型、语法的零碎讲解为重点,却忽视了语篇的整体理解,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应避免对课文的分割式讲解及逐句翻译法,教师应在整体的语言情境中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语法或词语做整体理解,提高对课文理解的正确性。有时生单词过多,学生就会觉得太难,甚至害怕阅读课。

2.课堂上注重句型的操练,忽视了学生的整体阅读的培养。

现在大多数英语教师教学中多注重句型教学,而忽视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语言表层信息的吸收、理解和操练,满际语言的熟练把握,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整的表达某一话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学生对完整语篇的感知和理解,使其阅读能力不能得到系统完整地发展。有时对句型的操练时间把握不准,导致不能完成阅读教学目标。显得头重脚轻。

3.课堂上注重单纯地阅读课文,忽视对学生整体式阅读策略的指导和体验。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时间是核对课后习题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对学生在阅读过程的指导、阅读方法的体验及阅读习惯的养成,从而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4.课堂上注重课内阅读,忽视学生课外阅读资源的拓展。大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局限于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基本上学生就再也没有阅读的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怎么才能得到提高?学生一旦进入初中学习,又如何能适应一定的阅读能力的要求?因此,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在合适的机会为学生提供难以适度的阅读材料,来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不但可以对课堂教学给与有力的补充,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校开设英语角、英语社团。今年我们学校学生还参加了“一起作业”网上学习,其中就有绘本阅读,颇受学生的喜爱。

5、课堂上以课文的翻译为重点,忽视学生的整体运用。

现在大多数英语教师教学中注重课文的翻译,忽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运用。教师给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注重读懂短文,而忽视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整体运用。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课程基本理念:

a.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修订稿中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他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理念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b.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修订稿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基本理念的调整上,也体现在了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各级目标的描述中。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必然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深入过程。修订稿强调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2.《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期刊。

3.《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第六条: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因此,小学教师应当仔细地研究,每一个学生的这条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四、研究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读懂简单的文章,形成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

2、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能,从小建立阅读意识,获取有用的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逐步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促进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实现获取信息和实践语言的功能。从而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研究主要内容:

1、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调查和阅读价值引导。

2、如何激发学生自我阅读的欲望。

3、在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不断提高英语阅读的良好品质。

4、基于课内阅读教学之上,与拓展课外阅读相结合。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研读《英语课程标准》等,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基础上。

2、行动研究法:积极开展英语教材实验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积累阅读教学的有意经验。

3、个案分析法:开展课题引路、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剖析、反思。

4、调查研究法:对实验班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使实验者了解学生发展的情况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条件。

5、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升教学理念。

六、研究详细计划:

1、学习准备阶段:(2016年3月—2016年5月)

(1)召开组员座谈会,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

(2)组员理论学习,学习适应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要求的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并分工明确,收集相关资料,写好学习体会。

(3)结合学校英语教学实际,研讨如何探究现行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使之适应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的要求。

2、开题实施阶段:(2016年6月—2016年12月)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宗旨,在实践中探求适合小学生个性身心发展需要的阅读习惯;并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的提升寻找有意义的途径。

在学校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学校布置英语走廊、班级英语角。不定期的进行英语手抄报展、英语书写比赛作品展、班级英语角评比等活动,让学生时时刻刻可以接触到英语。开展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故事赛、英语听力比赛等,努力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英语才能。组员定期进行总结和交流。

(2)将口试和笔试、听力巧妙结合。学生自觉参加了“一起作业”网上学习,其中的绘本阅读,锻炼了学生的整体阅读习惯。

(3)人人争做小老师,每天安排一名学生教会同学一句课外谚语或词组。

3、成果采集阶段,进行结题总结:(2017年1月---2017年3月)

(1)总结研究成果,收集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的收集、评价工作,并撰写阶段研究报告。

(2)进行学生访谈。

(3)收集相关资料,装订成册。

(4)撰写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组长:代红丽

全面主持课题研究,负责编写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报告,同时进行文献资料和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组员:赵文亮杨建伟

负责课题的组织工作,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

组员:乔瑞娟郑富平

进行文献资料和英语课堂教学研究,并进行资料编写整理。

八、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呈现形式:

1、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报告;

2、阶段总结、教学论文等汇编成集;

第4篇:小学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一、阅读社团增加了学生英语阅读的参与性

著名文学家余秋雨说过:“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英语的学习。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充足的阅读兴趣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英语阅读社团与英语课堂教学接轨,有助于巩固、扩大、加深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并通过语言实践,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英语阅读社团融入了知识的趣味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积极思考各种感兴趣的问题,发展了思维,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素质。而且英语阅读社团有着自由性、趣味性等特点,得到学生广泛地参与,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小组合作,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在阅读中感知与总结阅读技巧。

(一)参与了阅读社团活动,学生从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

从本校高年级共256名学生的调查中显示:85%的学生都没有属于自己的英语课外读本,学生的英语阅读主要来源于课本和课堂。而且从本人教书7年的经验来看,每次阅读训练都是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所以改变现有的阅读模式和阅读课堂是迫在眉睫的。本校英语课组就这一问题设计了“阅读社团”活动对策,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社团活动中提高对阅读的参与性。社团活动实施以后,学校的高年级的学生对英语阅读社团活动都充满了兴趣,纷纷加入学校的阅读社团,学生从原来的被动阅读变为了主动阅读。

(二)参与了阅读社团活动,学生从厌烦阅读变为爱上阅读

从本校高年级共256名学生的调查中显示:65%的学生不喜欢英语阅读。接受调查的学生大部分认为英语阅读很枯燥乏味,而且在阅读过程中出现新单词会阻碍阅读,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在英语阅读社团中,老师每天设计大量的活动,如:观看电影、听歌曲等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乐,在乐中阅读,所以大部分学生从原来的厌烦阅读变为了爱上阅读。

二、阅读社团激发了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著名教育学家孔子的名言。的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主体作用的重要条件。由于英语阅读具有重复性、逻辑性和抽象性,因此,要化解英语阅读的枯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兴趣,应从阅读本身魅力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尽可能地寓阅读学习于活动之中。社团活动的自主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使学生从阅读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感知阅读。社团教师指导学生鉴赏不同的故事作品,引领阅读爱好者们在阅读上开拓创新。学生4人自由组合,充分彰显其“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学生们都大胆张开想象的翅膀,以独特方式表达对阅读的喜爱。有的阅读绘本、名人故事,有的在观看电影,有的尝试改写、续写和评论阅读文章,还有的给小组改写、续写和评论的内容配上插图。自主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的阅读社团就像一个游乐场,里面充满的乐趣与无限想象,学生可以在阅读社团这个游乐场自由尽情地阅读。

三、阅读社团提高了学生英语阅读的实效性

第5篇:小学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构是大势所趋,语言领域的园本课程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园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语言教学特色,在建构语言园本教学活动时,我们关注幼儿的“生活和时代”“能力与发展”,遵循着“以幼儿发展为着力点”的原则,通过与时俱进、富有时代感的教学设计、传承与创新的课程理念,不断丰富与夯实园本语言教学活动,并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园本化;语言课程;创新与传承

近年来,园本课程成为一个热门的教育名词,所谓园本课程就是幼儿园根据本园特点、幼儿需要、教师特长,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在幼儿园中实施的课程。很多幼儿园掀起了园本课程研究的热潮,究其原因:1.幼儿园没有统一的教材,老的教材缺乏时代性,而新的教材在教学理念上各成流派,内容繁杂,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需对现有教材进行有目的地筛选、填充和整合;2.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一些非本地的教材,在教育内容上存在着不适宜性,需要本土资源的开发,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3.开发园本课程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的重要精神;4.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园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保证。

我园在园本课程开发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作为一线教师,本人积极参与研究中,并在语言领域的园本课程建构中收获着耕耘的快乐和成果的甜美。

一、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基于开放的眼光选择和设计语言活动内容

(一)吸收家乡的人文和社会资源,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养料

我县(宝应)地处里下河地区,始建于秦,古称安宜,历来名人辈出,有经学大师刘宝楠,文坛霸才陈琳,画坛巨匠陶成,京剧鼻祖高朗亭,传奇英雄华克之。宝应土地肥沃,湖荡密布,且农业资源丰富,是国家首批生态县,被国家授予“中国荷藕之乡”的称号,宝应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宝贵“养料”,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有机融合将会使幼儿受益终身,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关注社会生活,增强幼儿作为“宝应人”的自豪感,激发幼儿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因此,我们设计了《我知道的家乡名人》《家乡名胜探访》《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新区明天更美好》等主题活动,这些来自于幼儿自身及日常生活的内容,孩子们相当熟悉,通过教师合理组织和引导,能让幼儿在回忆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有关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加以整理成较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同时又能引导幼儿去关注社会生活,涵养幼儿的心灵。

(二)融入社会发展,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催化剂

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使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话、手机方便了人们的沟通,汽车、火车、磁悬浮列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电脑、电视等媒体拓展了幼儿学习的空间……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让孩子们在感受、适应现代生活的同时,更对科技创新充满了憧憬。因此,我们为幼儿选择了可接受的科技发展信息为语言教育内容,如《有用的电脑》《特殊的电话号码》《家用电器》《高速列车》等活动,这些活动内容让幼儿感到新奇,同时,活动内容有较大的科技含量,涉及到一些专业用语、专业知识,不仅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运用词语的量大大增加,为幼儿积累了语言的经验,也培养了他们遇事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他们的社会性情感得到发展。

二、关注幼儿、关注发展,基于孩子的需要选择语言学习内容

(一)幼儿生活环境的变化带来语言学习内容的变化

现代社会,传媒技术发展迅速,加之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表现出现代的孩子能说会道,运用语言的大大增强,以往的一些语言教育活动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因此为幼儿选择的活动内容要具有时代性和适当的难度。如对于幼儿来说《喜羊羊与灰太狼》比《小兔乖乖》更有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小兔乖乖》故事陈旧,情节简单,而《喜羊羊与灰太狼》情节诙谐幽默,想象力丰富,加之动画片的影响,使幼儿对人物的语言、情节的发展更充满了期待和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选择了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如王一梅的《书本上的蚂蚁》、周翔的《荷花镇的早市》等,这些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不但有利于幼儿认识周围世界,又发展了幼儿用语言认识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二)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选择的语言要有层次性

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语言能力存在着差异,对语言学习也有所侧重点,因此,活动的选择和设计应当注重循序渐进及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能力和需要,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幼儿刚入园,情绪不稳定,而文学作品《快乐的幼儿园》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生活,缓解入园的紧张情绪。中班幼儿开始关注周围生活,我们选择了《和动物做朋友》《周围的环境》等主题活动,让孩子有意识地关注和认识周围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大班下学期,幼儿面临升小学,《一年级的小朵朵》展现了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帮助幼儿积累小学学习生活的经验。这样有层次的语言活动能让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保持着新鲜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自然习得语言。

(三)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为幼儿语言学习提供多元化的内容

现代生活开放、多元,要让孩子接受不同的文化,具有国际视角,就必须为幼儿选择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阿力的红斗篷》《缺失的一角遇见大圆满》《可爱的鼠小弟》《伊索寓言》等这些外国作品的选择,使孩子们感受到不同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对于幼儿气质的养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大有益处。因此,在课程的建构中,我们有意识地吸纳,使其成为课程中一道明丽的风景线。

三、关注传承、关注创新,基于建构的目的选择语言教学内容

第6篇:小学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语文素养 人文精神 拓展阅读 课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103-02

语文素养包含的基本内涵和要素很多。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从教学工作着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走进文本,深入解读,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把学生带进教材,深入解读文本,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有句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文本的解读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而对文本的解读直接影响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要素之一。且是否深入的解读文本,影响着课堂的流动,影响着课堂的生命。所以深入解读文本,指导学生个性化解读,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如何解读文本,教师需要多重身份进行。

首先,我们是普通的读者,放松心境欣赏美文,把文本读透,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感悟作者表达的心境,做到胸中有书。其次我们要以学生的身份进行文本解读。我们以学生的思维,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读了文本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感到的疑惑,难点重点在什么地方,然后再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能给学生启发与引导等等。再次我们还要从作者的角度进行文本的解读。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写作意图、写作思路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抓住重点的词语、句子或者段落,深深地钻进文本,品味体会作者的情感,与其在心灵上产生共鸣,从而实现真正的解读文本。当然文本的解读还需要我们找准一个合适切入点,《我的战友》的文本解读,可以抓问题来解读,引导学生抓住“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一句,这样提问:“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必须纹丝不动呢?是如何纹丝不动的呢?这说明什么?”这些问题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钥匙,不仅可以取代教师的分析,而且帮助学生进一步抓住文章中心,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应尽量做好阅读主体的能动作用,运用已有的对文本解读的经验,跨越时空,引导学生与文本的主体――作者达成心灵的共识,形成思维的共鸣,让我们课堂流动起来,更有生命力。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这样做,就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走出文本,拓展阅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文本,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首先,在教学中,我们要上好学校开设的阅读课。在阅读课上,我们以教材配套的课外阅读读物为载体,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书边思考”。例如要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用“”标出优美词语,用“~~~”划出优美句子,并写出简单的阅读心得。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读书我快乐。特别是在低年级段,就让学生慢慢养成做好读书比价的习惯。因低年级学生能力有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读书笔记做得简短些,但坚持写好读书笔记的意识培养是很重要的,这对学生一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都是大有帮助的。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资料的搜集,延伸文本,丰富学生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比如,学习完《新型玻璃》这一课后,可以开展一个“商品促销”活动,帮助学生熟悉说明文的写作特点,训练学生用说明的方法来表达的能力。

再次,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读中积累语言,体会读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在上好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对自己所带的班级,制定长期的课外阅读计划,指导学生有效有序开展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低年级:童话、神化故事为主。中年级:科普读物、成语故事、寓言故事为主;高年级:少年版本的中外小说名著为主以及现代散文。组织学生交换阅读,建立班级图书角,定期在班内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汇报读书心得。也可以师生共读一本书,利用阅读课的时间,进行交流。

三、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第7篇:小学绘本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这里,要向读者隆重推介冯铁山教授的《诗意语文论》。这本不足300页的专著凝结着冯教授20年诗意教育研究上下求索的智慧。自步入教育领域后他辗转湖南、广东、浙江,穿梭高中、高校,主要从事诗意语文、诗意德育、诗意教师培养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曾出版学术专著《新诗教原理》《诗意德育论》,主编《诗意语文学本》等。2016年7月,冯教授汇满腔的热忱,集多年的经验,再次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广大读者打磨出这本心血之作。

冯教授这本专著的最大看点就在于他能从概念入手,由问题出发,层层推演,破中求立,让诗意不空蹈云端,让语文诗意在言语实践中铺就。诗意语文,并非新兴的概念,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先生等人早已提及。冯教授对于诗意语文基本内涵提出了不同于他人的独到见解:(1)从语文及语文教与学的根基看,诗意语文是归真的语文。即归于语文自然的生活、归于学生自然的本性、归于语文教学的自然状态;(2)从语文及语文教学的人性基础看,诗意语文是求善的语文。德言同构,教师以培植学生与生俱来的善心为前提,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的言意转换中生发内外互化的善意,进而成就人己互惠的善行;(3)从语文及语文教学的境界分析,诗意语文是至美的语文。用诗的形式去和文本、文本作者、教材编辑、教师、自我及其关系进行道说,且用诗般典雅的语言给予自己存身的世界和未来理想的世界进行切合自我需要的命名。诗意语文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善于挖掘诗意点,即能够触发学生生命感动的情感点、启发学生反思的关键点与疑难点、进行言语实践的训练点、领悟人生哲理的深刻点以及人文精神的隐含点。教学过程设计注重教路、学路、文路“三路合一”。基本流程为引入诗意点、揭示诗意点、延伸诗意点、圆融诗意点、反思诗意点。诗意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为动之以诗情,晓之以诗理,启之以诗思,导之以诗行,积之以诗语。有感于语文教学限于逻辑判断思维的藩篱,中小学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学生往往成为思维的客体,成为不能发生切己联系的观众、看客或第三方评论家的门外汉的现象,他提出倘若发挥诗意智慧的为我性、反观性与比德性,针对性进行言语的图景性思维训练,语文教学的面貌就会大为改观。

作为学术著作,《诗意语文论》前言就不同凡响。由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人生寓言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联想到语文自诞生、定名之日起历经8次课改以及今天的深化课改,好多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寻找缺失的一角。热心教育的冯教授不苟同写入课程标准的“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论断,认为“A+B”这种构成论的形式逻辑思维方式本身存在不足,它注重的是结构,不能充分反映该概念所包含内容本身的矛盾运动特性。这样的本质论缺乏本体论的基础,以致语文教学一会指向工具性,一会指向泛人文学科的思想性、人文性。那么语文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冯教授于众多学术资料中捕捉到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学术观念“语文之所以产生、发展成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实质在于教育实践”,进而智慧地生发为“言语实践是语文存在的本体”。“所谓言语实践,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创造性运用语言符号认识、接受、创造文化的活动,是凭借言语,为了言语,在言语中的实践”。“语文教育自然就是教师引领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符号塑造理想自我的言语实践活动,是以汉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以及汉族独有的文言文等为载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传承与创造的言语实践活动”。

冯氏诗意语文最大的亮点就是做足做好言语实践的文章,贯彻落实在阅读、作文等语文教学层面。对言语实践的重要性,他作了很多说明,诸如“只有在言语实践中,人才会体验、感悟乃至融通言语、语言所蕴涵的内在规则、人文精神以及变公共话语为自我的生命”。至于言语实践的具体要领,“构成言语实践的要素既离不开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作用,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特殊情境,更离不开语言符号这一凭借”。这些注意事项,直指当下语文教学主体异化,过分强调教师主体或过于突出学生主体、“帮别人耕作”、缺少“语文味”等顽疾。变静态的语言分析为动态的言语实践,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予以高度重视的。书中,特别有意思的是以海伦・凯勒学习语言的过程为切片,以学术的眼光加以审视,给人眼前一亮之感。从教学阶段性来看,莎莉文老师在海伦・凯勒手上拼写水的字母组合,只是语言符号的机械摹写,归属语象的言语实践;老师引导海伦・凯勒接触物质的、实体的水的活动,归属物象的言语实践;借助物象实践,老师再一次在海伦手上拼写水的字母组合,物象水的凉与她内心感情之凉达到契合,归属情象的言语实践;脱离水龙头的语境,能够创造性运用水的符号表达内心水之概念,归属意象的言语实践。据此得出,言语实践是一种语境性的言意多重转换活动。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为,一切知识起源于认识主体的实践活动。冯教授自2001年以来一直倡导以写新诗为载体的雅言课堂,以推进典雅语言训练。实践初衷源于孔夫子“雅言”教育,言雅人雅,言俗人俗。“典雅语言指的是与日常逻辑语言相对的语言诗化、艺术化的规范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一种凸显人良善的德性修养、高雅的审美情趣、谦恭的交往态度以及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等艺术效果的语言”。典雅语言,是冯氏言语实践的重要抓手,支撑起诗意语文的半边天。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写诗、品诗、析诗的言语实践活动,主要由巧写一句、新诗进课堂、课本诗写作等平台组成。供职宁波大学后,他对本科生、研究生也开展了典雅语言训练,在冯铁山新浪博客“宁大白鹭之典雅语言”条目下围绕特定话题,由学生原创的典雅语句已经小成气候。新诗进课堂,即“语文课尝试将文本内容改写成新诗,让诗教给学生以诗性奠基,给课堂以诗意享受,给语文以诗境点睛,让学生受到诗意文化的熏陶,学会用诗意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世界,成为热爱生活美、汉语美、心灵美的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这一活动,极大地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让诗美元素内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实现他们从“诗美的发现”到“诗美的创造”的升华。除此,倡导给课堂内外的语文作业以诗意的空间,布置作业时有意识地开展积淀诗语训练且和自我成长进行组装和整合。

为了凸显教学成效,他讲究分层次语言表达训练:第一层次,规范表达,说完整的话语;第二层次,典雅表达,说准确而优雅的话语;第三层次,个性化表达,说独特而有个性的话语。并提出情感表现性、意象生动性、自由创造性、个性鲜明性、和谐统一性等训练原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冯氏诗意语文观强调教师是典雅汉语的代言人,教师要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进程中加强示范性言语实践的引领。

李海林先生在《言语教学论》中谈到“言语习得要求主体必须参与言语实践活动,必须有自身的言语行动,必须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得到言语能力,强调言语主体的亲历性”。冯氏《诗意语文论》与此一脉相承,倚重言语实践训练。依托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续写等言语实践进行的言德同构,不仅可以改变长期以来语言文字工具性训练两张皮的问题,更能够改变脱离课文的贴标签式的架空分析以及不顾思想道德内容孤立归纳写作特点的窠臼。为了更好地呈现、佐证诗意语文,书中精选了冯教授本人《世界,我给你重新命名》、高徒叶才生《诗歌的杯子》等有启发意义的典范课例。细细品读研习,定会有所得,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