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外贸易体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主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质即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其形式是通过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转换,使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有的观点认为,在外向型经济日趋发展的条件下,应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利益源泉,扩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评价指标是从结果角度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其合理性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真实有效评价的关键。同时评价指标不仅是对已发生经济行为的结果的衡量和评价,更是对未发生经济行为的引导。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衡量。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对于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换汇成本、资金利润率、进出口贸易税利、贸易条件等;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对外贸易的直观总体表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外贸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此为基础构筑的外贸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度量、评价和引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突破10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其中顺差超过3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010.8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04年的第3位,并在2005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次。但由于受“出口创汇”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
由于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为了完成出口任务,不少企业以牺牲利润的代价,低价竞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在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行业,出口量增价减、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媒体大肆宣传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外贸形势大好,另一方面,更多的国内资源廉价地流向了国外,企业利润更少。
(二)评价指标过于笼统
单独评价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贸易大国,但从贸易结构这一重要指标来看,中国距离世界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在2004年中国1.1万多亿美元的总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就占了6000 多亿美元,而外来加工的出口贸易占全部出口额的58%。即便是一般贸易中的份额,也有相当部分为外资企业所创造。如天津2004年的314家外资企业出口总量为99.4亿美元,占天津出口总量的99.1%。而103家内资出口企业总计出口234 万美元,占有量不到0.2%,这种外商主导出口的情况在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因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乔治-吉尔博伊认为:“中国的高科技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在主导。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性元件以及生产设备等,几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广它们进口的技术,从而使得中国企业不可能迅速成为全球工业中的有力竞争者。”
(三)忽视了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
现有的外贸指标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缺失,使得一些出口行业在取得显着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经济效益。例如,陶瓷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目前许多欧美国家都在逐渐减少陶瓷的生产。而在中国,众多陶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相压价,以牺牲环境资源的代价来取得微薄利润。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美国、日本低二十倍,比泰国要低一倍,甚至比人均GDP 低于我们的印度都低。沿海地区很多地方的财政税收每年增幅30%以上,而从事外贸出口的大量民工工资近十年却没有多大变化。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说明我们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三、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修正原则
(一)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1.重商主义的深远影响
虽然的国际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一直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对外贸易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外汇紧缺局面使重商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新形式下的“重商主义”,即“提倡节约,重储蓄,轻消费,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赚取更多的外汇” 的观念成为多年来我国发展外贸的主要驱动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贸收支绝大多数年份是贸易逆差,外汇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创汇,我国采取了诸如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政策,外汇储备也由此快速增加。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突出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率等指标有其现实意义。但是,对这些指标的侧重并未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发展变化。政策性的出口鼓励使外贸企业盲目地追求出口数量和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大大忽视了社会效益。在外汇储备超过7000亿美元、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今天,过分强调创汇额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2.发展对外贸易的经验仍然欠缺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与有丰富对外贸易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但是关于对外贸易方面的各项政策及评价标准并不完善,甚至存在诸多缺陷,其发展和完善也远不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尤其缺乏对不同性质企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区分以及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整体评价。
3.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活动的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开始从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间接调控体系转变。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现行的宏观调控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指令性计划被取消,所以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统计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统计思想比较淡薄,统计制度不甚严格,统计技术不高,统计指标不全面。再者,指令性计划尽管名义上被取消,但类似进出口指标的变相指令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体系并未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而有实质性的改进,这已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企业也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 , 科学评价
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既是决定贸易机会取舍的重要前提,也是指导外贸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评价的原则。首先,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合理。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对外贸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数据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本身的科学性;数据不真实、不清楚,也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继而导致贸易决策失误。其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力求科学、合理。根据对外贸易本身的特点,外贸经济效益的评价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采用有别于国内其他经济活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而且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这些指标不能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应比较容易获得和基本可靠。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中,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体现如下特征:
(1)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
(2)体现经济效益变动的连续性与可比性 , 沟通效益变动的轨迹;
(3)简便易行,方便操作。
2.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相结合
从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来看,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应有不同。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其实是一种效益预测,评价的目的在于决定贸易机会的取舍,选择确定合适的贸易对象与贸易条件;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则是对贸易效果的总结,把评价结论反馈到今后的决策中去,推进决策优化。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贸易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基本程式,即:贸易前的评价贸易决策贸易后的评价贸易决策优化。对一项贸易决策而言,既要依据上一项贸易效益评价的结论反馈,同时也要依据本项贸易的经济效益预测。坚持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不仅能客观地检测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预测) 结果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反映贸易决策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
>> 我国外贸企业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实施与研究 我国外贸企业战略转型问题研究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问题及实施策略探讨 以质取胜:我国电视动画的传播 “以质取胜”战略的思考 现阶段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外贸企业发展所遇到问题及对策分析 反倾销对我国外贸影响及对策 我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原因及对策 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影响及对策研究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研究 中国外贸战略问题研究㈠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实施现状与建议 我国外贸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发展战略研究 当前形势下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调整问题探析 我国外贸政策研究 低碳经济下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科技兴贸战略下的我国外贸出口的促进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朱祝何.质检总局2015年度目录外进出口商品监督抽查情况[EB/OL]..
[5]路炳阳.中泰“大米换高铁”项目面临搁浅[EB/OL]..
[6]佚名.绿色贸易壁垒的案例(绿色补贴、绿色卫生检疫制度)[EB/OL]. .
[8]李兆廷.质量建设是国家强大的基石[N].经济参考报, 2016-03-16 (A02).
[9]谢媛.聚焦:我国重型机床行业的现状及前景[EB/OL]. .
[10]郭彩萍.徐匡迪:中国制造业每年质量损失超一万亿元[EB/OL].http:// /specials/zxxx/201403/22/t20140322_2531445.shtml.
[11]李晓龙. 刍议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误区及其对外贸出口的影响[J]. 对外经贸, 2013(8):15-16.
[12]陈永杰.中国约90%出口商品是贴牌产品须提高创新能力[EB/OL].http:///cj/2013/08-29/5219765.shtml.
[13]世界经理人-品牌频道.2015年(第十二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揭晓![EB/OL].http:///htmlnews/2015/06/16/1454729.htm.
[14]丁弘毅,胡文玉.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 2015 (46).
[15]百度百科.产品质量[EB/OL]. http:// baike. / link?url= 0NMBhGzuGd5E2ZMGARcTh1VT
zzHl3qFlpGVdYDAsH1cu2IEsCp7ZLQslRHhGNtHU.
[16]张杰.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N].人民日报,2015-07-20.
[17]佚名.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将纳入我国“十三五”规划[J].设备监理, 2016(2).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对外贸易价格指数
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是研究农产品贸易问题的基础。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体系不完善。目前编制并公开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的机构只有商务部,从2002年1月起在《农产品进出口月度报告》中公开农产品月度出口价格指数;从2005年2月开始进、出口双向价格指数。
一、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体系现状
目前可以获得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的来源非常少。各国际机构(或组织)中,只有WTO在每年的ITS(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中公开报告部分农产品的全球出口价格指数。WTO将农产品作为初级产品的一部分在ITS中报告了1995年以后的食品和饮料 和农业原材料 两个农产品大类(各包括若干小类)的出口价格指数。根据WTO的统计口径,ITS的初级产品的统计范围包括4个大类:食品和饮料、农业原料、矿物和不含铁的金属以及能源,其中食品和饮料以及农业原料属于农产品范畴。
事实上,FAO曾经编制并公开过各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根据FAO贸易年鉴的解释,由于缺少新独立国家在1989-2001年间贸易统计数据,FAO暂时中止(temporarily discontinued)了对按照大陆(by continent)区分的各国农产品贸易指数的测算。这对于保证各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数据的完整性是不利的。
国内机构中编制并公开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的部门只有商务部。从2002年1月起,商务部开始在《农产品进出口月度报告》中公开农产品月度出口的单向价格指数;直到2005年2月才开始同时进、出口双向的价格指数。此外,商务部还针对农产品的主要进、出口市场分别测算得到针对主要贸易市场的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特别地,从2005年6月起商务部针对某些重点产品 进行测算,在重点产品层次上得到进、出口双向价格指数。这样商务部编制并的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体系是包括总体、重点国别地区和重点产品三个层次在内的指标体系。
二、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测算方法回顾
鉴于目前编制并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的机构只有WTO和中国商务部,本文首先对上述两个机构采用的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测算方法分别做出讨论。
1.WTO的贸易价格指数测算方法 基于SITC(Rev.3)的产品分类标准,WTO的ITS仅仅了部分农产品的全球总体对外贸易指数,并没有涉及国别数据。相应地,ITS只对全球总体指数的测算程序做了说明,没有对国别数据的来源或测算方法做出明确解释。根据WTO的解释,ITS全球农产品总体对外贸易指数的测算分两个步骤完成:首先由秘书处做出估计,将各国的缺失数据补齐;然后将各国数据加总得到全球总体指数。对外贸易价格指数的测算过程分别在国别和国际两个层次上完成。由于对国别价格指数测算程序的解释并不完整,WTO的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测算方法对国别贸易指数的获得并不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2.商务部的贸易价格指数测算方法 商务部编制并公开的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数据使用帕氏公式测算得到。就测算方法而言,除了在《农产品进出口月度报告》中注明其报告的价格指数为全样本指数外,商务部并没有对价格指数的具体测算程序进一步解释。考虑到帕氏公式为固定权重的指数公式,公式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只有在考察期内价格指数的数量权重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使用该公式得到的价格指数结果才能较为客观的反映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的综合变动规律;否则使用固定数量权重的价格指数公式进行测算是有风险的。
由于国别对外贸易价格指数的测算方法同样适用于农产品贸易价格指数的测算,作者将考察的范围扩大,对国别对外贸易价格指数的测算方法做出讨论。除WTO和商务部外,目前测算并国别对外贸易价格指数的国际组织有UNCTAD、IMF和WB等;国内机构包括海关总署和国家统计局。其中只有海关总署对其的对外贸易价格指数的测算方法做了说明。
3.海关总署的贸易价格指数测算方法 海关总署从1994年开始试编我国的对外贸易指数,这也是国内指数编制方面的最早尝试。2000年海关总署对贸易指数的编制系统做了修订,并于2003年正式启用新方案编制我国对外贸易指数并在内部资料上刊登。2005年起海关总署正式编制出版《中国对外贸易指数》月刊,并在季末和年末编制季度和年度指数增刊。
海关总署的《中国对外贸易指数编制说明》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对外贸易价格指数编制说明中最为详细的一个。根据编制说明的解释,海关总署的对外贸易价格指数采用费氏公式编制。价格指数测算之前首先对样本数据做筛选,根据最详细的海关进、出口记录计算出同种产品的价格变异系数,从中挑选出部分HS的8位税目上的产品作为计算样本,样本覆盖率占全部贸易产品的70%以上。获得测算样本后,在HS的8位税目数据上计算单位价格指数,然后使用费氏公式测算得到6 位税目上的价格指数,进而向4位目、2位目和全部贸易产品汇总,最后得到我国的对外贸易价格指数。
三、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测算方法评析
现有的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测算方法并不完善,不能满足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测算的实际需要。海关总署的贸易价格指数编制程序较为细致,对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的编制工作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海关总署贸易价格指数测算方法的优势 海关总署的指数测算方法有三个显见的优势:
一是其公开的对外贸易价格指数使用费氏公式测算得到,这种同时考虑两期数量权重的价格指数公式避免了固定权重公式对指数测算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
二是海关总署的价格指数测算建立在8位税目数据基础上,因此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价格指数的混频程度。农产品的经济属性差异大,在8位税目数据层次上进行指数测算的数据处理思路对农产品价格指数的测算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三是海关总署的价格指数测算程序从8位税目数据开始,进而向6位目、4位目、2位目和全部产品汇总。这种测算程序反映了指数在层级之间的递推关系。农产品的多样化特征显著,使得分类价格指数更能反映农产品贸易价格的变动规律。价格指数在层级之间的递推关系为建立农产品分类指数提供了思路。
2.海关总署贸易价格指数测算方法的不足 借助变异系数指标,海关总署在全部贸易数据中人为地剔除了某些税号上的数据。这种数据处理方法显著降低了数据的变异程度、有利于价格指数的测算;但同时具有两个明显不足:
一是这样得到的价格指数不再是全样本指数。仅仅根据变异系数剔除数据,有可能导致某些重要信息的丢失,从而无法全面、客观反映全部贸易品价格的综合变动规律。
二是参与测算的样本数据占全部贸易产品的70%以上,从一定程度上讲属于固定权重的指数测算方法。这种人为剔除数据的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对贸易产品结构变动产生的影响估计不足。如果贸易产品结构在考察期间变动显著,则价格指数的测算结果无法反映贸易品价格的真正变动规律。
四、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测算中的关键问题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体系涉及数据少、时间序列短,尚未包括分类层次上的指数信息。对外贸易价格指数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农产品贸易领域内相关研究的展开。本文认为,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指数测算应注意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建立农产品分类指数。农产品范围广、产品经济属性差异大,使得分类指数更能客观反映农产品对外贸易价格的变动规律。
2.选择合适的价格指数测算公式。可供使用的指数公式很多,不同的指数公式具有不同的统计性质,因而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价格指数测算公式做比较,并对使用不同公式得到的结果做出预期。根据研究的具体需要选择某一个或某几个指数公式用于农产品价格指数测算。
3.测算全样本价格指数。这种处理方法会将很多变异较大的数据包括在内,但是避免了人为剔除某些税号上的数据可能导致的某些重要信息的丢失,这样得到的价格指数结果能够更为客观的反映农产品贸易价格的综合变动规律。
参考文献:
主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质即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其形式是通过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转换,使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有的观点认为,在外向型经济日趋发展的条件下,应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利益源泉,扩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评价指标是从结果角度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其合理性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真实有效评价的关键。同时评价指标不仅是对已发生经济行为的结果的衡量和评价,更是对未发生经济行为的引导。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衡量。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对于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换汇成本、资金利润率、进出口贸易税利、贸易条件等;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对外贸易的直观总体表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外贸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此为基础构筑的外贸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度量、评价和引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突破10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其中顺差超过3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010.8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04年的第3位,并在2005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次。但由于受“出口创汇”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
由于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为了完成出口任务,不少企业以牺牲利润的代价,低价竞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在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行业,出口量增价减、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媒体大肆宣传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外贸形势大好,另一方面,更多的国内资源廉价地流向了国外,企业利润更少。
(二)评价指标过于笼统
单独评价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贸易大国,但从贸易结构这一重要指标来看,中国距离世界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在2004年中国1.1万多亿美元的总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就占了6000多亿美元,而外来加工的出口贸易占全部出口额的58%。即便是一般贸易中的份额,也有相当部分为外资企业所创造。如天津2004年的314家外资企业出口总量为99.4亿美元,占天津出口总量的99.1%。而103家内资出口企业总计出口234万美元,占有量不到0.2%,这种外商主导出口的情况在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因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乔治-吉尔博伊认为:“中国的高科技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在主导。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性元件以及生产设备等,几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广它们进口的技术,从而使得中国企业不可能迅速成为全球工业中的有力竞争者。”
(三)忽视了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
现有的外贸指标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缺失,使得一些出口行业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经济效益。例如,陶瓷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目前许多欧美国家都在逐渐减少陶瓷的生产。而在中国,众多陶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相压价,以牺牲环境资源的代价来取得微薄利润。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美国、日本低二十倍,比泰国要低一倍,甚至比人均GDP低于我们的印度都低。沿海地区很多地方的财政税收每年增幅30%以上,而从事外贸出口的大量民工工资近十年却没有多大变化。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说明我们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三、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修正原则
(一)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1.重商主义的深远影响
虽然的国际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一直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对外贸易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外汇紧缺局面使重商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新形式下的“重商主义”,即“提倡节约,重储蓄,轻消费,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赚取更多的外汇”的观念成为多年来我国发展外贸的主要驱动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贸收支绝大多数年份是贸易逆差,外汇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创汇,我国采取了诸如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政策,外汇储备也由此快速增加。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突出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率等指标有其现实意义。但是,对这些指标的侧重并未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发展变化。政策性的出口鼓励使外贸企业盲目地追求出口数量和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大大忽视了社会效益。在外汇储备超过7000亿美元、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今天,过分强调创汇额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2.发展对外贸易的经验仍然欠缺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与有丰富对外贸易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但是关于对外贸易方面的各项政策及评价标准并不完善,甚至存在诸多缺陷,其发展和完善也远不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尤其缺乏对不同性质企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区分以及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整体评价。
3.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活动的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开始从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间接调控体系转变。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现行的宏观调控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指令性计划被取消,所以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统计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统计思想比较淡薄,统计制度不甚严格,统计技术不高,统计指标不全面。再者,指令性计划尽管名义上被取消,但类似进出口指标的变相指令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体系并未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而有实质性的改进,这已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企业也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科学评价
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既是决定贸易机会取舍的重要前提,也是指导外贸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评价的原则。首先,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合理。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对外贸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数据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本身的科学性;数据不真实、不清楚,也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继而导致贸易决策失误。其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力求科学、合理。根据对外贸易本身的特点,外贸经济效益的评价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采用有别于国内其他经济活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而且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这些指标不能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应比较容易获得和基本可靠。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中,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体现如下特征:
(1)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
(2)体现经济效益变动的连续性与可比性,沟通效益变动的轨迹;
(3)简便易行,方便操作。
2.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相结合
从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来看,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应有不同。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其实是一种效益预测,评价的目的在于决定贸易机会的取舍,选择确定合适的贸易对象与贸易条件;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则是对贸易效果的总结,把评价结论反馈到今后的决策中去,推进决策优化。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贸易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基本程式,即:贸易前的评价贸易决策贸易后的评价贸易决策优化。对一项贸易决策而言,既要依据上一项贸易效益评价的结论反馈,同时也要依据本项贸易的经济效益预测。坚持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不仅能客观地检测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预测)结果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反映贸易决策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
加入WTO改善了我国国际贸易环境
十年的实践和成绩表明,加入WTO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我国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环境的改善。不仅如此,正像WTO总干事拉米所说,中国加入WTO不仅有益于中国自身,更有益于世界其他国家。
落实加入WTO承诺,推进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加入WTO后,我国认真履行并切实落实各项承诺,大幅削减关税,取消进口非关税措施,修改和新制定进一步开放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创造了更加公平、透明、规范的市场环境,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截至2010年,我国加入WTO的所有承诺全部履行完毕,平均关税从2001年的15.3%降到了9.8%。建立起了符合规则要求的经济贸易体制,成为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各成员对中国履行承诺工作普遍给予了积极评价。
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加入WTO就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内容之一,开启了我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加入WTO十年来,我国主动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积极利用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发展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已签订9个自由贸易协定,确立了世界经济和贸易大国的地位,特别是在此轮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的表现对世界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引擎作用。
行使WTO成员权利,提高了参与WTO事务的能力加入WTO以来,我国迅速派出了驻WTO机构并任命了大使,全面、积极地参与WTO各项事务和活动,不断加强与WTO秘书处和其他成员的联系与沟通,增强了参与WTO事务的深度和力度。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从熟悉、学习、掌握和运用WTO规则,逐步参与到多边规则的制定中,在全球贸易问题上的影响力正在增强,为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进展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在WTO中的参与能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在通过多边体制维护我国的权利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在双边难以解决或争议的领域通过诉讼到WTO争端解决机制,有的已得到了有利于我的裁决。
不断完善法制体系,提高贸易政策透明度自加入WTO以来,根据WTO规则和加入WTO时所做出的承诺,我国不断改革和调整与贸易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有计划地对与贸易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进行了集中清理和调整,政策的透明度进一步得到提高,仅中央各部委就废止、修改和制订了2000多条法律法规。建立了符合WTO要求的有关涉外的法律体系,对贸易体制和政策进行了全面的调整,确保中央和地方有关法规与WTO规则和我们的承诺相一致,这一切使得我国的贸易体制和环境更加稳定,更具可预见性。有力地促进了开放型经济和法制建设,为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提高了规则意识,开阔了全球视野在这十年中,多边贸易体制所倡导的理念在中国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和了解,公开、透明及最惠国待遇原则广为运用,全球视野、创新眼光、竞争意识、发展意识、法治观念、知识产权观念等不断深入人心,中国企业的规则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普遍提高,企业素质和国民素质得到更具普遍意义的提升。无疑,这一切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入WTO提升了我国外贸竞争力
十年来,中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市场化进程加快,在人力资源、贸易政策、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国企、民营、外资的合力推动下,外贸竞争力明显提升。总体看来,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占国际市场份额显著提高外贸竞争力强弱的主要指标就是一个国家贸易规模的大小及所占世界市场份额的高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与各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更为密切,在不断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同时也获得了贸易伙伴的市场开放。2001年至2010年,我国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由5096.5亿美元扩大至29727.6亿美元,共计增长5.8倍,年均增长21.6%,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由原来的4.02升至9.7%。其中,出口由2660.1亿美元增至15778.2亿美元,增长了5.93倍,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从4.30%升至9.6%;进口由2435.5亿美元增至13951.0亿美元,增长了5.73倍。2009年,我国由2001年的世界第六大出口国和第六大贸易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贸易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已经不容忽视。(表1)
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贸易竞争力指数大幅上升加入WTO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致使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和已有的产业基础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贸易竞争力指数显著提升。 2007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越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工业品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制成品出口国。2009年,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I)由2001年的0.10提升至0.20,说明制造业出口拥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8.49%,自2006年起一直稳居全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出口第二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贸易竞争指数为0.39,在全球市场中位居第1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4.31%,已成为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最大的净出口国。(表2)
产业内贸易水平提高,贸易创造效应增强产业内贸易指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外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世贸组织达成的有关协议要求其成员国实施贸易自由化,为我国利用国际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入WTO以来,我国更多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在全球价值链中加工制造环节的地位,带动了产业内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发展,2001年-2010年,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系数由1.57上升为1.77,表明
加工贸易创汇水平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这期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由0.84上升至0.91,显示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的贸易创造效应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提升。
三大贸易主体联动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贸易主体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入世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形成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大外贸主体联动发展的格局,2001年,三大贸易主体进出口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2.5%、50.8%及6.63%,2010年则分别为20.9%、53.8%、25.3%。其中,进出口的70%以上为一般贸易,而一般贸易更能体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水平的高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体制进一步完善,推动了外贸企业改革深化和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自主创新能力等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2009年,我国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皆超过102.0,位居世界各国之首,正是我国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表现。
国际影响力日益显著,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引擎加入WTO以来,我国已经同世界各大洲的所有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从传统市场到新兴市场,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对外经贸关系格局。尤其是对新兴市场国家及对金砖国家的贸易规模大幅上升,对非洲、拉丁美洲及大洋洲的进出口贸易皆呈上升趋势,2010年上述三大市场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分别比2001年高出2、2.6及1.1个百分点。与贸易伙伴往来的增加,也给我国在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中提供了更多筹码,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实力和能力,成为多边贸易体制内的新制衡。同时,我国实施的科技兴贸、品牌战略和机电产品优惠贷款措施等使我国对大宗产品的进口需求明显增多,对国际市场贡献巨大,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引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构建中国竞争新优势
加入WTO十年的实践表明,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是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健康发展的最佳途径。未来,我国在国际上不仅要更加深入参与WTO,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同时还要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内要通过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来提升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来增强对外贸易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对外贸易的体制和机制,构建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深人参与WTO,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再次受到挑战,多哈回合受阻,经济全球化不断遭到来自发达国家的指责,这一切对WTO的功能和机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WTO需要不断完善规则,强化自身职能,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协调各成员共同推进多边贸易体制的变革与完善,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作为WTO的重要成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上升,国内外经贸环境的变化要求我国更加深入地全面参与WTO各项事务,积极维护多边经贸体制的稳定,推进WTO进行必要的改革。通过积极参与WTO的活动和谈判,逐步加深参与的程度,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在制定国际贸易规则中的能力及影响力,切实维护我国的贸易利益,营造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
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提升外贸主体核心竞争力事实证明,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凡是掌握竞争主动权的国家必然拥有一批优秀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的真正优势则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深入参与WTO,就是要求我国的外贸企业要深度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市场的净化力度,做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同时要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创新型跨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抢得先机;要支持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的创新,鼓励自主创新含量高的新产品出口;企业要增强创新意识,以开放的姿态对待自主创新,通过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通过合作研发和共同开发来构建企业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一、辽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贸易规模持续增长,出口结构有所优化。辽宁作为临海工业大省,拥有东北地区唯一出海口,近年来对外贸易发展较为迅速,出口规模逐年增长。对外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199.1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1142.8亿美元。同期机电才产品出口额从40.3亿美元增长到261.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比重达40.52%。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则从17.5亿美元,增加到54.3亿美元。出口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占全部出口比重超过60%,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在2014年分别达到15.2%和12.5%。在出口企业类型上,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对外贸易额的42.6%,私营企业进出口额占29.1%,国有企业进出口额占27.4%。
(二)对外贸易规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方式粗放。辽宁作为共和国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省内高校林立,拥有较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基础。近年来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始终居于前8名的位置。2001年辽宁GDIP占全国比重为
4.66%,此后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2013年为4.76%。但同期辽宁的贸易总额占全国贸易总额却从3.9%下降到2.71%。同时对外贸易依存度也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年全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44.1%,而临海工业大省辽宁只有32.6%.截止2013年,全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达到45.38%,而辽宁同期对外贸易依存度却下跌到26.14%。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全国始终保持在30%左右,即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13年仍达到26.56%。而辽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却从2001年的15.72%,仅保持了两年的增长,就迅速下降到
2013年的8.41%。可见,辽宁出口贸易仍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增长乏力,整体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有限。
(三)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积弊困扰。辽宁老工业基地退出计划经济体制较晚,因而存在着体制僵化等问题,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主导作用有限,企业创新动力明显不足,区域重工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各产业未能实现协调发展,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拉动,尤其是国家投资,经济活力不足。这些因素也进一步制约了,辽宁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导致了制造业大省出口产品却缺乏竞争力的不利局面。
二、辽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辽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为辽宁外贸发展带来战略机遇。2.国家新型开放型经济建设为辽宁外贸发展指明了方向。3.外部需求不振,宏观经济转型仍制约辽宁外贸发展。当前正处我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期叠加,从而对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的下行压力。另外,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深化,国际外部需求不振,我国整体外贸出口有所下滑,辽宁2014年GDP下降比重较大,对外贸易出口也出现明显的下降。辽宁必须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等手段,克服转型压力,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三、辽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主要对策
(1)扩大开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辽宁老工业基地对外贸易发展必须扩大开放水平,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利用拥有东北地区唯一出海口的区位优势,加强与日、韩的贸易交往。当前,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已完成实质性谈判,辽宁应抓住机遇,积极加强对韩贸易,将大连建设成为作为东北地区贸易集散中心,和面向东北亚的重要航运中心。同时,积极提高沿海经济带各港口城市的开放水平,协调沿海经济带与内陆沈阳经济区的发展,实现港腹联动,发挥经济集聚作用。(2)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对外贸易的发展最终要靠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辽宁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比重大,体制僵化,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严重制约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应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支持和鼓励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企业“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向国际产业价值链上游攀升,增加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持续提升。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基础上,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出口,提升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竞争力,实现出口主体多元化。(3)实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战略。加工贸易是辽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重要形式,但如果长期固守在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环节,将最终导致“贫困化”增长,因此必须走“简单组装到复杂组装、零部件生产、产品研发、销售与自主品牌”的产业链升级道路,不断向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转移。同时要加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实现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鼓励更多的国内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的产业链中,增强国内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能力,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从国际产业链的制造业环节入手,逐渐实现制造优势向市场优势、技术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的转变。
参考文献:
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现状
(一)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由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快于经济的增长速度,以对外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显示的开放度也越来越高。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中国以对外贸易额占GDP比重显示的对外依存度为11%,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40%以上,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这一比重维持在40%-45%左右。然后,在中国加入WTO后,这一依存度又迅速提高。这说明,中国正在加速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去,参与国际分工,同时也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1.外贸经营机制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
我国现行的外贸经营体制经过这么些年的改革,虽然已打破了原有国家垄断的单一经营渠道,形成了由专业外贸公司、工贸公司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经营主体结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目前仍处于未完全放开外贸经营权的状态。不仅外商不能与中国用户直接签订进口协议,需要通过外贸公司进行,而且国内生产企业也需通过外贸企业出口。
2.外贸宏观调控体制尚需改革和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外贸活动的统制被打破,政府逐步取消了指令性计划,减少对外贸活动的直接干预,新的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体制初步建立。但是,目前政府管理体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指令性计划尽管名义上被取消,但类似压出口指标的变相指令性计划仍然存在;二是国家直接管理的进出口商品的范围仍然过大;三是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外贸和经济发展的外贸经营审批仍然存在;四是外贸领域条块分割,按地区和部门设置外贸公司管理部门,作为改革初期的一种措施,现已成为外贸体制建设的严重障碍。
二、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重点
(一)实现政企职责分开
要使企业走向市场,发挥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首先做到政企分开。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彻底改变对外贸企业直接插手经营决策和干预其业务经营的做法,确保外贸企业自主经营。同时要加强宏观调节,政府部门应摆脱具体的业务性工作,而把主要精力放到对外贸活动全局性的协调和管理上来。商会是政府部门联系外贸企业的中间环节,是行业性的协调组织,因此要健全其组织,强化其工作,充分发挥其中介、纽带以及组织、协调作用,对外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步骤。首先是企业自主经营。外贸企业要彻底改变原来作为政府部门附属物的地位,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经营者。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一个关键。只有放权给外贸企业,使其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有充分的自去按市场机制从事经营,才能有效、灵活地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展开竞争,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其次是稳步实行集团化经营。当前国际市场的竞争愈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也在强化,我国外贸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稳步地转向集团化经营,组建外向型企业集团。
(三)改革进出口管理制度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进出口管理制度方面作了一系列改革,有力地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际贸易规范的要求来看,还须继续深化改革。第一,应继续下放一部分进口经营权,这样有利于以进养出、以进带出,推动国内生产(尤其出口生产)的发展。第二,应有序地扩大出口经营渠道,有条件地赋予工业、农业、科技、商业等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以进出口经营权,使一批有经营条件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第三,应实施反补贴、反倾销措施,按照国际贸易规范,针对外国商品对我出口的倾销或补贴行为,采取开征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的办法,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幼稚工业。
三、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难点——EDI的运用
(一)EDI在我国外贸领域的运用和发展
无纸贸易是EDI(ElectronicDateInterchange)贸易的俗称,它是指在有商业往来中的企业之间或交易方之间使用一种商定标准,以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递方式来处理所涉及的交易或信息数据结构、商业或行政交易事项。
EDI作为高新技术在贸易领域的应用,客观上已成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谁不掌握和推广EDI,谁就可能被排除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之外。我们不能坐等所有发达国家都向我们发出“最后通牒”才来考虑EDI的应用问题。
(二)EDI是我国外贸体制更为根本的改革
关键词: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一、西部地区外贸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部地区的外贸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经营结构,产业结构,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资的利用,当地资源的利用,政府政策等方面。
1.外贸经营结构单一,对外贸易发展不稳定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调整产业结构是改变西部地区外贸经营结构的重要一环。而与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有直接关系的就是对外贸的引进和利用。通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使原有生产从低档走向中高档,产品从初级品走向制成品,以出口商品结构和进口技术结构得变化,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联合国工发组织和一些发展经济学专家的研究都表明,外资流入和技术引进对落后地区具有较强的乘数作用,可以促进这些地区从初级品生产结构向现代化生产结构过渡,逐步摆脱落后状态。
2.产品结构调整缓慢,进出口商品结构失衡
产业结构状况、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状况和贸易政策决定着一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以进口初级产品为主,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商品结构的特征则是以出口初级品为主,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这种对外贸易结构的失衡,其本质原因在于国内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所造成。从目前情况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低度化”态势。所谓产业结构的“低度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升级的动态过程,升级速度缓慢和在较低水平上重复的趋势。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这种低度化,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也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而西部地区轻重工业结构比例失调,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的重要制约因素。
3.对外资的利用不合理,投资环境不佳
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促进本地区产业的发展,是发展地区经济的总要手段。而西部地区对外资的利用缺乏合理配置,目前西部地区外资利用不足,加大对外资引入力度乃大势所趋。但西部地区盲目地引用外资导致产业结构不稳定,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资金、大批人才、先进技术,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一般是指投资所处的自然、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各种条件。
4.对西部地区丰富的能源、矿产和旅游资源利用率不高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土地资源、草地资源、森林资源、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旅游资源、水力资源及多种矿产资源(钾盐、硫铁矿、锌矿、铜矿、天然气、煤矿等)在全国均占优势地位,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资源基础。但是这些资源大多数埋藏在地下,由于地区本身科技水平有限,无法合理开发利用,有些资源由于私自开采加工,技术不成熟,造成资源得浪费和流失。缺乏强有力的资源开发利用体制是西部自然资源久久沉睡的重要因素。
5.外贸调控和经营机制不够完善
多年来西部地区的外贸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靠行政手段和计划经济方法决定外贸经营的现象依然存在,尚未完全形成有效运用汇率、利率、税率等经济杠杆的外贸调控体系。外贸宏观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不够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加快外贸体制“两个转变”的进程,推动汇率、利率和关税税率的市场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外贸运行机制,是西部地区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6.西部地区服务贸易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服务业发展水平低,服务业开放程度低,服务贸易逆差作用的两重性。从静态的角度看,我国几乎所有的服务贸易行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逆差,而且个别行业逆差逐年加大,对我国服务贸易具有负面作用。
二、西部地区贸易结构优化的措施
(1)利用好、发挥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富集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规模化清洁能源工业。西部地区有丰富的水力、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风能资源,国家应加强能源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勘探工作,做好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提高资源开发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技术。(2)利用好、发挥好重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做大做强资源型加工业,将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转向高附加值的加工贸易,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要通过加快改造一批现有的矿产资源开发基地,规划建设一批新的原材料基地,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资源型加工业,尽快形成开发合理有序、规模效益明显、加工链条长、资源利用效率高、产品种类多的优势产业群。(3)利用好、发挥好一些制造业优势,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以机电产品为重点,积极发展创汇农产品。(4)利用好、发挥好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旅游业带动其它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开发并保护旅游资源。加强对旅游业的规划、引导和监督管理,稳步开放旅游市场,调动多方力量参与旅游资源开发。积极发展与旅游业相配套的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水平和档次。(5)利用好、发挥好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把扩大对外开放和结构调整更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积极引进来、走出去,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产业合作和贸易往来,加强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努力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6)合理利用外资,形成以进养出的贸易结构。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支持西部地区重工业和矿产资源产业的发展,促进高级科技产品的出口,形成以进养出的贸易结构。
三、结语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型是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体现也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西部地区应该立足于自身优势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带动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胜利,陈峰,赖好英.入世后中国出口贸易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西部,2008(16).
关键词:对外贸易;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建议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概述与发展历程
1.我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与现代的对外贸易
我国对外贸易在古代主要是“朝贡”贸易,朝贡贸易是我国古代统治者为显示自己贤明德威而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这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对外交往关系。现代的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国与国、国与地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对外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往关系。她与古代的对外贸易不同,不仅范围扩大了,而且目的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2.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1)我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我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始于秦朝而兴于汉代繁荣于唐朝发展于明朝暗淡于清朝。汉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一个高峰期,这个时期“丝绸之路”形成了,其对外贸易呈现出史无前例的繁荣景象,访问、观光、经商的人从世界各国纷纷来华,不但陆上贸易有所发展,而且海上贸易尤其兴旺。宋朝时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以鼓励海外贸易,那时我国对外贸易的港口十分繁荣。明朝时,因郑和下西洋而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贸易,他们的足迹遍布亚非欧三大洲。但是盛极必衰在清朝时政府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我国近代的对外贸易
1840年强迫打开我国国门,清政府与侵略国签订了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求和条约,中国从此沦陷成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进入了最黑暗、最耻辱的时期。中国经济被西方列强通过对外贸易的方式进行经济侵略。
(3)我国当代的对外贸易
当代我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主要受苏联的经济体制的影响,有着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和国家垄断外贸管理体制被作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转变并积极与国际经济贸易交往通行规则接轨的基本路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是一直保持着持续而高速的增长,从1978到2004年,我对外贸易额全球排名有着质的飞越从第32位上升到全球第三,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1%增加到2007年的7%左右;经济发展取得的进步十分明显,GDP从1978年的千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十万亿元,在全球排行的位次被不断提升。
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进出口总额从百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万亿美元,年均增长高达百分之十几。我国的外贸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利用外资不论是量还是方式也在发生改变。我国不仅单边贸易在增加,双边贸易更是迅速发展突波千亿美元大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往来有所下降甚至低迷,但结合我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增长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还是在不断的增长,经济增长带来对外贸易的增长而对外贸易又反作用于经济增长,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确立了我国贸易大国的地位
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是因为改革开放为她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货物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增长。1978年~201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年平均增长16.8%,比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8.0%高出8.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年平均增长17.2%,比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8.0%高出9.2个百分点:进口年平均增长16.4%,比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7.3%高出9.1个百分点。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货物贸易更是高位大幅增长,2000~2010年,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0.1%,比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9.3%高出10.8个百分点。近几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期间取得,这既表明中国出口商品符合国际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也证实了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进口,对支撑受危机冲击国家和地区出口、降低国内需求萎缩压力,以及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发挥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2.对外贸易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改革开放前,中国长时间处于经济短缺状态,为了“互通有无、调节余缺”才会有对外贸易,而且规模很小,又以进口为主,因此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没有也无法显现。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不论从国民的意识还是行动它都被列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交往形式,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投资、消费和出口)之一,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特别是迅速扩张的出口贸易规模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贡献度不断提高。出口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据统计,1979年~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平均年增长率为9.9%,货物出口额平均年增长率达17.2%,高出GDP7.3个百分点。自世贸组织以来,二者发展速度进一步扩大。2001年~2010年,我国GDP平均增长提高到10.5%,出口增速相当GDP两倍,高达20.3%。
3.对外贸易为国家增加了税收和外汇储备
据统计,1991年~2010年,20年间我国征收的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为72186.5亿元,出口退税额为47017.5亿元。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减去出口退税后,国家财政从进出口环节中直接获得的税达到12518.4亿元。改革开放前我国外汇储备极度短缺,1978年仅有1.7亿美元。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特别是以出口创汇为中心的政策措施的实施,90年后我国对外贸易开始了顺差时代。1990年~2010年,除个别年份贸易逆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顺差,其中2008年高达近3000亿元。顺差规模不断扩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2010年,2.8万亿美元相当于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关口的1990年的256倍,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充足的外汇储备,对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防范金融危机有着重要作用。
4.对外贸易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对外贸易不仅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就业机会被创造而提供的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经济学理论认为,扩大出口会为我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扩大进口则有助于为外国提供就业机会。多年来,我国进口贸易快速发展,顺差不断扩大,既为我国巨大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就业途径,也部分抵消了进口所带来的就业机会转移。
5.对外贸易使我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加深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尤其是我国成为世界首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的进口国和经济体后,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由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值的1.8%提高到2001年的4.2%,2010年进一步提高到9.3%。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2001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3.6%,远高于美国的6.7%。如果没有我国的贡献,当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由2.5%降至1.8%。从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的数据我们可知,2000年~2009年,中国的出口和进口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7%和15%,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总量3%的发展速度。特别是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2009年世界货物贸易进口量下降了12.8%,而中国的进口量增长2.9%,对缓解市场需求萎缩压力、带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十分明显。
贸易壁垒是指来自国外的商品和劳务被本本国为保护本国经济而设置的人为限制。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而来的是,我国的贸易壁垒事件发生频率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都被全球化的到来大大减少,贸易各国纷纷使用新式手段来保护本国经济,例如,反倾销、技术壁垒等。由于出口快速增长,中国首当其冲成为最大受害国,中国发生反倾销案子累计达800多起。同时我国的出口被美国用各种办法限制,不仅有一般的关税和配额,而且反倾销诉讼、技术与绿色壁垒、具有严格标准的动植物检疫等一些特别的措施被使用。其次,我国人口红利在慢慢消失,劳动力已不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势。
从2004年起,民工荒、招工难的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珠三角出现了。几年过去了,招工难迅速在全国经济增长核心带扩散。虽然金融危机沉重地打击了中国的出口制造业,短期内使大批农民工被迫离岗返乡,但是随着经济持续走稳,企业却再次面临更严重的招工难。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大幅度提高工资抢人,而有些企业则因为雇佣不到足够的工人不敢接订单,形成产能闲置。对此,我国的劳动专家指出,招工难于我国人口红利趋于结束有直接关系。最后,在中国制造下的贸易顺差已不能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从1994年我国开始进入贸易顺差时期,迄今一直享有贸易顺差。但是过度的贸易顺差对内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净损失,资源的过度输出和消耗,对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成为贸易摩擦的根源。而且中国制造不利于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创造的产品附加值低是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总之,面对这么多的机遇,我国应该做好全面的促进工作:
(1)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低碳、绿色贸易之路。我国要提高自主创新与自主研发的能力,降低高污染产品的出口,走可持续出口贸易之路。
(2)以创新为动力,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创新是竞争能力的核心,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活的源泉,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3)扩大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做大做强服务贸易。服务贸易给我国经济带来的经济价值是十分庞大的,我国现在是处于各国贸易链的最低环节,不仅获利少而且对环境伤害十分严重,不利于我国环境保护。
(4)协议与自主开放并举,开放方式多样。开放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历史告诉我们开放不能局限于某个领域或某个地区,否则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优化发展空间布局,确保稳定持续发展。发展不能敷衍了事而要确保质量以便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
(6)优化结构,提升贸易产品知识含量。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出口的商品要有知识含量。
(7)加强国际竞争与和作,实现互利共赢。和平与发展是各国取得的共识,国际竞争是国家居安思危的有力佐证。
面对这么多的挑战,我国更应该积极面对取长补短,努力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采取应对措施:
(1)加强区区域一体化建设,贸易壁垒会区域贸易自由性的特征下减少,有利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和发展,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在世界范围内被推动。
(2)积极应对贸易摩擦,贸易摩擦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利益博弈加剧的规律性表现,也是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平性原则和维护买一权利的表现。
(3)加强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渠道多元化,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着力发展行业职业培训,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适用的人才;进一步开放教育领域,引进国外教育资源,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加强对各类人才的资格认证。
(4)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营销能力。
(5)加快低碳经济发展,大力支持低碳经济、绿色发展,为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绿色同行证,抢占低碳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国际贸易新市场。
(6)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建立健全全开放型经济运行的风险防范机制,才能切实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文敬,赵玉敏.贸易强国战略.学习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
[2]王亚星.中国出口贸易壁垒监测与分析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