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源结构转型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低碳;钢铁;能耗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214-02
一、目的与意义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正在向又好又快的方向转变,除了要注重发展速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发展质量,尤其是对环境的影响。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不断增强,世界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也与日俱增,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朗。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基础的钢铁产业向低碳方向转型将对经济、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柳克勋,2005)。
二、关于低碳经济的概述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 “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风能经济”。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因此,从“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性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和利用提供时间的保障。特别是从中国的能源结构上来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三、中国钢铁业向低碳方向转型所存在的问题
1.产能结构不合理。钢铁业总体的产能相对来说是比较过剩的。总体产能中落后的炼铁及炼钢能力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些落后产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不利于钢铁业向低碳的方向转型。而且新增产能多集中于地方性中小钢铁企业和民营的钢铁企业,重复性建设比较多,技术创新的能力较差,对于环保的投入比较少(汪义平,2010)。
2.缺少一个统一化的碳排放标准。目前中国对于低碳经济的建设还处在探索和尝试的阶段。对于如何分配各行业的碳排放量还未得出明确的结果,因此现今还无法对钢铁这一行业的碳排放量进行量化的处理与分析。
3.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能效水平先天不足,进而不利于向低碳化转型。中国钢铁工业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70%左右,而且煤发热量、灰分、硫分等质量的指标和美国、德国、日本相比,存在有明显的差距。石油类能源和天然气所占比例比其他国家低约18%,从工艺、技术角度来看,采用石油类燃料,需要进一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4.钢铁工业所用煤炭的能量有很大的一部分以煤气形式存在。钢铁业所用煤炭的能量中有39.8%以煤气(包括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炉煤气)形式存在,其能值在钢铁业总能耗中占34.12%。中国转炉煤气回收水平是很低的,平均值为54立方米每吨钢,而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是在100立方米每吨钢,如果转炉炼钢可以实现煤气回收大于100立方米每吨钢(占回收能量的80%),蒸汽回收大于60立方米每吨钢(占回收能量的20%),就能够实现转炉的“负能炼钢”。
5.钢铁企业可回收的二次能源量占企业总能耗相对比较低。目前,日本的新日铁已经回收的二次能源在可回收部分中占92%,中国宝钢也回收二次能源中的68%,而大多数钢铁企业的二次能源的回收量在50%以下,一部分中小企业的二次能源回收只是刚刚起步。国内各钢铁企业之间的系统节能技术差距较大。
四、对策浅析
1.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结构调整。落后产能具有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面貌特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钢铁业向低碳方向转型的迫切需要。国家一直对调整结构、推进淘汰落后产能给予积极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从2007―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了大量的资金,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支持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随着这项工作的逐步深入,淘汰落后产能还会得到财政政策的奖励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政策支持,从而推动中国钢铁业保持持续稳定较快的发展。
当前,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加快推进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第一,要严格市场准入。加强投资审核的管理,强化安全、能耗、环保、质量等指标的约束作用,严禁向落后产能的建设供应土地。第二,要充分运用市场的调节机制。充分发挥差别电价、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等价格机制的作用,提高落后产能企业使用能源、资源、环境、土地的成本。采取综合性调控措施,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市场需求。第三,要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加强环保监测,对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严格控制投资项目。对未按规定期限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吊销排污许可证,撤回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直至依法吊销工商营业执照。第四,要完善政策方面的激励机制。中央财政统筹支持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给予支持和奖励,重点支持相关职工安置和企业转产。对任务较重且完成较好的地区和企业,在安排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资金、土地开发利用、融资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
2.建立统一的碳排放标准。碳排放是衡量单位,是发展低碳经济最直观的指标。目前GHG协议提供了中立的、高水平的核算标准,被公认为是确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责任的国际最佳实践,而且GHG协议还建立了一套温室气体核算语言,包括划定企业(“实体”)的报告范围和定义报告的内容,其依据是实体的经营控制、财务控制、排放源或每一排放源的股权情况。中国钢铁业可以根据这些依据这一协议提供的标准来建立有利于钢铁业向低碳方向转型的量化指标。
3.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降低化石类能源的使用量。碳源控制的好坏,碳排放量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影响。碳源控制得好,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多,碳排放量就低:相反,碳源控制得不好,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少,碳排放量就高。在所有的能源中,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量相当高。化石能源的消耗量越大,碳排放总量就越多。因此,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降低化石类能源的使用量对钢铁业向低碳方向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
4.提高现有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特别应重视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资源、能源的利用率低必然会导致碳源上的增加,进而增加碳排放量。依次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利用率:
第一,鼓励钢铁企业加大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投资力度政策建议。要调动钢铁企业在二次能源利用上的积极性,建议国家能够给予此类投资项目征地的优先及优惠的政策,并减免投资调节税和进口技术设备关税等税收,在项目的贷款上给予无息或贴息贷款,少部分企业通过国家发改委立项核准的项目可以列入国家贴息贷款项目计划,而通过地方审批的项目按一般项目,没有贷款优惠政策。第二,降低钢铁企业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成本。钢铁企业回收利用二次能源,减少了一次能源的消耗,为减低二次能源回收成本,建议按减少的煤炭消耗量给予适当比例的补贴,与煤炭发电形成减排量交易机制。利用二次能源发电,电网按统一价格的基础上加价收购,或总用电中等量发电部分降低用电价格的办法,升降价比例考虑15%~20%左右,并减免入网费、过网费、管理费等费用,也考虑在减少的煤炭消耗量补贴中抵扣返补电网。第三,鼓励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将污染物排放等环保收费按比例提取设立专项基金,用于鼓励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5.开发绿色钢铁新工艺和新技术。绿色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之上,它的目的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协同演进和共同发展,是在生态自然观的指导下,受到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以及生态价值约束的一项科学技术,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就会越融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生态环境的优化也就变得越有保障。其中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兴东,2005)。
钢铁企业应该从各个工序入手,尽可能的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先进设备及新材料,挖掘其潜能,减少耗能量,提升能源的重复利用的能力,创建具有国际水平和全球竞争力的“绿色钢铁”。
参考文献:
[1]柳克勋.创建资源节约型钢铁企业的思考[J].冶金管理,2005,(4).
[2]汪义平.中国钢铁行业资产重组战略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
[3]兴东.循环经济:中国经济发展“关键词”[J].经济视角,2005,(6).
我们此前判断,2012年上半年,货币供应量出现实质宽松的可能性很小,虽然存款准备金率下降了两次,但对于宏观经济并没有带来增量的资金供给。所以,今年上半年,我们并不看好宏观乃至证券市场。但这并不等于看空中国经济。事实上,从中国经济波动模型分析,我们认为宏观经济最不好的时候是2011年的11月末,现在人们所感受到的宏观经济不景气,只是感受的迟滞反映。目前如果货币供应量没有实质的增量,实体经济只能显现出平稳过渡,而不会有突飞猛进的增长。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有不少公司报出了非常漂亮的年报,但对于处于业绩峰值过后的绩优股,我们确实担心未来ROE增速下滑之后,市场是不是还能认同它们的投资价值。尤其是中国经济目前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周期性衰退的行业所占的权重太大。如果出现总市值的下降,一时没有其他合适的产业市值增加可以填补这个空缺,将必然带来经济增长趋势的下滑。而起于2010年的保障房建设以及水利、西部基建,也是为了平衡经济,使周期性衰退行业不至于过分下滑。但这个过程仅仅只是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并没有带来经济发展的增量。如果考虑未来的增量,则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未来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
目前中国处于世界经济总量的第二,从博弈角度讲,这必然会形成外敌环视状态。美国国国家战略与产业结构转型路径未来的投资方向,在油页岩气能源相关产业、海工重装装备(先进机械制造业)、纺织等领域,开放庞大的民资投资。这不但可以解决中国对外的能源依赖,还可解决压抑地产后局部货币过剩的通胀。家战略东移与中东能源产区的动乱,是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威胁。特别是中国对外能源的依赖达到54.7%,以及对外矿产资源的依赖。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从中国的油页岩气资源储量,指出中国所拥有的油气资源是一个可以降低对外依赖的方向。而从证券市场本身看,地产以及周期性衰退蓝筹股的市值损失后,只有权重大的石油化工产业的市值可以填补其部分空缺。此外,世界能源的价格未来如若出现上涨,则开采成本略高的南海东南油气资源,必然会引起周边国家的高度重视。如此,没有强大的军力护卫,则中国的未来堪忧。所以,军工以及海工重装装备所属的先进机械制造业,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这二者崛起虽然可以弥补因压抑地产业发展的损失,但是,它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如从棉花期货对抗中我们感知,中国正夺得棉花定价权,它对扭转中国的纺织业颓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纺织行业萧条了很多年,成本上升以及外销定价权旁落是主要原因。如果上述定价权目前实现,则解决300万以上人口的就业,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上述的表述中,我们感觉未来的投资方向,在油页岩气能源相关产业、海工重装装备(先进机械制造业)、纺织等领域,开放庞大的民资投资。这不但可以解决中国对外的能源依赖,还可解决压抑地产后局部货币过剩的通胀。它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辅导,也需要制度层面的变革。
经济转型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华丽转身”。
首先,整体经济从依靠出口拉动转变为以内需为主的发展模式;其次,产业的优化与升级成为迫在眉睫的议题。传统的过剩产能需要调整,传统的产业需要进一步推动技术革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培育,节能减排、可替代能源、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都可能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引擎。再者,区域的协调发展再度提上国家战略的高度,相继出台的区域振兴规划反映了宏观政策的这一取向。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我们看到的则是区域板块、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的相继登场和估值中枢的不断抬升。
经济转型带给资本市场的不仅仅是一个投资话题。目前,代表传统周期性行业的大盘股和代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小盘股的估值差异达到历史高点。随着A股市场的调整,投资者又该如何看待这条投资主线呢?经济转型之年更应着眼长远,把目光转向3—5年后的中国。那时,我国将经历怎样的剧变?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要素价格,进而影响上市公司利润,并传导到市场估值?超级秘书网
首先,老龄化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国的“人口红利”在2015年左右消失。这就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抬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加工产业将走向衰退.而医疗保健、技术密集型产业、自动化/半自动化产业将逐步兴起。
其次,节能减排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的一项挑战。为实现我国202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5%的目标,发展节能照明、智能电网、建筑新材料、废弃物处理等产业,将是今后产业政策的重点之一。
第三,资源瓶颈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对资源瓶颈,发展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在内的新能源,推动煤电一体化建设,改变我国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实施资源税改革,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政策。
第四,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路网建设、特别是高铁的建设都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河北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076-03
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的事件不断增多,而在2013年年初中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使人们谈及“PM2.5”而色变,这些都说明解决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刻不容缓。中国十报告中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低碳经济作为解决气候问题和能源危机的经济形态,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对低碳经济下的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金涌等(2008)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消费过程等方面对低碳经济的理念、实践等进行了研究。潘家华(2009)指出,发展低碳经济,不能盲目寄希望于产业结构及能源结构的调整,重点应放在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引导消费者行为方面。于刃刚(2011)提出打造环京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提升整个产业结构的技术层次,以推进河北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低碳发展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下去。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以传统的钢铁冶炼、化工、制药产业为主, 能源消费总量近期内还会继续增加,因而碳排放总量会以较快速度增长,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本文结合河北省产业结构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并在现实基础上提出低碳约束下优化河北产业结构的具体建议。
一、低碳约束下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紧迫性
2009年11月26日,中国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明确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减排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国政府已经在两方面对发展低碳经济提出具体目标,一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以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力争达15%左右;二是树立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环境保护部2013年3月6日公告,将对重点控制区的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行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据介绍,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区为纳入国务院批复实施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控制区,共涉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区十群”19个省(区、市)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河北省从地理位置上看,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环绕首都北京和天津市,北与辽宁、内蒙古为邻,西靠山西,南与河南、山东接壤,东临渤海,自古就是京畿要地。从经济实力方面来看,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24 5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在全国排名第六。从能源消费来看,2011年全国能源总消费总量为348 002万吨标准煤,而河北省能源消费量为29 498.29万吨标准煤,占全国总量的8.5%。① 河北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和能源消费大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京津自然环境质量的提高,更会为全国实现低碳的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做出重大贡献。低碳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推动低碳经济更顺利地进行与发展, 并从根本上促进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型,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河北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1.河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河北省目前处于人口迅速增加、工业化中期发展的阶段,能源消费总量在一定时期内会继续增加,碳排放总量也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以传统的钢铁冶炼、化工、制药产业为主,长期保持着“二、三、一”的产业格局,第二产业在总量上和比例上都占有明显的优势。
由表1可见,自2007—2011年五年间,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都保持在10%以上较快发展速度,其中第二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都保持在5.7%以上,2007年高达7.5%,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明显较弱,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在5年间有小幅波动,基本保持在4%左右,2011年又回落到3.7%的增长率,发展劲头相对不足。因此,河北省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的增长带动的。这种过分倚重第二产业的发展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经济总量的迅速增加,但是其不利后果是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不利于河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2.传统农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滞后。河北省自2009—2011年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 910.2 万吨、2 975.9 万吨、3 172.6 万吨,连续上升,不断创历史新高。但总体看,河北省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滞后(如表2所示):
由表2数据显示,2007—2011年五年间,处于第一和第二位的是农业和牧业。五年中,传统农业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均在50%以上,2010年高达57.32%,而林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比例甚少,都在5%以下。第一产业中农业和林业能够吸收大量的碳排放,因而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由于河北山区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致使部分山地废弃,不利于当地农业和林业经济的发展。河北省缺少大型的农业服务企业,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都相对落后,土地的使用效率较低,农林业收入增长较慢。而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除草剂的大量使用,致使土壤结构恶化,自然环境受到污染,所生产的农产品也不符合当前绿色安全食品的要求,降低了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3.传统工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2007年、2010 年和2011年河北省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8.7%、59.7%和62.7%,而工业产值占GDP比重分别为 56.9% 、54.5%和58.7%,① 数据表明河北省的GDP的发展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带动的,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又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结构导致河北省经济发展和碳排放量的增加几乎是同步进行,引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河北省六大高碳排放产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这六大产业的能源消费占河北省能源消费总量的60%以上,碳排放接近工业排放总量的90%,给河北的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4.第三产业总体水平发展缓慢,内部结构有待调整。第三产业大多是属于低能耗和低碳排量的行业,因而其在总体经济中比重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碳排放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北省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第三产业中的信息技术、物流和旅游等行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健全良好的金融体系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通过对金融政策调控,可引导资金投向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企业和产业中去,有效地促进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但是河北省的金融产业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竞争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现代金融工具如创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不够,很多企业的增长方式仍较为传统,对创新金融工具的利用不足。河北省的第三产业普遍存在产业规模较大,但效率不高的问题,有待加快产业发展速度和提高产业质量。
三、低碳约束下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河北省长期保持着“二、三、一”的产业格局,与高度化的“三、二、一”型结构还有较大差距,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逐步扩大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二是促进三大产业的内部升级。第一产业产业内部的升级主要体现在传统农业向低碳农业、特色农业和现代观光农业的转型,并协同发展以科技咨询、旅游观光、营销策划等为内容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业的内部升级表现为传统工业向信息技术高端领域的转型,并协同发展以金融、信息服务和教育等为内容的第三产业。具体如下:
1.以发展低碳农业为契机,实现第一产业低碳化。低碳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更注重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这对降低碳排放、维护环境、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意义。第一,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用粪肥、堆肥或有机肥替代化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保墒条件,提高土壤生产力。利用生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特别是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量,提供无公害的食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第二,推进旅游农业的发展。根据河北省的具体条件,大力开发旅游农业,以此促进农业生产,带动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丰富城乡居民生活。同时要不断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以开发利用绿色优质资源、营造优良环境为导向,加快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提供一流的食品和一流的服务。第三,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提高秸秆低碳化利用。河北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和稻谷,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是农业中的重要剩余能量,其中70%以上的纤维素、木质素得不到有效利用,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气体严重污染大气和环境。因此急需探索出综合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新途径,如采用秸秆气化技术,或者用作饲料、肥料、培养料等,这样既充分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又达到了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
2.以技术创新为导向,促进第二产业低碳化。第一,以新能源技术创新带动第二产业能源结构升级和低碳化。第二产业是耗费能源最多的产业,加大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广新能源技术使用的范围,对于实现第二产业低碳化有重要意义。目前河北省各个城市正在逐步提高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比例,页岩气的开发利用也将逐步推进。河北省煤炭资源分布面积较广,而在煤层的顶板和底板有数百米厚的碳质泥岩和砂泥岩地层,这样的地理环境具备页岩气成藏的基本条件,加大对页岩气资源的研究和勘探开发,是今后河北能源技术研发的主要方向。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促使能源结构优化,更从根本上使河北省能源供给和碳减排问题得以解决。第二,在注重开发新能源的同时,在河北大力发展和推广清洁煤技术。现阶段,河北省能源消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煤炭为主,因此发展清洁煤技术对于河北省来说尤为重要。河北政府应根据实际制定碳排放税收制度,同时以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低碳工业,逐步减少河北第二产业对煤炭能源的能耗,努力提高现有能源使用的整体效率,限制和淘汰高碳企业和产品,使低碳工业成为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工业领域。第三,优化第二产业组织结构,培育低碳支柱产业。第二产业应重点依靠科技创新,合理利用河北省的优势资源,培育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以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大企业、大集团以低碳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同时积极扶持在产业中的中小企业,不断完善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各个企业之间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之上,实现产业化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
3.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第三产业低碳化。积极调整和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动整个第三产业的低碳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结合河北省的具体省情,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在不断推进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为信息产业、旅游业等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对于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和餐饮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部门,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应以完善的法规制度,为其构建良好的环境,在低碳约束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实现传统服务业的内部创新。发展第三产业,需要政府在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上支持,如降低第三产业的营业税,改善投资环境,为第三产业发展拓展空间。
四、结束语
河北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和能源消费大省,发展低碳经济有重要意义。实现河北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推动河北低碳经济更顺利地进行, 并从根本上实现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型。河北长期以来保持着“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各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传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在低碳约束下优化产业结构,使其向高端的“三、二、一”转化,并大力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合理优化的产业结构促进河北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2012)[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河北经济年鉴(2012)[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 汪程程.低碳经济发展思路——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J].经济论坛,2011,(1).
【关键词】低碳;产业结构;升级
2003年,英国政府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将低碳经济拿出台面。在继该白皮书发表之后,2006年,斯坦恩发表的《斯坦恩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会阻碍经济发展,更会对人类生存产生巨大的威胁,所以发展低碳经济是势在必行的。我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成已为日益热议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这种飞速的发展是以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前提的。欧盟、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在国际市场上迈步走上了低碳经济的道路,我们的发展模式也就被宣布落后与不和谐。更为至关重要的是,我国的这种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的确对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也就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本文试图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进行一个侧面的研究,目的是为低碳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我国低碳产业的现状
(一)产业链发展的低碳化
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改变我国未来产业价值链的分布,今后产业价值链将会由资源型产业逐渐转向高技术产业,即向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新型绿色产业倾斜。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意味着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革命和创新,将产业价值链“低碳化”,逐渐降低第二产业在我国三大产业中的比重,带动中、小企业转型,鼓励现代化、高技术、新材料企业进入市场,推进产业和产品的低碳化。
(二)低碳产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一贯坚持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但从我国目前实际国情来看,向低碳经济转型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低碳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最主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能源结构较低。“缺油少气富煤”是我国能源结构的最大特点,市场上的化石煤炭成本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能源,生产者在没有高端技术水平与政府政策支持的背景下被迫选择高耗能源,并且一时还难以找到可供替代煤炭的更好的经济能源,因此在短期内根本无法彻底改变“高碳”的经济模式。另一方面,技术水平低是制约低碳产业发展的又一个主要因素。碳生产率取决于技术水平,然而我国目前存在相当大量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的中小企业,又在地方保护政策下存在,使得我国经济面临着失衡的状况,小部分新兴低碳企业无法带动这些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的中小企业调整,这就限制了我国经济模式的彻底转型,局限了我国经济提升的步伐。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矛盾促使我们要思考怎样经过产业升级、政府政策扶持等方式使我国产业结构向能源低消耗的第三产业方向发展。从2001年到2007年,我国经济迅猛的发展是基于能源强度从4.21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到了4.77吨标准煤/万元的基础上,这是以潜在的社会效益来换去当下分毫的利益。
二、现阶段我国低碳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意义
(一)低碳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采取了南南合作的区域经济。由于现阶段我国科技水平低下、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为主等问题,南南合作的本质与以劳动密集型以及资源密集型的国家的合作,没有弥补两者间的劣势,出口产品雷同,这样就无法带来扩大的贸易市场与贸易机会。因此,在当前的低碳经济的浪潮中,我们要构建长足发展的经济模式,将以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化为以技术导向为主的生产模式,创建经济与环境相和谐的生存方式,大力发展纵向与横向区域型结构调整以部分抵消因贸易保护主义泛滥全球化受阻而带来的出口下降经济下滑等负面影响。
(二)低碳产业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在加快工业化以及城镇化进程中,能源紧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碳经济是以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界的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充分利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促进科技水平的提高、技术水平的进步,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低碳产业升级带来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70%的能源消耗来自于工业,所以产业结构的绿色化、低碳产业升级的重点在工业。我国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表现在第二产业尤其重工业的比重过高,多个方面限制了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实现产业重心的偏移要求对该产业支撑的政策、财政、货币政策共同作用。另外,现有的工业绿色化技术,主要包括清洁型能源设计、清洁型产品生产、清洁型制度管理、清洁型大众消费和循环经济模式等5个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和新产业技术可以使传统工业达到升级的目标。加强培育和扶持高新兴技术产业,构建绿色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例如现代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还有就是大力发展循环链式生态工业区,利用废弃物循环的原理,将工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根据循环长链加以利用,减少废物的排放以及能源的额外消耗,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型生产力布局。
三、我国低碳产业结构升级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国对低碳经济领域的研究已经日趋完善。研究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从直接角度,积极地发展资源节约型新型能源产业,规避以依赖高碳型生产资料生产带动的经济增长方式,直接限制碳排放量;从间接角度,通过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来达到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目的,利用碳汇措施达到间接减排的效果。因此,对我国低碳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可以从政府政策、产业自身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农林业碳汇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加强政府政策主导,把握宏观调控方针,鼓励低碳产业结构升级。出台发展低碳产业、资源能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共同形成一个发展低碳经济的蓝图。当前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仍由政府主导,企业就缺乏相应的主观能动性。加大企业的外部压力与内部动力,通过政府颁布相应的政策,刺激新兴高技术企业发展,鼓励现有企业向低碳产业转型,抑制高碳企业扩张。通过财政补贴、降低税收等手段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加大科技投入,逐步达到由现有的低技术高碳产业向新兴高技术低碳绿色产业发展。
第二,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新型能源,减少对高碳型生产资料的依赖,优化产业结构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能源利用的偏颇导致我国产业升级的速度提升较慢,我国需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引领一批有前途的新型产业利用高技术、低碳环保的去发展经济,以这些新型低碳环保企业为标榜,最终引领整个制造业,工业,甚至三大产业的整体升级。另外,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应设立低碳经济开发区,开展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业发展的试点工作。予以政策上的支持,重点从产业长远发展入手,而不是以单纯的税收减免、土地优惠。完善试点区的各项建设,将发展低碳产业的优势逐步展现出来。在全国范围内树立楷模,刺激其他地区效仿。以区域带动整体发展,在短期内,带动周围地区企业转型,在长期则可以达到整个低碳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
第三,大力发展农林业碳汇,改变传统的农业的组织形式。目前,我国对农林业领域的低碳经济研究还相对很少。事实上,在大自然这个巨大的碳汇系统中,农林业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者即碳源,又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吸收者即碳汇。这就表明在这个资源环境循环体中,农林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是世界第一农业大国,我国有8亿以上的农民靠土地吃饭,不言而喻我国也是世界上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农产品的生产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含碳量过高的生产资料,迫使耕地土壤中有机碳含量连年降低,土壤营养受到严重破坏,农产品的生产呈现恶心怪圈循环。这一切的恶果迫使我们要把目光放到农林业上来,农林业的发展本身不仅可以吸收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更可以本质地减少自身产业的碳排放量,达到农林业产业升级的效果。
第四,提高我国现有技术,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链从高碳环节向低碳环节转移我国最大的碳释放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然而目前能源消费又以化石燃料为主,其中以煤炭的消费量最高。所以要想减少其释碳量,必须合理改善能源结构,尤其是要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应当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合理调整水电、核电、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计划地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地热能等各种低碳或无碳的绿色能源,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促进能源链从高碳环节向低碳环节转移。这就要求我国技术型人才要积极参与国际上关于低碳能源开发和低碳能源技术的交流的会议。欧盟组织以及美国日本在这方面有着超前的技术手段,我们要加强与其的联系,多多交流合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引进他国的先进技术来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服务。还可以促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低碳技术转让,实现国外引进与国内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赴境外开展投资并购,抢占低碳产业全球竞争的制高点,获取低碳领域关键技术和人才,构建以我为主、对我有利的国际分工格局。同时我们要制定一些优惠的外资引进政策,吸引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到中国来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我国GDP的增长,更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鲍健强.从创建低碳经济到应对能源挑战―解读英国能源政策的变化与特点[J].浙江大学学报,2009(6):148-154.
[2]陈文婕,颜克高.新兴低碳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2):200-203.
[3]谢军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8(12):1-7.
据新华网报道,在13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表示,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据报道,彭森表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政策护航 转型“给力”
山西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煤炭生产基地,过去对资源利用以粗放经营为主,煤炭、焦炭、冶金、电力是地方经济的支柱行业,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安全问题频现;也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预计山西资源转型"试验区"获批后,将获得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财政返还、煤层气开采、旧有煤矿用地审批权等方面政策优惠。
中投证券表示此举战略意义重大。因为这是我国的第九处综改区,也是目前国家所批的最大的一块改革试验区,全省十一地市全部覆盖,是国内首次对西部资源大省经济转型的探索。山西的探索和经验可能会对未来其他资源大省以及能源领域改革提供有益参考。从2009年5月调研到获批历时一年半,此段时期正值国内能源整合较为集中的阶段,是在国际国内关于资源利用问题争论最为激烈的时间段,也是我国进行资源开发利用体制、价格、资源转型等改革进行的最关键的时间段。山西实验区的获批会是能源大省转型改革的一个标本,也会是能源利用等相关领域改革的一个有益探索和验证。
中信证券则预计,在山西工业转型过程中,政策将扮演重要推手,如通过各种补贴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为企业兼并重组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对技术创新类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如潞安环能公告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未来或享受所得税优惠)。结合之前工信部等部门与山西省签订推进工业化的合作协议等事项判断,预计未来山西转型过程中,将出现以下与煤炭行业相关的几大政策主线:通过本轮资源整合,山西将建设成三大煤种基地一一晋北动力煤基地、晋中炼焦煤基地、晋东无烟煤基地,同时也将延伸煤炭产业链,实现煤一电一路一港一航、煤一焦一电一化、煤一电一气一化的循环经济发展。
国金证券明确指出,新型煤化工的发展是解决经济结构调整的秘籍,“气化山西”是关键战略――煤层气产业规模未来5年翻番:GDP“十二五”期间翻番的目标与改变单一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发展新型煤化工是山西省“十二五”的重要战略方向。其中现代煤化工围绕的五条主线为“气、醇、烯、苯、油”,而煤制气成为了重点发展的对象。
投资策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启之年,也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迅速转变的一年。这一年,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责任理念更广泛传播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实现了蓬勃发展。这一年,随着各种矛盾的集中涌现,中国政府在对改革发展的反思和应对中,充分凸显了商业道德、社会责任对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经验和数据是最好的老师。在“十一五”规划所含的14个预期性指标和8个约束性指标中,从规划指标完成的情况来看,经济增长类、公共服务类、人民生活类指标实际情况大部分远远超出规划水平,而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类的指标完成进度却呈现出明显滞后。
具体表现在,与总体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相对应,改革发展中出现的能源资源过度消耗、自然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出现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员工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依然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以“转型”为核心的“十二五“规划,将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和人手点前所未有地聚焦在了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再强调和有效引导上。
落实到行业层面,这与引导行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实现自身发展进步的同时,兼顾到来自社会、环境等相关方的现实诉求和发展需要,进而实现行业整体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不谋而合。
事实上,在近年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条件下,以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为依托,大力开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平台建设和体制建设,以创新服务内容为手段,为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造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不仅成为行业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打造区域责任竞争力的重要任务。
与此相对应,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一种新型的转型路径和升级方式,它的积极作用正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对行业经营格局的责任重塑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调整优化上。这种调整和优化体现在借助行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一平台和工具,一方面有利于带动行业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向社会承诺履责,显著提升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管理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也将有助于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公开透明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凝聚来自政府、社会、企业、协会的力量,形成一个多方发力、共同推进的局面。
行业层面的社会责任报告活动目前尽管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开展活动的面还不够宽泛,与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热切期望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后如何实践对利益相关方的承诺并接受监督等,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深化。
这同时也意味着,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的压力仍将持续存在。但从国际经验和现实实践来看,以社会责任报告为工具稳步推进行业社会责任建设,必将给我国的经济结构带来重大变化,并在资本市场上引发连锁反应。
而其最本质的体现将是:在国家转型背景下社会责任报告的行业意义,最终将落脚和定格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将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社会保障的跟进、对资源能源的最大化开采利用而忽略了环境保护、对经济总量增速的迷恋而忽略了民生幸福的发展模式中及时抽身,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实现更有责任和更具智慧的增长。
引言
“十二五”规划是我国对于国家经济以五年为时间段进行的中短期规划,体现了我国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的把控,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十二五”规划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于未来五年内经济发展提出了多项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最为重要的是:未来五年内中国将会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的结构改变,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从强国向富民的发展重点的转变,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引起来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解读和相应分析
(一)“十二五”规划政策摘要
“十二五”规划对于我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做出了方向性和指导性的规划,对于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经济的发展深刻的影响着投资理财的方向,对“十二五”纲要进行解读,可以得到下面的理解:
1、传统能源产业稳步发展
能源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对于其发展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我国第三大能源煤炭资源的开采,在总结“十一五”规划计划7.5%使用率,实际达到11%的经验上,“十二五”规划采用扩大备用煤炭能源开采量计划,规划目标产值41亿吨/年,以保证工业能源供应,能源产业发展更具有计划性。
2、基础性产业高速优质发展
基础性产业,例如电力,铁道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发展影响着众多相关行业发展,也会影响到对其进行投资的关注度。
铁道部对于“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铁路建设加快发展,预计新线规模将要达到三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预计将达到十二万公里左右,与“十一五”相比,投产新线增长幅度高达87.5%。大幅提高运输能力,能加快我国的经济内发式增长,加大铁路运输覆盖范围,对于某些地区的发展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电力发展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对于其电网建设,“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电力供应,预计投入资金达到2039亿元人民币,在“十一五”基础上继续发展。电力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内发式增长,效果是长久,日益显现的。
3、民生、民营成为发展方向
“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将要实现从国强向民富的转变。具体包括如下方面:其一就是继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其二,提高公民保障力度,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卫生,收入方面,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15年将个人看病承担费用比重减至30%左右,提高居民收入和可支配性资金等。
(二)对于目前投资理财方式影响
“十二五”规划对于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引作用,对于企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进行理财规划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性作用。
1、现金规划中加大备用金规制
“十二五”规划对于经济发展重点转化为民生方面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GDP计划达到7%的基础上,目标居民收入增长高于7%的幅度。随着民生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的同时,结果必然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收入普遍呈现出上升趋势,如2011年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增长17.9%,城镇居民提高14.1%,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物价水平就会随之而出现上升趋势。因此,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理财规划中留置备用资金数额,则可能出现一定的问题。
虽然留置较多数量的备用资金会造成机会成本的损失,但是在总体数额较小的情况下,这是合理减小理财风险,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理财规划的基本的出发点。因此,对于现金规划中的备用现金规划,应适度加大数额。
2、投资产品对于股票、债券观察为主
股市中股票的变化情况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经济危机的应对逐步取得成功,且从“十二五”规划的解读中,我们发现对于企业的发展的轨迹,进行了较好的规划。具体包括上述的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煤炭能源企业和经济快速发展动力的铁路事业,电力事业。
那么在进行传统股票类投资时,在关注企业发展远景时,应当对于民营企业,煤炭行业和之前地理位置较为不优越的企业予以适度的关注,因为其随着运输、电力等发展约束条件逐渐消除后,必然会在“十二五”规划时期涌现一批“黑马”。
二、结论
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出现了变化,由此,我们进行了理财规划方面的改变的初步的探索,并得出了对于个人基础性现金理财应加大备用金,对于传统类股票投资应加大关注借助政策发展的“黑马”企业,而不是一直关注于以往企业的结论。
参考文献:
[1]人民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1
[2]孙明哲.“十二五”规划教材:形势与政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
[3]柴效武.个人理财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张旺军.投资理财―个人理财规划指南,科学出版社,2008
[5]欧尼尔.股票投资的24堂必修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6]李方.银行理财产品对宏观金融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上海金融,2012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特色;日本
1 日本石油危机后的产业结构转型特征
1.1 日本高速增长期的产业结构转型
从1955—1970年前后,日本重化工业高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其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调整,日本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955年的12.6%提高到1970年的24.1%。制造业内部则由轻工业向重工业化和化学工业化调整,以1955—1964年的10年为例,金属工业、化学工业产量增长4倍,机械工业增长7倍,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产量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从40%上升到60%。而在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中,钢铁、石油化学等“材料型”制造业的发展最为迅速。1955年石油化工业的生产几乎从零起步,1970年其生产规模成为世界第二位,乙烯年产量达到395万吨。1955年的粗钢产量941万吨,排名世界第6位,1965年产量增加到4116万吨,超过联邦德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钢铁生产国。
1.2 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产业结构特征
经历了高速增长期后的日本,在1970年已经实现了克拉克法则所显示的产业结构转变,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上升。同时也建立起了以煤炭、钢铁、石油化工、造船等支柱产业为核心的制造业体系。
石油危机之后,日本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转换,耗能型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技术密集型组装加工业快速崛起。在延续了三次产业结构继续向着第一缩小,第三扩大的基础上,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为该时期结构调整的重要特征。
石油危机之前,含煤炭、钢铁、石油化工在内的原材料产业比重呈扩大趋势;石油危机以后,原材料产业的比重停滞中略有下降,而汽车、家电、半导体、机械等组装加工业的比重扩大,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1.3 能源危机的冲击是日本20世纪70年代产业结构转型的根本动力
由于日本国内资源匮乏,石油的出现给日本提供了廉价的能源,日本60年代以后,建立起了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能源消费结构。由于日本原油均依赖进口,1970年日本原油进口占国内原油总供给的比例为100%,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制造业能源成本上升。1970年日本制造业平均能源费用与生产额的比值大约是2.1万日元/100万日元,1976年该比值上升到了3.8。制造业能源费用与附加值的比值1970年大约为6.1万日元/100万日元,而1976年该比值变为12,翻了一倍。成本的上升迫使高耗能产业进入了大的结构调整。据日本兴业银行的调查,1973年以后的约10年间,实际GNP增长47%,但一次能源的消耗量只增长了17%,单位GNP的石油消耗量下降了一半,日本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向节约能源型、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结构转变。
1.4 日本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是经济转型的催化剂
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城市化率已经突破70%,1975年后的城市化进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也意味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趋于饱和,劳动力供给增长乏力。日本1970年人口突破1亿人,其中城市人口为7500万人,从1970—1980年10年间,日本的城市人口增加了137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37万人。
日本1965年以后,由于劳动力供给增长放缓,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工资水平开始大幅上涨,伴随着“尼克松冲击”之后1美元固定兑换360日元汇率的终结,日元开始的长期升值过程使得以美元标价的日本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在1977年超过了美国的平均年薪水平,同时由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前期,日本同欧美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日本企业选择了对欧美“直接投资”以规避摩擦;1985年日元大幅升值导致的劳动力成本飞速上升,日本则选择了对亚洲地区直接投资以获取廉价劳动力的战略,由此日本开始了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升级和海外转移过程。
1.5 国内需求饱和、贸易摩擦剧烈迫使制造业海外转移寻找生存空间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1974年日本主要家用电器——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等的百户拥有量均超过了100台,家用汽车的百户拥有量也达到了57.3辆,仅空调和微波炉的普及率稍低,这不但意味着日本的工业发展程度和社会富裕水平,同时也预示着相关制造业的市场成长空间有限,产业升级和海外转移必不可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直是日本的最大贸易国,美国的对外贸易收支从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趋于恶化,与此同时,日本的对外贸易收支却从60年代中由赤字转为黑字,并逐年扩大,由此引发了美日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大。美日贸易摩擦的主要商品60年代为纺织品、钢铁等,70年代为彩电、机床等,80年代为汽车、录像机、半导体等。而此期间的贸易摩擦往往以日本“自主限制”对美出口而得到缓和。在此情况下,日本企业多数选择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进行转移。
2 国内经济转型背景同日本经济转型背景比较分析
2.1 中国的产业结构特征概况
我国GDP结构和就业结构也正经历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目前,我国同日本20世纪70年代一样,拥有在GDP中占比超过40%的第二产业,但我国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均过大,而第三产业这两个指标均相对较小。从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来看,1952年,轻重工业的比重约为6∶4,到2009年,该比例变为了3∶7,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换趋势明显。
2.2 城镇化进程差异明显,劳动力成本存在巨大差异,日本选择海外转移,中国内部转移或成主流
中国目前依然处于城镇化进程中,虽然城市人口的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2008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数突破6亿人,2009年城镇人口净增加1500万人,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城镇劳动力的供给依然相当可观。同时,第一产业的就业占比仍超过40%,所能释放出的劳动力在未来仍将持续。即使未来城镇化进程放缓,城市人口增长率降低到1%左右,我国依然每年新增城市人口超过600万人,远远超过日本的水平。
我国虽然自1995年以后工资水平开始大幅上升,但由于劳动力基数庞大,普遍素质不高,使得2008年的平均工资水平为4200美元,仅相当于日本1973年的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劳动力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廉价。目前,产业一部分转移向非洲、越南、印度等国家寻找更低的劳动成本,但总体的对外直接投资仍集中在香港和开曼群岛,以避税为导向。同时,我国贫富差距大,东部地区工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差距逐年扩大,加上国家政策推动,产业的内部转移或将成为大趋势。
2.3 贫富差距存在差异,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增加消费政策将激发中国农村消费市场潜力。中国2008年城镇家庭的耐用消费品普及率除了家用汽车和照相机外,基本达到了日本1974年的水平。我国2007年的基尼系数为0.48,而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90年代的基尼系数均维持在0.35左右,1974年为0.34,国内贫富差距大使得农村主要家电的普及率远远不如城镇家庭,随着收入的增加,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将逐步显现。从1990—2008年的18年间,我国的城镇居民收入绝对值增长了10倍,农村居民收入的绝对值增长了7倍,而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的54.2%降低到了2008年的37.9%;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则由1990年的58.8%降低到了2008年的43.7%,相较于美国和日本的消费结构状况,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美国2009年食品消费占收入的比重约为8%、日本70年代食品消费占收入的比重约为20%)。
2.4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差异,我国拥有较好的抵御外部能源冲击的能力,产业升级动力主要来源于环保压力
相对于日本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国的能源消费则以煤炭为主,原油为辅。煤炭主要用于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其次是制造业;而原油则几乎全部用于制造业。中国煤炭几乎全靠国内供应,煤炭进口占全国煤炭总供给的比例仅为1%左右,而日本1970年该比例为60%,同时,虽然中国原油进口占国内原油总供给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09年超过了50%,但相较于日本的100%,结合原油在我国能源消费中仅占18%,我国抵御外部能源冲击的能力要强于日本。
中国如今在环保和节能减排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2005—2010年年初,我国单位GDP能耗4年累计下降仅达到15%。为了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的20%的下降幅度甚至是2020年的45%的下降幅度,国务院已经推出一系列强硬措施,包括将节能减排成效纳入干部政绩考核。这势必极大地促使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形成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2.5 中国面临比日本更严峻的贸易摩擦,环保和技术路线是关键
中国目前也面临严重的贸易摩擦,2006年,我国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为21亿美元;2007年激增至46亿美元,增加了1倍;2008年继续增至62亿美元;2009年涉案金额已达127亿美元。跟日本当年相比,我国不但受到贸易制裁的数量更多,而且贸易壁垒更倾向于技术化。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资料显示,2005—2008年我国分别有25.1%、31.4%、34.6%和36.1%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制裁,直接损失分别达到288.13亿美元、359.2亿美元、494.59亿美元和505.42亿美元,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产业升级使企业具备技术竞争优势或不可替代优势而不仅仅是价格优势,坚持走环保和科技路线将是应对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的重要途径。
3 结 论
面对经济发展瓶颈和收入分配的种种问题,我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通过自身产业优化升级,迅速从一个落后国家发展成高度工业化的国家,短短数十年经济实力超过了众多发达国家,其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日本产业结构的转换能以较灵活和快节奏的速度取得进展。因此,深入剖析日本产业结构转换的背景和思路,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从中日两国的异同之中,找出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才能为我国政府规划提出更好的指导。
根据之前的分析,我国目前的环境背景同日本20世纪70年代存在较大的不同,不可能复制日本当年的转型路径,即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转变,传统产业海外转移以寻求新的市场这一发展方式。唯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转型道路才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传统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扩大内需以弥补外需疲软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