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酒文化的内涵范文

酒文化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文化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酒文化的内涵

第1篇:酒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颜色词 文化 翻译 差异

颜色词是语言和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值得仔细探讨。它是几乎所有人类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些词的意思,更重要的是理解它们在句中的涵义及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语篇意义。

例如,红色既是太阳的颜色也是生命的颜色,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中国,红色常常和欢庆,喜悦,美丽联系起来。它代表着生命,爱情,诞生,激情和庆贺。在日历上特别的日子被涂成红色即“red letter days”,如春节,圣诞节和其它特别的节日。迎接尊贵的客人要铺上红毯“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omeone” 意味着热烈地,正式地欢迎仪式。

红色特别是在中国已成为了一种中国的代表色,谓之“中国红”。在传统的中国婚礼中,它是必不可少的颜色。红囍字、红蜡烛、红盖头、红喜服所有这些带来了喜悦的气氛,代表着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越来越好。按照中国习俗孩子出生要用红鸡蛋表示庆贺。在节日及重要的日子,插红旗,挂红灯笼和红色的横幅以示庆祝。即使在国际体育赛事中中国队也总是身着红色。总之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红色是个喜庆的词,满堂红、披红挂彩、红人、红榜、红利、红颜、红粉佳人、红妆、开门红……太多与红色有关的词无一不透出吉祥与喜悦。

但是,在英语中红色还有较贬抑的意思,它象征着火,如一些固定短语“red-hot”and “fiery red”,而火与危险有关,如:red alert 空袭报警(红色警报);a red flag 危险信号旗。虽然红色在字面意义并不代表火,但是红色有很强的概念意义,会让人们联想到其它颜色所不具备的意义。典型的例子就是“red”代表血腥和专制。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 残杀和暴力统治;red revenge 血腥复仇;a red battle 血战。在基督教故事中,魔鬼撒旦就是身着红色出现的。19世纪美国作家Hawthorne的小说The Scarlet Letter 讲述了非婚姻状态下的隐秘的爱情故事,“scarlet”意思是“好色的,不忠诚的”,因为据圣经上说,the scarlet woman是邪恶的标志;如果女性犯了通奸罪,那么作为惩罚将在她的衣服上钉上一个红色的大写字母“A”。“红色”还标志着激进主义,暴力革命,危险及紧急的事情。如:a 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激烈的政治运动;a red revolution 红色革命;red activities 左派激进活动;a red adventure story 一个令人紧张的冒险故事。

第2篇:酒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品牌名称;民族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2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t meaning in which brand naming to the survives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when it is on the 21st century with increasingly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comprehensively analyses and compares the phenomenon that names are lack of national culture connotation when one names brand on the Chinese brand market,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that national culture is to brand construction, and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of giving national culture connotation to brand name.

Keyword:Brand name; National culture; Connotation

Author:Wang Ting

JEL:M19

一、引言

著名营销专家Larry Light曾指出,一个企业的产品会过时或落伍,或被竞争者模仿,而品牌是独一无二的。21世纪,产品同质化、消费者感性化、营销结构渠道化、品牌全球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和多样化,以及资源配置中心的品牌核心化的产生和加剧,都呼唤着品牌竞争时代的到来。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定义,品牌是名称、专有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以上元素的组合,用于识别某一销售商或销售商群体的商品和服务,以与竞争对手相区分。品牌名称是品牌的最核心元素,品牌命名学问巨大。

二、品牌命名的重要意义

《刘子・鄙名》中提到:“名者,命之形也;言者,命之名也。形有巧拙,名有好丑,言有善恶。名言之善,则悦于人心;名言之恶,则忮于人耳。是以古人制邑名子,必依善名,名之不善,害于实也。”这生动地道出了立名的重要意义。美国营销大师AI Ries(2002)认为,长远地看,名字对于一个品牌来说最重要。苏勇和陈小平(2003)指出:“国外专家认为,品牌名称甚至会在各个方面影响企业形象,包括企业盈利预测乃至公众对产品和服务的认知程度。”在企业创建与发展过程中,品牌建设非常重要,品牌命名是重中之重,一个好的品牌名称会给企业带来异想不到的利益和价值,助推品牌发展壮大,成为强势品牌。强势品牌,或者说名牌,不仅有利于企业本身,还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调查表明,名牌在所有产品品牌中所占比例不足3%,但名牌a品市场占有率高达40%以上,销售额占一半以上。一个国家拥有国际一流的名牌越多,就拥有越多的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资本。发达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就是拥有许多著名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而支撑跨国公司的就是其旗下的名牌和名牌产品。由此可见,名牌产品是一国经济上的立国之本,是兴企之本。”[10]

三、国内外品牌命名的现状

早在30多年前,品牌命名产业就已成为美国一项新兴的语言产业诞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西方国家对于品牌命名的研究都早于或先进于中国。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以及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品牌命名越来越受到国际商界的重视,国内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命名,但我国强势品牌还太少。而今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呼声不断,品牌国际化的趋势强劲,企业要走国际化发展之路,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品牌名称的国际化,必须有一个能被世人普遍接受的品牌名称,解决品牌的跨语言、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反过来论述并不成立,即品牌国际化并不意味着用一个洋名就可以,然而,目前国内品牌市场就存在认识误区,最明显的就是许多企业争相用洋名,哪里都有一大堆的以英文或者是英文音译过来的中文为名称的产品。成功者如雅戈尔西服、美特斯・邦威休闲服饰、达芙妮皮鞋、马可波罗瓷砖等屈指可数,大多淹没在数不胜数的洋名品牌的海洋中。到底是国产品牌还是真正的国外品牌,光看名称难以分辨。国际品牌进攻中国市场时,首先是给品牌选取并大力推广中文的品牌名称。一家媒体曾针对“飘柔”是国货还是洋货进行过消费者问卷调查,80%的消费者误认为飘柔是国货。相反,许多国货因其洋味十足而被误认为是洋货。“比如国货飞亚达表,有56.2%的人认定是洋货,TCL彩电,有53.8%的人认定是洋货。达芙妮鞋,更有83.6%的犯糊涂。”[7]

四、民族文化对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品牌研究国际先驱Kevin Lane Keller(1998)认为,品牌元素(有品牌名称、标识、符号等,其中品牌名称是一个基本且重要的元素)的可转换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内涵及语义效果。张希玲和段安堂(2000)认为,名牌是商品质量与文化的结合,商品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商品中民族精神文化的内涵能增强名牌的竞争实力。廖云(2008)指出,国际著名品牌不仅给消费带来高度的物质效用,也带来了心理满足与文化享受。一提起奔驰车,人们会想到德国民族的严谨认真及对完美主义的不懈追求;说到香奈儿,人们自然联想到法国浪漫的情调和精致的贵族文化。民族文化能够使品牌更有竞争力,反过来,强势品牌能够弘扬民族文化。Zhang & Schmitt (2001)认为,对品牌名称语言特征的研究应与当地市场的社会及文化意义相结合。宋永高(2003)指出,品牌国际化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行为。作为品牌国际化要素之一的品牌名称,也是具有这两种特性的。这在Coca-Cola、BMW等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1920年首次进入译名为“蝌蝌啃蜡”,1979年进入时不惜花重金寻求到译名“可口可乐”,如果没有这么一个符合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中文品牌名称,中国大众消费者能够迅速接受和牢记它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用英文或者英文音译名来命名产品的中国企业正在逐渐丢失本民族文化。在国外品牌在中国遍地开花的时局下,他们还添油加醋,助长崇洋之风,只顾追求经济利益,不顾社会文化影响;只着手于眼前利益,不着眼于长远发展!洋名产品推波助澜了洋文化的侵蚀,使民族品牌遭遇发展障碍,也使社会民众对国内企业产生质疑,对本民族产业感到失望,这等于把本国消费者推向信任和购买国外品牌产品,不利于民族经济发展壮大。将民族文化内涵融入到品牌名称之中,品牌名称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华,才能使品牌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吸引力与聚合力,同时品牌的国际化将把我们的民族文化带给全世界。

五、赋民族文化内涵予品牌名称的建议

综上所述,在品牌名称中融入民族文化内涵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在赋民族文化内涵予品牌名称时,建议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因地制宜、适得其所、去粗取精、未雨绸缪、继往开来。

(一)强调民族文化,不局限于本民族文化:因地制宜

各民族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民情风俗也各不相同,成功的品牌名称中应包含极强的文化意识,也要“入乡随俗”,充分考虑目标市场消费群体的历史文化背景、民情习俗、宗教禁忌、语言环境、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等因素。一些国际品牌十分重视在目标市场的品牌命名,如PEPSI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前曾反复研究我们的民族文化,“百事可乐”这个译名极其符合中国人喜欢美味和期望吉利美满的民族心理,给商品锦上添花,获得成功。舒肤佳、宜家、佳洁士等国外品牌的中文译名都带有浓厚的中国味。相比,我国一些企业缺少这方面的意识,最典型的是“芳芳”化妆品在国外遭遇冷落的案例。原国内知名化妆品品牌“芳芳”外销时所用商标“FangFang”的英文意思为毒蛇的牙之类的东西,目标消费者不会有好感,甚至会产生恐怖心理。

(二)强调民族文化,并不意味着不能用英文名称:适得其所

目前状况而言,我国企业不该放弃中文品牌名称,一则,中国人口将近占整个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是21世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消费潜力巨大,欧美、日韩等国家的企业都奔着中国市场而来,加上国人接受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自然比接受他国的来得容易,且在心理上会存在容易拉近的感情距离,中国企业有什么理由放弃自身占据优势的、前景广阔的本土市场呢?二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欣赏和崇尚中华民族文化。我国企业可以给自己的产品取个富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品牌名称,抓住这一潮流发展的机会,大力传播,从中获益。同时,英语仍是事实上的国际语言,英文品牌名称自带着“世界通行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中,以英文命名品牌是品牌国际化的捷径之一。最好不过是:于内,用赋予中华民族内涵的中文名称;在外,用赋予国际化内涵或地域性民族文化内涵的英文名称。

(三)摈弃传统商品文化“称王称霸”的误区:去粗取精

传统文化中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企业必须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如为争市场份额,一些产品以帝王、贵族豪门命名,或称王称霸,这种现象是我国封建社会落后思想的遗留。帝王XX、帝派XX、帝妃XX、豪门XX、皇室XX……用这种气势磅礴的名称或许可吸引消费、压倒对手,但太突兀,甚至可能会使现代的消费者产生反感、厌恶。比如,1994年,杭州一家新开张餐厅取名“望湖帝国”,搞霸气,摆威风,引起了公愤,鲜有消费者愿意走入这家餐厅消费,餐厅的主人只好更名易张。所以,民族文化的糟粕不宜吸收,必须在品牌命名时多加留心,以防失误。

(四)民族品牌要摆脱区域性,早日寻求国际性保护:未雨绸缪

中国商标在国外被抢注的例子多得数不清楚,即使是国内驰名商标,也深受其害。“我国知名商标在海外被抢注已达200多起,53.2%的中国知名品牌未在海外注册……在‘中国500个最具有价值品牌’中,有46%未在美国注册,50%未在澳大利亚注册,54%未在加拿大注册,而在欧盟未注册的比例高达76%”[12]被抢注商标的企业遭受重大的无形资产损失,未在海外注册商标的企业面临严重的国际市场拓展壁垒。我国的企业缺乏战略眼光,品牌保护的意识太弱,这是最致命的弱点。当然,品牌保护不仅仅在于对商标的保护,它涉及到商标、声誉及权力等各方面,要想顺利进军国际市场,民族品牌必须未雨绸缪,争取早日摆脱区域性,寻求国际性保护。

(五)追求传统文化的移情和现代文化创意的结合:继往开来

我国的悠久历史成就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正因为其历史悠久,难免与新世纪的社会文化存在不合或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过程中,力求将传统文化的移情与现代文化创意融会贯通,和谐地发挥积极作用。红豆、巴黎世家等品牌名称都采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移情手法,“红豆”这个国内著名的内衣品牌,会让人联想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美丽诗篇;法国著名的以设计师本人名字命名的BALENCIAGA 中文译名为“巴黎世家”,世家泛指世代显贵的家族,自古至今这都是每个家族引以为傲的理想追求,这个名Q既好记又寓意深远,还体现出尊贵气质。传统文化的移情使品牌具有美好的联想效果,这是一个很好的现代创意。

参考文献:

[1]阿尔・里斯、劳拉・里斯.周安柱,等译.打造品牌的22条法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7-78.

[2]凯文・莱恩・凯勒.卢泰宏,等译.战略品牌管理(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10,135-138.

[3]Shavitt S., Lee A. Y., and Johnson T. P.. Cross-cultural consumer psychology[A].In C Haugtvedt, P. Herr, and F. Kardes, eds., Handbook of consumer psychology[C].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8:1103C1131

[4]Zhang S. and Schmitt B. H.. Creating Local Brands in Multilingual International Markets[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1,38 (3):313-325

[5]贺川生.美国语言新产业调查报告:品牌命名[J].当代语言学,2003(1):41-53.

[6]廖云.我国品牌国际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14-116.

[7]沈小平.扬名何须“洋名”[J].湖南经济,1999(7):63.

[8]宋永高.文化与品牌国际化(文化论谈)[N].市场报,2003-10-20(12).

[9]苏勇,陈小平.品牌通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99-213.

[10]王冬英.中国品牌国际化策略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3-55.

[11]张希玲,段安堂.浅谈名牌与民族文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69-73.

第3篇:酒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

1.引言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总的模式。而文化教学是指与人们交际或外语教学有关的文化知识的传授。胡文仲、高一虹曾指出,文化教学可能包括五个方面:语言交际手段(词汇、习语、语法、语篇)中所承载的文化、非语言交际手段中承载的文化、交际习俗和礼仪、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价值观念。

2.语言交际手段(词汇、习语、语法、语篇)中所承载的文化

(1)词汇文化。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词汇文化的教授集中于如下词汇:①表示英语有的事物与概念的词汇;②意义或语面意义与汉语相同,但文化涵义不同于汉语的词汇;③体现英语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沉积的成语、典故、谚语、俗语等。

(2)习语文化。习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体现了其民族的历史进程、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地域风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体现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如佛教对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影响,汉语中与“佛”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立地成佛”等。而英国人信奉基督教,英语中有不少与“God,church”等有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等等。

(3)语法中的文化差异。语法是语言表达的小结,它揭示了连字成词、组词成句、句合成篇的基本规律。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其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不同。中国人认识和处理事物时习惯于概括综合、整体把握,而英语国家的人则往往侧重个体成分的独立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也反映在汉英句子结构上。如:I will not go unless he comes.(他不来我不走。)这句话中英语要靠连词unless来引出条件,而汉语中却没有,它是靠两句话之间的语意关系来表示的。

(4)语篇中的文化信息。现行的英语教材如《大学体验英语》、《新编实用英语》等不仅选材广泛,贴近实际,而且蕴含了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应包括:①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地理风光、气候特点、主要山川河流等地理常识;②英语国家的起源、发展及重要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著名历史人物等历史背景;③英语国家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国家机器、社会福利、社会问题等政治经济方面的常识;④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流派及成就,主要的宗教派别等;⑤英语国家的各类风俗习惯。

3.非语言交际手段中承载的文化

非语言交际手段包括手势、姿势、仪态、体态、表情、眼神、衣饰、音量、沉默,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等。如西方人非常重视准时,特别是在正式场合,如会议、谈判等,到他人家里做客也要准时,不能过早,要给主人留出准备的时间;也不能太晚,否则会显得没有礼貌。而中国人强调“未雨绸缪”,“万事都要早做准备”,到别人家做客一定要早到,要帮主人准备。

4.交际习俗和礼仪

不同国家有着各自的交际习惯和礼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讲授说英语国家的不同的交际习俗和社会规范,避免学生在交际中产生误会和冲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英语国家的社交规范的导入应有涉及:社交规约理论、称呼与称谓、禁忌与委婉、问候及其应答、告别及其应答、称赞及其应答、批评及其应答、感谢及其应答、道歉及其应答、祝贺及其应答、邀请及其答复、请求与提供帮助、赞同与反对、同情与安慰、劝告与建议、介绍、拜访、约会、宴客习俗与餐桌礼仪、送礼与受礼、服饰礼仪、电话礼仪、与人交谈(如何开始与熟人、陌生人的会话、话题、如何结束会话等)、社交书信等。

5.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

各民族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会产生特定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这些关系是通过交际过程来实现和完成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了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认知方式和规范,以及不同的角色和角色行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之间的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多参加学校、社区举办的有外国朋友参加的活动,使他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西方的一些习俗、规范和价值观念,还可以向西方朋友介绍中国的文化,彼此增进了解,消除误会,为以后的人际交往做好铺垫。

6.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自身和其他事物存在价值的态度与评判,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它支配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动,是人们行动的指南。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讲授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避免学生在英语交际中受到本国价值观的干扰,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7.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向学生讲授英汉思维及表达方式的差异,努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避免受汉语思维及汉语表达方式的干扰,减少Chinglish,学习真正地道的英语。

参考文献:

[1]陈俊森,樊葳葳,钟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第4篇:酒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包装文化产品包装

本文就产品包装的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的统一这一美学原则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相统一的必然性;二、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相统一的具体措施;三、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相统一的现实意义。对于商品包装来说,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如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载体,前者是后者的提炼和升华。缺少后者,审美也就成了华丽无用的泡沫;缺少前者,商品也就无法获得必要的审美感染力,在消费文化主导当前商品消费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包装”这一概念从严格意义上讲是由“包”和“装”组合起来的合成词。其中,“包”显然是从技术和实用角度提出来的,是指用一定的材料把东西裹起来,使东西不易受损,方便运输,是属于物质的概念;“装”指事物的修饰点缀,把包裹好的东西用不同的手法进行美化装饰,使包裹在外表看上去更漂亮,这是美学范畴,属于文化的概念。包装这一概念的组合本身就体现出一种要求,即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的统一。对于商品的包装来说,审美与实用这两个功能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不能偏废。实用功能是基础,审美功能是升华。没有实用功能,审美功能也就成为华丽的泡沫,失去了意义;而没有审美功能,实用功能也会成为枯木,而无法逢春。追求这两者的统一,是现代大众消费心理的一种要求,也是商品能够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

一、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相统一的必然性

从包装文化的起源到今天,包装的审美要求一直很受重视,只是因为时代因素和人们审美心理的不同,对包装设计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侧重点不一样。在过去人们生活水平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谈不上对包装的审美需求,包装的实用功能得到突出的强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包装功能的要求发生变化,开始注重包装的审美功能,并随着消费时尚的到来,对包装审美的需求日趋明显。由于对包装形象审美功能的突出强调,出现了包装过度的现象,由此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的统一被提上日程。两者相统一的必然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1.大众消费心理的影响

“大众消费文化是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社会变革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引起社会心理变化和文化结构的改革。”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比较富裕,人们在闲暇时带来的一种休闲的需要对大众的消费心理起到一定的影响。引起大众消费心理变化的因素很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时代因素对消费心理的影响。进入消费时代,时髦和时尚成为当今流行的词汇,追求时尚成为一种大众消费的心理需求。康德说:“一切时髦顾名思义已经是一种变化无常的生活方式……为了显得不比别人卑微,进一步则还要取得别人毫无用处的青睐。这种模仿的法则就叫时髦。……时髦终究并非一件鉴赏的事情,(因为它可以是极端反鉴赏的)而主要纯粹与虚荣有关。”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时尚的消费并不等于对艺术审美的消费。

然而,在当今时代,品牌包装文化受到大众的关注,追求名牌成为一种时尚,同时为了一种虚荣心的满足,在物质条件不能满足名牌消费需求时,假名牌随之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心理的需求。商家在满足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经济目的。但对于真品牌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为了维护品牌商品的利益,实行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的统一就势在必行。

其次,民族因素对消费心理的影响。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为当代艺术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美学理论,然而,在当今包装设计中,在片面追求华丽的包装形象时忽略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是当今包装设计的重要任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包装设计中我们应该强化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的审美内涵,打进包装文化的国际市场。

再次,国际因素对消费心理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国际上有了自己的位置,国家间的技术、艺术与文化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众的消费心理,消费大众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对本民族包装文化的审美要求也随之提高,不能只注重产品包装的实用功能,避免同样的产品出现一、二、三个不同级别的现象。优质的产品加上高品质的包装,才能使商品提高档次,因此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的统一有其实行的必要性。

2.经济因素的影响

包装形象的广告性和视觉传达性促成产品包装促销功能的形成。

包装的促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商家和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润,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财富。“在商业利益驱使下,满足世俗生活的需要,就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这是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娱乐文化和商业文化。”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商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包装价值而加强了对包装审美的要求,使产品的包装形象得到突出的强调,过度强调包装的视觉效果而忽视了对产品包装基本功能的要求,使包装的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脱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规范市场形象加强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的统一就显得很重要了。

二、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相统一的具体措施

对于一个理想的包装来说,其包装形象的视觉效果是很重要的。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审美标准也不断提高,要满足消费者对包装形象的审美满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首先,对包装色彩的要求。产品包装最终要面对的对象是消费者。对产品进行包装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产品的销售,因此消费者成为评价包装设计优劣的裁判。在商品包装设计元素中,色彩冲击力最强。丰富的色彩传递着各种不同的情趣,展示着不同的品质风格和装饰魅力。

商品包装所使用的色彩,会使消费者产生联想,诱发各种情感,使购买心理发生变化。洗洁用品用冷色调较多,尤其是蓝色,给人一种清新干净的感觉。在绘制食品包装时,用橙色、橘红色能使人联想到丰收、成熟,从而引起顾客的食欲促使购买的行动。

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购买补品商品,大多会对大面积暖色调的商品包装感到满意。这既是商品主观原因又是消费者审美联想的作用。从产品包装设计要实现的经济价值的角度考虑,就要尊重消费的这种审美需求。作为一个设计师,从产品本身和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产品包装设计的应用色彩,是明智的做法。随着消费者的文化层次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包装设计的色彩也由感性转向了理性,对包装色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会促进包装设计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其次,对包装字体的要求。在包装设计的元素方面,字体的设计非常重要,字体本身具备一定的感彩。如,汉字书体,字体造型极富变化,笔墨极富韵味;汉隶古朴端庄;行草自由飘逸;楷书方正稳重,合理运用艺术中的夸张变形的手法进行变化,体现出崭新的视觉效果。拉丁文字,经过字体的演变与分化,形成众多风格,它们的功能、形式、审美不断演化,渗透在包装设计中,充满着强烈的富有情趣和艺术感染力的设计语言,成为包装设计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同时消费者作为包装设计的首席评判者对字体设计也有一定的认识,对不同的字体设计带来的艺术感染力产生不同的情感,并无形中对它进行着感性与理性的情感分析。字体的形态变化、字体的结构变化、字体的笔画变化、字体的风格变化等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消费者对字体情感的需求与分析成为产品包装字体设计能否被大众接受的关键。随着消费者的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产品包装设计的审美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最后,对包装设计风格定位的要求。情感的需求对包装设计风格又有直接的关系。从包装设计的设计风格和表现形式出发,可以将包装设计分为卡通包装、传统包装、怀旧包装、注重理性的包装或追寻浪漫的包装。不同的包装设计风格传达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当然包装设计风格的确定是依靠一定色彩、图案、字体形式来完成的。对儿童产品包装来说可以运用卡通包装设计风格,在色彩上要鲜亮一些,在图案上要可爱一点,在字体选择上可以运用比较自由活泼的POP字体来完成设计的方案,迎合孩子对卡通形象的极大热爱的心理,进一步产生对该产品的喜爱。对于传统的产品可以采用传统的包装形式,当然要考虑该产品的消费群体。像月饼的包装,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食品,且购买者大多是成年人,那么在设计上可以采用理性的设计风格,比较庄重的色彩和图案,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字体形式都能构成理性的包装。这种传统的外包装的设计风格与产品的特色相吻合,迎合理性购买者的心理。

三、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相统一的现实意义

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相统一的现实意义,还要从包装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角度去解读,因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才是理想的包装效果。包装形式主要运用包装设计的美学元素,利用形式美的法则体现出来。包装形式要准确表达包装内容物的信息,实现两者之间的统一。

考虑包装设计的审美要求,必须从形式美法则的角度去把握它。形式美法则包括的内容有: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重复与呼应、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变化、构图等。包装设计的形式就是通过这些法则来完成。包装形式构成了包装装潢的整体效果,起到较好的展示作用。

审美要求与实用功能的统一,是当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要求,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产品的消费慢慢的由感性消费转向理性消费,摘掉华而不实的美丽光环,包装设计的实用价值更加受到欢迎。适度设计成为当代包装设计的一种需求,迎合消费者的审美要求,就是迎合消费市场,是商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障之一。因此,我们应该规范包装市场,提倡适度设计与简约设计的理念,在赢得消费市场的同时,还减轻了社会的负担。

参考文献:

[1]范凯熹:包装设计.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1,1版

[2]李颖宽:包装设计.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8,1版

[3]孙诚:包装结构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5,1版

[4]宋建明:设计造型基础.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3,1版

[5]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8,1版

第5篇:酒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汉英数字习语 文化内涵 翻译策略

一、引言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习语更深刻地反映了语言与文化,折射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数字是基本的计数符号,却被广泛地运用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不同的民族色彩和社会文化,深刻地理解并把握数字习语成为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尤其在数字信息化的今天,对英汉语言中数字及数字习语的文化内涵不够了解会造成误会,甚至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可见,我们有必要对汉英数字习语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并研究相应的翻译策略,这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帮助他们提升语言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探求中英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帮助他们掌握相关背景知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汉英数字习语的文化内涵

数字作为基本的计数符号,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数和量。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由于不同语言所蕴涵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对数字的感知不同,数字习语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也不同,而数字习语又有其结构固定、语义完整的特点,因此,很有必要学习和了解汉英数字习语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事物皆由阴和阳两方面构成,双数代表着吉祥。中国人喜欢双数,追求好事成双,在文学作品中追求对偶,反映出汉民族对于偶数的推崇。所以汉语中的数字习语中带双数的多有美好之意,如“两全其美”、“四平八稳”、“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等。在英美文化中,“二”不是吉数,曾被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视为劣根邪恶之源。如“two-time”(脚踏两条船),“two-by-four”(不健康杂志),“Two of a trade never agree.”(同行是冤家。)等等。同样的还有“six”,在英语中也不大受欢迎,人们视其为凶数或野兽。如“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six penny”(不值钱),“knock sb. for six”,(给人以毁灭性打击,)等等。

与汉语不同的是,英语推崇奇数,比如“one in a thousand”(千里挑一),“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谢,十分感激),这里的“一”表示更深的程度。而“三”在英语中是个非常好的数字,这和英美人信奉基督教有关,基督教文化中的the trinity(三位一体)赋予了“三”神秘的文化内涵,西方人认为世界由大地、海洋、天空三部分组成,大自然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三种物质,人体有肉体、心灵、精神三重性,因此,“三”在英语里是个幸运数字。例如:“The third time is the claim.”(第三次准灵。)“Number three is always fortunate.”(第三号一定运气好。)同样,由于受宗教的影响,“七”在英语里是个神圣而吉祥的数字。根据《圣经》的描述,上帝用六天创造了世界,第七天为休息日,被定为圣日;耶稣劝告人们原谅别人要有七七四十九次之多;主祷文分为七个部分。因而西方人讲究七种美德(seven virtues),七大精神财富(the seven gifts of the spirits)。与英语不同的是,“七”在汉语中是人们所忌讳的数字。究其原因,一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偶数的心理有关,另一方面与中国祭奠死者的传统有关,因此人们在送礼时忌七样,饭桌上的菜也不能是七盘,在挑选良辰吉日时也不选带七的日子。在数字习语中,“七”常用来表示不佳或无序的状态,如“乱七八糟”、“七嘴八舌”、“七零八落”等。英语中的“nine”有“多、深”的意思,如“nine times out of ten”(十有八九),“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一针及时省九针。)“on cloud nine”(非常高兴)。而“九”在中国人眼里是最富神奇色彩的数字。中国人对”九”的喜好源于对天的崇拜。《素文》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九”就是最大的阳数,因此古人认为,天有九重,地有九州,比如:“九天揽月”、“九霄云外”和“九州方圆”等。“九”还代表龙,因此古代的皇帝为“九五之尊”。另外,“九”代表极限,比如“三九严寒”和“数九隆冬”。

三、汉英数字习语的翻译策略研究

汉英数字习语之间种种差异的存在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而正是这些差异揭示了语言之间的不对称关系,这不仅提醒我们在翻译时不能望文生义,而且告诉我们翻译时的重点和难点,即如何处理这样的不对称关系。关于如何处理这种不对称的关系,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或见解,如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等等。可以看出,做好翻译的中心在于译文要忠实准确地反映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也就是说,翻译数字习语的时候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字面意义,而且要准确地阐述其文化内涵,保存其风格,使读者获得与原文如出一辙或大致相同的感受。

1.替换法

有的汉语数字习语与英语数字习语在意义和用法上基本一致,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也相近,翻译时我们不妨用同义的习语替换,这样的译文既能表达原文的原意,又能让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

a.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

b.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and three boys no boy.

c. A fall into the pit,a gain in your wit.

第6篇:酒文化的内涵范文

Abstract: One of the ke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excellent campus culture.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pends on the cultural brand and cultural education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higher, vocational, and local (industry); the effect contains four functions and four "be beneficial".

关键词:文化育人;内涵;特征;作用

Key words: cultural education;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s;function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251-02

0 引言

文化育人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功能,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然而当前国内有相当部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体系不完善、文化育人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导致育人质量不高、育人特色不鲜明。究其原因是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普遍较短,文化积淀不深厚,特别是没有形成适合高职教育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因此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内涵、特征与作用对于完善文化育人体系、发挥地方(行业)优秀文化育人功能、提高育人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内涵

1.1 高职校园文化内涵

知名教授潘懋元对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内涵作过全面论述:从广义上讲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1]。高职校园文化是一所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稳定的具有特色的精神环境与文化形态,是全体师生员工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沉淀的普遍认同并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学院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可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两部分。显性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具体的空间物态形式,主要由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组成;隐性文化是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师生活动过程蕴含的体现学院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教育理念、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形式。

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逻辑起点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本源和文化优势。在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同时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高职校园文化内涵除了具备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外,还应该具有浓郁的职业文化、应用文化、区域性或地方性或行业性的文化特点,这些特点都应在其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上有充分的体现。笔者所在的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娄底地域文化中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在全院实施“铸魂工程”,深入挖掘、开发和利用娄底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弘扬“坚韧、勤奋、尚德、自强”的娄底精神,打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娄职文化品牌。

1.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

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塑造了人,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文化育人。高校文化育人,指的是把社会理想和人类伟大精神沁入到大学生的内心的进程,是向人们的思想理念注入人性中的尚德、进取、责任、包容、感恩、良知、谦虚等美德的过程[2]。高职院校要通过培育和构建优秀校园文化、完善育人体系和育人模式,实现优秀校园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造,塑造出人格健全、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要解决好文化和育人的关系,文化育人,文化是载体,是内容,是手段,是环境,是基础;育人是目的,是原则,是核心,是结果,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文化与育人是互为支持,互为因果的关系。优秀的高职文化濡养、培育出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继承、创造出优秀的高职文化。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贯彻落实党的“十”报告中指出的“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重点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精神,构建了具有娄职特色和个性的文化育人体系,系统设计了文化育人的内容框架、实施路径、体制机制、保障措施,确保文化育人真正落到实处,取得了良好成效。

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特征

2.1 高等性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必然具有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首先在人才培养规格和定位上体现了高等性,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人才,高素质要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及职业素养等。不仅要求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承担着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管理、学会解决问题,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和谐发展并具有强大职业迁移能力和发展后劲的社会人。同时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人才,要求在技术技能应用和创新上有较高水平,在技能层次上具有高级性的特点。其次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科研水平上体现高等性。高职院校要求具有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以及高水平、高品味的教学和科研。

2.2 职业性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提出,高职教育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致力于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清晰定位使“职业性”成为高职院校的显著特征,它体现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文化育人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准员工、准职业人,符合企业的用工需求与企业文化准则是其重要的育人标尺。因此,职业精神、职业文化、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一系列的培养就成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高职院校“职业性”特征的显性特征。

2.3 地方性(行业性)

高职院校无论是地方性高职院校还是行业性高职院校都有明确的服务面向,这个服务面向就是要立足地方(行业)产业的实际,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这一明确的服务面向定位要求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促使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校园文化主动与之相适应,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所以说高职院校的育人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同时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在高职院校的映射,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构造和环境。因此无论是校园精神的提炼、价值理念的形成,还是文化氛围的营造、文化活动的开展都要突出地方性(行业性)。尤其是植根于地方文化企业行业土壤之中的地方高职院校,其校园文化应主动吸收地方文化精髓,依托独特的地方文化构建特色校园文化[3]。

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作用

3.1 具有价值导向功能,有利于高职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依靠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两条腿走路,才能不偏废。优秀的校园文化控制和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行为习惯,是每个学生内心的精神需求和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完善的文化育人机制能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高学生在知识获得、技能习得、素质养成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出具有大视野、襟、深底蕴、更健康的技术技能人才。

3.2 具有情感激励功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当一种高品质的融合校地文化元素的价值观得到高职院校师生的认同后,能够把学校各个成员凝聚在一起,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迸发出强大的能量,使他们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及自身的发展开拓进取,勇往直前。同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3 具有价值认同功能,有利于促进高职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高职校园文化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判断、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通过文化熏陶和对社会现实的分析,学生能够塑造适应现实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观,限制和调整自身行为。因此学生能够自觉成为优秀校园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从而推进校园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3.4 具有情感陶冶功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文化育人对学生的影响带有深刻性、潜在性与持久性。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中情操的陶冶、文化的沐浴、人格的升华和道德的洗礼,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强调学生系统性、多方面的了解、学习、发展,夯实底蕴,为学生今后在任何一个专业方向上的深入与精致提供坚实的土壤、提供丰富的营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强调学生基于性格、爱好、能力、特长而选择的与别人不一样的发展方式与方向,尊重与体现学生的个性、自由、人生理想,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7篇:酒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传统装饰纹样;汉代帛画;室内设计

汉代帛画装饰纹样不仅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组成部分,凝聚了古人的智慧,而且作为中国艺术中的隗宝它具有伟大的传承性和文化性,所以需要将其应用到现代设计中提高设计的文化品味和情感韵味,丰富设计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使现代设计更加具有文化魅力和中国特色。

一、汉代帛画简介

帛画是以白色丝帛为材料而进行的绘画形式。兴起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发展到了巅峰,帛画的色彩以朱砂,石青,石绿和其它矿物颜料为主,颜色丰富而质朴,其描绘的主要内容是广阔的世界,人类的生活状态和思维空间。

二、汉代帛画纹样的特性

汉代帛画是中国艺术中的瑰宝,汉代帛画装饰纹样是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奇葩,把它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不但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民资内涵,而且深刻表达了一个民族的对美的理解和艺术的追求。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汉代帛画纹样的特性。

(一)审美性

中国汉代帛画具有独特的构图方式,图形几何结构和画面题材。其纹样线条简答修长而优美,颜色搭配朴实而高贵,具有其独特的美感,正因如此可以将其灵活的运用在各个设计领域,把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审美内涵表现出来,体现独特的民族风韵,汉代帛画装饰纹样是我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审美轨迹反映,代表着一个民族对于美的理解,对于自己民族审美艺术的传承 。

(二)传承性

汉代帛画装饰纹样具有独特的民族情感价值,它表现的是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思维方式,神话故事。它代表着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和对宇宙的理解。所希望表达的寓意就是生活变得更美好,生命生生不息,同时也代表着他们美好的信仰。而我们这种民族的信仰,对美好生活的信仰也一直深深的影响着我们,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着希望和阳光。这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思维和文化的传承,所以我们必须让这种信仰一直传承下去。将汉代帛画装饰纹样运用不同的设计领域当中,把我们民族的元素表现出来融入到我们的现代的生活环境当中,既能寄托我们的民族情怀表达深深的归属感又能体现我们的民族文化。

(三)装饰性

汉代帛画是传统文化中的艺术隗宝,其纹样包涵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特殊的民族情感,表达一个民族的哲学观和认知观。运用到设计当中将它特殊的美感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是一种古代工艺现代化体现,点缀平凡的物品和空间使他们更具有观赏性和艺术价值,它寄托着人们的精神文明信仰和追求美好的愿望,传递具有东方色彩的设计文化,将设计贴上民族标志跟随着时代步伐。

三、汉代帛画装饰纹样的文化内涵

“汉代帛画装饰纹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和表现,是中华民族传承的文化源泉”[2]。其绘画题材是以人们幻想的奇异事物和对现实事物描绘与夸张变形为主,其图样表现出圆满和谐的意境和超现实的美感。

中国文化强调寓意吉祥,传达中心思想。以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为例,对于这幅帛画的理解各有不同,具有很多的说法,整幅画都是以中国传统的线条勾勒纹样为主,可将其帛画分为地下,人间,天上三部分。“其结构内容都是从地下到人间到天界的逐级上升过程,不仅有着空间的纵向上升关系,而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天上 人间 地下共同构成了帛画的整体功能――引魂升天”[3]。场景分布明确的从某个角度讲述了当时的等级制度。

四、汉代帛画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室内空间界面布置

通过对中国帛画装饰纹样的样式的把握和对其寓意的解读,我们可以将其广泛的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的空间当中,达到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装饰效果,这样既可以实现人们对于功能运用上的追求又可以满足人们在心灵和情感上的寄托。

1.隔断

隔喽杂谑夷谧笆卫此凳瞧鸾跎咸砘ǖ淖饔茫它可以使空间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又能使空间通透流畅,满足使用的功能,而且隔断对室内整体格调起直接的影响作用,使用汉代帛画中的装饰纹样对其进行应用,使用汉代帛画纹样的几何构成形式和空间结构,让它在室内设计中灵活的应用,使隔断不但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美感而且具有传统的格调。

2.地面

地面装饰对于室内设计来说起衬托作用,增加整个空间元素的格调气氛,地面是人们最常接触的环境,也是视觉上最容易达到关注点的区域,所以地面的铺设对整体装饰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3.吊顶

吊顶是室内空间布置中比较具有装饰个性区域,在现代的吊顶设计中具有各种各样的装饰样式,而汉代帛画纹样中的几何图样可以为它增加非常多的设计元素,利用云纹装饰两边纹路,规矩图形应用在线脚和过渡线,效果简单,大气美观而且还富有寓意,帛画纹样加入吊顶不仅更加突显其立体感,更赋予其时尚气息.

(二)室内装饰与陈列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室内装饰设计不仅仅满足与使用功能和装饰样式,在此同时还不断的追求文化内涵和装饰个性以体现自身品味。

家具作为实用型的室内陈设品,在现代的室内设计当中家具不仅是作为功能品而存在,更大程度上它作为装饰品在室内营造空间格调,增加艺术文化气息。

灯具作为一种功能性陈设品,不仅需要满足室内基础照明的功能性,而且还需要负责调节室内的整体色调和空间氛围,从非常多的方面都会影响整个室内的格调,所以现代室内设计中灯具必须集审美与功能于一身。

作者简介:王凯娜(1992-),女,汉族,籍贯:陕西渭南人,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15级在校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参考文献:

[1]张东东.汉代帛画的继承与发展-皮影艺术造型[J].大众文艺.2013(05)

第8篇:酒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武术;服装;发展历程;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88-01

一、现代武术套路比赛中服装的变革

(一)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制定

1958年,中国武术协会成立,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规则中并没有明确提及比赛服装。裁判员根据比赛时错误的严重程度扣分,这种较为详尽的减分评分法,成为武术套路比赛的基本评分法。1973年《规则》对原有的规则做了两处重要修改,修改以后有利于引导技术发展。从1958年到1973年,规则都没有对服装做出确切的规定,服装都没有被列入评分细则,评分的关键在于技术动作的质量与创新水平上。

(二)1979年至1996年《武术竞赛规则》中服装要求的变化

直到1979年才做出了相对明确的要求,如在比赛中,运动员要穿灯笼裤等。1984年《武术竞赛规则》中才明确规定了参赛运动员的服装问题,规则中要求:在比赛时,运动员穿运动服、灯笼裤,也可以穿朴素的民族形式的表演服和运动鞋。在以后的1986年和1991年《武术竞赛规则》都没有做出大的改动,这种规定一直延续到1996年武术新规则的出现,才有了本质上的改变,在1996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非常明确的对参赛运动员的服装做了规定。规则中规定:武术套路比赛时运动员们必须穿规定的比赛服装,武术鞋或运动鞋,在比赛中,若发现运动员的器械或服装违反规定,则取消该项成绩。规则主要规定了武术服装的襟、袖、领,而不同的袖、领,体现了不同的运动项目的特点。面料颜色自选,只要是单色即可。这样,在设计服装时,就可以有所创新,避免雷同,增加观赏性,提高视觉效果。规则对武术比赛服装提出了要求,并且作为评分标准影响比赛成绩。显然,武术比赛在只注重技术动作的基础上,也开始追求表现力,开始欣赏武术的美。

(三)2003年至2004年武术套路服装新规定

2003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对武术套路比赛服装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1996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要求,如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穿规定的比赛服装;运动员必须穿武术鞋或运动鞋。2004年,全国武术锦标赛上取消对服装款式的统一限制,增加了“运动员的参赛服装要体现出项目特点、运动特色、时代特色”的指导性意见。

二、武术比赛服装的文化内涵价值

(一)实用性

对于武术服装,其实用性更为关键的不在于御寒与羞耻之说,由于武术属于难美技能类项目,并且逐渐向高难美新方向发展,武术服装的搭配关键在于技术动作干净利索的完成,体现各个流派的风格特点。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的民族文化特点不仅在武术动作中,而且在武术服饰方面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欣赏习惯。武术服装就是借鉴古代传统服装特别是胡服和汉服,加工制作而成,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的武术服装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趋向于宽大肥硕、悬垂飘逸,包裹严实,比较保守,极力渲染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

(二)审美性

随着服装设计水平的提高,现代武术服装既要体现民族传统精神,还应该具备21世纪新时代的气息,进而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武术服装既是中华民族的特有财富,也是时展的产物。“中”服为体,“西”服为鉴,以求顾及最大受体范围的审美意识。山东省滨州市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为了提高观赏性,不少女选手的武术服装都是收腰式,上衣都仅仅裹着,曲线起伏,展现出女性的好身材。

(三)象征性

“人靠衣服,马靠鞍”,这句话流传至今自然有她的道理,不同等级的衣服穿在同一个人上,你会有不同的感觉,服装从某个方面来说,具有一定的象征性。从传统意义上说,武术服装衣襟等设置的统一,喻示着社会秩序的统一、稳定和祥和;伦理道德的中庸、中正、中和;品节仪容的庄重、大方、文雅;外表所呈现的典雅雍容之美说明武术服装也是社会与礼仪的象征。

三、结语

武术服装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深的哲理。人们在欣赏武术套路运动的过程中,也会从习武者的服装入手,进一步领略挖掘其深层次的价值与意义。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武术套路比赛如何改革发展,都应该有一定的规则加以限制,将规则加以量化,而不是用一些匹配性,科学性,和谐性作为设计标准,既要体现民族性的传统精神,又应具有新时代追求个性、随意、自由及创新的新时代气息,将实用性、文化性、审美性、象征性充分融入武术服装中,从而满足传统文化时代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世界体育大事典编辑委员会.世界体育大事典[M].中国致公出版社,1993:110-116.

[2]李龙飞等.浅析武术服装的产生与发展[J].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10(1):123-124.

[3]张小鸥.武术套路比赛服装设计要素探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0):61-63.

第9篇:酒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岭南舞蹈 艺术形态 内涵 传承

富有特色并具有民族风味的岭南舞蹈文化既是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岭南文化中主要的组成形式之一,同时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宝库中璀璨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形式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与非物质文化有关的保护政策和条列,同时广东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一些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有关的细则。岭南舞蹈作为广州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发展。多民族大聚居的岭南使该地区的文化具有多元与融合的特色。在谈及岭南民间的舞蹈发展过程时,不仅要把眼光放在汉族及与汉族紧密联系的客家人那里,也要从根本上去挖掘该地区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味,从实质上把握岭南民族舞蹈的特色。作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岭南民族舞蹈其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1.传统舞蹈;2.新编写舞蹈。本文主要针对岭南民间传统的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展开讨论和分析。

一、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

作为受到外界影响较大并且依山傍水的岭南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物质和文化形式,并有其特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舞蹈是一种能够从实质上反映当地生活特色的艺术形式,能够从本质上体现出当地的风味。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指出:“一个时代的精神以及周围的风俗人情决定了该作品的生命力。”具有悠久历史的岭南传统舞蹈,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形成了多元化的特点和形态。组成其民间舞蹈艺术的除了有汉族人民编的“龙舞”“春牛舞”等之外,还有壮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师公舞”“采茶舞”,黎族舞蹈“打柴舞”(即“跳竹竿”) “钱铃双刀舞”,畲族舞蹈“猎步舞”“栽竹舞”,瑶族的“长鼓舞”等,通过这些舞蹈的表演和演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岭南的舞蹈特色,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底蕴。

岭南舞蹈不但形态各异并且其内容的表达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有表现浪漫爱情的情歌舞蹈,用酒歌舞表达喜庆丰收的舞蹈、表达渔民生活的乡间舞、表现山民放牧的牧羊舞,还有表现先民们采摘、狩猎生活的舞蹈等。不同的舞蹈表现着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情感,甚至人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要加大对岭南民族舞蹈的研究力度,尽最大努力做好岭南舞蹈的保护工作,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同时要在做好保护工作的过程中,使其不断发扬,不断成长和完善。岭南舞蹈作为广州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要在新的文化体系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要对其进行良好的利用,使得该文化在未来的生活中发展得更好。

二、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

(一) “水”动舞境

在地理特征的划分过程中,水是较为重要的地域文化之一,岭南作为亚热带中许多河流的汇聚地,其最大的特色是水源丰富,拥有丰富的水域景色。水作为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的最重要优势资源之一,在广东非物质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岭南民族舞蹈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应将岭南人的生活和生产过程结合进去,将生活中各种富有特色的东西转化为舞蹈的神韵和魅力。所以我们要对岭南人的生活进行各个方面如心理、民风以及生活习俗等的研究,同时要深入了解当地的气候和生活环境,以及该环境对岭南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影响,这样才能够创造出优秀的作品,使其舞蹈更具有神韵。

(二)“绿”唤精神

“绿”作为时代精神和生命特征的体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常所说的时代精神指的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该时代价值观念以及思想特点,并能够将这些时代特征体现在所要编排舞蹈的形式、题材、内容中。岭南作为生命特征丰富的地域,其充满盎然生机的绿意能够唤起人们对于古代荒蛮之地的追忆和对生命发生的沉思;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绿色,它是人们顽强生命力的象征,同时绿色对于整个广东大地的人们来说具有深刻的意义,它是南粤人们日复一日辛勤劳动最终获得的成果。

(三)“侨”之特色

岭南作为华人和华侨居住最多的地方,其最大特色便是“侨”。“在有人的地方必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肯定有广东人”这句话说明广东人在世界上的分布之广,同时为广东华侨以及华人题材舞蹈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摆脱传统题材中仅仅以“背井离乡”或者“衣锦还乡”为题材的创作理念,从根本上挖掘具有深层含义的内容,从独特的视角和特点去挖掘和定义,对他们为祖国和人民做出的贡献给予正面的评价。通过一系列资料的搜集创作出有关“侨”的最好作品,使其成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

(四)“新”中变通

变通指的是要将中西方的文化结合在一起,成为岭南文化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在岭南新舞蹈的创作过程中,要注意使“新”不仅仅表现在所要创作作品的外形上,而且要体现在作品内涵中,使整个作品突出整体性,同时注意在表演技巧上要有一定的自我创新意识和灵活性。在表演过程中,岭南舞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色取得好成绩。

创作人员只有在深入了解岭南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了解岭南文化的来源和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岭南舞蹈的独特风格,使之成为最好的岭南舞蹈。在现阶段,相关文化部门也成功创作了一些舞剧,如《岭南行走》等,这些舞剧的创作过程虽难度较大但总体而言起到了较好的创造效果。所以,我们要把握时代特色,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地创作出与时代一致的特色舞剧,使岭南舞剧成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岭南舞蹈的传承对策

(一)大力宣传岭南舞蹈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媒体较为发达,我们要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度,加大岭南舞蹈的宣传力度,如在报纸中进行宣传、在电视上利用节目宣传、在网络上利用专题宣传。但是,这里所讲的宣传并不是要丢弃别的艺术特色,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岭南舞蹈文化的宣传工作给予重视。同时,还要抓住现有的各种机会和条件,如进行关于岭南舞蹈的专题讲座,对学习舞蹈的人员以及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讲述岭南舞蹈存在的意义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开展一定的舞蹈活动,使人们从实践中领会舞蹈对生活的影响。使当地的居民明白,作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岭南文化是岭南的标志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而使全社会掀起保护岭南舞蹈文化的热潮,提高人们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此外,在有关岭南舞蹈专题的开办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舞蹈专家讲解、电视宣传或者互联网讲述等。还可以将与岭南舞蹈有关的各种故事或者风土人情搜集在一起,将其中具有典型代表的岭南舞蹈做成光碟进行发售,使得岭南舞蹈不断流传下去。

(二)岭南舞蹈传承人的培养

作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岭南舞蹈包括两部分的内容:1.汉族特色的舞蹈如“龙舞”“醒狮舞”等;2.各具风格的少数民族舞蹈。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将该遗产延续下去,这是一代代舞蹈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由于民族民间舞蹈缘于民风民俗生存的特点,没有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的传人,就难以真正理解舞蹈的文化内涵,就会断层。发掘、培养真正忠实于传统民族文化、忠实于岭南舞蹈又有创新意识的传人极其重要。只有传承人,才能使岭南舞蹈的宝贵知识和精湛技艺延续下去,传递下去。才不会再出现人亡舞止、人亡艺绝的濒危绝境。因此,我们要在普查、调查、采录的基础上,对于有培养潜质的传承人特别注意,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让岭南的文化遗产在传承人手中,通过他们的辛勤努力和用心工作将各具特色的岭南文化传承下去。

岭南舞蹈作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传承是一项较为重大的工程,完成这项工程的延续仅仅靠舞蹈人员和民间的保护者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对此投入较大的精力。尽管在“申遗”工作的准备过程中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作为言传身教的舞蹈艺术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开展工作,所以应做出详细而具体的长远规划措施。

(三)进一步发展岭南舞蹈

自远古到今,岭南大地以其宽广的胸怀和富有特色的地貌以及人文特色接受着来自不同地方的文化,使那些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岭南文化特殊的多元化格局。岭南舞蹈作为独具特色并通过肢体表达艺术的独特形式,它没有音乐或者画派那样鲜明的风格,但是也拥有自己独特的特征:1.独具特色的岭南舞蹈概念和属性;2.各类经典作品的创作。在历史的长河中,岭南舞蹈以其独有的特色创作出大量的经典之作。要理解岭南舞蹈就必须挖掘岭南舞蹈的历史、分析岭南舞蹈面临的形势,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测,掌握岭南舞蹈的发展规律和特征,最终形成具有典型特色的岭南舞蹈。

岭南舞蹈作为一种能够反映岭南人民生活和生产的舞蹈,它能够引发创作者的激情,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观众产生共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岭南舞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舞蹈语言,同时受不同的因素,如地域、情感和文化等的影响,岭南舞蹈蕴含了不同的意义,最终使岭南舞蹈的发展变得异常艰辛。根据舞蹈的发展特点,若想让该舞蹈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必须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人物和风俗结合起来,同时在其表演过程中配上各种不同的场景,这样才能实现岭南舞蹈的发展,从而在艺术舞台上展示给观众不同的信息。这几年,一些高水平的优秀教师创造出一批具有典型代表的舞蹈作品如《巴郎鼓》《莎瑶妹》《悸动》等,同时在这些节目的创作过程中融入了新的语言,这将是岭南舞蹈发展的一个方向。

岭南文化作为岭南舞蹈发展的核心,是岭南舞蹈所要表现的根本特色所在。在岭南舞蹈的创作过程中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丰富岭南文化的内涵,体现出岭南文化的韵味。岭南舞蹈要将自身的特色和现代的风味结合在一起,打造其独特的气质,同时在岭南舞蹈的创作过程中要将时代性、地域性以及岭南的文化性结合进去,从而创造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岭南舞蹈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础,早年的《胶林晨曲》和《雨打芭蕉》是典型的岭南舞蹈代表作;在现代的发展中又出现了《广州往事》和《风雨红棉》等优秀作品。我们要在这些优秀作品的引导下不断地深入挖掘该地的风土人情和民间特色,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结语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广东省有关文化保护的相关规定和措施为岭南舞蹈的保护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机遇,使得岭南舞蹈的发展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有关这方面工作的开展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并且通过不同的渠道实施岭南舞蹈的保护策略。要想使岭南舞蹈文化有一定的发展必须要从不同的文化中汲取一定的精华,将其转变成岭南舞蹈文化发展的强有力支柱。从内容和形式上不断丰富岭南文化的灵魂,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欢迎的文化产品,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岭南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江口隆哉.舞蹈创作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2]朱竞.百名学者论中国文化[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

[3]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梁凤莲.文化行走与岭南情趣的表达[J].南国红豆,2008(6).

[5]玲玲.《岭南行走》义演献灾区[J].广东艺术,2008(4).

[6]付媛媛.我所认识的岭南舞蹈[J].南国红豆,2008(6).

[7]李坚.现代审美心理与民族舞蹈文化传统[J].音乐舞蹈研究,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