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急救常见的处理方法范文

幼儿急救常见的处理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急救常见的处理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急救常见的处理方法

第1篇:幼儿急救常见的处理方法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3月31日因眼球意外损伤住院治疗的260例患儿的263只眼,包括眼球破裂伤,眼球挫伤,球内异物,爆炸伤,其他如烫伤、化学烧伤等,以出院诊断为最终临床诊断。

1.2 一般情况

眼球意外损伤患儿占同期住院患儿的16.7%,其中男女比例为2.86∶1,年龄1~14岁。经过治疗后,263只眼中除5只眼检查不合作外,其余122只眼视力>0.3,88只眼视力0.3~0.05,38只眼视力为0.05~光感,10只眼眼球摘除。这些不同致伤性质的类型有穿通伤、钝挫伤、异物伤、化学伤、物理热烧伤等。这些致伤因素引起的眼球外伤疾病种类有角巩膜破裂伤、前房积血、虹膜根部离断或虹膜嵌顿、外伤性白内障、球内异物、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眼内炎等。

1.3 眼球外伤致伤因素的分类及构成

在263只眼眼外伤中,穿通伤121只眼,占总数46.0%;钝挫伤73只眼,占总数27.8%;异物伤39只眼,占总数14.8%,化学伤11只眼,占总数4.2%;物理热烧伤6只眼,占总数2.3%;其他13只眼,占总数4.9%。

1.4 各类眼球外伤年龄分布

儿童眼球外伤的多发年龄为2~11岁,占总数87.2%,眼穿通伤常见于1~11岁,眼钝挫伤多见于2~14岁,异物伤常见于6~11岁,化学伤及物理热烧伤多见于5~13岁。见表1。

1.5 院前急救措施

一旦发生眼外伤,应保持伤口清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医生应稳定患儿情绪,避免患儿哭闹,保持平稳的情绪接受救治。

发现眼球破裂,应采取相应措施,如正确包扎、将头部保持水平位、防止头部剧烈震荡、避免患儿哭闹和挣扎,以减少眼压波动造成眼内容物进一步脱出和继发性出血,甚至继发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等眼球外伤后的二次损伤。

当异物进入眼内,尽力分辨和记住异物的大小和性质,正确地描述于抢救医生。当异物嵌入眼表或眼眶而一端暴露时,不能擅自拔除异物,避免创口进一步扩大,而应妥善地连同异物一起送往医院。

眼部化学烧伤,如酸碱烧伤或热烧伤,就地根据条件用冷开水或自来水冲洗患眼,以中和pH值或降低温度,冲洗时反转上、下眼睑,并嘱患者转动眼球。眼球化学烧伤一旦发生,应当机立断,分秒必争,就地处理,以阻碍眼部损伤的进一步发展。

当发生车祸、爆炸伤或其它复合伤时,应先抢救生命,保护受伤眼球;待生命体征平稳时,再进行眼外伤的处理。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 统计方法为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统计,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眼球外伤的损伤类别的不同,致伤因素的不同,是否得到正确的院前急救和及时的治疗,都将影响眼球外伤的转归。在各种致伤因素中,钝挫伤预后最佳,穿通伤和物理热烧伤其次,异物伤和化学烧伤最差。见表2。而患儿年龄、性别与转归无显著相关性。

3 讨论

儿童眼球意外损伤是指由意想不到的原因所造成的损伤。儿童眼球意外损伤直接影响眼球完整性及功能,是导致儿童单眼盲的最主要原因,不仅在经济上给众多家庭带来损失,还给儿童及家长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影响儿童生活及生存质量,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

3.1 各类眼外伤致伤原因

3.1.1 眼球穿通伤 发生率占本组资料的第一位,以婴幼儿为主,2~9岁为多见。通常幼儿在单独玩耍时锐器,如剪刀、缝针、毛线针、铅笔、指甲等,意外刺伤眼球。一例12岁男童,来自农村, 玩耍时被玩伴用废弃的一次性医用针头刺进一眼球,眼内严重感染不能控制,最终被眼球摘除。

3.1.2 钝挫伤 1~9岁多发,常见于婴幼儿、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婴幼儿在走路或奔跑时不慎跌伤及碰伤。爆竹、雷管炸伤多发于6~13岁大龄儿童,农村男童多发。

3.1.3 球内异物伤 儿童的发生率较成人低,常见于大龄儿童6~15岁,多见于铁屑、玻璃碎片、铅笔笔芯、玩具枪子弹、弹弓等误入眼内,此类眼球外伤治愈率也较低,一旦发生后果较严重。近年来,因弱视、近视戴镜治疗的儿童逐年增多,戴镜儿童跌伤及碰伤时眼镜破碎,引起眼球穿通伤或异物伤亦不少见。

3.1.4 化学烧伤及物理热烧伤 儿童中发生率相对较少,多发生于6~15岁,常因石灰烧伤、易燃品、明火等引发,或学生在做实验时因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不慎烧伤。

3.2 相关因素的防治

3.2.1 健康宣教 在不同的场所,利用不同的形式,根据不同时期的高危因素进行教育。宣教场所为社区、幼儿园、托儿所、学校等;宣教对象为婴幼儿、儿童或学生、家长、保育员、教师。利用形式有多媒体,画册,黑板报,儿歌,打油诗,讲故事,情景表演,课堂讲座等形式[5]。

3.2.2 创建安全环境 在婴幼儿活动场所保证设施安全,避免玩耍易破易碎的劣质玩具。远离危险物品如剪刀、玻璃或其它利器、烟花爆竹和仿真枪类。严格按规定处理废弃的医疗器械如一次性注射器。

3.2.3 对儿童进行有效的监护与教育 儿童天性活泼、求知欲强但控制能力弱,对危险因素的无知和防御能力的缺乏,需要成人有力度地监管和教育。

3.3 指导正确的院前急救

正确的院前急救可有效防止眼外伤后的二次损伤,将损伤减少到最低限[6-7]。本组患儿中有2例石灰烧伤。一例患儿家属就地冲洗后送至本院,最终因角膜斑翳视力为0.3,而另一例患儿未经任何处理即急送至本院,因碱性溶液渗入前房角,破坏小梁网导致继发性青光眼以摘除眼球而告终。根据不同致伤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如眼部化学烧伤就地根据条件用冷开水或自来水冲洗患眼;眼球破裂伤就地进行包扎;异物伤现场明确可能致伤异物性质,妥善包扎后连同异物一起送往医院;同时安慰患儿,保持情绪稳定。儿童眼球意外损伤是导致儿童单眼盲或视力减退的主要因素,以婴幼儿或学龄前儿童多发。即可只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安全意识,即可以防患于未然,也就是说多数儿童眼外伤是可以预防的;正确的院前急救可使眼球外伤的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Sanchez TH, Galindo FA, Iglesias CD, et al.Epidemiologic study of ocular emergencies in a general hospital[J].Arch Soc Esp Oftalmol,2004,79(9):425-431.

[2]张文斌,徐海峰.儿童眼外伤10909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4(21):489-490.

[3]陈军民,薛金增.1622例儿童意外损伤的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 (9):750-752.

[4]向伟,丁宗一.儿童意外损伤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1):702-704.

[5]Voon LW, See J, Wong TY. The epidemiology of ocular trauma in Singapore: perspective from the emergency service of a large tertiary hospital[J].Eye,2001,15(1):75-81.

[6]Ezra DG, Mellington F, Cugnoni H, et al. Reliability of ophthalmic accident and emergency referrals: a new role for the emergency nurse practitioner?[J]. Emerg Med J,2005,22(10):696-699.

第2篇:幼儿急救常见的处理方法范文

眼睛外伤是儿童眼科中常见的眼病,尤其是1~3岁的孩子,都可以算作高发人群了。小宝宝刚学会走路,步履蹒跚,很容易跌倒,因而碰到桌椅的棱角、地面的石块或手里拿着的玩具等造成眼睛外伤。当孩子的眼睛受伤后,哪怕是看出伤口的小伤,也要到儿童眼科检查一下,让医生确定眼睛受伤的情况。

不同的眼睛外伤,急救也有区别

当孩子发生眼外伤时,父母往往惊慌失措,手忙脚乱,这非常不利于救治。眼科专家提醒大家,对眼睛外伤的正确处理,关系到宝宝的视力是否受影响。初步急救要迅速准确,而且要根据不同的伤害做不同的处理。以下是孩子常见的眼睛外伤的初步急救原则:

化学制剂,如洗涤剂、清洁剂,—不小心进入孩子眼睛应该怎么办?

对孩子会有多大影响 洗涤剂、清洁剂种类繁多,无论哪—种,多是含有不同程度碱性化学成分,如果不小心进入了孩子的眼睛,对结膜、角膜上皮有损害,会使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点状或片状破损,影响角膜透明度,使得孩子看东西模糊。由于化学成分刺激了角膜上皮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孩子会出现旧光流泪、不敢睁眼和疼痛等症状。

急救方法 立即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冲洗孩子的眼睛(冲洗时用小手绢掩住孩子的鼻子,防止呛水),用手指将孩子的眼皮撑开,愈大愈好。如果孩子能接受,甚至可将他的头部放在水龙头下,让水直接冲洗眼睛,冲洗时间至少持续15分钟,同时尽可能让孩子转动眼球,冲洗后立刻送孩子到急诊或儿童眼科检查。

孩子摔倒,眼睛被撞伤怎么加

对孩子会有多大影响 孩子的眼球受到外力撞击受伤,但没有破裂,比如遭受各种物粥中撞、拳头、弹弓、球类等的击伤等。根据受撞力的大小,伤势可轻可重。如眼睑血肿,结膜下出血,多半会自行消退,医生检查后一般不需特别治疗:

急救方法 立即帮孩子受伤的眼睛进行冰敷,大约15分钟,这样做可以减少疼痛及肿胀。如果孩子的眼眶变黑或视力模糊,可能是眼球内出血或其他伤害,这时要立刻送他去医院,请眼科医生检查治疗。

眼睛出血了,怎么办

对孩子会有多大影响?眼睑撕裂或结膜撕裂时,你能看到的症状是孩子的眼睛有出血,这种情况就是眼睛切割伤。眼睑本身血液供应丰富,愈合能力强,只要及时将受伤的组织对齐缝合,防止感染,孩子的眼睛就无大碍。如果伤口比较严重,就可能影响孩子的视力。

急救方法 处理原则与一般外伤基本相同,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绢稍用力压在伤口处,帮助伤口止血,血止住后再用纱布将眼部轻轻包扎。不要尝试拿掉粘在眼睛或眼皮之内的任何物体,并避免碰压眼球或揉擦眼球。简单包扎后然后立刻送孩子去医院。

孩子眼内进了异物,如砂子等,应当怎么处理?

对孩子有多大影响?当异物进到孩子眼睛里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该是揉眼睛,但是这样做可能会让异物伤到眼睛,所以当看到孩子有揉眼睛的动作时,你要马上帮他检查眼睛。如果不是尖锐的异物,通常不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大的伤害。

急救方法 一般异物如昆虫、灰沙、铁屑等进入眼内,多数是黏附在眼球表面。这时要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孩子的上眼皮,轻轻向前提起,再向孩子的眼内轻吹,刺激眼睛流泪,将沙尘冲出。这个方法如果不奏效,则先让孩子眼睛向上看,你用手指轻轻扒开下眼皮寻找异物,要特别注意下眼皮与眼球交界处的皱褶处容易存留异物,仔细寻找。如果没有,可以翻开上眼皮寻找,或者到眼皮的边缘和白眼球处寻找。找到异物后用湿的棉签或干净手绢的一角将异物轻轻粘出。如果进入眼内的沙尘较多,可以用清水冲洗。如果是石灰粒吹入眼中,应马上翻开眼皮,将石灰粒取出,再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立即送医院处理,千万不可不做处理直接送医院。

如果异物仍然不能取出来,就要马上送孩子去医院治疗。

最容易导致孩子出现眼外伤的原因

·2岁以内孩子的磕磕碰碰

预防对策:2岁以内孩子的走路不太稳,经常都是急匆匆的,动作很快,所以父母要特别注意家中在孩子眼睛高度以下的物品及摆饰,对一些有棱有角的物品最好加上软垫或安全罩。

·家中各种洗涤剂、高浓度清洗剂、杀虫剂,还有喷雾性发胶、香水等化妆品

预防对策:在使用洗涤剂时,千万不要溅进孩子的眼里。这些东西要小心放置,最好放到孩子够不到又能加锁的橱柜里,避免孩子接触。

·弹射性玩具,如弹弓、飞镖、发射性玩具枪、箭等,还有有潜在危险的玩具如带刃、带角、

玻璃易碎性质的玩具

预防对策:这类玩具对孩子来说太危险,不太合适他玩。除此之外,如果孩子边拿着玩具边跑,如果摔倒也可能受伤(即使是很安全的玩具),所以孩子的这种行为最好避免。

·家中所有尖锐的生活用品如:牙签、铅笔、剪刀、叉子、衣架、筷子、铁丝等

预防对策:这些东西当然也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别忘了使用过的,比如牙签或铁丝,当垃圾扔掉时,最好马上扔到室外的垃圾桶,或单独存放在—个孩子够不到的垃圾桶里。

·厨房的开水、热油、火苗

预防对策:厨房开明火或者开始炒菜时,就不要让孩子再进入厨房。

·家养宠物的尖爪

预防对策:宠物也要定期剪指甲。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大一点的孩子,告诉他不要去抢宠物的食物,以免和宠物发生正面冲突。另外,小婴儿的指甲也要定期修剪,还要保证指甲边缘圆滑,没有毛刺,因为小婴儿也会不经意用手指划到自己的眼睛。

第3篇:幼儿急救常见的处理方法范文

【摘要】 目的 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以更有效地降低患儿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手足口病患儿病例资料,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包括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联合使用利巴韦林和双黄连抗病毒,雾化吸入,口腔护理等措施;重症患儿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冲击、脱水降颅内压、对症处理及营养支持等措施。结果 144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无任何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6.5 d。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皮疹; 热证; 疱疹病毒,人; 肠道病毒感染; 中西医结合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尤其是由新型肠道病毒EV71感染引发的手足口病,近年来在全国多个地区爆发疫情,导致部分婴幼儿致残甚至死亡。自2008年3月底以来,安徽省阜阳市出现手足口病疫情(经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样检测,系由EV71感染所致),并导致多名婴幼儿死亡。蚌埠市部分地区随后也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本院于20080501设立独立的手足口病病区,至20080731共收治144例手足口病患儿。经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取得满意疗效,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0501~0731安徽省蚌埠市儿童医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44例,其中男79例,女65例,男女之比1.2∶1;年龄2个月至9岁,平均2.9岁;病程4~7 d,平均4.7 d。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所制定的标准[1]。

1.3 流行病学史 144例中,确认有同班、同校、同村密切接触史者89例,有一般接触史者37例,周围有流行无明确接触史者10例,周围无流行又无明确接触史者8例。有接触史者占92.4%。

1.4 临床表现 所有患儿均有手、足、口腔疱疹。其中34例除了上述部位的疱疹外,还存在臀部疱疹。主要临床表现如下:发热82例(58.3%),手足皮疹144例(100%),口腔疱疹144例(100%),食欲不振78例(54.2%),流涎65例(42.4%),咳嗽42例(28.9%),腹泻、呕吐13例(9.7%),抽搐1例(0.7%)。

1.5 实验室检查 144例患儿均作了血常规、心肌酶、血糖、胸部X射线、心电图等检查:其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46例,血小板升高46例,血清磷酸肌酶同功酶升高24例,乳酸脱氢酶升高23例,胸部X射线片异常(呈支气管炎、肺炎改变)82例,心电图异常25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21例,T波变化2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左心室高电压1例),血糖升高8例。其中1例重症患儿作了脑脊液检查(提示有核细胞升高、蛋白升高),该患儿头颅CT和脑电图检查,均提示有炎症性改变。

1.6 治疗及转归 一般治疗为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瞩患儿多饮水,吃容易消化的食物。药物治疗以抗病毒为主。采用利巴韦林(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15~20 mg/(kg·d)和双黄连(哈尔滨制药三厂生产的干粉剂)60 mg/(kg·d)静脉注射,疗程3~5 d。合并有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一般选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同时雾化吸入利巴韦林和地塞米松,每日2次,加强口腔护理。对于手、足、臀部等部位的皮疹给于阿昔洛韦乳膏(湖北午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外涂。其中1例从基层医院转来的合并有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除上述治疗措施外,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冲击、脱水降颅内压、对症处理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

经过4~8 d的治疗,本组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5 d。1例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住院15 d痊愈出院。

2 讨论

手足口病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类型很多,但均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人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组5,10,16,19型(CA5,10,16,19)及肠道埃可71病毒(EV71)型和新肠道病毒。但最常见的为CA16及EV71型[3]。1981年国内首次报告了手足口病疫情。天津市在1983年和1986年的5~10月间发生两次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流行。1998年台湾地区在6月和10月两次流行中报道有近13万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证实CA16和EV71是主要病原体。上海地区2002年4~6月儿童手足口病流行期间67例患儿的病原学调查表明CA16与EV71之比为6.4∶1[4]。2007年山东省临沂市出现手足口病流行和2008年3月底安徽省阜阳市出现的手足口病流行。经病原学检测主要为EV71型病毒所致[5]。本次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经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样检测证实也系EV71感染所致。

手足口病一般患儿症状较轻。临床诊断依据为流行病学史、口腔黏膜疹、溃疡、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的皮疹等。大部分患儿有发热。皮疹以手足心部位为主。易与水痘、疱疹性咽峡炎等常见病鉴别[6]。只要发现和治疗及时,多可痊愈。祖国医学认为,手足口病的发生以感染时邪为主,邪毒由口鼻而入,蕴郁肺脾,内侵生湿生热,向外发于肌表,故见手、足、口部疱疹。治宜清热、利湿、解毒为主。双黄连干粉剂为纯中药制剂,系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等经科学方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具有抗菌和抗病毒双重作用,它可以加速病情缓解,加快退热过程。本院收治的144例患儿中,仅1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由于笔者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方法得当,使得患儿均痊愈出院,没有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陆国平等[7]总结危重症手足口病(EV71感染)的诊治体会中,回顾性分析重症、危重症病例,早期存在以下特点:(1)年龄

笔者体会,对每一个患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减少危重病例发生的关键。这就要求医生在掌握该病的临床表现的同时,更要仔细观察每一个患儿,尤其是年龄

由于本病易在集体和幼儿园中传播,多为婴儿及隐性感染者咽喉液及唾液中的病毒以飞沫形式感染,患儿的疱疹液及粪便中的病毒亦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物品经口感染。因此,要加强对幼儿园、小学教室的通风,玩具及餐具消毒以及对患儿进行有效的隔离也是杜绝手足口病流行的较好措施。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勤通风同样是预防手足口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07808.

[2] 霍淑芳,严超英,王菊芬.小儿手足口病60例临床分析[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21(1):65.

[3] 吴晓波.手足口病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6):559560.

[4] 杨智宏,朱启镕,李秀珠,等.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9):648652.

[5] 赵顺英,李兴旺,江载芳.关注小儿重症肠道病毒71型感染[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6):401403.

[6] 照日格图.近年来新出现的重症病毒性疾病的诊治进展[J].小儿急救医学,2005,12(5):356359.

第4篇:幼儿急救常见的处理方法范文

本次培训就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及早期干预、幼儿园膳食结构与管理、幼儿常见传染病的辨别与防控及过敏特殊儿的管理、幼儿园体弱儿、肥胖儿的管理、幼儿意外事故的急救方法等多方面展开讲解。通过本次培训,我明白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保健老师,就要从规范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制度、常见意外事故预防处置、消防安全知识及应急处理、儿童常见传染病及预防开始;明确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职责及相关制度、膳食营养调查、卫生保健科研等方面知识。虽然我并不是园内专门的保健老师,但是通过本次培训,我还是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的培训,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关注到幼儿方方面面的卫生保健问题。每天从幼儿入园晨检、进班、进餐、入厕、户外、午睡、离园等几大关口入手,对幼儿加大护理,关照、关注幼儿的成长变化,在生活中、学习上、心理上给予幼儿帮助、照顾、沟通疏导。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建立班上一日常规生活制度,让幼儿做到动静交替,应做到既有限定又有弹性,保证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原来我忽视了幼儿园体弱儿的这个问题,但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了关照体弱儿在幼儿园保健工作中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后每天的工作当中我会加强体弱儿的管理,例如我班的赵稼筠小朋友,我就要多观察、多照顾他。其次要做好预防疾病的各项工作,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如有发热、皮疹、眼睛红肿等,尤其是流行性传染病高发期(如手足口等)应该更加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幼儿园的保健工作涉及到很多的细节问题,如:随时提醒幼儿按正确程序洗手、注意进餐速度,饭后漱口,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提醒幼儿根据天气情况穿脱衣服等。开展健康教育、以及安全自我保护教育教学;每天从幼儿入园晨检、进班、进餐、入厕、户外、午睡、离园等几大关口,对幼儿加大护理,关照、关注幼儿的成长变化,在生活中、学习上、心理上给予幼儿帮助、照顾、沟通疏导。要做好各项保健工作,其主要是耐心,细心的对待幼儿。

第5篇:幼儿急救常见的处理方法范文

系统/疾病

主要内容

要点

一、呼吸系统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概述

(2)临床表现和病程分期

(3)治疗和预防

(二)支气管哮喘

(1)概述

(2)临床表现

(3)诊断

(三)肺结核

(1)临床表现

(2)临床类型

(3)治疗原则

(四)肺癌

(1)病理分类

(2)临床表现

 

四、女性生殖系统

(一)妊娠与分娩

(1)妊娠诊断

(2)影响分娩的因素

(3)分娩的临床经过

(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分类

(2)诊断

(3)处理原则

(三)产后出血

(1)病因

(2)诊断

(3)处理原则

(4)预防

(四)产褥感染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处理原则

(五)子宫颈癌

(1)病因

(2)临床分期

(3)临床表现

(4)诊断

(六)子宫肌瘤

(1)分类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血液系统

(一)造血系统疾病

(1)概念

(2)分类

(3)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4)诊断

(5)治疗原则

(二)输血

1.合理输血

(1)输注血液成分的优点

(2)常用血液成分的特性

(3)合理输血的原则

(4)输血适应证

(5)血液保护

2.安全输血

(1)输血基本程序

(2)输血不良反应

六、内分泌系统

(一)总论

(1)概念

(2)病因及诊断

(3)治疗原则

(二)糖尿病

(1)定义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分型

(4)综合防治原则

七、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疾病概论

(1)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病因

(2)常见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八、运动系统

骨折

(1)临床表现

(2)X线表现

(3)急救目的和急救固定的目的

(4)治疗原则

九、儿科疾病

(一)感染性疾病

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猩红热)

(1)常见呼吸道发疹性疾病的病因

(2)各种皮疹特点和出疹规律

(3)常见并发症

(4)治疗与预防

(二)小儿结核病

原发型肺结核

(1)临床表现

(2)诊断

(3)治疗

(三)消化系统疾病

小儿腹泻病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四)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肺炎

(1)肺炎的分类

(2)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3)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表现

(五)心血管系统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1)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2)几种常见先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十、传染病

(一)病毒性肝炎

(1)病原分型

(2)临床分型

(3)甲、乙型肝炎的血清学诊断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治疗原则

(三)伤寒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治疗原则

(四)肾综合征出血热

(1)病原分型

(2)临床表现分期

(3)诊断依据

(五)细菌性痢疾

(1)病原

(2)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

(3)粪便检查特点

(4)诊断依据

(六)霍乱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治疗原则

(七)疟疾

(1)疟原虫生活史

(2)典型间日疟的临床表现

(3)诊断依据

(4)主要预防措施

(八)日本血吸虫病

(1)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2)诊断依据

(3)病原治疗

(4)主要预防措施

(九)艾滋病

(1)病原学

(2)传染途径

(3)临床表现

(4)诊断

十一、性传播疾病

(一)淋病

(1)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二)梅毒

(1)病因

(2)分期及临床表现

(3)诊断及治疗

十二、其他

(一)无菌技术

(1)灭菌、消毒概念和方法

(2)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二)急性中毒

(1)中毒的概念

(2)病因

(3)临床表现

第6篇:幼儿急救常见的处理方法范文

食物中毒是指孩子吃了某些携带病菌或毒素、毒质的食物而发生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由于吃了不干净的饭菜和沾染了有毒物质的食物。

引起小儿食物中毒的原因

1 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在制作贮存、运输及出售时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常见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杆菌、副大肠埃希杆菌、嗜盐菌等;另一些细菌经高温处理可杀死细菌,但其代谢产生的毒素未被破坏,食入后仍可中毒。

2 真菌性食物中毒。指有毒的真菌如:赤霉菌毒、青霉菌和黄曲霉菌等污染食物致中毒。

3 有毒的动植物中毒。食物本身含毒,如河豚、蟾蜍、毒蕈、木薯、白果及发芽的马铃薯,本身含毒食后发生中毒。

4 化学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掺杂入一些重金属有机磷等引起中毒。

小儿食物中毒的紧急救护

1 发现小儿有食物中毒的现象时,如小儿未发生呕吐,可用手指或筷子、或牙刷柄等包上软布,压迫孩子的舌根,或轻搅他的咽喉部,促使发生呕吐,把毒物尽快吐出。也可给孩子喝些盐水,再用上法促进呕吐即送往医院急救。

2 尽快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清洗被污染的皮肤、除去污染的衣服、脱离有毒的场所或催吐、洗胃、导泻、灌肠以清除食入的毒物。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如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

3 防止毒物吸收:在催吐、洗胃过程中或其后,给予拮抗剂与直接未被吸收的毒物发生作用,以减低毒性或防止吸收。例如强酸中毒可用弱碱(石灰水上清液、肥皂水)中和,强碱中毒可用弱酸(1%醋酸、果子水)中和,日常饮的豆浆、牛奶或蛋清也有中和酸、碱作用和保护肠胃道黏膜作用,并常用作金属毒物的拮抗剂。浓茶可以沉淀某些毒物。

及时告诉医生孩子的表现、最近曾吃了什么东西和在什么地方吃到的这些东西。医生将根据孩子的情况和中毒的类型进行治疗。如果孩子有脱水征象,将对孩子进行输液补水。

第7篇:幼儿急救常见的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护理

Abstract:Infantile convulsion is a common pediatric emergency,if not timely and effective treatment,can cause irreversible brain damage and even endanger the lives of children,so take the cooling,keep the airway open,stop panic,oxygen inhalation and safety protection nursing measures to control seizures,reduce children injury,and health guidance to strengthen its treatment compliance,prevention of seizure recurrence,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Key words:Children;Febrile convulsion;Nursing

小儿中枢神经以外感染引起38.5℃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称为小儿高热惊厥[1],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症,不及时处理可以引起小儿神经损伤等系列并发症,甚至死亡。如果小儿惊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因此,做好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工作在临床中有着重要意义。我院收治的123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经过有效的护理,取得较满意的康复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对策介绍如下,以供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小儿高热惊厥患儿123例,其中男71例,女52例;年龄6月~7岁,1~3岁有88例(71.54%);惊厥发作时体温在38.5~39℃的有16例(13.01%),39.1~40℃74例(60.16%),>40℃的33例(26.83%)。

1.2症状和体征 排除患儿头颅感染和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它传染病初期,当体温在38.5℃以上突然发生的小儿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两眼发直,牙关咬紧,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陈挛性或强直性抽搐,个别患儿出现颈项强直、面部青紫、大汗淋漓,甚至大小便失禁,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后,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轻者表现为强直性发作,发作时握拳,躯干、四肢强直,四肢张力降低伴半身抽动,部分患儿仅一侧或双侧抽动。

1.3护理对策 尽快控制惊厥发作,同时配合医生寻找发热病因予以治疗及预防惊厥复发。

1.3.1发热惊厥时的处理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侧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避免吸入窒息。②建立静脉通道:有效静脉通道可以保证将所需要的药物及液体及时供给患儿机体,记录好出入量。③密切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和血糖,血氧饱和度

1.3.2高热惊厥持续状态的处理 惊厥持续>30min,应采取紧急急救措施,专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防误吸。应用镇静、止惊、降温、脱水等药物时,一定要按药物说明书要求进行给药,采取正确途径,注意给药速度;用微量泵维持防止惊厥再次发生的药物,但要避免药物引起呼吸抑制,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医生,并配合有效处理。

1.3.3发热处理 ①物理降温:高热时先用冰帽、全身温水或酒精擦浴进行物理降温,如果降温效果不理想应报告医生。②药物降温:及时应用降温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口服,静脉可选用赖氨酸阿司匹林)。③补液:既可降温又可以防止患儿发热致水、电解质紊乱。④查找引起发热的病因,如有感染及时控制。

1.3.4安全护理 ①患儿抽搐时用牙垫或纱布包裹压舌板保护舌,防舌咬伤或后坠。②床边给予护栏、床头垫软枕防止患儿坠床及碰伤,四肢适当约束。③病房内保持安静,减少刺激;治疗、护理相对集中,动作轻柔、操作娴熟。

1.3.5基础护理 保持病房整洁、干净,注意温湿度适宜,病床舒适,及时更换污染的床单与被服,衣裤要柔软宽大,保持皮肤及病床清洁卫生。根据患儿年龄给予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保证有足够水分补充。

1.3.6健康教育 让家长了解发热惊厥相关知识、惊厥及癫痫有何不同,目标控制惊厥复发的重要性,高热惊厥有可能引起脑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了解应对惊厥复发的措施;同时安慰患儿家属树立信心,增强患儿治疗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

1.3.7疾病恢复期 ①合理饮食保证充足营养,积极参与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机会。②根据病情间歇或长期服用抗惊厥的药物预防惊厥复发。③出院后患儿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有效处理、咨询,并定期随访及复查。

2结果

123例高热惊厥患儿,出现高热惊厥持续状态(惊厥持续≥30min)12例,高热惊厥复发26例,4例患儿出现脑水肿等并发症,随访2年121例患儿病情得到控制康复率98.37%,2例患儿继发癫痫。

3讨论

发热是保护性反应,但持续高热及高热惊厥会对小儿造成身体伤害。由于小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未成熟,各种刺激均能引起大脑强烈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大量异常放电活动而引起全身或局部肌肉抽动[2],出现脑损伤及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热性惊厥的防治原则是[3]:尽快控制惊厥发作,预防惊厥复发,提高小儿健康水平,减少儿童发热性疾病的发生。

治疗及护理措施不当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严重会危及生命[4],如窒息。小儿高热惊厥采取降温,可以降低脑组织的代谢,减少耗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损害程度的进展,利于脑细胞恢复,但物理降匾注意防冻伤,擦浴禁止在小儿胸前区、腹部、后颈部位擦浴,以免引起身体出现不良反应;小儿发热惊厥的急救需要镇静止惊,护理中要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输液控制液体速度;同时观察小儿有无发热虚脱,监测小儿水、电解质是否平衡;小儿高热惊厥有继发癫痫的可能性[5],我们应对这部分家长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随访本组2例癫痫患儿均得到家长精心照护。

我们在做好医院护理工作的同时,应做好小儿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让更多群众了解婴幼儿健康促进知识,掌握婴幼儿常见病的防治简单技能,提醒婴幼儿家长,当他们发现小孩不如平时精神好,或有食欲减退时,就应引起家长重视,孩子有手心、前额发热,面部充血等发热体征时,就应监测小儿体温,必要时及时就诊检查处理。重视儿童生长发育,才能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钟小燕,赵春兰.小儿高热惊厥综合护理方法的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1):222-224.

[2]邓成惠.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2051.

[3]王晓慧. 热性惊厥的治疗与预后[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5):1-2.

第8篇:幼儿急救常见的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惊厥;临床观察;急救措施

【中国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47-01

新生儿惊厥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急症,新生儿症状常不典型,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严重反复惊厥发生常导致脑细胞功能不同程度的受损,留下不同程度的智力和运动功能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负担。故早期明确病因,有效控制惊厥发作,对减少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极重要。2002年1月至2011年10月莒南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共收治新生儿惊厥298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急救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98例中,男176例,女122例;早产儿49例,足月儿183例,过期产53例,体重≤2 500 g 25例、≥4 000 g 11例;惊厥首发日龄≤1天120例,1~3天68例,4~7天45例,8~28天65例。

1.2 围产期因素 有异常分娩史38例,其中剖宫产30例,产钳助娩4例,臀位产2例,胎头吸引助产2例;脐带异常13例,包括脐带绕颈9例,脐带脱垂2例,脐带绕身1例,脐带短小1例;羊水胎粪污染18例,其中Ⅲ度5例,Ⅱ度13例;有窒息史38例,其中重度窒息30例,轻度窒息8例;产妇妊高征15例;产前感染2例;不洁断脐史2例。

1.3 惊厥病因 非感染性疾病262例,其中以缺氧缺血性脑病居多,感染性疾病37例。

1.4 惊厥发作类型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的新生儿惊厥分类法[1],微小发作型72例,多灶阵挛型53例,局灶阵挛型48例,肌阵挛型35例,直型17例,混合型73例。

1.5 治疗与转归 298例均予以止惊、吸氧、利尿脱水、促进脑细胞代谢及对症支持治疗,治愈295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2例,其中112例经高压氧治疗均治愈,随访无后遗症发生。

2 临床观察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表现与婴幼儿及儿童有所不同,症状常不典型,有时与正常活动不易区分且极易忽略,密切观察意识变化、发作类型及伴随症状对临床诊断、鉴别、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2.1 详细询问病史。 新生儿入院时必须先详细询问母亲孕期健康、用药情况、既往健康状况、妊娠分娩次数、分娩经过(包括胎位、产程、胎儿)情况,羊水量及性状,胎盘情况和脐带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时有无窒息,经过何种抢救,Apgar评分等。

2.2 仔细观察患儿意识水平、肌张力、反射、自主功能的变化。本组资料表明围产期窒息及分娩异常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一旦了解该患儿有围产期窒息或宫内窘迫史,则应密切观察患儿意识,肌张力变化,原始反射等。

2.3 观察惊厥的发作类型。本组病例以微小发作型及混合型居多,占50%以上,因此观察病情时如果某一动作反复出现,应考虑微小发作型惊厥。

3 急救措施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充分的通气,以避免并及时纠正低氧及高碳酸血症。惊厥发作时头应侧偏、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阻塞呼吸道。

3.2 建立静脉通道,限制液量及滴速 。为达到正常体液平衡,新生儿每日液量控制在50~60 ml/kg,在24 h内平均输入,滴速为3~5滴/min,以防止及减轻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症状。

3.3 氧气吸入。对惊厥频繁发作,特别是全身性发作伴呼吸暂停或喉痉挛者,提高血氧浓度是主要急救措施之一,必要时用高压氧治疗。

3.4 止惊药物的应用(1) 苯巴比妥钠。苯巴比妥钠是缺氧缺血性脑病首选药,对改善新生儿神经症状和减轻神经系统后遗症有显著效果。(2) 控制惊厥。代谢紊乱所致惊厥,在应用葡萄糖及相应电解质后,短期内惊厥不能控制,可加用镇静剂如安定、苯巴比妥钠等。

3.5 加强监护,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4 讨论

4.1 新生儿惊厥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功能失常的一种临床表现,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可对不成熟的大脑造成损伤,同时也是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2]。

4.2 新生儿惊厥的发作类型以轻微型最多,表明轻微型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表现形式。轻微型的临床表现为眼球水平位或垂直偏斜,眼睑反复抽动、眨眼、吸吮动作、四肢呈游泳或踏车样运动以及呼吸暂停等,这些表现易被忽略,有时难以与足月儿正常活动相区别[3],与新生儿中枢神经生理解剖特点有关。

4.3 新生儿惊厥对小儿危害极大,预防其发病是必要的。应加强围产期预防保健、产前检查,及时诊治孕母并发症,提高产科技术,掌握复苏方法,并预防患儿低血钙、低血镁、水和电解质紊乱等合并症的发生。一旦发生新生儿惊厥,应积极寻找病因,给予针对性的病因治疗,同时行止痉治疗,以尽可能降低患儿病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3.

第9篇:幼儿急救常见的处理方法范文

为了保障全园师生健康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促进幼儿园保教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各类事故发,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从我园实际出发,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提高幼儿园应急速度,保证应急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确保意外事件发生后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开展好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紧急预案的启动 幼儿园在教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下列事件一旦发生,应当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并立即启动各项事件的应急预案程序,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和各相关责任人立即到位并按应急预案程序组织师生进行紧急撤离。

A.幼儿园正常教学时,发生爆炸、火灾、地震、等危害学生生命健康的重大自然灾害及外部事件。

B.防汛工作应急事件。

C.校园暴力伤害事件。

D.基础设施故障校舍安全等事件。

E.社会疫情等方面,国家所规定的重大师生在园内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及食物中毒事件疫情(鼠疫、霍乱、伤寒、非典等)。

G. 以上未提及的危害师生安全的其他紧急事件。

二、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樊志琴 园长

副组长:李慧荣

后勤组:朱欣欣、刘莉莉、王琴

保卫组:续婷婷、刘思浓、段勤勤

信息员:李慧娟

安全员:任敏、樊春藓

成员:魏村幼儿园全人员幼儿园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在县教育局指导和领导下,全面负责本园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收集、分析有关信息,预测相关事件的发展趋势,重大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研究确定应对突发事件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深入现场进行指挥;在处理突发事件工作中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当突发事件超出教育系统范围时,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通报情况,协调、协助有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学校正常教学中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防措施:火灾事故:

1、定时改造修缮幼儿园老化电路,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

2、不违章使用电器造成;

3、规范实验操作,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4、不违章点燃明火造成;

5、不乱扔烟蒂。

6、开展火灾自救逃生知识演习活动;

7、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幼儿园消防责任制度。

地震事故:组织学生学习地震自救知识的演习活动。 暴雨、雷电、台风等恶劣天气事故:

1、严格按局规定停止教学活动,按规定放学。

2、教育学生安全行走、行车。

3、请家长配合接送学生上下学。

4、开展恶劣天气自护逃生知识演习活动。

(二)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1)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信号是警报声)。

(2)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所有在场教师参加救援和疏导。在上课时由各任课教师带领幼儿按指定线路到指定地点集中,老师在确认没有学生时最后一个撤离。

(3)课任教师、班主任应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幼儿,地震、火灾发生时等其他灾害如安全通道被破坏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幼儿情绪,并引导幼儿转移到相对安全区等待救援。

(4)紧急撤离时幼儿园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携带书包,迅速离开现场,听从老师指挥,互相照顾撤离。

5)门卫听到信号后就打开所有大门,总务处工作人员立即检 查应急通道是否打开畅通。

6)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119、110报警外,迅速报告园领导,;园领导应立即指挥工作关闭电源

(7)发生漏水现象危及学生安全的应立即切断水源(消防用水源除外)。

(8)在报警的同时园领导应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幼儿园应急领导小组迅速作出反映指挥成立疏散引导小组、通信联络小组、应急救护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各小组迅速到达指定位置。 疏散引导小组:引导幼儿安全撤离到安全的疏散集中地,并要安慰管理好孩子,不能使孩子走失、走散。 通信联络小组:将相关情况通知各有关方面,向区教办和村领导汇报,联系110等相关部门到场扑救,联系医疗部门实施医疗救护。 应急救护小组:将受伤师生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或就地对伤员展开施救护,并就地取材开展,营救尚未脱险师生。 后勤保障小组:保障人、财、物及时到位,尽最大可能保证师生生命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小。

(10)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起的灾害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11)协助相关部门作好善后处理

四、为有效的做好防汛应急工作,本园特制定防汛工作应急预案如下:

一、 防汛工作领导小组:魏村幼儿园 组 长:

二、 加强防汛应急培训工作: 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防洪抢险培训,每年汛前对全体员工进行防洪知识和自救知识的教育,增强员工的防汛意识和水患意识进行防汛知识的教育,重点讲解汛前的任务要求。抢险措施和抢险注意事项。

三、 做好防汛应急准备工作: 幼儿园全体教职工要加强重视防汛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明确防汛责任。准备好急救药品,安排好全体师生,安置好贵重物品,疏掏排水设施,检修防汛器材。一有灾情、伤情出现马上到达现场进行抢险与救护,主汛期间保证通讯畅通。

四、 加强汛期巡查: 各班在汛期加强巡查,坚持雨前、雨中、雨后的三查制度保证排水通畅,万无一失,确保生产、生活、工作正常进行。

五、 急救应急措施: 一旦发生汛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组长,组员应立即报告组长各方面汛情。

2. 组长:立即报告上级各防汛部门,警急时刻马上打110、120报警。

3. 全体组长、副组长、组员立即开展自救工作,在园长的统一指挥下,各班保护好各班幼儿,把幼儿疏散至安全地方,等待家长接走。

4. 如有疫情发生,立即报告疾控中心,打110、120把患儿送往医院。

5. 保护好幼儿园,衔接好上级各个部门协助好一切事后善后工作。妥善安排好幼 儿园一切工作。

五、 师生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及应急处理程序

(一)、可能引发师生食物中毒的原因: 购入的食品存在质量问题;食堂工作人员因操作不当引起食物变质、不符合食用要求;及个别人的恶意下毒等原因造成食物中毒事故。

(二)师生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

1、加强幼儿园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有效措施,责任到人,投入足量经费保障食堂卫生器具、消毒工具及其他设备的添置和更新。

2、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厨房。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严禁无健康证人员在学校食堂上岗工作。食堂 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持证上岗。

3、幼儿园食堂、食品供应部门严格把好食品质量关,杜绝不洁、变质及三无产品流入学校;规范食品加工、操作程序,做到烧熟煮透,加工好的食品及时放入密封间;严格生熟食品的管理,防止熟食二次污染;做好食物留样工作,留样食品必须按规定保留48小时;严格操作环节中的消毒工作,消毒方法得当、时间保证。

4、保障师生饮用水源,师生饮用水要有专人管理,存放环境整洁,加强日常检查,一旦发现变质,立即停用;饮水机要定期消毒,供水商要求证照齐全。

5、积极开展对师生的食品卫生教育。教育师生不吃无证摊贩的不洁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六、食物中毒安全事故

1、学校要加强食堂食品卫生和饮食,饮水管理,严防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2、若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立即停止学校食堂的所有工作,及时向食品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报告,及时报警110,120等部门请求援助。

3、积极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4、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和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5、配合食品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的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6、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师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1、立即将中毒师生送就近医院救治。同时向区教办及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2、幼儿园安全领导小组立即介入事故的处理,并根据情况,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人员分工。

3、幼儿园保健医生做好食物中毒事件的专项登记工作,其内容包括:班级、人数、姓名、发病日期、主要症状、处理情况等,并积极协助卫生监督部门做好调查工作,以利于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组织抢救、调查分析中毒原则和预防方法。若怀疑为投毒事件,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

4、积极做好中毒师生的就医陪护工作,及时联系幼儿家长,如实向幼儿家长阐述事故经过,并认真做好幼儿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谅解。

5、保护现场、保留样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对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 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认真做好理赔工作。

6.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水源应立即停止食用。查明情况后,对确定的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7、联系保险等部门及时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对有关责任人按规定作出处理。

七外来暴力侵害事故

1、学校要加强门卫管理,严格门卫进出制度,对来校的陌生人员要进行盘问,及时学校领导取得联系,不得随意放行。

2、学校外来未经允许而欲强行闯入校园者,学校门卫不得放行,应及时将其驱逐出校,同时向其发出警告,并向学校报告或报110请求援助。

3、学校内发生不法分子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应先制止、制服,同时将其驱逐出校,向其发出警告,并向学校报告或报110请求援助。

4、对受伤师生及时救治,并将有信息及时报教育主管部门。

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八 国家规定的重大疫情、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理程序

一)、预防方法和措施

1、加强卫生知识的普及工作。要经常性利用给家长一封信、网站、橱窗、广播等各种形式做好预防重大疫情、传染性疾病知识的宣传。

2、教育家长、师生学会预防疾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2、由于幼儿园是人员高度聚集,室内活动较多,为进一步预防传染病,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要求各班教室、公共教室及教师办室经常性保持室内环境的通风换气,30度以下不能开风调,开风调时必须在每天10:00-11:00三浴活动时开窗通风。

(2)重大疫情、传染性疾病发生时不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动;

(3)讲究个人卫生,幼儿园的洗手池上要提供师生消毒用的洗手液等常见消毒物品,提供流动水源供师生洗手。教育师生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师生茶具、餐具专人专用。

(4)教育师生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

(5)教育师生在发生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37.5度要居家隔离,每班3人以上发生时要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并做好相关人员的陋离工作。 (6)幼儿园各室场及幼儿用品应按照本园各项消毒制度规定定 期消毒。

(四)重大疫情、传染性疾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程序

1、以下情况发生时要立即启动应急程序:经医确诊的个别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的;短时间内出现群体发热、咳嗽、腹泻等不明病因的症状,且人员急骤增多的;其它需要报告的防疫情况。

2、突发传染病事件(如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肺炭疽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出血热、肺结核、手足口病、H1N1流感等)要按《传染病防治法》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区教办及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报告疫情症状、发病时间、人数等情况。

3、每天加强幼儿活动室的通风、消毒(紫外线)、幼儿玩具清洗消毒,每周把幼儿用品进行太阳晒或消毒水浸泡。

4、传染性疾病发生应积极组织学生到医院就诊,并落实患者的隔离工作,对密切接触者的做好观察工作以,做好环境、饮食、饮水的消毒工作,防止事件扩大。

附则 .

1、幼儿园应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与发展,及时调整应急处理措施,以提高突发事件处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幼儿园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制定出此应急预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各相关应急预案的启动、实施,由相关突发事件应急处Z领导小组组长决定。各领导小组成员应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严格执行规定,遵守工作纪律,并确保通讯联系的畅通、便捷。

4、本预案由幼儿园制定并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修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