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第1篇: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生存状况;发展状况;融入状况;研究综述

作为改革开放后涌现的一个庞大社会群体,农民工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亦农亦工,非农非工”的特征,导致其游离于城市生活的边缘,在生存质量、发展状况、融入程度上还无法真正和城市接轨。为进一步推动农民工理论研究的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状况作简要的回顾与梳理。

一、农民工的概念及特征

城市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社会现象,也是其他国家所未曾出现和存在过的新概念。何谓农民工?虽然学术界对农民工的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但多数学者对此有三点基本相近的认可:首先,他们来自农村,属于农业户口;其次,他们虽是农民,但主要时间是在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再次,他们的非农活动不限于工业领域,更多的是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活动。

但在阶层属性方面,学者们看法却有分歧:大多数学者认为,进城农民工的户籍虽在农村,但他们已从农民中分离出来,已较大程度地融入了城市生活,是中国工人阶层的一部分。但也有学者认为,目前农民在经济待遇、社会认同、政治参与等各方面还与市民不具有相同的地位与特质,在户籍制度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消除之前,提出“农民工是新的产业工人群体”的说法还为时过早。

二、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进城农民工是城市的边缘群体,保护其基本的生存是在城市立足的基本前提,主要体现在工资水平、住房条件、就业情况等方面。

(一)工资水平

随着最低工资制度的推行和城市用工环境的改善,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在近年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行业差距和地域差异短时间内仍无法消除。2010年全国农民工2.4233亿,月工资收入到1690元,比2009年增长19.3%,与2005年相比,增长41.6%。随着经济发展、物价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工资水平仍将持续增长。

尽管农民工总体工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不同的务工城市,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据调查结果显示,东南部城市农民工工资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城市。除了地区差异外,农民工工资在行业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就北京地区来说,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月工资约2980元,而餐饮、零售业的农民工月工资仅在1506元。

(二)住房状况

从住房面积来看,只有10.6%的农民工住所不到5m2,1/3的农民工住所面积超过12m2。但进一步考察人均情况并不乐观,首先是单独居住的比重相当低,超过90%的农民工没有私人房间,30.4%的人为2人-4人共同居住,31.9%的人为5人-8人居住,大约20%的农民工居住在9人以上的宿舍。

从租房形式来看,农民工更倾向于租平房,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有15.3%的农民工租住的是地下室,41.7%的农民工租住房屋内没有浴室,并与他人合用厨房;在南京,租住简易平房的比例也高达23%。另外,3/4的农民工选择与自己的同行们比邻而居。

(三)就业情况

农民工的就业情况是其工资水平、生活状况改善与否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提供就业指导与就业培训,但农民工的求职渠道依然狭窄,工作时间与环境仍然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者老乡介绍找工作,而且农民工的技能大多是在工作中学习与积累的,很少参与政府组织的培训。另外,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但每天工作8小时以下的仅占12%。另外,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不足12%,有些单位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内容也不规范,甚至不合法。

三、农民工的发展状况

要想避免农民工群体的“阶层固化”现象,使其拥有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在保护其生存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支持其不断发展,解决其发展困境。

(一)社会保障情况

社会保障权利是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发生其他生活困难时,从国家、社会或有关部门获得物质帮助或者基本生活权利。农民工群体由于是“农民”身份,在国家现行制度安排下被纳入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但是他们常年生活在城镇,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又将其排斥在外,造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处于无人问津的真空状态。

以医疗保险为例,在城镇医疗保险计划和农村合作医疗体制(CMS)的覆盖下,11.2%的农民工同时享有以上两类保险,12.5%的人仅享有城镇医疗保险,25.6%的人只享有农村合作医疗,而近一半(47.7%)的农民工根本没有任何保险。

(二)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已开始融入城市生活中去,溜冰、摄影等业余娱乐不断增多,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仍呈现整体贫乏的特点。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既有现代性的特点,又有落后的一面,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心理矛盾的冲突并存,精神压力较大。

1、文化生活方式

城市文明对农民工群体的影响日益深远,促使其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但农民工很难真正参与到市民文化活动中去,他们工作之余的消遣方式基本为打牌、聊天、看电视、睡觉、听收音机、上网等。

2、精神情感

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主要指80后农民工)已经立家或正涉足爱情,精神生活的自我满足感较强,情感方面相对充实。但面对农民工工作的不稳定性和低收入的现实,他们容易产生焦虑感,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情感交流甚少,许多农民工感到空虚、单调、没意思。

四、农民工的融入状况

个体对于身份境遇的感知、市民化生活的认定以及政治参与的主观认可度对于理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特殊意义。

(一)身份认同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前提是身份认同的转换,其中职业身份与户籍身份的转换是最关键的两种转换。首先,农民工进入到城市工业生产的体系后,他们在身份上的扮演的不再是农民,而是所谓的产业工人,他们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其次,农民工进入城市后成为产业工人,应然享受与城市市民同等的待遇,户籍身份的转换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核心环节,也是学术界在农民工问题上争论最多的一点。

(二)市民化

根据涂尔干的经典理论,人的社会融合可以从人们对于正式社会组织的参与表现出来。基于文化的同质以及类似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特别是对具有相同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向心力,他们只愿意在原有地缘、血缘、亲缘关系的基础上,重建自己的文化与社会空间,“浙江村”、“河南村”、“四川村”等农民社区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民工的市民融入程度还比较低,社会支持网络体系不健全。

(三)政治参与

学术界普遍认为,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对当地社区的政治参与度较低,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民工在城市社会遭遇了政治排斥,其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城市成为“纸上谈兵”。45.1%的农民工反映所在单位没有工会组织,70%的农民工没有参加过党团组织的政治生活。

虽然学术界普遍认为农民工融入城市非常难,但仍有研究者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农民工尽管通过正式渠道融入很难,但通过“积极镶嵌”的非正式途径获得了自主性,特别是一些成功的农民工精英能够透过对关系的投资将私人资本转化为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资本,将自身行动与城市社区政治镶嵌在一起,实现了政治融入。

五、既有研究的不足和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透视学术界众学者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成果,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农民工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综合性。基于此,笔者对农民工问题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方面作如下评述。

(一)既有研究的不足

1、研究视角相对缺乏

农民工问题既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政治问题,农民工群体境遇的改善与政府政策息息相关,但却缺乏相应的政治学研究关怀。从学科参与角度而言,国内社会学研究者从人口学、社会学等视角对农民工问题进行探讨,但政治学并未成为农民工议题的重要参与者,在既有的政治学研究中,仅局限于政治参与的视角分析,且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理论创新不足,这是农民工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点。

2、研究方法不规范

国内有关农民工研究的文献,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调查报告,正规的学术论文相对较少,在调查报告中,样本容量不足、调查不深入等问题频现;又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问卷调查对于发觉农民工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效果并不明显。另外,农民工问题中可以量化的指标较多,但对于各种量化分析的方法、理论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甚为缺乏,导致对问题的分析缺乏说服力,各种政策建议流于表象,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3、研究体系不足

结合实际对农民工生存、发展、融入状况的梳理与归纳,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农民工的研究多集中在生存状态的描述上,即仅重视如何保护其生存上,而在其如何更好地发展的问题上则研究相对较少,有关其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的研究则更是甚少。若想真正解决农民工问题,不仅仅是保护其生存上,而是更多地支持其发展、增强其融入上,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目前,现有的研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1、农民工生存、发展、融入状况的评估问题

如何准确地定位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发展水平、融入程度,应该合理地考量各项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综合考虑影响建立科学完整的农民工各项指标评估体系的因素。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农民工进行评估,才得以对相关政策及实施效果进行反馈监测。

2、农民工社会保护与支持政策体系的建立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社会问题,采取步步为营、逐步推进的策略才能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护与支持体系。所以,要在解决农民工生存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支持其发展的各项立法政策,最后,从根本上统一户籍制度,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的市民。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J].改革,2006(5).

2、罗兆锋.我国农民工群体特征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

3、郑功成.对农民工问题的基础判断[J].中国劳动,2006(8).

4、刘启营.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特点及改善对策[M].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5).

5、陈丰.当前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缺失与归位[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1).

6、梁波,王海英.城市融入——外来农民工的市民化[J].人口与发展,2010(4).

7、李强.社会学剥夺理论与我国农民工问题[J].学术界,2004(4).

8、周利敏.镶嵌与自主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非正式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7(3).

第2篇: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专家称是不错选择

春节过后,劳动力市场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大城市面临用工荒,饭店、商店等服务性行业一工难求,工业企业流水线也缺少熟练工,有技术的农民工如今不愁没活干。相形之下,应届毕业大学生找工作十分困难。为此有人提出:大学生就业从基层着手,不妨趋向“民工化”就业。

澳洲大学生就业

平均起步薪资5万

尽管近几年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急剧增加,他们仍然可以赚取很高的收入。一份来自Grattan学院的报告显示,22岁的毕业生中有60%从事管理类或专业性工作,而当他们29岁时,这个比例会上升至72%。报告作者称,劳动市场提供的新工作数量与毕业生的涨幅保持了一致。“学生一毕业就找到管理岗位不太容易,但他们在30岁之前的机会仍然很多。”他说,“只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若将学费和税收考虑在内,男性大学毕业生在其人生中会比较低学历的男性多赚90万,而女性大学毕业生会多赚70万。

大学生求职岗位“爆棚”

网络成投简历新平台

随着各地春季招聘会陆续开始,大学生就业又一次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相比于针对农民工“春风行动”招聘会上岗位多求职者少的状况,3月2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节后首场大学生大型招聘会上,却呈现出求职者人数远高于招聘岗位的“爆棚”景象。当天,共有280家单位携1.1万余个岗位前来“招兵买马”,但进场求职的大中专毕业生人数却达2万余人次,初步达成意向率25.6%。

英国大学生求职

看好时装行业

英国大学生心仪哪些行业?一项最新调查发现,大学本科生里有40%在密切关注时装行业,尤其是招工动态。这是社交网站LinkedIn的统计结果。考虑到今年早些时候有数据显示英国时装行业对英国经济的贡献达210亿英镑,它在大学生心目中占如此地位或许也不奇怪。

Linkedin是专业人士的社交网站,据信不少雇主会在这个网站上展示自己并寻觅潜在招聘对象,而求职或寻求职业发展的人士也会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跟踪一些公司企业的动向。据这个网站统计,大学本科生“跟”得最多的是很擅长运用社交网的Burberry。网上时装零售商ASOS位居第三。

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自杀者大增

近年,日本年均自杀人数不下三万人,绝大部分与生活陷入困境有关。近日,日本社会关注其中一群人,他们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就业压力而走上绝路。3月正是日本各大学府举行毕业典礼的季节,然而令日本教育当局头疼的是,一些大学生走出了校门,却进不了社会的大门。日本官方报告还显示,因就业受挫而走上绝路的大学生剧增。据东京警察局的信息,日本自杀的大学生中,遗书显示是“就业不果”的,2011年为73人,2012年为83人,比起2010年开始统计时增加了三倍。

90后大学生就业观转变

目前90后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更多考虑职业发展前景,不再盲目追求进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国内最大的团购网站美团网副总裁王慧文表示,“目前很多互联网企业的薪酬待遇已经超过了外资或传统大型企业。现在外资企业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像5年前那样有绝对的优势。在美团网今年校园招聘中,应聘的90后大学生对于团购业的发展前景,以及美团网的发展战略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他们最关心的话题。”

陕西近期将为大学生举办校园就业洽谈会

据了解,2013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28.55万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陕西省教育厅将联合部分高校举办201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校园就业洽谈会。洽谈会从3月10日开始,到4月26日结束,将分别在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延安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30多所高校举行,以帮助广大高校毕业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实现就业。

鞍山:大学生放低求职身段 看重发展前景

“现在的大学生,经历了招聘市场的考验,择业心态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一家企业的招聘负责人介绍,前几年,很多大学生找工作心态都比较高,都想找一份收入高工作环境好的工作,但是真正工作了却不能适应。而企业则想招一些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对此,今年不少大学生放宽了心态,愿意找一个有上升空间的基层工作岗位。一些企业看到了大学生心态的变化,在招聘待遇里明确标明了有上升空间的字样。

北京:清华就业率98% 没就业的在创业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说清华就业率:98%的就业率,没有就业的是个别要创业的学生,或者个别老想找更好的工作。现在我们希望引导学生到该就业的地方去。比如说,我们越来越多的学生不留北京,到外地去,到基层去,尤其到新疆、等边远的地方去。虽然很苦、收入少,但是对他们成长是很重要的。所以学校要给他们支持。清华就专门有一个“启航计划”,学生选择去边远地区后,学校会给他一些支持。我们过去叫“扶上马,送一程”,现在改成了“扶上马,送几程”。要多关心学生一段时间。

江苏:女大学生低薪求职图安逸 行政文员成首选

徐州一家贸易公司主要经销家具、洁具、厨柜产品,目前在市区有9个展厅,昨天招9名“展厅销售”。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公司200多名员工中,女性占60-70%,主要经销中高端家具、洁具、厨柜产品。相邻的一家外资企业,招聘岗位虽数量不多,只有工程师、行政文员两类岗位,其中后者工资在2000元左右,但摊位前的人气明显要旺不少。记者当场对正在排队的13名女生作了个简单调查,发现其中应聘“行政文员”一职的竟有9人。问及原因,女生们的回答如出一辙,“最好是坐坐办公室,压力小,工作稳定,工资低点没关系,只要够日常开销就行。”

第3篇: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林志熳李彩丹刘茜黄琪琪蒲家朦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广州510521)

摘要:“短工化”是关系到我国在“九五计划”以来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议题。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跟其学历、年龄、婚姻情况等有着一定的关系。其背后的经济动因可以分为:工资水平、消费结构、人力成本投入三大层面,据此分析“短工化”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效应,从而给出针对性建议,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和就业情况,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稳定性;经济动因;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C912.2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6.017

国务院自2010年开始提出“新生代农民工”一词,它是一个与传统农民工有着诸多不同的群体,如:择业方式,行业选择,生活习惯,价值观等方面。近几年来,“短工化”现象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愈演愈烈,工作的低稳定性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意图通过对广东省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从个人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和人力成本投入情况对广东省农民工“短工化”最新现状作出描述分析,探索“短工化”背后的主要经济影响因素。最后,运用得出的相关结论给政府提出弱化“短工化”的针对性建议,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1农民工“短工化”的内涵和测量指标

1.1农民工“短工化”的概念

农民工“短工化”是指近几年新生代农民工务工周期短、更换工作频率高的现象。它体现出农民工的工作不稳定,职业处于快速变更的状态,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的速度和稳定程度。

1.2主要测量指标

(1)个人收入水平。个人收入水平是农民工“短工化”的一个指标,绝大多数学者在探讨短工化的问题时都会以福利、工资等作为其主要评价指标。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多种因素来测量,是评定“短工化”不可忽略的依据。

(2)个人消费结构。个人消费结构是农民工在业余时间所表现的生活方式,这种主观方式会一直贯穿着整个工作过程并影响工作的满意度。对工作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人消费习惯的影响,消费习惯中消费支出的高低与对工作工资的满意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3)个人工作情况(人力成本)。工作成本是指新生代农民工对在工作期间根据个人在工作情况发展需要所产生的人力成本。在学习培训与工作业绩结合越来越紧密的今天,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不仅仅靠简单的体力劳动,他们还应具备多样的技能与优秀的学历能力。

2广东省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状

2.1样本基本情况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别对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地区的代表性城市的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850份,回收问卷692份,回收率81.41%;分拣后有效问卷486份,有效填答率70.23%。在所有的调查样本中,男性样本数量为263人次,占总样本的54.1%,女性样本数量为233人次,占总样本的45.9%;调查对象未婚数量为318人次,占总样本的65.7%,已婚数量为166人次,占总样本的34.3%。

据调查数据显示,从学历水平上看,“中专”、“技校”两个变量的累积百分比分别为48.8%、55.7%(见表1)。即有接近一半样本的学历水平是在中专以上,表明在短工化背后,有着不少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

本次调查报告显示,曾经换过工作的样本占总样本的71.8%,也就是七成以上的农民工由于各种原因换过工作;所有样本中平均总共换过工作次数为2.36次,即每人大概换过工作次数2次以上;平均每份工作时间为2.56年,表明每人每份工作的任职期间不够三年。综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情况中,已经出现农民工更换工作快、任期期间短的行为,“短工化”的现象已经产生。

2.2短工化的特征

(1)从学历水平上分析。广东省当前农民工“短工化”现象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就业是否稳定,就业所面临的问题是否严峻。在学历方面,调查对象学历在小学及以下为7人,初中学历115人,高中学历71人,职高学历12人,中专学历24人,技校学历33人,大专学历10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07人。

利用spss统计软件,运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平均每年换工作次数”和“本人最高受教育程度”呈显著相关(p<0.01)。说明学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行为的产生。结果表明,从学历水平上看:学历水平处于中低水平的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程度较为严重,并分别向学历越高、学历越低两侧递减(见表2)。

(2)从年龄层面上分析。在年龄方面,将80后和90后两个年代的人做出比较,数据显示80后农民工的平均每份工作持续时间约为3年,90后农民工的平均每份工作持续时间约为1.5年。结果表明,从年龄层面上看: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程度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加“短工化”现象降低的趋势。

(3)从婚姻层面上分析。在婚姻层面,将样本分为未婚人士和已婚人士,数据显示未婚人士平均每份工作持续时间为2年,已婚人士平均每份工作持续时间为3.5年,经t检验后可知,两者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1)。结果表明,从婚姻层面上看:未婚人士在工作上更倾向于“短工化”状态(见表3)。

(4)从性别层面上分析。在每份工作的持续时间上,男性的平均时间(2.7年),略长于女性(2.3年),但经t检验发现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从性别层面上看:男女不同性别在短工化程度上差异并不显著(见表4)。

3“短工化”行为的经济动因分析

3.1从工资水平层面分析

在统计量中可以看出,样本新生代农民工2011年收入为29579.42元,2012年收入为35951.40元,2013年收入为42513.48元。数据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作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调查的样本在对“工资待遇”的重视程度如何的选择情况看,“比较重视”和“非常重视”占94.8%,其中“非常重视”占68.3%,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把收入水平作为择业的至关重要因素。在调查数据中了解到,所调查样本平均每月工资大概是3784.31元,在这种工资水平下,55.5%超过一半的人工资水平在3000元以下,低于2012年统计的全省在岗职平均工资4215元。虽然,简单从工资水平角度来看,工资水平与农民工预期的不匹配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的行为产生。但是事实上工资并不是影响“短工化”的唯一因素(见表5)。

利用统计软件的相关性分析“每月平均工资”和“平均每年换工作次数”,发现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相关。从上述文章上述“短工化”特征中的“年龄特征”可以知道: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程度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加“短工化”现象降低的趋势,但是他们在打工生涯中不同于老一辈农民工,他们的心态和诉求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

通过以上分析,从工资层面上看: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的现象并不单纯受到个人工资收入水平的影响,还需要从其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3.2从消费结构层面分析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和老一辈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他们在生活消费观念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其个人消费支出快速增加是不同于老一辈农民工的显著特点。在消费结构调查中,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结构在“除衣食住行”以外,占据接近一半的比例。从上述文章“短工化”特征的“婚姻特征”可以知道,未婚人士在工作上更倾向于“短工化”状态。这是由于相对已婚人士,未婚人士在消费结构上更多的消费是体现在“娱乐消费”,而已婚人士在消费结构上更多的消费是体现在“衣食住行”。

除此之外,在对总样本的2011-2013年个人支出情况看,2011年平均支出总额为19884.96元,2012年平均支出总额为24638.68元,2013年平均支出总额为27518.96元。可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的其生活成本也逐渐升高。

所有样本平均一年能攒下的资金为1.7万元,而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程度又可以从年均换工次数体现出来。从统计结果显示,变量“平均每大约能攒下多少钱”和“平均每年换工作次数”两个变量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P<0.05)。

由于社会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一定的改变,在并不能满足自我消费的基础上大部分农民工会选择换工作寻求一份符合自身消费水平的工作。“平均每大约能攒下多少钱”和“平均每年换工作次数”两个变量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就是新生代民工消费支出影响换工频率的体现(见表6)。

通过以上分析,从消费层面看: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的原因并不单纯受其工资收入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还体现在他们的消费结构上。

3.3从工作人力成本投入情况分析

在对总体样本进行调查中,“去年读书、参加培训或学习本领上产生费用”平均为3390元,“今年读书、参加培训或学习本领上产生费用”平均为2324元。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在人力成本投入情况并不重视。在“选择哪种接受继续教育的方式”中,35.4%的人都选择不想接受任何的继续教育所占数量最高,可见有不少的农民工并不想在工作期间自愿对自己进行人力资本积累,越不看重本身的人力资源利用情况的个体会更偏向于游离与转换工作之间。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在寻找另一份工作的主要原因偏向于“挣更多的钱”的比例比偏向于“学到更多的东西”的比例多出12%。从上述文章“短工化”特征的“学历水平特征”可以知道:学历水平处于中底水平的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程度较为严重,并分别向学历越高、学历越低两侧递减。该学历群体在外出务工期间并不十分注重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在自身学历并不高的情况下投入人力资本较少必定会对产生一定的短工化现象。

通过以上分析,从工作人力成本投入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对参加培训、学习来提升自身人力成本方便缺乏重视,具体表现为投入时间少,费用少。自身水平的一成不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短工化”现象的产生。

4“短工化”现象对我国经济转型的影响

4.1不利于个体人力资本的积累

对个体而言,频繁的更换工作虽然可以缓解农民工个体对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的诉求,却无法为自己建立起长期稳定社会的关系,更无法持续积累在同一行业的就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不利于职业发展。

我国当前的经济转型把科学专业技术放在突出位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然而,频繁流动的劳动力在个体层次却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经济在向科技专业化转型的方向上提供了阻力,个人技能的缺失,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工厂之间跳槽表现频繁会导致企业用工的不稳定,而本质是因为农民工本身无法对自身人力资本进行良性的积累。如果企业没能有素质高并且稳定的劳动力在后背支撑,就很难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技术增长,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4.2不利于企业进行产业升级

2012年,随着出口压力加剧,内需不足,吸收农民工的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挑战,“短工化”用工已经成为中小型企业雇佣农民工的大趋势。对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而言来说,工人频繁跳槽可能影响较小,所以有不少企业更倾向于用人“短工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工成本的开支,降低劳动纠纷次数。但是,靠不断换工作的低技术性的工人是不可能积累将企业做大做强的,必须在国家的经济政策指导下,进行产业升级,利用科学技术降低劳动力需求和用工成本,增加生产率。在用现在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的方向上参与到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在提高自身的前提下逐渐与国内外企业拉开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的差距,使我国经济迈进世界潮流。

4.3不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

2014年一季度,广东经济运行平稳。国家统计局核定,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万亿元,增幅比去年一季度和去年全年均回落1.3个百分点。经济增速的回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的优化进程。

在劳资关系上,新生代农民工的频繁跳槽实际上是在对企业待遇、政府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无声抗议,他们从自身角度“理性的选择”跳槽其实是政府在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就业问题和就业不稳定的源泉。其所反映出来的体制的缺陷和制度保障的不完整性正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缺陷。在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不同产业发展速度的调整过程中不可忽略要处理好农民工作为就业主体的就业质量,才能更好的提高经济质量,使经济效益稳重求进。

5对策与建议

5.1加强工资指导

物价在涨,可员工已经很久没涨工资,企业以效益没涨而不给员工加工资,并且基本上没有企业会按照这个指导线来调整工资,工资指导线不具有强制力。员工希望按照企业效益与物价涨幅合理上调工资,仅仅靠劳动部门制定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很难实现。由于没有法律上的明确处罚,很少有企业主动执行。

通过调查研分析表明,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已成为决定短工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稳定的农民工就业环境,依赖与政府在经济层面上的最低工资水平和产业的工资指导,使企业合理进行劳动报酬分配,缩小地方贫富差距,稳定劳资关系。

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全市经济状况、物价水平、就业状况及人工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和工资增长幅度。制定工资指导线后,将促使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向前迈进一步“劳方在协商过程中,找到合理的依据。”然而,还要防范由于不具有强制力这一先天不足,企业对工资指导线的不理睬。

5.2优化培训渠道

另外,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对我国经济进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劳动力的引导,新兴产业的崛起无疑需要传统经济在走向新经济的良好过度,而新生代农民工则是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首先,创新培训模式。员工培训可以不局限于传统的指定培训机构,应向社会公开招标,让具有合法办学资格的教育机构进行良性竞争,进而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质量。使培训不再留存于任务和形式,真正为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就业指导。

其次,加强培训补贴发放。培训补贴可根据行业需求对企业进行发放,要做到在传统的补贴上对农民工进行考核。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例如培训合格并获得证书达到90%以上可获得全额培训补贴;培训合格并获得证书达到60%以上可获得半额培训补贴等等。根据具体行业和具体岗位进行培训补贴发放。

以人力资源保障服务中心为主设立有效、低价甚至免费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以就业培训补贴的形式促进人才、技术的增长,人才、技术的融合是在推进产业转型的有效方法。

5.3加强社保政策

政府机关作为民生社会保障的坚实后盾,更要推进相关法制和政策的建立于完善,加大对当前社会经济问题,如“短工化”现象的研究力度,进而调整法律法规和劳动规范,在可以保障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得以提升的情况下,创新农民工的就业政策。

首先,建立城乡统一的政策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政策制度是为了提高在外务工人员的归属感,这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消除某些政策制度的歧视性。例如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首次对城镇化给予明确定义并统一了发展方向,有利于进一步降低了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的门槛。在城镇就业稳定的农民工便可转为城镇居民,这不仅增加了农民工的归属感,更增加了其就业稳定性。但希望随后召开的全国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可再将城镇化时间表和内容方案进一步细化,并严格实施。

其次,实行社保城镇职工同等对待。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工作与生活过程中已经成为城市的一体,实行城镇职工同比例缴费,让农民工享受同等待遇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政策制度会让农民工进入这座城市城市的正常生活秩序并稳定下来。社会制度和保障是当今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一个有力支撑,它可以在高速发展、贫富差距大的当今社会为外出务工者提供生活实惠,更是稳定民生、稳定社会的一条良策。

参考文献

1李欢.新生代农民工短工行为及其成因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人力资源蓝皮书:我国农民工就业呈“短工化”趋势[J].现代人才,2013(5)

3张丽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短工化”行为浅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4明娟.工作转换对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物价,2013(8)

第4篇: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青年失业;教育投入;人力资本积累

中图分类号:12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6-0136-05

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很大程度上依赖教育的投入。而公共教育投入和家庭教育投入是我国教育投入的两大主要来源。公共教育投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合格劳动力,实现社会财富的有效积累;家庭教育投入则以代际传承为基础,将子代人力资本积累与父代养老有机地联系起来,保障家庭人力资本内生积累机制与家庭养老的顺利实现。但是失业青年的大量出现对教育投入的有效性产生了重大冲击。

一、我国失业青年概况

我国失业青年总量到底有多少?目前的统计数据既不全面也不准确。首先,“青年”一词弹性太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统计局、中国共青团等对“青年”的定义皆不相同。这些口径不同的“青年”规定不仅不能为研究提供帮助,反而会放大或缩小研究范畴。其次,对我国失业青年的研究应具系统性和全面性。然而,由于我国相关统计年鉴与公报所登记的失业率均为城镇数据,农村不在统计范畴内,从而造成关于失业青年的数据流于片面。即使如此,登记失业的覆盖面有限,如没有当地户口以及不愿意登记的人均不在统计范畴内。再次,不同类型失业青年的关注重点不同。如对失业第二代农民工、“新失业群体”、失业大学生均有研究。但由于关注点不同,造成相关数据分散,尚未对失业青年形成一个完整的构架。综上原因,本文以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一个大致的年龄分界。将16-29岁的人定义为青年。即便如此,本文所用数据可能跟真实数据仍存在差异,尽可能对我国现有失业青年的数量进行估算。

有研究者将目前我国的失业青年与曾经的“待业青年”相区分,从户籍和学历两个维度,将其分为四个群体:一是拥有城镇户籍且仅受过初、中等教育的青年失业群体;二是拥有农村户籍且仅受过初、中等教育的青年失业群体;三是拥有城镇户籍并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失业群体;四是生源地为农村并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失业群体①。后两个群体被统称为大学生失业群体,户籍对他们来说影响不大。目前主流研究将上述三个群体分别称之为城镇失业青年、失业青年农民工或失业第二代农民工和失业大学生。

城镇失业青年,一般为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或“三校生”,他们的年龄大多在15-20岁之间。年龄小、学历低、且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训练,他们将来成为失业青年中长期失业者的可能性最大。虽然他们占整个城镇劳动力供给总数的比例不是很高,但由于该群体的低龄化,其就业问题不容忽视。青年失业人员的数量以及其他基本情况在1998前的《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上有所涉及。据统计,我国的青年失业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1997年城镇失业人员高达345.25万人,与1984年的195.9万相比,增长幅度超过了70%。2000年后,不再对登记失业青年人数进行单独统计。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2010年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08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我国将16-59岁的个体界定为对劳动力,16-29岁的失业青年具体数量不详。但根据对几年来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增长趋势以及对以往数据的综合分析判断,城镇失业青年人数有增无减。2005年5月,全国青联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联合公布《中国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由就业反推失业,可以了解当前我国青年失业的现状。该报告的调查对象为15岁至29岁的青年以及他们的雇主,共涉及7000个青年样本和220个企业样本。调查显示,15-29岁青年的总体失业率为9%,高出当年社会平均失业率约3个百分点。而大量失业青年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进行失业登记,因此实际数字也许远远高于调查数据。

需要强调的是,广大农村青年尚未进行失业登记。而这个群体的人数究竟有多少?农业部课题曾从广义上估算,当前农村存在约1亿多的剩余劳动力,而根据王俭贵、丁守海从狭义上估算,当前中国仅剩460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其中农村失业青年到底有多少?迄今仍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2.65亿,其中城镇人口4.56亿,农村人口8.07亿。15-24岁的青年占我国人口总量的15.9%,约1.97亿。由于城乡青年人口具体统计数据的缺乏。假设按15.9%的平均比例测算。农村青年人口约为1.28亿。而农村青年实际人口总数可能高于以上数字。首先,本文将16-29岁定义为青年,上述统计未包含25-29岁的人口数量,其次农村并未普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其青年所占比例有可能高于15.9%。再结合2010年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进行推断,农村青年人口总数至少应该在1亿以上。联系我国农民工的年龄结构,61%集中在16-29岁,23.3%在31-40岁之间,只有15.5%的农民工年龄在40岁以上。由此可见,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工为青年。1亿以上的农村剩余人口意味着即使只有很低的失业率也会形成绝对数量庞大的农村失业青年。

而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描述,最常使用的指标为毕业时签订的就业协议的比例,即“大学毕业生就业率”。200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首次遭遇就业难问题。教育部提供的数据证实,2002年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约为43万,2003至2006年间,每年以十万的速度增加,到2005年已增至79万人。如果按2002年64.7%的大学初次就业率来估算,从2003年到2005年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分别达到75万、99万和120万。即使每年年底,大学生的就业率会有小幅回升,按照2003年底83%的就业率来算,这一年至少还有36万大学生人未就业,而根据2004、2005年的就业率来看,尚未达到83%。即使照83%来推算,2004年和2005年仍分别有48万、58万大学生未就业。而2005年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72.6%,如果按70-8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截止到2005年底,从2002年以来积压的未就业大学生多达600万。再来看2007年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构成,当年约有2300多万人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其中13.0%为农转非人员,37.4%为城镇失业者,2.3%为复原军人。剩下约1085万为各类毕业生,占到总人数47.2%。联系《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即使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会有2.4%的提高,2008至2010年间每年仍有约20%左右的大学生处于失业状态。以此估算从2002年到2010年共积压了约有1500万失业或就业不充分的大学生。

由于我国目前对户籍的规定(升人大专院校可以迁户籍)以及城镇失业人口统计方式,城镇失业青年和大学生失业青年中有一定程度的数量重叠。即使如此,我国的失业青年群体也已相当庞大,综合几方面的数据,保守估计约在3000万左右。该群体的特点为年轻且失业、流动性强,而跟该群体紧密相连的是一直隐于其后的家庭。这是长期以来被研究者忽视的内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几千万个家庭中子代处于失业或就业不充分的情况,其后果以及影响也许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二、青年失业引发公共教育投入虚耗

从近十年来看,我国的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不成比例,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而大量失业青年的存在意味着本已十分有限的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着极大浪费。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是个体的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技能不断积累的过程。个体是否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取决于个体的学习意愿、家庭的负担能力,还取决于教育资源的供给状况。不同户籍失业青年的受教育程度,可用于分析我国的公共教育的供给倾斜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同类型的公共资源浪费。

1 城镇失业青年造成公共教育投入耗损

在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入学率的差别不大,但在资金投人、师资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条件上却存在着较大差异。首先,在资金投入上,2000年以来我国对城镇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是农村的1.5倍以上。2005年以后虽然有所下降,城乡差异依然存在,由此引发的城乡教育质量高低不言而喻。就师资而言,虽然近几年采取过一些向农村倾斜的政策措施,但长期积累的问题并非短时间内能解决。且农村教师队伍在编制、待遇、素质、专业等方面的确无法与城镇教师相提并论。经费和师资的差异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影响深远。联系表1,对仅接受过义务教育的失业青年比较发现,城镇青年的失业率明显高于农村青年。这里存在三个比较维度:第一,城镇青年间横向比较,仅接受义务教育的青年更容易失业:第二,与农村青年比,接受了高质量义务教育的城镇青年失业率更高;第三,全国范围来看,较多接受低质量义务教育的农村青年进入了劳动力市场。这说明在义务教育阶段,城镇青年的公共教育投入浪费远远高于农村青年。这对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产业结构转型都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2 农村失业青年造成公共教育投入闲置

大量失业农村青年造成的人力资本闲置使得本已脆弱的农村公共教育投入雪上加霜。我国城乡间教育投入存在严重不公。农业人口相对于城镇人口而言,其接受的教育水平、教育质量以及享受的教育资源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教育发展成果并没有惠及广大农村人口。近年来,随着国家在农村地区逐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这种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在国家用于农村教育的投入中,绝大部分投向义务教育,对于农村成人教育、农业技能技术培训方面的投入微乎其微。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农村青年失业的可能性。

农村失业青年的受教育程度通过如下两个表格做进一步分析。表1反映出我国6-29岁人口的受教育情况。其中超过80%的农村青年仅接受义务教育。大专及以上的农村青年不足农村总人数的2%。对比表2,进城农民工的接受过高中/中专及以上教育的超过了30%。且农民工的主体为青年,16-29岁的农民工超过农民工总数的60%。由此推断,进城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远远超过了农村青年的平均水平。这一类人群无论从年龄还是受教育程度上均属于农村精英。农村精英的流失与进城后可能面临的失业状况,对本已非常脆弱的农村公共教育投入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3 失业大学生造成公共教育投入浪费

与城镇失业青年和失业青年农民工相比,失业大学生引发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在中国人口发展转折、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复杂背景下,失业大学生群体的大量出现已不再囿于就业研究的范畴,更成为影响政治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大事。

从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开始,公共教育资源向高等教育倾斜明显。但根据2000年至2005年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失业率不降反升,占青年失业比例从16.9%上升到17.3%。失业大学生群体中毕业于省会城市高校的占到了近一半。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城镇青年就业失业状况分析,2007年大专以上学历的城镇失业人员突破15.0%,2008年升至16.8%。其中12.2%为大学专科生,4.4%大学本科生,剩下的0.2%为研究生。从时间来看,大学生失业与高等教育扩招并行。大学生失业引发的公共教育浪费问题尤为突出。如果大学生毕业后暂时失业甚至长期失业,那么教育投入的回报期限将会延长甚至可能出现无法回报的局面。

表3中列出自1998年以来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构成。2006年以来,义务教育占公共教育经费的比重在下降。而1999-2006年间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一直维持在20%以上。与西方国家比较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已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其毛入学率为40%,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占公共教育经费支出的20%以上。而我国高等教育尚处于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不足25%,其支出比例也占到了20%。由此分析,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向高等教育倾斜,高等教育投入偏高,而使用效率较低。

我国的高等教育投入存在着大量浪费的现象。如果算上大量失业大学生,其浪费程度更是超出想象。据教育部估算,培养一个本科生,公共教育方面至少要投入4至5万元,研究生的培养成本相对更高。假设一年有100万大学生无法顺利就业,每年就有约500亿元教育经费被浪费掉。一方面是总体教育经费严重供应不足,另一方面却是部分教育经费被大量浪费。如果该状况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改善,每年失业大学生的大量涌现再加上已有失业大学生的存量,继续发展下去势必会降低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削弱我国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

失业青年使得我国公共教育资源投资积累已久的问题进一步恶化。如城乡投入不公、农村公共教育投入薄弱、高等教育投入过多过快、高等教育浪费严重等。在西方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70%,在我国其贡献率还不足40%。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银行曾对44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收益率进行了统计。其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别为9%和13%。而一直到2000年,我国教育的收益率还仅为8.47%。这说明,在我国接受教育的可能收益尚低于30年前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更别提与发达国家间的巨大差距,巨额的公共教育浪费不言而喻,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青年失业可能引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机制断裂

1 青年失业给家庭发展带来的困境及风险

青年失业不仅对公共教育投入虚耗极大。甚至可能引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机制断裂。一方面,我国家庭教育负担比例大,青年失业对家庭的打击沉重。家庭是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主体之一。在我国,父母对孩子的期许,让家庭教育投入成为教育成本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并成为是我国教育投资的重要来源。受教育者个人或其家庭之所以要负担部分教育投资。是因为接受教育可以更有效地获得经济与非经济的收益。比如较好的待遇,较高的社会地位,较多、较好的就业机会与晋升机会,以及在各地区、城乡、部门间的流动机会等。但是目前我国家庭教育负担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据统计,我国总教育经费中政府负担65%左右,但包括印度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政府负担部分已超过总教育经费的75%,甚至接近80%。家庭过多地负担教育尤其是非义务阶段的教育的投入,这使得家庭没有更多的能力去进行其他消费,甚至出现一定的经济压力。这在农村家庭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接受教育的青年人,一旦出现失业或就业不充分。即意味着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在一段时间或一定程度上变成沉没成本,引发大量浪费。

另一方面,我国的家庭结构简化,青年失业增加了家庭人力资源投资的风险。中国家庭结构日趋简化。已呈现出核心家庭为主、扩展家庭居次、单人家庭补充的格局。1982-2009年,我国家庭平均每户人口数从4.4人降至3.1人,减幅达30%。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生育率下降,当代中国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动是在“少子化”或“独子化”现象相对普遍的情景下进行的。因此,家庭对子代的人力资源投资会更重视,投入也更多。其中不仅包括经济的投入,还包括时间、精力、情感、期望、预期等一系列投入。在此情况下,一旦家庭中出现青年失业,人力资本投入的有效性就会滞后。如果演化为长期失业,其收效就会明显降低。在家庭结构变化与现实就业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性增强。

2 不同类型失业青年引发的矛盾与冲突不同

以上状况在不同失业青年身上所折射出的问题不同。城镇失业青年易引发城市贫困和老年贫困。大量城镇失业青年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最初几代独生子女,仅接受过初等或中等教育,缺乏系统的就业培训,沦为长期失业的群体可能性最大。由于时间的推移,城镇失业青年的父辈开始面临养老问题,没有能力继续为子代提供较好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城镇失业青年过去所依赖的经济来源正在逐步减少或失去,家庭能够提供的经济与情感支持越来越少。父代养老压力与子代就业压力的结合,从而更容易在代际间形成“低人力资本投资——低就业——低收入——低人力资本投资……”的恶性循环,使得城镇青年所在家庭的生活状况堪忧。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养老问题,城镇失业青年以及所在家庭将成为城市贫困人口和老年贫困人口的主要来源。

失业农村青年可能增加中的破坏因素,影响社会稳定。由前文分析可知,失业农村青年相对于其他农村人口来讲在受教育程度和年龄上具有优势,是当之无愧的农村精英。但奇怪的是,农村青年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失业率越高,这反映出农村家庭人力资源投入浪费情况严重。这一状况如无明显改观,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以及“读书贫困论”将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并且失业农村青年一般在农村与城镇间呈候鸟式流动,农村老人较城镇老人而言更面临无社保、低收入的窘境,并在一定程度上遭遇持续空巢且无人供养的困境。家庭人口流失与经济贫困问题交织,经济与精神的双重空白,导致一系列地下势力、民间迷信活动、民族分裂势力以及敌对势力在农村有重新抬头的趋势,甚至在某些地区出现了快速扩张的势头。虽然这些力量尚未形成大的威胁,但会影响到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这是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社会现象,如果任由其发展和蔓延,农村失地、失业等长期积累的问题将随着人口流动扩散至城市。人口流失、信仰丢失与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失业农村青年精英相交织,不难想象破坏力量一旦爆发将会对公共安全和执政基础产生何等巨大冲击。

失业大学生群体的日益庞大更是家庭人力资本投入浪费的集中表现。高等教育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它与义务教育不同,不再作为完全的的公共产品由政府承担。而是作为准公共品由政府和受益者共同承担的。这表明大学生所在家庭的人力资本投人较其他家庭的投入更多。中国人民银行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积攒教育经费”排在养老和住房之前,是居民积蓄的主要目的。而在我国,对大量中低收入家庭而言,家庭教育投入绝对值过高。虽然义务教育普及化,但是联系到实际状况,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各种择校费、学区房现象越演越烈,因此从小学到大学每个阶段都可能耗尽家庭的全部积蓄甚至还有贷款读书的可能性。由此家庭的教育投资与养老投资出现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而传统文化信念将父代养老保障与子代人力资本积累有机联系,提供了很好的家庭养老保障体系与人力资本内生积累机制。家庭内部、代际间的双向流动与收入转移,不仅有利于子代的人力资本积累,也为父代的养老提供了保障。由此形成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子女工作人力资本——子女良性反哺链条。但大量失业青年的出现意味着本该良性运作的家庭养老保障与人力资本内生积累机制出现断裂。父母将一部分用于养老的费用投入到子女教育,而子女在接受教育之后却成为失业青年。父母已有的人力资本投入不仅无法收回,还搭进去了由于养老的部分甚至全部积蓄。而子女不仅无法从经济上予以反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需要依靠父母支持。父母的家庭养老的现实性、可能性与预期性均很难得到保障。

高等教育收费的增长远远高过国民收入的增长。而从2002年开始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却一降再降,甚至出现了“零起薪”现象。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体感觉高等教育的投入与回报间相差太大。有研究表明,由于多年累积,大学生失业人员呈现出群体化、游民化的特征。同时借助于网络联系。他们的焦虑、不满等应激反应也将更多地由个体走向群体。此外,失业大学生大都聚集在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他们年轻、有学历、有利益诉求却没有工作,其家庭投入较多、回报却暂时停滞,其生存愿望与政治理性的叠加。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许超出我们的想象。

第5篇: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新失业群体 相对失业 对策

1 新失业群体[1]的涵义

以往人们所说的失业人员往往指的是下岗者,但事实上,目前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日益增大的失业群体,他们是城市里的年轻失业者。他们中大部分人长期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造成了这部分人群的数量的大量增加,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失业人群中的主要成份。随着这部分人数日益增加,这部分人员就业问题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2 新失业群体出现的原因

从成长环境说,他们基本属于最初几代独生子女,是作为“小皇帝”被养大的,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较弱;在以升学为取向的应试教育中,他们没有学到或得到多少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他们在初中、高中甚至更低学历毕业后加入失业行列,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人员相比,他们很少有系统的就业经历,缺乏生活阅历,价值观也比较混乱。尽管具有身体、年龄等方面的就业优势,表面看来,他们的就业问题个对比下岗失业人员容易解决,但在参与市场就业竞争的过程中毫无优势可言,属于社会就业弱势群体。

3 新失业群体呈现的特点

“新失业群体”的失业是一种相对失业而导致的绝对失业,这是“新失业群体”的特点应引起关注。所谓相对,是指相对而言于就业的薪金和就业的岗位。近年来,尽管我国经济增长始终保持较快的速度,政府为增加就业也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但就业压力仍然相当大,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不过,从总体而言,收入较低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条件环境较为艰苦的就业岗位还是比较充分的。而这些就业岗位对城市赶时髦长大的独生子女这个群体来说,他们不肯屈尊也不屑一顾,而且,事实上他们也不能胜任这部分岗位,一部分被那些下岗失业人员所分割,大部分则由农民工来承担。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由于“新失业群体”一族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许多技术工种的岗位他们根本就不能胜任,因此,在一些城市就出现了“技工荒”这说明“新失业群体”的出现只能是相对失业而导致的。[3]

4 新失业群体引发的矛盾

第一、“新失业群体”的出现和增加将加剧社会两级分化。“新失业群体”他们没有自已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其父母供养来维系其生活开销。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他们父母本身的收入减少及衰老和过世,他们的收入自然也会下降;另一方面,“新失业群体”又要结婚生育,负担也会日益加重。因此,导致这个群体整体贫困加剧,他们的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与高收入阶层的差距会不断扩大;加之后续“新失业群体”,社会两级分化必然加剧,进而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使社会矛盾增多和复杂。

第二、“新失业群体”的出现和增加,使社会观念出现“寄生阶层”,异化社会伦理道德,阻碍社会发展,甚至导致社会退化。[4]“新失业群体”的出现和增加,从客观上看是人口压力和社会整体就业能力的不足,但从主观上看,确往往决定于“新失业群体”自身素质低下及其价值观念的低俗。他们中的一部分把对父母的依赖当做天经地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其实是对父母的一种剥削;他们不肯付出辛苦,他们不愿意劳动,甚至鄙视劳动歧视劳动;他们期望不劳而获,梦想一夜暴富。这个阶层一但形成,他们的价值观念就自然趋同,尽管他们这种价值观念不能成为社会主流,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和道德,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5]

“新失业群体”的出现有其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我们对这个现象的关注也不能简单地从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着眼,而应该把经济和文化因素结合起来,统盘考虑。同时,这个问题也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新失业群体”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5 关于新失业群体的对策

5.1 制定政策,促进就业

制定出台促进“新失业群体”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以政策促就业。一是结合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援助的相关优惠政策,将适用范围拓展到“新失业群体”就业当中,给予税费减免、落实各项补贴等。二是实行政府适当扶持,开展创业促就业活动。出台有关创业小额贷款扶持政策,为一部分有创业愿望,具备经营能力和创业条件但苦于资金不足的新生劳动力实施创业小额贷款资金帮扶,鼓励其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之路。三是鼓励企业吸纳新生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鼓励民营企业尽可能多地吸纳新生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对安置人数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在贷款申请、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与更多、更好的政策上优惠和扶持。四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拨付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建立专项新失业人员基金,专门用于保证新生失业劳动力的就业安置工作所涉及到的前期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岗位补贴、社会保障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多方面支出。

5.2 苦练内功,提高素质

第一,提高失业人员素质,开展专业化培训。将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整合,根据市场就业需求,发挥各类培训机构的优势,形成以工科院校为依托,以技工学校、职业学校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学和企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面向“新失业群体”开展旨在提高其专业技能的职业培训。

第二,建立青年创业与就业培训机制。有关政府部门要选择一部分有资质、有条件的培训机构作为青年创业与就业培训基地,实施创业援助行动。对青年创业者在创业方法、创业项目、创业知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给与全面培训。使其树立起科学的创业理念和思维,运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去创业自救,从而降低青年的创业风险,减少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5.3 加强指导,转变观念

从小就生活在衣食无忧、娇宠习惯的环境下的新生劳动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较弱,特别是在逆境中成长的能力很差。他们对自己和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不够,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能力又都有着过高的估计,在选择职业方面往往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他们大都对就业岗位、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和工资抱酬有着过高的期待,但这又与他们的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极不相符,也就导致了他们不适应工作,经常地去更换工作,长时间地在失业与就业当中徘徊,渐渐地对就业、社会甚至自己都失去了信心。职业指导恰恰能通过就业前的心理咨询,帮助新生失业人员认清就业形势,摆正自身位置,树立就业信心,确定正确的就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尽快实现就业愿望。

各级人力资源市场要培养一批专业职业指导师,设立专门职业指导窗口,在开展新生劳动力的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的同时,开展职业指导工作。针对来市场求职的每位新失业人员实施人本服务,开展“一对一”的职业指导。通过与求职人员聊天谈心的方式,了解其就业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其克服重重障碍,结合其基本情况给与全面的职业指导,同时向其提供适合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是中国较早提出和研究“新失业群体”的学者.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2004年:中国就业报告》.

[3]《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