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监测调查报告范文

环境监测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监测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环境监测调查报告范文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

第三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

第四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范围包括:

(一)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备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范,指导并监督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并负责对其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审批权限负责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第六条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或者运行。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第七条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应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

对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非核设施建设项目,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受理其试生产申请,并将其审查决定报送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核设施建设项目试运行前,建设单位应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首次装料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试运行。

第八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接到试生产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组织或委托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试生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做出审查决定。

对环境保护设施已建成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已按规定要求落实的,同意试生产申请;对环境保护设施或其他环境保护措施未按规定建成或落实的,不予同意,并说明理由。逾期未做出决定的,视为同意。

试生产申请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建设单位方可进行试生产。

第九条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第十条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自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对试生产3个月确不具备环境保护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试生产的3个月内,向有审批权的环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延期验收申请,说明延期验收的理由及拟进行验收的时间。经批准后建设单位方可继续进行试生产。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核设施建设项目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年。

第十一条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的规定,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施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应当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以下验收材料:

(一)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或调查报告;

(二)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或调查表;

(三)对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

第十二条对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

对主要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

第十三条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或环境放射性监测站编制。

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委托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或环境放射性监测站,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编制。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不得同时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承担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者验收调查工作的单位,对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结论负责。

第十四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收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

第十五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组织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等成立验收组(或验收委员会)。

验收组(或验收委员会)应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现场检查和审议,提出验收意见。

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表)的编制单位应当参与验收。

第十六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是:

(一)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

(二)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三)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

(四)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包括: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原料、动力供应落实,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

(五)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标准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六)各项生态保护措施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规定的要求落实,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按规定采取了恢复措施;

(七)环境监测项目、点位、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八)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提出需对环境保护敏感点进行环境影响验证,对清洁生产进行指标考核,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已按规定要求完成;

(九)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措施削减其他设施污染物排放,或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采取“区域削减”措施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其相应措施得到落实。

第十七条对符合第十六条规定的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

对填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经过核查后,可直接在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上签署验收意见,作出批准决定。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或者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未经批准的建设项目,不得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十八条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分期进行环境保护验收。

第十九条国家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告制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6月底前和12月底前,将其前半年完成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有关材料报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试生产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超过3个月,建设单位未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或者延期验收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责令限期办理环境保护验收手续;逾期未办理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从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工作的单位,在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五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2篇:环境监测调查报告范文

一、发挥基础作用,管理服务职能显著增强

多年来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践证明,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有力支撑,提供科学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是政府实施综合决策和环境监管的重要依据。安徽省芜湖市环境监测站始终履行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持职能,为环境管理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安徽省芜湖市环境监测站近5年来,在对地表水、空气、酸雨、噪声和辐射环境的例行监测中,环境监测工作共取得监测数据30多万个,全面反映了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为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管理提供了依据。通过污染源监测,为排污收费、排污申报登记、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竣工验收等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通过仲裁监测,以代表性强、准确性高、科学合理的监测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安徽省芜湖市政府实施的水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工作过程中,环境监测站以全面、详实的调查分析报告,为政府综合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做好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础上,环境监测注重加强环境质量变化规律分析、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分析和总量分析,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在原有的年报、公报、季报和文字表述的基础上,陆续开展了概要、月报、双月报、快报、周报、日报、预报、类报告和阶段性报告,增加了图片、图示、表格和电子演示版,采用多种形式及时向领导、有关方面和公众报告。例如《芜湖市“十五”环境质量报告书》在说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的情况下,对主要污染因子进行模拟预测,阐释了国民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对应关系,在综合分析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监测站编制的《芜湖市银湖、凤鸣湖水环境监测双月报》、《芜湖市龙窝湖水质监测调查报告》等阶段性分析评估报告,及时说清、说准了区域水环境质量变化和污染源达标情况,将充足的监测数据转化成准确有效的信息,提高了为环境管理和领导决策服务的水平。

近几年,芜湖市监测站先后完成了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地表水和大气环境容量核定、酸雨普查、危险源调查等专项监测项目,这些专项监测工作的成果为环境监测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基础性资料,并运用到环境保护工作的各个方面。

二、适应新需求,有效提升监测技术

没有科学先进的监测手段,综合决策和环境管理就没有科学依据,污染减排就缺乏有力支撑,难以对当前复杂的环境形势做出准确判断,特别是如果预警监测跟不上,就可能在出现突发污染事件时措手不及,应对无方,甚至对群众健康、经济运行、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造成影响。环境监测站领导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十一五”期间,通过推行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和环境监测自动化建设,不断增加监测投入,以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预警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为重点,努力构建先进实用、整体协调的环境监测技术装备体系,在自动监测、应急监测、监测网络建设及监测领域拓展方面有了明显变化。

“十一五”期间,芜湖市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建设共投入1000多万元,大幅提升仪器装备水平,站设备原值已经达到1554.98万元,装备质量显著提高。同时,抓住实验室改造机遇,争取芜湖市财政资金300余万元,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现代环境监测实验室,标准化建设通过了省级验收。目前,拥有icp-ms、色质谱联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bod快速测定仪、cod快速测定仪、多普勒流量流速仪、红外分光测油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等大型监测仪器。同时,环境自动监测设施也不断加强,4套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和3套酸雨自动采样系统稳定运行,通过精心维护与管理,保证科学、准确的数据产生。长江水质自动监测站通过了安徽省环境监测站的验收,正式投入了运行。目前,已逐渐建设成为一个拥有先进仪器设备、现代化监测技术手段的环境检测机构。

在此期间,芜湖市环境辐射监测能力从无到有,先后配置了3套电离监测仪、1套电磁监测仪器、相关配套硬件如计算机、测距仪等设备。监测范围由原来单一的放射源监测扩大到电磁辐射监测和辐射环境质量监测,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目前常年开展地面水和空气例行辐射监测、验收和环评等委托监测、辐射污染纠纷与投诉监测等。

面对近几年突发性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污染纠纷增多的趋势,芜湖市环境监测站加大了应急监测投入,配备了200多万元的环境应急监测车以及必要的应急监测装备,科学整合了应急监测技术力量,提高应急监测水平,初步具备了现场快速监测100余种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能力。同时完善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系统,制定了《芜湖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建立了重点危险源信息库、专家支持信息库等应急监测技术信息支持系统,改变了原先应急监测能力比较薄弱的状况。“十一五”期间开展了迎奥运反恐环境应急监测演习等数十次演习,充分锻炼了应急监测人员的能力。先后开展了南陵县浓硫酸槽罐车翻车事故等16起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突发性污染事故得到了及时处理。环境应急监测适应了时代需求,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强基固本的同时,环境监测工作与时俱进,向纵深拓展领域。先后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调查和旅游景点环境质量监测,还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水质109项全指标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领域监测和iso14000认证咨询。

三、强化队伍,树立新时期环境监测形象

以往环境监测的性质、地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造成长期以来分配机制和管理模式的落后,又因面临事业单位改革的大局,监测人员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芜湖市环境监测站在保证监测队伍稳定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监测工作的积极性,在改革监测体制机制上做了深入探索

。以科学管理为基础,通过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建立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体系和高效的工作流程,并制定了《环境监测中心站职工考核办法》,将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并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考评和奖惩兑现方案,把工作完成情况与福利、职称评定、评>,!

第3篇:环境监测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省界缓冲区 水质监测 复核内容

[中图分类号] X83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209-1

黄河上游省界缓冲区省界水质监测断面复核,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水法》、《水污染防治法》赋予流域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责,根据水利部 “关于开展省界缓冲区水质断面复核和监测规范化工作的通知”,水资司下发会议纪要,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下发的“黄河流域省界缓冲区省界水质断面复核实施方案”要求,为加强黄河上游河段省界缓冲区水资源保护工作,提高上游河段省界水质监测质量和数据公信力,黄河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承担并完成黄河青、甘、川保留区、黄河青、甘缓冲区、白河阿坝保留区、黑河若尔盖自然保护区、湟水青甘缓冲区、大通河青甘缓冲区、大通河甘青缓冲区7个缓冲区的水质监测断面复核工作。

1工作目标

为使省界缓冲区水质监测断面的设置更加合理,监测数据更加科学地反映有关省(区)出入境水量和水质变化,根据室内资料收集及野外现场查勘结果,对已实施监测、已规划但未实施监测,通过方案备选、方案比选、方案推荐三个层面认证,获得各个省界水功能区最佳监测断面。

2复核范围

本次省界缓冲区断面复核调查包括黄河干流、支流湟水河、大通河、白河、黑河;调查河道总长1998.9公里,调查行政区为青海、甘肃、四川三省。

对确定的黄河干流、湟水河、大通河、白河、黑河省界缓冲区进行实地查勘。

黄河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于2011年8月开始本次调查工作,按“工作实施方案”和“技术要点”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和查勘工作。

对省界缓冲区起止断面河段进行实地查勘,明确省界缓冲区起始断面、终止断面及标示碑埋设地点的行政区位置,并对省界缓冲区起始断面、终止端面进行GPS定位。

3复核内容

3.1已实施监测的“省界(缓冲区)”和水质监测断面的复核

黄河上游河段已实施监测的“省界(缓冲区)”和水质监测断面有:黄河青甘缓冲区、湟水青甘缓冲区、大通河甘青缓冲区。按省界缓冲区及省界水质断面设置《省界水体水质站设置导则(试行)》进行了复核,符合内容包括:

①绝对位置,包括地理坐标、行政区位置(省、市、县、乡、村);对省界缓冲区起止断面河段进行了实地查勘,省界缓冲区起始断面、终止断面的行政区位置,并对省界缓冲区起始断面、终止断面及标示碑埋设地点实地进行GPS定位复核。

②相对位置,包括距河源(入河口)距离、距水功能区上(下)断面距离、距上(下)游水文站距离、距省界线的距离等。

③交通条件。

④采样条件。

⑤省界(缓冲区)的取用水情况、排污口及纳污情况等。

⑥填写相关表格。

⑦收集相关资料:重点收集省界缓冲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等相关资料。

3.2未实施监测的省界水质监测断面的复核

黄河上游省界缓冲区及水质监测断面未实施有:黄河青甘川保留区、白河阿坝保留区、黑河若尔盖自然保护区、大通河青甘缓冲区,对以上缓冲区进行实地查勘,所涉及的水质监测断面。

4技术路线

以复核工作原则确立的范围为基础,以《省界水体水质站设置导则(试行)》和水利部《关于开展省界缓冲区水质监测断面复核和监测规划工作的通知》(办资源[2010]83号)为依据,在相对位置、交通条件等方面进行合理分析,对不符合复核技术要求的、进行调整。为使省界缓冲区水质监测断面的设置更加合理,监测数据更加科学地反映有关省(区)出入境得水量和水质,做到水量水质监测相结合,便于科学划分责任,通过室内资料收集及野外现场勘测,对已实施监测的省界水质监测断面进行分析,获得省界水功能区最佳监测断面。

5技术要求

黄河上游河段省界缓冲区、省界水质断面复核查勘工作严格按照水利部《省界水体水质站设置导则(试行)》和水利部《关于开展省界缓冲区水质监测断面复核和监测规划工作的通知》(办资源[2010]83号)规定和要求进行。省界缓冲区及省界水质断面的设置在执行《省界水体水质站设置导则(试行)》的基础上,区分省界缓冲区、省界水质断面在不同省区间的位置关系。

黄河上游河段省界缓冲区均为上下游关系的省界水功能区,在水功能区上下游和省界线都应考虑设置监测断面;暂时不能设置多个断面的应优先保证与省界一致的断面设置。对已实施监测的省界(缓冲区)断面,应尽量将断面位置移侄省界线。

6结语

黄河上游省界缓冲区、省界水质断面复核项目组织安排。由于黄河上游水文水资源局充分认识到调查工作的重要性,责成黄河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一定要认真、按时完成。黄河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在调查时间紧、任务重、战线长,加之黄河上游的特定环境的特点及时成立了外业、内业两个小组于2011年8月20日~10月30日进行外业调查,行程超过5000km。在实地调查勘察中取得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本次黄河上游河段省界缓冲区省界水质监测断面复核调查有黄河青甘川保留区、黄河青甘缓冲区、白河阿坝保留区、黑河若尔盖自然保护区、湟水青甘缓冲区、大通河青甘缓冲区、大通河甘青缓冲区。内业资料整理工作在外业调查完成后也有序进行,对调查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编制了调查报告。

(1)在实地搜集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完成了《黄河流域上游省界缓冲区省界水质监测断面分析研究》。

(2)完成了七个省界缓冲区《黄河流域上游省界缓冲区登记表》、《黄河上游省界(缓冲区)水质断面设置信息一览表》、《黄河上游省界(缓冲区)水质断面设置信息一览表》续表,成果表的统计。

(3)完成了黄河上游河段省界缓冲区省界水质监测断面复核调查影像资料成果的整理,装订成册。

参考文献

[1]贾利. 省界河段水质监测在流域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J]. 治淮. 1997(10).

[2] 孙齐鸣,张和. 水质监测断面代表性的定量化探讨[J]. 中国环境监测. 1994(01).

第4篇:环境监测调查报告范文

一、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一)推进行政审批信息公开

一是加强行政审批项目调整信息公开。要及时公开取消、下放、调整以及实施机关变更的行政审批项目信息。二是推进审批过程和结果公开。重点做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行政审批项目审批过程、审批结果公开工作。三是推进行政许可信息公开。包括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时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重点做好行政许可办理情况的信息公开工作。(县编委办牵头落实)

(二)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

一是继续做好财政预算决算和部门预算决算、重大民生方面财政专项支出的公开工作。二是着力推进“三公”经费公开。县政府及其部门在2015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乡镇区及其部门要在2016年之前全面公开“三公”经费。三是推进财政审计信息公开。做好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公开工作,各部门要全面主动公开整改情况,提升县级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公开的透明度和全面性。(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牵头落实)

(三)推进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进一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信息、建设信息、分配和退出管理信息的公开工作。一是按2012年提出的要求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和退出信息。二是要及时公开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情况。(县城建局、县民政局牵头落实)

(四)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

一是切实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热点问题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客观准确规范问题产生原因、危害特点、预防检测方法、采取的处理措施和进展情况等。二是加大食品药品行政审批、执法检查、案件处理、查缉走私等公开力度,县级有关部门建立食品药品违法违规企业(业户)“黑名单”公开制度。三是围绕公众关注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保健食品等安全问题,重点做好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查处、治理、整顿信息公开工作。四是重点推进食品安全产地环境监测,农业、海洋渔业、畜牧三品一标,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示范建设信息公开。(县工商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落实)

(五)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

一是公开空气质量监测信息。S02、N02、PM2.5、PM10、臭氧等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信息。二是公开水质环境信息。继续做好重点流域水质监测数据的信息工作,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加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信息的公开力度。三是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县环保局要明确相关要求,指导全县环保部门实行环评受理、审批和验收全过程公开。四是推进环境污染治理政策措施和治理效果信息公开。包括全县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方针政策、法规规章、技术标准,总体部署及年度治理项目责任,以及进展情况、治理成效、典型经验等,及时公开排污单位环境监管信息,督促排污单位公开污染治理效果。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五是推进减排信息公开。继续做好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和进展情况信息公开工作,加强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信息公开,及时总量减排核查结果。(县环保局牵头落实)

(六)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公开

一是加强调查处理信息公开。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内容外,在继续做好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公开工作基础上,重点推进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公开工作,进一步提高较大事故调查处理结果和调查报告公开的比例。2013年,实现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全面公开。2014年,要实现较大事故调查报告全面公开。二是加大生产安全事故应对处置信息公开力度。要及时准确本级政府处置的生产安全事故处置举措、抢险救援进展等信息。三是加大安全生产预警和预防信息公开力度。通过预警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和重大隐患预警信息。(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牵头落实)

(七)推进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

一是继续做好政府管理价格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调整信息公开,包括公开涉及民生的价格和收费政策、标准等信息。二是做好政府定价目录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公开。各级政府要全面公开涉及本地区政府定价目录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三是做好价格和收费监管信息公开。重点做好涉及教育、交通运输、农民负担、医疗、房地产市场、旅游市场等民生领域价格和收费监管信息的公开工作,对情节严重、社会影响大、公众反映强烈的价格违法案件,要及时公布查办情况。(县物价局、县财政局牵头落实)

(八)推进征地拆迁信息公开

一是推进征地信息公开。在依法依规做好征地报批前告知、确认、听证,征地批准后征地公告、征地补偿登记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的基础上,重点推行征地信息查询制度,方便公众查询征地批复、范围、补偿、安置等相关信息。二是加强房屋征收及补偿信息公开。在继续做好房屋征收补偿方案、补偿标准、补偿结果信息公开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房屋征收决定、补助奖励政策和标准在征收范围内公布,征收房屋调查结果、初步评估结果、补偿情况在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工作。(县国土资源局、县房屋征收安置办公室牵头落实)

(九)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一是推进基础教育的招生、分班、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公开工作。二是扩大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范围。主管部门要做好所属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研究和指导工作,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机构、文化机构和供水、供电、供暖、公交、物业、通信、邮政、金融、保险等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面向公众服务的单位要公开:

(1)单位名称、职能和权限、机构设置、岗位职责、办公地点和办公电话;

(2)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照片、岗位名称、工号等基本情况;

(3)服务规范、服务流程和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及缴费方式;

(4)服务承诺及违反承诺的处理程序、惩罚标准、处理结果,服务对象咨询或投诉的渠道和方式;

(5)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定、实施方案、管理或技术标准等重大事项的制定出台及调整变动情况;

(6)与公众生产生活相关的突发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7)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抢险救灾进度、恢复重建安排等情况;

(8)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事项及主管部门规定应当公开的事项。要把信息公开与办事公开结合起来,全面推行示证上岗制、首问责任制、办事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信息反馈制、考核评议制、责任追究制、论证听证制等办事公开制度,规范办事公开内容和程序,促进信息公开健康发展。(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县交通局、县科技局、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县城建局、县邮政局、县金融办、县供电公司等单位分别牵头落实)

二、采取措施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各乡镇区、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落实到位,努力提升公开效果,推进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增强政府公信力。

(一)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考评机制,加强工作考核力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统计、保密审查等制度建设,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社会监督和行政问责力度,逐步实现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二)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各乡镇区、各牵头部门要按照前述重点公开工作安排,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好工作分工,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将重点公开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单位,安排专人负责,做到责任明确,便于检查;涉及到的其他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公开工作按要求落实到位。对于落实不到位的,牵头部门要进行通报批评,督促改正。

(三)规范信息,做好解读工作

各乡镇区、各部门要按照谁公开、谁负责信息审查,谁公开、谁负责解疑释惑的原则,做好深入解读的工作预案,必要时通过召开政府信息公开会、网上互动等方式做好解读工作。在公开信息前,要依法依规按程序对拟公开信息进行保密审查;公开后,要密切跟踪舆情,针对出现质疑的情形,要及时准确权威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四)加强平台和渠道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第一平台作用,各乡镇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网站管理,强化内容保障,政府网站要在醒目位置开设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专栏,方便公众查阅;充分利用重要政府信息公开会和政府公报、报刊、广播、电视、短信平台等传播政府信息的作用,确保公众及时知晓和有效获取政府信息。

第5篇:环境监测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加强

中图分类号:X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环评制度始于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至2003年9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标志着我国环评制度法制化地位正式确立。环境影响评价实行时间较早,相应技术导则规范较齐全,评价内容较翔实,各级环保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也比较重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对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对主要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

验收监测或调查是贯彻落实环评制度、“三同时”制度的基础。环境影响评价是从理论上预测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并提出防治对策。而验收监测或调查是实地监测试生产期间的排污状况,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验证和延续。近年来,环境影响评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作为“三同时”制度技术主体的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发展相对滞后。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在建设项目管理上重环评而轻验收的现象较为普遍,突出表现在批准企业试生产时把关不严,许多企业只顾生产不顾环保,不到万不得已不申请验收,甚至部分项目以试生产为名长期生产,不主动委托开展验收监测。目前环评单位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并得到环保部门批复后,工作就基本完成,对施工期监理、竣工验收很少参与。建设项目单位也未主动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相当一部分建设项目环评中对施工期提出的环保要求基本上未得到落实。

相比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起步晚20年,相应技术规范还有待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环保验收,都是环保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者应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二、目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环评措施与实际脱节, 有的环评阶段提出的措施不切实际因而无法完全落实。项目建成后与环评阶段相比普遍存在变更,究其原因,既有在设计变更造成的正常调整,也有些项目环评及批复要求没有针对性,从而延长了验收监测工作的周期。

2、总量指标理想化,浓度达标,总量达不到,影响验收进展。在“三同时”竣工验收监测中,由于总量超标影响最终验收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一方面验证了总量控制严于浓度控制的事实,但另一方面是由于环评批复总量不合理导致。环评提出的总量控制指标是一个理论性的数值,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环评单位为获取总量指标,使项目顺利通过,往往在工程分析产污量时取下限指标,而在污染治理设施的处理效率则取上限指标,从而导致预测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实际总量数值偏小。这就导致了建设单位建设了符合环评要求的环保设施,污染物浓度做到达标排放,但却出现总量超标,影响了项目竣工验收的进展。

3、施工期环境监理还没有完全实施。对于交通、铁路、水利等生态型建设项目,施工面大,施工期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始于勘探、选线阶段,重点发生于施工建设期,等到工程竣工验收时,许多生态破坏早已发生,尤其是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湿地、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地、自然景观的环境破坏已不可逆转。开工前有环评审批,建成后有环保设施竣工验收,而建设过程中却没有监管。由于国家层面法规尚未出台,管理制度和相关技术规范尚未建立,导致有些污染型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建设不到位、不规范,比如垃圾填埋场防渗层、防渗膜是否符合要求,环保验收时难于核实。

由于缺乏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在环保验收中发现的这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在新开展的项目环评中依然重复着,所以尽快建立环评与环保验收互动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三、对于如何做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在此提出几个建议:

1、营造更有利的政策法律环境,建议制定适应形势发展、可操作性强的新验收监测规范并配套实施细则,同时制定验收监测结果的评定标准,使验收监测程序化、规范化和易操作。比如水电类项目环评时极其重视的水文情势、水温变化,实际在竣工验收中往往不能够体现,这就需要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验收规范,重视蓄水阶段验收的重要性,生态流量的下放,规定要靠流量在线监测设备监控落实。

2、对环评及批复提出的措施要实事求是的落实。对环评及批复肯定要严格落实,这是无疑的,但对于提出的具体环保措施就要在发展中落实,要创新地落实,要随机应变!对于不切实际的要求在变通中落实。比如煤矿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储煤场是露天设计;煤矸石全部综合利用,不设煤矸石尾矿库;矿井水完全综合利用,但在竣工验收过程发现,为减少粉尘污染,原设计的露天储煤场改为了封闭的储煤仓,这是对环境有利的,可行;项目建设有煤矸石尾矿库,因为煤矸石的产生、排放和利用之间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利用煤矸石进行工业化生产有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而中、小型煤矿一般不具备建设的条件,所以项目业主只有先建设煤矸石尾矿库,而环评对此没有描述,验收过程就需要重点关注尾矿库是否达到相关环保要求。很多矿区矿井水涌水量很大,而回用途径不多,完全综合利用也不切实际,多余的矿井水净化后排到自然界,可以重新参与水的循环,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恢复作用。

3、利用多种渠道搭建互动桥梁

加强公众参与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或企业公示、网络平台等形式征求意见,并把意见写入监测或调查报告中,反馈给项目单位和负责验收的环保部门。竣工验收监测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不仅可以使各项环保检查情况更为准确,也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环评单位也应参与竣工验收工作,不断总结、积累工作经验,因地制宜提出切实可行的环评措施,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应从验收结果与环评预测结果的偏差等方面,对环评单位进行考核,促进环评单位从立足实际的角度开展工作,同时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批复意见时根据具体情况,给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批复意见。

4、建立健全施工期环境监理体系

党的十提出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监管制度,全面提高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水平。施工期环期环境监理是一种先进的环境管理模式,它能和工程建设紧密结合,使环境管理工作贯穿整个工程施工期,使被动的环境管理变为主动的环境管理,变以往环保工作的末端控制为过程控制,大大缩短了环境问题发现与解决的时间周期,有效地控制了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开展施工期监理应重点关注:施工期间防尘、防噪声等对周边敏感点影响和相应采取防护措施;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护措施;工程设计出现重大变更情况;环评批复提出的环保措施建设情况;隐蔽工程现场情况记录等。

5、建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将后评价成果不断反馈环评与验收,达到持续改进。项目后评价工作不仅对于指导新项目立项、调整在建项目计划、完善已建项目等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对项目决策、政策制定、机构改革等高层次管理的改进和提高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项目建设前期环境影响评价的决策阶段,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项目作出是否可行决策都是基于历史、现状的实际和未来的预测。在未来的事物未发生时也就是项目建设和营运之前,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分析,运用合适的预测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推断。但是总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未在预测分析的系统之内,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预测结论的影响可能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后评价在项目的末端、在新的起点上对公路营运期未来的环境影响(例如交通噪声)进行预测,减少了不确定因素,可以纠正项目前期环境影响评价的模式和方法中参数取值(例如交通量、车型比、敏感建筑与公路的距离及高差等)的不准确性,预测结果更加可靠和符合实际。这正是环境后评价较之于环境影响评价所具有的优势之处。

6、采用先进技术配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项目,对于大型生态类如公路、水电类项目,可以通过采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控飞机等辅助技术手段,使项目竣工验收更加科学、合理,更能客观反映建设项目环保情况。

四、结束语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是检查建设项目是否落实相应环保措施的重要关卡,在验收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建设项目的变更,对变更的分析是验收的技术难点和重点!对变更的妥善处理是环保验收的技术含量所在!

参考文献:

[1]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环境科学文摘.2008.01.20.

[2]韩雄,郑智强,张镜剑,李国庆,郝斌大型水利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4年3月第25卷第1期

第6篇:环境监测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建设项目;生态;环保验收

1.工程变更后的环境影响

在工程概况的调查中,经常发现有工程变更。工程变更现象在交通类建设项目中非常普遍,公路、铁路项目中经常因为工程线路摆动而发生敏感点变化,因此,应重视工程变更,并在验收工作中明确体现对变更有关内容的调查。工程变更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调查也从这3个方面进行:一是建设规模、建设方案的变更,包括地理位置、建设规模、运输货种、交通量、工程量等的变化;二是生产工艺、运行方案的变更,前者主要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施T组织、施工工艺、施工计划安排等方面的变化,如桥梁工程是否围堰施工、是否安排在枯水期施工等;三是环保设施、措施的变更,由于工程建设内容变化,对应环保措施也经常发生变化。遇到工程变更,除全面了解变更的内容、变更原因,更应客观分析变更后的环境影响相比变更前是变好还是变坏。变更不一定是坏事,可能是技术进步了,采取先进工艺、手段或措施了。比如上海某港区二期上程被设计为运送化肥、钢杂、矿石的港口,变更后取消了化肥货种,增加了钢杂货种。这个变更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特别是对陈行水库的影响,是有利于环境的变更。对于变更比较重大,且对环境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产生重大变化的,应该提醒业主尽早作补充环评或环评后评价,以免耽误项目竣工验收。

2.正确应对实际工况未达设计要求

一般是要求项目工况达到设计工况的75%的时候才可以进行验收,但是某些交通建设项目不能满足这个条件,比如青海、河南或西部的一些公路项目因为某些原因就达不到设计的交通量。这些原因环保的主管部门也是了解的,一方面,可能由于多方面原因项目工况的预测交通量偏大,另一方面也会因为道路没有完全贯通等原因影响车流量达到设计要求,但是并不能因为交通量达不到设计车流量就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不能进行竣工环保验收。对于交通类建设项目,只要工程稳定运行是可以申请验收的,但是在验收报告中一定要把实际的工况说清楚,不能失实,进行现状监测也须考虑到实际工况。对环评报告、各部门批复中提到的敏感点,应一一与实际情况对照;对其效果要进行监测及分析。总之,要吃透环评报告及批复,无论是现场实际调查,还是调查报告编写,都要针对这些重点展开。

3.明确验收调查标准

交通类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调查标准包括沿线敏感点声、大气、水环境质量标准,服务设施区域污水处理设施、锅炉废气排放标准等。按照相关规定,原则上采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经环境保护部门确认的环境保护标准,当时怎么要求的就应该怎么验收。但是若国家的法律有新的强制性要求,也应作为验收依据。新修订颁布的标准只作校核用,达不到新标准时提出整改建议即可,不应作为项目是否通过验收的依据。但是有些项目在环评阶段没有明确说明所执行的环境标准,这时应依据污染物的实际排放去向、受纳环境的功能,依据现行环境标准或参考其他行业标准等提出验收标准建议,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以现行环境标准作为验收标准。

4.抓住项目特点

针对性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的重要要求,应根据项目特点考察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考察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以及采取的措施是否满足要求。某些项目由于没有抓住或没有较好地抓住项目特点,可能产生“有影响无措施”的后果。

交通建设项目包括港口、航道枢纽、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属于生态型项目,相关的影响主要是生态、声、水环境影响。进行交通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时应注意把握项目特点,做好取弃土场恢复措施,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鱼类三场等的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沿线居民点的声环境防护措施等。

5.利用好现状监测

抓住项目特点,必须利用好现状监测。现状监测是环保验收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考察相关环保设施的运转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了解项目造成的实际环境影响及其程度。

6.水环境监测

主要是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进出口进行监测,以了解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及污水排放是否达标:同时应对水质进行监测,监测时应根据不同环境功能区划、不同海洋功能区划分别设点,在水环境敏感目标处必须设点,污水排放口附近可设点,水动力条件有明显区别的水域应分别设点,布点尽量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确定的点位相一致。监测因子一般包括水温、pH值、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LAS计)等。必要时进行特征因子的监测。监测因子应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确定的监测因子一致,因工程变更而增加新的主要污染物时,可适当增加监测因子。航运枢纽项目除常规监测因子外,还需考虑水温、水文情势、流量、水位过程等,有可能对鱼类产生影响的,还应进行过饱和气体的监测;有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项目,建设单位应设置地下水水质监测井,以满足验收监测和日常环保管理需要。

7.环境空气监测

主要是对废气处理设施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废气排放达标情况以及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一般包括以下几类:锅炉大气污染物监测:烟气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散货码头、堆场作业起尘点: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油品、化工码头:非甲烷总烃、苯系物、挥发酚、甲醛等特征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8.声环境监测

声环境监测布点主要针对以下4个方面:《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采取降噪措施的敏感点而试运营期未采取措施的敏感点;《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进行跟踪监测的敏感点:根据不同路段交通量差别选择调查范围内的育代表性的居民集中住宅区和学校、医院、疗养院及敬老院等;监测点分布尽可能反映不同路段相对高差、路况、车流量等差别给敏感点带来的噪声影响,通常应进行一般噪声敏感点监测典型路段24 时连续监测和衰减断面监测。

9.坚持实地考察

验收调查时,有些措施的落实情况不能只听建设单位的一面之辞(有时候建设单位自己也不十分清楚情况),而一定要到现场确认。比如重庆某公路因为跨越地方引水渠而被要求设置排水管和收集池,开始时候只设置了排水管,建设单位以为已按要求完成设置,如果不是验收调查单位现场考察时及时发现并补充修建了收集池,将会影响项目顺利通过竣上环保验收。

坚持实地考察,一方面可以保证报告书的调查结果客观可信,另一方面能更加清楚地了解项目建设情况。现场验收时如能将各种设施设置情况例如锅炉的大小吨位,除尘器的型号,污水处理的设施的位置、工艺,声屏障的位置、长高度、降噪效果等烂熟于胸,这样调查单位在现场深入全面的讲解,有利于环保主管部门全面了解项目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确保项副颐利通过竣工环保验收。以上均是交通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工作中经常涉及的问题,如果能适当的处理,对做好交通建设项目环保验收调查工作一定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第7篇:环境监测调查报告范文

有哪些关于环境调查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调查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环境调查报告一】

这是一张人们破坏环境的照片。照片里是一堵被画花的墙壁,照片旁边还写着一句话:“还墙壁一张的脸。”它提醒我们无时无刻都要爱护环境。

我在活动中,尝到了现代科技的甜头,用数码相机更加清晰;电邮让沟通更加舒畅。环境调查报告。

环境你我他,环境靠大家。只要人人都爱环保,我们的周围环境就更美好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

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

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化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垃圾污染

垃圾侵占土地,堵塞江湖,有碍卫生,影响景观,危害农作物生长及人体健康的现象,叫做垃圾污染。

垃圾包括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两部分。环境调查报告。工业废渣是指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煤研石、粉煤灰、钢渣、高炉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废渣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张、碎玻璃、金属制品等等。在城市,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构成一大公害。

垃圾的严重危害,首先是侵占大量土地。二是污染农田。三是污染地下水。四是污染大气。工业废渣中的有些有机物质,能在一定温度下通过生物分解产生恶臭,从而污染大气。五是传播疾病。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虫,如果直接用来作为农家肥料,人吃了施用过这种肥料的蔬菜、瓜果,就可能得传染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垃圾大量增加。垃圾处理已成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紧迫问题。

食品污染

食品使成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类的健康。食品污染是指人们吃的各种食品,如粮食、水果、蔬菜、鱼、肉、蛋等,在生产、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烹调过程中,混进了有害有毒物质或者病菌。

食品污染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大类。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属于微生物的细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鸡蛋变臭,蔬菜烂掉,主要是细菌、真菌在起作用。细菌有许多种类,有些细菌如变形杆菌、黄色杆菌、肠杆菌可以直接污染动物性食品,也能通过工具、容器、洗涤水等途径污染动物性食品,使食品-变质。真菌的种类很多,有5万多种。最早为人类服务的霉菌,就是真菌的一种。

现在,人们吃的腐乳、酱制品都离不开霉菌。但其中百余种菌株会产生毒素,毒性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食品被这种毒素污染以后,会引起动物原发性肝癌。据调查,食物中黄曲霉素较高的地区,肝癌发病率比其他地区高几十倍。英国科学家认为,乳腺癌可能与黄曲霉毒素有关。

我国华东、中南地区气候温湿,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比较普遍,主要污染在花生、玉米上,其次是大米等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绦虫、旋毛虫等,这些寄生虫一般都是通过病人、病畜的粪便污染水源、土壤,然后再使鱼类、水果、蔬菜受到污染,人吃了以后会引起寄生虫病。

化学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种农药是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的一大来源,还有含铅、镉、铬、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废气及废渣;食用色素、防腐剂、发色剂、甜味剂、固化剂、抗氧化剂食品添加剂;作食品包装用的塑料、纸张、金属容器等。

如用废报纸、旧杂志包装食品,这些纸张中含有的多氯联苯就会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从而引起病症。多氯联苯是200多种氯代芳香烃的总称,当今世界生产和使用这种东西的数量相当大。

有资料证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气、野生动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极的企鹅、北冰洋的鲸体内,都发现了多氯联苯的踪迹。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鲜艳色泽。但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

防止食品污染,不仅要注意饮食卫生,还要从生产、运输、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着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土壤污染

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本,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土地却遭受到空前的破坏。其中,土壤污染像一把软刀子,正在剥夺大片肥田沃土的生产力。

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某些有害物质大大超出正常含量,土地无法消除这些有害物影响的现象。严重的土壤污染可以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减退甚至枯萎死亡,这些污染后果是可以及时发现的。更多的土壤污染并无明显表现,却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特别是通过农作物对有害物的富集作用,暗地里危害牲畜和人体健康,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和人畜粪尿中含有许多植物需要的养分,用污水灌田或施用粪肥一般会使农作物增产。但这些废水、废物中的病原菌、病毒、寄生虫及虫卵等则进入农田,沉积于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人接触了污染的土壤和农产品,会引起破伤风、流行性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等。

现代农业大量施用化肥,致使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无机物大量残留在土壤中。它们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板结和盐渍化,从而使农作物减产。使用农药则使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有机物沉降在土壤中,毒害动植物和人。

大气中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放射性尘埃等有害物质会自然地或随雨雪沉降在土壤中。冶炼厂和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镉、铅等有害物也会被土壤吸附,造成污染。

因此在工厂周围和公路两侧的土壤最容易受污染。

在土壤污染中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危害最大。铬、锰、镍等还能在人体不同部位引起癌症。

土壤中金属含量过高也会使植物受害。据实验,每公斤土壤含铜20毫克时,小麦就会枯死,达到250毫克时,水稻也会枯死。每公斤土壤含锌超过50毫克,就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土壤一旦被污染,其影响很难被消除。有机农药分解很慢,重金属根本不分解,污染的土地即使在不再继续污染的情况下,三五年内仍含较高的有害物质,并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人类。所以,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地上的植物不但不能食用,也不能作饲料或肥料。

【环境调查报告二】

设区市“城考”取得实质进展

[空气质量]20xx年,全省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34天,比上年增加10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1、93,比上年下降10、23%。秦皇岛、廊坊、承德、沧州、衡水、邢台、保定、张家口等8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比上年增加3个。石家庄、唐山、邯郸空气质量未达到二级标准。

[水环境]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城区)水质达标率平均为82、58%,比2012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有8个城市超过了平均水平,其中秦皇岛、沧州、石家庄、唐山、衡水、邯郸、承德7市水环境功能区(城区)水质达标率为100%。

[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平均为97、03%,比2012年上升2、68个百分点,其中秦皇岛、邢台、邯郸、张家口等4市增幅较大,分别比上年提高14、26、9、55、9、3和8、39个百分点。

[医疗废物]唐山、廊坊、邯郸、张家口、承德5市建成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其中唐山、廊坊、邯郸3市经环保验收后稳定运行一年以上,张家口市2012年12月通过环保验收,承德市未通过环保验收),比上年增加两个市,其余6个设区城市尚未建成,除衡水外其他5市采用的是“非典”期间建设的焚烧处理设施进行处置。

[城市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81、76%,比上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承德、张家口、衡水等3个城市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增幅较大,均在10%以上。

[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值为81、76%,比上年提高了1、95个百分点。除邢台、衡水外,其余9个设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在85%以上,唐山、张家口等两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增幅较大。

[绿化]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1、89%,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廊坊、秦皇岛、唐山、邯郸、承德、石家庄、邢台等7个城市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在40%以上,比上年增加了两个城市。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11个设区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平均为80、71%,比上年提高了1、76个百分点。廊坊、邢台、唐山等3个城市的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超过了85%。

县级“城考”指标有较大进步

2012年,22个县级城市中13个城市上报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9个上报了手动监测数据,安国、高碑店两市2012年新建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并投入运行。依据监测结果,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状况良好,平均达标率为90、91%。除涿州、三河两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0外,其余各市均为100%。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平均为99、67%,比2012年增加了0、3个百分点,有18个市的工业固体废物得到了全部处置,处置利用率达到了100%。

医疗废物处置方面,迁安建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辛集、藁城、晋州、新乐、鹿泉、任丘、河间、霸州、三河等9个县级城市均通过合法途径将全部医疗废物送往所在的设区城市进行集中处置。liuxue86.com

22个县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72、84%,比2012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其中15个城市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了80%,比2012年增加3个城市;遵化、安国、高碑店、泊头、黄骅、霸州等6个县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增幅较大。定州、河间两市未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

22个县级城市中,迁安市、辛集市、遵化市、武安市、霸州市、冀州市等6家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建成并通过验收,藁城市、鹿泉市、沙河市、深州市等4家已建成,晋州市、泊头市等两家正在建设。

22个县级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值达到41、14%,比2012年提高了4、76个百分点,其中南宫、霸州、高碑店、遵化、新乐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2012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河间、新乐、任丘等3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足35%。

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二级标准,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升级改造才能确保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厂建设亟待加强,近一半县级城市未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零。11个设区城市中目前只有廊坊、唐山、邯郸、张家口、承德5市按有关规划建成了医废集中处置中心。

县级城市环境监测能力薄弱。一是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率较低。目前,仍有新乐市、南宫市、定州市、泊头市、黄骅市、河间市、深州市等7个县级城市采取手动监测空气质量,个别已建成自动监测站的城市存在着缺项的情况;二是基本不具备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监控项目的监测能力,大部分均是委托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检测;三是部分城市不能实现对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外排废水、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全部监控项目的监测。

一些城市对“城考”重视程度不够。在“城考”各项指标填报上,存在错填、漏填等情况;在材料准备上,相关的说明、证明材料提供不全;存在软件上报的数据与文字版数据不一致等情况。

【环境调查报告三】

[环境的基本状况]

寒假,学校大学生实践调查的作业,因此,我对我家乡-的环境进行了调查。多年了一直在外面读书,很少回家,回家也从来没有好好的了解家乡环境的变化,这一次的调查和实地走访,说实在话家乡的环境让我打吃一惊。小时候,经常从爷爷、奶奶那一辈听到这样的说唱:“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鱼虫绝代,七十年代河水泛滥”。

我记得小时候,家乡的河水是清澈见底的,河里鱼虾成群结队,傍晚时分河里的石头上会有螃蟹停留在上面,我们就这样一边捡着螃蟹,一边嬉戏,这里曾是我童年快乐的回忆,是我童年迷恋的地方。那时从来不曾想过这一切都会逝去。可是现在却应征了“鱼虫绝代”、“河水泛滥”的说法。

河道里满是废器、垃圾,由于垃圾的堆积,没有清理,河水变得臭气难闻,河里没有了鱼虾,更别说小孩嬉戏了。而且许多水资源也因为人类的过度索取和开发已经枯竭。不仅仅在于河里,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是有是无得污染。今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天气也变得异常炎热,特别是在夏天令人难以接受。

[环境污染的原因]

由于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村镇住宅建设的激增,不仅城市,农村的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许多地区的乡镇工业由于缺乏长远规划,一方面各种工业任意布点;另一方面又因经济能力和技术力量的薄弱,企业无力处理“三废”,污染问题相当严重。

农村地区对自然资源利用多,培育少,目前兴建的水利设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灾害的威胁。随着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不合理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任意排放,使各种污染物在农村地区内循环,造成大面积农村面源污染,水体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小城镇卫生条件差,交通拥挤,居住紧张。

村镇或布局分散,或延展过长,于生产、生活和公共设施的安排都极为不便。村庄内部结构松散,空间混杂,生活用水不卫生,道路不规范等。但城镇建设费用很少,无力改变 这种现状。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家乡环境污染的原因有:

(一)、“白色污染”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幸好国家新出台了“禁塑令”,但效果还不显著。希望能有大的作为。)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二)、森林遭受迫坏,水资源污染严重:

1、森林面积减少,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外,还有就是认为造成的森林面积减少。人类大量开发森林资源,然而又没有及时的进行补进;

2、由于森林面积的减少,土壤变得松散,雨水下来,泥土冲进河道,造成河道,河水可以的道换新,形成污染;

3、森林减少,造成了水土流失问题;

(四)整治仍不彻底。在城区,鸡鸭屠宰点和烧肉摊点污染严重;花盆和盆景中烟头、纸屑较多;摊点商户占道经营较多;车辆乱停乱靠现象依然存在;牛皮癣仍然很多;向河道里倾倒垃圾依然严重,河水污浊。在乡镇街道,乱丢乱吐乱倒现象严重;农贸市场垃圾较多;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小食店清洁卫生问题突出;存在重城镇轻农村、重干道公路沿线轻边远村社的现象;部分乡镇对场镇和主要公路沿线外的村社还未开始环境整治。在农村,农户院坝散养家禽严重;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较为普遍。

(五)设施不够完善。一是环卫设施数量不够多,尤其是垃圾池、垃圾桶、果皮箱、垃圾清运车、路灯、人行道板等环卫设施配套不足,破损严重;二是部分设施布置不合理,有的修(洗、停)车场、水果市场、畜禽交易市场布局不合理,造成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影响市容市貌;有的垃圾池设置、垃圾桶摆放位置不合理,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

(六)、交通工具(车辆、轮船、飞机等)废气和噪音;

(七)、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八)、废水、废渣

[境污染的危害]

人类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要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环境污染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吸入有害的气体,影响呼吸,影响健康;“白色污染”的危害有:1、视觉危害,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2、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保护环境的措施]

通过调查的我得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虽然家乡现在在的环境状况不是很乐观,但是据调查,我们的政府正在努力进行环境保护的工程: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向老百姓宣传环境保护,提高人们的环境白虎意识等;在政府的努力下,作为这片土地主任的人们,外面更应该努力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爱护它,保护它,从手上的事做起,不乱扔、乱折、乱吐;从身边的是做起,共同把我们的家乡建成美好的家园。

[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

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牢记心中!

【环境调查报告四】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了,但人们的健康问题却越来越令人担忧,这是为什么呢?

当你漫步街头时,会发现脚下踩的是各种腐烂的水果,鼻子里闻到的是各种难闻的气味,耳朵听到的是各种小型加工厂传来的刺耳的机器声,眼睛看到的道路上流着的又脏又臭的污水。唉!原来是这些环境问题悄悄地成为人们健康的黑杀手。

以下是我实地调查出来的报告: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有:1、人们到处丢垃圾。2、车辆排放的尾气。3、从厕所里排放的的污水、粪便。4、各种加工厂制造的噪声。5、焚烧垃圾散发的难闻气味。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有:废气、废水、粪便、塑料袋、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筷子等等。

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我们应该赶快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建议使用环保用品,保护水资源,多植树造林。我呼吁大家,共同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要让山更绿,水更清,天空更蓝,大地更美。

【环境调查报告五】

呼伦贝尔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环境污染给它涂抹上不和谐的“污点”。

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几个同学约好了,到市区、河边、街道调查家乡的环境情况。

下面是我们调查的结果,如下: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满大街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一刮风,满天飞舞的塑料袋把人们的视线挡住。有的挂在树枝上,有的落到草坪中,原本清新、整洁的环境,像是感染上白色的病毒一样,危在旦夕。我希望人们改掉乱垃圾的坏毛病,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整洁。

一、河水污染

河水污染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不利,清澈见底的小河不见了,人们为了图方便,把装有剩菜剩饭的饭盒和那些塑料袋、鸡毛、磕头等都往河里扔,到了夏天,河水会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工厂排放出来的污水,又黑又臭,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管他人的危害。造成河流污染,一条美丽的伊敏河变成了垃圾河。

二、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也非常严重,我市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废气,直入云宵,蔚蓝的天空不见了,被浓浓的黑烟挡住了。它直接影响到人伞兵身体健康。

第8篇:环境监测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城市管理;环境;转型;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一、城市管理内涵与高职城管专业课程建设的联系分析

1.城市管理内涵

城市管理,包括对城市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综合管理与服务。其中,环境系统又包含环境组成及特点、城市环境效应、城市环境容量、城市环境影响因素、城市环境污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城市环境规划等全方位管理。

当前全球,尤其是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引进需消耗大量自然资源、污染排放量非常大的工业项目作为城市的发展基础和政府业绩。不少引进的大型工业项目,如印染业、造纸业等污染排放极为严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一般产业高10倍以上。

(2)城市垃圾处理仍然以采用大面积牺牲农业、畜牧业及污染下游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环境为代价的方式为主,二次、三次再循环、再利用及综合控制措施没有及时跟上,以成多次污染事实。

(3)工业污染物终端的处理仍然以排向江河、海洋为主要形式。根据国家海洋局的调查报告,仅环渤海水域每年吸收的工业排放量高达57亿吨,另外每年还有200万吨固体垃圾。渤海水域的重金属含量已超出正常水平的24倍,污染面积达2300多平方公里。根据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即流动性和均一性,其最终结果将是污染扩展到全球水域。

(4)追求高效率、高速度发展及GDP的双位数突破,汽车工业突飞猛进,创中国工业产业新品牌。但汽车却是造成空气污染、噪声和二氧化碳绝对量和相对量增加最主要的来源和危害最大的凶手。经大量研究表明,城市中的噪音主要来自于汽车;空气尘埃中含有50种以上有害物质;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CH)、铅(Pb)、苯并芘(BaP)等等。它们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产生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产生酸雨、黑雨等现象。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造成各种疾病,严重损害呼吸系统,并且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为此,加快监测与治理,是全社会的责任,环测行业企业的担子和机遇并存。

2.城管检测与治理需要跨学科、跨行业的技术专业队伍

环境检测和监测治理的行业所覆盖的大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势头不断增强。因此,急需大批优秀的、专业的、又能在工作一线扎实努力的大专及以上的人才。所以,就业渠道相当宽阔,就业岗位群充足。环测工作的特点是,一方面基础的环境检测工作有着行业规定的标准方法,日常检测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和处理;另一方面当前环测仪器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对操作人员的细致耐心度要求较高。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各技术环节的操作,也需要检测员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做出判断和提出建议,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

3.高职城管专业(城市服务方向)课程建设思考

随着全社会生源的变化,高职招生定位已基本商定为"文理兼收"。

被召入的高职生,无论文科还是理科,一般都通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基本掌握了基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进行化学课程中的简单计算。进一步增强化学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分析测试能力是完全可行的。

高职学生在就业初期,面向的主要是生产、检测与服务等一线岗位。在这些领域入门,相对难度和要求均较低。以环测员为例,主要工作包括:按照环境标准提取和处理规定的化验项目样品和直接进行分析测试或微生物培养等具体内容;负责对检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及保送工作;负责对所在检测室的化验仪器、环保设备的运行维护、巡检及管理。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城管专业开设文理相兼的环境监测相关课程,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培养,使合格的学生在这个行业寻求发展,是非常可行和有着深远的意义的。

二、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探索

根据"高职生培养方向:重在培养实际操作的技术人员"的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1)理论体系教学设计:在原有化学知识基础上,进行系统复习和巩固,并有选择性地深入。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化学基础》、《应用化学(初级)》、《环境学导论》。(2)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教学安排:通过教学计划的设定,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常用化学仪器性能与使用方法;能掌握常规化学分析操作技能;能掌握环境材料(气体、液体、固体)的取样和检测手段、仪器使用及基本方法;能较准确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和对分析结果作出科学评价;善于与客户进行业务交流。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分析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基础》、《环境保护综合技能实训》、《应用文写作训练》、《客户服务实训》、《办公室自动化实务》等。(3)顶岗实习阶段的全方位学习和锻炼:通过严格执行高职"2+1"教学模式,安排学生第三学年进入环测相关企业跟班顶岗实习,全面掌握一线工作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为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科团队开设这类文理兼并的特色课程应具备独特的教学条件:有具丰富教学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环境分析测试、仪器设备检测和维护、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评价的专职教师队伍;有较为完善的分析测试实验室和教学仪器设备实训室及相当规模的综合实训中心;有环测行业优秀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基地,以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9篇:环境监测调查报告范文

一、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电磁辐射,以及核、生物化学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事故;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等。

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分级

(一)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的;

2、有人员中毒死亡的;

3、事件危害可引起大面积污染,跨区域污染,并有迅速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二)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

2、有人员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的;

3、事件危害影响到周围地区、经自救或一般救援不能迅速予以控制,并有进一步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三)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

2、有人员出现中毒症状的事件;

3、事件危害在一定范围内,经自救或组织救援能予以控制,并无进一步扩大或发展趋势的。

(四)一般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环境污染事件。

三、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报告

(一)发生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业主必须立即向市政府、所在镇(处)、市环境保护局报告。

市政府、镇(处)政府(行政)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接到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报告的当地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应及时动员受到环境污染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强行组织疏散。

(二)凡属重大或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三)事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经济损失数额、人员受害情况,事故发生单位或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四、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处理指挥系统

(一)市政府成立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统一指挥和组织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处理处置工作。

(二)发生一般或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由本市指挥部负责指挥应急处理和组织调查。

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本市指挥部及事故发生地所在镇(处)在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应急处理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三)本市指挥部组成人员:

指挥长: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指挥长:分管环境保护工作副市长

成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联系环境保护工作的副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维护社会稳定办公室主任、市办公室主任、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市公安局局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市民政局局长,市卫生局局长,市建设局局长,市经济贸易局局长,市水利局局长,市交通局局长,市财政局局长,市监察局局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市疾病控制中心主任、市电力联营公司经理,电信公司总经理,移动通讯公司经理,联通公司经理。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联系环境保护工作的副主任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环境保护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和指挥部其他成员单位的工作人员组成。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传达指挥部的指令,负责召集协调各应急处理专业组统一行动,及时了解和掌握事故处理进展情况,负责组织对外事故处理的各种信息。

五、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

(一)发生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所在镇(处)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上报市指挥部,由市指挥部决定启动并组织实施应急预案;发生较大和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市人民政府及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分别通知市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并上报上级指挥部。由指挥长或其授权的副指挥长决定启动应急预案,指令指挥部成员及市有关单位负责人按应急处理专业组的分工,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及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和环境应急监测设备赶赴现场,在市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实施事故处理。属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在报上级人民政府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后,按上级指挥机构的指令实施事故处理。

(二)指挥部下设10个专业组,各有关部门和专业必须按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作出应急处理,各专业组的组成和任务:

1、专家组:由市环境保护局选定专业人员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分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形成原因,预测事故发展趋势,及时提出事故应急处理对策,为指挥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污染现场处置专业组:由市环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及本区域环境污染控制、环境监测和危险化学品管理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现场环境监测,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3、现场保卫警戒组:由公安及当地驻军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现场警戒,维护治安秩序,疏散撤离险区人员和实施重要财产的抢救工作。

4、医疗救护专业组:由卫生部门、医疗急救中心、事故单位就近医院等单位专业人员组成,负责抢救受伤人员,保障医疗器械、血液和药品的供给。

5、交通运输保障组:由交通、建设、公安交警等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组成。负责运输车辆的组织和现场专业人员、设备的运送:保障道路交通畅通,确保应急车辆及时到达事故现场,必要时对相关道路依法采取道路交通管制等特种措施。

6、基础设施保障组:由建设、供电、电信、移动、联通、公安部门指挥中心和镇(处)负责人组成,保障事故处理现场的供电、供水和通信畅通。

7、后勤物资保障组:由市指挥部、财政、经济商务等部门和事故单位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提供抢险救援所急需的资金、物资装备,负责参加求援人员的生活保障。

8、事故善后处理组:由市指挥部、市维稳办、市办、事故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险、环境保护、公安、财政、工会、保险公司等单位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因环境污染造成损害人员的安抚和理赔等善后处理和社会稳定工作。

9、事故调查组:由市指挥部、环境保护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察局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调查事故原因以及可能引发的中长期环境影响,提出应对措施,拟定调查报告,提出对事故的初步处理意见。

10、宣传报道组:由宣传部门组织电视台、广播电台等的关新闻单位参加,统一报道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工作情况。

(三)应急处理措施

1、封锁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处理专业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2、控制污染源。根据发生事故的技术特点和事故类别,采取特定的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污染危害并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3、抢救受伤人员。迅速、有序地开展受伤人员的现场抢救或安全转移。尽最大可能降低人员伤亡,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4、根据事故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迅速展开必要的环境监测等技术检验、检测工作,必要时,应果断迅速地划定污染危害的范围或区域,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安全撤离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

5、清理事故现场,消除危害后果。针对事故对人体、空气、水体、土壤、动植物所造成的现实的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技术措施进行事故后处理,防止污染危害的蔓延。

6、对受到污染危害的人员做好安抚等善后处理和社会稳定工作。

六、应急处理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镇处、各部门务必充分认识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务必强化责任,服从统一指挥、协调动作、责任到人,高效有序实施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环境安全。

(二)制定方案,组织落实。各成员单位都要根据本预案的要求,制定本部门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并按各个专业组的分工,组织落实本部门专业人员和必备的专业设备、器材、物资清单,报市指挥部备案。

(三)熟悉预案,组织演练。各镇处、各部门要组织人员认真熟悉本预案,使其明确任务要求和处置措施,并组织训练和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