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感伤的文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 诊断标准 心理危机干预 策略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064-02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也称为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人遭受异乎寻常的灾难性事件后的一种应激障碍。它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在灾难性事件后,相当数量的当事人都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出现焦虑、抑郁、恐惧、反复重现痛苦回忆、出现回避行为等多种不良身心反应,对灾后重建与当事人的心理康复产生严重影响。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历史
最早记载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是英国记者塞缪尔(Samuel)。1666年,他对英国伦敦大火后的幸存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描述,其主要特征完全符合现代精神病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
19世纪,人们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战争存在密切关系,作为强烈刺激物的战争,可以引发人们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人们对战争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问题十分关注,并赋予它很多名称,如壕沟症、炮弹厌恶症、战争疲劳症、战争神经症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创伤后应激障碍不是一种精神疾病的特例,可以在大范围内发生。美国编制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SDM)第一版将这种精神疾病统称为“一般应激反应”,并将其界定为“重度惊吓后正常个体出现的应激反应”,属精神疾病的一种单独类型。
这种精神疾病真正引起美国人高度重视的是越战,据全美越战老兵的相关研究发现,有近50万越战老兵在退役15年后仍然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由于大量越战老兵存在精神障碍,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创伤后应激障碍引发的美国社会问题尤为严重。在海湾战争中,有13%的参战军人在第二年深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折磨。1980年,在美国颁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SDM)第三版中,将与创伤相关的精神、行为障碍正式命名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并将其定义为“暴露于超过正常人所能承受的创伤事件所表现得与创伤有关的插入性思维和记忆,持续地逃避创伤有关的刺激,与创伤有关的持续增长的警觉状态。”作为可单独进行诊断的精神障碍。
2.流行病学研究
据美国学者的研究发现,美国人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比例是1%~14%,平均约为8%,女性患该病的概率高于男性,约为男性患病概率的2倍。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各种不同的创伤事件所造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是不同的:躯体攻击为39%,为32%,其他性攻击为31%,犯罪受害者为26%,家人或朋友被杀者为22%,其他灾害的当事人为9%。
我国军队医务工作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军人和平时期的患病率为0.485%,其中陆、海、空和军校学员的患病率分别为0.484%、0.58%、0.84%和0.227%。在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期间,军人的患病率会大幅度增加。我国研究者还发现,由各种自然灾害引发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最高为33.89%,最低为7.2%,其中唐山地震的发病率为23%。此外,相关研究还表明,人为灾害更容易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翻车事故的调查发现,41%的幸存者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40%的车祸当事人出现该病症状,特大爆炸事故后的发病率高达78.6%。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及诊断标准
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有三组:重新体验症状、回避症状和警觉性增高症状。
(1)重新体验症状。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当事人有各种形式的反复发生的闯入性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当事人常以非常清晰地、极端痛苦的方式进行着这种“重复体验”,包括反复出现以错觉、幻觉(幻想)构成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症状闪回,闯入性症状)。此时,当事人仿佛又完全身临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情景,重新表现出事件发生时所伴发的各种情感。当事人面临、接触与创伤性事件有关联或类似的事件、情景或其他线索时,常出现强烈的心理痛苦和生理反应。患者在创伤性事件后,频频出现内容非常清晰的、与创伤性事件明确关联的梦境(梦魇)。在梦境中,患者也会反复出现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的场景,并产生与当时相似的情感体验。患者常常从梦境中惊醒,并在醒后继续主动“延续”被“中断”的场景,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2)回避症状。在创伤性事件后,当事人对与创伤有关的事物采取持续回避的态度。回避的内容不仅包括具体的场景,还包括有关的想法、感受和话题。当事人不愿提及有关事件,避免相关交谈,甚至出现相关的“选择性失忆”。在遭遇创伤性事件后,许多患者存在着“情感麻痹”现象。从外观上看,当事人给人以木然、淡漠的感觉,与人疏远、不亲切、害怕、罪恶感或不愿意和别人有情感的交流。当事人自己也感觉到似乎难以对任何事物产生兴趣,过去热衷的活动也无法激起当事人的情绪,当事人感到与外界疏远、隔离,甚至格格不入,难以接受或表达细腻的情感,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规划,听天由命,甚至觉得万念俱灰、生不如死,严重的则采取自杀行为。
(3)警觉性增高(易激惹)症状。不少当事人则出现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易惊醒)、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难以集中注意力等警觉性增高的症状。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当事人自杀危险性远远高于普通人群,高达19%。这是因为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当事人不但具有自身独特的症状学特征,还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某些当事人焦虑、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甚至达到合并诊断情绪障碍的标准: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此外,由于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当事人警觉水平的提高,使得当事人对自身躯体健康状况的关注加强,并伴发严重的睡眠障碍。同时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失眠也会加重机体的生理负荷,增加了诸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肿瘤和其他心身疾病的发病风险。这些躯体因素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往往会进一步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当事人对心理创伤和社会生活压力的应对能力,加深他们的主观绝望感、无助感,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杀风险。
2.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首次出现在美国1980年修订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它将创伤后应激障碍划归为焦虑障碍的范畴,并将恐惧与害怕作为该障碍的主导情绪。在DSM-Ⅲ-R(1987))和DSM-Ⅳ(1994)中,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改和扩充。1993年,《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将创伤后应激障碍纳入其中,随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也首次使用该名称,并将其纳入应急相关障碍的分类之中。无论是DSM-Ⅳ、ICD-10,还是CCMD-3都有各自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
但归纳起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基本标准是:当事人出现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如侵入性的回忆和梦魇)、产生保护性反应(如回避与情感麻木)和高度警觉三种主要症状,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而且有明显痛苦感,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重要功能受损(如社交功能)。符合以上基本标准的当事人即可满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具体标准是:①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等)。②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一项:不由自主地回想遭受危机的经历,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反复产生错觉、幻觉,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③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一项: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惹;集中注意困难;过分地担惊受怕。④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两项: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社会功能受损。⑤病程标准。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创伤事件发生六个月后产生;病期在三个月以内的当事人为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病期在三个月以上为慢性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创伤事件发生六个月后出现的,属于延迟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当前,在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时,一般可用相关评估量表。常用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评估量表主要包括结构化临床访谈表(SCID)、诊断性访谈量表(DIS)、PTSD症状访谈量表(PSS-I)、PTSD临床监测量表(CAPS)、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分量表(PHS-Ptsd)等,使用者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工具。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当事人遭遇创伤、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后,可以通过自预与专业人员干预两种途径加以解决。
1.自我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当一个人遭受创伤性事件刺激后,当事人心理上一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创痛,其身心处于危机状态之中,他们此时需要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但同时也需要当事人自身进行一系列的配合。一是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知识,树立信心,坚信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脆弱的,自己的反应是其他人对于灾难的正常应激反应。二是当事人有必要向亲人、朋友、心理危机干预讲述自己的感受和症状。三是条件许可,当事人可与其他曾经历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难友建立联系,彼此相互支持。四是当事人应正确认识自己出现的各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五是当事人要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洗澡、听音乐、深呼吸、沉思、锻炼等)进行心理疏导以放松自我。六是当事人注意不能用喝酒、吸毒、吸烟等消极应对方式来逃避心理创伤,而是要用诸如运动、聊天、谈心、听音乐、体育锻炼等积极方式加以合理应对。七是当事人要保证自己有充足的睡眠与合理饮食,以便使自己有充足的精力应对创伤。
2.专业心理干预策略
专业人员在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要注意使用以下策略:一是要尽可能为当事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尽可能不要将症状相同的当事人安排在同一房间,以免增加新的心理危机或强化原有心理危机。二是应尊重当事人,注意尊重、保护其隐私。三是注意观察和关心当事人(尽可能不被当事人意识到)。加强不安全因素和危险物品的管理,以避免自杀、自伤或冲动行为的发生,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四是在当事人应激相关障碍发作期间,应注意耐心看护。对有躯体化症状的当事人应用暗示性言语引导缓慢进食,或分散注意力,鼓励其进食与睡眠。五是对有自理缺陷的当事人应做好晨晚间护理,加强饮食护理,保证其营养需要。六是鼓励当事人参加以娱乐性游艺为主的活动,在松弛环境中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避免他们对自己危机的过分关注,使他们暂时忘记心身痛苦。七是当事人可能存在自杀念头,当当事人有这种念头时,周围难友应看护好当事人,并要及时告诉危机干预人员,以便实施及时干预。八是必要时可教给当事人身心放松方法,以帮助当事人进行必要的心理松弛,及时缓解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 童辉杰.常见心理障碍评估与治疗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似曾相识燕归来上一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意思是花落亦悲,燕归亦喜,感伤春天的短暂,在人生的苦楚忧愁里找寻一抹绚丽的无奈,出自《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这种落花的场景,无法挽留的时光和黯淡凋零的感伤,“似曾相识燕归来”,以及那只去年春天我们就相识,今年还能回归的燕子。两厢对比,一面是花落的感伤,一面是回归的喜悦,既伤感又温暖,说出了生命中完全不同的两个状态。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来源:文章屋网 )
那么,写作就是一种搏斗,以弱小之躯与庞大的、虚拟的巨兽搏斗,与文学所产生的各种悖论搏斗。你休想走得很顺,每一次提笔都是一场肉搏战,生死之争,不是他死,就是你亡。没有轻松的写作。谈不上解惑,我们共同来梳理一下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时常会遭遇到的一些悖论:
感伤与快乐的转换
写作是在不停地转换感伤与快乐。我刚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回来。读过帕慕克的文章的,知道他写过一本自传体书就叫《伊斯坦布尔》。在这本书里有一个关键词叫“呼愁”。帕慕克解释说,呼愁就是心灵深处的失落感,或者伴随失落而来的心痛与悲伤。其实他在讲话中说到的“呼愁”就是一种感伤。“在我开始写作时,具有天真和感伤两面。其实所有人都有这两面。天真来自我们自然的本性,这时我们不会考虑自己是否鲁莽,我们就像孩子随便乱画一样写作;而我们的精神中还有非常复杂的部分,需要考虑美丑,道德困境等等艰难的问题,我管这个叫伤感的属性。我认为要写一部好小说,我们必须同时天真与感伤。”帕慕克的感伤,就是面对伊斯坦布尔古老的街道、马尔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上轮船烟囱里冒出的黑烟、深夜夜航船沉重的汽笛和落日下倒映着奥斯曼帝国的城堡与残垣断壁时的粼粼波光。这样的感伤像我们住在江边和河边的孩子也遭遇过。
你可以看到伤感对一个作家作品的深度与浓度该有多么重要――让他的作品有一种忧郁的、优雅的、高贵的气质。一个作品本应该是有质感的。我们没有他那样的呼愁,我们有夕阳,但没有那么美丽的海峡和那么多的、密集的断壁残垣,没有那么多的历史痕迹和当代混乱而蓬勃的生活一起展示的风景。因为后朝对前朝的毁灭,我们丧失了呼愁的权利。那些新的高大建筑的夹缝里的夕阳,没有情调。古代的,庙拆了,碑砸了,宫烧了,城扒了,墙毁了,砖垫猪圈了,石头修路了。我们到哪里伴随着这些消失的景观呼愁?连忧伤也没有依托,只剩下迷惘。只剩下想象。那些稍微能占领我们视线的高大历史体积的建筑,都成为了过去,不会夹杂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一起变老,一起成为伤感和幸福的热流。
我在荆州挂职时在荆州城里住过一年,我也和朋友登上过城墙,在城墙上行走。老南门上有一个宾阳楼的遗址,只剩下柱础和大致的当年建筑的轮廓。据记载,当年的宾阳楼是非常壮观的。还有那些留着岁月痕迹的巨大青石板,以及老南门外的曾经壮观的老教堂,现在成了木材场,欧式雕花窗户也破落了,钉上了木条或砌上了红砖。这是信仰的破败,当然也是文化的破败。可是我很纳闷,荆州城里有许多作家,却没有一个可以为此感伤和呼愁的。我们看到当地的文章都是在为这片城墙的历史自豪和骄傲。这种自豪和骄傲显得多么轻薄,多么没有分量。
“人只有在痛苦中才更像个人。”孟德斯鸠说。把痛苦升华为快乐,而感伤就是一种幸福,一种特别的、充盈在写作者心中的更为深沉的幸福。在写作时体味那种被常人遗忘的苦痛,那种悲伤,都是一种幸福。何况你将这些感情浸泡在你喜欢的、你自己寻找来的字眼、语气、风格、意义之中的时候,快乐就被制造出来了。美国作家华利兹有个形象的比喻:“写小说是孤独的职业,但却不一定寂寞。作家的脑袋里聚满了角色、意象和语言,这使得创作过程有点像在舞会上窃听别人的谈话。”想一想,当你书写一个场面的时候,揣摩着人物内心的活动,是不是有点偷窥的味道?这种窃听、偷窥,是摆布语言的乐趣,它比真正的窃听和偷窥更有着想象的愉悦,有着内心爆发的。作家皮尔西说:“当我写作的时候,我可能正在处理我的愤怒、我的羞辱、我的热情、我的快乐。”
书写生活中的悲剧,揭示生死轮回中生命逝去的感伤,你用动人的文字把这一切留下来,何尝不是一种快乐?生命会因此变得强大,不再害怕孤独。应该说,生命中我们的快乐远多于我们的悲伤,我们所有的努力,我们所有的故事,是要通往天堂,也就是通往安宁、平等、理解。这是一种精神在假定状态下的演习和虚拟的美德。无论是悲剧、喜剧,是好人蒙难,是坏人得到惩罚,在焦虑地收集材料和构思情节、塑造角色、选择语言与风格、寻找语感、营造语境,挑起语言冲突,从而与世界进行的沟通中,在与现实的对峙中,你是主动的,你掌握着所有的节奏和结局,充满着战斗的快乐。最后将混乱肮脏的现实环境转换成了干干净净的文字,用感伤的情绪虐待自己,你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就像那些以刺舌头蘸血写《血经》的和尚,用自己的血,说通了世界的道理,这就是语言和文字的神圣之处。
远离与拥抱的调适
当你拥抱你热爱和钟情的东西时,你也就远离了另一些东西。这又是一个悖论。对这些悖论的处理,就是写作的真谛。你热爱山冈,你就远离了平原;你热爱原野,你就抛弃了城市。文坛有时是可以远离的,这样你可能用全部身心拥抱文学。文坛和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永恒的;一个是算计的,一个是纯粹的;一边是漠视、无知、撒谎、献媚、掠夺、窃取,一边是宁静的表达、深处的沉醉、宗教般的喜悦。
我自己是一个爱远离的人。远离我不喜欢的城市浮躁的生活,去拥抱我自己认为值得的、有助于我的精神健康的东西。有一种拥抱,是套上近乎后的回报。有的人拥抱与他的才华并不相符的大量名声,说白了,就是对时代的暗示投怀送抱,在令人窒息的场合职业地笑着,看起来一往情深,但暗地里充满了算计和鬼胎。他们以大大方方的屈服承认了现状的合理性和正统性,在拥抱中表达了他们俯首称臣的意愿,虽然是言不由衷的表演。
其实,文学疆域何其宽阔,你完全可以对别人的所爱不屑一顾,自己去寻找心中的文学信仰、文学世界、文学乐园。当我们的文学信仰一旦建立,那就意味着你必须远离另一些文学的表达方式、语气、视角、生活场景、好恶、语言氛围。甚至在语言的选择上有了强烈的排他性。在结构上,在文学生成的理念上,与他人渐行渐远,踏上了一条孤注一掷的险途。而这时,你的文学梦想就有了实现的契机,创造的欲望被唤醒。对旧有的、庸常的、卑下的、人们趋之若鹜的东西不是远离,而是将其摧毁和抛弃。这种远离是为了更深地、更专一地、持久地拥抱。这种远离是一次最终拥抱的选择,一种写作信念的突变。如果你做对了,远离就是一种写作操守,一种镇定,一种清醒,一种向更大世界拥抱的期待。
通俗的说法是,换一种方式你就会成功。远离诚如美国作家华利兹说的,保持一种创造的本领,“这是我们容易稍纵即逝的资源,最可能在功利社会里萎缩的能力”。
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研究风靡于大街小巷、传唱于男女老少的流行音乐,我们很容易发现内容上涉及爱情的歌曲在其中占有极高的比重。说到情歌,不得不提到中国文学中的瑰宝――宋词之中的爱情词。流行音乐中的爱情歌曲与宋代爱情词都隶属于通俗文学样式,二者有着众多相似之处,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体现了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文学自身的传承性与发展的变异性特征,所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
一、感伤基调成因比较
(一)相同成因分析
阅读爱情词,总会体会到或浓或淡的哀愁溢于言表;聆听爱情歌曲,也总会发现各种失恋之痛与相思之苦。不同的时代,相似的感伤基调,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上。纵观中国文学的发展,就会发现感伤情怀早已有之,并已烙印在历代文人的头脑中世代相传。
首先,从感伤情怀心理建构基础来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和统治地位,即使对接受了现代文明的人们也有着本位文化的作用,它要求知识分子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个人价值,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总会有个人理想化的评判标准与婚姻、家庭、社会的冲突,有个人无力改变现状造成的愁绪。“一切不受阻碍的活动都导致快乐,而一切受到阻碍的活动都导致痛苦。忧郁本身正是欲望受到阻碍或挫折的结果,所以一般都借以痛苦的情调。”[1]144于是文人悲秋,佳人伤春。
其次,从文学形式因素来看。词作为抒情文学样式,较少受“文以载道”观念的约束,常用来抒发个人化的幽约情愫。而爱情歌曲更没有正统文学在政治性、思想性方面的束缚,在宽松的社会环境中,更便于自由抒感。感伤是情感体验的一个层面,往往是复杂、丰富而且深邃的,常与多愁善感相联系,情多所以感人。“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藻。”[2]6沉郁“词之源也”。现代情歌是对宋代爱情词的继承与发展,是它的现代语言版,因而感伤情怀也有着相承性。此外,爱情词与爱情歌曲中的感伤情怀主要体现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中和之美。
(二)不同成因分析
中国文学史上的感伤主义传统“从总体上说,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失意知识分子对自身遭遇、现实人生和时代社会的伤感情绪。其中含有对现实黑暗的怨愤不满,对美好事物的伤悼流连,也含有消极悲观、沉溺于个人哀怨等消极质素。”[3]58首先,宋词生成的宋代社会是我国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阶段,两宋时期战乱频繁、内外交困,在不断被动挨打中逐渐走向了灭亡。在这种时代悲剧阴影下,文人为国家民族痛心疾首。其次,宋代科举制度大盛,应试几乎成了每个文人走上仕途的唯一道路。于是一旦科场失利,就产生与实现人生抱负的矛盾,造成了人生的失落感、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幻灭感以及出路难寻的迷茫感。此外,宋代都市经济繁荣,歌楼酒馆林立,文人们有了更多接触色艺俱佳、风情万种的歌妓舞女的机会,可宋代又是一个理学空前强化的时代,于是有了人欲与礼教的矛盾,正统封建家庭不能接纳地位卑微的妓的矛盾,更有潦倒文人无法替所爱之人赎身的尴尬境地。除此之外,也有了以感伤为美的审美观念。于是仕途失意如柳永者唱出“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超然如苏轼者也说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人生得意如晏殊者也沉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综合以上原因,宋代爱情词中的感伤基调甚至可视为是宋王朝的悲歌。
而透过流行音乐中的爱情歌曲来看现代社会,则有另一番景象。都市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潮涌动。人们享受着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条件时,心灵世界也有着更为激烈的变化。在快节奏的生活速度,让人们疲于奔波,没有时间去体会含情脉脉与刻骨铭心,魂牵梦绕与缠绵悱恻,甚至连爱情所必需的细节也被尽可能地简化了。可越是如此,人们越是渴望美好的爱情。另外,在这个充满商业气息的社会,爱情虽没有像商品一样被买卖,却也难免沾染上世俗的气息,受到各种欲望的冲击,让向往单纯美好爱情的心灵更难堪重负。永恒的爱情恍如隔世,浪漫的故事成为童话中的经典。作为精神寄托的爱情让人忧心忡忡,甚至是危机四伏。渴望美丽的爱情却往往与失落交织,让人感伤,甚至痛彻肺腑。于是陈奕迅唱到:“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看看你最近改变,不再去说从前,只是寒暄,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张学友也讲述着:“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在二十五岁恋爱是风光明媚,男朋友背着她送人玫瑰,她不听电话夜夜听歌不睡,我唱得她心醉我唱得她心碎,成年人分手后都像无所谓,和朋友一起买醉卡拉ok,唱我的歌陪着画面流泪”;钟汉良也倾诉着:“这一场游戏,没有人犹豫,伤我绰绰有余,等待最后一眼最后一遍最后一天最后一点滴滴答答消失的时间,最后这场爱情,难逃浩劫,倒数幻灭,这咸咸的告别,沿海岸线终结。”
二、感伤基调具体内容比较
不同的社会现实造就着爱情词与情歌的感伤基调,这种感伤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所以宋代爱情词在众多唱和之作中广为流传,而不同的情歌也在有相似经历的人们心中激起涟漪。但是也因为时代因素的不同,二者在表现感伤情怀的具体内容上虽都表现出相思离别之苦以及爱情的失落,但也有明显的差别。
宋代爱情词往往写的是不同个体或者相同个体不同的情感经历和体验,它是具体的、个性化的,并常把对人生短暂、仕途不顺的慨叹与爱情的失落相结合。如晏殊的“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以“夕阳”与“落花”象征着年华的流逝和爱情的失落,体现出作者对时光易逝、生命有限的沉思与体悟。而秦观积聚的满腹伤心失意更是用词来宣泄,以至于清代常州词派的理论家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说,他是“将身世之感,打并入”,入“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红妆”的哀怨,无疑是词人自己遭贬后孤独悲伤的投影。而晏几道的词则表现出对爱情生死不渝的追求,且有确指的思恋对象,“小莲风韵出瑶池”,“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记得小?O初见。”
流行音乐中的爱情歌曲常表达的是一种社会共通的情感,言说的是社会较为普遍的情感问题,如林忆莲在她的歌中唱着:“这样深的夜下过雨的街,连星光就要熄灭你赴的是什么样的约”。这些歌曲中鲜有具体的叙事,即使有也是一种抽象化的雷同,这与其为了打动现实中的听者、追求商业价值的目的有关。另外现代情歌大都少了古代爱情词中的社会内涵,往往直接抒写爱情带来的内心悸动,更多地强调内心的感受与体验以及无法释怀的无奈,因此对爱情本身问题的思考更为细腻,同时议论性的表白之语也更多,如周杰伦的《红尘客栈》中就有“快马在江湖里厮杀,无非是名跟利放不下,心中有江山的人岂能快意潇洒,我只求与你共华发,剑出鞘恩怨了谁笑,我只求今朝拥你入怀抱,红尘客栈风似刀骤雨落宿命敲,任武林谁领我却只为你折腰”,表现为了追求真爱的不悔之心。
三、感伤基调表现手法比较
宋代爱情词与现代流行音乐中的爱情歌曲在表现感伤之情的方式上也是有同有异。
宋代爱情词常借助于传统的比兴手法,以景写情,以物寄情,现代情歌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积淀的特定意象也有继承和拓展,如以水写愁,词中有“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歌中有:“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以明月寄相思,词中有“明月不谙离恨苦”,歌中有“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看透了人间聚散,能不能多点快乐片段”;以雨来喻愁绪浓密,词里有“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歌里有“听雨的声音,像悲伤的歌曲,滂沱大雨竟如此的冷清我陪雨哭泣,雨却还不肯停,寂寞的人才懂雨的心情,雨反复唱着熟悉旋律,用悲伤的情绪”;以梦来写幸福之短暂,反衬出感伤之情更甚的,词中有“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歌中有“情也成空宛如挥手袖的风,幽幽一缕香飘在深深旧梦中”。同时现代情歌也出现了“玫瑰”“咖啡”“背包”等新意象,不管变化还是继承,都是为表达情感服务。
2、歌词
如果我是一朵花 那又为谁而绽放
如果我是一只鸟 要往何处去飞翔
一颗星星的闪亮 不足以构成一个星相
一棵大树的总和 集结单一的重量
真理 腾空了孤寂 的环境
因为孤独的总和 让我们相互依偎着
拥抱彼此的感伤 即使不能拥有
我们是孤独的总和 所以相聚了
因你而起伏的感受 怎么挣脱
如果我是一朵花 那又为谁而绽放
如果我是一只鸟 要往何处去飞翔
一颗星星的闪亮 不足以构成一个星相
一棵大树的总和 集结单一的重量
真理 腾空了孤寂 的环境
因为孤独的总和 让我们相互依偎着
拥抱彼此的感伤 即使不能拥有
我们是孤独的总和 所以相聚了
因你而起伏的感受 怎么挣脱
【关键词】李商隐;骈文;祭文;感伤
晚唐时代,李商隐为最长于骈文的作家之一,樊南四六绮丽精工,典重华美,为后人评价极高。李商隐早年善写古文,“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樊南甲集序》),其文章奇迈瑰古。后来得入令狐楚幕府,受到令狐楚赏识传授他今体奏章,开始创作骈文。李商隐的骈文创作主要涉及章表、书启、祭文,但最能代表他骈文成就的是哀诔文,这一类文章往往长于抒情,真实感人。
一
比起功用性的奏章等文体,祭文的写作更体现个人色彩,具有浓厚的抒情性。李商隐的祭文得到后世人很高的评价,清代孙梅称赞道“魏晋哀章,尤尊潘令;晚唐奠醊,最重樊南。潘情深而文之绮密尤工,李文丽而情之恻怆自见。” [1]李商隐是一个主情型的文人,性格内向,纤细敏锐,易于感伤,而哀祭文恰是为死者所作,这种生离死别的悲痛极易触动他的内心情感,《旧唐书》也称其:“尤善为诔奠之辞。”
李商隐的祭文可分为自己设祭而作和为他人代做两类,但最能体现他自身情感的是前者,即为祭奠自己的亲友所作,可谓情谊深厚、痛心疾首。在祭奠亲友的这些文章中,李商隐习惯于追忆死者生前恩情、亲情之深重,抒发其死后自己的思念与痛苦。如为悼念令狐楚所做的《奠相国令狐公文》:
“呜呼!昔梦飞尘,从公车轮;今梦山阿,送以哀歌。古有从死,今无奈何!天平之年,大刀长戟,将军樽旁,一人衣白。十年忽然,蜩宣甲化。人誉公怜,人谮公骂。公高如天,愚卑如地。……故山峨峨,玉溪在中。送公而归,一世篙蓬。呜呼哀哉!”
文章开头,今昔生死便形成强烈对比。令狐楚为李商隐之恩师,传授 李商隐文章,对李商隐可以说是恩重如山,他的去世对李商隐不论是心灵上还是仕途上都是极大的打击。此文虽篇章不长,却着重于令狐楚的知遇之恩,充满感激之情的同时透露出对恩师的无限哀思。
在令狐楚去世之后,李商隐失去政治上的依靠,幸为王茂元所看重,招为女婿,这对他的而言是很大的帮助,所以他为祭奠王茂元作的《重祭外舅司徒公文》情感极为真诚:
“呜呼!往在泾川,始受殊遇。绸缪之迹,岂无他人?樽空花朝,灯尽夜室。忘名器于贵贱,去形迹于尊卑。语皇王致理之文,考圣哲行藏之旨,每有论次,必蒙褒称。”
李商隐在文中回忆王茂元生前对他的殊遇,常常不顾尊卑的耐心指导他这个后辈。往事历历在目,而如今物是人非,文章中对岳父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但情感越是深厚,也就越凸显死别对他所造成的伤痛巨大。
李商隐的祭文抛却了骈文常有的华而不实而纯以情胜,其祭文最大的特色就是将自己的身世之痛与对死者的哀悼之情结合起来,相互交织,使人能从中看到作者伤感的身影,也深化了文章的悲哀之情。“义山长于抒情,其哀诔祭奠之文,虽亦用骈体,却融入其身世飘零、亲友稀绝的凄惨哀恸之情,很少用典,琐事常语,娓娓道出,情切意深,凄婉动人。” [2]这种写法在李商隐的祭文中随处可见:
“始某兄弟,初遭家难。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祗奉慈颜,被蒙训勉。……三干有司,两被公选。再命芸阁,叨迹时贤。”(《祭徐氏姊文》)
“浙水东西,半纪漂泊。某年方就傅,家难旋臻。躬奉板舆,以引丹旄。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既袝故丘,便同甫骇。生人穷困,闻见所无。及衣裳外除,旨甘是急。乃占数东甸,佣书贩舂。日就月将,渐立门构,清白之训,幸无辱焉。”(《祭裴氏姊文》)
以上为两个姐姐所做的祭文是李商隐在唐武宗会昌三、四年间回故乡营葬,将故去的亲族迁坟时撰写的。即使已过多年,李商隐在悼念亲人的时候依然是痛心疾首,从他所用的词语“号溃荼裂,心摧骨崩”、“椎心仆身”等,可见他的悲痛之深足以肝肠寸断。从“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生人穷困,闻见所无”可看出李商隐幼年时的出身寒微、丧父之后无所依靠,以及成年后艰苦的求仕历程,生者的悲哀与死者的悲哀在此水融。
李商隐也有不少代别人写的祭文,虽然感情不及为亲人所做的祭文深刻,但也十分真诚,他总能设身处地的感受对方的悲痛,而相似的经历也往往引起他的共鸣,从而流露自伤之情,如:
“汝夫文章,播于友朋。身否命屯,久而不第。郎宁合浦,万里乖离。”(《为外姑陇西郡君祭张氏女文》)
“参差觏闵,萋斐成冤。汉庭毁谊,楚国谗原。……书断三湘,哀闻五岭。天涯地末,高秋落景。重叠忧端,纵横泪绠。”(《为荣阳公祭吕商州文》)
“举无遗算,仕匪遭时。何兹皓首,不识丹墀。剑折而空留玉匣,马死而犹挂金羁。……泉惊夜壑,草变寒原,荒陌是永归之里,老松无重启之门。”(《为司徒濮阳公祭忠武都押衙张士隐文》)
这些祭文的对象,大都是因朝廷昏暗或遭受谗言打击以至于怀才不遇,郁郁而终的文人。而其中的“身否命屯,久而不第”、“何兹皓首,不识丹墀”等句说的又何尝不是李商隐自己,纵文章再好也始终不被朝廷所用,唯有离家远走四处漂泊,“书断三湘,哀闻五岭。天涯地末,高秋落景。”他是从别人的不幸想到了自己的悲哀,从而悲不能禁,涕泪纵横。
不论是为亲人所写,还是为人,李商隐的祭文总体显出一种强烈的身世代入感,哀人也哀己,由一种感伤诱发多种感伤。“这些文章在哀悼的同时总是将作者自身的不幸遭遇(‘樊南穷冻’)和内心的哀怨悲愤深深糅和进去,从而既加深了对死者的凭吊之情,又开拓了文章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可悲的时代。” [3]
二
李商隐祭文之所以情感深厚能感动人,也在于其文章的语言魅力。李商隐的大多数骈文与其诗歌相似,精工华美、喜好用典,但其哀祭文虽是骈体却较少用典,也不似章表书启的语句艰涩难懂,只是用平常话语叙述追思往事,抒发哀感,典型的如《祭小侄女寄寄文》:
“哀哉!尔生四年,方复本族。既复数月,奄然归无。于鞠育而未申,结悲伤而何极!来也何故,去也何缘?念当稚戏之辰,孰测死生之位?时吾赴调京下,移家关中。事故纷纶,光阴迁贸。寄瘗尔骨,五年于兹。白草枯荄,荒途古陌。朝饥谁抱,夜渴谁怜?尔之栖栖,吾有罪矣!……呜呼!荥水之上,坛山之恻。汝乃曾乃祖,松槚森行;伯姑仲姑,冢坟相接。(下转第10页)
(上接第8页) 汝来往于此,勿怖勿惊。华綵衣裳,甘香饮食。汝来受此,无少无多。汝伯祭乳,汝父哭汝,哀哀寄寄,汝知之耶?”
此文不用一典,“止以通常文字,絮絮道小儿琐事,便自凄婉动人,可谓情文绝诣。” [4]他用平常说话的语气,亲切的安慰这个已经离世的幼小生命。开头的回环往复,透露着无限惋惜之情,“白草枯荄”几句则更是站在寄寄的角度来看死后世界的凄凉,从而引发自责之感,其善感之心及丰富的想象力由此可见。李商隐将未能及时迁葬的原因仅概括为“事故纷纶,光阴迁贸”八字,看似一笔带过,却又包含多少自身的坎坷与无奈。
李商隐极善于文中渲染悲哀的气氛,使得其文章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读之令人凄恻,如:《为荣阳公祭吕商州文》
“书断三湘,哀闻五岭。天涯地末,高秋落景。重叠忧端,纵横泪绠。漏虬夜促,隙驹朝骋。怨藻缋之无雎,惜阳春之乱郢。言念令季,托余属城。鴒原雁序,昔日欢情,蛮圻瘴峤,今朝哭声”。
秋日的寂寥气氛与对死者的哀悼相互融合,似乎天地间都弥漫着悲伤的气氛,不禁使人心生哀感。
骈文的创作往往因过于追求华丽的形式,而失去内容,而祭文则是抒情性的文体,需要情感真挚。“奢体为辞,则虽丽不哀:必使情往会悲,文来引泣,乃其贵耳。”(《文心雕龙·哀吊》)李商隐的祭文正式做到了这一点,虽用骈体但情感却极为深沉,能够感动人。
三
李商隐的祭文的艺术成就之所以超出了一般的哀祭文,也在于他的文章能够将生命的悲哀上升到命运的悲哀,时代的悲哀,因此具有更深的意义。“社会的、时代的、家庭的、自身的种种不幸、变故,使他的生活长期笼罩着愁云惨雾,使他的身体多病而心理则经常处于忧伤阴郁状态,他的诗文所表现出来的低沉伤感、缠绵悱恻的情调亦由此而来。” [5]
而祭文成为了李商隐宣泄内心悲伤的一种方式,其所作祭文也是他心灵世界的再现,表现他悲剧的命运意识。他的祭文已不仅局限于对死者的追悼,更扩大至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如《祭徐姊夫文》:
呜呼!以君之文学,以君之政术,幼以自立,老而不倦,亦可以为君子人矣。君子人欤,而不即清途,不阶贵仕,此其命也,夫何慊焉?
文章开头便充满扼腕不平之气,才高却命厄,除控诉出命运的不公,也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对人才的压抑。这是为别人抱不平也是为自己抱不平。他总是从别人的命运想到自己的命运,他的祭文也成了自己不幸真实写照,甚至是谶语。在他死后,他的好友崔珏写《哭李商隐》一诗道:“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正概括了他坎坷的一生。
李商隐的所有祭文,反映的不仅使是他身世飘零、亲友稀绝、仕途不济、孤立无援、长期漂泊的悲痛,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的社会环境,荣衰变换、生命短暂,而有才之士因环境限制,不但难成大业,往往不免受到打击排挤。各种人生失意使得心理更加抑郁,性格更加内倾。他将心灵的窗户向外界关闭,独自咀嚼着自己的孤独苦闷、怅惘、凄凉,而祭文这种直面死亡的文体,正好成为他寄托内心悲哀的裁体,借别人的死亡来写自己的难言之痛、恻隐之情,使得他尤善为诔奠之辞。
李商隐祭文中的感伤多就自己悲凉的身世遭际出发再将其扩大到其他事件上,“这类作品从‘文’的角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苦的同时,也成为晚唐感伤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6]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心理及时代的悲哀,实现了骈文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凄恻哀婉,感人至深。
【参考文献】
[1]孙梅.四六丛话[M].上海:崇文书局.1923.
[2]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隋唐五代卷)[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854.
[3]吴庚舜、董乃斌.唐代文学史(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392.
[4]姜书阁.骈文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476.
到了晚年,先生成立了"嗟叹社",开始讲学。他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本社学员,人人须抛弃杂念,不许言笑,我们要研究的,惟学问而已。"讲起课来,不是洞明世事,便是练达人情。听了他最经典的课程--"距离"和"省略",台下的学生个个是江州司马,珠泪涟涟。三月的一天,先生望着窗外缤纷的落英,停下了对"黛玉葬花"的赏析,十分伤感地对众学生说道:"我出一个上联,看你们哪个能对。'饱谙世事慵开眼'……"学生们一片静寂。先生环视着每一个学生,大有座上三千客,不见意中人的失望。这时,一个名曰"无厘头"的学生对答道:"会尽人情常聚首!"学生们掌声雷动,连声叫好。"你、你--玷污了老夫的人生哲学!"枉自嗟先生连连摇头,不停地摆手,再三强调"常聚首"应改为"只点头"。有学生正想说什么,只见枉自嗟先生直挺挺地倒了下去。"一代宗师,呜呼哀哉!"有人为他作了最后的哀悼。?
朋友,人人都渴望心灵相交,都渴望快乐、幸福,那么,不要孤高自傲,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枉自嗟叹……
点评:读罢此文,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笔水平。其一,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本文意在批评讽刺那些不做实事、只知抱怨浪费时光的人。按照惯常思路,一般会写成议论文,这样又容易走入空发议论的误区。相比之下,本文显然技高一筹。文章虚构了一位"枉自嗟先生",以其一生经历为经,以其性格特征为纬虚构故事,借叙写其人其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观点含而不露,让故事本身去说服读者,实在高明!其二,文采繁富。全文洋溢着飞扬的文采,成语、对联、长短句、对偶句、诗词名句、文言句式,作者运用起来驾轻就熟。如果没有很好的古典文学修养根底,是不可能有如此高超的文字功夫的。其三,语言含蓄隽永。文中处处以含蓄之语隐藏观点,渗透在枉自嗟先生的一言一行中,先生的书叫《浮生岂不若梦》,获的奖叫"红尘感伤杯",成立的文学社叫"嗟叹社",等等,婉而含讽,文笔老练,耐人寻味。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你是否曾经为人际交往不顺,得不到他人理解而烦恼呢?你是否有孤芳自赏的彷徨呢?你是否为知己难求而伤神呢?让我说个故事给你听吧。?
枉自嗟先生是位著名的学问家,他饱读诗书,只可惜没有知己。他平生有三大成就:一曰抱怨,二曰抱怨,三曰抱怨。先生少年时面对不高的作文分,常常感叹:"曲高和寡啊!高山流水如何遇?长路漫漫,俯瞰人世,哪一个有才能与我共寻真理?"几年后他走上了自学的道路。先生悲悯过"锄禾日当午"的农民、"蜡炬成灰"的教师,哀叹过白领的"朝九晚五"以及莘莘学子的为分数忙碌……总之,悲尽世间人,叹尽天下事。先生有《浮生岂不若梦》《天涯梦断何处》两本著作,并且凭《一把辛酸泪》获得"红尘感伤杯"金奖,据说在一次辩论赛上还获得了"思辩人生"悲苦擂台的"辩王"称号呢。?
到了晚年,先生成立了"嗟叹社",开始讲学。他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本社学员,人人须抛弃杂念,不许言笑,我们要研究的,惟学问而已。"讲起课来,不是洞明世事,便是练达人情。听了他最经典的课程--"距离"和"省略",台下的学生个个是江州司马,珠泪涟涟。三月的一天,先生望着窗外缤纷的落英,停下了对"黛玉葬花"的赏析,十分伤感地对众学生说道:"我出一个上联,看你们哪个能对。'饱谙世事慵开眼'……"学生们一片静寂。先生环视着每一个学生,大有座上三千客,不见意中人的失望。这时,一个名曰"无厘头"的学生对答道:"会尽人情常聚首!"学生们掌声雷动,连声叫好。"你、你--玷污了老夫的人生哲学!"枉自嗟先生连连摇头,不停地摆手,再三强调"常聚首"应改为"只点头"。有学生正想说什么,只见枉自嗟先生直挺挺地倒了下去。"一代宗师,呜呼哀哉!"有人为他作了最后的哀悼。?
2、那时的老街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们一起上下学、一起玩耍,老街时不时有一阵又一阵的笑语。但是现在却早已荡然无存。“那些小朋友为何不来找我玩耍?他们都在哪儿呢?我明明记得上下学的是一群又一群的孩子呀?他们又为什么消失呢?”我的心中流下了一串串寂寞的泪。
3、落寞的我黯然神伤地回到了家,一头栽进了床上渐渐地进入了梦境。梦中,我回到了儿时的老街。
4、老街上飘荡着孩子们的身影,充溢着孩子们的笑声,他们在路的边缘玩耍着,路大叫起来:“这是真的吗?我不是在做梦吧!太不可思议了!”只见这老街重回了昔日的风采,孩子们个个顽皮不已,迎着阳光在玩耍,此时此刻的小路已经心花怒放。孩子们有的跳皮筋,有的跳房子,有的踢足球……各个玩得不亦乐乎,其中最引我注目的是踢足球了。定睛一看一共有10个人在玩,他们其中一个人抱着足球,当裁判一声令下:“比赛开始!”小明队先进攻,他们队个个人高马大,快到球门口了,小明抬起脚用力一踢,球飞速地旋转着,“嗖”的一声以一个强快猛的进攻拿下了一分。两队的实力不分上下,两小时过去了比赛结束了,小明队赢了。就在这时路也从梦中醒来回到了现实,看着这现状渐渐地嚎啕大哭起来。
2、心灰意冷:指人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形容失望已极,失去了进取之心。
3、垂头丧气:指耷拉着脑袋,神情沮丧,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4、黯然神伤:形容由于心情沮丧而面带感伤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