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气象应急预案范文

气象应急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气象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气象应急预案

第1篇:气象应急预案范文

   1总则

   1.1目的

   为了规范气象灾害防御活动,加强对气象灾害事故的预防,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损失,建立事故情况下快速抢险和应急处理机制,保障企业职工生命及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特编制本预案。

   1.2依据

   本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及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等制定。

   1.3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各产业公司及所属各企业单位的气象灾害防御及应对工作。

   1.4气象灾害定义

   指热带气旋(含台风)、暴雨(雪)、雷电、寒潮、大风、干旱、大雾、高温、低温、龙卷风、冰雹、霜冻、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气候造成的灾害。

   1.5工作原则

   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华能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各级行政领导责任制,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保证公司系统职工、在公司所属区域作业的外来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设备安全。

   2危险因素与风险分析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主要从事电力资源的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具有信息、交通运输、新能源、环保、贸易、燃料等相关产业、产品的投资、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公司各企业遍布全国,各地气象差异极大,各类气象灾害都可能对企业的正常运行与人员、设备的安全构成威胁。

   气象灾害发生时可能影响安全的危险点有:主厂房、输煤通道、仓库、办公区域、食堂等主要建筑物;升压站;临时构筑物;厂区大型露天设备如:斗轮机、龙门吊、港口设备等;露天堆放的各种材料、设备;各类车辆、船舶等。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集团公司成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下称“领导小组”),是集团公司处置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的最高指挥机构,由集团公司领导和集团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集团公司主要领导担任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设在集团公司安监部,部门负责人担任主任,成员由其他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3.1.1集团公司办公室电话:

   3.2集团公司所属各产业公司、各发电厂等企业单位成立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由各单位行政正职担任,副总指挥由该单位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各职能管理部门、主要生产部门负责人组成,并成立相应的事故应急工作小组,负责事故应急工作。3.1.2集团公司应急值班室电话:62291877、62291777、62291666。

   3.3各部门职责:

   3.3.1集团公司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相关部门职责

   3.3.1.1应急领导小组:提出修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负责定期组织演练,监督检查各单位在本预案中履行职责情况。对突发气象灾害事件启动应急预案作出决策,及时组织、调动应急力量,指挥应急工作的进行。

   3.3.1.2安监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变更,跟踪落实应急措施的执行。监督应急预案演练及紧急救护培训。事故发生后参与应急工作,提出应急工作指导意见供领导小组决策。应急工作结束后收集有关原始材料,组织进行分析、整改工作。

   3.3.1.3办公厅:负责应急响应的组织、调配及日常检查,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险情及处理情况,负责应急工作的信息传递与通讯联络。

   3.3.2重特大事故应急现场组织机构及部门职责

   3.3.2.1应急现场领导小组:在集团公司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全面负责现场的应急组织指挥工作。

   3.3.2.2安全生产部门:在集团公司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组织实施应急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理等工作。

   3.3.2.3行政事务管理部门: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络工作,交通车辆统一调度工作。

   3.3.2.4保卫、消防部门:负责灭火、警戒、现场保卫、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等工作。

   3.3.2.5卫生部门: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及受伤人员抢救和护送转院等工作。

   3.3.2.6物资部门:负责事故所需应急物资保障。

   3.3.3事故应急工作小组职责:

   3.3.3.1警戒疏散引导小组: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线以防止与事故现场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指导群众疏散,物资保卫等。

   3.3.3.2技术咨询组:负责研究确定现场事故抢救、抢险方案,提出应急的安全技术措施,为现场指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3.3.3现场抢救小组:负责开展现场事故抢救、抢险工作,及时控制危险源,积极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3.3.3.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交通运输,保障运送抢险救援人员、物资器材所需的车辆,保障抢险道路的畅通;负责提供抢险救援的器材和物资;负责监测现场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提供应急所需的有关防护用品;负责生活保障,提供休息场所、食物及其它生活必需品等。

   3.3.3.5事故调查善后处理小组:参与由事故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善后处理小组,负责提供相关原始资料,做好善后处理相关事宜。

   3.3.3.6宣传报道对外接待组:由行政部门负责人牵头,如实、客观向上级机关和新闻媒体反映灾害损失和现场救援情况,接待与应急事件相关的人员。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与预防

   4.1.1建立健全企业防止气象灾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使每位职工明确自己在工作中所负的安全责任。

   4.1.2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教育职工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意识,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切实提高职工自我保护能力和规避事故风险的能力。

   4.1.3每年定期举办气象灾害应急演练,使职工熟悉应急工作过程,掌握应急工作要领,通过演练发现应急准备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4.1.4组织开展防气象灾害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各部门防气象灾害准备工作、防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责任制落实情况、防气象灾害重点监控部位、防气象灾害物资储备情况等。

   4.1.5加强对生产现场安全设施检查,按《安全设施标准》统一要求,进一步完善现场安全设施和标志。改善劳动作业环境,使生产现场具有较强的抗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4.1.6编制防气象灾害特殊运行方式及反事故预案,并组织学习、演习。

   4.1.7在各类气象灾害季节到来前负责对全厂防汛排水设备、泵房排水系统、潜水泵、应急照明设施等应急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维护。

   4.1.8在热带气旋(含台风)、暴雨(雪)、雷电、大风、龙卷风、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气候发生前必须实施如下的预防措施:

   4.1.8.1露天设备如斗轮机、龙门吊、港口设备等应调整位置、锁定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移位、撞击甚至倾覆事故。

   4.1.8.2海轮、拖轮、船驳等船只应在可靠地点锚定或在避风港避风。

   4.1.8.3主要建筑物的门窗应及时关闭,生产区域的阀门井、污水坑(池)、污油坑(池)应有足够的排水设施,防止水位异常升高,引起设备被淹甚至损坏。

   4.1.8.4厂区内应有足够的排水设施,防止地表水位上升,雨水倒灌至车间、地下设施,造成设备被淹损坏,机组被迫停运的事故。

   4.1.9在雷电灾害性天气气候发生前必须检查电气、控制设备的接地与防雷电的安全措施。

   4.1.10寒潮、低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到来前必须检查所有的防冻、伴热措施。

   4.1.11大雾灾害性天气发生前必须利用停电机会,对室外电气设备清洗,做好防污闪措施;对电器绝缘进行检查。

   4.1.12高温天气到来前,应布置开展夏季防暑降温安全大检查。

   4.2预警行动

   4.2.1集团公司及所属各单位根据不同业务及其阶段性、季节性特点,结合环境、气象灾害预报信息,按照早预想、早通报、早布置的原则,开展各类气象灾害相关风险的分析、评估。在得到下列极端气象警报后,启动预警。

   4.2.1.1台风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4.2.1.2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4.2.1.3高温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

   4.2.1.4寒潮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4.2.1.5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达8—9级,或阵风9-10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4.2.1.6大风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4.2.1.7强沙尘暴橙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0米),或者已经出现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4.2.1.8冰雹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4.2.2预警命令由各企业安全监察部门,经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签发后以传真形式报集团公司安全监督与科技环保部、办公厅、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预警命令也可由各产业公司安全监察部门,主管副总经理或总经理签发后以传真形式报集团公司值班室并抄送各有关企业的安全监察室、行政部。

   4.2.3进入预警状态后,预警区域的有关单位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4.2.3.1按照各应急预案的要求检查确认各类用于应急的防护用品、医疗设备、交通用具、通讯装备、消防设备、生产和照明的备用电力设备、检测设备及器材,各种应急材料、设备等,必须配备齐全。

   4.2.3.2检查确认各种通讯工具的报警方法、联络方式和信号使用规定,确认各种救援队伍熟悉掌握事件发生后所要采取的对应方法和步骤。

   4.2.3.3检查确认人员疏散通道、集合地点安全可靠,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地区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的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作业或活动。

   4.2.3.4应急领导小组开展工作,召集应急工作小组、应急抢险队伍进入现场。

   4.2.3.5做好与电网调度的联系协调。

   4.3信息报告

   4.3.1即时报告

   4.3.1.1重特大气象灾害事件发生后,有关单位应立即逐级向集团公司、产业公司和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事故单位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详细地点、事故类别、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设备财产损失以及现场救援所需的专业人员和抢险设备等。

   4.3.1.2即时电话报告程序规定如下:

   1)事故单位现场负责人向主管部门、安全监察室报告,主管部门、安全监察室向分管副经理(副厂长)、经理(厂长)报告;

   2)事故单位安全监察室向产业公司安全监察室、电监会区域电监局或地方电监办、地方安监部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单位行政部门向产业公司总经理工作部门报告,事故单位经理(厂长)或分管副经理(副厂长)向产业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报告;

   3)产业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向总经理报告;产业公司安全监察室向集团公司安全监督与科技环保部、电监会区域电监局报告,产业公司总经理工作部门向集团公司办公厅报告,产业公司总经理向集团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报告;

   4)集团公司安全监督与科技环保部向电监会、国家安全监察总局报告。

   4.3.2事故快报

   4.3.2.1重特大气象灾害事件发生后,引起重特大人身伤亡事故、重特大设备事故、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事故单位在完成即时报告后,应在4小时内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产业公司、集团公司、电监会上报事故书面快报,快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设备损坏初步统计;对社会是否造成影响等情况;

   3)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应急响应情况、采取的措施以及事故控制情况。

   4.3.2.2事故快报内容、报告时限及报告流程

   1)事故单位安全监察室向产业公司安全监察室报告;

   2)产业公司安全监察室向集团公司安全监督与科技环保部、电监会区域电监局、产业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报告;副总经理向总经理报告;

   3)集团公司安全监督与科技环保部向电监会、集团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总经理报告。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按照事故级别,华能集团公司因气象灾害导致事故的响应分级如下:

   5.1.1一级响应:因气象灾害导致特大人身事故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特大火灾事故、特大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2000万元以上,为省级应急,集团公司、省市级政府、产业公司事故单位组织事故应急工作。

   5.1.2二级响应:因气象灾害导致重大人身事故一次重伤和死亡3人至9人,其中人身死亡3人及以上、重大火灾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500万元以上,为地市级应急,集团公司、产业公司、地市级政府、事故单位组织事故应急工作。

   5.1.3三级响应:因气象灾害导致一般人身事故、一般火灾事故、一般设备事故,为企业级应急,事故单位组织事故应急工作。

   5.2应急响应程序

   5.2.1应急启动

   5.2.1.1集团公司安全监督与科技环保部在接到气象部门气象灾害预报后,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做好预防措施,发出预警。在接到事故单位事故即时报告后,根据领导小组组长的指示,立即启动本预案并通知有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5.2.1.2事故单位重特大事故应急工作在集团公司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现场总指挥全面组织指挥事故的应急工作,按救援需要及时通知专业队伍施救。

   5.2.2实施应急救援

   5.2.2.1事故应急工作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按照事故应急预案,做好本职工作。各职能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有关部门应当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5.2.2.2应急指挥部根据气象灾害实际情况,成立必要的应急专业组,展开救援工作。

   5.2.2.3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各单位启动有关的应急专项预案。

   5.2.2.4根据研究确定的事故人员抢救、工程抢险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实施事故人员抢救、工程抢险,并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5.2.2.5确保通讯畅通。包括事故指挥者与应急队员之间、应急队员之间、应急系统各机构之间、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单位之间的信息畅通。

   5.2.2.6尽可能降低人员伤亡。确保物资供应、防护用品供后勤供应。

   必要时可充分利用集团公司的资源,及时调配,尽可能降低损失。

   5.2.2.7当事故对人员造成威胁,应注意紧急避险。

   5.2.2.8当事故对运行设备造成威胁,应立即采取措施,包括紧急停止设备运行,尽可能避免设备损坏。

   5.2.2.9当事故有扩大倾向,现场无法消除,必须尽快向上级汇报,扩大应急范围,及时采取补充应急措施。

   5.3应急结束

   现场应急人员抢救、工程抢险工作完成后,现场总指挥应尽快了解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人员抢救、工程抢险工作情况,根据现场实际做好次生、衍生事故隐患的消除工作,布置好现场警戒,并将有关情况逐级向集团公司主要领导进行汇报。安监部门人员应做好现场的保护、取证、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经事故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应急结束。

   应急工作结束后,事故单位应着手准备事故应急工作材料,主要内容包括事故情况,人员抢救、工程抢险工作情况,索赔资料,损失报告以及经验教训总结等。

   6信息

   集团公司系统发生气象灾害事件引起的重特大损失后,有关事故处理情况的信息由集团公司办公厅负责,并统一向新闻媒体通报。

   发生事故的单位应当将事故调查、抢险、抢救以及恢复处理的实际进展情况,定期逐级向集团公司报告。发生社会影响较大、涉险人数30人以上或者可能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的特别重大未遂事故,应当及时将未遂事故的有关情况、处置情况、调查结论和防范措施等向集团公司报告。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应当及时跟踪了解有关情况,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

   7后期处置

   7.1发生重特大气象灾害事件后,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及主管领导应及时赶赴现场指挥,了解事故情况,安抚遇难人员家属,看望慰问伤员和事故抢险人员,组织并指导生产恢复工作。向有关政府部门汇报气象灾害事件及其救援情况。

   7.2事故单位研究确定生产恢复方案,上报集团公司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经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同意后实施,尽快恢复生产。

   7.3集团公司办公厅、安全监察部门及事故单位的有关部门对事故抢险过程和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提出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意见。

   7.4事故调查及追究,按照集团公司《事故调查规程》执行。

   7.5及时补充应急物质。

   7.6及时办理保险索赔。

   8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通信与信息网络,保证信息上传下达畅通。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8.2应急队伍保障

   为确保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快速、正确、有效地开展,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和损失,根据集团公司业务重点和危险有害因素及事故的类别,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建专家组,具体研究确认事故抢险方案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组建消防队和义务消防员队伍、以及阶段性兼职应急抢险救灾队伍。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集团公司所属各企业按照企业各类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配置应急所需的各类物资和装备,其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应列入各类专项应急预案。在每个气象灾害发生周期到来之前,必须准备就绪,应急工作小组应作专项检查。

   8.4经费保障

   集团公司所属各企业气象灾害事故应急所需资金由“事故检修维护费用”中列支,按实拨付,具体参考“成本管理办法”,确保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8.5其他保障

   根据集团公司气象灾害事故应急要求,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及专项应急预案,落实保证安全的各项措施。

   9培训与演练

   9.1培训

   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气象灾害应急培训要订立计划、根据当地的气象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专项培训,教育职工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恶劣气象灾害和规避事故风险的能力。

   9.2演练

   每半年举行一次气象灾害应急演练,使职工熟悉应急工作过程,掌握应急工作要领,通过演练检查各部门的应急准备工作,发现应急准备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正确评估企业应急工作能力,及时整改存在的隐患。

   10奖惩

   10.1对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突出表现之一的单位或个人,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10.1.1出色完成重特大气象灾害事故应急任务的;

   10.1.2对重特大气象灾害事故应急工作提出重要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10.1.3其他应予表彰或奖励的情形。

   10.2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人员进行通报批评或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0.2.1负有应急责任的人员在应急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

   10.2.2对重特大火灾事故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

   10.2.3有对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工作造成危害的其他行为的。

   11附则

   11.1预案修订和更新

   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每三年修订一次,补充完善,经集团公司组织审批后生效。。

   11.2应急预案备案

   本预案报国家电监会、国家安监总局和国资委备案。

   11.3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集团公司制定并负责解释。

第2篇:气象应急预案范文

一要切实加强应急值守工作。各地各部门要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和主要领导带班制度,落实好现有防汛工作预案和防汛措施,并明确专人加强应急值守,确保险情信息能够第一时间向区委、区政府报告;要扎实做好各项应急准备,配备配齐相应的应急队伍和抢险物资,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立即组织力量进行处置。

二要强化各类安全隐患的监测和排查。区水利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和通报雨情信息宣传防范应对常识,提高群众防灾避险意识,要会同各乡镇对区内病险水库、屋顶当家塘进行逐一排查,并指导各乡镇正确处理好“防汛”与“适度蓄水”的关系,确保安全度汛和科学蓄水;各乡镇及区建委、国土等部门要对重点工程、建筑工地及阴雨天气可能造成的道路塌方、山体滑坡、道路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认真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及时排除隐患,防止灾害事故发生;区交通、交警等部门要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大重点路段的巡查力度,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区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各中小学校的安全管理,加大在校学生逃生训练、溺水自救等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避险自救能力,要督促各学校做好夜间值班工作,确保在校学生安全。

三要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各地、各部门要及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迅速消除安全隐患,对一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要制定应急避险措施,落实包保责任;各乡镇、街道办要对辖区内的危房及易塌方地段、低洼地段居住群众情况进行逐一排查,全面落实转移度汛预案和各项应急保障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要着力减少因灾损失。区民政部门要密切关注灾情,切实加强抗灾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对因强降雨造成的损失,要在第一时间核查清楚,并迅速上报,争取更多救灾补助资金;区农业部门要派出工作组赶赴乡镇,加强对蔬菜生产、茶园管理、蜂业养殖等方面的技术指导,特别是田间农作物管理方面,要指导农民群众及时清沟沥水、喷洒药物,努力减少持续阴雨对农作物的危害,促进农业保产保收;区经委要深入工业企业,及时掌握、监测春汛对工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帮助企业安全度汛;各乡镇要加强宣传,引导群众加强田间作物和茶园管理,提高群众防灾抗灾的意识和能力,提前谋划灾后恢复生产,最大程度上减少雨灾损失。

第3篇:气象应急预案范文

【 关键词 】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负面影响;安全机制;建设

1 引言

信息技术当前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电力系统的逐步市场化,建立庞大的数据调度网和综合信息网络服务于电网管理成为了必然要求。虽然信息技术有着多种优势,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安全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威胁电力生产、传输与运营的各个领域,所以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机制服务于电网运营成为了关键。

2 网络与信息安全影响分析

电力系统因自身的特殊性质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十分复杂,所涵盖的信息源十分庞大,因此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应用软件需求都较高,致使风险漏洞隐患较多。网络与信息安全对电力系统的最大影响来自于安全方面,安全措施不到位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比如病毒的传播、木马恶意入侵、网页破坏和代码控制隐患等,带来诸多弊端。

计算机本身防御能力较差,作为通信设备其存在着严重潜在恶意入侵可能性,这对于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而言都十分不利,尤其是现在系统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保密数据,一旦发生恶意入侵现象,可能会造成信息丢失、盗窃或者破坏等,威胁电网运营管理。

网络和信息安全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来自于网络病毒的安全威胁,不仅对软硬件造成破坏,甚至还通过自我复制导致系统崩溃,引发危机连锁反应。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得电力系统内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可能流入到网络世界,不少违法分子通过故意编写恶意程度木马植入浏览器漏洞形成网页病毒,轻者造成崩溃严重者导致格式化,致使信息丢失或者被盗窃。

对于电力部门而言,其办公所使用的众多系统和服务器,商业性质较为突出,源代码不公开意味着自身不能对软件源代码进行独立控制,无形中就给自身的信息安全带来了众多隐患。电力系统作为自成一系的系统,一般只有内部员工使用或者访问,在权限管理不严格的情况下有时会因为操作失误、缺乏保密意识等因素带来网络安全威胁,针对内部管理和访问情况,做好授权等级授予工作,将是保护网络内部信息安全的硬性举措。

3 网络信息安全机制建设探讨

对当前电力企业网络安全建设而言,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机制建设不完善,已经成为了信息安全的最大问题。面对这些安全隐患和问题,通过加强安全机制建设防范信息犯罪,消除安全隐患,全面走上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促使电力系统完成转型是关键。

加强对电力系统内部职工的网络安全信息教育,从客观上根本深化信息安全意识是电力企业内部建设的首要举措。促使员工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企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定期举行学习培训,加强技术锻炼学习,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可有效为安全机制的完善建设和贯彻实践提供保障。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是促使信息安全到位的有效措施,从制度建设上予以完善,做到权责明晰,对需保密的信息进行登记审批实施地址绑定策略,对信息访问、应用做出严格管理,将会从制度领域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对电力系统而言,对自身网络和信息安全面临风险做出正确评估确保安全机制完善并落实的必要举措。面对这么一个技术要求高、内容庞大复杂的系统,以多种手段来消弭脆弱性造成的隐患,是把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的必然要求,所以,加强风险分析和评估,分析系统面临的多种风险,将其降低到可控的程度,是迫切要求和客观需要。

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技术举措有多种,但是主要要从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数据库安全建设三方面入手,建立信息安全中心和技术联合服务中心,构建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防火墙技术要以防御为核心构建多技术层次体系,以提高自身的综合防护能力,在顺利为电力系统服务的同时规避来自网络的各种攻击。入侵检测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是ITDB(Integrated Testing DataBase,综合测试数据库)通过命令的形式通过管理系统实现对可疑行为的隔离,并且对疑似攻击的行为进行自我判定收集信息以配置相应部件来规避误操作和攻击命令对系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TDB在数据库的防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对有可能造成破坏的可疑命令或恶意行为进行发现并隔离,通过对攻击行为进行容忍来保障运行的安全。防火墙逻辑位置示意图见图1。除此之外,电力企业本身也要积极加强技术升级改造,做好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掌握核心科技,让系统全方位为自己服务,保证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和健康发展。

4 结束语

总之,电力企业想要健康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保障必不可少,针对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风险分析和评估,从各个方面入手完善安全机制建设,解决存在的隐患与问题,是为电力企业信息安全保驾护航的关键举措,也是促使其良性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周伟.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J].网友世界,2012(1).

[2] 余志荣.浅析电力企业网络安全[J].福建电脑,2011(7).

[3] 张鹏宇.电力行业网络安全技术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

[4] 闫斌,曲俊华,齐林海.电力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建设方案的研究[J].现代电力,2003(1).

第4篇:气象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地铁;安全施工;因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拥堵的交通,地铁凭借其客运量大、正点、占用城市地面空间少、安全性好、能耗低等优点成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首选。但是地铁工程属于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作业空间小、各专业交叉施工、空气流通不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大了施工的安全风险,因此,加强地铁施工的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铁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铁工程成了疏散人流、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重要工程项目,且在全国的各大城市已经陆续开始施工。一般情况下,地铁工程的施工地点为城市的繁华地段,具有人流量大、现场环境杂乱、需要的施工技术高、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风险高、施工周期长等施工特点,这就给工程的规划、设计、决策、管理、施工等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可以说安全形势不容忽视。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决策失误,没有正确处理问题就容易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要加强地铁工程施工前和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管理,确保安全施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二、影响地铁施工安全的因素

1、人的因素

人既是地铁工程的施工者,是工程的主体,所以人是影响地铁施工的一个重要因素。

(1)设计人员

设计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处于最核心的位置,一旦设计人员在设计施工方案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考虑不周全,或者对存在风险制定的施工方案不合理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安全管理人员

工程安全管理人员所做的工作是安全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如果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对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进行及时的制止或者不严格按照施工安全原则进行管理,都可能导致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技术水平、安全意识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如果违反施工操作流程或者不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环境因素

地铁建设工程因为在地下施工,所以特别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其影响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对地铁工程的影响巨大,城市中一些特殊的地质常常使得隧道发生形变,一旦处理不当便会发生坍塌事故。另外施工地点多为繁华区的地下,周围建筑物繁多,地下管线分布密集,这也给地铁施工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气候影响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给施工造成的影响也不同。一些地区的雨季持续时间长,这样在施工过程中雨水较大,容易在低洼的地铁U型槽中大量积水,一旦大量的雨水进入车站和地下隧道的话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3、施工设备因素

地铁工程属于大型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来完成施工。该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频率高、作业时间长、危险性大,所以是安全事故的重要根源。另外,工程的技术复杂性决定了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用到多种机具设备,这些机具设备的故障也常常引发安全事故。

三、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地铁施工工程时间长、技术难度大、施工环境复杂,所以要预防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将安全控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做好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工作。

1、施工方案的控制和管理

不同项目具有不同的风险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中应包括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和必要的紧急预案,对于一些风险大的项目,施工方案要经过多位专家的论证和审查后方可通过,最后还需要施工方结合具体技术进行整改,力争将风险降到最低。

2、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人是地铁安全施工的执行者。因此,对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必须放在首要位置,将安全施工的观念落实到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同时,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若是发现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必须加大处罚力度并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合理分配施工人员,加强关键施工部位的安全管理,对高危岗位要派专人监督,以保证工程安全顺利的进行。在基本配备能够满足的前提下,我们要根据工程的规模、工程的施工进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对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要调配专业人员完成,同时相互配合,分工负责。另外,要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用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尽职尽责的业务素质。

3、做好施工环境的检测工作

地铁施工与整个环境息息相关,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密切检测施工环境的变化,实时监控地铁施工过程中地质、水文、土层及结构自身等环境的变化,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资料做到了如指掌,并要求施工监理人员按时进行汇报。光这些还不够,在了解环境变化之后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对于会发生重大危险的施工地段要做好记录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为相应地段的施工作参考。

4、做好机具设备的管理工作

对于施工所用的诸如大型起重吊装设备、台车、钻机、旋喷机、电焊机等施工器械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所有设备必须得按照程序经过检验审批合格后,再准许进场。注意安全设备的使用期限是否在安全期,其性能是否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其次,我们在设备采购时要严格要求,坚决不能采购质量不过关、安全性能差的产品。最后,在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派专人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以及保养维护,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要精心维修,直至设备合格才可继续投入使用。

5、注意地下管线

由于地铁施工占用面积广,所以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施工工地周边的地下公用管线,防止其损坏后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鉴于此,我们必须完善施工安全管理机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同时,地铁工程由于是在地下工作,有些地质情况很难预测,所以我们要在施工前期就与有关部门沟通,尽可能的搜集详尽的地下管线图纸,水文、水质资料用以做参考。

结束语:

地铁工程方便了市民的出行,缓解了地面的交通压力,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地铁工程也是一项投资费用大、使用人数多、建成后运行时间长的工程,地铁的这些自身特征决定了地铁工程必须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我们要分析影响地铁施工安全因素的基础上提高安全意识,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加强安全管理,减少地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赵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环境风险管理策略【J】都市起轨交通,2009(1)

李兵,徐明新,陆景慧.地铁车站土建工程施工风险分析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7,33(5):263-264.

莫若楫,黄南辉.地铁工程施工事故与风险管理【J】.都市快轨交通。2007,20(6):7-13.

第5篇:气象应急预案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及叶酸、甲钴胺长期干预对其影响。方法 对1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Hcy的测定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按动脉硬化的程度分组,比较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Hcy水平,部分高Hcy血症患者给予叶酸、甲钴胺干预,随访2年。结果 随着颈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Hcy浓度呈上升趋势,高Hcy血症干预者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减小。结论 高Hcy血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长期给予叶酸、甲钴胺干预可能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Effect of homocystein on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and its interven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homocysteine and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effects of foliate,methylcobalamin.Methods The concentrations of Hcy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 and carotid arteries was examined with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165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The subjects were pided into 4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of lesion of carotid artery.The concentrations of Hcy were compared in different groups.The patients with hyperhomocysteinemia received foliate and methylcobalamin.Results When lesion of carotid artery became severer,serum Hcy was higher.The intimamedial thicknesses of carotid artery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hyperhomocysteinemia who received foliate and methylcobalamin for two years.Conclusion Hyperhomocysteinemia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ment of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The intervention of foliate and methylcobalamin may reduce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Key words] homocysteine;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cerebral infarction

近年来,大规模动物、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可能是造成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新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动脉硬化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旨在研究脑梗死患者Hcy对颈动脉病变的影响及长期干预的结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2~2003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发病3天内的脑梗死患者165例,男104例,女61例,年龄42~81岁,平均(62.35±10.01)岁,诊断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并排除血液病、肝肾功能不全及甲状腺疾病。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62例,糖尿病史者28例。

1.2 方法

1.2.1 血清Hcy的检测 患者入院次日清晨抽空腹肘静脉血2ml,立即送检。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清Hcy,所用免疫发光分析仪和试剂由美国雅培公司提供。

1.2.2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采用Philips ATL-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仪,探头频率12~5MHz。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探头沿颈动脉走向,自下而上做连续纵、横切面扫描双侧颈总、颈内、颈外动脉,分别于双侧颈总动脉远端分叉处1cm、颈动脉窦部及颈内动脉起始段1cm处测量,管腔内膜交界面到中膜与外膜交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内中膜厚度(IMT)。以动脉内膜光滑、IMT<1.0mm为正常颈动脉;以动脉内膜毛糙、IMT≥1.0mm为颈动脉硬化;以IMT≥1.2mm,并有局限性隆起者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动脉管腔狭窄率≥50%者为动脉狭窄。

1.2.3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及药物干预 以目前较公认的参考范围5~15μmol/L为正常范围,>15μmol/L为高Hcy血症,<30μmol/L为轻度,30~100μmol/L为中度,>100μmol/L为重度。对高Hcy的脑梗死患者给予叶酸5mg qd、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日本卫材株式会社)500μg qd,口服,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严格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等危险因素,随访2年。

1.2.4 统计学方法 将各项检测指标数值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所有变量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进行方差分析,然后进行q检验,显著性界值为P<0.05。

2 结果

2.1 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Hcy比较 16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随着颈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高Hcy者百分比依次升高,并且Hcy浓度也呈上升趋势,与正常颈动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2.2 干预对高Hcy血症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72例高Hcy患者给予药物干预,随访2年后,有37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颈动脉IMT明显减小,见表2。

3 讨论

1969年McCully[1]从尸检中发现2例血浆Hcy浓度超过正常人几十倍的患儿存在着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Hcy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性疾病的关系。本研究显示,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深,高Hcy发生率逐渐升高,血清Hcy浓度也呈上升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显示Hcy与颈动脉硬化呈正相关,提示Hcy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有研究表明,高Hcy血症颈动脉狭窄≥25%的比率比(OR)为2.0(95%可信区间,1.4~2.9),经校正,性别、年龄、血脂、收缩压及吸烟状况后Hcy与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2]。另有研究显示,正常浓度偏高Hcy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危险性也上升[3,4]。动脉内中膜厚度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轻度Hcy增高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形成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5],而中度Hcy增高可预测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硬化的程度,而且与血管狭窄部位的数量有关[6]。Hcy致动脉硬化进一步发展成为脑梗死的原因可能为:(1)Hcy对内皮细胞的化学损伤作用:Hcy在氧化过程产生的自由基对内皮细胞有很强的毒性作用,它还可以间接地影响细胞消除超氧化物的能力[7]。(2)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Hcy可增加平滑肌细胞内的cfos和myb基因的表达,诱导静止期细胞进入分裂期,促进平滑肌细胞迅速增殖。在培养的脑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发现,Hcy升高可引起Mg2+异常,从而启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痉挛[8]。(3)激活血小板,促进血栓形成:高Hcy可增加血小板黏附,促进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生成,激活Ⅴ、Ⅹ、Ⅻ因子,抑制tPA与其受体结合,从而干扰内皮纤溶活性[9]。

在蛋氨酸生物合成中作为辅助因子的B12只有甲基B12(甲钴胺)参与反应,甲钴胺的药物学作用可以通过加强Hcy转化为蛋氨酸的再甲基化过程来降低血浆Hcy水平。从理论上说甲钴胺降低Hcy的效果较B12(氰钴胺)强。我们的另一研究显示,联合应用甲钴胺与叶酸仅3~4周,使Hcy明显下降[10]。国内学者研究发现,无论是脑梗死还是正常老年人补充叶酸、维生素B12都有助于降低血Hcy,并且脑梗死组中的干预治疗组因脑梗死再次入院的人数低于非干预治疗组[11]。另有报道,联合应用叶酸、吡哆醇和钴胺素可使高Hcy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逐年缩小,结合流行病学证据提示,血管病变患者Hcy水平应控制在9μmol/L以下[12],一项对心血管成形术进行的前瞻性研究表明,随访6个月后,给予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治疗组Hcy水平显著下降,血管狭窄程度降低,再狭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13]。本研究对部分长期给予小剂量叶酸、甲钴胺干预的高Hcy患者随访2年后颈部血管超声提示颈动脉IMT厚度明显减少。也证实了长期叶酸、维生素B12干预高Hcy血症患者对其动脉硬化的改善。

总之,高Hcy血症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叶酸、维生素B12的干预可能会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且服用叶酸、维生素B12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又经济,更适合我国国情,有临床推广价值,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

1 Mc Cully KS.Vascular pathology of homocysteinemia:implication pathologenesis of arteriosclerosis.Am J Pathol,1969,56:111-128.

2 Graham IM,Daly LE,Rersum HM,et al.Plasma homocysteine as a risk factor for vascular disease.The European Concerted Action Project JAMA,1997,277:1775-1781.

3 Aver S,Koch HG,Grote meyer KH,et al.Features,systems and neurophysiological findings in stroke associated with hyperhomocysteinemia.Arch Nerol,1997,54(10):1276-1280.

4 Willnek WA,Ludwing M,Lennarz M,et al.Highnormal serum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early atherosclerotic carotid artery wall lesions in healthy subjects.J Hypertens,2000,18(4):42-47.

5 MC Quilian BM,Beilby JP,Nidorf M,et al.Hyperhomocysteinmia but not the C677T mutation of methylenetetro hydrofolate reductase is an independent risk determinant of carotid wall thickening.Circulation,1999,99:2383-2388.

6 Yoo JH,Chung CS,Kang SS.Relation of plasma homogysteine to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cerebral atherosclerosis.Stroke,1995,29:2478-2483.

7 Durand P,Prost M,Loreau N,et al.Impaired homocysteine metabolic and atherothrombotic disease.Lab Invest,2001,81:645-672.

8 Tsai JC,Perrella MA,Yoshizumi M,et al.Promo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growth by homocysteine.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4,91:6369-6373.

9 Eikelboom JW,Lonn E,Cenest J,et al.Homocystein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ic evidence.Ann Intern Med,1999,131:363-375.

10 王荔,赵鸿平,李光来,等.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叶酸、甲钴胺的干预研究.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9):666-668.

11 黄延焱,程梅芬.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调查及干预治疗.实用老年医学,2001,15(3):144-147.

12 Hackam DG,Peterson JC,Spence JD.What level of plasma homocysteine shoud be treated?Effects of vitamin therapy on progressi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homocysteine level above and below 14μmol/L.Am J Hypertens,2000,13:105-110.

第6篇:气象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湿气计量 安装方式 沉降器应用 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TH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023-02

气田从单井开采到多井开采和集输过程中,均会涉及湿气计量,即使在计量前端都配备有分离器,但由于工况条件(压力、温度)的变化,经分离后的气体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含有液体,易在导压管上、下游淅出液体,在导压管或仪表腔室内形成液柱,产生一定的附加压力,将影响差压式流量计的准确度,通过在导压管加沉降器,经过再次气液分离,确保流量计计量准确度得到有效改善。

1 国内外湿气计量研究现状

美国雪佛龙公司对湿气计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用孔板流量计测量气体流量,当气体中夹带少量液体时,流量测量不确定度偏高,测量的湿气流量随β的增加而减少,在β比为0.7时,测得的流量偏差为-1.7%;(2)当少量液体时,在β比为0.5时表明孔板性能较好,但是将夹带在孔板上游脱出,以获得最佳的计量性能;(3)用旧的孔板流量计测量湿气,流量计量值将降低3%[1]。中石油计量测试研究所对湿气计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现场条件下对用于湿气测量的一台孔板流量计进行了现场系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湿气测量存在约3%的正偏差[2]。

2 流量计安装引起的湿气计量误差理论分析

川西气田差压式流量计安装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在导压管上端安装,常用于流量计算机和SGQ化一体化差压式流量计;第二种是在导压管下端安装,常见于流量比对用的核查仪;第三种是流量计与导压管直接安装,如QJT01一体化差压式流量计。

流量计在导压管上端安装误差理论分析图如图1所示。

根据液体力学原理,可得出以下公式:

式中: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上液为湿气条件下孔板节流装置引压管上游液柱高;h下液为湿气条件下孔板节流装置引压管下游液柱高;P上液为湿气条件下加在压力变送器及差压变送器(一体化差压式流量计)高端的压力;P下液为湿气条件下加在差压变送器(或一体化差压式流量计)低端的压力;P为干气条件下孔板节流装置产生的差压;P液为湿气条件下孔板节流装置产生的差压。

根据公式(3)可以得出湿气条件下,差压式流量计在导压管上端安装时,差压、流量运行的几种情况:

(1)当h下液>h上液时,湿气条件下测得的差压比干气条件下测量的差压值偏高,流量比干气条件下测得的流量偏大。

(2)当h上液>h下液时,湿气条件下测得的差压比干气条件下测量的差压值偏低,流量比干气条件下测得的流量偏小。

(3)当h上液=h下液,湿气条件下测得的流量与干气条件下测量的流量相同。

同理,可以推出湿气条件下,差压式流量计在引压管下端安装时,差压、流量运行的几种情况:

(1)当h上液>h下液时,湿气条件下测得的差压比干气条件下测量的差压值偏高,流量比干气条件下测得的流量偏大。

(2)当h上液

(3)当h上液=h下液时,湿气条件下测得的流量与干气条件下测量的流量相同。

当流量计与导压管直接安装,流量计不受导压管、仪表腔室液柱的影响,但易受测量管内液体的波动,在引压管处形成脉动流,影响计量准确度。

3 沉降器现场试验

3.1 沉降器对干气计量的影响

大邑配气站气质干净,不含液,通过在进气管线流量计算机加沉降器后计量与出气管线流量计算机进行比对(大邑配气站只有一条进气管线和一条出气管线),通过65 min的流量比Γ进气管线流量计算机与出气管线流量计算机的流量绝对误差-3 m3,流量相对误差为-0.06%,说明在干气条件下,加沉降器不会影响流量计计量准确度。

3.2 未加沉降器的流量比对

联4高压气质中含有一定的凝析油,在联4井站高压装置计量系统排污阀接口并联连接SGQ流量核查仪,经过6 d的流量比对,流量核查仪比流量计算机偏低2.88%;可见,湿气计量不适合作流量比对,且核查仪在导压管下端安装,一般流量偏低。

3.3 沉降器现场应效果

3.3.1 流量计在导压管上端安装

选择气质含液的联4井站,取压装置采用高级孔板阀,差压式流量计在引压管上端安装,流量核查仪与沉降器的安装如图2所示。

流量计算机每隔8 h进行一次导压管排液,沉降器每天排一次液,流量计算机与流量核查仪比对数据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流量计算机每次排液后,差压及流量相对误差最小,随着时间的增加,含液气体在导压管内淅出液体,形成附加压力,造成差压虚高,从而引起流量偏高;同时,可以看出,含液气体对静压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见,湿气计量对所测的差压及流量的准确度影响极大。

联4高压流量计算机、流量核查仪的交接量与新场配气站联4高压接收量的流量误差如图4所示。

从图4以看出,联4高压流量计算机与联4高压接收量之间流量波动较大,最大日输差在6%左右,通过加沉降器,联4高压流量核查仪与联4高压接收量之间输差较平稳,保持在2%左右,说明通过安装沉降器,对湿气计量准确度有明显改善。

3.3.2 流量计与导压管水平安装

在新26井一级分离后计量装置导压管上加沉降器后与流量核查仪相连,一、二级计量均采用QJT01流量计,流量、温度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

从图5中可以看出,积液初期流量相对误差较小,随着沉降器积液的增多,沉降在沉降器内的液体易对差压信号产生脉动干扰,流量相对误差变化幅度加大,因此,沉降器要按时排液,一般沉降器每日排1~2次液,可避免沉积在沉降器内的液体对流量的扰动;由于QJT01取压口向下,水平安装不会在导压管及仪表腔室内形成液柱,因此,流量计水平安装对湿气计量有一定改善。

4 湿气计量的改善措施

(1)加密计量系统排液周期,对含液较少的气体有明显改善,对含液较多的气体计量改善不明显。

(2)在导压管上加装沉降器后计量,对计量准确度改善明显,但必须加强对沉降器排液,避免沉降器液体沉积较多时,会对气流形成脉动干扰。

(3)改善气质条件:①对气量较小的交接计量点加装分离器和自动疏水阀;②对集气量大的交接计量点加装脱水装置,目前采气厂主要采用三甘醇脱水和分子筛脱水等工艺技术。

参考文献

[1] 高军.气体夹带液体对孔板流量计准确度影响的研究[J].国外油田工程,1999(11):36-38.

第7篇:气象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巩留县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247-02

一、伊犁巩留县预警管理基本情况

(一)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系统建设情况

巩留县加大了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

1.巩留县气象观测台站的建设情况

近年来,巩留县加大气象观测台站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目前已建成气候观测站、地面天气观测站、农业气象观测站,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气象资料获取平台,初步实现了气象部门对当地气候状况的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获取。巩留县还出台了保护气象观测台站观测环境的若干规定,确保气象数据的准确性。

气象观测站:是一个自动化的气象站,普遍采取干电池或太阳能供电,功耗较低,能够通过GPRS无线远传,便于对偏远山区进行气象观测。目前,巩留县建立了基准气候站、基本气候站、一般气候站。

地面天气观测站:主要是通过气压表、温度计和雨量表等被动式传感器对大气压力、气温、空气湿度、风速、风向、雨量能见度等气象要素进行测量,获取相关资料。地面天气观测站担负着定时地面天气观测并向气象部门进行实时发报的任务,提供给天气分析预报使用。

农业气象观测站:农业气象观测站是农业气象生态环境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气象监测的任务,主要承担收集大气压力、雨量、太阳辐射、土壤湿度和空气中CO2 含量的测定等任务,主要由农业气象试验站、基本农业气象站和一般农业气象站组成。

2.气象应急预警系统的建设情况

互联网:巩留县依托伊犁州气象局专用气象网络,及时上传气象监测、预报相关信息,公众通过浏览网页便能准确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依据气象部门的提醒建议做好防灾减灾准备。

手机短信:手机短信具有简单、直接、快捷的特点,巩留县气象部门建立了气象信息短信平台,一旦遇到突发气象灾害,该平台便会及时向手机用户发送手机短信。巩留县近年来手机短信平台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广播电视:广播、电视具有覆盖面广、信息传播快速的特点,巩留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进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在县领导、气象部门的指导下,巩留县广播电视网络制作了气象信息宣传节目,每天定时进行气象播报,基本实现了全县16万人的覆盖。

(二)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制运行情况

作为县域范围内气象信息观测、收集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工作的主体,近年来,巩留县气象局不断健全其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和灾后服务机制。巩留县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机制不断完善,突发气象灾害发生后,基层气象信息员立即向县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办公室汇报相关气象灾害情况,县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办公室按照国家气象灾害应急办公室和伊犁州气象灾害防灾救灾委员会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防灾救灾工作。巩留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立即做出灾情监测和气象灾害预警的工作安排,并对获取的气象灾害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对于达到气象灾害预警启动等级的,责令气象部门气象灾害预警,并上报伊犁州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委员会。气象灾害预警分为4个等级,即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分别由蓝色、黄色、橙色、红色代表预警信号级别,气象灾害红色预警为最高等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本部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和救灾准备工作。县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办公室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指导,确保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公众严格按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执行救灾工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灾害发生后,巩留县气象局将气象灾害情况上报伊犁州气象部门,再上报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主管部门,由自治区气象主管部门对气象灾害进行评估,并向国家气象局汇报气象灾害相关信息。同时,巩留县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设置灾民临时安置点,并做好灾民安置和救灾物资的接收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县卫生部门开始灾害发生地区的消毒防疫工作,防止灾区疫情的发生和传播。县统计局及时调查灾情,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统计,对灾区受灾程度进行客观评估,并将统计结果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公布。抗灾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完成后,县气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人员对气象灾害的成因、整个救灾过程进行总结,为以后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二、伊犁巩留县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完善对策建议

(一)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建设

加快巩留县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洪水等衍生、次生灾害的监测准确性和时效性。充分发挥巩留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突发灾害的监测能力,建立跨部门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预报、预警机制,构建相关部门互通协作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平台,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准确、高效监测,为巩留县气象灾害的防治提供更加精确的预报信息。加强巩留县冰雹、暴雨、大风等多发气象灾害的监测,着重加强10—100km范围内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建立健全巩留县气象应急服务体系,为政府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气象灾害预报。

(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建设

巩留县频发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冰雹、霜冻灾害等,县政府应当制定对应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不断完善高效、快速反应的气象灾害预警组织体系,参照国家气象部门灾害预警等级的设定标准,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相关气象灾害的预警等级。综合气象卫星、雷达、气象观测台站收集的相关气象信息,对潜在气象灾害信息的整合、分析和风险评估,按照气象灾害预警启动标准,由政府部门启动相关气象灾害预警。同时,积极开展与广电网络、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合作,拓宽信息途径,确保预警信息渠道的畅通。除此之外,强化气象部门与农业局、林业局、电力局、水利局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机制,为气象灾害的防治提供组织保障。广泛开展部门间的气象灾害观测预报相关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全县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三)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科学、完整的应急预案能为气象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照依据。不断完善巩留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灾害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巩留县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针对当前气象灾害频发、气象灾害容易衍生次生灾害的特点,巩留县政府应该在《巩留县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单个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对多灾种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给予界定,对多灾种并发的重大气象灾害防治提供指导。巩留县政府还应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配套制度,同时,还应加大预案执行中的检查力度和加强气象灾害的应急演练。

(四)强化气象灾害应急管理部门间协作

建立健全以巩留县政府部门为主导、相关职能部门联动的协作机制,有助于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更加高效地进行气象灾害防治工作。巩留县政府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对灾害的防治过程进行监督,并做好工作总结;建立相关部门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部门间交流互动,不断完善气象局、水利局、电力局等部门协同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和救助机制,不断增强多部门协同抵御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

(五)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现行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建议我国政府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法律约束和指导,明确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中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其行为。待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立法后,巩留县政府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防范气象灾害的总体和专项条例及实施细则,着力构建多部门协作的灾害防治体制。

(六)加强社会公众的防灾自救能力培训

广大社会公众是气象灾害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巩留县人民群众的危机意识相对淡薄。

1.建立培训制度:对巩留县中小学学生进行气象灾害应急知识教育,从小学开始,进行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培训。由巩留县气象部门编制气象灾害防治知识手册,每个月均开设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培训班,对县域范围内的居民进行气象灾害防灾救灾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全县公民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2.加大气象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应面向社会,普及气象灾害防治知识。

3.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宣传气象灾害防治知识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此种方法相对简单,更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

参考文献:

第8篇:气象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 气象科技;雷电防护;安全知识;宣传误区

中图分类号 S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81-0193-0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深入贯彻实施,城市建构筑物防雷安全平均合格率越来越高,因建构筑物防雷不合格原因造成的雷击事件正在大幅度地减少。可是在另一个方面,人员(主要集中在农村和中小学校)在野外遭雷击的事件却在不断地增多,[1]据我们调查发现,这其中除了气候变异和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雷击频率增高等客观因素外,还与我们在这方面的科普宣传中存在误区有一定的关系。

1 以定性的雷雨天气预报作为雷电预警信息,模糊了雷电与雷击的概念,麻痹了人们的防雷安全意识

进入21世纪后,以报纸、广播电台、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广告牌等为载体而无处不在的天气预报,作为一种公众信息,已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男女老少普遍关注的科普知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气象台站,都是以未来当地可能出现雷雨或局部可能出现雷雨这样一种定性化的天气预报,作为雷电灾害预警信息的。然而,预报毕竟是预报,预报有雷雨其结果不一定会出现雷雨,出现了雷雨虽有雷电也不一定会有雷击,因为只有在人或物体遭到雷击时才会形成所谓的雷电灾害,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尽管气象台站作出了未来可能有雷雨的预报,同时也了雷电灾害预警信息,而且确实也下了雨听到了雷声,但往往由于雷暴云离我们较远或雷暴云底离地面较高,而最终没有出现雷击事件、造成雷电灾害。更何况即便是发生了雷击,其击中建构筑物及人员的几率也是很低的(当然,虽可能遭雷击的几率很低,但只要有哪怕是一次被雷击,也足以造成严重后果)。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雷电预警信息并没有产生实际效应,而没有效应或很少产生效应的预警信息是不可能起公众警示作用的,犹如《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前些日子我们去山区农村调查,那里的很多农民朋友尤其是中老年农民朋友对我们说,农民不可能因为听了“今天、明天或是后天有(或局部有)阵雨或雷阵雨”这样一种模糊的天气预报消息,而放弃宝贵的劳动时间的,特别是在十分紧张的农忙时节(因为此时恰恰也正是多雷雨季节),除非你们能给我们提供准时准点的雷击预报信息。显然,在这样的思想观念氛围下,农村野外雷击事件逞逐年增加趋势是很自然的了。而实际上,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面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2 雷雨天外出穿胶鞋可以起防护作用的说法,混淆了市电与雷电的差别,弱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近些年来,经常有关于青少年在野外运动场上踢足球或打篮球时,因遭雷击发生集体性伤亡事件的新闻报道。与此同时,不少媒体在宣传雷电防护知识时,提醒人们在雷雨季节外出要着胶鞋,以增加人身的安全性。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即使是对于市电,除了专业用的标准绝缘胶鞋外,一般性胶鞋我们都不敢说是安全的。我们日常使用的市电电压不过数百伏,而雷电的冲击电流有数万安培到数十万安培,因此而产生的交变磁场感应电压高达万伏甚至数万伏,其瞬间能量可使局部空气温度升高至数千摄氏度,足见传统的绝缘理论及市电操作经验是不适用于雷电防护的,更不要说是一双普通胶鞋了。类似的还有如“雷雨天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的说法,意在警示人们:这些器具有可能引雷烧身。说羽毛球拍和高尔夫球杆能“引雷”,同样缺乏科学依据,试想,面对电流、电压特超强,温度特超高,闪击速度特超快(一般约为50~100微妙)[3]的雷电,在同一条闪击带(同一个闪击通道)中,除了较高大的物体会先于较矮小的物体遭雷击外,人的肩上是否扛有羽毛球拍或高尔夫球杆,并无什么大的区别,道理很简单,因为强大的、凌空而下的、且极速前进的雷电流不可能受制于一杆小小球拍的牵引,反之亦然,一杆小小的球拍是不可能改变强大的雷击通道的,因为它的闪击速度实在太快了,以至于快得没有任何东西能有机会去改变它。今年暑期我们去城郊调查,适遇一群正在冒雨打篮球的中学生,劝他们停止打球回到室内去(因为此时雷声隆隆且还有更强的雷雨云在快速移来),他们竟满不在乎地说自己不是在打羽毛球而是在打篮球,还穿着胶鞋呢,不会有事的。边说边继续打球。

第9篇:气象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单胺类递质;氟西汀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3-1900-02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以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兴趣下降等为特征的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发病率约为20%~70%[1,2]。PSD症状的存在不仅影响脑卒中治疗,不利于患者的以后康复,进一步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与抑郁有关的病变。本研究通过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PSD患者,探讨血清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进一步揭示其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PSD患者均为2004年8月~2005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首次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盐酸氟西汀胶囊抗抑郁治疗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50~72岁,平均(63.0±5.8)岁,非抗抑郁常规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52~71岁,平均(61.0±6.5)岁,非PSD患者均为2004年7月~2005年3月我院首次住院脑卒中患者共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8~63岁,平均(60.0±1.6)岁,正常对照组均为健康体检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7~63岁,平均(61.0±1.6)岁,4组间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入选标准:(1)脑卒中诊治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脑卒中诊断标准[3],并经头颅MRI或CT证实,排除意识丧失、失语及痴呆患者;(2)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本)(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4];(3)均符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8分,意识清晰、语言理解,排除既往有神经、精神病史及检查不合作患者。

1.3方法

1.3.1给药方法:抗PSD治疗组:入院时立即停服其他抗PSD抑郁药物,并进行1周清洁期后,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盐酸氟西汀胶囊(20 mg/d)。PSD常规治疗组:患者均未服用抗PSD的抑郁药物,仅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

1.3.2抑郁情绪评定: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第六周末作抑郁程度评定,采用HAMD评分,超过35分为严重抑郁,20~34分为中度抑郁,8~19分为轻度抑郁。

1.3.3检测方法:采血前3天内,患者避免进食高酪胺食物。在治疗前与治疗后6周于清晨08:00抽取空腹静脉血各5 ml,3 000 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放置-70 ℃冰箱保存,待批量后送中心实验室检测(标准样品采用Sig-ma公司产品,荧光分析仪由Hitachi公司生产)。

1.4统计学方法:各组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多个组数据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改变:见表1。

注:与正常组比较,P

3讨论

PSD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有两种学说:(1)生物机制学说认为,脑卒中病灶破坏了NE神经元和5-HT神经元及其通路,使这两种神经递质低下而导致抑郁病。检测出PSD患者中枢NE和5-HT水平低下。(2)反应性机制学说,家庭、社会、生理等多种影响导致病后生理、心理平衡失调。

本研究发现PSD患者外周血5-HT、NE含量低于非PSD患者和正常人,可能与脑卒中直接破坏了去甲肾上腺能和5-羟色胺能通路有关。脑额叶和海马,与机体的情绪、学习、记忆、行为等精神活动密切相关。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HT神经元胞于脑干,其轴突通过丘脑及基底节到大脑额叶皮质和海马,在精神、情绪调节中有着重要作用,病灶累及上述部位时,可影响区域内的5-羟色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的神经通路,NE和5-HT含量下降而导致抑郁。研究表明,抑郁症与患病年龄和脑部病灶的数目呈正相关,多发性病灶及双侧病损害易发生抑郁症[5]。脑内5-HT和NE含量减少可引起抑郁、悲哀、自卑、绝望、郁闷、淡漠、空虚、失眠、焦虑等症状。在长期抑郁状态下,也可促使体内5-HT、NE长期释放,可致5-HT、NE耗竭,最终导致中枢5-HT、NE减少,使行为障碍更进一步加重。

盐酸氟西汀胶囊为高选择性5-HT重吸收抑制剂,其通过阻滞5-HT再摄取和增强控制5-HT释放,增强其传递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同时5-HT可改善并促进神经细胞运动功能。研究结果表明,PSD患者接受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后,其HAMD评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盐酸氟西汀胶囊可改善抑郁症状。PSD患者在抗抑郁治疗后与非抗抑郁治疗后比较,5-HT、NE含量升高更明显,提示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后,5-HT、NE表达上调,抑郁情绪得到缓解或控制,使患者行为障碍明显减轻。

通过观察PSD患者5-HT、NE含量的变化,提示了单胺类递质改变与PSD有密切关系,可作为早期诊断PSD的指标之一,特别是那些失语、意识障碍、智能障碍等不能配合量表检查的脑卒中患者,以减少漏诊率,争取早期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Hermann N,Black SE,Lawrence J,et al.The sunnybrook stroke study:a prospective study of depressive symtoms and functional outcome[J].Stroke,1998,29(3):618.

[2]Andorsen G,Vestergaard K,Riis JO,et al.Dementia of depression or depression of dementia in stroke[J].Acta Psychiatr Scand,1996,94(4):272.

[3]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12(6):379.

[4]赦伟.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

[5]杨爱兰,郭亚.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临床荟萃,2003,1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