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光伏发电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太阳能光伏建筑简介
太阳能利用有两个重要途径,即光热和光电技术。前者如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在中国更为大家所熟知;光电技术指的是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比较而言,光伏发电更高端,前景更好,在太阳能利用上将是主流。
20__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光伏发电开始融入奥运建筑。据悉,各体育场馆与运动员村等奥运建筑中将大范围采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利用技术。以国家游泳中心为例,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进行太阳能光电利用就是它的一大环保特点。
北京市大兴区一幢建筑面积为8000m2的生态建筑,被专家评议为“我国第一幢综合利用太阳能解决能源问题的建筑示范工程”。工程中“50千瓦大型屋顶光伏并网示范电站”是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20__年深圳建成目前亚洲最大的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该光伏电站总容量1兆瓦,年发电能力约为100万度。电站设计及安装与深圳综合展馆、花卉展馆等建筑融为一体,堪称国内绿色建筑的典范。
专家认为,这些建筑的设计和建成,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际上最先进的用能方式,并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能源利用的发展方向。
二、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的趋势发展
光伏与建筑一体化(bipv)提出了“建筑物产生能源”的新概念,即通过建筑物,主要是屋顶和墙面与光伏发电集成起来,使建筑物自身利用绿色、环保的太阳能资源生产电力。
bipv系统可以划分为光伏屋顶结构和光伏墙结构两种形式。光伏与建筑的结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建筑与光伏系统相结合;另外一种是建筑与光伏器件相结合。
建筑与光伏系统相结合。把封装好的的光伏组件安装在居民住宅或建筑物的屋顶上,再与逆变器、蓄电池、控制器、负载等装置组成一个发电系统。
建筑与光伏器件相结合。建筑与光伏的进一步结合是将光伏器件与建筑材料集成一体,用光伏组件代替屋顶、窗户和外墙,形成光伏与建筑材料集成产品,既可以当建材,又能利用绿色太阳能资源发电,可谓两全其美,而且可以降低bipv系统造价。
近年来,国外推行的光伏与建筑相结合,极大地推动了光伏并网系统的发展。在城镇建筑物上安装的光伏系统,通常采用与公共电网并网的形式。并网光伏系统不需要配备蓄电池,既节省投资,又不受蓄电池荷电状态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光伏系统所发出的电力;光伏阵列一般安装在闲置的屋顶或外墙上,无需额外占用土地,这对于土地昂贵的城市建筑尤其重要;夏天是用电高峰的季节,也正好是日照量最大,光伏系统发电量最多时期,对电网可以起到调峰作用;光伏阵列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大大降低了室外综合温度,减少了墙体得热和室内空调冷负>!
联合国能源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bipv将成为21世纪城市建筑节能的市场热点,太阳能建筑业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各国一直在通过改进工艺、扩大规模、开拓市场等,大力降低光伏电池的制造成本和提高其发电效率。
三、政府的政策扶持是光伏建筑发展的基础
当今世界太阳能发电有80%是并网发电,而并网发电基本是在城市,也就是说,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已经占整个世界太阳能发电最大比例。它的开发应用是目前世界上大规模利用光伏技术发电的一大热点,一些发达国家都在作为重点项目积极进行。
早在1993年,美国能源部出资2500万美元,和国立再生能源实验室合作,实施“pv:bonus”计划,发展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产品。
日本很重视光伏与建筑相结合的技术,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政府开始大力资助有关机构进行开发研究。同时,为解决光伏发电的并网输电,日本1992年颁布了新的净电计量法,要求电力部门以商品价格购买光伏电量,并实行强补贴政策等。目前,日本已是世界上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国家。
德国是最早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国家,1990年首先开始实施“一千屋顶计划”,20__年通过新的可再生能源法,支持光伏发电,实行政府补贴和零利息贷款等优惠政策。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屋顶光伏系统安装在新慕尼黑贸易展览中心,德国的光伏发展应用在欧洲处于领先。
经营困境
本刊记者在近期走访了一些光伏一线企业,情况不容乐观,部分企业已经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9月21日,记者来到了总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中国英利集团。虽然车间井然有序,工人们积极地开展着工作。但在进入光伏业的14年中,英利同国内其他同行一样,过去一直专注于急速扩产、扩容和争夺市场份额,由此带来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管理基础不牢、企业文化稀释、队伍建设跟不上企业的步伐等问题日益突出。
据英利集团相关人士介绍,光伏行业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大量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比如市场产能过剩,光伏组件价格持续快速下跌。国内晶体硅组件平均售价已从2007年的36元/瓦下降到现在的5元/瓦,降幅达85%,并可能将继续下跌。
在光伏市场的剧烈波动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下游的电池和组件生产企业,保定整个光伏行业由于其特色和优势,则影响相对较小。对于英利集团这种大型光伏企业来说,凭借其规模和品牌优势,通过采取加强内部管理,推进技术进步等措施,在市场价格逼近工厂成本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维持正常销售状况。但是不少中小型光伏企业处境比较难,甚至出现停产。
市场乱局
“乱”。
对于这几年的光伏产业,市场人士不约而同地使用了这个字眼。
“拿这几年的‘金太阳工程’来说,金太阳当时提出的节点是在光伏行业蓬勃发展的那几年。其目的在于推进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使光伏应用从‘地面’转到‘屋顶’,这个趋势把握得很正确。从集中招标到分散招标也没什么问题,我们企业的意见也是接着实施不要放松。随着下一步发展规划的出台,金太阳可能还要翻番。这样就更要求解决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那就是以次充好,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同样是太阳能电站,采用不同的效率、不同厂家生产的组件,其效率差别是很大的,主要是初始效率和终结衰减后的效率。同样是一个太阳能电池,看上去没什么区别,可是有的效率很低,甚至不能发电。再比如,同样一个电站,在验收的时候是可以过关的,用上一段时间后,它的效率是会衰减的。这些问题现在非常普遍。”英利集团公共关系部总监粱田说。
另一位企业管理人士也抱怨道:“若不是迫于生存,加上库存严重,实在不想在国内做生意。在销售环节不仅要与众多企业比价格,还要比回扣、拼酒力。”他认为,大企业有规模效益,还可通过其他手段降低成本,而小企业则不然,其生产成本是大企业的2倍,但在价格上却低于大企业不少,质量问题肯定就出来了。”
粱田认为:“虽然质量问题并非光伏行业独有,但光伏还在初期发展阶段,必须予以一定的规制。国家一开始采用集中招标,质量还是比较过硬的。而在2011年的时候,大家都看到了财政补贴的力度,就涌现出了一大批企业,采用了分别招标。有些地方只要2兆瓦规模就可以上项目,比如南方此时就出现了一大批小企业。其实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我们主要反对的是质量不能达标的问题。比如对于电站,电池不达标,今天发1度电过几天由于质量问题,只有半度电,这对国家财政资源是巨大的损失。同时还占用了屋顶,这就使有限的可以安装太阳能的空间受到了压缩。”
资金困境
光伏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按业内的话说,“就是一个由金钱和概念堆砌起来的行业”,可以说持续的资本投入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动力,资金渠道的畅通与否对于产业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
最近一份针对江西省26家光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资金链变化情况的研究调查报告显示,2009~2011年全省26家样本企业的融资总额分别为195.4269亿元、240.0319亿元、292.8418亿元。其中,直接融资68.9733亿元、70.7401亿元、93.9451亿元,分别占企业融资总额的35.29%、29.47%、32.08%;间接融资126.4536亿元、169.2918亿元、198.8967亿元,分别占企业融资总额的64.71%、70.53%、67.92%。大多数光伏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且主要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2009~2011年银行融资分别占融入资金的63.48% 、68.81% 、67.3%。
更为现实的挑战是,不少银行和金融机构正在慢慢抽走光伏产业的资金,更恰逢宏观紧缩性调控,资金面上可谓岌岌可危。
光伏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政府的扶持才能发展壮大,近10年我国光伏产业的迅速膨胀也得益于此。而面对现今巨大的危机,地方政府也显得“有心无力”。
某经济开发区管理人士表示:“目前能使用的财政资金很有限,除了减税、争取专项资金或定期表彰企业家等形式,以表达政府支持的态度以外难以有大作为。比如我们开发区目前一年税收大概30亿,中央大概拿走23-24亿,80%差不多要上交中央,而返还却很少。一方面就是返还的额度比例偏低,第二就是投入的方向也不对等。我们开发区一年只能得到1000多万的转移支付,这样让地方财政难以有所作为。”
技术突破
这是中国制造业的通病:关键技术不过硬。一个比较突出的表现是专利上受制于人,有待进一步突破。当然,光伏也许是中国新兴产业中比较“拿得出手”的一个产业。
某业内人士就向记者表示:“现在都说这个行业技术含量如何高,显的很神秘,其实我看未必如此。比如现在我们的很多企业设备就是在国外购买的,而且在硅提纯方面利润较高,单晶硅加工环节就是劳动密集型,利润很低。中国在核心技术方面还是有待突破。”
总体来说,我国光伏产业的专利申请保护工作还处于起步状态。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的查询,截至2011年11月17日,共检索到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专利5757条,包括发明专利2727件,实用新型专利2786件,外观设计专利244件。这些专利中为数不少的核心专利属于国外光伏企业在华申请。在属于我国的光伏专利中,光伏企业为专利权人的数量不多,大部分专利是由个人和科研院所申请的。另外,由于在专利战略布局方面做的不够,我国光伏企业近年来与国外同行业企业间的知识产权纠纷和专利纠纷不断凸显。
启动内需
过于依赖海外市场被视为中国光伏业的致命软肋。不少业内人士就此指出,光伏产业走出危局的根本出路就是尽快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加速消化光伏企业的过剩产能。
梁田认为:“前些年由于成本很高,中国无法推广光伏发电。这些年由于技术的革新和规模化生产,让光伏发电在国内也有了用武之地。特别是在中国的东部地区采购火电不如使用光电,由于“削峰填谷”政策的存在,成本在1.5元到2元,而光电仅为0.6元,但仍不及水电。但由于水电和火电的枯竭,其成本必然逐年上涨,而我们由于规划生产和规划应用,应该会逐年下降,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很长。”
然而,目前国内市场的推广应用仍有很大阻碍。并网难仍是不少企业都提到的主要瓶颈。
所有光伏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都会不自觉的提到这个问题,目前的电网成为了制约光伏发展的瓶颈之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我国光伏装机容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光伏电站并网的速度却跟不上装机容量的发展速度。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并网光伏装机容量为2.14GW,这也就意味着有0.8GW左右的已建光伏电站并未并入电网发电,形成了比较尴尬的局面。
在技术方面,新能源确实对电网构成了一定冲击。英利公共关系部总监粱田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火电和水电,今天需要多少电网就可以发多少电,水电都是可控的,而诸如风电和光电,时有时无。总之,太阳能资源受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光伏发电的间歇性特征明显。”他还认为,目前中国的布局有问题,能源都部署在西部,而我们在西部发展包括基建方面是有欠账的,我们国家这些年已经开始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个问题在未来会得到一定缓解。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建筑行业消耗能源的速度越来越快,对环境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甚至对全球性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节能环保成为全世界人民追求的目标,于是怎样才能让人和建筑与自然环境友好相处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其中不仅建筑施工技术不断更新,而且各种建筑材料和设备都越来越高科技和环保化,这些都为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依据这些有利条件,我国建筑业必须加强对未来绿色建筑设计趋势的分析及深入探索, 从而保证我国绿色建筑持续快速发展。
一、绿色建筑概述
所谓绿色建筑,就是在建筑物的使用期限内,尽可能的节约能源、土地、水和建筑材料等各种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给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能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建筑。绿色建筑中的“绿色”不是传统的屋顶花园式的概念,而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即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减少对合成材料的使用,充分利用阳光等自然资源,从而为人们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当今世界,绿色建筑发展最快的地方是欧洲,他们采用先进的节能生产理念和实施体系,促进了建筑环保技术的迅猛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最具节约能源效果的“混凝土楼板辐射制冷供暖系统”和高效利用新能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我国目前绿色建筑的发展速度比较慢,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今年来我国开始逐渐重视发展绿色建筑,提出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建筑性能和是否节约能源三大指标做为绿色建筑发展的根本。
二、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1、节约自然资源
在未来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一些可再生自然资源来替代起到同样的作用。例如,在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温度设备的时候,运用先进的设备对太阳能进行充分利用。这些应用不仅能达到房屋安全和保暖的作用,而且能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降低对生态环境和大气的破坏。另外,在绿色建筑设计当中,可以对建筑所在位置的风向、地理等因素进行分析,根据自然通风的科学原理设置合理的风冷系统,这样能使建筑可以更加节能环保。
2、创造绿色生活
绿色建筑的设计不仅不能破坏周围环境,而且要能与周围生态环境友好融合,要选取合适的地理位置,要保证土壤没有受到污染、周围的地磁不会对人的身体状况产生影响。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尽量使用天然的、环保健康的材料设备,对施工时使用的木料、竹材和各种水泥、石灰等材料进行专业检验,一定要确保它们对人体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只有这样,给人们提供的生存空间不仅内部舒适,而且户外空气清新,对人们的健康也大有裨益。
3、保护自然环境
绿色建筑的设计还要考虑到地理条件的因素,合适的地理位置能够提供充足的太阳能、水能和风能,这样建筑物中的暖气设备和电力装置都可以利用这些大自然提供的可再生能源来驱动。减少对空调的利用还可以减少对大气层的破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三、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现代人们对建筑的追求总是表现在建筑物外观的艺术感和视觉冲击力,然而这些美丽的表象下面往往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人们的审美意识总在不断进步,于是建筑的生命周期也在缩减,建筑材料和装饰品等大量产品更换速度越来越频繁,这样就会造成对资源的过度浪费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据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的心理作用和产品的材质对产品的生命周期长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如今,人民物质要求水平在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喜好就能促使现有的建筑更快过时。
绿色建筑设计不能仅仅被当成一种符合经济发展的模式,而且要能够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一个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能体现出设计师对保护环境的高度责任感,而且能考验到他们的经验多少和是否具备创新的能力。
绿色建筑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单个建筑的设计,而且要规划建筑周围的整体环境。在整体环境的设计当中,要重视建筑和环境的契合度,不仅要考虑地理因素还要考虑风、阳光和气候能细节。进行单个建筑的设计时,在有先进的工程技术前提的保障下,就要充分利用新能源,逐渐达到生态平衡。未来的绿色建筑可能会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风能来转换能量;让窗户和屋顶与太阳能板结合,储存太阳能量来发电或供暖;通过建筑物中的地源热泵和储水系统收集大自然提供的雨水并加以加工过滤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将藻类生物作为建筑的外墙,不仅独特、能遮挡阳光,而且它们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很多能源。
对于建筑施工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未来设计的绿色建筑可以将其加以利用。在建筑施工和建筑拆迁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未来的绿色大楼应该能对可再次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循环使用,对垃圾废品进行回收重新组合制造成新型建筑材料。
总结
各国工业都在不断的发展,世界能源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缓解能源紧缺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命题。目前,建筑设计过程中要仅仅围绕节约能源的理念,才能保证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绿色建筑是社会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且能够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思源. 基于GBIM的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信息流仿真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3.
[2]杜文更.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企业绿色化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3]牛. 绿色建筑开发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1.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绿色电力照亮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021-02
同志指出:“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我们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自1993年12月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13年11月底,中国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达到4043万人,参与人群以青年尤其是大学生为主;大学生组织体系和服务平台不断健全,目前已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站、服务基地13万余个,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社区)四级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截至目前,累计已有数以亿计人次的青年在社区建设、扶贫开发、助老扶幼、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海外服务等领域向社会提供了志愿服务。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普遍接受的主流价值和日益追求的生活时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社会知名度极高的社会公益活动。
一、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的价值取向
自1993年底,在共青团号召下,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实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20年来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新形势下学雷锋活动的发展和延伸,青年志愿者行动经历了四个阶段:发起实施阶段(1993~1998年),发展建设阶段(1998~2003年),深化推进阶段(2003~2008年),优化提升阶段(2008年至今)。在这个过程中,专业型志愿服务在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1.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公益活动,大学生出于自己的意愿、依托自己的专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为自身的成长成才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首先,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是基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指出,人的行为按照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它们自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学生自愿、无偿地贡献自己的时间和专业技术从事利他行为,是大学生寻找与社会发展联系的切入点,是大学生对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的追求,是大学生自我实现需求的一种表达模式及实现途径。
其次,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要统一。大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发现了以前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激发了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与爱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夯实了专业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初步转化。
最后,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是基于人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够获得其生存和延续的条件、发展和完善的手段。因此,任何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大学生通过专业型志愿服务,以其自身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然后从他人和社会那里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大学生在“贡献―回报”的循环中,真正实现了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促进了共同发展。
2.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同志指出:“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我们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多年来,青年志愿者精神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喜爱和接受的精神时尚,而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行动也已经成为动员青年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引导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方式和重要载体,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宝贵的原创经验。
首先,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是动员青年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有效方式。从经济价值角度出发,虽然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偿奉献的行为,不从志愿服务活动中收取物质和金钱上的回报,但相对于商业而言,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成本较低、产出回报率更高,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据有关资料显示,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有6万多名志愿者,节省经费约1.3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有约4.7万名志愿者,节省经费约9000多万美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有6万多名志愿者,节省经费约1.2亿美元;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50万名赛会和城市志愿者,节省了大量宝贵的经费开支,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从社会价值角度出发,志愿服务以扶贫济困、扶弱助残为主体,在城乡发展、社区建设、抢险救灾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志愿者通过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怀,消除了彼此间的疏远感,培植了积极的社会性情感。[1]大学生通过参与专业型志愿服务活动,加强了与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减轻了彼此之间的隔阂,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为消解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次,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是引导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事业之所以能够吸引青年热爱和参与的深层原因在于志愿精神的魅力。[2]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因此,志愿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凝聚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公众支持;具有人文教育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具体的精神支持;具有示范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动力支持。[3]
二、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典型模式分析
作为一所以能源电力为学科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找准定位、明确目标,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一流社会服务的重任,致力于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聚焦无电区能源解困问题,服务国家能源电力事业的发展需求。2009年至今,学校充分发挥绿色能源研究领域的优势和大学生志愿者专业特长,组织开展了“把绿色电力送到雪域高原”和“绿色电力照亮路”社会公益项目,通过为和沿线的无电地区送人才、送设备、送服务,用绿色电力点亮老区人民的幸福“中国梦”。
1.“绿色电力照亮路”项目的志愿者队伍建设
志愿者队伍是志愿服务体系架构中的实施主体,直接影响着志愿服务的开展及其效果。现在的志愿服务不能仅有古道热肠,不能仅靠满腔热情,更需要专业化的优质服务,需要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绿色电力照亮路”项目即面向全校选拔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志愿者组成了近百支“能源调研行”社会实践小分队,并开展了权利义务知识、专业技能、志愿服务理念、团队合作品质等方面的集中培训,形成了一支水平高、能力强的专业型志愿者队伍。
2.“绿色电力照亮路”项目的思路做法
首先,学校组织了近百支实践小分队深入和沿线贫困地区开展能源调研,掌握了当地能源电力事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以及无电地区能源利用现状,提出了改善无电地区能源利用现状的初步思路和政策建议。其中,撰写的《无电地区电力供应及能源利用现状的调查报告》主体内容被国务院研究室采纳。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选派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贫服务行动实践团,并联合社会知名企业共同落实实践资金和太阳能设备,采取“送设备、送人才、送服务”三位一体的方式,五年时间里组织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志愿者无数次奔赴、云南、广东、四川、福建、贵州、湖南等地的无电地区,给那里的人们送去了光明和温暖,为那里的发展带去了知识和人才。
其次,实践团志愿者面向村民开展了太阳能利用科普知识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的知识培训,并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发明新型高效太阳能灶、不间断产气无需搅拌沼气罐等科技产品,把科研优势转化为关爱帮扶实效,实现了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贫服务行动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改善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3.“绿色电力照亮路”项目的品牌建设
由于志愿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分性、易变性、实效性等特点,服务品牌的建设就显得极为重要,一个优秀的志愿服务品牌不仅代表着组织团队的独特形象,还能代表志愿服务的质量和价值内涵。[4]
首先,“绿色电力照亮路”项目已经形成一定的效果和影响力。该项目荣获了教育部组织的第七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以及省教育厅组织的河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绿色电力美丽中国行”实践团被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授予“圆梦中国”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团队奖”。同时,该项目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教育部简报等中央各大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的亲自批示,并对活动给予了肯定。
其次,继续践行“绿色电力照亮路”,做绿色光明的实践者和传播者。2013年7月,国家能源局制定的《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3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15年底,全部解决全国273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西部沿线无电地区的用电问题,2013年底,学校申报的“绿色电力照亮路”项目获批国家民政部《中央财政支持社会服务项目》立项,并获得60万元经费支持,以解决新疆、江西、云南等地区200户无电户、3000余人的用电问题,促进全社会关注无电地区并探索能源解困思路,并将“绿色电力照亮路”行动向更高、更广的层面推进,全力助推老区人民的幸福“中国梦”。
三、构建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思考
伴随着我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青年志愿者精神广泛传播,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必须与时俱进,打造专业型志愿服务品牌,构建大学生专业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引领时代的潮流。
由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规划(2014-2018)》指出,加强组织和队伍建设,加强项目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文化和理论建设,健全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机制,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到2018年,推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组织、队伍、项目、平台、文化、机制等建设取得突破,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保持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中的“排头兵”地位;在服务青年成长、满足社会需求、引领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强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志愿服务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3.
[2]袁媛,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从社区到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5.
打破壁垒布局全国
2015年4月15日,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在武汉临空经济区核心区黄陂举行武汉比亚迪新能源客车、专用车生产基地奠基仪式。比亚迪入驻武汉成立武汉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打造华中地区首个新能源客车、专用车生产基地。
回到一年前,2014年4月23日,从化市人民政府、广汽集团和比亚迪三方共同签署了投资协议书,广汽集团和比亚迪在从化市合资成立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有限公司。合作主要研发电动公交客车,总投资在30亿元,所占股比分别是广汽占49%,比亚迪占51%。
事隔6天,比亚迪又与杭州市政府签署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和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后,比亚迪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的模式,先后在南京、长沙、天津、深圳等多个国内城市建立新能源汽车工厂。
比亚迪建厂目标主要锁定在一线或二线城市,遍地开花似的布局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生产成本,但作为国内专注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面临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百年一遇的历史机遇,比亚迪以自身精良的新能源技术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认可。除产品遍布全球五大洲之外,比亚迪商用车在国内各地建厂模式也在稳步推进,这将助力地区大气雾霾治理,促进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点亮绿色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比亚迪在当地设厂的方法将企业优势和地方优势结合起来,发挥出1+1>2的市场优势,实现了新能源商用车在国内市场的快速布局。
三大基地建设布新局
现在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早已实现国内外战略布局,运营足迹包括天津、深圳、长沙、南京、杭州、香港、台湾、伦敦、布鲁塞尔、纽约、洛杉矶、波哥大、新加坡、日本京都等全球逾150个城市和地区。截止到2015年6月,在深圳首批投放的K9纯电动公交车,累计总行驶里程超过7500万公里,单车行驶里程26万公里,保持着全球纯电动公交车最长行驶里程记录。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比亚迪正以充足的干劲驶向 “中国制造2025”。
2015年虽已过半,比亚迪依靠新能源抓手,截止目前,多个项目都取得新进展。
天津“金马”纯电动客车下线
7月31日,天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比亚迪”)在新建成的武清基地举办“金马”牌纯电动大客车下线仪式。通过重生“金马”这一天津大客车本土品牌,天津比亚迪填补天津市新能源大客车整车制造空白,助力天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天津比亚迪武清基地从2014年8月动工建设,于2015年5月初建成并试运营,在7月底迎来首台“金马”牌纯电动大客车下线。天津比亚迪目前在制车型有K9A和K9H两款,该两款车型沿用比亚迪K9系列。本次下线的“金马”牌纯电动客车是天津比亚迪在K9H纯电动公交车基础上,专门为本土市场量身打造的纯电动大客车。
作为全球首款一级踏步低地板纯电动公交,比亚迪K9搭载全球领先的轮边驱动技术,电控空气悬挂系统,智能钥匙系统、一键启动等领先配置。K9车长12米,车宽2.55米,车高3.2米,充满电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250公里,快充3小时可充满电。
天津比亚迪是由天津公交集团和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在津合资公司,双方投资总额为13亿元,天津比亚迪基地按年产10000台大客车的生产规模设计建造,其中第一期投资6亿元,建成后完整具备制件、焊装、涂装、底盘、总装等工艺流程和调试、检测等功能。
随着“金马”纯电动客车下线,天津比亚迪将全力支持天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满足城市新能源汽车多样化的发展需求。除纯电动客车已实现投产外,天津比亚迪基地还规划新增纯电动物流车、纯电动环卫车等新产品。
以承德带动河北新能源汽车应用
5月6日,比亚迪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承德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承德举办签约仪式,承德将投放417台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打造北方地区最大规模纯电动公交车队,助力河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标完成。作为河北本土企业,承德比亚迪新能源客车基地已于4月6日开工建设,将在2015年内实现纯电动客车及零部件投产。
承德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承德比亚迪”)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板城片区,是比亚迪为推动河北及周边地区纯电动客车及零部件生产,更好服务河北及其周边地区新能源公交客车市场而成立的下属子公司。承德比亚迪预计用地1000亩,项目分三阶段投资建设,其中首期用地218.60亩,计划于2015年年内实现投产,建成两班年产2000辆纯电动客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三期全部建成达产后,实现年产5000辆纯电动客车及关键零部件,创造100亿左右的产值,提供约3000个就业岗位。
承德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的落地,将为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大气环境改善做出积极贡献,并将推进京津冀公交等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应用。
早在2015年1月27日,承德公交集团就已经接收首批20辆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K9,投放承德7路公交试运营。数据显示,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全天开启空调的情况下,每日完成承德7路公交12个班次160公里运营,冬季寒冷季节剩余电量SOC平均值为25%。K9充电4.5小时,整车电量可由25%充至100%。经过三个多月的试运营,比亚迪K9完全满足冬季条件下承德7路公交每日运营12个班次营运需求。
近期,新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是协同发展的重点突破口。承德市成为河北省地级市中第一个大规模推广应用纯电动公交车的城市,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创建绿色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承德比亚迪基地的建成投产,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将在河北市场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华中落棋武汉基地
4月15日,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在武汉临空经济区核心区(黄陂)举行武汉比亚迪新能源客车、专用车生产基地奠基仪式。作为华中地区首个新能源客车、专用车生产基地,武汉比亚迪选址武汉临空经济区核心区(黄陂),项目预计总投资50亿元,分三期建设,占地1000亩。
其中,一期建设新能源客车组装生产线,涉及玻璃钢、制件、焊接、涂装、底盘、总装等工艺,年设计产能2000台;二期建设新能源专用车生产线,增加物流车、渣土车、混凝土运输搅拌车等车型,并进一步扩充新能源客车产能;三期将再扩充新能源专用车四大工艺生产线产能。待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纯电动客车年产能将达3000台、纯电动专用车年产能将达5000台,并实现相应关键零部件本地研发生产,预计可实现产值100亿元。项目一期新能源客车预计2015年11月下线。
在武汉比亚迪新能源客车及专用车项目奠基仪式上王传福表示,“作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重要战略布局,武汉比亚迪肩负着比亚迪华中地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任。未来,武汉比亚迪新能源客车产品将重点覆盖武汉乃至整个华中地区市场;新能源专用车将立足武汉,满足全国市场的推广应用,未来还将面向海外市场,开拓新能源专用车出口业务,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早在今年3月,比亚迪K9纯电动公交已悄然走上武汉街头。本次比亚迪新能源客车、专用车基地正式入驻武汉,将加大武汉市新能源商用车的应用规模,推动武汉城市公交电动化、城市物流电动化进程。用零污染、零排放的纯电动公交车、专用车代替传统燃油车,将有效降低尾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降低城市物流配送成本。
联手打造纯电动环卫专用车
8月6日,北京环卫集团与比亚迪汽车在北京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联手打造全球首个专注于纯电动环卫领域的专用车公司。同时,合资公司打造的全球首款16吨T8纯电动洗扫车在北京正式上市,并交付客户进行路面作业。此批T8纯电动洗扫车还会亮相在9月3日举行的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典礼,承接活动的路面清扫作业。
北京环卫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和杭州西湖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三方,将对北京环卫集团全资子公司北京华林特装车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其中,北京环卫集团控股51%,比亚迪和杭州西湖比亚迪各占24.5%股份。合资公司将专注于纯电动环卫车领域,经营范围包括环卫专用车、城市废弃物收集车等整车、特种专用车底盘及上装设计、生产和销售。未来该公司将筹备建设新的基地,项目一期将实现1200台/年新能源专用车产能,二期提升到2200台/年产能,三期将扩充到年产3000辆新能源专用车规模。
此次,全球第一台总质量16吨的T8纯电动洗扫车还成功申报了国家工信部公告,该车型具有两项最新技术,第一是采用了全球首创的电动集成桥总成技术,创造性的将驱动电机、自动变速箱和驱动桥整合在一起,结构紧凑、驱动更为顺畅、提高传动效率,节省空间,有利于车辆电池布置。第二是利用各自独立的电机驱动上装的风机、水泵和油泵,并将上装控制系统纳入整车控制器,使整车操作控制更为简洁,作业过程更加高效,车辆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T8纯电动洗扫车是专门针对环卫车市场开发的全新车型,具有零污染,零排放,低噪音,低热辐射的特点,将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造成的污染。T8性能优越,洗扫宽度可达3.5米,仅需3.5小时充满电,满电车辆连续作业达7小时。一辆环卫车相当于20个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可以节省80%以上劳动量,运营油电差价大于20万元/年。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环卫车市场近年来迎来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但是,传统能源环卫车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其燃油消耗、尾气排放、噪音污染和热辐射等对城市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二次污染。
如今,防治大气雾霾、控制大气污染已成为共识,加快新能源汽车在环卫领域的推广应用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北京环卫集团与比亚迪合资生产的纯电动环卫车,未来将更多的遍布全国各地,同时,也应该让这些真正体现节能减排的新型产品融入到大众的生活。
新能源助力比亚迪前行
新能源汽车对于比亚迪的意义,已经不仅是“标签”,更是真金白银。从2010年开始,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就开始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项目,先是在2010年推出比亚迪最早的新能源汽车之一F3DM,此后又在深圳参股建立专门运营纯电动车的出租车公司。此外,通过2011年正式回归A股,比亚迪不仅解决了传统汽车零部件建设所需要的资金缺口,也弥补了锂电池生产所需资金的不足。
而当时恰逢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雷声大、雨点小”的时代,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比亚迪迟早会重蹈通用汽车的覆辙,但比亚迪的E6却创下了较好的销量,最为重要的是,比亚迪吸取了F3的教训,自推出以来,E6没有出过任何大的事故,出租车公司最终也实现了盈利。
但众所周知,市场的扩大必须有政策的支持。否则,持续庞大的资金投入迟迟不能得到回报,比亚迪最终会难以为继。幸运的是,随着比亚迪传统汽车市场业务的调整与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关政策在2013年开始密集推出,2014年更是进入了一个政策爆发期。
特别是进入2015年,随着4月29日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落地,在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升温。2015年7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3万辆,同比增长3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量达到1.6万辆,同比增长2.7倍,而比亚迪继续稳居新能源乘用车行业首位。
从2015年5月下旬的总体数据来看,新能源及混动汽车排名TOP5的品牌分别是,比亚迪、宝马、东风标致、奥迪和雷克萨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的表现位列第一,在传统汽车市场中,自主品牌汽车受到的市场压力可谓是“腹背受敌”,然而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力图“弯道超车”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未来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布局上将会推出更多车型,特别是插电式混合动力SUV 车型的推出,将满足市场对SUV车型的偏好,进一步提升其新能源汽车销量。
比亚迪是一家同时掌握整车和电池、电机、电控以及充电设施等核心技术的新能源车车企。依托自己的技术实力,比亚迪轻松通过欧美标准认证,获得传统汽车强国市场准入资格,让“中国创造”真正的参与到国际化竞争中。在欧洲市场上,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已正式获得欧盟整车认证,即WVTA认证,拿到进入欧盟国家的“入场券”和无限制自由销售权。
而在另一边的北美市场,早在2013年8月,比亚迪电动大巴K9就获得美国加州销售许可,通过宾夕法尼亚州Altoona大巴研究测试中心的检测,同时获得美国联邦交通管理局的TVM资质。可以说,比亚迪逐渐打开国外市场的大门,并在不断扩大覆盖范围。
在不久前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国外受访者对于中国品牌的熟悉程度,比亚迪位列汽车行业第一名。新能源汽车计划,不仅让比亚迪走出国门,并且让国外消费者更多地认识了一个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只能说比亚迪扎根新能源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前不久,比亚迪的纯电客车K9登陆美国,而新款E6的续航里程也从300公里提高到400公里。比亚迪大举在新能源汽车业开疆拓土,这个方向不会变。比亚迪人士介绍,“将来技术达到了,可以实现无线充电。”
未来比亚迪在新能源上增加砝码是必然,其战略意图也愈加清晰,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电站与光伏产业,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级的产业格局,但这些无疑都是围绕新能源战略展开。
王传福表示,“包括公交领域在内,比亚迪已经探索出了一整套城市电动化解决方案,产品覆盖了公交、出租、城际营运、环卫、电商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私家车等七个常规领域以及矿山、码头、机场、仓储等四个特殊领域,我们称之为“7+4”战略。在充电配套建设上,我们提出了空中充电塔、循环式立体充电机等解决方案。我们还成立了比亚迪汽车金融公司,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金融支持。比亚迪正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链接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