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范文

技术经济分析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术经济分析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第1篇: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数控车床;精度;误差

【分类号】TG659

1、数控车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数控车床是集现代机械制造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于一体的高效率、高精度、高柔性和高自动化的现代机械加工设备。它同其它机电一体化产品一样,也是由机械本体、动力源、电子控制单元、检测传感部分和执行机器(伺服系统)组成。在普通车床上加工零件,是由操作者根据零件图纸的要求,不断改变刀具与工件之间相对运动轨迹,由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而加工出要求的零件。而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零件时,则是将被加工零件的加工顺序、工艺参数和车床运动要求用数控语言编制出加工程序,然后输入到CNC装置,CNC装置对加工程序进行一系列处理后,向伺服系统发出执行指令,由伺服系统驱动车床移动部件运动,从而自动完成零件的加工

2、主轴回转精度检测要求

某一台数控车床主轴回转精度要求:图1(a)主轴端部的跳动精度:主轴的轴向窜动精度a≤0.01mm;主轴轴肩的跳动精度b≤0.015 mm。图1(b)主轴锥孔轴线的径向跳动精度:靠近主轴端面a≤0.01mm,距a点L(300mm)处b≤0.02mm。图1(c)主轴定心轴颈的径向跳动精度a≤0.01mm,这些精度要求是机床出厂前或交付用户时必检的内容,是衡量机床质量的主要标准。

3、控制尺寸精度的技巧

3.1修改刀补值保证尺寸精度。第一次对刀误差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工件误差超出工件公差,在不能满足加工要求时,可以通过修改刀补方式使工件达到要求尺寸。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两种方式:(1)绝对坐标输入法根据“大减小,小加大”的原则,在刀补001~004处修改。如用2号切断刀切槽时工件尺寸大了0.1mm,而002处刀补显示是x3.8,则可输入x3.7,减少2号刀补。(2)相对坐标法如上例,002刀补处输入U-0.1,亦可收到同样的效果。同理,对于轴向尺寸的控制亦如此类推。对于大部分数控车床来说,使用较长时间后,由于丝杆间隙的影响,加工出的工件尺寸经常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这时,可在粗加工之后,进行一次半精加工消除丝杆间隙的影响。

3.2程序编制保证尺寸精度。(1)绝对编程保证尺寸精度-编程有绝对编程和相对编程。相对编程是指在加工轮廓曲线上,各线段的终点位置以该线段起点为坐标原点而确定的坐标系。也就是说,相对编程的坐标原点经常在变换,连续位移时必然产生累积误差,绝对编程是在加工的全过程中,均有相对统一的基准点,即坐标原点,故累积误差较相对编程小。数控车削工件时,工件径向尺寸的精度一般比轴向尺寸精度高,故在编写程序时,径向尺寸最好采用绝对编程,考虑到加工及编写程序的方便,轴向尺寸常采用相对编程,但对于重要的轴向尺寸,最好采用绝对编程。(2)数值换算保证尺寸精度:很多情况下,图样上的尺寸基准与编程所需的尺寸基准不一致,故应先将图样上的基准尺寸换算为编程坐标系中的尺寸。按图标注尺寸经换算后而得到的编程尺寸,取两极限尺寸平均值后得到的编程尺寸。

3.3提高机床几何精度。数控机床的几何精度能够对机床的生产精度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机床生产企业的设计中要能够合理的设定机床的工作精度,选择适合的加工负荷。在机床加工零件的过程中,主轴轴颈与轴承发生的摩擦会使其温度升高,它与主轴箱的箱体孔的空间位置如果存在较大误差,会造成轴承滚到的变形,严重影响到轴承的旋转精度。所以要严格控制主轴轴承的选配间隙。数控机床在加工零件时长时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通常机床制造企业会采用镶钢滑动导轨副结构来提高机床的刚性和精度。该结构可以使数控机床具有最好的几何精度。

3.4综合提高加工精度.数控机床从设计到制造、装配、使用值一个复杂的过程,对其加工精度的控制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对某个或某几个量的控制来获取较高加工精度。在生产制造环境,应充分考虑到制造工艺中会对机床精度造成影响的因素,消除铸造加工、机械加工对机床个构件引起的几何精度的改变。然后通过对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进行补偿值的设定,可有效的提升机床的加工精度。

4、提高数控车床加工质量的技巧

4.1“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动能的有效运用。数控车床的数控系统目前正在推广“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功能,该功能对于轴类零件圆弧表面的加工精度的保证十分有效,大大减小了工艺系统误差,带有圆弧半径的刀尖(即便没有,刀具有切削过程中也会因磨损而自然生成),其刀尖点为一个空间的一个虚点,数控编程时是以这个虚点来编程的,而实际切削圆弧表面时(对圆柱外圆表面和端面尺寸无影响),刀具实际切削点为刀尖圆弧上各实际分布点,必然会造成一边过切,而另一边少切现象,而遇有刀尖圆弧半径补偿补偿功能(即G41、G42和G40),能够进行运算,始终保证当前刀尖点是刀具圆弧与理论外圆轮廓的切点。此功能在数控车床上运用时简单有效,十分重要。

4.2刀具“磨损”的合理运用。不管是成批大量生产还是单位小批量生产,数控车床加工工件时须有一个加工试件的过程,如何快速而准确地保证加工尺寸精度,现在数控车床系统中增设了刀具的补偿功能,能够很有效地实现工件尺寸的快速调整。

5、结束语

产品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受数控车床加工精度的影响。在此情况下,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受到了机床制造者和使用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第2篇: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阑尾炎;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176-2

阑尾炎引起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较少见,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当病程发展至广泛肠坏死时,死亡率极高。尤其老年病人且有较多临床合并症更易发生。近年来众多医院对于老年病人尤其伴随多种合并症的患者,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尚有争议,但笔者认为术后抗凝应有一定意义,能够减少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1病历摘要

1.1例1

男,68岁。主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d,加重伴呕吐2h入院。患者于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以右下腹明显。伴恶心、呕吐及发热,体温最高39.4℃。既往史: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病史。查体:T 39.2℃,P 97次/min,R 25次/min,BP 147/85mm Hg,神清合作,急性痛苦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音,心律齐。无腹壁静脉曲张,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及反跳痛,以右下腹部明显,肝脾未及,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来我院急诊科诊断为: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诊连硬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病理所见:阑尾位于盲肠上外方,浆膜充血水肿,有多量脓苔,系膜水肿明显,末段阑尾坏死穿孔腹腔内有脓性渗出,量约200ml大网膜未下降。术后行抗炎、补液及对症治疗。患者术后及第2d生命体征平稳,未排气。第3d患者主诉腹胀,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经对症治疗后未见明显缓解,1d后出现腹痛,呈持续痛,间断性加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查体:T 38.8℃,P 87次/min,R 23次/min,BP 140/85mmHg,神清合作,急性痛苦面容。无腹壁静脉曲张,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以脐周部明显,肝脾未及,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辅助检查:RBC3.54×1012/L,Hb 92g/L,WBC22.4×109/L,N86%,腹部B超:胆囊壁厚、毛糙,可见胆固醇结晶,尿常规正常,血淀粉酶45U/L、尿淀粉酶140U/L,腹部X线示:未见膈下游离气体。急行床旁肠系膜血管B超示:肠腔高度胀气,肠系膜血管显示不清,腹腔伴中等量积液。初步诊断:腹痛原因待查。急诊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淡红色腹水、小肠系膜静脉呈紫蓝色、距屈氏韧带约30cm下有10cm坏死,肠系膜上静脉分支见血栓形成,术后行抗凝、抗炎、禁食水,补液及营养支持对症治疗,住院19d痊愈出院。出院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无复发。

1.2例2

女,73岁。主因转移性右下腹痛3d,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及发热。查体:T 37.6℃,P 102次/min,R 28次/min,BP 156/90mmHg,神志清楚,痛苦表情,被动,全身皮肤及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尤以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肝、胆、脾触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既往史:患者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具体不详。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史。来我院急诊科诊断为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诊连硬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病理所见:阑尾位于盲肠前方,长约7cm,直径约1cm,浆膜水肿,上有多量脓苔,腹腔内有脓性渗出,量约300ml,大网膜无下降。术后及第3d患者病情平稳,无主不适。术后第4d患者诉腹部隐痛伴腹胀,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伴恶心、呕吐,给予对症后有所缓解。第5d患者诉腹痛加剧,呈全腹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血常规:Hb 146g/L,WBC 20.7×109/L,N 83%,尿常规,尿蛋白(-),白细胞:无,血糖4.56mmol/L。B超示:上腹探查:肝脏缩小,被膜不光整,肝实质回声增粗,肝内血管显示不清,脾脏增大,肋下可及3.0cm,厚4.0cm,于右下腹可见中量腹水。提示:肝硬化;结合临床。随后在全麻下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有中等量血性液体及暗紫色坏死肠管,将切口上下延长,探查见坏死肠管距回盲管60cm左右,约有30cm回肠失去光泽及弹性,大的肠系膜血管如树枝状增粗,剪开病变系膜,可见小静脉内血栓淌出,呈紫色坏死肠管,无恢复可能,近端回肠充气扩张、充血、其余无特殊异常所见,距坏死肠管上下两端各20cm处切除坏死肠管,总长约70cm,远近断端肠管行端端吻合。术后行抗凝、保肝、输液、抗生素、营养支持及对症等治疗,恢复顺利,术后10d拆线,住院21d,痊愈出院,长期口服抗凝药治疗,随访4个月无不适。

2讨论

2.1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相关概念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率占住院病人0.02%~0.07%[1-3],占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10%[1],尸体解剖发现率约0.05%[3]。

2.2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病因

由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导致的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AMVT占20%~25%,与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有关,近年认为抗凝血酶III缺乏及S蛋白和C蛋白的缺乏亦是AMVT的高危因素[4]。且患者多有自发性凝血表现。继发性AMVT与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有关,任何可导致身体其他部位血栓形成的因素均可引起AMVT。常见诱因如各种原因造成的门脉高压时肠系膜静脉血流缓慢,胃肠道淤血;急性腹膜炎、腹腔感染均可造成肠系膜静脉血流减少,本两例病例患者正是由于高龄患者且伴随迷漫腹膜炎,导致静脉回流缓慢,细菌释放的凝血因子及毒素可造成局部高凝状态;脾切除术后血小板继发性增多;腹部手术及外伤时组织细胞损害,肠系膜发生炎症反应可导致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腹部肿瘤、口服避孕药、糖尿病、流产、便秘等病因均有文献报道[2]。

2.3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特点

AMVT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以腹痛为主诉,在此之前往往有厌食、腹部不适、便秘、腹泻等前驱症状,而后腹痛逐渐加剧,常伴恶心、呕吐。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液体,常有发热和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术前诊断:目前对AMVT的早期诊断仍缺乏特异性依据。据目前文献报道,AMVT术前误诊率高达90%~95%[1]。以下几点有助于AMVT的诊断:(1)临床症状与腹部体征不成比例。病人早期均有较剧烈的腹痛,初起为阵发性,继而持续性,并有腹胀、呕吐、血便等症状,但体征较轻,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不明显,直至出现肠坏死才出现明显腹膜刺激征。(2)有的病人腹痛可出现缓解期[2],病例二经对症后有所缓解。如果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特征,应高度怀疑AMVT的可能。(3)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性腹水时对诊断很有帮助。由于AMVT进一步加重,肠曲发生出血性梗死,呈暗紫色大量血性液体从肠壁和肠系膜渗出至肠腔和腹腔[3]。此时腹部出现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特征,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固血性液体。(4)X线最常见为肠为梗阻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肠系膜的血流、肠壁及肠系膜的增生程度、腹腔渗出液的多少,但病人往往由于腹腔胀气,严重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对诊断MVT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是诊断MVT的一种可靠方法。由于条件限制,许多医院往往不能开展此项技术。所以临床上遇腹痛症状与体征不符的病人,应早期怀疑AMVT,在保守治疗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有轻微腹膜炎体征,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性液体,应高度怀疑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并肠坏死。本两例发病初起未能及时诊断出AMVT,正是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又缺少特异性的临床诊断指标,导致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

2.4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治疗要点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早期治疗中,只要没有出现腹膜炎体征积极行抗凝治疗,大约80%的患者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早期肠系膜缺血导致的肠系膜血栓的形成是个可逆的过程,所以早期的抗凝治疗能够避免肠系膜血栓的形成。肠切除是治疗AMVT致肠坏死最有效的方法,术中如何确定切除肠段及系膜的范围,目前尚无理想的方法。一般要求距离病变肠管上、下缘各15~25cm处切除肠管,相应系膜也作扇形切除。抗凝治疗是肠切除术后的延续治疗,抗凝治疗越早越好,术后抗凝可降低复发率及死亡率。抗凝治疗中一般强调尽早给予患者肝素化,每8h使用5000~7000u肝素,疗程7~10d,随后口服抗凝药,疗程半年。

2.5本两病例的启示

AMVT早期诊断率低下,主要是AMVT早期缺乏特异诊断指标,其次是医生对此病的认识不足。阑尾炎引起AMVT少见,主要原因为严重腹膜炎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等众多合并症。对于老年病人,病情较重,出现腹膜炎伴糖尿病等其它较多合并症的病人要密切观察术后病情,不要认为不排气、腹胀、腹痛是麻醉及手术后的常规反应,一旦患者术后出现症状和体征分离,即早期病情很重而病人体征不典型。对于老年患者腹胀腹痛不排气不要轻易认为阑尾残端漏,腹腔感染,尤其是术中荷包缝合满意的病人。如出现腹膜炎体征要及时开腹探查。近年来众多医院对于老年病人尤其伴随多种合并症的患者,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尚有争议,但通过上述病例笔者认为术后抗凝应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 Boley SJ,Kaleya RN,Brandt LJ.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Surg ClinNorth Am,1992,72:183.

第3篇: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 专业认证;教学改革;管理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113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209- 03

管理学与技术经济分析课程是工程类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和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具备初步的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和技术经济评价的能力,适应工程领域经营管理的需要。基于工程类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基本培养要求,管理学与技术经济分析课程必须满足5个最基本的学生毕业要求指标点:能够在考虑社会、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识别完成设计任务面临的各种制约条件,并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备就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为此,笔者针对传统管理学与技术经济分析教学过程中尚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学习成果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

1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管理学与技术经济分析课程教学通常是大班授课,工科专业重视程度不足。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环节为主实践环节为辅,教学环节会面临“老师少学生多”的尴尬,难以做到基于结果的教学模式。从授课教师角度看,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难以照顾到学生个体学习需求,教学结果不易评价。从学生角度看,学生无法获得授课教师的个性化辅导,进而学习成果大打折扣。这种由“概念到概念、理论到理论”的教学内容,容易造成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管理学知识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性得不到体现,也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卓越计划”等培养目标不一致。总结以上传统管理学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学生难以将学到的管理学理论与专业项目管理实践结合起来,缺乏解决实际项目管理与工程经济评价的能力。

对于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初次接触管理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概念,使之由抽象变为具体,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使用案例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先灌输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而是从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评价的案例入手,然后再归纳出管理学理论点。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感性入手到理性分析。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案例驱动教学中心在于学生的“学”,而不是老师的“教”。它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评价案例的实用性为出发,引导学生理解和模仿案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传统“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案例驱动教学法显示出强大的活力、促使学生明确管理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采取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由实际的企业项目管理与经济性评价案例提取出本章的理论教学的内容,在理论内容学习完成后再将之用于解决工程案例中。

2 改革教学模式,增强管理知识在工程领域的操作性

传统的管理学课程教学,通常以教师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实践经验的学生在短时间内仅能按照教师要求完成习题演练,很难全面掌握分析企业管理或者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技巧和思路。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师讲得过多过细,教学任务虽完成了,但学生难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方式,没有了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工程观念的教学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持续质量改进”和《华盛顿协议》毕业生能力要求,是国际工程教育大力推崇并践行的先进理念和权威标准。推动管理学与技术经济分析课程从传统投入导向、课程导向教育模式向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实现转变,以此不断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是工程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管理学与技术经济分析教学要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全方位落实创新要求,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把创新教育融入工程教育“血液”,贯穿于工程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管理学与技术经济分析课程教学,面向工程教育认证要求,树立通识类课程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观念。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该课程已逐步形成“课堂教学、案例驱动教学、网络教学和过程性考核”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立体化教学结构。在课堂引用案例驱动教学法,由企业管理和工程经济案例导入基本概念,理论推导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些案例背景资料由学生课下自学、课堂讨论完成,既节约了有限的课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强化管理学实践教学,提高学生问题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工科学生特点,我们在教学当中运用案例驱动教学法,强化课外学习利用QQ等在线即时通讯工具进行讨论,解决课后答疑问题。在管理学课程中,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项目管理领域内的新理论、新技术融入工科类专业管理学教学实践,改变原来“以课堂教学为主,期末一张卷”的教学模式,建立了案例驱动、编制“工科类专业管理学课程”习题库系统、实施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新课程教学模式。

3 改革学习成果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

按照OBE面向结果的教育理念,管理学与技术经济分析学习成果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描述,使其能表述该成果所要衡量和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管理学学习成果若要符合清晰确定的标准应注意以下几个细节:①管理学学习成果的描述应分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成果描述应该是与管理学的某个知识模块相对应,最终成果描述是管理学课程对于工程类专业学生培养最终能够达到的目标和能力的描述。二者表述的重点应该分别是单一知识模块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②文理交叉的学科性质决定了管理学课程的具体教学成果的描述方式应该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量化考核的成果描述起来简单明了,但考核结果僵化,容易产生一刀切的弊端,而有些学习成果只使用定性的语言进行描述,这类描述的解读空间较大,容易产生分歧。

传统的管理学学习成果评价模式主要为考评方式,主要是由期末试卷成绩占70%和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由出勤次数和作业成绩构成。这种考评方式易造成学生只注重期末卷面成绩,而轻视学习过程,也易造成学生以死记硬背方式应付期末考试,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了达到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对学习成果评价方式进行了相应改革,将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结合起来,建立了新的学习成果评价体系,以代替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考评方式。为了适应工程类专业评估的需要,体现过程化教学管理。将学习成果评价方式确定为期末成绩占到40%和平时成绩60%。学习成果评价体系由以下环节构成:

(1)案例分析报告,运用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方法对于工程技术方案进行外部环境分析,撰写企业战略环境分析报告。将教学班组成不同案例分析小组,开设管理案例研讨课,由各组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阐述理由。运用人性假设、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激励理论等理论对团队成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胜任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责任。能够运用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知识与业界同行及不同专业背景的社会公众和谐沟通和交流复杂工程问题。

(2)技术经济课程设计,对于具体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够设计具体的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程序,评估技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利用经济决策的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决策,提交盈亏平衡分析和决策树分析的作业。能够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性评价,进行资本时间价值计算,运用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经济评价指标。能够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了解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3)习题库在线考核,秉承工科教育认证的“成果导向教育”和“持续质量改进”的培养原则和《华盛顿协议》毕业生能力要求。建设教学过程性管理模式,建立管理学在线习题库,注重以过程性考核为主;改革教师教学内容和方式,实行以“案例驱动教学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性管理模式。“在线习题库过程性考核”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况和阶段性学习成果多方面、多形式、分阶段的考核,它不仅关注学生质量的持续改进,也是实现“成果导向教育”的保障手段,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综合考核制度,目的是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变被动式学习为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期末闭卷考试,期末闭卷考试作为一种传统有效的考核方式,依然予以保留。期末闭卷考核可以将整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核的一种有效方式,主要考察学生对于企业管理理论的理解及解决项目管理问题的方法等综合能力。由于对于课程考核方式作了综合设计,期末考核成绩在总成绩当中的比重适度调低。

4 结 语

管理学与技术经济分析是工程类专业学生的管理类通识教育课程,能够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要求,能够运用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分析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识别完成工程任务面临的各种制约条件,并对工程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该课程有利于学生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更是锻炼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工程经济意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卓越培养计划”目标作为指导,对于工程类专业的管理类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学习成果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探索,以提高管理学与技术经济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建强,吴辉.面向工程教育的“电工学”课程建设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z2):35-38.

[2]张立巍.基于OBE理念的高校经管学科实践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3):106-109.

第4篇: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 可行性分析 完善

目前,我国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和其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形成,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于是人们开始注意可行性分析的作用,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才开始被纳入正常的发展轨道。最初,可行性分析主要是针对大型工程项目,而针对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起步较晚。

一、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通过项目可行性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指导我国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的文件是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分别于1983年颁发的《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和2000年颁发的《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等。这些文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不足。但是,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只是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重要内容的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定位、经营方式、租售价格的确定等,如何在可行性分析研究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运用微观效益分析与宏观效益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房地产项目进行评价,缺乏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目前,虽然我国的一些学者对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的理论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理论系统性不强。因为指导理论的缺乏,必将影响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的发展。在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就遇到这样的困难,使得分析过程理论性不够强。

2、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在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评价中,采用的指标有:经济评价指标、规划评价指标、市场定位评价指标、设计方案评价指标和风险不确定性评价指标等。这些指标虽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然而,它们仍然存在着有待补充和完善的地方。

房地产项目是事关居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美化市容的系统性工程,它具有很强的社会效应、城市环境效应和政治效应。因此,在对房地产项目进行评价时,不仅仅是应用上面提到的各项指标,而且还补充了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和环境效益评价指标等。如果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可能会产生与客观实际不相符的现象,甚至有可能忽略某些潜在的严重问题。

3、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总体水平不高,借鉴作用不大

在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准备阶段,收集了一些长沙市其它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发现大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水平不高。有些报告撰写得漏洞百出、选取、应用的数据无来源,前后不一致,定性分析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等。他们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借鉴作用不大,其原因是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状态的原因

导致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状态的原因:(1)可行性研究小组人员应由注册房地产估价师、造价工程师、市场调查和分析人员、经济分析专家、制作人员、社会学、环境科学专家等构成,但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从事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人员,并不了解和熟悉房地产开发领域,他们仅能做的是依葫芦画瓢,定性分析东拼西凑,定量分析草率计算,经济评价流于形式,失去了可行性研究的作用。(2)编制人员职业道德低。不根据特定的对象进行必要的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仅根据经验作分析、判断,对于一些关键的数据进行处理用来满足经济评价结果的需要。他们往往揣摩委托人的意图,根据其意图初步形成评估结果,没有详细的调查提纲和编制方案,参照以往编制的房地产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样本进行修改,一两天就可以完成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这种报告质量可想而知。(3)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复杂性、不可预见性等客观因素,可行性研究人员不能根据掌握的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预测;缺少对规划设计方案的专业分析和产品市场的客观预测;不能对产品价格进行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准确分析;不能根据产品定位、档次和标准测算投资费用,致使进行经济评价分析的基础数据失真。以上种种编制人员主客观因素,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影响了房地产开发决策水平。(4)审批制度缺乏科学性。房地产可行性研究是开发商投资决策的依据和项目立项必要的送审文件,因为开发项目只有经当地主管部门(计委)批准立项后才可实施,如此审批机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先到计委立项再申请办理用地手续的程序,造成可行性研究目的是立项,评判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的标准是能否通过立项审核的状况;审批部门规范化程度低,审核人员专业性差、审核手段落后,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始终在低水平层次徘徊;审批人为因素大,存在着“寻租”现象,缺乏公正性。

三、完善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建议

1、加强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理论研究与创新

建立一套系统的可行性分析理论,是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进行可行性分析理论研究时,应该加强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中的区位分析、市场调查、市场分析、项目各开发方案综合评价指标的设计与分析,以及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2、建立科学的可行性分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可行性分析评价指标在可行性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的可行性分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可行性分析评价的操作方法,尤其要研究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评价中不仅要考虑财务和经济效益,设计方案,市场定位,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其中,财务评价根据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计算房地产项目财务收入和财务支出,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资金平衡状况,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风险预测等。而综合评价,则应该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和计算房地产项目对区域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考察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净贡献,判断项目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只有这样才是全面的、科学性的、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3、加强咨询业的规范化

咨询业的规范化:(1)以房地产估价机构改革为契机,逐步与国际接轨,建立以改制后的房地产估价机构为主的房地产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的基本咨询队伍。改变编制可行性研究资质由计委审批的方式,由房地产主管部门根据房地产估价机构的资质确定相应的编制范围;把房地产可行性研究纳入房地产中介行业管理的范畴,房地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核由行业协会的相关专业人员依据一定的审核指标体系进行。(2)为保证这些专业咨询机构能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的、专业的调查分析,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从业队伍,一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小组,一般应包括注册房地产估价师、造价工程师、市场调查和分析人员、经济分析专家、社会环境专家等人员。经济分析专家主要是从宏观上对拟开发项目在建设期和建成后的宏观经济趋势进行分析,避免发生重大的偏差;社会环境专家主要从社会学和环境科学的角度对项目进行指导;市场调研人员主要调查过去和当前本地区及该类物业的供需情况,来分析当前市场的状况,并与经济分析专家一起预测未来趋势;造价工程师是对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土建、设备及安装等价值进行正确的估算;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是研究小组的核心,他的任务是参与经济分析专家等对未来市场的分析,并负责归纳其他人员所完成的工作,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经济和财务管理的有关知识,对项目做出计算和总评价,编写可行性报告。

4、加强项目风险分析

在项目可行性分析中对该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概率法分析房地产市场景气程度给建设项目期望收益带来的影响,根据市场景气指数预测把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划分为良好、一般和较差三种状态,然后由房地产评估师、经济分析专家和专业房地产营销人员共同测定三种市场态势出现的概率和对应的期望损益值,最后根据概率分析方法求出的项目收益均值,判断建设项目受市场景气程度的影响程度。然后利用盈亏平衡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分析市场销售效果给项目经济利润带来的影响。盈亏平衡分析法包括保本销售面积盈亏平衡分析、保本销售价格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法包括平均售价的敏感性分析、成本的敏感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篇: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176-01

一、加强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环节。工程建设项目各个技术经济决策,如建设场地的选取、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施工工艺的制定以及工程建设设备的使用等,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工程造价的高低。

(1)做好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前的准备工作,掌握相关的资料,如设备技术参数可行性、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根据建筑市场需求及工程自身实际状况,合理确定好工程建设标准水平及建设规范要求。同时,完成可具说明性的立项申请,以便早日立项。

(3)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的效益分析,合理编制好工程投资估算,并且所要编制的投资估算应做到细致全面。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尽量将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以及工程项目建设期间价格变化的浮动系数考虑在内,以免工程造价受到影响。同时,保持工程投资与工程实际相符合,并留有一定的余地,有利于实现对工程项目总投资的控制。

二、加强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1)努力推行设计招投标。当前许多工程仍存在靠情面,靠关系包揽设计任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一方面致使设计深度无法达到要求,难以满足工程物资采购招投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的要求,增加工程投资成本,影响工程造价。另一方面致使设计变更发生频繁,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2)加强设计方案的优化。工程建设单位可通过聘请专业的权威专家,成立专家评审小组,对设计方案给予全面的评审。此外,工程建设项目的参建单位还应树立经济适用观念,不能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工程质量,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来达到最佳的性价比。

(3)正确推行限额设计。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好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定额,还应熟悉各种建筑材料的预算价格,根据投资估算控制再进行初步概算,最后按照设计的初步概算对施工图的设计进行控制与预算。所以,各设计人员在确保技术指标的要求下,应合理使用投资限额,并将施工图设计以及施工图预算融为一体,将经济与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控制设计变更,确保投资限在控制范围内。

(4)根据设计合同约束设计行为。设计单位的设计范围、工程设计深度与质量以及各种违约责任等条款都应清楚地标注在设计合同中。在经济条款方面,可适当地增加设计修改及设计变更的费用额度,以便于经济条款的限制,若设计修改与设计变更的费用超出限定额,则应扣罚处理一定的设计报酬。尽量保证设计的细致全面,防止施工图预算超出设计概算额度,造成工程项目投资成本的增加。另外,设计深度与设计范围若未能详细地写在合同里,会使工程遭受严重损失,使得设计后的工程造价与中标价不一致,甚至超出中标价。

三、加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是工程整体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工程投资费用的使用阶段,其目的在于降低工程造价,杜绝投资浪费,达到实际发生费用不超过计划投资的目的。

(1)控制变更设计。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中,引起设计发生变更的因素多种多样,如工程建设设计粗糙,施工图纸与实际工程项目明显不符;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要求与设计要求不符。因此,加强控制工程变更设计首先应控制设计变更规模。通常情况下,除非出现工程建设项目功能受到影响或无法进行的情况下,才允许发生设计变更。然后应重视多方参建单位共同的图纸会审,尽量在开工之前控制好设计变更,使工程造价得到一定的控制。最后,对出现的设计变更情况应仔细审核,若涉及到设计费用的变更,必须经多方单位共同签字才能认可。

(2)严格审核施工方案。通过采用技术经济分析对比方法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尤其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各种不符合规范的施工费用的增加情况,避免出现索赔事件。同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保障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缩短工程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实现工程造价的降低。

(3)优化现场签证管理。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很多工程项目因现场签证的管理不到位,使得工程结算蒙受了较大的损失。因此,在优化现场签证管理中必须要求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人员与经济人员共同协作,相互配合,随时记录好施工现场签证情况,做到随做随签,同时注意现场签证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符合,并达到标准要求。

(4)强化工程索赔管理。首先必须对合同进行有效管理,合同签订完成后,工程造价负责部门应及时监督合同内容的履行情况,防止违反合同的现象发生,确保合同的公证性。其次,应深入施工现场考查,搜集相关的工程资料,随时了解施工情况,如各种隐蔽工程资料、施工现场情况记录等,为工程索赔提供有利依据。

四、加强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最后环节,也是反映工程建设项目的际造价与投资效果的阶段。

(1)认真审核竣工图。竣工图是工程建设实施的最终体现,工程竣工图上的各项内容必须具有准确、真实、有效。当发生工程设计变更时必须及时申请变更手续,并要求设计单位提供相关的变更图纸以及“设计变更通知单”等相关证明材料,待设计人员签字盖章后方可有效。

(2)仔细审查现场签证项目。监理工程师必须对现场签证项目仔细地进行审查,对做好现场记录,特别是对于隐蔽工程的签证内容、施工验收记录、竣工图必须做好审查,如工程实际操作是否符合施工图纸。

(3)严格审查工程量。工程量的计算依据主要根据原始施工图和竣工图进行,因此,在审查前必须仔细阅读图纸,把握好工程量计算规律,检查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符合要求计量要求,保证工程造价结算的确切性与合理性。

第6篇: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全过程监理;建设监理制度;项目管理

一、概念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实施全过程监理,不仅包括施工准备阶段、建设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理,还包括建设项目的前期决策研究阶段、勘察和设计阶段以及维护保修阶段的监理工作。对于一个完整而规范的建设项目系统工程而言,每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实施全过程监理,就是要让工程建设监理思想和监理成效从工程实际出发,从筹建单位需要和利益出发,为项目工程服务,切实保障筹建单位和各参建单位的根本权益和工程成果。

二、工作要点

(一)建设项目前期阶段

全过程监理在建设项目前期阶段的工作,首先是协助项目筹建单位进行项目立项策划和申请,协助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项目筹建单位对拟建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对于大中型工程建设,其工艺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协调量大,如果监理单位能及时协助筹建单位对项目本身进行科学合理的中长期规划和决策,在调查研究勘察和初步分析评估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论述拟办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能够对项目法人争取批准立项提供重要的理论帮助和智力支持。协助 “业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对工程项目作出是否投资的决策之前,使用科学分的析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可以避免错误的项目投资决策和风险,达到投资的最佳效果。

(二)建设项目勘察设计阶段

这个阶段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协助业主编制勘察设计招标文件,协助选择勘察设计单位,签订勘察设计合同并组织实施。勘察阶段的工作质量是监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因为勘察是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设计依据的源泉,监理工作应把重点放在考察勘察单位的技术力量和设备配置、勘察方案的制定、资料的收集及数据的验收等方面,这是保证设计科学准确、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的前提;而设计阶段是对工程项目建设处理技术和经济关系的重要环节,监理工作应把重点放在:掌握并控制设计进度,组织开展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推行优化设计,审查设计和概(预)算投资。

(三)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主要包括:协助业主编制施工招标文件,进行招标开标和评标活动,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和施工技术及方案,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确定施工单位,协助签定工程承建合同;建立监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监理人员,编制监理质量体系文件、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等;配备齐全的监理设备和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开展施工环境和开工条件的调查与现场核查。

(四)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整个建设工程期间的重点和关键,如果说设计是灵魂,施工则是庞大的躯体,所以更需要在施工阶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其主要任务就是对工程建设进行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进行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工作,独立、自主、公正地协调好项目法人和各承建方之间的关系。

1.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就是使工程质量满足业主需要,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现行技术规范标准要求。质量控制的全过程监理内容包括:编制各主要工种或各专业的质量控制程序及控制标准;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措施,审批施工单位提交的图纸、工程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和措施计划;审批工程材料来源和合格证明;审核、签发设计文件及补充;及时答复施工单位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对施工工序和工艺质量进行监督;对基础工程、隐蔽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签认和评价,采用“预控”、“程控”和“终控”的三阶段控制方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进度控制。工程进度控制的目标即是在满足各项技术与成本控制要求、确保施工安全以及符合环保规范等的前提下,使各项工程按计划顺利进行并按期施工。进度控制的全过程监理内容包括:协助审查施工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文件中涉及工程进度的条款;协助编制工程“控制性总进度计划”;协助业主制定资金供应和实施计划;协助制定材料的采购与供应计划,并督促实施;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进度报告,召开进度会,并督促施工单位均衡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工程进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定期向业主提交“工程进度分析报告”。

3.投资控制。工程投资控制的目标是在监理权限范围内使各项目的静态投等;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工程进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定期向业主提交“工程进度分析报告”。投资控制的全过程监理内容包括:协助审查施工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有关商务条款和商务文件,协助业主进行合同款谈判工作,进行合同价格调整;协助业主编制投资控制目标和分年度投资计划及支付计划;对新增项目、工程变更、工期调整的经济合理性进行审议并提出审议意见;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资金流向计划,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的月计量报告,签发工程款支付凭证;指定避免或减少费用索赔的措施,受理施工索赔申请;编制完工后的最终计量支付,协助业主进行完工结算。

4.合同和信息管理。施工合同管理的目标,旨在明确业主与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是业主与单位发生联系的基础。全过程地进行合同管理监理,即本着“公平”、“诚信”和“效率”的原则,“公正”“科学”“及时”地指示和作出裁决,不仅促使业主和施工单位履行各自的合同义务,切实充分协调好双方之间的合同行为,同时在业主和施工单位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伙伴型关系,以便使合同实施结果达到工期、成本和质量的整体最优化结果。

5.协调工作。监理是施工合同纠纷和争议的调解人,全过程监理工作也就存在于无时无刻的调解争议和矛盾过程中。监理作为业主和施工单位以外的第三方,其协调工作的目标就是以合同为依据,协调好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复杂的工作关系,公正、公平地解决各项矛盾与冲突,确保建设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竣工验收阶段

在此阶段,监理要协助业主主持各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登记初评和验收工作,参加安全鉴定工作,整理提交规范化的监理资料和监理报告,协调建设各方提交竣工验收资料,并保证按时顺利通过上级部门的竣工验收。

(六)保修阶段的监理工作

维护保修阶段,即工程上的缺陷责任期。工程完工后,需要一段时间进行维护保修,监理工作即制定维护保修阶段的工作计划,按照业主要求,组织保修工程检查,如发现重大质量缺陷,上报建设部门及质监站,鉴定缺陷责任,督促责任方按照合同及规范规定处理,并督促保修工作的执行和验收。

三、全过程监理的作用

由以上内容我们知道:全过程监理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内容是极其繁杂的。建设工程本是由多个单位、多个部门组成的复杂系统,实施全过程监理,使得参加建设的各方能够实现及时有效沟通,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种主要的客观的矛盾。将建设项目监理推行到建设项目全过程,不仅可以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动态控制实现优化,而且对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全过程监理现状及展望

当然,我国现阶段全过程监理制度的发展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各监理单位良莠不齐,存在监理人员文化素质不高的情况。监理人员需要有技术有素质的全方位复合人才,而往往只有投身于建设相当长时间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才可能具备这些综合素质,所以人才相当缺乏,这就需要提高监理人员文化素质和应变能力,不断参加技术和管理培训,打造优秀的监理队伍;

第二、监理职业道德需进一步加强。全面建立监理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严肃监理工作纪律,加强廉政建设,这些已成为树立监理职业道德形象不可缺少的保障;

第三、很多地方上的建设单位往往不重视监理,建筑市场也不规范,监理地位也比较尴尬,权限狭窄,监理工作难以开展;

第四、全过程监理工作还没有累积很多典范和优秀经验可供借鉴,这就需要广泛开展试点工作,并加强宣传和推进工作。

第7篇: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协调;会计统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3(c)--0077--02

国民经济核算是把国民经济作为整体,利用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系统、完整、统一的核算,它是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基础。要建立市场经济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键是要解决好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问题。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实现两者一体化的呼声渐强。但一直以来,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核算体系之间不协调和各自为政的状况使得资源不能共享,无论会计核算还是统计核算不能发挥应有作用,造成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诸多不便。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需要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一体化。笔者将从两者的现状出发,探析统计会计―体化的途径,提出合理建议。

一、统计核算工作与会计核算工作各自的特点

(一)统计核算工作的特点。统计核算是通过对经营活动各种数量关系的研究,对客观现象的大量调查和统计,运用科学的方法掌握事物的总体特征,推算事物发展的总体概貌,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其特点是:1 在统计对象上。统计核算的对象是宏观经济活动既包括实物核算也包括资金核算,从总体、宏观的角度来观察现象的资金运动以及实物运动、技术经济、人、财、物资源、社会政治环境等,并运用统计指标对各种总体、宏观的经济活动的某一方面或其规模、速度、效率等进行反映、评价,为各种总体、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服务。2 在核算原则上。统计核算则是按生产原则以及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劳动消耗量,除了按货币为计量单位外,还要以劳动消耗量、实物消耗量为计量单位,从实物和价值两种形态上评价经营活动过程及成果。

(二)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事项,将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取得或编制会计凭证,并将其数据采用记帐方式记入有关帐簿,定期根据帐簿编制会计报表。其特点是:1 在核算口径上、价格上,以实际价格为表示。会计核算的销售收入是以取得价款或索取价款的凭证为依据,并以实际价格为标示。对未出售的商品,会计核算按成本计算。2 在核算对象上,以微观的经济业务为对象。会计核算以微观的经济业务为对象,着重于经营活动过程中资金运动的财务状况,并通过会计报表为公众提供其资金运作情况。其目的是准确、及时、完整地记载经营活动的结果,分析检查、监督财务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资金运转情况。3 在核算原则上。会计核算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经营活动的结果,并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价值形式反映经营活动过程和成果。以及按照支出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JI生支出原则。

二、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工作现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统计核算工作与会计核算工作自成体系,造成数据不一,多重复劳动,各自的效能得不到更好的发挥,进而影响到企业经济核算和管理。两者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会计与统计各自为政,缺少信息沟通。因会计核算工作与统计核算工作的职责的差异、体系的不同。双方都使用自己的一套计量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收集、整理、汇总数据。会计工作的性质要求数据信息具有可信性、准确性。因而会计人员轻易不会采纳其他渠道的统计信息,使财务运行状况成为纯数据表,以致缺乏可比性。现行的统计工作隶属于国家统计局管理,会计工作隶属于财政部门,各部门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根据自身的工作需要进行相应核算,造成核算指标口径不一致。部门之间的利益也会限制相互之间的协调统一,并最终影响到核算信息的沟通与传递。2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工作方法的差异对协调性有影响。在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工作原则上,会计核算按责权发生制原则即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原则以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为基础认定生产和经营的最终结果。统计核算是按生产原则和责权发生原则来计算和评价生产经营成果并核算劳动费用。如在计算生产经营成果时,会计核算是按实际销售价格进行计算的,而统计核算则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统计核算对本期生产未出售产品,按出厂价计算,会计核算则按成本价计算。统计核算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自制设备、大修理作业、定货者来料加工的原料价值都计算产值,而会计核算则不将其作为销售收入。在会计、统计在核算的方法上,会计核算是通过设置科目,填制审核会计凭证,采取复式记账的方式,对每一项业务加以登记、分类并进行成本核算。统计核算则是对经营活动通过大量观察,运用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分析法、统计指数法等来推断事物总体特征及发展的总体趋势,进而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的复式记账法和账户体系都是微观会计的方法。3 缺少会计、统计核算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大部分基层会计人员缺乏统计知识、统计的综合能力,提供的财务分析报告停留在简单的算术计算上,缺乏深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无法将统计分析手段运用于财务分析报告之中以提供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收益风险等指标分析和作出财务预测、决策。同时基层统计人员对会计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会计职能上,不了解账户内涵,无法将会计资料汇总成为可用的统计指标,造成基层大量的信息资源流失,也造成人力物力的重复浪费。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也给会计、统计的协调统一带来了难度。

三、协调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途径和建议

1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会计统计核算的复合型人才。人才是实行会计统计核算一体化的关键。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的管理和发展要求财务报表分析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的算术计算上,会计和统计核算不仅要提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基本指标分析,还要更有效、更系统地把统计分析手段运用于财务分析报告之中,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分析报告,提供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收益风险等指标分析来指导经济工作的方向。这都要求会计统计人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自觉地进行相互交流和借鉴,成为掌握现代会计知识、统计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教育部门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加强统计与会计的结合,培养会统一体化人才;另一方面各级领导也要创造条件在部门之间建立合理的人才交换培养机制,对现有的统计、会计工作

人员要进行定期互补性培训、学习培训。使他们成为既懂会计,又掌握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和电算化技术的信贷管理人才。

2 研究建立以计算机为技术手段的协调统一的会统核算体制。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在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中的应用使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在软件方面有了一体化的可能。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可以在会计核算软件中加入统计分析核算的功能,计算机强大的表处理功能使利用系统中的会计数据生成所需的统计表成为可能。因此,企业应在技术方面为会统一体化提供支持,加快开发具有会计与统计核算复合功能的数据处理软件。建立以计算机为载体,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技术手段方法,以统计分析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核算体制,构建会计、统计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减少了数据在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重复劳动,使数据处理速度得以加快,使数据的传递和信息的交流更加便捷和顺畅,为资料的共享和互相利用、互相借鉴提供便利。进而提高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的效率,促进企业信息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宏观和微观决策与管理的需要,提高企业综合信息的经济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第8篇: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工程造价 管理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迅速发展并处于向规模化、规范运作的转型时期,现有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体系也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建筑工程全过程、全方位的投资管理理念却尚未形成,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数量的急剧增加,浪费及超支现象仍大量存在。因此,研究当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极具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①投资估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在投资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工程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的选型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作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起始阶段,投资估算的准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建设前期的投资决策,而且也直接关系到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以及工程建设期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所以必须结合实际,认真分析,切实做好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做到切实可行。②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起着战略性、全局性的作用。根据国际行业权威的数据分析,在建设工程总投资额中,设计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 3%~5%,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环节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超过 70%~80%。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应贯穿于建设工程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对设计的修改和变更等全过程中。所以,建议通过推行价值工程、推行限额设计、推行标准设计、引入风险机制等措施做好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③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一个建设工程从立项到竣工结算,一般要经过一年到几年的时间,耗资甚至上亿元;而且施工阶段的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施工周期长、环境复杂,政策变化、材料价格市场供应波动都会影响工程造价。因此,在工程施工阶段,必须做好对工程投资的管理控制工作,通过做好组织设计方案的论证、控制设计变更、实行监理制度等方式加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④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在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完成的工程造价工作是工程竣工结算。工程竣工结算将决定建设项目工程成本,最终确定工程造价。它主要包括实际完成工程量的核定,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证明文件的合理、合法性认定和变更工程量的量、价认定,按合同规定的质量、工期等要求进行索赔与反索赔工作。在此阶段主要防止施工方高估冒算、业主方片面压价,侵犯施工单位合法权益等混乱的工程竣工结算现象。这就需要建设工程的各参与方联同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以免造成造价失控现象。

二、管理中工程造价应用分析

①决策方面管理控制。建筑工程的所有技术经济决策,都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通过确定出工程项目的标准水平、选择的工艺、使用的设备完成工程造价的影响。一些资料表明,建筑工程建设中,决策时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能够达到70%-80%。由此可以看出管理控制好工程造价的决策,是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关键所在。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做好工程造价的决策管理控制,一是在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前,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做好准备工作。二是根据市场的要求,做出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确定好合理的项目工程建设标准。三是通过科学的分析、编制预算投资,使用适用的估算方法和相关信息资料,细致地做好估算工作,使工程造价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减少项目投资。②设计方面管理控制。工程项目的合理设计可以保障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预期的投资回报以及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通过以下四点进行项目工程的建设设计。一是制定好项目工程总规划目标,项目设计人员不但注重设计质量和功能,还要注重设计对总的造价费用产生的影响。二是进行经济分析,合理设计好工程投资。三是实行竞争制度,在设计上实行招标和监理,优化设计的方案,达到项目工程的要求。四是对于审核预算提出改进意见,概算和施工预算内容要求正确无误,不能遗留相关内容,还要考虑到影响价格变动的所有因素。通过加强设计时的工程概算和预算审核,保障设计时概算和施工预算可以科学、准确的完成。③实施方面管理控制。在工程项目实施招标时,根据规定的招标要求进行施工招标。对于施工技术方案要做到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设计、施工进行方案和其他相关的技术方案,必须懂技术、有实际现场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加大技术管理力度和质量监督力度,施工时发现的施工图纸问题由设计单位及时有效地进行解决,不能因为图纸和现场操作不符而影响到项目的施工建设,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三、要严格的把好审核关,以此来对结算进行加强

第9篇: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现行建筑工程 工程造价 信息管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近年来,我国正以有力而坚定的步伐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市场经济的大潮正迅速改变着中国的面貌,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也面临着创新与革命。我国建筑造价费用的构成及计算程序和方法对招标投标有着极大的约束力,因此研究现行建筑工程造价构成很有必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建筑工程中的工程造价对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影响,它属于价格管理控制范畴,下面为大家就讲解了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的含义。

一、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的含义

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中就是工程建设的费用,它可以是工程建设的实际所需开支固定投资费用,也可以是预计开支投资费用,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所需费用的总和,也叫做建设工程投资。人们对工程造价也有另外一种更加通俗易懂的解释:建设某个工程项目,在材料设备,土地、承包以及技术方面等一系列市场活动时,花费的实际或预计建筑工程价格的总和。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有三个主要部分,设备费用,安装费用以及其他工程建设费用。设备费用指为了完成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建设单位根据标准要求购置配办相关的机器设备所花费的费用。安装费用指在建筑工程建设时在建筑和安装方面所花费的费用,由建筑工程费用和安装工程费用组成。其他工程建设费用指按照国家规定,为了保证工程能够按期顺利完成所花费的其他所有费用,它们不属于设备费用和安装费用。

二、管理中工程造价应用分析

1、决策方面管理控制

建筑工程的所有技术经济决策,都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通过确定出工程项目的标准水平、选择的工艺、使用的设备完成工程造价的影响。一些资料表明,建筑工程建设中,决策时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能够达到70%-80%。由此可以看出管理控制好工程造价的决策,是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关键所在。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做好工程造价的决策管理控制,一是在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前,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做好准备工作。二是根据市场的要求,做出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确定好合理的项目工程建设标准。三是通过科学的分析、编制预算投资,使用适用的估算方法和相关信息资料,细致地做好估算工作,使工程造价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减少项目投资。

2.设计方面管理控制

工程项目的合理设计可以保障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预期的投资回报以及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通过以下四点进行项目工程的建设设计。一是制定好项目工程总规划目标,项目设计人员不但注重设计质量和功能,还要注重设计对总的造价费用产生的影响。通过可行的目标规划,让项目工程设计人员既注重了工程项目的设计质量和功能,也考虑到了设计对工程造价总费用的影响。二是进行经济分析,合理设计好工程投资。三是实行竞争制度,在设计上实行招标和监理,优化设计的方案,达到项目工程的要求。四是对于审核预算提出改进意见,概算和施工预算内容要求正确无误,不能遗留相关内容,还要考虑到影响价格变动的所有因素。通过加强设计时的工程概算和预算审核,保障设计时概算和施工预算可以科学、准确的完成。

3.实施方面管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