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家乡的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人文性特征;整合能力;成果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47-02
语文历来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所以工具性和基础性是其本质特性,新课标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提出,大大地刺激了当前各科的教学,它必将使很多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进行综合性学习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
语文学科是一门与时事密切相关的学科,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紧密结合时事,充分利用信息报道来训练学生的辨别和总结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如神州五号飞船上天,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组织学生积极搜集材料,进行热点问题讨论会,让学生积极发言,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他们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及时了解当地民俗风情,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讨论会,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初中教师要以点带面地提升学生的整合能力
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首先一定要提升学生的整合能力。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都具有密切的联系,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促进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整合能力。语文和历史学科的结合可以通过经典的成语故事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来进行;语文学科和地理学科的结合可以通过对于某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和方言宗教等进行深入的研究;语文和政治的结合可以通过关于道德伦理的规范性来结合;语文和英语的教学可以通过不同文化的比较来进行。总之,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教师一定要以点带面地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从而提高综合性学习的效率。
三、初中教师要尝试运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来实行综合性学习
教学无一定之规,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
1.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习举办讨论会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实践能力。如笔者讲到三峡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时,我们就开展了一次激烈的辩论会。学生先是大量地搜集关于三峡的材料,并撰写了充分的文字材料。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笔者还特地邀请了历史教师、地理教师和政治教师参加本场议论赛,并请他们分别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对三峡工程进行了专业性评价,最后笔者做总结。
2.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调研报告和科技小论文来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当代的学生要有一点儿研究者的钻劲儿,笔者就让学生学写调研报告。如笔者参考物理、化学、历史和生物各科教材,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写成调研报告,并要求其用语要准确、实验过程要清楚,养成良好的学语文用语文的好习惯。另外,针对某一次实验,笔者还让学生就本次活动练习写作文。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节,让学生通过水是绿色植物的生命之源加以拓展,从而了解到人类也需要水,所以我们要珍惜现有水源,节约用水,有感而发,学生写出了一大批文质兼美的小议论文。
3.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自我风采、再现历史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在讲述的语文人物传记类课文或名家名作的过程中,要学会充分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对学生渗透一些相关的历史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比如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以及其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现状等,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对于一些特殊体裁的文章,如历史故事或话剧等,笔者还会把学生组织起来,排成小话剧来一个历史再现,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还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重点围绕县委、县政府“交通、园区、城镇、产业”四大会战和统筹城乡、改善民生两个重点工作,选择财政预算编制和新一轮财税体制的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县法院、县检察院工作报告,重要人事安排和新增补的八届政协委员,全县重要规划的编制与完善,重大投资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决策与实施等6个方面,组织好4次常委会、6次主席会议进行协商。
2、认真组织召开好八届二次全会。
二、民主监督凝聚人心
3、全力办理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提出的83件提案,争取办结率和满意率达100%,对重点提案《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和重要提案《关于加快发展商贸物流配送的建议》进行公开督办。
4、认真组织政协委员撰写提案和大会发言材料。
5、把优化环境作为民主监督的主要抓手,继续开展对县政府组成部门和法检两院的民主测评,支持政协委员担任特邀监督员和行风评议员并积极履行职责。
三、参政议政服务中心
6、围绕县政协五个专委会确定的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农村广播电视网建设、安居工程建设、质量兴县实施、行政审判与执行、禁毒、人口计生工作人文环境、竹木税费征管、马武融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十大调研课题,进行深入调研、视察,并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7、畅通信息渠道。各乡镇政协联工委、县直委员联络组要积极反映社会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全年向县政协办公室上报2条以上社情民意信息,沟通参政议政的渠道。
8、扎实推进“三百三进”政协主题活动,即:开展好百名委员进农家问冷暖,百名委员进企业解难题,百名委员进项目促发展。号召农村委员每人联系10户农户,机关委员每人联系一家企业,企业家委员每人引进一个项目。
四、团结民主给力和谐
9、紧紧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加强与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的合作共事,组织他们参加协商、调研、视察和评议等履职活动,营造团结、民主、和谐的氛围。由政协参加单位年内组织委员开展好一次履职活动。充分发挥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协助党委政府妥善协调各方关系,合理解决利益诉求,着力解决矛盾纠纷,团结和鼓励社会各阶层致力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力维护全县社会大局稳定。
五、着力提高工作水平
10、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报告原文,结合履职深入开展讨论,切实增强服务发展大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1、大力加强政协常委会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政协县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程》,规范政协常委会的民主议事决策行为,发挥好常委会的作用。
12、切实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政协县委员会关于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的意见》,适时举办一期政协委员培训班。
13、着力加强县、乡镇政协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县政协专委会和乡镇政协联工委、县直政协委员联络组的建设,配备好专委会兼职副主任,建立县政协专委会主任向主席会议述职和乡镇政协联工委主任、县直委员联络组组长向常委会议述职制度,完善乡镇联工委、县直委员联络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14、严格落实县政协机关六项管理制度,提升县政协机关良好形象。
15、确保政令畅通,努力完成好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
六、努力创新经促工作
16、建立和完善全国重点地区籍知名乡友名册和台账。
17、完善县经促会领导机构,指导5个分会搞好换届选举。
2016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一:
一、 调研背景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和通讯技术高速的发展使商务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随着电脑的普及,网上购物这一方便、快捷的购物形式也被很多人所接受。大学生作为对网络最敏感的人群,对网上购物更容易接受,且在他们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大学生网上购物的现状,对在校的大学生展开了这次关于大学生网上购物的调研。
二、 调研的目的
1、了解我国在校消费的网上消费潜力、消费倾向、消费结构和消费2、动力,为我们进一步开拓与细分大学生市场提供充分的依据。 3、了解网上购物存在的弊端,为解决提供依据。 4、为完善网上购物提供依据。 5、了解网上市场的发展前景。
三、调研方法
1考虑到现实情况因素,调研对象将进行分类。首先按电子商务和非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分类调研,各个年级的人数也将抽取相同比例的人数。
2调研的实施为发放问卷调研,对调研对象每个都面对面的填写调研表进行调研。
四、 调研内容及预测
本次调研共调研250人,在有效的250份问卷中,有105人又网上都无的经验,达42%,145人没有网上购物经验,占58%。
对有网上购物经验同学的分析
(一)针对选择网上购物的大学生,我们从选择网上购物的理由,以及有网上购物者对网上购物的看法和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主要分析被调研者和网上购物本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分析提出看法和建议。
问卷中还有极少部分的人填写了其他答案,比如:周围环境、节约时间等。但是从表二中得出,价格便宜是大学生网购的主要原因。其次,购物方便是大学生选择网购比较主要的原因。 (二):针对选择网上购物的大学生,我从选择购物的网站进行调研和分析。在所有被调研的人中,34.8%的人选择的购物网站是淘宝网。其次,12%的人选择的购物网站是拍拍网。可以得出:淘宝网是各大学生网购的主要网站。
(三)针对选择网上购物的大学生,我从网购产品选择进行相关调研。
在所有被调研的人中,22.40%的人在网上购买的产品是服饰。其次,4.8%的人选择的网购的产品是日化用品,还有8%的被调研者选择网购的产品是其他产品。可以得出:在网上销售服饰,大学生是最主要的消费对象。
(四)针对选择网上购物的大学生,我从网购出现问题选择的解决的方式进行调研。
在所有被调研的人中,21.2%的人在网购时出现问题时会选择与商家协商方式来解决。也有9.2%的人会自认倒霉。
(五)网购所选择的物流方式调研
在所有被调研的人中。网购时选择的物流方式26%的人会选择快递公司,其次是6.50%的人选择EMS。平邮的选择率也达到5.2%,接近EMS。
(六)网购者月消费额的相关调研
在所调研的人员中,网购月消费额在50元左右。月消费额在50 100元人数也达到44人。得出结论:大学生网购消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没有网购经历同学的分析
(一)针对没有选择网上购物的大学生,我们从没有选择网上购物的理由,以及有没有网上购物者对网上购物的看法和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
没有购物经历的同学有61.40%没有办网上银行。可以得出:没有网上银行是很多人不能网购的制约因素。
没有网购经历的同学52%是因为卖家信用,其次是售后服务。还有网络安全也达到了34%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影响网购的原因调研
(三)假设网购非常安全,是否会选择网上购物进行调研。
可以看出,61.20%的人会在未来选择网购,说明网上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五、 调研总结
(一)通过对调研中已经网上够过物和网上没有够过物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下结论:
1、进行网上购物的同学占全体学生42%,而且有扩大趋势。该比例高于中国网民的购物比例20%左右,说明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网络购物这种新颖快捷的购物方式,且大学生会是未来主要的网上消费人群。
2、网购过的学生普遍认为网上购物具有价格便宜、购物方便、货物齐全、新鲜等优点。这会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进行网上购物。
3、影响同学们网上购物的因素有很多,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但是最主要的仍然是对安全和信用问题的担忧。
4、网上的商品有很多,但是服装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产品。服装业在未来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5、网上购物者很多人选择的物流方式是快递,其次是EMS。之所以选择快递的人多是由于相比之下EMS价格太高。物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商务重要的因素。
6、网上购物者主要选择的网站是淘宝网,其次是拍拍网。可以看出淘宝网和拍拍网是BtoC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平台。
7、根据有网购和无网购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能力有限但是这一具有新思想的消费群体购物比例高,对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勇于尝试,认同度很高,电子商务是一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二)对在校大学生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在校大学生网上购物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和建议:
2、信用问题是网上购物中人们担忧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加强信用机制建设,规范身份认证和身份识别技术的应用,通过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网上信用机制。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信用评估,对于促进网上购物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2016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二:
经过了3个月的细致调研分析之后,近日,中国扶贫基金会了专门针对 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 的 贫困女大学生 生活状况调研结果,结果显示:38.1%的特困女大学生每个月从家里得到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15.7%的特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25.3%的来自城市家庭;非西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来的特困女大学生一样贫困;特困女大学生有三难:求学难,勤工俭学难,找工作难,甚至连谈恋爱都是一种妄想 一个案例
油多了不好。 记者劝孟娜打一些油多一点的菜的时候,她这样说,并执意要记者多吃一些带肉的菜,而她只要了一份1元钱的炒粉丝。这还是在记者在场的情况下,如果是平时,她只要8毛钱的豆腐、土豆或者6毛钱的白菜。
孟娜是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20xx级学生,她的家乡在河南柘城。孟娜家里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加上父母,一共有9个人。20xx年,孟娜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父亲卖光了家里能卖的所有粮食,借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才把她送到了北京。
孟娜所在的专业每年需交学杂费共6200元。孟娜没那么多的钱,她身上总共不过2300元。她拿出1400元交了学杂费,自己留下900元做1年的生活费用。没有交上的学费只能慢慢补。
学校每个月给每个学生发放107元的生活补贴,孟娜还在学校申请到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在那间放了40多台电脑的屋里,孟娜每天用半个小时进行清理,这样下来,每个月能挣上80来块钱。
孟娜不敢上街买东西,一要花车费,二来东西贵。前几天实在太热,她花20元买了一件T恤;实在没有鞋穿了,又花30元买了一双鞋。孟娜柜子里还有一件春天买的外套,值19元。
孟娜是学校里的特困生,但她并不是惟一的。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调研的农、林、师范类高校中,像孟娜这样的特困女大学生,超过了学生总人数的15%,她们 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 。而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份《贫困女大学生调研报告》显示,在一般的综合性院校,特困女大学生的比例也达到了8%。 五组数字
15.7%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接受调研的贫困女大学生中,19.4%来自农业大学,6.6%来自林业大学,6.6%来自医科大学,15.3%来自师范大学,52.2%来自综合大学。70%以上的贫困生来自 老、少、边、山、穷 地区,农村经济不景气,家里缺少劳动力,致使收入只够维持温饱。同时,由于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以前有所下降,使城市家庭供养大学生也面临诸多困难。在此次调研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中,就有25.3%的贫困生来自城市家庭,其余74.7%来自农村。来自城市的贫困女生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双亲家庭,只有11.9%的女大学生来自单亲家庭,0.5%的贫困女大学生是孤儿。另外,15.7%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84.3%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
93.7%月生活费不足200元
贫困女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都很低,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调研显示,贫困女大学生的父母每月能支付给她们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的有38.1%,100元到200元之间的有44.3%,在200元以上的仅为17.6%。贫困生每月生活费支出在51元到100元之间的占28.7%,支出在101元到150元之间的有37.9%,200元以下的比例总共达93.7%。
在吃饭以外的消费上,有13.7%的贫困女大学生根本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学习用品,49.8%的贫困女大学生每月个人学习用品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高达56.6%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购买服装的经济能力,还有25.2%的每月服装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65.9%的女大学生无力购买化妆品,还有31.5%的贫困女大学生月支出能力只能在20元以下。
此次调研的贫困女大学生中,有45.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达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
84.7%的人承受经济困难的压力
因为贫困,女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业余生活有诸多阻碍。调研显示,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60.2%的承受着学费书费上升的压力;48.5%的承受着生活费上升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28.2%的同学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心事,36.8%的学生选择向过去的同学倾诉,31.4%的选择向现在的同学倾诉,28.0%的向家人倾诉,17.4%向学校、教师倾诉。
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有66.2%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勤工俭学;有83.8%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学习,只有9.6%贫困女大学生有休闲、娱乐活动。勤工俭学的工作主要是校内勤工俭学和家教,所占比例分别为50.3%和45.5%。
贫困女大学生为了学费和生计,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甚至上课时间外出打工挣钱。挣钱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根本谈不上增添学习用品、书籍、资料等,更谈不上进行形象建设。有56.6%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服装,有65.9%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化妆品。
仅有4.1%的贫困女大学生赞成恋爱
因为经济的贫困的环境的压力,谈恋爱对贫困女大学生来说成为了奢侈品。调研显示,仅有4.1%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持赞成态度;有34.7%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无所谓;有26.8%的贫困女大学生不赞成;还有34.4%的贫困女大学生甚至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在个人将来就业的问题上,有2.8%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有6.7%的贫困女大学生对于个人将来就业没有信心,茫然不知所措;有43.1%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应该有一份工作;有47.4%的贫困女大学生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毕业后会有一份称心的工作。
在接受帮助的问题上,86.1%的贫困女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82.5%的贫困女大学生希望在学费上得到帮助,40.3%的希望在生活费上得到帮助,38.2%希望得到培训,24.2%的人希望得到心理指导。
73.0%的人籍贯在非西部地区
此次调研发现,来自非西部地区的女大学生和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一样贫困。有27.0%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籍贯在西部地区,有73.0%的贫困女大学生籍贯在非西部地区。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新闻专业;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92 -03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正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经济结构也不断处于调整与优化之中,经济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将直接影响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和意愿。为了有效缓解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压力,2015年7月3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5]90号),落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提出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创业江苏’行动,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创业工作,推动扩大就业与提升质量并重、创业带动与促进就业并举,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最大限度激发全民创业潜力、释放创业活力”。
在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指导下,在南京晓庄学院大力支持下,新闻传播学院着力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有效推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为了更好地了解经济新常态下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提升学生的就创业的能力,加强学院专业建设和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本课题进行了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的研究。
一、数据来源
(一)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课题组主要依据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分析2015届、2016届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及就业状态。该数据库由南京晓庄学院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和各院就创业办人员负责动态更新,课题组以截至2016年11月1日的数据来撰写本调研报告。
(二)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研
为深入、准确了解2015、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课题组进行了“新闻传播学院2015、2016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研”,调研方式为网络问卷。调研时间为2016年10月1日至10月30日,2015届和2016届毕业生共有491人,最终有效样本为452份。问卷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在校期间学习状况、求职过程、已入职者的工作状况、待就业者现状和就业后需要学习和提高的方面等。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调研
为了解用人单位对新闻传播学院2015届、2016届毕业生的评价情况,课题组进行了“用人单位对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调研”,调研方式为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调研时间为2016年10月15日至29日,最终有效样本为47份。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年度招聘情况、对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的满意度和就业能力的评价等。
二、就业去向
(一)就业地区分布
新闻传播学院2015届、2016届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有464人,占94.6%;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有19人,占3.8%;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有8人,占1.6%。
(二)就业省份分布
2015届、2016届毕业生在江苏省就业最多,其次是上海市,分别达到420人(85.5%)和39人(7.9%)。调研的毕业生就业最多的两个省份与此一致。
(三)就I城市类型分布
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就业的比例为55.2%,在地级市就业的比例为22.3%,在县级市或以下地区就业的比例为22.5%。
(四)就业行业分布
从就业行业分布来看,新闻传播学院2015、2016届毕业生在文化、体育与娱乐业,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就业的分别达到386人(78.6%),51人(10.4%)和48人(9.8%)。
(五)入职单位性质
从毕业生入职单位性质分布来看,新闻传播学院2015届、2016届就业单位主要是民营企业,达到95.6%,少量的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
三、就业质量
(一)名校深造
新闻传播学院2015届和2016届毕业生中进入名校继续深造读研的共有45人,其中在国内读研的有23人,到国外读研的有2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1%。2013届和2014届深造读研人数为3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4%。2015届、2016届深造读研人数占的比例高于前两年2.7%。
(二)对口就业
调研数据显示,新闻传播学院2015、2016届毕业生中,认为所从事的工作同其专业对口(包括非常对口和基本对口)的比例为77.6%。有89.5%的学生认为学院开设的实践课程非常有用,在工作中能够很快上手,能够做到学用结合。有67.2%学生认为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在工作中发挥了作用。
(三)薪酬水平
调研数据显示,新闻传播学院2015届、2016届毕业生薪酬均值为3000元/月,最高的达到8000元/月,最低的有2000元/月。在同一行业中,毕业生的成绩排名越高,薪酬越高,统计检验显著,成绩排名每提升一个等级,薪酬增加3%。就业单位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毕业生年薪分别比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低10%、20%,且统计检验差异显著;在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和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年薪相当。
四、满意度调研
(一)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研
新闻传播学院2015届、2016届毕业生就业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比例为92.4%,比2014届毕业生就业满意的比例高出2.5个百分点。
(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研
调研数据显示,47家用人单位分布在江苏省和上海市,与近3年内所招聘的其他学校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认为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很好”和 “较好”的比例为82.8%。用人单位对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评价最高的三个方面是“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67.6%)“学习能力”(55.1%)“解决问题的能力”(43.2%)。这与用人单位的访谈反馈信息基本吻合。
(三)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评价
在学校提供的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参与比例最高的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教育讲座”,分别占52.2%和60.7%,但“创业大赛”“创业交流项目”“与创业者或企业家交流”的参与比例较少,只有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积极参加。已经创业的学生比例只占到总人数的5.4%,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都在班级排名的50%之后,在校期间都参加过创业的活动。
调研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工作的评价较高,认为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在“激发学生创业激情和创业意识”“开发创新技术或激发创新思想”等方面做得好的比例都在70.0%以上,认为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在“提供所需的职场经验、人生阅历”“获得商业建议和商业经验”“加强创业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做得好的比例超过60.0%,认为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在“积累社会关系”“获得创业场地和孵化器”“提供商业机会”等方面做得好的比例也接近60.0%。
五、对学院和学生发展的建议
(一)学院应着力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在经济新常态下,用人单位的岗位数与过去相比有所下降,对毕业生的需求自然减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闻传播学院的毕业生如何在岗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谋求一席之地,这是摆在学院发展和学生面对未来就业的一个现实问题。从调研中显示,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最满意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所以学院毕业生在和名校的毕业生同等竞争中应该寻求错位发展,名校的学生理论素养比较扎实,我院的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有很强的优势,所以要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到用人单位就能用起来,这应该是学院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
(二)学院应着力培养具有“知行合一”精神的新闻人
陶行知老校长教导我们要“知行合一”,学生既要学习掌握知识,也要身体力行去做,相辅相成。学习成绩排名较前的学生收入较排名较后学生的收入要高出3%,这是学习掌握知识的结果。但有创业热情和创业意向的学生占总人数很少的比例,而且这部分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他们一般在学校比较活跃,重视课堂外的活动和实践。学院在培养学生时如何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互相促进,这是摆在学院领导和老师面前的课题。
(三)学院应加大深造读研学生的培养
2015届、2016届毕业生的深造读研人数和占总人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往届,就读的学校面也更广,除了江苏省,还包括了浙江省、上海市、湖北省、云南省、江西省等省份,出国留学的国家有英国、美国、法国、新西兰、韩国。学生读研深造的愿望一年比一年高涨,学院给考研深造的学生提供了专门的教室,学院领导鼓励看望考研学生。接下来学院还将根据学生的需求,让专业教师和考研深造学生结对子,在迎考的过程中提供专业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同时开始一系列的考研讲座和交流会,帮忙学生们更好地复习迎考。
(四)学院应加大创业教育的培训力度
在2015届、2016届毕业生当中,有创业意向和已经创业的学生明显增多,并且毕业生们对创业课程、创业教育的评价较高。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大环境下,在学生对创业需求明显高涨的形式下,学院应加大创业教育的培训力度,开设创业讲座,邀请企业老总担任创业讲师,深入课堂,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竞赛,要请专任教师和企业创业人员共同担任指导老师,为学生的创业成才服务。
(五)加强与市县用人单位的联系,形成与跨省单位交流平台
从调研中显示,2015、2016届毕业生到县市工作的学生人数明显比往届要多,到外省工作的学生也有所增加。从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毕业生们认为在南京就业的成本比在市县要高,租房和出行的费用是主要_销,同时认为竞争的压力也较大,而市县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竞争压力也相对小些,同时单位还能提供毕业生工作施展的平台。毕业生们也希望学校多与市县的用人单位加强联系,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大四实习期间就可以到实习基地实习,为就业打好基础。毕业生中有部分学生来自外省,大部分外省的毕业生也希望毕业后回家乡工作,这也是学院今后拓展实习、就业基地的一个方向,让外省的就业单位了解南京晓庄学院和新闻传播学院,同时为学生就业提供平台和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博雅. 东部沿海就业形势和趋势分析――基于上海、天津的调研[J].宏观经济管理,2014,(09).
[2]周曼.陈登平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高质量就业[J].教育学术月刊,2015,(09).
「关键词差序格局/迁移/就业
引言:问题的提出与调查资料
上世纪80-90年代,外出打工的农民发展为“民工潮”,外出打工被看成是无序的、盲目的人口流动。现在,外出就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活动。
在各种迁移就业或创业现象中,人们一般以为迁移就业是纯粹的个人行为,每个迁移者都是独立行动的,总体上是分散的、凌乱的。笔者则认为,可能有某种内在的规则在驱动着这些迁移就业的人潮,这是值得人类学者探究的。
本文建立在这样一些研究设问之上:迁移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在其就业过程中,是如何利用和开发自己的社会网络关系的?而这些社会资本又是如何影响其自身的适应方式的?从学理上看,经典的差序格局理论是否可以完全说明迁移者在城市就业中运用社会网络关系这种社会资本的情形呢?
本文的调查资料来源于2001-2002年在北京市和深圳市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方法对200多位迁移就业者的调查。这项调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2001-2002年资助的一个重点课题,题为“城市适应模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社会和经济适应”。该课题组由笔者主持,成员包括色音、刘小珉、彭雪芳等3位。2002年6月,经过两年的努力,课题顺利结项,最终成果是张继焦等撰写的《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城市中的“适应”问题调研报告》。(注:在此,笔者对课题组各位成员的积极努力,金烨、解立红、宝山、南快、陈延超、周毛草、苏发祥、朱向春等人所做的调查以及各位受访者的合作,一并致以感谢。)
一、差序格局理论及城市流动人口相关研究成果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国人传统的社会网络是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人就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一圈一圈的波纹;在这样的网络中,每个人都是一个中心,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仿佛扩散开来的一个个圈子,体现出社会关系的亲疏程度。这就是著名的差序格局理论。(注:参见:《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重印版,第24-30页。)
在差序格局理论的影响下,以往对城市外来人口的研究一般也是从血缘、地缘和业缘等同质性因素或角色、地位和身份等层级关系着手,来调查和分析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网络、自我认同和群体关系等问题。比如,王春光和项飚根据在北京“浙江村”的调查经验认为,在特定区域居住的外来群体不仅能够以血缘、地缘和业缘等为纽带形成相互的社会认同和关系网络,而且能够形成具有自治性质的社区生活。(注:参见王春光:《社会流动与社会重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2页;项飚:《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地的研究》,《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还有的学者也认为,像“浙江村”这样的城市中的“村落”,是人口流动中一种社会组织和整合机制的创新,体现了通过城乡互动而实现的自治社区的特点。(注:参见周毅:《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与对策》,《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这类研究明显带有结构分析的特征,侧重于从社会结构中的层级关系出发,通过地位、身份和角色等概念确定研究对象在结构中的位置,并以此来界定和分析他们在特定社会安排中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上述研究以差序格局理论为基础,从社会结构、社会分层、资源配置和组织机制等社会学和人类学的预设出发,把握农村外来人口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在社会互动和建构中的作用,对学术界在经验研究和理论探索上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对政府管理也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决策建议和评估标准。
二、对差序格局理论在城市研究中的适用性的反思
毫无疑问,差序格局的说法对描述城市中的迁移就业者以初级关系(注:在人类学和社会学中,“初级关系”指的是人们的血缘关系或亲缘关系等。)为基础建立的社会网络,是贴切的。然而,在经济和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城市环境中,如果生硬地照搬差序格局理论,则有可能使我们的研究变得简单化。从层级关系(如角色认同、社会分层等)入手进行研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梳理城市迁移就业者在社会结构和市场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有可能忽视其中的许多规则和因素。其理由有四:第一,迁移城市的就业者作为“新来者”,在面对“陌生”而又“新奇”的城市世界时,既会有一种“文化震撼”(cultural shock),又会感到焦虑不安。对来自农村或小地方的新移民来说,都市是一个未知的、捉摸不定的世界。以血缘、地缘和业缘等为基础的纽带关系,是外来者最可靠的社会基础,也为他们在城市中实现基本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但是,他们不可能只生活在熟人圈里,他们还需要按城市的规则建立新的就业、投资和经营等关系,以及建立朋友、婚姻、交换等关系。
第二,进入城市环境中的就业者所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均质的和稳定的农村社会关系,而是复杂的、异质的和多变的社会关系网络。2001年本课题组在北京的调查中发现,有些少数民族迁移者从家乡来到城市工作和生活之后,社会经济交往方面的侧重点与在家乡时相比,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例如:在社会交往方面,蒙古族在家乡时,最看重的是交情,而来京后发现城里人在交往上最看重的是“上下级关系”,于是就把自己以前最看重的“交情”移到第二位;藏族和傣族在家乡时,最看重的是“亲戚关系”,他们发觉城里人在交往上最看重的是“交情”,于是就感到需要调整自己的交友观念。进入城市的迁移就业者原来的那些社会联系大都留在遥远的故乡,他们原来所遵循的价值观和伦理规范也变得愈来愈不合实际。为了在城市里生存和发展,他们必须和“陌生人”打交道,必须不断建立新的社会联系和关系网络。
第三,到城市中就业的少数民族必须主动参与跨民族的交往活动。在以汉族为主体的城市中,以行政体系、商业联系和个人关系等为纽带,形成了汉族与不同民族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些网络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可以从中获取信息、资金和机遇。那些进入城市中谋求发展的少数民族,必然设法与这些网络发生联系。一个人无论来自什么地方,属于什么民族,想要与这个关系网结合,就必须接受某些规矩,比如政治上的行为方式、经济上的契约观念以及城里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上的通用语。在这些规矩中,有些是与本民族原有习惯不同的,这就需要改变自己的一些习惯;更多的则属于新生事物,需要不断学习。
第四,社会结构具有相当大的空间和变动弹性。(注:参见李培林:《中国社会结构对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张继焦:《市场化中的非正式制度》,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进入城市的就业者一方面在适应转型中的城市社会结构,另一方面也在社会结构中具有较大空间和变动弹性的地方,建构新的关系网络结构。这种关系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功利性,它会形成一种潜在的力量,不仅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会从深层次上影响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
三、差序格局的“乡村版”与“城市版”
的差序格局理论主要是关于中国传统农村社会关系的,因此可称之为“乡村版”的差序格局。笔者则希望借助网络分析方法,发展出一个关于城市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分析框架,或可称之为“城市版”的差序格局。
“城市版”的差序格局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美国学者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基于“劳动力市场镶嵌于社会结构之中”的观点,创造性地把人们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这种划分是基于人们之间互动的频率、感情强度、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等四个方面的尺度。他把朋友关系看做强关系,把一般的相识看做弱关系。强关系存在于本群体内部,而弱关系则存在于不同群体之间。他认为,从信息传递角度分析,在美国白领的求职过程中,弱关系的作用比强关系更大一些。(注:参见Mark 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Ties,"i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78:1360-1380,1973;Mark Granovetter,Getting a Jab :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Universlty of Chicago Press ,1974.)边燕杰沿着格兰诺维特的思路对华人中的社会关系在个人寻找工作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他指出:在华人社会里,强关系比弱关系更为重要。其研究结论来自1994年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加坡人求职状况的调查和1988年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天津市居民求职状况的问卷调查。(注:参见Bian Yanjie ,"Bridging Strong Ties Back:Indirect Ties ,Network Bridge,and Job Search in China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2,No.3,June 1997;Bian Yanjie and Soon Ang,"Guanxi Networks and Job Mobility in China and Singapore,"in Social Forces ,No.75,1997.)在格兰诺维特关于强关系与弱关系研究的“美国版”基础上,边燕杰提出了有创建的“华人版”。
“城市版”的差序格局是对差序格局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两者的出发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分析形式,即通过对个人网络的分析,对其社会网络和规则进行解读。不同的是,基于结构—功能分析发展出来的“乡村版”差序格局,适用于研究静态的、稳定的农村社会定群体内的关系,而不完全适用于研究复杂的、动态的城市网络关系。但是,依然有不少城市研究者,由于误读了差序格局而在城市流动人口研究中过于刻板。“城市版”的差序格局理论是在的差序格局理论基础上,采用“网络分析”的方法,针对复杂的城市网络关系进行研究,探究中国城市社会中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其解释力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城市版”的差序格局还借鉴了“社会资本”理论。最早提出社会资本(social capitm)概念的是法国人类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他曾提出三种资本形式,即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注:参见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Roultedge Press ,1994.)科尔曼(James S.Coleman )进而对社会资本理论做了重要的分析。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生产性因素,是藏于社会结构中的、基于信任的关系资源,它可以构成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注:参见[美]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30-354页。)在格兰诺维特和科尔曼的研究基础上,波提斯(Alejandro Portes)对国际移民现象做了研究,他指出,社会资本是个人依赖网络或在更大的社会结构中互相调配稀缺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依赖于个人,而是依赖于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波提斯将社会资本区分“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种:“关系嵌入”是基于互惠预期而发生的二元关系,“结构嵌入”则是指更大社会结构中的互动关系。(注:参见Alejandro Portes,"EconomicSoci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A Conceptual Overview ,"in AlejandroPortes,ed.,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 :Essays on Networks,Ethnicityand Enterpreneurship,pp.12-15.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95.)波提斯的社会资本论不仅可作为分析二元关系的微观解释模型,而且还可对更大的社会结构进行宏观分析。
“城市版”的差序格局还借鉴了“结构洞”(structure holes )理论,这一理论是罗纳德·伯特(Ronald Burt )结合奥地利学派和格兰诺维特的网络分析而提出的。“结构洞”是指两个团体之间因缺少联系而在关系网络结构上形成一个空缺。“结构洞”理论延伸了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指出了“弱关系”在社会资本与商业机会中所能创造的价值。一个人如果要取得比别人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利益,就必须掌握比别人更广的、更有价值的网络关系。(注:参见Ronald Burt ,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pp.13-34,45-49.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罗纳德·伯特所说的“结构洞”,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谓的“获得性”或“生成性”社会关系资本。这正是“乡村版”差序格局理论没有强调,而在复杂的城市关系网络中又相当重要的一环。
“城市版”的差序格局还增加了时间与空间因素。在格兰诺维特和边燕杰关于城市求职中强关系和弱关系的分析基础上,笔者认为,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发展的和变化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对关系的区分不应该只建立在一个时段上,至少应建立在过去和现在两个时段上。研究关系的动态变化,不能简单地采用二分法,仅仅区别出强关系和弱关系,也不能认为人们所使用的关系仅仅是某种强关系或弱关系。关系本身存在各种组合,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使用的关系也是组合性的,否则,迁入城市的就业者就无法获得更大的发展。
“城市版”的差序格局还增加了现有的与生成的因素。在很多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的研究中,分析家只注意到人们寻找关系的顺序是从家庭关系、亲戚关系到朋友关系,即从强关系到弱关系的逐渐扩展。但是,这种在社会相对封闭和关系相对简单的农村地区行得通的逻辑,在城市环境里就可能受到挑战。在城市中,人们交往频繁,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和开放,社会关系的资源也更加丰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寻找关系时,并不完全遵循原有差序格局的顺序;另一方面,人们还需要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换言之,如果只用差序格局理论去解读城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就只能看到其中的部分内容,而不能将全部解读清楚。
总之,“城市版”的差序格局与“乡村版”的差序格局相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乡村版”的差序格局通常只注意传统社会中固定不变的关系,而“城市版”的差序格局不但注意到“现成的”网络关系,而且还注意到“开发出来”的社会关系;——“城市版”的差序格局借用了“社会资本”理论,将关系网络视为一种社会资本,而不是去单纯描写一种社会关系状态;——“城市版”的差序格局借鉴了“结构洞”理论,指出关系中存在着相对稀缺的信息和控制空间,对此进行控制,可以获得自身的利益;——“城市版”的差序格局考虑到了时间与空间的因素,即城市和乡村的社会关系是不同的,而且社会关系的强弱程度也是随时间变化的。
四、“城市版”差序格局在城市就业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城市版”差序格局的分析模型,笔者试图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和其他研究者的相关成果,对这样一些问题进行探究:社会关系网络作为就业过程中的一种社会资本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各种不同的关系网络在作用程度上有些什么差异?
笔者将城市就业中所涉及的关系类型大致分为四种:一是家庭关系,二是以家族为中心的亲缘关系,三是基于感情基础或交往基础的地缘关系或业缘关系,四是新建立的业缘和朋友关系。关于这四种类型及其各自的网络强度,可参见下表:
不难看出,上述社会关系网络的分类是以的差序格局理论为基础的。这种关系网以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家庭为内核,先向外延伸到本家族的各种亲缘关系(如姻亲、远亲等),再延伸到聚族而居的地缘关系(如同村、同乡等),进而扩展到同学、朋友、战友、同乡和同事等关系。其基本规则是,“依赖人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互相拖欠未了的人情”。(注:杨健吾:《成都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及其主要问题》(内部资料),2000年。根据杨健吾的调查,在四川的城市里,外出的彝族仍然带有强烈的家支和地域观念。在彝族内部,同一家支的人在经济活动中互相支持、互惠互利,两个家支的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各自都尽力保护自己家支的成员。)
关于类型A (家庭关系)与类型B (家族亲缘关系)等强关系网络在流动人口的城市就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前人的研究已形成大量优秀的成果,笔者主要是想着眼于这些网络资源的效用,深入分析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类型C (地缘和业缘关系)和类型D (新的业缘和朋友关系)等弱关系网络如何在流动人口的城市就业中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其二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强弱关系如何组合起来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这是当前流动人口的城市就业和城市适应研究中需要深化的部分,也是具有学术挑战性的新课题。
(一)以家庭为中心的亲缘关系:最基础的关系网和社会资本
为了叙述和阅读上的方便,笔者将类型A (家庭关系)和类型B (家族亲缘关系)两种强关系网络在流动人口的城市就业中所发挥的作用,放在一起讨论,这是因为类型A 和类型B 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
先从用人方面来看。
2001年,笔者负责的课题组曾在北京对藏族、蒙古族、傣族、朝鲜族所经营的餐厅、理发店、美容店等家庭式小企业进行访谈调查。调查发现,业主所雇用的员工以自己的家人(如妻子、子女和年轻的家族亲属成员)为主。比较典型的例子为朝阳区新源里和麦子店一带的39个样本以及海淀区魏公村一带的29个样本和五道口一带的19个样本。这些例子一方面说明有些外来人口在城市中依托家庭关系和家族亲缘关系获得就业机会的事实,另一方面也说明创业与经营者如何以家庭关系和家族亲缘关系为社会资本雇用员工的情况。
在这些家庭式小企业里,员工大多从两三人到七八人不等,只有个别的超过10人。在通常情况下,丈夫是业主,妻子管财务,其子女和一些年轻的家族亲属打下手。在这类企业中,丈夫或妻子享有绝对的权威,丈夫与妻子之间的家庭关系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家族亲缘关系和工作关系相对于家庭关系来说处于从属的地位。家族成员的生活、起居、收入分配和消费等都由户主来安排。无疑,家庭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也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资本。以家庭为中心延伸出来的家族亲缘关系,也是一种基本的强关系社会资本。在此之前,笔者曾于1996年在海南对从农村到县城的创业者,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对苗族和侗族外出打工者进行调查;1997年又在天津市对朝鲜族流动就业者进行调查。这些调查以及笔者负责的课题组在2001年的调查都表明,以某个核心家庭关系为主的家族亲缘关系是城市中外来创业与经营者和大部分就业者的最基础的社会关系网和最基本的社会资本。
由此可见,家庭关系和家族亲缘关系作为基本的关系网和社会资本,其利用主体并不是就业者,而是那些创业者和经营者。类型A (家庭关系)是家庭式企业创业与经营最基本的关系网和社会资本,而类型B (家族亲缘关系)则是家庭式企业在招募和使用雇员时所利用的主要关系网和社会资本。在家庭式企业中,无论是类型A 还是类型B ,其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基本规则都是家庭伦理。
再从就业方面来看。
本课题组2001年在北京对207名外来就业的少数民族同胞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从得到当时工作的途径来看,依靠亲戚介绍的占35%,比依靠朋友介绍的(占25%)多出10个百分点。(注:参见张继焦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城市中的“适应”问题调研报告》(内部资料),2002年,第49-52页。)可见,利用自己的亲属关系(或称“强关系”)获得工作是最主要的途径。
对来自边疆地区,不熟悉城市的少数民族来说,进城是一件大事。如果在城市中没有任何亲友,他们不可能贸然前往。除非有亲友相助,能够提供工作、住宿、饮食和工资等条件,他们才可能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注:笔者在北京与一位公司的副总交谈时,她曾做过这样的分析:“为什么有些外来打工者宁可拿较低的工资,也愿在一些提供吃、住的公司(如餐饮店、宾馆等)工作呢?因为解决了吃、住的问题,得到了基本的保障,才可以安心工作。”)
根据课题组2001年在北京的调查,各民族外出流动就业者获得当时工作的主要途径如下:在87位朝鲜族受访者中,通过“亲戚介绍”获得当时工作的有32人,所占比例为37%,在各种就业途径中排第一位;在16位藏族受访者中,相应的人数为8人,所占比例为50%,排第一位;在15位傣族受访者中,相应的人数为11人,所占比例为73%,排第一位;在77位蒙古族受访者中,相应的人数为15人,所占比例为19%,排第二位。(注:参见张继焦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城市中的“适应”问题调研报告》(内部资料),2002年,第49-52页。)访谈调查显示,这些到北京就业的少数民族同胞,有不少人就在自己亲戚开办的企业中工作。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位在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工作的维吾尔族同胞通过自己的哥哥介绍,利用业余时间到外地帮远在新疆的亲友进货,做一些兼职工作。
在类似的研究(如王奋宇、李路路等对北京、无锡和珠海三城市流动就业者的问卷调查)中,有约50%的就业者是依靠所在城市的亲戚找到工作的。(注:参见王奋宇、李路路等:《中国城市劳动力流动:从业模式、职业生涯、新移民》,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页。)
(二)地缘和业缘关系:常用的关系网和社会资本
并非所有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就业都以亲缘关系作为最基础的社会关系网和最常用的社会资本。很多流动人口还利用家庭之外的社会关系获得就业机会。
显然,只是在家庭和亲属关系中间打转,能够获得的社会和经济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人们必然要突破家庭及亲缘关系的局限,建立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以获得扩展的社会资本。除了以家庭为中心的亲缘关系可以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之外,常用的主要关系网和社会资本便是地缘和业缘等家庭之外的关系(如同学、同乡、战友等)。
根据本课题组对207名少数民族外出就业者的调查,各民族外出就业者依靠朋友关系获得当时工作的人数及其比例是:在77位蒙古族受访者中,有15人,占19%,在各种就业途径中并列排在第二位;在87位朝鲜族受访者中,有29人,占33%,排第二位;在16位藏族受访者中,有6人,占38%,排第二位。总的来看,依靠非亲缘关系(如同学、同乡、朋友、战友等)介绍而得到当时工作的约占25%,排在第二位。(注:参见张继焦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城市中的“适应”问题调研报告》(内部资料),2002年,第49-52页。)
此外,国家农业部农研中心对安徽、四川两省四县300个家庭的访谈调查表明,约有23%的劳动力在首次外出就业时,是依靠地缘关系获取就业信息。(注:参见杜鹰:《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外出地与输出地》,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论文,1996年,第39页。)
笔者在2001年的调查中,曾问及被访者“在城市中就业时希望得到谁的帮助和支持”。结果是,最看好“朋友”的占25%,位列第一;看好“亲戚”的占13%,看好“家人”的占12%,分别列于第四和第五位。(注:参见张继焦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城市中的“适应”问题调研报告》(内部资料),2002年,第35页。)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得到亲属的帮助,而是由于自己的家人和亲戚大多依然在家乡,靠不上。
刘小珉2001年在内蒙古做调查时发现,阻碍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门路”,即在城里没有靠得上的亲戚、朋友。而人们之所以不敢轻易出来闯荡,是因为曾有不少人外出后找不到活干。(注:参见张继焦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城市中的“适应”问题调研报告》(内部资料),2002年,第50-51页。)对于大多数城市流动人口来说,依靠亲友找工作应该是风险最低的就业途径。
城市流动就业者,主要是利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亲缘关系以及地缘和业缘关系等“先赋性”或现存的社会和文化因素。这是由于他们到城市的时间还不长,大多数人还属于第一代迁移者。但也有少部分人正在利用新的业缘关系和朋友关系等“获得性”或“生成的”因素(如教育、努力、机会、选择等),这也是不容忽视的现象。
(三)新的业缘和朋友关系:弱关系网及其社会资本
对于初次外出就业的人来说,他们主要依靠的是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的帮助。但是,对于已经实现外出就业的人来说,他们要谋求发展,就必须扩大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对此,他们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1.出门在外,真正可依靠的是自己所在单位的同事,尤其是领导或企业老板。2001年,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的一位员工(女,壮族)在访谈中说:“我比较要好的朋友还是挺多的,我们经常来往。他们有的是在华侨城里工作,有的是在酒楼里做服务员。我跟深圳当地人没有来往,因为我们白天在这里上班,晚上要表演,没有机会认识深圳当地的人。”又比如,深圳某台资运动器材厂一位员工(男,苗族)表示:“来深圳这么久,我跟深圳人还没有接触过,我们都是跟上下级、同事接触。”(注:参见张继焦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城市中的“适应”问题调研报告》(内部资料),2002年,第139、148页。)2001年笔者在北京所做的调查也显示,外来就业者的年龄多是从十五六岁到30多岁,对他们来说,父母几乎是靠不上的。他们有的没有结婚,单身在外,有的夫妻一同来,共同生活。受访者在回答“在城市中就业时希望得到谁的帮助和支持”时,有22%的人选择“单位领导”或“企业老板”。又如,1996年笔者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外出打工者中了解到,那些在广东、上海、浙江和福建等省(市)就业的苗族和侗族,他们主要是在当地老板开办的工厂里工作,他们也是利用自己家庭之外的社会关系获得就业机会的。对他们来说,所在单位的领导或企业老板既是自己要建立的新的业缘关系,也是自己要积累的新的社会资本。
2.“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建立更广泛的社会关系网。一位藏族同胞在谈及自己的交友方式时说:“我有很多藏族朋友,有甘肃的,也有青海和西藏的,我们来往很密切。我经常和朋友们通过电话联系,我们还时常在一起聚一聚,有时也一起外出游玩,但机会很少,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事业,不太容易聚在一起。不过,过藏历新年的时候我要和我的朋友们(多数是藏族,也有汉族)聚在一起庆贺一下。”(注:参见张继焦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城市中的“适应”问题调研报告》(内部资料),2002年,第153-154页。)
在北京举办的少数民族节日活动(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中,总是有不少年轻人积极主动地交结新的朋友,以扩大自己的交往面,积累更丰富的社会资本,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通过结交异性朋友,进而建立家庭,也是迁移就业者在城市里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策略之一。据笔者的调查,生活在北京的少数民族在考虑终身大事时,多倾向于从城里的同族或老乡中寻找对象。
可见,迁移就业者正在努力填补网络关系上的“结构洞”,并着意利用新的业缘和朋友关系等“获得性”或“生成的”社会关系资本。
根据吉登斯(A.Giddens )的社会系统理论,如果把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看做具有结构性特征的社会系统,就比较容易理解人们何以会组合运用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具有结构性特征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兼具使动性和制约性。(注: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0-281页。)它的使动性促使人们不断地利用和挖掘各种关系资源,并将其作为社会资本来配置经济资源;它的制约性则使人们不得不有的放矢地运用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边燕杰在他的研究中曾谈及人们在城市求职过程中组合运用各种关系的一些情况。他指出,求职者经常使用间接关系力图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人事干部,以便找到好的工作。(注:参见Bian Yanjie ,"BridgingStrong Ties Back in :Indirect Ties ,Network Bridge,and Job Search in China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2,No.3,June 1997.)
在现实生活中,只使用一种社会关系往往是不够的,有时需要将各种关系网络资源连接起来,即形成某种以个人为中心的关系链条,其中既包括强关系,也包括弱关系。完全由强关系组成的关系链比较少,一般都会有一些弱关系起到连接的作用。
3.摆脱自己的小圈子。自己固有的社会关系网既有正面的作用,也可能有负面的作用。有一位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来北京开餐馆的女老板在接受笔者访谈时表示,她现在有些不喜欢自己的蒙古族朋友们了,不太愿意与他们长期交往。她说:“餐馆刚开张时,蒙古族朋友们对我的帮助很大,他们一批又一批地来赏光,还帮我拉来一些客人。这是好的一面。但时间一长,问题就出来了。蒙古族有个习惯,喜欢聚在一起喝酒。如果有两个人开了一桌,这个桌上的人就会越聚越多。这本来也是好事——客人多,吃得多,喝得多,花钱就多。但是,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大家喝多了,最后不知道由谁来付钱。我就经常吃这种亏。”(注:资料来源:笔者2002年的访谈调查资料。)
波提斯在1996年就指出,固有的社会资本至少有两个副作用:一是可能使其他人搭便车,二是可能限制个人的创造性。(注:参见Alejandro Portes and Patricia Landolt ,"TheDownside of Social Capital,"in The American Perspective,vol.26,May-June 1996.)为此,人们会尽量避免社会资本的负面性,比如说,以某一种社会资本的积极面替代另一种社会资本的消极面。人们甚至会预备多种可供选择的社会关系,以防出现不利的情况。社会关系及社会资本具有使动性和制约性的双重特征,这就意味着社会关系如同资本一样,既有可利用的价值,也有需要规避的风险。
尽管很多人第一次到城市时,都是通过亲友来介绍工作的,但其中不少人正在形成独立谋生的能力。本课题组2001年在北京的调查显示,有25%以上的受访者不是通过自己的任何关系,而是以应聘的方式找到当时的工作。个别人还通过职业介绍所找到工作。在访谈中,有两位朝鲜族受访者表示:“喜欢一个人独自在外地。”一位受访者在回答“希望得到谁的帮助”时,肯定地说:“靠自己!”还有一位受访者表示:“这些年几乎没有得到朋友的什么帮助,全凭自己一个人闯荡。”
4.在变动的关系中求生存和发展。社会关系及社会资本是组合性的。很多受访的外来就业者都意识到,关系是变动的,必须在变动的经济和变动的关系中不断地编织自己的关系网,才能立足和发展。人们的关系可以从无到有,也可以从有到无;可以从强到弱,也可以从弱到强。为了某种利益,好朋友可以变成仇人,新结交的同事则可能成为合作伙伴。原有的社会关系或者太狭小,或者不够用,必须不断地建立、调整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
关于迁移者在城市中对关系网络不断开发和利用的阐述,正是“城市版”差序格局较之“乡村版”差序格局有所发展之处。“城市版”差序格局不但说明了关系网络的存在和作用,而且注意到关系网络的“可开发性”和“可利用性”。由于社会资本实际上是一种蕴含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以及调动这种资源的能力,迁移就业者进入城市之后,就必须突破原始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限制,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会网络,重新构建起新型的社会资本。只有做到这一点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这一点在彭庆恩以及王奋宇、赵延东等人的相关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注:参见彭庆恩:《关系资本与地位获得》,《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王奋宇、赵延东:《流动民工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148页。)
五、简短的结语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迁移就业并不完全是个人行为,它离不开已有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关系,也离不开所处的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这些迁移就业者会运用其社会关系而逐渐地适应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活。
机构大事
3月2日,自然之友与美国律师协会法治项目北京办公室张美玲、林燕梅一同举行了环境法和信息公开项目开题会,总干事李波、调研部主管张伯驹在会议中就项目宗旨和双方在项目中的定位进行了沟通,环境法项目负责人常成也出席了会议。
3月4日。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陈奕祥来访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调研部张伯驹、传播部刘丽梅、梁笑媚参与会谈并汇报绿皮书、绿色多边论坛与绿色传播等项目进展。
3月11日。总干事李波代表自然之友出席世界银行(中国办事处)举办的“环境策略制定与中国民间组织咨询会”。
3月12日。在办公室举办低碳家庭powermeter全员学习会,低碳家庭项目负责人张赫赫主持,学会使用后大家都将测量表单及仪器带回家作实地测量,之后数据会统一回收统计。
3月13日,与北京自行车组织Smarter thancar(比车牛)共同组织自行车文化活动,由总干事李波和比车牛创办人共同主持。Anthony Siracusa主讲“洞悉全球自行车文化”讲座后,展示室内自行车速度赛“极NPK”。
3月15日,余素芬入职,担任自然之友行政部主管并负责人事工作;另外,德国志愿者茉莉(Claudia Moeller)3月起开始在自然之友进行为期5个月的志愿工作。
3月19日,2010年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从公民社会视角对2009年度的重大环境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指出,2009年,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环境污染导致健康受损事件高发,引发严重的,及政府部门对事件爆发原因的反思,垃圾问题全面进入全国公众的视野,成为城市环境议题中紧急且重要的环境挑战之一,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受到了空前的国际压力,国内的减排行动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与此同时,低碳成为家喻户晓的理念,低碳发展成为主流。
3月26日,在办公室召开3月份全员会,年会筹备小组与大家沟通了年会筹备情况,并请各部门或跨部门项目就该月及下月重点工作进行沟通,另设有自由交流环节。
3月27日,北京教学植物园举办“友缘自然――2010绿色嘉年华暨自然之友16周年纪念”。当天分会场活动包括:登山组沿龙潭湖竞走、观鸟组在天坛公园开展观鸟活动、植物组在植物园观赏室外植物和温室植物,并设计了自然体验亲子营、自然讲堂、会员才艺展、“换吧”闲置物品交换市集、京外会员小组省亲及会员沟通、环保影片循环赏等;主会场邀请了伙伴机构林业大学翱翔社表演腰鼓,慧灵智障人士社区服务机构演出快板书,光爱学校演出藏舞思乡,并在会上颁发了“最具贡献会员奖”和“志愿者之星”,并进行了“友缘自然”义拍。
3月27日,自然之友接受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邀请参加“城市零距离”讨论,张伯驹代表自然之友参加关于奢侈性水消费的谈论。
4月7日,总干事李波代表自然之友应德国环保部长诺贝特・勒特根博士邀请,出席环保专家会谈,就有关环境问题进行交流,并介绍了自然之友的工作及相关计划。
4月14日,自然之友应邀参加由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富平学校承办的“NGO ITDAY”,活动旨在提升NGO运用IT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为社会服务的效果。
4月15~16日,理事长杨东平代表自然之友出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经济学)――碳预算与气候公平”,并作了题为“西南旱灾透析环境公平”的报告。
4月1 9日,总干事李波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气候变化专题课堂作“气候变化与公民社会”的讲座。
4月21日,总干事李波会见聚贤社(LeadersQuest)青年领导能力建设组织理事会访华团成员,讨论未来合作事宜。
4月22日,地球日,自然之友应点废成绿(Greening the Beige)邀请参加“古着:生态=时尚”
活动,总干事李波就垃圾议题与与会者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4月22日,总干事李波参加菲律宾雷蒙・麦格赛奖年度潜在获奖人调查。
4月24日,自然之友组织会员与工作人员到八达岭林场,学习本地生态环境,参与采集树种、育苗和扦插,帮助清理步道以规范游览路线,并清除外来入侵物种,协助护林工作,剪枝、浇水、养护、施肥,以实际行动实践科学护林。
4月26日,《环境保护》杂志主办防治重金属污染研讨会,自然之友、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联合《IT知名品牌供应商重金属污染的调研报告》,推动消费者关注IT产品生产过程的污染控制,促进IT品牌加强对其供应链的环境管理,以绿色消费推动IT产品的绿色生产。
4月27日,爱德基金会代表来访自然之友,教育活动部宋汐、传播部梁笑媚接待,双方就“自然体验营与社会企业”进行交流与分享。
4月28日,总干事李波参加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组织的GTZ垃圾专家与民间环保组织的垃圾研讨和交流。
4月28日,总干事李波接受《时尚座驾》杂志采访,并进行户外自行车专题拍摄,倡导低碳出行理念。
4月29日,总干事李波出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民间组织研究课题开题咨询会。
4月29日,总干事李波出席德国环境部与中国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和社科院合作的晚宴。
教育活动部
羚羊车・自然体验营
3月,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组织了一期25个家庭参与的自然体验亲子活动,以植物认知和自然体验游戏为主。协助某公司为打工子弟学校北京利民学校捐赠物品,并在学校开展了以“爱护大树”和“节能减排”为主题的班会。
4月,自然体验营组织20个家庭到门头沟灵溪植树,孩子们不仅亲手植下了小树苗,还在活动中学习了无土栽培技术。
2010年的自然体验培训师完成了全部室内培训,接下来会进入到实践部分。对自然好野人的真正挑战也才刚刚开始。登陆羚羊车自然体验博客http://tiyanying.blog.省略/
绿色希望行动
2010年,自然之友绿色希望行动项目新增8家合作组织,作为地区学习中心致力于共同建设乡村环境教育的“地区学习中心”。这些组织包括辽宁盘锦黑嘴鸥、云南高黎贡山之友、四川成都根与芽、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滴水行动”支教组、安徽绿满江淮、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北京爱自然、广西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
3月25日,资深志愿者吴蓓、田达生两位老师和30名自然之友会员分享华德福教育与自然教育结合的心得。
4月3日。30名来自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参与了“乡村教师综合实践课培训班”,由大城子小学教师朱秀荣和北京三十五中教师顾芳讲授。
4月10~13日,来自绿色希望行动11个省市自治区项目学校的42名学员参加了由自然之友绿色希望行动项目主办、武汉绿希望中心承办的“农村小学校长环境教育培训班”。培训团队由武汉绿希望中心成员担任,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杨珂也加入培训师团队,自然之友副理事长康雪参加了结业式。培训期间,讲授、互动、点评、现场展示、考察贯穿于4天的全过程。学员们对全新的理念、详实的案例、新颖的活动和方法非常认可与赞同。
4月25日,25名志愿者齐聚北京教学植物园,参加绿希望志愿者培训活动。培训以“自然游戏”为主题,志愿者学习如何带领“蝙蝠与蛾子”、“诺亚方舟的游戏”、“栖息地”等经典自然游戏。这些志愿者将在5月8日带领60名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开展一场“自然冒险”绿色挑战之旅,通过~系列自然游戏让孩子们在自然中享受美好春日,了解自然之美。
发展合作部
3月13~15日,自然之友前工作人员李健和现任发展合作部主管张赫赫,连同会员工作专员宁荣菊代表自然之友京外小组共同参与了北京倍能管理咨询机构组织的学习网络辅导员2010年度策划会。活动中,倍能学习网络项目分布各地的代表就各自开展学习网络活动的经验,并就困难和挑战做了充分的交流,讨论产生了最新的倍能学习网络资源管理机制。未来,网络的成员将分别确定各自的代表形成倍能学习网络资源管理小组,从而就年度内各学习网络活动计划的确定及资源的申请作出决定。中国环境NGO在线
3月中旬,中国环境NGO在线承办第六届中国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绿色就业分论坛,以“为大学生的绿色就业把把脉”为主题,分论坛邀请到绿色和平人事主管、自然之友人事主管、绿满江淮总干事等嘉宾,在“对话NGO中的HR”和“采访我家乡的NGO――志愿者分享”及“对话绿色企业”等讨论上,大学生了解到了绿色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状况,同时,嘉宾也聆听到来自学生的心里话。
4月,中国环境NGO在线主要针对新网站改版进行验收,完善网站整理架构及网站所需功能的实现。与此同时,策划外地高校中国环境NGO在线平台的推广,欲通过活动寻求项目未来的发展方向。灾后重建绿色学校
3月5日,绿色学校茂县黑虎小学工程结束了两个月的冬歇期开工,首先以去年的施工问题整改为主,后开始大规模的毛石砌筑。为保证建筑的传统施工技术及最终效果,砌筑工人均为黑虎本地农民。
3月13日,绿色希望行动项目负责人携成都根与芽环境教育中心及相关评委老师来到茂县,与教育部门及学校管理者就未来的软件教学方式进行先期沟通。
4月下旬,学校工程完成学生及教师宿合的全部毛石砌筑施工,食堂主体完成,教学楼及综合楼主体完成,还有部分内部毛石墙体尚未完成。
低碳家庭
3月8、11日,分别接受了北京电视台“超级出租车”栏目和“生活面对面”栏目的采访,面向北京市民介绍低碳生活中可以实践的节能安居妙招。
3月25日,拜访轻舟装饰总部,就对方在2009年底推出的系列低碳家居家装技术进行了访问,并在4月9日联系参观了轻重装饰特别打造的“低碳人家样板间”。
4月8日,为瑞士诺华制药公司近50名员工提供了专场“气候变化与低碳生活”讲座。这次活动也是该项目首次与企业合作,期望未来可以积累更多经验影响企业精英践行低碳生活。
4月21日,面向交道口街道南锣鼓巷社区的30户志愿者家庭介绍Power Meter(即插即显式电表)的使用方法,并确定了问卷填写及回收的时间。此次活动标志着该项目在交道口街道采集居民用电情况数据的工作正式启动了。
4月。分别就合作事宜拜访了东华门街道和景山街道隆福寺社区,对未来项目在不同类型的社区内拓展家庭样本打下基础。
4月,先后支持丰台房管中心团委、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尚丽外国语学校和中央财经大学等,开展“低碳生活”专场讲座。在活动中,项目组依托志愿者团队,尝试以公众宣讲的形式影响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低碳社会的发展。环境绿皮书与绿色多边论坛
3月4日,绿皮书会筹备组进行第二次筹备会议。
3月4日,与台达基金会代表进行项目反思与讨论会。
3月19日,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号报告厅举行,到场媒体约40余家。详细会信息请见省略.省略.cn,和更多的民间组织建立联系。
4月,在中国发展简报网站建立项目专题页面省略.cn/newstopic,
php?id=26,相关资料已经上传。
4月29日。召开项目小组讨论会,就如何更好地推动项目进展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探讨。
3~4月,持续更新项目博客60余篇http://CCSCCVip.blog.省略。
城市固废工作
3月16日,由自然之友、SEE基金会和万科公益基金会主办的“NGO推动垃圾减量工作研讨会”在北京旅居华侨酒店举行。来自全国10余省市的20多家NGO、自然之友小组和热心人士在会上分享了关于垃圾分类和社区动员工作的经验和想法。
3月20日,官悦和张伯驹与万通公益基金会就本年度“零废弃”社区试点项目的工作计划进行了沟通。
4月,由自然之友固废组与达尔问自然求知社联合主办、万通公益基金会支持的“公众垃圾课堂”和“公众垃圾之旅”正式开放,今后一年中,每个月都会持续举办两次垃圾相关公众讲座以及两次专题垃圾主题出行活动。
4月13日,“垃圾夜校”在自然之友会议室正式启动,为固废工作组的成员以及更多关心垃圾议题的NGO伙伴提供了充电和交流的平台。第一次夜校活动由固废组顾问毛达主持,参与者有来自自然之友、SEE基金会、环友公益协会、达尔问等机构的伙伴。
4月14日,固废工作组及万通公益基金会项目官员一起前往万科西山庭院,学习垃圾分类工作的社区组织形式。此后与中海枫涟山庄和百旺茉莉园居民代表见面,沟通社区环境保护的意愿。
4月15日,固废工作组全体工作成员(官悦、谢新源、赖伟杰、张伯驹)以及李翔前往天津进行调研。上午与南开大学绿色行动小组的同学代表见面,针对他们的调研报告和工作困难进行沟通。下午和万通基金会项目官员考察科恩达厨余生物处理技术。并带回菌种进行堆肥试验。
4月20日。完成了垃圾减量资料库和网站的架构设计工作,即将通过专业人员进行网站建构工作。
4月21日,固废工作组全体成员与中海枫涟山庄和百旺荣莉园居民代表见面,进一步交流垃圾分类工作的计划和期待。
4月23~28日,固废工作组全体成员和项目顾问张兰英老师一行前往广西横县和广州两地,针对垃圾分类社区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期间,与横县政府工作人员、横县居民、番禺居民、万科物业人员及中山大学的研究者进行交流;并实地走访了广州万科万汇楼、广州五羊新城、广西横县新老城区等垃圾分类实践社区。
4月29日,自然之友与SEE基金会达成协议,将在未来一年时间内就垃圾领域的专题调研与NGO联合工作进行全面的项目合作。
《环境法》与“绿色选择”供应链专项工作
3月14日。项目负责人常成向绿色和平马天杰进行了访谈调研。
3月17日,常成向NRDC高洁进行了访谈调研。
3月18~19日。常成、张伯驹与美国律师协会、上海会员小组代表、法律专家布莱恩进行项目讨论和经验分享会,初步确定调研内容和3~6月份工作计划。
3月27~28日,常成在重庆参与西部地区环境法律师培训班课程,向重庆青年环保协会向春进行了访谈调研。
3月29~31日,常成在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参加了“环境法审判技能培训――以民事证据为主线。”
4月13日,李波、张伯驹参加绿色选择20lO年第二期重金属工作会议,确定了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合作推动关于“IT企业与重金属污染”联合行动。
4月13日,经过两个月的策划与试刊,正式推出《自然之友重点环境公示信息简报》总第一期,汇总环保部及西南四省(市)环保厅(局)一周内的重点公示信息。
4月16日。常成、张伯驹向致诚律所刘晓颖律师进行了访谈调研。
4月20、21日。参加绿色流域主办“绿色信贷”会议,对重庆绿联会和绿色流域的两位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调研;同日推出《自然之友重点环境公示信息简报》总第二期。
4月27日,推出《自然之友重点环境公示信息简报》总第三期。
4月28日,参加NRDC公益律师圆桌会。两会专题系列工作
3月,与北京市、朝阳区相关两会委员代表就垃圾议题进行交流。
3月12日,自然之友应邀将50余本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通过全国政协资环委赠送给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委员们。
3月5~15日,与全国两会部分代表委员进行拜访、沟通交流,并共同提交了数份提案,主题包括垃圾减量、环境健康等。报道请见:http://news.省略/content/2010-03/10/content_3126136.htm。
3月27日,张伯驹参加北京城市管理广播“城市零距离”节目,与北京水资源管理以及绿皮书的奢侈性水消费议题与北京市政协委员进行交流。
3月,张伯驹、常成拜访了全国政协资环委环境处处长,并约定接下来就垃圾等议题进行专题沟通。
传播与公关部
3月2目,组织低碳出行项目志愿者参与云南卫视“民生大议”栏目关于限制私家车话题的录制。
3月5~15日,反复沟通提供用TAn海世博会万科馆关于自然之友传播的素材,所制作的40幅大幅喷绘将免费供自然之友传播使用。
3月,与《时尚先生》合作拍摄的《自然之友骑行车队》刊印并发行。
3月,()杂志,刊登关于自然之友与图客网合作的绿色贺卡的报道。
3月7日,35位志愿者骑行考察北京二环地铁线周边地区,BTV生活频道“超级出租车”栏目跟拍,取得考察问卷124份。
3月13日,20位低碳出行志愿者进入回龙观社区,面向166位居民访问对低碳出行及自行车租赁系统的看法。晚上协助《自然讲堂》第53期“洞悉全球的自行车文化及极速PK”活动,志愿者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和素质。
3月21日。15位志愿者协力完成北京地铁13号线周边自行车租赁点的骑行考察。
3月。建立低碳出行项目博客,地址为http://greentransport.blog.省略/。
4月10日,30位来自中央财经大学09电子商务系学生,利用班级春游完成公益骑行,并完成5号线地铁自行车停车场考察和在线地图标注,以及面向民众的101份街访问卷。
4月22日,自然之友2010绿色北京低碳出行活动启动仪式,邀请2010年合作伙伴东华门街道办事处和Smarter Than Car代表发言。
4月23日,20位志愿者、3位工作人员、3位跟随骑行者考察了南池子与北池子社区,完成街坊组、道路状况组、自行车服务组等三份报告。
4月24日,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志愿服务中心和自行车协会独立完成十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至巴沟站地铁考察,并完成问卷110份。
3~4月,制作低碳出行项目官网,于4月份上线:省略.cn/channal.
php?dd=977
3~4月。完成自然之友中英文折页更新。工作日志
2010年3~4月份
机构大事
3月2日,自然之友与美国律师协会法治项目北京办公室张美玲、林燕梅一同举行了环境法和信息公开项目开题会,总干事李波、调研部主管张伯驹在会议中就项目宗旨和双方在项目中的定位进行了沟通,环境法项目负责人常成也出席了会议。
3月4日。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陈奕祥来访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调研部张伯驹、传播部刘丽梅、梁笑媚参与会谈并汇报绿皮书、绿色多边论坛与绿色传播等项目进展。
3月11日。总干事李波代表自然之友出席世界银行(中国办事处)举办的“环境策略制定与中国民间组织咨询会”。
3月12日。在办公室举办低碳家庭powermeter全员学习会,低碳家庭项目负责人张赫赫主持,学会使用后大家都将测量表单及仪器带回家作实地测量,之后数据会统一回收统计。
3月13日,与北京自行车组织Smarter thancar(比车牛)共同组织自行车文化活动,由总干事李波和比车牛创办人共同主持。Anthony Siracusa主讲“洞悉全球自行车文化”讲座后,展示室内自行车速度赛“极NPK”。
3月15日,余素芬入职,担任自然之友行政部主管并负责人事工作;另外,德国志愿者茉莉(Claudia Moeller)3月起开始在自然之友进行为期5个月的志愿工作。
3月19日,2010年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从公民社会视角对2009年度的重大环境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指出,2009年,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环境污染导致健康受损事件高发,引发严重的,及政府部门对事件爆发原因的反思,垃圾问题全面进入全国公众的视野,成为城市环境议题中紧急且重要的环境挑战之一,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受到了空前的国际压力,国内的减排行动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与此同时,低碳成为家喻户晓的理念,低碳发展成为主流。
3月26日,在办公室召开3月份全员会,年会筹备小组与大家沟通了年会筹备情况,并请各部门或跨部门项目就该月及下月重点工作进行沟通,另设有自由交流环节。
3月27日,北京教学植物园举办“友缘自然――2010绿色嘉年华暨自然之友16周年纪念”。当天分会场活动包括:登山组沿龙潭湖竞走、观鸟组在天坛公园开展观鸟活动、植物组在植物园观赏室外植物和温室植物,并设计了自然体验亲子营、自然讲堂、会员才艺展、“换吧”闲置物品交换市集、京外会员小组省亲及会员沟通、环保影片循环赏等;主会场邀请了伙伴机构林业大学翱翔社表演腰鼓,慧灵智障人士社区服务机构演出快板书,光爱学校演出藏舞思乡,并在会上颁发了“最具贡献会员奖”和“志愿者之星”,并进行了“友缘自然”义拍。
3月27日,自然之友接受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邀请参加“城市零距离”讨论,张伯驹代表自然之友参加关于奢侈性水消费的谈论。
4月7日,总干事李波代表自然之友应德国环保部长诺贝特・勒特根博士邀请,出席环保专家会谈,就有关环境问题进行交流,并介绍了自然之友的工作及相关计划。
4月14日,自然之友应邀参加由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富平学校承办的“NGO ITDAY”,活动旨在提升NGO运用IT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为社会服务的效果。
4月15~16日,理事长杨东平代表自然之友出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经济学)――碳预算与气候公平”,并作了题为“西南旱灾透析环境公平”的报告。
4月1 9日,总干事李波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气候变化专题课堂作“气候变化与公民社会”的讲座。
4月21日,总干事李波会见聚贤社(LeadersQuest)青年领导能力建设组织理事会访华团成员,讨论未来合作事宜。
4月22日,地球日,自然之友应点废成绿(Greening the Beige)邀请参加“古着:生态=时尚”
活动,总干事李波就垃圾议题与与会者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4月22日,总干事李波参加菲律宾雷蒙・麦格赛奖年度潜在获奖人调查。
4月24日,自然之友组织会员与工作人员到八达岭林场,学习本地生态环境,参与采集树种、育苗和扦插,帮助清理步道以规范游览路线,并清除外来入侵物种,协助护林工作,剪枝、浇水、养护、施肥,以实际行动实践科学护林。
4月26日,《环境保护》杂志主办防治重金属污染研讨会,自然之友、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联合《IT知名品牌供应商重金属污染的调研报告》,推动消费者关注IT产品生产过程的污染控制,促进IT品牌加强对其供应链的环境管理,以绿色消费推动IT产品的绿色生产。
4月27日,爱德基金会代表来访自然之友,教育活动部宋汐、传播部梁笑媚接待,双方就“自然体验营与社会企业”进行交流与分享。
4月28日,总干事李波参加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组织的GTZ垃圾专家与民间环保组织的垃圾研讨和交流。
4月28日,总干事李波接受《时尚座驾》杂志采访,并进行户外自行车专题拍摄,倡导低碳出行理念。
4月29日,总干事李波出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民间组织研究课题开题咨询会。
4月29日,总干事李波出席德国环境部与中国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和社科院合作的晚宴。
教育活动部
羚羊车・自然体验营
3月,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组织了一期25个家庭参与的自然体验亲子活动,以植物认知和自然体验游戏为主。协助某公司为打工子弟学校北京利民学校捐赠物品,并在学校开展了以“爱护大树”和“节能减排”为主题的班会。
4月,自然体验营组织20个家庭到门头沟灵溪植树,孩子们不仅亲手植下了小树苗,还在活动中学习了无土栽培技术。
2010年的自然体验培训师完成了全部室内培训,接下来会进入到实践部分。对自然好野人的真正挑战也才刚刚开始。登陆羚羊车自然体验博客http://tiyanying.blog.省略/
绿色希望行动
2010年,自然之友绿色希望行动项目新增8家合作组织,作为地区学习中心致力于共同建设乡村环境教育的“地区学习中心”。这些组织包括辽宁盘锦黑嘴鸥、云南高黎贡山之友、四川成都根与芽、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滴水行动”支教组、安徽绿满江淮、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北京爱自然、广西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
3月25日,资深志愿者吴蓓、田达生两位老师和30名自然之友会员分享华德福教育与自然教育结合的心得。
4月3日。30名来自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参与
了“乡村教师综合实践课培训班”,由大城子小学教师朱秀荣和北京三十五中教师顾芳讲授。
4月10~13日,来自绿色希望行动11个省市自治区项目学校的42名学员参加了由自然之友绿色希望行动项目主办、武汉绿希望中心承办的“农村小学校长环境教育培训班”。培训团队由武汉绿希望中心成员担任,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杨珂也加入培训师团队,自然之友副理事长康雪参加了结业式。培训期间,讲授、互动、点评、现场展示、考察贯穿于4天的全过程。学员们对全新的理念、详实的案例、新颖的活动和方法非常认可与赞同。
4月25日,25名志愿者齐聚北京教学植物园,参加绿希望志愿者培训活动。培训以“自然游戏”为主题,志愿者学习如何带领“蝙蝠与蛾子”、“诺亚方舟的游戏”、“栖息地”等经典自然游戏。这些志愿者将在5月8日带领60名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开展一场“自然冒险”绿色挑战之旅,通过~系列自然游戏让孩子们在自然中享受美好春日,了解自然之美。
发展合作部
3月13~15日,自然之友前工作人员李健和现任发展合作部主管张赫赫,连同会员工作专员宁荣菊代表自然之友京外小组共同参与了北京倍能管理咨询机构组织的学习网络辅导员2010年度策划会。活动中,倍能学习网络项目分布各地的代表就各自开展学习网络活动的经验,并就困难和挑战做了充分的交流,讨论产生了最新的倍能学习网络资源管理机制。未来,网络的成员将分别确定各自的代表形成倍能学习网络资源管理小组,从而就年度内各学习网络活动计划的确定及资源的申请作出决定。中国环境NGO在线
3月中旬,中国环境NGO在线承办第六届中国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绿色就业分论坛,以“为大学生的绿色就业把把脉”为主题,分论坛邀请到绿色和平人事主管、自然之友人事主管、绿满江淮总干事等嘉宾,在“对话NGO中的HR”和“采访我家乡的NGO――志愿者分享”及“对话绿色企业”等讨论上,大学生了解到了绿色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状况,同时,嘉宾也聆听到来自学生的心里话。
4月,中国环境NGO在线主要针对新网站改版进行验收,完善网站整理架构及网站所需功能的实现。与此同时,策划外地高校中国环境NGO在线平台的推广,欲通过活动寻求项目未来的发展方向。灾后重建绿色学校
3月5日,绿色学校茂县黑虎小学工程结束了两个月的冬歇期开工,首先以去年的施工问题整改为主,后开始大规模的毛石砌筑。为保证建筑的传统施工技术及最终效果,砌筑工人均为黑虎本地农民。
3月13日,绿色希望行动项目负责人携成都根与芽环境教育中心及相关评委老师来到茂县,与教育部门及学校管理者就未来的软件教学方式进行先期沟通。
4月下旬,学校工程完成学生及教师宿合的全部毛石砌筑施工,食堂主体完成,教学楼及综合楼主体完成,还有部分内部毛石墙体尚未完成。
低碳家庭
3月8、11日,分别接受了北京电视台“超级出租车”栏目和“生活面对面”栏目的采访,面向北京市民介绍低碳生活中可以实践的节能安居妙招。
3月25日,拜访轻舟装饰总部,就对方在2009年底推出的系列低碳家居家装技术进行了访问,并在4月9日联系参观了轻重装饰特别打造的“低碳人家样板间”。
4月8日,为瑞士诺华制药公司近50名员工提供了专场“气候变化与低碳生活”讲座。这次活动也是该项目首次与企业合作,期望未来可以积累更多经验影响企业精英践行低碳生活。
4月21日,面向交道口街道南锣鼓巷社区的30户志愿者家庭介绍Power Meter(即插即显式电表)的使用方法,并确定了问卷填写及回收的时间。此次活动标志着该项目在交道口街道采集居民用电情况数据的工作正式启动了。
4月。分别就合作事宜拜访了东华门街道和景山街道隆福寺社区,对未来项目在不同类型的社区内拓展家庭样本打下基础。
4月,先后支持丰台房管中心团委、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尚丽外国语学校和中央财经大学等,开展“低碳生活”专场讲座。在活动中,项目组依托志愿者团队,尝试以公众宣讲的形式影响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低碳社会的发展。环境绿皮书与绿色多边论坛
3月4日,绿皮书会筹备组进行第二次筹备会议。
3月4日,与台达基金会代表进行项目反思与讨论会。
3月19日,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号报告厅举行,到场媒体约40余家。详细会信息请见省略.省略.cn,和更多的民间组织建立联系。
4月,在中国发展简报网站建立项目专题页面省略.cn/newstopic,php?id=26,相关资料已经上传。
4月29日。召开项目小组讨论会,就如何更好地推动项目进展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探讨。
3~4月,持续更新项目博客60余篇http://CCSCCVip.blog.省略。
城市固废工作
3月16日,由自然之友、SEE基金会和万科公益基金会主办的“NGO推动垃圾减量工作研讨会”在北京旅居华侨酒店举行。来自全国10余省市的20多家NGO、自然之友小组和热心人士在会上分享了关于垃圾分类和社区动员工作的经验和想法。
3月20日,官悦和张伯驹与万通公益基金会就本年度“零废弃”社区试点项目的工作计划进行了沟通。
4月,由自然之友固废组与达尔问自然求知社联合主办、万通公益基金会支持的“公众垃圾课堂”和“公众垃圾之旅”正式开放,今后一年中,每个月都会持续举办两次垃圾相关公众讲座以及两次专题垃圾主题出行活动。
4月13日,“垃圾夜校”在自然之友会议室正式启动,为固废工作组的成员以及更多关心垃圾议题的NGO伙伴提供了充电和交流的平台。第一次夜校活动由固废组顾问毛达主持,参与者有来自自然之友、SEE基金会、环友公益协会、达尔问等机构的伙伴。
4月14日,固废工作组及万通公益基金会项目官员一起前往万科西山庭院,学习垃圾分类工作的社区组织形式。此后与中海枫涟山庄和百旺茉莉园居民代表见面,沟通社区环境保护的意愿。
4月15日,固废工作组全体工作成员(官悦、谢新源、赖伟杰、张伯驹)以及李翔前往天津进行调研。上午与南开大学绿色行动小组的同学代表见面,针对他们的调研报告和工作困难进行沟通。下午和万通基金会项目官员考察科恩达厨余生物处理技术。并带回菌种进行堆肥试验。
4月20日。完成了垃圾减量资料库和网站的架构设计工作,即将通过专业人员进行网站建构工作。
4月21日,固废工作组全体成员与中海枫涟山庄和百旺荣莉园居民代表见面,进一步交流垃圾分类工作的计划和期待。
4月23~28日,固废工作组全体成员和项目顾问张兰英老师一行前往广西横县和广州两地,针对垃圾分类社区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期间,与横县政府工作人员、横县居民、番禺居民、万科物业人员及中山大学的研究者进行交流;并实地走访了广州万科万汇楼、广州五羊新城、广西横县新老城区等垃圾分类实践社区。
4月29日,自然之友与SEE基金会达成协议,将在未来一年时间内就垃圾领域的专题调研与NGO联合工作进行全面的项目合作。
《环境法》与“绿色选择”供应链专项工作
3月14日。项目负责人常成向绿色和平马天杰进行了访谈调研。
3月17日,常成向NRDC高洁进行了访谈调研。
3月18~19日。常成、张伯驹与美国律师协会、上海会员小组代表、法律专家布莱恩进行项目讨论和经验分享会,初步确定调研内容和3~6月份工作计划。
3月27~28日,常成在重庆参与西部地区环境法律师培训班课程,向重庆青年环保协会向春进行了访谈调研。
3月29~31日,常成在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参加了“环境法审判技能培训――以民事证据为主线。”
4月13日,李波、张伯驹参加绿色选择20lO年第二期重金属工作会议,确定了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合作推动关于“IT企业与重金属污染”联合行动。
4月13日,经过两个月的策划与试刊,正式推出《自然之友重点环境公示信息简报》总第一期,汇总环保部及西南四省(市)环保厅(局)一周内的重点公示信息。
4月16日。常成、张伯驹向致诚律所刘晓颖律师进行了访谈调研。
4月20、21日。参加绿色流域主办“绿色信贷”会议,对重庆绿联会和绿色流域的两位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调研;同日推出《自然之友重点环境公示信息简报》总第二期。
4月27日,推出《自然之友重点环境公示信息简报》总第三期。
4月28日,参加NRDC公益律师圆桌会。两会专题系列工作
3月,与北京市、朝阳区相关两会委员代表就垃圾议题进行交流。
3月12日,自然之友应邀将50余本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通过全国政协资环委赠送给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委员们。
3月5~15日,与全国两会部分代表委员进行拜访、沟通交流,并共同提交了数份提案,主题包括垃圾减量、环境健康等。报道请见:http://news.省略/content/2010-03/10/content_3126136.htm。
3月27日,张伯驹参加北京城市管理广播“城市零距离”节目,与北京水资源管理以及绿皮书的奢侈性水消费议题与北京市政协委员进行交流。
3月,张伯驹、常成拜访了全国政协资环委环境处处长,并约定接下来就垃圾等议题进行专题沟通。
传播与公关部
3月2目,组织低碳出行项目志愿者参与云南卫视“民生大议”栏目关于限制私家车话题的录制。
3月5~15日,反复沟通提供用TAn海世博会万科馆关于自然之友传播的素材,所制作的40幅大幅喷绘将免费供自然之友传播使用。
3月,与《时尚先生》合作拍摄的《自然之友骑行车队》刊印并发行。
3月,()杂志,刊登关于自然之友与图客网合作的绿色贺卡的报道。
3月7日,35位志愿者骑行考察北京二环地铁线周边地区,BTV生活频道“超级出租车”栏目跟拍,取得考察问卷124份。
3月13日,20位低碳出行志愿者进入回龙观社区,面向166位居民访问对低碳出行及自行车租赁系统的看法。晚上协助《自然讲堂》第53期“洞悉全球的自行车文化及极速PK”活动,志愿者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和素质。
3月21日。15位志愿者协力完成北京地铁13号线周边自行车租赁点的骑行考察。
3月。建立低碳出行项目博客,地址为http://greentransport.blog.省略/。
4月10日,30位来自中央财经大学09电子商务系学生,利用班级春游完成公益骑行,并完成5号线地铁自行车停车场考察和在线地图标注,以及面向民众的101份街访问卷。
4月22日,自然之友2010绿色北京低碳出行活动启动仪式,邀请2010年合作伙伴东华门街道办事处和Smarter Than Car代表发言。
4月23日,20位志愿者、3位工作人员、3位跟随骑行者考察了南池子与北池子社区,完成街坊组、道路状况组、自行车服务组等三份报告。
4月24日,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志愿服务中心和自行车协会独立完成十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至巴沟站地铁考察,并完成问卷110份。
关键词:工程硕士;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204-03
国家教育部于1997年起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和结构,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增强研究生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能力,正式设立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毕业人数的增加,工程硕士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专业学位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相比,具有招生起步晚,规模小,形式单一,涉及职业领域比较少,全日制攻读比例较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模式缺乏特色,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常照搬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等缺陷。现在普遍采用的培养模式并没有突出工程硕士的工程特色,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往往与工学硕士相近,存在只重视论文的学术水平而忽视工程应用的不足,不能够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数量、质量的需求,所以对于一个教育体系来讲,在职培养的工程硕士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培养模式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成熟和完善。本文通过对机械工程领域在职研究生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专门研究,力图结合学科的特点,在传统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对于机械产品的市场调研以及公司运作相关的知识点的学习内容并完善相关的培养方案,以期达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于机械产品市场了解和对于生产企业运作的了解,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产品开发所需的创新技术,而且可以了解产品的市场需求,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研发,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对于毕业后想在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学生而言,掌握了机械产品的市场调研方法以及公司运作相关的知识点以后,无疑可以使学生们尽快胜任管理岗位;对于部分想自主创业的学生来讲,可以利用学到的公司运作所需的知识,结合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迅速地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可以改变目前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为学生的就业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
一、机械工程领域在职研究生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路
目前,国内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门研究在研究生教育现状、存在问题、教学课程设置、教育方法改革及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些研究者目前对于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理念,但是还只是局限在培养平台的建立上,还没有具体实施的事例,还没有见到关于适应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专门研究。
目前在机械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往往与工学硕士相近,只是重视研究生的对于机械产品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只重视论文的学术水平而忽视工程应用,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所以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为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和公司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为了开阔在职研究生对于机械产品的创新能力和知识面,使学生不仅仅是局限于对某个机械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而是从市场开发、公司运作等多个方面来考虑问题,使培养的学生具备创新和创业两种能力,成为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对于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除了强调其工程特色之外,还需在论文选题之初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对于产品开发和技术市场的调研能力的培养以及和公司(或企业)运作相关的有关知识(比如公司的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了解,可以使研究生们在论文选题之初就学会对于机械产品的市场调研方法,选择市场急需的产品来开发研究,结合论文工作开发出产品的生产工艺,提高学生对于机械产品市场的了解和对于生产企业运作的了解,提高研究生的就业适应性和创业能动性,能够胜任专业技术工作岗位、管理工作岗位或是成为自主创业的能手,使研究生具备创新能力,增加研究生的知识面,为将来可以胜任本职工作、胜任管理岗位或是为将来自己创办公司打下良好的基础。构建该种培养模式时应该采取在对于某种机械产品的市场调研、生产工艺创新研究、市场推广的基础上,通过修订培养方案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创业能力。
二、机械工程领域在职研究生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1.课题的市场调研是本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的前提和基础。每位学生开始进入课题之前,首先由导师在自己和框架式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建立上,还没有具体实施的事例,还没有见到关于适应机械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专门研究。建立符合机械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有本领域创新及创业能力特色的培养模式是本文需要着重研究的内容。
本文在构建机械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时,首先应考虑到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由于他们一般都有职业背景,且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其中不乏生产单位的技术骨干,对于机械产品的生产工艺甚至市场状况都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采用的培养模式应该由导师将自己的成果或是自己熟知的研究领域内,为学生筛选出与学科前沿发展紧密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实际课题拿来供学生筛选,为每一个研究生因人而异地设计好理论研究方向。在研究方向的设计上要以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为主,对研究生实施个性化管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每位学生在拿到导师提供的工程实际课题以后,首先需要对于课题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市场推广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产品和技术的市场调研能力,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
2.培养方案的修订。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采取个性化培养方案,导师除了给学生选择本领域必须掌握的课程以外,还可聘请与学生选择课题相关的交叉学科的老师作为导师组参与课程设置的工作。对于开发产品类的学生可适量加入对公司(或企业)运作相关的有关知识(比如公司的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了解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去思考问题,使学生不仅仅是局限于对某个机械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而是从市场开发、公司运作等多个方面来考虑问题。对于这部分知识点,在现有的培养方案中可以采取让学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市场调研报告或是采取听取讲座并撰写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培养。
三、具体培养过程的实施和验证
本文第一作者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将自己的研究思路用于自己的机械工程领域在职培养的工程硕士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的一个学生是2011年入校的在职工程硕士,进校时是一个民营企业的技术骨干,擅长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等工作。我给学生列出了3个工程实际课题,首先让学生开展课题的市场调研。经过3个月的市场调研,该学生选择了“基于快速成型的树脂铸造模具的制造”课题,他认为这个课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前景广阔,这个项目引起了他的学习兴趣。
确定了这个课题以后,作者给学生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除了机械工程领域必须掌握的一些课程以外,还聘请了我们学校工程实训中心的老师、商学院的老师以及研究生处的老师作为导师组,为学生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除了包含产品开发所需的知识点外,还包括了市场调研方法、公司注册、税务登记、银行以及财务管理等知识点,并分别由相关的老师进行个别辅导,该知识点的考核采取学生撰写总结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
该学生经过3年的培养,不仅完成了硕士论文,而且还从原单位辞职,自己购买数控加工设备,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了自己的模具公司,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而这些公司注册、税务登记、银行以及财务管理等事项都是学生本人自己主持完成的,可以说该学生的表现证明本文构建的机械工程硕士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是合理的,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四、机械工程领域在职研究生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总结
1.本文所构建的机械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突出了工程硕士的工程特色,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既重视了论文的学术水平也重视了论文的工程应用,能够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
2.本文构建的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强调了课题的市场调研是培养模式构建的前提和基础,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对产品和技术的市场调研能力。
3.本文构建的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学生课题研究的需要,采取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避免了由于机械工程研究生属于理工科类招生范畴,不少高校在设置研究生课程方面,明显重视专业课的教育,而对于学科前沿和相关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明显不足,这从某种程序上限制了机械工程硕士科研思维的发展的弊端。本文所述的培养模式中除了给学生选择本领域所需的必须掌握的课程以外,还适量加入了对公司(或企业)运作相关的有关知识(比如公司的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点,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去思考问题,使学生不仅仅是局限于对某个机械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而是从市场开发、公司运作等多个方面来考虑问题,为学生以后从事管理工作或是自主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本文构建的机械工程领域在职研究生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经过了作者实际培养过程的检验,培养的机械工程硕士从课题选择,到培养方案确定,再到完成毕业论文以及毕业后学生选择了自主择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本文的实践过程丰富了机械工程领域在职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丰富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理论,有利于深化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认识,促进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利于学校明确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提高专业学位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倪敬,孙a.面向企业需求的机械工程硕士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
[2]黄东兆,胡忠举.机械工程硕士的培养现状及发展前景[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2).
[3]邹玲,汪毅能,陈启卷.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探索,2013,(11).
[4]王燕萍.从职业性要求看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5).
[5]高月娟,杨茜,黄琳.工程硕士培养中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
[6]赵岩,徐平.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教育管理,2012,(9).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面向职场,活动引导
根据教育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校教育的改革发展“的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在各专业开设了应用文写作基础必修课程。应用文写作是语文工具性与实用性的重要体现,它与学生生活及将来就业息息相关,应用也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相对于其他文体来说,应用文的使用频率要高很多,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所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由于长期以来,应用文写作课程理论性强,实操课程少,以及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等原因,导致应用文教学陷入一种难以摆脱的窘境。教师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枯燥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学生在应用写作的学习过程中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觉得应用写作是很简单的事,完全可以从通过网络下载等。作为担任高职院校应用文教学的笔者,在担任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期,面对如此窘态,通过深刻反思,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尝试在面向职场的应用文教学,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应用文教学随之改观:
一、在课外的生活中营造职场,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在课外的生活中,笔者将应用文写作的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营造一个职场环境。如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了班级QQ群,微信群等。建立现在信息化群的意义非常重大,营造一个社会职场模式,教师作为单位主管,班干部分工协作,分别为人事部、行政部门,对QQ群、微信群所发表的一切通知、请假条、策划方案等做记录及监督。教师作为单位主管针对言论做点评及更改。这种职场的模式,让同学们很自然的接受了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现实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如果不掌握应用文写作技能,会给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应用文的使用与写作将成为他们肯工作中的必备技能之一。这个技能如同其他体裁的写作一样,均不可能是一日之功,都必须在学习期间认真学习,多学多练才能熟练掌握,毕业后才能更好的运用于职场。
在校园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参加活动的组织策划,并形成相关活动的新闻稿。笔者在学期中对所任教学生作了一次特殊的测试,这次测试囊括了本学期所学应用文相关文体的写作。由笔者在应用文写作课堂上发起了“暖心活动”倡议,向贫困山区捐赠物资,再由学生会在课后组织策划全部活动。包括策划、主题班会、物资募捐现场等。围绕这次活动设计了一系列应用文写作教学案例,按照活动顺序安排了以下案例(以外语系教学活动为例):
外语系学生会组织临时工作会议,商议“暖冬行动”计划,并撰写会议纪要;
以外语系学生会名义拟写倡议书,号召大家奉献爱心、积极响应暖冬行动;
以组织者――外语系学生会的名义向外语系申请组织全系“暖冬行动”主题班会,并提交活动策划书;
通过主题班会进行现场募捐并邮寄物资,活动结束后,撰写活动总结;
以记者的身份撰写新闻报道,以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名义向全系捐赠衣物的同学写感谢信。最后由教师在课堂上对活动进行总结,对所收集的作业进行当堂修改。此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进一步增进了师生间的关系。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并乐于参与。不仅培养了学生应用写作的综合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爱心、博学的良好品德。
衡量一门日语课程的真正标准是你日语讲得有多好,衡量一门销售课程的真正标准是你卖的有多好,而衡量应用写作课程的真正标准是“写”得有多好,“用”得有多流畅。因此,要把应用文写作延伸到第二课堂,在课外生活中营造这种职场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在课堂的教学中定位职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大胆改革,致力创新,改变传统的老实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和一味让学生写的方法,定位职场,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学习求职信、简历的制作后,笔者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取得的资格证书等写好简历;教师根据专业搜寻市内热门招聘信息,如针对外语系的日立汽车系统有限公司,针对建艺系的敏捷集团增城分公司相关职位的招聘,在课堂上设立模拟面试现场,模拟职场分为分组――实施――评估――总结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组阶段。将班上同学分为三组,招聘方、求职方和观察方;第二阶段:实施阶段。要求求职者准备好求职信,结合学过的面试礼仪,尤其注意仪容、服饰、语言、行为等。招聘方:主考官出考题,每位主考官的问题不得超过两个。要求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且需与本专业知识联系密切。观察放负责观察、及时做好相关记录。第三阶段:评估阶段。由全班同学对招聘方、求职者、观察方互相点评:哪一位求职者的表现最好?你认为哪一位主考官提的问题较契合专业要求、具有面试官素质?并投票评出:最佳求职者、最佳招聘方、最具口才奖。第四阶段:总结阶段。通过模拟职场情境,从HR的角度分析优秀的求职材料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如何才能写规范、得体的求职材料,HR眼中优秀的毕业生应具备哪些条件。并使学生意识到,在日后的学习中,需要更加努力学子,努力考证,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等,成为求职中HR眼中优秀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这种模拟职场,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展了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并让学生真正有主导意识,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感受到职场,在学生能在“职场”上“舞文弄墨“、尽显才智。这样的教学方法直观性强,具有很强的临场感觉,学生能在模拟职场中掌握所学知识,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笔者求职信、简历的教学中感悟:真正的应用文教学应立足教材面向实际、立足课堂面向职场。
三、在文体选择时结合专业,活动引导学以致用
在文体的教学和写作训练中,笔者改变过去每一种文体都讲、练的方法,改变教案通用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并将课本上没有而学生将来在专业工作中涉及到的文体进行补充。如经管系增加专用文书《市场调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报告》等文体的教学。在应用文教学中,利用活动引导教学,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师通过实践活动这种真实的环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应用文的实用型,让所学到的知识及时体现他们的使用价值。这样,学生才会主动自觉的去学习,教学才能取得零号的效果。如在《条据》教学中,教师设置因借条写作不当引发的经济”纠纷“,再在教师引导下,让同学们根据教材上《条据》写作时,数字应该用大小写来消除“误会”;在《演讲稿》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竞岗,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竞岗活动为线索,面向职场实际情况,设立相关情境进行教学,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实践活动做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带着迫切需要去学,便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开放式教学中引导学生,让学生进入社会
应用写作是实用学科,程式性是其最大特点,因为应用文教材多为条条框框,单调枯燥,尤其针对教学中学生感到陌生又难以学会的内容,笔者做了大胆尝试,进行开放式教学,一方面,将课堂延伸到校外,让学生真实地参观并掌握第一手材料,进行文体写作。如在学习“调查报告”中,针对学生专业进行调查报告的撰写。如建艺系的学生根据所学《古代建筑史》,调查家乡或周边城市存在的古代建筑、古代建筑的现状、当今社会对古代建筑的保护及修护的建议和意见等相关的调查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调查报告文体的写作,写一个关于家乡古代建筑的调查报告。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课内知识,还培养了观察、思维能力,拉近了学校教学与社会现实的距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如经管系调查报告的写作指导,可在学习调查报告文体知识的前提下,教师调查报告题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按要求完调查报告的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收集网络资料和分析、筛选资料的能力,也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的技能。
通过校外的课堂延伸以及网络资源的拓展等开放式教学,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他们驾驭知识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对笔者的启示是:开放式课堂对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实际锻炼是任何课堂教学都不能替代的;作为一名应用文写作教师要善于把握一切对学生有锻炼价值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总之,应用文写作的实用型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只有面向职场,突破理论范围的束缚,突破课堂教学的空间,才能使真正使应用文写作学以致用。同时,这种立足教材面向实际,面向课堂面向职场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变高职生学习应用文的心态,提高高职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等应用写作教程 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
学前教育这一行业的逐渐兴起影响了许多高校开始设立学前教育这一专业,从而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着就业期望与其实际就业不相符等尴尬,不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即转业。本文研究了影响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期望的因素,并对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
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期望
2010年我国高等院校应届的毕业生就已经达到了600万人之多。当代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特点,希望自己的就业环境可以舒适,可以有比较高的薪资,不希望从事劳动强度太大的工作,这些想法与现实就业环境并不相符。学前教育专业就业不稳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方面的因素
(一)地域之间发展的差异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优先发展东南沿海地区,随后建立京津冀、苏沪浙、珠三角等工业基地,进而发展地域向内陆偏移,造成经济发展在地域上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差距也比较大,城市与农村之间不仅是经济发展速度的差距,更是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福利等多方面的问题。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使各大高校的毕业生普遍向往城市。
(二)公立园与私立园条件差异
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幼儿园的办学热潮,但其规模大小、学校环境、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又存在着差距。相对于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二者来说,毕业生更愿意选公立幼儿园,因为最起码的工作环境和工资有保证。有些在条件限制下选择了私立幼儿园的大学生也会在以后的发展中慢慢转向公办,转向条件好的地区,在这种状态下园里的教师状况会一直处在一个不稳定状态当中,给幼儿教师的工作稳定性造成了严重后果。
(三)社会认知度
幼师待遇、地位不高。幼师薪资待遇低下,工作任务量较大,尤其是私立幼儿园情况更甚,私立园幼师还存在与公立园编制体制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在过去的传统观念里,幼师这一行业一直不被社会所认可,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幼师的偏见,觉得就是哄孩子的职业。
(四)国家的重视程度
只有发展好教育事业才会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有所提升,才会提高我国在国际的地位。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资源的稀缺。2010年国务院国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表明:“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学前教育这一行业的发展,一方面使幼儿园的办学数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当下这个社会上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师范生的需求量急剧增多,在大学生普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却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相反却成为众多用人单位争抢的对象,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较为轻易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即使换工作也能够很轻易找到条件更为优越的岗位。
二、学校方面的因素
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各高校普遍存在过分注重理论因而轻实践的心理,对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做的不够全面给专业课安排的理论课时比实践课要多,并且大多理论课为必修课。实践课程多为选修课,大多数学校的实践课的上课时间多为学期结束前的一两个星期,见习时间较短。这样的课程设计往往使学生对教学实践不够重视,在临场教学能力不够充足,从而失去对教学的自信心,毕业后选择其他领域的工作。另外,众多院校的老师们在给学生们上就业指导这一课的时候都是在应付课时,使学生对幼师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对这一职业没有保持积极的态度与持之以恒的决心,只是把幼师当做一种职业,当出现更好的选择时就会转向更好的工作。
三、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没有产生科学而正确的就业观念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特点,想要找到工作条件较好待遇好的岗位,不愿意去工作条件较差的贫困地区或偏远山区。从而在就业地域上出现集聚现象。只有树立科学而又正确的就业观念,才会对自己的就业规划与进展前景提供准确无误的价值观指导。
(二)所学知识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现在很多学前教育生在学校里学到的专业方面的技能和微小的教学经验根本不能适应这个社会大环境。由于社会越来越在进步中,社会上对又是这一行业的认知度的提高,进而使学前教育专业生更加的关注自身的技能学习和教学经验的增长。幼师需要关爱孩子,能够接受并在教学中实行最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创新教学内容,在艺术方面希望唱歌、跳舞、绘画等多方面均有涉猎;能够坚持在幼儿园长期工作等。学生在专业方面的能力不够必然导致跳槽转业。
(三)受到家庭环境与独生子女情况的影响
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目前正在就业或即将面临就业的人大多是90后,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受到父母的疼爱,没有吃过苦也不愿意吃苦。农村孩子渴望大学毕业后能够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找工作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愿意回到家乡或选择条件较差的地方工作,那么就会造成某些城市幼师出现饱和情况,而有些地区教师资源严重稀缺。
作者:刘停炜 孙红 单位:黑河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剑斌.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期望的调查研究———以华东地区11所高等师范院校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2).
[2]唐敏.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1,(02).
[3]谢坤,黄慧君.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