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义务教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义务教育课程核心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义务教育课程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义务教育课程核心素养

第1篇:义务教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浙江省教育厅近日下发《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2015学年各设区市、县(市、区)选择部分学校启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2016学年全省中小学全面推进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浙江省首次把义务教育课程分成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类,前者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后者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其中,拓展性课程分为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实践活动等3类。

浙江省强调,学校要尽可能开发多种类型的拓展性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科目和活动,并明确小学阶段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为15%左右,初中为20%左右。

新修订的《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对课时设定了两条底线:一是不得增加周总课时和周教学总时间;二是不得挪用音体美、品德、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在此前提下,学校可在国家规定的课时比例范围内,自主安排其他课程课时,增加拓展性课程的课时。

辽宁:规定学生作业教师须全批全改违规教师考核不称职

辽宁省教育厅近日对“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行为再出重拳,严查教师有偿补课等行为,要求教师对学生书面作业全批全改,否则年度考核为不称职,情节严重的将受到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解决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是辽宁省今年治理“三乱”的重点,严禁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或者对学生实行有偿补课,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的可能影响考试、考核评价的宴请等。

辽宁还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考核情况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合格的核心内容,要求教师对学生书面作业全批全改,对不认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不认真评改学生书面作业的教师,在年度考核时定为不称职;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教师,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山东:高中招生多元评价等级录取

山东省教育厅出台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指导意见规定,自2015年秋季入学的初中学生开始,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录取中比重,可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学科考试成绩等值对待,实行多元评价、等级录取。

山东省要求强化市级教育行政部

门宏观管理职责,建立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统筹做好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考试和考查科目,考试科目成绩采取等级呈现方式;考查科目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清理规范高中招生加分项目,取消国家明确规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项目。

山东省还将支持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制定录取方案,逐步实现由高中学校确定录取标准和录取方法自主录取学生。完善普通高中指标生分配办法,公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指标的分配比例不低于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60%。

海南:调整异地高考政策连读12年毕业不限报考批次

从2015年起,考生在琼连读12年毕业,其父母无缴纳社保记录,参加异地高考不再受报考批次限制。

据了解,在2014年该省首次实施异地高考政策中发现,有部分外省籍考生法定监护人的社保缴纳虽不符合异地高考政策要求,但这些考生却长期在海南中小学就读,法定监护人在海南务工或创业。本次增补的不限报条款是:自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年级在海南学校有学籍并连续就读满12年的外省籍考生,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在该省有合法稳定的住所且就读期间连续居住满12年,其法定监护人在海南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可以在海南报名参加高考,且不受报考批次的限制。

广西:出台县级中专办学标准构建“综合素质+职业技能”课程体系

广西县级中专综合改革现场推进会近日召开。会上印发了县级中专办学标准和深化县级中专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两个征求意见稿,提出构建“综合素质+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着重培养综合素质加一技之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广西提出,要加强文化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加强课程建设,构建“综合素质+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升学和就业多元发展需求。

第2篇:义务教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一、加强初中音乐学科综合化研究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

学科综合化体现了现代课程的发展趋势,是学科间学习领域的扩展,是素质教育理念在实施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图通过课程与教学的变革来打破传统的课程缺乏内在联系、课程内容脱离实践、课程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符合少年儿童知识学习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为音乐学科走向综合提供了指导方向与目标。

二、加强初中音乐学科综合化研究体现了音乐学科自身内在的规定性

音乐学科是在横跨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是一门具有独立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艺术学科。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基础音乐教育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的要义在于“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有益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学科走向综合既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音乐学科本身内在品性的体现。

三、加强初中音乐学科综合化研究是音乐教学实践发展的必然诉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在实践中倡导音乐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其它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音乐与其它非艺术学科的综合,以期实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教育目标。然而,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标准》的要求,如何实现学科的综合还是一个有待深入探究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国内目前区域之间初中音乐教材版本不一,又给初中音乐学科的综合化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个更大的挑战。加强综合化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加强初中音乐学科综合化研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应然路径

第3篇:义务教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人教社新版教材源自多年的教材研究和教学实践

此次新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修订版。自2001年秋季,人教版首批14个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通过审查,并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进入全国29个国家实验区进行实验。在实验期间,人教社不间断地对教材实验情况进行追踪、研究,对教材进行适当的修订。因此,这次教材大修订是过去11年新课改以来教材实验工作的自然延续,或者叫做成果结晶,可谓“十年磨一剑”。

11年的教材实验为这次教材修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一是多年的教材研究基础;其二是教学实践基础。

人教社进行教材研究、编写与实验一贯坚持科研为先,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概括。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多项“十一五”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如:“中小学生学业成绩标准的研究与开发”、“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国外中小学教材中中国内容的研究”、“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与评价的实验研究”、“中小学探究式学习指导策略实证研究”等等。这些研究课题,对修订教材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例如,“中小学生学业成绩标准的研究与开发”课题,各学科课题组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提供了测量学生学业成绩的工具,对把握教材内容选择的深度和广度十分有用;“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课题,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实现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进一步明确了人教版教材的特色以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同时,提高了教材研究和编写人员的学术素养,保证了教材的质量。

11年来,为了获取教材实验的第一手信息,人教社的编辑每年都要深入实验区做跟踪回访,到教室听课,召开教师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直接了解教师对教材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网络论坛、企业微博等多种媒介与广大师生保持密切交流;同时,人教社还定期组织、参与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教材交流研讨活动,如实验经验交流、论文评比、现场课评比、课件评比等,邀请各实验区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参加,并利用这样的机会交流研讨,征求教材实验的相关信息。多年来,人教社收集到大量来自实验区教师、教育研究者的意见和建议。每年的例行修订,都会将其中的合理化建议落实在教材中。

为教师和学生服好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好平台,是人教社一以贯之的理念。与教师沟通的渠道通畅了,来自一线的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形成良性互动。第一,为了使教师准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人教社精心组织了由教材编者、优秀教研员和特级教师等组成的教材培训专家讲师团,每年寒暑假,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宣讲教材,答疑解惑,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第二,人教社和课程教材研究所专门设立了针对实验区的课题资助项目,对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开放,研究内容与教科书、教学密切相关

新版教材,保留原有优势,并使特色更鲜明

2011年下半年,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大修订全面展开。2012年1月底,小学阶段的数学、音乐、美术、英语起始年级教材;体育(教师用书)第一册。初中阶段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地理、历史与社会、外语(英、日、俄)、音乐、美术、艺术起始年级教材;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送教育部审查。2012年4月底送审教材全部通过审查。

11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人教版教材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为:教材与课程标准有较高的适切度;教材的学科齐全,体系完善,结构设计比较严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比较活泼生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的装帧设计简约美观;有丰富的配套教学资源等。此次修订,修订人员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进一步理顺五大关系: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系;学科逻辑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学生经验的关系;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学科的独立性与相关性的关系;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关系。修订后的教材,除继续保持和发扬上述优势外,还在教材内容上,更加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使教材的特色更加鲜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标准;坚持素质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展的新要求和科技进步的新内容;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课程容量和难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学段以及学科之间的有机衔接。

新版教科书,强化基础,有效减负,具有视觉美感

新修订的人教版教科书在今年秋季与广大师生们见面。据了解,这也是人教社建社62年以来编写出版的第11套中小学通用教科书。众多教研专家和优秀教师在认真研读新修订的人教版教科书之后,一致认为这套新教科书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更加“接地气”。

——教材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更加突出。在教材的框架设计、内容选择上有意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教材研究和编写者的文化自觉。例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很多学科教材都在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下足了工夫。如《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在“文明探源”这一单元中,对中华文明的起源给予更为详尽的讲述;《数学》七年级下册中的“阅读与思考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增加了对于我国古代方程组解法的全面介绍,充分反映了古代人在数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教材的基础性更加强化。经过精选后的教材内容,在容量和难度上得到控制,“双基”落实,有效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来自于各个方面,就教材本身来说,知识点与年级配置的不合理、基础知识过于隐性化和简单化、教学内容过多过深等,都会使学生感到“难学”,这是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一个方面。修订后的教材,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些问题。

——教材的逻辑性更加鲜明。一本教科书内在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科书中所展现的学科逻辑与学习逻辑是否能够完美的结合。其实,这也是教科书编写研究永恒的主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初中《数学》对于核心的数学概念和重要思想方法等,注意循序渐进地安排,让学生有螺旋上升地反复接触的机会,为学生铺设合理、有效的数学认知台阶。初中《英语》在听、说、读、写各项知识和技能中都渗透了学习策略的活动,除了提供单元学习成果检测活动外,更侧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材的时代性更加凸显。与时俱进,充实新知,体现时展的新要求和科技进步的新动态,是教材修订的一个着力点。例如,《地理》注意体现我国和世界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方面的最新发展变化。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在21世纪经济发展迅速,改变了之前经济发展缓慢的形象。因此,新教材以“快速发展的经济”为框架讲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印度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其软件外包产业在全球占绝对优势。为体现印度经济发展这种新的变化,新教材重新编写了“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业”这一内容。

——教材的版式设计更加有特色。在“快乐阅读”版式设计理念的指引下,修订后的教材版面设计疏朗大方,图文位置编排适当,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此次教材修订,人教社聘请了国内著名的书籍装帧专家,为人教版教材量身打造了一套美工和版面网络系统,并根据新的版面网格系统重新设计各类图像,使页面更清爽、美观。

总之,人教版新修订教材在不断追求创新的同时,也继续保持自身数十年来的优秀传统,努力做到三个“实”,即扎实,夯实基础;平实,注重衔接;朴实,讲求实效。

“根植教育,服务教育”,做好人教社新版教材服务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实验和修订的同时,人教社各项事业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小学教材和教育图书建设基地,综合实力在全国500多家出版机构中名列前茅。

作为人教社在甘肃省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甘肃教育出版中心一直承担着人教版教材在甘肃省的全面工作。多年来,甘肃教育出版中心坚持并形成了一套售后服务保障体系,其主要内容不仅包括为我省广大中小学生提供配套优质的各科教材,更重要的是认真抓好师资培训等各项工作。通过培训,使甘肃省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树立了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先进理念相适应的教育思想观念,对新的课程标准、各学科的特点以及如何使用新教材有了较深的了解,能够按照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实施的要求进行有效教学,更好地促进了甘肃省基础教育全面和谐发展。经统计,自2002年至今,读者出版集团邀请人教社全国培训专家近300人次;培训全省各阶段教师35000余人;培训场次达400余场;截至目前,集团共投入培训培训经费已近4000万元。

第4篇:义务教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学习活动 四基 四能 情感态度 十个核心概念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于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并确定于2012年秋季开始实行。届时,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中小学生将陆续使用按照“新课标”编写的新版教材。

新课标颁布以后,各地教育科研部门和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学校都在组织教师进行义务教育课程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学习与培训。笔者承担了一些县、区的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任务,感觉到基层学校教师理解初中阶段(七——九年级)新课标还存在很大的困难,相对于教师的学术水平,新课标显得学术性太强。因此,如何能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准确,应该是我们作为培训者应该努力的方向。本文是笔者在几次培训的基础上的一点感悟,供同行参考。

新课标较之实验稿有很大的变化,但究竟什么是最主要的。我想可以用一张图来表示。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这张图:

一、教学要以学习活动为中心

1、“四基”的落实必须依赖学习活动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2]

学生形成智慧,不可能仅仅依靠掌握丰富的知识,一定还需要实践及在实践中取得经验。数学思想也不仅在探索推演中形成,还需要在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上形成。[3]

2、数学活动经验本身已成为教学目标

数学活动经验是基于学习主体的,它带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因此也就具有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它属于特定的学习者自己;数学活动经验是学习者在学习的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离开了活动过程这一实践是不会形成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数学活动经验反映的是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或某一学习阶段对学习对象的一种经验性认识,这种经验性认识更多的时候是内隐的,原生的或直接感受的、非严格理性的,也是可在学习过程中可变的;即使是外部条件看来相同,但是对同一对象,每一个学生仍然可能具有不同的经验。[4]

数学活动经验包括直接的活动经验,间接的活动经验,设计的活动经验和思考的活动经验。直接的活动经验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直接联系的数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如购买物品、校园设计等。而间接的活动经验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构建的模型中所获得的数学经验,如鸡兔同笼、顺水行舟等。设计的活动经验是学生从教师特意设计的数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如随机摸球、地面拼图等。思考的活动经验是通过分析、归纳等思考获得的数学经验,如预测结果、探究成因等。[5]

提出数学活动经验,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直观地、合情地获得一些结果,因为进行创造,获得新结果的主要途径是作出猜想。数学活动经验并不仅仅是解题的经验,更加重要的是思维的经验,是在数学活动中思考的经验。[6]

二、三维课程目标

围绕学习活动这一中心,三维课程目标由内向外扩散。第一层为“四基”,第二层为“四能”,第三层为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四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四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十个核心概念

十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既是课程内容,又是课程目标。这十个核心概念成点状辐射,与三维课程目标形成经纬交织。

《标准》将这些核心概念放在课程内容设计栏目下提出,是想表明,这些概念不是设计者超乎于数学课程内容之上外加的,而是实实在在蕴涵于具体的课程内容之中的。从这一意义上看,核心概念往往是一类课程内容的核心或主线,它有利于我们体会内容的本质,把握课程内容的线索,抓住教学中的关键。黄翔这些核心概念都是数学课程的目标点,也应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仅以“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部分的目标设定来看,《标准》就提出了:“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这些目标表述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核心概念。深入一步讲,很多核心概念都体现着数学的基本思想。数学基本思想集中反映为数学抽象、数学推理和数学模型思想。比如,与“数与代数”部分内容直接关联的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核心

概念就不同程度的直接体现了抽象、推理和模型的基本思想要求。这启示我们,核心概念的教学要更关注其数学思想本质。从这10个名词的指称来看,它们体现的都是学习主体——学生的特征,涉及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建立和培养的关于数学的感悟、观念、意识、思想、能力等,因此,可以认为,它们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最应培养的数学素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7]

参考文献

第5篇:义务教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04-04

2010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等要求[1];在经历了十年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教育部完成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修订、调整和完善工作,并于2011年底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于2012年9月开始使用根据《地理课标》(2011年版)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

本文从“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分析《地理课标》 (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修订、调整和完善之后的主要变化。

一、“前言”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导入语指明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价值——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2]。这源于《地理教育国际》中“序”的内容,也折射出《地理教育国际》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深远影响。

(一)课程性质

地理课程性质的问题,即地理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地理课程性质揭示了地理课程应具有的独特价值。[3] 《地理课标》(2011年版)不再细述地理学概念及其显著特点,而是直接阐释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纵观1988、1992、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发现其中提到的地理课程性质,均指向两个关键词:“必修”和“基础”。此次重用“基础课程”作宾语,强调了地理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所起的奠基作用。此外,《地理课标》 (2011年版)还详细地介绍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五个特征——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与《地理课标》(实验稿)对照,这一部分有如下变化:第一,保留了原有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两条理念,而在具体表述中注意了与“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的链接;第二,将保留了原有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和“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合并为“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第三,将保留了原有的“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和“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两条理念融到了实施建议之中。

(三)课程设计思路

这一部分的主要变化为,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第2条。讨论如下:第一,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编写的顺序,大致是先地球和地图,后中国地理或世界地理。“人教版”、“湘教版”、“大象版”、“广东人民版”、“晋教版”和“商务版”六种版本的七、八年级地理教材都是按照“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顺序来编排,唯独“中图版”是依照“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编写。由远及近和由近及远这两种地理课程内容的编排,各有利弊。究竟孰优孰劣,需要进一步探讨。第二,对于地理教师是否可以自行选择授课顺序,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地理教师对教材结构的把握程度和学校对地理教师的评价机制等现实因素会直接影响地理教师授课顺序的选择。例如,由于一学期地理课时数是一定的,若地理教师调整授课顺序,很可能会与当地期中考试等统一检测的考查内容与要求发生冲突,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地理教学评价。

二、课程目标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中阐述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总目标比《地理课标》(实验稿)更加精炼,删去了原有的“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4]一句,在总目标与分类目标之间增加了一段话,旨在强调不可肢解三维目标。

(一)关于“知识与技能”

主要变化为: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增加了掌握“地图”的基础知识与“表达地理信息”、“地理实验”的技能。可见对地理基本技能的要求有所提高,不仅要求获取地理信息,还要求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此外,随着地理教育界对地理实验的深入研究,地理实验技能的培养越来越得到重视。[5]

(二)关于“过程与方法”

主要变化为: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技能”中的“归纳地理特征”移到了“过程与方法”部分;增加了“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不仅吻合了素质教育的核心诉求,而且符合《纲要》中提到的战略主题。

(三)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

主要变化为: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好奇心、吸纳兴趣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有所提高;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增强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这重在让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因地制宜等地理观点与逐步提升安全意识和生存能力。

三、课程内容部分

2011年版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均将《地理课标》(实验稿)第三部分标题“内容标准”改为了“课程内容”。

(一)标准

1.删去《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部分标准条款或词语,以降低或提高要求,规范表达,避免了学科间的内容交叉、重复等。例如,删去了“中国地理”中“认识区域”部分的“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标准,降低了教学要求。又如,删去了“气候”中“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这一标题的“与我们的生活”,以保持前后内容的一致性。再如,删去了“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以避免和政治学科中相关内容的重复。

2.更换部分标准条款或词语,以降低或提高要求,规范表达等。通过更换《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部分标准或词语而降低要求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将“说出”、“知道”、“描述”等了解水平的动词改为“归纳”、“概括”、“理解”等理解水平的动词,以提高学习水平要求。例如,在“世界地理”的“居民”中,将原表述“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改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明显提高了学习要求。规范表达,是为了让语句更趋准确、简练。又如,在“气候”中,将原表述“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换为“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显简练。再如,在“疆域与人口”中,将原表述“省级行政区”更换为全称“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更显规范。

3.增加部分标准或词语,以提高要求,强调规范表达等。《地理课标》(2011年版)增加了部分标准或词语,提高了要求,表达更加规范。例如,在《中国地理》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中,增加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乡土地理”中,增加了“举例分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这些新增的内容,符合地理课程目标中“增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的要求。再如,在“地球与地球仪”中,增加了“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强调在开展地球自转和公转内容教学时,需要采用地理演示法。

当然,对标准的修改是很灵活的。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也可能在某条标准中同时采用多种修改方式。

(二)关于“活动建议”

1.内容方面,规范活动建议。《地理课标》(2011年版)或精选、归并《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活动建议,或重新设计活动建议,以使活动建议具有典型性、可行性和启发性。

2.统一了对活动形式的表述方式。《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活动建议均采取如下表述方式:“开展……等活动。例如,……”建议开展几项活动,就举出几个相应的例子。涉及的活动类型包括地理观测、动手制作、运用地图、拼图游戏、模拟演示、参观、体验、辩论、讨论、学习交流、角色扮演、野外地理观察、地理知识竞赛、撰写小论文、乡土地理调查、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等,共列出23个例子。由此可见,地理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条件,从中选择或自行设计其他的适当活动内容,以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关于“说明”

1.编选区域时有所限定。《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部分都指定了必学区域。“世界地理”部分的“说明”中,增添了“南、北极地区是必学区域”要求,并指出,“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四个地区(例如南亚)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即必学地区由《地理课标》(实验稿)要求的五个改为四个,此外,增加了“‘大洲—地区—国家’组合应涉及所有大洲”的要求。“中国地理”这部分的“说明”中,增添了“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的要求,并指出,“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可见,要求所选的五个区域可以是不同空间尺度的,但必须满足其他条件和要求。其实,依据《地理课标》(实验稿)编写的七个版本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均满足了如上新增要求,只是“中图版” 《地理》七年级下册中,将香港和澳门放在第六章的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内进行简单介绍,不如其他版本教科书专门用一节或两节来介绍香港和澳门那样详细。

2.突出德育的时代特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就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答记者问》中谈到: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6]《地理课标》(2011年版)体现了这一精神,例如,在“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用“要引导学生用科学发展观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这一“说明”,代替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用发展的观点引导学生了解区域内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

3.删去不太重要的“说明”内容。为简明扼要,《地理课标》(实验稿)中一些不太重要的“说明”内容,在《地理课标》(2011年版)中被删去,例如“气候”部分的第2点说明。

4.新增必要“说明”,以免分歧和争议或强调某些要求。为明确概念,杜绝分歧,在“说明”中增加了一些必要的文字。例如,在“中国地理”中“地域差异”部分的“说明”中,新增了“四大地理单元是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而划分的综合地理区”一句,以避免对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中产生对四大地理单元划分的分析和争议;在“乡土地理”部分的“说明”中,新增了“提倡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校本课程”这一要求,对鼓励开发乡土地理校本课程的精神予以强调。

四、实施建议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案例,需简要说明时采用了举例的方式。

(一)评价建议

这一部分做了一些结构调整。《地理课标》(实验稿)是以“能力、方法、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建议——评价方式”的顺序进行表述,而《地理课标》(2011年版)则按“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 的思路陈述“建议”。其中,“根据地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确定评价标准”包括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具体地说,与《地理课标》(实验稿)对照,关于“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补充了对纸笔测验、档案袋和观察评价等评价方法的详细介绍;关于“评价的实施”,在《地理课标》(实验稿)基础上,强调了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等;关于“评价结果的解释”,明确阐述了解释评价结果时的注意事项和作出评价结论的最终目的。

(二)教材编写建议

《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教材编写建议”较多的是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调整、补充。

1.第一段简略交代了地理教材所包括的内容,代替了《地理课标》(实验稿)同一部分的第五点“重视教材的系列化建设”。

2.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其他四点拆分为五点,增加了“突出能力培养,发挥教科书的学习引导功能”的要求,强调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这与“使地理教科书成为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基本的教学资源”目标相一致。

3.在“建立合理的内容结构”中,增加了教科书编写者选择区域时应注意“适当分散难点,注意知识再现”。

4.在“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的阐述中,增加了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精神。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地理课标》(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修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创建地理教学环境,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在“建设学校地理课程基本资源库”一节中,增加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置地理专用教室、地理园等”这一建议;在“开发社会地理课程资源”中,增加了“有条件的地区可创建地理实习基地”这一建议。

2.利用学生的学习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标题更换为“利用学生学习经验资源”,明确并凸显了这一要点。

3.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地理教学方法。新增了一大要点——“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提倡地理教师从网络上获取电子资源,“借助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地理”。

综上所述,《地理课标》(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调整、修订和完善涉及深广,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地理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研究、理解,依据其新指向、新要求和新精神,认真地开展教学,深入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第6篇:义务教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化学;课程;新理念

我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下简称 《标准》),从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的高度,阐述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新埋念,构建了新的目标体系。根据笔者学习 《标准》体会,并通过与现行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试用)》 (以下简称 《大纲》)作对比分析,认为《标准》在课程理念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当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一词便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概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文盲”将不再是指没文化、没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更新自己知识和技能的人。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与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困境,化学就其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联系程度,应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化学课程应服务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课程的价值取向比较单一。现行初中化学课程多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学的重心是“知识点”,教学多是“围点而教,围点而学”,其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学科结构的完整性,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情感及发展需要。例如《大纲》的教学内容按知识体系,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4个方面列出知识点,在“教学要求”一栏,按照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知识的重要程度分四个层次,由低到高有 “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对实验技能的教学要求分“练习”、“初步学会”两个层次。这样的教学要求重视了“双基”的目标,但缺少对学生终身发展更为有利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方面的目标要求。这种只关注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及发展的需要的课程结构对未来公民的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阻碍性。因此,《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根据义务教育的任务及初中化学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化学课程内容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在首位。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主要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发展。《标准》改变了传统教学大纲中过于强调“知识本位”的现状,从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入手,由近及远,由宏观到微观,形成了“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等5个内容主题。同时,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每个二级主题从“标准”、“活动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既有“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要求,又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二、由“课程是知识”走向“课程是经验”

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在我国目前仍然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大纲》所强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化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课程是知识”的观念的具体表现。这种“知识课程”曾使我国基础教育在知识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却暴露了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造能力相脱离的弱点。例如:我国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连年取得佳绩,却至今无人获得代表化学发展最高水平的诺贝尔奖。我国的众多学生在面对与化学相关的生活、生产和社会问题时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只能纸上谈兵,仅从学科角度考虑问题,与实践严重脱离。这些暴露了“知识本位”的化学课程与实际的背离。《标准》以“经验本位”的课程观取代了“知识本位”。明确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更多地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些明确的提法凸现了新课程的经验本位观,与之相适应的新课程内容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增设“科学探究”这一主题内容,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理解学科的本质,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三、由“接受性学习”转向“主动性学习”

在接受性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由于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了人的思维和能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正因为如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引)》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落到实处。《标准》提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可见 《标准》倡导“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而不是直接教给学生学习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化学与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出发”而不是按化学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出发。以“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关注化学与生活和社会的问题,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习方式的实破口,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由“甄别与选拔”的评价转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是否有利于师生的发展,都需要进行评价,评价是检查教师与学生教学的一种手段。以往的化学教学评价受到现行教育观念和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方式及中考制度,升学压力的影响和制约,评价功能过于单一,强调的是评价的竞争刺激作用,强调对“学生在化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学习结果考核评估,而对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未提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形成发展未能提出真正有效的评价方法。总之,这种评价过于强调客观、标准量化,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表现给出的一种静态的终结性的评价,这种评价功能已扭曲为甄别和选拔的评价。

《标准》提出的评价理念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评价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在评价目标、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表述等方面,《标准》都凸显了评价的发展。《标准》提倡“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选拔与淘汰功能,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外在诱因和压力作用,要改变过分追求评价的标准化和客观化的倾向,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在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上提倡多样化。如评价方式上可采用“自我评价——学习档案评价”,“纸笔测验”,“活动表现评价”等,使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在评价内容方面,《标准》强调学习或活动的结果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在评价表述方面,《标准》提出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学习评价结果的呈现用分数或等级,但不能根据分数排列名次,采用评语或等级结合的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弱化由于定量评价和排队功能而对多数学生造成的不良心理压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体验学习成绩的快乐;有利于帮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自己在群体中的相对水平,明确发展方面和需克服的弱点。总之,《标准》倡导的是为学生发展而评价的理念。

《标准》与《大纲》相比,在课程理念上还有许多亮点,以上仅从几方面作分析探讨。这些基本理念突出了课程的价值,对教师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必须具备的教学观念。面对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教师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结合对 《标准》内容的分析比较,促使自己在化学课程理念上发生质的变化,在实践中更好地领悟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的本质,把新理念落实到教学中,为新时代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走进新课程丛书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第7篇:义务教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一、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戏剧教育融入学前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日益精细化的专业分工带来日益提前的专业化教育,导致对不同个体差异的忽视和弱化。欧美学者在19世纪已对学术分科过于专业、知识割裂而不成系统的问题提出质疑,并提出了通识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现已成为欧美大学普遍接受和实现其大学精神的课程方式,是人文主义教育观的体现。通识教育是一种提供共同核心知识并注重培养自由社会中的行为、动机和态度的教育,为现代多样化的社会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培养独立思考、融合不同学科知识的受教育者。现代社会需要培养富有责任感并且有教养的人。他们应具备的能力包括有效思考、逻辑推理、关系理解、想象力、清晰沟通、适切判断、价值识别选择等。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社会职业的变化,教育专业化越精细,学生就越难适应变化。个体、群体的差异性乃至全球化趋势下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融合,都考验着教育对人才培养理念的选择。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是未来人才培育的重要环节。教育价值的实现更多依赖于教师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专门化的师范教育。因此,倡导通识教育下的师范教育,首先是致力于培养一个有健康人格、善于合作、能够独立思考的现代社会公民,其次才是培养有综合知识素养、具有教学实施能力的教师。师范院校长期以来遵循的2+1.5+0.5(两年基础课+一年半专业课+半年岗位实习)培养模式,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程之间缺乏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融合机制。从2000年开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等重点高校陆续招收3+1(通识课程+实践课程)模式的师范生,以通识教育理念培养具有综合知识素养的教师人才。当前,教师资格社会化改革、社会对优秀教育师资的强烈期待,都使师资培养体系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倘若师范院校沿袭旧有传统观念和培养模式不变,则必然在竞争中丧失其师范教育优势地位。

当前,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驱动下,高等院校必须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探索开发能够真正挖掘学生潜质、发展学生能力的创新型课程。戏剧教育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首先,戏剧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戏剧是集中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比其他单科艺术教育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更应强调的是戏剧艺术教育的通识教育理念背景及其人文学科属性。戏剧教育帮助学生在创造中启发想象力和增进思考能力;在表现中表达自己,满足精神需要,促进身心的健康;在审美中丰富感知、完善人格;在体验中培养同理心,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戏剧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不应只停留在戏剧艺术表现和欣赏的层面上。

正因如此,戏剧教育日益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最有潜能的教育形式,教育发达国家陆续将戏剧教育纳入普通学校教育体制之中。美国于1987年颁布《国家戏剧教育研究计划》,建立戏剧教育系统;1994年颁布《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在基础教育阶段独立开设戏剧课程。英国于1992年通过教育改革法案,正式将戏剧列入国家语言课程标准。法国于2000年颁布《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计划》,着重强调戏剧等艺术教育的独立地位。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已将戏剧教育列入基础教育体系之中。

事实上,我国已经看到了戏剧教育的微光。2001年,教育部制订的《艺术课程标准》正式将戏剧列入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艺术课程规划中,明确在戏剧游戏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利用戏剧方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一课程标准的明确定位,对戏剧教育在学校范围内更广泛深入地推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对未来教师的戏剧教育素质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因此,将戏剧教育融入教师教育体系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戏剧教育方向课程探索与实践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是首都幼儿教师培养的重要院校。学院发挥学院艺术教育的传统与优势,开发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戏剧教育课程,培养领会戏剧教育理念、熟悉活动方法、自如应用于实践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自2012年始,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陆续开发了教育戏剧、儿童戏剧、儿童戏剧表演三门课程,逐步建设学前教育专业戏剧教育方向。

在教育戏剧课程中,以戏剧活动之即兴表演、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方法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戏剧方法与元素的能力。在儿童戏剧课程中,将创造性戏剧教育活动方法引入课堂,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儿童戏剧活动的创造能力。在儿童戏剧表演课程中,着重培养戏剧教育活动组织者的综合引导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戏剧教育课程不以培养学生的戏剧艺术表演技能,而以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全人格培养为核心目标,增强学生对自身、他人、社会、文化、情感、经验的认识与思考,学习在未来的职业实践中使用戏剧元素与技巧释放儿童的肢体、想象、语言、情感与思想,实现一种与现代儿童观与儿童教育理念相匹配的儿童教育形式。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戏剧教育方向建设至今,已有近200名学生选择了三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普遍认为,戏剧教育课程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和表达自己,理解他人,认识儿童,对其自身职业发展及幼儿教育有实用意义。如今,毕业学生已经陆续走进幼儿园,开始将他们的所得栽种于新的土壤。戏剧教育课程得到广大孩子的热情响应,也越来越得到幼儿园的认可与采纳。戏剧教育的光彩正在照亮更多的孩子。

第8篇:义务教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以《吉林省中小学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指导意见》为指导,依据《吉林省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基本精神,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目标,以改变考试分数相加作为初中学生毕业和升学唯一标准的传统模式为核心,逐步建立和完善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毕业评价机制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高中招生制度。

二、改革原则

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坚持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性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校际间均衡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三、改革措施

(一)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1、评价内容

以《吉林省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指导意见》为依据,确定我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为六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2、评价工作体系

市教育局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对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具体监督指导。各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班级成立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各初中制定各项保障制度,如诚信制度、公示制度、申诉制度等,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将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3、评价方法与程序

以初中毕业生所在学校为评价主体。道德素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的评价,以教育局制定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另文下发)为依据由班级评价小组评定。

4、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以等级表达。等级划分从高到低依次为A、B、C、D共四级,即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各校要严格把握等级标准,对D等级评价应非常慎重,仅限于极个别学生,对评价结果为D等级的学生家长,学校要召开听证会。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20*年应届初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以学生本人在20*年下半年和20*年上半年表现为主。对于目前在校的初一、初二学生,各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素质评价长远规划,认真着手开展好评价工作,加强在校生成长记录和学生档案管理,为今后的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做好准备工作。

(二)实行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1、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2、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工作。

3、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等第形式报告,以各科成绩汇总后的结果,划分为四个等第,即A、B、C、D或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学业水平考试获得D的毕业生视为不合格,发给初中肄业证书。

(三)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办法改革。

1、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招生的依据之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为D级的,原则上不能被重点高中录取。

2、初中毕业生的升学成绩以分数呈现,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依据。

3、市教育局将省首批重点高中统招生的35%作为指标生名额,按各初中学校基础教育工作情况、报考人数及职校招生完成情况分配到各初中,适当降低标准录取,以此促进各初中学校均衡发展。

第9篇:义务教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今天,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事关所有人哦!

通知原文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6〕20号)精神,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育人为本、普职并重、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因地制宜、市州为主”的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考试招生制度。

到2020年左右基本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二、主要任务

(一)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两考合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个别没有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加重学生备考负担。

2.考试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实行“全科开考”,包括现有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和地方课程等,并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调整而调整。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相关情况(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劳动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应结合实际作为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各地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考试各科目分值的设定,应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设定的课时、课程容量等为主要依据,避免个别科目分值过低、科目之间分值差距过大。

3.考试方式。语文、数学、外语实行纸笔闭卷考试,有条件的市(州)外语考试可增加听力测试、口试。物理、化学、生物采取纸笔考试和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可每个科目两项考试成绩合并计算作为学科总成绩。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按我省相关要求执行。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实行纸笔考试;信息技术实行上机操作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科目由体能和技能项目组成,鼓励多项目抽考选考,由市(州)统一组织实施。音乐、美术成绩由艺术素质测评成绩和技能测试成绩组成,由市(州)确定具体要求。地方课程的考试方式由各市(州)确定。文化学科可以根据学科性质和特点,采取各科分卷或相近科目合卷的方式考试。

4.命题要求。考试命题要充分发挥学业考试在课程改革中的积极导向作用,兼顾毕业考试和招生考试的不同功能。要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要在全面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基础考查。

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命题由省教科所组织,其他科目考试命题由各市(州)组织实施,各地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联合命题。各级教研部门应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办法,通过教师培训、编写考试说明等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促进初中教师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全面理解和把握。省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各地命题指导和必要的培训,每年对各地试题进行评价并评价报告。

5.考试时间。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规定和要求,语文、数学、外语考试一般于每年的6月中旬进行。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地理、信息技术7科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按照“学完即考”的原则,及时安排;体育与健康考试、音乐和美术技能测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要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不得提前结束课程安排考试。

6.成绩呈现。改进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避免过度竞争。采取等级呈现方式的,可以分为A、B、C、D、E等若干等级。音乐、美术用等级或“合格”“不合格”呈现。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应用,由各地制定学业水平衡量和招生录取相关实施意见予以确定。将体育与健康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其分值权重原则上不低于总分的8%。

7.考试组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具体由各市(州)组织实施。各市(州)要制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针对不同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具体的考试方式和方法。

(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1.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各地和学校要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

2.评价依据。以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记录为主要依据,包括: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评价和成长发展的记载;各学科的学业成绩记录和学习小档案的记载;参加专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和班级及社团活动的记录,“个性特长”和获得奖励的记载;身心健康状况记载;艺术特长和基本素养记载;校本课程的考查结果等。

3.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学校要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反映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搜集相关事实材料,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每学期末,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写实记录材料整理、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记入综合素质档案。遴选出来、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于每学期末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著位置公示。学校要对相关材料进行汇总,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档案材料要突出重点,简洁明了,便于在招生中使用。

4.结果运用。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指导学生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学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择优选拔新生、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或依据。各高中阶段学校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做出客观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或依据。各高中阶段学校要在招生章程中明确提出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具体使用办法并提前公布,规范、公开使用情况。

5.评价实施。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具体实施办法可参考借鉴我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各市(州)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研究制定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并指导学校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三)改革完善招生录取办法。

1.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开展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取得经验后全省推广。试点具体任务包括两项,一是计分科目的构成。要在全开全学、全科开考、保障基本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夯实基础,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稳妥推进”的要求,确定计分科目。现已采取4(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6(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模式录取计分的,不再减少计分科目。二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试点地区要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或依据。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的基本要求,高中阶段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订具体的使用办法。探索建立客观真实、方便适用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规范有效的使用办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克服唯分数论,要避免人为设定不同等级学生的比例和名额,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近年来各地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经市(州)申报,专家论证审核,决定在绵阳市、宜宾市、眉山市开展试点。试点地区要制定试点方案,根据当地实际,积极稳妥地进行探索。

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实施。试点之外的其他地区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可以暂继续按照现行的方式进行。各地要立足实际逐步改革过渡,最迟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办法。

2.统筹普职协调发展。各市(州)要按照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科学合理制定招生计划,切实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工作,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创新中职招生考核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使有意愿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探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打通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立交桥”,为高中阶段学生提供选择机会。

3.继续实行优质学校指标到校。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统招生计划要以50%以上的比例合理分配到服务区内的初中学校,重点(示范)等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也可将一定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

(四)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

可给予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市域范围内的自主招生资格和方案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从严控制招生比例,一般不超过招生计划的5%。跨市(州)自主招生资格和方案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教育厅审批。各地要制定实施细则,根据实际适度审批自主招生学校,加强对自主招生过程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计划,将招生时间、招生办法和招生程序等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自主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安全有序进行。

(五)强化招生管理。

1.严格招生计划管理。高中阶段招生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各地要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根据区域内学校布局、适宜的学校规模和规定的班额以及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核定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要加强招生和学籍管理,公办、民办学校均须按照经核定的办学规模,严格执行年度招生计划,严格按照规定录取新生,不得无计划招生和超计划招生。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应当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招生范围招生,严禁未经教育厅批准擅自跨市(州)招生。具有中等学历教育资格的中职学校可面向全省范围自主招生。各地要积极支持重点(示范)中职学校和经教育厅批准的省级重点(示范)中职学校的宣传和招生工作。

2.严格招生时间管理。市(州)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明确规定当地中小学招生时间,保证九年义务教育依法实施。所有公办、民办高中学校均须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在规定的时间,按规定的程序开展招生工作,严禁在学生完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前学校自行组织招生考试和录取新生,严禁将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提前送到高一级学校就读,严禁学校剥夺初中毕业学生参加中考和录取的机会和权利。

3.严控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全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全面取消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比赛类、过程评价类等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中呈现。各地要组织对本地区加分项目进行清理,同步取消地方规定的各类加分项目。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保留的加分项目,要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4.实行阳光招生。各地和学校要在招生入学关键节点,就核心政策、群众关心的政策疑难点做好宣传释疑工作。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宣传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和指导。招生宣传必须规范、合法,不得以任何形式虚假宣传资料和信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要做到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程序、招生方式、收费标准、招生结果“七公开”,其内容必须在当地的主流媒体、教育网站、学校公示栏等公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禁止公办学校以民办学校名义招生或民办学校以公办学校名义招生。禁止把以公办学校名义招收的学生安排在民办学校或社会培训机构就读。禁止生源学校和教师干扰或违背学生意愿填报学校志愿。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制订具体实施方案,2017年12月底报教育厅备案。要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落实。要充分考虑考试招生工作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大的特点,提前公布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各项改革。

(二)深化教学改革。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定期对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三)提升保障能力。

各地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考场基础条件、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充分保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需经费。各市(州)要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各级教研部门要开展试卷评估和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试卷命题、印制、运送、保管、阅卷等全过程保密制度,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探索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逐步建立区域内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

(四)做好宣传引导。

各地要认真做好改革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工作,及时回应学生、家长和社会关切。加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中等职业学校免费等惠民政策的宣传,为推进改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五)严肃责任追究。

各地要切实维护中考工作的性、严肃性,严格遵守招生管理工作规定,规范学校招生行为,防止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学校出现的提前私自招生、随意扩大招生计划、违规跨区域招生、擅自提高自主招生比例等违规招生问题,要按管理权限进行严格问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关学校及责任人处分。

本《实施意见》有效期5年。

内容解读

一、《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依据是什么?

《实施意见》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6〕20号)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具体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所制定。

二、《实施意见》是怎么形成的?

教育部出台的《指导意见》,对基本原则、改革目标、主要任务、组织保障做了明确要求,并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改革的统筹规划,进一步明确任务和要求,制订实施意见”。随后,教育部又多次召开专门会议,交流研讨各地已经实行和准备实行的中考改革办法,并进一步明确了各方面要求。

我厅将制定我省《实施意见》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文件精神,推动解决现有问题的重要工作举措,组织力量深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调研,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

按照教育部要求,我厅于今年6月将《实施意见》(草案)报教育部初审,并按教育部反馈的修改建议做出修改,教育部原则上同意我省《实施意见》。近期,《实施意见》通过了教育部正式备案审核。

三、《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考试招生制度。

这次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育人为本、普职并重、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因地制宜、市州为主。

这次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左右基本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四、《实施意见》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这次改革主要有五大任务:包括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和强化招生管理。

(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与传统意义上的中考是什么关系?

《实施意见》提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

我省大多数地区过去已经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但名称、要求不一。这次进行了统一规范: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个别没有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二)这次改革是如何处理“全科开考”和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关系?

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引导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确保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

同时,为防止增加学生负担,在考试内容上强调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在成绩呈现方式上, 提出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在高中阶段学校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和数量上,主要由市(州)根据当地实际进行设计,一般仍采取4(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6(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模式录取计分,没有纳入的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即可。

(三)这次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有什么新的要求?

一是评价内容上,要求各地和学校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二是在评价重点上,强调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三是在评价程序上,强调要做好写实记录、遴选典型事实材料、将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做到程序严谨,方便适用。四是在结果使用上,实行谁使用谁评价,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

(四)高中招生录取看什么,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次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重在改变目前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依据的做法,克服唯分数论。为了积极稳妥推进招生录取模式改革,将开展综合改革试点,逐步总结推广。

一是明确改革试点的两项具体任务:高中录取计分科目的选择构成和综合素质评价在高中录取中的使用,其中现已采取4(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6(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模式录取计分的,不再减少计分科目。

二是确定绵阳市、宜宾市、眉山市作为改革试点地区,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实施改革。三是明确试点外地区的实施步骤,试点外地区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但高中招生录取可以暂继续按照现行的方式进行,全省最迟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全面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办法。

(五)这次改革对考试招生加分是如何规范和完善的?

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统一部署,《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全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全面取消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比赛类、过程评价类等加分项目,各地同步取消地方规定的各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六)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如何规范?

为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可给予经批准的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明确规定了市域范围内和跨市州两类自主招生资格的审批程序和要求。同时,要求从严控制招生比例,市域范围内的自主招生名额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一般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5%;跨市(州)自主招生的招生名额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报教育厅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