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学概念范文

艺术学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学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学概念

第1篇:艺术学概念范文

一、让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对概念的理解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笔者在数学概念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直观形象教学,注重提供观察、操作的体验过程。

如教学“体积单位”一课,建立起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表象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注重提供观察、操作的体验过程,引领学生通过猜想验证、观察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充分感知、形成表象的基础上,切实感悟和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实际大小的表象,建立清晰、准确、形象的体积单位表象,使学生经历完整、有意义的概念学习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启发学生独立猜想常用的体积单位。

上课伊始,笔者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习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已经学习过的常用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规定长度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长度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长度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然后让学生根据笔者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内容与方法,运用类比的思想大胆猜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而且是怎样规定的?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第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猜想,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建立体积单位表象。

学生猜想出常用的体积单位后,笔者进一步引领学生验证猜想,出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接着让学生用橡皮泥试着捏一个1立方厘米大小的正方体,再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如:食指尖、巧克力豆、小石子等),学生在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中直观感知了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切实感悟和建立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表象,再通过寻找生活中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活动,引导学生把体积单位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加深对体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接着让学生运用相似的方法,通过观察、想象、用手比划、测量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模型棱长和1立方米纸皮箱的正方体棱长、找生活中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物体等方法,自主认识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大小,建立了相应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概念

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进生活素材为学生创设从生活到数学和从数学到生活的双向体验,引导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积极感悟概念的意义。

笔者在《体积》教学中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在笔者们的生活当中,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物体是有大有小的。再通过实验用两个有刻度,而且大小相同的量杯,在里面盛有同样多的水,把一个西红柿和一个土豆分别放进两个量杯中(完全浸没),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使学生体验“土豆和西红柿都占据了水的空间,水才会升高,而由于它们大小不一样,所占空间大小不一样,水面升高的高度就不一样”, 使“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建立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发展学生对空间的理解,深刻理解体积的概念;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原型的密切联系。

三、活用概念,在运用的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在概念教学中,笔者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有针对性、趣味性的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知识解决问题,在运用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第2篇:艺术学概念范文

一、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概念

概念属于理性认识。它的形成依赖于感性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学过程中,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是提供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所以在讲述新概念时,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有关具体实物人手,比较容易揭示概念的本质和特征。例如,在讲解“梯形”的概念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梯形的典型实例(如梯子、堤坝的横截面等),再画出梯形的标准图形,让学生获得梯形的感性知识。再如,讲“数轴”的概念时,教师可模仿秤杆上用点表示物体的重量。秤杆具有三个要素:①度量的起点;②度量的单位;③明确的增减方向,这样以实物启发人们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从而引出了数轴的概念。这种形象的讲述符合认识规律,学生容易理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比较深刻。

二、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许多数学概念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讲清它们的来源,既会让学生感到不抽象,而且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一般说来,概念的形成过程包括: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对一些感性材料的认识、分析、抽象和概括,注重概念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把形成概念的生动过程变为简单的“条文加例题”,就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完整地、本质地、内在地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对理解概念具备思想基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例如,负数概念的建立,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下:①让学生总结小学学过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用自然数1,2,3…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自然数O表示:测量和计算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用分数。②观察两个温度计,零上3度。记作+3°,零下3度,记作-3°,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负数。③让学生说出所给问题的意义,让学生观察所给问题有何特征。④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正、负数的概念。

三、深入剖析。揭示概念的本质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透彻清晰的理解,教师首先要深入剖析概念的实质,帮助学生弄清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就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明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如,掌握垂线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①了解引进垂线的背景:两条相交直线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时。其余三个也是直角,这反映了概念的内涵。②知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个重要的特殊情形,这反映了概念的外延。③会利用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定义进行推理,知道定义具有判定和性质两方面的功能。另外,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如。“一般地,式子(a≥0)叫做二次根式”这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式子(a≥0)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a≥O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又如,讲授函数概念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函数概念,我们必须揭示其本质特征,进行逐层剖析:①“存在某个变化过程”――说明变量的存在性;②“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和v”――说明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③“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说明变量×的取值是有范围限制的,即允许值范围;④。v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说明有唯一确定的对应规律。由以上剖析可知,函数概念的本质是对应关系。四、通过变式。突出比较。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巩固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心理学原理认为:概念一旦获得,如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巩固概念,首先应在初步形成概念后,引导学生正确复述。这里绝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把握概念的重点、要点、本质特征,同时,应注重应用概念的变式练习。恰当运用变式,能使思维不受消极定势的束缚,实现思维方向的灵活转换,使思维呈发散状态。如“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概念教学中。可举出如“π与3.14159”为例。通过这样的训练,能有效地排除外在形式的干扰,对“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理解更加深刻。最后。巩固时还要通过适当的正反例子比较,把所教概念同类似的、相关的概念比较,分清它们的异同点,并注意适用范围,小心隐含“陷阱”,帮助学生从中反省,以激起对知识更为深刻的正面思考,使获得的概念更加精确、稳定和易于迁移。

五、注重应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第3篇:艺术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概念;定义表述;研读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15-03

《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文首句为:“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的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这是“化学”概念定义的一种新表述。它与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原课标)的表述――“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相比较,已有了较多的变化与差异;然而,它与2003年版《普通高中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表述――“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相比较,则基本一致。围绕新课标定义“化学”概念的新表述,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究、认知的问题。这是完整解读、深刻领悟新课标的应有之义。

一、“化学”概念定义的教育价值与教育实际

纵观我国中学化学课程历来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材、教科书,都有重视“化学”概念定义教育的传统。新课标也反映了化学课程的这种历史惯性。这是因为通过定义“化学”概念,不仅可以揭示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基础、研究价值及学科地位等本质特征,以阐明化学课程的基本方向和基本任务;还可以揭示化学与物理学、生物学等其他基础的自然科学的本质区别,以探求适合化学特点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

然而,在初中化学课程实施中,“化学”概念定义无论在教材还是在教学中都处于课程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此时对于化学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还近乎于空白,教师很难给学生解说清楚“化学”的概念,学生很难真正明白“什么是化学”或“化学是什么”。这是“化学”概念定义的教育价值预期与教学实际长久纠结、矛盾且至今尚无法解决的问题。久而久之,很多教师对于“化学”概念定义的教学大多是浮光掠影,行色匆匆,故而对“化学”概念定义及其教学问题皆缺乏深入探讨、研究的兴趣和动力,对其中的许多问题都不甚了了。因此,当发现新课标的“化学”概念定义采用新表述时,顿感困惑与不解:“化学”概念定义难道能变来变去吗?新课标为何要采用“化学”概念定义的新表述?它比原课标的表述好在哪里?其实,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解读新课标中应该解决的。

二、“化学”概念定义表述的多样性

概念是人们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意识,是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构成判断和推理的要素。因此,概念既是人们认知事物的总结,又是认知事物的工具。为了使人们能够正确地运用概念,必须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规约,即运用简明的词语对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行表述,从而形成概念定义。显然,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固有的、客观存在的,但是,概念定义表述所选用的词语及其所表达的、倾向的思维、意识却无法超越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同一概念往往据其运用的环境条件、预期目标、价值取向等的差异,而采用不尽相同的词语进行表述。由此,产生了概念定义表述多样性的现象。

概念定义表述多样性现象在基础教育各门课程中都普遍地存在着。对于学生来说,许多概念的学习认识与理解运用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要随着课程的进展不断发展、不断深化,在更高水平、更复杂情景中理解、运用概念。此谓概念学习的发展性与阶段性,是基础教育课程中概念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像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酸、碱、氧化、还原等一些基本概念,在课程进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尽相同的概念定义,且一般是从感性定义(发生定义)向理性定义逐步发展、不断深化的。其目的是使认知概念的学习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概念、理解概念和运用概念。否则,拔苗助长,欲速而不达。

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化学”概念定义的表述问题不至于对学生学习课程产生直接影响,也没有发展性的设计。但是,这并不排除根据课程的基本理念、认知视野、价值追求的新变化和化学科学的新进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而对“化学”概念定义给予新表述。其实“化学”概念定义表述的多样性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有些教师对此缺乏了解,未曾思索,故而对“化学”概念定义的新表述颇感突兀、困惑。为了更加确证“化学”概念定义表述的多样性,现将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指导性文件、教材和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中若干有代表性的“化学”定义列于表1,作为佐证。

比较表1所列“化学”概念定义的不同表述,至少可以获得以下的重要信息:(1)在反映化学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化学”概念定义可根据主观的价值追求与判断(甚至包括政治情势的影响)进行不尽相同的表述;(2)“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这里使用“性质”比“性能”似更准确,因“性能”的释义为“性质和功能”,而“功能”更准确地应归于“应用”范畴),是“化学”本质特征的核心,是“化学”概念定义各种表述中都不可或缺的、几乎恒定的词语;(3)新课标采用与2003年版高中课标“化学”概念定义趋于基本一致的表述,有助于消除二者过大的差异,为初、高中化学课程的顺畅衔接提供便利,更重要的是新课标的表述更有助于揭示化学科学的本质,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三、“化学”概念定义新表述的解读

新课标对“化学”概念定义采用了有别于原课标的新表述(详见表1)。在学习、研究新课标中,我们很有必要探求“化学”概念定义舍弃原表述而采用新表述的缘由,解读新表述所蕴涵的新意。

(一) 新表述对化学的学科归属定位更加精准

新表述将化学归属于“基础自然科学”,有别于原表述的归属于“自然科学”。尽管二者的概念内涵相同,但概念外延有异。基础自然科学(简称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11],它只包含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和天文学等六大一级学科;而自然科学则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12],它包括基础科学的一级学科及其二级、三级学科等(如,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有机化学――有机高分子化学,就是化学的一、二、三级学科)其概念外延更加宽泛。因此,将化学归属于“基础自然科学”而非“自然科学”不仅是用词上更加精准,更为重要的是突出了化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基础性地位。

(二) 新表述对化学研究物质的层次更加明确

新表述中“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明确地表明了化学所研究物质的层次,而原课标的表述并未涉及化学研究物质的层次问题。在“化学”概念定义中明确化学研究物质的层次,能更清晰地体现化学的本质特征、反映化学问题发展现状与趋势。研读表1资料还不难发现:从本世纪初开始,“化学”概念定义尽管仍有不尽相同的表述,但都不约而同地明确了化学研究物质的层次。这反映了化学科学自20世纪后期开始从宏观向微观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还有从定性向定量研究、从静态向动态研究的发展趋势)。当今,化学现象的解析、化学理论的创立、化学问题的解决、化学物质的创造等大都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进行的。这是现代化学区别于传统化学的重要标志。

(三) 新表述对化学研究对象、目标的描述更加简明

新表述对化学研究对象、目标的描述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而原课标的表述则为“它(指化学)侧重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显而易见,新表述的科学性、概括性和逻辑性都更胜一筹。其中,新表述中隐蔽了“规律”一词,这是因为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研究“规律”已不言而喻地含蕴其中,毋庸赘言;新表述中使用“应用”一词的含义非常丰富,既包含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执果索因、依因导果都是“应用”,更包含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去研究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新表述中强调“其(指化学)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是对化学科学、化学研究本质特征的鲜明突显,是对化学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素养的明确引导,是对化学课程核心价值观的精辟概括。

新课标的“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与高中课标的“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都是对化学本质特征及研究目标极为精炼的表述。二者虽有视角上的宏观、微观之别,但无实质性差异。因为,由原子组成的“分子”(应作广义理解)是组成化学物质并能保持该物质全部化学性质的微观基本单元(或称微粒)。因此,研究和创造“物质”的实质就是研究和创造“分子”。值得注意的是,“物质”是一个内涵非常宽泛的概念,其在“化学”概念定义中是指化学物质(不含场物质),包括自然界存在的和人工合成的天然物质(分子),还包括通过人工合成而创造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分子)。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新课标表述化学特征采用“物质”要比“分子”更易被初中生所接受。这是新课标对“化学”概念定义表述的创新。

结语

新课标采用“化学”概念定义的新表述,反映了对化学(现代化学)的新认识,对化学课程教育的新要求,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新追求。对于“化学”概念定义的教学应切实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其贯穿、渗透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其提升教师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学好化学与提高科学素养的作用。新课标中还有许多新表述、新提法、新措施、新思想,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领会并创造性地实践,以更加高效地实现化学课程目标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戴安邦,尹敬执,严志弦,张青莲.无机化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2]中小学通用教材化学编写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全日制中学 化学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4]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初级中学课本・化学(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5]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上册,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宋天佑,程 鹏,王杏乔,徐家宁.无机化学(第二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4篇:艺术学概念范文

【作者简介】吴良根,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笠泽实验初级中学(江苏苏州,215200)党支部书记,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一、“前概念”简述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着对自然界的不断观察、探索与学习。因此,他们在接受科学知识学习时,头脑里已经不是一片空白,更不是一无所知,生活中积累的各种知识经验使他们形成了对某些问题或现象的独特理解与看法,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个人观点及思维。认知心理学中将这种在接受正规科学教育之前就已经形成的观念统称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preconception)。这里的“概念”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的认识、看法与理解,代表的是某种观念,比如,“氧气能供给呼吸”就是一个概念(观念)。因此,“前概念”是普遍存在的。其主要特点有――

1.差异性。在成长过程中学生接触到形式各异的物质,观察到绚丽多姿的现象。但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的差异,他们对这些事物或现象的看法也会产生分歧。因此,学生的“前概念”因人而异、各不相同。

2.隐蔽性。“前概念”大多不是通过家长或别人(同伴、老师等)教授所得,而是长期潜移默化、耳闻目染的结果。因此它很多时候是潜伏在学生的思维体系中,长期处于休眠期,不容易被他人发现,甚至自身也难于察觉。但是一旦学生在遇到或学习相关知识时,潜伏的“前概念”就会适时出现,并参与到知识建构中。

3.顽固性。“前概念”大多为学生亲身体验所得,所以一旦建立,学生就会深信不疑且根深蒂固,呈现出极强的顽固性。

4.反复性。有些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学习后,逐渐矫正了其中一些不合理的“前概念”。但如果科学概念没有真正建立,一段时间后头脑中的“前概念”又会“死灰复燃”。如初中化学从得氧与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对于“氧化”两字印象特别深刻,所以在高中阶段分析诸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之类的没有“氧元素”出现的“氧化―还原”反应时就会难于着手,一筹莫展。虽然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能勉强接受,但常常还是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差错,这与初中阶段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后所形成的“前概念”是分不开的。

二、初中生理科的“前概念”对知识建构的影响

初中理科主要包括数、理、化、生等学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系紧密,学生积累的与这些学科相关的“前概念”特别多,因此“前概念”对理科学习的影响尤其明显。具体而言,“前概念”对于学生知识的建构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

积极作用表现为:与科学概念相一致的“前概念”是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和“脚手架”,“前概念”的正迁移为学生获取新知提供了资源,铺设了台阶。如学生在生活中都有被“酸”到过的亲身体验,酸味是学生建??“酸”这一科学概念的“前概念”;学生戴的近视镜与老人戴的老花镜,是学生理解凹、凸透镜原理的“前概念”;电影院的座位号编排是学生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前概念”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前概念”中所蕴含的科学、合理成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对科学概念的同化及意义建构。

消极影响则体现在“相异构想”上。“相异构想”泛指与科学概念存在偏差和不同的认识与观念,不仅包括学生在未接受科学知识学习前就已经形成的,还包含即使已经经过一定的学习之后学生仍然存在或重新形成的“前概念”。“相异构想”影响了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内化,甚至促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新的错误观念与思维。例如,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马拉车前行,想当然地认为马拉车的力肯定大于车拉马的力,从而对“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牛顿第三定律”产生怀疑;学生观察到鸟类都有翅膀且能飞翔,蝙蝠有此特征应该属于鸟类,所以对蝙蝠被划分在哺乳动物类中表示不解;生活中常把食盐称作“盐”,在学习“盐”的概念时学生很快就想到食盐(氯化钠),而对碳酸钙(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氢铵(一种化肥)等物质也是盐类难以认同。

由此可见,“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对理科学习的干扰非常大,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相异构想,课堂中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而一味地给学生灌输一些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的“正确”观点,即使讲解得再生动、再透彻,一段时间后学生也可能只是记住了几个学科专业术语,而对概念的内涵、外延等仍然很快就会遗忘。

三、初中生理科“前概念”中“相异构想”的矫治策略

矫治“相异构想”的具体方法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最本质、最能反映内在规律的信息,以此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

“前概念”中科学合理的部分能促进知识的正迁移,为顺利实现同化打好基础。而“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则非但不能同化,而且相互矛盾甚至完全对立。学生必须要“破除”根深蒂固的“相异构想”,才能达到建立科学概念,构建与当前知识相融合的新图式的目的,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顺应。在理科教学中实现顺应的途径很多,主要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1.探明前概念。

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南奇格尔(D?K?Nachtigall)教授认为:我们对“前概念”了解得越多,对多维结构转变的过程认识越深,就越能成功地把它们转变为科学概念,也就能更有效地避免错误的产生。在教学中,探明学生的“前概念”及其“相异构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策略、重点讲解分析、突破疑难困惑,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

探查学生“前概念”及“相异构想”的方法很多,较易操作的如访谈法,即让学生通过回答相关问题暴露“前概念”。但如果需要在短时间内且大面积地探查并掌握学生“前概念”的情况,在课前进行相关前测是较为适宜的。而通过教学后的后测,可以反馈学生“相异构想”的矫治效果,这是提高理科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如在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章第二节“新型材料的研制”一节的教学前,通过让学生完成以下前测题,探查学生的“前概念”。

(1)是非题:

玻璃钢就是钢。( )

制作轮胎的材料只有橡胶。( )

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 )

有机玻璃就是普通玻璃。( )

(2)简答题:简述一下衣服用涤纶面料做的优缺点。

是非题中的四个小题,学生的错误率很高,即使正确,在课后的访谈中大多数学生的回答也是通过猜测,没有十足的把握;很多学生对简答题中的“涤纶”一词更是第一次听说。说明学生的生活中虽然与材料密切相关,但?σ恍┎牧希?尤其是新型材料所属的类别、性能等模糊不清。基于以上分析,教师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重点要把一些材料的实物展示给学生,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让学生看看书本,读读教材,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探究中认识材料、判断类别、掌握性能。还需注意的是,要彻底转变“相异构想”仅靠一节课的学习还是不够的。科学概念建立后如果得不到内化运用,则很容易遗忘,因此巩固强化科学概念是转变“相异构想”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2.引发认知冲突。

只要将正确的观点呈现并灌输给学生,学生就会轻易抛弃并矫正“相异构想”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于达到的。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认知的情况下,密切关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合理运用学生暴露出的“相异构想”引发认知冲突,然后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修正“相异构想”,形成科学概念。

如在学习“燃烧”一节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描述在生活中见到的燃烧现象。很多学生在描述时讲到生活中看到别人或者自己曾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纸张、木条等物质,由此暴露出头脑中“物质燃烧时一定需要点燃”这一“相异构想”。为了矫治学生的“相异构想”,教师可设计并演示“白磷的自燃实验”:将一张滤纸浸泡在溶解了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取出滤纸,用线系在铁架台的铁夹上,一段时间后,学生观察到滤纸上有白烟冒出,同时滤纸也燃烧起来。滤纸没有经过点燃也能燃烧,这与学生头脑中“物质燃烧时一定需要点燃”的想法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学生在惊讶之余,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重新审视与建构,促使他们建立科学的“燃烧条件”,并成功转变“燃烧一定要点燃”的“相异构想”。

实践证明,要转变学生的“相异构想”,仅仅告诉学生正确的概念是低效的。充分运用学生“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并引发认知冲突,并以此作为引发学生矫正“相异构想”、建立科学概念的契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矫治“相异构想”的教学策略。

3.重视探究体验。

研究分析发现,他人(特别是教师、家长等)不恰当的言行,媒体(特别是视、听媒体)不科学的信息,对学生形成相异构想的影响很大。比如广告中,为了突出某品牌矿泉水是呈现弱碱性这一特点,工作人员用手拿取pH试纸并直接将试纸投入到试样中,这与化学实验中规范的操作是完全相悖的。学生联想到生活中拿纸张,一般也是直接用手拿,所以在头脑中很容易形成这样的想法与做法:可以直接用手拿取pH试纸,然后投入到试样中,观察颜色,进行比色,检测溶液pH值。要矫治这种由于生活习惯而形成的“相异构想”,动手体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不当操作引起的后果后,让学生用规范的动作完成测定溶液pH值。这要比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效果更为有效。

4.运用现代科技。

第5篇:艺术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学习;鼓励学生

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是课堂教学,可以说是师生开展教育学习的主阵地,是课下的教学、课下的自学及合作学习都应引起教师足够关注的学习形态。

传统的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课堂存在一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学生的学习效果,面对陈旧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如何改革这些不合理的、不科学的教学形态,是新课改理念对教师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

一、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

数学知识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反过来数学又是为了服务生活而诞生的。数学知识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工作工具,也就是说,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生活实际与教学过程联系起来,关注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生活体验,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当一个学生了解数学在自身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后,就会主动学习知识。因而,小学数学教师要精心构建和设计在教学中应用的生活化情境,将数学的学习融入学生实际生活中。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下,教师可顺利导出教学问题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感体验下开展学习并探索。

比如,在开展《小数的性质》教学时,我就先安排学生跟家长到超市或便利店去看一看各种商品的价格标签,在本上记下来一些商品的名称和价格。课堂上我就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超市的购物场景来当教学背景,将学生融入一个生活情境,然后让学生来说一说课前调查的情况,19.50元、9.88元、8.00元等数字代表了什么意思?学生对这个学习情境很容易接受,很快就进入“为自己购物算算账”的学习状态。

合理的情境设计可以帮助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使数学教学的气氛变得轻松开放,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有效激发,教学效果自然就会提升。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独立思想的尝试,叛逆心理已初步显现,教师强制管理学生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开展数学学习

数学的学习需要抽象性思维,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存在欠缺,要想使小学生提升对数学知识理解吸收的效果,教师就应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交流和探究提供平台和条件,从而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也可以从情境设置开始,从兴趣和氛围的角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如,在《圆的认识》这一章节,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掌握圆的特征。我在教学时不急于直接进入教学,而是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能见到的圆形物体,先将他们带入一个生活情境中,然后,我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车轮子的PPT动画,还让学生上台来用电脑画轮子,我再用PPT动画让学生画的轮子转起来,让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圆心的特性――因为学生画的车轴与圆不同心,转起来很搞笑。

三、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鼓励学生疑问

启发式教学是传统而有效的教学形式,是值得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应用的。如果能培养出学生自我启发的能力,通过对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建立,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启动启发教育,不是更好的教育形态吗?

要想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一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二是调动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提出问题所带来的成功感,三是能力的建立,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能力对知识进行简单的个性思考。

四、积极开展在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新课改理念下,特别强调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的合作学习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互补互助式学习。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合作学习的开展时,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松和谐的合作学习条件,注意在开展合作学习时给学生更多自由,鼓励学生个性化地与同学展开合作学习。当然,合作学习不等于放任自流,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必须全程有教师的参与和指导、组织、评价,这样才能取得预期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方法的不断丰富和优化是新课改理念下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新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在这个前提下依照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尝试、反思、优化、改革,为给小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服务而努力。

参考文献:

第6篇:艺术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提高;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80-01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之本,更是学生数学能力的体现。让学生弄清概念的产生、联系、过程、本质及运用,应成为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目标。对教师来说,分析学情,吃透教案,才能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概念,从而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占据了大量的篇幅,比如概念、定律、性质、法则、公式等,这些不仅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其他理论知识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概念教学成为首选。目前,概念教学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得到了推广与应用,苏教版数学教材就以概念教学为主线,使用了大量的篇幅引导、延伸基础概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案例一: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被分为六人一小组,每人手中有六张卡片。老师要求学生将卡片平均分成三份,每个学生都将卡片平分成三份。这样学生就从小组活动中对除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二:在《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拿出一个三角形询问学生“这是什么形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角,比如墙角、桥梁、屋顶等,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对角有形象生动地了解。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概念教学更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但是,由于我国概念教学模式的不成熟或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概念教学是通过加强学生对事物概念的理解来引导其辨别事物,或者进行归类,宗旨是加强理解。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概念教学逐渐变了味道。调查研究显示,很多教师在课堂中通常是让学生将数学概念背下来,通过实训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并非概念教学,依然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对概念似懂非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的教学水平较低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拥有显著的教学优势。但是,其教学优势能否凸显完全在于教师的驾驭能力。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小学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不能充分运用概念教学模式,在课堂中面对概念知识不能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对概念的总结能力比较低,往往过于仓促,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式与内容单一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运用了概念教学模式,但是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和方式显得过于单一。比如,有些教师仅仅将数学涉及到的概念、定律、性质、法则、公式进行教学,其他内容依然是死记硬背。同时,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很多教师一堂课下来都是“填鸭式”的教学,与学生没有互动,不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首先,教育界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解能力、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同时,学校还应该深化教师对概念教学模式的认识,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直接因素,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首先,提高教师的入职门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次,加强教师入职后期教育,建立健全教师的培训与考核体系,同时为教师搭建交流讨论的平台,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丰富教学方式与内容

我国应该丰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方式与内容。比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材,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或者为学生创设情境,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理解事物概念。或者通过社会实践,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对事物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应该对概念教学进行延伸与应用,不应该仅仅限于书本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从而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概念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新教材改革提供了新的线索,比如苏教版数学教材。但是,我国在概念教学的推广与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我国还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发展创新,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艺术学概念范文

一、实物导入

实物导入就是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所熟悉的一些实际中的事物或事例导入新知识的学习。概念导入也可用展示物品的方法导入新课,学生摸得着看得见,有助于学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而且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展示的物品可以是一张图、一幅画、一张表、一件实物教具等,只要运用得当都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实录: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的图片,请大家欣赏,在欣赏的同时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

(1)自然景观图片

师:这景色美吗?

生:美。

师:大自然的景色很美,而且还很有特点,聪明的设计师和能工巧匠利用大自然的特点设计和建造了一些美丽的建筑。

(2)生活中的轴对称图片

师: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它最能体现这种特点。

(3)轴对称建筑图片

师:你们所看到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生:两边对称。

师: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数学源于生活。我们有信心学好数学,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上面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概念的形成是学生从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子出发,从它们实际体验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以归纳的方式概括出来的。在生活中轴对称图形比比皆是,这说明轴对称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即使没有教学,在学生的思维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表象。以实物呈现,学生一目了然,加上思维中有了一定的表象,所以学生容易归纳出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生活物象,把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转为丰富的感性实物,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活动导入

活动导入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去发现新概念的内在本质与属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认识不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学生在学习中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概念。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学生在抽象数学概念时常常要借助直观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大量的操作、思考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经历观察、实验、猜想、推理、与同伴交流、反思等活动过程,进而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

例如,在角的概念教学中,让学生用两只吸管、一个图钉做成一个角,再旋转吸管来感受角的大小变化,然后再利用学具学习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尤其是学习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时,笔者让学生用三只吸管制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学具,通过旋转获得各种不同位置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最难得的是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乐于动手,积极参与。

三、游戏导入

游戏导入法就是在呈现新知识前组织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调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游戏能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的协调能力。数学教学中如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游戏的导入不仅给学生新鲜感并且能把学生拉进课堂,使其注意力集中,如此的导入先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并且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新的概念。

四、问题导入

问题导入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课堂教学中,适当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疑虑困惑,积极思考。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也认为,在学习时,教师最好不要把教学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向他们提供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有所发现。

课堂实录:圆的认识

教师:生活中有很多司空见惯的事物,正是因为司空见惯了,所以有时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它们的思考。例如:观察上面的图片,你发现这些车子的轮胎都是什么形状?

学生:圆形!(异口同声)

教师:那同学们知道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而不是做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吗?

从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生成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问题,从而激起学生探求问题答案的强烈兴趣。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引起学生的共鸣来导入。为圆的概念的引出打下伏笔。

第8篇:艺术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数学 教学方法

1.明确数学教学目的,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通过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作为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表现为教师权威高于一切,对学生要求太严太死。课堂气氛紧张、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形成了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违背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

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厌学情绪,致使学习效率普遍降低。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做到:创设情境,活跃思维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变革,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多种教学的自制形式转变。 转贴于

3. 传授一些听课技能,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数学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

在教学中,评价应得到重视,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教学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是否能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等,都应成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评价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有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等,从而使评价结果更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数学教学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推进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基本功,为最终提高新课程的教学而努力。

[参考文献]

第9篇:艺术学概念范文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没有一个老师不重视帮助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对数学定义和概念的学习应该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存在着重动手、轻概念和重方法、轻理论的现象.这主要是对定义和概念教学的作用认识不足造成的.从教学的实践来看,我认为搞好定义和概念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首先,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定义,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为学生确立一个“是”和“不是”的标准,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杜绝“似是而非”.

再次,正确对待定义和学好定义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素养,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数学概念和定义引入时,教师鼓励学生猜想,即让学生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让学生经历数学家发现新概念和加以定义的最初阶段.例如,二面角的定义完全可以通过平面角的概念让学生去猜想发现,而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可以从斜面的倾斜程度、旋转门面与墙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描述和测量,来阐明定义的必然及合理性,这样学生就能体验拓广概念的意义和概念在实际应用上的体现.数学科学严谨的推理性,决定了搞好概念和定义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首要条件,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作为数学想象表现形式的最高层次,属于创造性想象,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概念引入时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习惯,是形成数学直觉,发展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另外,培养学生精确表述概念的习惯,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使自己的思维符合逻辑,判断准确,概念清晰;在对新概念进行解剖,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全面深刻地理解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提高思维的缜密性.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使高中学生通过新课程的学习,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逻辑推理、运算求解、数据处理五大基本能力.还要求高中学生思维方式方面必须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习惯逐步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习惯转变.在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习惯转变的过程中,搞好定义和概念教学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