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课外阅读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策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通过阅读来丰富阅历,但只有有效的阅读才能带来知识面的增长,因此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的目的并不局限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它还与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整体能力相联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所在。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学生的阅读多表现出被动低效的状态。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依旧停留在“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水平,这就导致教师对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对象认识不够,颠倒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讲解详细,这不但不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也会严重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探索感悟过程;有的教师则只注重标准答案,阅读模式死板,为解题而阅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亦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这些教学模式都是因为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才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主体,盲目根据教师自身喜好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必然导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低的现状。
2.教学教案未发挥实际作用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案和实际教学过程无法达成一致。教案的撰写设计通常完美详细、考虑周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是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完全生搬硬套、忽视学生思想的灵活性和课堂与教案间的差异性,把整个课堂变成对教案的完全复制,学生根本没有进行自由思考发挥的时间;二是教案完全得不到实施,或者说只进行一部分之后就出现整个课堂节奏失控的严重后果,最终导致实际教学目标偏离教案教学目的。两种阅读教学模式都是不可取的,这样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较低,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培养。
3.阅读教学手段不切实际
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形式日趋多样化,教学方法自动化趋势明显。诚然,制作精美、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教学参与度等方面有极大促进作用,但却容易本末倒置,造成过于依赖多媒体、忽视教师引导作用的不利局面。同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充分发挥学生主观想象能力的过程,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虽然能在感官上带来直接印象,但却把学生的想象范围禁锢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对阅读教学的顺利高效实施带来阻碍。
二、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1.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深刻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发挥自身的学习创造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全面了解初中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进而制定相应教学策略。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抓住学生乐于表现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人公意识,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是顺利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提保证。初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强对各种课内外书籍材料的阅读。对于课内阅读,教师可以在原有标准上适当增加应熟练掌握的词汇句式数量;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推荐优秀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养成摘抄、批注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只有不断对各种语文知识进行积累,积极思考,“读”“思”结合,才能积少成多,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
3.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情境代入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对于情节性较强的课文,可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再现,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鲁迅的《祝福》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在对祥林嫂等角色的扮演后,对于作品要表达的情感理解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当面对偏情感表达的课文,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当时的心境等进行形象表达诠释,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作者在创作这篇课文时的心境,对课文表达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体会。总之,应利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对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来,从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质量。
4.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教案
一个良好的阅读教学教案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过于细节化的教案,很容易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营造一种死板的气氛。而太过概括的教案设计,也会导致整个课堂节奏失控,一个良好的初中语文阅读教案应该具有结构明朗、层次分明的特征。从认读课文到全文鉴赏,再到评价创新,各个部分的教案设计应在表现其独有特点的同时相互联系,与整个课堂教学流程相对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案设计的层次化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进度的整体把握,帮助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在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活跃度。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学生应在初中语文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初中语文阅读的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本学期我们要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努力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我们三语备课组工作搞出特色,首先积极完成学校的各项语文教学常规工作,每周
二、周四的备课、教研活动,组员们要准时参加,充分准备,积极讨论,完善教案,及时打印,修改,上交教案。平时能结合常规考核,大家互相听课,评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学演练场听课,评课正常有序,要以迎接“六认真”工作检查时的要求,严格检查作业、教案等力求达到学校的高标准,落实“六认真”的新的要求。另外作文竞赛、古诗背诵、单元测试、参观访问各项活动组织要秩序井然,充分深入提高、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具体如下: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新学期工作意见,以学校办学目标为指针,以"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和"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兴趣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着力于教师和学生自主发展机制的建立,加强语文教学流程管理,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健全质量调控机制,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继续抓好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创设浓郁的学术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2.重点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增强教师自主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改进教研活动的形式、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争创优秀学科组。
二、基本情况
我们三语组共有十位教师,在方主席的领导下,他们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组员关系和谐一致。张主任领导工作繁忙,张主席年岁已高,但她们从来都是宁可自己累一点,组内的事也从不少做一份,同时为年轻教师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得到了组员的敬重;**在工作中毫无保留地把经验贡献给大家,**等几位教师在工作中能虚心请教,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总之,三语组成员干工作踏踏实实,勤勤恳恳都有一颗敬业爱岗之心。我们三年级共有学生五百多人,他们个个勤奋好学,天真活泼和我们的教师共同组成三年级充满朝气的群体。
三、具体措施
1.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准时、认真,真正达到提高成员的上课水平。
2.组织学习新课标中的新理念,各种小语教学杂志,提高组员的理论水平。
3.聘请学校的语文教学专家、领导作上课、理论研究的指导,切实有效地更新组员语文教学的旧思路、旧方法。
4.积极报名、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的“协作杯”课堂教学竞赛,在赛场上磨练教师的水平。
5.积极报名、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教学研究的理论总结,参加省“教海探航”的论文竞赛。并积极投稿。
6.合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阵地,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
7.开展“提优补差”课题研究,从上课、作业、辅导几方面找方法。
8.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春游、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各班开展自己的特色语文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
9.抓好各项学生在校的语文学习常规,如早读课、写字课。
10.组织学生参加市级以上的写字竞赛、读写竞赛,力争在大赛中展示我们的学生。
11.加强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作业习惯、听课习惯,严格把握作业的质量,控制数量,及时批改,及时调控教学。
12.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用好学校组织编写的《日记精选》、《古诗文诵读》、《课外阅读指南》,本学期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测试和调研,并组织展示。
语文集体备课教案编写要求
一、每课教案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分配、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几部分,最后在括号中注明教案设计者的姓名。
二、课题采用三号仿宋体加粗,每部分的名称采用小四号黑体,每部分的具体内容采用五号仿宋体打印。
三、每部分的名称前不加序号,具体内容可分四级,序号分别为:“
一、
二、三……”“⒈⒉⒊……”“⑴⑵⑶……”“①②③……”。一级序号后加顿号,二级序号后加小圆点,三级、四级序号后不加标点,也不空格。
四、页面设置:纸张类型宽195毫米,高270毫米;上边界、下边界、左边界各为20毫米,右边界为60毫米。右边界处划一竖线。
3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一、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结合理解课文,训练学生适当提高阅读的速度。
……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训练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含义比较深刻地句子。
课时分配两课时
课前准备
一、教学挂图;
二、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开国大典》。
三、让学生预习课文,要求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一边读一边想,读的过程中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找出意义较深的句子。
关键词:兴趣 媒体渠道 课内外资源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学生的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加强课外阅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课内阅读更重要。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同学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好的阅读条件和课外阅读习惯,充实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同学中出类拔萃。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初中生要加强课外阅读量。而要完成这样一项任务,光靠指令性地去完成是很难实现的。只有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其阅读兴趣,才能化被动的任务性阅读为学生自主的阅读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浅谈几点看法:
一、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不会收到实效的。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可以设立“图书角”,教师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通过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在这么多的课外活动形式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非“讲故事”莫属了。因此,我们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故事迁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延伸发展,激发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所以,这时候,当老师讲完故事,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时,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但是,仅仅靠老师讲故事,学生听还远远不够。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不仅老师讲,还可以让学生讲,还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这样,学生有了自主的发言权,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阅读课外书的兴趣;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这样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表彰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要进行若干次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我在班里还开展了“登书山”和“评选读书状元”活动。书山一周一上,即阅读量大,又复述得好,就可以把名字贴到“书山”上,成为登山英雄。“读书状元”一月一评,依据是家长写的学生平时在家读书情况,评上后发红星奖励,为了当上读书状元,学生更爱读书了。当上读书状元后的学生,为了保持这一光荣称号,他们更加不懈地读书。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可评为班里的“阅读小明星”,把该生照片贴在学习园地上,并写上她最喜欢的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教师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兴趣高涨,会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此外,教师要从我做起,课余时间也要阅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交流互动时,老师所释放出的知识能量,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飘香的读书氛围中,受到熏陶。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同时别忘了给孩子们介绍一些省时高效的读书方法,如向学生介绍精读法、略读法……
三、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兴趣,让学生热爱语文
在阅读教学中,谁是阅读的主体,这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先是教师钻研教材,阅读教参及相关资料,然后写出教案。这个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 课堂上要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 以及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板书提纲。教学时,教师常常采用谈话的方法,将“预设”好的问题与结论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这种“请君入瓮”式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民灭,创造的天赋被扼杀。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在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呢?
光阴荏苒,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阵阵热潮,又一个充满挑战、富有收获的学年结束了。回顾我们双碑小学语文教研组本学年所走过的足迹,不难看出,我们的步伐迈得踏实、稳健、有力,可圈可点,既有值得继续发扬光大的成绩,也有应该引以为戒的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本学年教研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本学年我校的语文教研工作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在教研组长的具体组织下,认真贯彻学校教学改革基本思想,围绕“聚焦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一总目标,重点探讨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以抓好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努力把新课标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广大教师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投入,学习、参与、实践,形成了浓郁的研讨氛围,语文教师已成为学校教育科研阵地上的一支生力军。
二、本学年教研活动具体实施情况。
1、继续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转变了广大语文教师教学观念。本学年,我们利用每周四晚上教研学习时间,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科新课程标准及相关资料。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使我们的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学习,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深深体会到:当一名语文教师不易,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不易,不加强学习,是必定要在新课改中落伍,甚至被淘汰的。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守旧的教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改革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广大教师已基本能适应语文教学改革。教师们都能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本学年每位教师每课都有新教案,教案突出了精讲、实用的特点,做到了书本结合,既备知识,又备教法、学法。课堂教学突出了“导”字,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注意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重视了学生的积累和运用,加强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继续实行了听课制度,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广大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改革了“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讲练结合,以读代讲,重感悟,真正做到了讲准、讲活、讲得精要,学懂、学会、学得轻松。教研课后认真评课、认真分析,达到了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目的。
2、组织教师学习创新教育的理论和教改文章,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学技能理论,继续对教师进行了教学技能培训,提高了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及教学技能。
3、加强了学生书写训练,认真上好了写字课,并且要求全校学生每天认真书写50个以上的钢笔字,学生书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4、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1)开展好了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创造了条件,加强了课外阅读的指导。(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他们参加了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如书法小组、朗诵小组和墙报小组等。(3)适当组织了其他语文课外活动,如参观访问,自己动手办报,读书会、演讲会,进行了普通话比赛、作文比赛等。
三、本学年教研所取得的成绩。
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我校教研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广大语文教师端正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本学年年段过关考试,我校语文教师任教学科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大部分老师所教学科平均分、合格率、a优率、b优率均在学区同年级名列前茅
备课之先,目的领前。我们总会想,上这节课的意义何在,目的何在,我能为我的学生带来些什么。若是找准了方向,便能一气呵成、教案即成;若是前路未清,思绪万千,则冥思苦想也难成篇章。可是,学生学习也一样!奔走在教育一线的我,接触到的那些学习迷迷糊糊、浑浑噩噩的学生还真不少,他们只知道长辈要求学习而学习,却茫然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于是,我想既然《语文课程标准》能为教育者导引方向,它也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导航!我们应该让《语文课程标准》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让学生学习有的放矢,告别迷茫。
一、《语文课程标准》应走进学生学习领域
1 《语文课程目标》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上这节课是必要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领航标,它全面阐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和任务,构建了新的语文教育目标体系,是我们实施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归宿,它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如《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对于转变语言教育观念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实施建议又从教材、课程开发、教学、评价等方面提供了方法的指导,这对教学目标的实施会起到有效的保证作用。
2 《语文课程标准》不是教育者教育的专利,它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导航。了解、学习、审视《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成为教育者教育生活的一部分,不但教师重视它,部分家长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以求让教育能走上正轨,有的放矢。而我,也是这样,规规矩矩地教书,认认真真地育人。《语文课程标准》不但为我们教育者道明了语文是什么,解答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同时,它也说明了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如果说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是为了更好的教育下一代,那何不让学习的主人——学生明确他们学习的目标,让他们目标清晰,提高学习效率呢?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探究
(一)目标学习课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学习课程目标,明确阶段学习内容,知道自己学什么。②在学习中提高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用讨论法来理解不明白的地方,用对比法来明确各年段的不同要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习有信心,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 操作程序:
(1)活动导入:把《语文课程目标》引入学生的视野,简单介绍,让学生获得初步的认识,产生好奇和喜爱的学习态度。
(2)感知目标:学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了解其编排特点,以竞赛的形式加深认识,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目标:对本年段的学习目标有个清晰的了解,解答学生不理解的地方。
(4)对比目标:对于即将转换年段的班级,用比较的方法对比两个年段目标的差异。
3 操作策略:
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又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语文课程目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
(二)目标生成课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根据课程目标,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自己的学期计划和目标。②找准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明确如何学。
(2)过程与方法:用对比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习充满信心。
2 操作程序
(1)回顾目标:回顾阶段学习目标,以此作为目标生成的准绳。
(2)形成目标:结合实际,学生填写个人学习目标。
(3)讨论目标:学生小组讨论自己的目标,互相对比,修改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查漏补缺课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评价阶段学习的情况,逐渐培养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②对欠佳的地方加以重视,并指导下一阶段的学习。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比较、总结的方法查漏补缺。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习有信心,追求进步。
2 操作程序
(1)复习引入,明确任务:回顾阶段学习目标。
(2)回顾过去,初次自评:感性认识自己过去的学习情况,下发评价量表,初步完成自我评价。
(3)对比参考,发现不足:引导学生理性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自己的不足。
(4)再次自评,展望未来:再次完成自我评价,正确评价自己,对优秀的同学加以表彰,并谈谈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四)典型教案
课题:
学生与《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大检查系列活动
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
执教者:广州市番禺区钟村第二小学陈颖谊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评价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方面的学习情况,逐渐培养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
2 对欠佳的地方加以重视,并指导下一阶段的学习。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比较、总结的方法查漏补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习有信心,追求进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明确任务。1 出示课题;2 复习旧知;3 引入新课。
(二)回顾过去,初次自评。
1 回顾过去。
2 初次自评。(1)如何评价;(2)交流评价。
(三)对比参考,发现不足
1 关于“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1)游戏检验;(2)小结读书兴趣。
2 关于“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3 关于“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1)查找书的相关信息;(2)交流分享;(3)小结读书方法。
4 关于“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景,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1)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读书笔记);(2)乐于与人交流(名人格言);(3)推荐阅读。
5 关于“喜欢图书,爱护图书。”(1)情景童话,猜猜谁是书的主人;(2)“爱书小天使”;(3)倡导同学要爱护书本。
(四)再次自评,展望未来
1 完成评价量表。
2 交流评价结果。
3 选出读书优秀之星和进步之星。
一、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推动自主-合作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去设计、制作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认知结构的科学合理的语文课件,找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结合的最优化规律。推动自主-合作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并达到了先进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语文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学生单位时间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量得到更大的拓展。通过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师可以把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阅读、写作知识仓库;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给学生创设了好的氛围,学生便不断思考不断提问。达到教学过程与媒体结构整合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通过样板课、展示课、赛课等形式多样的语文整合课比赛,来总结归纳计算机信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规律,同时不断创新教学理念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正确科学地把多媒体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我们在各种语文整合课比赛中设计了评价标准四法则:1、能否围绕教学目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2、必须把多媒体教学与教师的讲授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3、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4、要正确处理图形图像与语言文字的关系。从中把赛课活动中优秀的课,当做展示课在语文组内展示,展示课中优秀的课再推到全校的样板课中,让全校老师学习。
三、建立语文学科网站和语文课堂教学资料库,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为充分利用网站资源,我校购买了多种教学网站,提供与教材相关的作家简介、作品欣赏、课外阅读、专题研究等专栏。同时还建立了初中三个年级电子教案一体化管理,便于优秀资源的管理,真正做到网络时代下的集体备课。教师不仅学会运用网上资料,还会上传资料,利用网站进行师师交流、师生对话,在交互性的学习环境中,完善课前备课、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延伸、自主探究等教学环节,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四、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料自主学习,通过邮件、qq、空间、博客、电子报纸等形式多样网络阵地来学习和运用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探索
现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认识、做法和困惑和大家交流:
一、对新课标理念的认识
1.教师观与学生观的重新认识
(1)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交流的主体。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成功的喜悦,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这意味着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的是主持人、演员、裁判员、教练员的角色。
(2)学生是主动发展中的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发展中的人,需要教师格外的关注,应当允许其差异发展,张扬个性,展示生机。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学应分外珍视他们对材料的多元反应,珍视他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师不再是以现成的答案框定学生思路,不再是以现成的教案圈定预设的线路,而是以学定教、合作探究;面对发展中的人,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和智慧的启迪;面对发展中的人,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看作是可以无限开发和整合的资源库。
(3)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新课程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全身心地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方面共同努力。教师与学生不单是学习的伙伴,还是主动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学习的组织者。
2.对课程评价的全面认识
当前,由于考试制度尚未得到根本性改革,基于考试的“指挥棒”作用,我们总在想课改与考试制度是否矛盾,考试制度始终会是课改的绊脚石。通过深入领会课标的新精神,才认识到考试只是评价的形式之一,考试并不等于评价。
(1)评价的内涵与外延丰富了考试。评价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考试和分数,其实它直接渗透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生在师生交往中的教学评价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影响、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远远大于次数有限的考试及其分数。
(2)考试方法和手段本身并没有错。真正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并不是考试分数本身,而是对于考试分数的诠释和对考试结果的处理。我们应关注的是考试结果处理的问题。
(3)新课程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它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杜绝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鼓励建立以“发展功能”为核心的符合教育方针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新的评价体系来科学地评价学生素质的发展状况,评价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
二、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1.从课堂新用语看我校教师教学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旧的教学方式。我校的语文教师在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后,自觉地改进教学方法,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仅从课堂上出现的新的教学用语中就可见一斑。下面试析几句最常用的课堂用语:
(1)“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问:“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2)“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整体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学生在深入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后,教师问: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又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你还有什么想法?你能具体说说(或写出)自己的想法吗?”──创造性思维要落实到创造性表达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语文教学应当鼓励学生把创造性思维用规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2.从校本教材的开发看我校课改的新举措
(1)阅读教学不可忽视课外阅读的指导与交流。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我校语文教师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针对中高段学生的特点,分别编写了《自主阅读系列训练》、《每周课外五件事一卡通》、《古诗词背诵与欣赏》、《识字卡》、《儿歌背诵》等校本教材,鼓励、引导学生在阅读和生活中自主识字,扩大识字量,拓宽知识面和读写能力。为了保证阅读的有效进行,我校每周开设了一节阅读课,指导阅读校本教材及与教科书配套的《同步阅读》。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增大了阅读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质量 更新观念教学理念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教学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学校成功的关键。或者说,“以质取胜”也是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因为“没有质量就没有明天”。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力探索研究性学习、创新学习,实践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模式,否则,我们将落后于时代。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不努力学习,在我们的一桶水里将永远无法遨游,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学习,要不断更新旧知,做永不枯竭的泉源,甚至河流、海洋。 重课内文本教学而轻课外的素质培养是其一,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习惯、方法、态度常常不满意,可又始终把它们放在语文教学比较次要的位置,平时虽有要求但没有足够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去引导和培养学生,也没有把它们作为评价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重课外阅读检查而轻对阅读内容和方法的指导是其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往往过于统而大而话之,学生没有读书趣,迫于老师要求,为完成任务多敷衍了事,有很多学生甚至根本不读书,有的是为交差而抄书,达不到任何读书目的。课堂教学重主导作用而轻主体活动是其三,很多时候我们依然流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学生依然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磨灭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重知识教学而轻能力训练是其四,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内容的安排也是大而全,唯恐有遗漏和疏忽之处。重课堂教学而轻生活体验是其五,新教材为语文教学安排了较为丰富的语文活动,但教学过程中常常不能很好地实施,更不要说在课外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寓教于乐。
二、上好课、备好课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上好课,让课堂教学落到实处。上好课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探索:课型创新,组织形式创新,过程设计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板书设计创新,教学语言风格创新等。既要有所创新,又要课堂教学轻松,教师必须备好课,备好课是上课的关键。备好课主要备以下内容:备教材,掌握教材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根据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来设计教法。备教学法,为了达到目标,采用什么方法来教学,学生如何学。备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情况,设计问题要难易适度,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提出些什么要求和问题教师都要有所准备。备自己,想想自己对教材、学生的掌握情况,还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还有没有自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每一节课都做到了这几点,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生动,教师上课一定轻松自如,就不会冠以教案教参的“二传手”美誉了。
三、树立五种新的教学观念
一是“主体教学观”。这是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得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是“民主教学观”。教学要民主,要尊重学生,不搞独断专行,不搞一锤定音,让学生消除压抑感,体会和谐感,产生能动性。
三是“大语文教学观”。语文教学要大视野、大渠道、大容量、全方位,要解放学生学习的时间,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四是“思维教学观”。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是“分类教学观”。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实施分类教学,让学生相互积极影响,相互促动,形成“能走的就走,能跑的就跑,能飞的就飞”的局面。
四、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
我们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首先应该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我对教师的主体地位的理解是,认真学习,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取先进的教学模式之精华进行个性化处理,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达到离开教案教参能收发自如地进行教学。老师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他是将师生个人语文学习公开化、透明化,是师生交流语文学习心得,互相学习语文学习方法、切搓技艺的舞台,其不仅包括方法技术的演练,也有个人情感、态度、思想、言行、习惯的熏染。其产生的效应和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要坚持不懈的致力于更新自己做人理念和语文教学理念。理念带动一切。一个人成长的标志是超越自我,而超越自我的第一因素是理念的更新。只有不断开创新的自我才会创造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比如自己的理想追求,个人情感态度、思想精神领域的革新,耳闻目睹的一切都将影响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那么新的理念,自主、创新、研究、合作等学习方式自然会成为自己语文教学的成分。
2.注重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打破陈旧的模式。语文教学要坚决摈弃一讲到底的模式,要一改学生听、老师讲的单一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适时引导、点拨的方式,打破以往简单单一的结构模式,要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形成动态的结构,拓展语文学习面,真正使语文课堂教学激情洋溢。
五、依循层级实施训练,进行分步教学
【关键词】阅读;积累;语文教学
一、语文教师的阅读现状
因为职业的关系,“教师”二字,总是与“书香”二字联系在一起。但是,环顾周遭,还有不少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生活中已少有书香气息。不可否认的是,也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不读书”。他们已从脑力劳动者蜕化成了体力劳动者,在他们的书架上,除了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恐怕很难找到其他的书。读书成为了一种奢侈。
(一).没时间读书
有的老师说,我也想读书,但工作紧张,无暇读书。调查显示,近一半的教师每周阅读的时间仅为一小时;也只有一小部分的教师大概能做到每天保持一小时。相当一部分教师的阅读时间严重不足,超过一半的教师选择“利用空课时间阅读”。也就是说,教师们利用晚上、周末时间仔细阅读的不多。人文理想的失落,生活情趣的单调,使得不少语文教师远离了阅读,远离了书斋。如果你整天只顾着奔忙,你也就渐渐失去了人的灵性,也缺乏应有的精神滋养。
(二).功利性读书
语文教师为何不读书或者少读书,一种说法是读书尤其读文学书对教学没有作用。的确,残酷的竞争法则和功利的评判价值,造成了“语文教学==教参+教案、试卷+答案”的近乎机械的加工模式。因为忽视了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使得不少语文教师只到几本参考书中讨“质量”。常常只看教参和教案,下载现成课件和现成教案来上课,对课本的理解都是别人的,而非是自己的阅读感受,慢慢就会使自己的阅读能力降低。殊不知,语文教学的弊病,病象虽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在“语文”。对文本缺乏准确的把握,对教材缺少深入的研究,恐怕再怎么讲究“教学”,也常常是“隔靴搔痒”。
(三).读书不如学生多: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是:仅仅以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标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要求来看:1-2年级学生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7-9年级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而高中生要求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要求是:“六——九年级能自觉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四年的阅读总量200万字;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读报刊文章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作品,四年的阅读总量400万字。高中生有课外阅读兴趣,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发展方向和语文学习的目标进行广泛的阅读。三年的课外阅读总量量不少于300万字。”
当学生已达到这样的阅读量,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怎么办呢?怎么办?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惟有读书才能沉浸自己的心灵,不至于迷失自己;惟有读书,才能让自己始终保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必读篇目都不熟悉,老师读的书不够多,那么语感、对作品的理解力就会迟钝,甚至会赶不上学生,渐渐跟不上时代。
二、语文教师的阅读积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培养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气质
“腹中有诗气自华”:教师长期的阅读积累会培养其儒雅、独特的气质,形成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形成教师诗化的语言:长期的阅读积累使得一些教师的语言很有文采,他们的课堂语言不是那样的干瘪,而是充满诗意和文采。上他们的课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和熏陶。有的老师热爱诗歌,他上课的开场白、过渡语、总结语都很有诗意。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个人独特的气质、语言、修养、板书,对学生学习语文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深情地回忆“60年代欢乐而清苦中学生活”时说,“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因为“哪怕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辩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们知道,钱穆当过小学教师,朱自清、叶圣陶当过中学教师。那些博览群书者,他们的课必然浸润着浓浓的文化氛围,闪耀着人文光辉。教师我们首先应该博览群书,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教师要以身示范,与生同读。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其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二)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网络和视频科技的冲击下,现在的学生阅读积极性越来越差,很多学生以影像和图画来代替文字的阅读。问学生:“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吗?”他们回答:“看过电视剧。”有的学生在作业里运用成语,一个四个字的成语有三个错别字,作文更是错字连篇,很多其他科目的老师也把学生卷面上错别字问题归咎于语文老师。而其实这些问题归根究底是学生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太少。那么,如何在网络时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性呢?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国外的学校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学生直接到图书馆,先由图书馆的老师介绍馆藏的一些图书的故事梗概,然后学生借阅,并和他们的写作挂钩。加拿大政府提倡学校每天有固定的阅读时间。
教师可以利用自己阅读积累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1.通过作家生平介绍调动学生对作家作品的兴趣:例如:在上《十则》前问学生:“你知道对世界历史思想史影响最大的十大人物谁排在第一位吗?”当学生知道是孔子的时候都非常惊讶,教师这时就可以介绍孔子的生平,指出孔子不仅对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政治、思想的巨大影响,甚至世界各国已经建立了300多所的孔子学院。鼓励他们不仅要好好学习课文,也要去买一本《论语》来好好了解孔子的思想。
2. 通过介绍作家的其他作品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教授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课下注释提到莫泊桑的代表作《羊脂球》《俊友》等,我就特别介绍了《羊脂球》的内容,调动学生阅读莫泊桑作品的兴趣,很多学生就到图书馆借阅或者到书店购买莫泊桑作品。
3. 通过介绍原著鼓励学生阅读节选课文的原著:教材中有很多课文节选自名著《红楼梦》《三国》《水浒》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到原著,寻找和课文内容相关的信息:例如: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回到《水浒》阅读关于林冲的情节,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在教《鸿门宴》一课时,可以介绍史记中关于项羽、刘 邦、张良的故事,鼓励学生阅读《史记.项羽本纪》《史记.刘邦本纪》《史记.留侯世家》。
(三)拓展教材的外延与内涵
教师的阅读积累在授课过程对教材内容也是一个很好的拓展和补充,例如在教授居里夫人的作品《我的信念》时,我特别向学生推荐阅读居里夫人怀念自己丈夫的文章《怀念皮埃尔》,比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他们是工作中的合作伙伴,更是生活中的痴情伴侣。1906年一场车祸夺走了比埃尔的性命,也使居里夫人承受了一次生离死别的沉重打击。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坚强的居里夫人、严肃的居里夫人、执著于工作的居里夫人,而是一个因丧夫而悲痛欲绝的女人。她写丈夫的遗容,写丈夫的葬礼,写丈夫的实验室,写丈夫喜爱的花木……表面看来,似乎思路不够连贯,语言也不很顺畅,其实正表达了作者浓得化不开的悲痛情绪。然而,就是这个极度忧郁的女人,很快振作起来,在丈夫去世五年后,再次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篇文章有一种震撼人心的作用,写出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在失去丈夫的巨大悲痛中依然坚强地继续科研事业,对课文的内容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也可以介绍学生阅读梁衡的散文《跨越百年的美丽》,也是写居里夫人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居里夫人。
(四)激发学生的创新和挑战权威的精神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四条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也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教材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国外的学者认为中国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老师所传授的内容,缺乏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这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很大弊端。教师如何利用自己的阅读积累和阅读经验教会学生挑战课本和权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我们教育面临的一个课题。在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的第16课是《化石吟》,里面有一段话“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课本要表达的意思是化石证明了进化论的理论,可是我却发现在云南澄江地区发现的化石群却恰恰证明了进化论的错误,难道课本上说的都是对的吗?鼓励学生寻找材料来挑战课本的权威,甚至可以结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的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追寻人类的起源》来进行,因为这个活动也探讨进化论的问题,结果大大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阅读大量资料,展开激烈辩论。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也说过:“任何地方,不仅在我们这时代,书籍正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各种科学的开端。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觉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是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世界。”(《书的礼赞》)
试想,一个连文本都没有独到见解的语文教师,教学怎么能体现新课改精神,一个没有深厚语文功底的教师,怎么能把握教学的规律?怎么能不在万花筒般的语文教学中迷失自我?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盼望我们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仍然勤奋读书,让自己成为一个“源头活水”常流的教师。
参考文献:
[1]《从文化学的视角看语文阅读教学》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畅广元
[2]《对美国初等教育的观察与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教育组调研报告
[3]《教师与读书》东岭中心小学张双云
[4]《让语文教学绽开诗意的花朵》湖南望城一中 胡岭
[5]《营建语文教学的诗意美》张小波(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