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海高原一株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海高原一株柳

第1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

假如我是青海高原一株

假如我是青海高原一株柳,美丽而又普通,娇嫩而又妩媚,随手折一枝柳条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我就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枝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翠柳了。叶子,是那样的绿,是那样的青翠欲滴,是那样的柔顺和流畅。

假如我是青海高原一株柳,我是那么的神奇,是那么的稳重、粗实和坚硬,叶子是深沉、苍翠的绿。

假如我是青海高原一株柳,我在生长期时,有幸飘到了有着丰富肥料的土壤,我为了吸收更多的营养,将根扎得更深了。很快,又有许多的柳絮飘到了这里,也在这里长出了它们的幼苗。可是有一天,居然刮起了大风,我的那些伙伴们因为还没来得及把根扎的足够深、足够牢,不幸被连根拔起,而我有幸活了下来。在冬天里,我被冻死了一次又一次,但是,我却有又苏醒过来了;在夏天,持久的干旱将我一次又一次的渴昏,我用意志和他斗争;雷电来了,将我的枝条一次又一次的打断,但我也用意志和他斗争,一次又一次的抽出新枝,因为我知道无论灾难打倒我多少次,我只要比它多赢一回,我就是胜利者。

假如我是青海高原一株柳,风再大,我不怕;雪再大,我不怕;天再旱,我不怕;雷再多,我不怕……我已经变得十分稳重和成熟。任何灾难,我都能轻松应付。我不是娇生惯养的家花,我有松树般坚忍不拔的品质;我不是名门子弟,我是自学成才的华罗庚;我不是……

假如我是青海高原一株柳……

晋城市实验小学六(五)班

第2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

一阵风吹来了,作为柳絮的我。便迫不及待得登上了风婆婆的末班车。

不知怎么了,风婆婆把我们送向了贫瘠的青海高原。我们在空中飘呀飘呀,渐渐的来到泥土公公的家,并且住了下来。

过了几个月,我们已经长得和人一样高了。忽然一阵铺天盖地的雷响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一道道闪电划过了乌黑的天空。朝我们袭过来。只听“咔嚓”一声我的一个哥哥已经被无情的雷电给劈成两段。一个晚上后。伙伴们已倒下一大片了。

夏天到了,炎热的太阳把大地当作了它的烧烤机,不断的给它加热,仿佛要把地上的任何生灵化为灰烬。地底下为数不多的水差不多都被蒸发。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第3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

青海高原的那一株柳树是一棵令我望而生畏的神奇的柳树,因为它伫立在有着广袤无垠的原野和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的青海高原上。不但如此,在无数次高原风雪的虐杀下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经历过无数次摧毁,已经生命垂危了,但仍然起死回生,长成了两合抱粗的树根,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数页绿的苍绿,绿得深沉,这就是青海高原恶劣的环境对这棵树的独特锻铸。家乡灞河的柳树名贯古今,那里水分充足,土地肥沃,长出许多婀娜多姿的柳树。反之,青海高原的柳树命运远远不如灞河边的柳树,但它他却成为了高原上一方庄里的风景。

为什么那么多柳絮飘落到青海高原上,却只有这一棵存活下来呢?因为这可树没有和别的柳苗一样,自暴自弃,坐以待毙,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干旱和寒冷这种恶劣的环境抗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多少次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撑立在青海高原之上。这靠的是什么?是坚贞的力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再说,《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在前往西天雷音寺途中遇到了许多么妖魔鬼怪,但他们团结一致,不畏千难万险,与恶魔作斗争,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功德圆满。

不仅仅是高原柳树或唐僧师徒,对每个人都一样,不管命运怎样对你,只要你不放弃任何希望,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有用之人。

指导老师:朱亚芹

第4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

古今中外,可以拿许多例子来回答。

就先拿青海高原上一株柳和家乡灞河边的柳树来比。青海高原一株柳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无疑是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会一会起死回生。而家乡灞河边的柳树随手折一枝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只有在逆境中充满信心、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抗争的人,逆境才会促使他成才。

再拿夏洛蒂·勃朗特来说。她出生在英国北部的一个穷牧师家庭,在童年是母亲不幸早逝,撇下她和嗷嗷待哺的两个妹妹艾米丽和安恩,还有一个弟弟。作为姐姐她不得不早地承担起一部分维持家计的责任。夏洛蒂·勃朗特从小就要强好胜,生活再艰苦在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她和她的妹妹们尝试过写作,都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夏洛蒂·勃朗特曾把自己觉的最好的几首诗寄个当时大名鼎鼎的冠桂诗人罗伯特·骚塞,但是罗伯特·骚塞回答她的却是:“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两个妹妹跟她一样被激怒了,她们没有精神颓丧,在后来的生活里,她们想打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夏洛蒂·勃朗特刚开始写的第一部小说是《教师》由于写的不合格而没有发出来,但是妹妹艾米丽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安恩的长篇小说《艾格尼斯·格雷》发了出来,夏洛蒂·勃朗特没有悲观退宿,而是埋头续写她的第二部小说,她成功了,她胜利了,她的辛苦没有白费,她写出的第二部小说就是当今的世界巨作《简·爱》。

第5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

关键词: 语言运用 优化问题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

课堂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那么,语文为什么而问?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基于此,我们能够肯定:语文课堂问题为了学生学习语言,开启思维,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而问!然而,纵观当下的课堂教学,可谓“问题”多多,一位语文老师在每一节语文课中会向学生提出数以十计的问题,然而,事与愿违,这些课堂问题设计往往高耗低效。

小学生通过课堂阅读教学学习语言,大概有三个过程。第一阶段,认识语言,即领会文本的核心,文本语言表达了什么;第二阶段,启迪思维,即让学生明白原来这里用这个语言是表达这个意思的,进而提高理解能力;第三阶段,运用语言,即指导语言在这里表达的作用,初步懂得如何运用语言。认识上的缺失直接导致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失守,在解读和感悟的漩涡中晕头转向。充分认识和理解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并以此作为问题设计的依据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学习语言经历的三个过程决定着课堂问题设计也要有这样三个过程。笔者在日常教学中针对此问题作了一些优化实践活动。下面笔者试结合《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教学来谈一谈如何优化问题设计。

一、为学习语言而问——问题设计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为夯实理论基础,改善认知结构做铺垫。

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从标题入手,紧扣标题进行问题设计可以纲举目张,观照全文,通透全文,对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有很大作用。上课伊始,我便听取学生的问题。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轻轻松松就可以深入解读文本。当学生提出:“这株柳有什么特别之处”时,我紧扣本课教学目标,提炼出“主干”问题:“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从标题入手,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即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删繁就简,专注关键词,认识文本语言,体会柳树的“神奇”。问题设计删繁就简,构建清晰的文本网络,夯实学生的语言认识。

从每个主干问题中细化出来的问题即为“支”。通过围绕主干问题,我们添枝加叶,使一节课的内容既具有条理性又很充实,学生也会得到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由易到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问题的设计,教师须要研读文本,由点及面,生成台阶式的问题,从而和学生个性化地、由表及里地研读好文本。问题设计要有梯度性和扩展性,过分简单,或者一味复杂都不容易抓住学生的思维,致其丧失听课的激情。

二、为启迪思维而问——问题优化应在启迪思维、解决困惑的基础上控制把握课堂,为顺利理解和掌握知识创造条件。

央视主持人柴静在谈到采访的方式时说:“电视采访有个相对特殊一些的要求,在人和人交流的缝隙里,提问得象钉子一样锲进去,机会可能就那么一下,如果心念芜杂,时机一过去就没了,会扎到钢板上,或者扑个空。”教师和主持人在某些时候具有角色的相似性,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数量,进行“点穴式”提问非常必要。准确、适时的问题如火花般点亮学生的思维,燃起智慧的花火。这种形式的问题设计可以启迪学生思维、解决困惑,一个问题是一个点拨,一个启示,引导学生潜入文本、深入思考,为顺利理解和掌握知识创造条件。

教学课文的最后阶段,我提议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一读课文的题目。在学生读题之后,我并未让他坐下,而是追问道:“你想强调什么?”在这个问题的点拨下学生与我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师:你想强调什么?

生:一株。

师:为什么?

生:因为高原上只有一株柳树,看不到其他柳树了。

生读。

师:你想强调什么?

生:它是伫立在青海高原上的。

师:柳树竟然是伫立在青海高原上的!

生:因为它原来是平平常常的,现在已经不平常了。

生:因为它是唯一一棵柳树,经历过很多折磨的。

师:我懂你的意思了,这株柳树能够在高原上生存下来,你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的奇迹,所以要强调这一株柳。看来你们都读懂了这棵树,读懂了一种精神。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信息更丰富,这就需要教师更加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及时捕捉有效信息,把握住时机,用一个巧妙的问题设计将学生引领至更美妙的语言体验中。把课堂生成转化为课程资源,为教学目标服务。适时提问,一方面在学生遇到疑难徘徊不前时,采用艺术化的追问,及时初解疑窦,让学生顺利走下去;另一方面在学生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反问,打开理解上的关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得研讨结果明晰。

三、为运用语言而问——问题优化应在知识发生、发展关联处升华,在探究意识上提升,为推进语言运用服务。

语文为什么而问?——为学生学习语言、开启思维,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语言”、“开启思维”属于理解范畴,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当下的语文教学太重视文本的解读和感悟,即语言学习的一、二两阶段的学习,忽视了运用语言的训练。上海师范大学教科所吴忠豪教授指出:“从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特点来看,运用语言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其教学力度至少应该等于、甚至超过理解语言的教学。”所以,学语言是为了用语言,言语能力的获得靠言语实践。语文的痕迹不是课文内容,而是语文的知识、方法和策略。学生学习语言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得先让其感知理解,再结合生活去思考、去理解。课堂上,老师要尽量在完整的语境中来输入,然后,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多种类似的语境中练习、熟悉,以至运用语言。学生在熟悉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思考并归纳语言规律,最后把语言学得透彻,达到灵活运用。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在课堂中适当引入开放式问题,对于课堂问题的优化,帮助学生运用语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开放式问题相对于封闭式问题而言,没有明确的指向性,需要学生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说自己的看法或意见,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思考。如“你联想到什么?”“你感悟到了什么?”等等。开放式问题可引以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分析,鼓励学生自由讲话,激活学生的思维,将他们带入自主探讨的氛围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在此基础上,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和成功机会。

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些开放式、具有想象空间的问题。在学习这株柳的生长过程时,我范读课文后,说道:“我在读这段文字时脑海中不时会出现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我仿佛听到了北风卷着漫天的飞雪呼啸而来,刺骨的风雪割过柳树的身躯,可是这株柳却顽强地伫立在风中,默默承受着风雪的洗礼。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你们也捧起书,读一读,把心静静地融入文字中去。”在我类似语境的创设后,适时抛出开放式问题后,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他们仿佛置身于恶劣的环境中,和这株柳同环境,共患难,积极想象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达到了规范、准确、灵活运用语言的效果。

扩展性问题具有延续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开放式问题灵活性大,适应性强,适合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回答,很多时候可以畅所欲言,容易迸撞出思想的火花。它不仅给予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之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在新的语境之中尝试独立运用语言,使得语言在“入乎其内,化乎其中”之后“迁移运用”(贾志敏先生的语言学习三部曲)。

真正关注学生语言学习,积极启迪学生思维,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的课堂问题设计才是高效的问题设计,才是课堂、学生真正欢迎的问题设计。好的问题设计,能够使学生与教师的思维相互启迪、碰撞,不仅能成就学生的精彩,还常会提升教师的思维水平,叩击教师的心灵。

参考文献:

第6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

今天早上是语文早读,我早早地来到教室,大声地朗读课文。柯凡每一次都很晚来上早读,我读了四遍《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她才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

正当大家都有感情地朗读第14课时,万俊和钱文涛开始不安分了,他们放下书,表演起来。我们读到“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这句话时,他们俩把手一挥,全班同学都被指了一遍。这篇课文好像很能让他们的细胞活跃起来。我们每读一句话,他们就能够表演一个滑稽的动作。钱文涛每笑一次,脸上的肉就抖动几下,万俊的头发就像戴胜头上高高竖起的一排羽毛,十分搞笑。他们俩的表演真是滑稽中的滑稽呀。

我们就时不时哄笑一阵地读着。正当我们读到“转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了一儿一女”时,万俊和钱文涛就先指了一下王思雨又指了一下李玉玲。王思雨十分懊恼,拿起一本书就往万俊头上摔去,万俊痛得嗷嗷直叫,还把头缩进了衣服里,看到他这副狼狈样,全班一阵哄堂大笑,坐在我旁边的柳松源更是笑得趴在了桌上,还流出了口水。

欢笑不断地早读,快乐无限的早晨。

第7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

[关键词]关键词 言语力 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43

一般情况下,作者在创作文本时总会将文本的价值意蕴集中在一些关键性的词语中。阅读教学就要紧扣这些关键词,引领学生体悟。

一、拾级而上,逐步深入

受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时会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对核心词语的感悟也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一口吃成大胖子,而要依循这样的认知规律,逐步引导学生探入文本语言之中。

【案例】《徐悲鸿励志学画》中“潜心”一词的教学

师:你们是如何理解“潜心”这个词语的?

生1:认真、静心地做一件事。

师: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还远远不够,能把自己的理解说得更丰富些吗?

生2:徐悲鸿已经画得很累了,腰酸背痛,甚至连手臂都僵硬了。

师:说得真好!徐悲鸿画画的地方是博物馆,这里可是公共场所啊!你们还想到了什么?

生3:公共场所里面的人一定很多,肯定是人来人往,但徐悲鸿却一直浑然不觉,丝毫不受任何影响。

【反思】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引领学生拾级而上,将词语的字面意思、形象、情感融会贯通,而学生的精彩描述,更是将语用训练落到了实处,不仅全面深入地感知了词语,更对文本人物形成了立体化的体验。

二、捕捉生成,顺势而导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很多发现常常超出教师的预设。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富有价值的信息。

【案例】《》的教学片断

生1:我觉得“赶来”这个词语能显示场面之“壮”。因为古代没有交通工具,再加上人们当时心情迫切,众人前来的场景一定很壮观。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人们是怎么“赶来”的?

生2:人们在天没亮时就已经纷纷动身了,结伴而行。

生3:有的还带上了干粮防止路途遥远,饿肚子。

【反思】这一教学片断中,教师及时捕捉到学生的动态生成,引领学生在甄别词语、丰富词语内涵的过程中,拓展词语意蕴,从而借助这一言语的生长点促进了学生言语思维和语用能力的双重提升,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这一“壮举”背后的“壮情”。

三、用心铺陈,艺术点拨

进入中高年级,文本中的词语已经不再是其表面的含义。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引导,学生很难真正触摸到其内在质感。因此,教师应结合文本语言的具体特点,用心铺陈,艺术点拨,这样才能超越文本语言的藩篱,直抵语言内核。

【案例】《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片断

师:“锻铸”是什么意思?

生1:(出示资料)锻,反复敲打;铸,溶解成模,变成想要的形状。

师:那课文中是谁要锻铸谁?

生2:青海高原上的恶劣环境要锻铸这株柳树。

师:那高原上的气候你们了解吗?

生3:那里非常缺水,气温能够达到零下20度。

师:由此,我们更看到了青海高原上这一株柳树怎样的精神?

生4: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

【反思】在这一案例中,经过教师艺术化的点拨引领,学生从词语的表象出发,走向了物体的内在精神,全面而深入地感知了文本中关键性词语的意蕴。

四、身体力行,巧妙置换

文本语言是作者内在心声与感受的文化性呈现,与每个读者有着生命之间的互通联系。当学生的思维难以跟上文本语言的节奏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替代逻辑思维的感知,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认知。

【案例】《开天辟地》一文的教学片断

师:一百年过后,一千年过后,一万年过后,仍旧――

生:(齐)开天辟地。

(教师邀请学生表演“开天辟地”的动作。一分钟过后,引导学生交流)

生1:我的胳膊早就酸了。我就快举不动了。

师:是啊!你们从他的话语中领悟到了什么呢?

生2:百折不挠、顽强不屈、坚持不懈的精神。

【反思】文字符号向动作的转变,使整个课堂的氛围为之一振。学生在身体力行的动作演示中,以感性的方式解读了文本关键性词语所承载的丰富信息,效果很好。

第8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 批注常识 批注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6-011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还没有过硬的能力和清晰的意识,但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是学生培养阅读能力和意识的开始阶段,教师应该做好相关方面的引导工作,打好学生语文阅读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批注式阅读对学生阅读的重要辅助作用,从批注常识和批注实践两个方面论述如何将批注式阅读应用于学生的阅读教学实践中。

一、批注常识

1.批注分类

第一,零星式批注。所有的文章当中,一定包含了部分关键性的词语,例如描写景色或者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或者短句。在课堂上,每当遇到这样的词句,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对这样的词句进行零星式批注。另一方面,文章的中心句和每段的中心句也是值得作零星式批注的内容,阅读中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句就能够更顺利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

第二,综合式批注。综合式的批注方法是更为全面的批注方式,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心思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做好综合式批注首先要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往往是作者精雕细琢的内容,紧抓细节能够更好地探究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走势。其次要关注具体的场景。文章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场景下完成的,对场景做好综合式批注更容易理清文章的发展脉络。

第三,感悟式批注。感悟式批注对学生的情感和文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只有在阅读完整篇文章或是某一具体段落后对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能够以凝练的语言在旁作出批注才算是完成了感悟式批注。

2.批注符号

批注要运用符号,这比起完全用文字作批注,既节省时间又显得美观。批注的符号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学生应该对其有清晰的功能定位。在此,我推荐几种批注符号,供大家选用。

我们可以采用波浪线“~~~”或者是直线直接画在重点句子的下面,这样清晰醒目,便于在长篇文章中快速找到重点句子。采用三角形符号“”标注在重点词或者生词下面,方便预习和复习。对在阅读中产生疑问的词句,学生可以采用“?”标注,在教师讲解时应集中注意力。对于段落和层次的划分,我们可以采用“/”或者是“//”符号标注。

3.批注位置

在符号批注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使用文字批注。从批注的位置上来分,我们将其分为眉批、旁批、夹批以及脚批。眉批一般是将一些疑难问题批注在每页的页眉位置上;旁批一般是总结出文章的大致内容,写在页面的旁边;夹批是对字词的分析,一般写在字里行间;脚批则是对文章总体的评价,一般写在文章末尾。

4.批注意义

批注式阅读作为辅助式阅读的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章,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相当于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路灯,指明了学生前进的方向,避免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从长远来看,批注阅读也锻炼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查找能力,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思考问题的准确性。

二、阅读教学中的批注实践

1.预习课文

预习课文阶段,应该分不同的年级来做具体的批注要求。低年级的学生应该掌握的批注技巧是较为简单的词句批注。例如,预习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时,第五段中重点描写柳树的词语“巍巍然”和“撑立”两词应该作零星式批注。高年级的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零星式批注外,还需要做好综合式批注工作,对文章的细节和场景内容多加关注。例如,在《理想的风筝》一文中,第八和第九段描写了放风筝的具体细节,学生需要紧抓“最简单的”“长达丈余的”“最精妙的”等字词进行综合式批注。

2.初读课文

对课文进行初步的预习准备后,学生需要进一步开展初步的阅读工作。此时,字词方面的重点已经被学生用符号标注,接下来需要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和每一段的中心句。例如,在课文《黄河的主人》一文中,学生需要通过初次的连贯阅读找出文中的主题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成为黄河的主人”,并用波浪线作标注。

3.精读课文

第9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

一天,《青海高原一株柳》快学完了,在总结课文、巩固练习时,朱含琪建议再积累几首边塞诗,借此加深对“边塞诗”的体会。大家觉得主意不错,于是学生举出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卢纶的《塞下曲》、王昌龄的《从军行》、王翰的《凉州词》。于是师生齐诵,集中诵读后体会“边塞诗”有的边关、落日、大漠、哨楼……想到平时要求学生背诵积累时,我总是指导他们找记忆的支撑点,于是我问:“大家如何记住这五首‘边塞诗’?”羌伟说:“卢纶的《塞下曲》是三年级课文中的‘文包诗’,讲李广射虎,我印象很深。”朱颖说:“王昌龄的《从军行》是第九册《亲近母语》中要背的,经过五年级复习考试,我们都记住了。而且与王昌龄的《出塞》区分很大,不会混淆。”

我又追问:对于王之涣的《凉州词》和王翰的《凉州词》诗题相同,如何使诗人与诗句相对呢?陈睿说:“《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对玉门关,huàn,guān,押韵,顺口。我这样记。”大家赞同。可是用同样的方法,怎么也找不到“王翰”与诗句中有押韵顺口的支撑点。同学们都在抓耳挠腮。忽然王瑞说:“‘王翰’的‘王’与‘琵琶’有部分形状相同,我准备这样记。”大家一看也不错,也算一种方法。就在大家认为差不多了,准备结束时,陈世奥惊喜地说:“老师,老师,‘王翰’的‘翰’与‘醉卧沙场’的‘醉’合起来就是‘醉翰’(醉汉),喝醉了酒的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啊!好一个“醉翰”,同音谐意,非常巧妙的发现!我和同学们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我高兴地说:“陈世奥,感谢你的‘醉翰’,让我们记住了两首《凉州词》!”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