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内旅游规划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乡村旅游 本质特征 文化旅游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内容摘要:当今世界旅游市场发育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公共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减免的策略。这是因为在产业集群的推动下,由于乘数效应的存在,门票减免能够带来更大的效益。针对国内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一涨再涨的现状,本文认为,国内必须从产业发展角度解决不断高涨的门票价格问题。
关键词:旅游景区 门票减免 乘数效应 产业集群
相关理论概述
2004年底,随着北京六大“世遗”景区门票价格的大幅上调,国内以世界遗产为代表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开始不断上涨,由此引发了景区经营管理者与旅游消费者、旅游服务企业之间的激烈争论,也引起了相关专家与学者的理论探索。近年来,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是否该涨、影响效应、价格上涨原因、价格影响因素、价格定制方法以及价格的管理体制等方面。
关于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对旅游业的影响,多数学者认为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会透支我国旅游业的未来。对此,李纪(2005)用总价值构成理论、外部经济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张维、郭鲁芳(2006)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宗圆圆(2008)用垄断竞争及不完全信息理论,吕观盛(2008)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消费者预算曲线,对国内公共景区涨价的四个主要理由(解决维护费用,控制游客流量,保护稀缺资源,体现景区价值),分别提出了质疑。对于促进国内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以上研究还没有完全说清楚许多国家和地区放弃门票收入的根本原因,还未找到国内选择门票减免策略的根本依据。只有找到门票调整的深刻理由,才能为我国旅游景区门票调价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旅游景区门票减免乘数效应的案例分析
本文以三个案例进行说明。
2003年10月,西湖这一国家5A级景区,首次向社会免费开放,第二年就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杭州接待国内游客突破了3016万人次,比历史最好年份的2003年2776万人次增加了24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突破了350亿元,比2003年净增70亿元。接待过夜入境游客123.41万人次,比历史最好年份2002年105.6万人次增加了17.81万人次。旅游创汇近6亿美元,比历史最好年份的2002年4.77亿美元增加1.2亿美元。旅游总收入达410.73亿元,比历史最好年份2003年326亿元增加了80多亿元。西湖免费开放前,其环湖的七大公园每年的门票收入约为3000万元。免费后,杭州以损失3000万元西湖门票的代价,换来了一年净增80多亿元旅游总收入的巨大效益,两者之比是1:270。
第二个是来自台湾的案例。自2008年7月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启动以来,至今已有两个多年头。在前两年半时间里(截至2010年底),已有182万大陆游客赴台旅游。据台湾观光当局估算,大陆居民至少已为台湾旅游相关产业带去超过910亿元新台币的收益,约合人民币近200亿元。其中,最大的赢家是航空运输业。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银行业等,也有明显的业绩增长。
第三个是济南的推测案例。2010年9月济南市趵突泉水位突破了30米大关,72名泉喷势喜人。为此,当地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应取消门票,做大泉水文章。济南国信旅行社总经理张晓国算过这样一笔账。目前,其旅行社每年接待游客2万人左右,但大多数游客只花半天时间逛逛就走。如果免费,保守估计旅行社接待量将达到10万人次,游客肯定会拿出一天时间在济南好好逛逛。假如每人按住宿一晚100元、吃饭50元、交通50元、购物200元计算,一个人的花费是400元。这多出的8万人将给济南带来3200万元的收入。按目前门票价格70元计算,济南损失的只有大明湖和趵突泉560万元的门票收入。两者相比,收入是损失的6倍。如果游客再品品济南的特色风味,看看演出,再增加100元应该没问题。这时收入是损失的7倍多。
杭州、台湾以及张晓国算的经济账,实际道出了其中的乘数效应。所谓乘数效应是指一个经济区域经济活动水平的某一初始变化,会导致同一方向的进一步变化,进而影响更多种类产业的增长,使居民收入、政府财政收入也大幅度提高。由于旅游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大量的餐饮业、宾馆业、运输业、商贸服务业等必然向旅游资源发达的地区集中。这势必要求一系列为它们服务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行业也在这些地区相应发展,如公用事业、银行、保险、环保、零部件生产与维修业等。进而,引起人口增长以及为居民服务的行业相应发展。这种效应是一轮又一轮地按乘数放大的,一方面大大促进了旅游业在全国分布与发展的极化;另一方面也因企业数量的乘数激增,税源扩大,税收增加,从而带动当地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当今世界旅游市场发育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就是借助公共旅游资源的引力和免费与低价策略,去吸引大量游客到此一游;然后,依靠各旅游服务企业的优质服务,去打动和留住游客;最后,再通过对各企业的税收,政府获得城市发展包括景区发展的雄厚资金。这是一种舍小钱赚大钱的盈利模式。不然,高筑景区价格门槛,片面追求门票经济,这只会压制国民出游欲望,影响整个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旅游景区产业集群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机理
那么,由景区免费所引发的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其根源必须从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中去寻找答案。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个特定领域中,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联系紧密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从而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旅游业就是一个典型的集群产业,与其吃、住、行、游、娱、购相关的餐饮业、旅馆业、运输业、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商贸服务业等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地理集聚特征。围绕旅游景区,各关联企业、支撑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等,都会在空间上集中在该景区周围,共同谋得发展。二是外部经济特征。企业集中布局,因成本节约,资源共享,知识溢出,每个企业都能得到额外益处。三是路径依赖特征。旅游业是典型的受自然与人文资源禀赋决定和影响的产业。一旦该集群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会促进它不断成长,在合理保护前提下它能得到永续发展。四是专业分工特征。与旅游业六大要素相关的各行业之间,各行业内其上下游企业之间,侧面延伸的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培训和行业中介等关联企业,以及基础设施供应商等,它们构成分工严密、专业化水平很高的生产与服务的体系。
首先,由地理集中所产生的集聚经济效应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在这里,集聚经济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空间上集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节约。而集聚效应则是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趋于集聚的力量及其作用之结果。集聚效应的产生主要源于三个因素:一是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性。对旅游业而言,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主要趋向于旅游资源集中的地方。二是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联系。处于彼此间加强经济技术联系的需要,那些在经济技术上具有互补性、依赖性和关联性的各种旅游经济活动,往往都会集中到资源和条件适宜且优越的同一个地方发展。三是对集聚经济效益的追求。企业的集中分布,可以使其中的每项经济活动或每个企业,都因其在地理空间上集聚所造成的有利外部环境和相关投资节约,而从中获得外部经济利益。这种因地理集中所带来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区域内产业集群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其次,由路径依赖所产生的累积因果效应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所谓路径依赖是指产业集群的发展轨迹往往受到其初始选择的影响和制约。人们一旦确定了某种选择,就会对该选择产生依赖性。并且该选择本身也具有发展的惯性,具有自我加强的放大效应,从而不断强化这种初始选择。资源禀赋条件是决定旅游产业集群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它直接引导着与其相关的行业自发地集中于自己的周围,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这样,在外部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下,各种要素将进一步向该旅游区域集中,从而使这种集群优势进一步强化,产生循环累积效应。这种循环效应包括:旅游业的发展将不断增强地方的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吸引外地移民进入,增加当地人口;就业机会和人口的增加,又会不断增强地方熟练工人的数量,促进教育机构的发展;伴随旅游业的发展,与其相关的服务业及其他产业将会吸引而至;进一步加强的外部经济,将吸引更多的产业进入。这样,就会增强该地区的增长动力,使该旅游区域成为一个增长的中心。
第三,由专业分工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在产业集群内,大量的中小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密切而灵活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各企业间分工明确,形成众多生产与服务的配套体系。这种灵活的专业化本质是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或社会化。通过这种内部分工的外部化,可以使更多的生产服务操作实现内部规模经济。由于集群企业的庞大需求所形成的规模性的专业化生产,又为每个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外部规模经济。由于各企业与政府机构聚集在一起,构成一个机构完整、功能齐全的社会化的市场组织网络或产业配套体系。企业通过该体系,能及时得到资源和提供服务。从而减少了不确定性,降低了信息搜寻与交易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
第四,由合作竞争所产生的合作共赢效应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集中在一起,既相互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例如,联合经营本地旅游市场,开拓域外新市场,建立生产与服务的供应链等。由此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竞合机制。这种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集体行动。通过这种合作,许多中小企业可以克服其内部规模经济的劣势,与强于自己的域外对手竞争。该机制的形成,也有助于合作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和伙伴关系,顺畅信息流通,缓和利益冲突,减少交易困难,从而获得集体效率和共赢效应。比如,旅游景区通过与餐饮、宾馆、运输、商贸等企业的合作,可以减少自己因构建相关设施的巨大投入,也因给餐饮、宾馆、运输业等带来的客源,提高了其设施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既然各旅游企业因集群形成这么紧密的联系,那么由集群产生的乘数效应就是必然的。在乘数效应的引导下,旅游业完全可以也应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去做大这块蛋糕,而不是固守旅游资源这块小蛋糕做门票经济这篇小文章,仅仅靠门票经济实难取得旅游业发展的最大效益。
结论
转变国内门票经济的发展理念与思路刻不容缓。2009年11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在目前水平之上,要加快实现既定目标,必须转变国内旅游业从过去狭隘的门票经济的发展理念,采用借助门票减免策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旅游业更大的发展。
在规划国内旅游产业发展中,政府必须着眼于整个区域经济的更大发展。从杭州和济南的测算看,关注门票经济和关注区域经济,其效益悬殊巨大。因此,在规划国内旅游产业发展中,政府必须把目光转向对整个旅游区域的关注,必须把旅游业放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框架中通盘考虑。为此,一定要大幅度调低或取消各公共与准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切实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更好地发挥其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纪.世界遗产旅游景区门票涨价的经济学质疑[J].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2.张维,郭鲁芳.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的经济学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3.宗圆圆.试析旅游景区门票定价问题[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
4.吕观盛.世遗旅游地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分析[J].旅游市场,2008(6)
5.崔凤军.摆脱“门票经济”杭州全面“盘活”[N].中国旅游报,2005-5-20
关键词:旅游小企业特征对比研究中外
近年来旅游小企业在中国发展迅速。在国外,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特征是旅游小企业的重要研究内容,许多学者,如ShawandWilliams,CressyandCowling等都曾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而在国内,旅游小企业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为此,笔者对桂林阳朔西街的旅游小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论与S.J.Pager等学者在新西兰北部地区所得出的研究结论进行对比,以了解中外旅游企业发展的异同,进而更好地理解中国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与特征,促进中国旅游小企业的发展。
案例地概况与研究设计
阳朔西街
阳朔县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管辖,是闻名中外的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阳朔西街则位于阳朔县城中心区,全长517米,宽8米。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街上就已经有旅游小企业产生。目前,阳朔西街已成为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知名度的旅游小企业的集聚地,享有“酒吧一条街”等称谓。此外,作为一种独特的景观,西街上旅游小企业的集聚也已成为阳朔旅游吸引的一个重要组成,因此完全可将阳朔西街视为中国旅游小企业发展的典型区。
研究于2003、2004年在西街进行实地调研。据实地统计,西街上共有各类旅游小企业157家,占西街店铺总数的87.71%。成功对其中49家旅游小企业进行调查,其比例为31.21%。这一调查比率与海外学者调查比例相近(Thomas于1997年在英国的调查比例为31%)。此外,为增强调查的可信性和科学性,研究者还从阳朔县相关部门获取部分企业的相关材料,与访谈信息进行对比检验。最终在对以上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概况,从业人员情况以及企业经营三个方面对西街旅游小企业的特征进行总结。
新西兰北部地区
新西兰北部地区是新西兰国内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因此成为新西兰国内旅游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MurrayNorth,1991)。
S.J.Page等学者于1997年8月,以邮件调查的方式成功对该区域内297家旅游小企业进行调查(比例为37%)。学者们分别从“企业概况,人员结构,毛利人的参与,企业经营和企业营销”等五方面对该区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该区旅游小企业的发展基本特征(S.J.Page,1999)。
之所以选择新西兰北部地区这项研究作为对比案例的原因在于:在现有的海外学者的文献中,S.JPage的研究是关于旅游小企业发展特征研究中最为完整的研究之一;此外,在对阳朔西街旅游小企业的特征研究中,也借鉴了S.JPage的访谈问卷,采取了与此相类似的研究方法和框架。因此,二者更具有可比性。
发展特征对比研究
企业发展概况对比
就企业发展概况而言,中外旅游小企业在规模、空间布局方面都没有较大的区别,但在企业类型构成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从阳朔西街的调查来看,西街旅游小企业主要的构成类型依次为:商品销售企业,住宿企业和餐饮企业。而S.J.Page的研究表明,新西兰旅游小企业的类型主要为住宿设施(40%)和餐饮设施(22%),而旅游销售企业较少,其比例仅为7%。(见图1)
从图1中可看出,住宿设施在两地旅游小企业都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这再一次证明住宿设施是目的地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Bull&Church,1994)。而中外旅游小企业类型差异主要体现在商品旅游销售企业。
中外旅游小企业在类型构成上的差异,则与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游客类型有直接关系。阳朔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居民的经济能力、文化水平有限。由于从事商品销售所需的资金少,风险小,对企业主能力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从事商品销售更简单。另一方面,海外游客一直是西街的消费主体。与国内游客相比,海外游客消费能力强,是国内过夜游客的2-3倍(宁士敏,2003);加之海外游客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商品,如陶瓷,山水画等商品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以上原因造成了西街旅游小企业中以工艺品店和丝织品为代表的商品销售类企业居多的局面。
从业人员对比分析
在对新西兰旅游小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研究中,S.J.Page侧重对企业主的从业动机和从业人员的流动进行了调查。其研究结果与阳朔西街研究结果对比分析表明:
中外旅游小企业的从业人员都表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在新西兰案例中,S.JPage发现“淡旺季雇工人数差距较大”;而在阳朔西街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受调查人员中工作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约占35%,在4-6个月之间的为30%,在6-12个月的为30%,在1年上的为5%,这说明中国旅游小企业从业人员也具有流动频繁的特点。
在员工招聘方面,国外小企业主更为规范。国外旅游小企业最主要的招聘方式分别为:口头广告,就业服务机构,刊登广告;而中国的旅游小企业多采用的是粘贴招工告示,口头广告和熟人介绍等。在访谈中,中国的旅游小企业主普遍认为,“通过职业介绍所和在报纸上登广告会花钱”,“在墙上粘贴告示,方便又便宜”。这反映中外企业主在观念和习俗上的差别。
企业经营能力对比分析
企业经营能力与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难以单纯地从经营业绩进行对比,因此中外旅游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对比主要是从企业投资计划,经营障碍,新技术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据对西街旅游小企业主的调查,国内的旅游小企业对企业的发展普遍缺乏规划。97%的企业主在创办旅游小企业之前没有进行详细的市场分析和可行性分析;84.6%的企业主在对未来规划一项的调查中的回答是没有。此外,87.3%的企业主在近两年都没有追加投资的计划或行动。与此相反,在新西兰43%的旅游小企业主在近两年内对企业增加投资,其主要用途包括:用具更新,设施的增加,环境的改造等方面,且大多数企业主(58%)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
在企业的经营障碍方面,过高的租金、来自小企业内部和大中型旅游企业的竞争以及游客需求的下降是海内外企业主共同面临的难题。其具体表现为:通货膨胀、劳动力成本、高租金、缺少相关的企业发展指引、当地同行与大企业的竞争、缺少有技术的员工、顾客量、政府政策、缺少资金等。
与国外旅游小企业相比,缺乏足够的资金是国内旅游小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一个突出的经营障碍。这除了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更多的是与国内小企业主获取资金的途径过于狭窄有关。在中国,私人储蓄和向亲朋好友借款则是企业资金主要来源,而在新西兰,私人储蓄(67%),银行(42%)和投资公司(10%)是小企业主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
在以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运用方面,国外旅游小企业已经远远领先于中国的旅游小企业。S.T.Page的研究显示,在新西兰,计算机已经广泛用于服务预定,财务结算,顾客资料储存等领域,甚至可用于制定企业的相关商业计划。
对经营能力的对比分析表明,在经营能力方面国内旅游小企业主与海外旅游小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与企业主的能力,经营理念以及相关配套制度有关。
此外,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中外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特征差异,在对海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外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特征的异同进行了一个总结。(见表2)
通过以上对中外旅游小企业发展特征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就整体而言,中国的旅游小企业在从业人员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与国外旅游小企业相同的特征;只是由于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游客类型的差异,中外旅游小企业在诸如企业的类型构成,经营方式,经营理念等方面有所不同。
此外,通过本文的研究,可得知相对于大中型旅游企业而言,由于旅游小企业明显具有投资小、门槛低、经营灵活的特点,并对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目的地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旅游小企业必将在未来中国旅游的发展,特别是西部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晓强.阳朔天上人间旅游乡.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一、使命光荣,旅游产学研合作不可不为
对于旅游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国内外专家从宏观、微观各个层面,从横向、纵向各个维度,已经做了详尽地研究和论述。在此,我想重点强调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旅游业要承担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走产学研合作创新之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旋律。而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推动自主创新的有效手段。因此,融入主旋律,服务主旋律,走产学研合作创新之路,既是所有产业必须承担的光荣使命,也是发展壮大的机遇所在。就旅游业来讲,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发展旅游业提升为国家战略,赋予旅游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战略定位,这是目前国家唯一一个确定为战略性和支柱性双重属性的重要产业,凸现了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旅游业要实现这一战略定位,就必须加快建立产学研一体化自主创新体系,不断提高知识含量,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将发展动力转移到创新驱动上来。
其次,从国际层面来看,中国旅游业要引领世界旅游业发展,就必须走产学研合作创新之路。
实践证明,任何一个产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发展动力必然转向知识创新来驱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旅游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已经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在世界旅游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西班牙、法国之后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正在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客源国。国内旅游人次将达到26亿,人均出游达到2次,形成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回顾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展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愿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前30年,中国旅游业是世界旅游业的追赶者,我们重视的是发展速度,关注的是追赶步伐;在发展策略选择上,我们更多的是学习、效仿;后30年,中国旅游业将成为世界旅游业的引领者,我们在关注发展速度的同时,应将目光更多地转移到发展方向上来,我们需要创新、创造。因此,走产学研合作创新之路,不断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就成为中国旅游业引领世界旅游业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第三,加强旅游产学研合作是推动旅游教育和研究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教育和研究事业也获得了蓬勃发展。从全国的情况看,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共计1968所,在校生数108.6万人,当年全国毕业生总数为32.8万人,招生总数为37.9万人,专职教师总数为4.4万余人。从山东省的情况看,全省共有高等学校156所,其中79所院校设立了旅游院(系、所),旅游或与旅游相关的招生专业达25个。可以看出,旅游院校已经成为教育事业的一股重要力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旅游教育在完成数量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提升内涵的艰巨任务:诸如缺乏成熟有效的培养模式;缺乏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存在“供需错位”和“校企脱节”现象等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困扰和制约着旅游教育和研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教育特别是旅游职业教育路在何方?发展的动力在哪里?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产学研一体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途径,能够推动旅游院校在与产业、企业的深度融合中,解决发展难题,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自身价值。
二、多方共赢,旅游产学研合作大有可为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旅游产学研合作不仅包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成果转化等这些产学研合作的基本内容,也包括人力资源提升、管理服务、规划设计、创意策划、市场营销、商业模式创新等多方面的内容。旅游产学研合作的领域更广,空间更大,更有潜力可挖,更有文章可做。
从产业发展看,旅游产学研合作整合优化了旅游产业相关的各种资源和力量,催生了新的业态,建立了新的发展模式,提高了旅游的经济效益;从旅游院校和科研机构看,通过旅游产学研合作,旅游院所与企业直接对接、专业与产业直接对接、师生与员工直接对接,为高校教师提供了锻炼和施展才华的机会。高校与旅游产业合作,由单一的教育大学变成了复合型产业大学,产生1加1大于2的效益;从旅游企业看,科技、信息、人才的注入,实现了资本与管理、服务的直接对接,放大了资本效益,扩大了企业的赢利空间。
因此,无论对产业、院校、研究机构还是对企业,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既是各方共同的愿望,也是实现互利互惠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渠道和手段。
三、凝聚合力,努力推动旅游产学研合作新突破
旅游产学研合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调动各方力量,营造良好环境,激活各种资源,增强创新合力。
关键词: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工作经验
通过细心阅读相关文献与本人在本科学习当中所感受到的相关问题,可以大致了解到旅游专业不论是在课程培养,亦是课程安排,课程计划,都存在着显而易见的问题,而本文主要从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入手,通过对国内外的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进而反映国内整个旅游专业的整体概况。
一.国外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分析
(一)瑞士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瑞士的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提倡管理理论、实际服务、操作技能并重的综合学府。其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以培养具有国际意识、能进入国际市场竞争,敢于挑战现代旅游业跨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课程设置:瑞士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针对性比较强,课程内容细致具体,尤其设置了辅助学生未来自我实现的“个人发展”课程。课程的设置则是关注学习者个人职业需求的发展,课程紧紧围绕学习者的实践经验和实践需求。以此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灵活的掌握自己感兴趣专业以及满足专业就业的需要。
(二)美国旅游专业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美国旅游专业的大学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的管理,以及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美国院校主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大致有:旅游学、旅店管理、交通管理、旅行社管理、营销学等课程。其特点为:强调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及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金融等方面理论基础的夯实;重视学生应用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选修课课程所占课时多,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旅馆管理学院这里是全美首屈一指的。
(三)日本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日本旅游学科把具有综合技能的旅游专门人才成为各国旅游教育专业人员作为奋斗的目标。
课程设置:课程设计的特点是在让学生实现阶段性学习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三个模块课程,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就职方向选择喜爱的学习课程。总体来看,日本旅游学科的设置比较强调基础性和宽口径,并与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相结合。
二.国内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理论课时所占比重大
理论课时比重大,实践课如同虚设。
(2)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
当今高校的旅游专业课程体现“以旅游学为本,以经济学为纲,以管理学为用”的旅游学科特点。因此大多数高校都是在旅游学、饭店学、旅行社学等模块设置课程,并且设置的课程也大多都是基础性的理论课程,及其缺乏本土地方特色的教学案例以及创新,为此跟不上产业的发展速度,这也是现行课程中的诟病。
以上两点也不能充分体现国内的课程设置的缺点,还有待后来人发现。
三.国外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对我们的启示
(一)立足本专业特点,以确定培养目标
各方面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校国际接待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国际接待业,尤其是世界一流的酒店、餐馆和连销饭店培养高层管理者。休斯敦大学则定位于为饭店和餐饮业培养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掌舵人物。以上都是我们国内各大旅游院校应该借鉴的。有一定宏伟的培育目标才会有国内旅游研究的良好的课程设置,进而创造出旅游业美好的一天。
(二)重视学生实践经历和工作经验
学生就业多元化虽说与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有很大的联系,但同时也说明与学校的课程设置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相衔接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旅游院校要时刻与学生的就业去向相结合,这样毕业生的就业率才会有所提高。所以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发挥才干的地方不单单只停留在校内那狭小的空间上,而是更加注重对旅游人才的实战经历,至此旅游人才才会在旅游业以外的其他领域也会有所作为。
(三)注重旅游教材的更新和创新
旅游专业的课程是必须要注重质量品质的,并且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一定要根据旅游产业的发展来改革教材,并推出高质量的教材体系。如美国课程理论家曾对美国 110 所四年制的学院的课程做了调查统计,发现这些学院每年要淘汰5% 的旧课程,增加 9%新课程,这一点也应该向国外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建春,张宏梅.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初探[ J]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99
[2]陆林,杨钊,黄剑锋.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酒店实习教学研究[ J]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9
[3]粟娟,尹华光. 旅游管理引进”绿色环球21” 实施模块化教学法研究与实施[ J]. 高等教育研究,2005
[4]徐国庆. 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 技术学范式[M]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王艳平;高等旅游教育的国际化与属地化――对比中日旅游教育[J];旅游学刊;2003
[6]徐东北;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与实施质性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7]杨星;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根据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2006年夏组织的关于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问卷调研,调研组共发放问卷2800份,回收2800份,其中无效问卷70份,有效问卷273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7.5%。问卷发放地点包括浙江省11地市市区主要人流密集点和周边主要景区等地,调查对象包括市民、外地游客、外来人员、学生等。最后对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SPSS分析,得出相关结果。
二、乡村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一)乡村旅游人口统计学特征
1.乡村旅游者性别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浙江乡村旅游中男性旅游者占49.1%,女性旅游者占50.9%,人数基本相当,女性略占优势。而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旅游者中男性占52.1%,女性只有47.9%。这表明与一般旅游相比,选择乡村旅游的旅游者在性别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由于女性对旅游过程中的安全性有着比男性更为敏感的意识[2],从而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乡村旅游是大众化、安全度很高的旅游形式。
2.乡村旅游者年龄
乡村旅游的主力军是年龄在21~45岁之间的旅游者,46岁以上的老年人很少会参与乡村旅游的活动。而根据2005年城镇居民出游情况来看,65岁以上的旅游者占了22.2%,45~64岁占了21.4%,25~44岁占25%,15~24岁占18.8%,14岁以下占12.6%,旅游者在每个年龄档的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很明显的差距,而且老年旅游者的人数比重也是比较大的,这与乡村旅游有十分明显的反差。说明老年人对乡村旅游的兴趣并不明显。旅游者年龄结构如下:20岁以下21.2%,21~30岁51.6%,31~45岁25.5%,46~60岁1.6%。
3.乡村旅游者职业
乡村旅游者的职业分布与一般旅游没有很明显的差异,但学生比重要比一般旅游高(2005年学生出游人数占所有城镇居民出游的12.3%)。这说明学生对乡村旅游青睐度较高。旅游者职业结构如下:政府工作人员1.1%,公司职员34.2%,个体职业者13.0%,学生24.4%,工人6.0%,农民2.4%,军人1.5%,教师2.6%,其他14.8%。
(二)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旅游活动,并使人处于积极状态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动力[3]。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旅游动机,旅游动机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乡村旅游是一种休闲、回归的旅游方式,它需要有轻松、惬意的环境,能令城市中的人放松紧张的心情。反映了乡村旅游者对感兴趣的乡村旅游项目的打分情况。根据项目的得分的高低可以发现,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的动机其实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健康的需要。看出旅游者对山地活动、水上运动和室内活动评分很高,说明旅游者来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是寻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返璞归真的需要。城镇的居民长期处在城市的灰色中,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他们需要一种与他们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他们怀念古朴、简单的生活。乡村所拥有的元素就成为能刺激他们产生旅游动机的因素。品尝农家菜、游览田园风光、寻求乡村气息等都是这类旅游动机的反映。第三,放松心情的需要。乡村独具的悠闲的氛围是吸引很多旅游者前去旅游的原因。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独具青睐是由于长时间处于钢筋铁骨的城市中,承受过大的生活压力和过快的生活节奏,这使他们变得紧张,心情抑郁,他们需要得到放松。第四,求知的需要。对于长期住在城市中的人,已经逐渐远离了传统:传统的节日、传统的食品制作、传统的体力劳动、传统的知识等等,因此参加本地婚庆、生辰等活动、学习农家食品制作、参与简单劳动、参加本地乡村祭祀、节庆活动等这些活动才会得到旅游者的青睐,尤其是对城市青少年而言,这是他们主要的旅游动机。
三、旅游决策
1.信息来源渠道
乡村旅游者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电台媒体,这与一般旅游有所区别(其主要途径是通过亲朋介绍),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2006年乡村旅游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广泛地发展起来的,政府的支持力量在乡村旅游的洪流推广中不可小觑。而政府主要的宣传手段就是通过电视电台媒体,因此这种渠道成为了旅游者了解各地乡村旅游的主要渠道。其他的信息获取渠道与一般旅游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但我们仍可以发现,旅行社在推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是甚微的。旅游信息来源渠道:通过电视电台媒体27.3%,通过报刊杂志21.5%,通过各类旅游网站20.6%,通过亲朋介绍16.0%,通过旅行社介绍7.4%,其他渠道7.2%。
2.旅游同伴的选择
乡村旅游者选择与家人、朋友、恋人的占绝大多数。这实际上与除了特殊旅游以外的大众旅游差别不大,但乡村旅游者选择与家人一起旅游的比例明显要比一般旅游要高,原因基本上有这几方面:第一,旅游者选择的乡村旅游点多为居住地的附近,约是1~2小时的车程范围以内。这有利于家庭在周末的时间一起出游,而不会出现一般旅游那样需要家庭内部人员彼此调和时间安排的情况。第二,很多家长是为了让孩子接触乡村、了解乡村而进行乡村旅游的,因而选择全家旅游的方式。选择的同行人情况:和朋友结伴35.6%,和家人一起31.3%,和恋人一起22.6%,独自一人5.0%,与单位客户一起3.3%,其他2.3%,
3.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以散客为主,这与一般旅游的趋势是吻合的,其中一半以上的乡村旅游者是利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安排游程,这是一般旅游不太可能实现的旅游方式。这主要是由于目前乡村旅游行程距离较短,很多是发生在同一地方的城乡之间。其次,自驾车旅游的方式比例较小,而一般旅游中,以自驾车方式进行旅游的势头已如日中天,据统计,中国从2004年春节开始,自驾车游客的比例已占整个散客市场的三成以上,而且这一数字正逐年提高。究其原因,可能乡村旅游的产品还不能吸引多数的高收入者,乡村旅游在国内而言还只是比较低档的旅游形式。出游方式:参加旅游团24.2%,自驾车出游8.8%,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公车、出租车等)自行安排54.6%,其他12.5%。
四、旅游消费特征
绝大多数的乡村旅游者可以承受的旅游消费范围在301元~600元之间,根据加权平均法来计算乡村旅游平均消费可知,乡村旅游平均消费为470.7元(计算公式为:150×9.3%+350×16.7%+450×30.2%+550×35.2%+800×8.6%,权数队形的消费额以范围的中间值为代表,“300元以下”一项以“0~300”的中间值表示,“600元以上”以“600元~1000元”的中间值表示)。而2004年国内旅游者的平均消费已达到了750元以上(参考《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5年卷》),两者的差距显而易见。也就是说,乡村旅游者普遍认为乡村旅游是一种低消费的旅游方式。消费水平统计:300元以下9.3%,301元~400元16.7%,401元~500元30.2%,501元~600元35.2%,600元以上8.6%。
五、结语
本文对乡村旅游国内旅游者的旅游行为从旅游动机、旅游决策、旅游消费几方面进行系统的初步研究,乡村旅游行为分析对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就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一点建议。
1.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十分显著,而市场的推动作用不够有力,尤其是旅行社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几乎没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状况并不有利于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旅游的发展需要有市场起主要的作用,乡村旅游也不例外,当然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有政府的宏观调控,但不是以政府为主导。
2.乡村旅游的形象层次不够,有待提高。从调查和分析中可以发现,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印象停留在消费低的阶段,但事实上国外的很多案例告诉我们,乡村旅游也可以成为高档旅游的一个典型的代表。因此,我们需要努力提高乡村旅游的形象,推出更加富有特色和品位的旅游产品。
3.重视乡村旅游细分市场。家庭旅游和学生旅游细分市场在乡村旅游中的地位显而易见,乡村旅游目的地应该更具针对性地开发能吸引这些细分市场的旅游产品,以一扫目前乡村旅游产品概念混乱,缺乏重点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黄万英,蒙睿,叶文.国内旅游者旅游行为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5,(6):57-60.
[2]唐雪琼.旅游研究中的性别话题[J].旅游学刊,2007,22,(2):43-48.
[3]杨艳华.浅议旅游者旅游动机[J].学术论坛,2007,(6):153-15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国内许多城市开始投身旅游行业,纷纷加快了旅游城市开发与建设的步伐,各类以人文、自然景观著称的旅游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国内旅游业呈现着一片欣欣向荣之势。然而,驻足回首旅游行业高速发展的这些年,荣耀与声誉值固然值得人仰望,但在发展面前,许多问题更值得深思,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旅游城市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发展生态旅游是关键。
生态旅游的背景及发展。
在人类工业文明、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诉求也不断提高,简单的游玩旅行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诉求,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能够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然而,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让人清醒的认识到,这种回归自然的本能诉求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因为过度地开发,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导致的其实是破坏性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这就让人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早在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墨西哥学者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先提出了“生态旅游”一词,并明确了生态旅游的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他将生态旅游定义为:“游客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领域,以研究、欣赏和享受等特定目的,在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欣赏风景和野生动植物”。由此不难看出,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旅游模式。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对于经济利益的侧重性追求让这种新型旅游发展模式并未得到广泛的认识与推广,直到 1993年9月,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这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正式得到确认及官方的政策支持。中国国家旅游局把1999年定为“生态旅游年”,这让生态旅游在此后的短短几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快速发展。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的举办,更是为生态旅游的开发与规划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平台,更加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我国发展生态旅游遇到的问题
1、旅游资源的粗放型开发与过度使用。开发旅游资源必须首先考虑资源及环境的承载力, 而这恰恰最容易被忽视的。由于功利主义、享受主义大行其道,在景点开发建设过程中往往是重开发、轻保护,这种粗放型的旅游开发模式造成了许多珍稀自然资源的大面积破坏,而这种破坏几乎是不可逆的,严重的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甚至蔓延到周边地区。
2、旅游附属产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产业,景区的发展固然离不开这些配套产业的协调发展,但这些产业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也不能小觑,特别是酒店餐饮业和道路运输业,废水废渣排放、野生动物滥捕滥杀、伐木毁林、破坏植被等行为应引起高度重视。
3、缺乏对生态旅游的正确理解与认识。发展生态旅游的目的不单是为了追求短暂的经济利益,更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很多地区还仅是把生态旅游作为一个炒作热点或是营销手段,并未根据其内涵开展实质性工作,这就导致了“只有口号,没有号角”的局面。这对打造生态旅游显然是不利的,出不了精品,对于真正向往生态出行的游客来说,就缺乏了实质性体验与享受。
4、游客及居民环保意识淡薄。对于很多未受环境污染危害的游客和居民来说,环境保护意识尚未深入人心,致使在游玩过程或生活中做出一些损害公德的不文明行为,乱扔垃圾、乱排生活污水现象屡禁不止,“五一”、“十一”、“元旦”旅游黄金周期间,全国各大景点几乎都是一片狼藉,不堪入目。
三、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分析。
1、加快推进生态旅游标准化认证。过去20年里,生态旅游在国内成为了旅游项目开发的热点,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精品景点却并不多见,并且难以区分及认证,这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浙江省旅游局委托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了浙江省《生态旅游区建设与服务规范》(DB33T634―2007),并经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成为国内第一个省级生态旅游地方标准; 今年6月1日,我国首个国家级别的生态旅游标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正式实施,这无疑给国内出于困惑中的生态旅游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与具体要求。
2、科学规划,坚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双同时”原则。生态旅游不能简单的理解成边环保边开发旅游,它是旅游开发、项目规划、环境保护及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将环境保护融入旅游景点建设规划中,作为前置条件及重点工程建设。在国家旅游局颁发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第四条中,也明确规定了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导向的原则,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合理利用,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无数的失败案例告诉我们“先开发、后治理”只会导致资源衰败,最终导致城市被迫转型。要通过科学规划,协调好各行业产业布局,平衡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要根据城市承载力和旅游接待量合理规划道路运输业和酒店宾馆业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行为;浙江省;实证研究
旅游行为是指旅游者的行为,其研究对象是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1]。对旅游行为的研究不仅可以发现旅游的流动及规律,找出行为发生的影响机制,而且可以丰富旅游学的研究内容。中国对旅游者行为分析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目前国内对旅游行为研究已较为丰富。
一、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根据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2006年夏组织的关于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问卷调研,调研组共发放问卷2800份,回收2800份,其中无效问卷70份,有效问卷273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7.5%。问卷发放地点包括浙江省11地市市区主要人流密集点和周边主要景区等地,调查对象包括市民、外地游客、外来人员、学生等。最后对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SPSS分析,得出相关结果。
二、乡村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一)乡村旅游人口统计学特征
1.乡村旅游者性别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浙江乡村旅游中男性旅游者占49.1%,女性旅游者占50.9%,人数基本相当,女性略占优势。而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旅游者中男性占52.1%,女性只有47.9%。这表明与一般旅游相比,选择乡村旅游的旅游者在性别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由于女性对旅游过程中的安全性有着比男性更为敏感的意识[2],从而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乡村旅游是大众化、安全度很高的旅游形式。
2.乡村旅游者年龄
乡村旅游的主力军是年龄在21~45岁之间的旅游者,46岁以上的老年人很少会参与乡村旅游的活动。而根据2005年城镇居民出游情况来看,65岁以上的旅游者占了22.2%,45~64岁占了21.4%,25~44岁占25%,15~24岁占18.8%,14岁以下占12.6%,旅游者在每个年龄档的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很明显的差距,而且老年旅游者的人数比重也是比较大的,这与乡村旅游有十分明显的反差。说明老年人对乡村旅游的兴趣并不明显。旅游者年龄结构如下:20岁以下21.2%,21~30岁51.6%,31~45岁25.5%,46~60岁1.6%。
3.乡村旅游者职业
乡村旅游者的职业分布与一般旅游没有很明显的差异,但学生比重要比一般旅游高(2005年学生出游人数占所有城镇居民出游的12.3%)。这说明学生对乡村旅游青睐度较高。旅游者职业结构如下:政府工作人员1.1%,公司职员34.2%,个体职业者13.0%,学生24.4%,工人6.0%,农民2.4%,军人1.5%,教师2.6%,其他14.8%。
(二)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旅游活动,并使人处于积极状态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动力[3]。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旅游动机,旅游动机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乡村旅游是一种休闲、回归的旅游方式,它需要有轻松、惬意的环境,能令城市中的人放松紧张的心情。反映了乡村旅游者对感兴趣的乡村旅游项目的打分情况。根据项目的得分的高低可以发现,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的动机其实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健康的需要。看出旅游者对山地活动、水上运动和室内活动评分很高,说明旅游者来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是寻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返璞归真的需要。城镇的居民长期处在城市的灰色中,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他们需要一种与他们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他们怀念古朴、简单的生活。乡村所拥有的元素就成为能刺激他们产生旅游动机的因素。品尝农家菜、游览田园风光、寻求乡村气息等都是这类旅游动机的反映。第三,放松心情的需要。乡村独具的悠闲的氛围是吸引很多旅游者前去旅游的原因。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独具青睐是由于长时间处于钢筋铁骨的城市中,承受过大的生活压力和过快的生活节奏,这使他们变得紧张,心情抑郁,他们需要得到放松。第四,求知的需要。对于长期住在城市中的人,已经逐渐远离了传统:传统的节日、传统的食品制作、传统的体力劳动、传统的知识等等,因此参加本地婚庆、生辰等活动、学习农家食品制作、参与简单劳动、参加本地乡村祭祀、节庆活动等这些活动才会得到旅游者的青睐,尤其是对城市青少年而言,这是他们主要的旅游动机。
三、旅游决策
1.信息来源渠道
乡村旅游者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电台媒体,这与一般旅游有所区别(其主要途径是通过亲朋介绍),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2006年乡村旅游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广泛地发展起来的,政府的支持力量在乡村旅游的洪流推广中不可小觑。而政府主要的宣传手段就是通过电视电台媒体,因此这种渠道成为了旅游者了解各地乡村旅游的主要渠道。其他的信息获取渠道与一般旅游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但我们仍可以发现,旅行社在推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是甚微的。旅游信息来源渠道:通过电视电台媒体27.3%,通过报刊杂志21.5%,通过各类旅游网站20.6%,通过亲朋介绍16.0%,通过旅行社介绍7.4%,其他渠道7.2%。
2.旅游同伴的选择
乡村旅游者选择与家人、朋友、恋人的占绝大多数。这实际上与除了特殊旅游以外的大众旅游差别不大,但乡村旅游者选择与家人一起旅游的比例明显要比一般旅游要高,原因基本上有这几方面:第一,旅游者选择的乡村旅游点多为居住地的附近,约是1~2小时的车程范围以内。这有利于家庭在周末的时间一起出游,而不会出现一般旅游那样需要家庭内部人员彼此调和时间安排的情况。第二,很多家长是为了让孩子接触乡村、了解乡村而进行乡村旅游的,因而选择全家旅游的方式。选择的同行人情况:和朋友结伴35.6%,和家人一起31.3%,和恋人一起22.6%,独自一人5.0%,与单位客户一起3.3%,其他2.3%,
3.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以散客为主,这与一般旅游的趋势是吻合的,其中一半以上的乡村旅游者是利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安排游程,这是一般旅游不太可能实现的旅游方式。这主要是由于目前乡村旅游行程距离较短,很多是发生在同一地方的城乡之间。其次,自驾车旅游的方式比例较小,而一般旅游中,以自驾车方式进行旅游的势头已如日中天,据统计,中国从2004年春节开始,自驾车游客的比例已占整个散客市场的三成以上,而且这一数字正逐年提高。究其原因,可能乡村旅游的产品还不能吸引多数的高收入者,乡村旅游在国内而言还只是比较低档的旅游形式。出游方式:参加旅游团24.2%,自驾车出游8.8%,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公车、出租车等)自行安排54.6%,其他12.5%。
四、旅游消费特征
绝大多数的乡村旅游者可以承受的旅游消费范围在301元~600元之间,根据加权平均法来计算乡村旅游平均消费可知,乡村旅游平均消费为470.7元(计算公式为:150×9.3%+350×16.7%+450×30.2%+550×35.2%+800×8.6%,权数队形的消费额以范围的中间值为代表,“300元以下”一项以“0~300”的中间值表示,“600元以上”以“600元~1000元”的中间值表示)。而2004年国内旅游者的平均消费已达到了750元以上,两者的差距显而易见。也就是说,乡村旅游者普遍认为乡村旅游是一种低消费的旅游方式。消费水平统计:300元以下9.3%,301元~400元16.7%,401元~500元30.2%,501元~600元35.2%,600元以上8.6%。
五、结语
本文对乡村旅游国内旅游者的旅游行为从旅游动机、旅游决策、旅游消费几方面进行系统的初步研究,乡村旅游行为分析对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就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一点建议。
1.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十分显著,而市场的推动作用不够有力,尤其是旅行社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几乎没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状况并不有利于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旅游的发展需要有市场起主要的作用,乡村旅游也不例外,当然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有政府的宏观调控,但不是以政府为主导。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现状
一、引言
当前旅游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进入了国家发展战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随着旅游业迅猛发展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展,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MTA)教育是为了满足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2010年教育部在二十四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选取了57所院校,授予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招生资格,2011年琼州学院获得招生资格,目前,全国共有58所高校可以招收MTA学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三所高校获得了首批MTA的招生资格,是我国西南地区中拥有MTA招生资格高校最多的省份。
二、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绩
1、招生规模逐步扩大
自2011年招生以来,广西MTA已经完成了四年的招生工作,历年录取人数呈逐渐增长趋势,具体如表1所示:
从招生数量看,四年来,广西MTA招生人数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2011年,广西三所MTA招生单位共招收学生56人,占全国实际总招生人数337人的16.62%,是全国首届MTA招生人数最多的省份,其中桂林理工大学共招生39人,是当年全国招生人数最多的学校;2012和2013两年,虽然部分学校MTA专业受到学校招生名额限制,招生数目增加不大甚至出现了减少的情况,但整个广西MTA的招生人数依然稳步增加,招收学生的总数分别为73人和100人,仍然居全国前列;2014年广西MTA招生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共招生141人,增幅高达41%。另从生源分布看,随着全国各地对广西MTA教育的认知度逐步提高,广西MTA招生生源更加广泛,三所MTA招生单位的生源分布从广西、广东、海南等周边省份,扩展到广东、四川、海南、内蒙、福建、山西、河南、北京、吉林、陕西、湖南、安徽、湖北等10多个省区(市)。同时,学生在行业背景和学历分布等结构问题上也逐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其中具有旅游学科或商科背景的学生比例不断增加。
2、教学基础设施有所改善
目前,广西区内三所MTA招生单位都已具备较为完善的MTA教学基础设施。其中,广西大学的MTA由广西大学商学院MBA中心统一管理,与该中心负责的MBA、金融专业硕士、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等专业硕士的培养共享教育基础设施,日常教学管理办公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案例室和MTA\MBA校内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均已完整配备。桂林理工大学为该校旅游学院的MTA教育中心配备了专门办公场所,为MTA学员配备了专属多媒体教室一间,案例讨论室一间,供MTA学员交流使用,同时旅游学院资料室、旅游规划实验室、生态景观设计实验室、学校图书馆、研究生机房全部对MTA学生免费开放。
3、教学管理日趋规范
教学管理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虽然MTA在国内刚刚起步,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国内MTA的日常教学管理也日渐规范。广西三所MTA招生单位采用的均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MTA教育项目归学校研究生院统一领导,由研究生院分配招生计划和名额, MTA项目所在学院均为MTA学生的日常教学管理设置了管理部门,为MTA的正常运作制定规章制度,从而实现MTA项目运行和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桂林理工大学MTA教育管理中心由学院院长牵头任中心主任,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任副主任,具体负责MTA项目的日常运营,包括招生、培养、教学、论文答辩、学生管理以及项目推广等各个环节的事宜。为了进一步加强MTA项目的运行管理,MTA教育中心还制定出台了《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管理办法》和《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管理制度汇编》等文件,包括招生和录取规则、师资选聘标准和程序、任课教师责任与教师管理规定、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内容事项。
4、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优秀的师资是MTA教育质量和特色的保证和关键。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三所高校作为全国首批的MTA培养院校,在不断完善教学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调查,上述三所高校优化师资结构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两条:其一拓展教师聘请途径。三所高校不仅在校内选聘拥有从业经验且理论基础扎实的教授,而且聘请校外从业经验丰富的官员和企业家为MTA学生授课,并组建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职业生涯的“专业化+差异化”导师团队,为MTA学生讲授旅游行业业态及最新的行业资讯,使学生紧跟行业前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其次,加强MTA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包括制定师资建设规划、加强师资培训、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研究与咨询活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式,以加强MTA专职教师的理论基础和职业能力,为MTA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截止2014年8月桂林理工大学MTA中心共聘任有校内外导师共40人(校内导师27人,校外产业导师1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5%,具有高级职称的占80%,具有企事业单位实践经验的占70%,相当部分教师还拥有在国外知名旅游高等教育机构的学习和研究经历。
三、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不足
1、招生情况不容乐观
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前存在的最大困难就是生源不足。一方面,由于国内MTA项目实施的时间较短,也仅有两届毕业生,因此目前广西MTA项目在招生方面面临着市场认知度低,社会影响力弱,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等因素,招生存在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MTA入学考试与MBA,MPA等其他专业学位实行联考,即考试难度与试题相同,不仅是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甚至一些旅游行业内部的从业人员都因缺乏对MTA专业的了解,无法判断MTA的实质价值和含金量,而选择报考MBA或MPA,导致不少优秀生源的流失,近两年来,虽然MTA的报考人数相对比其他管理专业硕士来说有所增长,但报考学生初试成绩的上线率也比较低。广西MTA项目的招生还面临着同其他省市开设MTA项目的优秀高校的生源竞争,这些名校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是许多优秀生源第一志愿报考学校。此外,MTA作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事物,广西一些招生单位对其发展还不够重视,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导致在具体分配研究生招生计划名额时,出现重学术型研究生而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象。
2、培养过程缺乏地域特色
广西是我国的旅游大省,国务院批复的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国家目前高度重视的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等重点项目都集中在该地区,其特殊的区位条件和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给MTA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广西旅游高等人才的培养目标仍然缺乏地方特色,MTA教育没有充分运用广西的区位优势,围绕民族旅游和东盟各国旅游发展的需求而制定。在培养方向设置上,广西三所MTA培养单位缺乏对广西旅游市场需求和学校本身办学优势的认识,均是按照国内旅游管理划分的主流方向来设置本校教学,如桂林理工大学的MTA项目就主要设有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旅游公共管理、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等六个专业方向。广西MTA教育培养方案也与国内其他地区MTA的培养方案一样以国务院学位办的下发的文件为依据,其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根据教指委的要求而设立的。在教学手段上,广西三所MTA招生单位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案例教学和移动课堂等新形式教学手段运用仍然较少,即使是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案例,也多为国内外知名案例,从广西本土旅游企业或管理部门引申而来的案例较为少见。
3、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充分有效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广西三所MTA培养单位均通过努力建设实践教学团队和打造教学实践平台等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各方面原因,广西地区高校在MTA实践教学经验、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践过程管理等方面与东部地区的高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国际化程度低以及实践评价机制不完善等。同时,广西MTA培养单位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形式仍然比较单一,仅局限于课堂讲授等比较简单的方式,缺少模拟训练、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这些互动性、参与性、实践性较强的方式。教学环境也仅局限于教室,未能将授课场所安排在旅游企业或相关景区,让学生在实践中边体会边学习,不能很好的锻炼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环节的薄弱已经成为广西MTA培养单位培养人才的瓶颈,亟需解决。
课题项目:
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生满意度调查及培养机制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JGY201303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