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习科学原理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运用理论来应对大学生对相关理论问题的怀疑与困惑,如何教导学生用的世界观、方法论思考和探究相关的现实问题,这也是大学生群体所最为关心的理论的当代解释力问题。经典著作中所蕴涵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是理解理论的“钥匙”,而其中所蕴涵的基本方法,则是当代青年大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本领”。同时,经典作家通过经典著作所体现出的对真理和价值不懈追求的胆识和气度,也是大学生群体从“经典”中可以学习到和感悟到的。因此,在遵循“原理”课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经典著作资源来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最终将教学成果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经典著作资源融入“原理”课教学的最本质的内在契合性体现。
2经典著作资源在“原理”课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回归经典,返本开新,在“以学生为本”原则的指导下,将经典著作资源与“原理”课教学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的有益尝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原理”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功能性存在。第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主题模块式文献选择。经典著作卷帙浩繁,有针对性地选择文献是经典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首要前提。依据“原理”课教学的内容、目标和特点,可采取主题模块式文献选择方法。集中体现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文献,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揭示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文献,如《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指导青年学生成长的文献,如《青年在职业选择时的考虑》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主体特点加以筛选,并将其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提高“原理”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学生主体型教学尝试。经典著作的研读与教学要在尊重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的基础上,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使教学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可通过开展经典著作诵读会,以诵读经典语句为主体,再现经典作家的语意与情感。组织经典著作学习研讨会,以精读为基础,开展思想感悟交流活动,重点在于结合自身实际领悟经典理论的当代解释力。或通过经典著作演示会,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题目,以汇报讲解的方式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主体型”教学过程中,自觉实现理论由知识向信仰的转化。第三,在教学效果考核上建构互动式评价体系。为切实激励学生学习经典,教师研读经典,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尤其重要。
一、以学生为主体是洋思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尊重主体、面向全体”是洋思中学全面贯彻和实践人本原理的教学管理理念。多年来,洋思人始终自觉把这一理念贯穿于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处处彰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
1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1)不挑剔学生
不少学校的老师只关心成绩好的学生,而对“差生”则撒手不管,甚至被动员休学退学。洋思中学则坚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多年来,不管生源大战多么激烈,他们始终满怀信心地接受所有愿意来洋思就读的后进生,不管多调皮,不管成绩多差,甚至还有受过处分或劳教过的,但他们从来不挑剔。学校通过教育讲座和师德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提出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要和学生平等沟通,理解学生各方面的困难,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心,增强求知欲,学会自主学习。
(2)不歧视学生
洋思中学一直不分陕慢班,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平均分到各班,按身高、视力和特定规律分布座位,后进生和优秀生同桌,并建立实力相当的学习小组,通过“兵教兵”、小组内互帮互助转化后进生。洋思中学坚持从起始年级抓起、从起始学科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辍学。在课堂上,教师上课的起点是后进生,重点也是后进生,不管是回答问题、板演,还是做实验,老师都鼓励后进生来打“头阵”,对后进生的作业也优先批阅,同时学习小组内的同学也积极帮助后进生及时掌握当堂课的知识,让曾经备受冷落的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心和班集体的温暖。另外,洋思中学也坚持实施后进生验收制度,查到问题及时纠正,真正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让后进生不再有落后的机会。
2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洋思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也强调“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1)教师敢于放,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前提
洋思人一致认为,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洋思真正做到了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明确规定,课堂讲授不能超过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这样,学生动手、动脑、动嘴的时间得到了保证。课堂教学模式的“先学”是学生学,“当堂训练”是学生练,甚至“后教”也是“兵教兵”,所以课堂上我们所看到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操作、自主思考、自主讨论、互帮互助、互督互查,教师的教仅仅是必要时的引导、更正、点拨。这种“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模式得以实施,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精神,也符合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
(2)课堂中助于动,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法宝
洋思课堂教学一大特色是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课堂中,学生除了看书,还要动眼观察、动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这些教学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特别是在物理、科技、化学等操作课上,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机会使用教学器材进行探索。学生在这种亲身实践过程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思维的发散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使学生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二、让师生都动起来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方略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教学相长的课堂。新课改提出切实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倡导教师实现角色转换,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而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应让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培养能力、提升素质。洋思中学所倡导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全过程都是让学生思、让学生演、让学生实践,师生实现了科学互动,体现了新课改所倡导的教与学关系的有效协同。
1 学生主动
“先学后教”的基本内涵就是不学不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教导学,它将教师的教最小化,将学生的学最大化。在“先学”这一环节,学生在规定了自学时间和要求的任务面前有了学习的紧迫感和动力。在自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对其进行鼓励,提升其学习信心。自学后的检验题让学生能准确地把握自学效果,并极大地暴露学习中的问题。当自学中出现了问题时,教师不是立即教、讲、塞,而是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拥有自己探索的兴趣和找到答案后的愉悦。“后教”中的“兵教兵”既解决了后进生学习中的问题,也强化了优等生的榜样作用,使优等生学习更加自觉。贯穿于整个洋思课堂中的还有教师安排的学生问的“比赛”,使每一个学生从上课到下课都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所以,洋思中学的课堂虽然没有教师激情飞扬的讲解,没有借用各种多媒体设备提供丰富的音像,没有形式主义和花架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却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了。
2 师生互动
洋思的课堂上既有生生互动,也有师生互动,是师生交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探索知识,学生发现的问题以及从不同思维出发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使教师“知困然后能自强”。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利用网络等传媒手段获取各种信息,所掌握的知识不一定比教师少,在某些领域,甚至可以说学生超过了教师,“教学相长”在课堂中就表现更明显。洋思中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方式主要表现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和练习;学生充分思考、发现问题后教师的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指导;学生做学生讲。其形式也丰富多样,有师个互动、师班互动,还有师组互动。
师生的交流与影响,不仅体现在认知信息方面,更重
要的是情感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教师满面春风进课堂,以“教”导“学”,教学生不懂的,练学生不会的。学生精神饱满地自学新课内容,全神贯注地听教师点拨,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以“学”促“教”。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不仅给教师、学生带来愉悦,而且知识、智慧给学生也给教师带来了和谐与发展,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也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热情,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师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 管理促动
洋思中学在教师管理方面也有一系列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措施:实施完全的教师聘任制,及时淘汰不合格的教师,人事权的自主,使教师有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压力;科学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奖罚分明,真正做到“干好干坏不一样”;洋思中学的用人理念是“能者上,庸者下”,正如蔡林森所提出的:“让最能教学的当教导主任”。洋思中学有许多打破条条框框大胆提拔教学能手为教学主任的例子,同时也根据教学实绩给予优秀教师各级荣誉,鼓舞着教师们承前继后、不懈努力。洋思制订“师德考核37条”,其中包括教学常规(遵守教学秩序、课内规则、备课、作业批改、订复习资料等)、师生关系(体罚、变相体罚、侮辱学生等)等方面,按月对教师进行师德考核,考核不达标者,取消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资格。洋思所有管理人员坚持深入教学区,进入课堂,随身带着考核台账、听课记录和数码相机,发现问题,及时记载,必要时把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拍下来,周前会回放,大家讨论,月底按制度兑现。另外,洋思从上至下都实行工作承包制,科任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乃至分校长都要“包”教学效果,从而,各级教师都有了极大的责任心。
而且,洋思中学很注重教师的“洋思精神”的培养。洋思的青年教师是教师的主体,80%以上的教师都是1998年以后新进的教师,每年暑假洋思都会对青年教师进行为期40天的培训,放在培训之首的是师德教育,在师德培训过程中,让优秀教师作事迹报告,让老教师介绍学校创业的艰辛历程,让新教师一进校就受到洋思精神的熏陶。集体备课、校本培训、师徒结对等途径也较快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促进师生发展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
洋思中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师生全面、健康而自由地发展。正如洋思中学副校长刘金玉所指出的那样,洋思中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是原来的教学状况,曾经的洋思中学教学质量极差,教师上课满堂灌,每年的教学都是原地踏步;学生的学习负担重,但各方面的素质却极差。所以,为了使师生都获得最大的发展,洋思中学在课堂教学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建立了高效的课堂。
1 坚持全员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学生发展观念
洋思中学学生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两全”:全员发展、全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全面体现。洋思中学坚持其教育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从“差生”抓起,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达到百分之百的合格率,这是洋思中学面向全体的教育实践。另外,洋思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不仅仅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也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创造精神、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尊重学生的选择、参与、需要和内心体验,确保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洋思中学的学生毕业之后在学习上体现出了明显的后劲。洋思中学通过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减轻了学生课后过重的负担,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后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学校除了开设40多个兴趣小组以外,还坚持每天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跳集体舞。同时,学校还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重点培养。学校近两年内就有200余名学生在校外的各类比赛中获得了名次,可谓“成果丰硕”。
2 坚持教学与科研共同促进的教师专业成长策略
洋思中学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也培养了许多优秀教师。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发展。
其实,人们并不认为洋思中学的师资水平高,尤其是办学初期,13名教师中,仅有一名教师是公办教师,绝大部分是代课教师或民办教师。而且一直以来,泰兴市教委也没有偏向洋思,并未分配优秀教师去洋思。近几年洋思又陆续招了一些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充实了师资队伍,学历结构虽有所改善,但终归是初出茅庐。学校采取多种办法培训青年教师:假期培训、每周集体备课制、师徒结对制、点课制、每天对外开课制、一课二评、二课一评、一人一堂课等。而且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学校也出台了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比等管理办法,激励教师成长。这样,年轻教师很快就适应了洋思中学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要求。到洋思中学听过课的同志往往会感到,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洋思中学工作一段时间后,课上却像工作多年的老手。据洋思中学办公室主任吴长华介绍,洋思中学不仅对外介绍辐射洋思经验,还经常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讲学、培训教师的教学技巧,指导学校教学工作。
教学与科研是对孪生兄弟,教学经验通过科研加以提炼与升华,而教科研则通过教学得以表现与检验,科研引领教学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洋思中学还十分重视教学科研,出台了教科研百分考核制度,鼓励教师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的课题。学校组织了“每周教学反思”活动,每位教师都要对一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或成功的做法进行反思;学校每周出一期《他山之石》,搜集、整理先进的教科研文章,印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学校每月出一期《洋思教研》,为教师提供教学研究展示交流的平台;各门学科每学期都至少组织两次学科研讨会,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讨,提出解决的策略。截止2004年,洋思中学的教师就已发表了5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出版了《洋思――课堂教学的新策略》、《洋思经验》、《洋思课堂教学模式解读》等书籍,并参加了《课堂教学素质化》、《开发校本课程》等省级课题及《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中实施创新教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等国家级课题的研究。这些成果的取得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让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迈向“教育家”的行列。
随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名声愈来愈响,学校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教师的待遇大有改善。教师地位的提高和待遇的改善让教师更安心地扑在学校的工作上,教学成绩以及所获得的荣誉也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洋思中学的许多教师相继被评为泰兴市名教师以及学科带头人,常受到省教委、市教育局表彰,甚至还有几名教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等称号。而且洋思的许多刚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也经常对外上公开课,有些教师还被邀至全国各地进行讲学和指导教学等。可以说,身为“洋思人”,便是一种骄傲!
四、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人本启示
1 以人为本,实现课堂教学管理思想的转变
“人是管理的中心,也是管理的目的;人是管理的出发点,也是管理的归宿;人是管理的基础,也是管理的根本。”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观,是现代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价值。洋思的课堂教学管理以全体师生为本,以师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关注师生的情感和内在需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动力,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也从机械、重复的讲解中解脱出来,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较多时间的个别辅导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使教师获得成就感。学校要改进课堂教学,必须改变课堂教学管理观念,这意味着我们要改变以“分”为本的传统教学管理观念,由从上至下的单向教学方式转变为民主、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教学方式,由重视课堂的监督功能转变为重视其激励功能。
2 以人为本,理顺课堂教学管理关系
在课堂教学方面,洋思的教师仅仅是“引桥”、“路标”、“顾问和参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洋思中学把学生的学放到课堂教学的首位,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资源,通过教师的组织、指导和点拨,使他们能够认真地学、有效地学,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同时学会了学习。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发展过程。洋思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符合现代教学论所提倡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关系。这样的课堂既需要教师“敢于放”,也需要引导学生“勤于动”,才能真正做到“放手而不放任,自主而不自流,互动而不浮动”。
我们在借鉴洋思闻名全国的课堂教学模式时,也应该看到隐藏在成功模式背后的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管理关系,这也是洋思能成功的关键之一。
3 以人为本,注重课堂教学的激励功能
洋思平等的用人机制和所出台的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比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激励着教师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效果。洋思前辈们的“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精神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也激励和熏陶着刚进校不久的年轻教师不断开拓进取。
论文摘要:在分析通信工程专业特点、近年来通信产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和我校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网络实现建构主义教学和多课程融合加强实践教学方法,以提高其教学质量,适应近年来通信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通信信息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伴随着通信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新通信服务观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必然引发新通信人才整体和多样性需求的持续增加。而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通信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如何改革通信原理教学,使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从确定通信原理课程定位、开展网络教学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我校如何立足学校定位和现有资源开展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加以分析。
一、近年来通信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今年来我国的通信事业迅猛发展,固定、移动电话用户数和宽带用户数位居世界第一。在国家政策导向下,电信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基础电信领域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强竞争的格局,以通信运营商为主导的 通信产业链不断扩大,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1] 。
面对技术、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各运营商不断探索新的赢利模式,推进企业的战略转型,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电信企业人才需求由此引起新的变化:
(1)在通信网络 由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向基于全IP化的网络演进过程中, 需要更多的既熟悉通信技术 又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电信BOSS系统、综合营帐系统和其他一系列信息支撑系统的建设,急需切合电信业务管理需要的专业计算机应用人才。
(2)固定、移动网络与业务的融合对熟悉移动和固定通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将更加旺盛。
(3)运营商的通信网络的维护体制将由单一分散的模式转向集中监控和集中维护的模式,网络维护人员从量上来讲会大大减少,且要求具有更加丰富的全网知识和技能,专业分工的界限进一步淡化;而随着主体运营商对行业价值链整合力度的加强和业务外包政策的实施,在主体运营商周围将出现一大批电信服务商和虚拟运营商,以专业分工为特征的传统通信人才将主要服务于主体运营商以外的通信服务商。
(4)以数据业务为代表 的增值业务将成为运营商未来业务发展的重点, 因此需要更多的增值业务开发和管理人才。
二、我校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我校是定位于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教学研究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校在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开设了通信原理课程,都为必修课,共有76个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课采用实验箱做八个实验,基本都是验证性项目。经过几年教学发现了几点不理想的地方,主要体现有:
(1)部分基本理论仅是记忆而没有真正理解,我认为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是学生还没有建立系统的概念,知识点支离破碎,其次是部分繁琐的数学推导和深奥理论不易于理解。
(2)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创新性训练不够,首先是教师大都没有工程背景,其次是实验设备较落后,与实际系统有很大的差距,最后由于科研实力和教学资源有限,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创新性训练。
三、确定通信原理课程定位,统筹协调与前期和后续课程关系
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为学生以后分析通信问题提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支持,是学生建立通信全程全网概念的重要基石,是通信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2]。但单单靠通信原理课程分配的学识是很难让学生完全地掌握,这就需要通信原理课程的前期和后续课程为其提供一定通信原理问题的训练,例如在单片机、DSP、MATLAB、EDA等课程或课程设计中加入一些通信原理的应用,在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课程中加强运用通信原理分析实际系统的训练。我校教学资源相对紧张,无力大范围培养研究型和复合型人才,只有确立通信原理课程的定位,明确目标,多门课程为之服务,集中资源有效利用,才能在有限师资条件下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转贴于
四、多课程融合加强实践性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3]。认真做好学生平时实践和模拟实习管理,建立平时实验、实践、实训的量化考核标准。对有条件的专业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受学校办学条件影响,我校通信原理实验设备资源相对较少,现有实验箱可开项目较少,而且多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自主创新试验极少。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原理、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非常不利。因此不能局限于通信原理实验箱开展实践性教学,应充分利用其他相关课程的软硬件资源[4]。例如可以利用单片机、FPGA、DSP等实验室进行通信系统某个模块的设计实验;利用MATLAB实验室进行仿真试验,让学生有直观认识,加深理论理解,避免繁琐的算法,让学生掌握结论的应用;利用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原理实验室和课程设计进行综合性的实验,加强学生对原理的应用能力。
五、充分利用网络实现建构主义教学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安排很难与学生不同的情况完全匹配,这就需要某种途径延伸课堂教学,而互联网就是一个非常适合的平台[5]。
首先建设通信原理教学网站,让学生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利用网站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利用习题资源进行自我训练,利用教学文件确定个人学习目标;
其次建立网上交流平台,利用论坛或QQ群等方式让师生互动,构建学习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交流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更好匹配学生个性需求,增加学生学习热情;
最后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了解通信专业的最新动态,了解通信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六、总结
要较好地开展通信原理教学应该注重两方面:一是要尊重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规律,对于工科专业来说通信原理不仅仅是讲出来的还要使做出来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定要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二是一定要切合学校校情,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和相匹配的教学大纲,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构建主义学习思想的通信工程网络教学研究》(09YB472)。
参考文献:
[1]宋燕辉,蒋青泉.新通信技术的应用人才需求探析.现代电子技术,2010,9(320): 194-196.
[2]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通信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09,2(69):11-24.
[3]陈文,刘绍清,王琳燕.管理信息系统的多课程融合教学探讨.计算机教育, 2010,41(7):41-44.
关键词:素描教学;课程设置;结构;形式;材料
一、素描教学体系
乌克兰与俄罗斯在造型艺术上属于一个体系,在素描教学上也同属于一个体系。李天祥曾经在《乌克兰国立美术学院素描》一书的前言中指出:“这一体系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成熟于十九世纪,苏联时代集其大成,形成了今日与欧美有所区别的俄、苏体系。”①这一体系源于彼得大帝执政时期,在此期间,俄国全面学习西方,艺术方面则是按照法国和意大利的模式建立了皇家美术学院。皇家美术学院在造型艺术上严格遵循文艺复兴时期建立的造型体系,讲究透视、构图、结构、光影等造型手段和古典美范式的审美标准,通过从石膏像到人体的写生课程训练,以达到表现古典审美标准的理想造型。直到19世纪末期巡回展览画派的出现,才打破了这种标准化的造型要求,列宾、苏里科夫等现实主义画家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这批画家受到了法国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将目光集中到了普通劳苦大众身上,更多地关注现实、表达现实、批判现实,俄国绘画因此得到了发展,形成了继承文艺复兴的优良传统和深切关怀现实、表达现实的造型理念。20世纪初期,由于受到欧洲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许多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艺术家探索艺术民族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后来发展出了注重点、线、面的形式元素和表达情绪的抽象表现主义作品与理论。苏联时期艺术又回到了“功能化”的作用上,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这一政治上的要求逐渐在苏联蔓延,乌克兰国立美术学院也延续了这套体系,体现在素描教学上则是以具象写实的方法为出发点,以写生为主要训练模式。这套造型体系拥有独特的优势,使苏俄绘画在世界艺术潮流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本土特征,但也阻隔了与欧美尤其是与其曾经学习的欧洲体系的艺术脉络。所以,许多画家在20世纪末期新世界格局形成后大量汲取现代主义的营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苏派”的传统造型体系。如,乌克兰国立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较多地沿用了苏联模式的教学体系,以人物写生训练为主,重视基础教学,但在工作室教学中赋予素描教学更大的教学空间,教师有较强的自主性,能够按照工作室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所以在素描课堂作品中能够看到多元化的艺术价值取向。
二、素描课程设置
素描课一直是乌克兰国立美术学院的重要专业课程。在学时安排上,本科四年的总课时量为1377学时,仅次于油画课程的1809学时。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则为351学时,也是仅仅少于油画课的594学时。折合到每一天来讲,就是周一至周五,每天5个专业课的学时中有2个学时为素描课程。这种大量的素描训练,造就了乌克兰国立美术学院学生过硬的造型功力。课程安排是从一年级起开始人物写生训练,从人物肖像逐步过渡到半裸胸像、人体半身像,再到全身人体。这样的训练要持续两年。时间的安排是每张作业4周,即40学时,均为长期作业。尺幅为肖像、胸像4开纸张,半身像2开纸张,人体1开纸张。这样的课程架构能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人体造型原则,从而具备扎实的人体造型能力。大一、大二两年基础部的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选择报考希望继续学习的工作室,导师本着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择学生,实行双向选择,学生继续进入不同的工作室学习。乌克兰国立美术学院造型专业共有7个工作室,由7位导师各自主持,每个工作室按照导师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专业研究方向。这时的素描学时设置如同基础部,每天2/5的时间为素描课程,由专任的素描教师按照工作室的方向引导学生学习。工作室素描教学的课程设置与基础部的课程设置一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增加课堂写生的难度。如,三年级第一张素描作业为男人体素描,在接下来的一学年里,学生要进行男人体不同动态、角度的素描写生训练。进入工作室的第二年,也就是四年级,开始进行女人体的素描写生训练,学生要在一年的时间里对女人体的不同动态及角度进行素描写生。在这两年的时间中,学生要对男、女人体进行全面的研究。到了五年级,也就是研究生阶段,开始进行双人体的素描写生训练。模特摆出不同的姿势,还会搭配衬布、静物等道具,这一阶段的素描要求对环境进行描绘。工作室的素描教学虽然有着严格的课程系统要求,但每个工作室在结合本工作室的专业特点的基础上独自设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素描教学。如,自由创作工作室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不同绘画风格面貌的学生,所以在素描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基本规律的探究。教师尤其注重对结构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追求最根本的素描元素,因此要求课堂作业不过多地描绘环境、光影等表面因素。而宗教壁画工作室的学生将来要承担诸如教堂壁画等大型宗教绘画作品的绘制,体现在其素描教学中,首先是作业尺幅较大,在光线和衬布的设置上也较为讲究,经常设置不同的光源和不同质感的衬布组合,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处理气氛和通过不同质感的衬布营造画面氛围,较为注重光影、质感、环境等能够营造氛围的因素。风景创作工作室由于需要表现外光下的环境,所以在素描教学上设置有外光素描写生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握人物处在外光环境中的素描关系。大型纪念碑壁画工作室在素描教学中强调画面构成等形式因素,目的是为学生将来设计绘制大型装饰绘画打下基础。历史题材创作工作室则是让模特处在具有历史氛围的环境中,或是让模特穿着历史服装,这与该工作室的专业研究方向一致。传统架上绘画工作室则是选择具有生活气息的道具和人物姿态,强调画面感和绘画性的表现。
三、素描材料实践
素描的材料实践也是素描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基础部里,教师要求学生用硬材料进行课堂写生,学生用铅笔描绘,纸张为白色素描纸,不允许使用炭笔、木炭条等软性材料描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人体各个部位的结构组织关系,一笔一画地将人体整体和建构人体的各局部描画出来,不会因为材料而将局部一带而过,造成含糊、理解不清的结果。学生进入工作室以后全部使用软性材料进行描绘,因为在基础部中学生已经能严谨地描绘人体,已经掌握了人体结构,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开始训练运用软材料增强素描的表现力。软材料素描一般使用牛皮纸,要先将纸打湿后裱在画板上,再在纸上刷一层明胶胶液,目的是便于擦和修改。软材料一般使用俄罗斯、乌克兰特有的素描材料,如索斯、歇宾、散基那、炭笔、木炭条等。索斯是常用的素描软材料,能够溶于水,可以进行干画法、湿画法和干湿结合法的绘制。索斯拥有不同的色彩,如灰色、棕色、白色等,所以可以结合不同的色彩进行素描作品的绘制。软材料素描在技法上一般是先做底色,这样能使画面形成一层色调,缩减了绘制中间色调的复杂工序,然后在这层色调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绘画。画的过程中则是使用毡片蘸软材料色粉进行大面积铺色,再用笔勾线条和打调子等。结语乌克兰国立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沿袭了苏联时期建立的素描教学体系,仍以具象写实为主。但在新的历史时期也有所改进,较为重视形式和语言因素。从这个方面看,乌克兰国立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延续了东欧地区东正教的圣像画传统和现代主义时期的艺术成果。相较于苏联时期的单一写实的面貌,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乌克兰国立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更为开放、自由,呈现出与苏联时期不同的新特征。此外,在毕业创作阶段,学生要绘制同毕业作品等大的素描稿,所以在形式上能够与创作相结合,形成了与“苏派”不同的、较为注重绘画语言的新面貌.
注释:
关键词:培养计划;培养目标;材料科学与工程;麻省理工学院
欧美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开始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名称变更反映了对材料领域研究认识的变迁,即“材料研究需要依据其行为和特征,而不是依据材料类型来进行”。1998年教育部对材料类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来划分过细的十多个材料类小专业合并成了现在的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六个专业。同时,在引导性专业目录中还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专业。虽然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大学科来设置专业是必然趋势,但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仍在探索之中[1]。同济大学当年就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期望以欧美的模式来培养材料学科人才。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同济大学建筑材料工程系就为建筑材料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材料科学导论、断裂力学、表面物理化学和传热、传质与动量传递(简称三传)4门基础课程。近几年因为参与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查阅了国内外许多大学这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国内高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上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美国麻省理工(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公开信息最多,不仅有课程列表和学分要求,还有课程的详细简介。尤其是麻省理工的开放课程服务(OpenCourseWare),使得我们还能够进一步了解课程大纲和部分内容。此外,MIT材料学科是USNews全美排名第一的,他们的培养
计划应该具有更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反复仔细研究其有关本科培养的各种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培养计划进行了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与国内同行共享。
一、麻省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
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设3个专业(Course)。其一为一般意义上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Course 3),学生所得学位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其所授学位是被ABET(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授权的,绝大部分学生都选读这个专业。其二为课程选择度更大的一般专业(Course 3-A),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将获得没有特别指定专业领域的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without specification)学位,系里并不寻求ABET对这个学位的授权,只有很少学生选择这个专业,常常是医学、法学、MBA预科生选择这个专业。第三是考古与材料专业(Course 3-C),学生所得学位是考古与材料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in Archaeology and Materials),系里也不寻求ABET对这个学位的授权。从系里是否寻求对所授学位授权就可以看到,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的主要专业是一般意义上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Course 3)。后面的讨论主要针对Course 3的培养计划进行。
1. 课程和学分要求
该培养计划的要求包括:(1)MIT的一般要求,共17门课程,其中自然科学6门,人文社科8门,限选科技课程2门,实验课程1门。(2)交流能力课程(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4门。(3)系内课程,包括一套核心课程(Core subjects,共10门课),一个论文或2个实习以及4门限选课程,合计184~195学分。其2011―2012版本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见表1,表中课程名称前面的数字表示课程号,后面跟表示学分的数字、课程性质、前修或同修课程号。MIT每门课程的学分由三部分组成,表示学习课程所需要的时间分布,中间用短线隔开,第一个数字表示讲课时间,第二数字表示实验、设计或者野外工作时间,第三个数字表示预习的时间,是以中等学生所需要时间估计的。1个学分大约相当于一学期需要14小时的学习时间。从表 1可见,一般专业课程,预习所需时间是讲课时间的2~3倍。
备注
*可以代替本先修课程的其他先修课程列在课程描述页面。
(1)这些课程可以算作必修课程或者限选课程的一部分,但不能同时计算。
(2)可以选9-12学分。
(3)通过申请,可以被类似课程替代。
2. 限选课程的选择
中列出了21门限选课程,每个学生只需要选择4门课(48学分)。理论上,学生可以在21门课程中任选48学分,甚至经过批准,还可以选择其他系的课程或者研究生课程来代替。实际上,由于材料的范围很广,这些选修课程是根据主要的研究领域来设置的,它们是: 生物与聚合物材料(Bio-and Polymeric Materials),电子材料(Electronic Materials),结构与环境材料(Stru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Materials),基础与计算材料科学(Funda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因此,在MIT材料学院的网页上,曾经列出了各领域推荐的限选课程。网页上还列出了每一个方向的咨询教授,以方便对上述领域某一方面更感兴趣的学生选课。
3. 部分课程大纲和教学情况分析
(1)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
这个课程为15学分(5-0-10),总是与“材料实验”一起选修。课程安排也是交叉进行,实验周不上课,一共有4个实验周。这样,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讲课时间就缩短为9周(一个学期14周,最后一周为考试)。其课程安排为周一、三、五各2小时的讲课(lecture),周二和四各1小时的复习课(recitation)。所以一共27次讲课,18次复习课。实际讲课为24次,另外3次课为测验和考试。最后一次考试并不是考全部课程内容,即每次测验和考试都是分段内容。
这个课程由两个教授分别讲授,每个教授都是24次课,因此可以推论,每次每个教授将讲1小时。一个讲授结构和化学键(Structure and Bonding),一个讲授热力学和统计力学学(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Mechanics)。
两部分课程分别布置6次作业,每部分每次都是2~3个题目,都有交作业的期限,没有按期交作业的,该次作业成绩为0。作业答案在交作业期限过后就会立即公布。课程总成绩由作业成绩占20%、三次测验占80%构成。得分标准为:总评80分以上A,70~79分为B,55~69分为C,低于55分为不及格。
(2)实验课程
MIT材料系内有2门必修的实验课程,即材料实验和材料综合实验。这两门课程同时还是加强专业交流能力培养的课程,所以,教学过程特别注意专业交流方面(包括论文写作、口头技术报告等)的形式要求。材料实验与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同时选修,在2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材料综合实验课(Materials Project Laboratory)基本上就是几个同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在3年级下学期进行。下面以二年级的材料实验为例,介绍其教学和考评办法。
如前所述,材料实验共4个实验周,实验周没有其他专业课。实验内容包括量子力学原理演示、热力学和结构,同时囊括了几乎全部现代材料分析研究方法(XRD、SEM/AFM、DSC、光散射等),并通过口头和书面方式加强交流能力培养。从教学内容看,这门实验课承担了教授材料研究方法的任务。
一般将50个左右学生(2011年的2年级学生只有43人)分成6个组。每个实验周有3个实验主题,每个主题下面2个实验,2个组共选一个主题,每组选做其中一个实验。6个实验同时进行。一周3次实验,每次4小时。因此,每个组每周只做3个实验(每个主题做1个实验),共12个实验。由于每个组只做了一半的实验,对另一半实验的了解,通过每周2次的1小时交流课程(recitation sections,一般隔天举行)来实现。交流课上,大家各自在黑板上即兴介绍实验的发现,回答教师和同学的提问。
该实验课由3个教授上,其中一个总负责。课程成绩评分标准
二、分析和讨论
1. 关于必修课和选修课
系内必修课程除毕业论文或企业实习外,共有10门。大学一般要求的17门课,理论上可以自由选择,但从表1系内课程的先修课程可以看出,微积分I和II,物理I和II是需要先修的,大学一般要求的6门自然科学课程就去掉了4门,能够自由选择的大学自然科学课程剩下2门。从系里建议的选课表(roadmap)可以看到,另外2门自然科学是化学和生物。所以,自然科学的必修课程实际上相当于14门。
限选课程要求包括GIR类型2门和48学分的系内选修课。有3门系内课程(共39个学分)可以作为GIR课程来选,但不能同时作为系内课程要求的学分。大多数系内选修课程的学分为12分,这样的话,系内限选课48学分需要选读4门。所以,每个学生可以有6门专业选修课程。有意思的是,在表1中只有21门限选课程,而该系主要的研究领域(或者说相当于我们的专业方向)有4个,平均每个方向只有5.25门课。如果去掉2011―2012年新增的2门课程,过去几年只有19门课,平均每个方向只有4.75门课程。看来,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不鼓励学生选单一专业方向的课程。实际上,在以前分专业方向限制选修课时,每个专业方向仅仅提供2~3门课程,进一步的分析见下文。
反观我们的培养计划,我们的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有5门(14学分),选修课程应选4门(8学分),合计9门课程22学分。因为我们的学分是按照每周上课学时数计算的。如果按照MIT的学分计算方法,学分约为每周上课学时数的3~4倍,考虑到我们的上课周数为17~18周,而MIT才14周,因此,我们的专业方向应选学分至少相当于MIT的88学分,比其4门课程(48学分)的要求多了5门课程(40学分)。可见,我们的培养计划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方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另外,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关于其主要研究领域的介绍出现在3个网页上。其一是在该系的学位要求中关于限选课程的介绍网页,4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分别是生物与聚合物材料、电子材料、结构与环境材料、基础与计算材料科学。其二是在MIT的招生网页,4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分别是:半导体材料和低维系统(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low-dimensional systems)、能源材料(Materials for Energy)、纳米结构材料(Nanostructures)、材料的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 of Materials)。在介绍全体教师(Faculty)的网页,列出了30个研究方向(discipline),共122人次(有重复计算,因为实际教师只有35人),平均每个研究方向4.07人次(或1.17人)。少的方向仅1人如微技术、半导体,最多的是纳米技术,23人次。上面列出的生物工程(包括生物物理和生物技术)9人次,能源材料(包括能源与环境、储能)9人次。人数比较多的研究方向还有结构与环境材料9人次,高分子材料7人次,电、光和磁材料7人次。
可见,尽管MIT研究的材料类型很多,但其本科生培养计划中,涉及具体材料类别方向的课程特别少。
2. 关于考核与成绩
MIT很多课程的成绩评定都包括平时作业和出勤与课堂参与情况。有的课程,考试以外的项目在成绩评定中所占份额可达到50%,有的实验课程则更是高达8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MIT对大学生平时学习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与我们头脑中关于国外大学生“自由”学习的图像截然不同。
3. 关于选课进度安排
MIT材料系没有规定统一的选课进度表。但从其推荐的选课安排(roadmap)看,具有如下特点:
(1)8门大学一般要求的社科课程(GIR)分布在8个学期选修,即每学期选修1门社科课程;
(2)一年级把大学要求的6门自然科学课程(GIR)学完,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
(3)二年级起全面进入专业学习。第一学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实验2门课程,两门课交叉进行,实验周不上课。上课周每天都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实验周每天都有实验或交流,学习安排非常集中。
(4)每学期的课程一般为4门,其中1门为社科课程。
MIT二年级第1学期就学习专业基础课程,这比我们的教学计划提前很多。国内的教学计划进度安排曾经强调,前两年不安排专业课,以至于我们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被安排在第5学期,材料研究方法更是被安排在第6学期,使得高年级学习特别紧张,深入接触专业知识和方法的时间被推迟。
4. 关于培养计划的修订
从网页上能够追溯到MIT材料系1998年的培养计划,其培养计划在2003年做了很大的调整。两者的比较
这两个培养计划的最大差别在必修课,课程名称几乎完全变了。但对比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可以发现,新培养计划中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包含结构与化学键、热力学与统计力学两大部分内容,分别由两位教授讲授,似乎代替了原来的“材料热力学”、“材料物理化学”和“材料化学物理”3门课程,因为其教材之一仍然是物理化学(Engel, T., and P. Reid. Physical Chemistry. San Francisco, CA: Benjamin Cummings, 2005. ISBN: 9780805338423)。“材料实验”应该与原先的“材料结构实验”对应,“材料综合实验”应该与原来的“材料加工实验”对应。“材料的微结构演变”与原来的“材料结构”相似。取消了“材料力学”、“材料工程中的输运现象”2门课程。增加了“材料的电光磁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机和生物材料化学”、“材料加工”4门课程。取消2门,合并2门,增加4门,课程总数不变。
选修课变化较小,只是增加了若干课程,特别是生物材料和纳米材料的课程。其实,两门生物材料课程是2000年增加的,当时选修课由4方向增加为5个方向。选修课的最大变化是理论上不再分专业方向,学生可以任意选课。但实际操作时,仍然向学生推荐各专业方向的课程组合。无论如何,每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不足4门,学生必然需要选修其他方向的课程。
从2003年至今,必修课没有变化,选修课则有一些小的调整(表5)。其中2005年减少了高分子化学、化学冶金学(Chemical Metallurgy)2门课程。增加了2门数学,材料热力学(原来的必修课),先进材料加工,衍射和结构,材料的对称性、结构和张量性质,材料选择,共7门课程。可见,增加的这些课程仍然是与具体材料种类无关的。2007年和2011年分别增加了1门生物材料方面的课程。可见,即使是选修课的调整,仍然在继续加强有关材料行为特征方面的课程,减少有关具体材料种类的课程。
5. 关于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过去,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培养目标分四类,研究型学位(Course 3)、预科型学位(Course 3A)、实践型学位(Course 3B,2003年取消)和考古型学位(Course 3C)。其中,研究型学位与实践型学位培养要求的唯一差别是不变的,即前者在四年级做毕业论文,后者在二年级暑假和三年级暑假做2个20周的企业实习,其他课程要求完全相同。现在把实践型学位取消了,但仍然保留了学生向这个方向发展的渠道,即学生仍然可以选择做毕业论文或者企业实习,学位合并在研究型学位(Course 3)中。
从2003年培养计划大调整来看,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Course 3)的主要培养目标是让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也可能是社会需求的变化促使MIT对培养计划进行调整。这从MIT选读实践型学位人数变迁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表6)。从1998年到2002年,实践型学位人数多于研究型学位的人数,2002年突然降低,与研究型学位相当。查看大学2年级实践型学位学生注册数,从2002年起突然减少,由原来每年约20人突然减少为6人。2003年培养计划调整当年,还有5人注册为实践型学位,这应该是此前培养计划延续所致。
那么,没有了实践型(Course 3B)学位,是否还有学生仍然会选择实习代替论文呢。下面从2002~2008年MIT材料系本科毕业生去向分析。除了一些研究生院,网页一共列出了38家企业和17家政府部门或咨询机构。统计2002年以后(至2005年结束,当年仅剩下1人)各年4年级实践型学位人数(也约等于当年毕业人数)总和恰为38人,与毕业生去向统计的企业单位数刚好相同。这难道是巧合?是否可以推论,2003培养计划修改之后几乎就没有学生选择去企业实习了?
MIT材料专业取消实践型学位,以及此后可能几乎没有人选择实习代替毕业论文事实,一方面可能与美国产业向国外转移,本国企业对工程师的需求减少有关;另一方面,MIT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调整也起了一定作用。因为选择实践型学位人数锐减在前(2002年),培养计划调整在后(2003年)。培养计划中去掉的必修课“材料力学”和“材料工程中的输运现象”,显然属于工程类课程。因此,其培养计划课程中增加材料研究型基础知识、减少工程知识的倾向十分明显,也说明其培养计划随社会需求进行了及时调整。
另外,尽管2003年培养计划中的必修课有较大调整,但选修课调整比较有限。而且调整前后,没有改变其材料类本科生宽专业培养的模式。
但在选修课中,把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去掉,仍然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例如,高分子化学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历来就被认为是专业基础课。MIT在2005年却把这门课从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去掉了。查看其高分子方向研究生培养计划核心课程,可以看到高分子物理化学、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合成化学等基础课程。可见,MIT把专业方向的一些基础知识培养放在了研究生阶段。
以上似乎给人这样的印象,如果不继续读研究生,则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是不太够的,无形中将人才培养的周期拉长到研究生阶段了。但从我自己教学的经验来看,学习高分子物理就可以了解高分子材料的行为和特征,未必需要清楚地知道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法。我的一些研究生以前从未学习高分子方面的课程,为了让他们在研究中能够理解和使用高分子材料,我就是先给他们讲授高分子物理的基本知识。
另外,注意到MIT材料专业研究生数量是本科生数量的2.2倍,有很多研究生来自校外,特别是来自国外。所以,MIT材料专业培养计划中对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的调整,结合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安排,既考虑到了本科宽专业基础的培养模式,又打通了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之间的关联,在研究生阶段加强专业方向基础知识的培养,也便于接受其他教育背景的学生来读研究生,还是十分合理的。
MIT材料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不断强化了按照材料大类进行培养的模式,必修课和选修课都加强了材料基本行为知识的课程,减弱了材料类别基础知识的课程,把后者移到研究生教育阶段。这说明国外关于“材料研究依据其行为和特征,而不是依据材料类型来进行”的认识形成30多年以来,不仅没有改变,还在进一步加强。MIT在2003年对培养计划大调整时,加强了材料研究基础知识课程,减少了工程类课程,其本科生的主要去向是进一步深造,直接到企业就业的比例急剧减少。本科生阶段加强研究基础知识课程,把专业方向基础知识培养放在研究生阶段,加强了研究生的知识培养,可能是其材料研究能够长期在美国名列前茅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微课;开发现状;实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1-0031-03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学习便捷、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特点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带来新的方式。目前,微课教学研究的重点已不再是“为什么要使用微课”的理论探讨,而是“如何建设好微课程资源”“如何让学生更有效率的使用微课”等实践问题。
北京市体育微课教育资源的开发,已经从理论层面进入实践阶段, 开始着手体育微课的平台构建,成为推行体育微课的先行者。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视角,根据现有的体育微课资源,同时调查访问参加体育微课制作的教师,试图给体育基础教育领域数字资源的建设者提供一个现阶段北京市体育微课开发的概貌,向广大一线教师、数字化资源提供者、教育管理者阐述符合体育教学原理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制作的方法、途径。
本文包括两部分内容:(1)通过问卷调查参与制作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微课的教师,了解教师在设计与开发体育微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听取已经参与制作中小学体育微课的教师对下阶段体育微课开发的建议等。(2)对现有的体育微课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其中包括对现有的体育微课开发模式进行解析;对现有的还处于待发展阶段微课资源的讨论;对科学的、标准化的体育微课制作模式采用的开发方法进行探讨。
一、现状调查分析
通过向参与北京市体育微课制作的教师发放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形式,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设计开发微课的现状进行调查,得到基本的数据,进而对北京市体育微课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北京市各区县体育教研员,调查对象都是参与过北京市体育微课开发设计的教师,虽然他们不能代表全国的中小学体育老师,但作为最先尝试利用微课制作体育课程的老师,他们对体育微课的设计、制作以及效果有亲身的经历,因此可以被认为是适宜的调查对象,能为更多想要参与到微课制作过程中来的教师提供帮助。调查对象的人数分布如表1所示。
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教师均为参与北京市微课制作的教师,但其参与的时间长短有所不同,部分教师是从体育微课程建设初期就参与其中,部分老师是在后期陆续加入到微课制作工程中来的。通过分析体育教师接触微课的时间长短,如图1所示,大约有75%的老师参与微课项目一年以上,由此,看出参与我们问卷调查的老师基本都是在北京市体育微课发展初期就不断探索的教师。体育微课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是新事物,现在所做的课程构建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他们正在积极实践,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教学的体育微课发展之路。
2.微课设计、开发、制作过程调查
教师在体育微课制作中的主要任务,如图2、图3所示,可以看出98%以上的教师均参与微课录制教学工作,体育微课的制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如果人为的把体育微课制作过程割裂开,势必为体育微课的课程制作带来很多衔接方面的困扰,从选题到最后的出片,需要有一个贯穿整体的思想,也需要对课程有一个整体规划,教师很难一个人独立完成这么多的工作。因此,需要体育教研员、体育组长、体育教师、课程录制人员的相互配合,团队合作,以获得更高质量的体育微课。
关于教师选择参与微课制作的原因调查显示(图4),88.14%的教师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而选择体育微课,教师更多的是考虑了学生的需求和体验,虽然体育微课制作给自己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但教师们看好这种教学的手段,有意愿进行尝试。62.71%的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被称为是电子化的一代人,学生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也让他们增加制作体育微课的动力。教师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呈现出教师所在学段与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特点(图5),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体育教师在体育游戏、运动常识、体育知识方面有所偏重。64.29%的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应该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加入游戏的成分;在中学阶段和高中阶段,体育课的目的除掌握技术动作外,了解更多的运动常识也是多数教师的选择;各阶段体育教师都将运动知识作为体育课学习的重点环节。
体育教师在制作体育微课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现阶段网络上的微课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每个人都成为自媒体,信息传播的内容增加,其中内容有好有坏,鱼龙混杂,人们需要进行筛选的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筛选出真正有用的知识也就更加困难。如图6所示,我们发现:体育教师无法自己录制微课成为最大的问题,一节优质的体育微课对于视频录制要求很高,尤其是体育微课录制过程需要不断的进行动作示范,普通老师架设一台录像机来录制一节微课的方式很难实现,没有专业的设备,镜头拉近、推远、摇镜、移镜等手法很难展现,学校的电教老师毕竟没有受过专业的摄影培训,应对静态拍摄没有问题,但动态拍摄也很难掌握,由此一来,拍摄一节体育微课会耗费制作人员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同样录制一节微课的过程中,体育微课制作的难度远远大于普通课程的微课,这也是很多电教老师不愿意制作体育微课的根本原因。培养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的电教老师,采取类似北京市微课制作的方式是解决重复工作、资源浪费等问题的最佳途径。
二、体育微课案例分析
现阶段北京市统一制作的体育微课包含有九个专题,有体育课程技术指导的部分,还有体育知识教学部分,例如运动损伤的处理、各项运动素质的发展等等,有的课程是在拍摄剪辑的过程中穿插了对人体构造的认识、对身体肌肉的介绍等内容。
本文试举三例来展现体育微课制作过程中的要点,主要从选题、拍摄形式、拍摄内容、教学训练效果等方面进行说明。
案例一:高中体育微课《腹部肌肉练习》 ――选题、内容有特色
从选题上来看,此微课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技能教学、应试教育的选题,从学生的身体健康着手,针对学生肥胖率增多这一问题进行发散式教学,在众多的肥胖表现中以向心性的腹部肥胖最有代表性,能够直接面对学生的锻炼需求进行课程教学。
拍摄内容:采用室内教师讲解示范的形式进行课程教学,在既保证拍摄效果的同时也能使学生直接观看到教师的展示。体育课程中既需要通过教师讲解也需要通过教师示范来进行教学,单纯的教师讲授而不辅以动作示范,学生难以形象直观的掌握动作要领,而只依靠示范动作而不进行讲解,学生容易一头雾水,抓不住重点。微课以问题提出的方式展开,在课程开头很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马上提出课程目标、练习方法、注意事项等,通过文字和讲解的方式使学生明确本节微课讲授的主要内容,使学习者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就能根据课程提示信息与自身的需求进行比对,如果有课程需求就继续往下学习,如果课程目标与自身需求不匹配,则可以更换课程,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率。微课课例中,教师通过全景展示、细节动作展示、语言讲解、文字提示等手段的配合作用,很好的展现出技术动作要领。整个课堂过程持续5~6分钟,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完成了单个教学点的教学,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掌握最基本的腹部锻炼方法。本文认为此节微课符合微课课程碎片化、基于问题教学等微课基本特征。
案例二:初中体育微课《运动损伤的处理》――基于问题和学生需求的教学
运动损伤的处理属于体育知识部分,是体育参与者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体育活动,而是终身体育的一部分。部分中小学校因为担心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受到伤害,就减少学生的运动量、运动强度,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只能是让学生饮鸩止渴,从根本上来说,起不到保护学生不受伤害的作用,因此,教授学生更多的技能,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是其最重要的目标。本节微课的选题就是出于此观点,以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自我保护技能,将发生伤害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
课程引入部分:介绍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如图9所示:
本节微课着眼于学生的需求,着眼于问题,很好的展现了体育微课基于问题教学的思路,教授学生在生活中需要的体育知识技能,对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案例三:《仆步穿掌》――锻炼效果展示
笔者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体育微课锻炼的效果很难评判和测量。本文主要参考了《E-Lear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的第五章《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or E-Learning》中的内容,根据作者提供的十种有效在线教学策略――辅导教学、论坛、小组协作、项目学习、合作学习、案例学习、学习契约、讨论、演讲和自我约束的学习。毕竟,体育是一门需要身体运动的学科,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大脑神经对于人体的控制是不断完善的,如果不去刺激运动这条回路,动作是不可能自动形成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体育微课的有效性应该区别于学科教学的知识点识记,测试的高分,而应该着重于学生身体的变化情况。如图11所示。
教师在5分钟的示范动作之后能达到这样的锻炼效果,这也是我们制作体育微课希望学生跟着微课进行学习达到的效果。当然,仅仅凭借学生身体是否出汗来评判一节微课是否有效,并不科学、准确,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广泛存在,但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神态、出汗量等手段是最为简单、直观的评判。其实,真正有效的体育微课,是能让学生获得无论是健身、保健常识的简介还是3VS3篮球赛、沙滩排球简介等等,让学生更多的参与体育运动。
虽然我们的体育微课课程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美国K12的教学内容还显得较为单薄,运动项目介绍也比较有限,但我们的优势是由政府牵头,学校参与,源源不断的创造、制作微课,而不是像国外微课网站建设那样一蹴而就,缺乏后续的管理和发展的模式。
为避免微课资源过多重复,微课质量良莠不齐,北京市统一规划、安排制作中小学体育微课,朝着标准化、整合化、规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国军.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中小学电教(下),2013(05):66.
[2]陈文生.学校“微课”校本开发的要点[J].新课程(下),2013(03):86-87.
3]王竹立.微课:课堂还是网络?[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16-18.
[4]刘世能.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13(04):22-24.
[5]戴晓华,陈琳.我国中学微课发展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9):78-83+119.
[6]Masters Ken.A Brief Guide to Understanding MOOCs[J].Int JMed Edu,2011(2) :1-2.
关键词:梯度;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分化客观原因;防止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07)12(S)-0021-2
每个物理教师刚接高一时都有自己美好的设想,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学好物理。然而,不管教师如何努力,甚至费尽心机,不久就会发现,部分学生的物理成绩不尽如人意,“物理难学”,呼声四起,到高一结束时,便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造成高一物理难学和引起高一学生学习物理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除学科本身的特点外,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分析总结,就其客观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止对策。
1 初、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梯度过大,是造成分化的客观原因
1.1 教材的梯度
初中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易读懂。
1.2 研究方法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学生易于接受。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问题大多是涉及研究对象的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
1.3 运用数学知识的梯度
初中物理在数学上只需用到代数的四则运算和一元一次方程,高一物理的力学部分所用的数学知识,远比初中物理所用的四则运算复杂得多。力的分解与合成中的矢量运算;运动学中的二次方程以及根的合理性的判别;万有引力、人造卫星中的幂的运算、简单的极值运算等。
1.4 思维能力的梯度
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高中物理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紧密,分析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索问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推理、类比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感到不适应,学习上存在很大的思维障碍。
1.5 习题难度的梯度
初中物理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的多,一般都只需直观判断或只用一个公式求解,而且题型简单、转弯少、数字小、容易计算。高中物理习题,一般都是几个物理过程,解题需要通过发散分析,弄清物理过程,逻辑推理,才能建立方程组求解,而且题型花样翻新多、过程复杂、数字大、不易计算。
2 防止高一学生由于初、高中教学要求梯度过大这一客观原因造成学习物理分化的对策
2.1 研究教材,分析学生,因材(才)施教,把握教学深度,为防止分化降低“台阶”
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了解学生当前的物理认知水平,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注重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和学生认识能力上的衔接,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把高一知识与初中知识相联系,通过比较分析,揭示新知识的物理意义,使学生能把旧知识和新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掌握新知识。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把新知识有机地融入旧知识的框架中,从而突破原有的认知结构,构成新的知识体系。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2.2 培养习惯,规范解题过程,是防止分化的关键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一物理的前提,高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跃回答问题、课后先复习后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和规范化解题的习惯。
2.3 注重指导学法,培养技能,为防止分化打好基础
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学好物理。
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画好受力分析图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正确分析物理过程,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熟练运用数学知识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保证。因此教师要从第一堂课起,有意识地培养这三个方面的基本技能。如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受力分析方法,应使学生养成“重力――弹力――摩擦力――其它力”的分析顺序,并对每一个力都要有找到施力物体的习惯,找施力物体是为了防止添力,有序分析是为了防止漏力。引导学生抛弃初中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对高中的物理概念,公式,规律要理解记忆,知道它们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并结合相应的习题加以巩固。严格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使学生养成正规的解题步骤,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教育学生要注重基础,少做难题、怪题。俗话说:熟能生巧,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了,就能灵活地处理各种类型的题目。
2.4 培养能力,重视思维的基本方法,为防止分化扫除障碍
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也就是思维的障碍,平时我们向学生介绍某个物理量时,一般要介绍它的物理意义、定义和量值,即定义它的大小的公式、是标量还是矢量、单位及注意事项等等。其中以介绍物理意义为起点和重点,教给学生学会从物理现象中抽象出物理概念、理解其物理意义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首先必须仔细挑选所要介绍的客观现象,使之能够从中明白地抽象出所要说明的物理概念。其次,所选取的对象必须形象、直观为学生所熟悉。再者,为引人同一概念所选取的对象必须具有相关性。
2.5 逐步进行理想化思想熏陶,为跨上台阶减缓梯度
初、高中物理在处理问题时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初中物理以客观事物为依据对其进行研究,而高中物理研究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理想化,即“理想化模型”和“理想化过程”的建立。高一学生接触到的质点、简谐运动、单摆等都是理想化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度直线运动、匀速周运动、平抛运动、简谐运动等都是理想化过程。高一学生由于科学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差,使理想化模型和理想化过程的建立遇到了困难。为了使学生掌握这种科学抽象和概括的思维方法,第一应使学生明确建立概念和模型的事实根据及过程,知道它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如建立“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首先应使学生明确引入质点是为了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特征,而忽略物体具有大小这一次要因素。其次要使学生明确什么情况下物体可看作质点(大小可忽略),什么情况下不能看作质点。第二,应使学生学会把实际的物体或过程与学过的模型或过程中的转化,这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总之,导致高一物理学习两极分化的因素很多,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研究高一学生学习物理中存在的困难及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研究高一物理教学要求和方法特点,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改进教法和指导方法,加强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防止分化和搞好高一物理教学的关键,也为整个高中物理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P116,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多年来,外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广大英语教师关心的问题都是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旨在提高大学英语的课堂管理。笔者试从教师、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大学英语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的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课堂管理
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围绕如何实现“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在新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要想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和有效的进行,首先考虑的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那么什么是课堂管理呢?“课堂管理”在英文中为“ClassroomManagement”,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一些学者所称的“班级经营”、“教室经营”、“教室管理”。课堂管理有没有成效,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有效管理。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没有课堂管理,或者课堂管理不当,都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关注课堂教学的改进,而相对忽视了课堂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随意性很大,出现了例如玩手机、打瞌睡等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反应了当前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还存在一些管理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课堂管理现状
教师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的主导者,教师管理能力决定了课堂教学管理的效果。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课堂教学管理不可能是独唱的课堂,而应该是有多个声部的大合唱。教师能否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顺利的管理,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校的管理手段和模式同样也影响着课堂管理效果。因此,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影响课堂教学管理效果的因素。
1.教师方面。(1)认识差距。笔者在长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只注重教学,而忽略了管理。大多数教师误以为教师的任务是把书教好,至于管理学生那是领导和辅导员的事。(2)能力差距。部分就职于高校的教师本身不是师范专业毕业,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专业的训练,以致缺乏课堂教学管理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管理能力;有的大学英语教师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过于信任学生,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从而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导致了“只教不管”的现象出现,因而不能很好地发挥管理的作用。
2.学生方面。(1)学生的整体素质。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我国普通高校面临扩招带来的各种压力,还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入学前的英语基础、文化知识储备、择业需求等各方面都各不相同。2003年,中国大学就学率第一次超过15%,标志着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2005年录取比例已经达到2∶1。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导致大学生平均素质降低,给课堂教学管理带来新的挑战。(2)学生道德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思想观念、礼仪规范被打碎了,但有些传统的美德同样遭受冲击。一些娇生惯养、放纵自由的行为浸入了大学生这支队伍,说脏话、抽烟酗酒、逃课、考试作弊等现象滋生繁衍。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表现就是不懂规矩,不守纪律,没有礼貌,秩序混乱,难于管理。
3.管理方面。(1)管理制度。多年来,很多高校由于各种原因加强了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也收到了初步明显的成效。但是一些教学管理制度本身不够科学,导致收效甚微。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年来实施的学生给教师课堂教学评估打分,一方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但另一方面教师担心严格管理学生会导致学生给自己打低分,从而放松对学生课堂教学管理等现象。另外教室里安装了高清摄像头,也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造成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2)教学模式。目前不少的高校教师习惯于课堂教学管理的权威模式,整个课堂教学管理都是教师说了算。各高校一个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安排相应的教学模式,以达到突出重点、强化特点、点燃亮点的目的。
二、对策
如何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的良好效果?笔者认为应该从几方面努力。
1.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的目的在于有序而高效。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中需提高对个体的关注,就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也能预防一些课堂问题;如果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展示给学生的是一堂精彩生动,能够吸引学生参与的课堂,学生问题行为将不会产生。因此,课堂管理的功夫不仅仅只限于课堂内,而要在课堂管理之外下功夫,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好教学,从情景设计、教学用语、板书、引导学生参与等上认真设计。同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把专业知识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质量。
2.提升课堂管理水平。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课堂教学管理的成败。然而能胜任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创新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大的心理状态和应变能力;还要切实加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要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善于端正学生行为,及时恰当的处理突发问题。例如: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面部表情来表达赞同与不赞同,表扬与批评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违纪情况,有的教师采取停止讲课、斥责,或漠不关心等方法,使这些行为不再继续下去,这些方法都不可取,因为这些方法都不利于帮助学生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其结果与教师的初衷相反。作为教师应把处理行为问题建立在了解学生行为和心理的基础上,带着理解、同情、关爱学生的心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学生自我矫正。
3.创新教学管理方法。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需要,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已不适应发展需求。改变传统的授课方法,提倡创新课堂教学。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的环境直接影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方法的实施。因此,教师要及时学习、借鉴现有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创出适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的方法。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任务型教学能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效果。任务型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师生模式,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中心,成了任务的中心。任务型教学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分为小组讨论、小组代表陈述等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讨论不止于学生之间,更有教师的机智引导。任务型教学要求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任务,进行一定的语言输入、心理暗示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完成各类任务的过程中自觉学习、主动思考;在合作交流中参与学习,实现学生课堂的自我管理。
4.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一套科学的、合乎高校教学发展规律的、有生命力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当前高校一项不可缺少的任务。因此,要认真反思学校已经实施或是正在实施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要改进和完善那些经实践检验证明有缺失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健全和完善具有约束性、可操作性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及时制订出更多能够提高课堂管理的激励政策,如课堂教学管理的奖优罚劣制度。对于那些在教学工作上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严于管理和善于管理,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对于那些不负责任、擅自更改教学计划、课堂教学秩序混乱等不良教风要给予通报批评。只有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
5.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管理目标,要把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中坚力量,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的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消极的心理,促使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中实现自我价值。要探索有效的集体规则,通过学生集体讨论,建立自己认同的规则,接受集体的控制,实现学生的自我约束。在集体中树立自律榜样,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鼓励榜样本着“帮助别人,也提高自己”的原则去帮助其他同学,也鼓励其他同学向榜样学习。教师要创建民主、和谐的自我制约机制,引导学生随时检查自己行为与学生行为标准的差距,并自我矫正。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提供了宽广的发展空间。那么在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扮演着导演的角色,更多时候都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对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中的角色,具备开发课程资源能力,开展合作与研究,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只有弄清了大学英语课堂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才能有效的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作者:吴迪 刘霏 吴忧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
参考文献:
[1]王春艳.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2]刘凡.基于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人才,2011.
建立良好的幼儿学习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良好的氛围才可以方便幼儿更好地进行学习。所谓的学习环境是指幼儿在教室内部的学习氛围和幼儿在外部的运动环境。
1.教室内部的学习氛围
幼儿园是幼儿每天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其中很多活动都是在教室中进行的,因此幼儿园的教室环境能不能给幼儿安全感,能不能让幼儿遵守纪律,能不能增加幼儿的探究欲望和探究材料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园教学管理中亟需处理的问题。在教室里幼儿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有的活动需要和老师相互配合,也有幼儿随意选择的一些活动,为了更好地融合这两种活动,就需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调整各个区域,而且还要提供一些切合实际的资料,在对幼儿教学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调整各个年龄阶段中教室的空间安排,还有各个区域的空间安排和资料供给。对上述几方面进行规定,其中有各个年龄阶段的班级教室,需要安排基础的学习范围,各自学习环境中需要什么样的资料。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状况,确定幼儿园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材料。哪些实际操作资料需要老师进行安排,这些都需要各个班级的老师进行创作和思考。
2.幼儿在外部的运动环境
户外的活动场所能够更好地锻炼儿童的身体素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但是,由于幼儿年龄太小,十分好动,容易发生一些安全问题。因此,在带领幼儿在户外进行活动时,要考虑到进行什么样的运动和怎样安置那些器械设备,要避免因处置不当而引起对幼儿的伤害。
二、科学地安排休息时间
每天都要为幼儿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只有休息时间变得科学合理之后,幼儿才会更好地感受到秩序和安全的重要性。幼儿每天的休息时间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1.在时间编排方面,把相关的学习活动安排到一起
每天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多的内容,而且每个内容都有自己的特点,不是单独的个体,因此需要把这些相关的学习活动安排在一起。比如教室里面的一些学习活动项目,其中有老师组织的一些教学活动,还有老师组织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以及幼儿自己选择的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不需要调整休息时间或是彼此进行转换的。
2.合理处理日常生活之间的过渡时间
过渡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不然会让幼儿感到手足无措。比如幼儿在吃完早餐后的过渡时间比较多,有的幼儿吃饭速度快,还有的幼儿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早餐,那么早餐之后就需要给迅速吃完早餐的幼儿安排适当的活动,例如可以让幼儿看漫画、图书等。上午的时候,可以在户外进行一些活动,当幼儿进行户外活动之后会感觉到疲惫,这时就要注重幼儿返回教室后的活动安排,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完善的活动安排,首先是要考虑到喝水方面的问题,再者就是考虑到让幼儿坐下休息,组织一些相关的调节活动,但是不能安排大声吵闹的活动,最后还要注意不能给幼儿安排难度较大的智力活动。因为这个时候,很多幼儿在运动过后都会感到饥饿,如果听一些轻音乐或是小故事,能够有效地放松幼儿的身心。
3.根据实际情况,对日常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
比如有的幼儿园的活动范围不够大,不能让所有的幼儿一起进行早操活动,而是让不同年龄阶层的班级分开进行早操,这样会耗损很多的时间,从而推后了早餐的时间。鉴于这种情况,幼儿园就要根据不同年龄阶层的班级进行课间操活动。还有的幼儿园,绿化工作不到位,绿化不充分,但是夏天的温度比较高,夏季在户外进行活动,阳光比较强,照射比较严重,这时就需要对户外活动的时间进行适当的安排,就要选在上午进行,但是这样又会把每天常规的安排给打乱,夏季就要适当地把下午的活动提前,这样就推迟了当天的活动,那么怎样合理地安排这些时间,就需要管理人员认真地了解各项实际情况之后,进行妥善处理。
三、不断加强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管理
在幼儿园中,教育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科研的质量和幼儿园的教学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不断地提升教育科研的质量,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幼儿园的教学水平。因此,幼儿园的管理人员要不断地加强教育科研方面的管理,通过科研质量的提升来强化教学水平,用这种方式促进师生彼此间的相互成长。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