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旅游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

现代旅游经济的主要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旅游经济的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旅游经济的主要特征

第1篇:现代旅游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

目前,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发展研究已逐渐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并对其发展理论进行了研究,有了初步的成果。其中许多学者针对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不优越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有关经济欠发达且旅游资源不优越地区的研究很少。然而,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已经被认同,并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为了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对其旅游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先政策,因此,对此区域的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细致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驱动类型

许春晓最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旅游资源品质不理想,开发有困难的区域”,后又将此定义丰富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此后,刘玉、赵宁曦、李跃军、罗艳菊等也对其进行了定义,但这些定义都是在传统意义的旅游资源基础上进行界定的,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研究。

因此,本文对此加以完善,即在一定时期内,缺乏现代意义的旅游资源,即不仅原生性旅游资源缺乏,而且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也一般,且丰度不足、组合欠佳,因而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

这种界定充实了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理论研究,不仅使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更具有普遍意义,而且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研究的状况。

旅游资源非优区按其发展的主导驱动力来源不同,分为经济驱动型、需求驱动型和社会驱动型三种类型。经济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驱动力源于发达的经济、与外界广泛的经济商贸联系;需求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动力源于毗邻的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居民频繁的近程旅游需求;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动力源于本地居民脱贫要求及当地旅游开发条件的改善。

目前,国内关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理论研究已逐渐展开,但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多数只对旅游资源非优、但经济发达的区域进行分析研究,如对广州、上海、深圳等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然而对旅游资源非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研究很少,这种特征的区域正属于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范畴,且此类型的地区

在我国也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对其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特点及驱动机制

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主要特征是资源品位不高,数量不多,资源分散,组合状况欠佳,但往往有一至两项突出的特色或特殊性旅游资源,存在相对优越的资源“亮点”;区位条件较差,距离主要客源发生地较远;区域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环境差,即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条件差。

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发展驱动机制是贫困地区居民要求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与动机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内部推动力;潜在客源市场对本区预期开发的旅游产品的需求,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开发与发展的外部牵引力;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善与区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与完善,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催化因子;政府对本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保障力量。

三、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对策

根据客源市场需求及本区旅游资源情况,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须充分发挥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实施旅游扶贫战略,带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一)层次性适度旅游开发战略

层次性适度旅游开发既突出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性,同时又强调开发“适度”,即根据旅游资源特点有步骤、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发,而非盲目地一哄而上,全面开花。这是由于对社会驱动型非优区来说,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式开发理论对其发展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增长极理论模式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点轴式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两者均要求区域经济应突出重点,分出先后,有层次、有步骤地发展,适用于经济不发达、经济功能差、开发程度低的区域开发。因而重点培育区域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聚集作用和极化效应带动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旅游产业发展角度看,旅游业不再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而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产业。在经济不发达、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只有实行有步骤有层次的开发,培育优势产业,逐步扩大影响,才能在旅游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从资源及市场条件看,原赋资源吸引力有限,市场开拓受到限制,不宜大规模开发,只能择优适度开发。

(二)政府主导战略

由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资源品位不高、区位条件较差、区域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环境差(即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条件差),因此,要把旅游业培育为地区的支柱产业,发挥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和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仅凭市场的调节机制,很难较快达到这一目标,而且可能会走许多的弯路,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是必然的选择。

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在旅游发展中把握重大政策,在产业化过程中主动介入管理,把城市旅游作为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主体;打破地方保护与行业保护,消除市场分割,为旅游企业集团化创造条件;通过营造环境、创造条件,扶持重点的方式,解决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和难点问题,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三)目标市场以区域内客源市场为主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旅游地,吸引不同类型游客;不同等级旅游区,吸引不同范围内的游客。旅游资源非优区客观上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般较缺乏竞争力,游客吸引范围和层次不可能很大。但随着各地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者出游次数的不断增多,旅游者不可能重复多次地去那些优秀级旅游区,尤其对于高频游市场,也就是说,本地和周边地区的高频游市场应该是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最佳的目标市场。

因此,在制定其市场开拓方案时,应以区域内客源市场为主。由于我国实行双休日制度,二日游市场规模较大,且极有可能发展为高频游市场,应引起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J].经济地理,1993(2).

2、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第2篇:现代旅游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 旅游业;企业组织结构;市场开放

一、旅游业的前景

近年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对旅游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给旅游业带来了新发展,世贸组织的加入是中国市场更加开放,给旅游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使得旅游业的竞争不仅限于国内,还有境外旅行社的介入。北京奥运会的举行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据北京市统计局监测,奥运会期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5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38.2万人次,旅游景区实现营业收入共16270.3万元。休闲观光旅游发展的同时,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和西部旅游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工业旅游自90年代开始兴起,青岛海尔集团、农夫山泉公司等对公众开放参观,填补了旅游业的空白,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工业旅游逐渐受到青睐,农业旅游业也兴起自90年代,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田园风光、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旅游的新热点。各种特色旅游的发展,加上目前诸如长江三角洲旅游圈、三峡旅游圈、京津唐旅游圈等各种旅游圈的形成,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放,同时经济发展和市场开放使人们更加富裕,又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总体是广阔而光明。

二、旅游业面临的问题

宏观上,旅游业产业和市场迅速发展,旅游企业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旅游业全行业利润却连年下降,甚至导致许多上市的大旅游公司开始转型或进入其他高利润行业,如东方明珠,张家界等公司。对于旅游业出现的这种宏观、微观的背道而驰,产业界和学术界有多种看法,主要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有:(1)旅游业管理不当,宏观上的调控力度和旅游市场管理不够有力;(2)企业经营不佳,企业素质相对偏低,经营和管理效率低下;(3)机制体制落后说。认为由于企业机制落后,墨守成规且改革较为缓慢导致其生产关系陈旧,产权不清,没有普遍建立现代公司管理制度和机制,内部竞争缺乏,且企业间区域垄断凸显; (4)技术水平说。将国内旅游企业的技术、企业组织结构等因素上同国外进行比较,管理水平低、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外部原因主要是:经营环境恶劣说。外界将其看成非生产型企业,负担重,外部发展环境不好,且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受到牵连。

三、数据分析

1.旅游行业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指市场上企业数量、质量、竞争力等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判断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性。(从表1可以得出)旅游酒店中,国企和集体酒店占了酒店总数的一半,另外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7年,全国旅游酒店客房数500间以上的共有146家,仅占酒店总数的1.07%,300~500间的共有578家,占总数比例为4.26%,说明旅游企业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小弱散差。

2.企业组织结构的市场盈利效率。(从表2可以得出)20 07年全国旅游社包括国内和国际共有19720家旅行社,年增长率6.74%,总资产增长了6.64%,说明旅游业整体规模继续高速扩大。总资产报酬率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表示企业所有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净资产收益率反映投资与收益的比。成本费用利润率表示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从表3中可以得出)旅游企业的平均总资产报酬率高于其它组织结构,但是成本费用利用率过高,远高于全行业平均值。根据旅游局公布的数据表明,外资酒店、国际旅行社、景点最为挣钱,内资饭店和国内旅行社状况堪忧。一方面是整体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是效益的降低,说明产业规模的扩张是由于外延扩张:企业数量的增长和旅游地域的扩大,如果没有外延扩张,整个行业规模和发展速度将会下降。

四、旅游企业组织结构与市场的关系

1.旅行社的企业组织结构现状。按时间顺序,企业组织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初始阶段,所有企业的产业刚刚起步,其规模相对一致,企业基本是独立活动;业务联合阶段,开始出现竞争,企业初步薄弱的联合;集团化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激烈,资产经营一体化开始出现;网络化阶段,业界之间的并购转让等增加,管理、技术、销售一体化出现,直到跨国公司等企业形式的出现。目前国内旅游业的企业组织结构位于业务联合和集团化阶段之间,企业之间竞争愈加激烈,规模开始两极分化,企业之间出现了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关系,但这种关系非常脆弱,不涉及到资产。目前一些旅游企业的集团化虽然已经出现,但是仅偏重于某个特定区域,对外扩张受到地域化的限制,而且缺乏现代管理。并且根据上述数据分析的结果,目前旅游企业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小、弱、散、差。投资规模小,数量多,大规模的基本都是国有经济或外资。

2.旅游企业组织结构的市场化和竞争。竞争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旅游业的市场化程度的标准之一就是竞争关系,目前国内旅游业的竞争状况是矛盾的,一方面竞争过度,一方面又存在着竞争不足,主要是竞争主体少,有效手段不足。这种现象在酒店业,旅行社等同时存在。由上文可知,旅游企业的数目和规模持续增加,垄断现象基本不具备条件,因此企业之间竞争加大,但有效竞争却受到限制。主要是:

(1)经济要快速、高效发展,生产要素必须自由流动。然而对于酒店业等市场,其实际进出并不像表面那样自由,其进入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环节,并且由于其成本高、投资大等原因导致其进入市场后,由于资产难以处理导致其“难出”。由于许多大酒店都是国有,就更导致了酒店业等的非有效竞争。对于旅行社,要在其本土扩张,审批较为严格,如果扩大到外地市场,则会受到外地旅行社乃至旅游部分的联合抵制,这就导致了竞争的弱化。

(2)企业所有制。酒店业对外资开放和引进外资饭店的时间较早,其管理水平和硬件服务目前已基本与国际接轨。国内对于开展国际旅游的旅行社的所有制的限制则较多,目前,盈利较多的国际旅行社大部分都是国有经济,至于少量私有,并且对外资开放力度非常小,对于经营国内旅游的旅行社虽然所有制方面管理不是非常严格,其大部分也是国有和集体经济,股份制和私人企业占的比例较小,并且一般的非国有的旅行社基本无法获得出国游的审批。导致了目前地下经济的滋生和变通的所有制方式,比如设立分支机构外包或者是将国有经济申请的经营许可证转让给私有经济和明国有,暗私有。这实际上改变了旅游业的所有制,也导致了各种弊端的产生,但是由于其本身就是非正当渠道,导致管理也无从着手,因此效果不好。

(3)公平性原则。行政机关在市场经济中不应该作为仲裁者的角度,只是其中一个组成关系,是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代表公平性的第三方,但是各种许可证制度、授权制度和审批制度并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获得,还有颁布技术标准的政策强制性等影响了行业的公平竞争和发展,目前,旅游业的管理制度正向公平这一方向转型。

五、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我国旅游业市场开放度不高,应该增加市场开放程度,增加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旅游酒店中,私企的比例仍然不高,市场化经济下,私企的比例应该占据绝大多数,并且在市场管理上,要加快行政部门的转型,从国有企业的掌权者过渡到为企业和消费者服务的地位,使酒店业,旅行社业一些领域易进易出,增大有效竞争。旅游业的企业组织结构并不合理,单纯依靠外延扩张,小弱散差酒店的增多,但是盈利率却下降并不是企业的长久之计,企业要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六、结语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奥运会的举办标着这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其宏观上规模扩大和微观上盈利减少反映了旅游业内部的问题,旅游业的企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和市场开放力度不够,是这一宏观微观矛盾出现的重要原因。本文对这一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简要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对旅游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广新.利用资本市场发展旅游产业[J].旅游学刊.2001,16(5):9~12

[2]杨小宜.对市场经济下旅游业的若干思考[J].新西部.2007(2):81

第3篇:现代旅游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

用“智慧”点亮新城

2012年,住建部公布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东城区、朝阳区、未来科技城和丽泽金融商务区作为首批试点入选。2013年,北京市推荐3个项目参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经住房城乡建设部综合评审,确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房山区长阳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长阳镇也成为了本市第一个县镇智慧城市试点。

智慧城市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一套适合像长阳一样县镇级的模板。长阳镇紧紧围绕建设现代休闲新城的中心目标,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制定了《“智慧长阳”总体规划(2013-2020年)》和《“智慧长阳”一期建设实施方案》;同时,特别注重智慧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运用智慧城市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致力于打造“指尖上的长阳”,提高城市运营水平。

记者了解到,围绕“智慧长阳”建设,今年长阳将按照国家住建部的任务和要求,重点实施“1+3+1”工程,即:一个智慧城市公共资源运维中心、三个智慧应用建设(人口、社区、旅游)、一套保障体系。

在智慧应用方面,将构建长阳镇人口综合信息系统,形成信息查询、便民服务、安防等一体的运维平台;整合政府信息平台、地理交通信息系统、市民信息档案系统等资源,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人性化公共服务能力。

在智慧社区方面,借鉴国内外居家养老、科技助老、“微服务中心”等成功经验,打造具有长阳特色“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将初步构建“物联网”系统,将物业管理、社区医疗、居民商务、社区安保等统一纳入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服务便捷、管理有效。

在智慧旅游方面,将整合镇域内自然景观、购物中心等休闲旅游资源,借助微信、APP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数字化共享、服务便捷化和个性化,进而形成长阳旅游的智能管理、服务和营销的一体化运用。

按照长阳镇建设“智慧城市”的理念,“无线城市”不仅仅是让市民获得信息,更重要的是办事,把市民要办的事办好。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充分为居民的购物、出行、学习、教育、保健等方面提供便利,为企业的运营、销售、宣传、管理等方面提供有力工具,为政府的政务公开、监督、城市管理等方面提供有益帮助。最终努力把长阳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化、现代化特征的新城示范区。

CSD理念延续升级

长阳打造“智慧城市”战略,实现跨越发展,实际上是延续了CSD(Central Shopping District,中央休闲购物区)理念的智慧,并在此基础上将CSD理念进行了创新性的升级。

为了承接未来的发展、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长阳将CSD中“S”的内涵从“Shopping”(休闲购物)逐级提升为“Social”(社区)、“Services”(服务)、“Smart”(智慧)三个层次,建立以宽带和无线技术为代表的全国第一个城镇级的“无线”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两大重点新领域,打造集“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于一体的智慧长阳。下一步,将重点构建以长阳镇政府办公区、奥特莱斯商业区、万科长阳智慧社区为代表的信息化先行建设试点,使长阳成为无线城市的标杆。

随着物联网的日益发展,同时以“中央休闲购物区”和“镇景合一”为核心的CSD建设战略下,城市建设需要更高水平的服务和管理,建设“无线城市”、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保障城市服务运行的一把“金钥匙”。

长阳镇高度重视将区域发展与北京市规划紧密对接,将把“无线城市”建设作为长阳实现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有效载体,依托2G、3G、WIFI和4G技术,实现四网同时覆盖,实现互联网、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无线城市的建设将是推动CSD长阳半岛实现电子政务、改善居民生活、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大利器,对原本就是商投热区的CSD长阳半岛产生了推波助澜的效应。近期,长阳镇将利用中关村长阳科技园落户的契机,在原有航天、民用核技术等科技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打造“智能产业”,承接首都核心产业,形成更为齐备的高端科技产业集群。

“智慧长阳”不仅是城市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应用的基础,还是一个融合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信息应用平台,更显示了长阳镇政府坚持与时俱进,借助科技力量打造和谐宜居新城的决心。

蓝图规划智慧未来

“无线城市、智慧长阳”计划将由政府、运营商、企业三方合作,作为再次带动当地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发展的新引擎,这一模式无疑将为长阳带来跨越式的发展机会。

长阳镇政府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合作,通过GSM、TD―SCDMA、WLAN、LTE四网协同的方式,将在长阳建设26个基站机房,平均每个基站投资300万元,总投资约8000万元。截至目前,已经完成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及26个基站的布局规划,已完成位于张家场和篱笆房的2座基站的建设,另有2个基站正处于建设当中,下一阶段将协调区市政、区水务局、区供电局等部门来解决其余22个基站机房建设及供电问题。

目前,包括长阳镇市政基础设施、智慧产业、电子政务、治安防控网络等在内的搭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如今,长阳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已经确定,到2015年,初步建成以“智慧服务普及、智慧产业主导、智慧生态和谐”为主要特征的“智慧长阳”,初步实现智慧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模式,信息化成为推动长阳镇再创发展新优势的主要动力,在提高政府管理服务力、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方面发挥主要作用,智慧城市应用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成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和“智慧北京”先导区。

第4篇:现代旅游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

    北京市抓紧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是适应北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体现,是为北京市的大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的一件大好事。通州区将认真贯彻北京市总体规划修编大会精神,全力以赴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工作,并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组织指导原则和工作方针,同步完成通州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通州现状

    通州面临难得机遇

    从北京市确定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战略布局看,通州处在规划发展的聚焦点上,通州既是长安街东西延长线东端,又是东部发展带的腹地;既是首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又是北京城市功能战略转移的重要区域。通州发展面临极其难得的历史机遇。

    通州规划得尽快修编

    从通州的实际看,原有的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在人口、产业、功能等方面被突破,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尽快修编。

    规划重点

    通州将建成现代化都市

    通州在2002年进行了城市空间战略布局研究,2003年着手总体规划修编。通过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着力解决四个重点问题:

    一是明确新城区的功能布局及主要产业发展的地位、作用、方向和目标,形成相对独立、富有特色的新城;

    二是研究未来交通和基础设施需求,提出相互协调、衔接的对策和措施;

    三是确立生态环境发展的战略和措施,实现人口与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做到弘扬历史文化与实现现代化有机结合,形成运河文化特色彰显的现代化都市。

    规划思路

    离京最近的高品位中等城市

    把握新城区的功能定位。未来的通州作为北京新城区,是离北京城区最近的现代化、国际化、高品位的中等城市;是首都新兴产业的聚集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发展区;是吸纳高素质人口和承载首都部分功能的生态宜居区;是运河文化的承载地和文化旅游中心;是路网密集、交通顺畅、辐射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的北方陆路港;是首都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和现代商贸中心。

    新城框架为一城五镇双走廊

    打造新城区的基本框架体系。我们构想以一城(通州中心城)为中心、五镇(宋庄、西集、漷县、永乐店、马驹桥)相拱卫、双走廊(中心城-西集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增长走廊、马驹桥-永乐店产业发展走廊)相辉映的产业支撑强劲、经济特色突出、生态环境良好、运河文化特色彰显、公共和生活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宽裕的城乡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通州。

    中心城将向南扩展

    通州中心城将在现有基础上向东南方向拓展,由现有40平方公里扩大到80平方公里,能容纳80万人口以上,以一河(北运河)、两线(长安街延长线、八通线)、一路(六环路)为架构,以运河城市段为轴线,以新的城市行政、文化、服务功能区为中心,以运河、温榆河标志性景观带和都市经济为依托,是一个旧城得到改造提升,新城迅速崛起,具有高品位和鲜明特色,以水、绿和现代城市景观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滨水城市。

    加快六环沿线开发

    形成新城区的产业支撑体系。中心城——西集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增长走廊,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将加快六环路沿线地区开发,承接旧城的部分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办公等功能。在六环路与运河交界地带规划建设城市行政、文化、服务功能区,集中布局行政办公和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影剧院、会议会展中心等现代城市设施,使之成为中心城的“心脏”和“城市名片”。整合原卫星城内比较分散的行政办公资源和商业、服务业资源,加快建设京东商贸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城市功能。在运河沿线,建设融文化、教育、娱乐休闲、旅游观光、会展博览为一体,充分体现田园风貌和运河文化内涵的城市景观。

    发展休闲观光创汇农业

    马驹桥——永乐店产业发展走廊,大力发展光机电、现代物流和环保产业等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借助环渤海京津塘大经济圈,利用充足的土地资源,沿京津塘高速路,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都市型工业。继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高附加值、高商品化率的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都市型的休闲观光、创汇农业,进一步增强为首都市场和居民服务的功能。

第5篇:现代旅游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活动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并发挥枢纽作用的城市。按其影响范围大小,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不同等级。

乡村旅游开发是中心城市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行政区划的中心城市一般都存在城市与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许多中心城市都涵盖了大面积的城郊地区,不少中心城市的城郊面积甚至大大超过了中心城市主城区。从地域上看,中心城市的城市郊区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假日经济的启动,旅游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专线旅游不断减少,短线旅游和城市周边旅游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以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一、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

(一)资源特征

1 圈层分布。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呈现出圈层状的特征。一般由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和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3个圈层组成。(1)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近郊为紧邻城市市区的城乡结合部,既有城市设施和城市景观的延伸,也有交错分布的农村田园,呈半乡村景观。这个区域的乡村农业生产资源大多是以时令果蔬、花卉、苗木和药材等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这些经济作物的物产以及形成这些物产的条件和生产过程所具有的景观环境,构成了以经济物产资源为主的、城乡气息交融的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2)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离城市稍远的“中郊”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以农民生产劳作和生活场景为主,形成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观。田园风光结合乡村聚落、乡村民俗和人文风貌,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中郊乡村所具有的农耕文化和生活方式,通常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开发利用最普遍的资源,也是最典型的乡村旅游资源。(3)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在这一区域中,乡村旅游资源与大面积的山林、河和湖等自然资源相结合,并与颇具特色的乡村社区生活方式构成乡村旅游资源。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是乡村性和生态性互相交织。

2 同一圈层的乡村旅游资源差异不明显,呈现同质化的趋势。由于中心城市涵盖的城郊,在同一圈层中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十分相似,乡村旅游资源的生成条件大体一致,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大致相同,本身没有太大的差异,呈现出外部相似的宏观特征和资源同质化的趋势。

(二)市场特征

中心城市既是旅游客源地又是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客源主要来自中心城市主城区的本地居民以及外地中心城市来的游客。

1 本地居民客源市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较好,通常与城郊地区有通达的公路和便捷的班车往来,游客乘车方便,旅途时间短,城市居民周末出游具有便利的条件。中心城市的本地居民客源覆盖面很广,既包含城市里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高消费人群,也包含普通工薪阶层、离退休职工和学生等,尤以后者为众。旅游方式以散客和家庭式出游为主,团队旅游较少。旅游时间以一日游为主,过夜游客较少,其中假日客源最多,无明显淡旺季。由于距离近和交通方便,属大众化消费,重游率较高。

2 外地游客客源市场。外地游客是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潜在市场。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外地客源市场充足。同时,许多中心城市还是优秀旅游城市,每年有数以百千万计的外地客源。中心城市的光环效应会辐射到城郊的乡村旅游,中心城市巨大的客源优势也会影响城郊的乡村旅游,并由此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一般情况下,早期吸引外地游客的是少数典型的乡村旅游地,随着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不断开发,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愈渐明显,中心城市逐步成为城郊乡村旅游游客的中转站和疏散地。

(三)产品特征

与其它旅游产品相比,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其所具有的乡村性和复合性。从乡村性特征来看,当前一部分乡村旅游产生于城市近郊,展示的是现代农村、农业的风貌,如农业高科技园游览等,但乡村旅游的主流产品仍然是具有原生态的乡村旅游产品。实践证明,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总是充满着浓厚的乡村性。从复合性特征来看,乡村旅游产品实现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农业资源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它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和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生态、生产和生活相结合,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优势互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合社会效益三统一,是现代旅游业和农业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看,一般旅游产品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乡村旅游走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示范点”示范相结合的道路。自2001年推荐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候选点以来,各地都很注意示范点的建设,许多地方性中心城市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也都设有乡村旅游“示范点”。

由于各种原因,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产品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同质化倾向。由于乡村旅游是资源依托型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资源的同质化必然会影响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加上乡村旅游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和服务,乡村旅游同质化相对比较严重,表现为产品定位模糊,有雷同趋向;活动内容简单,项目互相模仿;主题形象不鲜明,缺少营销策划;缺乏创新性的经营理念等。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的原因除了资源同质化、产品初级化以外,还与乡村旅游的开发道路有关。在资源同质、文化同源和地理位置邻近的背景下,首个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在示范中树立起了榜样,但也有一些地方盲目仿效和跟风,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由此加剧。

2 质量参差不齐。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发展时间较短,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旅游地一般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加上乡村一般缺乏发展旅游所需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服务的质量。乡村旅游点大多面临着开发和保护不力、管理和服务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但是也有一些乡村旅游点,尤其是政府扶植的示范点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就开发了成效显著的旅游产品。例如,2009年厦

门市市、区两级政府投入了1200万元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致力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乡村旅游示范点五峰村于2009年6月28日正式启动,截至2010年2月,共接待游客9.2万人次,总收入达2000多万元,农民的直接收入达270多万元,同比增长480%,带动了五峰村周边劳动力107人就业,远远走在了同类旅游产品的前面。

3 空间分布以点状、轴带状不连续分布。许多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点,尤其是小规模的“农家乐”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它们在空间上以点状分布为特征,散落于各处。若有聚集,则大多与资源的自然禀赋有关,或者与交通线路相联系,在这种状况下,乡村旅游地就呈轴带状不连续分布,乡村旅游活动大多数以—地游或—线游(尤其是—地游)为主。

三、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策略

(一)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充分利用各圈层资源的不同特色打造不同的乡村旅游产品,而对同一圈层的同质化旅游资源则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错位开发,使各产品之间、各产品线之间存在横向或纵向的互补关系,而非同质关系。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首先要以科学的市场分析、资源调查以及合理的产品定位为基础,对开发地和开发项目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排除掉不适宜开发的项目。为了避免开发者盲目逐利或跟风开发某一种产品,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引导,如对有特色的产品提供优惠政策和专业支持渠道等。此外,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地域分布特点的不同,对乡村旅游的类型、结构和规模进行统一合理布局力避乡村旅游“一窝蜂”发展。在旅游产品和项目的设计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客源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分别向不同的客源市场推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度、忠诚度,总体上提高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构建环城游憩带

乡村旅游点主要分布在城郊,与其它景点一起环城形成不规则的游憩带,环城游憩带的形成与建设已经引起国内外许多中心城市的关注,但对大多数地方性中心城市而言,环城游憩带尚处于发展初期。

环城游憩带的建设可以将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置于整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背景上统筹考虑,使乡村旅游产品更好地与主城区目标客源市场的需求对接,在充分满足目标客源市场需求的同时,合理分工协作,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使各个乡村旅游点充分发挥乡村旅游效用,分享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构建环城游憩带首先要将环城游憩带的规划纳入到城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环城游憩带的规划和建设。通过环城游憩带的规划,以项目和资金两个手段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确定开发重点,并在资金、土地、配套设施建设、宣传促销和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给予扶持。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域开发理论,优化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实行“以重点景点为依托的据点式开发和以点穿线的开发相结合”,即以具有一定发展条件的重点旅游点为基础,建设和开发形成中心城市环城游憩带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然后逐级扩散,开发次一级旅游区域,最终形成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优化的点轴系统。

环城游憩带的构建在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对城乡旅游一体化和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环城游憩带的构建,不但可以满足中心城市居民及中心城市游客的旅游需求,而且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城市中心旅游热点的环境压力。二是环城游游憩带的构建可以与城市旅游相辅相成,提升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三是环城游憩带上的各个片区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区分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定位,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形成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

标准化的思想是对基础标准、硬件设施、功能布局、安全卫生、生态保护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既可以维护乡村旅游者的利益,也可以规范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行为,还可以有效解决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2004年,上海市率先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而后不少省市也相继出台有关规范,对经营“农家乐”和发展乡村旅游等提出明确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要求,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在实践中有力地推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商务部《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更是促使乡村旅游的管理深度得到有效拓展。但从总体上看,乡村旅游标准的针对性、体系化还必须加强,而且标准的颁布多用于衡量,指导作用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要执行和参照执行各种乡村旅游的标准和规范,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要求和实施方案。制定新标准前应进行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并且要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在实践检验中不断修订完善。

做好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与推行。大力加强对乡村社区的标准化宣传教育,发挥乡村旅游标准化先发地区和优秀经营户的示范效应,对乡村旅游标准化实施动态管理,大力推动优秀旅游乡村的发展,注重乡村社区的参与,加强参与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等。通过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

(四)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

地方性中心城市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主导作用。地方性中心城市往往既是区域旅游目的地,又是区域旅游客源地和旅游集散地,它承担着区域旅游经济的组织和协调活动。因此,应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

1 城乡旅游产品互补。市场需求多样化是当前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旅游地为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开发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城乡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导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旅游产品各具特色,要在乡村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打造城乡互补的区域旅游产品体系,满足不同类旅游者的需求和同类旅游者的不同层次需求。

2 城乡客源市场的互补与共享。城市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一级客源市场为中心城市居民,二级客源市场可以是来自中心城市旅游的分流客源。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农村居民利用农闲时节,到邻近的中心城市旅游,构成城市旅游客源。鉴于此,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促进城乡旅游市场的共同繁荣。另外,从大区域来看,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同属中心城市旅游,可以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应进行整体营销,进行统一的形象定位,共同开发中心城市以外的客源市场。

3 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在城乡统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可通过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发展理念,统筹区域规划,整合资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以促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最终实现城乡旅游共同发展,提升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水平。

注释:

①葛全胜、吴殿延《西部旅游开发战略的初步探讨》,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1期第21至28页。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2]孟明浩,顾晓艳,近年来国内关于城郊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2,(6):71-75

[3]王林,喻考鹏,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郊旅游研究u]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6):113-116

第6篇:现代旅游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其内容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长期积淀的丰厚文化资源,又能促进经济的不断进步。“兴国之途,首在经济之道。”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囊括儒、道、释三教的少林文化,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以文化兴旅游,以旅游促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子。本研究旨在将少林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出以旅游为桥梁,实现文化和经济良性互动的规律,同时,为促进中原文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调研目的和内容,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及论著,以此为本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2专家访谈法针对少林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其走向访问众多相关专家和领导,以期提供某些建议与对策。

3结果与分析

3.1少林文化的博大内涵嵩山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重要发祥地,驰名中外,嵩山少林文化的产生与嵩山少林寺密切相关,它包括民俗传统、宗教、哲学、文学、历史、考古、经济、科技、教育、人物、医药等方面内容,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具有时代性和阶段性,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结构。〔1〕

3.1.1嵩山少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缩影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也是特殊而具体的文化。中国是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多民族统一的文明之国,但经济发展很不均衡,文化发展也很不平衡。也正是在这种不平衡中,经济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长期积累起来的各民族的文化精髓,铸成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凝聚着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各具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伟大的中华文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而位于黄河南岸的嵩山少林文化

,以其丰富的内涵呈现出独特的风韵,成为中国文化的缩影,拥有中华优秀文化的主要特征。在中岳嵩山不到10公里的距离内,就可以看到中国释、儒、道三大文化1000多年发展的轨迹,这里不仅有中国佛教禅宗祖庭的少林寺,而且有中国道教文化的主要圣地之一中岳庙,更有中国宋代儒学的中心活动场所嵩阳书院。〔2〕从嵩山少林区域文化的特殊性里,可以找出中国文化的统一性。

3.1.2嵩山少林文化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从少林寺孕育出的众多英雄豪杰,可以归纳出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现象,总结出“尚武报国、振兴中华、助善惩恶、崇尚武德、精益求精、注重美学”的武术精神。同时,在少林寺的大组建筑群中,“少林山门景平分”,从佛教建筑的“对称”,可以联想到儒家的中庸,道教的和谐,以及政治家对矛盾的协调、平衡,进而体味出生活的哲理。

3.1.3嵩山少林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从汉三阙以至当代碑刻中,可以看出中国诸年代的政治经济发展风格;从嵩山大法王寺的兴衰史,可见佛陀东来,文化融浸,巧为无形赋新形的历程;〔3〕从清朝初年的中岳《庙会图》中,则可以找到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备忘录”;“少林秘方”作为中国医药学跌打救治的科学总结,从中可以看出中华医药文明的不断发展。

3.2少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登封市的发展起源与嵩山少林文化,得益于旅游。其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面向国际国内大市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旅游名城这一奋斗目标,走出了一条以文化兴旅游,以旅游促开放、促建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路子。其中历经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以前)。此阶段文化处于纯文物和自然状态,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及政治运动的影响,多数文物景点均未对外开放,潜存于历史的尘封之中,主要服务于政治活动和外事接待。同时,开展一些民间文化活动,庙会高峰期,参会者多达几十万人,对文化、经济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阶段(1979~1991年)。一部《少林寺》电影揭开了登封旅游的序幕。一夜之间,“天下功夫出少林”家喻户晓,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使慕名者蜂拥嵩山少林,每年到此参观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突破200万人次。登封党政领导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1984年提出了“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全面振兴登封”的发展思路,把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排上了议事日程。以少林寺为重点大规模进行景区、景点建设,并举办了九届少林武术节,持续不断地加强对外宣传,使少林寺成为全国的旅游热点。

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1992年以来,登封市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动力,确立了建设现代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龙头”、先导性支柱产业来抓,制定了先建卫生城、再建园林城、最后建成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名城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同时,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至此,登封市以少林文化兴旅游,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3少林以文促经的发展战略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登封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岳嵩山巍然屹立,儒、道、释三教荟萃,文物古迹比比皆是,涉及历史文物、文学艺术、科教经济、天文地理、山水风光等领域。依据丰厚的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登封市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懈追求。

3.3.1加强领导管理,实施“旅游立市”旅游是登封兴市之本、成市之基。登封市委、市政府从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明确提出了“旅游立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全市发展的“龙头”和主导产业,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把全市旅游活动分为武术、登山、考古、宗教、天文、地质六个系列,落实具体措施,加快进行开发建设。

3.3.2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旅游促销以《少林寺》的播映为契机,坚持不懈地加强舆论宣传。仅第五届国际少林武术节上,就邀请了国内外126家新闻单位、280多名记者参加报道。近年来,塔沟武校的表演频频出现在央视春晚、奥运会等大型节目中,无形中又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诚邀海内外作家、艺术家到嵩山采风。文学艺术界的专家、学者满怀激情登临中岳,写嵩山、画嵩山、拍嵩山、唱嵩山。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拍摄嵩山少林题材影视片、历史文化资料片30多部,分别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映。《少林寺》又被翻拍成电视剧登上了荧屏。

3.3.3制定优惠政策,扩大投资渠道通过独资、合资、拍卖、股份、承包、租赁等各种投资形式,共同开发,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制定投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吸引中外客商。开辟新的投资途径。1998年以来,登封市开始积极筹组嵩山少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抓紧包装上市,以期在更大范围内融通社会资金。

3.3.4弘扬少林文化,营造旅游热点坚持把开发少林佛教文化、武术文化作为全市旅游的重点和突破口,集中力量打好少林品牌,实行“武术搭台,经贸唱戏”。从1988年以来先后举办了8届国际少林武术节,以武术比赛、武术表演为载体,引来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往登封观光旅游,进行经贸洽谈。同时开展广泛的“武术外交”活动。〔4〕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登封市派往国外进行武术交流和武术教学表演的专门团队有80多批,涉及亚洲、欧洲、美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上世纪80年代少林寺开放以来,已拥有海外弟子200多万人,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有少林武术组织。

3.3.5拉长产业链条,发挥带动作用在开展历史文化旅游的基础上,登封市推出自然风光旅游,大力发展旅游购物、食宿、娱乐、健身、休闲度假等配套项目,不断培植新的旅游业增长点。在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的同时,充分发挥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将旅游开发与矿产资源开发等工业经济发展结合,和农业经济发展结合,和外经贸结合,和城市建设相结合,在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同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使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

3.4以旅游促进中原经济发展的建议河南地处中原,位置优越,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华夏7000年文明史的缩影,是中国地下文物第一大省、地上文物第二大省。全国古都的洛阳、开封、郑州、安阳四大古都都在河南。同时河南有以名列五岳的嵩山风景区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经济的独特资源优势。〔4〕因此,本人认为,河南应借鉴推广登封市依托嵩山少林文化发展旅游促经济发展的经验,实施文化旅游经济适度超前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3.4.1拓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的新路子政府应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真正把文化旅游业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理顺旅游业的管理体制。同时,要在做好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估工作的基础上,论证一批开发价值大、投资回报率高的旅游项目,制定优惠政策,适时组织旅游招商活动,吸引国际国内众多投资者共同参与文化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形成以股份制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组建大型股份制文化旅游企业,并尽快上市,广泛融资。拉长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尤其要抓好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星级宾馆和休闲度假设施建设等薄弱环节,使食、宿、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成龙配套。

3.4.2加强文化旅游业的软件建设应制定并实施一系列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着力引进和培养一大批本科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对现有的服务人员、导游人员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坚决做到持证上岗。并且要集中精力做好旅游区和景点的治理整顿,解决市场秩序混乱以及坑骗游客的不法行为等问题,创造文明、安全、卫生的中原文化旅游新形象。

3.4.3实施文化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河南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众多,中原城市群相对密集,交通便利,发展城市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可以把文化旅游开发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各项硬件建设上应强化文化意识、旅游意识、园林意识和环境意识,用“旅游无限化”的新理念指导硬件建设,大到一个街区,小到一个建设项目,都要在建设的同时赋予其旅游功能。同时,应加强城市内在文化素质的营造,培育城市精神,规范市民行为,实现社会环境的安全有序、经济环境的公平合理、人文环境的热情好客,保证旅游与城市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

3.4.4努力实现和国际旅游大循环的全面接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原文化旅游业必须走向国际市场。要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旅游管理经验,尽快掌握旅游业营运的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加快实现旅游业的现代化。要跨出国门,加入国际大型旅游集团,在国外主要客源地设立促销机构,宣传促销、组织客源,研究掌握市场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取得驾驭国际旅游市场的主动权。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密切同各个国家、地区的友好合作关系,展示中原文化的价值,为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少林文化的产生与嵩山少林寺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它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并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发展。

(2)少林寺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登封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少林寺》的播映为契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旅游名城这一奋斗目标,走出了一条以文化兴旅游、以旅游促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4.2建议

第7篇:现代旅游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

摘要:旅游产业集群品牌旅游企业个性品牌品牌塑造

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经济实力的大小和竞争力的水平。对旅游企业来说,品牌是其实力、地位、信用的体现,是打开市场,赢得竞争力,取得利润的重要保证。

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目前状况看,旅游产业仍存在着“散、小、弱、差”的新问题,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旅游特色不明显、旅游企业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对我国旅游产业实施品牌战略更具有非凡的重要意义。

旅游产业集群和旅游产业集群品牌

旅游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是各国提升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而争相借鉴的新经济形态。我国近几年涌现出一批产业集群,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等地都出现了大量专业化区域,尤其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尤为迅猛。

旅游业虽属第三产业,但是一个宽产业,它更具有“集群经济性”。美国北达科他州旅游集群、加拿大的葡萄酒及农业旅游集群、阿尔卑斯山的健身旅游集群等大量国外旅游集群的成功案例显示,旅游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具有聚集特征的产业。当代旅游的最主要特征表现为信息化、协同化、网络化,它也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目前,有关旅游产业集群的探究文献不多,本文借助产业集群的定义,同时结合旅游产品的特性,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指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基础,旅游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支持企业、机构在一定旅游目的地区域内大量集聚而形成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旅游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支持企业、机构等可以利用的公共资源。而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塑造,实质上就是把旅游产业集群整体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

旅游产业集群品牌

对于旅游业而言,旅游产业集群品牌是一块金字招牌,其积极影响表现为摘要:

提高了旅游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带来更多的客源。对旅游企业而言,客源就是生命。由于我国旅游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在创业之初是无力打造自有品牌的,要想招徕客源,必须依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这块金字招牌。

有利于旅游产业的主导产业在旅游市场格局中占居有利地位。旅游产业集群必须依托一个主导产业的,它可以是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产业链上任何一个企业,当这个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就能形成品牌,也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品牌。而依托这块金字招牌,必然带动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我国旅游业仍存在着“散、小、弱、差”的新问题,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旅游特色不明显、旅游企业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旅游产业实施集群品牌战略更具有非凡的重要意义。只有通过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塑造,才能有效地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和旅游企业个性品牌的关系

有关旅游品牌的塑造的两种倾向有关旅游品牌的塑造,地方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行业协会以及旅游企业都十分重视,但他们的着重点是不同的,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方面是地方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行业协会等不重视旅游企业个性品牌,而是热衷于地方旅游形象的塑造,比较重视集群品牌,另一方面表现为旅游企业,主要是旅游企业家,不重视集群品牌的塑造,而是热衷于自身品牌的塑造。

对于前者,这主要在于他们没有看到个性化品牌支撑着集群品牌。因为没有单个旅游企业在自创品牌上的努力,企业就不可能发展壮大,旅游产业集群也就没有了强劲有力的企业作为骨架支撑,这样的集群品牌是短暂的,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业也是很难真正可持续发展的。这也是一些地方好大喜功,热衷于搞旅游形象的塑造,但旅游经济效益却没有跟上去的重要原因。

对于后者,这主要在于他们没有领悟到集群品牌可以摧生个性化品牌。纵观我国企业集群发达的地区,可以看到摘要:众多企业的合作和竞争,客观上的压力和动力带来了单个企业的持续改进,也带来了个性化品牌的成功。

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和旅游企业个性品牌相辅相成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和旅游企业个性品牌都十分重要。地方政府要实现打造休闲旅游之都、文化旅游之都、水电旅游之都等等的战略目标,离不开旅游企业在财力、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而旅游企业要发展壮大,要逐步实现从主业向相关产业的拓展,也离不开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倾斜,以及在规划、营销等方面的重视。因此,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和旅游企业个性品牌缺一不可,旅游产业集群品牌需要有旅游企业个性品牌作为支撑,同时又要把握众多旅游企业个性品牌的本质定位。品牌的这二个方面,互相促进,既对立又统一。

有关塑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思索

由于旅游产品大多为公共产品,因此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塑造首先必须依靠政府、旅游管理等公共管理部门的运作,他们是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创造者和推动者,通过旅游管理部门来调动旅游企业进行集群品牌的塑造。

良好的环境是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塑造的保证

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旅游产业集群的塑造在实际推进中还存在一些障碍,其一是体制障碍,类似“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各地沟通协调不畅;其二是政策,一些城市怕被矮化、弱化、吞食掉,存在有意无意的“克隆现象”,形成恶性竞争,为此,必须在体制上创新。一方面,制定公平高效的竞争规则和规范旅游企业竞争行为的惩罚约束制度;另一方面,消除体制障碍,明确财产权制度,消除政府对旅游企业过度的行政干预,同时取消各种地方旅游企业保护制度,如大型旅行社可直接到地方办分社,逐步取消地陪制,同时鼓励外商进驻旅游产业集群,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此外,各地要拆除市场壁垒,搭建合作平台。

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旅游产业集群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诚信而产生的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资源,它是旅游企业之间交易和合作的基础。因此要积极宣扬诚信文化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同时完善信用规章制度。

创建良好的融资环境旅游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它们是旅游企业集聚形成的关键力量。但是,由于中小旅游企业发展主要靠自身资金的积累,通过银行获得贷款难度较大,其竞争力提升受到严重的制约。为了有效促进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除银行信贷外,在政府的倡导下,可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对旅游企业进行扶持,使旅游企业和本地机构共担风险和投资,同时也分享收益和回报。

营造良好的投资政策环境和硬件环境注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通讯网络及交通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学校及一些培训机构的设施投入,非凡是建立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完善的区域旅游产业链是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塑造的基础

目前,国内正呈现一种旅游企业集团加速组建的趋向,尤其是2004年以来我国旅游企业的集团化进程出现了明显的加速,例如首旅、中旅、国旅等旅游企业在集团化进程中纷纷惊现重大举措,这必将进一步改善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散、小、弱、差”的局面,也必将提升我国旅游企业国际上的竞争力。

我国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规模化、实力强的旅游企业集团,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利用,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旅游品牌竞争优势。为此,我们应当根据各地经济特征和旅游资源的集中程度以及产业链的关联效应,加大对旅游支柱产业的投入,加快组建跨行政区域的区域性旅游企业集团,以提升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

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度很强的行业,其核心层、紧密层和辅助层相互依托,共存共荣。从旅游产业集群的核心层和紧密层发展考虑,应立足于旅游产业最基本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联合打造各地旅游集群统一品牌,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高层次、大规模地实行相关旅游企业的战略重组,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形成由大型旅游骨干企业集团主导和规范市场的格局。

从旅游产业集群的紧密层和相关层发展考虑,可着重发展旅游产业价值链相关的信息服务、文化、教育、会展、中介服务业、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和相关行业相结合,释放这些行业的潜在优势,形成新型旅游业态,如,旅游电子商务、文化旅游、会展旅游、旅游保险等,从而延伸旅游产业链,推动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加强旅游产业集群内各类企业组织的有效交流和合作,并由此进一步推动旅游企业的战略重组和大型旅游骨干企业集团的形成,以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品牌旅游企业和产品是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塑造的关键

以品牌旅游企业,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旅游企业是创建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主体,目前我国旅游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竞争乏力,创建品牌旅游企业一方面要按现代企业制度设置、改建和治理企业,另一方面要通过收购、兼并等形成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使其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知名企业。

以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各地应根据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各地文化内涵,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品的品牌化,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名牌。

以主导、高品质和系列化的旅游产品,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各地应根据其旅游资源优势,打造都市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会展旅游等旅游品牌,共同策划和推广精品旅游线路,以组合合理、品种多样的高品质、系列化旅游产品带动整个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形成。

第8篇:现代旅游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经济转型;低碳;体育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261-02

低碳体育旅游不同于以往的观光旅游,是为应对全球环境恶化趋势,在全社会提倡节能减排,保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倡导的一种全新的体育旅游理念。

一、低碳体育旅游发展的前景展望

(一)体育旅游业社会中经济价值的展现

体育旅游是人们运动休闲和度假的主要方式之一,开展体育旅游不仅需要体育吸引物的建设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而且对一系列的配套设施“游、吃、住、行、娱、购”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体育旅游快速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增长社会就业有积极的作用。体育旅游为充实、丰富旅游产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低碳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在颁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将旅游行业定性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这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积极信号。在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将“发展绿色和低碳经济”作为重点内容,怎样应对全球环境恶化趋势,如何全社会提倡节能减排,并保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因此,中国大力发展“低碳旅游”的趋势已不可阻挡,那么作为“低碳旅游”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低碳体育旅游”也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成为旅游产业中的新生力量。

二、发展低碳体育旅游的重要性

(一)低碳体育旅游有利于节能减排

低碳体育旅游产业主要以体育旅游资源为凭借,以体育旅游设施为基础,以低碳节能为前提,通过提供低碳体育旅游服务满足低碳体育旅游和消费等各种需求的综合性产业。这些以运营渠道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如交通业、餐饮住宿业、大众娱乐业、商品零售业、联系通讯业等行业均与碳消耗紧密相连,排出大量温室气体,有的行业甚至耗能非常大。这些状况与中国“十二五”规划将“发展绿色和低碳经济”作为重点内容,全社会提倡节能减排,应对全球环境恶化趋势,保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宏观背景严重背离。

(二)低碳体育旅游有利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体育旅游着重点在“低碳”上,将节能和生态放在体育旅游的第一位,在旅游开发前进行详尽的评估和认真的市场调查,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使得达不到“低碳”标准的体育旅游项目和产品不允许开发和上市。重节能,重保护,轻开发,这样就避免了许多不可再生的宝贵体育旅游资源人为的破坏与浪费。由于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宝贵体育旅游资源人为的破坏与浪费。由于缺乏市场调查研究和详尽严谨的评估与规划制度,使得体育旅游产品的品质很多达不到低碳要求,积极培养和培训低碳体育旅游方面的专业管理人才,重视对游客环保意识和低碳生态意识的宣传和教育,为经济转型中低碳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排除障碍,并提供有利条件。

三、发展低碳体育旅游面临的阻碍

(一)人民大众对低碳体育旅游理念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低碳生活理念是近几年新提出来的一种生活理念。传统体育旅游向低碳体育旅游转型的最大障碍首先是游客观念的改变,是游客对低碳体育旅游的接受程度。“传统体育旅游”具有一定的享受性,而“低碳体育旅游”是锻炼性理念,两者存在一定的冲突,认为低碳体育旅游是一种压力,是一种束缚,感觉太累了,开发商不顾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盲目、急功近利地进行市场开发经营,这明显违背低碳体育旅游的理念,以损害体育旅游的长期效益来获取短期利润。这些情况说明,社会人民大众对低碳体育旅游理念的认识还存在严重不足。

(二)传统体育旅游向低碳体育旅游转型比较困难

低碳体育旅游的发展是建立在传统体育旅游的基础之上的,是对传统体育旅游的改进和发扬。我们必须构建低碳体育旅游产业体系,加强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从单一体育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到整个产业体系联动低碳发展,形成有机的产业链条,并且做好体育旅游产业体系上每个环节的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体育旅游产业体系的低碳生态化、节能化路径,从而整体推动低碳体育旅游的实现。

四、发展低碳体育旅游的对策

(一)提高公民意识,建立低碳经济的环保理念

树立低碳经济的环保意识。良好的环保意识是低碳体育旅游发展的基础,保护低碳体育旅游的生态环境是低碳体育旅游的核心内容,也是低碳体育旅游有别于其他旅游方式的主要特征。抛弃和摆脱工业化时代体育旅游盲目粗放式开发方式,要注重低碳经济体系构建,走后工业化时代的体育旅游发展之路,科学开发资源,保持体育旅游原生态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来发展旅游经济。要做好低碳体育旅游的发展工作,低碳体育旅游就要坚持走科学化、规范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给予低碳体育旅游以政策支持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旅游业在旅游业中已极具活力和发展潜力,而低碳体育旅游的发展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很大的阻力。游客低碳理念低、发展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政策缺乏等问题,目前我们应抓住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消费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两个政府部门的共同指导下制定加快发展低碳体育旅游的相关政策,通过政策的导向和杠杆作用,推动低碳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尽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组织起草“加快发展低碳体育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三)科学发展,有效开发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是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及其所在地改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环境,从而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得以发挥、改善和提高的技术经济过程。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对旅游资源本身的深层次认识和对其内涵的准确把握之上。中国有丰富旅游资源条件,只有反复论证,精心策划,突出地方特色,才能将旅游资源变为旅游产品。开发低碳体育旅游首先要保证它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使旅游产品既具有地方色彩,又具有科学性,才能提升低碳体育旅游资源的含金量,提高低碳体育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建立科学的低碳体育旅游的绿色运营模式

低碳体育旅游产业应转变奢华浪费攀比之风,强化清洁、节约、舒适、方便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低碳体育旅游文化的品牌性,提倡低碳、环保的旅游出行模式,鼓励游客少乘坐或不乘坐碳排放量多的公交车或自驾车出游、多采用电动车、自行车或步行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出游。低碳体育旅游产业应加大低碳体育旅游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旅游者文明健康的低碳旅游消费意识和修养,倡导游客低碳体育旅游理念,促使体育旅游者将低碳体育旅游视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规范。加强低碳体育旅游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低碳体育旅游全产业链的良性循环经济模式。

(五)大力提高低碳体育旅游服务质量

大力提高低碳体育旅游服务质量不仅包括低碳、便捷的交通、节能、温馨的住宿、可口的膳食、宾至如归的接待等方面的服务,还包括安全、完备的体育设施、丰富的体育用品、特色化的环保旅游纪念品和人性化的体育活动设计,这些共同构成了高质量的低碳体育旅游服务,以满足游客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前者为低碳旅游的共性所在,后者则是突出体育旅游特色之处,是打造高品质低碳体育旅游产品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做到这些才有可能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并使其产生归属感,从而提高低碳体育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重视低碳体育旅游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

整个低碳体育旅游产业体系的竞争和发展归结于经营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的竞争,集中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在体育旅游向低碳体育旅游转型过程中,懂得低碳体育旅游经营管理的人才却极度缺乏。为此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鼓励和支持全国的体育院校和旅游院校设置体育旅游专业,实施体育旅游学历教育,并支持旅游企业和体育院校、旅游院校优势互补、合作办学、联合培训等。尽快建立一支有技术、懂经营、懂环保的低碳体育旅游人才队伍。

(七)开展低碳体育旅游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底蕴

地域文化赋予旅游产业一种精神底蕴,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地域色彩。将体育项目与景区的历史典故、人文轶事、民俗风情紧密结合,使游客既愉悦了身心,又增长了知识,才能提高对低碳体育旅游产品的满意度。我们只有深入挖掘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内涵,使低碳体育旅游与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化的文化形式相吻合,才能使低碳旅游产品特色更鲜明,并逐渐发展成为知名文化品牌,扩大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低碳体育旅游既丰富了体育旅游理论体系,又具有广阔的市场和经济价值,并且低碳体育旅游的发展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和体育旅游产业及其相关联产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去融合发展和努力探索,我们应在广泛吸取国内外优质低碳环保企业的发展经验基础上,根据实际、实地情况出发制定和建立低碳体育旅游战略经营管理模式,为实现低碳体育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在经济转型期的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于素梅.中国不同群体的体育旅游经历[J].体育学刊,2007,(14):12-15.

[2] 由文华,钟勇.基于文化多样性的陕西省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59-62.

第9篇:现代旅游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随着全国各地县域经济改革试点工作轰轰烈烈的开展,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问题也日益成为探讨热点。本文深刻分析了国内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了国内四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下相近规模典型县市的发展历程,对江西丰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丰城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县域经济模式 内生性发展 创新

江西丰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近年来,丰城市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呈现,基本形成了一园二区六基地的新兴产业格局,丰城也因此一举步入了全国百强县行列,但其排名仅位列97位,各项经济指标与其它的百强县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丰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远落后于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同时,丰城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7625元,而全国百强县平均值为64070元,丰城仅为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27.5%。由此可见,丰城与发达地区县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要缩短差距,必须更好地学习典型县市的良好经验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典型县市发展经验分析

(一)丰城与规模相当城市的比较分析

笔者特意选取了七年前与丰城经济规模相当,五年之后GDP翻番(且GDP达500亿以上)的四个县级城市进行比较,并且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县域经济模式下不同省份的县市。四个参照县域城市研究的时间跨度统一为2004年至2009年或2010年,起始年份的GDP都集中在230-250亿元的区间,至2009年(或2010年)时GDP都达到500亿元(及以上)。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丰城市的现状与四个县市2004年的状况颇为相似。丰城的第一产业的比重远远大于其它几个县域,甚至是个别县市的两倍或三倍;第三产业比重均比其它县市较低;丰城目前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远远低于其它县市当年的水平;且丰城目前的地方财政收入远远大于其它县市的当年水平。

(二)以乡镇企业为特征的苏南模式——丹阳市的发展经验

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全国十强县中占有7席,特点是“集体经济+规模经营+资本市场”,区域统筹条件比较突出;是以混合型经济为主体,以规模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为支撑,以鲜明特色和优势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和主体;二是以乡镇经济为主导,对企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三是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四是以市场为导向,在经营方式上高度参与市场竞争;五是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并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储东涛,2010)。

江苏省丹阳市是苏南模式中的典型县域城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丹阳产业特色鲜明,是一座现代化工贸城市,眼镜、五金工具、汽车零部件、木业、医疗器械等产业规模较大,是“中国眼镜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铝箔、钻头、人造板制造基地。

(三)以开放型经济为特征的广东模式——增城市的发展经验

广东的区域经济发展有其独具特色的模式,数量少,但总体实力雄厚,特点是“三资企业+专业集镇+外贸出口”,是以集体经济转制形成民营经济为主要特征,通过“三资企业”、依托外源型经济发展而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广东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借助地理优势和率先开放的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并大力推进两头在外的专业化生产方式。其典型特征突出表现在:一是专业镇成为县域经济的生力军;二是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经济支柱(罗必良,2008)。

广东省增城市属于广东开放型经济的典型县市,其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市区东部。增城市与丰城市有一个重要的相似点即同属于省会城市的卫星城市。增城市坚决打好“广州牌”,融入珠三角,积极探索都市圈卫星城的科学发展模式。将整个城市划分为南中北三个经济圈形成三大主体功能区,南部定位为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集聚区、中部定位为优化开发的生活安居与文化产业区、北部定位为限制工业开发的都市型农业和生态旅游休闲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

(四)以民营经济为特征的浙江模式——余姚市的发展经验

浙江县域经济人口规模小,百强县相对富裕程度高、差别小,特点是“民营经济+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城乡统筹条件比较突出。浙江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始终把握市场需求,县域经济率先实现了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浙江通过专业化的民营经济、市场经济和块状经济带动了整个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民营经济得到高度的发展。二是建立了发达的专业市场和遍布全国、走向世界的市场营销网络。三是区域产业发展从多样化转向特色化,区域特色块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

浙江省余姚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宁波市境西北部,改革开放以来,余姚一直跻身于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余姚的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为扎实,有“塑料王国、模具之乡”之称。

(五)以产业化发展为特征的山东模式——胶南市的发展经验

山东县域经济单位众多,差异性大,百强县突出性不足,特点是“政府主导+经济协作+多种模式”,区域经济协作比较突出。山东模式,即一方面依托毗邻日韩的区域优势实施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其突出特征在于:一是加速培育了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二是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区集中。三是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创新经营机制,增强带动农户的能力(乐菲菲等,2011)。

山东省胶南市是国家最早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青岛市的卫星城市。2003年胶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突破县域经济发展框架模式,融入大青岛、建设新胶南的目标,主动承接大青岛的辐射带动。

(六)典型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启示

1.转变思想观念与所有制结构。凡是发展比较成功的县域,其管理者的观念转变和体制转变都是比较明显和突出的。从政府角度来看,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政府不去包揽经济活动的一切内容,经济活动的活力不在政府,而在于这个县域范围内,是不是有无数的经营主体、无数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

2.积极推动县域“三化”建设。发达县(市)的发展经验表明,积极推动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并举,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的有效途径,而其中的核心是工业化。

3.借助招商引资和地方民营企业发展县域经济。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大都是通过同县域内外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加快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县域内的集聚,促进了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4.依靠区域特色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因地制宜,推进特色经济的发展是经济百强县(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较为迅猛。这些县域的产业基本形成“1+N”或“2+N”的布局,特色经济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程度都较高(张茹,2005)。

江西丰城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各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各有特色,既发挥了原有产业的优势,也沿续了原有的体制优势,更加上了各地特色定位和专业集群发展。丰城的现状与各发达地区2003年左右的情况相似,不仅需要学习先行者们的良好做法和经验,更是要区别于其它地区定位而进行特色发展,实行赶超战略,实现弯道超越。

丰城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全有可能走出自己的发展特色和发展模式,既要经济快速稳步提升,也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以市场为基础,也要以政府为主导,既要快速发展,也要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尝试提出丰城的发展模式: “政府引导+特色经济+内生发展”,依靠政府引导下的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引导,以招商引资的外地企业与本土特色的乡土企业为主体,大力发展与周边城市(如南昌)错位竞争的特色产业,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性发展道路(宋效中等,2010)。

县域经济要实现弯道超越,就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必须走内生性发展道路。内生性发展道路就是立足现状,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资源配置能力和竞争优势,更加注重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空间布局和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民生幸福,更加注重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抗风险能力,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经济学中的内生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的内生动力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加快发展从而走向繁荣富强,决定性的因素是内生动力。内生性发展道路具有自主性、可持续性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异军突起,发展强劲和弯道超车。

参考文献:

1.江西省丰城市统计局.2009,2010年丰城统计年鉴

2.储东涛.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及路径创新[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罗必良.增城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乐菲菲,朱孔来,马宗国.山东县域经济的八种典型模式[J].宏观经济管理,2011(7)

5.张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江苏省个案[J].改革,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