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

第1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范文

[关键词]师范生 口语交际试讲 试讲模式

[作者简介]商晶(1971- ),女,辽宁沈阳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及语文教法。(辽宁 营口 115000)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149-03

师范生试讲实践教学包括汉语拼音试讲、口语交际试讲、阅读教学试讲、作文教学试讲、语文综合活动教学试讲、校本活动教学试讲、说课教学试讲等。试讲,是师范生对教学工作的初步模拟训练,是初步建立教学效能感的关键点,是全面提高师范生综合职业素养,有效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试讲既增强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又为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口语交际试讲是指师范生在详尽学习口语交际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独立备课,以组为单位在师范生间模拟课堂教学,完成口语交际授课训练,进而全面、有效地夯实师范生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与方法,提升口语交际教学技能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秉承实效、科学的口语交际试讲理念,笔者尝试探讨“引、疏、放”式师范生口语交际试讲模式。

一、“引”中学习口语交际专业理论

(一)寻口语交际之“源”――交际话题生活化

口语交际话题是一节口语交际课的源头,源是教学之本。后续教学行为教学素材的甄选、教学策略的确定、教学内容的整合都要依此展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课的话题要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其目的是告诉文本执教者,口语交际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回归学生原本的生活。因此,师范生在解读口语交际文本时,应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蓝本,搭建学生“零生活距离”的交际平台。在还原学生的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升华学生的生活真实。让学生在生活化的交际平台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初步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及社会交往,以便学生更好地走进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生活。

我国现行通用小学语文教材包括:人教版、北师大版、苏版、浙版等。其中人教版、北师大版是辽宁省通用教材。以人教版为例,1~12册小学语文教材本着不同阶段儿童年龄特点、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编排了92组交际话题。选课之初,笔者引导试讲学生从宏观上科学整合口语交际文本话题。深入研究后,学生发现教材中的文本话题从宏观上可分为两类:生活性话题文本与距离性话题文本。对于生活性话题文本,如《爱吃的水果》《打电话》《我该怎样办》等,学生备课选材时,可依据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就地取材,实现生活化交际。对于距离性话题文本,如《奇妙的动物世界》《珍惜资源》等,学生则要充分研读文本,考量小学生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和思维习惯等,围绕话题单元专题,创设特定生活情景,切入生活话题,让小学生在模拟的生活真实或实践再现的生活情境中,找寻似曾相识的生活经历,搭建“零距离”生活交际平台。

(二)建口语交际之“境”――交际情境生活化

一节口语交际课,并不是学生围绕交际话题简单进行听与说的训练,而是交际双方在特定的交际情境中通过口头语言进行的有序、和谐、文明的动态沟通过程。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是口语交际课程设计的重中之重。它是本节课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得以科学、有效实施的重要平台。笔者认为所谓口语交际情境是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以特定教学目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生动的交际情景,激发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有理有序、文明得体地进行沟通交流的教学方法。

1.把生活植入情境创设。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社会生活。原生态的社会生活是小学生语言交际的土壤,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交际素材,诱导其产生强烈的语言交际表达欲望。师范生依据交际话题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时,应充分考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习惯、文化背景、生活经历,把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植入他们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交际表达时化抽象为具体,化杂乱为有序。如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上《我会拼图》,依据学生课前拼好的拼图创设“我是谁”“我是怎让拼成的”“与拼图娃娃交朋友”“开拼图商店”“巧买拼图娃娃”等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想一想、画一画、动一动、演一演、说一说的生动、有趣、活泼的交际情境中发展个性与创造性思维,实现生动、具体、有序的口语表达。

2.情境层次设计由浅入深,呈梯度螺旋式上升。学生知识的习得是“点”到“面”、“面”到“体”的动态变化过程。交际情境的层次创设也要本着学生知识构建规律由简到繁,由简单的原生态生活情境(一两句话的生活情境描述)到复杂的原生态生活情境(一段话的生活情境描述)再升华到创意生活情境(加想、想象的生活情境描述)。如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上《奇妙的动物世界》,由简单的原生态生活情境:“你好,我是猫头鹰。你是谁呀?”到复杂的原生态生活情境:“大家好!我是奇妙的猫科动物――猫头鹰。我身披褐色带白色斑点的羽毛外衣。我的双眼很特别是长在正前方的,而不是像其他鸟类那样生在头部两侧。我的眼睛又圆又大,晚上时特别明亮,很像猫的眼睛,可以看清猎物。所以,我常常在夜间活动。小朋友,你们知道晚上谁最怕我吗?对,是老鼠。因为我可是大名鼎鼎的捉鼠能手呢!”再升华到创意生活情境:我与猫头鹰的故事――“前几天,妈妈下班回家时给我带回来了一只猫头鹰。它的样子怪怪的,黄黄的眼睛,毛茸茸的鼻子,弯钩一样的嘴巴,柔软的翅膀老是扇来扇去的,好像很不安似的。一双小脚丫非常乖巧、可爱。每次我去看它,它都会把小脚丫立起来,好像是叫我看它跳舞呢!第二天,我打开笼子想和它一起玩。谁知它展开双翅,蹭地一下就飞到了我的肩膀上,还‘喵喵’地叫,好像在说:‘妈妈,我不想呆在笼子里,我的家是美丽的天空。妈妈,救救我吧,让我回家。’……后来,她飞走了,我没有伤心,反而觉得有点高兴。因为我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他们快乐,我们才能快乐!”如此,在情境梯度层面训练中,不断丰富、完善、创新表达内容,实现交际的梯度螺旋式上升。避免了交际训练浅尝辄止,流于形式。

(三)立口语交际之“序”――交际语言规范化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群体行为趋同性。口语交际语言是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交流中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交际双方准确地理解、获取、传递交际信息的重要媒介。6~12岁是儿童交际语言形成、发展的关键期,这期间儿童语言的习得是在一种自发状态下观察、模仿、加工、实践及自我再创建的动态可控的更新过程。师范生在执教口语交际课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小学生交际语言,使其具有通用性、文明性、规范性、逻辑性。具体表现为授课教师根据交际话题限定的交际对象、特定的交际地点、场面,有针对性地指导小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做到交际语言表达准确生动、交际内容丰富多彩,交际思路清晰有序、循序渐进。

(四)面口语交际之“众”――交际对象众生化

交际对象众生化是指口语交际课应面向全体,让学生在双向互动动态实践中,了解、掌握口语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提升全体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众所周知,口语交际课的课堂可调控性较小,授课中口语交际互动层面不定,生生交际、师生交际随机性较大,难以从宏观上掌控。易出现几人争春、多数看景的被动局面。因此,执教者要努力创设利于互动双方共同学习、探索研究、共同提高的交际情境氛围,情境设计关注每一名学生,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互动交流中。同时结合契机适时予以鼓励,鼓励学生全员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如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上《我会拼图》一课时,可依据学生课前完成的创意拼图,创设利于每个交际个体(学生)主动交流的交际情境。例如交际情境之一:学生根据拼好的拼图介绍“我是谁?”。如学生拼成的是紫葡萄,交际时他(她)就可做如下介绍:“大家好,我是可爱的紫葡萄。我有甜美的果实,如果哪位娃娃口渴了,我愿把我甜美的果实奉献给你,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如学生拼成的是顽皮的猴子,交际时他(她)亦可做如下介绍:“大家好,我是一只顽皮的小猴子,我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我爱做鬼脸。你们看,我的脸长得就像桃子一样,所以呢,我最爱吃桃子。希望大家跟我玩,也愿意和我交朋友!”……这样的设计既结合了授课契机,又鼓励学生全员热情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画一画、拼一拼、说一说,从而使课堂交际面向全体,实现交际对象众生化。

二、“疏”中完善口语交际专业理论

(一)名课仿学

名课(公开课)是一线教研展示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对师范生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观看、研摩一节好课,师范生可以学到如何围绕交际话题科学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展示的“教”与“学”直观教学环节中,了解本节宏观教学理念下,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情境的梯度设计、学生学法的一般引导方式及教学语言、教学组织语言、教学评价语言的准确运用。使师范生将学到的学科专业理论较好与实践教学对接,进而“适教”。

如观看、研摩欧阳智慧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我会拼图》,欧阳老师秉承“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既注重情境创设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又重视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与学会分享中学会实践与创造。“我是谁”“我是怎让拼成的”“与拼图娃娃交朋友”“开拼图商店”“巧买拼图娃娃” “邀请朋友共赏拼图”六个循序渐进的交际情境,在教与学的全方位碰撞中,学生学到了交际情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学法指导的一般原则:仿学与创造性学习。即德・斯普朗格提出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教学情境设计容量在教学时间上的一般分配原则即规范的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语言,基本课堂提问教学用语,人性化的教师激励语言等。

(二)说案会诊

说案是指师范生以组(6~8人)为单位进行的8~10分钟的简单说课。主要从说交际话题、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理论依据、说本节口语交际课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方面进行讲述。每名学生说课后,组内评课,就交际话题、情境创设生活化、教学方法运用及教学内容时间分配等方面进行评议,并提出整改方案。学生根据组内评议重新整理、编写教案,为下一步组内微格做准备。

(三)组内微格

微格教室内的试讲教学(以下简称微格试讲),是一种以心理学、教育学、信息技术即时反馈评价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视听技术,对师范生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一种“微型”细化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数字化、信息化、可调控、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它具有可模仿、可描述、可分类、可定位、可控制、可反馈等特征。

组内微格一般以6~8人为一组,分“热身”微格和正式微格两步进行。五分钟“热身”微格训练时,执教学生可根据试讲后的录像回放反思本节口语交际教学知识容量、课上机动留白处理、交际情境创设、教学语言运用等是否合理,反思后再次整编教案。二次微格,在模拟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更好地根据机动的教学情境,训练自身的教学语言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等,初步建立教学效能感。

三、“放”中升华、拓展口语交际专业理论

(一)实训试讲

陶行知先生说过:“从学习的原则看起来,事怎样做,就须怎样学。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步入真实教育情境―一线小学生中,学生在跃跃欲试地兴奋之余,也了解到备案与授案的不同,体悟到教案留白设计即同一问题,可据不同的学生预留几种不同的答案的重要性。“教然后知困”,实习后,学生对以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有了新的认识,懂得了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适应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三个月的教育实习,学生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开展了大量的教学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口语交际专业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升华。

(二)赛课试讲

为了进一步加强师范生实训建设,提升学生整体素养,促进专业成长,培养“乐教”“适教”“善教”的“准优秀教师”。我院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赛前,参赛学生仔细研读教材,把握赛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依据交际文本、语文课程标准年段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科学制定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三维教学目标,努力找寻既面向全体又体现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策略。赛中,学生围绕三维教学目标,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教学内容,“以人为本”的师生、生生互动使参与的小学生在较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了知识,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赛课试讲既检验了师范生自身教学技能又促进他们互相学习、沟通、交流。使他们不但了解了常规课的操作模式、策略、原则,又尝试摸索出了展示个性的个人风格课。

在“放”的教学氛围中,师范生不但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对接,还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反思性教学实践推动了他们教学行为研究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拓深了师范生口语交际专业理论。

[参考文献]

[1]丁炜,钱晓林.培养有能力的交际者――美国的口语交际教学[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3).

[2]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第2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范文

关键词:口语教学;教师;针对性表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26-02

在最新课程标准中,口语教学中的交际环节是听和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应当在具体的情境中分情况进行。标准研制组专家指出:口语教学环节中的交际教学核心思想为交际,亦为着重重视口语教学环节中的交际教学的人际交往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听和说的相加。尽管如此,但部分教师却在实际教学中背离了其本质含义,在教学中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着重交流性而看轻实用性

在口语教学环节中的交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塑造一个轻松而又民主的口语交际环境,不但需要掌握欣赏学生奇谈怪论的能力,还必须使得学生敢说和爱说,同时还要针对学生心理的状态、认知的水平和判断的能力等贮备好宏观调控步骤。另外,还必须考虑到学生过去存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从而避免偏离正轨而使得口语交际训练目标达不成。但也不能仅仅重交流而轻实用性。例如,某教师在回忆十多年前时与学生进行的交流对话:中学(初级)政治为一科文科知识,其是对社会的一个综述性题目,每一个章节之间的联系性不是非常强,即其每一章节皆可作为一个单独的知识点进行教授。然而参与课程的学生对政治的评价也最有争议性。比如部分喜欢关注时事的学生就特别对政治课感兴趣,而另外一部分对时事不做关注的学生则对政治课兴趣全无。师:这篇文章是哪位学者写的?生:埃德加·斯诺。师:是哪里人,是做什么工作的?生:是美国人,是作家和新闻记者。师:是哪个时候写的?生:1936年在延安的时候写的。师:主要内容写的是?生:关于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蛮横入侵和伟大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师:你们都很聪明。但该案例中老师所设计的问题非常浅显,不具备深度,老师仅仅将部分文本化的内容转化为问题提出,学生可以在课本的预习中就可以看到。而相似的案例多如牛毛,初看来老师和学生交流得很激烈,事实上学生的思维根本没有被激发,这样的交际不具备任何实用性,因此也不能算完成交际教学任务。

二、重形式化而轻本质性

教师们为使得在与学生进行的口语教学环节中的交际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不过一切而又别具匠心地设计出了多种教学形式。但事物的正确和客观的发展通常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总将需要遵循持续不断地发展并相应调整后才能是变得完善的规律。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环节中的交际教学中的某些方法确实值得广大中小学教师们的反思。同学一味迎合老师的意愿来回答提问,这就会导致对话失真而失去原有的本质性。也有部分同学怕得罪老师,想讨好老师,就只能说假话。虽然上述的话题在口语教学中注意到了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但老师选择的话题过于宏大了导致了学生的回答缺乏真诚和本意,这就显得空洞和虚假不真了,缺乏本质上的东西,使得互动失去了本质生命。

三、重个别同学的表现而轻视全体的参与

在以前的传统课堂上,学生一般都是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课堂上也缺乏互动性,当时的教学大纲也没有完善,没有系统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探究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传统教学方式长期仅仅偏重书面形式语言的培养,轻视了口头语言方面的训练,这将导致很多学生讲话不规范,甚至导致学生根本就不会进行与人沟通的讲话;第二,部分内向的学生不愿讲话,或想是不敢参与课堂讨论;总之,缺乏参与的全体性的口语交际教学也将失去应有的教学价值和追求。老师为了达到改变课堂上不至于让学生失语的目的,大都会采取了一些互动类形式授课。比如:讨论课能使得学生之间的互动得到加强,通常可以是先将学生分组讨论,之后,各组选一个代表报告。虽然这它是一种较好的交流方式,但是每一次小组选出来的代表可能常常会是同样几个同时期比较优秀的学生,这还是会导致大部分学生成为看客,这样的口语交际教学实际上只局限于优等生,缺乏所有同学参与的全体性。

四、重交流训练而轻示范指导

伴随民主与平等的办学理念持续成型,我国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本位的转变。老师做为语言际课程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已经被广泛认同。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等共同进步的方式也大有存在。但老师在其中仅仅做为语言交际课程的参与者,从而忽视了其在课堂中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失去了做为教师的主要引导作用,使得在课堂中缺少深入的延伸,从而表现出了既散又乱等现象,导致的结果则是严重降低了课堂授课和教学效率。这将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变得放任自流。所以老师必须懂得该如何指导学生,明白何时该讲话或不该讲话,明白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对何种人讲何种话才是真正的口语教学环节中的交际教学。

综上所述,口语教学环节中的交际教学能力的构成为多方面的,口语教学环节中的交际教学的训练更应为多维度的。口语教学环节中的交际教学的听说过程事实上反映的应为一项综合的思考过程。一定要多维度和立体化进行训练,老师必须要进行科学化的示范指导、循循善诱和有错必纠,口语教学环节中的交际教学才能变成真正的交流和互动,并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杨清林.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的倾向性表现[J].山西: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9,(9).

[2]方智范.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对话[J].北京:语文建设,2002,(3).

第3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范文

一、把握教材,深入挖掘

新教材对口语交际进行了精心的设置,系统的安排,在每个单元的语文百花园内都有专门的“能说会道”等专栏的设置。“能说会道”中有很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我们不能抛弃它,要认真钻研,设计好教案,让学生有话可说,提高他们的说话和倾听能力。如四年级的语文花园设置这样一次口语交际:“受到了委屈或者别人受到了委屈应该怎么办”。此话题与学生的生活很贴近,话题内容广泛,易于表达。为了开拓思路,编者假设了两种情况:别人错怪你拿了他的钢笔,你受到了委屈,心理很难过;你错怪了别人乱扔果皮纸屑,让别人受到了委屈,你心里很内疚。这些话题都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何愁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提高呢?

二、开发资源,提供话题

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让学生“听得懂”“说得好”。

首先,从内容入手,开拓思路。选择的话题要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必须符合以下特点:①趣味性。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受学生欢迎的话题。如童话、寓言、小故事等,特别受中低年级的学生喜爱。②现实性。反映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具体事实,既切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又能产生一种亲切感。如:“说家乡的变化”“介绍自己的家”。③教育性。结合思想品德和其他知识进行教育,让他们得到启示,增长知识,开拓眼界,陶冶情操。例如:“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的辩论,我用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营造课堂辩论的气氛,辩论的观点“做人要讲诚信,还是可以讲善意的谎言”,正方和反方学生在辩论过程中都紧紧地围绕着自己的观点,并使用自己所查找到的资料。

其次,习惯是关键。农村的学生习惯较差,上课注意力不太集中,易受到其它事物的影响。良好习惯的培养就尤为重要,让学生能认真地听,我对学生是这样要求的:1.课桌上只能有本堂课的物品。2.坐姿要端正。3.老师讲话时,学生要保持安静。4.手尽量放在课桌上。

三、形式多样,激发动力

莎士比亚这样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你的教学内容感兴趣,那么他才能把心里话说出来,方能激发动力,课堂就更生动有趣。丰富的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学生才能有动力。

1.走出课堂。我们因地制宜进行了一些设计:①教师节将来临,组成小组让学生去采访老师在节日里最需要什么。②带领学生参观养鸡场、养猪场,采访饲养员。③去慰问五保户、孤寡老人。

2.创设情景,即兴演说。结合课文,在文章的处,感情抒发最淋漓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让学生兴奋地表达。我在教学《我的战友》时,课文讲到被火烧的情景时,利用投影将影像资料展示,把学生带入紧张的情景,配以音乐画面,让学生面对场景即兴说说他们想对说些什么。

3.角色扮演,尽情表演。给学生创设情景,每个情景中有不同的人物,让学生充分体会人物,扮演人物,进行小品剧的表演。教学口语交际“学会安慰”时,让学生根据口语交际练习所提供的语境,分角色表演,这样学生就能入情入境,容易产生说的欲望和说的激情,进而让学生懂得安慰别人必须有同情心,说话要委婉动听及多说鼓励的话的道理,真正学会安慰别人。

4.社会情景再现,让学生回到社会。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只有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中去,表达和交流才会更加亲切、自然。如《购物讲价》,我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书店,把学生分成售货员和顾客,进行实际的购物讲价,让学生体会到集市上的购物情景,上演真样,让学生有自豪感。

第4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转型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新形势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仅是为了教知识而教语文,更多的关注学生语文能力全面提升,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已经与传统课堂发生了根本改变,由“教”为中心变“学”为中心,呼唤着观念更新和课堂转型。下面,我以新课程理念为基准,结合现在语文课堂中的一些问题,谈谈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在教学观念上要落实“以生为本”

许多语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感觉备课备得足够充分,却发现往往事倍功半,教学效率低下,主要原因是忽视对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学习需求、认知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致使教学目标不符合学生实际,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好。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只教学生不会的内容,学生一读就懂的内容没必要再洛里啰嗦,关注学情,以学导教。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要动起来。例如课程标准阅读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二、在组织教学上要“以趣激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课堂教学才有效率。而目前一个普遍现象是,单调枯燥以教师为主的没有效益的教学活动多,丰富有趣的以学生为主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教学活动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学效益低下。因此语文课要致力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鼓励学生自由阅读,自主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课堂上要允许学生犯错,学生才会敢说,敢表达。(1)教师可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或采用竞赛、游戏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2)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设计教学问题,激发鼓励一些不善发言的同学回答稍简单、容易答的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吝啬自己对学生赏识、夸赞的语言,当学生有一些进步时,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表扬激励的语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班内及时树立榜样,以榜样激励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激起全体学生争先上进的愿望。

三、在教学实践上要“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际性课程。要重点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和习作表达。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时,教师应创设具体的交际情景,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抓住要点,说清意思。写作训练,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教学的取材要尽量来源于生活,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选好内容,教师指导如何有顺序的组织材料,如何把内容写具体。另外,要加强阅读课上的小练笔,渗透习作方法指导。加强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帮助学生制定学期课外阅读计划,拟定图书目录,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不断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四、在学习方式上鼓励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新课标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关系显的很重要。其中自主学习是基础。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理念,更是一种学习方法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对于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一个鲜活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为什么大都是生硬的、僵化的呢?分析原因,还主要在于教师。目前,多数语文教师中,教师教教材的多,用教材教的少,教师过分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多数教师的教学走教案,关心自己的教学预设多,把学生生来硬拽的往自己的设计思路上走,而很少关注学情,积极利用生成性的资源。课堂上应重点解决学生的疑难点,摒弃那些面面俱到,浅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探寻有价值的问题。另外,当课堂教学环节与自己的教案设计不一致时,教师要更多关注课堂生成,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些问题可能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思维,探究的过程,享受过程也是一种收获。课堂上,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去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要比教师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会更具有激励性,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去感染激励学生。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韩立福著 2006年版

第5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对话教育;实现策略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新教学形式—“对话教学”产生,并受到大量教学工作者的推崇。传统教学模式出现一些问题如忽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等,限制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模式通过对话教育,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成为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四种策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育,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实现对话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进一步发展。

一、对话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内容特点

对话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强调教师和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信任地交流小学语文课文整体的感受。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话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对话的核心主题,只有教师钻研教学资料、设计对话教案和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预习对阅读的文本加深理解、体验和有所感悟,才能继续进行对话交流。

二、对话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的策略

对话教育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相比,对话教育注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理念。下面介绍四种策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育。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话教育中教师在教授时创造一些学生熟悉的情景,可激发学生的共鸣,从而积极参与到课文学习中,进而为对话教学提供健康积极的氛围,让教师了解学生思想障碍等缺陷。如教授《我的家人》口语训练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幸福家庭的片段,引起学生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家人之间发生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给我们大家讲讲”,这样就可激发学生兴趣并参与其中。也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能足够体现出学生对家人的感情。

2.自由对话,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话教学中要以学生是对话教育的主体为基础,教师采用互动方式,针对课文内容引出话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对话,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不是传统方式的教学模式直接输入到学生的思维中。如教授《纪昌学射》时,对于纪昌躺在织布机下练眼力这件事,有些学生可能有异议,就可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纪昌学射时,躺在织布机下练眼力,同学们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这样学生一下打开思维,有的说纪昌很辛苦,不应该这样练习;有的说纪昌很勤奋聪明,这样学习后射静止的东西会百发百中;有的说纪昌毅力强,学习两年没有放弃,等等。学生之间自由交流想法,最后教师可以总结学生观点,写到黑板上并经学生投票,来解除学生疑惑。

3.丰富对话形式,提高学生的对话能力

新教学形态的对话教学,丰富的对话形式—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结合起来,不仅对教师有要求即更新教学理念—平等意识、学生为主体,而且在对话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对话交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问题意识。如学习《梦圆飞天》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能够体现出学生经过思考才提出疑问,教师并做一一解答,这样充分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交流。之后,可要求学生进行资料查询关于“神舟”飞船的信息,这样锻炼学生主动独立思考和整理语言思维的能力。在课堂中可以展开一次学生交流活动,由于学生准备充分,因此交流比较活跃,如学生有的说“神舟五号”飞船是第一艘载人飞船;有的说“神舟五号”飞船的航天员是杨利伟叔叔;有的说已经成功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等等。这样多种形式对话的交流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而且避免课堂中主体的偏离,不断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及对话的能力。

4.反思教学,检验对话教学效果

反思教学是教授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反思并探索学习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个人思考或与老师同学之间讨论加深理解课文原意。如教授《锄禾》这首诗,教师提出“对这首诗有何感想,如在农民伯伯种地是否辛苦,粮食来之不易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根据自身了解的情况结合电视等资料,经过思考整理后给出对这首诗的理解。之后,教师与学生对话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诗表达的是农民不避严寒酷暑,辛勤劳动的生活。这种带着问题思考,并通过对话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给学生提供宽松的自由言论空间,并帮助教师检查对话教学形式的效果。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中的对话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而对话教学需要教师对教学资料和教学目标把握准确,应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为基础,平等对话形式完成新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第6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范文

1、认知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分析:

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媒体:

硬件媒体:计算机、扫描仪、投影仪、录音机、录音带。

软件媒体:文字、图形、音乐。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1)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含苞欲放的早字。图1(略)

教学策略设计:用“早”字引出作者,简介作者,为学生了解闰土后,从鲜明的对比中体会社会的不平等,以为后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埋下伏笔。

2、学习课文。

(1)教学过程与内容:听录音。

策略设计:纠正生字读音,感受语音变化;认读生字新词。

(2)教学过程与内容:

①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图2(略)、图3(略)

A:脸——紫色

B:头——小毡帽健康

C:颈——银项圈活泼

D:怕见人怕羞

策略设计: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讲述闰土的新鲜事,了解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图4(略)、图5(略)、图6(略)、图7(略)。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说说讲了哪些事?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讲给同学们听。

教学策略设计:体现自主学习,结合口语交际,力求读写合壁。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都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提问)

和闰土相比,“我们”的知识太少了,目光太短浅了,写出了作者不满现实,追求自由生活的心态。

④惜别

作者:大哭。

闰土:躲在厨房不肯出门。

策略设计:从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作者与闰土的浓厚情谊。

3、课外延伸:(图书室或网站)

向同学们推荐《中年闰土》、《故乡》,交流读书体会。

第7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练习 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注重强调的是练习的成效性,即教学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高效率、有效益的教学活动需要代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工夫。为了落实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环节,划分好每堂课需要完成的相关练习,包括练习的目标性、针对性和成效性,教师都要给予充分考虑,以便花最小的精力完成高效率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语文课堂训练的同时处理好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促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纵向分散。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呢?下文结合个人经验谈谈小学语文学习策略,以期对学生课堂练习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备课并不是简单地整理练习知识,而是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对知识的认知能力科学合理地练习出题。让学生练习题目更具有针对性,要求教师在充分掌握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运用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创新练习方法及相应的解题步骤,以期帮助学生解决语文学习重难点,及时帮助学生扫除语文学习障碍,使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并高效地掌握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内容。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地练习备课。例如:教学《沿着走过的路》一文时,先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让学生在本子上写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何人及为什么要走走过的路,包括是怎么做的及结果什么样。通过设置一系列课堂练习题目,有效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叙事线索,并且采用“课题拓展法”概括文章相应内容,使文章脉络清晰,学生课堂训练效果具有较高的成效性。另外,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注重句子之间的衔接作用,根据文章重难点分层练习,教师应该参考教学内容,在课堂训练过程中有效增加训练难度,练习内容要尽量进行多样化处置。最后,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充分考虑练习含金量,避免学生做无用之功,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二、深入研究文本,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教师应运用一定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深入研究文本,把对文本的训练与学生的实际领悟语言能力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安排相关语言实践练习活动。同时也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每个环节,使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教学点都能充分达标。教师对教学资源的运用可以从网上寻找一些相关教案,但是备课的前提应该熟悉掌握教材本身内容,并设计课堂练习内容。例如在《教师用书指导》教学中有指导教师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有效性的详解,让学生将练习过程中不能深刻理解的句式或者不明白的短语用线划出来,待教师进一步讲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辅助教课。例如: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与感恩有关的视频,视频直观的思想表达方式比教师枯燥的授课方式效果要好得多,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小段观后感,阐述自己对这段视频的认识,并在课堂最后讲述自己是否经历过类似事情。这样,学生通过课上对文章的有效练习,尽快掌握文章及结构线索。另外教师应逐步分层次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且指导学生对文本的侧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及在生活中有效运用情感经验和生活体验,使其运用到实际语文练习中。

三、把握文本特点,适当进行拓展训练

要实现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在课堂作业设计中必须重视文本,教师要以课本知识作为拓展训练平台,逐步加深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优化课堂作业设计途径,提高设计内容的含金量。另外,教师还应该把握好文本学习的特点,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堂作业完美结合,解读文本是实现教学内容优化与课堂教学质量高效的主要途径,也是影响课堂作业设计的方面,避免冗杂现象存在,以免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厌倦感。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文章特点进行适当的“听记训练、口语训练、朗读训练、拓展训练”等练习,并在思维训练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例如,教授《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掌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编制一些角色扮演小游戏,让学生举手扮演小蝌蚪和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遇到的乌龟、鲤鱼等,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有感情地朗诵,并鼓励学生感情要丰富。这样通过在课堂上有效朗诵文章,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有效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语文教师设计课堂作业时应从学生个体发展出发,提倡设计的课堂练习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又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练习中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江毅华.低年级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第8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范文

关键词:感悟积累以读促写妙笔生花

作文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它是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如何让学生的习作妙笔生花?我认为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以读促写,读中学写,从而有效地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读是积累,写是提高,只有读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的习作妙笔生花。

一、阅读积累,领会文字之神蕴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写的基础,因为阅读是眼、耳、口、心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认知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文章中极具感染力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的美,可以充分地感知文章的意境美、思想美,从而深深地喜爱祖国优美、丰富、神奇的语言文字,并促使其由衷地产生出能写出与课文一样美的语句的写作欲望。阅读积累是创新的基础,厚积薄发才能游刃有余,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积累,才有创新的可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积累语言,学以致用,才能以文字砌就一个绚丽多姿的世界。

1.以读为本,感受语言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课就是为了“读”而“读”。关于“读”,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培养,靠“听”是听不会的,靠“讲”是讲不出的,靠“做”(特指做习题)是做不成的,只有通过“读”才能学会“读”。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行小语教材多样,内容丰富,音韵美、语言美、情感美的文章不胜枚举。对这些课文,学生只有通过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诵读,才能体会到山光物态的情趣,感受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但是,要把课文读美读活绝非易事。这就需要学生反反复复地读、专心致志地读、细致入微地读、浮想联翩地读,这样,课文中的形象就会鲜活起来,容易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如教学《找春天》时,教师可以播放有关春天的美景或者是班得瑞的音乐作为背景,用舒缓、轻柔的语调向学生娓娓道来。学生也会被感染,进而带着感情进入课文,在自由诵读课文时去寻找美、发现美。学生只有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情境,才能以声传情,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欣赏美、感受美、体会美。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自己喜爱的章节,直至熟读成诵,将这些精美的语言烂熟于心,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以悟为臂,内化语言

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用心去读,用心去揣摩,“披文入境”,品味文字背后的含义,这样,文章中的形象就会在学生心中鲜活起来。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朗读就会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生动感人,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如教学《触摸春天》,让学生在文本中体会能表现盲女孩“神奇的灵性”的特点的句子是教学的重点。

生1:我认为“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这句话最能写出盲女孩的“神奇的灵性”。蝴蝶翩翩起舞,就是我们眼睛好的人都很难捉到,但是盲女孩却做到了,可见盲女孩具有“神奇的灵性”。

师:同学们,这句话的描写非常有技巧,再仔细读这段话,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2:我总觉得蝴蝶是活的,通常我们只是写蝴蝶怎样就可以了,加上“睁着眼睛”好像是多余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水平,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句子中“睁着眼睛”是多余的吗?

生3:“睁着眼睛”是强调了蝴蝶也是有灵性的,它能看得见盲女孩。用上“睁着眼睛”,更加深了盲女孩抓蝴蝶的难。

师:你们分析得很对!作者非常注意遣词造句。同样的语言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不仅仅是它本来的含义了,恰当地运用语言能给人以暗示,引发人去领悟。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地捕捉住了学生发言与教案预设中的结合点,引导学生从语言分析的角度理解文章,领悟作者遣词造句之妙。整个品词析句的过程,教师没有多余的讲解,不做过多的指导,而是恰到好处的品味,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运用的妙处,而且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语言表达之美。一个“睁”字,一个“盲”让学生明白地感受到了盲女孩的神奇之所在。在语文的课堂上,“读”,不仅让学生快乐地走进文本,自然地融入文本,更精彩的还是那超脱文本的个性洋溢。在品评中,学生很快发现作者用词的分寸感、描写的形象感和蕴含的情味感。他们在感知到语言精妙的同时也在思考这样的内容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从而逐渐滋养出准确、精妙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3.泛读求广,积累语言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学会泛读、浏览。通过泛读能吸收人类智慧的精华,达到“厚积薄发”。只有让学生们在读书中积累,才能让写作成为“有源之水”,自然喷涌而出。因此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乐读,开辟广阔的阅读天地,使学生充分感受祖国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可以采用的主要的方法有:(1)摘录。让学生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随时随地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美美地读几遍,试着记下。(2)交流。阅读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教师还借助语文活动课,扩展语文学习的天地。如举办一些检查课外阅读的故事会(讲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诗歌、散文朗读会(将自己读到的优美诗文朗诵给大家听),使学生阅读兴趣不断地提高。从而激励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为写作磨制生花妙笔。

二、以读促写,学习文字表达之精气

学习语言重在吸取和积累,然后转化为运用语言(口头的、书面的)言语形式的过程。说白了一点,语文课重中之重的任务是让学生学着把“话”说美,把“文章”写美的一门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创造给学生“传情达意”的机会。

1.读读说说,为写奠基

(1)以读导说,培养能力

小学语文读本中,有许多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文字浅显。教师完全可以从琐碎的情节分析中跳出来,以读为本,读中导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训练语感;在读的过程中将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个性语言,将语言的积累内化为读写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读代讲,以读导说,以读练听,读中悟写,融听说读写于一炉,让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积累的词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上后带上表情带上动作读一读,然后演一演。提示语的训练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在说、听、读、演的过程中,学生体验着展示自我的愉悦,语文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丰富的个性在课堂上展现无遗。在阅读教学中,以对话的提示语作为说话的训练点,是对课文恰到好处的补白,学生思维敏捷,表现异常活跃,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课堂上的说为以后的写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体现了低年级的阶段性训练目标,走说与写结合的道路。在理解课文中,有了这些提示语,读得也更有味道了。

(2)口语交际,由说学写

人们常说:语文姓“语”,因其必须张开口说;语文也姓“文”,因其还得拿起笔写。口语交际课便是实现由说到写的一座有效的桥梁。当口语交际与写话初练有机结合时,能让学生在先说后写、穿句串段、连段成文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例如在口语交际《说春天》时,教师先播放课件创设了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在欢快的歌曲《春天在哪里》中引出“用你明亮的眼睛寻找春天”,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词,然后巧妙地让学生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接着连句成段,评选“春的使者”。加上教师适时的提示句式:“春天来了,……多么明媚的春天啊!”降低了学生独立说话的难度,此时再让孩子们动笔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春天,教师穿插点评,渗透写作方法;或结合品赏引导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并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补充,一切便水到渠成了。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表达水平,达到听说读写综合发展、习作与口语交际双丰收的效果。

2.读读写写,学会写作

(1)瞄准句式,仿中学写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文质兼美,遣词造句非常讲究,其中有一些表现力很强的词语,有着特殊的构词组句方式,抓住它们进行仿说训练的实践往往能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在教学《秋天的雨》时,教师抓住关键句子“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进行语言迁移练习。

师:学着课文的样子,我们也来说几个句子吧!(出示)秋天的雨,把_______给了葡萄,_______像_______。秋天的雨,把_______给了_______ ,_______像_______。

生1: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一串串紫色的葡萄像一串串玛瑙,摇啊摇啊,好像跳着欢快的舞蹈。

生2: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柿子,一个个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在嘀哒嘀哒的雨中摇啊摇啊,好像唱着一首欢乐的歌。

学生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有效内化,以读为本,吸收人类智慧的精华,从而达到厚积薄发。在读中学写,也是作文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2)巧用补白,以读促写

阅读理解是一项创造性感知活动,感知的过程离不开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参与,更需要通过想象去填补和完善文中的意义空白,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课文中有许多“空白点”,等待着学生去填补和丰富。适时引导学生去思索,去开掘,去领会,不仅能促进理解,而且使读写有机结合,以读促写。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段:

师:那位车夫有着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脸吗?谁来给我们具体形容一下什么是“饱经风霜”的脸?

生1:这是一张又黑又瘦的脸,布满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像一条条小山沟,头发枯黄,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布满了血丝。

生2:这是一张蜡黄的脸,孤独地透出一丝悲凉,嘴唇干裂,露出一道道血口子,乱糟糟的头发上满是灰尘,像一个被霜打焉的茄子。

生3:这是一张苍老枯瘦的脸,脸黑得像锅底,连那些深深的皱纹里也都布满了灰尘,密密的胡须又乱又脏。

师:说得很好,“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你们懂了吗?

生(齐):懂了。

一般教学词语,不是直接讲授,就是机械地照搬词语手册,这位教师没有走这些常规的路数,而是充分发挥词语丰富内涵的召唤作用,借助详细、联想,去激活学生脑海中已经储存的生活表象,让学生把眼前读到的语言文字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鲜活的生活画面,把僵化静止的文本信息还原成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通过“文字的桥梁”,再现作者笔下的生活情境,促进学生全面地理解和立体地积累。

阅读是语文之根,是学习之母,是教育之本,阅读能为写作提供广泛而丰富的语言素材和写作的范例,以读促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有效最简捷的途径;同时,写作也是反映阅读效果的重要形式,能够修正阅读,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实践证明,“读”与“写”犹如鸟之双翼,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读促写,读中学写,才能使学生的习作妙笔生花。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郭、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朱作仁,《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993

[3] 郝克明,《教师的教育观》[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第9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整合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手段也在潜移默化地更新着,伴随着信息技术变迁的脚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改革潮流中一拥而上。在新课改的同时,也力争让信息技术全面走进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

一、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当中被广泛推广应用,为教师教学提供很多便利,也使得语文内容浅显易懂

1.多媒体的应用拉近了师生间的联系在王振宇主编的《心理学教程》中写到,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刺激作用在人的身上。而多媒体在课堂中的运用就刺激到了学生的感官意识,让老师和学生在多媒体中显示的内容有目共睹,感同身受,有话题可说。这也是打开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话匣子”的有效途径之一。“润物细无声”,由多媒体引出的事物,这无形中也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学习热情。2.信息技术的推广,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多样没有信息技术的课堂,在生硬的同时,也比较局限。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虽然抽象,但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因此,教师在预设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要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引导措施。而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手段,让学生看、听、想,尽量避免学生机械地完成课堂内容。3.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教师的备课能力对于突如其来的PPT变革为白板信息技术操作,教学手段登上了一个新高度。当然,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时,更用心了,考虑得更为周密了。哪些环节是必备的,哪些环节是不该出现的,都成了教师首要考虑的。教师在备课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备课能力也相应提高,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完美的利用也更加高效。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多样化。

二、使学生学习环境和条件改善,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高效

1.信息技术,让小学生的专注力更集中有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后,可以让小学语文中死板的课本内容变得“生龙活虎”。例如,在口语交际《劝说》中,我采用了简短的音频:一个父亲在抽烟,而他的妻子态度恶劣,并用很犀利的语言让他不要抽烟。于是,两人就不欢而散。可是,当他的儿子用苛求的眼神和真诚的话语去劝说父亲,并很有礼貌地对父亲说:“爸爸,我和妈妈不希望你早早地离开我们,吸烟有害您的健康。”父亲显得很难过,并答应儿子戒烟。这样直观的音频,就采用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很有力地吸引了学生,简单、直观、明了的音频既能清晰地表达,又能教会学生如何去劝说别人,效果实在是好。2.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学生自主朗读的“调味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而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而让学生发挥优势,找到有效的路径提升自己的短处。比如说,可以引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朗读,体验中间的乐趣。教师适时范读课文重点语句和段落,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提高朗读能力。学生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声音去模仿朗读,从而增强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意识。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据资料显示,新时代的青少年最喜欢网络。对此,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提出一些研究性学习课程,然后根据课题要求学生搜集相应的资料。通过这种自学的形式,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如何让信息技术高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

1.需要设计好一堂课,并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程目的和内容上,教师要注重人的发展,崇尚个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要重视受教育者的需求和兴趣。有趣的场景让学生能全身心投入语文实践活动,从而生动有趣地学习语文,爱上语文。2.加强教学实践,注重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尽管现在的老师们才初步将白板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在操作上尚有困难。但是,熟能生巧,多次运用操作定能使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高度结合。力争在备课和备写教案上腾出时间来,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中去。通过多次实践,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应用操作必然得心应手。3.完善教学体系,让教师与信息技术共同成长对于教师来说,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还是比较淡薄的。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老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我。经常讲公开课的老师,可谓是千锤百炼,满腹书经。准备公开课的过程就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而且这样的老师多媒体运用得非常娴熟。

参考文献:

[1]黄济,劳凯声,檀传宝.小学教育学.

[2]陈建.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