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制图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岗位能力 技能大赛 机械制图 改革与实践
为了满足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要求,我们根据基于岗位能力培养与技能大赛相结合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下面以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谈谈岗位能力培养与技能大赛相结合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
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制造、汽车维修等制造生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起到一个重要的桥梁作用,学生掌握该课程知识与能力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其在学校的后续专业学习及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目前普遍中职学校在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上也只是独立的知识教学,缺乏针对性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注重于该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亦缺乏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工作岗位相结合,也没有与职业资格技能考评要求和技能大赛需要相结合,结果学生对课程学习不明确、对后续的应用不了解,对课程的重要性不清楚,学生的学习兴趣偏低,学生未能有效的学好这门课程。现有机械制图教材内容与实用脱节,大多数的机械制图教材都是纯粹的制图知识,没能和其对应专业课程相结合,更没有与专业技能和工作岗位需要相结合,与实际应用脱节。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讲授与练习为主,但多是纸上谈兵,缺乏与岗位接触机械图样的交集,未能在教学中融入在专业技能上和岗位上的应用。
二、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和技能大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培养的能力是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对口的岗位是机械行业中机械工程师、设计工程师、研发工程师、设备开发工程师、应用工程师、设备改造工艺员、产品测试员、销售员、车间管理员、销售员、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等。工作岗位应具备的工作能力有以下:
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工作;从事机械、电气、液压、气压等控制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从事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工作;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编程及操作工作;从事机械CAD/CAM技术的应用工作;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从事机电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工作;钳工、车工或电工的初级技能;编制、实施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使用、保养、维修、管理机电设备的基本能力;选用、设计制造、调试工艺工装的基本能力;操作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基本能力;行机械设计与制造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应用机械CAD/CAM的基本能力;应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表、数据和信息,设计机械和电气图样,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
针对各专业相对应的专业岗位,改革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案例、图形讲解针对性,对于后续的就业工作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典型工作图形案例,这些案例应放置于课程改革中。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技能大赛的项目主要是机械零配件的设计绘制、机械自动化加工两大方面。为了让学生提前进入技能大赛的氛围和对技能赛图形的提前认知、了解,技能大赛的题型图形在机械制图改革中也应设置其内。
三、岗位能力培养与技能大赛相结合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
岗位能力培养与技能大赛相结合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是中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也是势必实践的一个项目。枯燥的传统制图教学,让当代学生慢慢对它失去了兴趣,我们专业教师必须想法设法去针对各专业的不同而设置个性化的机械制图课程,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方向和专业技能大赛两个方面着手思考该课程的改革,势必是从学生自身的就业远景和技能大赛能力培养着想,学生对改革后的机械制图学习动力更足,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近两年中,我们几个老师尝试着将机械制图与专业性相结合,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维修专业,将就业岗位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大赛结合融入机械制图课程里,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实比以往提高了。但只是目前也尚处于摸索阶段,融入该课程里的岗位、技能大赛能力要求典型图样也是一小部分,学习效果在一开始有明显的体现,后阶段学习效果就不是很理想。从实践中得出,进行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是必须的,但一定要组织一个强大的课程改革团队做后盾,将课程改革得透彻,内容不在多在于精,坚持以岗位能力培养与技能大赛相结合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的发展趋势,更是各专业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槐德主编.机械制图课教学参考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一、课程的优化整合
根据高职教育提出的建筑制图的教学目标,把手工制图、计算机绘图两门主干基础课进行优化整合,将制图原理、计算机绘图和专业图识读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贯彻“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学思路;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重新组合适合高职特色的教学内容。将课程开发建设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识读图样、规范使用工量具的能力上,在学生打下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绘制图样,使学生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就业后能进一步提升自己。将课程的能力模块体系划分为基础模块、投影模块、计算机绘图模块和专业制图模块。其中基础模块完成国家标准的学习,着重进行基本作图和尺寸标注等绘图基本技能的培训;投影模块是学习机械制图的重要内容,主要完成画图与读图的基本训练,培养空间形体与其投影图形之间的转换能力,是本课程难点和关键所在;计算机绘图模块重点是训练应用绘图软件,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的能力;专业制图模块则是在投影模块和计算机绘图模块的基础上,针对生产中各种机械图样的特点,加强制图知识和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技能,以及熟练使用绘图软件的能力,使本课程更具先进性、适应性、适用性与针对性。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式应摒弃旧的“满堂灌”,逐步建立起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方式。因为学生最先接触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制图课,他们在没有完全建立空间概念的前提下学习这门课程,显然存在很大难度;在初次进入绘图室时,不知如何下手画图,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讲解;同时还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模型(实物和虚拟)、图表等教具,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例如我在讲述组合体三视图一节内容时,利用电子课件演示形象逼真的三维立体造型,还可以旋转不同的角度,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组合体的不同方向的形状,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培养空间想象与思维能力。根据当代高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遵循教育理论,因材施教,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想、多看、多练,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与投影图的绘图练习,使学生对国家标准规定的绘图知识有系统的理解。例如在讲述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与画法时,我在平面与圆柱面相切处故意画上线,而相交处不画交线,让学生比较视图与模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出正确的画法,使学生记忆深刻,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又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绘图模块时,我按照教参给出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采用“任务驱动法”,将计算机绘图命令以绘制平面图形的实例为载体进行讲解,在演示讲述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绘图方法与步骤,以及如何在计算机实现对图幅、线型、比例、字体的设置之后,让学生上机自主练习平面图形的画法,在绘图过程中强化标准化意识,熟悉基本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的使用,使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识读、绘制各类机械图样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
建筑制图是一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课程,且实践环节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的形成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入,使得教学效果与效率明显提高,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学生听懂课后,不会做题、不会应用,而这一问题必须通过“精讲多练”来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大量的练习时间、指导时间和实践时间,使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动手、讨论、提问等环节,巩固所学知识,加强知识的应用;同时还要结合企业提出的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识图与制图能力,对课程重要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对知识点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技术图样表达能力,国家标准应用能力,绘图工具使用能力,并且要使训练贯穿教学各环节,保证训练的不间断,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根据企业的需要,工科学生的手工仪器制图、徒手画图和计算机绘图都必须训练,只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后两种能力的训练比重将逐步增大,但手工仪器制图在课程标准中不会没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减少仪器制图的作业训练,加大徒手画草图的训练,加强计算机二维绘图的实训,以适应现代工业化、数字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还要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或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参观的目的在于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相关职业的认识和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图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推行“双证书”教育,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高职教育推行双证书制,是提高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不仅要体现“两高”:比本科生动手能力高,比中专生知识能力高,而且要体现就业能力,将职业资格证与毕业证结合起来,展开双证教育或多证教育,从而不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使技能教育真正融入学历教育中,培养目标结合岗位技能需要定位明确,有力地促进学生就业。建筑制图课程应充分体现这种思想,可结合“制图员”中级、高级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证工作,在技能训练中融入考证的要求,将历届制图员的考证的试题整理归类,穿插到各个技能训练中,使考证知识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拓宽知识面,增加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真正做到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
[关键词] 培养目标 课程 实训 评价 考证 制图员
一、 培养目标
作为一名高职教育的从业者,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从已发表的一些文章观点来看,我认为以下表述最为准确: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基层岗位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地方职业技术型专门人才。
以上表述中能概括地反映出高职教育以下几个特性:
1.高等性
高职教育的高等性是指它在职业教育中的高等层次,是作为职高技校中专等技能型职业教育的后续教育来培养技术型人才的。
2.职业性
职业定向到具体的岗位,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岗位工作能力的“专才”。
3.地方性
培养“专才”的高职院校的特色主要是“地方特色”,所以高职院校要充分考虑学校所在地不同时期的区域经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确定培养目标。
4.社会性
高职教育需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企业走向市场,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走产学研结合之路。高职教育要做到由企业等用人单位开“菜单”,学校“配菜”,教师当厨师“炒菜”,对不对“胃口”,最终也由企业等用人单位来品尝、评价。
二、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
(一) 专业不等于职业岗位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是以有能力完成好某一项具体工作来界定的,是谋生手段。专业是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专业是以学业分类及具体类别所包涵的内容来界定的,是某一特定的领域。可见,职业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掌握某一种谋生手段,专业教育才是要教会学生研究和应用某一学科知识的方法。因此,职业和专业不是一回事。
(二) 界定专业
本专业是以计算机应用为工具,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和测量技术为基础,学习掌握现代先进制造技术,即掌握目前国际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CAD/CAM)进行机电产品及模具的设计,并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加工出该产品,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测量仪器来检测该产品。
(三) 专业涵盖的职业岗位及岗位能力定位
按产品的现代先进制造流程,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业的职业岗位主要有:设计、工艺、加工、质检、维修、管理和销售。其中前四个为专业指向的主要岗位。
设计岗位:能独立完成或部分完成产品设计工作,如3D建模、电子制图、外观设计,以掌握一种以上主流高档三维CAD软件为表征。
加工岗位:能完成产品仿形加工、输出CNC数控代码并交互编程直至在数据机床上进行加工的全过程,以掌握一种以上主流CAM软件和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操作为表征。
质检岗位:能运用各种测量仪器对产品各种尺寸和形位公差进行检测,以掌握用诸如三坐标测量仪进行各种尺寸和形位公差测量为表征。
维修岗位:熟悉数控机床设备的原理与构成,具有机、电、气、液等方面综合知识,能完成数控机床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修理,以掌握数控机床的原理与构成为表征。
(四) 专业知识体系
针对本专业涵盖的职业岗位及岗位能力定位,避免单一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窄口径”性,适应学校班级制授课方式,结合本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必修课加选修课的形式,建立本专业的“多向式”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确定“工程CAD/CAM应用”、“工程应用编程”和“图形图像应用”三个发展方向,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和就业需求。
1.工程CAD/CAM应用
此方向从测量欲设计加工机件的关键结构点,到输入三维造型软件中进行3D建模、工艺设计、仿形加工、输出加工代码并交互编程直至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使学生掌握CAD/CAPP/CAM的系统知识。
2.工程应用编程
此方向结合编程介绍有关CAD二次开发、产品优化设计、零件设计电算化、计算辅助工艺设计与规划开发等,使学生掌握有关机械工程实际应用方面相关软件开发能力并具备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能力。
3.图形图像应用
此方向在机械产品3D建模的基础上,侧重产品的立体构型、渲染及后期效果制作,将CAD技术应用于机械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和广告设计。
对于以上“多向式”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对以下几点特作说明:
1.阶段性
根据不同时期的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情况,对学生选择方向要侧重引导,对课程设置与内容框架确定要有侧重方向,就本系本专业现阶段实际,应侧重“工程CAD/CAM应用”方向。
2.开放性
各系部在相关课程的开设教授上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尤其是要尽量多开设一些典型选修课,并对所有学生开放;同时,本系也可协调请他系教师为本系学生开设专门选修课。以选修课方式满足学生不同方向选择后的学习需要。
3.管理性
在学籍管理和课堂管理上要作必要的改进,一是可根据学生的方向选择进行审批,让学生选择与方向相关课程的学习来代替部分专业常规设置中有的与方向不相关课程的学习,有条件可探索学分制;二是可针对同专业的三校生进行已学课程的提前考试,合格者给予免修。总之,要利用机动管理有效地给学生创造更多针对方向的学习时间。
(五) 课程结构及内容框架
1.公共课程
除数学、英语外,将制图、计文基础、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基础归入,制图课内容以工程制图为主,将AutoCAD纳入;计文基础要突出操作系统及其基本操作和中英文输入训练;机械设计基础将重点放在结构确定和设计上,弱化强度设计部分。
2.计算机课程
做到每学期有计算机课,每个计算机课有实践环节。课程包括:C、VB/VC、VFP、数据结构、CAD程序设计;实践环节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打字程序 1周)、VB程序设计(2周 橡皮筋绘制几何元素)、数据库程序设计(工艺卡数据库设计 1周)、数据结构设计(图形数据结构设计 1周)、CAD程序设计(2周 AutoCAD二次开发) 。
3.机械基础理论知识
主要课程有:金工、机械制造基础、数据机床与编程、CAD/CAM技术、机制工艺。
4.专业实训
测绘(2周)、机械设计综合训练(3周)、测量实训、CAD实训及考证(2周)、机加工(4周)、生产实习(1周)、工艺设计(1周)、CAM课程设计(1周)、数控实习及考证(3周)
5.选修课程
模具设计、模块化设计、优化设计、工业造型设计、3DMAX、PhotoShop、网络技术、CIMS技术基础、计算机图形学实用技术、数据机床维修等,根据方向需要开设,根据方向需要选择。
三、 层次目标及其评估体系
针对工程CAD/CAM方向,根据机械产品现代设计与制造流程,结合实际典型产品和典型产品中的典型零件为例,如减速箱,构建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以及其评价内容如下表所示:
对上表说明如下:
1.表中没有包含应贯穿始终的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与实践内容;
2.表中所列产品设计与制造涉及的各环节要以学期为单元层次安排,课程与实践并重进行,同时注意与考评方式的衔接及落实;
3.对应各环节的课程与实践要花力气去研究,要详细落实课程与实践的目标任务、内容、教材或指导书、教学手段方法及组织方式,一定要注重相互衔接和反馈;
4.表中内容侧重“CAD/CAM工程应用”方向,对其它两个方向应有对应的课程与实践内容体系;
5.按“必需够用”的原则,要下决心合并压缩删减课程,按专业涵盖各岗位能力去定位形成共性需求的理论课程和技能实践内容。
6.最终的综合性的学习应用与评估通过10周的毕业设计来进行,要注重毕业课题的工程应用性,注重分组时针对岗位的不同方向的组合。
四、 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必须要充分高职教育理论与技能统一并进的特点,采用的评价体系必须满足以下的几个要求:
1.考核内容与方式应能客观反应当前甚至超前的社会需求,要充分反映社会需求对学生的应知应会的基本的内容。
2.考核内容与方式应能充分体现高职的特点,既懂理论、会操作,而且还要体现懂到什么程度,会操作到什么程度。
3.经考核内容与方式的考核后,达到的不同的水平应该有个统一的标准体现,而且最好这种标准是社会统一认可的,这对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及学成之后的就业能产生好的作用力。
4.选择的考核内容与方式要有强的可操作性,无论对学校还是学生,还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性和可选择性,既不要太贵,也要有难有易。
我们围绕《机械制图》课程制定形成了以下考核方式并开展该课程以考证代替考试的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1.证书种类及费用
全国“制图员”职业资格证书300元/人
AutoDesk公司AutoCAD认证证书150元/人
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络杭州中心证书50元/人
2.组织形式
协同杭州中心分机械专业与非机专业分别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任课老师统一按大纲进行教学,期末由杭州中心统一出卷,开课班级统一参加证书考试,统一阅卷评卷。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AutoCAD认证证书或“制图员”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并对参加考试学生组织进行必要的考前培训指导。
3.成绩评定
以杭州中心证书考试成绩作为该门课程成绩的评定基本依据,对通过AutoCAD认证证书或“制图员”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学生分别给予良和优等级以上课程评定成绩。
五、结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测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64-02
工程图样是施工或制造的依据,是工程上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文件,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准备从事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建筑工程图样的绘制和识图方法。“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研究建筑工程图样绘制与识图的理论和方法,是我院工程测量专业培养生产一线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建筑工程专业图和计算机绘图四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在绘图和识图方面的初步训练。目前,从毕业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工程测量专业学生毕业进入岗位后,都战斗在生产一线,有做地籍的、路桥的、涵洞的等等,各个行业对工程测量专业学生制图与识图知识要求有一个共同点是对学生识图能力要求较高,而对设计能力不做太大要求,对制图能力则侧重在一些绘图软件的操作上,如:CAD,KISS,MAPGISS等。鉴于此,有必要对高职工程测量专业的《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做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整,为学生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结合实际,调整教学内容
对于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教学大纲、专业特点以及生源素质来组织,本文认为,由于目前《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课时较少(每周4学时,只学习一学期),而该课程内容较多,从高职工程测量专业的学生的实用性和专业性角度考虑,在“画法几何”部分以投影基本原理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对于投影变换、透视图部分,由于实际应用性不强,可以不讲;对于形体相交、曲面、及组合体的投影图部分,由于其立体感强、理解难度大,故要重点讲解;而“工程制图”部分则以基本工程图纸涉及的内容以及国家最新颁布的一系列制图标准为基础,主要培养学生阅读图纸的能力,重点讲解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道路及桥梁施工图,对于电器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以及装饰施工图部分,由于与工程测量专业偏差太大,且学生就业后基本不涉及该专业故可略讲;并且在教学中要结合现实中的一些工程,特别是与工程测量专业相关的工程图纸,使学生了解最新工程图的表现方法和内容,如果有条件可以带学生到现场进行讲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且本人认为,通过前期画法几何和制图规格的学习,学生已能大致看懂各个专业方向的工程图纸,唯一看不懂的只是图纸中的图例,所以在后期讲解工程图时,应重点讲解各专业方向的常用图例以及常用标识符号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对于工程图纸中,针对工程测量这一专业应重点讲解总平面图。在最后的计算机绘图部分,由于该专业学生第二学期会开设专门的AutoCAD课程,故在本门课程中可以不予讲解。
二、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结合,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引导学生在逐步了解作图的过程中掌握作图的方法和步骤,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高制图能力等优点,但无法使学生想象到空间形体,而挂图和实物模型又需要制作或购买等,所包括的知识点较为有限。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有节省时间、可重复利用、方便修改、简洁直观等优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但过多采用又会导致上课节奏太快、无法消化、学生容易疲倦等问题。针对传统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劣特征,本课程在讲授画法几何的基础内容上,对绘图基本技能,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曲线及工程中常用的曲面,轴侧投影采用传统板书的方式。对于基本形体的投影、形体相交、曲面、及组合体的投影图部分,由于其立体感强、理解难度大,不光是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而且还要结合实际,通过多媒体课件、flas或利用当地简易材料现场制作模型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印象和理解能力;对于制图规格和工程制图部分,本文认为还是应该采取传统的方法,利用仪器、工具绘制工程图纸,一方面能提起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绘图方法,熟悉绘图仪器和工具的使用,而且还可以达到加深理解工程图样的表达方法,了解制图标准、制图规范的要求。对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以及后面的各种施工图则采用多媒体课件,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还收集现在正在建设的各行业的工程施工图,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对于较为复杂的模型,本文认为对于测量专业的高职学生,可只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通过在软件平台上进行三维模型的演示形成,使学生了解复杂形体的内部构成特征。
三、能力训练与形成性考核方式结合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建立空间概念,如果学生没有空间概念,学习起来就会很吃力,时间长了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本门课程教学中,对于画法几何部分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训练和课堂提问”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画法几何的知识点得到更好的掌握;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和分析,在平时作业和考核方面,要求学生会做题还会在平时上课中布置一些小作业,以技能竞赛的形式展示等,对于学生做完适量的练习后,还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增加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为更好的学习工程类专业图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见解提出不同意见,与教师对话和争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路与大家分享,并提出表扬,这样做可以极大地推动每位同学的探索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
实践表明,合理地调整课程内容体系,能够提高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兴趣;加强制图课程的实践性,并且通过后续CAD课程的开设,更能加深制图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叶建华.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1):75-77.
[2]师晓静,王青,史智平.建筑学专业《画法几何》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4):15-16.
[3]李小娟.对高职《建筑制国》课程中画法几何的教学体会[J].科技信息,2010,(12):202-203.
[4]罗康贤.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9):1-3.
【关键词】园林制图 教学改革 制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4-0028-01
园林设计是园林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方向之一,就业单位包括园林设计单位、园林施工单位以及相关的设计职能部门,这些通常都要求园林专业的学生可以胜任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面的工作。要想从事这些工作必须掌握制图和识图的技能,而这两方面正是园林制图课程教学的最主要目的。但是从学生在本课程以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来看,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影响学生园林制图能力以及园林素养的提高。本文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教学改革建议。
一 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态度上,对园林制图课程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
鉴于园林制图课程的基础性,传统园林教学体系都将园林制图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此时,学生刚进入专业学习,对园林制图课程的认识并不充分。加之,制图理论在园林制图中占有很大比例,很多学生认为其内容较枯燥,不能与实际很好地联系。教学的重复性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积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现在所选用的教材中将画法几何、三视图等内容作为教学的重难点。但经了解,现在的高中学习阶段已重点学习了三视图的画法等内容,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可以画好几何体的三视图,他们已有良好的基础。当再次学习相同内容时,他们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园林制图很简单,听不听都可以学会的想法。对于课程的忽视会造成制图不认真,拖图现象严重。
2.图面表现上,手绘能力及表现能力差、空间感不强、制图不规范
作为考查制图能力最主要的方式――图面表现,在园林制图训练中尤为重要。图面表现不佳,是初学园林的学生最常遇到的问题。(1)艺术表现方面:图面布局不合理,图纸内容安排过满或空余太多;图线书画不流畅,同一条线段会出现线形粗细不均匀;效果图表现不佳,常见有轴测图的类型或透视图视角选择不当,造成图形表现不完整清晰、主空间尺度失真、缺乏景深感。(2)制图规范方面:尺寸标注不规范,尺寸标注不完整;线宽使用不当,常常一种线宽就完成整幅图,没有比例和层次感;字体书写不规范,工程图中的汉字宜采用长仿宋字或黑体字,但是不少学生采用手写体,整体表现潦草。园林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是“听懂”了、“记住”了,就应当“学会”了。学生往往不了解艺术学科技法能力的掌握,必须要经过较长一段实践的磨炼。
二 有关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1.有关教学内容的改革
第一,适当增删教学内容。如可在讲解时精简掉中学数学课程已涉及的三面正投影规律,通过做一些例题或是制作模型来进行巩固即可。同时增加讲解工程图的绘制及制图规范性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
第二,增加实践环节。园林制图的理论相对枯燥,但园林则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利用一些案例,让学生体验现实工作项目,提高学习热情,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实现实际案例与理论知识的结合。
2.有关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一,在园林制图教学中采取有效教学环节设计,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制图技能与读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可以说,良好的教学设计是顺利进行教学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设计决定了教师的课程教学行为,是关乎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第二,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多使用板书和挂图授课,针对一些例题及较难懂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进行详细的讲授,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的重难点,但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近年来,多媒体演示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图、文、声、像特点展示丰富多彩的画面,使原本抽象而枯燥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容易实现由空间形体到平面图形、由平面图形到空间形体的认识的飞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探索者,并体会到学习园林制图课程的乐趣。
第三,采用实地教学法。如可将课堂安排到公园绿地中,教师在现场教学中把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体会园林各要素的作用以及在制图上的表达。有条件的还可以参观园林施工现场、相关设计单位,让学生亲身感受学习的目的及重要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有效提高学生自我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等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成主编.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宫晓滨.北林园林学院美术基础的作用及影响[J].风景园林,2012(4):92~95
关键词 高职 建筑制图 教学
《建筑制图》是建筑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工民建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理论严谨,且与工程联系紧密,学生能否学好这门课将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关系到将来就业竞争力及个人发展空间的大小。高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立体几何知识欠缺,空间思维能力较差,要求学生灵活地运用制图语言来表达一个较复杂的形体比较困难。学生普遍认为制图课难学。如何运用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感到难学的内容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现在他们面前,帮助他们尽快建立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和制图水平。本人在多年的制图教学实践中,针对《建筑制图》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以下探讨。
一、教学目的进一步突出应用性、淡化理论
顾名思义,“制图”就是“绘图”,所以不少学生就以为这门课只要会绘图就可以了。绘图固然重要,它是一个基本技能,但读图的重要性也需强调。在过去发现有部分学生抄绘了一份建筑图纸后根本就不懂图纸里的内容,这就是读图能力缺乏的表现,当然不懂图纸有可能是因为将要后续学习的专业知识暂未学习,学习制图课程后不了解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细节没关系,但不至于连最起码的平立剖面的对应关系都搞不懂。况且,高职院校建筑类毕业生从事施工、监理、造价的人员较多,这些人几乎天天与图纸打交道,都需要很强的读图能力。
由于课时的压缩,一般高职院校均不像本科院校单独开设画法几何课程,而将此部分内容并入建筑制图课程中的投影理论部分,由于此部分内容是在前半部分讲授,学生和教师对开始部分往往相对于后部分要认真些,所以学生会误以为投影理论很重要,其实不然,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运用于实践,运用后形成技能,这才是最重要的。
为此,提出高职院校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应调整为:以识读、绘制工程图为主,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突出专业性、强调实用
根据教学目的的应用性,再结合专业的不同大胆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很重要。
建筑制图主要内容为三部分: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理论、专业制图与识图部分。这里,重点内容是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绘图的基础,也就是说你所绘的图应满足相应的规定,如符合标准等;至于第二部分是这门课的基础性内容,主要讲点线面体的三面投影,它是为第三部分内容作铺垫的。
为了保证体系的完整性,对于投影理论部分的基本原理是要简单讲一下的,对于一些复杂内容可不讲,如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放弃,再如复杂的曲线、曲面部分也可放弃。
在舍弃内容时要注意学生的专业,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透视和阴影可不作要求,但对于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的学生此内容相对重要点。再如,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专业制图与识图部分主要讲解建筑和结构施工图,对水电与装饰施工图不作重点,如时间有限可不作要求,以后相关专业课再学习;而建筑装饰工程专业则不同,它对装饰施工图的要求较高。
三、教学内容注重前后联系、突出重点
在具体授课时,应注意讲解前后内容的联系性,如讲三面投影时,只要学生掌握好三面投影便不难理解直线的三面投影。由于不重合的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再由面是由线组成的,体是由面组成的,组合体是由体组成的,所以把握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组合体的投影时便水到渠成。
注重教学内容系统性的同时,由于课时限制,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提高效率非常重要。由于学生们在中学已学过立体几何,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所以讲解投影部分的基本原理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主要讲清其投影特征。再如讲解绘图工具时,曲线板、直线笔等工具的使用简单提一下即可。
四、充分利用实物及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讲授制图时,可以挑选一些常见的结构和有代表性的模型,以及含有多种组合体的模型,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对其进行仔细观察,对物体的形状及外在关系进行分析,在大脑中产生图像记忆,并根据投影法想象出投影后的平面图形。
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实物教具教学,特别是尽量使用生活中的示例,如教室桌椅等生活中常见的实物,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想象力更为丰富、更有创造力,还能使理论和实践结合,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使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对图形进行加工处理,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观察的过程和现象生动、形象地显示出来。在制图教学中,可以针对截交相贯组合体这个难点建立三维模型库,根据讲课需要,随时调用,将模型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并且根据需要旋转任意角度让学生观看,这样可以很形象地说明物体的形状,给学习者以直观形象的立体图形演示,有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对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和培养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并为后面的画图打下了良好的思维基础。
五、教学中充实AutoCAD绘图知识
高技建筑装饰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建筑装饰行业与施工企业培养具有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施工与管理、建筑装饰监理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行业要求与培养目标,设计师表述设计方案、绘图员绘制施工图的必要工具CAD软件,在建筑装饰专业的课程里成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另外,CAD课程在建筑装饰专业教学中还起着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习CAD课程之前必须学习画法几何、建筑识图与制图,这样才能读懂图纸并在此基础上画对图纸,而室内设计原理、3D MAX等课程必须要有CAD软件的使用基础才能开设。
二、CAD课程的特点与教学存在的问题
AutoCAD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其它图形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等相比有其显著的特点:第一,它对大量的重复性的工作的处理优越性很强,这一点众所周知;第二,AutoCAD绘图如果脱离其应用领域的标准和规范,绘出的图纸将没有任何价值,因为AutoCAD软件除了在建筑装饰专业使用外,建筑工程专业、设备机械专业、电子专业、服装专业等等都大量的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图纸,因此AutoCAD的教学应紧密切合行业实际应用要求;第三,在建筑装饰专业中,AutoCAD课程是教学与行业差距最小的课程之一。毕业生去相关企业应聘的首要要求就是会使用AutoCAD绘制工程图纸,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能使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保持优势,而老师如果能教好这门课程,就能使教学与行业应用达到零距离。
目前在该专业高职、高技教育中,AutoCAD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没有用行业标准来培养学生行业绘图能力。受传统软件教学的影响,教学安排中菜单、绘图工具等界面的学习操作时间过长,影响了学生对CAD制图流程的整体认知,使得学生实际运用操作水平不高,毕业生就业困难重重。第二,没有针对学生的能力遵循“实用、够用”原则。高技层次的学生和高职、本科层次的学生相比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动手能力强,但是悟性、自学能力、自控能力都要弱一些,而且将来的就业方向也是技术操作性强的岗位,但是在实际教学安排中却包含了一些针对高职甚至是本科的晦涩且不常用的教学内容,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也降低了教学的实用性。第三,不注意对学生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演示范例后,不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常常出现学生考试成绩非常好,但是实习绘图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的现象。
三、根据专业特点与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改革
鉴于CAD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我们要求根据行业的能力要求与学生的能力特点进行CAD课程改革:
1、以施工图纸为内容组织教学。按照建筑装饰行业要求,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根据客户要求单独完整地绘制符合行业规范要求的施工图纸。因此,应以完整规范的施工图纸作为教学内容,并按照作图步骤组织教学,在此过程中穿插学习CAD的绘图命令和其他绘图知识,做到在教授绘图命令的同时使学生完整地体会到对应岗位CAD绘图的流程与具体细节要求。另外,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尽量避免教授晦涩难懂又不常用的内容,按照行业要求,遵循“实用、够用”原则。
2、重视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老师教了什么。做到以学生为本位,改变长久以来的教学思维模式,更多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命令是不是能够举一反三。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做到少讲课、多辅导,使学生多思考、多练习。
3、运用AutoCAD与建筑制图相结合的模块教学方法。在教学大纲的安排上可以将AutoCAD与建筑制图相结合作为一个模块来开课,在建筑制图教学中,把AutoCAD与建筑制图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建筑制图时培养AutoCAD绘图能力,在练习AutoCAD过程中掌握投影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采用过程性评估为主、终结性评估为辅的教学评估方法。在CAD评估过程中,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估容易出现学生拷贝他人作业等作弊现象,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应以过程性评估为主。过程性评估是指授课过程中通过课堂活动记录、阶段小考、学生自评及互评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行监控和评估。通过对学习过程和期末成绩的综合评估来决定学生获取该课程的分值。
四、结语
Liu Xueyan;Yu Xiaoqing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 264006)
(Yantai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College,Yantai 264006,China)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教学实际中的体会,浅析了教师在进行高职高专的机械制图教学设计时,该如何去把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三方面的设计。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working experience in teaching, the article discussed how to grasp course offered,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nd way when making teaching design of mechanical drafting.
关键词:高职 机械制图 教学设计 把握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mechanical drafting;teaching design;grasp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0-0208-01
0引言
机械制图课程是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学生进校后涉足工程领域的第一门课程,它贯穿着整个专业建设过程,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下面,就机械制图的教学设计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三方面,谈一下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应如何去把握。
1课程设置
1.1 课程定位工程图样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它直接应用于指导生产。而《机械制图》正是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强,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同时,它在机电专业建设中有着贯彻始终的作用,比如:学生在学习AutoCAD、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教学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都要用到制图。所以,机械制图被定位为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1.2 课程目标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从而具备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标准意识,培养学生严谨规范、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1.3 课程设计专业建设小组应根据企业的调查反馈和学生的就业需求,以服务于就业为向导,结合本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来进行课程设计。在教学中,用企业借阅、网上下载的工程图样为例图,用齿轮、轴、箱体等实际工件进行测绘作图,识图与绘图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达到行业企业的发展要求。
2教学内容
2.1 内容选取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考虑行业企业的需求和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二是为后续课程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鉴定基础。
2.2 内容组织紧扣机电专业的就业需求,遵循“教、学、做”一体的宗旨,主要讲解六部分内容。①国标、几何绘图部分是绘图的基础。国标是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定,学生必须熟悉它,掌握它;几何绘图直接应用于机电专业的钳工划线作图,为高级钳工考试打下基础。②三视图、组合体部分是制图课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制图的启蒙阶段,它能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制视图的能力,这也是本课程的难点。③轴测图部分是将来学生学习Autocad.、Solid等三维绘图的基础。除了主要讲解正等测、斜二测外,第三角画法也应该作为必讲内容,因为,一些合资、独资企业从国外输入的图样有很多都是第三角绘图,所以在第一角画法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④表达方法部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视图、剖视图等知识,对各种复杂零件进行正确表达,这部分是本课程的难点。⑤常用件、标准件的简化画法,除了本课程读图、绘图时要用到,后续课程学习、课程设计都要用到。⑥零件图、装配图部分是本课程的重点,如何正确的看图,读图是本课程的重中之重,教师应结合企业实际有重点的讲解各种图样。
2.3 表现形式①选用一套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划教材,它门的共同特点是:模块布置,针对性强,立体图、平面例图、均清晰易懂,重难点突出,适合机电专业。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影像、课件教学。③利用模型、实物教学,运用大量的针对例题、习题的模型实物给学生展示,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④选用配套的习题集、课程设计指导书。习题集提供了大量的绘图作业练习,以巩固各个知识点。测绘作图时,学生有指导书作参考,即能透彻理解绘图任务、思路,又能将所学知识贯穿理解,巩固制图课程所学的各个知识点。
3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教学理念: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创新教育,教学团队应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探讨,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且将这一理念体现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由此,应注重两个转换,①实现教师由“照本宣科”到“整合开发”的转换。即从原来的老师为讲教材而讲课的方式,改变成为讲授课内容而选教材,选课件。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整合、拓展,变成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②实现教师由“独奏者”到“伴奏者”的转换。即实现从“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转换为以学生为本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通过这两个转换,努力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无定法,一切有利于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应充分利用例如:①教师在讲解三视图、组合体部分时,可以采用木质模型展示、用橡皮泥制作模型两个方法来解决,在玩中学,在亲自制做模型的过程中,学生会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当学生克服了这个难点后,后面的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②表达方法部分是教学中碰到的第二个难点。当学生学习了三视图、全剖视、半剖视、断面图等许多表达方法时,学生会不知所措,到底用哪种方法是最好的,这时,就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法和对比讨论法。③读零件图、装配图是本课程的重中之重,教师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做:一是多读图、看图。除了课本、练习册、参考书上的零件图、装配图以外,教师还要想办法从网上下载、从企业借阅一些图样,供学生使用,通过对这些图样的讲解,开阔学生的视野。二是以绘图促识图,在讲授零件图与装配图整个过程中,要不断地穿插绘图作业,包括测绘、及由零件图拼装装配图等难度较大的作业练习,通过这些绘图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对这部分内容充满兴趣、充满成就感的去学习,从而达到了授课目的。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效果;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130-02
中职《建筑制图》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读图与绘图能力,作为一门必修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从对制图没有一点概念,到对绘图的基本方法、基本技巧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初步锻炼出其绘图技巧,是非常大的跨越,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不少中职学校的《建筑制图》教学中,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是比较普遍的情况。
一、中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习基础不牢,难以满足《建筑制图》的学习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职学校的生源情况逐年下降,学生大多是考重点高中失败的学生,其知识基础薄弱,而且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建筑制图》作为整个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要求将完全没有工程制图经历的学生教育成为初步具备制图技巧与知识的专业人员,其要求不可谓不高。不难想象,本来就没有很好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的中职生,难以很快适应《建筑制图》的学习要求。如此一来,不少学生觉得该课程晦涩难懂,甚至一些学生感觉教师在讲天书。此外,学生绘图时总是缺乏耐心,无法细心绘图,制作的图纸难以达到教学要求。
2.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也不知道如何去学。大多数中职生没有考上重点高中,退而求其次进入中职学校,成为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不少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中职学校,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选了这个专业,更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完全没有目的学习,让学生始终处于迷茫之中。有些学生缺乏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不了解土木工程专业未来的职业发展,不知道《建筑制图》这门功课需要掌握什么知识与技巧,无法做到用心投入。有的学生甚至一进入课堂就开始睡觉或是做别的事情。
3.学习存在惰性,学习的积累效果不明显。《建筑制图》是一门需要长时间认真学习与持久锻炼的课程,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掌握制图知识点只是基础,关键还在于学生课后的持续练习。但在不少的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建筑制图》课程时存在较重的惰性,缺乏恒心,学习的积累效果不明显。一些学生总是上完课后感觉万事大吉,不愿意花时间去巩固知识,练习制图技巧。有些学生则是因为绘图过程枯燥、易出错而对功课失去信心,绘图水平长期停留在较低水平,甚至出现长时间不动手绘图,手越来越“生”,水平下降十分明显。这种情况下,《建筑制图》的学习对不少中职学生而言,多是原地踏步,只知皮毛,实践能力较差。
4.学生对教学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欠佳。《建筑制图》教材内容中论证性、陈述性知识比较多,学生要学懂并掌握这些知识比较难。而抽象、复杂的概念居多,教师要真正将这些概念完全讲清楚,也不是件易事。如此一来,学生因为不懂而不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也不愿意独立思考,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无法得到提升,《建筑制图》学不懂、学不明白。教师则因为很难将知识的难点、概念表达简明精确,总是感觉要将书本知识转化成为学生所能接受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知识压力较大。例如,《建筑制图》中对线、面的投影进行讲解时,对平行线、垂直线、平行面、垂直面等概念的讲述,总是很难让学生一下子明白。除此之外,《建筑制图》教学中有大量的板书,让学生感觉非赏心悦目,也往往让学生感觉距离太远,对自己没有信心,更不愿意参与进来。很显然,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利于《建筑制图》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1.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让学生知道自己要从事什么职业,该职业需要学习哪些内容,以及为了掌握这些技巧应该如何去学,等等。从以往的就业经验来看,建筑类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或是与建筑行业相关的行业,岗位则主要以监理、绘图、施工等岗位为主,这些岗位对制图的要求都十分明确,主要包括熟悉制图规范,准确绘图,具备徒手绘图能力,能熟练应用与绘图相关的计算机软件,以及通过效果图绘制施工图等。让学生了解这些职业与岗位要求,一是可以解决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职业选择和从事岗位的迷茫;二是可以让他们更加明白自己要掌握的课程,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有全面的了解;三是可以让他们理解《建筑制图》在整个专业学习中的基础性地位,提高该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2.不断提高教师水平。通常情况下,一个专业的教学,往往是越基础的课程越难教,一方面是因为要将很多专业基础概念讲清楚十分不易,另一方面是让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快速养成专业思维习惯十分困难。作为整个建筑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建筑制图》课对教师的要求十分高,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要提高表达能力。《建筑制图》内容十分复杂抽象,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准确、清晰、通俗地向学生讲述清楚关键的概念。例如,对平行线面、垂直线面的概念,可以表述为一斜二平为平行线、一框二线为平行面,一点二线为垂直线,二框一线为垂直面。将复杂的概念归纳成简单易记的表述,有助于帮助学生记忆的;二是要提高板书水平。《建筑制图》不可避免地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板书水平,这主要体现在制图的严谨性上,通过教师的示范,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书写与绘图习惯,这将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提高教学水平。《建筑制图》的教学应该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针对当前建筑制图相关岗位计算机制图运用的广泛性,善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相关制图软件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中,将AutoCAD绘图与建筑制图有机结合,不仅可加深学生对建筑制图的理解,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软件的绘图技巧,可谓是相得益彰。
3.提高教学组织的灵活多样性。《建筑制图》教材内容的抽象性与枯燥性,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组织的灵活多样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多动手。《建筑制图》课程学起来不容易,要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空间的硬性认识,进而帮助他们形成空间的整体形象,教师就应努力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树立空间骨架,进而抽象为空间形体的平面图形。例如,讲授“直线的投影特性”时,用笔做道具,学生一手拿“直线”(即铅笔),任意放在白纸的上方(先不摆特殊位置),根据点的投影知识,做出铅笔上代表性的几个点的投影,得出“直线的投影是一条直线”的结论,再进一步拓展有关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现代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学生能通过多种渠道理解教材上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肖燕武.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制图》课程改革与探索[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