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械制图教学范文

机械制图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械制图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机械制图教学

第1篇:机械制图教学范文

关键词:教材处理;养成习惯;激励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224-01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其他专业课的学习。但是要学好这门课程,除了要求学生努力学习外,还要具有相当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大部分学生是初中流失生和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恐学、厌学且不自信,不肯也不善于动脑,更不用说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作为教师只能也必须面对现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教学进行适当改进,让学生学有所得,学到一技之长,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下面对《机械制图》教学谈几点改进方法。

一、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第一印象很重要。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也是如此。让学生知道《机械制图》的内容和重要性,切实感到必须学好并且能学好,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肯定会为学生学好《机械制图》打下扎实的基础,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

《机械制图》课内容虽多,但都是有共性和规律的。为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要注意一下几点:

1、讲《机械制图》的作用和重要性:“一个表达,两个依据”〔表达了设计的意图,是加工和检验的依据〕。到了工厂,必须按图加工零件,只有读懂图纸才能正确选择加工机床、毛坯、加工方法、刀具、量具、切削用量等,才有可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同时图纸又是检验零件是否合格的唯一依据,所以图纸是机械行业共同的技术语言,所有信息与表达都由图纸来传递的。

2、《机械制图》所讲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特性,一个规律;两种方法,一个能力。”“三个特性”既真实性、积聚性、类似性;“一个规律”既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两种方法” 既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一个能力” 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内容不多,关键是要学精、学通。

3、知道学习《机械制图》的方法。首先学好并遵循制图国家标准,制图国家标准是使图纸成为工厂共同的技术语言的技术保证,我们必须从图纸幅面、字体到尺寸标记、规定画法等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再者就是要做到“听、练、看、思”。“听”就是认真听老师讲课,“练”就是做好练习,“看”就是多观察,在大脑中多储存一些形体,“思”就是在观察的同时多投影,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二、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更加适合学生

课堂由老师来组织,课堂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把每次所讲的图形都能涵盖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并讲清楚该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前后联系和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这样学生才乐意学、主动学。

例如:基本体表面点的投影,这节课本身比较空洞、抽象,学生不感兴趣,。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每讲完一种基本体表面求点都很自然的穿插基本体切割的内容,利用点的投影十分容易求画出切割体的投影,这是表面求点的具体运用,也使知识得到了拓展,并为以后学习基本体切割作好了理论支持。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表面求点的目的,所以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机械制图》教材往往通篇讲解图样的画法,却很少总结;学生不会,也不愿意主动去总结,这样学生不知道哪是知识点,更不用说对知识点的掌握了,所以总结的任务就只有老师了。好的的总结可以让学生好记,乐于记。例如:讲剖视图时总结为“剖、移、投、标”。这四个字把剖视图的画法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了。读到这四个字,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剖”就是把被表达的物体假想地剖开,“移”就是移去剖切面与观察者之间的部分,“投”就是移去后再投影,“标”就是标记剖切位置和剖切符号。这样的总结和提炼十分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三、使学生养成好的读图、绘图习惯养成

重复的行为就能形成习惯,良好的习惯就能导向成功,所以成功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地做。学习制图更需要养成好习惯:

1、绘图时正确、熟练使用绘图工具的习惯。即综合使用三角板、圆规画平行线、垂直线、角度线、圆的等分线等。2、严格遵循制图国家标准的习惯。即“粗线细线分明”,“实线虚线清晰”,“线形条条准确”。3、边画边溜的习惯。绘图时一边画一边溜。“溜”,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借助三角板或曲线板顺势走线。画线“先定基准,后画轮廓”,量画尺寸“先定位,再定形”。投影绘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四、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2篇:机械制图教学范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机械制图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因此,在教学之初我们要结合教具、空间等引导学生建立空间坐标系,然后再配合基本概念、投影规律,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教师讲、学生听”这样单一沉闷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最厌烦也是最缺乏思维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教学效果也最差。因此,教师应使教学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进行,让学生在绘图时能互相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逐渐增强,就会自觉地把时间向该课程上倾斜,多画多练培养绘图技能。

二、利用教具变抽象教学为直观教学

在制图教学中,抽象的三视图、剖视图学起来有些费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模型、实物、挂图等直观的形式将抽象教学表现出来,让学生亲眼见,就比较容易学习和理解掌握了。例如,在讲授组合体的形体分析这节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观察一些最基本的形体,如长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对照实物,找出对各个基本体所对应的视图,将思维从空间向平面转换,指导学生把组合体的复杂图形分解为简单图形的组合,为识读和绘画组合体视图打下良好基础。这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投影规律,理清实物各元素与图形及线条的对应关系,使投影要素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痕迹,有效地培养学生空间思维想象力,提高识图绘图能力。

三、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中大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若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借助课件或动画转换自如的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复杂组合体动态旋转演示,了解组合形式,了解细小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感。这样在教学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机械制图这门课既直观又抽象,一看就懂,但一动手就出问题。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该课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适当配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所谓“适当”,即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恰如其分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用好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解决问题、突破难点、强化重点,有利于理解和掌握关键知识点。若整个机械制图教学过程全部用多媒体展示,看起来花哨,却收效甚微。比如在讲组合体视图画法这节内容时,对于比较复杂的组合体,即使使用模型展示,依然不能观察清楚,会给学生绘图带来困难。这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运用课件多方位旋转展示,便于学生仔细观察,有助于正确绘制图形,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所以,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与其他教学方法相互配合,以人为主,以机为辅,相辅相成,才能使机械制图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四、有效采用参与式教学,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第3篇:机械制图教学范文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学者刚接触《机械制图》课程时,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是我们成功教学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何才能够在课程开始之初就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呢?首先,通过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对本课程教材特点,我认为,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之初,我们需要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通过客观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班级学生曾今所学的相关课程等,,以最简单的车工和钳工生产实习为例,如果看不懂图,就无法生产零件,如果缺乏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就无法从事技术工作,让学生们意识到,学好机械制图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可能有重要影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我们要积极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在上课时,巧妙设计与课题匹配的情境导入新课。比如我们可以在上绪论时,教师可以把这门课程的学习与学生小时候玩的积木联系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回忆童趣,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更好的产生师生共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学习三视图时,我们的开课方式还可以通过小品的形式来展现,“我请大家猜猜我要的东西是什么样子?”通过多媒体展示,告知学生这是某一零件三种不同方位的视角,让学生猜出物品的外形。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零件的外形要稍微简单一些,这样学生的兴趣也就容易被激发出来,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循序渐进,并对同学的积极参与给与肯定和鼓励。教师需要切记学生的学习激情,“只可激,不可泄”。通过精心设计的一些情境,可以提高学生求知欲,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的情感体验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在愉快的学习中坚定学好课程的信心!

2灵活运用辅助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主要包括实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空间视图,变成形象、具体、易掌握的内容,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制图需要学生有很好的空间想象力,这就需要借助实物教具。比如再讲圆柱体切割时,可以用白萝卜进行实物切割,通过不同的剖切位置,学生可以直观看出圆柱切割后的变化,画出不同的视图,再通过多媒体展示评价,总结画法,要比空洞地讲要有趣的多,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制图中,模型也是很直观的教具,如果有很多形体表面有孔、键槽,同时内部还有其它各式各样的结构,初学时单凭想象绘制视图的确有一定难度,展示模型便是一个很好的手段。直观的模型教具与适当讲解结合,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使那些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于讲清的教学内容,由抽象变得更直观。如我们在讲三视图、剖视图形成的时候,可以利用动画课件形象展示它们的形成,使学生对空间和平面两者之间的转换关系有更好的认识,教师再因势利导配以板书和重点讲解,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鉴于技工学校学生的培养特点,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在我们《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辅助教具的制作,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对学生提高制图的兴趣产生较大的作用。

3强化练习,发展学生的立体思维

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秉持循序渐进的普遍教学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开展课程的教学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机械制图》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学生对其中很大一部分知识的掌握需要用系统的概念来理解局部的细节,这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各教学难点进行由视图转化成实物、实物转化成视图的习题训练,或设计有针对性的读图、绘图实践训练,让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比如在“标注尺寸”的知识的讲授中,教师需要通过举出若干的例子来讲授具体标注尺寸的方法和方式。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单纯地采用概念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不容易掌握具体的方法,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已知二视图补画三视图也是学生不易掌握的难点,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给的二视图分析物体的结构特征、尺寸、位置和方位关系,并想象出其空间形状,来制作实物模型或用橡皮泥捏出所描述的实体,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多次强化练习,学生对准确地绘制和表述第三视图的特征就会变得顺理成章,空间想象力也会得到更大提高。

4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

第4篇:机械制图教学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试方式《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从文化基础课转向专业课学习的奠基石,是专业启蒙课程。

本课程担当着培养学生基本工程素质的重要任务,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手工绘图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它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机械设计类、机械制造类和工程实践类等后续课程提供必备的制图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素质教育方面,还担当着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工作作风的任务,对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1.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理念的推出,我们应积极适应新的改革需求,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加大实践的深度和力度。为此重新编制教学大纲、实验(训)任务书等教学文件,教材选用、教学手段等均作相应的改革,就此建立起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突出实践环节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内容,具体在每一个环节上,按照培养目标,安排学生结合课程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开发新的实践教学资源和方法,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综合素质,坚实的工程绘图和识图能力,创新意识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1)采用多媒体教学

以多媒体现代教育手段配合传统的教学手段,能充分运用教学模型教具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根据学生的规律意识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全面的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和其他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逻辑连接。表达更复杂的思维和方法,生,教学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用于每一个学使学生产生一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刻感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机械制图》教学足够的技术支持,使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个简单的图表,“说教变为多感官刺激,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加具形象,具体,使无形为有形,使静态的变成动态的。

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但提高了信息量而且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因为使用了大量的动画和三维技术,使原本看起来很死板的图表变得更加生动,也使教学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

进行“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精讲多练,培养能力”的教学改革试点,灵活采用了讨论式、启发式、讲练结合式和目标教学等多种先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发现学习转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参观、参与和自主实践相结合

首先是参观体会,安排学生参观模型室、陈列室,以及校办工厂和典型部件,对工程意识有初步认识。第二步参与体会,我们安排机械类学生,动手拆装典型部件;通过亲自动手体会,对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第三步设计体会,有了前两步的基础,安排机械类学生设计一部件,绘出装配图.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发现学习转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现场教学,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新模式

努力开拓现场教学法,将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新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是把各知识单元有效的联系起来,从组合体到零件再到装配体,从简单到复杂,对机械制图知识全面的掌握,收到很好教学效果。

(5)因材施教,关心学生的成长

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例如五年一贯制的学生,补充相关理论知识,悉心指导,百问不倦。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组织学习小组,进一步加强尺规绘图、二维CAD和三维CAD的训练,为“科教杯”大学生制图比赛作准备,力争使其达到工厂技术员的水平。

例如在讲授用辅助平面法求两回转体表面的交线——相贯线时,思路要清晰:先求满足某一条件的个性特征,再求满足全部条件的共性特征。这样就能把复杂的空间曲线问题转化简单的平面问题,难度降低了,学生就容易掌握。

3、考核方式的改革

一次考试成绩不能衡量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对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起了很大作用

长期以来,期末考试成绩是考核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的考核给教学带来了太多的弊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机械制图可以分阶段进行测试,它的考试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以章节为单位,每个部分完成后的测试,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并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每个部分的测试形式也是可以多种多样的,笔试、画张大作业、回答问题可以完成不同章节的测试。

4、结束语

我们的教学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师要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同时又能达到本学科教学目的、要求的教学改革方案,使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作者单位:郑州华信学院)

参考文献:

第5篇:机械制图教学范文

从分析机械制图这门学科对从事机械生产技术工作人员的重要性出发,讨论机械制图教学的特点,研究多种教学法在制图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实践教学;现场教学;实物模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35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19601

1 引言

《机械制图》是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的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学科。机械图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常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因此,从事机械生产技术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这种语言,也就是必须具备阅读和绘制图样的能力。而机械制图教学就担当这样的任务,所以它是工科院校学生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的主干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课程。如何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的人才,是机械制图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很好地研究,以便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课改来保证教学效果,完成任务。

要提高制图课的教学效果,完成绘图、读图教学任务,必须了解《机械制图》课的特点:(1)抽象的投影理论和实物的巨大视觉差。我们平常看到的物体是实物的多角度投影,而正投影理论只从单一方向投影观看,只反映了物体的一个侧面,从而造成巨大的视觉差,才使得投影理论抽象。我们必须运用模型实物在空间的反复投影演示,深入浅出的讲说和训练,互相配合才能看懂投影图。(2)立体想象力必须建立在见过各种立体的基础上,否则想不出千奇百怪的零件。所以培养立体想象和空间想象力必须加以教具和实物辅助,要多看各种模型和实物。(3)视图与实物的对应和转换要强行灌输,利用模型实物换方位看实物对应画视图。阅读图纸,要对应想象实物形状、大小。(4)制图标准和各种绘图标注规定必须牢记。(5)理论紧密结合实际,要多画图,并在画图中学会读图。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本课程既具有抽象难懂难学的理论特点,又有浅显常见的实物零件,如何把两者结合成为视图,把常见实物用难学的图形表达出来,又如何从难懂的视图想象出常见的实物呢?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应进行以下课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2 课改配套

2.1 增加教学课时

机械制图课有理论和抽象的想象,更有实践和现实的图形绘制;有投影方法,绘图步骤,更有大量的标准和绘图规定;理论和实践训练都要加强,所以必须保证足够的课时。特别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说,基础差,接受理解能力弱,必须精讲、形象地讲;细讲、多练;没有一定的学时保证是不行的。我们学校从实际出发,保证重点应用型学科的教学时间,每周6课时,总学时不少于102课时,使我们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和深化。

2.2 增加习题课,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习题课,做练习画大图,现场教学,测绘绘图等)时间达到1:1

让学生多接触实物模型和各种零件,多画图,培养学生画三视图的能力,增加学生立体感和空间想象力,同时也加强制图标准和规定的记忆和运用。同时在画图中学会读图,要求画8幅A3以上大图,含零件图和装配图。

2.3 增加现场教学2到4次,每次1课时

学生初次接触制图,对图纸、零件、机床等都没有感性认识,所以必须让他们接触了解图纸,知道图纸的作用;了解零件如轴、轴套、盘盖、齿轮、螺纹、叉架圆钢、铸件是什么样子,怎么加工出来;车间机床什么样子;什么叫倒角、退刀槽、键槽、台阶、凸台、钻孔等。有了基本认识和基本知识,才能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知道所学的东西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所以我们在前两周组织一次车间现场教学,认识图纸、认识零件、认识机床、认识材料、认识刀具。讲到组合体时,第二次现场教学,认识零件的组成、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并测绘简单的组合体零件。第三次讲零件图时,测绘一简单零件并注技术要求,第四次讲标准件,同样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印象深刻,理解透彻,特别是对技术条件,加工方法和尺寸标注,感到所学有用,也能运用。现场教学课决不是随便看看做做样子,必须有内容,有准备,特别是实物、零件、刀具、机床和必要的加工演示,并留有习题,记录等。

3 用模型、实物和自制教具教学,变抽象课堂教学为立体直观教学

如讲三视图投影时,用自制的空间教具体系,放一个模型或零件,让大家一起观看,一起画正投影主视图,再换个方位观看并画左视图,再换到上方向下看,画俯视图。这样既直观又好理解。当讲到基本体、组合体时,每次都带模型或实物零件教学,定基准,画视图,标注尺寸。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变难为易,变抽象为直观的形象教学。

4 利用多媒体先进教学手段

机械制图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而青少年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往往较差,这就使得在制图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难点,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往往无法讲得很清楚,学生也往往听不明白。以往都是使用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像能

力,但仍然不能很形象的表达,模型的种类和数量也不能随着形体的不同,无限制的增多。在分析几何形体的结构以及讲解机件的表达方法时,缺乏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例如在讲解组合体的读图时,各种类型的组合体视图的分析过程,以往教师都是利用徒手绘制轴测图的方法,来展示视图所表达的形体的外形,这对教师的徒手绘制轴测图的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新教师很难把握,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在讲解剖视图的时候,对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的剖视图的画法,利用挂图也较难讲清楚。

制作课件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要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就是以人为本的观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展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积极组织者和指挥者,教学过程中应把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有机的结合。其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能创设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构建学习所需的知识概念体系。最后,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从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观念,能让学生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5 从实践出发,搞好测绘练习

测绘组合体和零件是活学活用制图知识的方法,是巩固和深化所学制图知识的重要手段,很多老师怕费事而不搞测绘,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低下。其实只要准备好实物和简单的测量工具,组织安排好学生是不难的。我们把测绘与学生习题课大作业结合起来搞,先测绘画草图,再画大作业正规图纸。如只让学生抄画习题集的三视图,而拿到实物不会画三视图,是不能提高学生投影能力和审视画三视图能力,更不会画剖视图。所以必须用实物练习先画三视图,再画剖视图,再注尺寸和技术条件,才能使学生贴近工厂、贴近实际,感到掌握制图知识的实用和重要,才有更大兴趣和用更大精力投入制图的学习和练习。

6 做好课后辅导和习题批改小结工作

机械制图课的习题作业较多,厚厚的一本习题集,谁见了都害怕,当然不能全做,可以选择性做。基本上2节课后都有1小时作业,否则无法保证上课内容的消化吸收和绘图技能的掌握。如何做好习题呢?第一,及时了解学生,辅导学生,每周至少下班辅导一个晚上,回答学生的疑问,辅导他们做好习题;第二,每次上新内容结束留十分钟答疑,消化重点难点;第三,每周集中批改一次作业,并做好每次作业的错误讲评,纠正错误。使每个人知道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加深对投影视图,尺寸标注、剖视和各种标准的正确应用。第四,有时间最好采用现场批阅作业,即面批,直接指出错误,并要求及时订正,这样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赵月罗.多媒体教学手段浅谈[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2,(1).

[2]董国耀,等.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第6篇:机械制图教学范文

关键词 直观教学 投影规律 几何元素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009-02

一、用直观教学树立空间概念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是技工学校大多数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技校学生都是初中毕业,年龄较小,知识存储量少,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不强,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都较为薄弱。为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优势,把抽象的书本知识变为学生可以亲身观察分析、想象贴近生活实际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恐惧和厌烦心理,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真正要掌握的是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及作图方法。教师运用实物或形象的模型,如:长方体、圆柱体、圆锥等,让学生通过感官感知获得生动的表象,形成感性认识。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基本体三视图的做法,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概念,逐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画基本几何体的立体图形。开始的时候并不严格按照轴测图的要求画图,这是因为还处于培养学生兴趣阶段,避开理论以后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示范画出棱柱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基本几何体立体图,让学生直观地看清这些形体的结构,从而提高他们也想通过学习画出图形的想法,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虽然这时候学生还不能画出立体图形,但是他们能通过线条的变化区别不同的面并了解了是何种性质的面,这时学生对各种基本几何体的轮廓已经有所了解,而且初步树立了空间概念。通过对学生直观感觉的引导,消除对制图课的畏难情绪。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入,引导学生画一些简单叠加或切割的图形。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差异,对学生要因人施教,确定适合技校生的学习方法。

二、用直观教学得出投影规律

立体图虽然能够较直观的反映物体的形体特征,但也不能让学生过分地存在依赖心理。为此,教师应明确学习目的及任务,通过多媒体演示和板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是投影作图的精髓,虽然容易记住,但是初学者不能灵活运用。教师通过制作立体直观图来说明三视图的形成:用两两相互垂直的三个平面(正面、侧面、水平面)作为投影面,把物体放在这个空间内,分别向三个平面进行正投影,然后将水平投影绕水平面和正面的交线向下转90埃嗝嫱队叭撇嗝婧驼娴慕幌呦蛴易?0埃偷玫搅巳油迹饩褪峭队懊娴恼箍庖还倘醚胁僮鳎黾悠淅斫饽芰Α=淌υ诤诎迳涎菔救油甲魍脊蹋⒃谌油忌媳昝魃稀⑾隆⒆蟆⒂摇⑶啊⒑罅龇轿唬?对比两个视图后发现:主视图、左视图都表示立体图的上下距离;主视图、俯视图都表示立体图的左右距离;左视图、俯视图都表示立体图的前后距离。教师最后做总结,立体图一经确立,其上下、左右、前后距离就不变。这样,直观得出三视图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同时教师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准确判断出立体图的方位。

三、用直观教学解决几何元素投影

点、线、面等几何元素投影理论性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可通过讲解、提问形式,让学生建立起几何元素的空间形式。首先,通过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学习,学生已经熟悉投影的规律,从而使抽象的几何元素的投影过渡到具体(有一定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几何元素,使具体与抽象、理论与实际达到统一,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效果,再分析基本体上关于点、线、面的投影就比较容易了。

在讲授点、线、面投影时,首先拿出基本体,如:三棱锥,分析其锥顶A的投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点A的三视图。再选择底面上B点的投影,将两点的方位关系进行比较,参照立体很直观地分析出来。再将A、B两点连成直线,分析直线的投影,学生通过观察能够理解该知识点。这时教师再循序渐进从线引导到面的投影,再由面组成体,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为投影特征理论。这样的教学过程既避免单纯讲解理论,又可以使学生领会学习几何元素的目的,使他们不但理解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知道学习后的作用,避免理论学习中无的放矢的现象,为系统分析立体投影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用直观教学解决组合体投影难题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形体分析法;二是线面分析法。这两种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论性较强,对于分析较复杂的物体学生较难掌握。学生掌握点、线、面的投影知识后,就具备了投影作图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巧,能够解决一般的组合体投影问题;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组合体问题,他们分析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除了给学生介绍前面两种方法外,还给学生讲解了借助立体图来分析组合体的方法,为此,教学中仍可借助轴测图来直观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首先,确定组合体的切割、叠加步骤。对于叠加类组合体来说,要弄清该组合体由几个基本几何体组成,找出其中哪个几何体是主要形体,再确定其它几何体相对主要几何体的位置,弄清叠加顺序。对于切割类组合体来说,要弄清组合体用了几个平面切割,各个切平面是什么位置面以及切割顺序。学生结合读图的两种方法分析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特点及相对位置,再结合立体图直观地分析投影特性。

再次,画轴测图使学生具备直观的视觉,补组合体视图或补缺线。学生掌握了画轴测图的方法,能较熟练地绘制轴测图,对分析组合体的投影非常有帮助。脑海中有了立体的形状后,分析切割或叠加组合体就比较简单,补缺线或补视图就很容易解决。

用轴测图解决识图中的问题既是遵循制图教学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也是对机械制图“以读引画、以画助读”原则的认真贯彻执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轴测图解决复杂组合体投影是依据组合体由基本体组成这一原则把复杂图形进行直观化、程序化处理,使其条理清楚且直观易懂,避免初学者因理论基础不牢固导致线面分析混乱这一缺点。

最后,借助轴测图来进行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除了具备其它直观教学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借助轴测图进行直观教学,能够使得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直观易懂,使死板的物体活动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另外,它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教师可以不受教材、挂图、设备等的限制,可以很灵活的因材施教,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第7篇:机械制图教学范文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机械专业基础课,对于专业素质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机械制图是一门研究图示法和图解法以及根据工程技术的规定和知识来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几乎包括机械专业所有的专业知识,对新入大学的学生,不具备应有的前期知识和感性认识,是一门完全陌生的课程,相对其他课程比较难学。在制造机器过程中,无论是制作毛坯还是加工、检验、装配等各个环节,都要以图样作为依据;在使用机器时,也要通过图样来帮助了解机器的结构与性能。因此,图样被认为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经过调研发现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1)要掌握的知识多,内容繁杂,感觉没有重点;(2)知识跨度大,入门困难;(3)空间想象能力差,三维二维之间很难转换,特别是初接触投影面时,投影图的转换理解困难;(4)眼高手低,对于教师的讲解貌似都听懂了,但是一旦画图便无从下手;(5)学习参差不齐,导致部分学生最终放弃学习。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学生机械专业素养,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制定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

兼顾到学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都由课堂走进实验室、设计室、工厂,制图课堂教学课时大量缩减,并且将以往两学期的教学内容集中在一学期完成,因此学生接触的知识跨度相对较大,为保证学生知识能融会贯通,需要量体裁衣,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

(一)教学大纲的制定要保证基本知识内容的全面完整连贯。教学大纲是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本课程指导性课程内容的纲要,决定了该课程的性质、知识点以及能力培养的目标,因此需要合理制定教学大纲。机械制图知识点总体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国标,因为制图是一个规范化的画图过程,因此首先应该了解制图规范要求,正如一个游戏开始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一下游戏规则,然后才能玩好游戏。按照旧的教学计划,第二部分应该是画法几何部分;第三部分是零件图装配图的读图画图,但是以往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画法几何的过程中由于太抽象而不能很好地接受知识,普遍反映很难理解。因此,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为简单几何体零件上的点、线、面,从实物下手,让学生从简单几何体上的点线面的学习开始。第三部分为复杂几何体零件和装配体及其点、线、面。这种直接从实物体引进画法知识的方法不但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同时还紧扣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技能型的知识要贯彻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技能型知识主要体现在线与面、面与面的相交、体被面截等情况下,可以减少立体辅助视图的辅助理解作用,增进学生对三视图知识的直接掌握,充分贯彻以投影规律作为画图依据的方法,避免了立体结构在脑海中转换成平面图形的过程,同时此举还大大减少了空间想象能力差的学生的学习困难,因为在学习制图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是因为空间想象能力不够而觉得学习困难的,将空间想象能力作为学生学好绘图基础之上的能力发展,突破以往制图完全依靠空间想象能力的局限,以提高空间想象力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动手能力。制图中最重要的就是实践,每个学生都必须做大量的练习才能够真正掌握熟练绘图,制图练习是该课程必不可少的,因此为期两周的测绘是学习最重要的练习也是学生制图学习最重要的检测手段。在测绘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对测绘模型(如减速器)进行拆装,充分认识其结构,并清楚每一个零件结构的功能,为后续结构设计奠定基础,然后学习使用标准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最后将模型表达在测绘图纸上。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实物转换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绘图方案设计能力。

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一)实物教学,强化感性认识。初学制图的学生都是大一的新生,他们刚接触到制图,空间想象力不够,学习难免会觉得枯燥,采用实物教学可以给学生很直观的视觉信息,为他们由高中普通知识到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的转变起到很好的跳板的作用。实物教学不仅可以靠学校提供的教学模型为学生做很好的引导,而且教室便是空间体的最好的解释,将学生自身引进空间立体中,使其身临其境,更能够增强其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

(二)互动式的案例教学。在教室空间中只有教师一个人的声音,由于视听疲劳学生大都很难能集中精力45分钟,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主要过程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思考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大家共同评价各种方案的合理性,最后决定正确方案。案例教学主要是用在标准件中,对于标准件的表达。首先让学生对零件本身有个直观的感受,然后采用互动式,请学生主动思考该如何表达零件结构。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标准件表达方法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案例教学是在基于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利用多媒体结合了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体现了应用教学。

(三)边听课边画图上课模式。制图是个要求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学生必须通过做练习来确保知识的掌握,为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以致用,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知识点的需求,与对应练习题相对应,让学生直观明白所要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并及时付诸实施,加深印象,避免眼高手低现象的发生。

(四)加强练习,增强学生图、物转化能力。对于制图的表达方法,特别是标准件的表达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来强化,通过拆卸装配机器零件来加强学生对实物的认识,提高识图和机械制图能力。同时,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通过视频方式理解机器零件的工作原理,加工制造过程,加深其对零件的功用的理解,为后续机械制造基础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8篇:机械制图教学范文

    一、从认知规律出发,坚持适时性原则

    机械制图作为专业基础课,虽不同于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知识体系入手,遵循认知规律,让学员先掌握国家标准、投影知识、投影原理、作图方法等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没有一定投影及作图基础知识作铺垫,即使有再先进的条件,也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首先必须把握好“适时”性原则。例如:在讲授投影原理时,先用幻灯提供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两种形式的图,借助于幻灯本身即为投影中心,让学员充分观察,得到感性认识,进而再出示挂图或播放录像,从而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获得理性知识。如果一开始就采用挂图、录像等,不论放出多么动感的镜头,都不能达到上述效果。再如:在讲述三视图投影规律时,因学员的空间想象能力尚未建立,教者可利用教室为三投影面体系,把黑板作为V面,把地面作为H面,把学员方位的右墙作为w面。将简易的木模托在手上,通过教者引导,启发学员思考,综合分析木模相对于三个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方位关系等等,然后假设将其展开摊平,进一步研究其投影特性,此时为了使学员能够更直观地掌握从空间到平面,再由平面到空间的演变过程,要求学员每人手上拿一个简易的模型,如笔(作线)、三角板(作面)、橡皮(作体)、书(作三投影面体系),观察比较,让学员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运用电教媒体放出三投影面体系,由物体、视图总结出三面投影的规律。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方法,能使学员知识掌握牢、印象深,而且学员的主体作用也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直接运用多媒体课件分析得出结果,强迫学员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开发思维潜力。先通过录像给出各种连接形式的实物画面及钻孔、攻丝的工艺过程,让学员从录像中了解工艺过程,再由挂图给出规定画法,并从中了解视图画法细节,形成连接图。师生似乎在共同享受着安装机器的一种乐趣。然后,采取讨论法讲授螺栓连接的规定画法,并利用活动挂图改错,使学员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掌握规定画法。因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的内部结构相类似,故在讲解规定画法时,直接利用活动挂图对其连接图进行改错。归纳小结时,参照模型师生共同总结其工艺过程,利用课件让学员重点比较三者规定画法的异同,力求使学员较好地掌握螺栓、螺柱、螺钉三种规定画法,通过测试,其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实践证明,着眼于从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适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三、从学科特点出发,坚持适当性原则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必须充分认识学科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所谓“适当性”,即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员兴趣、有利于突破重点、强化重点之处,用于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之处。切不可以单一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如果图形式、搞花架子,其效果是画蛇添足。如在讲授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时可以采用图像型与实物型组合的方式。教者在分析组合体视图时,先利用学员按三视图尺寸自制的“橡皮泥”模型,师生共同分析组合部分的相对位置,组合方式。但对于相对复杂或模型未能表达清楚的组合部分,可运用CAI解决难点,由相应的三维立体图引导学员的思维,甚至可以进入其内部进行观察,研究哪儿有线,哪儿无线?从而进一步开拓学员的思维,拓展学员的思维空间,增强学员的空间想象力,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不恰当地运用CA1分析组合体时,教者成为CAI课件制作者和操纵者,忽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淡化直观教学,不注重培养学员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必须“适当”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渗透,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才能使机械制图教学达到致臻致美的理想境界。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其无比的优越性,但即便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仍必须尊重学员的主体性、创造性,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交往等人文性,保持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保证多媒体播放进程与学员思维进程的一致性。为此,在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这样才能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落到实处。生吞活剥地接受理论,学员也许会由于动画的闪烁引起大脑皮层的~时兴奋,但知识掌握不牢固,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从认知规律出发,坚持适时性原则,掌握火候运用多种媒体,则能改善课堂结构,优化制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过早使用则欲速不达,过迟则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从而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只能成为装饰而已。

    二、从教学对象出发,坚持适度性原则

    现代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给我们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改进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还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坚持“适度”性原则,即从学员可接受性入手,不要低估或超越学员的接受能力。笔者曾做过试验,对同一内容“螺纹紧固件”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大相径庭。第一种方法充分利用模型,一边展示模型,一边讲解,一边画图。由于学员们对于常见的三种螺纹紧固件的工艺过程不太了解,再加上模型不能充分表达连接件的内部结构,即使教者讲得很认真,但学员听起来仍很吃力,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课堂测试中一部分学员不清楚这三种紧固件是怎样连接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这种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员的可接受性,很难生动、直观地表达其工艺过程和内部结构,教者未能适应注重对学员知识技能的培养。第二种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演示各种连接形式的实物画面及钻孔、攻丝的工艺过程。为了使学员能够较好地掌握工艺过程,对立体图进行透视、旋转、剖切,观察其内部结构,并同步讲解其工艺过程和画法中的注意事项,整个课堂上几乎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教者没有任何板书。虽然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课堂测试时有相当部分学员只了解工艺过程,不能正确画出连接图。究其原因,完全依赖多媒体,教者指指点点,学员可望而不可及,而且学员看大屏幕时问较长,大脑皮层兴奋程度受抑制,造成疲劳。可见整个课堂仍然没有坚持以学员为主体,过度运用多媒体,未能注重学员绘制技能的培养。第三种方法是对前两者进行扬弃,教者围绕教学目的正确引导学员,不失时机地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开发思维潜力。先通过录像给出各种连接形式的实物画面及钻孔、攻丝的工艺过程,让学员从录像中了解工艺过程,再由挂图给出规定画法,并从中了解视图画法细节,形成连接图。师生似乎在共同享受着安装机器的一种乐趣。然后,采取讨论法讲授螺栓连接的规定画法,并利用活动挂图改错,使学员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掌握规定画法。因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的内部结构相类似,故在讲解规定画法时,直接利用活动挂图对其连接图进行改错。归纳小结时,参照模型师生共同总结其工艺过程,利用课件让学员重点比较三者规定画法的异同,力求使学员较好地掌握螺栓、螺柱、螺钉三种规定画法,通过测试,其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实践证明,着眼于从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适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第9篇:机械制图教学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图;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改革;实践能力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刻地感到《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适合企业岗位需求,打破传统的教材体制,按照“够用、实用”的原则,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 将生产实践融入课堂教学,将综合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为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从目前出版的各类《机械制图》教材来看,内容全且多,缺乏专业特点。如果在教学上照本宣科,内容偏多偏难,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使用这些教材时,应本着“必须、够用、更新”的原则,优化教学内容。如突出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重点掌握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方法和绘制机械图样的标准规定;着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应尽量采用生产中的实际图样让学生进行绘图和读图的练习,使学生熟悉机件的表达方法及国标中的相应规定,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二、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1.坚持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精讲”就是在讲课时要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那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比较抽象、隐蔽的知识点,要循循善诱,深析细缕、破解疑点。“多练”就是要多观察、多动手,通过做练习、作业,检验精讲的内容,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如讲授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位置及其投影特征时,对两类特殊位置直线,只要分别讲透其中一种即可,然后启发学生进行推理,得出其余两种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切忌在课堂上把各种位置一一罗列,使学生不得要领。

2.采用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围绕老师事先确定的某一主题,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间展开问答式的对话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张扬学生个性,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也有利于教师实施分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

3.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课堂教学的众多方法中,启发式教学法最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制图》特有的实践教学。通过绘图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更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应用过程。学生只有经常不断地练习,才能在绘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还可促使学生举一反三,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创造改造能力,利于今后实际生产中进行技术革新。

三、深化教学手段改革

1.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机械制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把许多文字教材表达不清楚的内容,通过PPT或视频进行微观和宏观、表态和动态相互转化,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整个教学内容的连续过程,更突出表现教学对象的本质特征,把细致入微之处、关键转变点充分突现出来。同时对重点、难点可重复播放,加长停留时间、增强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此外,利用预先设计的多媒体习题库可以使教师根据需要多举实例,也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较多练习。例如,讲“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接受,而制作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画面,能将投影原理、三视图的“形成”及“展开”过程和三视图的“看图方法”有机地结合并清楚地展现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

2.实行模型教学或车间(工厂)现场教学

模型教学或车间现场教学是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重要辅助方法与手段。根据章节要求,由任课教师到模型室找出相应模型,给学生讲解具体空间关系;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实训的机会在车间按车间零件实物和图纸现场教学。这种方法利用直观模型或实物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作图、读图能力,为学生学好机械制图课程和今后的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3.注重测绘练习

测绘练习是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重要的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除了日常制图练习外,学生自主选择一些简单机械测绘,如减速器、单向节流阀、二位三通阀等,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对机械产品的直观认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论是教学手段的改进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岗位需求。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与《机械制图》课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同时又能达到本学科教学目的、要求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使《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