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原理小知识范文

科学原理小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原理小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原理小知识

第1篇:科学原理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教学资源;课堂;高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7-0038-03

教前准备与思考

《插入表格》是WPS单元中相对独立的一课,本课内容细碎,知识点较多,而且四年级的学生之前没有正式学习过表格的相关知识,对此认识不多。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就一定要先明确三个方面:教什么?怎么教?留给学生什么?笔者认为,教什么不仅仅是要明确教的内容,更要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怎么教是要设计切实可行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法、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展他们的信息思维。

1.知道教什么

《插入表格》一课要求学生认识表格构成,能在正确的位置插入表格,合并单元格,制作斜线表头,输入文字内容。另外,还要求教师能针对课堂中的衍生情况,如删除行或列、移动表格、调整大小等操作进行合理预设。这样,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符合要求的表格。

2.把握W情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了WPS文字一段时间后,消除了对该软件的陌生感,所以再接着学习表格并不难。在上课前夕,笔者做了调查,发现以前在相关程序中有过插入表格经验的有3人,对表格中的单元格、行、列有所了解的有27人,没有学生听说过斜线表头,对所学内容绝大多数学生只是略知一二,甚至一无所知。另外,由于学生年龄不大,细散的知识点容易被他们忽视。经过综合分析后,笔者认为本课的难点是合并单元格和制作斜线表格。

因此,教师需要设计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导学单及微课视频等,用直观的方法,更直接有效地突破本课重难点。

教学过程实施

1.课堂片段一:前置作业导学单来帮忙

教师出示游戏――猜猜我在哪?要求学生观看《认识表格》微课视频及下表后,认真填写:

行的概念:―――――――。

列的概念:―――――――。

表格有( )行( )列,一共有( )个单元格,喜洋洋在第( )行第( )列,小黄人在第( )行第( )列。

师:同学们,通过课前的小研究,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什么吗?

生:插入表格。(教师板书:插入表格)

师:你们知道表格的组成部分吗?

生1:由一格一格的格子组成。(说明该生对表格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并不会准确地用语言表达)

生2:行和列组成。

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说明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

师:通过导学单,你们知道行和列分别指什么吗?

生:表格中水平的单元格行简称行,表格中竖直的单元格列简称列。

师:行和列交叉的格子叫做单元格。在课前小研究中,每位同学都描述了小黄人和喜洋洋的位置,现在请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请一位学生交流:表格有5行4列一共有20个单元格,喜洋洋在第2行第1列,小黄人在第5行第3列。

认识表格是本课的重点,但本课知识点多且细,如果全是课上新授,势必因时间紧张而减少学生的练习时间,不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此次活动笔者通过导学单和微课视频进行了前置作业的布置,学生在课前都已经通过思考和预习完成了导学单上的“游戏”环节,起到了“小翻转”的效果,课堂上教师只用2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原本可能需要5~8分钟时间才能教完的教学内容。

导学单的合理运用,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步骤参考,有疏漏点提醒,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预习时,学生依据导学单的内容展开学习,有了“指挥棒”,学生便知道该如何预习,预习哪些方面的内容;交流汇报时,学生也知道怎样谈,谈什么,胸有成竹,你一言,他一语,课堂上不再冷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体现。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人手一份导学单的优势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根据导学单的提示主动学习,争取独立完成,如果遇到问题,在课堂上可及时有针对性地认真听讲,或者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这样坚持下去,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融洽学生间的关系。

2.课堂片段二:教学课件的有效辅助

师:我们来看这样一张成绩记载表,你们能马上告诉我这张表格由几行几列组成吗?

学生沉默。

师:表格比较复杂,有点难度,老师来变个魔术,变!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表格中的文字不见了,更加清晰了。

师:回答正确,我们继续擦亮眼睛,看好了,再变!

生:表格第一个单元格中的斜线没有了。

师:观察得真仔细,老师再来变一变!

生:格子变多了,现在很有规律。

师:说得真棒!现在的表格跟我们导学单中的表格很相似,那么你们能快速说出是几行几列的表格了吗?

学生齐说:5行4列。

教师总结:通过课件展示,我们对一个复杂的表格进行了还原,也借此了解了表格的制作步骤。接下来,我们就要动手尝试在WPS文字中插入表格。

完整的表格有表头、有文字、有内容,合并单元格后表格大小也不统一,所以对于对表格不熟悉的学生来说,从一个完整的表格上看出这是几行几列的原始表格是非常困难的,他们也往往无从下手。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利用教学课件的对比展示,把一个相对复杂的表格一步步还原成原始表格,不仅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对表格有更加明确的认识,而且增添了课堂的生动性,打破了常规的先插入几行几列再一步一步完善表格的传统教学过程,让课堂更加出彩了。

教学课件具有形色兼备的优点,在创设情境、出示教学任务、突破教学重难点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一些形象的知识需要教师进行直观的演示,这种效果比反复讲授更形象生动,更清晰有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课件可以模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的部分操作过程,利用特殊的符号标记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也可以把书本上不容易理解的静态图片或者文字资料制作成动画资料,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使其对教学内容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操作练习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因而,运用适时、适度、适当的课件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3.课堂片段三:微视频的合理运用

师:恭喜大家都顺利完成了前两个任务,我们的表格已经基本完成了。为了让表格更加完整规范,最后我们还要制作斜线表头。斜线表头有什么作用呢?

生1:让表格更加完整。

生2:在斜线上下方如何输入文字呢?

师:斜线表头的作用可大呢,老师制作了一个微课视频,相信大家通过认真观看和自主学习后肯定能顺利完成本次任务。

学生自主观看,完成斜线表头制作任务。

信息技术课上,操作技能类的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如果其中有一个步骤没到位,就会导致后面的操作出错。例如,在制作斜线表头的教学中,第一步要先“定位”,即确定制作斜线表头的位置;第二步选择表格样式按钮;第三步选择绘制斜线表头按钮;第四步选择合适的斜线单元格类型,最后确定完成。学生在操作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第一步,这样就会因为某个小步骤操作不当而不能成功地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任务需求将其制作成“微课”,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非常直观地学习,还可以随时暂停、快进,以适应自己的学习进度。利用“微课视频”轻松再现教师的操作细节,重难点很容易被突破,学生也能快速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微课视频是设计教学方案的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其本身碎片化、精致化、易实现、可回放的特点,用更加灵活的教学策略,更加丰富多样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采用灵活的、个性化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施教。

微视频主要是围绕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进行的教学,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更加精简,主题更突出。同时,微视频短小精悍,播放流畅,可以进行多次反复播放,使用非常方便。学生可以一边看视频,一边暂停。有的学生可能看完一遍就能自主完成任务练习;有的学生看完一遍还不能彻底消化,可以暂停思考操作一个步骤,接着继续完成。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也让不同的学生能有更多的选择。

第2篇:科学原理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01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0.00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但是,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大众化的推进工作。如何以大众化为契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呢?这也是广大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创新实践教育方法,巧用案例教学,升华思政理论课感染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中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思想理论课,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政理论课又是实现理论当代中国化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高校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主要途径。学习思政理论知识除教学大纲规定的理论课外,同时还包括集中授课、宣讲辅导、举办讲座等,这些对做好系统教育灌输、帮助学生扎实思想根基、解决现实思想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的大学生主要以“90后”为主,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为引导学生走向正规,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结合具体案例展开理论知识的讲解。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接受新事物态度积极,敢于尝试新生活,这也是当代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也要主动适应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授课形式,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手段传授知识,将思想政治学科的魅力展示给学生,以此来提高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

(一)采取社会实践教学

例如,在形势政策教育中,讲解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在革命传统教育中分析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在作风纪律教育中探讨政策法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理论性很强,基于此,在实际教学时,就需要做到用社会实践启迪、引导,结合具体生动的教学案例作为辅助手段帮助学生解疑释惑,用系统的知识去开阔他们的视野,进而再达到升华思政理论课感染力的既定目标。

(二)巧用案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倘若一堂思想政治课只是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没有具体的案例穿插其中是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因此,在实际教学时,要有事理结合、寓理于事、以事明理,只有这样,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才能有“血”有“肉”,学生听得也会更有滋有味。在思政理论课讲解时运用事例需要做到“四要”:第一,要统一,做到例证与观点统一,不要“风马牛不相及”,更不能相悖抵触。第二,要贴切。尽量选取学生身边的人或者身边的事,善于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选取一些事例讲解,这样也会使得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利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第三,选取的案例要新颖。要注重选取最新的事例,要将最近宣扬的先进典型、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等适时引入到课堂之中,这样也会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鲜活生动。第四,活泼。要善于用活泼的形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实际教学中要主动适应授课对象的特点,要尽可能地建立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讲授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感染他们、教育他们。

二、创新思维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问题

大学生是一群正在成长的青年,尽管他们生理上逐渐成熟起来,但是心理还未成熟,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价值观还未完全定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随着知识的增长与交往空间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深刻。而且大学阶段的学生都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尊重知识、乐于交往、追求新潮、崇尚理性。但是,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与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时,很多学生则表现出迷茫,有些还出现信仰危机等状况,心理归属感减弱,功利价值取向日趋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需要先了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要熟悉他们的思维习惯,然后再结合他们现有的思维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切实达到在思维同构中使教师传授信息的方式与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接受知识的水平相一致。

此外,也要丰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社会转型期引发的信息大发展,使得高校学生在接受事物方面的思维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多种不良价值观也随之而来,这些不良的价值观念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有些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因此受到严重冲击。为此,则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学,借助新媒体平台,多向学生宣传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充实、丰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尽量多宣传科学理论知识,切实做到马克思指明的“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的目的。以此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占领文化制高点,多传播一些正能量,引领新风尚,逐渐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与水平,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可。

三、创造条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首先,要确保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专职化。要按实际比例配足、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杜绝靠走后门,杜绝无德无能又无专业知识的人混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之中。着力打破“什么都不能做的人就去做政治教师”的谎言。

其次,也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与专业培训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有政治性、思想性,同时也要有学术性,照本宣科的教师是不可能获得学生青睐与认同的。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学术性,首先需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研含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去感染、教育学生。

最后,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可以采取一些名校的做法,比方说,主动打破一门课一个教师讲到底的单一传授知识的教法,教研室可以集体备课,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采取教学组式的教师组合方式,或者将本校或者外校的名师请到本校作思想政治理论课讲解,名师也可以由跨院系、跨专业的多学科教师组成,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名度,提高大学生对其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其的重视度,这样也利于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成长。

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学科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思想政治学科还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大学生思维敏捷、勇于创新,但是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对待事物的分析问题能力不强,面对突发事件不知道如何合理处置,所以,这也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在具体教学中,要结合实际,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实现课堂教学多元化的同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同时也要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科学原理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课堂教学;管理

一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不平衡

受办学目标以及教学发展理念的影响,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专业课教学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重实践轻教学,在这一理念的导向下许多教师公然在高职院校内主张“知识无用论”,“唯有实践出人才”的教学理念,这种错误的方针理念造成了高职院校错误的教学观。在高职院校中许多专业课程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做铺垫,就很难在开展实践活动,即便实践活动已经开始学生往往也是不知所云,不能对实践有一个很好的领悟。

(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学科化较为严重,即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一味地遵从高职专业课设置的系统性,而这样往往忽略了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的最终目标,即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这种课程设置体系没有针对社会所需的岗位进行特定的课程设置,受学科化禁锢,好多专业课在进行课程设置以及教材选择时缺乏并没有将社会所需的专业内容涵盖在专业课课程设置中,导致了学生实践内容与理论学习内容的脱节,同时,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方式还会使学生的学习不知所云,对于未来的就业方向倍感迷茫。

(三)教师专业教学技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高职专业教师教其他高校教师而言不仅强调教师要有一定的理论教学经验,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学科实践经验,能够在专业课堂中有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但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在这两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首先是教学能力的欠缺,主要表现在随着高职院校扩招,青年教师比例扩大,许多青年教师刚毕业就走上讲台,导致他们的教学能力较弱,此外,高职院校内还有许多专业教师缺乏先进教学设备的使用能力,从而导致教学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就是高职院校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当前高校内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是以教学为主,很少有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教师,同时,青年教师中也极少有具备一定企业工作经验或自助创业经验的教师,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只能以干枯的案例为主,不能用亲身的经验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

(四)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科研意识较弱

高职院校长期以来的教学指导方针与办学宗旨就是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实践型人才为主,因此,在教学中高职院校的领导与教师都着重强调学生实践学习的重要性,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忽略了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教师在高职院校中的科研意识淡薄,许多教师认为在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是第一位的,脑海中缺乏对实践教学与科研能力提高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导致他们自动忽略科研素质水平的提高;此外,还有一些教师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压力下无暇顾及科研。诸如此类的原因使得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缺乏一定的科研意识。

(五)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中还存在许多旧有的教学观念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教学理念中根深蒂固:首先,是“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其次,是许多教师对于多媒体以及新兴的教学方式应用能力不足,或者对新兴的教育方式在头脑中没有一定的应用理念;最后,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对学生进行知识传递,这并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而是片面强调书本知识,不做课外延伸。

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

(一)课堂热情

高职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专注力低、学习兴趣不大,有的学生甚至有厌学倾向,还有许多学生到课堂中学习纯粹是受学校制度的约束,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师就更要怀有一颗热情的心与激昂的精神投入到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中,用热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热情的感召下,不自觉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怀抱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兴趣进行有关专业课的学习。

(二)讲课能力

教师的必备技能就是课堂讲课能力,但课堂授课能力的高低还是会因师而异。打造一个生动、有趣的高职专业课课堂对专业课教师的教课能力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最基本的台风,还要求他们的语言清晰、流畅、富有感染力,能够将学生带入到相关的教学情境中去,同时,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传递给学生。尤其是刚刚毕业就走上专业教师岗位的教师尤其是要注意这些方面,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讲课能力。

(三)多媒体演示技能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依托互联网、计算机以及大数据库资源的教学设备开始逐渐兴起,多媒体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就日渐普及,多媒体所内含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要求以及幻灯片制作等技能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也提出了不小的要求。此外,教师在进行多媒体展示时,也要通过不同的变换形式以及讲解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要充分挖掘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有效的服务于高职的专业课教学。

(四)与学生互动能力

教学是以一个双向互动的形式开展的,在高职专业课课堂更是如此,在上文中提到过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在课堂中进行互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只有通过与学生交流,才能真正使学生在课堂中有一种参与感,否则,依高职学生的的学习特点,很可能自行其事,不会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为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养成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教学能力。

(五)延伸课堂知识能力

延伸课堂知识的能力就是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外知识能力,在教学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教授外,还要通过专业课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帮助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外知识延伸,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专业课知识。

(六)启迪学生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要做到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学习,还要能够做他们的心灵导师,人生路上的指明灯。这就要求高职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总拥有启迪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不能只是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递,还要交给他们知识学习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

三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教学路径研究

(一)课程体系的创新设定

高职院校在制定课程体系时要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课程设置理念,要使课程体系的设定更加灵活、具有针对性,在制定的过程中要以不用专业的社会发展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衡量标准,在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以社会人才发展所需的应用能力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对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以及教材进行重新构建,同时在进行课程体系设定时要有一定的岗位针对性,使学生们能够明确今后的就业方向。

(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设计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中也同样重要,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高职专业课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设计成为可能,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模式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一是案例教学法,其在专业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就是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通过任务导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第三是抛砖引玉式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问题引入教学,进而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例如,微课教学法;第四,是现实模拟实践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实践型人才,因此,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也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定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以及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引导,还要有一定的科研意识,要注重从方面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水平,同时,高职院校也要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教师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以及科研能力。尤其是随着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库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要求更为迫切,为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重视科研对于教学的理论引导作用。

(四)在专业教学中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相结合

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不能只注重教授学生书本中的知识,而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课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使高职院校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重视书本的显性知识,还要注意教授所隐含的知识内容。

作者:江红霞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静.关于提高高职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8):103-104.

第4篇:科学原理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线上学习;有机融合;国防教育;高职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2-0106-02

军事理论课是增强青年学生国防观念与意识、民族认同感、爱国主义精神,了解军事理论基本知识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由于建校时间普遍较短、师资队伍相对紧缺等制约因素,在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方面与普通本科院校有较大差距。如何克服外部环境制约、瓶颈与困难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跟上时代步伐,适应新时期国家及教育相关部门对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新措施是高职院校相关教育教学部门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混合教学即融合线下课堂面对面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等,突出教学效率与实效性,被认为较之单纯的课堂教学或线上教学有更高的教学效率且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在其他理论或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解决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师资不足、提升教学效果等的潜在有效途径。因此,本文拟基于混合教学理论,结合军事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我院教学实践经验,尝试对高职院校开展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军事理论课应用混合教学的原理与模式

(一)基本原理

混合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类型的基本原理是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不同教学信息传播途径的甄别、分类与有机整合,特别是对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或教学活动的优化组合与融合,以达到投入资源最少产出效益最大的教学效果。教学活动的不同信息传播途径对不同的信息类型或内容在传播的效率、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与适宜性,如线上教学活动可同时面对几百、几千甚至几万的听众,教学效率较高,但是也存在情感传递的不足以及难以开展互动与讨论等教学环节,教学质量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并整合线上、线下各自的教学优势是开展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研究的核心命题。

(二)应用模式

李克东等提出混合学习的主要应用模式有四种:(1)技能驱动模式,即自定步调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在线指导相结合;(2)态度驱动模式,即面对面的课堂学习与在线协作学习的结合;(3)能力驱动模式,即学习者与教师在线共同活动以获取隐性知识;(4)Barnum和Paarmann模式,即基于Web的教学信息传输,面对面加工,形成一定的产品以及协作扩展学习等过程。笔者认为以传递国防意识以及相关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的军事理论课更适合于采取“态度驱动模式”为主其他模式辅之的混合教学应用模式,即先通过面对面课堂教学,讲授课程概况及线上学习任务,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线上学习态度与行为,随后通过线上教学活动或自定步调的自主学习(微课)以及若干次的面对面加工、产品形成和协作扩展学习等以推进意识、知识的形成与巩固应用,最终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的目标与内容

(一)目标分类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6修订)中(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的军事理论课教学目标以及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认为,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第一,了解军事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第二,正确认识当前国际政治、军事关系与问题;第三,增强青年大学生国防观念与意识、民族认同感、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个目标属于认知类目标,第二个目标属于能力型目标,而第三个目标属于情感性目标,这就决定了它们的最有效或最适宜的教学途径也有所差异。同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学内容往往融合了多个教学目标,如讲授我国国防时既可让学生了解我国国防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知识,也在此基础上阐述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而提升他们的国防意识。一般而言,教学目标总是在达到第一、第二个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实现第三个目标,实现第一、第二个目标是实现第三个更高、更内在性目标的基础和保障。因此,认知类目标如军事基本知识等首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方式得以达成,而更高层次的目标如国防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适宜于通过线下面对面的教学或互动、协作扩展式活动等方式进行。

(二)内容划分

在“教学大纲”中规定军事理论教学的内容主要由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等五部分组成。从教学内容的达成目标来看,第二、第四、第五部分内容属于第一个教学目标的范畴,而第一、第三部分内容属于第二个目标的范畴;其中,第三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整体五个部分内容或前两个目标的实现程度。从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来看,第三、第四、第五部分的内容往往配有更多的图片、视音频或动画等,其教学内容及形式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趣味,更倾向于可通过多媒体、线上教学方式进行。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分配上把第一、二部分作为线下面对面教学的内容主体,而把第三、四、五部分内容作为线上教学内容的主体。当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重新排定教学内容的顺序,以满足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三、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第5篇:科学原理小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利用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思政课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客观要求。但目前利用实践教学资源还存在不足,应对存在的问题做详尽的分析,并就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开发、整合、利用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探索,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职大学生队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他们思想素质的高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来说文化理论课成绩较差,他们对思政课热情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思政理论课是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主阵地。而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把课程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并把其内化为学生个人思想素质并转化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利用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须不断对思政课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充分开发、整合利用实践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成效。

一、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客观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既有普通高等教育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一是职业性,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二是应用性,高职院校根据市场岗位实际需求,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各种合格的生产、管理、建设及服务等职业人才;三是地域性,高职院校的根本职能是要为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把学生培养成其职业岗位的社会人,而实践教学则必然成为高职院校培养真正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开发利用实践教学资源,走实践教学之路,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思政教学的客观要求。

2、是适应高职思政课的特点的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相比其他学科,高职思政课与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联系密切,它既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又强调能力培养,具有开放性、时代性等特点。思政课的这些特点要求思政课教学必须要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充分开发、整合、利用实践资源,把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开放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实践中进行思政课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非观,并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

3、是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因材施教”的需要

相对普通高校来说,高职院校学生高考入学分数普遍较低,素质参差不齐,自觉性较差,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性不高,受社会消极影响较大。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具有较高的就业忧虑度。对于专业技术课、实验课等能提高专业实际操作技能与竞争力的课程有比较大的兴趣,但对理论课会认为学而无用,从而对其产生抵触、排斥和厌学的情绪。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偏好实践、实际操作类课程和因文化理论水平较低,而较能接受实践教学的特点,思政课教学必须大力开发、整合和利用实践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体会、领悟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内容。

二、目前高职院校在利用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资源是指能够被利用来进行有效的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的条件总和。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内部条件资源与外部条件资源;根据它的性质,可以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硬资源主要包括实践场所、师资力量、教材等;软资源主要包括教学制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内容等。

1、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硬资源利用不足

高职院校因为培养目标的不同,有其教学特殊性。高职院校普遍建立有众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硬资源有电视机、录像机、视频系统、幻灯机、多媒体设备、互联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但思政课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对实践基地的利用率不高,不善于利用现成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践教学设备,习惯于传统教学法,简单地应用备好的实践硬资源,使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收效不高。

2、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软资源利用不足

思政理论课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安排适合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或者把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编成一系列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程,使实践教学内容能对学生产生生动的感性认识,在实践中体会和领悟思政课的理论精神,但是当前鲜有老师能做到这点。实践教学的方法也不够多,目前普遍采取的有社会实践报告与调查报告两种形式。另外,实践教学中欠缺富有经验的实践基地或相关部门的思政领导做指导。

三、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资源。提高思政课教学成效

1、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硬资源

第一,充分开发校内外实践基地,建立系统的思政实践教学基地群。充分开发校内外实践基地,并根据专业需求,建立系统的思政实践教学基地群,这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首要任务和必备条件。

第二,整合利用思政实践教学的基地群。根据基地群各个基地的软硬条件,取长补短,整合优质资源,根据思政实践课的内容需要,整合利用,增强思政教学的实效。

2、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软资源

第一,培养、整合利用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能把握住时代脉搏,能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人格素养,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与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理论水平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是取得思政课教学成效的重要保证。整合、利用社会上、实践教学基地里的富有经验和高素质的思政工作者充当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指导老师,也是提高与保证思政课教学成效的重要方法。

第二,制定好思政实践教学的计划、内容与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联系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做好利用实践教学资源的计划、实施方案与实践内容;根据实践基地的环境,选择最好的教学办法;最后还需根据现实的需要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的内容与进度等,以保证思政课育人的连贯性和深刻性。

第三,充分开发、整合利用实践教学的网络资源。网络的开放性,适合随时随地进行思政课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通过建立教学互动网络平台,根据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与要求,设计各种相关栏目,让不同的学生可根据本人的学习需要,安排和选择实践学习的内容。在通过电邮、QQ群、飞信群、留言薄、博客、个人网页等形式交流中,教师与学生能不受时问与地点的限制,其中渗透了思政教育的教育学,提高了思政课教育的成效。

第6篇:科学原理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模式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实践教学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高职教育的教学拥有独特性:如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要求的“必需”“够用”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以及教学对象的较大差异性等。而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1]根据以上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授课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在课堂上不能全部灌输理论;其次,不能把理论讲得太深,教学目标应该遵循高职教学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既能实现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又能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通过实践教学,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品质、提高能力,这样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实现。

(二)实践教学切合高职学生的自身状况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是高考成绩相对落后者,由于高考不理想,很多考生无奈地选择了高职院校,他们自卑感较强,其中一些人对自己失去信心。此外,大部分高职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问题,这都干扰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高职院校的学习和生活。依据高职学生的心理和学习实际,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尊重学生,抓住高职生动手能力强、理论基础差的特点,开展实践教学,使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意志、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这有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塑造健全完满的人格。在实践教学中,高职生将理论运用于自身成长和现代化建设的情境中,通过对比、检验,强化了在理论教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获得了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能够促进高职生自身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这是理论教学难以做到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内涵定位较窄

实践教学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走出课堂,投身于鲜活的社会实践中去,应是学生直接参与的感性活动。[2]据此,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时,通常的做法就是组织学生“走出去”,把相关人士“请进来”,如请校外知名企业家或其他高校专家做相关报告、参观博物馆、到企业实习、考察新农村建设、进行红色之旅、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到敬老院去慰问等活动。这样的活动当然能够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刻认识和了解社会,也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践教学模式仅仅是离开课堂、离开学校到社会上的各种地方去联系实际,比较单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应当扩展实践教学的内涵,即实践教学不应仅限制在校外实践上,应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途径参与实践教育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缺乏可操作性

实践教学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样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应当是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的,但是,由于对实践教学定位较窄,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仅仅限制在“走出去,请进来”这个层面上,仅仅是组织学生们进行社会调查和外出参观考察,出于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安全等因素的考虑,这样的实践活动往往只是以点带面,只派部分学生代表参观考察或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教学难免流于形式,只是走过场而已。此外,总是参观考察仅有的几个地方,学生也感到单调乏味。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因为现行的实践教学模式缺乏可操作性。一所高职院校起码也是几千人的规模,多则上万人的规模,试问,有多少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接待这么多的学生?学校能拨出多少经费来支持实践教学的运作?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承担相应的理论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之外,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开展实践教学? 因此,只有解决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问题和探索学生可以普遍参与的实践教学模式,才能使实践教学环节真正执行下去,实践教学才能符合其内涵的意义。

三、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应只是社会实践一种,而是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网络虚拟实践等形式。课堂实践有利于学生的普遍参与,校内实践是课堂实践的辅助和发展,社会实践锻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虚拟实践拓展实践教学新途径。这四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实践教学的完整体系。

(一)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的课堂实践教学

课堂实践教学一直以来都不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重视,教师在课堂上一般是传授理论知识的。其实,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点: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教师指导灵活、时空优势突出、实践教学方法多样等。课堂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开展讨论、演讲、辩论、案例分析、模拟情景、讲座、报告等形式,将理论内容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及时抓住社会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多样化的课堂实践教学形式便于每位学生参与其中,能够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的课堂实践教学方向比较明确,就是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爱国主义时,开展如何理国的主题讨论会;在讲授理想信念内容时,开展放飞理想的主题演讲会等。课堂实践教学既含有实践教学的特点,又带有理论教学的色彩;既降低实践教学的成本,减少时间,又使学生在广泛参与的过程中活跃思维,培养思辨能力,澄清对一些复杂理论问题的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心的校内实践教学

校内实践教学是指在学校内、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它是课堂实践教学的辅助和延伸。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心的校内实践教学,是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学生课外时间,开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的活动,是引导学生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有效形式之一。校内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是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实现隐性教育功能,如通过组织读书月、话剧表演、举办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科技文化艺术节、请模范榜样人物或优秀校友做报告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受到熏陶、增长才干。二是指导学生社团开展一些主题活动,指导建立一些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相关的研究会,如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会、德育研究会等,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修养;指导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书画艺术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丰富多彩的校园实践教学增强了课堂实践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质。

(三)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课堂理论讲授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上,依照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以社会为大课堂,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针对某个社会问题深入进行相关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会将理论联系实际。如可以在每门课程的第一周,任课教师就向学生布置课题研究任务,同学们可以自由申报课题,任课教师从中筛选出有研究意义、论证充分的课题立项,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赞助,课程结束时学生要提交课题研究成果和结题报告,由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组织验收并评奖。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书本与实践相联系的涵义,让学生摆脱课堂的束缚,走入社会,结合亲身体会去了解我国的国情、社情、民情,将所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起来,让理论指导实践。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又能通过研究促使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的意识。这种社会实践教学能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丰富人生阅历,提高洞察社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培养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四)以校园网为中心的网络虚拟实践教学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思想政治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园网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重视在网络上开展实践教学,建立一个虚拟实践教学基地,不断拓展实践教学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展虚拟实践教学活动,可以解决实践经费紧张、学生覆盖面小的问题。要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网络平台,如可以在校园网上播放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并让学生在网上抒发感想或者组织一个网上的讨论会;展播专家经典讲座,使每一位同学随时都可以聆听专家的讲座,为学生开启智慧之门。还可以在校园网上进行网上案例分析讨论、网上调研、网上辩论赛、网络征文等丰富多彩的网络实践教学活动,这样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覆盖面,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网上可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服务之中。利用网络虚拟实践教学平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发挥实践育人功能,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马海陆.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8,(29):164-165.

第7篇:科学原理小知识范文

一、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实训课的重要性

1.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

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都有个共同点,就是由于成绩不好,考不上普通高中而只能选择入学职业技术学校。他们入学前所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很有可能会带到职业教育中来,突出的表现为:不认真听课、好动,有的甚至逃学等。好动等这些毛病,并不能认定他们的智力方面就一定比高等学府的学生差,在职业教育所倡导的动手操作职业理念上,他们由于好奇好动的天性,让职业技术学院校的学生反而对实操喜欢起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加强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课的教育,以强化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形成同普通高等教育比肩齐进之势。

2.职业技术学教育的实训课与人才培养目标

同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不同的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大都从事一线、基层操作工的工作,所以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符合社会用工单位所需的一线工人。一线工人,要的是过硬的技术,而技术的来源则是由操练而习得,即所谓的熟能生巧。要想让职业院校的学生,一毕业就可在用工单位谋得理想职业,首要一点是技术过硬,技术过硬的保障就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训课堂了,可以说实训课的成果与否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课堂教学的设计

1.动手为主,讲解为辅

实训课的特点是动手操作的训练和养成教育,我们应把动手操作放在首要位置。实训课的操作离不开讲解,但这种讲解是穿插在操作中的,即这种讲解在实训课堂中不能像平时理论授课的形式那样起主要作用,讲解是为了促进操作,是对示范的解释说明,故实训教学课主要是学生动手操作,讲解只能为辅。

2.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实训课堂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过程的组织,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金规银律来遵循,这是因为,实训课中是能动双方的互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实训课的教师要时刻掌握学生的感受和情绪,做到因势利导,教育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和感受。同时,对于个别学生的性格差异,在职业技术教育目标范畴内,要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3.积极引导,解决疑难

实训课堂中,老师的教学、操作示范和引导,并非一措而就、一劳永逸式的,而是建立在积极引导、耐心讲解、答惑解疑的基础上的。在专题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把本课题该讲的都要讲解清楚,并且要把本?n题实习操作的重点,难点都要讲到,然后进行实习课题操作演示。在学生的模仿操作中,老师应仔细观摩,不时地提出中肯建议,同时对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问进行耐心细微地解答。

三、课堂管理的设计

1.严格管理,强化纪律

搞好课堂管理是上好实习课的组织保证,一定要严格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何况是具有调皮、好动特征的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要坚决地不折不扣的贯彻实训教学课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实习纪律。对于迟到、早退以及经常缺课的同学进行处分,要让他们知道违纪可耻,让其他同学以儆效尤。

2.标准操作,保护财产

在实训课堂的管理中,一个不能不引起重视的一点是:标准操作,保护财产。我们知道,实训课堂的教学是真实的机器设备应用的实操过程,每学期的实训课,都会有若干台设备因为学生操作不当,而至使机器报废,使得院校的财产蒙受损失,这些损失中绝大多数是由于老师在操作中的管理不当而引起的。要想避免这些财产损失,一定要进行标准化操作,要让这种管理理念深入到要来实训课进行实操的每一个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心身之中。

3.检查考核,客观公正

在实训课堂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课堂过程老师的教和学生的模仿学习,还应注重对学生最终学习效果的考核和反馈。要设立合理的考核目标和考核点,要进行科学规范的程序去对操作的学生进行实训效果考核。考核的结果可以以分数的形式反映出,也可以通过优秀、良好、一般和差来分等级反映出,对于模糊不好界定的考核结果可以用及格和不及格来进行反映。

第8篇:科学原理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质量管理 课程教学改革

一、概述

我国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目标的。各个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开设质量管理课程,但高职院校在质量管理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必须对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质量管理》作为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剖析企业管理实践中对具体的生产流程上的质量控制、工序优化管理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质量控制的综合技术和管理理念,该课程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各类组织的质量管理实践,解决组织中的质量问题,为各类组织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各类组织培养急需的质量管理人才服务。

高职院校的质量管理课程应当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师应当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把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教学中,变过去的“一言堂”为现在的“群言堂”,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吸收知识、探索知识。彻底改变以考分和掌握知识的量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学习成果标准的观念。

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操作性。《质量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将理论观点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为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早期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训练,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其一,在教学中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把握理论,掌握方法;其二,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学校管理中去调查访问进行社会考察,了解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检验理论。

二、教学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质量管理》及其相关课程的热情,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质量管理教学进行探索。这些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将学生置于质量管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研究环境之中,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激发了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避免采用灌输理论知识的方式,而是采用提问和引导分析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讨论,再由教师总结、答疑,做到深入浅出、留有余地,给学生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改变传统的单纯依赖教师讲授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就教师的讲授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对问题和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而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学生可以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既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有利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

3.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或现象,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实现教学互动;而小组讨论、角色模拟的方式则可以起到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的作用,又促进了教学。教学相长,扩展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4.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在讲解过程中结合案例,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将案例分析作为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检索和问题分析,并提出小组意见,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也起到了相互启发的效果。

同时,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手段实现了现代化。教学队伍充分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的有力支持,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借用其推进教学改革,以教学设施为媒介,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质量管理课程改革还应从考核方式入手,改革考核方案。一直以来,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的,惯有的做法是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占30%。这种评价方式存在很多弊端,首先是试卷的评定不一定客观公正,评价标准不一定科学合理;其次,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平时表现;再次,这种考试的客观效果鼓励学生死记硬背,忽视能力的培养;最后,期末考试占的比重太大,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到期末考试作弊等行为。因此,配合前面的教学改革,我们对考试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平时成绩占总的比重加大到60%―70%,期末占30%―40%。有的课程视其具体原因,期末甚至不考试。考试也由闭卷考试改为闭卷与开卷相结合或者完全开卷,但考试的难度加大。考试计分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A.作业计分:作业、案例分析计分。B.讨论发言计分:主发言计分、补充发言计分、点评别人发言、回答老师提问计分。C.出勤情况计分。D.考试形式计分:笔试计分、情景表演等几份。E.评定成绩计分:同学评定计分、老师评定计分。我们根据不同的课程对考试成绩计分进行不同的组合。经过改革,考试评价方式更加科学、全面,既考察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参与教学的过程,又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语言表述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总之,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重要的一环,而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和系统工程,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和技能,如何使学生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如何实现双赢,就需要任课教师和广大学生长时间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2009.

[2]宋薇.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初探.对外经贸,2012(04).

[3]虞凯,路海萍.中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走向[J].学理论,2011(35).

第9篇:科学原理小知识范文

关键词:主推进动力装置;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主推进动力装置课程是轮机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培养学生船舶管理和维护技能的重要课程。其课程内容多、理论多且难理解,各章结构形式独立。同时,近年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使主推进动力装置课的教学难度又增大了许多。对学生而言,这门课难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实际的机器了解太少。学生实践机会少,缺乏感性认识,加之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对所学知识领会不深,掌握不牢固,不会应用知识。因此,要解决学生的困扰,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就应引领学生自己动手,走近实际。

由于轮机工程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高,主推进动力装置这门课程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或进行现场教学,以增加学生对柴油机的基础知识、实际操作与维修保养技能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应选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动态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弥补教学模式的不足,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

一、采用多维互动式教学,展现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马尼拉修正案注意到了学校教育培训内容与船舶实际技术发展水平的时滞性,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技能培训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以求增加海员的岗位适任性。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以职业素质和技能两个养成为主线,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我提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为就业后的继续发展奠定基础。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由掌握知识到应用知识并形成能力。

1.实例法学习。在教学法中,除了主讲重点难点理论知识,还采用实例法教学。在结构设计中,让学生先认识机械零部件,教师再讲解结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动手设计零部件。此法用在新零件的学习之前,例如轴类零件的结构,学生在观察实物中发现问题,尝试用已掌握的知识分析和解释问题,然后带着想解决问题的欲望进行理论学习,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生动事例来创设情境,增强了教学效果。

2.探索讨论式学习。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具体到主推进动力装置课程,学生学完带传动后自学链传动,学完齿轮传动后自学蜗杆涡轮传动。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机械零件的组成特点和应用,培养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3.感官体验法学习。教学地点从课堂搬到实验室和实训车间,利用柴油机模型、牛头刨床六杆机构、配气机构等设备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的大脑和双手,眼睛和耳朵都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学习。例如,平面连杆机构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转一转机构,感受机构运动中力的传递,让学生说说机构的运动规律。学生自己动手摇摇和转转,明白了上止点和下止点,机构该如何闯过止点位置,这样能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也会记住这个知识点。

二、综合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综合多媒体的优势,重点解决传统教学中的知识难点。使用多媒体课件的三维动画进行动态模拟仿真,能清晰逼真地展现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声音和动画融合的优势,配合清晰地解说,能较好地达到教学要求。例如,用MCGS组态软件制作平面四杆机构动画,通过选择不同的参数,得到不同类型的四杆机构,演示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点。利用动态画面,再现两齿轮齿廓的啮合过程、齿面塑性变形形成过程、齿轮的失效机理、带传动在运动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及变化情况、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等。这样,就将传统黑板教学不易讲清、学生理解困难的东西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摆脱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涉及机械结构的内容,先看实体动画,演示零部件的构造和装配过程,重点剖析零部件的内部结构。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讲解工作原理和特点,复杂深奥的结构就转化为简单形象的动态画面,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视觉和听觉有效结合,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因此,多媒体在主推进动力装置课程的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增强工程技能训练,培育创造力

我校实行的是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应该突破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凸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的模块式课程体系。教师要根据轮机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利用学院的教育资源和校外实习基地,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机舱管理能力。

1.课程单元设计体现岗位能力。按 STCW公约规定的轮机工程功能模块来设置课程,以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为重点,整合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单元。将整合的课程单元组成单元任务教学, 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部分到系统。缩短学生岗位适任周期,例如,学生对牛头刨床的急回特性的理解,就是在现场教学中学会的。他们观察到牛头刨床切削时慢,空回行程时快,学生自己说出返回时不做功,速度就快,效率就提高了。

2. 真实工作环境实施任务驱动。从航运企业项目中选取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设计柴油机中的曲柄连杆机构。首先提出学习任务:设计内燃机中曲柄滑块机构。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点,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和现场学习。建立真实工作任务和专业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典型的工作案例中学习探索,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实践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做指导。

3. 实践教学模拟船舶工作环境。主推进动力装置的现场训练设备与实船一致,在训练过程中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让学生模拟船上的三管轮或机工进行实境训练。通过完成不同的岗位角色的值班任务,学生学会了操作,加强了岗位适任能力和责任感。通过合理评分,激励学生独立学习。岗位适任能力和课程教学内容衔接起来,学习效果与岗位责任相融合。实训课上安排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在网络化的环境里独立进行互动性练习,课后写出综合性的实验报告。通过锤炼,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科建设的进行和课程体系的调整,课程教学团队应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适应面向高职类“宽基础、广适应、重应用”的人才培养要求,对学生进行设计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主推进动力装置课程的教学改革将在实践―总结―再实践的研究与探索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蒋祖星.基于STCW 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航海教育研究,2012(1).

[2]温玉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甘肃教育,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