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学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自200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来,全国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就把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各中小学纷纷开设了心理健康辅导课,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如今,这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展了整整十年,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有些学校虽然在课表上安排了心理健康课,但却没有老师辅导,心理健康课常常被上成了学科辅导课或自习课;有些学校虽然有老师辅导,但是这些老师大多是兼任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工作,常常因方法不当或精力不足,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有些学校虽然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却没有配备必要的设施和条件,更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而那些放置在教学楼门口的心理咨询信箱也从来没有学生投递求助信件,更没有人去定期打开查看……以上这些问题导致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低效性和无效性。那么,如何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呢?结合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
在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试想,如果一个教师整天痛苦压抑、焦虑不安,怎么可能培养出乐观豁达、积极热情的学生!作为学校的领导者,首先应该在校园里积极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和营造安定和谐的心理气氛,为教师提供参与文化休闲活动的场所和机会,让教师充分放开自己、放松身心。想办法帮助教师改造自我认知,学会悦纳职业、悦纳学生、悦纳自我、悦纳生活,以平和的心态理性地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其次,要提高教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要求所有教师都肩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良好的意志、性格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中也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建立一支专门的具有良好心理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它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只有熟悉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才可能帮助学生解除种种心理困扰。但是,许多中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阶段,由于缺乏师资力量和专业的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只能安排一部分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是这些教师往往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不知道怎样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常常把心理健康课上成思想品德课,反倒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而学生也不愿意向这些老师打开心扉,倾诉烦恼。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学校应当鼓励一部分教师通过自学、业余学习、集中培训、脱产培训和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等活动,熟练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建立一支专门的具有良好心理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
三、创设一个相对独立的心理咨询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工作
心理问题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隐私,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内心大都十分痛苦且十分敏感,他们渴望向他人倾诉烦恼以减缓心理压力,但又害怕别人——尤其是同伴知道自己内心的秘密而遭到嘲笑,学校必须创设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的个体心理咨询室,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放松地向心理健康教师倾吐内心的烦恼以求得帮助。为了使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的学生的不良情绪能够得到合理的宣泄,不良行为得到矫治,除了个体咨询室以外,学校最好能为学生再建立一些其他的活动室,如团体咨询室、音乐舒缓室、心理宣泄室、心理沙盘室等等,帮助学生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轻松快乐地面对学习生活。
四、要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密切关注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心理完全相同的人。为了帮助每一个孩子健康地发展,我们必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内容的设计一定要合理,要全面,除了必要的人口学资料外,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经历。心理健康档案要在心理辅导教师的指导下逐项认真填写,内容要绝对真实,要尽量填写得详细一些。档案填好之后要全部收齐,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要一张张、一项项地认真检查,将某一项或几项存在问题的学生的档案抽取出来单独建档,对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要与班主任和家长私下沟通,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异常的行为举止,要及时与这一部分学生联系,通过个体咨询或者团体咨询,对其心理问题加以疏导和救治,让其重新找回自信和快乐。
以上就是本人对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几点思考,这些思考目前大部分已经贯穿到了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当然,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智慧是无止境的,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片沃土上,我们将会不断努力,辛勤耕耘,争取让每一棵幼苗都能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国家教育部网站,2002-09-25.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心理咨询师.民族出版社,2011(6).
通过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认识到:青春期是学生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思想教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就可以使学生顺利度过“危险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青春期的成长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感的过程,青春期是身心巨变,成长的关键期。到了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的突变和心理的多变,使得他们有时情绪显得混乱无序、喜怒无常、甚至会多疑、嫉妒、自卑等身心变化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烦恼,青春期的教育就显的尤为重要。青春期教育作为人生教育,它还应当传授性的价值观念、性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责任,性的法律界限与防止暴力等知识;教导人际交往特别是两往的知识和技能,帮助青少年学习关于两性之间的友情、爱情等人生课程,懂得性别社会化、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两性尊重与平等的基本概念。而这次我有幸能参与这次有关于青春期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对于青春期青少年心理生理变化有了更进一步的正确认识。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为自己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一份力量而自豪。
中学阶段是孩子迅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孩子不断产生因惑,战胜困惑的过程。三年的初中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七年级是中小学的过渡期,升入七年级并不单纯意味着小学生长成了中学生,他们同时面对的还有繁重的学业,不适应将是每个孩子的第一感觉,只是程度表现不同而已;八年级是一个问题时期,一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明显出现两极分化,此时正值他们身心发育的高峰期,身体的变化常使他们想入非非,前忧后虑;九年级的学生面临人生的选择和社会的筛选,能够求学深造是多数孩子梦寐以求的事,然而每年总有一些学生因未能升入高中而情绪低落,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二、广泛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吸引学生过剩的精力和注意力,使其不良的性心理和性冲动得以宣泄。增加异性群体间的正常交往,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及时排除学生性心理困惑,纠正不良。依据性教育的自身的特点,采用以下方法:
(1)活动设计。在三年中开设了若干节综合性的青春期教育活动课,以利青春期教育的完整性,提高学生在青春期教育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增强青春期教育的实效。通过一定的活动设计,让有关知识、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活动中、游戏中。如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的辅导中,设计了课程《倾听花开的声音》主题班会活动,课上通过小品、演讲、知识问答、相互问答沟通等让学生从公开的渠道了解有关性意识、性道德的知识,了解青春期的性意识的特点,学会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
(2)针对中学生的恋爱问题,和同学们一起就中学生早恋问题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实话实说”,探讨了早恋的原因,早恋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学生应如何对待早恋等问题。如班里的一位女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从七年级时就有早恋的迹象,八年级时她时常喜怒无常,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学习。在工作中,常让和她关系好的学生与她谈心,分散她的注意力和精力,我也时常和她座谈,谈生活、谈家庭、谈学习,甚至讲到了我的中学时代,使她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变化,不断调整生活和学习,后来还顺利通过考上了高中。利用各种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虽然中学时期,男女同学恋爱是一种心理发展的必然现象,但由于中学生身心尚未完全成熟,还担负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因此早恋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弊多利少的。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以学业为重,将萌发的爱意埋藏在心里。
(3)通过例子分析引导女生在各种场合如何自重自爱,如何避免性搔扰犯,在危急关头采取什么措施等等。
(4)通过青春期性教育专题讲座让学生在掌握青春期性生理和青春期性心理的基础上更好的了解青春期性道德、青春期性法制、青春期美育和提高青春期自我保护意识。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大千世界,好人坏人,好事坏事都有,而且其中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于青少年学生本人来说要善于选择对自已有利的社会环境,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娱活动,接受正确的信息,警惕并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不健康书籍,音像制品的潜在威胁。
(5)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性问题非常敏感,心存顾虑和压力,因此,做好个别教育,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就非常有必要了。青春期发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不可能也不允许全部地在大庭广众之下予以讲解,要善于主动发现学生的问题,正确引导,不压制。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不容忽视,教师要善于以各种方式来触动学生,教育学生要学会用理智来驾驭感情,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提出问题时,给予理解和鼓励。
(6)加强家长对子女青春期性教育的指导工作。家长虽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但对子女的青春期性教育,大部分家长还处在空白或难于启齿的状况。家长学校应将如何对子女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纳入指导内容,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念,掌握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请家长注意子女平时听看的书籍、报刊、歌曲等,经常与孩子交谈,形成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教师联系。注意把子女的独立意向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他们违法,甚至犯罪。使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互相配合,同步发展,形成教育的合力,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参加了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随着心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使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青少年“身”和“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通过青春期性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强的高尚情操。而这就更要求我在具备很强的亲和力的同时更要有心理咨询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如此,才能走进求助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会智慧地引导求助学生走出心中的困惑。接受专业培训,掌握心理咨询的技巧、心理训练的方法,本着“真诚、热情、耐心、保密”的原则更好的为学生工作。注意与学生交往的方式,注意用科学的方法去处理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遇到的各种问题,以积极的工作热情和健康的心理带领学生一起前进。
三、收获与感悟
一、关爱学生,注重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沟通和交流
要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情感氛围,最主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护孩子。”在课堂上,学校规定,教师要做到态度和蔼亲切;对学生阐述的观点和问题,教师要认真倾听;在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时要采用商量的口吻。如教师说:这个问题,我请同学们谈谈个人的看法,听听他们讲的是否有道理?在课堂上师生要用礼貌用语,学生回答对了教师要给予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同时也拉近教师和学生情感上的距离,促进他们积极探索。此外,教师还要在平时多与学生接触,多与学生家长接触,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形成教学相长。我们要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四要素“理解、沟通、主体参与、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学生心理安全的基础。
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精神,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等。我在教学中常常用作业设计的多样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习惯,促进其听、说、读、写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设计多样性作业时要防止题量过多和题型繁杂的倾向。作业题一定要精选精编,合理控制作业量,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达到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教学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我经常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性强的作业。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我可以设计不同的作业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树立责任感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在自己刚刚带上或刚开学的时候,学习积极性往往都很高。可是,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慢慢减退。探究其中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是由于学生出于对新老师的好奇心和自我表现的意识,同时由于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在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紧紧结合学科特点和心理规律的要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心理特点,加强指导,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思考、发问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四、在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
1.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少先队活动可采取自下而上的“自主式”组织形式,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内容、研究活动方式、组织活动过程。教师只是提出活动目的从旁协助和指导。如“今天我当家”“小小环保员”“野炊”“参观”等活动中融入了磨炼意志、提高挫折耐受力、培养自立和合作精神等内容。
2.与日常活动相结合。如在班里实行“班主任助理”轮换制度,让学生轮流值日管理班里的日常工作,要求他们大胆负责,每周向全班总结工作,能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再如故事会、演讲会,书画、手工操作、小发明等,每个同学都有展示其个性与特长的机会,使学生从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
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与培养,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有意教育这一途径外,还有无意影响这一途径。如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学校的环境等,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都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教育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因此,新课程改革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提供了展示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广阔舞台。我们只有抓住教育教学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这个关键的思路,才能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心理状态。愿所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关注新课程,走进新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技巧、方法完全融入新课程。
参考文献:
[1] 心理健康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元认知观点;应用
元认知,就是自我认知,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比如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以下是笔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为重视、且在实践中反复强调的元认知问题及其观点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它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其他学习能力也有重大指导意义
1.认知的个体差异
元认知观点。面对一个同样的事件和问题,不同的人其认识是不相同的,这不仅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正常的。
从认知心理角度看,认知是人情感和行为的中介,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事件的认识和解释。良好的认知给人产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情感体验及行为,认知曲解则能引起明显的负性情感和行为。
人们对待事件的的认知和看法,在法律框架下,应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必须明白,你可以有发言权,切不可不给别人的发言权。[1.2]
观点的应用。对任何事件或问题存在认知的差异是普遍的,正常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必过分强求对某一问题的完全一致,也更不必要为某问题去争论不休:“争论”是表达各自的认知和观点,目的是达到认知的提升,而绝不是你我的输赢;争论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和方式,而绝不是建立矛盾、仇恨和泄私愤,甚而成为相互人生攻击的途径和理由。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体,不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标准去要求他人。在生活中,一个人的认知是可以改变的,但也是不可急于求成的,因为这种改变必须是他自己的灵魂深处发生变化。
如果能在以上这样一种元认知状态下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大公司、小团队、我们的学习班级、学生宿舍内部都会出现一派和谐景象,人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积极性就会大大地高涨。
2.知曲解
元认知观点。认知,就是人的认识活动,是人对“感觉信号的接受、检测、转换、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推断和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的过程”。不同的人因其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教育程度等的不同,就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认知方式和评价模式,并在认识事物和对事物的反映过程中能动地表现出来。
曲解即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发生了偏离,歪曲了原意,作出了错误的解释或理解。
根据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原则,我们对待他人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对待客观事物或事件都不可能完全理解或是与实际完全一致,而可能的是有一定差距和偏离,这就形成了曲解。
平时的语言交际、学习读书中的阅读理解也是明示-推理过程。通过该种手段的阐释,从中选出最佳的理解、最佳的判别,尽力避免认知曲解。
常见的认知曲解,最主要的有10种:①非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只坚持一种不现实的标准。②任意推断。缺乏事实根据,草草下结论。③选择性概括。仅根据个别细节,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整个事件做结论。④过度引申。在一个小失误基础上,就做出整个人生价值的结论。⑤过度夸大和过分缩小。如盲目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或贬低自己成绩和优点。⑥个人化。自己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或不幸承担责任。⑦选择性消极注视。只选择消极的细节,不考虑其他情况。以偏概全。⑧情绪推理。认为自己的消极情绪必然反映了事物的真实情况。如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就是失败者。⑨必须倾向。常用“应该怎样”或“必须怎样”等词,苛求自己和别人。⑩乱贴标签。以为将自己的问题贴个标签就完事.如,我是天生的失败者。[1.2]
观点的应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出现认知曲解也是难免的,但一定要明白的是,多数情况是与我们自己相关,而不是总在他人头上去找原因。
解决认知曲解的方法就是在面临的事件和问题面前必须有全面的思考:首先是接受客观事实;其次是必须从多角度去看问题;尤其不要绝对地,过分夸大或缩小地看待问题;三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获得新知识。
重视的是,所有的心理障碍都存在多多少少的认知曲解,所以,认知心理治疗理论的核心就是不断纠正患者的认知曲解,从而让心理障碍的患者恢复心理健康。矫正认知曲解需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需要避免以上提到的认知曲解的思维方式。只有提升了自己的认知水平,才能正视这些认知曲解,加以克服;只有避免了以上的认知思维方式,才能够不误入负性自动想法的泥潭,才能走出人生的认知误区,才能逐阵消除原存在的认知曲解,达到治疗目的。
3.比较与计较
元认知观点。比较是辨别事物的相同属性异同或高低。即常说的有比较才能鉴别。同类或不同类事物的相同属性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同一事物的同一属性在不同时刻也能比较。要明白的的原则就是:比较要有供比较的对象,也要有比较的共同基础。
计较,指较量;争端、争辩。
关键词:新课改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走近新课程,感悟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比过去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的确,我们要培养的不仅仅是知识性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适应新时代竞争社会的人―心理上的强者。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市场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升学、就业的压力,家庭破裂,单亲子女以及独生子女教育等诸多问题,使当今的中小学生出现的心理困扰越来越突出。如,意志脆弱,经不起挫折,以自我为中心,合群性差,依赖性强,独立自主能力差,厌学,乃至少数学生逃学,网络成瘾等现象时有发生,就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一、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环境和家庭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二、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
1.改变评价方式
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的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我们应学习借鉴英国教育的优点,英国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从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的技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全面。
2.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
在班级中,教师经常会将学生分出好、中、差三等。对于这三类不同的学生,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当针对他们在班级位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办法,对症下药。
“好学生”在老师的眼里是各方面都好,很少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久而久之,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产生了优越感,认为自己比别人强,事事都行,这样当他们一遇到困难时就会束手无策,对眼前的困难感到茫然,从而产生了畏惧心理,停滞不前,这是很可怕的一种现象。所以,我们对这类优生应适当的给予“批评和打击”,但千万不能伤到他们的自信心。对其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的抵抗外部不幸的能力能够得到逐步提高,以便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抵挡得住更大的压力与困难。
我们还应细心观察后进生自身的特点,寻找各种原因,然后制定出培养计划及活动方案,为他们特长的培养和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以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的养成。
3.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压力重造成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行为咨询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三、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
1、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
2、引导学生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奋斗目标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个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保证,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奋斗目标,一个人才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各种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才能采取适当的态度与行为反应,保持一种开阔的心胸和乐观主义精神,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从而防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有的放失的教育,这是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基础。我们可以在教室里悬挂国旗、国歌,名人名言、名人画像,贴警句、古训;在班会上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让教室成为活教材,让墙壁说话,让提示伴随学生,让学生天天耳濡目染,日日身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奋斗目标。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与学校、家长、科任教师紧密配合,调动和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并持之以恒地去对待,才有可能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一、当代中学生合唱艺术的特点
(一)内容与形式上特有的丰富性
中学生合唱艺术无论是作品内容还是艺术表现形式都有其特有的丰富性。在作品的内容上有符合时代特征和青少年精神风貌的《新世纪的新一代》;有培养和激励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歌唱祖国》;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与和谐自然观的《金色的秋天》;有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牧歌》;有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飞来的花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等,这些都是内容积极健康富于教育意义的优秀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则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具有:领唱、齐唱、伴唱、重唱、衬腔、小合唱、歌伴舞唱、表演唱等丰富多样的演唱形式。
(二)集中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和心理气质
中学生合唱艺术以其自身丰富、深着的艺术感染力通向孩子们的心灵,给他们以温暖、抚慰、激励和震撼。它通过集体演唱来揭示音乐作品内涵,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作品思想感情,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的教育目的。优秀的中学生合唱作品总是既符合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它集中反映出青少年的精神风貌和心理气质。
(三)相应的文化理性
当前的新课标所提出的“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②的指导思想,更加凸显出当代中学生合唱艺术的文化理性特征。一部优秀的中学生合唱音乐作品,它既是创作者个人思想情感的表达,也理所当然地蕴涵了创作者受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影响所形成的群体文化理念,在流动的音符与和谐的音响中流露出的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生命意识,在起伏的旋律中荡漾着的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心灵渴望,无论是清虚激越还是奋昂忧郁,它都是人性的低咏高唱,也是真善美的分列和文化价值观的取舍。
二、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无论何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都是中学思想教育所关注的重要对象。因为当今学校主要教育对象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时尚的说法将这一群体通称为“90后”。诸多的因素导致这一群体呈现出或为世人赞叹或为世人惊讶的褒贬不一的心理特点。
(一)内心的依赖性与形式上的独立性
当代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一方面内心渴望得到家长、老师的重视和认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努力地表现出在他们自己看来很“独立”很“与众不同”的形象。但是由于生理和心智的不成熟,这种自觉的“独立” 和“与众不同”很容易的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强烈的自我中心感。中学阶段注定是无法真正做到独立面对生活、学习、社会和人生的,这就注定了中学生天生所具有的对家长、老师存在着必然的依赖性。当代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所反映出来的正是他们行为特征与心理状态之间的联系与矛盾。
(二)表现意识与从众心理的矛盾性
当代中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但往往又因为羞怯和从众心理而将其掩饰起来。中学时代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表现欲望相当强烈的一个阶段。他们希望通过良好的表现来证明自己的优势与存在价值。兴趣爱好是这种表现意识最初的原动力,当今多元的文化环境和发达的信息手段更为这种表现意识提供了优越的基础和条件。通过合适的途径来达到这一目的是无可厚非和值得鼓励的。但是,过多的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或是太过于担心失败而产生的羞怯心理又成为实现自我表现的最大障碍。于是,以观望、等待、中庸为典型特征的从众心理又成为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因素。
(三)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的矛盾性
家庭、学校以选拔为主的应试教育的导向在一定程度上片面强化了竞争精神的影响。现在中学生从接受教育起就面临着诸如评奖评优、各类竞赛、升学考试等等一系列竞争。将来上大学也是好学校好专业就意味着好职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观。残酷的升学竞争、未来预期的巨大就业竞争压力也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与此同时,以个人奋斗、个人实现、个人价值为主要内容的个人主义思想在部分学生身上表现比较突出。强调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而忽视他人、集体的利益,在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上也容易出现不和谐因素,由此,在竞争意识被强化的同时,合作精神被淡化了,从而导致合作精神不足。
三、在中学生合唱艺术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英国文艺批评家佩特曾作出“一切艺术到精微境界都求逼近音乐,因为艺术能泯灭实质与形式的区别,而达到这种天衣无缝的境界的只有音乐”③的精辟论述。作为独具群体音乐教育优势的中学生合唱艺术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必然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一)合唱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
中学生合唱音乐的音色优美,层次分明。高声区音色纯净如天籁,中声区音色温暖而又柔美,低声区亦能呈现出浑厚深沉、壮丽坚定之美。通过合唱艺术的学习和表演实践,能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区分真伪、善恶和美丑,进一步认识当代社会文化的多样化与多元性,自觉地增强对不良文化的免疫力,从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高尚情操和优雅品质的新时代的青年学生。 “乐圣”贝多芬曾给出了 “音乐具有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的精辟论述。这一论述对当下在中学生合唱艺术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深刻的、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合唱的排练、演出、交流等活动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同时使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得以充分的展示。更重要的是,在音乐情感的升华和艺术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二)合唱艺术实践是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过程
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首要的是和谐的人才。就一个学校而言,和谐校园的建设也同样首先需要的是和谐的师生,而合唱艺术所追求的正是和谐与协调。现实的需要与合唱艺术固有的优势使得合唱在培养和加强中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与创新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独特的教育作用。在合唱艺术实践当中,通过指挥的控制与协调,各声部依据不同角色、不同性质的演唱任务而彼此倾听、衬托、呼应和交融,但无论是怎样的演唱要求,最终指向的都是表现和传达作品中深蕴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塑造出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从而使歌者和听众获得美的感受,心灵得以慰籍,思想得以净化,灵魂得以升华。合唱的这种共性追求,不仅仅是声音的高度和谐与统一,它更是队员之间心灵和思想的高度统一。这种特性决定了每一个参加合唱的学生在包含发声的位置和演唱的速度、力度、强弱以及呼吸等在内的声音技巧上发挥个性优势的同时还要学会控制。在合唱中,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以表现群体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塑造共性的艺术形象为最高目标,真正做到以个人服从整体利益为最高准则。这是合唱艺术至高无上的美学原则所决定的,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时,在这种艺术的再创造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调动自己所有思想和感官投入到歌唱当中去,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又彼此协作彼此融合,用真心去体会,用真情去诠释。
(三)合唱艺术实践是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过程
众所周知,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快节奏、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很多学生更加重了孤独感和极端的个人主义。集中表现为只关心自己的感受而少顾及他人,看重自身的利益而忽略甚至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这些心理状态和言行与合唱对人的要求是截然相反的。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合唱艺术实践将有助于消除大学生这种消极的甚至是不健康的心理,是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075-0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功,也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开设目的是为了保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部办公厅2011年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1],明确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基本要求。如何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性,在本文进行初步探索。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所处的环境都发生着新的变化,如果大学生对这些新的变化难以适应,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困难。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更多的人走进了大学校园,需要面对新的环境。尤其是独生子女,因他们平时的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需要更长时间的适应大学生活。其中一部分因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而产生了心理问题。
2.学习问题。大学期间,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还有一些学习方法不能及时转变,面对专业课知识,理解较慢,或者兴趣不足,一些学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从而导致学习困难并产生考试焦虑心理,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3.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里的同学关系没有中学时融洽,在大学里难以找到知心朋友;同学关系中功利色彩非常突出,傲慢、自负、虚荣等现象在大学生身上十分明显。不少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十分紧张,存在孤僻、自闭、忧郁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4.失恋导致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爱情”是大学校园里一个常见而敏感的话题。大学生由于生理上的成熟,使他们渴望与异往。但是,由于许多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和对性认识的不科学,加之自我道德规范的失控,从而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或留下深深的遗憾和伤痛。
失恋后是情绪低落,无心学业,对身边的一切失去兴趣,得过且过,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极端的表现是精神呈病态,纠缠对方,甚至由爱生恨,酿成悲剧。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有不少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3]。但毕竟开设时间较晚,对该课程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大学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内容,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大一新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群体。大一新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的重要对象。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构成中,大一新生占有较大比例。许多学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产生了心理困扰,还有一些新生交往能力差,一时难以融入新的集体,就会产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困扰。
对大一新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后,掌握了自我调适的基本方法以后,其适应能力明显增强,其心理困扰问题大多能自我解决。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有利于预防心理问题的预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困扰型,我们应主要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少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自我调适解决。极少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心理疾病,应通过心理治疗解决。
3.分段阶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阶段性特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分阶段、有针对行地实施。例如:在大学一年级阶段第一学期应重点开展适应性教育。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失去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动力,产生学习疲劳。一些大学生新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产生学习焦虑问题。一些大学生未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不理想,因而产生挫折感,对考试产生焦虑。我们应针对这一阶段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特点,重点教会大学新生逐步适应大学新的生活,逐步适应大学新的学习环境,培养大学新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中应重点开展人际关系教育。针对这一阶段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和心理健康的需求,重点开展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会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教会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关系,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大学四年级应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心理辅导。针对这一阶段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心理教育,教会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思政厅(20111)5号文件.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50-9889(2017)02C-0130-02
近十年来,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面做出了较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积极正面的影响。然而,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各方面的调查和了解,笔者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方式和教学深度都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不符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一种能够遵循主体意识并将教学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动态反馈信息的教学模式,即体验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情况,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和发展带来促进因素,使得大学生心理素质有更加良好地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现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是以一种理论教学、密集知识点灌输的方式安排课程内容,学生对相关知识死记硬背应付老师,并没有真正的领悟。心理健康课程有别于其他的文化知识类课程,其在教学目的方面对实用性的强调程度是非常高的。学生必须将相关学科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但是由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局限性使得学生的心理体验训练没有落实到位。
第二,在教授课程时仍然采用教师主体地位教授知识的形式,缺乏学生自主性和互动性,课程教学方式单一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对教师教授的课程内容没有深刻的认识,学习之后没有办法将所学知识完成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第三,课程内容在设计上广泛涉猎但是并没有一个专项,没有对某一项问题进行更加细致的讨论。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也仅仅是学到了各个设计内容的皮毛,因而难以应用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而体验式教学对于心理健康课程在该方面的缺陷可以比较好的弥补起来。
第四,在师资能力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授内容看似只是简单陈述心理事件,但其实其在心理学教育运用方面大有文章,教师对于专业内容领悟不到位容易导致其教授内容浮于表面。所以专业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争取进修学习的机会。另外,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了解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这样教师在讲授课程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对内容进行讲解。心理健康的专业教师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当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基于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进行体验式教学的探索。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原则
体验式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架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去反思并总结出相应的调节情绪的方式并将此应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种体验式教学非常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情境参与,学生的主动性能够被激发出来。我们在心理学课程教授时应该按照下列原则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一)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思维方式原则。传统教学中一般对于获取知识的一方主体地位比较重视。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由于其特殊性更应该强化这种主体地位意识。学生要在这种体验式教学的模式下发展自主思维的观念,主动的参与到各个设计环节中去,主动的反思和领悟心理学课程的精髓,并能够与老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和反馈。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学课程的应用中师生的互动性至关重要。体验式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营造一种轻松、宽松的氛围,学生在其中感受到理解和尊重,进而能尽情体验、领悟教学内容,最终掌握教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统一原则。相关的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体验方式设计必须建立在以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准则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相关课程中的重点进行教学方式的设计,同时要注意这些教学重点能够高效的与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运用具体情景编写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体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也要以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具体的能力为基础,不能超过这些范围。否则不仅教学课程难以进行,同时也会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要时刻观察学生在体验式活动中的反应,防止学生出现偏离中心内容无关的探讨。学生的体验活动要紧紧跟随教学内容。
(三)学习过程反馈原则。反馈原则要求教师在体验式教学应用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动态反馈教学是体验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区别的一个特点,教师应时刻关注体验教学对学生带来的影响,及时掌握学生在接受相关课程后的动态,以便进一步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教师应扮演好“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对每一个同学的反应要敏于观察。教师的反馈使学生及时掌握自己课程学习中的动态,了解自我的学习过程和状况,有利于学生根据学习程度调整学习方式,对学习过程有清醒的认识。教师的及时反馈鼓励学生加深对自己的体验和探索,提升了学生自我觉察的能力,改善了教学效果。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以下五个阶段。
(一)导引。导引过程是作为情景体验活动的铺垫,是教师通过故事或案例的方式导入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对本章的教学目标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教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简单介绍,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具体设置情境体验活动。教师必须将此作为课堂设计的重点。情景体验环节的相关内容最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生自身的利益相关,也便于学生去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效果都会显著的提高。具体的情境体验内容设置需要符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既要将课本中所教授的知识展开,又要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这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验。
(三)实际体验。教师在课堂进入相关的情境体验过程中注意用合理的方式引起学生参与情境体验的兴趣,激起学生自主自愿参与相关体验。在具体体验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全员参与。在实际的体验阶段教师应掌握控制整体的体验过程,以免在體验中引起不必要的冲突而产生负面效果。
(四)总结情景体验活动的体会。在每一个体验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促使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讨论有助于共同寻找积极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习心理技巧。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热烈讨论。体验式教学中对于分享环节非常重视,学生在完成情境体验后能否将所感所悟进一步升华主要依靠这一个环节的处理。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主题的讨论,避免体验式教学方式只是流于热闹的游戏表面,毫无思想上的提升。
(五)内化体验体会生活迁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完成在生活中的使用。教师要将体验活动进行总结,明确本次课所教授的内容,学习的心理知识和行为技巧,督促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教师可以将生活迁移作为作业,通过作业的形式使学生总结自己通过课堂所掌握的心理技巧如何运用于生活中的。
四、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课程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是五个过程的结合统一,分享环节是首当其冲的,因为通过分享能够使学生将自己的领悟和体会进一步的描述。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学生由于时间有限或者参与人数众多等原因没有机会分享,致使分享环节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普遍采取大班教学方式,学生人数甚至达到两百人左右,由于课程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分享环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教学慢慢变成了的热闹游戏,总体教学效果欠佳。课程教学流于表面形式。针对课程教学人数众多,分享环节不足的问题,教师应尽量减少心理健康课程上课人数,将两百人以上的大班分解成小班教学,班级人数控制在40人以下,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分享体验。
(二)着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师资力量薄弱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原因。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项对于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要求较高的一项特殊课程。体验式教学方式则对相关心理学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尽管教师在课堂中扮演协助者的角色,但是其功能和作用是非常主要和关键的。相比较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体验式教学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随机应变和临场反应能力。就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是非常缺乏专业的,经验丰富且能够临场应变的高素质教师人才。
(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效果评价构建统一的标准。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运用体验式教学研究项目整体的发展并不是很完善,相关的教学评价效果的研究也没有及时的建立。大部分学校在对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评价方面还是依靠课堂气氛和学生对课堂意见评估调查表来展开的。这样的评价方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有一些实证研究,采用问卷法对传统的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主要采用SCL-90量表对学生参与体验式教学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完善关于体验式教学方式有效性的评价体系。教师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能够对教学效果得到及时的反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银星严.高校心理课体验式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5)
[2]黄永坚.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11(9)
[3]蓝强.对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
[关键词] 高职院校;心理键康;症状自评量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对策
[中图分类号] R395.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4(c)-0121-05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数约占高等教育学生的半数。90后高职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定群体,既具备许多带有大学生共性的心理特征,又有着一些不同于其他同龄青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他们个性特点突出,有些叛逆;自我意识强烈,缺乏大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价值观念现实,行为的功利性较强;追求独立却难以摆脱家庭的依赖;交往方式多样,人际关系淡漠[1-2]。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大学生们承受着来自学业、经济、情感、人际交往、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目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已被广泛关注,心理健康状况成为决定其能否健康成长、成才的关键。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丰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增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全覆盖网络测评方式,选取云南省某高职院校2012年全体新生为研究对象,共15个学院参与本次测查,其中,文科学院4个,工科学院11个,总学生数4540名,其中,男2718名,占59.9%,女1822名,占40.1%。单亲家庭学生172名。
1.2 研究方法
1.2.1 症状自评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又称90项症状清单(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在精神科和心理健康门诊的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该量表是以德若伽提斯编制的Hopkin's病状清单(HSCL1954)为基础,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SCL-90量表有90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按“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分成5个等级,按照指导语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一周内的真实感受从0~4分记分。90个项目中包括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另外有7个项目未归入任何因子,而是作为附加因子来考虑,主要是反映饮食和睡眠等障碍。与其他的自评量表(如SDS、SAS等)相比,SCL-90量表有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更能准确刻画受测者的自觉症状特性等优点。SCL-90作为一种适用面广、包含病理、心理症状项目多的自评量表,在临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评定工具。本次测查以学院为单位进行集中测试,参加测查学生4540名,有效提交问卷4513人,有效率为99.4%。
1.2.2 大学生人格问卷 大学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是为了早期发现、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检查表。调查表是由1966年参加全日本大学保健管理协会的日本大学生心理咨询员和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的,主要以大学新生为对象,入学时作为精神卫生状况实态调查而使用,是为了解学生神经症、心身症、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各种烦恼、迷惘、不满、冲突等状况的简易问卷。UPI在日本大学生中应用广泛,1991年传入我国,1993年由清华大学主持召开中国UPI应用课题研究,对该问卷进行系统的修订。UPI问卷第一类心理健康状况很差、需要重点关注人群的筛选标准为:①UPI总分在25分以上者;②第25题做肯定选择者;③辅助题中至少同时有两题做肯定选择者;④明确提出心理咨询要求者。UPI问卷第二类筛选标准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UPI总分在20~
1.2.3 数据处理方法 相关数据通过瑞格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高职大学生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情况
SCL-90的统计指标主要有两项,即总分和因子分。按照全国常模结果,每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标准,总分超过160分,或者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者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就考虑筛选为阳性,需做进一步测查。一般认为,任一因子分值或总均分≥3分则表示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次4513名施测学生中,有心理困扰的学生为1271名,占参加测查学生总数的28.16%,其中,有中、重度心理困扰的学生为183名,占参加测查学生总数的4.05%。本次普查的总体情况、各因子得分情况、量表10大症状排行详细统计情况见表1~3。
2.2 高职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测试情况
UPI问卷表明,在4517名大学生中,有807人(17.87%)心理健康状况很差,属于一类重点关注人员;另外有1455人(32.21%)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属于二类次重点关注人员;其他2255人(49.92%)心理健康状况较为良好,属于三类非重点关注人员。三类人员的分布、各阳性因子的人员分布、问卷10大问题排行情况见表4~6。
3 讨论
3.1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问卷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良好,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及个体的多重因素影响,存在诸多心理困惑,需要引起关注。这些困惑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SCL-90量表调查显示,学生中、重度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焦虑等因子上,提示90后新生承受了来自社会、家庭、他人、自身给予的各种压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从而出现焦虑、抑郁、敌对等症状,可见人际关系不和谐、情感困扰、人格障碍、学业困扰和适应不良等是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经过与河北旅游职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教育学院、天津5所高职院校等一些使用SCL-90和UPI筛选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研究所得数据进行比对发现:在同一标准下的一类筛选率或中、重度心理问题学生比例无显著差异[3-5]。
3.2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策略
根据本研究调查结果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大学生心理潜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品质。
3.2.1 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转变成专业的性质或专业的状态,即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的职业,同时要具备相应的专业学术地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极不平衡,与历经20多年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笔者曾进行过相关调查,了解到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仍没有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没有专业、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经费、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音乐放松治疗室、情绪宣泄室、心理测量室等专门的工作场地和必要的工作条件,有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今还是空白[4]。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和工作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学生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要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走专业化之路是必然选择,以实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和管理运行的规范化、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咨询辅导的专业化、场地和设施设备建设的标准化。
3.2.2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拥有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数量足够、成员稳定的专兼职队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工作的教师需要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咨询、辅导和团体活动训练的基本技能、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辅助开展相关工作。笔者调研发现,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由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兼职完成,拥有专业、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院校不多,专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与上级文件要求和学生需要差距很大,教师专业学习提高的机会也有很大局限性[5]。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制度建设,按照素质高、业务精、师德好的要求加大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是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关键。
3.2.3 建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机制,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力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机制,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训练、咨询辅导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使有心理问题、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能够及早预防、发现,并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笔者了解到目前一些院校践行的五级塔形工作模式、五级目标体系、五级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五位一体工作方式有较好的实际效果,值得借鉴学习和推广[6]。五级塔形工作模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宿舍心理健康观察员;五级目标体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困扰疏导、心理障碍咨询、心理危机干预;五级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寝室-班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五位一体工作方式:课堂教学、宣传教育、咨询辅导、治疗控制、危机干预。
3.2.4 重视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为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要高度重视宣传教育,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路径,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以把“5.25”等活动作为契机,制作宣传栏、黑板报、横幅等开展不同主题、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比如,制作生动有趣的心理健康宣传资料、举办精彩的专家心理讲座、开展人性化的现场心理咨询、组织经典心理电影赏析、开展主题签名、组织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心理沙龙、心理健康游戏活动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利用网络、邮件、飞信、电话、信件、QQ群等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紧密关注学生心理动态,进行正面引导,调动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运动会等契机,开展各类文、体、娱、公益活动,发掘学生非智力因素,使学生获得认同感、自信心、成就感,让学生释放激情,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宣泄负面情绪,健康快乐成长[7]。
3.2.5 加强课程建设,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可以通过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调动学生自身的心理功能,激发自身潜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疏导和自我教育,从而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改善自我的心理行为,提升个体的心理品质。因此,课堂教学是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应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表演式及案例式教学等多种形式,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并通过各种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3.2.6 加强心理素质训练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为总目标。心理素质涵盖了广泛的内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培养和提升离不开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而心理知识又要通过足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感悟才能内化为心理意识、心理素质。因此,通过构建心理素质体验式教学体系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对于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意义重大。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为基础 ,通过营造实际的、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再现、还原一个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获得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发展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17世纪捷克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指出:“一切知识都不应根据书本的权威去给予,而应实际指证给感官与心智,得到它们的认可”。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实施心理健康体验式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实践证明,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所暴露出的重理论、轻体验,重形式、轻效果,重说教、轻行为的弊端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在具备相应资源的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者们可根据教学模块设计户外团体心理素质训练方案,把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堂教学延伸到教室以外。通过充分参与活动训练让学生获得实际的体验和感受,在体验活动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内在的潜能,树立其自信心;在体验训练中让学生克服自身惰性,磨练自己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发展健康人格;在体验中也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在体验中还可以使学生改善人际关系、消除心理困惑,认识到团体的作用和力量,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和参与意识。
3.2.7 建立规范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针对不同需要,充分发挥团体辅导训练的优势 为避免校园内心理问题造成危机事件的发生,一定要通过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关注、关心、关爱问题学生,并针对不同需要,发挥团体辅导训练的优势。比如,针对适应心理问题、人际交往困惑和障碍问题、压力管理和情绪控制问题、考试焦虑和学习障碍问题等一些常见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不同主题的团体活动训练方案,利用团体产生的动力来激发学生的激情,开发学生的潜能,改变不良状况,促使学生在团体活动训练中通过启发不断地观察、学习、体验和感悟,从而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改善自我,实现自我。在不同类型的团体活动训练中要把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活动支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指导价值、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技术的应用价值作为重点,突出学习者的需要、兴趣等心理特征,鼓励学生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享各自的体验,提升学生的感悟。在团辅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互动性、体验性和感悟性,使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更接近学生的心理世界。
总之,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高职学生面临更多的适应、学习、情感、人际交往、挫折、经济、就业等压力,如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心态,舒缓压力,克服负面情绪,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心理矛盾冲突,避免极端异常行为发生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加强相关的研究,结合实际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对策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S].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
[2] 张国成,王云彪.高职院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应对――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12-14.
[3] 袁明锋,钟永淑.“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管理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50-51.
[4] 李志宏.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策略的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6):125-128.
[5] 李志宏,鲁克诚.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J].中国高教探讨杂志,2009,(10):34-35.
[6] 李志宏,陈子祥,杨杰,等.高职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探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22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