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教育课程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教育课程总结

第1篇: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一、社会教育资源运用到法制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1. 社会教育资源运用意识淡薄

在对成长中的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时候,很多情况都是将学校教育资源和家庭教育资源考虑在先,并没有在意到社会教育资源能够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发挥效能。简单来讲,当前法制教育工作忽视了社会教育资源的效能。具体来讲,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社会教育资源的运用,需要消耗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实现联系,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利于集中开发和管理;其二,社会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之间存在很多的区别,学校缺乏这种教育资源配置的能力和素质,难以切实的将其效能发挥出来。

2. 社会教育资源运用素质不高

社会教育资源在法制教育方式创新方面的效能是不一样的,资源更加多样,行为主体更加广泛,牵涉面更加多,要保证社会教育资源与其他教育资源之间的融合,还需要专业化的教育资源管理人员。而当前社会教育资源运用经验不足,法制教育方式创新还存在很多限制,仅仅依靠学校的组织和规划,在缺乏社会教育资源配合的背景下,也难以保证社会教育资源能够切实的发挥其效能。在社会教育资源融入法制教育方式创新的过程中,由于沟通的不畅,造成实际的教育效果不佳,也是常常会出现的事情。

3. 缺乏社会教育资源的运用氛围

之所以说在法制教育方式创新的过程中,社会教育资源运用氛围比较缺乏,是因为:其一,社会教育资源难于找到有效的途径实现与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之间的沟通,难以达到相互协作的局面,也就难以保证社会教育资源能够发挥其效能;其二,社会教育资源缺乏积极性去参与到法制教育创新实践中去,往往也难以保证其教育资源最大效能的实现;其三,社会教育资源在法制教育中的运用经验缺乏,在开展的过程中没有对应的参照,由此很容易出现混乱的局面。

二、社会教育资源运用到法制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需要尊重社会教育资源的特点,总结和归纳当前法制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探析社会教育资源运用到法制教育中的实现途径,是当前需要积极面对的问题。

1. 注重挖掘法制部门中的教育资源

我国法制部门众多,担负着法制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是我国法制教育中社会教育资源的主力军。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法制部门教育资源的挖掘,积极做好与相关法制部门之间的沟通,以发挥其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专业效能。具体来讲,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邀请辖区内派出所所长担任学校的法制校长,并且对于法制校长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形成学校与法制单位之间对口,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学校应该积极与法制宣传部门实现信息交流,一旦法制宣传部门开展社会法制宣传活动,应该及时告知学校,鼓励学校的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宣传活动中去,以实现学生法制观念的提升。如在市区组织的法制宣传月活动中,鼓励学生参与进去。

2. 开展多样化的法制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教育资源的生活性特点,注定了法制教育方式应该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为此我们应该尝试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以《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依据,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进去,使得自身的维权意识得以不断提升;其二,积极利用少年维权岗,红领巾监督岗的契机,对于校园附近的小商小贩进行清理和规范,以保证有着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其三,以消防法律法规为依据,积极开展全校的消防预警演习工作,以使得学生的消防意识得以提升;其四,开展法庭进校园活动,将当地审判机关的一些简单的审判活动迁移到学校进行,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制的权威。

3. 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去进行夯实

当代社会资源中,互联网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法制教育实践中,为提升实效,我们应考虑对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具体来讲,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充分重视网络的作用。尤其在当前网络是当前社会迅速便捷的媒体,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法制教育,不仅仅可以保证法律教育的自由心,还可以保证课堂法制教育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建设法制教育网络精品课程,以视频图片文字的方式展现实际的法律案件,由此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法律的内容;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课程共享,以便学生可以更加自由的选择,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探讨;充分运用既有新闻和影视教育资源,尤其是国内外法制宣传教育,英模先进事迹,法律纷争解决办法等新闻报道,电影电视资料,由此形成资料集合,在公众场合或者网络上实现播放,使得法制教育效果能够得到最佳体现。

第2篇: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在教育发展史上,英国教育改革一直是以一种缓慢渐进的方式进行的,为此,许多人称英国的教育改革是十分保守的,其实英国教育的发展有如一条流动的河流,表面上平静流淌,底下却是波涛汹涌。近年来,英国在课程设置、考试制度、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在离婚率上升、吸毒等各种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行为急剧增加的状况下,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把目光投向学校和教师,希望学校能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德育已经成为英国政府和民众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

一、英国学校德育的实施

1.课程实施在英国新出台的2000年国家课程目标中规定,国家课程的目标是:(1)促进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2)推动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公民教育;(3)发展技能(参见汪霞:《英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界定》,《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期)。从中可以看出,促进学生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课程的首要目标,通过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是英国学校德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第一,宗教教育。由于传统的宗教教育强调,要求学生接受宗教信条,它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发展。面对社会道德风气败坏的状况,教师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的宗教教育能否扭转这种局面,英国民众普遍表示不信任。今天英国的文化不再是由宗教思想占主要地位,影响更大的是自由市场、工业和贸易的哲学,在人们对“德育世俗化”的呼吁声中,近些年来教会已经在某些问题和教义上做出修改以适应现代社会,宗教教育的重心也逐渐从着重“宗教”到着重“教育”。课堂讲授时以对社会生活中种种问题的讨论代替了以往的宗教教条问答,或通过丰富的宗教故事比喻去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尽管不少人认为宗教教育已经无法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宗教教育的教师们也在担心宗教教育能否会被公民教育取而代之。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由于英国是一个宗教影响深远的国家,20世纪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又使得英国民众更需要宗教的安慰,因此官方仍然把宗教教育作为今天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在他们看来,可以通过宗教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英国资格与课程委员会的主要执行官员尼古拉斯•塔特(NicholasTate)就说:“没有宗教教育我们将无法理解这个世界”。坎特伯雷大主教也说道:“自从启蒙运动起,人们就生活在对上帝的残余信仰之中,但是如果人们彻底离开了这些信仰,他们将发现,为人们应该行为找一个代替的基础是十分困难的”(JohnBeck,MoralityandCitizenshipinEducation,Cassell,1998,P57)。这就是宗教教育为什么在英国的课程中仍须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的实施源于国家与宗教分离的传统。随着英国“德育世俗化”的呼吁,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许多学校开设了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有的学校则是将这两门课分开。个人与社会教育课在英国学校中通常每星期上1~2节课,课程内容大多涉及德育内容,其中有些带有争议性,并且极深地触及个人、宗教和文化信仰以及价值体系。个人与社会教育提供了一个机会去关注在核心和基础学科中容易被忽视的领域,例如,犯罪和惩罚、对法律的理解、权利和责任、国际关系、当前事务、为将来作父母而准备的教育、社区学习和服务等等。个人与社会教育课程强调主动学习的技能,并使用讨论的方式学习,在个人经历与非个人内容之间,该课程为个人学习这些知识架起了一座桥梁。当然,这种机会并不是由个人与社会教育课程单独提供,但是在该课程中,这是主要的教学目的。在英国的学校中,大多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英国的健康教育有9个组成部分:物质的使用和误用、性教育、家庭生活教育、安全、健康锻炼、食物和营养、个人卫生、健康教育的环境方面以及心理方面。在每个阶段将给学生在每个领域(个人、团体和社会)发展理解力和技能的经验(JanetEdwardsandKenFogelman,DevelopingCitizenshipintheCurriculum,DavidFultonPublishers,1993,p30)。在英国2000年国家课程中,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被列为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要求是:5~7岁:学习怎样制定简单的目标,做出简单的选择来改善健康,注意安全,倾听他人说话,与他人玩耍和合作工作,尊重人们之间的异同,认识到恃强凌弱是错误的。7~11岁:学会认识成就与错误,制定个人目标,意识到不同类型的关系。了解锻炼和健康饮食的益处、哪些物品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和危险的。开发一些基本技能来对抗压力。知道基本紧急援救步骤、种族主义和恃强凌弱的后果,接近青春期带来的变化。11~14:学习怎样计划——对14岁时的学习做实际的选择,能管理个人钱财。了解与误食处方药相关的非法物品及其危害、基本事实和法规,避孕、艾滋病病毒、性传染和高风险的行为。实践对抗威胁自身安全和人类的压力的方法。知道基本紧急援救步骤及到哪里去寻求帮助。理解偏见、歧视和陈规的影响,以及怎样自信地挑战它们,学会一些基本的人际关系处理技能。了解在家族关系中,婚姻的作用与重要性。明晰父母的责任与作用。14~16岁:学习在许多场合负责地介绍自己。了解与误食酒精和药物相关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健康危害、早期和怀孕,理解婚姻的本质和重要性是为了家庭生活和培养孩子。理解父母及其对家庭生活的价值、和平处理争议的方法。挑战犯罪行为,并积极提供和接受帮助(汪霞:《英国基础教育学科解析》,《学科教育》2000年第11期)。

第三,公民教育。1990年,两份文件的出台表明公民教育开始正式列入英国国家课程计划之中。英国前国家课程委员会的课程指导之三(CurriculumGuidance3)规定,公民教育作为5个交叉课程主题之一被正式纳入国家课程,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在发展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具备的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获得并理解公民的基本知识。公民教育包含的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社区,多元社会,公民自身,家庭,民主、公民和法律,工作、就业和休闲,公共服务。其中还规定公民教育中的活动应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鼓励并建议他们发展对世界事务的关心及参与其中的欲望等(JanetEdwardsandKenFogelman,DevelopingCitizenshipintheCurriculum,DavidFultonPublishers,1993,P2)。第二份重要文件是国会下议院的题为《鼓励公民教育》(EncouragingCitizenship,1990)的报告,该报告强调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并确定公民学习应涉及“理解规则,获得知识,发展和训练技能,通过学校作为一个团体以及在广阔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经验学行为(同上,P3)。这两份重要文件的出台确立了公民教育在英国学校中的地位。1997年,新工党政府在其首份教育白皮书《追求更优质的学校》(ExcellenceinSchool)中做出加强学校中的公民教学和政治教育的决定。同年11月,时任国家教育与就业部部长的戴维•布鲁克特(DavidBlunkett)宣布成立学校公民教育与民主教学建议组(AdvisoryGrouponEducationforCitizenshipandtheTeachingofDemocracyinSchools)。该建议组成立的宗旨是:为学校中的公民教育提供有效的建议——包括民主参与的特征与实践;作为公民应有的义务、责任和个人权利;团体活动中的个人和社会价值(DavidKerr,ChangingthePoliticalCulture,OxfordReviewofEducation,Vol.25,1~2,1999)。建议组就英国的公民教育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包括公民教育的内容、教学指导、目标等。2000年9月,新的中小学国家课程在英国确立,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已正式作为英国中小学基础课程之一。

该课程要求5~16岁的学生发展以下技能:调查和批判性思维;讨论与辩论;商谈与调解;参与学校和社区活动。该课程还规定自2002年9月起,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将成为11~16岁学生第3阶段和第4阶段的国家教学大纲基础课程。从此,公民教育作为一门特定的课程在英国的中小学实施。第四,其他课程教育。英国的德育既体现在一些与此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如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宗教教育以及公民教育当中,在其他一些课程中同样渗透着德育的内容。课程委员会的文件曾经指出:“应试图引导学校对于精神和道德发展的理解,并阐明这些标准并不仅仅是用于宗教教育和集会,而且还有课程的每一领域以及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NCC(April1993):SpiritualandMoralDevelopment:aDiscussionPaper,York:NCC,p2)。在1993年的讨论文件《精神和道德发展》中也说道“做出负责并且有理性的判断的能力,应当通过课程的所有学科加以发展⋯⋯道德问题将在如科学(涉及生活和死亡问题)、地理(环境问题)和历史(发展与忍耐)等学科中提出”(同上,P6)。2.集体礼拜集体礼拜和宗教教育被认为对促进学生的精神发展方面起很大作用。1996年的教育法继续要求所有学生每天都应参加集体礼拜活动,活动应全部或主要与基督教特征有关。集体礼拜用于加强国家课程或宗教教育的学习,但并不是用来作为宗教教育的代替品。集体礼拜一般都在学校举行,利用每天上课前的15~25分钟时间,将全校学生集中在一起。在同一学校经常会举行不同教派的集体礼拜活动,有些是由校长或教师带领,有些则由学生发动,包括唱赞美诗、做祷告或者是校长讲话、阅读圣经和其他宗教文学作品。有时集体礼拜活动则会围绕着“诚实”、“思考每一天”、“新学年,新开始”之类取自日常生活的主题展开。集体礼拜通常经过仔细准备,由圣经故事或其他故事改编的剧本常被引入活动之中。音乐是大多数集体礼拜活动的重要特征,孩子们在各种乐器的伴奏(包括录音机播放音乐)下唱赞美诗。英国学校中的集体礼拜有时会让学生接触到一些有争议的公共政策问题,有时也会牵涉到一些新闻中的敏感事件。但是,对于法令规定的集体礼拜活动,英国各界还存有不少疑问。

学校作为广阔的世俗社会的一部分,是否能够或者说是否应该让学生集中在一起参加集体礼拜?对于罗马天主教、英格兰教会或其他教会学校来说,这一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而对于大多数的地方教育当局或郡立学校来说,对集体礼拜的主张,甚至祈祷,都存有疑问。总的说来,随着宗教在英国影响力的下降,今天英国学校中的集体礼拜不像过去那样受重视,大多数学校的集体礼拜活动都是断断续续的。据统计,只有20%的中学仍在坚持每天的宗教集体礼拜活动(JohnBeck,MoralityandCitizenshipinEducation,Cassell,1998,p39)。3.社会活动英国学校的社会活动一般有两种,即社会政治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英国大多数的青少年会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例如:(1)组织中的年轻成员从1988年的1300人增加到1995年的15000人;(2)在申请参加社会服务志愿者组织的全天志愿工作的人当中,18岁以下者占60%;(3)绿色和平组织中的年轻成员从1987年的80000人增加到1995年的420000人;(4)一份来自英国志愿者中心1991年的报告显示,在1990年,有55%的18~24岁年青人参与到一些志愿行动中去;(5)国家青年机构的一份报告则表明,有许多年青人也参与了党派政治组织:1995年青年工党有28000位年青成员,青年保守党有20000位年青成员,自由则有5000名青年成员(DebiRoker,KatiePlayer&JohnColeman:YoungPeople’sVoluntaryandCampaigningActivitiesasSourcesofPoliticalEducation,OxfordReviewofEducation,Vol.25,No.1~2,199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英国的青少年对各种社会活动的参与率较高。通过这些社会活动,使在校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社会群体人们的需要,增加他们对于社会结构和进程的认识,有利于他们的个人与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发展。

二、英国学校德育的特点从以上描述的情况看,英国学校德育总体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3篇: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2001年5月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了综合活动课程的序幕。2001年至2004年,我国的教育改革进入实验形成阶段。《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课程设计原则是"均衡设置课程、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加强课程的选择性"[1],除去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目,其他科目占49%~60%,这就保证了学生多方面学习、实践的机会。在新课改的基础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校活动为基础,以学生自身体验为中心完成教育过程。课程的结果表现为思维中的记忆和身体的记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思维与身体记忆进行教学,使直接与间接经验达到统一。经验的获得与建构需要学生以原有经验为基础,通过同化、重构的方式完成经验的建构。综合活动课程的中心在于建构,而建构的关键在于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参加活动课程带来的教育成果。

一、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与家庭教育的冲突

1.教育思想落后

教育思想的落后与家长的自身经验相关较大。家长都是站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评价孩子的学习和综合活动课程,没有从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教育成长,这种思想限制是家长长时间处于应试教育形成的惯有思维模式。在没有专业教育人员帮助下,家长很难走出落后的教育思想界限,综合活动课程在家长眼中也成为学校工作的简单变化。

2.教育角色混乱

现代家庭结构导致家庭中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比例严重不协调,一个孩子往往要面对两到四个教育者,家庭无法形成教育核心,孩子的教育时常出现矛盾。通过对家庭的访谈调查,研究者发现祖辈与孩子父母会产生教育分歧,孩子父母由于孩子祖辈的干扰,没能在孩子心中形成教育权威,孩子的教育往往摇摆不定,不知道哪种教育是对的,以致孩子的教育认知、教育行为会产生前后不一致。

3.综合活动课程进行不彻底

在深入到学校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综合活动课程在学校中还处于进行状态,学校教育难以冲破旧的教育思维、习惯。教师教育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学校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促进新教师的成长,所以每个学校教师往往具有这一学校的特征。学校教育的传承一方面继承了学校的教育风格,一方面也由于旧有教育的特点阻碍了综合活动课程的进行。学校教育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逐渐改变学校的教育传承,在这一过程中综合活动课程的效果可能会打折扣,综合活动课程的进行会不彻底。

4.缺少家庭教育支持

总结中外课程改革,家庭一定会被当作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家长和孩子的意见也被广泛采纳。我们的综合活动课程在取得家庭支持上却很失败。专业的学校教育是综合活动课程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然而"非专业"的家庭教育较少进入综合活动课程研究者的眼目,在家庭教育与综合活动课程结合的研究上极为缺少。无论是在实践,还是在理论上,家庭教育与综合活动课程的结合都被忽视。所以,综合活动课程要想再深入,必须将以前未重视的家庭教育当作一个改革重点,获得家庭教育的支持。

二、活动课程与家庭教育契合的途径

1.转变家庭的个体教育观念

家长的个体教育观念和基础教育的社会教育观念的冲突造成孩子的教育责任划分不明确,家长逃避教育责任,而学校教育责任过重。转变这种状况的最好做法就是转变家庭教育的个体教育观念,帮助家庭教育建立社会教育观念,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还是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完成孩子的个体发展,还需要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2.组织家长参与综合活动课程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综合活动课程绝对无法逃避家庭教育的影响。如若综合活动课程要进行下去,必须在实践上解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产生一致作用。综合活动课程下一步需要进入到家庭,允许家长参与到课程中来,帮助家长建立家庭教育结构,让家长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3.减少智育课程

我们现在的智育课程太多了,多到学生想要有点自己的时间都是奢侈,学生根本不可能再在智育之外发展其他的素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先从减少智育课程开始,先给学生参与其他活动的时间。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并不是教师"放羊",而是减少教师的教育责任,使教师能够有时间、精力照顾到学生的独特性。智育时间减少了,那么教师就需要将精力集中到学生的素质培养。

第4篇: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需求理论;经济博弈论;产出最大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60-04

一、研究背景

当前社会各界围绕“优质师资”争夺而产生社会矛盾和问题:社会、教师、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持续升温,围绕“优质教育”产生的供需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学前教育“入园难”现象普遍;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家长热衷于“重点”学校,致使这些学校“一座难求”而“二、三流”学校面临生源紧张的生存压力。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制约了各地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严重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当前发展,而且从根本上制约着长远发展,给各地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上述问题,追本溯源,在于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环节脱节。鉴于此,本文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以需求理论为切入点,以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对接改革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归纳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高等教育、高中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初中、小学)、学前教育四个教育阶段,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中小学现有教师资源配置两个角度,在充分调研论证高师院校专业设置与基础教育阶段师资需求现状基础上,运用产出最大化理论和经济博弈论,寻求有效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对接模式。旨在不大幅度增加师资培训投入的前提下,对高校师范专业现有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在职各阶段已有教师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有效提升教育投入的单位产出,扩大“优质教育”的普及面与影响力,彻底解决“优质教育”供需双方的矛盾,总体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助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现状

纵观当前学界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据中国知网1979-2015),仅有单永志[1]就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展开了初步探讨。

三、理论基础

需求主要指“希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存状态之间的差距”[2]。需求一般包括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主要指社会、国家需求。社会、国家需求主要是指国家和地域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需求,本文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优质师资的需求;微观层面主要指个人需求。个人需求主要是个人为追求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而产生的个体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是指学生目前现状与其期望之间的差距。在本文研究中,根据需求群体的需求迫切程度(而非宏观微观层面,亦是为了突显当前研究的人文重点与民生特色),将诸多需求群体分成两个序列:社会(中小学家长,本文研究需求主体均包括学前教育阶段,下不一一说明)、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和师范生这三个需求群体为第一序列,着重其需求诉求的反映;高师院校发展需求为第二序列,着重其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

需求理论“接地气”,反映基层各群体的基本诉求,是本文前期问卷调查和后期理论模型诞出的核心理论。

博弈论是解决两个或多个理性决策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决策及均衡问题的理论[3]。它通过把决策主体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理性化、抽象化,实现精确刻画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从而使决策和抉择过程更加科学化,主要指博弈主体之间所开展的博弈过程,即博弈主体在“策略空间”,作为“理性参与人”在多个策略中选择及实现对自己利益最大化方案的可能性。在我国高校师范专业及课程设置领域,博弈主体多种多样:社会、用人单位(中小学校)、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职能部门、师范专业开设院系、师范生等博弈主体。

产出最大化理论就是在既定单位投入的前提下,通过统筹安排、优化组合,发挥既定单位投入的最大功用[4],简言之,就是获得单位投入的最大收益率。

博弈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决定了各个利益主体不能站在全局统筹的角度,实现总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需要产出最大化理论起统筹作用。

本文认为,可以从社会(中小学家长)、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和师范生三个需求主体,来研究高师专业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问题。

首先阐明此两种需求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见下图:

从图1可以明确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重叠部分,且这个重叠部分面积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重叠部分面积越大,则说明社会和中小学校作为需求双方在优质师资方面的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不理想。

四、问卷调查

本文在调研论证阶段,通过在高校师范生、中小学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收集课题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调查问卷主要针对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优秀师资缺乏”这一社会热点与矛盾设计,主要包括高校师范生卷、中小学学生家长卷和用人单位(中小学校)卷三种,主要从高校师范生课程设置、用人单位代表的社会需求、中小学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等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设计,问卷采用五级评分法,然后辅以在一定范围内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扩充资料,接着运用统计软件SPSS和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统计结果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数据分析、总结;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同时辅以与家长座谈的形式,收集社会反馈信息,得出破解教师教育改革难题的动态模型。问卷内容及数据见如下系列表:

调查显示,普通小学99.9%的家长认为小学阶段属义务教育,不应收取任何费用;同时93.5%的家长在选学校时,考虑收费问题(这里的收费主要是额外的赞助费,一万到几万不等)。可见跨学区就读费已成为困扰家长的一个问题,也是资源不均衡分布造成的一种畸形社会现象。

五、高师院校传统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在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高师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高师院校开设课程严重脱离现实需求

高师院校所开设课程“老、旧”,严重脱离现实需求,尤其是脱离基础教育阶段以中小学校为代表的用人单位需求,造成尖锐的社会教育矛盾:一方面是优秀公立学校“倍受青睐”,另一方面是办学质量稍差、社会影响弱的公立学校“门可罗雀”,同时给私立学校异军突起留下广阔空间。但私立学校办学也产生两个极端:一是具有优质师资的私立学校学费极高,而师资力量薄弱的私立学校则面临与“二、三流”公立学校一样的命运。

(二)大学生攻读学业课程积极性受到影响

由于高师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不合理,传统设置的专业课程“沿袭”现象严重,甚至有些课程几十年不变,基本体现不出设置该门课程的初衷。而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不仅对新课程充满求知欲,而且已认真考虑当前所学专业课程对日后就业的作用及影响。

(三)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严重失调

我国各地诸多高师院校基本都是把教育实习作为毕业生一门课程,加之重视程度不够,操作不规范,使之基本流于形式,而开设理论课比重过大,造成毕业生就业后实战能力不强,大多用人单位基本实行“岗前培训”制度,在招聘新人后,直接先开展“岗前培训”,待职场新人实用能力提升后再使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高师专业培养体制滞后于时代的尴尬。

六、基础教育需求现状

在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基础教育阶段需求现状及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优质师资急缺

优质师资急缺,不仅优质教育师生比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就连中国各级教育机构所有教育资源的各种师生比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网上收集相关数据引用)。该问题是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从优化高师教育人才培养、加大基础教育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对接、壮大各级教育师资队伍上下真功夫。

(二)课程开设“少”、“旧”,良莠不齐

当前基础教育各级各类机构开设课程主要依据自身所具有的师资力量,很难严格实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育部2011-10-08)》所严格规定的课程开设标准及门类。经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机构管理人员座谈得知,他们之所以“就地取材”,主要在于长期积累造成的相关课程师资比例严重失调,且扭转乏力:高师院校批量培养的毕业生,只能够改变部分基础教育课程师资缺乏窘境,而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社会与学校需求呼声极高的新型课程,却如“隔靴搔痒”,爱莫能助。

该问题的关键有二:一是基础教育阶段需求未能及时反馈到高师院校;二是高师院校太过于注重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而基本忽视了实用能力培训课程的开设。

七、对接分析与讨论

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接的关键,在于占需求群体大多数的基础教育所代表的社会需求。该需求群体诉求的顺利解决,可以从根本上充实基础教育阶段用人单位的办学实力,提升其社会影响力与知名度,缓解社会各界对优质教育追求的压力;同时也会大大提高高师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满足高师专业学生追求自我价值及社会价值的体现,也有助于高师院校提升其办学社会影响力,助力高校突显为国家培养建设者的社会服务功能。具体建议如下:

(一)以互联网络为依托,开发多方教育需求及课程设置平台

系统平台设置以基础教育阶段用人单位需求为轴心,尽最大可能拉近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与高师专业课程设置距离,从需求群体的不同视角,凝练基于满足各级教育需求的高师专业课程开设体系。

(二)优化高师院校理论课与能力培训课比例

大幅度缩减高师专业理论课程开设比例,大规模增设针对实践各个环节能力培养课程,确保高师专业毕业生在就职后能够学以致用,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优质师资的迫切需求。

(三)引入监管阳光,加大各方监督

加大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对接改革的监督力度,同时引入社会监督力量,用社会需求群体监管的阳光,确保该项改革落到实处。

(四)突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职能

高等院校在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建设大潮中,应积极主动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满足社会对建设者的实际需求,更好服务社会,彰显教育的社会功用。

(五)设置教育改革监督系统,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统筹教育改革在“阳光”下健康运行

当前不同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争夺战”之所以成为社会热点,且步步升温,除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与高等教育阶段课程对接存在严重脱节外,“优质教育”供需双方信息和话语权的严重不对等、社会各界处于被动合作地位,亦是一直接原因。由于教育信息的获取和建议反馈渠道不畅,造成以学生家长为典型代表的社会各界不了解自己所处区域的当前教育格局,因误解而升级教育矛盾。

教育教学改革,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为确保改革举措不走调、不变味,落到实处,须通过设置教育需求信息交流与监督系统,全方位接受教育改革各方、尤其是社会各界的“阳光”监督,逐步实现各方教育信息享有权和话语权的对等,保证教育教学改革和谐运营,健康发展。此举亦有利于调动教育改革各方的参与积极性,争取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阶段“入学难”、高等教育阶段师范生“就业难”等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与支持,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教育合力,为降低教育成本、以最小成本博取最大教育教学质量产出提供监管保障。

八、模型描述

在需求理论驱动、博弈理论支撑、产出最大化理论统筹指导下,前小节单视角结论可耦合表达为:首先以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为基础,运用教育需求征询系统,有力拉近双方趋同率,在第一层级实现双方需求趋同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将该需求信息暂时存储,等待与师范生学业需求信息再次求同;接着通过该征询系统,将师范生需求与已存储的社会/用人单位信息求同,将三方趋同需求信息反馈至高师院校,助其制定基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培养针对满足基础教育阶段需求的合格人才;在两次、三方需求信息求同过程中,全程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至此,本研究成果模型诞生,简称“阳光-花-盆”模型。

本模型采用教师教育课程于基础教育课程对接开放式动态设置形式,摒弃传统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时效性差的缺点,引入需求机制,实时收集、反馈社会及中小学的需求信息;同时该系统是动态的复合系统,其中各个专业课程设置组成部分既可独立运行、又可复合运行,动态发展,实时反映社会和时代需求,顺应发展潮流。

九、结语

本文研究着眼于解决高校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各界对各地中小学“优质师资”需求脱节这一关键问题,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得出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俱佳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动态体系,以最小的教育投入,博取单位教育的最大产出,从宏观上符合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理论来自实践,正确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推动作用”这一基本辩证法思想,顺应了时展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期待学界专家的批评指正与各级教育领导主管机构及大中小学校的肯定与采纳。

参考文献:

〔1〕单永志.浅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J].教育探索,2010,(1):53-55.

〔2〕Berwick,R.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In Johnson,R.K.(eds.).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ambridge: CUP,1989.

第5篇: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教育要与时俱进,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对素质教育进行界定、厘清,就要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要尊重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的、健全的、个性的并带有公民性征的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历史是整个人类社会活动总结,是哲学范畴里的人类探知过去、现在、未来的知识延续。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对于增强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极为重大。下面,就自己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些不成熟的体会和尝试与同行和关心素质教育的同仁商酌。

一、求变创新、树立科学的历史素质教育观

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都蕴含在历史知识之中。要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质,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探求精神,历史学习是一个非常必要的途径。求变创新、树立科学的历史素质教育观, 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以往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缺乏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只是讲授历史窗口知识,知识点的连缀,目的在于押题、猜题,并以考试加以检验学习成绩,历史课成为死记硬背的学科,没有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特别是形成历史思维定势,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事物与分析事物,从而形成科学的、完整的历史思维链。日新月异,渐进践行历史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让学生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让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明确教学相长,重视学生的学的过程,注重教学效果,适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是学习历史的主体,是认知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互动,如何自觉的与教师教授的历史知识点发生共鸣,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倡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一道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法,为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培植良好的学风。

二、利用现代教学知识与手段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素质教育要有与传统教育相焊接的连续性与转折点。毕竟,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性 从研究人性的角度出发,教育的目的为“提升人性”,这是既具有理论针对性又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因为当今世界,人们对身边物质的追求太在意了,既少去仰望头顶的星空,更少去探索内心的奥秘,对认识自己、提升人性的追求太缺乏自觉了。其实,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并不决定于他所拥有的物质,甚至也不决定于他所获得的名声,而决定于他所达到的人性的高度,也就是他超出动物性的高度。日本心理学家铃木健二说:“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命运之神都赋予了他一种他人所没有的优秀才能,这种才能有人靠学习来发挥,有人靠聪明来发挥,有人靠英勇来发挥,有人靠温柔来发挥。毫无才能的人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又说:“消极的成功, 不如积极的失败,必须看到,在失败的过程中,往往蕴含着成功的基因。”

在全世界正在展开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教育更具个性,是一个共同的课题,这在亚洲各国和地区的课程改革中更加明显。日本综合学习时间课程的开设与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理念基本一致,都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当地课程资源的良好开发利用,是综合学习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所以素质教育是从传统教学方法中、在社会实践中优选劣汰的结果。课堂教学就是我们教师运用各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坏境,历史教学还要有课外教学坏境:乡土教材,野外观察、考察、实习等。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每讲到一个重要历史知识点时,为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与挖掘历史知识点的深度,适度出些历史小论文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写作历史小论文,并在自己班级QQ群里进行交流,教师适时进行指导,这样可以利用互联网做到在课堂不能达到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阅读和积累。另外,小论文的写作,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探求的兴趣与相互探讨。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探讨的机会,一举数得。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第6篇: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在过去的几年,甚至几十年里,我们的教育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一切以老师和家长的话为依据,学习成绩优良,顺着家长和老师设计好的路线默默地在做标准的“好孩子”。很少,甚至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主张。这样的“品学兼优”的学生,缺乏对学习和生活作出自己选择的能力,也放弃了对自己活动的对象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的权利》这种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是“他主”的。

那么,我们现在倡导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呢?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加强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必须花大力气,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别和学习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兴趣和求知上进的精神。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过程。它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要让学生在合作中积极承担个人的责任,互相支持,相互配合,同心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三,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学习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旧到新、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已有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一代代相传,知识好象是现成的。(当然,几千年前的一些现实情况,我们不会亲自去发现,去亲身感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一个媒介,学生不需花大力气,只在教师的训练下,一步步靠近现成的答案,二者将先人留下的经验总结死记硬背。这是一种“被动的”、“强制性”的学习。

第7篇: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医学专科大学生;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56-02

近年来,医学院校招生人数以每年10%-50%的速度增加,09年更是突破百万,所以大量的医学毕业生进入市场,这一方面满足了社会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医学生就业难的新问题。面对这种问题,各医专院校都采取了相关措施推动毕业生就业,但他们仍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上,比如: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为学生开展职业咨询、举办多种类型的双选会向各医疗卫生单位推荐毕业生等。这些措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不是很理想。而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各地方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目前全国各高校普遍开展大学生创业工作,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而医学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

一、医专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经过我们对本省医专院校开设创业教育课情况的调查,发现医专院校的创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创业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规律的,应成为高校学生的“第三本教育护照”。但是长期以来,在医专院校,很多领导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学好专业课才是最重要的,创业教育没有必要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只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而已。即使迫于上级文件的压力,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却不够深入;而很多学生也认定自己将来要做一名医务工作者,不会去创业,也会忽视创业教育的课程。

创业教育应该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各部门共同努力。但是据我们调查得知,很多高校都是主抓学生就业工作的部门牵头,比如就业办公室、学生处、校团委等,但这些部门只能从政策和组织创业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来推动医专学生创业,而对于其他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则调动不起来,所以如果仅靠一两个部门的努力,效果很有限。

(二)创业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形式单一

虽然各医专院校对学生进行了创业相关知识的教育,但很多都只是把创业教育当成就业指导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创业教育做得并不到位,只有极少数的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而且各校采用的教材也是参差不齐,安排的课时数也长短不一,因此,学生接受的创业教育是不全面、不系统的。

在创业教育的形式上,则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很少有学校进行“商业模拟”,开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

(三)创业教育功利性强,学生创业热情不高

本来,创业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应用型和创业型人才的。但是学校迫于上级部门的压力,创业教育向精英化发展,通过培养部分精英学生,培育一些重点创业项目以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通过获得奖励来体现学校创业教育的实力。其实这是做法有很强的功利性,严重掩盖了创业教育实施的本质,导致创业教育在学校内形成了两种弊端:一部分学生热情很高,积极参与,希望通过参加比赛来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经历,提高自身创业能力;一部分学生则无动于衷,他们认为自己既然学医,将来是要做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因此应该把学习专业课放在首位,尤其是实习前一学期,专业课学习非常繁重,也使他们无暇顾创业教育课程,更别说参加创业活动。

(四)有关创业教育的研究层次较低

在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者大部分来自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学生工作者,真正的专业教师却很少,高职医学院校也不例外。因此现有的创业教育学术研究技术含量较低,论著发表水平也偏低,而有关医专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就更少了。另外,关于创业教育的学术交流活动也很少,并且交流人员的组成结构也相当混乱,有关课题研究大都以调查总结为主,从学术理论高度去探索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

二、对医专生创业教育的思考

针对医专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创业教育应该立足于学生和本校的实际,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手段和途径,使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转变,树立创业观念,鼓励学生把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结合自己的专业与兴趣,实现自身价值。对于如何加强医学生的创业教育,我也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跟大家一起探讨。

(一)加强师生创业教育观念的教育

鉴于部分专业课教师对创业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对这些专业课教师的培训,让他们明确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使他们树立以创业带动学生就业的观念;并且让他们认识到人才培养应从医学专门人才向有医学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方向转变,要转变那些阻碍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要认识到现今社会需要大量的创业型人才,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就必须要能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业型人才。对于学生我们也要加强培训的力度和广度,使他们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认识到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性。但是一定要给予这些学生正确的引导,因为在《执业医师法》中明确规定,没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就没有处方权,也就没有行医的资格。所以医学生要走自主创业这条路就必须另辟蹊径。比如: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陪护、医疗保健、导医服务,开办养老院、加盟药店等。

(二)在制度上为创业教育提供保障

提高创业教育的成效,关键要在制度上有保障。比如:为保证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学校应成立一个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对创业教育进行统一管理;为调动和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学校应推出一系列激励措施: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创业教育培训班、KAB、SYB师资培训班等培训,要拿出专项资金邀请企业界人士进入课堂与学生交流,鼓励创业教育教师参加相关领域的学术活动等;为了弥补老师缺乏实践经验的缺憾,学校要积极聘请相关人士担任创业导师,实行“双导师制”。

(三)创业教育课程应该形式多样

医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既有相似性又有其独特性,在于其专业性特别强。所以一直以来,医专院校都比较注重于对学生就业技巧的指导,而针对创业方面的指导却很少,所以建议医专院校应结合当前国家政策与学校实际,开设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创业指导课,为医学生创业提供理论支持。

1、把创业教育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因为课堂教学是对医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指导课,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创业方面的知识;二是把创业教育融入到各课程的教学当中,所有课程都要有机的渗透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知识的构建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等。2、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一是组织参加国家级的“挑战杯”和省、市、校级的“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二是举办高质量的“创业论坛”、“企业家课堂”等活动,用他们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及成功的创业经历,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激情,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决心。3、在医学院校内创办医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等场所为医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场地支持,让学生自主实践办企业,让学生得到创业的真实体验,通过这些体验获得感性认识,积累创业经验,为日后的创业做准备。4、市场参与,高校可通过各自的创业基地,给很多创业大赛中的优秀成果一个创业平台,为积极创业的医学生提供一个硬环境。

(四)改革创业教育考核方式

创业教育要采用突破常规的课堂考核方式:一是把学生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融入到考核中;二是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比如个人式的书面考试、感想和体会等;开放式团队式的创业计划书、课程论文等。

总之,创业教育是解决医学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医专院校应当增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唤醒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作者单位: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简介:秦功礼(1967― ),男,河南商丘人,副教授,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指导。

参考文献:

[1]田红.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

第8篇: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有效教学 课改 理念 教材 考核

一、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现状与有效教学的差距

近年来,大量的中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根据我们对学生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经历的跟踪调查发现,我们的学校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发展有诸多的不和协地方,其问题主要体现:

1.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知识量狭窄,没有吃苦耐劳、终生学习的理念,在困难和逆境面前,不是勇往直前,而是知难而退。缺乏对职业环境和岗位目标的全面认识,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较弱。

2.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技术工人的需求,加大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规模,学校在校生的人数有了明显增加,“量”大了,但“质”却达不到,资金缺乏,实习设备跟不上,教师数量的增长与学生的增长不成比例,教师知识更新量与社会需求脱节。

3.实践性课程是训练职业技能,形成实际工作能力,养成积极的职业态度最有效的途径。已有不少学校增大实践课时数,有的已占40%~50%,甚至更多,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采用“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法”等等,从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但师资力量、学生数量、教材等方面的不协调,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地打了折扣。

4.经济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实际上是对教师的要求,一位讲课生动、动手能力强、做事严谨、知识渊博的老师,总是吸引着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当代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熟练的实践技能,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还需要有现代的教学理念和人格魅力,这样的“双师型”教师短时间是不能速成的,需要有一定的工作、学习经历。

二、提高实践课有效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为了使中职学校的学生能够具有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与资格,并能在当今社会生存下来,学校应注重学生在校学习的有效性,以实践课程为中心,以联系实际为重点,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结合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充分利用教师教育、社会教育与学生自悟相结合,形成目标、内容、方法、条件、评价等多方面的实践教学体系,造就德、能协调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1.提高有效性,采用模块化教学

学校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及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以实践性教学为主,专业理论课程服务于实践课程,在教学上,对理论以“够用”为原则,本着“先会后懂再提高”的教学理念,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如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多,各个环节在技能训练中作用不同,又相互关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把机电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一一分解,逐项落实到专业模块的各个环节中。

如图所示为机电专业核心模块化教学体系。

事实证明,采用这种模块化教学体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有效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带着问题去求知,建立在实践知识上的理解才是真正的懂。

2.培养师资力量,转变教学理念

师资力量的培养,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每一位教师都经过正规的、传统的专业教育,知识理解力和动手能力经过培训进步很快,但教学理念却是一种思维习惯,改变这种传统的习惯却不是一天二天可以改变的。

其次制定专业教师培养计划:①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的各类培训、社会考察与调研、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等,扩大视野,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②安排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完成行业或专业的社会调查及研究教学中的某一课题。③专业教师应具高级以上的技能水平,而不仅仅有高级等级证书。④在培养师资队伍过程中,积极引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才到学校做实习指导教师,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带入学校,传授给学生,并与本校教师相互促进,形成互补,促进教学和实践的结合。

3.教材改革,注重知识与市场经济接轨

当今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本着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职业环境为宗旨,以职业目标和劳动过程为导向,采用学生、社会相结合的校本教材,在编写中,通过岗位调研与职业分析,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对学习资源进行了整合和开发,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结合市场经济,突出专业个性,编写上注重体现基础性、科学性、先进性、职业性,推进信息技术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在形式上采用项目式或任务式,增加相关知识点。

4.检验实践教学,完善学生的考核体系

根据反复实践,建立了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的考核体系:①日考核: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当天训练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技能掌握情况,它包括自查与教师考核两种形式。②小项目考核:每一实习环节,由若干个训练小项目构成,每一个训练小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考核。考试不合格者及时进行补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项目的实习。③环节考核:当一个实习环节完成后,进行环节结业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参加后继的相关实习。④技能鉴定:完成了相关的各环节实习,各环节考核成绩合格后,组织学生参加技能鉴定。

通过这一体系,保证了学生实习训练中的过程控制,实习考核的四个环节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增强了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一方面来自于社会对学校毕业生情况的反馈,另一方面来自于学校本身教学条件、教学理念及考核制度,各个地方、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模式也不尽相同,但目标都是一样的,提高实践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的反思和总结经验,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姚利民 .有效教学论——理论与策略.湖南大学,2005-12-1.

[2]钱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第9篇: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 家庭 生态课程 设置要素

1.引言

对一个三岁的自闭症幼儿来说,什么样的教育能使其更好地发展呢?很显然,如果把人生按学龄段分为学龄前、学龄期、学龄后的话,其相应地就应该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为主。当今社会,学龄前的家庭教育越来越有被学校教育取代的趋势,事实上普通孩子的学前教育已是正规的“学校教育”,特殊儿童此阶段的教育亦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远没有达到如此高的水平,不仅小龄孩子主要受的是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很多大龄孩子的教育也很难走出家庭教育为中心的局面。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对特殊儿童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作为该教育重要环节之一的课程设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设置哪些内容?怎样设置?对所有特殊儿童来说,课程设置的共同要素是什么?这些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内容。

2.生态课程的趋势与内涵

国际弱智教育经历了零课程、发展性课程、功能性课程、环境生态课程的时代。[1]那么,针对自闭症教育的课程是不是一定要遵循课程发展的这个趋势呢?答案是否定的。诚如台湾特殊教育学者林宝贵所言:“课程与教学编制恪守原则之一:应兼顾社会需要和儿童兴趣。”发展性课程发展了儿童的能力,但相对于他们要面临的生活,只是一种“间接”的学习,而本身迁移能力比较差的特殊儿童则难以把在学校发展出来的能力用在实际生活中,因此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必然导向功能性课程。[2]功能性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使儿童适应社会生活。它根据社会对人之能力的要求,着眼于弱化孩子的缺陷,建立完备的支持系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功能课程看似直接面对社会生活,但是诚如所见,该课程很多时候只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这于那些类化、统整能力较弱的自闭症孩子来说就失效了。而就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来说,生态课程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生态课程将儿童置于日常常态生活,依其能力水平及适应现状,以未来适应常态生活环境为导向,充分了解生活环境,运用生活环境,为促进发展而提供适合其教育需求服务的个别化教育。[3]在充分认识孩子各项能力的基础上,对孩子所生活、学习、工作、休闲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发现孩子所处环境对他的影响和要求,从而认识到他在各环境中参与哪些主要活动,以怎样的形式参与,进而形成对孩子最实际的课程。

课程理论的发展走向表明,生态课程是现阶段特殊教育课程的较好选择。另外,也可以从课程本身的特性来分析其优劣势。台湾老师李宝珍认为,课程编制采取模式就两极端可分为工学模式(或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过程模式)。[4]依此作为比较的主要项目来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请看表1。

表1 目标模式的课程与过程模式的课程比较

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两种课程,各有长处和短处,当二者和实施对象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要看谁的长处多,谁的长处少。拿“着眼点”来说,发展课程着眼于“个人”,注重的是个人的发展特质;功能课程着眼于“环境”,改变的是环境的支持;生态课程则着眼于“活动”,而活动是连接个人和环境的命脉。换句话说,抓住了活动,就等于抓住了个人和环境。由此看来,生态课程显得更优越。

课程本身高级,但对具体的孩子来说,它所具有的这种特性能否发挥出来呢?我们不得不对生态课程的设置流程及要素作具体的分析。

3.生态课程设置的要素分析

一般来说,广义上的课程设置都遵循评量、计划、实施、评估、修正等流程。生态课程设置也不例外。

3.1评量

好的课程设置,少不了有效的评量。那么评量的内容要素有哪些呢?生态课程,必须对孩子及与之相关的人、物、环境等做评量。从孩子来说,他现阶段所处的水平是关键。只有对孩子进行医学评量,才能细致地了解他的身体健康状况、治疗与药物使用历史;只有对孩子做治疗评量(物理、职能、语言三大治疗评量),才能了解他的动作、职能、语言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只有对孩子做教育评量,才能对他的智商、情商、心理等全面把握;只有对孩子做护理评量,才能对孩子的生理卫生、家庭养育环境等有所了解,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的健康状况、行动能力、认知能力、沟通能力、情绪情感、人际关系、感官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国文、数学等学业能力之现况[5]有清晰的认识,我们才能比较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其特质。具体请看表2。

表2 特殊儿童多方面鉴定评量要素分析[6]

从家庭来说,家庭软硬环境是重要因素。家庭基本物理环境可分为客厅、盥洗间、卧室、餐厅、厨房、休闲空间、书房、阳台、房外走道。[7]在对家庭基本物理环境分类的基础上去分析其各自的主要功能,然后把握孩子在每个环境里的主要活动有哪些,由此确定课程设置。具体请看表3。

表3 家庭基本物理环境功能及儿童活动分析

家庭基本物理环境不容小视,非物理环境也不容忽视。一个家庭中,家族成员的健康史与教育水平如何?主要教养人员的观念与期望如何?孩子父母双方的工作如何?经济状况及主要收入者创设潜在环境的能力如何?这些将直接影响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置。

3.2计划

理论上讲,评量会促进我们全面而清晰地认识孩子本身的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能力特质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研究发现,自闭症孩子在语言、认知、沟通、社交、生活自理等诸方面都存在障碍。我所带个案也不例外。经实践得出,主题活动课程较好。把以家庭为中心的活动作为课程主题,将主题层层细化为一个个教学单元。如将身体清洁设为主题,又将其细化为洗脸、刷牙、洗澡、洗手脚、梳理、清理赃物等小主题,然后将一个个小主题设为一个个教学单元,并将目标融入到每个单元中去。照此计划便可拟成。

3.3实施

课程设计由上及下,层层细化,而教学实施由下及上,层层泛化。要怎么将一个个教学单元完成并达成相应目标呢?它必须通过教学方案的实施而达成,而教学方案的撰写方式与所选的教学方法是密切相关的。综观诸教学法发现:情境教学法将推动环境生态课程的进行。[8]事实上,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生态课程具体到每堂课的教学主题是无法完全预设的。这不但是由生态课程本身的生成性所决定的,而且是由自闭症孩子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一天,我预设的教学主题是认识豇豆,但是在教学的一开始,该孩子表现出对折豇豆感兴趣,我顺势引导,结果上了一堂颇有成效的摘豇豆的生态课。由此看来,情境教学法是实施生态课程的较好方法,尤其对以家庭为中心的课程来说更是如此。

那么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态课程设置之教学方案撰写的要素有哪些呢?

首先,主题词。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豇豆是确定的,但至于是豇豆的认识还是豇豆的摘理,是不确定的。总之,教学内容的主题词是预设的,而它的操作主题确是生成的。

其次,目标。活动可以不同,目标却是一样的。例如,预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蔬菜,而活动可能是观察学习认识蔬菜,也可能是通过摘理蔬菜而认识。

最后,问题与建议。它是所有教学法都该有的,但是对情境教学法来说却是最有效的。它不但使教学实施者更清楚地看到当前课程的问题与不足,更为后续的进阶目标和课程安排做好准备。另外,情境教学法由于灵活性很强,故对实施者的操作能力要求很高。教学建议与反省是经验积累的最好手段。具体的要素设置,请参看如下教学案例。

表4家庭中心教案(认识豇豆)与记录简单设计[9]

主题:会为家人盛饭学生:夏×× 年龄:3岁 性别:女

基线水平等级:

0.完全不会:完全需要他人照顾、替代或协助

1.偶尔会:大部分需要他人照顾,直接动作协助

2.部分会:需部分照顾,偶尔需要动作协助

3.大部分会:偶尔需要照顾,只需要语言提醒

4.完全会:达到需要能力,不需要提示能独立完成

当然,这个简单的教案在实施之前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是不完全匹配的,它是随着教学的渐进过程才得以慢慢形成的。这也就是生态课程的生成性所在。

3.4评估

再好的课程也有优化的空间,再好的教学也有改善的余地。但是怎么改?这就取决于教学效果的评估。教学效果直接反映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教学策略的得当与否、教学工具的适合与否、教学环境的优良与否、教学理念的贯通与否,甚至学生状态如何、课程设置如何、评量成效如何等诸多方面。这样看来,狭义上说评估的主要内容是教学效果,广义上说评估的内容还有课程设置的内容和方式及评量的方法等。

3.5修正

评估结果促进改变教学这一想法的产生,认为效果是教学的反映,这固然不错,但是它的确是不够的。我们不妨假设与教学相关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完美的,而教学效果依然不理想。这个时候就应该思考课程设置有问题与否,内容选择合理与否,设置方式科学与否,评量准确与否,工具本身对相关障碍类别的诊断适合与否。另外,评估方法和评估环境以及被评估者的状态也是值得思考的。如此等等都有修正的必要。从理想教育的角度来说,它永远有待完美的必要。从教育实际的角度来说,孩子教育康复的期望值也使其有着修正的必要。由此看来,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角度分析都有修正的必要。

4.结语

以上以一个自闭症幼儿为例对家庭为中心的生态课程设置的要素作简单分析,希望对自闭症或其他特殊儿童的家庭康复提供一点帮助。生态课程本身是一种观念很好的课程,然而也有不足之处。而将生态课程设置的因素分析作为此次研究的重点,也同样存在着不足。我虽是在实际个案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总结与思考,但终因经验不足,认识上不深入,出现纰漏、错误在所难免。也正因为如此,该研究还有后续更正的必要和余地。

参考文献:

[1]徐胜,许家成.智力障碍儿童环境生态课程的家庭教育模式初探.中国特殊教育,2003,(3):6-7.

[2]李秀.特殊教育课程理论的发展趋势.现代特殊教育,2007,(7―8):32.

[3]张文京.环境生态课程编制.中国特殊教育,2000,(3):53-55.

[4]张文京著.特殊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2009年内部资料复印,35.

[5]台湾.特殊教育法施行细则.98年修订,第18条.

[6]台湾.多重障碍者的鉴定与安置评量表.略有改动.

[7]张文京许家成.学年儿童家庭教育训练手册.重庆出版社,2000:160-167,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