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培养方针是培育出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拥有高水准的政治能力、理论修养及品鉴水平,具有足够的文化知识,掌握法律法规、能胜任广播电视系统方面工作的综合性人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起的专业,其文化历史还不够悠久、教师队伍还不够庞大、设备还不够完善等问题。最近几年来,各个学校逐渐显现出广播电视编专业不足,并且及时做出了调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目前培养人才的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向进入误区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起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系统还不够完善,学科理念还不够深厚。在人才需求量极高的情况下,很多高校都想尝试培养专业人才,就造成专业教学水平达不到一致的标准,培养人才方向进入误区。另一个原因是在学生本身,许多艺术类学生并不真正喜欢这个专业,而是广播编导专业与其他艺术类专业相比门槛较低,无需太多专业基础。近年来许多考生在高三参加短期培训班之后便加入艺考大中,这直接导致专业人才众多却缺乏勤奋刻苦的人才。
(二)教师水平难以达到教学要求的标准
伴随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迅速,师资力量无法达到需求的标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的指南针,带领着学生前行。但是现在广播编导专业的教师资源与教学需求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家和学校还应对这一问题加强改善,及时做出调整。还有很多教学水平高超的教师却因学位等问题无法被录用,这也是阻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专业培养难以达到市场需求的标准
目前人才市场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逐渐进步,不只是需要专业水平过硬、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还需要适合市场需求标准的工作修养、反应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人才。现在许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达到市场需求的标准,就会导致很多人才无法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位,造成人才损失,并且市场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
二、贯彻学科教育改革,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一)将科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所以院校应对实验的器材改善、课程设立、场地建设等应该投放更多的财力和人力。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带来更多实践的机会,院校还可以和校外单位合作进行社会实践,使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相融合,从日常实践中获得更多学习的经验。还要加强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全方位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二)扩大教师队伍,改善人才培养方法
建设高水准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专业水平的必要前提。院校只有建设素质水平高超、队伍庞大、道德水平良好的师资力量,才能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院校还应该给许多优秀人才到校就职的机会,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另外院校培养人才的方法还存在问题,院校还无法及时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高校应该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且还应加强各高校的经验交流。
(三)找到正确方向,开设合理课程
教师应淡泊名利,不要一味追求名利,教师们应该认真做学问,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考虑问题,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做到真正的在传道、授业、解惑。院校在设置课设时,要做到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共同进步,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三、结语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在日益强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市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修养决定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所以目前的广播电视教育要找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更要全面的增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修养,掌握好广播电视的定位,才能为广播电视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红叶.山西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9(06):9-10.
关键词:广播电视 媒体融合时代 广播电视编导
广播电视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渠道,尽管在媒体融合时代,也没有任何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广播电视。然而,在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的受众率相对较低,这就需要广播电视编导在工作上进行转变,优化工作思路,完善业务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只有进行深度的转变,才能够让广播电视在媒体融合时代有立足之地,并发挥其强大的影响力。
一、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编导转变的必要性
1.互联网时代的需要
广播电视编导的转变是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在互联网时代,媒体形式多种多样,大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与互联网共同生长起来的一代人,其对广播电视的熟悉程度远不如对互联网媒体的熟悉程度深,这就需要广播电视编导转变自身的工作方向和业务能力,从而创造性地进行广播电视工作,让广播电视工作可以与互联网下的其他媒介媲美,最终赢得更高的受众率。
2.广播电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纵观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从飞鸽传书到电报,再到当下的互联网邮件,信息的传递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与社会生产力息息相关,与社会的文明程度有直接联系。当下我国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提升,即生产力高度发达,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提升,即社会的文明程度晋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就需要广播电视的信息传输效率和传播形式发生改变,电视编导的转变也成为一种必然。
3.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播电视作为信息传播的主流阵地,也必须加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洪流当中。进行改革是因为一定的原有的工作模式与当下的实际产生了差距,需要通过改革行为来调整两者之间的差距以适应需要。在媒体融合时代,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大众的口味发生变化,电视编导的作品必然要进行调整,电视编导的转变是必然的。
二、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转变对策
1.加强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能力培养
加强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能力培养,能使其创作的影视作品得到受众广泛欢迎,在影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从而提升影视节目、媒体行业以及广播电视编导行业的影响力,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例如,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和从业人员,举办优秀原创影视作品征集大赛,并对优秀作品创作者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和培训机会,激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更加热爱影视作品创作,积极学习、锻炼、积累经验,获得创新能力的提升,使广播电视编导在发展过程中,得到良好经济环境的支持。
2.加强广播电视编导实践技能的培养
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视。例如,学校与广播电视媒体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切实感受行业特色,了解工作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广播电视编导从业人员到学校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理论教学中接触到实际案例,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以推动广播电视编导事业快速发展。
3.加强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电视编导的转变有重要作用。意识对人的行为有能动的指导作用,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思维逻辑。培养电视编导的创新意识,能够让广播电视的节目质量飞跃提升,从而在媒体融合时代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加强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深化本专业知识。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依赖于让电视编导工作者不断遇见未知。电视编导专业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电视编导工作具有其显著的特色。只有不断深化本专业知识,才能够对比当下工作,从而找到电视编导工作创新的契机。第二,拓宽视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拓宽视野就增加了电视编导工作者的创作素材,素材越丰富,节目就越新颖。不断拓宽视野,创新意识就会源源不断。第三,构建批判性思维。构建批判性思维,对媒体融合时代的其他媒体进行深度分析,找到其节目的优劣点,就能够对其劣势部分进行改进,创新的广播电视节目自然就诞生了。
4.加强广播电视编导群策群力的培养
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面对挑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各类媒体花样百出。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群策群力能够讨论出更好更多的金点子,从而让广播电视节目焕然一新,最终成为媒体融合时代的常青树。加强广播电视编导群策群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具有团队精神,就能够让各个成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让广播电视节目精彩纷呈。由于个人英雄主义和竞争意识的影响,团队合作一直是发展研究的主要课题,在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编导要拧成一股绳来对抗其他媒体的挑战,这也需要广播电视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和业绩奖励机制来促进工作人员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第二,加强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群策群力需要交流和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交流效率的提升。广播电视编导要提升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最终有利于大家思想的碰撞。第三,加强部分工作人员领导力的培养。群策群力过程中,需要有人对各个意见进分析整合,需要平衡各种意见的利弊,这就需要一个具有领导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所以对具有领导力的工作者进行领导力培养也非常重要,否则,大家的各种好点子最终都会变成一盘散沙,影响大家的积极性。
5.优化广播电视编导队伍的知识结构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重要的生产力资源。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节目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整理和传输,大众的受教育程度提升了,对节目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广播电视编导队伍的知识结构禁得起群众考验。优化广播电视编导队伍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专业性。媒体融合时代,媒体的多样性娱乐了大众,媒体中的知识纰漏也屡屡受到大众的质疑,通过优化电视编导队伍的知识结构来提高广播电视媒体节目的公信力,有利于广播电视媒体主体地位的捍卫。优化广播电视编导队伍的知识结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课外知识的深化。在广播电视企业,要让广播电视编导熟悉专业外其他领域中的知识,这样整个企业的知识结构就增强了。第二,培养其他专业学生电视编导能力。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非电视编导工作人员能够用电视编导工作的术语与电视编导进行沟通,从而提高交流的效率。第三,定期组织在职电视编导工作者到高校进行学业进修。不断学习和充电,能够让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知识与时俱进,有利于对抗媒体融合时代的冲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已经不是唯一的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在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面临着强有力的竞争,只有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人员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才能够让广播电视扬长避短,从而提高受众率。本文上述的几种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转变对策,是基于当下媒体的特点和广播电视的处境论述的。信息时代,互联网信息资源和媒体软件不断升级换代,广播电视编导的转变对策也非一成不变。因此,媒体融合时代需要广播电视编导具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和持久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帅帅.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J].青年文学家.2013(24)
关键词:新媒体 应用型高校 广播电视编导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33-01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崛起,既是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及编导专业的挑战,也是对应用型高校教育及教学方式的挑战。[1]
一、当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状
(一)越来越多的学校设立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媒体行业发展迅速,广电专业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大,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众多本科院校相继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并进行大规模招生,如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
(二)专业培养出现偏差,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虽然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招生,但是在专业目标以及课程的设定上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胜任社会工作的需求,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高校设施陈旧,无法适应新媒体背景下人才培养要求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得新事物不断淘汰旧的事物,学校的设施更新也是如此。但令人z憾的是,许多学校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使得其硬件设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接触到最先进的设备知识,导致所学内容与社会脱节。众所周知,电视编导行业对仪器和器材的依赖程度很高,如果在学习和工作时不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设备,那么终将会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
(四)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超出了社会实际需要,造成就业率低的现状
广播电视编导作为一门新兴的行业,自然受到了人们的特别关注,很多高校利用人们的这种关注心理,在前期没有调研、没有完全了解社会需求的情况下,盲目扩大招生的规模,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完全不成比例,导致供大于求的现状,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就业率较低。
(五)部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高校盲目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师资力量又不能做到相应配套,导致师资严重不足。此外,科技的迅速发展导致许多教师的观念陈旧,固守原有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与社会脱节严重。[2]
二、新媒体视阈下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个人魅力,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
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终极要求是全能型的技术型人才。作为高度依赖新技术的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具有自身独特的操作系统。应用型高校在开展基础课程时,应当对学生进行各个领域的全面培养,尤其是文学方面、新闻方面以及技术方面等,使学生不仅能够对自身的知识进行完善,而且还能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保持创造性。
(二)深入分析广电专业就业现状,适当降低招生的规模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应用型高校在进行招生时,应当对社会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负责的思想,适当降低招生规模,保证教学质量,做好毕业生的社会就业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三)加快学校设备更新节奏,增强教师师资队伍业务能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应用型高校必须不断加快学校设备的更新节奏,同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不断引进具有新视角和新能力的教师,只有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质量有质的飞跃。
(四)改变专业定位,开设更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
广播电视编导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应用型高校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把握专业的教学方向,摒弃传统粗犷的教学模式,建立起能够适应新媒体发展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同时,应当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开设一些针对性强的专业课程,比如专业策划、专业剪辑、专业后期制作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就业时找到理想的工作,才能够真正学以致用。[3]
三、结语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对应用型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来讲,既是挑战,更是一次巨大的机遇。高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和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使学生真正获得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微,雷璐荣.试论新媒体视阈下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方略[J].新闻知识,2014(5):82-83+111.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独立设置的艺术类本科院校(含参照执行院校)可自行划定录取最低文化控制分数线。2018年共有27所在沪招生的独立设置艺术类本科院校(含参照执行院校)自行划定录取最低文化控制分数线,现公布如下:编码
院校名称
本科文化线
备注
A06
东华大学
产品设计
261
外语不低于70分
服装与服饰设计
外语不低于70分
环境设计
外语不低于70分
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中日合作)
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服装设计中英合作)
英语不低于90分
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环境设计中英合作)
英语不低于90分
视觉传达设计
外语不低于70分
数字媒体艺术
外语不低于70分
艺术与科技
外语不低于70分
表演(服装表演)
表演(影视戏剧)
A18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学(音乐学招考方向)
373
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治疗、乐器修造艺术招考方向)
246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音乐表演
录音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
A70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表演(时尚表演与推广)
261
表演(音乐剧表演)
表演(影视与话剧表演)
表演(流行演唱)
表演(流行舞蹈)
播音与主持艺术
语文≥90
文物保护与修复
艺术与科技
服装与服饰设计
工艺美术
公共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
雕塑
绘画
产品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动画
广播电视编导
摄影
B01
中央戏剧学院
表演
话剧影视表演班
261
话剧影视表演双学位班
戏剧影视导演
戏剧影视导演
402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舞台设计
261
舞台灯光
舞台服装
舞台化装
舞台造型体现
演艺影像设计
戏剧影视文学
戏剧创作
427
电视剧创作
戏剧学
戏剧史论与批评
402
戏剧策划与应用
表演
音乐剧表演
261
京剧表演
180
京剧音乐伴奏
180
歌剧表演
261
偶剧表演与设计
261
舞剧表演
180
戏剧影视导演
戏剧教育
402
演出制作
402
影视编导
402
影视制片
402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
261
B05
北京电影学院
戏剧影视文学(创意策划)
427
戏剧影视文学(剧作)
427
戏剧影视导演(电影导演)
351
表演
261
影视摄影与制作
377
录音艺术(电影录音)
452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351
新媒体艺术
351
艺术与科技
502
环境设计
351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351
产品设计
351
戏剧影视导演(广告导演)
351
电影学(制片与市场)
452
电影学(电影评论)
452
摄影
502
动画
351
漫画
351
戏剧影视文学(动漫策划)
427
影视摄影与制作(数字电影技术)
377
广播电视编导
502
数字媒体艺术
402
B06
北京舞蹈学院
舞蹈表演
中国古典舞
≥202
中国民族民间舞
芭蕾舞
音乐剧
国际标准舞
舞蹈编导
≥242
舞蹈学
舞蹈史论
≥334
舞蹈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261
B07
中国戏曲学院
音乐学
357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戏曲作曲
272
音乐制作
357
音乐表演
民族器乐
272
录音艺术
音响艺术设计
408
表演
京剧表演
238
京剧器乐
昆曲器乐
昆曲表演
戏曲形体教育
戏曲舞蹈
多剧种表演
多剧种器乐
影视表演
272
戏剧影视导演
戏曲导演
255
戏曲影视导演
408
戏剧影视文学
戏曲文学
476
国际文化交流
493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戏曲舞台设计
391
舞台灯光设计
化装造型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戏曲服装设计
272
动画
357
绘画
340
视觉传达设计
357
数字媒体艺术
357
B08
天津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
260
B09
天津美术学院
美术学类(各招考方向)
343
设计学类(各招考方向)
书法学
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艺术)
353
B10
鲁迅美术学院
戏剧与影视学类
308
美术学类
美术学
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335
B13
南京艺术学院
艺术史论
361
广播电视编导
影视摄影与制作
戏剧影视文学
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策划与制片)
音乐学
321
音乐学(师范)
音乐学(音乐传播)
音乐学(乐器修造)
书法学
321
播音与主持艺术
321
戏剧影视导演
录音艺术
舞蹈学
表演
281
音乐表演(声乐演唱)
261
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
音乐表演(管弦与打击乐器演奏)
音乐表演(钢琴与键盘乐器演奏)
音乐表演(音乐剧)
音乐表演(流行音乐演唱)
音乐表演(流行音乐演奏)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计算机作曲)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流行音乐创作)
舞蹈编导
241
舞蹈学(师范)
绘画
281
中国画
公共艺术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产品设计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摄影
动画
数字媒体艺术
雕塑
工艺美术
艺术与科技
舞蹈表演
201
B14
中国美术学院
建筑学
281
艺术学理论类
戏剧与影视学类
录音艺术
美术学类
书法学
设计学类
中国画
环境设计
B15
景德镇陶瓷大学
动画
261
语文70、英语65
美术学
公共艺术
产品设计
环境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视觉传达设计
雕塑
绘画
陶瓷艺术设计
B16
山东艺术学院
音乐表演(音乐剧)
261
音乐表演(戏曲音乐伴奏)
210
舞蹈表演
210
广播电视编导
261
B17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
359
英语不低于70分
美术学
艺术史论
设计美术类所有专业
261
B19
武汉音乐学院
音乐学(各招考方向)
299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264
录音艺术(各招考方向)
264
音乐表演(各招考方向)
255
舞蹈表演
216
舞蹈编导
255
B20
广州美术学院
美术学
402
书法学
261
其他美术类各专业
261
B23
四川美术学院
造型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绘画、雕塑、摄影、中国画、实验艺术专业)
360
设计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专业)
B24
四川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各招考方向)
300
表演
播音与主持艺术
舞蹈学
B26
西安美术学院
艺术史论
464
美术学
450
艺术设计学
432
音乐学
386
其他所有专业
261
B30
清华大学
设计学类
401
语文、外语不低于90
B31
中国传媒大学
最低文化折算比值 (高考文化成绩/自招线)
详见学校招生章程中
相关说明
播音与主持艺术
0.75
戏剧影视导演
0.85
表演
0.6
影视摄影与制作
0.75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0.7
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方向)
0.7
动画
0.7
动画(游戏设计艺术方向)
0.7
音乐学
0.75
音乐表演(声乐表演方向)
0.65
表演(音乐剧表演校际交流项目双学位班)
0.6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1
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
1
戏剧影视文学
1
数字媒体艺术
1
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方向)
0.95
录音艺术(音响导演方向)
0.9
录音艺术(录音工程方向)
0.95
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视觉传达设计)
0.7
B33
北京服装学院
表演(服装表演、广告传播方向)
301
动画
外语不低于60分
绘画
雕塑
摄影
中国画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公共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与科技
B34
江南大学
美术学
261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公共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
B38
浙江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媒体创意方向)
421
广播电视编导
录音艺术
播音与主持艺术
播音与主持艺术(礼仪文化方向)
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配音方向)
播音与主持艺术(双语播音方向)
外语不低于105分
影视摄影与制作(电影摄影与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制作)
摄影
B39
浙江理工大学
产品设计
261
服装与服饰设计
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B55
浙江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
261
音乐学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舞蹈学
舞蹈编导
【关键词】 电视策划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4-0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最近几年招生火爆的本科艺术类专业方向,其课程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为主,作为该专业方向的基础理论课程《电视节目策划》直接关系到学生电视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
作为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传播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电视节目策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策划的成败关乎了电视节目的未来命运。因为电视节目策划特有的起点性意义,受到了各高校相关专业的高度重视,在很多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高校纷纷将《电视节目策划》课程设定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必修的重点基础课程。
从这门课程现有的相关专业研究看,关于电视节目策划的书籍基本分为以下两种写作方向:一是以电视节目或者电视栏目类型为依据从点的角度进行具体的分类研究,如项仲平编著的《电视节目策划》、胡智锋主编的《电视节目策划学》、张静民主编的《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等,将电视节目的策划对象分为电视新闻节目、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电视纪录片、电视剧、电视广告等类型,然后就各类型节目的特点进行相关策划方法的教学研究,以这类教材为依据进行的教学,常常让学生缺乏系统的策划思维训练,每个点都有涉及但每个点都没有深入,教学停留在简单的业务总结阶段;另一种是以电视策划的思维理论为重点,从面的角度进行电视策划思维方面的研究,如王井、智慧主编的《电视节目策划》、雷蔚真的《电视策划学》,这类教材强调策划思维的基础理论,突出理论层面的策划思维技巧的研究,但这类的教材因为篇幅的关系,往往不能兼顾具体电视节目的策划方法研讨,同时缺乏互动训练,让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本人在兼顾教学的同时,长期从事一线的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工作,接触过很多经过了《电视节目策划》课程学习的学生,这两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电视节目策划实践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敢想的学生往往不能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而能够做具体方案的学生往往思维受限,方案缩手缩脚,缺乏大胆地突破。所学非所用,是现在教学最大的尴尬,如何培养一个真正具备宏观层面的方向性策划思维能力和微观层面的可操作可行性策划实作能力的学生,是目前《电视节目策划》课程教学设计的重点。
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在《电视节目策划》课程设计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并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0级开始将《电视节目策划》设计成“2+2”的教学模式,每周四学时,理论和实践学时各占一半,强调了理论与实践双轨并行。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1级开始,传媒学院在《电视节目策划》“2+2”教学设计基础上开设《电视栏目策划与制作》选修课程,试图在具体栏目策划与制作方面强调对学生的训练。本人在《电视节目策划》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阶梯式互动教学的实践,具体方法如下:
一、背景教学
背景教学即《电视节目策划》理论部分的教学铺陈,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1.环境教学:通过教师对当下电视产业发展态势的分析,让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对电视节目的生存环境、制作水平、文化氛围等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2.对象教学:给学生普及电视观众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电视节目策划制作的对象――电视受众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3.内容教学:这个环节重点普及不同电视节目类型的基础特征,让学生掌握电视节目类型学的相关内容,学习各类电视节目策划要领;
4.方法教学:介绍电视节目策划的几种思维方法和电视节目策划书的写作,面对一个项目,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估。
以上几个方面构成电视节目策划背景教学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开始进行策划之前开拓思维,熟悉对象,了解方法,然后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阶段式互动策划思维训练。
二、阶梯式互动的电视节目策划思维与训练模块设计
阶梯式互动教学的具体方法如下:
1.教师将学生随机分组,让学生学习在陌生的策划小组中互相了解互相磨合,培养学生配置力协调力;
2.分阶段分配训练任务,完成项目策划,以策划展示、策划答辩的方式对策划成果进行验收;
3.邀请行业专家(电视节目制片人、频道策划总监、广告策划人等)参加策划成果展示会,对学生的策划进行推广,将教学与企业需求接轨,为学生反馈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实用信息,同时也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校园让策划获得实施。
通过阶梯式的互动教学,学生可以再老师的帮助下取得阶段式的成长:
第一阶段:身份转变,由学生转变为电视策划人。该阶段的目的在于对背景教学阶段所学的具体思维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有效运用,如用组合思维法策划一档节目、用嫁接法策划一档节目等。该阶段策划只要求学生能用具体的方法完成方向性策划,不要求完成具体方案。
第二阶段:改版策划,即对现有的电视节目类型进行改版的方向性策划,该阶段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现成的节目样式进行拓展性的思维训练,在模仿他人策划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实践。
第三阶段:活动策划,即针对现有的具体节目进行周边推广策划。该阶段训练的目的在于结合前两个阶段训练的成果,针对具体事件进行策划,考查学生对于一个策划的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思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设计学类分美术成绩249分,设计学类最低分美术成绩239分。
河北省
设计学类分美术成绩252.3分,设计学类最低分美术成绩245.3分;
产品设计(珠宝首饰方向)分美术成绩253.7分,产品设计(珠宝首饰方向)最低分美术成绩245分;
影视摄影与制作分总成绩698.7分,影视摄影与制作最低分总成绩592分。
天津市
设计学类分美术成绩248.7分,设计学类最低分美术成绩239.6分。
提前批A校考:
河北省
广播电视编导分639分,广播电视编导最低分570分;
播音与主持艺术分659分,播音与主持艺术最低分597.3分。
录取规则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专业在部分统一组织专业联考(统考)的省区招生,对文化课成绩达到控制线的考生按专业联考(统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若专业成绩并列,则按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
【关键词】高校 广播电视编导 教学 模式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目前,广播电视业所需要的传媒人才在结构和观念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比如以注重专业技术型队伍向创新型、专业交叉型、学科综合型人才队伍转变;以注重传统宣传队伍向既懂宣传业务又懂传媒经营、管理的知识复合型人才队伍转变。从这些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和基本素养可以看出,作为准传媒人才之一的广播电视编导来说,综合型知识结构、人文素养、理论基础、专业技能都是培养的主要方面,缺一不可。尹鸿教授曾说“理想的传媒教育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应当是一种传媒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教育,而不仅是一种传播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教育。”①所以,简单地概括起来,我们编导专业的教育就是要培养“知识广、素养高、基础厚,技能强”的创造型复合人才。
事实上,目前高校编导专业的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加大了这种人才培养的难度,尤其是地方院校,一些问题更为突出。
首先是浮躁。这个“浮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本身。近两年各地方高校开始大量开设、并扩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而忽略了自身实际能够承受的教学能力。如实验设备仓促上马,很多都是边教学边进行充实完备,难免有捉襟见肘之嫌;教师师资力量在这个专业来说都相对薄弱,而且很多教师的理论和技能并不能统一协调起来。有些院校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聘请地方媒介的人员来教授的,但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些人动手实践可以,但理论又上不去,这些状况都直接影响着编导专业的教学质量。二是来自学生方面的浮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属于艺术类招生,艺术类的学生性格普遍趋向个性化、思想活跃、颇具浪漫色彩,但是组织纪律性较差,随意性强,缺乏踏实、钻研的精神。而且大多数学生奉行技能至上主义,从而忽视基础理论课的学习。理论根基不厚实,这样容易导致毕业生上手快,但后劲不足的问题。
其次是文化基础薄弱,分析思考问题缺乏深度,也缺乏宏观把握事物的能力。这在我们二类地方院校中更为突出,艺术类高考成绩是较低的,许多学生又都是别的高校挑剩下的,使得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这给整个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基础理论课程,难以照顾到所有学生的需求。如“传播学”这门课,学生们学习起来就较为吃力。总之,这些问题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由于广播电视事业本身是在飞速发展的,那么广播电视编导的教学也在不断地处于“适应―摸索―改革―再适应―再摸索―再改革”的这样一个循环状态和过程之中。根据这种状况以及刚才提到的问题,结合我院这几年的办学实际,我们对地方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在招生原则中凸显重视文化基础的理念
地方高校录取学生时一般很无奈,通常是别人“剩下的”。目前各高校的录取原则大多不同,各种录取原则互有长短。要录取优秀的学生,就必须认清现状,其中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是专业成绩和高考成绩,哪一个更重要?根据当前传媒界需求人才的趋势,结合地方高校生源的实际,我们认为编导专业的高考文化成绩应比专业成绩更为重要。所以,我院编导专业的招生原则是100%文化课成绩+50%专业课成绩,然后由高分到低分录取。从根本上保证了学生整体的文化水平,比其它艺术专业的学生文化水平较好。事实证明,这些学生到校后,课堂学习和自
学能力、求知欲都较强。
二、课程设置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又照顾到学生兴趣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艺术类专业,学生大多喜欢技能操作,而不愿踏实地学习基础理论。但由于广播电视的媒体性质,它具有跨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特点,所以广播电视编导应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这在课程的设置上就需要既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又注重理论的建构,需要理解和处理好两个关系。
首先是要处理好“厚基础”与“上手快”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厚基础,不等于上多少基础理论课,而在于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消化理论的能力;上手快,不意味着掌握实际操作的皮毛,更应注重培养洞察力、感受力、创造力和整体把握能力。”②这是培养学生的核心所在。
其次就是处理好通识教育、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任意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在保证课程学习连续性的前提下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选修课程,以扩大眼界,增加知识储备。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穿插在较早的学期开设,以增加学生兴趣的培养。如将电视摄像、视听语言、节目编辑制作、影视作品评析等实践性课程分别放在第二和第三学期开始开设,后续课程都具有连续性,从而确保其作为专业内涵的集中体现。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学生普遍反映较好,认为课程设置较为合理。
三、充分运用校内外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
校内方面,除了加大本系实验室建设,对现有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尽量延长实验室的开放使用时间,让同学们能多实践、多练手。另外,我们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新闻系电视台,每半月出一期新闻节目和一期专题节目,从策划、拍摄到制作都是学生自己操作,成为学生真正练兵的好阵地。老师们也可以从每期节目中直观地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效果显著。如我们从中发现学生存在较大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性知识,有条块分割之嫌,缺少融会贯通的整合与疏通。也就是局部的技巧掌握了,但完整驾驭一个节目、作品的能力相对较弱,当然就缺乏创新意识和整体策划能力。例如:做一个专题,从策划、采访、写作到解说词、同期声、背景资料的穿插、画面之间如何剪辑连接等都不是很流畅和到位,就更不用说“深度”了。电视是一个整体合作的工作,编导的职责更重要,如何使各部分有机统一起来,达到一种“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在这一方面我们的学生确实有所欠缺。但我们毕竟可以通过这种实践方式清晰地看到编导教育的结果,也便于及时地对他们进行指导,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校外方面,除与地方媒体联合做试验基地供学生实习、实践以外,还安排组织学生外出采风,这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眼界,增加联系社会的机会,同时采风时录制的一些片段可以作为资料保存,也可以供学生编辑制作成专题、纪录片等节目,效果十分显著。
四、鼓励式教育理念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激起创作的积极性
鼓励式教育法也称赏识教育,是一种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气氛中,使学生以自信、自强、进取的态度去完成学习任务的教育方法。看似这种教育法适合在小学、中学适用,其实大学仍然适用,尤其是针对编导等艺术类专业的孩子,他们往往比较感性、也很脆弱,多采用鼓励式教育是符合学生“渴望被肯定”的心理特点的,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用独特的眼光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从平凡中找出不平凡。对学生的每一个好的表现和细微的进步,都要及时的捕捉到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另外还可以围绕专业学习举行一些比赛活动,有利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在自己所擅长的项目上获得成绩,得到锻炼,自信心自然得到提高。所以,经常性地进行学生学习成果或作品的展示、展播,激发学生把知识变成成果,学生们会在这些成果的展示中,使自信心、荣誉感得到加强,同时也会激发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创作的积极性。
五、对考核方式作出改革
先进的教学方法,最终还要体现在考核方式和内容上。在考核体系中常规考核方式一般包括:理论课程考核、实验课程考核、专业实习考核、毕业论文考核等。在这些常规考核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绝大部分考核属于分数衡量技能与记忆力的考核。地方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如果继续陷入这种考核评价体系之中,不但专业难以夯实,方向也较难突出,所培养学生的质量也很难保障。编导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我们既要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还要顾及职业技能的考核。因此,将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根据不同的课时和要求推出许多新的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创造性的作品、创作心得、理论闭卷的考试等,按相应的百分比合理安排,这些指标的制定目前还需要时间去验证它的科学性。
总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很多方面还在不断的探寻和摸索之中。地方高校由于受地域及生源的制约,对这个专业学生的培养更应通过广泛调研国内相关院校教育教学的状况和传媒人才市场需求的实际,充分吸收其他院校办学的先进经验,完善补充本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模式和课程设置方案,为地方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
【此文为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广播电视编导艺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探索》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尹鸿,《我国院校传媒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今传媒》,2005(7)
②魏素清,《广播电视艺术教学改革初探》,《现代传播》,2000(3)
黄淮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位于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交通极为便利,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连通东西。占地2460亩,校舍面积55.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区、体育活动区、师生生活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已经形成了集数字化、信息化、园林化、生态化于一体的现代大学园区,是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53亿元,图书馆藏书256万册。设有15个教学院系,5个公共教学部,51个本科专业招生,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万多人。师资力量雄厚,教授副教授285人,博士硕士687余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管优秀专家、省级骨干教师等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7人,从国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聘请68名兼职教授,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180名。依托学科专业,建有26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18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研究所。
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学科交融、特色取胜”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强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合作”五大发展战略,以“合作、发展、共赢”为宗旨,组建“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与国内181家大中型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与英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3所知名大学和台湾地区4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近3年,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励475项,其中奖项85项,5个学生社团被命名为优秀团队,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获得“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行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高校”、“河南发展(成长)最快的院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等荣誉称号 。
2015年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介绍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与文化素养,敬业爱岗,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素质高、能力强,有一定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现代艺术设计观念,能够从事专业艺术设计与管理工作,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造型基础、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数码影像、图形设计、版式设计(一)、招贴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二)、广告策划、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等。
就业方向:为专业设计机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提供从事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书籍装祯设计、印刷品设计、网页设计等各类高级人才。
环境设计(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人文精神、艺术与技术创新能力,熟悉设计程序和相关法律,了解中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造型基础、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与透视、技法表现、室内设计原理、人机工程学、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设计与工程管理、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等。
就业方向:为新闻出版、各大建筑设计院、环境规划局、室内外装饰设计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提供从事建筑设计、房产策划、城市环境规划、展览会场设计、室内设计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各类高级人才。
美术学(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人才培养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美术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全新观念和较高审美情趣,具备美术教育、研究、应用能力的,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造型基础、色彩、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基础、装饰雕塑、材料工艺等。
就业方向:在中、小学校以及相关部门从事美术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报刊、宣传媒体等从事美编、美术设计工作。
动画(动画设计与制作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熟悉动画设计、制作与传播的基本流程,掌握动画设计、制作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动画设计、制作与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为特色专业,外籍教师和动画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在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核心课程:动画概论、动画运动规律、原画设计、角色造型、场景设计、动画视听语言、动画分镜头设计、数字合成、数字特效、二维动画创作、三维动画创作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动画公司、影视公司、广告公司、游戏公司、电视台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设计、动画制作、影视特效、后期合成、虚拟空间表现、动画应用、动画推广等工作。
动画(游戏美术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艺术修养、扎实美术基础、熟悉游戏开发的基本流程和要求,熟练掌握游戏动画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系统掌握电脑游戏、手机游戏和次时代游戏风格的动画设计和制作方法,具有初步的游戏设计、制作和开发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为特色专业,外籍教师和游戏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在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核心课程:游戏概论、原画设计、游戏道具与场景设计、角色设计、三维动画、特效制作、游戏美术创作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各类游戏公司、网络公司、数字娱乐提供商等企业从事游戏策划、游戏开发、游戏设计、游戏美工和游戏制作等工作。
动画(动漫文学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系统地掌握动漫文学、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具有较好的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和较强的视觉思维想象能力,具备一定的动漫创意能力、剧本创作能力、动漫制作能力和动画导演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为特色专业,我校是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动漫文学方向)培养基地。外籍教师和行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画剧本创作能力和导演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核心课程:中外文学史、视听语言、动漫文学概论、动漫文学鉴赏、动漫文学创作、动画剧本创作、二维动画创作、三维动画创作、影视编导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动漫公司、游戏公司、广告公司、影视公司、动漫杂志编辑部等从事动画创意与策划、剧本创作与导演、动漫设计与制作等工作。
动画(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现代动画设计及相关文化创意产业,旨在培养了解国际动画行业的业务流程和发展趋势,掌握国际主流影视动画创作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具备较强动画项目设计与制作能力的应用型动画人才。
本专业为特色专业,由我校和英国考文垂大学共同培养,引进课程由外国专家授课,考文垂大学承认学生在我校取得的学分,符合条件,经个人申请,学生赴考文垂大学学习1-2年,可同时取得我校和考文垂大学的学士学位。
核心课程:动画概论、动画运动规律、原画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后期制作、特效制作、动画创作、开发插画概念(Developing Illustration Concepts)、插画实践(Illustration Practice)、动画和基于时间基础的插画(Animation and Time-Based Illustration)、设计创新计划 (Creative Planning in Design)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国内外动画公司、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游戏公司等从事动画创作、影视特效、后期合成、虚拟空间表现、游戏美术制作等工作。
美术学(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现代美术学及相关文化创意产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美术学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较高审美情趣,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了解当代美术的创作现状和市场管理,具备美术研究、美术评论、美术创作、美术教育、当代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由我校与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共同培养,引进课程由外国专家授课,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承认学生在我校取得的学分,符合条件,经个人申请,学生赴英国合作大学学习2年,可同时取得我校和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的学士学位。
核心课程:素描、中国画基础、造型设计基础、油画基础、传统绘画技巧,美学原理(Aesthetics)、摄影(Photography)、西方艺术史(History of Western Art)、美术学研究(Fine Art Studies I)、艺术欣赏(Art Appreciation)、美术学概(Introduction of Fine Art)、视觉基础(Basic Visual)、版画复制(Printmaking)、雕塑(Sculpture)、制陶(Ceramics)、材料方法(Materials and Technique)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新闻出版、美术馆、画廊、博物馆、网络媒体等从事美术评论、美术创作、美术教育、当代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工作。
美术学(产品造型设计方向 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开放的设计思维意识,掌握相关设计软件和基本的管理知识,熟悉材料和加工工艺,具备较强产品造型能力和设计实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由我校与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共同培养,引进课程由外国专家授课,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承认学生在我校取得的学分,符合条件,经个人申请,学生赴英国合作大学学习2年,可同时取得我校和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的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现代设计史、工业设计概论、造型基础、视觉心理学、制图与规范、产品设计表现技法、产品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设计、材料工艺、专业项目实践、用户研究方法、人机工程学、陈设品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设计战略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专门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等工作。
广播电视编导(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文化与艺术修养,掌握广播电视编导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策划、编导、摄录、制作和新闻采编、影视创作、广告创作、信息传播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由我校与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共同培养,引进课程由外国专家授课,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承认学生在我校取得的学分,符合条件,经个人申请,学生赴英国合作大学学习2年,可同时取得我校和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的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广播电视概论、戏剧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摄影摄像艺术、电视编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纪录片创作、媒体研究(Studying Media)、电影研究(Studying Film )、媒体制作(Media Production Workshop )、电视制作(Television Production)、媒体粉丝学(Media Fandom)、短剧形象设计(Imagining The Short)、儿童与媒体(Children And The Media )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到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公司、传媒公司、文化宣传部门以及其他媒体单位从事记者、策划、节目编导、摄像、编辑、撰稿、后期制作、剪辑等工作。
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音乐表演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较高审美情趣,了解当代艺术市场管理,具备音乐表演(演唱、演奏、舞蹈编导)、音乐评论、音乐创作、艺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是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项目学生由黄淮学院与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共同培养,核心课程由外国专家授课,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承认学生在我校取得的学分,学生可以赴英国合作大学对接连读。
核心课程:声乐表演,钢琴表演,舞蹈编导,表演与台词,合唱指挥,文艺晚会编导,基本乐理,和声与多声部演唱(Harmany And Counterpoint),表演分析(Analysing Performance),合唱表演(Ensemble Performance),独唱表演(Solo Performance)戏剧管理,经营与市场研究(Thearte Management,Administration And Marketing),音乐及其理解(Music And Its Contests),音乐作曲(Instrumental Composition),表演写作(Performance Composition),演唱角色研究(The Singing Actor)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音乐表演、编导及教学等工作。
环境设计(城市园林艺术设计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园林行业发展及市场需求,掌握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和花卉等企事业相关领域从事风景区、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艺术设计、园林设计、观赏植物学、园林设计基础(包括形态构成与表现技法)、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植物种植设计、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园林建筑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城建、园林、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绿地系统、各类公园、风景区、庭院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园林绿化、景观了设计企业、房产开发公司、建筑行业类企业、园林监理类、市政工程类、旅游规划等部门工作。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也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环境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方向)(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掌握环境设计学科的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获得环境设计专业训练,具备环境设计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建筑及环境设计基础、造型基础、构成、制图、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力学与结构、人机工程学、中外建筑史、环境设计、现代景观设计学、软件基础、中外工艺美术史、建筑装饰材料、场地设计、现代建筑设计理论与分析。
就业方向:能在设计院所、环境设计机构、房地产公司从事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居住空间环境设计、城市景观环境设计与社区环境设计,在高等院校从事环境设计或教学、研究工作。
音乐学(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初步对音乐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在文化馆站、中小学、社会音乐团体、科研单位和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核心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国音乐简史、西方音乐简史、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音乐作品分析、基础和声、音乐教学法、声乐基础、钢琴基础、中外乐器、歌曲编配与弹唱、音乐论文写作、合唱指挥、文艺晚会编导、舞台语言基础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应到大、中、小学从事音乐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也适合在政府职能部门、公共事业单位从事文艺宣传、群众文化等与音乐有关的工作。
音乐表演(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表演(演唱、演奏、舞蹈编导)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音乐表演、文艺晚会编导及教学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并为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核心课程:声乐基础、钢琴基础、声乐表演、钢琴演奏、舞蹈、舞蹈编导、中外乐器、钢琴即兴伴奏、表演与台词、合唱指挥、小乐队编配、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应用和声、中国音乐简史、西方音乐简史、文艺晚会编导、舞台表演艺术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应到专业文艺团体、艺术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的部门、机构从事音乐表演、编导及教学等工作。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专业素质,良好的文化与艺术修养,系统的广播电视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技能,具有一定创新创意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学校和媒体合作培养的模式。
核心课程: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视听语言、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摄影摄像艺术、电视编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纪录片创作等。
就业方向:在地方广播电视系统、宣传和文化部门,以及其他媒体单位从事策划、编导、摄录、制作及新闻采编、影视创作、广告创作、信息传播等方面工作。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备新闻播音、节目主持、采访拍摄、编辑制作等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本专业的特色是注重一专多能的培养,不仅重视对学生播音和主持能力的培养,还培养学生采访、拍摄、编辑、制作等多种能力。
核心课程:播音与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语言学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
就业方向: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从事播音与主持、新闻报道、节目主持、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工作;在新闻网等新兴媒体行业从事播音与主持、新闻报道、节目主持、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工作;在传媒公司从事商业策划、礼仪主持、拍摄制作等工作;在平面媒体从事采访、写作、编辑、策划等工作。
招生计划
我校2015年本科艺术类拟面向全国部分省、市招收新生1960人。其中包括美术类、音乐类、编导类、播音主持类等共17个专业及方向,面向河南及省外的山东、河北、山西、甘肃、江苏、湖南等省市招生计划如下表:
专业名称
学制
招生计划
招生省份
美术学
4
150
河南、山东、山西、甘肃、江苏、河北等省份招生1460人
视觉传达设计
4
150
环境设计
4
150
动画(游戏美术、动画设计与制作、动漫文学)
4
240
环境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方向)
4
100
环境设计(城市园林艺术设计方向)
4
150
动画(合作办学)
4
120
美术学(合作办学)
4
100
美术学(产品造型设计 合作办学)
4
100
广播电视编导(合作办学)
4
120
音乐表演(合作办学)
4
80
广播电视编导
4
200
河南、山西、甘肃、山东、河北、湖南招生320人
播音与主持艺术
4
120
音乐表演
4
100
河南、山东、河北、甘肃、湖南招生180人
音乐学
4
80
注:我校将在校考后根据各省、市自冶区的生源情况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详情届时请参阅本省、市招生办公布的我校艺术类招生计划。
考试内容和录取原则
美术类专业:(满分200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美术学、环境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方向)、环境设计(城市园林艺术设计方向)、动画(游戏美术)、动画(动画设计与制作)、动画(动漫文学)、动画(合作办学)、美术学(合作办学)、美术学(产品造型设计合作办学)专业。
一、考试科目为:素描(人物默写)、色彩(静物默写),共计2 门。
二、考试时间分别为180 分钟。 画具考生自备。
音乐类专业(满分120分)
一、考试形式:面试,3-5分钟,满分120分。
二、考试的内容及分数分配
1、声乐、舞蹈、器乐(三项任选一项),满分100分。
2、第二技能(副项)或才艺展示,满分20分。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满分200分)
一、考试形式:面试,满分200分。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1、自备文学作品朗读,满分50分,2分钟。
2、指定新闻稿件播报,满分50分,2分钟。
3、模拟主持,满分50分,2分钟。
4、即兴评述;满分50分,现场抽取材料或话题,根据要求,进行完整口语表达,3分钟以内。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满分200分)
一、考试形式:笔试,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考试内容与分值
1、文艺常识:50分。
2、命题编写故事:50分。
3、影片分析(提供视频作品):100分。
结果公布
我校向合格考生签发《黄淮学院艺术专业考试成绩单》,同时,将应试考生专业成绩报送考生所在省高招主管部门,并在黄淮学院网站公布(huanghuai.edu.cn)考试成绩及各省合格线。
填报志愿
专业成绩合格,获得我校《艺术专业考试成绩通知单》的考生,在普通高校文化考试报名时间内到户口所在地的招生办公室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参加美术类校考的考生可根据专业分与高考文化成绩参照录取原则综合考虑同时兼报美术学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动画(游戏美术)专业、动画(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动画(动漫文学)专业、环境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方向)、环境设计(城市园林艺术设计方向)专业。由于我校多年来艺术类专业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热忱欢迎艺术类考生填报我校第一志愿。
学费标准
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学、音乐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美术学、动画(动画设计与制作)、动画(游戏美术)、动画(动漫文学):5700元/生·年;
动画(合作办学)、美术学(合作办学)、美术学(产品造型设计合作办学)、广播电视编导(合作办学)、音乐表演(合作办学):13000元/生·年。
录取原则
文化分达到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并获得我校专业合格证的考生,高考后根据文化分和专业分参照以下录取原则报考专业志愿:
(1)、环境设计、动画(游戏美术)、动画(动画设计与制作)、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表演(合作办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按专业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
关键词:编导专业建设;问题;解决对策
编导专业是近年来根据传媒市场的迫切需要而开设的专业,在原有影视编导专业的基础上开设广播电视编导和文艺编导两个方向。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依照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实施项目式教学改革,增设策划与创意岗位群。本专业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注重学生基础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招生对象主要面向全国的文史类考生,2008年编导专业被评为“院级特色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编导专业从2010年开始面向全国的艺术类招生。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主要因素有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教学基本条件、专业教学团队、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等。本文主要从编导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部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和产学结合三个方面分析编导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的职教属性,意味着其所培养的人才是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偏离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的需求。由于市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高职学院的专业建设需要不断地调整更新,具有相对的灵活性,这也是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构建起一个科学合理的专业框架是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专业建设应是高职教研教改的核心,而专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课程建设。
编导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辅以各种综合应用能力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各种专业职业能力的考核和各种类型的各级专业评比比赛,力求培养持有“双证”、“多证”的编导专业人才。
本院编导专业根据媒介市场需求分别设置了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和策划与创意三个职业岗位群,以教学为中心,精心设计课程体系,以《电视节目策划》、《导演技巧》、《广播剧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电视节目编导》、《电视摄像》、《premier制作》、《新媒体基础与应用》等课程设为核心课程。按照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原则,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在课程的总体设置上,围绕职业必备的技能构建了三个层次的核心课程体系。第一个层次是节目编导所必备的基础课程,如“广播电视概论”、“导演基础”、“影视鉴赏”、“新媒体技术与应用”,这4门课是专业入门课程,也是学习专项技能的基础。第二个层次是广播电视采编与制作的课程,如“电视摄像技术”、“电视照明技术”、“广播录音技术与艺术”、“电视画面编辑”等,第二个层次的课程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所需的技能进行分解,分项学习,以求在每项技术中深入一层。第三个层次是“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策划与创意”等综合性的专业岗位群课程,其中“电视节目编导”是一门综合课程,这门课程实际上是把专项技能课程再强化综合一遍,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并在此基础上完成5-10分钟的电视短片。第三个层次的三个岗位群课程是三个方向的集中训练课程,给学生今后职业方向的定位提供一种选择范式。三大课程核心体系,一层比一层深入,环环相扣,既满足了职业技能之“必需”,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构成了课程体系的主干框架。在此基础上,再开设一些必备的人文素质课程,以概要的形式进行“素养式”的灌输。这样,既避免了求全而忽视了专长,也避免了太专而缺乏适应性。
在教学改革方面,课程组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改革课程建设内涵。以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内容,创建最佳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要求。具体方法为:
第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项目教学,实行联合实训。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将《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文艺编导》、《广播剧》、《电视节目编导》等课程作为项目式教学的先锋,与《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两门同学期开设的课程进行联合,文案的策划由《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电视节目编导》的代课教师指导,根据文案拍摄的素材,剪辑与制作由《电视摄像》和《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师指导。通过课程联合实训,打破了课程局限,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而且可以有效利用学院现有的设备资源,节约教学成本。
第二,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实施产教结合。课程以广播影视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专业发展实际为依据,以“教师、学生、行业专家相结合,技术、艺术与人文素养相结合,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三结合为原则,打造了专职教师与行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构建了技术、艺术、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模块,形成了课程与行业一线单位有机结合的产学研创新机制。
第三,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实施小组协作。广播影视行业是需要高度协作的行业,课程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在课程开设之初就成立课程小组,课程小组的成员要根据电视栏目组的岗位设置分别承担不同的岗位,小组合作贯穿在每学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由专任教师、行业一线的兼职教师、校内实训基地指导教师组成。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实训室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融教、学、做于一体,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电视栏目策划、编导与制作的知识与能力。
第四,以岗位需求为依据,实施工学结合。课程从职业岗位要求出发,从行业人才培养规律入手,确定了“专业认知―课程实训―岗位实践―联合创作―毕业实习”五个环节组成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的课程实践环节,将课程教学延伸到不同环节的实施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工学交替。
教学手段的改革也必须在教学改革中体现出来,我们提出“要为学生一辈子着想”的教学思想,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既掌握谋生的技能,又增加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要具有再发展的知识迁移能力。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将开放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教学始终,改变传统高校按部就班、中规中矩的刻板教学模式,全面实行开放性教学。具体的手段有:
其一,实施教材的开放性。改变用一本教材作为教学范本的方法,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学习需要为依据进行教学。传媒行业是飞速发展的行业,知识老化特别快,单一教材难免滞后,教材开放则可兼收并蓄各取所长,知识点通过大纲组合起来,既有一定的规范性,又充分调动了教和学的积极性与灵活性。这种采用以主教材为主、多种教材为辅的开放性教材体系,可以不断把新的理论、新的知识融进教学体系中,把先进的东西作为我们的起点。特别是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专门为该专业编写的教材很少,选择相关学科的教材,内容上不是太杂,就是太专。因此,我们采用以大纲为纲、以讲义为本、以教材为参考的方法,在内容上完全以专业需要为筛选原则,尽可能少让学生学过时的、用处不大的知识。比如,《影视鉴赏》、《广播电视概论》课程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为了体现本专业的特色,还配置了相关的影像资料,实行多种媒体教材的组合。
其二,实行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在专业教学中,提倡“讨论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鼓励学生学前探索性学习,学中吸收性学习,学后创造性学习。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改变传统高等教育中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把当今社会中的影视现象及时组合到课堂教学中,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让学生参与研究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了解知识的现成结论。这种授课方式与传统高校经典式的教学方式相比似乎少了点学究气和理论性,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开发,创新能力较强。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效果已经显现出来。
其三,实行开放的考核形式。先进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最终还体现在考核方式和内容上。我们比较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职业技能的考核,因此,试卷中分析和操作题型所占比重较大。用小论文、课程大作业、创造性成果代替某些课程的书面考试。将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由期末单次书面考试改成以学期内作业平均分为主,或以动手实践为主的考查方式,使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逐步解放出来。
其四,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实践活动。编导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环节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环节上,除了利用校内较先进的实验条件,狠抓常规的课程实验外,还把经常性的见习、实验和集中性的岗位实习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入学第二年,即稍稍具备专业知识后,就利用寒暑假到电视台见习、实习。我们在多家电视台建立了实习基地,与电视台保持良好的互惠关系,学生到了高年级再按教学计划的安排,到电视台集中实习。在实习期间,有些基础好的学生,几个人在台里老师的指导下,能制作一个栏目,从策划到拍摄全由学生担任,节目播出后,受到社会的好评。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课程实验和社会岗位实习,不断深化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提高了动手能力。
二、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毕业生走出校门就直接就业上岗。实现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既是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期望,也是各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唯一的途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因此,高职学院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先进的实训教学体系,它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而其中校内实训体系的建设成本较高,成为高职教育发展中的包袱。我国高职学院由政府全额拨款的极少,大多数学院是部分拨款和自筹资金。由于办学经费来源有限,并且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处于初步发展时期,校园基本建设的投资额度较大,因此,实训设施上的资金投入必然受到制约。所以,高职院校如何保障实训建设资金的充分投入,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根据编导专业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需求,本院现已形成了一个具有职业氛围、设备先进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其中包括学院的学术报告厅、演播厅、计算机中心、广播电台、实验电视台、校园网站、广播电视发送接收实验室、电子制作实验室、通信与网络实验室、多媒体网络语音室、动画制作室、广告制作室、画室、DV俱乐部、DV社、报社、校园网、系网、录音棚、艺海传媒策划公司、电视节目制作编辑室、非编实验室等综合性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配有专门的实践管理人员,保障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校外,编导专业与安徽经纬农业科技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流金岁月影业公司、合肥中山学校培训公司、桐城广播电视局等单位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保障学生校外实习正常。校外实训基地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在实施项目教学、学生岗位实践、毕业实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鼓励学生成立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种兴趣小组,发展学生各方面的兴趣,也培养学生自主和独立的人格。如“影评协会”,以每周组织观摩优秀影视名片为主,对经典影片和流行影片进行观摩讨论,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走上讲台,介绍影片相关知识,并组织讨论。摄影小组组织实地拍摄,举办摄影作品展。导演创作兴趣小组自编、自演小品,创办自己的刊物。学生在参与专业相关性的小组活动中活跃了身心,也在小组组织和协调发展中锻炼了能力。
定期组织全员参加专业技能技艺大赛,围绕专业学习,举行多个项目的比赛,如全省影评比赛、影视作品评论比赛、影视片段模仿比赛等,有利于学生在比赛中得到发展。学校是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地方,要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自信心、勇气是学生今后发展必备的素质,因此要让学生在自己所擅长的项目上获得成绩,得到锻炼,提高自信心。
经常性地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展播,激发学生把知识变成成果。人类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肯定”,因此,学生在成果的展示中,自信心、荣誉感会得到加强。根据专业特色,定期展示学生的作业,将学生的作品制作成展板、刻录成光盘进行公开展演,实际上促成了学生的成就感,也激发了专业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能为找工作时展示自己专业学习成果打下了基础。
编导专业的特点是实践,“工作室制”是以在工作室中进行实践教学的模式。工作室的建设是关键,一年来,新增建了2个工作室,有导演工作室、录音工作室,完善了1个工作室的建设(艺海传媒策划公司)。校内工作室白天全面向学生开放,使学生在编导专业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有益的训练。一年来,完成电视新闻节目2期,电视谈话节目5期,电视娱乐节目2期,广播剧作品25部,DV电视短片36部。
三、产学结合
编导专业特聘了一批知名的专家担任外聘教师及客座教授,进行教学讲座和指导学生的日常实践教学。与多个企事业单位达成了人才培养协议,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在校外企事业单位实训、实习。派遣专任教师每2年中有6个月以上的时间在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
与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台专题文艺部合作开发课程《广播剧创作》。
以《全国“清风和谐”廉政广播剧大赛》为契机,由编导专业教师负责导演与编剧,影视艺术系录音艺术专业负责录音与音乐、音响编辑,播音主持系负责主要演员的配音,实训中心老师也客串演员的配音工作。由于首次参加专业性的全国比赛,特邀了校外专家担任编剧和导演指导、音响指导。选送的教师作品《不许拆包》获优秀奖,学生作品《袖珍村官》获鼓励奖。广播剧作品首次尝试了以项目为任务,多专业联合作业。这是实施产学结合的一个新成果。编导专业学生的电视DV作品《别伤害了金子般的心》在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二等奖。
在编导的专业建设中,突出的难点是产学结合,怎样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怎样重视教师科技开发和服务能力的培养,怎样从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及为社会技能培训、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还有待加强。在编导专业建设过程中,还会不断地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只能“与时俱进”,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