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债券型基金盈利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位去年高唱8000点的某大型基金总经理已经在私下表态,今年的机会已经不多,大盘也许会一直横盘走下去。这样略带看空的言论,绝对不会见诸报端,但市场在3000点下方挣扎的态势却实实在在地告诉投资者,在没有实实在在的利好消息在之前,没有人愿意在经济增速不确定的情况下发动大行情。
而现在令基金行业最不安的已经不再是市场,调整反弹的大盘也在考验着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和生存本领,越是市场冷清,整合并购的成本也越低。越是波动幅度加大,就越容易在市场中出人头地。
过去是基金抱团取暖,现在则不得不时刻准备捅上别人一刀。
老十家开始分化
基金不再团结的一个标志就是“老十家”业绩的分化。
在基金行业内部,一直有“老十家”的说法,指的是以华夏、南方、博时、嘉实为代表的在2000年前成立的十家基金公司。因为运作经验丰富,也各有各的拳头产品,在过去的牛市中表现虽然有所差异,但在业绩上基本上还是保持了齐头并进的态势。
但进入2008年以来,作为基金行业的代表,“老十家”明显有分化的态势。华夏基金在取得了龙头老大的地位后延续强劲的势头,年初发行华夏蓝筹希望债券基金保证了资产规模不至于大幅缩水,仓位上也采用轻仓的办法。在仓位下调幅度最大的华夏回报2号二季度报告中,就提到“2008年二季度市场继续走弱,从市场共识的盈利预测来看,目前市场估值的合理性已经大幅提高,但是此盈利预测滞后于最新经济形势变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基于对市场谨慎的判断,我们在资产配置上继续保持较低的股票类资产配置,增加债券类资产的配置。”而上半年,华夏旗下10只偏股型基金净值加权平均跌幅只有26.66%,排名所有基金公司第一名,轻仓的策略获得了成功。
但一些同样位列“老十家”的基金公司,显然对市场的判断过于乐观,仓位调整不力。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大成、鹏华、长盛、嘉实、国泰在内的“老十家”基金公司的资产净值市场占比下降的比较厉害。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老十家”基金的持有人很多进入市场较早,有着更多的经验,选择了赎回规避市场风险,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随着基金公司的增多,很多“老十家”基金公司的管理团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没有熊市经验的新人掌握投资大权,不能对市场的变化及时反应。
而“老十家”的业绩分化也证明,华夏基金囤积分析师,加强投研实力的做法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再有经验的基金公司也必须要持续加大对市场的研究力度。
银行系基金守住营盘
基金开始斗基金的场面最集中体现在新基金的发行上。在市场低迷的今年二季度,新批基金密集发行造成渠道拥堵已经是一种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延期募集已经司空见惯,而总规模小于5亿元的迷你型基金更是比比皆是。但这样的时候,银行系基金的渠道优势就开始显露出来。
可以看到,近期发行规模较大的大部分都是银行系基金,上个月发行的建信增利债券基金募集规模达到了59.69亿,工银添利债券基金也达到了48亿,而交银施罗德增利债券基金首发规模就达到103亿,是今年唯一一只首发超过百亿的基金。此外,股票型基金如中银策略发行规模在46亿,工银全球也达到31亿,建信优势、中银策略和浦银价值等也是今年首发规模较大的基金。
不仅仅是新基金发行,从数据上看,银行系基金在今年二季度净申购方面同样表现抢眼。天相数据显示,实现基金份额净申购的10家基金公司中,就有5家属于银行系,占比达50%。净申购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有汇丰晋信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浦银安盛基金、兴业全球人寿基金和交银施罗德基金,基金净申购份额分别实现了5.22%、3.12%、1.93%、0.95%和0.26%的增长,净申购份额总计达20.45亿元。
2006、2007年的单边牛市行情中,风格偏于保守的银行系基金排名一直都不是非常靠前。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源于和其他基金相比,银行系基金的管理者压力普遍较小,不用去血拼排名赢取高额奖金,选股上自然就略有保守。但在弱市格局下,就需要策略上保守一点,而银行系基金可以充分发挥银行在客户和渠道方面的长处,其充分调动金融资源的优势也容易在目前的格局下有所发挥。
危机逐渐浮出水面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华夏基金之外,排名前五的基金资产市场占比都有所下滑。更为关键的是,无论是博时、嘉实还是南方、易方达,都已经在2008年发行了股票型基金,而且效果都难以和过去相比,而华夏在拿到了发行资格后,虽然高调宣布要让公认的第一基金经理王亚伟来操盘,但却迟迟不动,显然是在积蓄足够的动能。
私下里,已经有一些基金高层抱怨华夏不讲江湖规矩,尤其是前一阶段钢铁板块和保险板块的大起大落就被外界怀疑是基金之间在好勇斗狠。这样的事情无凭无据,但猜测并非全无道理。我们从数据上明显可以看到,基金行业在大幅减持金融地产之后,其重仓股的重合度已经开始降低,抱团取暖的局面一旦结束,基金之间自然就没有什么情面好讲,尤其是市场变化的速度增快,为了饭碗自然顾不得面子。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调整的过程中,基金行业的整合也开始加速。博时基金的股权拍卖、摩根斯丹利入主巨田基金和洛希尔银行参股中海基金都在今年发生绝非偶然,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公司为了生存下去,也必须要和同行们斗上一斗了。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2月18日,景顺长城旗下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景顺长城资源垄断、景顺长城优选股票、景顺长城内需增长、景顺长城内需贰号和景顺长城鼎益6只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在238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全部位于前1/4之列。
业绩出色源于准确的预判。事实上,在2011年伊始,景顺长城基金就认为,经过2010年的上涨,中小盘股普遍估值偏高,出于估值低、防御性和流动性较好的考虑,转向大金融(银行、地产等)的配置,规避了年初以来的这轮中小盘股调整。
景顺长城基金的业绩在2011年实现了与2010年接力背后有哪些深层次因素?据投资总监王鹏辉表示,在投资方面,景顺长城已经形成较好的适度集中与适度分散相结合的体系。一方面,投决会在股票库、未来市场大方向的把握、仓位和行业配置上给予约束指导;另一方面,基金经理在选股、基金的具体操作上拥有一定的自由度,基金经理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思想和投资逻辑进行投资,公司也鼓励基金经理树立可持续性个人投资风格。
正是这种包容性的投资管理使得公司旗下四只风格鲜明的中小型基金脱颖而出。
例如连续两年表现突出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及内需增长贰号基金,擅于把握板块轮动,操作灵活,在趋势清晰后,能迅速调仓换股,把握住市场投资主线;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基金则是主要关注能源基建行业及坚定持有估值较低的各行业龙头公司,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收益;而景顺长城公司治理基金虽然在份额上属于小型基金,却基本上是大基金的操作思路,在周期股选择方面表现出色,属于坚守价值投资,长线持有操作风格。
《投资者报》记者深入采访投资部三大总监,展现他们各自的投资风格和逻辑。
行业基本面投资坚守者
景顺内需增长双雄近几年业绩表现出色,很大程度上与基金投资主题契合市场,以及基金经理王鹏辉优秀的选股能力不可分割。
据记者了解,现任景顺长城基金投资总监的王鹏辉,自2007年9月接任景顺内需及内需贰号的基金经理以来,该基金在经历高位转折市场的业绩低潮后,近两年来对消费品投资的成功大大提升了基金业绩,是老牌明星基金经历波折后重拾升势的典型。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基金的业绩均处于同类型的前20%以内,短期震荡之后,基金的长跑能力得到市场的证明。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认为,景顺内需双雄的投资风格概括起来,是坚持基本面投资优选个股,随市场而舞,王鹏辉巧妙地把握了成长股和价值股的投资时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选择自己认为确定性的投资机会,而非随波逐流。
从风格来看,景顺内需双雄遵循其投资理念,对仓位的调整也主要集中在对组合中个股的动态投资,即涨多之后要减仓,低位时候可以再次参与,避免高估值的风险。“平稳的坚持”成为基金最大的风格特点,而基本面趋势投资则贯穿于基金投资的各个方面。
王鹏辉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必然的,消费和新兴产业将在中国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将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为市场提供良好的长期回报。”
据悉,由王鹏辉和杨鹏担任基金经理的景顺长城中小盘基金,2月18日开始正式发行。该基金将围绕代表中国经济转型方向的新兴产业和大消费领域,寻找高成长空间的中小市值公司进行投资。
风险量化才能有效控制
罗孟林的履历非常让人羡慕,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工程硕士、CFA。曾任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研究员、副总裁、基金经理和执行董事等职务,负责投资研究、投资计划及固定收益投资策略的制定等,并管理70亿美元固定收益基金;曾担任中国财富基金中司固定收益顾问。2009年担任景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负责中国固定收益投资市场研究;2010年加入景顺长城任固定收益部投资总监。13年海内外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
由于债券投资强调风险控制,在记者接触的基金经理中,管理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大多沉稳、低调,喜欢用数字说话,而罗孟林表现出的幽默风趣让他显得很出众,极富有亲和力,和陌生人很快能打成一片。生活中个性爽朗,投资上严谨认真。
在罗孟林看来,由于中国特定的投资环境以及政府对发债主体的严格控制,信用债的风险溢价应该是现阶段中国债券投资中信息比(informationratio)较高的超额收益来源。而债券市场的下行风险则更多来自利率,而非信用。因此债券收益与政策走向、流动性的变化紧密相关。罗孟林带领的固定收益团队,在3月3日即将发行第一只债券基金――景顺长城稳定收益债券基金,该基金将引进风险量化系统,优化投资配置,有效组建在风险可控下的收益最大化组合,着重配置信用债及可转债,积极参与新股新债发行,是名副其实的“稳定收益”债券基金。
市场面前不得自负
性情温和,从不冒进,和他的个性一样,唐咸德的投资组合追求均衡。身为研究总监,他的的确确地扎根于研究领域,从大学毕业初成为研究员开始,研究工作贯穿他的整个从业经历,金融、食品饮料、商业、电力设备等等,都是他曾经重点观察过的行业。
忌完全按短线思路来操作
基金是一个长期投资品种,是为了分享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带来的成果。不应该过多关注短期的波动,更不应该在投资过程中追涨杀跌。短期大盘的波动和方向很难预测,在大势向上的情况下,短期的大幅下跌反倒形成比较好的进仓时机。从实际投资收益效果来分析,长线投资都会取得不错的收益。
忌等同于股票投资
许多基民将基金投资混同于股票,频繁进行波段操作,希望以此增加收益,但这样反而会得不偿失。基民通常难以把握股市趋势和操作时机,即使正确把握了交易时机,赚取的差价是否能弥补频繁操作产生的交易费用和时间成本也未可知。以股票型基金为例,赎回费一般为0.5%,赎回后再买回来的申购费通常要1.5%,也就是说,在做波段操作时,一般只有在确保赚取的差价收益超过2%的基础上才有赚头。不容忽略的是,目前股票型基金赎回的资金到账时间一般为T+7日,这意味着,一次操作要付出相当大的机会成本。另外,基金是以组合投资的方式投资于证券市场,正常情况下,它的净值不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大幅波动,因此,投资者高抛低吸、波段操作的空间也小于股票投资。
忌以净值高低作为投资依据
很多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会选择价格较低的基金,这是一种错误的选择。例如:a基金和b基金同时成立并运作,一年以后,a基金单位净值达到了2.00元/份,而b基金单位净值却只有1.20元/份,按此收益率,再过一年,a基金单位净值将达到4.00元/份,可b基金单位净值只能是1.44元/份。如果在第一年购买了相对便宜的b基金,收益就会比a基金少很多。在购买基金时,要看基金的收益率,而不是看价格的高低。
忌投资多动症
基金定投因长期复利效应,成为很多父母为子女积累资金的投资方式。但可惜的是,在高收益的诱惑性面前,“多动症”成为不少人的通病。
3年前,小李定投了某混合型基金,赶上大盘高涨,嫌定投收益太慢,赎回后改投股票型基金。之后遭遇股市震荡调整,又怕资产缩水,赎回股票型基金,重新进行基金定投。此后大盘持续下跌,小李干脆将基金全部赎回。折腾了两年多时间,小李不仅没赚到钱,还赔了一些手续费。基金定投最忌讳见异思迁,中途下车,只有在市场波动中坚持稳定操作的投资者,才有可能成为胜利者。
忌忽略风险承受能力
基金投资不同于银行储蓄,也不同于债券,投资者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也有可能承担一定的损失。从美国市场最近20年的统计来看,股票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是15%,投资者应有一个比较理性的收益预期。
投资者应根据年龄、收入、风险和收益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首先要注意分散投资,在储蓄、保险、资本市场中合理配置资产。第二,要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收益偏好的基金产品。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的风险从高到低,收益率也有很大差异。第三,要仔细阅读基金契约和产品说明书,考察基金管理人是否严格履行契约,比较不同基金产品之间的细微差异。
忌一味坚守,不知转换
在证券市场发生较大变化时,也可巧用基金转换来重新配置资产。基金转换无须赎回原有基金,可直接将原有的基金份额转换成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份额。基金转换的好处不少。当股市波动较大时,将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转换成低风险的货币型或债券型基金,可适当规避投资风险。当收入状况或风险承受能力发生变化,可通过转换投资于符合自身投资目标的基金产品。如果先赎回一只基金再申购另一只基金,则要付出赎回费和申购费;如果进行基金转换,就只要收取拟赎回基金的赎回费和拟申购基金与拟赎回基金之间的申购费差额。基金从赎回到再申购,所花费的时间一般需要3~7天,基金转换则可在当日完成。
忌不选择购买渠道
可通过银行柜台及网上代销、券商网上代销、基金公司网上直销、场内交易平台和第三方代销等渠道购买基金,但各渠道费率相差悬殊。中小银行的费率可低至6~8折,券商为4~6折,基金公司网上直销一般低至4折,第三方销售机构无费率折扣。还可通过各家银行网上银行、基金公司直销渠道以及二级市场购买ETF或者LOF基金,网上银行或者券商渠道购买基金一般可以享受打折或者专项理财等优惠服务,也是一种比较明智的选择。
通过银行和券商两大代销机构购买基金,好处是可以买到大部分基金产品。而通过基金公司直销,只能购买本公司的产品,但好处是费率更加便宜,且可在不同产品间灵活转换。
忌喜新厌旧
不少人只购买新发基金,认为新发基金是最便宜的。其实,除了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基金之外,老基金比新基金更具有优势。老基金有过往业绩可以衡量基金管理人的水平,新基金业绩的考量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新基金均要在半年内完成建仓任务,有的建仓时间更短,如此短的时间内,要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规模有限的股票市场,必然会购买老基金已经建仓的股票,为老基金抬轿。新基金在建仓时还要缴纳印花税和手续费,而建完仓的老基金没有这部分费用。有时老基金还能按发行价配售锁定的股票,将来上市就是一块稳定的收益,且研究团队一般也比新基金成熟。
忌以基金分红次数作为评判标准
有的基金为了迎合投资者快速赚钱的心理,封闭期一过,马上分红,这种做法就是把投资者左兜的钱掏出来放到了右兜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与其把精力放在迎合投资者上,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市场研究和基金管理上。投资大师巴菲特管理的基金一般是不分红的,他认为自己的投资能力要在其他人之上,钱放到他的手里增值的速度更快。所以,投资者在进行基金选择时一定要看净值增长率,而不是分红多少。
忌忽略封闭式基金
近年来开放式基金为基民所熟悉,但是对于封闭基金(这里指老封闭式基金,而非后来新成立的一些创新型封闭基金)仍不太了解。有人觉得封闭基金很难把握,其实只要了解了封闭基金的双重性就会游刃有余。
封闭基金的双重性是指净值和市场价格。净值是封基的内在价值,概念和开放式基金相同,不同的是封闭基金因在证交所交易,不以净值为交易价格,而以它的市场价格来交易。市场价格则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
长期来说,净值是封闭基金市场价格的决定因素。某种程度上说,市场价格不可能永远偏离它的净值。在到期日前封闭基金是按市场价格来交易的。双重性也使它有两种不同的业绩评价方式,一种是基金的真实业绩――净值增长率,另一种是市价收益率,是长期持有的真实收益率。有时一年下来,可能会产生净值增长率与市价收益率相去甚远的情况,也说明了为什么会有“持有一只净值年涨幅65%的基金但实际年回报率却为80%”的现象发生。
按封闭基金的双重性,可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盈利模式及操作方法。一种是按封闭基金的净值来操作,而不太注重其市场价格的长期投资方式。大多数封闭基金的契约中都规定了如基金当年有了收益,其90%都应进行现金分红,且契约到期后应按净值向投资者进行资金清算或转为开放式基金。因此,只要该封闭基金的净值是不断上涨的,其长期的投资收益也应该是不错的。对于一些接近到期日的封闭基金,在预计指数下跌可能性不大时,某种意义上可以将其视作固定收益的准债券。
另一种方式是按市场需求关系来进行投机操作。在某些时候,封闭基金价格会远远偏离净值,这时就是机会。熊市中封闭基金可能会使其市场价格远低于净值,也就是折价率上升;而在牛市达到时又会使价格贴近净值甚至高于净值,即折价率下降或溢价交易。如投资者能充分利用这种变化就能获得不菲的收益。其上下波动的玄机正是进行交易的关键。
有人经过近10年的封闭基金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长期持有,短期套利”的战术。在大多数时间里,长期持有看好的封闭基金,即使在熊市中也坚定持有。当市场过分追捧封闭基金使其市场价格过高偏离净值时,就进行短期套利抛出,在回落时再重新买回。
【关键词】公募基金 尾随佣金 持股激励
公募基金行业现状
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公募基金受《基金法》约束,政策框架清晰,法律监管严格。公募基金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等方面均有严格的行业规范。
1998年3月27日,南方基金向社会公开募集设立了我国第一只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开元,该基金是封闭式股票基金,规模20亿元。历经14年的发展,我国公募基金规模不断壮大,类型逐步丰富。我国公募基金类型可划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货币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和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六种。截至2012年7月底,我国已有公募基金公司72家,各类基金总数1362支,资产净值约为2.4万亿元人民币。现有基金公司呈现出“大中小”三级梯队结构。第一梯队为排名前十的十大基金公司,管理资产总规模在800亿元以上,如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等。第一梯队管理资产总规模占公募基金总体资产一半以上。第二梯队以长盛基金、中邮创业基金为代表,管理资产总规模为约200~800亿元,规模和收益较第一梯队均有差距。第三梯队管理资产总规模在200亿元以下,以天弘基金、东吴基金为代表,成立时间较短,资产规模较小。
公募基金行业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是银行销售渠道尾随佣金过高。公募基金的销售渠道有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直销(包含网络直销)以及第三方销售。其中银行占据绝对领导地位,银行渠道销售的比例超过90%。公募基金公司通常会对客户收取1.5%管理费,基金公司会将其中一部分作为“尾随佣金”支付给销售机构以示奖励。2008年之前基金公司尾随佣金比例普遍不高,最高占管理费收入的25%。自2008年下半年起,基金公司支付给销售渠道的尾随佣金比例大幅提高。64家基金公司旗下809只基金的客户维护费占管理费的比例为17.29%,同比增长1.18个百分点。其中22只基金的客户维护费超过50%。其中于网点较多的工行建行等大型银行新发基金的客户维护费比例已经提高到60%~70%,部分老基金客户维护费比例也提高至30%以上。
尾随佣金侵吞了大部分公募基金公司的利润。这主要是因为整体经济形势不佳,股市低迷,基金营销难度增大。银行占据的强势地位导致基金公司几乎没有议价能力。虽然,监管部门在2010年实施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要求基金管理人不得向销售机构支付非以销售基金的保有量为基础的客户维护费。但现实的情况是该项《规定》出台后催生了大量变相的渠道销售奖励,在恶性竞争下尾随佣金的实际水平不断上升。
二是公募基金经理离职频繁。基金行业作为一个轻资产、高智力行业,人才是其发展基石,各个公募基金当前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人才流失危机。截至2012年8月5日,已有39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离职,离职人数共计66人,且只有1位基金经理留在公募行业。过去十年,基金经理总人数611人,任期在3年以内的423人,且有232名现已不再担任基金经理。即近7成基金经理的公募职业生涯不超过三年。频繁的基金经理离职及高管变动凸现的是业界精英的流失。2012年第一季度统计显示业界在职的383名基金经理中115人岗位从业经历不足1年,这些经验尚不丰富的经理人管理着数十亿、数百亿的基金资产。事实证明,基金经理队伍不稳负面影响巨大,直接导致公募基金业绩大幅波动甚至出现明显下滑。截至2011年底,在纳入统计范围的971只基金中,有814只出现亏损,亏损面达到了83.83%,合计亏损额高达5004.26亿元。而时任基金经理在职时间超过3年的32只股票基金,业绩较同类基金平均业绩高出约20%。说明基金经理资质与经验是影响基金业绩的重要因素。
人才流失情况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公募基金经理激励机制缺失。公募基金经理工资收入仅来自于管理费,相对固定。在激励机制缺失,私募基金蓬勃发展,人才争夺日趋激烈的客观环境下,大量基金经理选择跳槽或退出。另一方面公募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要受来自基金契约、监管部门等的严格限制。公募基金在作投资决策时要面临复杂的审批制度,这种层层审批的制度使其效率远低于私募,投资相对保守,复杂的制度性措施使基金经理们感到束缚,也促成其离职。
三是私募基金带来的巨大挑战。自基金行业在我国发展以来,基金公司数量增加,基金规模不断扩大,但各类基金产品总体而言大同小异。基金产品的分类方法众多,发行过程中叫法不一,但是事实上各基金产品操作方式区别微小,其中又以股票型基金占主流,以大盘基金占多数。由于投资领域有限方向、雷同,基金品种出现了同质化现象,且长期以来该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2011年2月,《证券投资基金法》(征求意见稿)出台,《征求意见稿》给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合法地位,并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纳入监管范围,通过拓展“证券”内涵,扩大了未来投资范围并且丰富了基金的法律组织形式。这些变化将给予私募基金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促进私募基金规模的增长。如果公募继续品种单一的趋势,法律正式修订后私募基金会对公募基金造成更大市场竞争压力。
公募基金行业问题对策
第一,借鉴境外成熟市场经验发展独立第三方销售机构。从世界基金业发展历史看,销售渠道费用侵蚀基金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比较普遍。拓展多元化的基金销售渠道是长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我国银行渠道的强势地位是基金公司缺乏自身渠道的恶果。美国重点发展财务顾问销售渠道,财务顾问与市场资金相连接,替代了银行的传统基金销售渠道。此外,美国通过发展基金超市和养老金公司拓展销售渠道。我国基金销售发展第三方独立的销售机构可缓解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但我国第三方销售机构当前还存在合格从业人员过少,不具有资金清算资格,自身盈利能力、盈利模式不明确,以及法律制度环境不明确等问题。
第二,推广持股激励与持基激励。公募基金行业人才流失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激励机制不当。探索基金业股权激励政策成为当务之急。现行的法规不允许公募基金公司进行股权激励,但坚冰已开始融化。2012年6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关于实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若干问题的通知》修订草案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包括:取消对持股5%以下股东的审核,便利民间资本进入基金行业,健全资本约束、推进股权多元化,为今后专业人士持股以及基金公司上市预留法律空间,充分发挥资产管理行业人力资本的积极作用。除了等待中的持股激励外,在我国证监会及行业协会的积极引导下,基金公司已开始积极实行“持基激励”。由基金经理等相关人员主动认购、申购所管理的基金,努力实现个人利益与持有者利益的统一。“持基激励”在国外基金行业较为常见,国内基金公司也有意施行此类激励措施,华宝兴业、诺安、中欧等多家基金公司已经或准备实行“持基激励”计划。
第三,加快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基金公司想要留住人才,降低跳槽比率,另一重要的做法应为加快基金人才的培养,以提供培训进修等方式提升企业软实力。后备力量的补充和实战经验的增加可以有效提升资历中等或较新的基金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弥补之前经验丰富的经理人的淡出。同时,制定合理的考评制度鼓励长期内业绩骄人的明星经理,而非盲目追求“短平快”的高收益和每年、每月甚至每天的基金排名。简言之,高速发展的基金行业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与之相匹配。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 问题 对策
自1868年创始于英国以来,证券投资基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投资基金发展迅猛,势头强劲,基金业已经成为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并驾齐驱的金融体系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自1998年首次推出基金开元与基金金泰以来,经过9年多的发展,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业已成功地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突破:从封闭式到开放式、从资本市场到货币市场、从内资基金管理公司到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本文对在我国处于新兴发展阶段的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对其现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指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以及建议,望能对推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规范健康发展提供一些线索。
一、证券基金的概念及作用
1、证券基金的概念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形成独立财产,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额享受收益和承担风险的集合投资方式,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计划。
2、证券基金的特点
与其他投资方式相比,它有其自身特点:(1)集合投资。通过基金发售单位在短期内募集大量的资金用于投资,发挥资金集中的优势,以利于降低投资成本,获取投资的规模效益;(2)专业管理。通过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公司来管理和运作,表现在投资理念系统化和投资手段现代化;(3)组合投资。根据基金契约中规定的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组合和投资限制,进行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4)严格监管与透明性。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对基金投资的信心,国际的相关监管部门都对基金业实行严格的监管,对各种有损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并强制基金进行较为充分的信息披露。
3、证券基金的作用
证券投资基金一方面面向投资大众募集资金;另一方面又将募集的资金通过专业理财、分散投资的方式投资于资本市场,从而发挥着一种重要的金融媒介作用。
(1)促进证券市场稳定和规范化发展
首先,证券投资基金作为目前证券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它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都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证券市场由以前的坐庄盈利逐渐发展为依靠研究挖掘价值低估的股票来获利;其次,证券投资基金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话语权得到制度保障,同时在二级市场上,基金投资与运作规范、资产质量好、盈利能力强、发展潜力好的上市公司,有利于督促上市公司规范化运作;第三,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供投资者投资的品种,扩大了证券市场的交易规模,起到了丰富和活跃证券市场的作用;第四,不同类型、不同投资对象、不同风险与收益特征的证券投资基金在给投资者提供广泛选择的同时,也成为资本市场上不断变革和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来源。
(2)拓宽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渠道
对中小投资者来说,投资渠道有存款、债券、保险、信托、股票和基金等,存款和债券风险较低,但收益率也相对低。股票投资要求投资者需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而中小投资者在时间和知识上都不能很好的保障,因此其风险相对较高。证券投资基金由专门的投资研究团队来专业化投资,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风险收益相对较好的投资品种。对机构投资者来说,特别是对资产的风险控制要求较高,收益也相对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同样是一种较好的投资渠道。在我国,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大型企业等都是证券投资基金的机构投资者。
(3)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证券投资基金将中小投资者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投资于证券市场,扩大了直接融资比例,为企业在证券市场筹集资金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实际上起到了将储蓄转化为生产资金的作用。这种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证券基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统计,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321只证券投资基金正式运作,资产净值合计856416亿元,份额规模合计6220135亿份。其中53只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占全部基金资产净值的19% ,份额规模占全部基金份额规模的13%。268只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占全部基金资产净值的81% ,份额规模占全部基金份额规模的87%。从1998年6月30日开始至2007年底,基金所持有的股票市值占股票市场流通市值比例从1%提高到超过20% ,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同时,它已经初步显示出在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改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抑制投机行为、改善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以及促进投资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工具多元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与国外相比, 我国基金行业虽然发展极为迅速, 但是由于起步相对较晚, 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从基金运作的大背景环境到基金具体操作都存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1、证券市场不完善, 上市公司质量不高
目前,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我国资本市场不规范、金融市场不发达有密切关系。基金管理公司在搭建投资组合时很容易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情况,也难以进行有效的产品创新。华夏证券的盲目扩张,投资于各类实业,大规模地对外融资、增资扩股,导致财务成本越积越高,最后形成巨额亏损,加速了破产的步伐。这也从某个角度说明了我国证券基金投资品种的匮乏,使得多数的证券管理公司的投资无从下手,盲目的投资,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了企业的更合理长期发展。我国的股票市场是在为国企解困筹集资金和国企股份制改制功能定位上发展起来的, 股票市场的非良性发展扭曲了市场正常机制和作用的发挥。市场缺陷增大了市场的系统风险, 降低了市场的有效性。市场的无效性使得指数的波动无法真实的反映市场的收益率和风险,基金的收益率失去了比较的基准, 更增加了基金跟踪指数的难度,还有可能导致基金为了跟踪指数而增加交易成本。
2、 法律法规不健全, 市场监管不力
目前,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法》己经出台, 《信托法》等还在研究、制定中, 法规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法规不健全及市场监管不力使得我国的证券市场投机性很强, 违规资金在证券市场上兴风作浪,一些机构操纵股票、大肆炒作。
3、 我国基金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
目前, 我国设立的基金都是契约型基金,契约型基金缺乏股东大会的监管,容易出现类似于华夏证券管理层政企不一的局面,导致董事会、股东会和监事会被虚置,责权利严重分离。
证券基金公司虽然有托管人的监管, 但由于托管费用和托管人是由基金公司缴纳和选择的, 很难保证监管的质量, 如此一来, 基金持有人又必须面临基金公司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带来的风险。
4、 缺乏避险工具, 系统性风险高
我国基金的风险分散能力不高, 这与基金投资范围受限有很大的关系。我国股市容量偏小特别是优秀的上市公司偏少, 可供基金管理公司进行分散化、规范化、特色化投资的股票很少。另外, 我国的金融市场产品比较单一, 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及金融衍生品市场不发达, 资本市场没有做空机制, 投资基金无法通过做空机制回避系统性风险, 基金业绩(特别是股票基金业绩)与股票市场的波动呈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些都制约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控制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基金管理人不得不面对比国外同行更大的风险。中国证券市场的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来自政府政策的不连续性、不稳定性和所谓市场消息等系统因素干扰太多,冲击太大。
5、市场存在明显的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是指群体中的个体与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与大多数人在一起、保持一致,或一种行为模式在人群的传播传染。羊群行为具有的学习与模仿特征使众多基金经理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削弱了市场基本面因素对未来价格走势的作用。这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普遍问题。羊群行为的行为主要是由于基金经理的非理性行为、信息的不对称性、,投资行为的趋同性等造成的。
6、 缺乏公众认可的评价体系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国基金评估市场己初步成形, 但尚处在初级阶段的基金评估业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目前进行公开基金评级的一些机构, 大多与基金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 仅有为数不多的科研机构可视为独立的第三方。没有令人信服的独立的评级机构, 投资者购买基金时缺乏依据, 基金经理在运作基金时没有参考, 这些都将影响基金的良性运作。
三、推动我国证券基金规范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为了使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在资本市场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本人结合各种资料提出以下建议。
1、规范资本市场,为投资基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加快我国投资基金的发展, 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必须加快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市场化和法制化, 减少行政干预, 扩大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规模, 建立多层次金融体系,给投资基金搭建一个能够快速、健康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良好环境。同时, 还要改善证券市场最基本投资对象——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这不仅是对基金的支持, 也是整个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主要在于建立科学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一方面, 通过新股发行核准制把好新股发行关,将素质差的企业拒于股市大门之外, 为股市提供具有良好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的新鲜血液;另一方面, 建立股市的退出机制, 让那些已经不符合上市公司标准而又挽救无望的企业退出股市。
2、进一步完善基金法规体系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不断发展,许多问题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而无法得以及时公正的处理,往往是由行政政策取而代之,而行政政策的透明度和持续性通常很难得到保证,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其后果是市场参与者自行其是,从而导致普遍违规甚至普遍违法。2003 年, 《证券投资基金法》的出台对促使基金管理者合规运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证券投资基金法》的颁布和实施, 确立了基金业的法律地位, 为基金业的发展创造出广阔的空间, 有利于加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增强基金投资者信心。因此,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投资基金法》为核心的基金法律制度体系, 使基金持有人、托管人、信托人、管理人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通过法律的形式得以确立, 明确市场运行规则, 逐步摆脱过去依赖行政指令的发展轨道, 从而实现我国基金业发展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3、建立独立的第三方基金评价体系
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 我国的基金评价体系应具备如下特征: ( 1) 由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来担任评价机构;( 2) 评级方法应全面、客观、科学, 适应中国基金业的特点;( 3) 具备成熟的盈利模式以保证其持续稳定发展。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建立基金信息披露的统一标准, 可以考虑逐步引进全球投资绩效表现标准(GIPS);其次, 鼓励更多的与基金无利益关联的独立第三方来建立基金评价体系, 引入竞争机制;同时, 也应当考虑把国际知名基金评级机构进入我国, 让他们也参与竞争。
4、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积极发展公司型基金,完善基金行业的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组织形态
国外经验和国内实践均表明, 仅仅依靠国家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 不足以管理和规范国内投资基金的发展。我国的基金业也应该组建多元化的监管体系, 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组建基金行业协会。基金行业协会应以基金业基本法律法规为依据, 通过制止恶性竞争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 保护基金市场的稳定, 促进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要进一步规范基金的发展还应考虑:赋予基金托管人更大的监督权和责任, 托管人可以拒绝执行基金管理人违法违规的投资指示, 并有责任向监管机构报告; 明确基金管理公司在蓄意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情况下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从基金的治理和监督而言, 公司型基金的投资者比契约型基金具有更大的权利。公司型基金的内部治理结构借鉴了现代公司治理的积极成果, 各利益相关者的权责更加明晰, 既有利于保护基金投资者的权益, 也有利于基金运作的效率和基金的持续发展。因此, 在进一步规范现有契约型基金的同时, 借鉴国外成熟经验, 尽快发展公司型基金。
5、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加强基金业竞争
目前只有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才能作为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主要发起人的规定, 在制度上使得基金运作的独立性很难保证, 其结果是人为地减弱了基金行业内部的竞争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金业规模的增加。没有竞争或者竞争不充分, 就会造成效率损失或资源配置的不到位。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投资基金, 必须有效降低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资格认定标准, 允许更多的机构参与到基金的发展和运作当中。
6、努力做好证券基金的宣传普及教育工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提高普及性和深层技术性的投资者教育,这不仅要依靠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加大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更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理性的投资理念,还要加强基金投资者的心理教育。针对基金投资者经常出现的各种非理性行为进行典型案例分析,让更多的投资者对基金投资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减少基金投资者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目前我国基金市场上最稀缺的资源是基金管理人的管理经验和投资水平。为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中外合作,这既包括允许外资对国内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中外证券机构加强技术合作、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等“引进来”的行为,也包括向国际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和分散风险等“走出去”的措施,通过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国内市场作科学的调查和细分。在经营理念和目标、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营机制、基金产品等方面进行真正的创新,而不只是模仿引进,通过这些措施将最终使得国内基金管理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守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研究与评价[J].经济研究,2005,7(3):12-15.
伍旭川、何 鹏.中国开放式基金羊群行为分析[J].金融研究,2005,5(5):60-69.
从跟踪误差看,Wind数据显示,沪深300ETF上市后的三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涨幅为2.69%,同期嘉实沪深300ETF净值增长率同为2.69%。在这三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涨跌幅分别为1.62%、1.38%和-0.32%,嘉实沪深300ETF同样为这三组数据,上市三天均实现跟踪误差为0。
本周《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嘉宾分别是安信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安信策略精选陈振宇、大摩多因子张靖、华商主题精选梁永强、信诚盛世蓝筹张光成、银华中小盘廖平、鹏华丰泽分级债戴钢、上投摩根分红添利债赵峰。
依然首选低估值绩优蓝筹
《投资者报》:市场估值水平正在缓慢抬高,各位近期如何调整布局?
陈振宇:流动性持续改善,源于政策微调的主动性改善加上经济下滑中企业信贷需求减弱的被动性货币剩余,这会使得市场估值水平缓慢抬高;但经济转型背景下限制了货币宽松刺激政策使用力度,这决定了盈利V形反转可能性很小,经济复苏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将使得行业盈利分化明显,结构性机会和风险并存。
总体上来说,流动性对A股的影响向上,盈利增长对A股的影响向下,市场将以震荡为主,但底部会逐步抬高。这是优秀的机构投资者特别是灵活价值投资者可以持续获得超额收益的阶段。
经济放缓是目前主基调,而不断回落的物价水平,可以为管理层继续预调微调货币政策预留空间,资金环境的改善应该还可以持续,未来市场利率仍有回落空间,债市强势有望继续维持一、二个季度,在严控信用风险的前提下,高收益企业债为现阶段首选,另外金融债也是比较好的配置品种。
在经济复苏前景仍然不明、企业盈利受到压制的情况下,股票市场的机会来自于流动性环境不断改善,加上制度性红利和政策的结构性扶持,市场将在分化中震荡,但底部逐步抬高。
行业配置上,我们首先会配置低估值绩优蓝筹股,以金融、食品饮料为主,加上早周期的房地产及相关行业;二是对冲投资下降的政策受益行业,如水利、节能环保、医疗、教育等;三是受益于生产资料价格持续负增长带来生产成本下降而需求稳定增长的行业,如品牌服装等;金融创新方面可关注券商、保险等。
张光成:我们更看重对蓝筹股的投资。目前对蓝筹股并没有一个标准定义,但核心应该是盈利好且稳定。蓝筹不代表落后和传统,在一个新兴行业中,一家上市公司逐渐取得稳定的市场地位,也具有蓝筹特点。蓝筹演变方向一定是和经济演变方向相一致的,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稳定性才可能具备蓝筹的素质。
廖平:今年创业板指数表现欠佳实际是种价值回归,市场看好大盘蓝筹股的主要逻辑是基于业绩增长稳定和估值较低,目前中小盘股票里也不乏符合这两个标准的股票。同时,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入,许多中小市值企业因此受惠,未来绩优蓝筹股将在这里诞生,目前也是低位潜伏的良好时机。
梁永强:从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看,“十二五”产业规划已进入高峰,文化、环保、科技产业、煤炭、钢铁等行业规划均已出台,区域规划再次浮现。无论未来市场是震荡还是上涨,主题投资都能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我国转型进入关键实质阶段,转型受益方向会越来越清晰,产业崛起、文化复兴和制度创新等经济领域已表现出较好的投资价值。
量化基金有无独门重仓股
《投资者报》:截至5月25日,13只量化基金平均上涨6.92%,不少量化基金公布的重仓股都令人十分不解,究竟量化基金有没有重仓股?
张靖:其实,大摩多因子基金从投资方法到收益的实现方式都与普通股票基金有很大不同,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重仓股。相比普通股基着眼于个股的分析与判断,大摩多因子着眼于影响整体市场的因素分析,通过量化的方法进行刻画、度量、检验和选择,并通过数量较多的股票来实现组合在这些因子上的偏向。举例来说,我们期望的不是某只个股由于估值低而重仓它获得超额收益,而是期望低估值的股票群体可大概率取胜,这其实是个概率问题而不是集中持股获胜的问题。
事实上,大摩多因子基金个股的仓位配置是围绕整体组合能否准确体现因子特性、能否提高整体组合投资效率、能否提高组合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而进行的。目前大摩多因子单只个股配置比例均较低,所谓的“重仓股”很多时候占基金资产还不足1%。在渐进式仓位调整模式下,基金对个股配置的比例都较平均,无法产生普通意义的“重仓股”,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持股数量在300~400只。
相比传统投资方法,量化投资更加“冷静”,因为量化模型不会因为情绪而产生投资冲动,而是按已经编制好的程序实现投资策略,克服人性的弱点。
量化投资另一个优势是对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现在沪深两市已有2000多只个股,人脑不可能记住这么多信息,券商研究员也只能覆盖有限数量的股票。
债市小牛行情可持续
《投资者报》:截至5月25日,今年以来债基平均上涨达4.78%,高杠杆债基更突出,分级债上涨是否有可持续性?
近日,广东发展银行理财计划“薪加薪”系列又添新成员,广发行宣布在全行网络上推出“薪加薪6号”人民币理财计划。此次推出的“薪加薪6号”理财计划面向广大的稳健型投资者,以票据贴现市场为惟一投资对象,兼顾本金安全与客户收益的双重需求。“薪加薪6号”人民币理财计划销售周期为7天。首期推出的“薪加薪6号”人民币理财计划期限2个月,预期年收益率4.5%。起购金额为人民币5万元,每次递增人民币1000元或其整数倍。
点评 此款产品依旧为保本类产品,但是投资收益率较低,预计4%-6%的年收益率较为适合风险厌恶型投资者。“薪加薪6号”流动性较强,投资期限短而灵活,从1个月至5个月不等。
浦银安盛价值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将发行
浦银安盛价值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近期将发行,托管人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浦银安盛价值成长是该公司的第一个新产品,浦银安盛对这只新基金的定位是不求大、但求“精”,力求打造成拳头产品。拟任浦银安盛价值成长基金的基金经理杨典曾于2005年至2007年管理银河稳健基金,业绩相当出色,为晨星5星基金,并在2006年度晨星和理柏评级中获同类基金年度第一。
点评 市场在经历了从非理性狂热气氛向理性投资观念的转变后,市场估值已重新回归到中长期投资的合适水平。考虑到我国经济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现在是投资的适当时机。
交银施罗德增利债券基金获准发行
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旗下的第6只基金――交银施罗德增利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已经获得中国证监会批文,并将于近期正式发行,托管银行为中国建设银行。据介绍,“高息债券+新股认购”是这只基金的典型特点。
点评 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传统债券型基金不同,交银增利债券基金将重点投资于具有较高息票率的企业债和公司债,并着力寻找以信用直接融资的优质企业,购买其发行的债券以获取较高收益。除此之外,交银增利债券基金还将保持“打新”的投资策略,积极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
东方红3号获批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扩容
东方证券将于近期推出东方红3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东方红3号主要投资A股、基金和新股申购,投资门槛为10万元,存续期3年。募集期规模上限为33亿份,存续期规模上限为50亿份,以上规模上限均包含了东方证券自有资金投入所持份额。该产品将通过中国农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的指定推广网点以及东方证券营业部,在全国范围内销售。
点评 东方红3号管理人东方证券承诺,以自有资金参与计划的3%并承担相应的有限责任。如果到期时发生亏损,则由自有资金认购部分先承担损失,从而规避或减少投资者可能面临的风险。与此同时,东方红3号产品还免收管理费,可以帮助投资者承担部分市场风险。
中意人寿推综合意外保障计划可保全家
日前,中意人寿推出“福临门”综合意外保障计划,一张保单可保全家。该计划保障全面,涵盖意外身故、烧伤及残疾保险金、意外医药补偿保险金、每月给付意外全残生存保险金、抚恤金等多个方面。该计划投保方式灵活,投保人可以从4种保险计划中任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这4种计划的被保险人分别可以是本人、夫妻双方、本人和子女以及夫妻和子女,其中,全家投保最为划算――只要投保子女人数在3人以下,均以统一的费率计算。
点评 目前市场上的保险产品琳琅满目,各类新产品也是层出不穷,然而绝大多数保险产品都是针对个人的。如果投资该产品,五口之家全年的保费仅为418元,夫妻双方和3个孩子就可以共享高达十几万元的保额。
东亚新推保本投资产品“聚圆宝”系列7
日前,东亚银行(中国)推出“聚圆宝”系列7人民币保本投资产品。最低投资金额5万元人民币,投资期为1.5年。该产品除保证派发100%投资本金外,还与4只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优质中资概念股票的表现挂钩,包括江西铜业、中国石油化工、中国交通建设及中国平安保险。
点评 产品特设“每月累积表现”结构特点,一方面有机会使较差的观察日表现被较佳的观察日的表现抵销;另一方面,月计表现机制将不会受某一时期股票大幅下滑而影响整个投资期的将来表现。无论最逊色股票的按月表现是上升、横行或甚至轻微下跌,投资者都有机会获取理想潜在收益。
中信银行理财产品 理财尝鲜分离式可转债
在新股申购这块蛋糕被切得越来越小的时候,已经有机构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投资领域。中信银行一款理财产品“转债增强型新股计划”就首次以分离式可转债为卖点,同时投资普通可转债及IPO新股。该产品主要为申购分离式可转债并在二级市场上卖出中签的债券和配发的权证赢取收益。在有分离式可转债发行的时候,资金主要用于一级市场申购分离式可转债;没有分离式可转债发行时,资金用于申购新股和普通可转债。与挂钩型产品购买国外投行设计的期权等衍生品不同,该产品更多的是参与一级市场申购。
点评 分离式可转债发行时按可转债形式发行,面值100元,上市时把一份债券拆成企业债和认股权证两部分,可以选择一部分卖出、一部分持有,或者两个都卖出,100元的债券市场价值只有70元左右。也就是说分离债发行时,当权证的价值高于债券折价损失,才对投资者有利。
定期存款自动转存 光大推“阳光加息宝”
频繁加息使得转存成为一件麻烦事。日前,光大银行新推出“阳光加息宝”业务,帮助客户遇加息时定期存款自动转存,无需自己到银行办理转存。据了解,客户只要办理“阳光加息宝”签约业务,既免除到银行网点柜台办理转存业务的手续与时间,又可以获得最高的定期存款利息收益。
点评 “阳光加息宝”还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第一次加息转存或者每次加息转存之后是否继续进行转存,还可以选择原定期存款本金转存,或者原定期存款本金和提前支取的活期利息一起转存。据介绍,如遇储蓄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光大银行将按照既定计算公式,对“阳光加息宝”签约客户定期存款进行利息收益最大化判断。
国内首只套利型银行理财产品面世
国内首只套利型银行理财产品――套利通1号日前面世。该产品投资期限为1年,销售总规模为4.5亿元,销售期自2月15日至3月5日,投资者可到兴业银行各网点购买。套利通1号由兴业银行、中信信托和国泰君安证券联合推出,盈利模式与传统的理财产品截然不同。它利用证券市场中各种金融产品的定价差异,进行低买高卖,获得其中的无风险收益,主要投资于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各类基础证券及衍生证券,可投资于短期债券或者逆回购及类货币市场基金。
点评 套利型产品在国际成熟市场中广受投资人士青睐。由于套利交易需要较高的模型开发能力及风险管理能力,目前国内以套利为投资目标的金融产品为数寥寥,且多数为私募型,资金门槛一般高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套利通1号的诞生,使该类投资品的投资门槛下降至5万元。
保险系打新股产品 门槛比银行低
打新股理财产品相对较高的收益也吸引了保险公司。近日,华泰保险推出的理财1号产品在中国工商银行独家销售。相比之下,保险公司的产品模式比银行更丰富,其打新产品目前投资范围是申购新股和剩余期限在5年以内的固定收益产品。具体投资中,除了保留很小一部分流动性资产,其余购买债券,当有新股发行的时候参与新股申购。而目前银行的打新产品则有100%的资金用于新股申购,也有一部资金用于新股申购,一部分用于债券投资。
点评 保险公司打新股产品收取的费用较低。保险公司收取的费用只有保险管理费(每年0.65%)和投资管理费(每年0.2%)两项。而银行则要收取一定的业绩报酬,标准一般是投资收益的10%至20%,而且是按次收费。
工行发售第三期基金股票双重精选产品
中国工商银行继成功发行两期“基金股票双重精选”人民币理财产品后,再次在全国范围内限量100亿元发行第三期产品。该产品的投资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上市公司股票、新股申购、债券等法律法规许可的金融投资工具。基金投资比例为0-100%,股票投资比例为0-50%,新股申购、现金比例为0-100%。认购起点为5万元,追加认购为1000元的整数倍。
点评 该产品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在3个月的封闭期后,将延续每周一次开放申购和赎回,可满足投资者对资金的紧急需求。同时为鼓励长期投资,管理方对于持有产品2年以上的投资者实行免赎回费的优惠措施。
“大唐镇库”1公斤银币价格一年涨八成
然而,面临2011年“年终考”,基金业却弥漫着短视逐利的躁动。
在重庆啤酒(600132.SH)的带领下,基金重仓股频发群体“踩踏”事件,近来基金排名发生逆转,王亚伟年度冠军梦碎,小公司东方基金成了大黑马。
除了争先恐后地挤上业绩前十榜单外,各大基金公司在规模上也明争暗斗,加大营销力度、发售新产品、打开大额申购……而依赖“帮忙资金”注入货币基金更是一些基金公司为壮大规模、保住排名屡试不爽的“招式”。
“作为受托人,维系基金公司与持有人之间的是信托责任。这就格外要求基金公司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看到了太多基金公司盲目扩大管理规模、一味追求业绩排名。尽管这背后有持有人和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基金排名制度缺陷等种种原因,但基金公司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奥斯卡魔咒”
“要想知道2011年垫底的基金,就去看看去年排在最前面的基金。”一位基金投资者无奈地对记者说。
虽然只是一句笑谈,不过基金业内确实存在类似“当了影后衰三年”的“奥斯卡魔咒”。许多基金经常会出现前一年表现亮眼,第二年就迅速沉沦的情况。
从2011年截至目前的情况来看,2010年偏股型基金前十名的基金如今几乎全部易主,且个别基金业绩垫底。
去年业绩排名第一的华商盛世成长2011年以来截至12月19日的净值增长率为-25.35%,在245只同类产品中位列第 174位;业绩排名第五的华商动态阿尔法2011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则为-26.05%,在149只同类产品中位列第135位;去年排名第八的天冶创新先锋2011年以来在 327只同类产品中位列第313位;去年排名第十的信达澳银中小盘则在245只同类产品中位列第228位。
而类似这样的业绩“过山车”情形自2007年以来几乎每年都在上演。
“基金过去的业绩是投资能力的最直接证明,因此看排名选基金有一定道理。但问题在于怎么看?”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认为,过于短期和过于长期的业绩排名参考作用都比较有限。尤其是在市场环境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过去的业绩排名参考作用就会下降。
“国外考评一只基金的好坏都是看三年、五年,我们这儿就看每年一次的净值排名,这难免导致基金经理在操作上的短视。”好买基金总经理杨文斌指出。
“我们公司业绩方面的考核要求是要在同类基金中排在前三分之一。”一位基金业内的资深人士对记者说:“在最后的业绩冲刺期,不管是要缩小与前几名的差距,还是甩开后面的竞争对手,都需要找到实现基金在短时间内超常规增长的具体路径。”
在此时期,基金实现收益超常规增长的方式主要有三类:一是重金加仓具有高增长潜力的资产,以这种人为重仓的方式使这些潜力资产进入上涨轨道;二是积极利用企业重组,在冲刺期前大量加仓,并在冲刺期集中释放企业重组所带来的利好消息;三是同一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采取集团行动相互抬轿,或是干脆以“众人拾柴”的形式,配合公司扶持重点基金冲入排行榜靠前位置。
除此之外,通过砸竞争对手的重仓股往往也能使得自身的排名受益,而这种方法对于处在弱势地位的基金往往更加有效。这种消极竞争的方法比较容易在排名接近的基金中出现。
好买基金首席分析师曾令华认为,正是短期排名的压力迫使一些基金经理豪赌某些板块、行业,在配置上过于偏重,当市场风格发生转换时,很可能无法及时调整。
虽然在基金业绩排名战期间,一些基金的净值可能会短期迅速提高,对持有人来说一定程度上有利,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无疑是加剧了基金投资行为的短期化,同基金本身长期投资的性质相背离。
考核压力
如果说为迎合市场及投资者而追求业绩排名还有一丝无奈的意味,那么一些基金公司以非正常方式盲目“冲规模”的现象不禁让人困惑。
由于很多公司都选在年底前发行新基金来扩充规模,造成银行渠道拥堵,一般的持续营销很难做,而货币基金没有申购赎回费用,风险也低,通常作为活期存款的代替工具,所以通过扩大货币基金的规模就成了一条“捷径”。
“公司2011年是在做货币基金冲量的,主要是和我们规模接近的两家公司2011年竞争很激烈,我们怕规模上被超过。”北京一位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负责人对记者说:“在一些排名节点上,差一位都是大不相同,那意味着你是不是在行业的第一梯队。”
据其透露,基金公司的销售部门会去找一些与公司关系好的券商、保险等机构来注入资金。给渠道的营销奖励或是给“帮忙资金”的好处费从万分之八到千分之二不等,而这些资金投入货币基金的期限长短也要看具体谈的结果。
这位负责人解释,2011年以来市场遭遇股债“双杀”,而货币基金是2011年以来唯一实现正收益的基金品种。“目前业绩也比较好,所以一些机构的资金也愿意进来。”
目前市场上共有49只货币基金,基本上大部分基金公司均有布局这一产品。从2008年以来的统计情况看,每年年末货币基金均规模大幅增长的基金公司主要有嘉实基金、工银瑞信、银华基金、建信基金等,还有一些公司,单年度货币基金规模突增也蔚为壮观,如鹏华基金、大成基金、华宝兴业等。
对基金公司而言,规模的排名不仅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薪酬福利,也影响到股东对高管的考核。
“由于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以管理费收入为主,所以在董事会或股东给基金管理层的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中,规模排名占的权重很大。”排名前十的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对记者说。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曾令华认为,从基金公司考核角度出发,如果股东对基金公司的考核机制不升级,仍把总体规模作为考核要素的话,基金公司利用货币基金冲规模的现象可能还会发生。
“但是,从为给公司带来的实际效益方面而言,用货币基金冲规模意义并不大。”曾令华认为。货币基金的管理费通常只有0.33%,和股票基金的管理费相差太远,以如此微薄的收益来看,为了排名自掏腰包付“好处费”是属于赔本赚吆喝的事情。
浮躁背后
2011年以来,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节节走高。据WIND资讯数据,截至12月9日,77只货币基金中,有18只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超过了5%。
“如果货币基金仅靠兑现浮盈来提高收益率,短期内可以把7日年化收益率做得很高。”上述固定收益部负责人解释,投资者是把货币基金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来申购的,对流动性要求很高,在目前市场利率比较高的情况下也能获得一部分收益。如果基金公司冲规模会导致大规模的申购,这将摊薄原持有人的收益。当这些冲量的投资者大规模赎回时,基金经理因为要保证很好的流动性以应对短期大规模赎回,所以必然会牺牲正常持有人的收益。
而2011年年初出现的货币式基金净赎回就反映出去年年底“冲规模”资金的撤离。2011年一季度,赎回最多的3只基金分别为建信货币、银华货币B和鹏华货币B,其赎回规模分别为74.54亿份、61.56亿份和38.94亿份。而去年四季度,上述基金却“恰巧”出现相同规模的份额增长。数据显示,一季度赎回超过10亿份的货币式基金多达15只,其中至少有10只存在上述现象,年底“冲规模”的迹象十分明显。
其实基金业内的这种浮躁的氛围,与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缺少真正的长期投资者也有很大关系。”上述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表示,在中国,包括保险、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信托等机构投资者中,一些虽然是以三年为考核周期,但其实也有每年的暗中排名。他认为,基金公司作为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者,应该自我规范,并要引导投资者,不能完全屈服于股东文化或投资者的短期化倾向。
去年12月8日,上海证监局曾紧急下发了一份《关于规范2010年年末货币市场基金销售行为的通知》。通知称:“严格规范年末货币市场基金的申购及转换转入业务的行为,严禁为突击提升管理规模、比拼年末规模排名,损害货币基金原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监陈雪峻说:“2007年行业发展处于巅峰时,基金公司为追求规模,产生大量非理性购买,在变形的基金销售的导向下,众多背离投资者真实需求、或者不符合投资者需求能力的产品被售出,导致投资者收益不佳,成为至今尚无法突破行业瓶颈。”
关键词:资本市场;企业融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赌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9-0087-08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中小企业采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融资工具的实践方兴未艾,但相应的理论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速加深,否则会影响到企业融资策略的有效抉择。
一、企业采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理论基础
现有的企业融资理论所讨论的情况可以抽象为以下几个方面:站在投资者立场上还是融资者立场上?谈的是上市企业还是未上市企业?谈的是初创型企业还是成熟型未上市企业?具体效应针对的是股性融资工具还是债性融资工具?双方的行为策略分别是什么?
融资结构理论实际上是从融资者和投资者两类主体可能面临的风险与收益函数出发探讨金融工具的性质和结构。生命周期则强调的是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财务特征和融资需求所决定的金融工具的性质和结构。企业融资生命周期理论迟于企业融资结构理论,前者可以理解为特定生命阶段的企业融资结构理论。这样如果将每一种企业融资理论看做不同生命阶段企业金融工具选择的敏感因子的话,就会得到一个融资工具性质视角下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融资决策影响因子分析矩阵表,如表1-1所示。
表1-1说明,每一种融资结构理论,相当于强调每一个影响因子下,投融资某一方针对每一个生命阶段的某一种金融工具所作的评价。我们给这种评价以描述性“赋值”。我们发现第二列赋值最强。这个赋值所对应的企业生命周期是初创类企业,所对应的融资工具是股性金融工具。
这个现象,与融资优序理论(Myers,Ma-jiluf,1984)所提出的企业应当首先进行内源融资的理论一致。初创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资金问题,成熟型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则还有超越资金以外的诉求。
现有的融资机构理论主要讨论融资工具的性质、募资的公共性两个问题,并没有将募资的组织性纳入讨论范畴。没有重点回答私募模式与基金制度结合的动力机制。本文以融资工具的性质、募资的公共性、募资的组织性为讨论维度,将混沌的资本市场体系细化为八个资本市场子体系,并从现有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成果中寻找共性结论,将研究的重点聚焦在中小企业的股性融资维度上,进而探讨了从股性融资资本市场到机构型股性资本市场思维展开的路径,从而体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一重要的资本市场子系统产生的逻辑及其效应。
二、投资风险平衡机制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功能
依据资本工具的性质和募集方式即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公募融资、私募融资、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等六个方面可以构成一个矩阵表,从理论上可以得到八个资本市场子系统,共同构成资本市场总系统,表2-1、2-2所示。
这八个资本市场子系统,会产生八种资本市场合约(工具),不同的资本市场工具其投融资双方所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以及资金的稀缺性,投资方具有投资工具决策的主动权。因而从投资者风险管理的角度理解资本市场子系统的内部运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从风险平衡机制的角度理解资本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投融资风险与募资制度的风险平衡机制
金融品与实物品在辨识难度上具有详明的区别,后者的品质一方面通过工商系统、商品品质检验和监督部门等保证,另一方面购买者也可以通过即时感受加以辨别;前者购买的是证券、权力(股权、债权)等抽象的金融品,投资者难以感知和鉴别。由于金融具有跨期配置资源特征,其价值能否实现往往要经历一定时期。因此,金融产品需要更多的辅助机构来保证其品质。公募和私募决定了两种不同的金融工具品质保证路径,它可以理解为两种不同的风险平衡机制。
1.以募资工具标准化为起点的投融资风险平衡机制模型
公募资本市场体系与私募资本市场体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募资对象是否相对确定,从而融资工具是否需要标准化。前者募资对象具有非确定性,法律上规定人数可以超过200人,募资信息的可以采用“广”告形式,募资工具是符合特定法律资格的融资主体、聘请特定法律资格的工具人,经过严格法律程序制造出来的标准化合约;私募融资对象则有范围上的限制,人数也不可超过200人,募资信息的不可以采用“广”告形式,募资工具的标准化程度很低。如图2-3所示。对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来说,假定企业可以采用公募、私募两种融资方法,公司该如何决策?这个要取决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与投融资双方的偏好和认知程度。
在一个有效资本市场,股票价格与企业实绩具有较高的关联度,投资者偏好于公募投资工具,融资者一旦选择公募融资,自己将面临双刃剑效应。但在一个低效资本市场,股票价格与企业实绩关联度不高,公开资本市场对企业的有效监督作用不强,融资者特别是想“圈钱”的融资者更偏好于公开资本市场融资。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时的资本市场更多地蜕变成通过获得资本利得而进行投机甚至赌博的平台。与此相反,由于股权具有同质性差、非标准化强、交易非连续性等特征。在适度竞价交易的条件下,股易既能发现其价格,也能反映实体企业的业绩。
公募资本市场与私募资本市场对企业治理作用的差异,与投资者在两种资本市场上所关注的风险次序不同有关(曹和平,2007)。尽管股票投资和股权投资都是投资于资本品以获得未来收入流的金融制度安排,但股票投资先进入的是股市,受市场风险制约是一阶的,受企业成长风险制约是二阶的;而股权投资的进入顺序则刚好相反,先进入的是企业,受企业(项目)风险的制约是一阶的,受市场风险的制约是二阶的。
假定尽管资本市场是有效的,但企业处于上市前的中小企业阶段,那么企业只能选择私募方式进行融资。我们期望能说明的是企业究竟采用什么融资模式,即机构类型与私募类型两维决定的四种资本市场的哪一种?这则取决于融资模式是否能保证投资的安全性。
(1)公募模式的风险平衡机制模型
“买家不如卖家精”。企业比投资者对自身的现金流和管理运营状况具有信息优势。公募模式的风险平衡机制可以理解为,投融资者委托一系列中间人联合监督、制造投资工具。具体表现为,证监会出台证券生产和交易的法律法规,要求有资格的投资银行机构负责投融资者组织金融工具的生产和
销售。在此过程中,会计事务所负责双方生产合格会计报表,审计事务所则负责对企业资产货币化的合理性进行审查或纠正;律师事务所则对所有中介机构主体的合法性,提品的合法性,企业行为的合法性加以确认。
从机理上来看,证券监管机构和所有的中介机构一方面是融资者的人。因为融资者本身既不具备制造金融工具的专业知识,也难以保证不损害投资者利益而生产假冒伪劣金融工具。另一方面是投资者的人。因为投资者既不具备金融工具的甄别能力,也不具有了解企业品质的信息优势。在重复博弈的条件下,融资者也希望所制造的金融工具能降低投资者风险。这种公募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投资者风险降低机制,其核心是监管和生产制度。公募制度下投资者降低投资工具风险的路径是:企业――证券发行制度――投资者。
(2)私募模式的风险平衡机制模型
与公募模式下投资者风险平衡机制不同,私募模式下,企业制造金融工具难以进入政府监管机构的视野,企业制造金融工具不像公募制度那样需要合格中介机构参与,按照严格的流程进行生产,在特定场所进行销售。而是投资者为了减小投资风险,通过基金制度自发地组织起来,委托经验丰富的基金管理人代表自己与融资者磋商,共同进行投资工具的设计、生产与买卖。金融工具体现为一整套合约文本。由于不同的投融资者所生产出来的金融工具不同,这些合同的行文、内容各有特点,差异性较大,标准性差。
如果说公募制度是投资者和融资者双方共同委托的制度。那么私募制度具有单方委托者的特征,基金制度是投资者进行委托一的核心。其募资工具具有非标准性、交易场所非官方指定性、交易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其投资者投资工具风险平衡路径为:企业――基金制度――投资者。
由此可见,公募制度和基金制度是投资者在公募模式和私募模式下降低自己投资风险的两种金融制度安排。如果两种制度的运行环境足够好,企业规模足够大,两种制度都可以选择并将有效运行。然而,如果企业不符合公募标准,只能采用私募融资制度。或者企业能够上市,但若资本市场有效性差,公募制度将会使投资者(非投机者)面临风险,不利于宏观经济发展。
2.非交易型制度与交易型制度
公募和私募两种不同的金融工具生产发行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
公募型风险平衡制度可以理解为非交易型金融工具制度。在其委托一过程中,“一行三所”一般不参与金融工具的买卖。尽管作为多个风险平衡机构之一的投资银行业有自营业务、包销机制和做市商,也存在购买环节,但买卖只是制度的中间环节,并非目的。主要是因为,投资银行自营时未必要购买自身推荐上市的证券,而包销机制和做市商机制的本意也不是借此盈利。而且包销机制和做市商机制也不是投资银行的原始典型业务。这种非交易型的证券发行制度的风险平衡机构模型可以抽象为:企业――非交易型机构――投资者。
私募模式下制度的交易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投资者不直接购买融资企业的股权,而是先要购买基金份额,然后借由基金管理机构购买企业股权;第二,基金管理机构在本质上与投资者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基金经理人投资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基金投资者的成败和盈利程度。比如,公司制下,基金投资人实际上是企业的股东,公司管理者往往就是基金持有者,其投资水平直接决定着基金投资的业绩。基金经理人直接参与了股权金融工具的制造和交易。有限合伙制下,关于GP出资1%、GP在管理费之外还有业绩奖励的规定,都使得GP与LP的关系紧密相连,二者的目标函数几乎一致。而信托制下,一方面信托机构也由类似于GP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在国外,发起人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契约型基金发起人在基金设立后往往成为基金管理人或基金管理公司的主要股东。从反面来看,如果基金管理人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或契约规定,基金管理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无限责任、有限责任、罚款、降薪和撤职等。总而言之,从本质上讲,私募下的基金并非是一个不参与买卖的中介服务机构,而是一个“投资者延伸制度”。
3.机构投资者的本质
表2-1表明,不管公募资本市场还是私募资本市场,都可以在其中镶嵌机构投资者环节,如表2-4、2-5所示。
表2-4表明个人可以投资于股票和债券,机构也可以投资于股票和债券。
表2-5则表明个人可以投资股权,比如创业投资中的天使投资。个人也可以将钱贷给其他经济主体,比如民间借贷;当然也可以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或者银行与融资者订立或交易合约。
机构投资者嵌入资本市场的动因何在?前文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具有平衡投资者认知风险的功能。尽管公募和私募两种模式的资本市场都可以嵌入机构投资环节,但显然公募、私募的风险程度不同,其风险平衡需求、平衡机制和重点是不同的。公募模式的募资工具标准化程度较强,透明性也相对较强,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的认知相对增强,认知风险平衡的需求也相对较弱,可以不需要机构投资者来平衡投资者的认知风险;私募模式的募资工具标准化程度较低,透明性也相对较差,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的认知难度较大,投资者认知风险平衡的需求则相对较强。私募风险平衡的实现是通过机构提升单个投资者的认知风险来实现的。
从平衡投资者认知风险的角度理解机构投资嵌入传统资本市场的必要性上来讲,资本市场将由表2-1的八个子系统,演化为表2-6的四个子系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通常只强调资本市场八个子体系中的四个:
然而,在现实中,机构投资者毕竟与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密切相连,这种连接不是为了降低投资者认知风险,而是为了降低投资者面临的系统性风险。私募融资中嵌入机构投资当然也起到降低投资者系统风险的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机构投资者嵌入公募融资制度,其作用的重点是单层功能,即降低投资者面临的系统风险;而机构投资者嵌入私募融资制度的作用具有双层性,第一层是降低认知风险,第二层是降低系统性风险。
(二)股性风险平衡机构的特殊性
表2-1中的非机构类指的是个人;机构投资者的种类则比较广泛,主要包括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基金、银行等等。机构投资者有三种功能,一是强调其具有一定规模的自有资金,有专业的投资认知能力;二是强调其能纯粹通过委托一机制代客理财;三是机构投资者往往能发起基金,具有资金聚集功能。其中资金聚集功能是上述所有机构的共性。如果将聚集起来的资金就叫做“基金”的话,就会形成最广义的“基金”概念。本文研究的是广义投资基金,如果按照基金的形成与基金资产的运用进行组合分类,可以形成以下矩阵:
一般投资基金包括两个生态链,一是基金的形成,二是基金投资。如果将银行业纳入投资基金的范畴形成广义投资基金,那么投资基金资金聚集的成因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债性合约聚集,比如银行存
款资金的形成。一个是通过股性合约形成资金聚集,比如狭义投资基金;基金的投资则分为债性投资,比如银行类基金的贷款。还有股性投资,比如狭义投资基金的投资。
这样,基金形成与基金投资可以有四种组合。在四种组合中,最为典型的是股性基金的股性使用,比如股权投资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这两种基金都属于狭义投资基金。不过由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功能是降低系统性风险,因而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对于债性基金的债性运用情形,其典型代表是分业经营状态下的银行机构。这是非典型的投资基金类型,属于广义的投资基金。
另外两种投资基金形态尽管在现实中很少见,但在理论上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一是股性基金债性使用,如基金贷款;二是债性基金股性使用,如银行投资。银行投资实际上是混业经营的一种表现。不少学者和业界人士一直呼吁应当放开银行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或者股权投资。可见,银行混业经营在中国也是业界日益迫切的期望。基金贷款在现实中似乎不常见,但也可以找到其变种形态。比如股份制银行,甚至一般银行由于其有股东自有资本,可以看做是股性成因基金与债性成因基金的复合体,那么银行贷款也可以近似看做是基金贷款。
对于投资者来说,现实中已经存在的银行机构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都具有风险平衡功能。当投资对象为中小企业时,鉴于银行收益的固定性,银行投资尽管也可以像股权投资基金那样利用投资组合来降低系统性风险,但其组合收益要小于股权投资的组合收益。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抵押物和现金流有限,也无法借此增加银行贷款的意愿。
显而易见,在企业融资方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银行具有极强的替代作用。这样会在直接融资的基础上促使“脱媒”程度进一步加剧。这种“脱媒”会带来深刻的经济金融后果:其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型“脱媒”,会造成货币创造机制的消失,对货币流通速度和宏观调控造成重大影响;其二,银行作为特殊的长命机构,其进入、运营和退出都受到银监会等国家机构的严格监管,而私募股权基金接受监管的力度很小,而且都是短寿命的。其资金配置具有较强的波动性。
三、私募股权基金融资的双刃效应:融资方视角
对于融资方来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给企业带来正面效应的时候,也隐含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
(一)私募股权基金融资的超融资功能效应
对于企业来说,私募股权基金的首要功能是融资。他研究表明,融资功能是私募股权基金融资与其他八种资本市场具有相互替代效应的共性特征,同时也是中小企业采用股权性质融资时相对有效的融资方式。以蒙牛成长为例,其在1999年创立时的全国排名只是第1116位。2001年初,蒙牛希望利用中国乳制品行业快速发展的机会扩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规模。但是初创期的蒙牛无法获得足够的银行贷款进行快速扩张。而2002年摩根士丹利、英联、鼎晖三家PE对蒙牛的联合注资使蒙牛得以借助资本运作迅速地成长了起来。其实,蒙牛之所以能迅速壮大,更加核心的原因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使蒙牛获得了除资金以外的治理结构改善与增值服务机制,尤其是在企业风险评估、内部治理、管理创新和培育、吸引人才、市场或战略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功能。
1.治理结构改善与增值服务机制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制度的生态链条是基金持有者群体基金管理者基金股权投资企业。其制度效应机理为:
首先是股性投资本身带来的制度效应。
股权投资基金提供的是股性投资工具,就股性合约本身来讲,口,以带来如下效应:
一是股性合约的治理结构优化效应。股性投资工具可以引入多元化投资者,既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多个所有者提供资源的要求,又能克服所有者单一化造成的治理效应低下的弊端。
二是股性合约带来的利益捆绑效应。股性投资的本质是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机制,这会促使持股各方拥有相对一致的风险收益函数,从而使得入股者在主观上产生增值服务动力。
其次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所产生的超越股性合约本身的制度效应。这主要是由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股性投资工具制度与基金制度的复合体。基金制度所带来的制度效应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金管理者会要求在投资合约中必须表明基金管理者在被投资企业中拥有执行董事席位或者拥有一票否决权。这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制度的形式保证了基金参与企业治理的权力。
二是基金管理者属于专业化机构,具有设立多只基金和多次设立基金的专业化经验,因而阅企无数,在为企业提供增值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在客观上为企业增值提供了经验保障。
股性合约使投融资双方的目标函数总体一致,为了实现企业增值的目的,二者产生不断重构企业的动力,甚至树立企业上市的目标。
股票市场无效的环境下,企业采用公募制度毋宁采用私募制度。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前者的委托一问题比后者大。一般来说,链条越长,委托一问题越严重,制度效率越低。上市企业与未上市企业的委托一链条都可以抽象为:小股东一大股东一股东大会一董事会一企业经理一员工。但二者的内在特征却有很大差异。表现在“投票”的有效性以及是否存在内部人控制两个方面。对于股权分散的上市企业,小股东仅仅只能“用脚投票”,而且也容易存在内部人控制;而对于未上市企业来说,股权投资者基本上都能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其典型的委托链条可以简约为“股东一员工”,因而其委托一问题不如上市公司那么严重。
2.总体一致的行为效应:上市目标与重构动力
企业上市,是企业股权增值的重要方法。企业上市的过程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变革过程,其实施既需要庞大资金,也需要上市专业技能,更需要上市运作的人脉。在这三个方面都有优势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促使企业上市是至关重要的。企业上市分为二板市场上市和主板市场上市,后者需要更长时间的培养。
在上市资源短缺的条件下,企业上市自然会呈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形。股权持有者可能会产生股权转让的需求。股权转让市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分散交易的私密市场,一种是类似于OTC的集中交易市场。中国产权市场要求国有股权必须进场交易,具有比国外OTC市场更高的交易效率。
股权转让的另一动因是企业重构,企业重构的动因则是企业价值的增加,即股权价值的增加。所谓企业重构是企业重组和企业收缩的双向调整过程。广义企业重构是不一定涉及控制权的重构,狭义企业重构则是涉及企业控制权的重构。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于2008年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使得被投资企业具有了更高的且可持续的成长性。在全球前100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案例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所投资的各种规模的公司的企业价值复合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期相同规模的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复合年增长率。
(二)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
尽管股性合约总体上使投融资双方的目标函数
趋于一致,但由于投融资双方在主观目标、权力安排、客观实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运营函数甚至绩效函数必然存在差异。特别是由于作为基金的投资者拥有丰富的经验、专业化的技能和广泛的人脉,是合约中的优势方,容易产生损害融资方的可能。所以,私募股权基金与企业之间所签订的协议,在给企业带来融资和超融资收益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某些潜在风险。协议中的以下条款容易给企业带来风险。
1.决策权条款与不当干预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要求在合约中规定方方面面的条款,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保障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权益。其中有可能对企业产生的风险的部分条款有:
(1)进入董事会的权力。投资者可以在被投资企业占有一定董事会席位的权利。
(2)保护性条款。即企业必须得到一定数量的股权支持,才可以决策投资与否。
(3)清算权条款。清算有两种情况,自行清算和破产清算。前者指企业业绩没有达到一定标准时,董事会研究决定企业解散;后者是指企业资不抵债时企业被迫解散。对于前者,投资者也有可能利用“回购清算权”作为手中的砝码,与企业家进行磋商与谈判,软性地将企业的更多控制权转移到自己手中;对于后者,投资者可以通过优先清算权(PreDferred Liquidation)实现自己的利益。
(4)经营不善时的控制权转移条款,也可以称作企业下降条款。该条款规定,若被投资企业的会计报表或者财务数据下降到了一定数值,企业就应当将其控制权包括董事会控制权转移给私募股权基金。
(5)附带的限制性条款,普通优先股是以放弃投票权为代价的,而可转换优先股则附有表决权,这使私募投资人拥有同普通股股东一样的权利,并拥有控制权,这一机制可以为融资企业高管的报酬、分发红利、调整可转换比例、更换高管等补救措施提供有效的保证。另外,私募投资人往往在企业董事会中会占有一席,并对包括企业出售资产、股权、关联交易等重大事项享有一票否决的权利。
因私募投资人往往入股后处于小股东地位,并不参与融资企业实际经营管理,其与融资企业之间在信息上是不对称的。因此,除上述条款外,私募投资人也会根据具体情形在协议中设置反稀释权、跟卖权、知情权等条款保护其利益。
尽管投资者未必想介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但决策权保证条款有时也容易使投资者对企业实施不当干预。当投融资双方利益一致时,基金管理方产生了认知错误,从而产生错误干预的情况;当投融资双方利益不一致时,基金管理方做出不利于企业的决策,从而产生过度干预的情况。
2.强制“赎售”条款给企业带来的压力
赎售条款是赎回条款和强制原有股东卖出股份的权利的合称。这两种情况都会给企业带来雪上加霜的损失。
强制赎回条款是私募投资人人股融资企业后的风险控制手段之一。如果融资企业没有达到经营预期,无法上市,也没有实现股权转让,则私募投资人要求融资企业原股东或管理层在一定期限以一定条件回购私募投资人的股份。
一般来说,清算价格是下列价格中较高的一个:一是投资者持有的企业的最近股份的净资产;二是原始购买价格加上承诺但尚未支付的红利。如果企业现金不足以支付回购总价,那么剩余的部分可以自动转化成一年到期的利息可以商定的商业票据。
赎回权增强了私募股权基金的清算权,能够灵活地要求偿付,它的优越性在于超越了债务合同仅在不能按期支付而发生违约时才会清算的情况,企业不能强制私募股权基金行使赎回权,从而增强了灵活性。但却给企业带来了较强的不确定性。
强制出售条款是指强制原有股东卖出股份的权利(Drag-along Right)。如果被投资企业在一个约定的期限内没有上市,投资商有权要求原有股东和自己一起向第三方转让股份,原有股东必须按投资商与第三方谈好的价格和条件按与投资商在被投资企业中的股份比例向第三方转让股份。
股票被回购的权利(Redemption Option)和强制原有股东卖出股份的权利(Drag-along Right)可以保障投资者在被投资企业无法如期上市时,有其他的退出途径。这些条款将在企业经营不善时,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
3.估值调整协议下的赌博性风险
估值调整机制(Adjustment Valuation Mecha-nism,AVM),也称业绩奖惩条款、对赌条款、对赌协议,所谓对赌条款,是指在私募股权投资中,投资方与创始股东或管理层在条款清单(Term Sheetl及其他协议中双方对于未来不确定情况的一种约定:如果约定的条件出现,私募投资人可以行使一种估值调整权利;如果约定的条件不出现,融资企业则行使一种权利。该机制的实质是期权的一种形式。由于结果是不确定的,与赌博有一些相似之处,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对赌”。
具体来说,一般认为,对赌条款的出现,是因为投资方因为对目标企业了解不充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以及未来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然后双方共同商定一个暂时的中间目标,先按照这个中间目标给目标企业估值。一定时间后(一年或者几年)如果目标企业经营业绩非常出色,投资方就适当调高投资的价格;反过来如果目标企业经营非常糟糕,投资方就适当调低收购价格。而这种调高或调低投资价格,通常是以双方股权的变化来实现的。因此,对赌中,双方赌的是目标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经营业绩,而筹码则是双方各自所持有的股权。
(1)对赌协议成败的部分案例
对赌条款的设计,可以有效保护私募投资人利益。但如果企业对该机制不够熟悉,或对未来情况估计不足,或者协议缺乏范围限定,则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表3-1是部分带有股权附加条件而导致企业失败的案例。
企业要减少对赌协议所带来的损失,订立对赌协议时应当采取预防损失的措施。
(2)预防损失的措施
对赌协议的本意不是为了赌博,也不是为了借机损害对方,而是为了弥补先于现实估值的偏差,实现双赢。既然如此,如何依据现实指标而调整先期的估值才是问题的根本。好的估值调整协议是能促使企业赌赢的估值调整协议,企业赌赢就意味着“双赢”。
第一,设计企业的“保底条款”
由于分段投资等制度设计,企业难以通过“引股”的方式实施欺诈,即“恶意引股”;但投资方可能通过对赌条款而让企业掉入陷阱,即“恶意人股”。所以,对赌条款应具有规避“恶意人股”的功能。“保底条款”就是设定惩罚企业的上限。这其中创始股东保留绝对的控股权是至关重要的。北京动向陈义红与摩根斯坦利2006年5月签订的对赌条款即是一典型的例子,就是将摩根股份变化的上限限制在40%以内。现该公司已如期在港交所公开上市。
第二,设计重复博弈结构的对赌条款
企业表现的“波动性”是重复博弈结构的依据。蒙牛与英联所签订的对赌条款就是包含2002-2003-2006两个阶段的双层博弈结构,尽管首
次博弈蒙牛输了,但在本质上英联也“输了”。好在通过二次博弈的机会,蒙牛达到了获胜的目标,但在本质上英联也“赢了”。
第三,指标结构化,刚柔相济
对赌条款的业绩标准较多使用的是财务指标(盈利水平)。从已有的案例情况来看,在外资并购时,我国企业在对赌协议中约定的盈利水平过高,对企业管理层的压力过大。这样有时会迫使管理层做出高风险的非理性决策,导致企业的业绩进一步恶化。可以在协议条款中多设计一些盈利水平之外的柔性指标(非财务指标)作为评价标准。事实上,外国对赌协议业绩指标还包括市场份额、专利,甚至更多的非绩效指标。
第四,对赌条款明细化
对赌条款的歧义也是导致企业对赌风险增加的原因。国际企业之间的对赌甚之。因而明晰对赌条款十分重要。具体来说,一是说明适用什么会计标准和审计机构。比如国际会计准则还是境内会计准则?二是细化估计企业未来情景,不可简单、笼统和过于乐观。三是要包含除外责任。即要进一步明晰导致为满足预期的原因。甚至在有些原因下要由投资方承担责任。
四、结论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不能仅仅简单归结为在不同生命阶段确定股性和债性比例。其核心内容及其深化含义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其融资结构权重不同。不仅如此,企业采取私募融资的时候,一般可以通过基金制度来减小投资者风险。二是投资者风险平衡制度效率的高低既取决于制度参与者素质的高低,又取决于制度前提的状况。这决定了一方面投融资双方应当对制度本身有不断深化的理解。比如,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制度来说,融资者要明晰基金制度的双刃效应并提升规避的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应当要么改善低效制度的前提条件,要么紧缩低效制度的比例,或者说扩张高效制度的比例。比如在股票市场低效的条件下,政府应支持企业采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融资制度,降低公募发行的比例。
参考文献:
[1]Scott:Bankruptcy,Secured Debt,and Optimal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e,32,1977.
[2]Shefidan Titman and Roberto Wessels: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J].The Journal0f Finance.1.1988.
[3]郭鹏飞.孙培源.资本结构的行业特征: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