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范文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第1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范文

没有经济的发展,就谈不上其他方面的发展

发展与和谐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从现实的国情来看,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只能是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经济是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就谈不上其他方面的发展。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才能解决好涉及到人民利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因此,必须要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离开了以人为本,发展便失去了意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所说的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以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发展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发展。因此,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人民是否高兴和满意,是检验我们的发展是不是科学发展的最高标准。离开了以人为本,发展便失去了意义,并且会误入歧途。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首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要着眼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共同进步

科学发展强调的是全面的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科学发展强调协调性的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科学发展强调可持续性的发展,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谐,努力实现从单纯追求发展数量和当代人的利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到注重发展质量和后代人幸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第2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体育课程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11―03

1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科学发展观阐释

1.1 发展是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断进步的源动力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就学校而言,实施体育改革,就是为了使学校的体育事业能更好更快地发展。现在,我们已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始,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此背景下,现代化建设对人才资源的开发有着强烈的需求,而现实情况是民族教育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显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高校的办学定位管理体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学校体育发展状况相对滞后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

因此,学校体育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尽快适应经济发展形势,跟上经济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各种要求,推动学校体育的乃至整个教育事业不断进步。比如,“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全面落实要靠发展;体育课程体系的建立要靠发展;新型师资队伍的创建要靠发展,发展让我们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改革机制。

1.2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来确立改革思路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原则。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核心。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强调的以人为本,主要是体现在“二个为本”方面,一是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大力抓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以师资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中心客体,加强创新型师资人才队伍的建设。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以学生作为教育之本,把教师作为依靠之本,教师的各项工作都要努力做到围绕学生这个根本,千方百计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经济发展较快,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作为社会事业之一的教育事业,近几年来应该说有较大的发展,但还是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社会事业的发展必须迎头赶上。体育作为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中的软肋。其原因有三:一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难点不在于学校体育本身,而是在于制约它的经济条件与社会环境;二是受旧的教育思想、体制的影响,“重智轻体”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三是学校在体育方面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条件差。这给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形成了体育地位虽然重要,但不受重视的尴尬局面。只有改变这种状况,才能实现学校体育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4 统筹兼顾是保证体育课程改革进行的根本方法

学校体育改革,要求我们既要正确处理学校体育内部的各种问题,又要兼顾整个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学校体育的需求;既要考虑学校体育当前要解决的问题,又要兼顾学校体育长远发展的问题,切忌短期行为;既要考虑经济建设的要求,又要兼顾社会进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既要考虑学校体育自身的发展需要,又要兼顾如何与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上述要求,今后学校体育发展,必须统筹兼顾不同区域学校体育的发展;统筹兼顾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在学校的发展;统筹兼顾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的发展;统筹兼顾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2 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背景

目前根据社会人才结构和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实际现状,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框架,高等学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学术型人才;

(2)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职业性技能型院校(高职高专),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职业技术人才。

所谓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介于研究型高校和高职高专之间的一种高等教育的类别或类型。它是一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和目标的办学层次,以区别于研究型人才和高职高专人才,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对于提高本科质量的战略任务,教育部以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07年中央财政投入25亿正式启动“本科质量工程”,对本科教育质量的强调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 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探讨

3.1 树立正确的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树立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核心价值的课程指导思想,加强素质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的贯彻,促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使其在体育锻炼中更好地学习,重点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提高体育锻炼能力等方面入手。以体育教育的多功能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为落脚点,把指导思想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心理健康乃至终身受益上来。具体来说,体育课程改革应着重把握体质教育和技能教育这两大方向。“体质教育”强调的是锻炼身体,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技能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注重技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通过这两方面的优势互补,找出最佳的结合方式,建立全方位的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两种教育模式都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指向和关注广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质量;前者突出了学校教育的阶段性,后者指向学生的身体需要;前者更多体现了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为人的健康服务,后者则显现操作与方法价值。

3.2 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建立多元的体育课程体系

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教学指导思想,从各学校的实际教学资源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打破专业集中分项目选项教学的传统模式,建立多元的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更适应学生的需要。目前高校课程设置里面有几项流行的分类:

3.2.1 球类项目体育课程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在所开设的球类项目中,以三大球(篮球、足球、排球)、三小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为主,这些项目在我国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因此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鉴于学生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的差异,在球类项目教学形式中分别开设基础班与提高班,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班级。这样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从而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像高尔夫球、橄榄球、棒球等项目,由于受学校的硬件设备不齐全及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的限制,这些项目也只在少数的一些学校开展。

3.2.2 健身休闲类体育课程

健身休闲项目包括健美操、体育舞蹈、瑜珈与形体、健美健身、定向越野、轮滑、攀岩、跆拳道等,由于这些运动项目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笔者通过教学观察及实践,发现学生对项目的选择受性别因素的影响,男生主要选择健美健身、定向越野、攀岩等,而女生则以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与形体、跆拳道等项目为主。了解学生选课的基本趋势,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节教学形式,使教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更好的发挥教学优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2.3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具体包括龙舟、舞龙、武术套路、武术散打、太极拳、太极柔力球、木兰拳等。这些项目与我国的传统习俗和民族精神牢牢结合在一起,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在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民族体育课程的开设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陶冶性情为主要目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育学生民族精神,从而丰富体育课程的多样性,增强学生的爱国情结。

3.2.4 健康教育及体育欣赏体育课程

这一类课程,注重理论知识及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欣赏水平,主要是针对一些因自身原因不能进行运动项目课程选择的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学生进行理论课程的教学,让他们认识到如何从生活学习中提高自身健康的认识及对体育的鉴赏能力。

3.2.5 校本特色体育课程

校本特色体育课程是根据不同学校所具有的实际情况,如学校的地理位置、教育资源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等,设置适合本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该校地处苏州常熟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沙家浜)就源自此处,足见该处水域宽广且水质优良。该校的运动设施齐全,为了错位发展,该校体育管理部门在设置相关体育课程和特色品牌项目时以全面性为原则,以球类项目与健身休闲项目为重点,以龙舟运动为特色,取得了一系列不错的成绩。

3.3 体育教学时数与学分的分配

现在高校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教学时数为128+16学时,4学分,其中16学时作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时数,总学时达到144(128+16)学时,4学分为每学期1学分;三年级每学期设0.5学分,以学生达到参加课外俱乐部活动要求和体质健康测试合格标准为获得学分的依据;四年级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3.4 对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架构

3.5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

目前高校普遍是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一次总结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缺乏客观公正性,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高校的体育课程评价应该从所学项目基本技术考核转为以学生身体实际情况为客观依据条件下的专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不能以学生的技术学习评价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其内容应该更加全面、丰富。如对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体育理论、运动参与及平时表现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期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通过与学期未时的成绩进行对比,看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体育课程学习之后,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有提高,可以掌握一个动态的评价指标,这也是课程评价中一个重要的评价因素。

参考文献:

[1]刘凯.科学发展观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9(3):178-181.

[2]陈解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借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0-34.

第3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最大化;理财目标;满意利润率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029-02

一、企业理财目标主要观点概述

(一)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顾名思义就是以利润作为企业理财结果的衡量标准,追求最大化的利润值。这一目标是将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强调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企业改善管理,降低成本费用。但是,这一目标也存在缺陷。第一,利润是一个会计指标,存在一定的可操纵性,不一定能正确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第二,利润是一个时期产生的总量值,作为理财目标,它不能明确表明利润产生的时间、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第三,利润作为理财目标往往使管理层决策时盲目追求短期利润,忽略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第四,利润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容易导致管理层不顾风险的危险决策行为。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是随着管理权和所有权的分离而产生的,根据委托理论,管理者为股东或委托人谋求利益,增加股东财富。其优点在于考虑了现在和将来的利润、资金的时间价值,将利润的取得和承担的风险结合起来,以股价为依据的财管目标易于考核奖惩。而其缺点表现在:第一,该目标只适用于上市公司不具有普遍适用性;第二,虽然股东财务最大化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追求短期利润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决策都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股东很可能以当前股价的提高来谋取自身的利益;第三,这一目标只为股东的利益服务,忽略了与企业相关的债权人、消费者、员工等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四,股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也可以用现有资产的评估价值来衡量。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在追求股东财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经营管理,增加企业价值,维持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以实现企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从这个方面来说,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具备了股东财富最大化拥有的优点,并且开始关注除了股东以外的利益集团。但是,在计量企业价值时,不论是进行资产评估还是对未来现金流进行折现,都依靠太多的预计,有很大的主观人为因素,很难客观准确。对于依赖股价计算企业价值的上市公司,股价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正确反映企业的长期获利能力,表现企业的价值。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该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由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和消费者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不能只考虑股东的利益,追求股东的财富,而应该保证利益相关各方的利益均达到最大。如果企业以损害某一个利益相关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股东财富或者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不被允许,也行不通的。这一目标充分考虑了相关各方的利益,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但是由于利益相关人的对企业的要求很可能相互矛盾,所以在执行过程中无法实现。利益相关的各方的利益不能同时达到最大化,企业只能保证在追求股东利益的同时不损害其他相关各方的利益。

二、现有理财目标与科学发展观的冲突

(一)“最大化”的标准已不再适用

人类的生存必须依赖自然资源和环境,人们为了实现自身利益不断向自然索取,过度的资源消耗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显著的问题。在我国,科学发展观对于现阶段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可持续的发展就是指在保证资源更新和环境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实现现有可使用资源的最充分利用,以实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在这一要求下,企业就不能无止境地消耗资源,追求经济利益,而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上述各种企业理财目标中可以发现,最大化的要求是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论是哪一个理财目标,都要求达到最大化。在人类饱尝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苦果的今天,这样的理财目标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摈弃最大化的极端目标,转而选择一个合理的均衡的目标,友好而温和地经营发展。

另一方面,“最大化”的目标使得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为了追求利益,不惜牺牲消费者的利益、员工的利益甚至国家的利益,这种极端的做法不但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且终将作用于企业自身,损害企业的利益。

(二)单一层次的理财目标不足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以上几种主要的理财目标除了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之外,都只为企业设定了单一的目标。不论是利润目标、股东财富目标还是企业价值目标,都将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定义为单一的一个利益方面,缺乏全面的考虑,不利于维护企业的稳定与发展。企业是一个利益整体,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等各个相关利益者,不能简单追逐一方利益;同时,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不仅具有创造财富、增加自身价值的权利,还应该具有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义务。所以,企业不能够单独以利润、财富或者价值作为目标,还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虽然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是这一目标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很难实现,相关利益各方同时达到利益最大是不可能实现的,企业只能最大程度地做到不损害各方利益。这就使得相关者利益只能作为一个约束条件对企业的理财目标进行补充,使企业的理财目标在主要的利益目标基础上更广泛地考虑相关者的利益,考虑社会责任。

三、在科学发展观下企业理财目标的新发展

(一)建立在满意利润率基础之上的理财目标

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企业的理财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的,但仍应该以利润目标为主体。因为,利润目标最直接地的反应了企业的资源利用和经营成果,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建立在实现短期利润的基础之上。以利润作为企业理财的目标,并不排斥满足相关者利益的要求。同时,我国证券市场并不完善,股份制经济也并不成熟,所以,以股东财富或者企业价值作为理财目标并不适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也是有限理性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由于信息的不完全,人们不可能对未来的信息百分之百掌握;第二,管理者不可能搜集到所有的方案,并且从成本角度来说也是不合理的;第三,管理者往往无法将现有的方案按照优劣精准地排成前后顺序。所以,企业进行决策时,通常都是在能力所及范围内将收集的信息汇总,拟定出若干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通过有限理性的管理者选择出“令人满意的决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并不存在最优决策,所以没有最大化的利润或财富。

另外,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应该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所以,应该放弃最大化的极端理财目标,而选择满意利润率作为理财目标的基础。追求一段时期的满意利润率并不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相反,短期的满意利润是在充分衡量企业长短期目标、风险以及可实现性的基础上作出的合理决策,能够保证企业长期的满意利润率。

(二)兼顾各方利益、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大。企业不仅应该对股东负责,对创造利润和价值负责,还应该对员工、消费者、环境和社会负责。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理财目标不仅应该包括利润指标,还应该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理财目标的范畴之中。企业在创造满意利润的基础之上应该顾全大局,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该对消费者负责,生产质量合格、货真价实的产品。此外,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在这一要求下,企业应该承担一定的公共产品、文化建设和发展我国慈善事业的责任,保证职工的工资待遇及培训,关注职工身心健康。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和产品的认知度,争取更多的资金来源,有利于与现有的合作者维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最终将作用于企业自身,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企业的理财目标应该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由此可见,在科学发展观下,企业理财目标应该是建立在满意利润率基础之上的,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关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的良好发展。只有这样的理财目标才能指引企业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发展壮大,也使我们的社会和经济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国华.财务管理目标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08,(2).

第4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财务管理目标;综合经济利益;有效增加值

一、科学发展观对财务管理目标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当代人和后代人);“全面”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均衡发展;“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既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企业应该成为一个多重投入、多重身份、多重产出、多重补偿、多重目标的复合系统。科学发展观传统企业管理理论提出了挑战,也进一步对财务管理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1)对财务目标核心利益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条件下,投资者、债权人仍然主要以货币资本、物力资本投入企业;劳动者和管理者以人力资本等知识资本投入企业;顾客、媒体、政府、供应商等以社会资本投入企业;生态环境、自然等非人类物种以生态资本投入企业。所以,企业更表现为多元主体的利益综合体。所以知识经济要求企业从传统的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目标转向以多元主体利益共同发展的财务管理目标。

(2)对财务目标维度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条件下,企业间、企业与社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频繁,信息共享、知识共享、虚拟企业等竞争与合作高度渗透的经营方式逐渐成为重要经营方式。同时,企业的生产经营始终处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之中,企业财务管理不仅要着眼内部,而且要面向社会。(3)对财务目标功能的要求。科学发展条件下,各利益主体的地位趋于平等,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如何在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配将成为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一定成果条件下,促进均衡分配,保证利益主体对生产成果的效用最大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科学发展观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核心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管理目标在价值角度的再现,应与企业目标相一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利益最大化应成为财务管理的核心目标,这是各利益主体地位平等化、企业发展持久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项合约,这些相关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国家、社会公众以及资源和环境,他们既是合作者,又是利益的矛盾对立者。投资者和债权人预付货币资本或实物资本,经营者和员工预付人力资本,国家预付国有资本和政策资本,社会公众、资源和环境预付生态资本等。这些资本预付者的共同目标是获利,获得应得的资本报酬。投资者投资于企业是希望获得资本增值;债权人借钱给企业是希望获得利息和租金;国家支持企业是希望国有资本增值和征取税收,发展国家经济;经营者和员工服务于企业是为了获得人力资本收益和劳动报酬;社会公众关注并支持企业是希望企业能为他们提供物品和劳务,带来一个繁荣、良好的社会环境等;环境和后代人期望企业能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经济学角度看,投资者、债权人、国家,经营者、员工是并列的经济主体,其经济利益是同质的,所不同的仅仅是建立的契约形式不同。

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利益要求的源头看,企业所追求的不是单一利益,而是综合利益,这种综合利益是各种形式的经济利益之间通过冲突与协调、对立与统一的矛盾运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更广泛的角度看,综合经济利益是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利益的“耦合”。首先,综合利益是客体利益、主体利益、时间利益、过程利益的“耦合”;其次,从各种利益的内部结构看,主体经济利益是投资者利益、债权者利益、经营者利益、员工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的“耦合”;客体利益是从利益的内容上来看的,利益的内容是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社会利益的“耦合”;时间经济利益是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的“耦合”;过程经济利益是资金筹集利益、资金使用利益、收益分配利益的“耦合”。这种多层次系统性综合结构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财务管理具体目标

综合经济利益的表现形式在不同阶段可以有所不同,其具体表现形式取决于不同时期的客观经济环境。但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要实现综合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有两点是必须的:(1)企业新增价值的最大化是综合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源泉;(2)新增价值的分配均衡化是综合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所以,综合经济利益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新增价值最大化和增值分配均衡化是财务管理的直接目标。具体地说,财务管理目标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增加值

增加值是表现企业新增价值的经济范畴,从价值构成上看,即V+M,它是投资人、债权人、国家,经营者、员工等主体的利益源泉和基本保障。企业只有不断提高增加值,才能不断创造更多的有效社会财富,才能有足够的新增价值供利益相关者进行分配。该目标要求财务管理要深入分析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努力降低中间消耗;积极发挥科学技术和知识在经济中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提高生产率;科学有效地进行知识资产和货币资产、物力资产的管理;积极稳妥地扩大生产,不断改善产品结构,扩大市场销售。

2、利润总额

在增加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扣除人工成本,即V,则形成企业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表现了企业为投资者创造财富的能力,是投资者赖以分配的基础。

3、经济附加值(EVA)

利润总额虽然已经扣除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费用,但仅仅扣除了制造成本,没有扣除资本成本,或者说只扣除了资本成本中的债务资本成本,即只扣除了一部分资本成本。所以,在利润的基础上进一步扣除资本成本后的余额更能体现企业的新增价值。即经济附加值(EVA)

经济附加值=息前息后利润-资本成本

4、生态附件值

其实企业除了利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外,还在利用社会资本和生态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有时,这些资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除了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进行补偿以外,还必须对社会资本和生态资本进行补偿。在EVA的基础上进一步扣除企业应承担的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后,形成新的财务指标——生态附加值。

生态附加值=EVA-生态成本-社会成本

总之,科学发展观条件下,企业不能仅仅追求自身发展的经济利益,而且要追求整个价值链的共同利益,还要关注社会责任和生态利益。只有这样,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得以落实,企业才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温素彬.公司治理模式选择与理财目标创新[J].经济问题,2002(10):28-31

第5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范文

一、要充分认识解放思想和科学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思想,简单地讲,就是所思所想,其实质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提炼或演绎到理论的高度就成了思想体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实践的武器。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想到不一定做到,但想不到肯定做不到。

所谓解放思想,就是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实质就是实事求是办事。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解放思想”定位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足见其重大意义和巨大作用,同时也充分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科学发展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当代中国将走出一条既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又不同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新途径。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的发展理论,需要依托思想解放的推动,才能展现强大的生命力。反过来说,思想解放这一锐利的武器,只有落实到科学发展的实践中,才能彰显出强大的力量。

二、新一轮解放思想要着眼于解决与科学发展相悖的问题

改革开放30余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大发展,应该说保持了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目前,我们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深层次的矛盾在发展中开始显露,一些不适应、不符合、不协调的问题制约着科学发展。这些存在的问题不仅表现在认识层面上,也凸现在实践过程中。比如说:在发展理念上的“好”与“快”的问题。在发展模式上的盲目“沿袭”的问题,在发展路径上的“高消耗、高污染”的问题,在发展(来源:文秘站 )成果分配上忽视公平和效率的合理兼顾问题……等等,无不关系科学发展观能否真正落实,改革开放能否深入推进,乃至老百姓能否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对此,我们必须通过思想的大解放,除弊兴利,革故鼎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跨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三、要把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的要求融入到本职工作上来

第6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类发展困境;以人为本;伦理取向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145-03

作者:田述,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两课部讲师/匡小阳,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系副教授;江苏,苏州,215009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现实效果和长远影响,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尝试从发展伦理的视角,对这一课题作某些预备性探讨,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有关专家同仁和实际工作者。

一、发展困境将发展伦理推向时代前沿

任何发展都必定会涉及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两大关系问题,前者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集体与集体、社会与社会等关系,后者包括个人与自然、集体与自然、国家与自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了这两大关系,发展才是可能、有效的,而任何关系问题也是伦理问题,因此,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与伦理问题原本是紧密相关的,任何国家或政党的社会发展观都有相应的伦理诉求。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发展的伦理诉求往往容易被人忽视,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使发展的伦理问题日益突出,发展本身成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丛集和渊薮,它也反过来成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手段,即所谓“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而最终是否能够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伦理的考虑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发展日益伦理化:同时,伦理道德问题也日益发展化,当今社会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无不与发展相关,无不染上发展的色彩,“一切社会在过去所面临的道德问题现在都已成为当代的发展问题。”伦理发展化或发展伦理化正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

这种发展特征又是由当代社会发展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第一,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人类发展活动都有着宏大的规模,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半径和波及厚度空前扩大;第二,现展的科学技术因素日趋复杂,其因果祸福往往难以或短期内难以预料;第三,全球化使地方乃到民族国家很难独立主宰自己的命运,更不用说个人;第四,社会发展瞬息万变,这使人们对变革作出谨慎应对的时间大大缩短。上述特点使人类在发展中可能面临更大风险。当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愈来愈尖锐的各种问题,由此形成了“发展困境”。什么是“发展困境”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杭生认为:“所谓‘发展困境’,就是发展的实际结果与发展的预定目标正好相反的趋势。用世界眼光看,大体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完全相反――很想发展,就是发展不起来或很难发展起来,例如非洲的一些国家。第二种是部分相反――发展起来了,但不少方面发展的实际结果与发展的预定目标正好相反。这是属于总体发展顺境中的‘发展困境’,也可叫‘类发展困境’。”我国发展过程所展示出来的困境就属于“类发展困境”。发展困境或类发展困境普遍地存在于第三世界各国的发展中,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战略未能导致国泰民安、国强民富、社会进步的结果,而是或出现持久的动荡、战乱现象,社会陷入苦难的深渊;或出现贫富悬殊、政局动荡、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发展停滞或减慢的现象,社会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窘境。发展困境或类发展困境不仅存在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它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经济发达国家,是一个全球性困境,事实上,当今没有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是真正可持续的。种种发展困境,使人类认识到,我们传统的发展模式及其相应的文明形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样式都是有问题的,我们必须设法进行克服和救治。我们必须认真考虑:人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究竟什么样的发展是我们所需要的?什么样的发展措施才是合适的?

基于此,发展伦理学近年来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和行动领域。发展伦理学的任务就是“判断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引导公共政策抉择,并澄清围绕这些问题和政策中的价值困境。”从逻辑上讲,任何发展战略都必须回答这样两个问题:谁的发展?怎么样发展?美国发展伦理学家德尼・古莱认为,“一个国家如能对这些问题提供满意的规范性与体制性答案,它就能兴旺发达”

二、审时度势制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我党明确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回答上述问题的努力。勿庸讳言,我国这些年的发展也产生了日益深刻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出现了较严重的“类发展困境”,正如同志所指出的:“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们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转型、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最大规模的资源开采,从而导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大规模的资源浪费、最大规模的下岗分流、城乡和地区差别空前扩大、个人收入差距也持续扩大,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容回避。同时,在未来的几十年来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水平。国际经验表明,这个阶段的发展最容易产生发展困境,许多国家在这一阶段出现贫富悬殊、失业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到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第7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制;问题;对策

环境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有关环境管理机构设置、行政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它具体规定了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以及相互关系,核心部分是关于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的职权分配以及各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等问题。一些西方学者在对环境管理体制问题进行讨论时,往往会把公众参与的问题考虑进去。他们认为,在环境管理体制的结构关系中,除政府的行为之外,还有社会利益团体和管理行为人,它们都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事业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化程度,企业和公众在环境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较长时间以来,我们所说的环境管理体制仅指政府内部机构的设置,而公众的监督和参与则被视为是外部作用机制,一般不纳入进来。

一、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由地方政府通过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来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这一体制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并逐步形成了“五级管理”、“四级机构”的组织体系。这种管理体制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然资源相对较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也比较晚,正处在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管理手段较为薄弱、环境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转轨时期,因此该体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它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部门分散、地方分割、条块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力。

我国政府对于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大体上是一个倒“金字塔”的结构,即中央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人员充足、技术设备好,对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比较强;相对中央管理机构来说,各地方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越往下数量越少、规模越小、人员越缺乏、技术设备越差,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也越弱。就拿我国的县级环境保护部门来说,它的技术人员编制较少,但实际工作人员的数量却严重超编,大多数人员没有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在机构改革中被分流到了环境保护部门,同时又没有较好的方法对人员进行培训。同时,环境保护部门的技术设备配置也比较落后,缺乏基本的监测手段,不能有效地对排污总量和违法排污现象进行监测,有些甚至还需要将监测项目送到市一级部门进行分析。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监管人员在现场进行执法主要依靠自己的感性认识和已有的工作经验,这样及时取证就有一定的困难。由于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与通信工具,一旦发生违法排污现象很难及时到达现场,从而做出快速应急反应,不受行政辖区界限的限制,如酸雨污染、流域水污染、海洋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等问题,都具有跨行政区域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设置相应的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同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流域环境保护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还很不够。虽然在几个大的流域建立起了水资源保护委员会,但从隶属关系、职责、权限的配置和法律地位上来看,该类机构并非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环境管理体制,地方环境保护局隶属于地方政府,这就使得一个有机的整体被这种体制分层切块,个别地区为谋求经济的发展而不惜损害其他地区的利益以及阻碍环境管理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跨区域执法难度比较大。

(四)中央政府监督乏力,难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

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也就是说,环境质量的好坏,地方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但相关法律既没有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如何履行其责任,如何保证其履行责任,也没有明确规定如不履行职责应承担何种责任。在经济增长水平仍然是衡量和反映各级政府和领导政绩的主要标准的情况下,考核干部实行的是自上而下、以GDP增长为依据的体系。在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政绩考核时,各种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仍然是重要的内容,尤其是GDP的增长,把本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企业规模、招商引资情况等作为衡量政绩的硬性指标,而对于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与党的建设等方面则没有硬性要求。这种考核体制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热情,挫伤了地方提供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的积极性。“这就促使一些地方将完成经济指标作为本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地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GDP增长才是硬道理,不顾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盲目上项目,搞投资,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地方政府中的部分领导从个人和本地区的短期经济利益出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感,甚至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错误认为要大力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就会阻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政绩目标的实现,甚至出现干扰环境执法行为,明目张胆地保护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在地方政府的默许甚至支持下,一些企业采取暴力手段阻止环境执法,甚至抗法。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是否依法履行对本辖区环境保护质量负责的义务,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仍然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手段进行监督和制约。

二、实现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科学发展的思路

(一)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部门职能。

国家应将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由微观管理转为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指导和服务,转变工作理念,由单纯的管理转为真正的为基层和企业服务。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总局在宏观决策管理方面的职能,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单位的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与经济发展部门的关系,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行政运行规范。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运用必要集中和适当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标准等的制定权集中到中央,同时又要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根据各个地区发展存在的差异,环境标准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而对于跨区域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的处理权限都应该集中到中央,将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如噪声、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问题的处理权限放到地方,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问题其处理权限应该放到中央,而环境保护合作项目则可以放到地方,环境主管部门在工作中所起到的只是引导或指导的作用。:

(二)加强人员和机构方面的建设。

精简机构主要针对的是非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而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不但不能精简,反而要不断加强。从整个国家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在对其他国家机构进行精简的情况下,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机构应该不断加强。因为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只注重发展经济,对于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导致环境污染欠账较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对环境问题进行治理,但环境的改善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现有的生态环境可能还会进一步不断恶化,在将来的20年甚至30年里,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能仍然不会有明显好转,所以,从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要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环境保护。

(三)健全环境保护跨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机制。

环境保护政策离不开部门发展政策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而不单单是某个部门的职能。要把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纳入统计指标,使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建立国民经济绿色发展统计指标体系,不仅要有经济指标,而且也要有环境指标、人文指标,用这些指标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价地区、单位和干部的业绩。要改变不平衡的管理体制,形成综合权力机构,就需要顺应政府机构改革的潮流,通过计划、预测,综合考虑潜在影响因素,协调各部门间综合处理经济、环境和社会的问题,加强跨部门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在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上,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存在一定的矛盾,健全环境保护的中央与地方的协调制度就显得尤为紧迫。

参考文献:

[1]胡双发,王国平。政府环境管理模式与农村环境保护的不兼容性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8,(5):91-96.

[2]邓志强,罗新星。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分析[J].管理探索,2007,(5):19-21.

[3]游霞。环境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58-59.

[4]孙志燕,高世楫。环境政策存在的若干问题与调整思路[N].学习时报,2007,(11).

第8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范文

为配合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编写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读本》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全面准确地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是一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好教材。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读本》根据党的*精神,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一次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思想;一次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在理论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创造性地提出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从理论前提、实践基础、时代条件等方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必然性,展现了科学发展观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读本》从科学理论体系的高度,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这个体系的基本形态是:第一,第一要义是发展,其基本点是: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在发展中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展应是又好又快的发展。第二,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基本点是:发展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第三,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其基本点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各项建设;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第四,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基本点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第五,要抓好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其基本点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上述几点,是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关于《读本》的文风特点。《读本》不仅根据党的*精神完整准确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而且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文风。它运用普通百姓都看得懂的文字来阐发中国化最新成果,可以说是一部具有大众化特点的理论读物。

第9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范文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还是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最新创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即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人大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积极行动,由办公室主任牵头,会同其他办的负责人组成了调研工作小组, 就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并结合新闻宣传、事业发展、队伍建设等工作实际,边学习边调研,采取走访、座谈、书面(电话、网络)征询等多种形式,深入干部职工、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广大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观是衷心拥护的,也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形成推动人大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找出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

1、围绕工作监督,如何抓好加快发展和各级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是人大办公室在需要破解的首要问题。

2、认识片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认识不全面。片面地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忽略了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同样重要性。

3、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理解的不深、不透。

(二)能力问题

1、理论方面:一部分干部的理论修养、文化、科技知识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

2、思维能力方面:习惯性的思维影响很严重,只会按部就班,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务实创新和争创一流意识。

3、技能方面:人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缺少专业人才。在“三查(察)”活动中和审议发言时表现十分明显。

(三)管理问题

1、围绕“三型”机关建设,如何抓好规范,做好调研;如何深化、细化机关的规范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切实维护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让广大干部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敬业精神方面。干部职工还存在着满足心理、安于现状、敬业精神不强、思想不解放等问题。

二、把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理论素养。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党员干部,干部的理论修养、工作作风、个人能力都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通过开展“学习型、创新型、求真务实型”机关创建活动,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丰富学习内容,形成理论系统。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使广大党员干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事业都有深刻而系统的理论主张,掌握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规律及各项工作的规律,能够从全局上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逻辑关系和指导作用,能够谋划全局、具体指导、抓好落实。